设计模式第五次课
第五节课 设计模式——创建型模式1
第五节课设计模式——创建型模式1来源:在我们实例化对象的时候通常使用new 方式来产生对象。
这种方法很简单很方便,为什么还需要有专门的创建模式来实例化对象呢?第一种情况,如果系统中有很多中类,需要实例化的时候,通过工厂方法,将相同或相似的类放到一个工厂或一类工厂中创建。
代码清晰。
第二种情况,如果系统中有一个复杂的类,不能通过一个new 方式实现,可以通过建造者模式或原型模式;来创建。
第三种情况,如果系统中要创建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可以通过单例模式来创建。
1、简单工厂模式,根据参数选择创建不通的对象教职工教师行政人员校领导教职工FACTORY+create教职工 (int sortId)public 教职工crate教职工(int sortId){If(sortId==0){return new 教师()}If(sortId==1){return new 行政人员()}If(sortId==2){return new 校领导()}Return null;2、工厂方法模式根据不通的工厂类创建不同的对象教职工教师行政人员校领导教职工Factory+create教职工 (): 教职工教师Factory+create教职工 (): 教职工行政人员Factory +create教职工 (): 教职工校领导Factory+create教职工 (): 教职工3、抽象工厂模式根据不通的工厂类,创建一系列对象教职工教师行政人员校领导教职工Factory+++create教职工 ()create工资 ()create考核成绩 ()...: 教职工: 工资: 考核成绩教师Factory+++create教职工 ()create工资 ()create考核成绩 ()...: 教职工: 工资: 考核成绩行政人员Factory+++create教职工 ()create工资 ()create考核成绩 ()...: 教职工: 工资: 考核成绩校领导Factory+++create教职工 ()create工资 ()create考核成绩 ()...: 教职工: 工资: 考核成绩工资教师工资行政人员工资校领导工资考核成绩教师考核成绩行政人员考核成绩校领导考核成绩三种不同的开发模式在创建一个系列对象的时候,系列对象并不能很容易都完全一致,有的系列对象可能会缺少一种或几种对象。
设计模式课程设计5种
设计模式课程设计5种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五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模式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五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包括单例模式、工厂模式、观察者模式、策略模式和装饰器模式);了解设计模式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五种常见的设计模式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分析并选择合适的设计模式进行软件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设计模式在软件工程中的重要性,培养软件设计和编程的规范性和系统性,提高软件质量和可维护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五种常见的设计模式。
具体安排如下:第1-2课时: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什么是设计模式,设计模式的作用和分类。
第3-4课时:单例模式,包括单例模式的定义、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
第5-6课时:工厂模式,包括工厂模式的定义、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
第7-8课时:观察者模式,包括观察者模式的定义、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
第9-10课时:策略模式,包括策略模式的定义、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
第11-12课时:装饰器模式,包括装饰器模式的定义、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教师讲解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五种常见的设计模式。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设计模式。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模式的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分享心得体会。
4.实验法:学生动手编写代码,实践五种常见的设计模式。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
2.参考书:《大话设计模式》、《深入理解设计模式》。
3.多媒体资料:PPT课件、设计模式相关视频教程。
uml建模与设计模式课程介绍
一、课程概述在软件工程领域,UML建模和设计模式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UML 建模是一种用于描述、设计和分析软件系统的标准化方法,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语言来描述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设计模式则是一种解决特定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它们描述了在特定情境下可重复使用的解决方案。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UML建模和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UML建模和设计模式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这两个重要概念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技巧,提高软件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UML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2. 掌握UML建模在软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技巧3. 掌握常见的设计模式及其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4. 能够运用UML建模和设计模式进行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三、课程大纲1. UML建模基础1.1 UML概念和分类1.2 UML建模的基本元素1.3 UML建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UML建模进阶2.1 UML时序图和用例图2.2 UML类图和对象图2.3 UML活动图和状态图3. 设计模式概述3.1 设计模式的定义和分类3.2 设计模式的原则和使用场景4. 创建型模式4.1 单例模式4.2 工厂模式4.3 建造者模式5. 结构型模式5.1 适配器模式5.2 装饰者模式5.3 组合模式6. 行为型模式6.1 观察者模式6.2 命令模式6.3 策略模式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
教师将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分析实际案例以及演示操作,结合学生的课堂讨论和作业练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五、课程评估1. 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2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2.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3.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六、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对于希望从事软件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学生来说,掌握UML建模和设计模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课程设计的18个实用模式
学校课程设计的18个实用模式关于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取向的,如Pratt认为:课程设计是课程工作者从事的一切活动,这包含他对达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因素、技术和程序,进行构想、计划、选择的慎思过程;另一类则为理性主义取向,如有学者认为课程设计是对课程的研究并拟订出课程学习方案,为决策部门服务,拟订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确定选材范围和教学科目,编写教材等都属于课程设计活动。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中的定义:课程设计是指拟订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
它决定于两种不同层次的课程编制的决策。
广义的层次包括基本的价值选择,具体的层次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
其中,所谓广义的层次大致相当于理性主义的课程设计取向定义,而具体的层次则相当于技术取向的课程设计定义。
但也有学者认为除了这两个层次的课程设计外,还存在一个更微观的课程设计层次,并且不同层次的课程设计要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第01个】泰勒课程设计模式泰勒是目标模式的代表人物,目标模式是课程设计的主流模式。
泰勒基于对课程的规划和设计提出了以确定教育目标为核心的课程理论。
泰勒课程设计的原理如下:1.形成课程目标在课程设计之初,首先需要回答“达成什么教育目的”的问题,即要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决定需要考虑学生、社会以及学科等的需求,并综合这些需求形成暂时的课程目标。
针对暂时的课程目标从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两个方面进行过滤,进而形成精确的课程目标。
精确的课程目标应当数量少而重要。
2.选择学习经验选择学习经验,即确定需要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或活动,才能达到之前确定的课程目标。
3.组织学习经验在选择了众多的内容或活动后,需要回答“怎样将这些学习经验有效组织起来”的问题,即组织学习经验。
组织学习经验的过程就是要对选择的内容或活动进行适当的分配、整合,并安排合理的学习顺序,形成指导学习活动的教材。
4.指导学习经验指导学习经验阶段涉及到了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即将课程通过教材内容或活动以及教师的教学引导,让学生开展学习。
《Java设计模式课件:详解23种设计模式》
软件架构师
任何希望了解如何在软件架构中应用设计模式的架 构师都会从本课程中受益。
任何对设计模式感兴趣的人
如果您对设计模式有兴趣,并希望了解如何在实际 项目中应用它们,本课程将为您提供必要的指导。
设计模式的概述
1 什么是设计模式?
2 为什么使用设计模式? 3 设计模式的类型
设计模式是解决软件设计问 题的可复用解决方案。
使用设计模式可以提高代码 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 展性。
创建性设计模式、结构性设 计模式和行为性设式
创建对象的工厂方法,使代码更具灵活性。
抽象工厂模式
2
提供一组相关或相互依赖的对象创建接口,
而无需指定具体类。
3
单例模式
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对该实例 的全局访问点。
展望
• 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设计模式。 • 应用设计模式来解决更复杂的软件设计问题。 • 分享和交流设计模式的实践经验。
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 依赖关系,使得当每个对象 改变状态时,所有依赖于它 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
定义一系列算法,将它们封 装起来,并使它们可以相互 替换,使得算法的变化不会 影响到使用算法的客户。
定义一个算法的骨架,而将 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实现。
设计模式的实际应用
1
实现范例
2
通过实际的示例代码来演示设计模式的实际
结构性设计模式
组合模式
将对象组织成树状结构,以表示“整体-部分”的层次关 系。
桥接模式
将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分离,以便它们可以独立地变 化。
适配器模式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一个接口,从而
代理模式
为其他对象提供一个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Java设计模式》教学大纲
《软件设计模式》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编号:2、课程名称(中/英文):软件设计模式/Software Design Patterns3、课程类别:专业课/限选4、学时/学分:32/2.05、先修课程: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6、适用专业: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7、教材、教学参考书:[1] 刘伟. Java设计模式.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2] 刘伟. 设计模式实验及习题解析.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3] Erich Gamma, Richard Helm, Ralph Johnson, John Vlissides. Design Patterns: 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oftware.Addison-Wesley, 1995.[4] 结城浩. 图解设计模式.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5] 秦小波. 设计模式之禅(第2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6] 陈臣, 王斌. 研磨设计模式.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二、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软件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软件设计和开发类课程。
本课程主要学习软件设计模式基础知识、UML类图、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常用的创建型设计模式、结构型设计模式和行为型设计模式。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常用软件设计模式的动机、定义、结构、实现、使用效果以及应用实例,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软件项目设计与开发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首先学习软件设计模式的基本知识和UML类图;接着介绍常见的七个面向对象设计原则;然后重点介绍使用频率较高的软件设计模式,包括五种创建型设计模式(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原型模式、单例模式)、六种结构型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装饰模式、外观模式、代理模式)和七种行为型设计模式(职责链模式、命令模式、迭代器模式、观察者模式、状态模式、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
《软件设计模式》课程标准
《软件设计模式》课程标准编制负责人:程细柱审核人:课程类别:□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其他一、课程概述(一)基本信息(二)先修课程1. Java程序设计2.UML建模技术(三)后续课程1. Web程序设计2. IT项目综合设计与实践(四)课程简介1. 课程开设依据随着软件开发复杂度的增加,开发成本变得越来越大。
在软件设计中如何提高代码的可复用性、可维护性、健壮性、安全性和可读性变得非常重要,GoF的23种软件设计模式正好解决了其中的主要问题。
设计模式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它为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有关软件设计提供必要的指导思想,它使学生掌握代码编制真正工程化。
如同大厦的结构一样,软件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的基石脉络,正确使用软件设计模式能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
本门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具体实现语言可以是Java、C++、C#等。
2. 课程目的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充分掌握GoF的23种设计模式,提高他们的软件开发能力。
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分析设计模式的实例,训练其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将来从事应用软件开发奠定良好的程序设计基础。
3. 课程主要内容课程内容主要包括:5种创建型模式(单例模式、原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建造者模式),7种结构型模式(代理模式、适配器模式、桥接模式、装饰模式、外观模式、享元模式、组合模式)和11种行为型模式(模板方法模式、策略模式、命令模式、职责链模式、状态模式、观察者模式、中介者模式、迭代器模式、访问者模式、备忘录模式、解释器模式)等相关知识,以及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 使学生理解7种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与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
2. 使学生理解GoF的23种软件设计模式的定义与特点、结构与实现,以及模式的应用场景、应用实例与扩展方向。
问题中心课程设计模式
问题中心课程设计模式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问题中心课程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 学生能运用问题中心课程设计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对特定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3. 学生能了解问题中心课程设计模式在学科中的应用,提高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问题发现、分析、解决的能力。
2. 学生能够独立设计问题中心课程,提升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
3. 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课堂展示和交流,提高表达和沟通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积极态度,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通过问题中心课程设计,培养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学科教学设计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问题中心课程设计模式,培养其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初中年级,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基础和合作学习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需要引导和激发。
教学要求:1. 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关注问题解决过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 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a. 问题中心课程设计模式的基本原理与步骤b. 问题中心课程设计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案例c.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问题中心课程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第一周:介绍问题中心课程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步骤。
- 教材章节:第三章“课程设计的基本模式”- 内容列举:问题中心课程设计的基本特点、设计步骤等。
b. 第二周:分析问题中心课程设计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 教材章节:第四章“学科课程设计的实践案例”- 内容列举: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问题中心课程设计实例。
c. 第三至四周:学生小组合作设计问题中心课程。
2018-2019学年度《软件设计模式》IEET认证文档
授课教师 程细柱 开课年级 二年级下
教科书 《软件设计模式(Java 版)》,程细柱 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 年,第 1 版
单元主题
1. 设计模式基础。使学生了解设计模式的概念、产生背景、意义与构成要素,理解和掌握常用的七种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以及 UML 类图的绘制。 2. 创建型模式(上)。使学生了解创建型模式的特点,掌握单例模式和原型模式的定义、结构、应用 场景与扩展方向,学会应用这 2 种创建型模式进行软件开发。 3. 创建型模式(下)。使学生掌握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和建造者模式的定义、结构、应用场 景与扩展方向,学会应用这 3 种创建型模式进行软件开发。 4. 结构型模式(上)。使学生了解结构型模式的特点,掌握代理模式、适配器模式和桥接模式的定义、 结构、应用场景与扩展方向,学会应用这 3 种结构型模式进行软件开发。 5. 结构型模式(下)。使学生掌握装饰模式、外观模式、享元模式和组合模式的定义、结构、应用场 景与扩展方向,学会应用这 4 种结构型模式进行软件开发。 6. 行为型模式(上)。使学生了解行为型模式的特点,掌握模板方法模式、策略模式和命令模式的定 义、结构、应用场景与扩展方向,学会应用这 3 种行为型模式进行软件开发。 7. 行为型模式(中)。使学生掌握职责链模式、状态模式、观察者模式和中介者模式的定义、结构、 应用场景与扩展方向,学会应用这 4 种行为型模式进行软件开发。 8. 行为型模式(下)。使学生掌握迭代器模式、访问者模式、备忘录模式和解释器模式的定义、结构、 应用场景与扩展方向,学会应用这 4 种行为型模式进行软件开发。
应用场景也掌握不够,以及于不能在软件开发中熟练使用这些设计模式。
2. 核心能力检讨:本课程与核心能力 2、3、4、5 及 6 之培养有关。综合学生本学期的各项表现可以得知其核心能力 4 至 6 可再加强。核心能
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一、问题解决模式问题解决模式是一种常用的课程设计模式,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问题解决模式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这种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二、案例分析模式案例分析模式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课程设计模式。
在案例分析模式中,教师将实际案例引入课堂,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能够理解案例中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三、项目驱动模式项目驱动模式是一种以项目为基础的课程设计模式。
在项目驱动模式中,教师将课程内容组织成项目,学生需要通过完成项目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项目驱动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探究式学习模式探究式学习模式是一种以探究为核心的课程设计模式。
在探究式学习模式中,教师通过提供问题和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探究式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五、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以合作为核心的课程设计模式。
在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共同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六、游戏化学习模式游戏化学习模式是一种以游戏为媒介的课程设计模式。
在游戏化学习模式中,教师将学习内容转化为游戏形式,通过游戏的规则和挑战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游戏化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
七、翻转课堂模式翻转课堂模式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点的课程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课程设计5种方法
设计模式课程设计5种方法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包括创建型、结构型和行为型三种类型;2.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至少5种常见设计模式(如单例、工厂、观察者、策略和状态模式);3. 学生能了解设计模式在实际软件开发中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UML类图和序列图描述设计模式的结构和交互过程;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分析和解决软件设计问题的能力;3.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编程实践,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设计模式在软件工程中的重要性,培养对软件工程的敬畏之心;2. 学生通过学习设计模式,培养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自信心;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或相关软件工程专业)的本科或高职学生设计。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面向对象设计能力。
课程旨在通过讲解和实战,使学生掌握设计模式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提高软件设计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1. 知识目标: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课后阅读,使学生掌握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技能目标:通过课堂演示、编程实践和课后作业,培养学生运用设计模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互动和课后反思,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 设计模式概述:介绍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则,使学生了解设计模式在软件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设计模式导论内容列举:设计模式定义、设计模式分类、设计模式七大原则2. 创建型设计模式:讲解单例、工厂、抽象工厂等创建型设计模式,使学生掌握对象创建的方法和技巧。
教材章节:第二章 创建型设计模式内容列举:单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3. 结构型设计模式:介绍适配器、桥接、组合等结构型设计模式,培养学生解决类和对象结构问题的能力。
狄克柯瑞教学设计模式流程
狄克柯瑞教学设计模式流程引言教学设计模式是指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时,遵循的一种经过实践验证的有效方法。
狄克柯瑞教学设计模式是由美国教育学家狄克柯瑞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它包括了四个主要的设计过程,分别是任务设计、资源设计、过程设计和评估设计。
这个教学设计模式旨在帮助教师全面考虑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狄克柯瑞教学设计模式的流程,并探讨其在现实教学中的应用。
一、任务设计任务设计是狄克柯瑞教学设计模式的第一个主要过程。
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可观察和可衡量的学习任务。
任务设计的关键是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这可以通过参考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学生背景知识来完成。
教师需要确保学习任务具有挑战性,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任务设计的步骤包括:1. 确定课程目标:教师需要明确课程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2. 分析学生需求: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兴趣和学习风格,从而确定适合学生的学习任务。
3. 确定学习任务: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教师可以设计适合学生的挑战性学习任务,包括个人和合作任务。
二、资源设计资源设计是狄克柯瑞教学设计模式的第二个主要过程。
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选择和设计适合任务的教学资源,以支持学生的学习。
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教科书、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设备等。
资源设计的目标是提供多样化、适应性和丰富性的教学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资源设计的步骤包括:1. 选择教学资源:教师需要根据任务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和网络资源等。
2. 设计教学材料: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教师可以设计和准备适合任务的教学材料,包括工作纸、练习册和实验手册等。
3. 创造性使用资源: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和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
aks课程设计模式
aks课程设计模式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了解XX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能够运用XX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2.能够运用数学语言和工具进行表达和计算;3.能够撰写科学报告和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和探索精神;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的实例和案例。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第一章: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主要内容包括XX学科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理等。
2.第二章:XX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内容包括XX学科的常用方法、技术和工具等。
3.第三章:XX学科的应用和实例主要内容包括XX学科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和实例等。
4.第四章:XX学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主要内容包括XX学科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来说: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XX学科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或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如PPT、视频等,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课程设计模式学科设计
课程设计模式学科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生物学技术,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认识。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生态系统的组成与作用等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实验探究生物学现象、分析生物学数据、撰写生物学实验报告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生命观。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的概念、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功能等。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DNA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遗传密码和遗传变异等。
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进化理论、物种的形成与灭绝、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作用: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平衡与生态调控、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阐述,系统地传授生物学知识和原理。
讨论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深入探究生物学问题,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
案例分析法:学生通过分析生物学案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验证生物学现象,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生物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生物学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生物学知识和实验操作。
实验设备:提供实验室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设计模式考点
课程设计模式考点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XX技能,如观察、实验、分析、推理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使其能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具体来说,课程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理解并运用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推理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具备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
2.实际问题解决: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XX技能的培养:通过实验、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推理等科学技能。
4.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讲解科学家的事迹和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以下原则:1.适应学生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2.突出重点:针对课程的关键点和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和辅导。
3.注重实践:通过实验、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激发兴趣: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章节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简答题
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简答题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也被称为目标模式,是一种课程开发的方法。
它强调课程开发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最后通过评价来检验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
以下是关于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的一些简答题:什么是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答: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它强调课程开发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最后通过评价来检验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
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有哪些主要步骤?答: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为什么泰勒认为课程开发需要有明确的目标?答:泰勒认为,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供了方向,同时也是评价课程的标准。
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就可能会迷失方向,课程评价也可能无法准确地判断课程的有效性。
如何选择学习经验?答:在选择学习经验时,应该根据教育目标来判断哪些学习经验是适合的。
这些学习经验应该是学生能够有机会实践的,能够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经验。
同时,这些经验也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愿意积极参与。
如何评价教育计划?答:评价教育计划的目标是为了判断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
评价应该包括对学生表现的观察、测验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以便他们能够根据反馈结果调整教学和学习策略。
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有哪些优点和局限性?答: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方法论来开发课程,使得课程开发更加科学和有序。
同时,它也强调了目标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提高课程的有效性。
然而,该模式也有一些局限性。
例如,目标模式忽视了目标之外的其他重要影响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而且目标模式强调了预期结果的重要性,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化和学生发展的不可预测性。
课程设计模式
课程设计模式课程设计模式简介课程设计模式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科的特点、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设计出适合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一种模式。
课程设计模式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并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课程设计模式的分类1. 传统课程设计模式传统课程设计模式是指以教师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讲授知识、演示实验等方式传授知识,学生通过听讲、实验等方式来学习知识。
传统课程设计模式的特点:•教师主导:教师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学过程由教师控制。
•学生被动: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缺乏主动性。
•教学内容固定:教师按照教材的顺序讲授知识,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学习。
2. 激发学生主动性的课程设计模式激发学生主动性的课程设计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式,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还是学习的主体。
激发学生主动性的课程设计模式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教师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索式学习: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多元评价: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组项目等。
实施课程设计模式的步骤1.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基础,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学生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实际性。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等因素。
2. 设计教学内容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
教学内容应该具有系统性、连贯性和针对性。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适当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展示,同时可以引入一些辅助教材和教具,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3. 确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育手段和教学策略。
三大课程设计模式
三大课程设计模式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三大课程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知识目标:1.了解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2.掌握三大课程设计模式(目标导向、过程导向、混合导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熟悉各种课程设计模式的优势和局限,并能结合实际教学进行运用。
4.能够运用课程设计模式进行教学活动的规划和设计。
5.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课程设计模式。
6.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主动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能够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大课程设计模式的理论基础、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
具体内容包括:1.目标导向课程设计:介绍目标导向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步骤,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过程导向课程设计:介绍过程导向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步骤,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混合导向课程设计:介绍混合导向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步骤,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中,将结合教材和实际情况,对以上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设计模式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课程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设计模式的运用和效果。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课程设计模式的实际应用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观模式
• 名称:外观模式 • 问题: • 方案:
– 子系统,外观
• 效果:为系统中的一组接口
设计模式之Facade –外观模式
• 外部与一个子系统的通信必须通过一个统 一的门面对象进行。外观模式提供一个高 层次的接口,使得子系统更易于使用。每 一个子系统只有一个外观类,而且此外观 类只有一个实例,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单例 模式。但整个系统可以有多个外观类。
中介者模式优点
• 见书P118
适用场景
• 许多对象以复杂的方式交互,所导致的依赖关系 使系统难以理解和维护。 • 一个对象引用其他很多对象,导致难以复用该对 象。
设计模式之ITERATOR -迭代器 模式
• • • • 我爱上了Mary,不顾一切的向她求婚。 Mary:“想要我跟你结婚,得答应我的条件” 我:“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你说吧” Mary:“我看上了那个一克拉的钻石”
•
• •
我:“我买,我买,还有吗?”
Mary:“我看上了湖边的那栋别墅” 我:“我买,我买,还有吗?”
设计模式之Facade –外观模式
• 我有一个专业的Nikon相机,可以自己手动 调光圈、快门,这样照出来的照片才专业, 但我不懂这些。幸好相机有Facade设计模 式,把相机调整到自动档,只要对准目标 按快门就行了,一切由相机自动调整,这 样我就可以用这个相机拍照片了。
外观模式案例
• 书上的邮寄包裹例子。 • 泡茶的过程中,需要作如下的工作:烧开水,准备茶叶, 把茶叶放在被子里,把烧开的水放到茶杯中,只有经过这 些过程之后才能泡出好的茶叶来。这是一个常用的步骤, 80%的泡茶步骤都是这个样子的,可以把这些动作串联起 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步骤,就是MakeACuppa(),这样在 调用步方法时也比较方便。这便是外观模式,里面的细节 被屏蔽掉了。当然如果想更详细的控制每个步骤地过程, 也允许进行相应的控制,但是必须自己创建类。
•
• •
Mary:“我看上那辆法拉利跑车”
我脑袋嗡的一声,坐在椅子上,一咬牙:“我买,我买,还有吗?” ……
迭代器模式案例
• 电视遥控器 • 山顶种树喷农药
类图
代码
• 见附件txt
迭代器模式优点
• 用户使用迭代器访问集合内的对象,不需 要知道集合内的对象如何表示及存储。 • 可以使用多个迭代器遍历一个集合。
設計模式之MEDIATOR –中介者 模式
• 四个MM打麻将,相互之间谁应该给谁多少 钱算不清楚了,幸亏当时我在旁边,按照 各自的筹码数算钱,赚了钱的从我这里拿, 赔了钱的也付给我,一切就OK啦,俺得到 了四个MM的电话。
中介者模式案例
• 书上的交战三方例子。 • 租房中介
类图
代码
• 见txt文档
类图
代码
• 旅游例子 • 泡茶例子(见txt文档)
外观模式优点
• 对客户屏蔽子系统组件,因而减少了客户 处理的对象的树木并使得子系统使用起来 更加方便。 • 实现了自系统与客户之间的松散耦合关系 • 子系统的修改不受限制
适用场景
• 一个复杂的子系统,需要为用户提供简单的交互 操作。 • 不希望客户代码和子系统有耦合,提高子系统的 独立性和可维护性 • 整个系统需要构建一个层次结构的子系统,不希 望子系统相互直接的交互时。
迭代器模式
• 名称:迭代器模式 • 问题: • 方案:
– 集果: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 象中的各个元素,而又不需要暴露该对象 的内部表示。
设计模式之ITERATOR -迭代器 模式
• 迭代子模式可以顺序访问一个聚集中的元 素而不必暴露聚集的内部表象。多个对象 聚在一起形成的总体称之为聚集,聚集对 象是能够包容一组对象的容器对象。迭代 子模式将迭代逻辑封装到一个独立的子对 象中,从而与聚集本身隔开。迭代子模式 简化了聚集的界面。每一个聚集对象都可 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迭代子对象,每一 个迭代子的迭代状态可以是彼此独立的。 迭代算法可以独立于聚集角色变化。
适用场景
• 让用户访问一个集合中的对象而不希望暴 露对象在集合中的存储结构。 • 希望对遍历不同的集合提供一个统一的接 口。
中介者模式
• 名称:中介者模式 • 问题: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 象交互 • 方案:
– 中介者,具体中介者,同事接口,具体同事
• 效果: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 引用,使其耦合松散,并可以独立第改变 他们之间的交互。
設計模式之MEDIATOR -调停者 模式
• 调停者模式包装了一系列对象相互作用的方式, 使得这些对象不必相互明显作用。从而使他们可 以松散偶合。当某些对象之间的作用发生改变时, 不会立即影响其他的一些对象之间的作用。保证 这些作用可以彼此独立的变化。调停者模式将多 对多的相互作用转化为一对多的相互作用。 • 调停者模式将对象的行为和协作抽象化,把对象 在小尺度的行为上与其他对象的相互作用分开处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