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监管服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2023-11-06•引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原因分析•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与内容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法规、组织架构、设施网络、服务内容、资金投入等方面的问题。
0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政策法规不完善现有的政策法规没有完全跟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难以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政策执行不严格有些地方存在政策执行不严格的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法规现状设施建设不足在许多地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设施使用率不高由于宣传不到位,公共文化设施使用率普遍偏低,造成资源浪费。
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不足,导致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无法全面开展。
资金使用不规范在资金使用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资金使用不规范,甚至被挪用。
资金投入不足VS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导致资源分散,无法形成合力。
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和设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普遍不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缺乏统一规划服务水平不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0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原因分析政策法规缺乏针对性现有的政策法规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特殊需求,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实践与思考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实践与思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要想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就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
本文将从实践和思考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
一、实践1.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首先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等。
这些设施不仅要有足够的数量,还应该在服务质量上下功夫。
图书馆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供电子图书借阅服务,博物馆可以举办多样化的展览活动,文化中心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当前,城乡公共文化资源的差距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需要加强城乡公共文化资源的共享。
可以通过成立文化交流协会、开办文化进万家活动、举办文化交流展览等方式,让城市的文化资源延伸到乡村,让农村的文化也能够聚集到城市。
3. 加强文化市场化运作公共文化服务需要有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利用市场机制更好地调动资源,提高服务效率。
可以引入社会资本,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同时也要对文化市场进行规范管理,保障市场的公平公正。
二、思考1. 提升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程度政府在文化建设中应该起到引领作用,提升对文化事业的投入。
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文化政策、加强行业监管等方式,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2.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众性公共文化服务要贴近人民群众,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推出文化产品、建立文化志愿者团队等方式,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众性,提升服务的受众面。
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加强社会化管理,通过引入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为公共文化服务注入更多生机和活力。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节庆、组织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等方式,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管理。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公共文化服务是国家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公众的文化需求,提高全民素质和文化水平。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以下几点建议可能对于完善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次,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
公共文化设施是公众进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为了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应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
建议在城乡各地建设更多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设施,提供优质的图书、文物和艺术品,同时配备专业的服务人员,为公众提供免费或低价的文化体验和教育活动。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现有文化设施的维护和更新,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公众能够长期受益于这些设施。
第三,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化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提供文化产品和场所的层面上,还应注重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服务。
因此,需要增加对文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的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同时,应积极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公众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此外,还需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品的市场化运作,提高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估和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的评估和监管机制,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促进其持续改进和提升。
可以通过用户满意度调查、文化服务质量评估等方式,了解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和改进。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监管,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的公正、公开和透明,防止文化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综上所述,完善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服务平台,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化发展,加强评估和监管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提高全民素质和文化水平,为国家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关乎全民文化的需求和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推动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注重多元化。
不同人群有不同的文化需求,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进行分类和分级,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例如,对于青少年群体,应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对于老年人群体,可以开设兴趣班、文化讲座等形式,满足他们的文化娱乐需求。
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应注重地域差异,充分尊重和保护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习惯,实现更加全面和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
其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注重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基础单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将社区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环节,通过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艺术展览馆等文化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交流的场所。
同时,要加强社区文化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社区文化服务队伍,提高社区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再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注重数字化和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也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文化服务。
可以通过建设文化数字平台,集结各类文化资源,开展文化交流和展览;通过智能系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文化推荐和定制化的文化服务。
同时,数字化和智能化也可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跨地域和跨时空的传播,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最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注重创新机制和保障机制。
建设一个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建立健全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
创新机制可以鼓励各类文化机构进行创新探索,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和用户体验;保障机制可以加强政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我们文体系统的工作同志的初心,就是让老百姓实实在在体会到经济发展的实惠,享受到丰富的文化生活,就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求真务实,创新创先,进一步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区域特色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弘扬。
(一)健全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为进一步调动基层干部对文体工作的重视程度,要积极推动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关指标,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和考评,树立成本观念、服务观念、效率观念,努力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
(二)加快推进城区县级文体设施集聚区建设我县已经被确定为山东省第三批新型城市化试点地区,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51.4%。
我县城区现有的图书馆和文化馆(在古城建设中已拆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建议结合沭东新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在其周边尽快落实县级图书馆新馆、美术馆等文体设施规划建设,同时加快推进文化馆(会展中心)新馆建设,打造符合群众需求的县级文体设施集聚区。
(三)实行“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硬件”建设力度,特别是农村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覆盖。
另一方面,要在“管好”、“用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
着力提升体现服务能力、彰显服务效益的指标,如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率、公共文化服务公众满意率等,以最小的投入赢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业余文化骨干和文化志愿者三支队伍的有效组合。
要以开阔的眼界,开放的思路,多管齐下,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能力、以及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等,使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不到位、服务能力不强、效益不理想的局面得到明显的改观。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一、问题分析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服务内容的单一化。
当前,一些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存在着服务内容单一的现象,大多数服务都集中在图书借阅、影视欣赏等传统服务上,而在文化创意、数字文化资源等方面的服务内容较为薄弱。
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也亟待优化。
部分地区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均衡,主城区的文化场馆和活动丰富多样,而远离城市中心的农村地区则文化资源匮乏,居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再次,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体系亟待改善。
一些地方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存在着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流程冗余等问题,导致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下。
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参与度也不够高。
社会力量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但某些地区社会参与度不够,社会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二、解决建议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
要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
可以通过丰富数字文化资源、开展文化创意活动等方式来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满足公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
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文化服务设施的投入,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建设更多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地区的文化服务水平。
再次,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体系建设,推动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高效整合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效率。
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支持民间文化团体开展文化活动,促进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个人观点我认为,公共文化服务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应当得到高度重视。
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要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
总结,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是服务内容的单一化、均衡性差、管理体系不完善和社会参与度不够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体系建设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公共文化设施不足、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不高等,因此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公共文化设施不足公共文化设施是人们获取文化服务的场所,能否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公共文化设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
然而,当前公共文化设施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公共图书馆不够图书馆是人们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重要场所,但目前很多地方的公共图书馆设施严重不足。
一方面,图书馆的数量不够,很多地方只有一个或者没有图书馆,无法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图书馆规模小、设施陈旧,无法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和服务。
2. 社区文化活动场所不足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社区文化服务能否到位,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然而,目前很多社区没有配备文化活动场所,导致文化活动无法顺利进行。
即使有文化活动场所,场所的数量和规模也往往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3. 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设施数量不足博物馆和艺术馆是人们了解历史文化、欣赏艺术作品的重要场所,但目前博物馆和艺术馆的数量仍然不足。
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几乎没有博物馆和艺术馆,导致人们无法接触到文化艺术的精华。
对于公共文化设施不足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1. 加大政府投入加大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投入,是保证公共文化设施充足的重要保障。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拨款,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
同时,还可以通过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
2. 加强规划和布局政府要加强对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和布局,确保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一、问题分析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配置不均衡:目前,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相对匮乏,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比较突出。
这导致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性和平等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 服务内容单一: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主要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等为主,服务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和创新性。
许多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设施老化,服务品质不高,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一些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管理水平不高,服务效率低下,管理体制僵化,无法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导致了公共文化服务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
二、建议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投入,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2.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增加新型文化设施,如文化艺术中心、数字化图书馆等,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3. 改革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推行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加强对文化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三、总结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改进。
只有不断完善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文化事业向纵深发展。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者和参与者,我深感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并对其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议。
我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一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增加对其的投入,加快改革步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问题的存在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160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焦 静/青岛市文化馆摘 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种新概念,需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开放性,所以需要严格按照现代建设治理理念,通过整合资源、方式创新等方式,搭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现代 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 建设 思考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的以及特征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前,现代的含义便是新的发展方向,公共文化体系需要体现现代性的特点,重点突出法制基础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化,将多元主体协作作为主体,按照时代特点抛弃旧时代的思维,根据经济特点搭建新的公共文化供给体系。
可以正确把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代化内涵,为达到此目的,需要明确两个概念:(1)公共服务概念。
公共服务是一种建立在社会共识基础上的服务体系,由政府作为主导,为公民的生活提供多种的基础服务,例如文化服务,在判断公共服务时需要根据其是否含有公共权利以及公共资源这两个方面的性质。
(2)基本文化服务。
基本文化服务,不是服务个人也不是服务少数群体,而是可以满足大范围社会群众对公共文化的要求,在现阶段,基础文化服务内容由电视、报纸以及广播等,可以宣传基层文化,普及科学,满足社会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
现代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一下几点要求:(1)服务目标的标准化。
为满足公共文化的均等化发展,需要加强城乡、社会群体之间的配置,在满足凭运化以及无差异化的同时,也需要满足保基本和托底的特点,标准化是衡量均等化的主要手段,而且由于中国的地域较为辽阔,地域上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在国家需要加强国家强制性标准以及地方选择性标准上的管理。
(2)主体社会化以及多元化发展,政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但是并不具有唯一性,需要将公共文化的创新作为主要的供给方式,鼓励运行机制民主化、法制化发展。
强化社会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知情权以及监督权,提高决策环境的透明度,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摘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着重探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背景、概念和特点,分析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关键词: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策略探讨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018-0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部署。
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性工程,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认识(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的背景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民文化权益成为热门话题,这和几个重要的历史因素是分不开的。
第一,社会转型。
现在社会正由非常态化向常态化转变,随着市民社会、民间社会成长,是否具有发达的公共文化生活成为市民社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这对政府执政能力、执政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二,社会转型带来文化观念的变化。
建国以来对文化观念认识经历了几次比较重要的转变。
从新中国成立后到70年代末,文化基本上被等同于政治,牢牢地掌握在政府手中;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文化是被当做事业对待,靠钱来养活,是政府办文化;从十六届五中全会开始,正式提出文化也具有产品的属性,在这种理念基础之上,政府文化部门和直属文化事业单位,近年来积极推行文化体制改革,努力促成文化体制变化,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经营的文化体制架构。
第三,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人民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在计划经济时代,文化产品主要是为了服务于意识形态的需要而产生的,文化产品由国家的文化部门、文化产业单位提供。
随着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越来越高涨、越来越多样化,由单一的主体来提供文化产品的方式便越来越难以满足当前社会的文化需求。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增加,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建设一个强大而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培养良好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思考。
首先,需要加大投入力度。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投入,需要政府在文化事业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政府提供了充足的财力,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为文化事业提供更多的经费和资源,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需要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积极推动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更新。
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剧院、艺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以及文化街区、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空间的规划和建设。
这些文化设施和空间的建设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参观、学习、欣赏的场所,也为文化活动和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第三,需要加强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品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不仅仅局限于提供文化设施,还要关注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品质。
政府应当积极推动文化机构创新,强化文化服务的内涵。
一方面,加强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创新力,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文化产品的需求。
另一方面,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文化作品和艺术家,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
第四,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团结社会各界力量。
政府应当提供相关政策和支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要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和文化志愿者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调动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贡献力量。
公用事业监管服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公用事业监管服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第一篇:公用事业监管服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公用事业监管服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随着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公用事业服务水准的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作为宁波市供水节水、燃气、公交客运等公用行业的监管部门,如何适应这一发展的形势?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需要下大力气强化监管服务文化的建设,通过监管服务文化的建设,凝聚员工人心,认同服务理念,提高监管服务工作水平。
本文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当前,监管服务文化建设具有两方面任务,即:一对内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二对外提高监管行业的满意度,树立监管部门的形象,促进公用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为此,监管服务文化建设要从我们中心及监管行业实际需求出发,结合中心现有条件和干部职工现有素质,把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出色完成监管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时代监管工作所需要的新的价值观念、新的服务理念和新的竞争理念,从而达到内增素质,外树形象的目的。
一、单位整体价值观的确立要与监管服务文化建设相结合单位整体价值观的认同会使干部职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
著名管理学家巴纳德在《管理工作者的职责》中指出:办好企业的关键是价值观念的问题,是人的积极性问题。
肩负公用事业监管责任的事业单位与企业一样,同样是存在着价值观念的问题,存在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
因此,要有意识地通过文化建设,建立单位共同的价值观,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营造人才成长的有利环境,使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不断推进单位的发展。
公用事业监管中心组建以来,在两年多的工作实践中,十分注重价值观念的教育和培养,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敬业、监管、服务”、“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等理念已成为监管中心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凝聚了较强的群体合力和规范力,大家共同努力创建监管服务品牌,提升监管服务能力。
如开展的“和谐风”公用行业进社区服务百姓等活动,先后在孔雀、安居幸福苑、XX和丹顶鹤等社区进行了节水知识、安全使用燃气、文明乘坐公交车等方面的宣传咨询活动,与社区居民进行交流,听取和解答居民们提出的有关供水节水、燃气、公交的咨询,为居民提供公交IC卡流动充值、燃气安全检测、节水器具改造等现场服务项目,受到了广大居民们的欢迎。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认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建设。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需要夯实基础设施。
这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教育中心、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建设。
需要注重文化服务场所的设施标准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同时,通过合作和整合,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使用效率,减少浪费。
例如,可以在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设置文化互动设施,让人们参与其中,增强体验感,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
二、完善文化人才培养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来支撑。
因此,完善文化人才培养体系是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
要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和方法,建立多元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提高培养效果。
同时,打破行政界限,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不同领域的良性互动和技术交流。
例如,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文化研讨会、论坛等活动,吸引海内外专家学者来交流探讨,促进文化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成果转化。
三、加强文化服务的普及与推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要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需要加强文化服务的普及与推广。
这包括宣传文化服务的作用、推广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并享受文化服务。
同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平台,方便人们随时随地获取文化服务信息,提高服务效率。
例如,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媒体宣传,让人们了解图书馆借阅、博物馆参观、文化教育中心学习等服务的具体方式和内容,引导人们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提高文化服务的利用率。
总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资源投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人才培养和文化服务的普及与推广三个方面的建设,提高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建设的推进。
公共文化事业管理工作总结
公共文化事业管理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共文化事业管理工作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文
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事业管理工作的总结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公共文化事业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下面,我将对公共文化事业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我们在公共文化事业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通过加强文化设施的
建设和管理,我们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文化市场的监管,维护了文化市场的秩序。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
其次,我们在公共文化事业管理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人才
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由于文化事业的特殊性,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而目前我们的人才队伍还存在一些不足。
其次是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由于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目前我们的资金投入还不能满足文化事业的发展需求。
最后是市场竞争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们需要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文化市场的秩序。
总的来说,公共文化事业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我们要继续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市场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相信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公共文化事业管理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公共事业管理的企业文化建设
公共事业管理的企业文化建设近年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和变革。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合,对于公共事业管理机构来说,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公共事业管理的企业文化建设,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公共事业管理机构作为为社会提供基本服务的组织,其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塑造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企业文化可以为组织员工提供明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履行自己的职责。
其次,企业文化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的沟通和协作,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企业文化可以帮助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塑造良好的形象,增强公众对其信任和认可。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要素企业文化建设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要素。
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塑造。
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应该明确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如诚信、公平、责任等,以此作为员工行为的准则。
其次是组织的目标和使命。
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应该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服务使命,将其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再次是员工的培养和激励。
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应该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晋升机会和激励机制,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有一条明确的实施路径。
首先,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应该进行全员培训,使员工对企业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认同。
培训可以包括讲座、研讨会等形式,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交流,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其次,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应该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使员工能够及时了解组织的发展动态和文化建设的进展。
沟通可以通过内部刊物、员工大会等方式进行,以促进员工的参与和反馈。
再次,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应该注重激励和奖励机制的设计,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激励可以包括薪酬、晋升机会、荣誉等多种方式,以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范文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显著成绩。
通过各级政府的不断努力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完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回顾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也面临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因此,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组织机构力量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已经建立了文化管理机构,但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职能分工不明确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文化部门的组织机构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其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还需要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公共文化设施相对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需要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文化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文化活动和服务的需求。
再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应当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在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挖掘和发展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文化产品,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
同时,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将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进行有机结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得益彰。
而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还需要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多样化和专业化,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因此,需要加大对文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
同时,还需要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引进一批高水平的文化管理人才,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最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还需要加强社会参与和群众参与。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工作,因此,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来。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作者:华忠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第23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多次提及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1、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相关法律和配套政策不完善。
当前的文化管理格局仍是由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多部门组成,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各个部门发挥自己的专长,进行专业的管理,但这种体制存在职能上的交叉和重叠不利于对文化事业实施统一有效的管理与调控。
文化管理部门仍然习惯于用行政审批和行政命令的传统办法来管理文化工作,致使文化管理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突出,不利于公共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不完善。
现实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所需要的资金主要还是来自财政,这就造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相对不足,特别是农村的文化建设还相当薄弱,投入保障的差距制约和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公共文化事业经费主要用在文化设施建设上,其他的用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文化人才的培养、文化市场的培育等经常性的经费投入很少。
3、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平衡,城乡差距大。
大部分的公共文化资源都集中在城市,农村文化资源相对匮乏。
文化消费水平普遍低下、大多数农民订阅书报刊的支出基本为零,乡镇、村图书室图书基本依靠捐赠。
看电视、打牌、打麻将甚至赌博依然是农民群众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农村文化事业严重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4、评估监督体系不完善,文化设施利用效率不高。
一些地方由于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定位不准、评估监督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公共文化设施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现实中一些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文化设施,运营方往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收益小的大众性公共文化娱乐项目设置极少,造成了设施社会效益属性的偏离。
公共文化事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芜湖市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公共文化事业方面存在的问题1、基层文化人才欠缺、文化队伍不稳群众文化工作的载体和阵地主要设在基层,以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主,但目前我市乡镇、街道文化站有相当一部分没有专职站长,专干不专的问题还比较普遍。
一些文化站即使是有站长,也只是由乡镇、街道临时聘用,基层文化工作者待遇偏低,人心不稳明显地影响了基层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特别是大多数村文化活动中心(室)的管理人员,一般由村干部兼职。
这些兼职干部由于工作繁忙或专心不够,影响了履职能力。
二是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仍然偏低。
据了解,目前我市各级文化机构中,许多是一般行政人员和工作人员,具有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文化人才不足。
在农村,公共文化队伍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都不尽人意,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水平有限、且年龄老化。
三是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文化站干部兼职其他行政工作的情况比较突出,文化站干部业务技能不强,艺术门类的辅导、文化活动的组织无法胜任的问题也较普遍。
2、基础文化设施利用率有待提高虽然近年来,全市的公共文化设施总量在不断增大,但由于管理和相关配套措施滞后,导致公共文化设施作用发挥不充分,运行状况不甚理想。
一些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管理手段落后,服务功能单一。
一些图书室不但藏书量少,而且少有更新,借阅人数不多。
3、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投入力度有待加大尽管这些年来文化事业经费总量逐年有所增长,但与新增财力增长速度及与其他社会事业投入增长相比较,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经费增幅明显偏低。
而且各县(区)区地方财政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也相当悬殊。
与城市相比,不少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基础薄弱、设备老化、人员和活动经费缺乏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更是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同时,社会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投融资体制也不够健全,民营资本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门槛过高,政策措施不配套。
公共文化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条块分割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用事业监管服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公用事业服务水准的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作为宁波市供水节水、燃气、公交客运等公用行业的监管部门,如何适应这一发展的形势?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需要下大力气强化监管服务文化的建设,通过监管服务文化的建设,凝聚员工人心,认同服务理念,提高监管服务工作水平。
本文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当前,监管服务文化建设具有两方面任务,即:一对内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二对外提高监管行业的满意度,树立监管部门的形象,促进公用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为此,监管服务文化建设要从我们中心及监管行业实际需求出发,结合中心现有条件和干部职工现有素质,把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出色完成监管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时代监管工作所需要的新的价值观念、新的服务理念和新的竞争理念,从而达到内增素质,外树形象的目的。
一、单位整体价值观的确立要与监管服务文化建设相结合
单位整体价值观的认同会使干部职工产生稳定的归属
感,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
著名管理学家巴纳德在《管理工作者的职责》中指出:办好企业的关键是价值观念的问题,是人的积极性问题。
肩负公用事业监管责任的事业单位与企业一样,同样是存在着价值观念的问题,存在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
因此,要有意识地通过文化建设,建立单位共同的价值观,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营造人才成长的有利环境,使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不断推进单位的发展。
公用事业监管中心组建以来,在两年多的工作实践中,十分注重价值观念的教育和培养,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敬业、监管、服务”、“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等理念已成为监管中心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凝聚了较强的群体合力和规范力,大家共同努力创建监管服务品牌,提升监管服务能力。
如开展的“和谐风”公用行业进社区服务百姓等活动,先后在孔雀、安居幸福苑、XX和丹顶鹤等社区进行了节水知识、安全使用燃气、文明乘坐公交车等方面的宣传咨询活动,与社区居民进行交流,听取和解答居民们提出的有关供水节水、燃气、公交的咨询,为居民提供公交IC 卡流动充值、燃气安全检测、节水器具改造等现场服务项目,受到了广大居民们的欢迎。
这些服务活动扩大了单位的影响力,提高了单位的知名度。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干部职工个性的张扬,打破传统理念的框框,建立富有鲜明特色的监管文化价值观,是至关
重要的。
因此,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内容,监管文化价值观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激励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充分体现和尊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1.要从制度上对干部职工利益予以充分保障。
单位必须承认合法追求个人利益是干部职工的基本权利,是激励干部职工的必要前提,单位的职工激励机制一定要建立在充分尊重职工个人利益的基础之上,要努力使单位利益与职工利益协调一致起来,使单位成为职工心目中真正认同的利益共同体。
2.要从管理上对职工的心理需求予以满足。
对职工的激励过程,就是不断满足职工个人心理需求的过程。
因此,做好职工激励工作,更要深入地研究职工的心理需求,尽力满足职工的心理需求。
在设计职工激励方式时,如在确认考核指标、分配工作任务时应充分考虑职工的自信心、自爱心,在设计精神鼓励项目时间,应充分考虑职工的期望值、荣誉感等等。
3.要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调动职工的创造力。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平等沟通的平台,使职工之间没有资历、权力、等级、背景等方面的障碍而能实现“快乐工作”、自由交流,营造公平竞争的人际环境和单位氛围,使单位成为职工施展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抱负和不断追求的广阔舞台。
二、监管服务文化建设要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树立学习创新的理念
监管服务文化建设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多相同之处,把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与塑造单位形象结合起来,既注重精神层面的工作,又强调外观形象的塑造,通过监管服务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学习创新。
1.必须时刻注重学以致用、学而创新。
要实施有效的学习培训计划。
当前,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认真学习、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认真学习城市管理和行业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使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还要强化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终身学习意识的增强,以推动单位向国内外先进监管单位学习经验,创造新思维,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精通业务,作风清正、纪律严明、行动快捷的公用事业监管队伍。
2.以沟通为手段,构建和谐工作环境。
在监管工作中,难免有一些不如意的事,工作人员时而也会流露出一些情绪,作为单位领导要教育引导工作人员如何正确对待。
一方面为工作人员提供宣泄场所,让他们把苦衷诉说出来。
领导可以从中倾听他们的心声,针对性地去分析、去解决,做好与工作人员的沟通工作。
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向工作人员
传授沟通方法,促使工作人员学会沟通,熟练掌握沟通方法与技巧。
教育工作人员在做监管工作中,主动与监管行业人员进行沟通,进行思想交流,做好朋友等,修复曾经因摩擦彼此而产生的心灵创伤,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氛围,提升监管工作良好形象。
3.要树立和培养典型人物。
典型引路,是做好工作的有效方法。
为此,我们要重视先进典型的培养工作。
在对监管服务文化进行宣传后,总有一部分职工能够认同并能运用理念指导自己的行动,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
单位应该把这部分骨干人员培养成典型人物,充分利用其示范效应,使理念形象化,从而使更多的职工理解并认同理念,并贯穿于行动之中。
中心组建以来,坚持每年对干部职工进行考评,考评优秀人员进行宣传奖励,营造了学、比、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4.以文化理念与价值观为导向。
制定管理制度、使职工产生符合单位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行为,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单位理念与价值观就会得到不断的升华,最终变成广大干部职工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
我们制定了《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宁波市公用事业监管中心工作人员守则》等10余项制度,使干部职工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受到约束,切实改进监管工作作风,创立了“现场一线工作法”,即“调查研究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工作落
实在一线”,树立了监管人员新形象。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监管中心为提升监管服务水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通过深入监管行业进行调查研究,运用座谈征询、问卷征求等形式向市民搜集事关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和科学分析,并与监管行业一起商讨,分别按照“轻、重、缓、急”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办法,共同努力,促进城乡供水、供气、公交服务的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