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故事,感悟做人的道理.doc
禅故事及感悟
禅故事及感悟1. 有个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您开悟前每天做什么呀?”老和尚笑着说:“砍柴、担水、做饭。
”小和尚又问:“那开悟后呢?”老和尚还是笑着回答:“砍柴、担水、做饭。
”小和尚很疑惑:“这有啥区别呀?”老和尚说:“开悟前,我砍柴的时候想着担水,担水的时候想着做饭;开悟后,砍柴就砍柴,担水就担水,做饭就做饭。
”感悟:专注于当下,才能真正享受生活呀!就像我们做事的时候,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嘛!2. 曾经有个居士去寺庙,看到佛像前的供花特别漂亮,就问和尚:“这花真美,一定很贵吧?”和尚回答:“在喜欢它的人眼里,它无价;在不喜欢它的人眼里,它一文不值。
”感悟:价值这东西,不就是看我们自己怎么看嘛!就好比有人觉得榴莲是美味,有人却觉得臭烘烘的,这都是个人的感受呀!3. 两个和尚在争论,一个说:“旗子在动。
”另一个说:“是风在动。
”这时师父走过来说:“不是旗子动,也不是风动,是你们的心在动。
”感悟: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其实是我们内心的投影呀!就像你心情好的时候看啥都美好,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啥都不顺眼,不是吗?4. 有个年轻人苦恼地问禅师:“我总是很浮躁,怎么办?”禅师让他端着一杯茶,直到他觉得累了才放下。
然后禅师说:“浮躁的时候,就像端着这杯茶,一直端着会很累,放下就轻松了。
”感悟:该放下的时候就得放下呀,别总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想想我们有时候是不是非要纠结一些没必要的事情呢?5. 一个和尚在雨中行走,没有打伞却一点也没淋湿。
别人问他怎么做到的,他说:“我心中没有雨。
”感悟:心态决定一切呀!要是我们心里阳光,遇到困难也不会觉得那么苦啦,对不对?6. 禅师给弟子们讲:“有只猴子想捞水中的月亮,怎么都捞不着。
”弟子们问:“那怎么办?”禅师说:“月亮不在水里,在天上。
”感悟:有时候我们追求的东西可能根本就是错的方向呀!就像我们非要去够那不可能的事情,还不如找找真正适合我们的呢!7. 一位施主问和尚:“人生为什么这么苦?”和尚说:“人生就像吃苦瓜,虽然苦,但也有它的清甜。
禅宗顿悟的故事
禅宗顿悟的故事一、放下两位禅者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
走到一处浅滩时,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踯躅不前。
由于她穿着丝绸的罗裾,使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
“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
”师兄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
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师弟继续前进。
师弟跟在师兄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悦,但他默不作声。
晚上,住到寺院里后,他忍不住了,对师兄说:“我们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亲近女色,你今天为什么要背那个女人过河呢?”“呀!你说的是那个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到现在还挂在心上?”二、还要我放下什么唐代,严阳尊者问赵州禅师:“一物不将来时如何?”——大意是:在禅修的道路上,我抛弃了一切,下一步怎么做?赵州禅师答:“放下吧。
”严阳尊者说,已经两手空空,还要我“放下”什么?赵州禅师指示他:“放不下,那就把它挑起来!”严阳尊者听到这里,忽然有所领悟。
三、洗钵去唐代时,有参学禅法的僧人不远千里,来到河北赵州观音院(今柏林禅寺)。
早饭后,他来到赵州禅师身前,向他请教,“禅师,我刚刚开始寺院生活,请您指导我什么是禅?”赵州问:“你吃粥了吗?”僧人答:“吃粥了。
”赵州说:“那就洗钵去吧!”在赵州禅师话语之中,这位僧人有所省悟。
赵州的“洗钵去”,指示参禅者要用心体会禅法的奥妙处,必须不离日常生活。
这些日常的喝茶吃饭,与禅宗的精神没有丝毫的背离。
四、一切都在有好多天,一休和尚独坐参禅,默然不语。
师父看出其中玄机,微笑着领他走出寺门。
寺外,一片大好的春光。
放眼望去,天地间弥漫着清新的空气,半绿的草芽,斜飞的小鸟,动情的小河……一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偷窥师父,师父正在安祥打坐于半山坡上。
一休有些纳闷,不知师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过了一个下午,师父起身,没说一句话,打个手势,他把一休领回寺内。
刚入寺门,师父突然跨前一步,轻掩两扇木门,把一休关在寺外。
一休不明白师父的旨意,独坐门外,思悟师父的意思。
很快天色就暗了下来,雾气笼罩了四周的山冈,树林、小溪、连鸟语水声也不再明晰。
禅宗的生命哲学故事
禅宗的生命哲学故事禅宗的人生哲学故事人生是一体的,禅宗中的“一体”是一种独特的哲学,它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对立的统一,或者说是对立的统一,总之是大道的统一。
独特的禅语,启迪智慧的话语。
它神秘而真实,方向明确;它精彩而流行,寓意深刻。
微集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佛。
”禅宗认为,我们应该清楚地观察世界,从小中看大,从小中知大。
所谓“滴水能照出太阳的光辉”,是我们要从小处着眼把握全局的启示。
佛曰:“一滴水怎能不干涸?”弟子无法回答。
佛曰:“放回海中。
”禅意是:毕竟个人力量有限,集体力量可以带你走向雪崩;个人生命短暂,事业生命可以让你长生不老。
正是:滴水也有价值,生命可以永存。
回到大海,幸福共存。
有人问:“如何区分傻瓜和聪明人?”徐云大师回答说:“愚者见雪,智者见白。
”禅意是:雪花从天而降,飘飘洒洒,可以撼动世俗人性;白色是从内心悟出的空,即平安、智慧、风和水。
没错:看人就是爱,看人就是悟空。
傻子之间的智慧是有差异的,都是因为不足和现实。
对立统一“眼冷如灰,心热如火。
”禅宗认为,生活的本质,既平静又温暖,融为一体。
所谓“永不离开,永不离开,永不离开。
”这启示我们要掌握辩证法和中和。
有人问:“打坐是什么意思?”慧能大师回答说:“外分是禅,内乱是定。
”禅的意思是:世俗相,所谓众生相,只有禅才是真的。
心态,所谓动则动,唯禅则恒。
没错:外面是虚像,里面是场。
来坐定,佛在你心中。
有人问:“有天堂和地狱这种东西吗?”白胤大师回答说:“一切都在善恶的思想中。
”禅的意思是:世界可以是地狱,也可以是天堂;记住你吸取了多少教训,“一失足成千古恨”。
没错:好到天堂,坏到地狱。
成败在思想,自警是浪费时间。
违背自己的意愿"背心是为心脏准备的,面朝南,朝北."所谓“非正常和谐”可以导致目标一致,但相辅相成。
“大智若愚”“屈而求伸”都在启发我们通过逆向思维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有人问:“怎么能专心读经?”慈云大师回答:“把时间放在身后。
让你受益终身的禅宗故事
抗船赶路
一个青年人背一个大包袱,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 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惫到了极点,我的鞋子破了,双脚也磨 出了水泡,手也被刮破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沙哑………疲惫和 失望纠缠着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 大师问他:“你的背包裹里装的是什么?”青年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是 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受伤寂寞时的烦恼……. 靠了它,我才能走到你这里来。” 于是,无际大师带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了 船赶路吧!”“什么?扛了船赶路?”青年很惊讶,“它那么重,我扛的动吗?” 大师微微一笑说:“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 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 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们使生命得到升华,但执著不忘,就成了人生 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
化繁求简
路人站在匠人和他雕琢的巨石前,看他究竟要把这块巨石雕刻成什么。匠人的锤子,凿子丁丁当当的响 着,石硝乱飞,地上纷陈着大大小小的石块。
看了半天,路人也看不出什么。只好打断了他的工作,向他询问。 “你这么打石头,究竟要把这块石头雕成什么样子呢?” “我也不知道,不过等我把多余的石头全部打下来之后,你就明白了。” 于是路人继续在一边观看,一边耐心的等待下去。终于,巨石渐渐隐约成形,变成了模糊的雕像,是一 位坐着思考的沉思者 “看出来没有,小伙子?”匠人停下来休息的时侯问路人一句。 路人点点头。 “雕像就在里面,只是被那些多余的石块掩藏着,你只要把那些多余的石块一一凿去,它就显现在眼前 了。”
珍惜眼前的现在吧!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 节!
关于禅理的人生哲理小故事_哲理故事
关于禅理的人生哲理小故事_哲理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禅理就像那隐藏在日常琐碎中的智慧宝石,时不时地闪耀出令人顿悟的光芒。
今天,我就来给您讲讲几个蕴含着深刻禅理的人生哲理小故事。
曾经,我在一个古寺中游览,看到一位年轻的僧人在庭院中清扫落叶。
他的动作缓慢而专注,仿佛这清扫的不仅仅是落叶,而是内心的尘埃。
这一幕让我陷入了沉思,也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有一位年轻人,他总是为生活中的琐事烦恼,觉得压力巨大,心情郁闷。
于是,他决定去拜访一位禅师,希望能得到一些启示。
年轻人见到禅师后,便一股脑地倾诉着自己的苦恼。
禅师微笑着听完,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了他一个空杯子,然后开始往杯子里倒茶。
茶很快就溢了出来,年轻人连忙喊道:“大师,茶满了,满了!”禅师这才停手,缓缓说道:“就像这杯子,你的心已经被烦恼填满,又怎么能装得下快乐和智慧呢?”年轻人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被烦恼占据了心灵,没有给美好的事物留下空间。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登山者。
他一心想要登上山顶,证明自己的能力。
在攀登的过程中,他不顾身体的疲惫和警告,拼命地往上爬。
终于,他到达了山顶,但却因为过度劳累,一下子瘫倒在地,根本没有心情欣赏山顶的美景。
这就好像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总是急于追求所谓的目标,却忽略了沿途的风景和内心的感受。
再给您讲一个小故事。
有两只大雁与一只乌龟是好朋友。
一天,乌龟说它很想飞上天看看。
两只大雁就想出了一个办法,让乌龟咬住一根树枝的中间,它们各叼住树枝的一端,带着乌龟飞上了天。
路过的人们看到这一幕,都惊叹不已。
这时,有个小孩喊了一声:“乌龟真聪明!”乌龟听到后,得意忘形,张嘴想要回应,结果一下子摔了下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得意时要保持清醒,不能忘乎所以。
就像我之前看到的那位清扫落叶的僧人,他专注于当下的每一个动作,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
这种专注和宁静,不也是一种禅理的体现吗?禅理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个微小的瞬间。
比如,当我们用心品尝一杯茶时,感受那茶香在舌尖弥漫;当我们静静欣赏一朵花的绽放,感受生命的奇迹。
人生的禅理小故事
人生的禅理小故事第1篇:禅道人生的哲理小故事高僧与弟子一位高僧即将涅??,他的一位得意弟子跪拜在高僧面前问道:“师父,您离开我后,我应该怎样活呢?”高僧反问道:“你跟随我修行求道,为谁活呢?”弟子回答道:“师父,我跟随您修行求道,首先为自己活,然后为他人活,尔后为众生而活。
”高僧说道:“你不是明白了吗?”弟子困惑道:“师父,我不明白你这话的意思。
”高僧说道:“为自己活,一直地活在自己的梦中;为他人活,一生地活在他人的脑中;为众生而活,永恒地活在众生的心中。
”高僧说完这番话便安息了。
弟子跪拜在地,凝望着高僧的形体,崇敬不已。
古往今来,芸芸众生,造就的人生往往也是如此——为自己活,一直地活在自己的梦中;为他人活,一生地活在他人的脑中;为众生而活,永恒地活在众生的心中。
小沙弥与老和尚有一次,一个小沙弥向一位老和尚请教道:“师父,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呢?”老和尚回答道:“努力修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心量。
”小沙弥说道:“师父,您这是说,一个人只要具有大的心量,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实现自己人生最大的价值吗?”老和尚*道:“并非如此。
”小沙弥困惑不已道:“这是为什么呢?”老和尚说道:“一个人只有不断地修行,努力扩大拓宽自己的心量,让自己具有足够大的心量,才会努力去积累与之相当的能量。
如果心量不大,即使有机会积累能量,也不会放在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人生的禅理小故事1,一朵花的禅理弟子爱好打扮,每天都要在这方面耗费太多的时候。
一日,禅师问弟子:“一朵花有多大?”“有的如指头大,有的如拳头大,有的如巴掌大,顶大的,也不过脸盆大吧。
”弟子说。
“哪花香有多大呢?”禅师再问。
“花香怎么是多大呢?”弟子不解。
“哦,我是指花香能传播多大的空间?”禅师说。
“有的可以溢满整个房间,有的可以溢满一个广场,如有风,有的花香可以传到几里地开外。
”弟子说。
“几里地有多少个脸盆大呢?”禅师说,“如果把花香比作花的灵魂,那么,一个生命灵魂的*芳,永远比它漂亮的形体传播得更长远,影响得更深广。
哲理故事:禅师的道理
哲理故事:禅师的道理引言禅宗以其深奥的哲学和简约的生活方式而闻名于世。
禅宗的禅师以他们独特的智慧和教导方式,启发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向您讲述一则禅宗故事,让我们一同领悟禅师传承下来的道理。
故事在某个古老的寺庙里,住着一位名叫慧心的禅师。
他以其深邃的智慧和温和的态度而受到大家的敬重。
许多人前来探访他,希望能从他那里学到禅宗的真谛。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前来向慧心请教。
他疲惫不堪,满脸焦虑地告诉慧心自己感到迷茫和失落。
他不知道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努力追求幸福。
慧心静静地听着他的诉说,然后微笑着说道:“我有一个小任务给你。
请你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去山上找一朵野花,并将它带回来。
”年轻人疑惑地看着慧心,不明白野花与他的问题有何关系。
几天后,年轻人带着一朵鲜艳的野花回到寺庙。
慧心接过花,微笑着对他说道:“请明天再去寻找一朵野花,并将它带回来。
”年轻人虽然不解,却按照禅师的指示继续每天采摘野花。
时间过去了一个月,年轻人带了一个鲜花盛满的花篮来见慧心。
慧心欣喜地接过花篮,然后对年轻人说道:“好,你已经完成了我的任务。
现在请你把花篮里的花倒在地上。
”年轻人有些犹豫,但还是照办了。
丰富多彩的花瓣洒落在地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花海。
慧心注视着这美丽而短暂的景象,然后转向年轻人说道:“你可能会问,这些花朵的美丽有何意义?它们会枯萎、凋谢、最终消失。
然而,每天早上去寻找野花的过程,正是你追寻内心安宁和幸福的体验。
”道理这则故事传递着禅师慧心所教导的哲理。
他通过寻找野花的过程,引导年轻人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幸福的追寻。
1. 当下的重要性禅宗强调当下的重要性。
在故事中,禅师要求年轻人每天寻找野花,并将其带回来。
这个简单的任务是为了提醒年轻人关注当下的美丽和珍贵。
禅师慧心教导我们,只有在当下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美好。
2. 追求内心安宁故事中,禅师告诉年轻人通过寻找野花来追求内心的安宁。
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人们的心灵得到平静和满足。
禅理小故事 (3)
禅理小故事一、修行禅宗的小和尚从前有个小和尚,他在寺庙里修行禅宗。
他每天早上都会去山林中找一片清静的地方,坐在莲花座上静心冥想。
有一天,他听说了一个很有名的禅宗大师要来寺庙讲经。
小和尚非常兴奋,他决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听这位大师讲经。
当大师开始讲经时,小和尚全神贯注地听着。
可是,不知何时起,他感觉自己的思绪开始飘忽不定,无法集中。
他试着用力把思绪拉回,但没有成功。
大师看到了小和尚的情况,他停下了讲经,走到小和尚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问他,为什么无法集中。
小和尚愧疚地回答道:“大师,我努力想要集中注意力,但是我的思绪总是无法停歇。
”大师微笑着说:“小和尚,你知道思绪就像一条河流,无法停止吗?”小和尚点了点头。
大师继续说道:“那么,你可知道为何我们要练习禅坐?”小和尚摇了摇头。
大师解释道:“我们练习禅坐,是为了让自己观照思绪的流动,并不需要去控制它。
当你学会放下对思绪的执着,让它自由地流淌,你会发现本质上思绪是没有实体的,它只是出现和消失。
”小和尚略感困惑,他问:“大师,那我该如何让自己的思绪停下来呢?”大师微笑着说:“思绪无法停止,但你可以选择不去追随它。
当你不再追随思绪,它会自然而然地化解。
”小和尚恍然大悟,他感觉到心情明朗起来,思绪也开始平静下来。
他再次坐好,继续聆听大师的讲经。
二、抛弃执着的石头有一天,一位悟道人在禅宗寺庙前的小溪边散步。
他突然在小溪中发现了一块美丽的石头,石头上有着独特的花纹。
悟道人被这块石头吸引住了,他觉得这是一块非常宝贵的宝石,于是他伸手去捡起它。
但是,石头却自动滑开,躲避了悟道人的手。
悟道人奇怪地望着这块石头,他再次试图捡起它,却同样没有成功。
这时,一位和尚经过,看到了悟道人的困惑,便上前问道:“大师,您遇到了什么问题吗?”悟道人向和尚解释了他和这块石头的遭遇。
和尚微笑道:“这块石头并非普通的石头,它代表了我们与世界的执着。
执着就像是我们试图捡起这块石头一样,只会让我们感到困惑和受挫。
禅的3个哲理故事
禅的3个哲理故事禅理故事大多深奥难懂,但是期中道理却是可以让人受益无穷,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禅的3个哲理故事。
禅的3个哲理故事之1:跳下悬崖找活路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腰处一根横出的树干,人吊在半空,但崖壁光秃且高,爬不回去,而下面是崖谷。
樵夫正不知如何是好,一老僧路过,给了他一个指点,说:“放!”既然不能上,既然惟一能够想象活命的可能途径已经证实没可能,半天吊着肯定只能等死,那就只有往下跳了。
也许可以顺着山势而下,缓和一点冲下去的重力。
也许半途能够有另一棵树,那么就可以再减掉一次冲力。
也许没有,也许真的得死,但还有一个可能性,也许不会死。
这故事给人们最大启发是人们对未知的态度。
做人常有进退两难的场面,与其夹在中间等死,倒不如别浪费支撑的精力,将全副精神付诸一博,跌下去会死,但已经无法爬上去了,就算博个万分之一希望,毕竟还是一线生机。
很多时候,犹豫不决真要比堕落还要消极。
我亲眼见过不少人就在犹豫不决的边缘,唉声叹气,半死不活,人格恒常处于分裂状态之下耕牛了一生。
这些“惯于凌空”的人,最熟悉的恐怕就是自己一脸无奈的表情,和那些多余的自我解释,但生命总有个期限,谁能跟生命玩角力?教人跳下悬崖找活路,是不是疯了?假如每一回你都当那一次决定的行动是你最后的一线生机,那你可以做到许多他人无法做也无法想象的事。
你的生命有自己一套专属的价值观,你会有另一个思维足以自由闯荡的空间。
凌空摆荡,浪费时间而仍然不会有结果。
最后谁都不能在半空中撑上多久,既然使劲保持半天吊,倒不如趁自己头脑还清醒,体力还能多赌一次的时候,好好控制自己的命运。
跳下去,不一定就活不了。
禅的3个哲理故事之2:向空中扔斧子一人请教禅师,说有人在背地里捅他刀子,该怎么办?禅师拿起一把斧子,走出室外。
禅师对那人说,现在他把斧子扔向天空,会怎么样呢?当扔出去的斧子“咣”的一声掉到地上时,禅师问:“你听到天空喊疼的声音了吗?”“斧子又没有伤及到天空,天空怎么会喊疼呢?”那人说。
禅语哲理故事
禅语哲理故事宏微合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禅以为要明察世界,以小观大,见微知著。
所谓“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这是启迪我们应当立足小处去把握大局。
佛祖问:“一滴水如何能不枯干呢?”弟子答不上来。
佛祖答:“将它放回大海里。
”其禅意是:个人力气毕竟有限,集体的力气可以带你排山倒海;个体生命短暂,事业的生命能够使你永垂不朽。
正是:滴水亦可贵,生命能永恒。
回归大海去,幸福在共存。
有人问:“如何区别愚者与智者呢?”虚云大师答:“愚者唯见雪,智者观大白。
”其禅意是:雪花从天上来,飘飘洒洒,能动荡世俗人性;白色则是从心上悟,空空荡荡,即安静慧风智水。
正是:见物乃恋情,观色即悟空。
智愚有差异,皆因虚实中。
对立统一“眼冷似灰,心热如火。
”禅以为处世的要义,既冷静又热诚,合为一体。
所谓“不即不离,有张有弛。
”这是启示我们把握辩证法与中和道。
有人问:“禅定有什么含义吗?”惠能大师答:“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其禅意是:世俗之相,所谓芸芸众生,唯有禅是真实的;人心之态,所谓蠢蠢欲动,唯有禅是恒定的。
正是:外身乃虚象,内心即实地。
安然来静坐,佛祖在心里。
有人问:“真有所谓天堂与地狱吗?”白隐大师答:“皆在人的善恶一念之中。
”其禅意是:人世可以成为地狱,亦可以成为天堂;要记取有多少教训,“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正是:善达天堂门,恶通地狱口。
成败系一念,自警莫蹉跎。
逆反执一“背心以求心,面南而望北。
”所谓反常合道,可以殊途同归,相反相成。
“大智若愚”、“以屈求伸”,这是启悟我们以逆向思维达到出奇制胜之目的。
有人问:“如何读经能用心一致呢?”慈云大师答:“把时间置于身后。
”其禅意是:时间就是生命,但生命的意义并不决定于时间;生命可以与时俱进,更能够超越时间、制服空间。
正是:晨钟面西天,暮鼓背明灯。
不知光阴去,全神贯入经。
有人问:“一个人终日兀兀地要思量什么呢?”惟严大师答:“非思量。
”其禅意是:一个人要以至死不渝之信念,应对瞬息万变之世界;要用坚决不移之态度,制服风起云涌之欲望。
禅宗故事,感悟做人的道理
禅宗故事,感悟做人的道理
白云守端禅师于方会禅师的座下参禅,许久无法开悟,方会禅师挂念他迟迟找不到入手处。
有一天方会法师藉著机会,在庙前的广场上和守端禅师闲谈。
方会禅师问:“你可记得师父是怎么开悟的吗?”
白云守端回答:“师父是因为那一天跌了一跤才开悟的,悟道了以后,他说了一首偈语:“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而今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
方会禅师听完以后,故意发出嘲弄的笑声,留下白云守端楞在当场,他心想:难道我说的不对吗?有什么地方说漏了吗?为什么老师耻笑我呢?
白云守端放不下方会禅师的笑声,几日来,饭也无心吃,睡梦中常被方会禅师的笑声惊醒。
他忍受不住,前往丈室请求老师明示。
方会禅师听他诉说几日来的苦恼,开导他:“你有看过庙前广场上表演猴把戏的小丑吗?小丑使出浑身解数,为的是博取观众的一笑,我那天对你一笑,你不但不欢喜,反而不思饭食,梦寐难安。
像你对外境这么认真的人,比一个表演猴把戏的小丑都不如,如何参透无心无相的禅法呢?”
人生感悟:
其实我们有的时候真的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和眼光了,而没有踏踏实实地从内心修好自己,没有从内心肯定自己,而是将心思放在外面了。
修行是如此,做人有何尝不是如此呢?。
心得体会-禅宗故事,感悟做人的道理
心得体会-禅宗故事,感悟做人的道理禅宗故事是我近年来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它集合了禅宗的智慧和教诲,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故事,让我领悟到了做人的深层道理。
首先,禅宗故事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对待生活的起伏。
在这些故事中,有人得到了意外的财富,有人失去了所有的财产,还有人面对着挫折和困境。
然而,这些人却能以平静和淡然的心态接受一切。
他们明白,财富和物质并不是真正的幸福所在,而是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因此,无论是得还是失,他们都能坦然面对,不为外物所扰。
其次,禅宗故事告诉我要学会拥有一颗平等的心态。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常常会被爱憎,得失所困扰,而禅宗故事提醒我们要超越这些情感的波澜。
故事中的禅师们常常以超然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不管是贵人还是贱人,都能给予同样的关怀和善心。
这让我明白,无论别人对待我如何,我都要保持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都能一视同仁。
另外,禅宗故事也教会了我要珍惜当下。
人生的旅程中,我们往往会过于纠结于过去的遗憾,或者迷恋于未来的希望。
然而,禅宗故事告诉我,现在才是真正存在的时刻,它们提醒我要活在当下,珍惜每一刻的经历和感受。
无论是喜悦还是痛苦,都是人生的一部分,都值得我们用心去体验和品味。
最后,禅宗故事教会了我要保持一颗清净的心灵。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常常容易迷失自己,被欲望和杂念所驱使。
然而,禅宗故事提醒我要时刻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让自己不被外界的喧嚣所扰。
只有心灵清净了,才能真正感受到内心的安宁和快乐。
通过阅读和思考禅宗故事,我深深地感悟到了做人的道理。
这些故事激励着我不断地反思和成长,帮助我更好地应对生活的挑战。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真正理解并运用这些道理,我们将能以更加积极、健康和平静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禅的智慧故事全集
禅的智慧故事全集禅,是一种东方哲学思想,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禅宗的智慧故事,以简洁深刻的语言,启迪人心,引导人们超越表象,洞悉本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品味禅的智慧故事吧。
故事一,一位学者拜访禅师,向禅师请教禅的真谛。
禅师倒了一杯茶,开始往杯子里倒茶水。
茶水满了杯子,禅师却仍然继续往里倒。
学者不解地问,“师父,杯子已经满了,为什么还要往里倒茶水呢?”禅师笑着回答,“你的心就像这个杯子,充满了自己的见解和执念,如果不先放下这些,怎么能接纳更多的智慧呢?”学者恍然大悟。
故事二,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禅师面前,抱怨自己的生活总是充满了烦恼和不如意。
禅师拿出一个装满了沙子的罐子,然后往里面倒了一些大石头,问年轻人,“这个罐子满了吗?”年轻人说,“满了。
”禅师又往里倒了一些小石子,小石子满了后,又往里倒了一些砾石,最后再往里倒了一些水。
禅师笑着说,“生活就像这个罐子,如果你先放入一些重要的事情,再去处理琐碎的事情,你就会发现,生活其实并不那么烦恼。
”。
故事三,有一位年轻人问禅师,“我总是觉得自己很焦虑,怎样才能摆脱焦虑呢?”禅师拿出一把扫帚,让年轻人扫地。
当年轻人扫完地后,禅师问他,“你感到焦虑了吗?”年轻人摇摇头。
禅师说,“当你专注于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焦虑就会消失。
所以,不要让过去的烦恼和未来的担忧影响你的当下。
”。
故事四,有一位富人向禅师请教,“我有很多财富,但总觉得内心空虚,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呢?”禅师拿出一个茶杯,开始往里倒茶水。
茶水满了杯子,禅师却仍然继续往里倒。
富人不解地问,“师父,杯子已经满了,为什么还要往里倒茶水呢?”禅师笑着回答,“你的心就像这个杯子,充满了对外物的欲望,如果不先放下这些,怎么能获得内心的真正满足呢?”富人茅塞顿开。
以上就是禅的智慧故事全集,这些故事或许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希望我们能够借助这些故事,找到心灵的平静和生活的智慧。
愿我们都能够活出禅的智慧,过上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禅理故事文档
禅理故事禅理故事,通常是由禅宗宗师和禅修者们讲述的故事。
这些故事旨在通过简单的、富有哲理的情节,向读者传达禅宗的修行方法和智慧。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主要流派,其精髓在于通过禅修来认识和体验内心的本质,从而达到超越世俗烦恼的境地。
禅修强调直接的体验,而非依靠理性思考。
禅理故事也是禅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用来帮助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中悟道。
下面,我将以几个禅理故事来展示禅宗的智慧和修行方法。
故事一:掌上刀有一天,一位受人尊敬的禅宗宗师正在向学生们讲经说法。
突然,一位年轻人问道:“大师,您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宗师微笑着拿起了一把尖锐的刀,将它放到了自己的手掌上。
学生们震惊了,他们以为宗师要割伤自己。
然而,宗师只是微微一笑,然后把刀收回来。
他解释道:“修行的最高境界,并不是追求痛苦或伤害自己,而是能够超越对外在事物的執著和执念。
当你们能够像我刚才般平静地看待事物时,你们就能够体会到禅宗的本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禅宗的修行并不是为了追求极限的痛苦或苦行,而是要超越对世俗事物的执著和執念,达到内心的平静。
故事二:空杯心态有一天,一位名叫南泉的禅修者拜访了一位著名的禅宗宗师。
他带着一个装满了茶水的杯子前去拜见宗师。
南泉礼貌地向宗师请教:“大师,我有一个问题。
我的心已经充满了自己的思考和知识,是否还有容纳智慧的空间?”宗师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拿起一个空杯子放在南泉面前。
然后,他开始倒茶。
茶水溢出了杯子,弄得地毯湿漉漉的。
南泉愣住了,宗师停止了倒水,问道:“南泉,怎么了?你的杯子已经满了,怎么还要倒茶?”南泉顿悟了,他明白了宗师的意思。
他意识到,如果心已满,就无法接受新的智慧和体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若想获得新的智慧和体验,必须保持一种空杯心态,放下旧有的执念和知识。
故事三:破车子的修行者有一个禅宗修行者,他的修行非常认真。
每天清晨,他都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去禅寺修行。
他的自行车非常老旧,常常出故障,需要修理。
禅师悟道的故事
禅师悟道的故事自古以来,禅宗传承着一脉相承的悟道故事。
这些故事传达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即通过直接指向人心,见性成佛。
本文将讲述一位禅师悟道的故事,阐述其在悟道前后的修行经历以及对佛教的影响。
一、禅师悟道前的修行经历这位禅师自幼便生活在佛教环境中,耳濡目染,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毅然放弃了世俗的生活,剃度出家,成为一名禅宗弟子。
他在寺院里勤奋修行,严守戒律,参禅打坐,努力学习佛法。
然而,尽管他付出了许多努力,却始终无法领悟到禅宗的真谛。
二、禅师悟道的过程有一天,禅师在山林中漫步,偶然间听到一阵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在这瞬间,他的心境突然开朗,仿佛一道光照进了他的内心。
他意识到,这就是禅宗所讲的“直指人心”的道理。
风无形无相,却能让人直接感受到它的存在。
同样,禅宗的教诲也如风一般,直接指向人的内心,让人领悟到佛法的真谛。
三、悟道后禅师的修行和教诲禅师在悟道后,对自己的修行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修行方式,而是以自己的悟道体验为基础,积极开展教诲。
他提倡直接指向人心,让人瞬间领悟佛法的教诲,让许多信徒受益。
他的教诲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信徒们的心灵之路。
四、悟道对禅师个人和佛教的影响悟道使禅师的个人修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不再为传统的修行方法所束缚,而是凭借自己的悟道体验,为佛教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的教诲不仅让众多信徒领悟到禅宗的真谛,还影响了后世禅宗的发展方向。
总之,这位禅师的悟道故事传达了禅宗直接指向人心、见性成佛的核心思想。
禅师在悟道前后的修行经历,以及对佛教的影响,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启示:修行并非局限于某种形式,而是要用心去感受、领悟佛法。
禅悟人生故事
禅悟人生故事禅宗是一种深受人们喜欢的佛教流派,其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禅宗强调觉悟和个人的体验以及对人生的认知和探索。
这种思想的深度和范围,可以从一个故事中看到。
一次,修行多年的和尚察觉到自己在理解禅宗教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于是,他前往禅院请教住持。
在中庭,他站在住持的前面,恭敬地焚香拜祷,然后问道:“师父,我多年来一直修行,但我仍然觉得自己没有领悟禅宗的最底层道理。
请你给我讲讲,佛陀悟到的是什么?”住持没有回答,但他转而指着净水池说:“我正在喝一杯咖啡,你要么喝也一起来,要么就不要喝。
没什么复杂的。
”和尚感到似乎自己听懂了一些什么,但还是感到糊涂不清。
他比以往更加的焦虑和困扰。
于是他跑到禅堂,焚香坐在座位上,深入思考住持的话。
他尝试着沉静下来,意识到那片树叶在凛冽的寒风中微微颤抖......最终他明白了一些东西。
他明白了,禅修不是本质上的一种过程,它不是一个技巧或科学,而是一种神圣的状态,一种真正的有生命的存在。
不是外部发生了什么,而是对内部的掌握,是对整个生命的体验。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首先,禅宗必须对内心及时地回应和敏感,这样才能甚至开始接近真相。
禅修是沉淀内心及其无尽的可能性的一个载体。
因此,修禅的人必须准备好真正的心态,没有外界的干扰和心理障碍的状态下,全情投入禅修过程。
这是禅宗与其他宗教和疗愈技巧之间的区别所在。
其次,就如同住持所提到的那样,佛祖奉行的是一种动态的试验过程,是一种真正涉及我们的底层神经系统的人类体验。
类似于喝杯咖啡,禅宗修行要么做要么不做。
禅宗强调每个人必须自行体验、探索和接受它在个人的情况下的养生和治疗效果。
最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禅修是在一个充满爱和理解的环境中进行的,不是一个指责或批判的过程。
寻找到的是爱和深刻的掌握,换作普通人的话语,就是带着爱去看待生活,而不是在人生道路上抗拒或反抗。
不是羡慕周围人的物质财富或幸福,而是不放弃内在力量的搏击。
读禅悟人生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禅宗便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式,吸引着无数追求内心宁静和人生智慧的人们。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禅宗仿佛一盏明灯,照亮了人生的道路,引领我们走向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近日,我有幸阅读了《六祖坛经》等禅宗经典,对禅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禅宗的核心理念禅宗认为,人生在世,烦恼无尽,而禅宗的修行便是帮助人们消除烦恼,达到内心的清净和平和。
禅宗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强调直指人心,即直接指向人的本性,认为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能,关键在于发现和回归自己的本性。
2.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禅宗认为,佛性本自具足,文字、语言只是辅助人们悟道的工具,过分依赖文字和语言反而会束缚人的本性。
3. 顿悟法门。
禅宗主张顿悟,认为修行者通过直接领悟,瞬间达到开悟的境界,而非循序渐进。
4. 修行在行。
禅宗强调修行不仅在禅堂,更在日常生活中,主张将禅的智慧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
二、读禅悟人生的感悟1. 发现内心的宁静在阅读禅宗经典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内心的宁静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源于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世界的认知。
禅宗教导我们要放下执着,不追求外在的名利,而是关注内心的感受。
当我们学会放下,内心的宁静便会油然而生。
2. 洞察人生的真谛禅宗认为,人生如梦,世间万物皆是过客。
通过阅读禅宗经典,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在于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不要为过去的遗憾而懊悔,也不要为未来的未知而担忧,把握住每一个瞬间,便是人生的意义。
3. 学会包容与接纳禅宗强调“无我”,即放下自我,接纳他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自己的执着而与他人产生矛盾。
通过禅宗的修行,我学会了包容与接纳,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他人的不足,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 勇于面对困境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困境。
禅宗教导我们要勇于面对困境,将困境视为成长的契机。
在困境中,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潜力。
禅的100个哲理故事
禅的100个哲理故事1. 无喜好,无苦恼从前有位禅师,他的学生问他:“禅师,我们应该如何摆脱喜好和苦恼?”禅师微笑着说:“你们是否曾尝试过不喜好,不执着于任何事物的状态?”学生茅塞顿开,明白了禅师的教诲。
2. 高山流水有一天,一个人向禅师请教如何修行。
禅师邀请他一同去看流水,禅师问:“你觉得流水是如何流动的?”人回答:“自高山而来,流向深谷。
”禅师点头:“修行就像水流一样,应该充满自然而不设限。
”3. 入火看灯道家有言:“学佛禅者,入火看灯。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火焰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觉知。
当我们能够在外界有情境中发现内心的平和,我们就能真正修行。
4. 空杯心态禅宗有个非常著名的故事,一位学者来拜访禅师,师傅为他准备茶水,一杯满满的倒满了杯子,然后继续倒茶。
茶水溢出了杯子,学者惊讶地问:“师傅,为什么继续倒茶?”师傅微笑着说:“你的心境就像这个杯子一样,已经满了,没有办法装下更多的智慧和教诲。
”5. 一切皆空禅师告诉学生:“一切皆空。
”学生疑惑地问:“师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禅师解释道:“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固有的实体。
了解这个道理,你就能从对物质世界的依赖中解脱出来。
”6. 花开不是花,花落不是花禅师观察到一片花瓣正在落下,他告诉学生:“花开不是花,花落不是花。
”学生询问:“请问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禅师解释说:“花开不是永恒的,花落也不是永恒的。
一切都在不断变化,只有觉知才是永恒的。
”7. 以心换心有一个人问禅师:“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宁?”禅师回答:“你必须以心换心,把内心的固执和纷乱换成慈悲和宽容。
”8. 向内寻找答案禅师告诉学生:“无论你遇到什么问题,都应该向内寻找答案。
内心的平静和智慧是你最好的导师。
”9. 水中月,镜中花禅师告诉学生:“水中月,镜中花,世间的一切皆是幻象,不是实体。
只有通过内心的觉知,才能真正了解这个世界。
”10. 一花一世界禅宗有句箴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禅宗故事,感悟做人的道理篇一:禅宗智慧感悟我的学习杂感这个学期校选课,我选择了《中国禅宗智慧》这门课程。
其实说实话,当初选校选课的时候,并没有多大在意,只是随便一选,当时想学一下禅宗智慧,只是单纯的想了解一下什么是“禅”。
不过,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禅”离我的生活并不遥远,它就在我的身边,它也不想人们想象的那么枯燥,相反,还很有趣。
通过禅宗智慧,我对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产生了兴趣。
禅,我认为,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对人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对天地万物的问与答,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
在我看来,在禅宗的世界里,并没有所谓的对与错,它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心。
有时在常人看来很矛盾的事物,在禅宗的世界里,它很平常。
这也就是我初次接触禅宗时的疑问,在禅宗看来,一切都是对的,一切又都是错的,有时甚至所答非所问。
在课余时间,我也特意看了一下有关禅宗的书籍,了解一下禅宗。
中国禅宗是由唐宋时期无数杰出的禅师创造的。
他们生活在清风翠岩下、枯藤老树间,或互斗机锋,或指天笑月,纵情潇洒而风流。
他们的出家不是为了逃避尘世的喧嚣,而是寻求人生智慧的途径。
他们强调自尊、自信、自立、敢于否定崇拜,敢于离经叛道,从而完成了中印文化的交融,开创了大智大慧的中国禅宗。
博大精深的禅宗,蕴涵着中华文化特有的风采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人生智慧,至今仍不失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座独特的丰碑。
一千多年以来,禅宗吸引了多少文人士大夫为之痴迷,同时成为他们精神的一部分。
在我看来,禅可以使人们把握自己、肯定自己、热爱人生,使我们自由、奔放、果敢、豁达,充满自信。
在不愉快的人生中保持愉快的心情,把世俗的功名看得淡一些,从而生活的洒脱、自然。
禅宗在这一千多年里,通过历代文人雅士的参与和弘扬,对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禅宗,一千多年来的中华文化就不免有所失色。
禅,是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禅的宗旨不是要人们逃避现实生活,而是要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承担责任和义务,发扬人性中的真、善、美,抛弃狭隘和自私,增长智慧,培养爱心。
可以这么说,禅的终极意义是积极入世的,是面向社会人生的。
在课程中看了几部电影,我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其中在《六祖慧能》这部电影中,最被讨论的是六祖慧能所作的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弘忍最终将衣钵传给他,而没有传给神秀,我认为也是从这首偈中慧能证得空性。
而神秀所作的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而被认为仍未悟道。
我认为神秀的偈问题出在,它仍然停留在“有”的范围,他认为身是有的,心是有的,尘埃是有的,而未能触及“空”性。
其次,他认为禅有目标可达,其实我认为擦拭心灵的尘埃只是过程,不是禅的目标。
因为一个人进入心念的安静虽要经过时时拂拭,但是要得到般若,则不是光靠拂拭就能得到的。
慧能的偈之所以比神秀的优秀,我认为它讲出了般若的实相,告诉我们般若不可以被说成一个名相,不能说是“菩提树”或“明镜台”,同样也不能说成“这个”或是“那个”,或什么东西。
般若是绝对的空性,般若本来就不在那里了。
因为清净的自性根本使尘埃没有附着之处,又何必去擦拭呢?慧能因为看到了般若的空性而得到五祖弘忍的衣钵,神秀则仍未得道。
我在课下曾很有兴趣的去查了神秀的历程。
我发现在提到他时,往往是六祖慧能的反面教材,因为慧能太杰出了,使得当时的禅门俊秀神秀被比的黯淡无光。
神秀不如慧能,这是事实,他也因此未能得到五祖的衣钵,这也是事实。
但如果把神秀看得一无是处,则未免有失偏颇。
有这样几个列子可以看出神秀人格的伟大,在公元705年,武则天与中宗曾派使者带诏书请神秀到京城说法,但神秀却自认比不上慧能,推荐慧能,并说慧能是五祖的衣钵传人。
可见神秀是心胸开阔之人,他一生都没有怀恨慧能,甚至敬佩慧能。
二是在神秀晚年时,他的弟子商议到南方找慧能争胜,神秀知道了,却对弟子说:“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
且吾师五祖,亲付衣法,岂徒然哉?吾所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
”[1]这段话非常令人感动,神秀确实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最后,我还有疑问想向老师提出。
因为上课时听到老师讲的那个在梦中得知密码的故事,所以我也想提一下我的困惑。
就是我在有的时候,比如说某一个人说了一段话,或者是做了一些事,在我看来好像似曾相识一样。
就是他说的话或者是做过的事,我在他说之前和做之前就已经听过或者见过了,而且是完全一样的。
好像是从高中开始就有这种情况了,有那么几次了,每次我都很惊讶,和同学说了之后,他们中有的人也和我有同样的经历!而且我感觉还不是在梦境中看到,好像不是做梦。
希望老师能够替我解一下我的疑惑。
还有一个就是,和上面那个差不多,就是在和同学说话时,比如说他说完某句话,我可以知道他下一句要说什么,当然不是每次都知道,也是很少的几次有这个发现。
上面那个是他说完或做完后,感觉似曾相识,这个是在他说之前或做之前,就已经知道要说什么。
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当然不信那些所谓的什么,但是这样的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希望老师可以给我解答一下。
问题:1.禅意境的表现到底是怎样的?2.禅中说到最高境界,就是“空”吗?3.“悟”在禅宗当中是怎样的价值?4.中国的禅宗与印度、日本以及西方的禅有什么不同?5.禅与书法、绘画以及诗词的联系?6.人的真心本性到底是什么?7.禅在现代是不是有所改变?比如说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8.我知道,在西方,也有一些人在学习禅宗,那么禅与基督教有什么不同?它们互相冲突吗?9.怎样才能做到“空”?10.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在文中最后提出的问题,希望老师可以给我解答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以用禅宗来解说吗?如果不可以的话,那到底用什么才能解释?参考:[1]林清玄,《林清玄说禅》,海南出版社,2009年3月,168篇二:禅宗智慧感悟在道家和儒家之后,中国历史又产生了以慧能的《坛经》为代表的禅宗智慧。
禅宗作为佛教,不仅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的一些基本思想,甚至将源头直接追溯到佛祖释迦牟尼那里。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
是时,众皆默然。
唯迦叶尊者破颜为笑。
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乃嘱摩诃迦叶。
” 禅宗正是以心传心,惟论明心见性。
禅宗突显的是个体的心灵在瞬间中直接了悟自身的本性。
可以说,禅宗是中国智慧对于印度佛教最具创造性解释后的独特产物。
也正是如此,它弥补了中国精神结构中的缺失,丰富了心灵的程度。
从禅宗的思想来源来看,一方面它吸取了中国古代儒家孔孟一派的人性论以及道家老庄一派的崇无思想;另一方面它又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的“空”、“有”两宗的思想。
禅宗以禅命名,容易给人误解,仿佛它只是突显了戒定慧中的禅定。
事实上,禅宗之禅与禅定之禅相关,但并非就是禅定之禅。
首先,慧能认为禅宗的根本是“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说明禅宗所追求的是心灵的觉悟。
它只是通过心灵的实践,而不是身体的实践来实现。
一般所说的禅定被狭隘地理解为单纯的身体的静坐行为。
虽然身体的修炼为心灵的觉悟可以提供一定的条件,但它并不能直接解决心灵自身的问题。
正如慧能所质疑的:“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 其次,禅宗当然也肯定禅定对于佛教修行的重要作用,但并不认为禅定就等同于坐禅或者静坐,而是认为它遍及于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一切行为、思想和言说之中。
“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贯穿于人的日常生活的禅定才是真正的禅定。
第三,慧能将禅定解释为心地法门:“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因为它是心灵本性的呈现,所以它不是有相的,而是无相的。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
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对于禅宗而言,佛或者佛性绝对不是人之外的其他什么东西,而就是人自身的自性。
但何谓自性?一般而言,所谓性就是本性,是存在的规定。
而所谓自性则更突出了存在自身的规定。
自性就是本性,也就是存在自身所是的特性。
一方面,自性让存在者自身区别于其他存在者,另一方面,自性让存在者成为其自身。
但在在世界整体中,人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者。
禅宗的革命性在于,它不仅将佛的佛性理解为自性,而且将人的自性解释为本心。
这就是说,每一个人自身就具有佛性。
于是成佛的问题便不是一个一般世界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而且是个人此时此地的问题,并且主要表现为个人的心灵的问题。
慧能将佛性完全理解为人的自性,因此人的自性便完全具有佛性的特点。
他曾感叹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所谓自性本自清净,是指它没有原始无明的污染、遮蔽,以及由此而来的无穷烦恼和痛苦,而是纯洁的、透明的。
对于自性,神秀的偈语尚未体悟其自身。
他认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的问题在于,他对于自性把握为有,而没有理解为空。
同时,他只是要去掉污染,而没有能体悟清净。
与此完全不同,慧能说出了自己另外的心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
慧能除了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