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理论与方法

合集下载

什么是禅宗的三种境界?宋代禅宗大师认为,第一境界:“...

什么是禅宗的三种境界?宋代禅宗大师认为,第一境界:“...

什么是禅宗的三种境界?宋代禅宗大师认为,第一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第二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为学有三要,所谓不读《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这三者缺一不可,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全无而称之为人者,则是貌似人而已。

——明憨山德清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佛教传入中国后,一开始译经便受印度影响而善用韵文。

佛陀时代或是为了方便布道,并使信众易于上口,于是广泛采用“偈”——由短句构成、排列成章,或协韵、或不协韵的一种文学形式,来传经布道。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大行于魏晋。

东土僧人始以“诗偈”形式著作、布道。

随着中国诗歌发展到隋唐之鼎盛、僧人诗也大大前进一步。

有王梵志、寒山与拾得等僧人承晋僧之风,导俗入佛,流传广泛,故而中国“诗僧”的得名是由他们开始。

“诗僧”自此后两千年至今,成为中国诗坛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僧入诗从寒山初近高雅到晚唐的皎然、贯休等诗僧之后,方真正走上“僧诗”的正格。

以禅喻诗的风气大开,中国诗坛奇葩“禅诗”已然成其规模,两千年来为中国诗风之精华。

禅诗,就是渗透着禅宗理趣的诗。

禅诗是禅家沉思参悟的结晶,它打破常俗的知解框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禅的机敏智略与狂放激杨。

优秀的禅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现着崇高的道德情操,传达着人类的至情至性。

中国的古诗,不 少均出自佛门高僧手笔,他们在诗句中充分表达了悲天悯人,胸怀法界的高尚情操。

所谓“禅”乃音译,梵文原音为“禅那”。

泛称曰“禅”,即“禅定”之义。

所谓“禅定”是指四禅八定而言,虽云四禅八定其实却是四四定,曰四禅八定者,四禅四定共为八也。

佛教传入中国后,始有禅宗产生,六祖慧能谓:“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传有语录名<六祖坛经>。

其中解释说:“内见自性不动”为禅。

禅宗正解

禅宗正解

一、禅、禅宗和禅宗文化(一)、什么是禅禅是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

主要作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

禅的种类很多,有声闻禅、菩萨禅、次第禅、顿超禅。

这个“禅”字本来是从巴利文音译来的,但到了中国人这里,实际上意义有很大差别。

“禅那”是指一种精神的集中,是指一种有层次的冥想,而“禅”以中国祖师所了解的,那是指对本体的一种领悟,或是指对自性的一种参证。

他们一再地提醒学生,冥想和思索,都会失去禅的精神。

胡适曾说:“中国禅并不来自印度的瑜伽或禅那,相反的,却是对瑜伽或禅那的一种革命。

”也许这不是一种有目的的革命,而是自然的转变,但无论是革命或是转变,“禅”不同于“禅那”却是事实。

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曾说:“像今天我们所谓的禅,在印度是没有的。

”他认为中国人把禅解做顿悟,是一种创见,也足以证明中国人不愿囫囵吞枣似的吸收印度佛学,他说:“中国人的那种富有实践精神的想象力,创造了禅,使他们在宗教的情感上得到了最大满足。

”(二)什么是禅宗和禅宗文化1、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其修行方法是通过禅定的方式将心专注在一法竟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

我国佛教按语系分为汉传佛教、藏教佛教和南传佛教。

汉传佛教又分成三论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八个宗派。

而禅宗是八大宗派中的最大一派,它与其它宗派相比,追求的终极目标都是通过福慧双修,定慧等持,来成就圆满。

但各宗在修持方法上存在差异。

如净土宗以念佛为方便,强调阿弥陀佛之愿力的殊胜;律宗重研究学习戒律,以戒为师;而禅宗强调实践,认为每人都“具足如来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应“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因此,禅宗强调真修实悟,以期内心觉悟。

2、禅宗文化的主要内容禅宗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我国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与我国儒、道文化相互交融,成为了具有中华特质的禅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析禅宗的主要理论

简析禅宗的主要理论

简析禅宗的主要理论作者:胡俊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15期禅宗是中国佛学规模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中国化的宗派,在佛学中有着重要地位,禅宗的出现在佛学史上是一场革命,它的开山祖师是菩提达摩(?—536),实际创立者是六祖慧能(638—713),六祖慧能的即心成佛说和顿悟成佛说是禅宗的中心思想,慧能的思想使佛学的理论达到了新的高度。

(一)“禅”以及菩提达摩至五祖弘忍的思想概要“禅”是天竺语Dhyāna一词的音译,旧译为“弃恶”、“功德丛林”“思惟修”等,通常译为“静虑”。

禅定就是安静的沉思,是佛学的六大修养途径之一。

由“禅”的释义可了解禅宗主张的顿悟方式,即通过“坐禅安心”实现“自性西方”。

但是从禅宗开山祖师菩提达摩到六祖慧能,它们的思想也有些许差别。

1、达摩原本是南天竺人,在中国却度过了半个世纪之久,他的思想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他主张“二入四行”。

“二入”即理入和行入,既重视理论,也重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四行”即抱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发行。

菩提达摩的“二入四行”观点即是重视坐禅、慧悟并行,开了禅宗的坐悟并重之风。

2、二祖慧可(487—593)的主要观点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他用…慧‟简化了…定‟,沟通了印度禅和中国佛学,达摩和慧可都很赞同《楞伽经》“三界唯心所造,万法虚妄不实”、众生皆有如来藏、重视内心觉悟等观点。

3、三祖僧璨(?—606)继承了达摩以来的传统,他的思想主要包括变“不立文字”为著经传说,公开弘法,写下了《信心铭》,有人将其视为禅宗的第一部经典。

4、四祖道信(580—651)的思想可以概括为“心净是佛,佛即是心”,道信禅法是以心性论为基础的,他的思想是对菩提达摩的重要发展,另外道信将禅修化为坐禅安心,对自我体悟,并使禅宗变为名符其实的“心宗”。

5、五祖弘忍(601—670)主持的时期是禅宗大发展的阶段,门下弟子已有一定规模,也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禅宗的社会影响得到进一步扩大。

禅的最高境界和禅宗的精髓是什么

禅的最高境界和禅宗的精髓是什么

禅的最高境界和禅宗的精髓是什么?2011-07-01 01:49:05|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你不再是你,我不再是我,心若止水,万物皆空。

禅就是心,心就是道,道就是自然,最高的境界就是没有境界的境界!人都有欲望,因欲望的引动长期熏习修炼成为习惯,也就是佛教讲的贪欲!好比一杯水在外界的接触下因缘相合杯子的水就开始摇晃不定!那么我们会认为是水在摇晃,那么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佛教讲颠倒我执就是这个意识!水不会自生摇晃,好比欲望并不是来自自心,而是外界的引动,只要驱除对欲望的执着,守戒行慢慢的通过戒定慧修善行安定内心,内心没有对立善恶是非的对立那么水就会自然恢复平静!与道自然合一也就是现在讲的天人合一,没有境界的境界,因为里外如一自然没有动摇的可能,更没有一个境界可寻因为这是最高的境界!我们会因为外界的欲望引动身心不得自在,为欲望而劳心动神,造成身心烦恼不和谐安定,计较善恶是非不能一心为善安定内心!那样本就是违反了道的自然,也是自然宇宙变化和谐的真实道理!那么要实践就要修善行处水柔居下随缘顺自然之道另身心自在与道相应!禅的最高境界---心如止水古人尤其是名人,向来盛行谈禅论道!因为,禅可以净化人之心灵,可以感悟人生之真谛!而谈禅的最境界就是-----心如止水。

心如止水,简言之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定力达到极高的境界,可以物我两忘,波澜不惊!苏东坡在瓜州任职时,住的地方与著名的金山寺只有一江之隔,金山寺主持是位得道高僧---佛印禅师,苏东坡经常与禅师谈禅论道,时间久了,俩人交往十分密切,感情也很深厚,可谓同道知已!苏东坡才高气傲,自以为参禅有得,他撰写了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诗中的八风是指人生中的毁誉讥讽等八种情景,他得意地派书童过江送与佛印禅师。

佛印禅师看后便回信一封。

苏东坡看完禅师的信后便十分气愤,他满以为禅师会给予很高的评价,但是万万没想到禅师的回信竞是带有悔辱性的“放屁”二字。

禅宗文化的内涵与传承

禅宗文化的内涵与传承

禅宗文化的内涵与传承禅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始于印度,于中国发展、壮大。

其内涵丰富、深邃,既具有哲学思辨的深度,又包含着心灵上的归属感和满足感。

禅宗的传承方式特殊,除了书籍的传承外,更重要的是名师的传授和传统的仪轨。

建立并传承禅宗文化的过程,历经千年,透过每一位禅师和禅徒的了悟和经验,直至今日,依旧传递着。

本文将对禅宗文化的内涵和传承进行探讨。

禅宗文化的内涵禅指的是禅定,是人们通过冥想和专注,以止思定境,达到心神平静的境界。

它的核心是内观,即通过对自己及其身外环境的观察,达到对自己和对世界的更深刻认识。

禅宗文化,就是围绕禅这一核心展开的文化,包含禅的哲学思想、修行法门、禅艺和禅文化等方面。

禅宗文化的哲学思想,最具代表性的包括一心不生、涅槃、缘起空、般若和变易等理论。

其中,一心不生指的是不应将注意力放在身体或心灵上,而是专注于“无我”的状态。

涅槃是指人们获得解脱,达到超越生死的境界。

缘起空则是指一切存在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绝对的实体存在,即“空”;般若强调的是抛弃事物的狭隘本位意识,追求全体的智慧视角;变易则是指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和转化的状态,坚持究其本质,超越形式。

除了哲学思想,禅宗文化还包括了丰富的禅艺和禅文化,如茶道、花道、石道、剑道、禅戏、禅诗、禅画等。

这些艺术形式中,都体现了禅的精神内核,注重在身体上感悟禅理、净化心灵、追求「自由自在」的境界。

禅宗文化的传承禅宗文化的传承方式独特,在人类历史中堪称独树一帜。

它的传承不仅通过书籍的传递,而且更重要的是名师的传授和传统的仪轨,其特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传授方式禅宗文化的传承方式,是历经几个世纪间的禅师和禅徒的实践所形成的一种独特形式。

禅宗中,为了明确传承目标,禅宗各派都会规定成为禅宗传承人的条件,一般要求具备破般波羅蜜和第四离别等几重修行境界。

学生向师父请教,师徒之间会进行言传身教的交流。

禅师会通过问答、打坐、传递密诀等方式教导学生,让其在身心上彻底体悟禅宗的精神内涵,达到自我超越的境界。

学点禅宗的平衡思想

学点禅宗的平衡思想

学点禅宗的平衡思想佛祖说“众⽣皆有佛性”中的“佛性”,意思是说⼈内⼼都存有⼀个“超然我”。

“直指⼈⼼,见性成佛”是说放下“当然我”,就可显现“超然我”。

佛的本质是平衡,卍象形地表达了平衡循环的世界,成佛就是达到那种“空”境。

“禅”的关键在于“悟”,⼀悟众⽣成佛,不悟佛是众⽣。

证得平衡,你也如来。

“悟”分为顿悟和渐悟,顿悟是⽴马放下,渐悟是慢慢放下。

禅宗≈⼤乘+易经+⽼庄。

六祖听到⼀句“应⽆所住⽽⽣其⼼”就顿悟成佛。

放下屠⼑是放下欲望,⽴地成佛是顿悟成佛。

“佛”和“空”是平衡,“禅”和“悟”是实现平衡的过程。

本论的⽞⼦理论和奇点思维有助于你证悟世界实相为什么“空”性。

佛学系统中的三法印、四圣谛、五蕴、六度、⼋正道、⼗⼋界是要素,⼗⼆因缘、五眼是过程,⽬标是觉悟成佛。

众⽣平等就是众⽣度到各⾃的⾃然位置即可成佛。

通过勤修“戒+定+慧”的来息灭“贪+嗔+痴”。

佛说的“痴”就是剩余智慧痴迷于求名求利,所谓“⽆明”;⽽“慧”是剩余智慧⽤于求存求活,这是超然我的般若⼤智慧。

“三世因果”是多个阶段的时间循环,“六道轮回”是多个层次的空间循环。

所谓“五眼”也是思维维度问题,凡夫⾁眼只看见“⾊”,菩萨法眼却照见“空”。

修佛也许就是把——期望值⽆限⼩+容忍度⽆限⼤+吃亏吃苦成其⽣存⽅式。

⽆论神秀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是慧能的“本来⽆⼀物,何处惹尘埃”,禅修⽆⾮是⽤好那点剩余智慧⽽已。

⼈的平衡同时包含着物我平衡、⼈我平衡和⾃我平衡三个层次。

凡宗教都要借“神”的⼒量来帮⼈实现内⼼平衡,佛教理论有助于你保持或恢复平衡。

佛教三法印:诸⾏⽆常是求物我平衡,诸法⽆我是求⼈我平衡,涅槃寂静是求内⼼平衡。

知⽆常,不逞强;知⽆我,⽆痛苦;知涅槃,⽆恼烦;知寂静,⼼禅定。

⼈只有放下名利才有可能⼤觉⼤悟,看空了“当然我”,剩下的“⾃然我+超然我”的那个“我”就是佛。

佛相当于三我⼀体理论中那个超然名利、超然⽣死的“超然我”。

当然我=0时就进⼊涅槃境界:既然⽆常⽆我,也就⽆所谓⽣⽼病死;既然众⽣平等,也就不在乎转世何物。

禅宗——精选推荐

禅宗——精选推荐

禅宗:潜默的哲学当禅宗处在顿悟前夕时,他特别需要师傅的帮助。

当学僧要在心灵中跳过那道悬崖时,师傅给与的些许帮助,就意味着极大的帮助。

在这时候,禅师采用的方法恰恰是‚一声棒喝‛。

禅宗的文献里记载了许多这样的例子。

师傅向徒弟提出许多问题后,会突然用棒或竹打他几下。

如果时间正对,徒弟往往因此而得到顿悟。

怎样解释这一点呢?看来,师傅打徒弟,正是藉这样的行动,把徒弟推入在悬崖上向前一跃的那种心理状态,而这是徒弟在精神上早已等待着的一刻。

中文的‚禅‛或‚禅那‛是梵文‚Dhyana”的音译,英文通常把它译为‚沉思‛或‚冥想‛(Medutation)。

它的起源,按照传统的说法是:释迦所传授的佛法,除见诸佛经的教义之外,还有‚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外别传‛。

释迦只传授了一个弟子,这个弟子又传授给一个弟子。

这样在印度传了二十八世,到菩提达摩(Bodhidharma)。

菩提达摩于南朝宋末、公元520—526年间到中国,成为禅宗在中国的始祖。

禅宗起源的旧说按照传统的说法,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后,把释迦的心法传授给慧可(公元486—593),是为中国禅宗的二祖,又经僧璨(?—606)、道信(公元580—65重年),传到五祖弘忍(公元605—675年)。

他的弟子神秀(公元706年卒)创北派,弟子慧能(公元638—713年)创南派。

南派在传播中压倒北派,后来禅宗有势力各派都祖述慧能的弟子:推崇慧能为六祖。

(见道原《传灯录》卷一)这个传统说法中涉及中国禅宗早期历史的部分,可信程度如何曾受到怀疑,因为在十一世纪之前的文献里,找不到支持这种说法的根据。

这个历史考证问题也不是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里,只要指出,当代学者对此说多半持怀疑态度,已经够了。

在上章里,我们看到,禅宗的理论基础在僧肇和道生的时代就已产生。

有了这个基础,禅宗的兴起可以说是顺流而下,势所必然,无需再求助于传说中的菩提达摩来充当中国禅宗的创始人。

第一章禅宗理论要旨

第一章禅宗理论要旨

• 重释“定慧”“禅定”
• 慧能反对定慧的割裂,主张“定慧一体”。 • “定慧体一不二,即定是慧体,即慧是定用。 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 • 慧能否定了原来意义上的“定”而突出“慧 ”。
禅意的生活化
• 禅师们禅意的生活,重要表现形式有两种: 游观山水自然和体力劳动。 • 推究其本是他们对生活“无心”“自然”的 态度。
• 《五灯会元》: • 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 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 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二、慧能禅的理论要旨
• “心性”的本体特征
• “佛性”的人性化
• “明心见性”的顿悟
(一)“心性”的本体特征论 • 心性本自清净 • 《坛经》中反复说到这点:“人性本净 ,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本性 净”(一八);“世人性本自净,万法 在自性”(二O);“《菩萨戒经》云: ‘本元自性清净’”(一九、三O)等; • 最著名的悟道偈:“菩提本无树,明镜 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八)
禅心的艺术化
• 艺术的境界不一定是禅的境界,但真正的 禅的境界同时也一定是艺术的境界。 • 诗歌意境创造的“禅心本真状态” • 审美心胸的“空静论”
鹿柴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声和光无时不在变化中,演绎着无常。 声音是虚渺的,光影也是虚渺的。处于“有 ”“无”之际,把人心从有引到无。在瞬间或 许能对世界的真实和虚幻获得一种生动的体验 与感悟。
寻春 •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 •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春日 •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禅宗语言的语义三角理论阐释

禅宗语言的语义三角理论阐释

个语 素 是 动词 性 或 形 容 词性 的 ;③ 语 素 的语 素 义 比较 多 ,
学报 ,1 9 , ( ). 97 1
运 用 比较 频 繁 ,在 词 面 的位 置 灵 活 、 不 固 定 。而 顺 序颠 倒 之 【1张 德 鑫 . 颠 倒 词 [】 汉语 学 习 , 19 , ( ). l】 谈 J. 95 6 后 成 为 一个 语 言 片 段 的双 音 节 合 成 词 不具 备 以上 条件 ,所 以 [2 张 其 昀. 代 汉 语 同素 词通 考 … . 言 研 究 , 2 0 , ( ). 1] 现 语 02 1 这 三 种 因素 是制 约 出现 三种 不 同 结果 的主 要原 因。
(2).
( )顺 序 颠倒 之 后 成 为 一个 语 言 片 段 三
包 括 除 上述 两 种 结 果 之外 的所 有 双 音节 合 成 词 。 ( )造成 这 三 种 不 同 结果 原 因 四

个双音节合成词颠倒顺序之后能形成另一个合成词或
者 词组 需 要 具 备 以下 条 件 :① 至 少 有 一 个 是成 词 语 素 ;② 有 [0徐根松. 1】 双音节同素反序词的语 法语 义考察 … . 浙江师范 大学
参 考 文献 :
[3 张瑞朋. 1] 现代汉语 中的 同素异序词 []语言研究,2 0 , ( ). J. 02 1
[] 1 张新红. 4 现代汉语 同素反序词论析 [ . 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20 , ] 05
(4).
【 薄家富. 1 】 也谈 同素异序词 [ . 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1 9 , ( ) 】 96 6 [ 高惠敏 . 2 】 关于同素异序词研究的几点思考 【 . J 松辽学刊,1 9 】 98

达摩破相论的讲解

达摩破相论的讲解

达摩破相论的讲解
达摩破相论(Dharma of Breaking Appearance)是佛教禅宗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指的是通过禅修实践,认识和超越表面现象的虚妄性质,以揭示真实的本质。

达摩破相论的核心观点是,一切表象和现象都是虚妄的,不能被视为真实存在的东西。

我们通常对于外在世界和内心的认知都受到我们的感官、经验和概念的干扰,导致我们对于事物的真实本质产生错误的认知。

达摩破相论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看破这些幻象,超越表象,直接认知事物的真实性。

达摩破相论的实践方式主要是通过禅修和觉知的训练。

在禅修中,我们通过专注和觉察内外的一切经验,如呼吸、感觉、思维等,来观察和体验事物的真实本质。

通过持续的禅修,我们逐渐认识到一切表象和现象都是瞬息即逝且具有无常性的,没有固定的实体或本质。

达摩破相论的目标是超越对于事物的执着和執着,认识到事物的空性和无常性。

这种觉悟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痛苦和纷扰,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需要注意的是,达摩破相论并不是只是简单地否定现实世界的存在,而是揭示现象背后的真实本质,超越对现象的执着,实现对事物的真实认知。

总之,达摩破相论是佛教禅宗的一个重要理论,旨在通过觉知和禅修实践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虚妄和无常的。

通过超越
对表象的执着,我们可以获得对事物真实本质的洞察,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浅析中国禅宗文化

浅析中国禅宗文化

浅析中国禅宗文化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

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

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

禅宗祖师会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求达到这种境界,这又称开悟。

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

中国禅宗,融会老庄思想的道家佛学,其实是中国人在佛经翻译过程中,文化渗透交融产生的结果。

对于中国文化史产生过深远影响。

禅宗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其特点就是“明心见性其中,粤北宗教文化为岭南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留下了众多的禅宗经典和语录著作。

有《六祖法宝坛经》《云门匡真禅师广录》《死心悟新禅师语录》等等。

其中六祖慧能的说法记录《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佛教徒撰写的唯一一部佛教经典,是禅宗的基本经典。

慧能把达摩的理论与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理论相结合,创造性地形成了自己的禅宗理论。

使慧能以后的禅更加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士大夫阶层的广泛认同,从而吸引了众多的读书人投入到禅的怀抱,成为中国禅的支持者、发展者和传播者。

以至于北宋时的宰相也不禁发出“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的哀叹。

因此,禅宗对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影响很大。

宋明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和王明阳主张,心外无物,的心学明显受到禅宗思想的熏陶。

禅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也尤为巨大。

唐代诗人王维,贾岛,常建,和宋代苏轼的人都受过禅宗思想的影响。

对明清小说影响也非常大的,最值得一提的是《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部以佛教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包含着大量的禅宗思想。

对个人来说,禅宗思想要求我们:修心,禅宗把心抬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

感恩的心,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还有平常心。

禅宗的产生是偶然的,他的发展却是必然的,每一个生命力的事物都是具有合理的内核的,都应该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存在,而即使变化,那其中合理的内核也不会变化,变的只是外在的躯壳。

禅 宗

禅 宗
勿使惹尘埃。 —— 神秀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慧能
4、西土传承: 迦叶以后,经阿难、商那和修、优婆鞠多、 提多迦、弥遮迦、婆须蜜、佛陀难提、伏 驮蜜多、婆栗湿婆、富那夜奢、阿那菩提、 迦毗摩罗、那伽阏剌树那、迦那提婆、罗 侯罗多、僧伽难提、伽耶舍多、鸠摩罗多、 阇夜多、婆须槃头、摩拏罗、鹤勒那、师 子菩提、婆舍斯多、不如蜜多、般若多罗, 至菩提达磨,凡二十八人,是即本宗西天 二十八祖。
禅宗
一、禅宗源流
1、禅宗: 中国佛教宗派。主张修习禅定, 故名。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 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 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 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 “南能北秀”。
2、溯源:拈花微笑
《联灯会要》释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灵 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 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 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 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3、宗要:“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5、中国传承: 菩提达摩 二祖慧可 三祖僧璨 四祖道信 五祖弘忍 六祖:“南能北秀”:慧能、神秀
“一花开五叶” 沩仰宗。沩山灵祐及其弟子仰山慧寂创立。其修行理论继承和发扬道一、怀 海“理事如如”的精神,认为万物有情皆有佛性、人若明心见性,即可成佛。 临济宗。义玄创立。因义玄住镇州(治所在今河北正定)临济院而得名。提 出“三玄”(三种原则)、“三要”(三种要点)、“四料简”(四种简 别)、“四照用”(四种方法)等接引学人。因其机锋峭峻,别成一家。 曹洞宗。洞山良价及其弟子曹山本寂创立。其教法“五位君臣”说,从理事、 体用关系上说明事理不二、体用无碍的道理。 云门宗。文偃创立。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在今广东乳源县北)光泰禅院而 得名。其禅风被称为云门三句:“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 浪”。常用“顾”、“鉴”、“咦”三种表示,接引学人,表现出“刚劲” 的宗风。 法眼宗。文益创立。南唐中主李璟赐谥其为“大法眼禅师”而得名。提出 “理事不二,贵在圆融”和“不著他求,尽由心造”的主张。以“对病施药, 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概括其宗风。

禅宗剖析资料

禅宗剖析资料

禅宗剖析一、禅宗的历史和起源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分支,起源于印度佛教的某些教义。

在传入中国后,禅宗吸收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据传菩提达摩为禅宗的创始人,被尊为初祖。

其后,经过几代禅师的传承和发展,禅宗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之一。

二、禅宗的核心思想禅宗的核心思想是“心性本净,佛性本有”。

它主张通过修行,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觉悟出不需外求的清净自心。

禅宗的信仰是人心本来清净,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识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

这种思想体现了禅宗对于心性、佛性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三、禅宗的修行方法禅宗的修行方法主要包括禅定和参禅。

禅定是一种通过静坐冥想的方式,使内心达到平静、清净的状态。

参禅则是在禅师的指导下,通过参悟一些禅机或公案,达到心性的觉悟。

此外,禅宗还提倡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随缘任运的态度,让禅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禅宗的悟性和境界禅宗的悟性是指通过修行和参悟,达到对于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这种理解超越了常规的逻辑思维和经验认知,是一种心源性的觉悟。

禅宗的境界则是指通过修行和悟性,达到的一种心灵上的自由、超脱和圆满的状态。

这种境界超越了生死的轮回和烦恼的束缚,是一种永恒、和平的境界。

五、禅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禅宗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禅宗吸收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其次,禅宗对于中国的艺术、文学和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禅宗的“无我”思想对于中国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此外,禅宗的“心源说”也为中国的哲学思想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六、禅宗的争议和批评尽管禅宗在中国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批评。

首先,禅宗的修行方法和理论对于一些人来说过于神秘和难以理解。

其次,禅宗的某些极端思想可能被一些人利用为逃避现实、追求个人自由的借口。

此外,禅宗的某些分支可能存在派别之争和传承上的争议。

坐禅的理论与实践

坐禅的理论与实践

禅定----佛教的若干重要法门‘禅定’:(一)禅,为梵语dhya^na之音译;定,为梵语sama^dhi 之意译。

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

或谓禅为dhya^na 之音译,定为其意译,梵汉并称作禅定。

又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

[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参阅‘定’3171、‘禅’6451)(二)与坐禅同义。

五家参详要路门附录(大八一·六一五上):‘夫修禅定者,先须厚敷蒲团,结跏趺坐。

’‘坐禅’指端身正坐而入禅定。

禅系禅那(梵dhya^na )之略称,意译静虑。

结跏趺坐,不起思虑分别,系心于某一对象,称为坐禅。

坐禅原系印度宗教家自古以来所行之内省法,佛教亦采用之。

释尊成道时,于菩提树下端坐静思,其后又在阿踰波罗树(梵ajapa^la )下七天、目真邻陀树(梵mucilinda )下七天、罗阇耶恒那树(梵ra^ja^vatana )下七天端坐思惟,是乃佛教坐禅之始。

据三卷本大般涅槃经卷中载,出家法系以坐禅为第一。

佛教大小二乘皆修习坐禅,其类别有作数息、不净、慈心、因缘、念佛、四无量等种种之禅法,因而产生般舟三昧、首楞严三昧等多种三昧。

我国自菩提达摩东渡之后,禅宗渐兴,专以修禅为悟道之要法,将禅与三昧,广称为禅法。

僧睿、慧远、智顗等禅师皆劝人坐禅。

根据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所载,坐禅之规仪有当随时、当得安床、当得端坐、当得闲处、当得善知识、当得好善檀越、当有善意、当有善药、当能服药、当得善助等诸事。

智顗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特立具缘、呵欲、弃盖、调和、方便、正修、善发、觉魔、治病、证果等十科,以阐说修习止观之法则。

其中,具缘指持戒清净、衣食具足、得闲居静处、息诸缘务、近善知识;呵欲指呵责世间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弃盖指弃绝贪欲盖、嗔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等五盖;调和指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方便指欲、精进、念、巧慧、一心等五法。

关于坐禅之方法,禅宗诸清规中多有详细之规定,例如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坐禅仪条,谓坐禅应息心静虑,节制饮食,于闲静处结跏趺坐,或半结跏,以左掌置于右掌上,二大拇指相拄,正身端坐,使耳与肩、鼻与脐相对,舌抵上齶,唇齿相着,两目微微张开,并说坐禅而致疾病者,乃不得其要之故。

论东山法门的禅学思想及其意义

论东山法门的禅学思想及其意义

内容摘要东山法门作为中国禅宗发展的重要阶段,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通过探讨东山法门的核心思想、传承方式及其在禅宗中的地位,揭示其对中国禅宗形成和发展的深远影响。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本文进一步论述了东山法门在禅法、传法和文化融合等方面的贡献。

关键词:东山法门禅学思想中国禅宗一、引言东山法门作为中国禅宗的重要发展阶段,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力。

禅宗在中国佛教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其修行方式和理论体系都与其他佛教宗派有所不同。

东山法门的创立,不仅标志着中国禅宗从理论到实践的逐步成熟,也为后来的南宗禅和北宗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道信和弘忍通过创新的传法方式和深邃的禅法思想,使禅宗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宗派。

本文将通过探讨东山法门的起源与发展、禅学思想特征及其历史意义,深入分析东山法门在中国禅宗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揭示其对中国佛教及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二、东山法门的起源与发展(一)道信的禅法与思想东山法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四祖道信。

道信的禅法以“安心”为核心,这种修行方式强调通过自证自觉的修禅功夫,达到与无相之实相冥符的境界。

“安心”不仅是修行的方法,也是最终的境界。

道信借鉴了《楞伽经》的心性理论,并结合《文殊说般若经》的空性思想,形成了一种新的禅法——“一行三昧”的念佛法门。

“一行三昧”是通过专注一佛的念佛方法,达到心与佛合一的状态。

这种方法不仅简捷而且实用,为修行者提供了一条简明的修行路径。

道信的禅法思想强调随缘任运,即顺应自然,随缘而行,不拘泥于形式。

他主张修行者应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禅法,做到心无挂碍,自在随缘。

这种思想不仅丰富了禅宗的理论,也为禅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道信的这些创新为中国禅宗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逐步形成了以心传心的禅宗正统法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弘忍的传法与创新五祖弘忍继承并发展了道信的禅法,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东山法门”。

禅宗的语言观

禅宗的语言观

禅宗的语言观孔秀祥禅宗在语言理论基本上没有什么建树,除了提出语言的缺点,在表述主客观现象或体悟的时候必须加以并注意,并提倡禁止使用语言文字。

这对于语言文字本身是没有好处而只有坏处的。

另外在感觉不能离开语言文字就非常不利于传道、不利于禅悟的时候,来了一些自我辩解式的说法。

如:“不说说”之类。

但是禅宗对语言的贡献是在交际的实践上。

它拓宽了交际的方式,如有“棒喝、默照、无意义话等方式来传递语言有时无法传递的东西。

还有注意到了禅悟的的突破点。

只有在万事俱备时,禅的点拨才是有用的。

这是一个方面的贡献,另外在基本上不说“不立文字”的宋代大行“文字禅”时,对语言的表达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语言的交际功能。

大珠说:“夫出家儿,莫寻言逐语。

行住坐卧,并是汝性用,什么处与道不相应?且自一时休歇去。

若不随外境之风,性水常自湛湛,无事珍重。

”这个在“不随外境”基础上的行住坐卧悉是“性用”,处处皆与“道”相应,构成了江西系的主要禅风。

简言之,寻就是:不拘时地,随机运用,一切身语举止,于一念间悉能示道。

皆能发悟。

(杜继文,P249)《大珠语录》称这种示道发悟的方式叫作“势”,并列举了四种。

其中“托情势”,指依托主观表现的情态,交流各自的悟解;“指境势”,随指一客观境物,以辨“性”之所用,“道”之所在;“语默势”,即沉默不语;“扬眉动目”,泛指一切表情举止。

此类“势态”,不胜枚举。

据大珠说,世界“无有性外事,用妙者,动寂俱妙;心真者,语默总真。

会道者,行住坐卧是道;为迷自性,万惑滋生”。

(杜继文,P250)大珠的各种“势”其实就是人际交流的各种方法,当然大珠所讲的是传“禅悟”之法门。

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交流手法的扩展。

禅法有多种多样,有“截断众流”“州才见来,便闭却门……师曰:‘己事未明,乞师指示。

’州开门一见便闭却。

师如是连三日扣门,至第三日,州开门,师乃入,州便擒住曰:‘道!道!’师拟议,州便推出曰:‘秦时铄钻。

’遂掩门,损师一足。

禅宗语言的语义三角理论阐释

禅宗语言的语义三角理论阐释

禅宗语言的语义三角理论阐释对禅宗语言的研究,可以从语义、语法、语用和语言哲学等方面着手。

本文从语义角度并结合语义三角理论对禅宗语言观进行了简单的阐释。

标签:禅宗语言语义语义三角理论所谓禅宗语言,是指历史上的禅僧们在对话问答时所使用的口语和俗语。

大多被记录在禅宗灯史和语录中,其含义和用法往往非常独特,不同于一般的汉译佛经经论所使用的语言,所以有的外国学者又把其称之为“禅语”。

纵观禅宗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禅宗的语言观是历时变化的,前五祖强调“不立文字”,六祖倾向“不执文字”,北宋后期“文字禅”主张“不离文字”,而南宋“默照禅”则回归“不立文字”。

禅宗语言观无论如何发展,总可概括为“不立文字,见性成佛”。

对于“不立文字”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不用文字”和“不执文字”。

虽然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但语言符号的表达和认知功能不是万能的、无限的,而是有缺陷、有限度的。

换言之,语言是一维的、抽象的、离散分布的,而现实世界是多维的、具体的、连续的整体,用有限的语言符号反映无限的世界已是捉肘见襟,而在表达人的丰富的情感、深奥的哲理及心性禅悟方面更是无能为力。

禅宗的“明心见性”中“心”“性”都是无比清净的,是僧人所追寻的终极境界,是一种存在于内心的感觉而不是存在于现象中的实在,它是无法通过语言文字去认识的。

佛家“第一义”是最上最深的妙理,亦名“真谛”,它本身就是“空”,因而也无法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

马克思曾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1]斯大林也指出:“完全没有语言的材料和完全没有语言的‘自然物质’的赤裸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

”(《论语言学的几个问题》,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页)虽然禅宗语言观的根本是不用语言文字,通过自我的体验和契悟来认识世界的本性和佛性的真谛,可是在接引学人与传教启悟方面又不得不借用一些特殊的语言来进行。

这种特殊的语言,我们称之为体势语,包括无言体势语和有言体势语两部分。

禅宗简说

禅宗简说

禅宗简说摘自: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一、概说1、禅宗解题: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

2、禅宗特点:“以心传心”(直传佛的心印,故称佛心宗)3、传承方法:「以心传心」的心,指佛心,自心。

意思是师父与弟子本着同一的佛心,以心领神会而完成授受。

这也叫做传佛心印。

弟子为师父当下直接认可而得到的心印称为“正法眼藏”,即是得佛教正法。

被师父直接印可的徒弟可以相承嗣法,为嗣法弟子。

如此由师父传弟子,弟子传徒孙,一代一代内证传承,构成禅宗的“法脉”。

4、禅宗特征:“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不立文字”,即不依据文字,不依据经书。

“教外别传”是“不立文字”说的发展,它并不是与经教完全绝缘,而是强调在传授上不依文字、言教,即另有“心印”。

故禅宗又称作别传宗。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指探究、彻见心性本原,以成就佛果。

5、宗旨:他们把实现自我觉悟,开发自己心灵世界,作为人生的主要任务和最大追求。

强调要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实现自我超越,解脱烦恼、痛苦和生死,成就为佛,即在有限、短暂、相对的现实中实现无限永恒、绝对。

6、三大阶段:一是从印度禅法传入,尤其是菩提达摩推行「理入」和「行入」,亦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禅法以来,一直到弘忍时代,提倡凭借经典,重视整体佛法,以求参禅成佛,可以说是准备时期。

二是从慧能开始提倡自性清净,超越文字义解,直下彻悟心源,顿悟成佛,可以说标志了中国化禅宗的形成。

随后并分衍出五家七宗,禅宗臻于鼎盛,可以说是兴盛期。

三是从宋代以后,禅宗思想,包括心性思想趋于停滞,由守成渐至衰退,可以说是守成期。

二、慧能与《坛经》1、慧能禅学特征:慧能更重视文句简单且又透彻地发挥无相、无住思想的《金刚经》,摆脱繁琐名相的束缚,提倡单刀直入的顿教。

2、心、自心、本心与自本心(1)心:《坛经》认为人心的本来的原始状态是清净的,而人心的当下现状虽有时清净,但往往是迷妄的。

“心”的范畴包含了“本心”和“妄心”的对立。

禅宗的佛性论及其成佛的理论

禅宗的佛性论及其成佛的理论

禅宗的佛性论及其成佛的理论
禅宗讲究“见性成佛”,其中的关键是什么是“见性”?其实,这个“性”当然是指佛性,如果说出来大家都能明白,但是如果不通过一番功夫换来当头棒喝而顿悟,也是理解的不透彻的,不能从心智上达到成佛的要求。

禅宗典型的公案有很多,就近代来讲还要数虚云老和尚当年的公案,他在禅七期间,被热水一烫,水杯落地而碎,即刻顿悟。

其实虚云老和尚的修为在那个时候已经很高,但他纵然苦行也未达境界,可就在那一瞬间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真的见性了。

所以,禅宗在成佛的过程中,讲究的是磨练、是锲而不舍、是功夫。

这当然还要看人的根器。

六祖惠能只听一部金刚经即能见性,不可谓不是大根器之人。

当然,禅宗的修练有其独特的方法,虽与净土、密宗不同,但却有相通之处。

比如:净土只凭一句佛号,即可见性。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是一念抵万念,功夫到了,便可无念,无念时,佛性自然现前。

密宗法门不只是在藏地才有,其实内地的心中心法也属密宗的一门,但更像禅宗,它一针见血、直指人心,当下就告诉你什么事佛性,然后告诉你方法,以此修习日久必然见性。

这个法门其实是目前见性最快的,实际上它是禅宗的演化。

那么,什么是“性”呢?这虽然是个秘密,但心中心法已经公开,在此可以引用:“即你前念已断、后念未起之时,当下那个了了分明、非同木石的是什么?”其实,《心经》里也说的很清楚了“......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禅宗是应时而生。

其成佛理论非一般人通过课本的研究所能达悟透澈,以一门深入之法门,不断参悟,到达一定功夫才能触类旁通,思路焕然,万宗归一。

因此,不敢妄断,仅浅见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禅宗的理论与方法(基本资料)一、起源和传承二、主要理论:自性说三、参禅法1、直指法2、参话头法3、开悟与保任四、禅宗教学法1、有言无言2、棒喝3、机锋五、禅宗与主体性确立一、起源和传承(一)起源:拈花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二)传承:西天二十八祖。

中土六祖。

五家七派。

1、初祖菩提达磨:梁武帝普通元年,泛海至广州番禺。

(1)与梁武帝论道梁普通元年(520)泛海至广州。

帝迎之到建业。

问曰:“朕即位以來,造寺写经有何功德?”磨曰:“无功德。

”帝曰:“何以并无?”师曰:“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帝曰:“云何真功德?”磨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帝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磨曰:“廓然无圣。

”帝曰:“对朕者谁?”磨曰:“不识。

”帝不悟。

遂渡江之魏。

(2)一苇渡江。

(3)面壁九年。

(4)只履西归。

2、二祖慧可:立雪断臂初名神光。

二祖初生时,神光烛室,亘于霄汉。

又一夕神人现,谓二祖曰:“何久于此?汝当得道时至,宜即南之。

”二祖以神遇遂名神光。

久居伊洛,博极群书。

每叹曰:“孔老之教,祖述风规。

”近闻达磨大师住少林,乃往彼晨夕参扣。

达磨端坐面壁,莫闻诲励。

光自忖曰:“昔人求道,敲骨出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

古尚若此,我又何如?”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大雪,二祖立于砌下,迟明积雪过膝。

达磨悯之曰:“汝立雪于此,当求何事?”二祖悲泪曰:“惟愿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达磨曰:“诸佛妙道,旷劫精勤。

难行能行,非忍而忍。

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

欲冀真乘,无有是处。

”二祖闻诲励,向道益切,潜取利刀,自断左臂,致于达磨前。

磨知是法器,遂问曰:“汝立雪断臂,当为何事?”二祖曰:“某甲心未安,乞师安心。

”磨曰:“将心来,与汝安。

”祖曰:“觅心了不可得。

”达磨云:“与汝安心竟。

”后达磨为易其名曰慧可。

3、六祖慧能。

(1)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

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2)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4、五家七派┌沩山─仰山……………………………沩仰宗┌南岳─马祖─百丈┤┌………………………………临济宗│└黄檗─临济─兴化─南院─风穴┐│┌──────────────┘││┌黄龙……………黄龙派慧能┤└首山─汾阳─石霜┤│└杨岐……………杨岐派│┌天皇─龙潭─德山─雪峰┐││┌────────┘│││┌云门…………………………………云门宗└青原─石头┤└┤│└玄沙─罗汉─法眼…………………法眼宗└药山─云岩─洞山─曹山……………………曹洞宗二、主要理论:自性说(一)自性的特征:性觉与性寂(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理论差异)1、性寂(印度佛教):自性本寂,无为法,无作用,悟时证。

2、性觉(中国佛教):自性本觉,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本源,返本还源即可证得。

(二)禅宗的宗旨:见性成佛达磨《血脉论》:“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

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

”《坛经》:“菩提自性,本来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三)见性的境界——悟境。

1、“言语道断”。

2、“说似一物即不中”。

(怀让禅师)参六祖。

祖问。

甚么处来。

曰嵩山来。

祖曰。

甚么物恁么来。

(师无语。

遂经八载。

忽然有省。

乃白祖曰。

某甲有个会处。

祖曰。

作么生。

)师曰。

说似一物即不中。

祖曰。

还假修证否。

师曰。

修证则不无。

污染即不得。

祖曰。

只此不污染。

诸佛之所护念。

汝既如是。

吾亦如是。

3、现量认识(不同于比量认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4、根本智与后得智。

根本智:证真如(或自性)后得智:真实地认识一切法(一切事物)三、参禅法(一)直指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临济禅师:“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

要识这无位真人么?即今说法、听法者便是。

”僧问慧海:“如何是佛?”海云:“清谈对面,非佛如何?”有僧问归宗:“如何是佛?”宗曰:“即汝便是。

”言下大悟之例:师(临济义玄)到大愚。

大愚问。

什么处来。

师云。

黄檗处来。

大愚云。

黄檗有何言句。

师云。

某甲三度问佛法的的大意。

三度被打。

不知某甲有过无过。

大愚云。

黄檗与么老婆为汝得彻困。

更来这里问有过无过。

师于言下大悟云。

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

大愚搊住云。

这尿床鬼子。

适来道有过无过。

如今却道黄檗佛法无多子。

尔见个什么道理。

速道速道。

师于大愚胁下筑三拳。

大愚托开云。

汝师黄檗。

非于我事。

师辞大愚。

却回黄檗。

黄檗见来便问。

这汉来来去去有什么了期。

师云。

秖为老婆心切……黄檗云。

大愚有何言句。

师遂举前话。

黄檗云。

作么生得这汉来。

待痛与一顿。

师云。

说什么待来。

即今便吃。

随后便掌。

黄檗云。

这风颠汉。

却来这里捋虎须。

师便喝。

黄檗云。

侍者引这风颠汉参堂去。

例子:大梅法常参马祖。

于岫参紫玉禅师。

(二)参话头法:倡于唐而盛于宋。

(1)话头用作话头的往往是一句没有意义的话或一个字,如无,麻三斤,庭前柏树子,干屎撅,或是不可理解的话,如父母未生前面目。

现代往往参“念佛是谁。

”(2)要点大慧宗杲禅师:“看时不用博量(不要苦苦思量),不用注解,不用要得分晓(不要希求理解),不用向开口处承当(不要述说见解),不用向举起处作道理(不要在话头中寻找道理),不用堕在空寂处,不用将心等悟,不用向宗师说处领略,不用掉在无事甲里。

”(3)起疑情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

(4)作用据《碧岩录》卷首〈三教老人序〉云(大正48·139b)︰“公案者,倡于唐而盛于宋。

(中略)其用有三,面壁功成,行脚事了,定槃之星难明,野狐之趣易堕,具眼为之勘辨,一呵一喝,要见实诣,如老吏据狱谳罪,底里悉见,情款不遗,一也。

其次,则岭南初来,西江未吸,亡羊之岐易泣,指海之针必南,悲心为之接引,一棒一痕要令证悟,如廷尉执法平反,出人于死,二也。

又其次,则犯稼忧深,系驴事重,学奕之志须专,染丝之色易悲,大善知识为之付嘱,俾之心死蒲团,一动一参,如官府颁示条令,令人读律知法,恶念才生,旋即寝灭,三也。

”(三)开悟与保任1、悟的实例虚云和尚的悟境(摘录自岑学吕撰《虚云和尚年谱》〈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五十六岁〉条)(上略)从此万念顿息,工夫‘落堂’,昼夜如一,行动如飞。

一夕,夜放晚香时,开目一看,忽见大光明如同白昼,内外洞澈。

隔垣见香灯师小解,又见西单师在圊中。

远及河中行船,两岸树木种种色色,悉皆了见。

是时才鸣三板耳。

翌日,询问香灯及西单,果然。

予知是境,不以为异。

至腊月八七,第三晚,六枝香开静时,护七例冲开水,溅予手上,茶杯堕地。

一声破碎,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从梦醒。

自念出家漂泊数十年,于黄河茅棚,被个俗汉一问,不知水是甚么。

若果当时踏翻锅灶,看文吉有何言语。

此次若不堕水大病,若不遇顺摄逆摄,知识教化,几乎错过一生,那有今朝。

因述偈曰︰‘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又偈︰‘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

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2、顿悟与渐修。

漫长的参话头过程。

长庆禅师参话头,十二年间坐破七个蒲团。

达摩面壁九年。

四祖道信大师,胁不至席者六十年。

3、解悟与证悟悟有解悟与证悟、小悟与大悟之别。

解悟就是由见闻佛法而对自性有所理解,证悟就是由修证而亲见自性。

解悟的典型例子,是《坛经》中的神会的例子。

一日,六祖慧能对大众说:“有一样东西,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你们是否知道?”神会出来答道:“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六祖说:“对你说无名无字,你却喚作本源佛性。

你以后有个道场说法传法,也不过是个知解宗徒。

”而在确实有悟者中,真正彻悟者也极为稀少。

李翱问道于药山禅师,禅师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有所悟,欣然作礼,并当场作了一首偈: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⒃俨然一派得道开悟的光景。

然而宋相张商英参禅悟得后,对李翱却不以为然,作了一首偈:云在青天水在瓶,眼光随指落深坑,溪花不耐风霜苦,说甚深深海底行。

药山禅师曾告诫李翱:“太守欲保任此事,须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闺阁中物舍不得,便为渗漏。

”黄檗禅师: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而在此番坚信中,禅修者由小悟渐至大悟、彻悟。

雪岩钦禅师的证悟历程就是典型一例。

(《佛典选读》)山僧五岁出家,在上人侍下。

见与宾客交谈,便知有此事,便信得及,便学坐禅。

十六为僧,十八行脚⑷。

在双林远和尚会下打十方⑸,从朝至暮不出户庭。

纵入众寮⑹,至后架⑺,袖手当胸,不左右顾,目前所视不过三尺。

初看“无”字⑻,忽于念头起处,打一个返观。

这一念当下冰冷,直是澄澄湛湛、不动不摇。

过一日如弹指顷,都不闻钟鼓之声。

十九在灵隐挂搭⑼,见处州来书说:“钦禅,尔这工夫是死水,不济事。

动静二相,打作两橛。

参禅须是起疑情,小疑小悟,大疑大悟。

”被州说得着,便改了话头,看个“干屎橛⑽”。

一味东疑西疑,横看竖看,却被昏散⑾交攻,顷刻洁净也不能得。

移单⑿过净慈,结甲七个兄弟坐禅,封被,胁不沾席⒀。

外有修上座,每日在蒲团上,如个铁镢子相似。

地上行时,开两眼,垂两臂,亦如个铁镢子相似。

要与亲近说话,更不可得。

因两年不倒身,捱得昏困,遂一放都放了。

两月后,从前整顿得这一放,十分精神。

元来要究明此事,不睡也不得。

须是到中夜熟睡一觉,方有精神。

一日廊下见修,方得亲近,却问:“去年要与尔说话,只管避我,如何?”修云:“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更与尔说话在。

”因问:“即今昏散打屏不去。

”修道:“尔自不猛烈。

须是高著蒲团,竖起脊梁,尽浑身并作一个话头,更讨甚昏散。

”依修做工夫,不觉身心俱忘。

清清三昼夜,两眼不交睫。

第三日午后,在三门下,如坐而行,又撞见修。

问:“尔在此做甚么?”答云:“办道。

”修云:“尔唤甚么作道?”遂不能对,转加迷闷。

即欲归堂坐禅,又撞见首座,道:“尔但大开了眼,看是甚么道理?”又被提这一句,只欲归堂,才上蒲团,面前豁然一开,如地陷一般。

是时呈似人不得,非世间一切相可喻。

便下单寻修,修见便道:“且喜,且喜。

”握手门前柳堤上行一转,俯仰天地间,森罗万象,眼见耳闻,向来所厌所弃之物,与无明烦恼,元来都是自己妙明真性中流出。

半月余动相不生。

可惜不遇大手眼尊宿,不合向这里坐住,谓之见地不脱,碍正知见。

每于睡着时,打作两橛。

公案有义路者,则理会得;如银山铁壁者,却又不会。

虽在无准先师会下,多年入室升座,无一语打着心下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