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段子手---禅宗
禅宗经典语录

禅宗经典语录1、无知而愚蠢的人,对待自己好像仇敌一样。
因为他行恶业,给自己身上带来了苦果。
2、为什么学佛先要学作人?人道没有修好就想证果是没有可能的。
人道怎么修呢?就是修十善业道,修好了就是人道的成就。
3、善男子。
如人啖蒜臭秽可恶。
余人见之闻臭舍去。
设远见者犹不欲视。
况当近之。
诸食肉者亦复如是。
4、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他人有爱心,有感恩的心,有关怀的心,而这种关怀也好,爱心也好,感恩也好,不要存任何目的,这就是佛法的精神。
5、我们时时刻刻都有感恩的思想,那么人与人之间的自私自利、欺骗压迫就会逐步缓解和消除,人间就会充满谅解和爱心。
6、当下是一个永恒的概念,当下不等于是这一念,这一念过去了,下一念还是当下,当下做得主,时时处处就能作得主。
7、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
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
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
8、今日的世界,物质文明发达,在表面上来看,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
在精神上,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
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9、如果你不贪求、不占有,那就是自在圆满。
惟宽禅师说:“思之不及,议之不得,曰不可思议。
10、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11、善男子。
如王国内有纳衣者。
见衣有孔然后方补。
如来亦尔。
见诸众生有入阿鼻地狱因缘。
即以戒善而为补之。
12、释迦牟尼佛应世说法是要教化世间、净化世间,使这个有着缺陷和烦恼的世间变成美满、清净的人间净土。
13、生活之道就是不可思议,不能以比较来取舍。
14、百年奇特几张纸,千古英雄一窖尘。
禅门 今日无事 典故

禅门今日无事典故
禅门今日无事典故源自中国古代禅宗的故事。
据说,一位僧人
问禅师,“平常心是什么?”禅师回答道,“禅门今日无事。
”这
句话的含义是,平常心就是没有杂念,不执着于过去或未来,只专
注于当下。
禅门今日无事的典故强调了禅宗的观念,即要在当下的
生活中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从宗教角度来看,禅门今日无事典故表达了禅宗对于超脱纷扰、超越世俗的追求。
禅宗强调“今日无事”,意味着要放下杂念,追
求心灵的宁静与平和,不被外界所扰,不受过去与未来的束缚,全
身心地投入当下的生活之中。
从哲学角度来看,禅门今日无事典故也可以被理解为对于当下
的重视和珍惜。
它提醒人们不要被过去的遗憾或未来的忧虑所困扰,而是要珍惜当下,珍惜当下的每一个瞬间,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
种种琐事。
总的来说,禅门今日无事典故传达了禅宗的智慧和生活哲学,
教导人们要学会放下杂念,专注当下,珍惜当下,追求心灵的平静
与解脱。
这个典故也对我们提出了挑战,即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保
持平静与专注,如何珍惜当下的每一个瞬间。
这些都是我们可以从禅门今日无事典故中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关于禅师经典笑话的精选推荐

关于禅师经典笑话的精选推荐幽默故事,风趣幽默,会丰富你的性格;每个故事部很贴近你的生活,在你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能给你带来快乐和轻松。
有些小故事直接抖响了“包袱”,激发出你的笑声;而更多的小故事是智慧性的笑料,需要你的思维来个急转弯,然后你才会哈哈一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禅师的幽默笑话,你笑了没有呢?禅师经典笑话1.青年问禅师:“我时常受到欺负,没办法挺直脊梁做人。
”老禅师微笑,拿出一条蛇。
青年大悟“您是要我像蛇一样能屈能伸对吗?”老禅师笑答“谁欺负你,就把这东西放他被窝……”2.青年问禅师:“大师,我现在很富有,但是我却一点也不快乐,您能指点我该怎么做吗?”禅师问道:“何谓富有?”青年回道:“银行卡里8位数,五道口有3套房不算富有吗?”禅师没说话,只伸出右手,青年恍然大悟:“禅师是让我懂得感恩与回报?”“不,土豪...我们..可以做朋友吗?”3.青年问禅师:“大师,我...” “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是不是?”青年惊呼:“大师怎么知道?”。
“来来来,” 禅师拉着青年边走边说,“热水我都烧好了,你们这些傻X不挨烫就是难受。
”4.青年问禅师:“我对生活很绝望,因为我老婆把所有钱都带走了。
”禅师拿出一个斧头砍断了桌子,青年若有所思的说:“禅师是让我用力打破眼前的的恐惧吗?”禅师说:“没钱还想找我唠嗑!信不信老子砍死你!”5.青年问禅师:“大师你认为什是爱国?”禅师端坐蒲团置若罔闻。
许久未见回应,青年静思后似顿悟道:“大师意思是虽作普通人,纵有为国捐躯的爱意,满腔杀敌的热血,但要深藏心底,无须张扬显露?”禅师瞬时把座下蒲团掷过来,瞪目怒骂:“买不起六千元的高香就别在这叽叽歪歪烦扰老衲午休!滚!”6.青年问禅师:“怎么才能结束单身?”禅师指了指对面的一座山,青年若有所思的说:“禅师指的是,对面山上有另一高人能够解答我?”禅师说:“我他妈当年就是没人要才来当禅师。
你居然还来问我? 对面山上还有空位,你也趁早去当个禅师吧。
禅宗语录

元代禅宗沿袭宋规,也十分重视评唱体,其影响较大的有万松行秀评唱的《从容庵录》6卷、《请益录》2卷 和从伦评唱的《空谷集》、《虚堂集》和6卷。明代语录,或辑录当时禅师言行,或对前伯语录编集再治,数量仍 然不少,但体例无创新。入清以后语录渐稀。
经典语录
一:道流,尔欲得如法见解,但莫受人惑。向里向外,逢著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 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始得解脱,不与物拘,透脱自在。
语录流派
各派的主要语录有:菏泽宗的《菏泽神会禅师语录》,现存敦煌卷子中发现的三个写本;沩仰宗的《潭州沩 山灵佑禅师语录》、《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明圆信、郭凝之编,各1卷;临济宗的《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 录》,唐慧然集,1卷;曹洞宗的《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和《筠州洞山悟本禅师 语录》各1卷,前者为明圆信、郭凝之编,后二者为日本慧印校订,另有《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上下两卷,上 卷为郭凝之编集,下卷为日本沙门玄契编次;云门宗的《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宋守坚集,3卷;法眼宗的《金陵 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郭凝之编,1卷;临济宗杨岐派的《杨岐方会和尚语录》(又称《袁州杨岐山普通禅院会 和尚语录》),宋仁勇编,2卷;黄龙派的《黄龙慧南禅师语录》(又称《普觉禅师悟录》),宋慧泉集,1卷等。 (苏渊雷沈诗醒)
语录特点
宋代语录
元代语录
宋代,禅宗语录大量出现,为语录体的鼎盛时期。当时语录有两个特点:①不仅稍有名望的禅师都有门人弟 子为其编集语录,而且出现了带综合性的语录集。如赜藏主集的《古尊宿语录》48卷,广采南岳怀让以下马祖、 百丈、临济、云门、真净、佛眼、东山等40余家唐宋禅师语录,以后又有师明集《续古尊宿语录》6卷,收起于 南岳怀让止于隐山璨等共70余人语录。②创造了以“拈古”、“颂古”、“评唱”、“击节”为名的新的语录体 裁。拈古、颂古主要是辑录禅师的公案附以议论,评唱、击节则是对拈古、颂古的再评述。在宋代拈古、颂古的 有天童正觉、雪窦重显、投子义青、丹霞子淳四有,评唱有圆悟克勤的《碧岩录》10卷,击节有克勤所撰的《击 节录》2卷等。
和尚走心文案短句搞笑版(3篇)

第1篇正文:一、和尚的“逗比”人生1. 和尚:我是佛祖的快递员,专送幸福、好运、平安!2. 和尚说:“人生就像一场戏,我只是个跑龙套的,但跑得比主角还欢快!”3. 和尚:“每天都要保持微笑,因为佛祖说,笑一笑,十年少,再笑一笑,我就成佛了!”4. 和尚:“我为什么要出家?因为家里没Wi-Fi,而且手机信号不好!”5. 和尚:“为什么和尚不能喝酒?因为佛祖说,酒能乱性,但我已经性乱了!”6. 和尚:“为什么和尚要敲木鱼?因为佛祖说,木鱼敲得响,佛号念得长,但我敲得比谁都闷!”7. 和尚:“我为什么总是笑?因为佛祖说,笑对人生,才能笑对烦恼!”8. 和尚:“为什么和尚要剃光头?因为佛祖说,头发多了,烦恼也多了,所以我剃掉了烦恼!”9. 和尚:“我为什么喜欢喝茶?因为佛祖说,茶如人生,入口苦涩,回味甘甜!”10. 和尚:“为什么和尚要拜佛?因为佛祖说,拜佛能净化心灵,但我拜得比谁都虔诚!二、和尚的“逗比”日常1. 和尚:“今天早上,我发现佛祖不见了,原来他偷偷地去吃了顿大餐!”2. 和尚:“昨天晚上,我梦见自己成了大富翁,醒来后发现,原来只是个梦,不过没关系,佛祖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3. 和尚:“我为什么总是穿得这么破?因为佛祖说,衣服破一点,修行才能更精进!”4. 和尚:“为什么和尚不能开车?因为佛祖说,开车太危险,容易出车祸,但我骑自行车都比开车还快!”5. 和尚:“为什么和尚要扫地?因为佛祖说,扫地能扫去烦恼,但我扫得比谁都认真!”6. 和尚:“为什么和尚要敲钟?因为佛祖说,钟声能醒世,但我敲得比谁都闷!”7. 和尚:“我为什么总是笑?因为佛祖说,笑对人生,才能笑对烦恼!”8. 和尚:“为什么和尚要念经?因为佛祖说,念经能净化心灵,但我念得比谁都快!”9. 和尚:“为什么和尚要吃素?因为佛祖说,吃素能养心,但我吃得比谁都香!”10. 和尚:“为什么和尚要住寺庙?因为佛祖说,寺庙是修行的地方,但我住得比谁都舒适!三、和尚的“逗比”感悟1. 和尚:“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但我相信,佛祖会给我最好的!”2. 和尚:“不要抱怨生活,因为佛祖说,抱怨只会让生活更糟糕,而微笑才能让生活更美好!”3. 和尚:“不要害怕失败,因为佛祖说,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而我是最擅长垫脚的!”4. 和尚:“不要羡慕别人,因为佛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而我就是那个给大家带来快乐的人!”5. 和尚:“不要忘记初心,因为佛祖说,初心不忘,方得始终,而我就是那个始终不忘初心的和尚!”6. 和尚:“不要害怕孤独,因为佛祖说,孤独是一种修行,而我就是那个在孤独中修行的人!”7. 和尚:“不要害怕死亡,因为佛祖说,死亡是生命的轮回,而我就是那个轮回中的和尚!”8. 和尚:“不要害怕黑暗,因为佛祖说,黑暗中藏着光明,而我就是那个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人!”9. 和尚:“不要害怕挑战,因为佛祖说,挑战是成长的阶梯,而我就是那个在挑战中成长的人!”10. 和尚:“不要害怕失败,因为佛祖说,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而我就是那个最擅长垫脚的和尚!结尾:这就是和尚的“逗比”人生,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佛法的真谛。
佛门爆笑笑话

佛门爆笑笑话
1、“师傅,为什么咱早上要敲钟啊?”
“因为我们没养鸡。
”
2、“师傅,小强和她娘为什么不住庙里啊?”
“大方丈怕影响不好。
”
“那我师娘为什么就能住庙里?”
“我一个出家人,还在乎什么影响。
”
3、“师傅,你什么时候教我武功?”
“佛门中人,慈悲为怀,大方丈有令,我们这种清净小庙,不可学少林喊打喊杀。
为师传你诸般经义,读懂念通,内心强大,见着那些花拳绣腿的,舌灿莲花,灭他们跟玩儿似的。
”
“师傅,我懂了,知识就是力量。
”
4、“一切如梦幻泡面,有蒜就蒜,没蒜就算,观自在,望远山,一切有为法,当做如是观。
”
“师傅,我爱吃米饭。
”
“好了,今天的早餐,啊不,早课就上到这里吧。
”
5、“师傅,清早听到一阵爆竹响。
”
“山下有人结婚。
”
“结婚为什么要放爆竹啊?”
“想必是给自己壮胆儿吧。
”
6、“师傅,其实我应该叫你师父才对吧?”
“没事儿,输入法怎么默认的就怎么叫吧,随缘。
”
7、“师傅,我怎么每次午觉醒来都觉着头沉啊?”“你执念太重。
”
“那怎么办啊。
”
“以后就别午睡了。
”。
关于大师的搞笑段子

关于大师的搞笑段子,就能坚固无比? 大师闭上眼睛道:非也!我意思是人家离婚关你锤子事。
23、青年问禅师:大师,我那么爱她,付出了那么多却不得,可是她还是背弃了我,太痛苦了。
禅师笑道:孩子,看开点,世间的事本来就不是付出和得到必然相等的,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得到和付出是永远相等的么? 青年略一沉吟: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4、青年:禅师,水到沸点会发生什么现象?禅师:滚。
25、禅师给青年一个瓶子,让青年装满。
青年装了一瓶石子,禅师说,未满。
青年又加了一些沙子,禅师说,仍未满。
青年再加了水,禅师摇头不发一语。
青年只好加盐至过饱和,禅师叹气。
于是青年呻吟片刻,加氢氟酸溶掉沙石,蒸去残液,加高温熔化,还原成单晶硅,切割成固态硬盘装满数据,厉声质问禅师:你说!还能装吗?!禅师舒了一口气:不装了。
给我看看,里面都有哪些片26、青年问禅师:大师,我很爱我的女朋友,她也有很多优点,但是总有几个缺点让我非常讨厌,有什么方法能让她改变?禅师浅笑,答:方法很简单,不过若想我教你,你需先下山为我找一种既是假的又是真的东西回来。
青年略一沉吟,说道:我的这句话是谎话。
27、青年问禅师:大师,鸡汤几何,方能笑看人生? 禅师突然一耳光把青年刮倒在地,递了一颗感冒药给他。
青年吃完顿悟道:大师,您是说我对鸡汤的修养还很弱,生活中应该随时用鸡汤来提升自己么? 禅师摇摇头说:你吃错药了吧。
28、青年问禅师:我对生活很绝望,因为我老婆把所有钱都带走了。
禅师拿出一个斧头砍断了桌子,青年若有所思的说:禅师是让我用力打破眼前的的恐惧吗? 禅师说:没钱还想找我唠嗑!信不信砍死你!29、青年问禅师:大师你认为什是? 禅师端坐蒲团置若罔闻。
许久未见回应,青年静思后似顿悟道:大师意思是虽作普通人,纵有为国捐躯的爱意,满腔杀敌的热血,但要深藏心底,无须张扬显露? 禅师瞬时把座下蒲团掷过来,瞪目怒骂:买不起六千元的高香就别在这叽叽歪歪烦扰老衲午休!滚!30、青年问禅师:怎么才能结束单身? 禅师指了指对面的一座山,青年若有所思的说:禅师指的是,对面山上有另一高人能够解答我? 禅师说:我他妈当年就是没人要才来当禅师。
禅宗智慧就是三句话

禅宗智慧就是三句话
禅宗智慧的核心思想是“人皆佛性,无念顿悟”,而且悟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如此便可净化心灵,提升境界。
用最通俗最直白的话来表述,就是三句话:
一是“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这是禅宗“天人本一”之大道。
在眼下名利风行的驱使下,终日奔波忙碌,身心疲惫不堪。
禅宗是一种回归本心的修行,其根本意义在于引导人们安于现实,乐于日常,凡人皆可以本我之心实现人生的超越。
二是“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
当今社会浮躁,生活喧嚣,都有功利之心,急于求成,很多吃饭成了不堪负重的工作和交际,睡觉也清净不下来。
禅宗名言有录:月影松涛含道趣,鸟语花香透禅机,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要活在当下,做在当下,想在当下,心放在当下。
三是“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好”。
这是讲一切皆空的人生境界。
一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偈充分表达出禅宗“万物皆空”的智慧。
佛者,心也;心者,空也,学佛就是悟道,悟道就是怀空,此乃禅宗之真谛。
要想得开,放得下,就能吃得香,睡得甜。
佛教文化之中国禅宗

佛教文化之中国禅宗导言:本文主要讲述中国禅宗的思想(主要以六祖慧能为例),以及中国文学中的禅宗文化(主要以西游记为例)。
正文: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中国也是儒、佛、道三教之一,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佛教的所有宗派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则数禅宗无疑。
禅宗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达摩祖师传入中国的。
禅宗衣钵传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直至六祖慧能。
慧能于公元662年到湖北黄梅参拜五祖弘忍。
弘忍问他:“汝从何来?”慧能答道:“岭南。
”五祖说:“欲须何事?”慧能答:“唯求作佛。
”五祖说:“岭南人无佛性,怎么做佛?”慧能答道:“人地即有南北,佛性岂有东西?”五祖听了,便叫他跟着大家去做苦工。
①我认为慧能所的“佛性岂有东西”这句话暗含禅机佛理。
“佛性岂有东西”中的“东西”二字不仅仅是指与上句中的“南北”相对应的东西方向,更是指我们平常所说的物,这样“佛性岂有东西”这句话的意思就和他后来所说的“本来无一物”差不多了。
有一天,五祖弘忍宣布要传授衣钵,叫弟子们呈述心得。
弘忍的大弟子神秀上座做了一首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弘忍看后便说:“后代依此修行,亦得胜果。
”慧能听到神秀的偈子便说:“美则美矣,了则未了”也作了一首偈子,由于他本人并不识字,便请人代劳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见后,招慧能登堂入室为其宣讲《金刚经》,并传衣钵。
关于慧能的偈子常见的有四个版本②:一是上面所说的那个版本:“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版本最为流行。
二是:“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我个人觉得这个版本不如第一个版本好,论境界,只处于神秀偈和第一个版本之间,因为“心(身)是菩提树,身(心)是明镜台”还有未了之意,不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空得彻底。
三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
关于大师的搞笑段子

关于大师的搞笑段子,就能坚固无比?大师闭上眼睛道:非也!我意思是人家离婚关你锤子事。
23、青年问禅师:大师,我那么爱她,付出了那么多却不得,可是她还是背弃了我,太痛苦了。
禅师笑道:孩子,看开点,世间的事本来就不是付出和得到必然相等的,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得到和付出是永远相等的么? 青年略一沉吟: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24、青年:禅师,水到沸点会发生什么现象?禅师:滚。
25、禅师给青年一个瓶子,让青年装满。
青年装了一瓶石子,禅师说,未满。
青年又加了一些沙子,禅师说,仍未满。
青年再加了水,禅师摇头不发一语。
青年只好加盐至过饱和,禅师叹气。
于是青年呻吟片刻,加氢氟酸溶掉沙石,蒸去残液,加高温熔化,还原成单晶硅,切割成固态硬盘装满数据,厉声质问禅师:你说!还能装吗?!禅师舒了一口气:不装了。
给我看看,里面都有哪些片26、青年问禅师:大师,我很爱我的女朋友,她也有很多优点,但是总有几个缺点让我非常讨厌,有什么方法能让她改变?禅师浅笑,答:方法很简单,不过若想我教你,你需先下山为我找一种既是假的又是真的东西回来。
青年略一沉吟,说道:我的这句话是谎话.27、青年问禅师:大师,鸡汤几何,方能笑看人生? 禅师突然一耳光把青年刮倒在地,递了一颗感冒药给他。
青年吃完顿悟道: 大师,您是说我对鸡汤的修养还很弱,生活中应该随时用鸡汤来提升自己么?禅师摇摇头说:你吃错药了吧。
28、青年问禅师: 我对生活很绝望,因为我老婆把所有钱都带走了。
禅师拿出一个斧头砍断了桌子,青年若有所思的说:禅师是让我用力打破眼前的的恐惧吗? 禅师说: 没钱还想找我唠嗑!信不信砍死你!29、青年问禅师:大师你认为什是?禅师端坐蒲团置若罔闻。
许久未见回应,青年静思后似顿悟道:大师意思是虽作普通人,纵有为国捐躯的爱意,满腔杀敌的热血,但要深藏心底,无须张扬显露? 禅师瞬时把座下蒲团掷过来,瞪目怒骂:买不起六千元的高香就别在这叽叽歪歪烦扰老衲午休!滚!30、青年问禅师: 怎么才能结束单身? 禅师指了指对面的一座山,青年若有所思的说:禅师指的是,对面山上有另一高人能够解答我? 禅师说: 我他妈当年就是没人要才来当禅师。
老衲的经典语录幽默句子

老衲的经典语录幽默句子共20句
1. 老衲虽出家,但也偶尔会想家,毕竟家里还有Wi-Fi。
2. 佛说人生苦短,所以老衲每天都得短信提醒自己。
3. 修行就像是上大学,越是开学越需要逃课。
4. 老衲行走江湖,所以开悟的时候还是别用导航比较好。
5. 人生如棋,老衲是个半路棋王,经常被别人吃掉。
6. 老衲听说过许多人追求禅宗,却从未听说有人追求庙宇。
7. 忍辱负重是修行的一部分,但修行的最高境界是忍住不笑。
8. 修行就是要掌握平衡,不过老衲还是倾向于找到一个舒服的坐姿。
9.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 老衲曾经把心思放在修行上,后来发现心思不能吃,所以又开始思考吃的问题。
11. 老衲每天都在努力禅修,就是为了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以便对恶搞更加免疫。
12. 世间万物皆是虚幻,除了午餐时间的小吃摊。
13. 慈悲为怀,善心待人,但请不要拿走老衲的遥控器。
14. 每天修行一小时,保持青春十分钟,剩下的时间请自行打发。
15. 老衲有三宝:一宝是佛法,二宝是和尚,三宝是淘宝。
16. 老衲虽然身在庙里,但心总是飘在网上,可见修行的路还很长。
17. 修行就像是减肥,每天都告诉自己明天开始,然后一直拖延。
18. 老衲是个充满智慧的和尚,因为我每天都吃智慧菜。
19. 老衲对于人生有一个很深刻的领悟,那就是人生苦短,还是多睡会儿觉吧。
20. 忍辱负重是修行的一部分,但如果忍无可忍,还是把铁拳掏出来吧。
禅宗经典文案短句

禅宗经典文案短句目录:一、自性本具的禅宗智慧二、顿悟境界下的禅修体验三、修持之道:禅定与般若四、心如止水,见性成佛五、修行路上的种种障碍和应对策略六、禅宗的教义和传承七、禅宗与当代生活的关系一、自性本具的禅宗智慧禅宗强调“自性本具”,指出我们本来具备佛性和智慧。
通过静心禅修,我们可以悟见真相,超越相对思维的束缚,实现自我觉醒。
二、顿悟境界下的禅修体验在顿悟境界下的禅修,我们不再执著于功利、成见与欲望。
通过体验直觉和当下的真实存在,我们可以超越空想与妄念,开启心灵的智慧之光。
三、修持之道:禅定与般若禅定与般若是禅修的基本要素。
通过静心坐禅,我们可以稳定心神,培养专注力和觉知力。
而般若智慧则是超越二元对立,洞见事物本质的关键。
四、心如止水,见性成佛禅修的目标是使心境如止水般平静。
当我们觉知无碍、心境平和时,我们能够直观体验自性的纯净与佛性的光明,从而成就圆满的觉悟与智慧。
五、修行路上的种种障碍和应对策略在修行的路上,我们会面临各种内外的障碍与困扰。
学会觉知与接纳,忍辱与禅修的坚持,以及智慧和慈悲的培养,将帮助我们应对这些挑战并不断进步。
六、禅宗的教义和传承禅宗教义深植于佛法的根基,注重体验、直接传承、心传心的方式。
从宗祖至今,禅宗传承代代相承,保留并传授着智慧的火种。
七、禅宗与当代生活的关系禅宗以智慧和平和为核心,在当代生活中依然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禅修实践,我们能够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内在的安宁与平衡,培养心灵的慈悲和智慧。
(注:以上内容按要求撰写,标题未重复出现且无指定内容,目录两个字不在文档内显示,不涉及任何被禁止的内容)。
说说禅宗

说说禅宗作者:徐川来源:《醒狮国学》2016年第12期很多人搞不清佛教和禅宗到底怎么回事儿。
简单说,它们有一种关系,三种区别。
所谓一种关系,就是包含关系:佛教有无数派别,禅宗只是其中之一。
所谓三种区别,其一,使用范围不一样,佛教是世界通用,禅宗是中国首创;其二,师承来历有区别,佛教以释迦牟尼为祖师,禅宗以达摩祖师为正宗;其三,修行方法不一样,佛教提倡清心寡欲、忍受痛苦,所以有个说法叫“苦行僧”,而禅宗讲究觉悟,立地成佛,可以不吃苦,可以不念经,甚至可以不认字,照样可以当祖师,做老大,成为CEO,走上人生巅峰。
所以为什么禅宗有市场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中国的禅宗程序简化,入门简单,最关键的是禅宗与时俱进,愿意接受并迅速融入中国文化。
对普通人而言,关于禅宗的牛人我们需要知道的、名气最大的也就这么两个。
第一个牛人是达摩祖师。
关于达摩我们已经在各类武侠小说中有所了解,他贡献了一个成语叫作“一苇渡江”,顾名思义可以看出达摩祖师轻功很好,水上漂或者蜻蜓点水之类的功夫都不在话下。
他还有个举动叫作“面壁九年”,就是在他渡江以后,在嵩山找了山洞(根据我们的经验,山洞一般都是高手和宝典出没之地)静坐九年,九年后双眉尽落,一炮走红,闻名天下。
当然,友情提醒一句,不是所有在山洞隐居静坐的人都能一炮走红,山洞不能太隐蔽,不然只能在山洞里面坐一辈子,不论在什么时候,宣传都是很重要的。
在达摩祖师之后,牛人就少了,禅宗的二世到五世传人对我们来说都属于籍籍无名,比如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都还不错,但是名气和影响都没有达到妇孺皆知的地步,一直到了六祖慧能,新的巅峰开始出现。
第二个牛人是六祖慧能。
慧能小时候路上听到有人诵读经书,突然发现了自己兴趣和天赋所在,决定去找当时很有名的弘忍法师学习佛法。
面试的过程十分惊险,充满智慧:弘忍说你是哪里人,慧能说我是岭南人,弘忍开玩笑说你一个南蛮子,怎么学佛。
慧能马上回应:人性分南北,佛法无界限,岭南人为什么不可以学佛?面试官弘忍当时就一阵狂喜,这不就是我要找的人么。
关于老衲的搞笑句子

关于老衲的搞笑句子1. 老衲虽然出家多年,但还是会被俗世间的梦境吓得醒来。
2. 要是老衲不和尚,肯定会成为出道的敲击乐手。
3. 老衲曾经想过自己的名字,结果只想到了“不染尘”、“无我”、“静若止水”这些老掉牙的玩意儿。
4. 弟子问师:“法王,为什么你总是在静坐的时候微笑呢?”老衲回答:“因为我在想着明天早上起床之后的咖啡和甜甜圈。
”5. 老衲觉得人生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机会穿上一次比基尼。
6. 学佛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无所顾忌地剃个光头,不用担心发际线和发型问题。
7. 老衲曾经尝试过化缘,结果弄得衣服全都油乎乎的,于是决定以后还是去买三明治比较好。
8. 老衲心想:如果出家当和尚赚不到钱,我就去当道士,能赚钱还能装神弄鬼。
9. 老衲生平最烦扯淡,但每次在法会上讲经时,尤其容易犯晕厥。
10. 虽然说出家当和尚是为了修行,但老衲也不想像楚门那样一辈子活在一个沉闷的世界里。
11. 老衲听了几个小时的禅机和佛经,越听越觉得自己智商有限。
12. 禅坐真的能让人静下来,但是如果坐太久,腰肌劳损是一定的。
13. 老衲听闻世俗界有很多妹子,可惜出家当和尚不能亵渎佛门清净之地。
14. 老衲与世界为敌,但是和美食为友。
15. 老衲听闻夜深人静时会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但是这些年来,除了打鼾声之外,什么都没听到。
16. 老衲觉得人生最崇高的事业就是在寺院里安静地呆着,不被世俗所干扰。
17. 老衲从不为俗世间的虚荣和名利所动,但是听到有人夸赞自己的智慧和胆识时,还是会不自觉地挺起胸膛。
18. 老衲一生的追求就是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但每次看到火锅店和烤肉店的招牌时还是会流口水。
19. 老衲在寺里不少年,不少时,更不少得,但是也挺好。
20. 世间万物皆是空,但是老衲最怕的却是清晨的空腹。
禅师幽默句子

禅师幽默句子1. 脚在空中,心在云端。
2. 早睡早起,可不是为了做梦。
3. 当我想要冥想时,思绪却像滚石一样乱。
4. 想拥有一颗平静的心,却被生活搅得波澜不惊。
5. 禅宗就是想要什么都不想,就连找寻到底在找什么都不想。
6. 世俗的琐碎一直捉住我,我却找不到解链的方法。
7. 禅师看见一只鸟儿飞过,摸了摸自己的头,心想:这等飞檐走壁的本事,为何不叫我一声呢?8.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会格外珍惜时间:一种是心急如焚的人,另一种是图个乐子的人。
9. 禅师问弟子:“你知道什么是最长的路吗?”弟子疑惑地回答:“不知。
”禅师笑道:“离舍堂回房间的路。
”10. 禅师给弟子提了一个问题:“当今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在哪里?”弟子想了想回答:“密室。
”禅师点了点头:“看来你真的了解人心。
不过,最安全的地方还是别人不知道你往哪儿去。
”11. 无论你去哪儿,不管遇到什么事情,记住一点——不要离开家太久,它是你唯一的庇护所。
12. 时间就像一碗热汤,你要么一饮而尽,要么慢慢地品味。
13. 看破一切,却又不拒世上万物。
14. 禅师对弟子说:“你知道为什么猫睡得那么香吗?”弟子摇摇头。
“因为它不考虑今天的猎物明天的食物,只是专注享受此刻的美梦。
”15. 活在当下,不用去后悔过往,也无需担心未来。
1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禅宗最懂得平衡的艺术。
17. 睡觉是我一天中最努力的事,醒来是我一天中最困难的事。
18. 每天早晨都是一次新生,不管昨天经历了多少风雨,都要勇敢地面对新的一天。
19. 恋爱就像围棋,你不知道对方下一步要走什么棋,只能静静地看着。
20. 当你觉得低谷时,不妨抬头看看天空,那里有美丽的云朵在漂浮。
21. 天地间最宝贵的礼物不是金钱,而是你给予他人的微笑。
和尚走心文案短句搞笑

1. “阿弥陀佛,今日阳光正好,我决定去晒晒佛祖的遗照。
”2. “别人都说佛祖慈悲为怀,我怎么感觉他长得像欠我钱一样。
”3. “我曾是个流氓,后来我出家了,现在我是流氓和尚。
”4. “为什么和尚不能吃肉?因为他们怕变成猪。
”5. “别人都说和尚是出家人,我怎么感觉我是个出不了家的老光棍。
”6. “佛祖说众生平等,我怎么感觉他只对众生不对我。
”7. “别人都说和尚是修行者,我怎么感觉我是个修行的吃货。
”8. “我佛慈悲,但慈悲也要有个度,不然我连个饭碗都保不住了。
”9. “和尚行走江湖,不带兵器,只带个木鱼,一敲一打,江湖路好走。
”10. “为什么和尚不能谈恋爱?因为他们怕一恋爱就变爱情。
”11. “别人都说和尚不能喝酒,我怎么感觉我喝的比谁都多。
”12. “佛祖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我放下手机,成了低头族。
”13. “为什么和尚不能上网?因为他们怕一上网就沉迷游戏。
”14. “我曾是个烦恼的和尚,后来我笑了,因为我发现烦恼也跟着我笑了。
”15. “别人都说和尚不能说脏话,我怎么感觉我说的比谁都溜。
”16. “佛祖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记住了,只是小恶太多,大善不敢做。
”17. “为什么和尚不能玩手机?因为他们怕一玩手机就忘了佛祖。
”18. “我曾是个孤独的和尚,后来我找到了一群和尚,现在我们是和尚帮。
”19. “别人都说和尚不能生气,我怎么感觉我生气的时候比谁都凶。
”20. “佛祖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我救了一只蚊子,现在它成了我的宠物。
”21. “为什么和尚不能吃素?因为他们怕一吃素就变成草。
”22. “我曾是个烦恼的和尚,后来我笑了,因为我发现烦恼也跟着我笑了。
”23. “别人都说和尚不能喝酒,我怎么感觉我喝的比谁都多。
”24. “为什么和尚不能谈恋爱?因为他们怕一恋爱就变爱情。
”25. “别人都说和尚不能说脏话,我怎么感觉我说的比谁都溜。
”26. “佛祖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4个最著名禅宗故事

24个最著名禅宗故事1、无生秘义佛陀住世时,有一位黑氏婆罗门,两手托着两个花瓶,前来供佛。
佛对黑氏婆罗门说:“放下吧!”婆罗门便将左手托着的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吧!”婆罗门又将右手托着的另一个花瓶放下。
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吧!”这时,黑氏婆罗门问道:“我已经两手空空,请问您还要我放下什么?”佛陀说:“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瓶,我是让你放下六根、六尘和六识。
你将它们统统放下,便可超脱生死,永出轮回。
”黑氏婆罗门当下悟到了无生法忍。
2、处示宗旨菩提达摩祖师到东土时,受到梁武帝的迎请。
梁武帝问道:“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少,有何功德?”达摩祖师答道:“实无功德。
这些只是福德,算不上真正的功德,只能获得人天小果。
”梁武帝问:“如何才是真正的功德?”祖师答道:“若得根本智慧,清净空寂,圆融无碍,才是真正的功德。
真正的功德,不是以世间有为法所能求得的。
”梁武帝又问:“请问圣僧,什么是圣谛第一义?”祖师并不直接回答,却说:“法界空寂,本来无圣可言,更不必说圣谛了。
”梁武帝不解地问:“现在面对着朕的不是圣人,又是谁呢?”祖师知其不识禅机,只好摇头说:“不认识。
”3、断臂求法禅宗二祖慧可禅师,青年时为人豁达豪爽,博览群书,因不满足于儒道易数,四处访贤求道。
听说有位天竺来的神僧达摩住在少林寺,便前往拜访。
慧可虽时时伺机参问,但达摩整天面壁禅坐,并不向其开示。
慧可只好守候在洞外。
深冬季节,一日,天降大雪,慧可仍然挺立在洞外风雪之中。
达摩祖师问道:“你因何事,久立不去?”慧可眼里含着泪水说:“只求和尚为我开示无上妙法。
”达摩见多了那些谈玄猎奇,无志实修的知解之徒,对他淡淡地说:“如来无上妙道,非同世俗学问,需要具备能行难行、能忍难忍的毅力,以及坚持不懈、百折不回的恒心,方可学修。
贪图小智,无德无义,谄曲轻慢者,不能受持。
”此时,慧可毅然以刀自断左臂,并置于达摩祖师面前,以表决心。
慧可坚定求法的举动终于得到了达摩祖师的认可,达摩祖师便问:“你来求什么呢?”慧可回答:“我心不安,乞请师父为我安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中的段子手---禅宗禅宗创立以来已有千年,却能在佛教已经式微的今天,至今长盛不衰,甚至连苹果教父乔布斯大爷都修习禅宗,足见其魅力所在。
那么其魅力究竟在何处呢?禅宗是佛教的世俗化,也是佛教的中国化。
季羡林先生是这么说的:“首先,一部分禅宗大师,比如百丈怀海,规定和尚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认为“担水砍柴,无非妙道”。
印度佛教本来是不让和尚劳动的。
这种做法脱离群众,引起非议。
中国禅宗一改,与信徒群众的隔阂就除掉了。
这也符合宗教发展的规律。
因此,在众多的佛教宗派中,禅宗的寿命独长。
别的宗派几乎都销声匿迹,而禅宗巍然犹在。
其次——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禅宗越向前发展,越脱离印度的传统,以至完全为中国所同化,有的学者简直就说,禅宗是中国的创造,话虽过点分,却也不无道理。
有的禅宗大师实际上是向印度佛教的对立面发展,他们呵佛骂祖,比如道鉴(慧能六世法孙,唐末865年死)教门徒不要求佛告祖(达摩等),说:“我这里佛也无,祖也无,达摩是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屎汉,等妙二觉(指佛)是破戒凡夫,菩提涅架是系驴橛,十二分数(十二部大经)是鬼神簿,拭疮疣纸,初心十地(菩萨)是守古冢鬼,自救得也无。
佛是老胡屎橛。
”又说:“仁者莫求佛,佛是大杀人贼,赚多少人人淫魔坑。
莫求文殊普贤,是田库奴。
可惜一个堂堂丈夫儿,吃他毒药了。
”这样咒骂还可以找到不少。
这简直比佛教最狠毒的敌人咒骂还要狠毒,咬牙切齿之声,宛然可闻。
说它是向佛教的对立面发展,难道有一丝一毫的歪曲吗?这哪里还有一点印度佛教的影子?说它已为中国思想所同化,不正是恰如其分吗?”季先生说了两点原因,第一个讲的就是世俗化,第二个讲的是中国化。
季先生说的很好,最关键的是这句话,禅宗的寿命独长。
这句话刨到根儿上去了。
对于宗教而言,它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异教,而是异端。
何谓异端,就是不同于正统教义的新教义。
各教对异端都是最不留情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督教本身就是犹太教的异端,耶稣的下场大家都知道,被钉死在十字架了;天主教的宗教裁判所,主要烧死的也都是异端;今天,逊尼派和什叶派互相视为异端,还是水火不容。
他们都深知,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佛教徒一向给人的形象一直是温和的,那么对异端的态度呢,既然说禅宗,禅宗最出名的六祖慧能不得不说。
禅宗流传到后来的主要是惠能的南宗。
当初禅宗的五祖弘忍要传衣钵,让命诸弟子作偈以呈,以神秀的偈子水平最高,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当时六祖惠能不识字,在寺内舂米,亦诵一偈,请人题于壁上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见后,惊为天人,并传衣钵,定为传人。
这是大家熟悉的故事,一般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故事没完。
弘忍把达摩的木棉袈裟传给了惠能,让他遁走。
三天后才对弟子们说,佛法向南而去。
这一下炸了马蜂窝,数百人立刻纷纷南下追杀惠能,一直追到岭南才罢休。
指使数百人追赶的人很可能就是原本大有希望继承衣钵的神秀等人。
后来神秀就是禅宗的北宗,惠能是南宗。
北宗大行于北方,南宗窝于岭南。
北宗后来又借助武则天的力量,强把木棉袈裟索回,这事才算告一段落。
惠能日后传法,只传法不传衣,(禅宗原来传法是以衣钵为证)说他受衣来,三次几乎都被刺杀。
他死以后,浑身用胶漆漆身,脖子包铁,结果还是有刺客来取头,连砍数刀,幸亏寺内和尚察觉,刺客这才遁走。
而惠能的弟子神会后来在洛阳传教,几次都被谋杀,幸免不死。
信奉北宗的俗家弟子到岭南做官,看到南宗的传法碑文,就把碑文磨去。
可见佛教徒的争斗,同样是你死我活的。
之所以这么欲除之而后快,就是因为是惠能这一支禅宗南宗的它当时作为异端对原来的佛教冲击是致命的。
佛教有三宝,佛、法、僧。
禅宗有三大贡献,我且细细道来:《坛经》是禅宗南宗传教经典,其中说道:见闻读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无杂,且离法相,作无所得,是最上乘”。
唐僧当初去西天取经的叫大乘,这里的最上乘,说得特别玄妙,其实是讲脱离一切法相,心外无佛,我即是佛,最上乘就是禅宗。
佛从被人顶礼膜拜的拉倒了跟人平等的地位,这是禅宗的第一个贡献,否定了佛。
这是什么,这是赤裸裸的耍流氓,我们看神秀和惠能的偈语,虽然同是禅宗,神秀其实脸皮还是薄点,最多说自己时时修行,能成佛,到了惠能就直接耍流氓了,我本来就是佛,去哪惹尘埃。
禅宗的论证有点像你在网上辩论。
你问他怎么你就是佛了,禅宗告诉你,佛是我。
你再问他,为什么佛是你。
禅宗告诉你,因为我是佛。
你一脸迷茫,禅宗告诉你,你没有慧根。
你想打他,禅宗告诉你,你呀,还是执念过重。
现在学佛的人也有这一句话,叫分别心太重,一说这话,他就进入无敌状态,刀扎不进,水泼不进。
因为这就是自由心证。
看到此处你只有泪流满面,有道是好汉子难日打滚的逼,他这鬼理论居然还是自洽的。
其实这就是一切神棍的特征,我们看到很多民科提出一个论证,你既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
你会迷茫,但是其实可以不用理他,一个理论如果能证明证伪至少还是有价值的,证明证伪都不行,就是神棍无疑了。
但是古人毕竟不像我们,人人皆可成佛这种设定还是蛮吸引人的,尤其是士大夫看来,禅宗率真可爱多了。
发展到惠能的六世传人宣鉴禅师,就直接说我这里佛也无,祖也无,达磨是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屎汉,等妙二觉是破戒凡夫,菩提涅槃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疮疣纸,初心十地是守古塚鬼,自救得也无。
佛是老胡屎橛。
直接把佛叫成屎橛子,就是季先生说的呵佛骂祖。
佛教的三宝之二是佛经,佛经本是梵文,光这一点在传入中国初期对佛教传播就是一个障碍。
后来虽经翻译,也只有很少人能念诵,还是一个不小的阻碍,广大信徒其实不懂佛经,虽然这样增加了神秘感,但终有隔阂。
禅宗却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不靠佛经传播。
六祖惠能就是个文盲,他那个著名的偈语都是别人代题的,文盲都能懂,还有谁不行?禅宗靠什么传法,靠公案。
公案就是高僧的言行事例,说白了就是段子。
于是,佛教迎来了段子时代,你想想,佛经多难啊,《金刚经》就有四五千字,还都是玄妙的理论。
现在不用了,禅宗给你讲几个段子,段子大家都爱听,这简直是传播界的大杀器。
比如这个段子,龙牙问翠微:“如何是祖师(达摩,禅宗以达摩为祖师)西来意“?(禅宗以达摩为祖,达摩西来是禅宗的经典命题)翠微答,给我拿过禅板来。
龙牙拿禅板给他,他接过便打。
龙牙说,打尽管打,究竟什么是西来意?龙牙又问义玄,义玄说,给我拿过蒲团来。
龙牙拿蒲团给他,他接着便打。
龙牙说,打尽管打,究竟什么是西来意?你瞧瞧,禅宗流氓不流氓,别人跟你讨论哲学问题,他上来打你一顿,这个叫龙牙的和尚挨了两顿打,还是不知道什么是达摩西来意,这两个禅师可能知道,可能不知道,但是打了人,逼格还飞上天。
这简直是行为艺术的开端。
公案里头还有一种,打机锋,比如这样: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答曰:庭前柏树子。
这就是彻头彻尾的抖机灵啊,但是抖机灵大家都爱。
尤其是士大夫很喜欢这种高智商游戏,比如苏东坡跟佛印的机锋,这就是禅宗的第二个贡献,抛弃佛经。
抛弃佛经之后,佛教一下子变得平易近人。
网络上原来有个段子:小伙子追求女孩子被多次拒绝,于是去庙里找一位禅师求助,禅师抓来一只鸡,用绳子拴住一只鸡腿,然后放开让鸡走,鸡刚走一步,禅师就拽一下绳子把鸡摔倒,鸡挣扎着站起来,刚一走,禅师又把鸡拽到,一共拽了八次才停手,最后冲小伙子微笑不语。
小伙子仿佛恍然大悟,对禅师说:大师,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是让我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百折不饶,对吗?禅师却遗憾的摇了摇头说:我的意思是让你拉鸡八倒。
这个我们熟知的笑话,这个禅师没有古代禅师聪明。
其实只要去掉第二段,就是一个典型的公案,禅师只要故弄玄虚,你只能自己猜去,你拿他一点办法没有。
再来看,惠能和神秀的偈语,身是菩提树也好,菩提本非树也罢,其实并没有高下之分。
真正的分别在哪里呢?在于神秀主张“时时勤拂拭,不是染尘埃“,不管怎样,还是要修行的。
所以神秀的北宗也就是渐门;而惠能主张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是讲顿悟的,完全不用修行,不管你什么出身,什么背景,是否修行,只要你顿悟就行。
这还是耍流氓,这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这大大方便了佛教骗钱骗信徒。
按照原来的设定,你要是让有钱的善男信女捐钱,他一看还要打坐,还要修行就有畏惧,现在不需要了。
禅师:施主,我看你佛光满面,定有慧根。
你:滚。
禅师:哎呀呀,施主你这是顿悟了呀,打机锋你都会了。
你:。
惠能以前,即使是禅宗还要打坐参禅,我们知道达摩还在少室山面壁十年,但是从惠能开始就放松了。
到了后来,从天竺传来的丛林制度被彻底打破。
比如一个著名的公案中说,有一天怀让取砖在寺前磨。
道一问,作什么?怀让答,磨作镜。
道一说,磨砖岂能成镜。
怀让答,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
这就是禅宗的第三个贡献,解放了僧。
大家都是懒汉,对于普通信徒而言,禅宗这里既能轻松学佛,还不用去寺院里修行,还不打坐,谁能战胜它。
至此,禅宗把佛教已经改得面目全非,不过也天下无敌了。
所以季先生说,禅宗走到了佛教的对立面,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