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证悟
中国传统的禅宗思想
中国传统的禅宗思想可以说禅宗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独具特色的一项。
禅宗起源于唐代中国,因在印度佛教中“禅那”一词的译音为“禅”,故名为“禅宗”。
禅宗的思想核心是“悟”,即通过冥想、打坐等方式,达到直接悟性的境界,体验真实的生命本质,从而看破生命中的种种幻想和束缚,最终实现心灵的自由和超越。
禅宗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艺术、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禅宗的思想特点禅宗的思想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批判理性,“言语不逮”,强调直接悟性;二是注重方法,如打坐、坐禅、禅悟等,以求突破幻象,实现本我;三是“看心为觉”,将悟性当作认知的本源,不依赖于经验和因果。
禅宗思想的核心是证悟。
禅宗认为“诸法无我”,即某种表象下的存在,并不代表其真实存在,其存在并不等价于它的实在性。
禅宗不仅否认概念性知识的一切价值,而且也否定道德规范和所有客观存在的本质。
禅宗主张的是要去除所有假设和为真实所糊涂的瞎想,通过直接悟性而达到真实的认识。
禅宗把“觉悟” 看作是认知的一种,认为这种认知能够既跨越史学和经验,突出认识的有限性,又能够直接体验实在的生命。
这种认知不仅超越了理性、知识等传统学科范畴,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开拓世界、创新历史的意义。
二、禅宗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禅宗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且广泛。
首先,在文学艺术上,禅宗与诗歌结合,产生了“诗狂论、古意、墨宝”等艺术形式,形成了赞美生命、自然与心灵的诗歌。
其次,在建筑和园林中,禅宗的思想以自然美、人文情、趣味性和精神节肢及所孕育的禅意修养,形成了丰富多彩、气韵环美的禅园建筑。
再次,在医学中,禅宗为中医学的疑问和治疗方法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从禅宗的角度看,病是由于人们的紧张、压力、忧虑等负面情绪引起的,体验禅悟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这种负面情绪,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最后,在哲学、道德、社会等领域,禅宗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禅宗代表了自我与大众性、理性与非理性、历史与超历史、经验与超经验等相对的一种特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人文精神,为当代世界提供了重要启示。
40位禅宗大德证道因缘:真正的禅意是什么?
40位禅宗大德证道因缘:真正的禅意是什么?兰陵笑笑生:我的师友单非(谭无稽)先生,是我所尊敬的人。
当今中国,研究王阳明心学者多矣,但都道听途说、鹦鹉学舌;即使一些著作等身的大家,也无非是移动的图书馆。
就真实见解和体悟而言,单非所达到的程度都是不多见的。
单非之所得,乃步王阳明先生之脚印,精研儒释道,于禅宗境界多有体证。
是从自得而来,绝不是只知道钻研书本者所能比拟。
如果您对心学对禅宗有一定实修体悟,不妨耐心看完此文;如果您是初学者,可耐心等候其他分享。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
——唐·张拙秀才悟道偈讲课人精华文章课主简介:谭无稽,微信公众号“大阴阳论”运营人,十余年的独立思考者,正在摸索修证的行路人。
可从文章加深了解,点击题目即可进入阅读。
精通《道德经》后的人生段位风水第一书《葬书》:最高的风水在人心《金刚经》开篇:生命和精神的秘密真相天命玄机:王阳明登上人生巅峰时看到的东西暗法则:《易经》最被忽视一卦里的宇宙真相暗能量:王阳明的惊人神通心学无上密义:王阳明晚年才被迫泄露的天机暗因果:王阳明埋葬的女人庄子禅:现代人的深度退化黄帝内经:生命的四重境界奇典《化书》:智慧的极致,是逆行天道菩提达摩32字心法:四条通往禅境的真实之路黄帝阴符经:最高级的丛林法则觉境之门:破心魔终是魔,养心魔才是佛浮生之味:智者的宿命,是孤独六祖慧能到底成没成佛?正道和魔道的分水岭《金刚经》最有分量的3个字,养好你的佛眼和道种贯通《金刚经》与《庄子》,白居易的神妙之作当王阳明遇上佛陀,回到心的源头,找到你的第一驱动力《易经》两大根本法则:高度生存,深度生长大禅机:生命最深的心理局高维时空下的佛道终极真相,所有人的生命意义都要重估课程缘起自农历明年起,打算每年开设一门课程。
一年之中,除了写好日常文章,就是打磨好这门课程。
依经依教在论述禅宗的见解此和修行或证悟的关系
学生问:您依经依教在论述禅宗的见解,此和修行或証悟的关系是如何呢?师父答:不论禅宗或净土念佛的修行者,在无着菩萨所着的《集论》有说,修行者有两种根器。
一者:是不须次第修,直接証悟者,称顿修,这是「心三摩地」者。
另一者:必须依经依教,次第修者,称渐修,这是「欲三摩地」、「勤三摩地」、「观三摩地」。
此中不按次第之「心三摩地」者,只要听《心经》一、二次就直接証悟,了悟心性,如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听《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直接証悟。
而净土宗,如《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至一念佛号,当下见十方诸佛。
所以不论念佛或参禅者,若没有「心三摩地」的境界,就不是属于顿修的根器。
若不是属于顿修根器,天天怎么喊「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或「当下用心,直接证悟」都没有用。
因为不是那种根性,用顿修的方法也没有用。
因为本身即是属于依经依教按次第的修行者。
所以就必须下功夫在经教精研修行的法义。
此如《俱舍论》云:「佛之正法有二,以教証为体。
」此中「教正法」:即是抉择受持道理修行正轨。
也就是说:要証悟定要依教的正理才能悟入。
又「証正法」即是如教正法所抉择的正理,依理起修。
所以若本身自己觉得是顿修者,就不是我所解释共同享用法义,共同增长的对象或道友。
假若本身自觉得是渐修者,那这些论述是有帮助的。
至于依教依理的「教正法」为何是「証正法」之所依呢?也就是说,属于依次第修的「渐修」者,若不依经教的学习而获得証悟的正理,想要如顿修者不须有系统完整教理的修学而証入佛性——空性,那缘木求鱼,不可能。
所以应当谨慎审思本身是属于何种根器。
又依次第渐修者,为何要依经依教且要获得悟入空性的正理呢?这是从学习《宗义》才能理解的。
因为有此体悟,才想提出这方面的观点,祈愿「不属于顿修的根器」——渐修者,此生获得人身,又有修学佛法,都能种下未来获得顿修的资粮而悟入佛性。
假若不是顿修的根器,又不知自己是何种根性,又要依顿修的方式,不修学经教的正理,而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在浪费获得人身种下未来悟入佛性的机会。
禅宗正解
一、禅、禅宗和禅宗文化(一)、什么是禅禅是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
主要作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
禅的种类很多,有声闻禅、菩萨禅、次第禅、顿超禅。
这个“禅”字本来是从巴利文音译来的,但到了中国人这里,实际上意义有很大差别。
“禅那”是指一种精神的集中,是指一种有层次的冥想,而“禅”以中国祖师所了解的,那是指对本体的一种领悟,或是指对自性的一种参证。
他们一再地提醒学生,冥想和思索,都会失去禅的精神。
胡适曾说:“中国禅并不来自印度的瑜伽或禅那,相反的,却是对瑜伽或禅那的一种革命。
”也许这不是一种有目的的革命,而是自然的转变,但无论是革命或是转变,“禅”不同于“禅那”却是事实。
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曾说:“像今天我们所谓的禅,在印度是没有的。
”他认为中国人把禅解做顿悟,是一种创见,也足以证明中国人不愿囫囵吞枣似的吸收印度佛学,他说:“中国人的那种富有实践精神的想象力,创造了禅,使他们在宗教的情感上得到了最大满足。
”(二)什么是禅宗和禅宗文化1、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其修行方法是通过禅定的方式将心专注在一法竟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
我国佛教按语系分为汉传佛教、藏教佛教和南传佛教。
汉传佛教又分成三论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八个宗派。
而禅宗是八大宗派中的最大一派,它与其它宗派相比,追求的终极目标都是通过福慧双修,定慧等持,来成就圆满。
但各宗在修持方法上存在差异。
如净土宗以念佛为方便,强调阿弥陀佛之愿力的殊胜;律宗重研究学习戒律,以戒为师;而禅宗强调实践,认为每人都“具足如来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应“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因此,禅宗强调真修实悟,以期内心觉悟。
2、禅宗文化的主要内容禅宗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我国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与我国儒、道文化相互交融,成为了具有中华特质的禅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禅宗法脉及开悟诗
禅宗法脉及开悟诗壹十叁壹十叁佛法自六祖惠能大师在中国大起,六祖教化无量,留下《坛经》。
从六祖得法的有很多,最为出色的:南岳怀让,青原行思,永嘉玄觉,菏泽神会,南阳慧忠。
其中南岳怀让,青原行思的六祖法嗣。
根据达摩祖师,五祖基六祖的旨意。
衣钵不再传。
六祖下第一世(以后,以此类推,六祖下二世,三世。
)南岳怀让禅师,俗家姓杜,出生时有白气上属天,当时唐朝天子问太史主何吉凶,太史说:国之法器,不染世荣。
唐高宗遂下旨让金州太守前往慰问。
长到十岁时,只喜欢读佛教经典,年十五出家。
常感叹:大丈夫应“当为无为法。
”后来遇到修行同学坦然,就一起拜访嵩岳慧安禅师。
慧安禅师看出他的因缘在六祖,就让他到曹溪参拜六祖。
禅师既得法于六祖,(关于禅师开悟事迹,参见‘禅宗大师开悟诗’六祖一贴)又在六祖身边侍奉十五年,才到衡岳般若寺住持。
怀让禅师得法时,六祖曾对他说: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曾经预言,你的门下会出一匹壮马,将会踏破这个世界。
(即后来的马祖道一禅师)门下有一个小沙弥道一,经常专心坐禅。
阐释知道是法器,就问:你坐禅为了什么?道一答:为了做佛。
禅师就取来一块砖头,在道一面前就这石头磨。
道一奇怪,就问:师傅磨砖做什么?禅师说:磨镜子阿。
道一笑了:砖头怎能磨成镜子?怀让禅师就等他这一问,说:磨砖不成镜子,坐禅又怎能成佛呢?道一似有所悟:那么怎样才是佛?怀让禅师就问他:比如牛车不走了,你是用鞭子打牛还是打车?道一无语沉思。
禅师接着说:汝学坐禅,为学坐佛。
若学坐禅,禅非坐卧。
若学坐佛,佛非定相。
于无住法不应取舍,如若坐佛,即使杀佛。
若执坐相。
非达其理。
道一听到教诲,如饮醍醐。
礼拜了又问:如何用心,即合无相三昧?禅师说:你学心底法门,如下种子,我说法要,就像雨露。
因缘合和就可见道。
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
道一自此开悟,心意超然,又侍奉禅师九年,佛法日益玄奥。
禅师有入室弟子六人,对弟子们印证说:汝等六人同证吾身,一人得吾眉,善威仪(指弟子常浩),一人得吾眼,善顾盼(指弟子智达),一人得吾耳,善听理(指弟子坦然-当年同学),一人得我鼻,善知气(指弟子神照),一人得我舌善谭说((指弟子严峻),一人得我心,善古今(指弟子道一)。
中国禅宗的早期发展
中国禅宗的早期发展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五世纪的中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禅宗逐渐成为了中国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宗派,并在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禅宗的早期发展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禅宗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并探讨其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
禅宗的起源禅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五世纪初期。
当时,一个名叫Bodhidharma的印度僧侣来到了中国,并在那里创建了一个新的佛教宗派。
Bodhidharma的教义强调了坐禅冥想的重要性,同时对佛教教义的某些方面提出了更加深入的探讨。
这引发了一个在中国佛教中非常有威望的问答传统,称为“公案”。
这种问答传统不仅帮助学者更深入地理解佛教教义,而且还帮助禅宗信徒实践禅修。
自Bodhidharma创立以来,禅宗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
逐步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和分支,每个派别都有其自己的独特特征和教义。
尽管如此,禅宗仍然保留着其对坐禅冥想的重视和公案问答传统的持续运用。
禅宗的早期发展在禅宗的早期发展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慧能(638-713)。
慧能出生在印度,后来来到中国,并成为了禅宗六祖。
慧能开创了禅宗黄檗派的传统,并开发了一种称为“顿悟”的禅修方式。
这种禅修方式不同于传统的禅修方式,它强调在短时间内实现顿悟,使个人意识得到升华。
这种禅修方式被广泛接受,并在禅宗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慧能之后,又出现了另外两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南泉和临济。
他们各自创立了禅宗南宗和禅宗临济宗的传统,这两个传统在禅宗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南泉的禅修方式强调自然和实际的体验,临济的禅修方式则强调直接证悟。
这种直接证悟的方式在后来的禅宗中占主导地位,并成为了禅宗的一个标志。
禅宗的地位禅宗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一直很特殊。
尽管禅宗的理论和实践与其他佛教宗派不同,但禅宗仍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信徒,并在中国文化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禅宗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文化、哲学和艺术,并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禅宗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古代禅宗的历史与现状禅宗是一种富有哲学思想的佛教流派,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渊源。
在中国古代,禅宗的发展经历了不少的波折和变革。
然而,禅宗却依然保持着强烈的生命力,现在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和挑战。
1.起源及发展禅宗,即临济宗、曹洞宗,是从印度佛教中传入中国的,其基础是南北朝时期的东方宝藏宗和华严宗。
禅宗寻求通过静思定念,开启内在潜力,从而通往佛性的觉醒。
其核心信仰是“无我”、“明心见性”,谋求直接体验和证悟。
禅宗早期分为南北宗派,其中南宗的代表是慧思、法海、惠能等人,北宗的代表是神秀、雪竇等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禅宗不断发展变化,形成了临济宗和曹洞宗两个主要流派。
临济宗强调禅定实证,注重敬重人与事物的态度;曹洞宗更注重整体性、身心统一和日常生活的实践。
2.禅宗的特点禅宗具有多方面的独特特点。
首先,禅宗强调个人的直接体验,而非概念上的理解。
其次,禅宗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强调观念和行动的一致性,提倡顿悟的方式。
最后,禅宗对文化的包容性也令人称道,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宗教的元素,为现代禅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现状和影响在中国,禅宗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能够生动地反映出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民族文化。
如今,禅宗已经广为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感受到禅宗的一些概念和技巧。
许多大型佛教寺院和禅修中心都是专门针对禅修者们展开的,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禅宗的精髓。
除此之外,禅宗对世界的影响也日益增长。
禅宗深受许多知名历史人物的崇拜,如唐代诗人杜甫、宋代真如等人,而现代西方的作家和思想家如约翰·凯奇、赫胥黎、袁行霈、雷诺等也深受禅宗思想的启发。
现代西方的心理治疗和身心医学、生态哲学等很多领域上也都借鉴了禅宗的一些观念和技巧。
不可否认地,禅宗已经成为了一个丰富的文化和社会现象,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人们。
虽然禅修和修行对大部分人来说依然是一种陌生地体验,禅宗的哲学和信仰观念却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禅宗思想与中国文学略谈
禅宗思想与中国文学略谈禅宗思想是中国佛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派别,兴起于唐代。
禅宗主张“观心”、“修行”、“证悟”,强调要摆脱执着和束缚,达到心无挂碍、自由自在的境界。
禅宗思想在中国文学中的影响深远,既是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也是文学内涵的重要元素。
本文将从禅宗思想对文学的影响入手,探讨禅宗与中国文学的关系。
一、禅宗思想对文学的影响禅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形式特点的影响禅宗思想倡导“一念清净”,注重身心合一,对于文学创作形式的影响不可小觑。
禅宗文学追求意境的抒发,主张崇尚自然、淡泊名利、不拘一格。
例如,唐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一篇典型的禅宗式隐逸文学,他通过描述一个小村落中的自然景色和村民生活,表达了自己对人间繁华和政治纷争的厌倦和追求宁静的心境。
2. 内容主题的影响禅宗的核心思想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它主张将一切事物都看作是虚幻、空灵的,追求无自我、超越自我,带有强烈的超验主义色彩。
因此,禅宗在文学中主张追求心灵的纯净和超越,关注人的灵魂和内心深处的感悟。
例如,唐代王维的《相思》,就是一首充满禅意、探究人性的诗歌,他通过描绘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思维交流,表达了人类深层的情感和渴望。
3. 艺术手法的影响禅宗主张无为而治,不强求功利,这在文学中也表现为不拘一格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节奏、形式和人物设置,都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
例如,唐代白居易的诗歌《赋得古原草送别》,就以自然、淡泊的语言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意境与意义的高度统一。
元曲《牡丹亭》也是一部受到禅宗思想影响的作品,它的结构、人物设定和情节转折都呈现出一种比较内敛而又清新自然的风格。
二、禅宗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禅宗与中国文学的关系非常紧密,因为禅宗思想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中国文学也是禅宗思想的一种表述和载体。
禅宗和中国文学共同探索心境和人性,都关注超越自我、达到灵魂的纯净和自由,因此,在禅宗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文学历史上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文学流派和作品。
禅宗剖析资料
禅宗剖析一、禅宗的历史和起源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分支,起源于印度佛教的某些教义。
在传入中国后,禅宗吸收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据传菩提达摩为禅宗的创始人,被尊为初祖。
其后,经过几代禅师的传承和发展,禅宗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之一。
二、禅宗的核心思想禅宗的核心思想是“心性本净,佛性本有”。
它主张通过修行,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觉悟出不需外求的清净自心。
禅宗的信仰是人心本来清净,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识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
这种思想体现了禅宗对于心性、佛性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三、禅宗的修行方法禅宗的修行方法主要包括禅定和参禅。
禅定是一种通过静坐冥想的方式,使内心达到平静、清净的状态。
参禅则是在禅师的指导下,通过参悟一些禅机或公案,达到心性的觉悟。
此外,禅宗还提倡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随缘任运的态度,让禅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禅宗的悟性和境界禅宗的悟性是指通过修行和参悟,达到对于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这种理解超越了常规的逻辑思维和经验认知,是一种心源性的觉悟。
禅宗的境界则是指通过修行和悟性,达到的一种心灵上的自由、超脱和圆满的状态。
这种境界超越了生死的轮回和烦恼的束缚,是一种永恒、和平的境界。
五、禅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禅宗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禅宗吸收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其次,禅宗对于中国的艺术、文学和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禅宗的“无我”思想对于中国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此外,禅宗的“心源说”也为中国的哲学思想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六、禅宗的争议和批评尽管禅宗在中国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批评。
首先,禅宗的修行方法和理论对于一些人来说过于神秘和难以理解。
其次,禅宗的某些极端思想可能被一些人利用为逃避现实、追求个人自由的借口。
此外,禅宗的某些分支可能存在派别之争和传承上的争议。
禅宗“悟”义索隐
社会科学研究 2011111禅宗/悟0义索隐袁经文1摘要2在佛教经籍文献中,禅宗之/悟0便是唯识学的/见道0,是现观唯识学的第八识即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染污与清净不二,阿赖耶识实性便是因地真如。
/悟0真如是大乘佛教的入门,也是大乘佛教的依托。
禅宗具有宗教性禅宗与文化性禅宗之分,学者研究禅宗需有合理划界。
1关键词2禅宗;唯识学;开悟;见道;阿赖耶识;真如;如来藏1中图分类号2B946151文献标识码2A1文章编号21000-4769(2011)01-0128-061作者简介2袁经文,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广西南宁 530004。
一、禅宗与唯识在一般观念中,禅宗与唯识,似乎没有关联。
实质上,禅宗之/悟0与唯识学的/见道位0相应。
禅宗与唯识的共通性,可通过5景德传灯录6一则公案见显:一位僧人问益州大隋法真禅师:/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此个还坏也无?0师云:/坏!0僧云:/恁么即随他去也。
0师云:/随他去也。
0112僧人问禅师的/此个0,便是指唯识学的第八识阿赖耶识。
在唯识学看来,劫火遍烧三千大千世界而一切俱毁时,唯有众生的第八识不会毁坏;即便是位登菩萨第八地而舍去阿赖耶性,仍易名存留第八异熟识,直至佛地易名为第八无垢识或真如;第八识体性前后一致,永不毁坏而恒存。
这是唯识学中,学人悉皆明确的义理。
但是,此中益州大隋法真禅师何以随口答言会/坏0?并且,师徒这里的对话,何以不用明讲,彼此便知所说的/此个0是指什么?这正是本文需要探讨的主旨即/开悟0意蕴之所在。
实质上,公案有禅宗与唯识的结合外,更有中观、唯识与禅宗的融通;若不能深明此中三昧,便无法明白禅师意旨。
禅宗素来被划归为如来藏系,在这里,中观、唯识和如来藏并未遭分判,三者已然是糅合一体。
二、/悟0与阿赖耶识禅宗的明心开悟,在唯识学中表述为/见道0。
/见道0之/道0,指道谛,此即第一义谛。
5不增不减经6指出: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
中国历史上的禅宗与佛教文化
中国历史上的禅宗与佛教文化禅宗与佛教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于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禅宗起源于佛教,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派别,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就中国历史上的禅宗与佛教文化展开论述。
一、禅宗的起源与发展禅宗,全称为“禅那”,在中国古代又称“坐禅”或“坐忘”,是佛教的一个主要宗派。
禅宗起源于公元6世纪的中国南北朝时期,传承了佛教中的禅定修行方法并融入了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道家元素。
禅宗强调直接指向心性的体验和证悟,追求直接领悟佛性的境界,强调体悟实相、即时体验的修行方式。
禅宗在唐代达到了高峰,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佛教繁盛的时期,禅宗也因此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在唐代,禅宗与其他宗派如律宗、律因宗等一同发展,形成了著名的“南北宗派”,丰富了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禅宗的兴起使佛教成为唐代的国教,并在世俗社会中获得了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禅宗的教义与修行方式禅宗的教义主要强调直接领悟、体悟心性、证悟佛性的境界,称为“见性成佛”。
禅宗认为人的本性即是佛,只要经过修行,每个人皆可证悟佛性。
禅宗注重体验、直觉和直观,推崇无语默照、思维停滞的境界。
禅宗强调内观,通过坐禅、打坐等修行方法,培养内心的安定和智慧,以达到解脱和觉悟的境地。
禅宗的修行方式主要包括坐禅、禅悟、禅诗等。
坐禅是禅宗修行的核心方法,通过正定呼吸和内观冥想,专注于此刻的当下,以觉察和体验内心的真实本质。
禅悟是通过临悟、觉悟的方式了解真相。
禅诗是禅宗修行者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对禅宗境界和经验的理解和体验。
三、禅宗对佛教文化的影响禅宗的兴起对中国的宗教、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吸收了儒家、道家等思想资源,形成了独特的禅宗文化。
禅宗的修行方式与中国古代的冥想和思维方式相契合,对于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禅宗影响了中国文化艺术,尤其是诗词、绘画和茶道等方面。
禅诗在唐代达到了巅峰,成为文人墨客们表达内心情感和禅宗体悟的重要手段。
中国古代的禅宗与佛教文化
中国古代的禅宗与佛教文化中国古代是佛教的主要扩散地之一,禅宗则是佛教的重要流派之一。
禅宗起源于中国,它强调的是一种沉思冥想的方式,以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身心的平衡。
作为一种宗教和文化现象,禅宗具有重大的意义,不仅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体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的禅宗与佛教文化的内涵和特征,以及它们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禅宗的起源与发展禅宗源于印度佛教,是通过中亚和东亚之间的文化交流传播到中国的。
它早期的表述以《禅经》为主,后来发展成为以禅定和慧观为核心的一种精神实践。
禅宗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初期发展阶段、繁荣发展阶段和后期发展阶段。
初期发展阶段是从佛教传入中国到南北朝时期,大约是公元4世纪至6世纪期间。
这个时期的禅宗主要有禅定和思惟两个方面,目的是使修行者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禅定方面的实践方法主要是观想和呼吸控制,使精神能够达到一种超越经验世界的自由状态。
思惟方面的实践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事物的反复思考和领悟,从而达到对真实境界的认识和理解。
繁荣发展阶段是从隋唐时期到五代时期,大约是公元7世纪到10世纪期间。
这个时期的禅宗表现为“禅一刹那间顿悟”的特点,它强调靠自觉意识一瞬间领悟真理、即时证悟。
禅宗的代表人物有法眼、神秀、慧能、僧璨、世岳等。
后期发展阶段是从宋代到元明清时期,大约是公元11世纪到20世纪初期间。
这个时期的禅宗被重视为佛教的主要派别之一,其内涵丰富多彩,以“教外别传”、禅宗禅理、禅宗禅画、禅宗禅诗等方面,成为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佛教文化的内涵和特征佛教文化是佛教教义和文化观念的综合体现。
它包含了佛教的诸多方面,如佛教哲学、礼仪、美学、文学、艺术等,反映佛教的教义、态度、价值观念和心灵实践。
佛教文化是一个以解脱和超越为中心的放逐性和反身配置,它强调的是人类的心灵解脱,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中道”,也就是中庸之道,它强调“不偏不倚”,是在生活中保持平衡的一种姿态。
什么是禅宗?禅宗的宗旨是什么?
什么是禅宗?禅宗的宗旨是什么? 什么是禅宗?禅宗的宗旨是什么?曙提法师:禅宗,⼜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 曙提法师: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
汉传佛教宗派多来⾃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发展出的三个本⼟佛教宗派。
其中⼜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
其宗旨为:“不⽴⽂字,教外别传;直指⼈⼼,见性成佛”,意指透过⾃⾝实践,从⽇常⽣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我。
如本法师:禅宗的⾏者是难能可贵的,发⼤愿⼼今⽣了办⽣死⼤业,为明⼼见性⽽精进菩提,所谓:断⼀分⽆明,增长 如本法师:⼀分法⾝,渐断渐增,如是⽽办道,终结为证得法⾝(梵语dharma—kaya)为宗。
赵朴初:禅是禅那(dhyana)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般叫做禅定。
此法是将⼼专注在⼀法境上⼀⼼ 赵朴初:参究,以期证悟本⾃⼼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
禅的种类很多,有声闻禅、有菩萨禅、有次第禅、有顿超禅。
禅学⽅⾯,在中国有⼀⽀异军特起,那就是所谓"教外别传"的禅宗。
这个宗所传习的,不是古来传习的次第禅,⽽是直指⼼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
禅宗是密宗还是显宗? 禅宗是密宗还是显宗?多识仁波切:佛教中的“密法”⼀词有两种含义: 多识仁波切: ⼀是⾦刚乘密法。
另⼀种是将与⼴⾏般若波罗蜜多(⾏法)相对的深密般若波罗蜜多(观法)称密法。
第⼆种密法指的是性空真理。
只有慧根⾼之⼈才能认识这种真理,普通弟⼦不但认识不了这种妙理,反⽽会产⽣顽空,堕⼊虚⽆主义⽽毁掉善根,因此,佛律禁⽌向普通弟⼦讲性空妙理。
在这种情况下将性空之理称作深密。
如《解深密经》所说的“深密”就指这种情况。
“禅宗”顾名思义,重点是修禅悟真,所谓“悟真”和“见性”的“真”和“性”就是指事物的本来⾯貌,万法的本性,就是《般若经》所开⽰的中观妙理。
这种妙理虽属深奥难解之密义,但从法理上讲,仍然属于显法,并不属于⾦刚乘密法。
禅宗的哲学思想总结
禅宗的哲学思想总结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其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和世界哲学都有着深远影响。
禅宗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禅宗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禅定、般若、悟道等方面,以下是对禅宗哲学思想的总结。
禅宗注重禅定实践,通过打坐冥想的方式来觉察和培养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禅定实践旨在超越世俗的烦恼和纠结,达到心灵的平静和清净。
禅宗强调通过深入内观来认识自己的内心,并以此拥有对自己和世界的深刻洞察。
禅定的目标是让人们通过觉察和体悟真实的自己,摆脱欲望的束缚,达到内心的自在与自由。
禅定实践的核心是静心,通过专注于当下的呼吸、思绪和感受,来体验此刻的存在。
禅宗强调般若智慧的培养和运用,般若智慧是对事物本质的直观洞察和领悟。
禅宗认为,人们因为执著于名利、欲望和固有观念,而陷入无明的迷悟之中,无法认识真实的自己和世界。
禅宗通过般若智慧的开发和运用,让人们超越表象的幻象,认识事物的真实本质。
禅宗主张通过察觉直觉和体悟来获得真正的认识,而非通过理性思考和概念的分析。
禅宗认为,真正的智慧是通过直接的直觉和体验加以证明的,而非通过文字和思维来达成。
禅宗重视悟道的实践和体验,悟道是对自己和宇宙真理的顿悟和体验。
禅宗认为,人们由于追求名利和物质利益,而陷入无休止的循环之中,无法寻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内心的平静。
悟道的实践是通过在禅修中深入体验和觉知,超越一切执著和束缚,获得对自己和宇宙的直观体验。
禅宗主张通过身心上的在此修行和顿悟,达到无我、无执和无分别的境界,实现超越幻象的解脱和圆满。
禅宗的哲学思想强调实践性和经验性,鼓励人们通过自身的体悟和实践来寻求真理。
禅宗认为,通过亲身体验和直觉的洞察,人们能够真正地认识自己和世界,超越社会和文化的束缚。
禅宗的思维方式特别注重直觉和体验,而非理性和概念。
禅宗的哲学思想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将人的悟性和觉性发挥到最大,并通过静坐、默观和行持等实践方法来培养和发展内在的觉知。
参禅文化与宗教信仰
参禅文化与宗教信仰禅宗是在中国传入的佛教思想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唐代开始,禅宗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派别之一。
参禅文化与宗教信仰是禅宗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不仅对于禅宗信徒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
参禅文化是禅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禅修与学习的基本方式。
参禅是一种通过冥想和禅修实现精神觉醒的修行方法。
禅宗讲究“禅定”的修行,即通过去除杂念、静心聚神来提高思维和意识的清晰度,并且进而达到彻底认识心性的境界。
参禅既是一种修行,也是一种哲学。
禅宗强调“不立文字”,在宗教教义方面较为宽容,也强调直觉和体验。
参禅将个体心灵与宇宙的本体相联接,使个体体验到了独到的境界。
参禅文化的兴盛和发展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历史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独立思考、人文关怀、精神内敛、自然和谐,这些思想在禅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禅宗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传承是相互的,通过参禅让人们从内在深处去体验而非仅仅是理解传统文化的外意,这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禅宗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宗教信仰。
禅宗讲究“看心即佛”,即觉悟本性,证悟佛性。
禅宗不同于传统佛教强调空、无常、无我等概念,而关注于对自我认知和现实生存的反思,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信仰和修行体系。
禅宗不仅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文化。
它给人们提供了超出现实的精神世界,以及一种对自己与环境及其他生物关系的新认识。
禅宗信仰能够给人带来宽容、安宁和自我认识上的提高。
作为一种文化和信仰,禅宗在中国社会中影响深远。
禅宗自唐代传入以来,历经了数百年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在各个领域都有所体现。
参禅文化与宗教信仰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学、艺术、哲学、文化、思想等多个领域的发展。
古代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也大量涉及到了禅宗文化,如袁枚的《谈风月瑶言》,沈复的《浮生六记》等等,这些作品彰显了中国文学中禅宗文化的影响。
此外,众多中国的文物中也蕴含着禅宗文化的丰富内涵,如古建筑、佛像雕塑、石刻、绘画等。
禅悟的三境界
禅悟的三境界张荣生禅和诗似乎有不解之缘,参禅需领悟禅境、学诗需领悟诗境。
它们都需要从悟入手。
韩驹《赠赵伯鱼》: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
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来皆成章。
所谓正法眼,指体悟正法智慧的宝藏。
相传佛祖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
佛祖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付诸摩诃迦叶。
不论是学诗还是学禅,未悟之前,得遍参各种各样的方案,觉悟之后,才能进入正法智慧的宝藏。
进入参禅学诗的境界,参禅得成正果,学诗能出口成章。
钱钟书《谈艺录·妙悟与参禅》对此有深刻的分析。
他说:“夫‘悟’而日‘妙’,未必一蹴而至也,乃博学而有所通,力索而有所入也。
学道学诗,非悟不进”。
钱钟书还引《思辨录辑要》所云:“人性中皆有悟,必功夫不断,悟头始出。
如石中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
”这就是说,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扫除迷茫,断却烦恼,证得诗法,佛法真相的过程。
敲击不已,功夫不断,博采众长,方能进入悟境。
袁牧《续神品·禅悟》认为:“鸟啼花落,皆与神通,人不能悟,付之飘风”,严羽对此说的更清楚:“大抵禅道惟在妙语,诗道亦在妙悟”,韩愈知识渊博,但悟性比不上孟浩然,所以作诗赶不上孟浩然,这说明悟性比知识渊博更重要。
佛祖六年苦行未能步入正道,以后到菩提迦叶,在一棵菩提树下经受住了波甸魔王派来魔女的诱惑,又抵挡住了魔兵魔将的威胁。
在禅定中经历从初禅到四禅的不同境界。
数十日后的一个拂晓,终于大彻大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佛是佛陀的简称,是梵文Buddlla(布达)的音译。
意为觉悟者。
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觉俱足的大圣人。
禅诗是禅与诗的合璧,用诗的形式表现深远的禅意。
禅宗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对悟的把握,最经典的表述莫过于三境界论。
第一重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今朝”点明时间,“郡斋”点明地点。
“冷”则贯彻全诗。
诗人不仅感到外在的冷,也透露出了心头之冷。
由于冷,忽然想起远在山中的故人。
庞明老师2012年新书《禅宗证悟理法辑要》全文
庞明老师2012年新书《禅宗证悟理法辑要》全文
《禅宗证悟理法辑要》是2012年庞老师以笔名甄隐出版的新书,全文链接如下《禅宗证悟理法辑要》(连载之1)——代前言
《禅宗证悟理法辑要》(连载之2)——什么是禅
《禅宗证悟理法辑要》(连载之3)——禅宗
《禅宗证悟理法辑要》(连载之4)——宗门禅与教门禅的异同《禅宗证悟理法辑要》(连载之5)——籍教悟宗的达磨禅理《禅宗证悟理法辑要》(连载之6)——直指心源见性成佛—祖师禅之理
《禅宗证悟理法辑要》(连载之7)——话头禅
《禅宗证悟理法辑要》(连载之8)——默照禅
《禅宗证悟理法辑要》(连载之9)——默照禅2
《禅宗证悟理法辑要》(连载之10)——禅修证悟的历程《禅宗证悟理法辑要》(连载之11)——禅修证悟的机缘《禅宗证悟理法辑要》(连载之12)——禅修证悟历程中体悟到的状态与感受
《禅宗证悟理法辑要》(连载之13)——禅修证悟全程典型案例
《禅宗证悟理法辑要》(连载之14)——禅修之效果
《禅宗证悟理法辑要》(连载之15)——禅修证悟述要
《禅宗证悟理法辑要》(连载之16)——小大乘修空及密乘大手印、大圆满、禅宗辨微
《禅宗证悟理法辑要》(连载之17)——代跋语
《禅宗证悟理法辑要》(连载之18)——“续貂”——不得已之补遗。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与冥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与冥想禅宗与冥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禅宗与冥想作为两个重要的元素,对于思想、哲学、禅修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禅宗与冥想的起源、发展、理念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展现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独特魅力。
一、禅宗与冥想的起源与发展禅宗自公元6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已有千年演进的历史。
禅宗起源于印度的禅那(dhyana),经过翻译而成为汉语中的禅(chan)。
禅宗的发展受到了道教、佛教以及中国本土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禅宗传统。
冥想作为禅修的一种核心方法,在禅宗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接纳和深化,成为禅宗修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禅宗与冥想的核心理念禅宗强调观照内心,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解脱与觉悟。
禅宗注重体验和直觉,通过冥想的修行,使个体能够超越对于外在世界的执着和困境,达到内在的平静与觉醒。
禅宗亦主张“见性成佛”,认为每个人皆天然具备佛性,而通过冥想修行可以觉悟而证悟。
禅宗所倡导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诸多影响。
三、禅宗与冥想与艺术的结合禅宗与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冥想被看作是一种能够促进艺术家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禅宗的禅绘、禅茶和禅诗等艺术表现形式,都将冥想作为其内在的灵感来源和修行方式。
禅宗的艺术不追求物质形式上的华丽与精妙,而注重表现内在的境界和意蕴。
禅宗所强调的冥想理念与中国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相得益彰,使得艺术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内涵。
四、禅宗与冥想对于心理健康和身心修养的重要意义冥想作为禅宗的一种主要修行方式,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和身心修养具有积极的影响。
冥想可以帮助人们减轻压力、放松身心、提高专注力,增进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各种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通过冥想修行可以重拾内心平衡,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平和。
五、禅宗与冥想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创新禅宗与冥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学点禅宗的平衡思想
学点禅宗的平衡思想佛祖说“众⽣皆有佛性”中的“佛性”,意思是说⼈内⼼都存有⼀个“超然我”。
“直指⼈⼼,见性成佛”是说放下“当然我”,就可显现“超然我”。
佛的本质是平衡,卍象形地表达了平衡循环的世界,成佛就是达到那种“空”境。
“禅”的关键在于“悟”,⼀悟众⽣成佛,不悟佛是众⽣。
证得平衡,你也如来。
“悟”分为顿悟和渐悟,顿悟是⽴马放下,渐悟是慢慢放下。
禅宗≈⼤乘+易经+⽼庄。
六祖听到⼀句“应⽆所住⽽⽣其⼼”就顿悟成佛。
放下屠⼑是放下欲望,⽴地成佛是顿悟成佛。
“佛”和“空”是平衡,“禅”和“悟”是实现平衡的过程。
本论的⽞⼦理论和奇点思维有助于你证悟世界实相为什么“空”性。
佛学系统中的三法印、四圣谛、五蕴、六度、⼋正道、⼗⼋界是要素,⼗⼆因缘、五眼是过程,⽬标是觉悟成佛。
众⽣平等就是众⽣度到各⾃的⾃然位置即可成佛。
通过勤修“戒+定+慧”的来息灭“贪+嗔+痴”。
佛说的“痴”就是剩余智慧痴迷于求名求利,所谓“⽆明”;⽽“慧”是剩余智慧⽤于求存求活,这是超然我的般若⼤智慧。
“三世因果”是多个阶段的时间循环,“六道轮回”是多个层次的空间循环。
所谓“五眼”也是思维维度问题,凡夫⾁眼只看见“⾊”,菩萨法眼却照见“空”。
修佛也许就是把——期望值⽆限⼩+容忍度⽆限⼤+吃亏吃苦成其⽣存⽅式。
⽆论神秀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是慧能的“本来⽆⼀物,何处惹尘埃”,禅修⽆⾮是⽤好那点剩余智慧⽽已。
⼈的平衡同时包含着物我平衡、⼈我平衡和⾃我平衡三个层次。
凡宗教都要借“神”的⼒量来帮⼈实现内⼼平衡,佛教理论有助于你保持或恢复平衡。
佛教三法印:诸⾏⽆常是求物我平衡,诸法⽆我是求⼈我平衡,涅槃寂静是求内⼼平衡。
知⽆常,不逞强;知⽆我,⽆痛苦;知涅槃,⽆恼烦;知寂静,⼼禅定。
⼈只有放下名利才有可能⼤觉⼤悟,看空了“当然我”,剩下的“⾃然我+超然我”的那个“我”就是佛。
佛相当于三我⼀体理论中那个超然名利、超然⽣死的“超然我”。
当然我=0时就进⼊涅槃境界:既然⽆常⽆我,也就⽆所谓⽣⽼病死;既然众⽣平等,也就不在乎转世何物。
禅祖师的证悟诗
禅祖师的证悟诗禅祖师的证悟诗不同于诗人,往往终其一生仅有一首者,同时也与哲学家隐约仿佛之言不同,没有修持开悟的功夫,往往是迷离仿佛。
神秀和尚和六祖的诗,虽不是开悟诗,但却表示他们基本观念的诗,是禅宗以诗寓道的起源。
神秀示法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菩提本无树,心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洞山开悟诗切忌从他见,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凭么会,方得契如如。
洞山是曹洞宗的开派祖师,他的弟子叫曹山,合起来叫做曹洞宗。
洞山有天渡过一条小河,当他过河时,太阳照到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投影在水面上,他忽然回头一看,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水面上,于是他忽然开悟了。
而作此诗。
诗表面上是写它与影子的关系,实是对求道的一个发见。
一是说悟道是向自己求,不能向其他人去求,二是说道无所不在,看了自己的影子都能够开悟,表示道无时无地不在。
香严智闲开悟诗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有一天,香严智闲整理牧园,忽然拿了块瓦片随手打在竹子上,听到瓦裂了,于是开悟了。
灵云志勤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有一天,灵云志勤看到桃树开花而悟道,就写下这首诗表示他的悟境。
觉海法因庵主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云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有一天,他师父举出灵云桃花悟道的公案来讨论,于是他就悟道了,悟道后他就作了这首诗。
何山守旬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漫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
他也是借灵云和尚桃花悟道的诗而开悟的。
而后作此诗。
越山师鼐清风楼上赴官斋,此日平生眼豁开。
方信普通年事远,不从葱岭带将来。
当时有一位闽王,有一天请他去吃斋,他赴约到了楼上的时候,太阳照在他身上,于是他就开悟了。
而后作此诗。
昭觉克勤金鸭香消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续貂”——不得已之补遗(二)准开悟历程之外在表现198 遍历诸方,尝至奉圣初和尚处。
值初上堂,师出问。
承和尚有言。
金莲从地涌。
宝盖自天垂。
为是神通妙用。
为是法尔如然。
初曰。
金莲从地涌。
宝盖自天垂。
师曰。
鸾凤不栖荆棘树。
燕雏犹恋旧时窠。
初曰。
三年不相见。
便有许多般。
师曰。
只如适来僧道。
昔日世尊今朝和尚。
又作么生。
初便喝。
师曰。
这一喝。
未有主在。
初回头取拄杖稍迟。
师曰。
掣电之机。
徒劳伫思。
拍手一下归众。
已而参心印珣公。
珣令至宝峰。
依湛堂准公。
师始至。
机辩纵横。
……一日堂问曰。
杲上座。
我这里禅。
你一时理会得。
教你说也说得。
教你做拈古颂古小参普说。
你也做得。
只是有一事未在。
你还知么。
对曰。
什么事。
堂曰。
你只欠这一解在。
叻。
若你不得这一解。
我方丈里。
与你说时便有禅。
才出方丈便无了。
惺惺思量时便有禅。
才睡著便无了。
若如此。
如何敌得生死。
对曰。
正是某甲疑处。
湛堂疾亟。
师问曰。
倘和尚不复起。
某甲依谁可了此大事。
堂曰。
有个勤巴子。
我虽不识渠。
然汝必依之。
可了汝事。
” 2、看白云端禅师传中有五祖演和尚悟由内容“云曰。
有数禅客。
自庐山来。
皆有悟入处。
教伊说亦说得有来由。
举因缘问伊亦明得。
教伊下语亦下得。
只是未在。
师于是大疑。
私自计曰。
既悟了。
说亦说得。
明亦明得。
如何却未在。
遂参究累日。
忽然省悟。
从前宝惜。
一时放下。
走见白云。
云为手舞足蹈。
师亦一笑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