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智慧感悟
禅悟生活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禅宗”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禅宗讲究“禅悟”,即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禅宗文化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人们追求心灵宁静、感悟生活的途径。
在此,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对禅悟生活的感悟心得。
一、禅悟生活的内涵禅悟生活,即以禅宗的思想为指导,将禅宗的修行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实现心灵的升华。
禅悟生活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崇尚自然:禅宗强调“自然”二字,认为万物皆有禅意,人应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
2. 顿悟人生:禅宗讲究“顿悟”,即瞬间领悟人生的真谛。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在平凡中发现美好,领悟人生的真谛。
3. 修心养性:禅宗认为,修行不仅仅是修身体,更是修心灵。
在生活中,我们要注重修心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4. 知足常乐:禅宗讲究“知足”,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度,人应学会知足,珍惜眼前人、事、物。
5. 勇于担当:禅宗强调“担当”,认为人生在世,应勇于承担责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二、禅悟生活的实践1. 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放下内心的烦恼,顺应自然。
比如,面对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我们可以放下手机,静心欣赏,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练习禅坐、冥想等方式,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达到内心的宁静。
2. 顿悟人生,领悟人生的真谛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在平凡中发现美好,领悟人生的真谛。
比如,在与人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倾听、理解他人,从中领悟人生的智慧。
同时,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亲情、友情、爱情,让生活充满阳光。
3. 修心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在禅悟生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修心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饮食有节等。
(2)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宽容待人,理解他人的不足。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4. 知足常乐,珍惜眼前人、事、物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知足,珍惜眼前人、事、物。
师傅说禅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禅宗便以其独特的修行方式、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寻求心灵慰藉和智慧启迪的人们。
我有幸跟随一位禅宗师傅修行,在这段旅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禅宗的魅力,以下是我对师傅说禅的一些感悟心得体会。
一、禅宗的智慧1. 禅宗的核心思想禅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主张通过修行来认识自己内心的本性,从而达到解脱烦恼、觉悟成佛的境界。
师傅在教导我们时,经常强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即不依赖文字和教条,而是直接从内心去领悟禅宗的智慧。
2. 禅宗的修行方法禅宗的修行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坐禅、参禅、行禅等。
师傅教导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中去体验禅宗的智慧,如“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即在吃饭时专注于吃饭,睡觉时专注于睡觉,从而做到“无念、无相、无住”。
3. 禅宗的生活态度禅宗倡导“平常心是道”,即以平常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境遇。
师傅教导我们要学会放下执着,以宽容、慈悲的心态对待他人,从而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二、师傅的教诲1. 修行的心态师傅常说:“修行先修心,心若不动,万物皆空。
”他教导我们要放下心中的烦恼和执着,以清净、空灵的心态去面对修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观照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的起心动念,从而调整自己的心态。
2. 修行的过程师傅告诉我们,修行是一个不断克服自己习气、完善自己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最终达到觉悟的境界。
3. 修行的目的师傅强调,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和他人都能够得到解脱和幸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将禅宗的智慧融入到生活中,为这个世界带来正能量。
三、感悟心得1. 禅宗让我学会了放下通过跟随师傅修行,我逐渐学会了放下内心的烦恼和执着。
在日常生活中,我不再为琐事发愁,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一切。
这让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2. 禅宗让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禅宗让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即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彻悟禅师语录白话
彻悟禅师语录白话彻悟禅师,是中国禅宗历史上的一位重要禅师,他的教诲以深刻的智慧和直击人心的语言而闻名。
他的语录成为了禅宗修行者们的指南,通过其中的禅理和禅悟,引导人们走上通向真实自我的道路。
本文将以白话的形式,将彻悟禅师的语录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禅宗的智慧。
1. 悟道无门,可进可退,全在心念。
这句话告诉我们,修行禅宗并不是一定要通过特定的方法或途径,而是要通过觉察和反省自己的内心,以了悟自性的真相。
没有固定的门槛或标准,只要心念净空,悟道的大门便会向我们开放。
2. 禅宗讲的是一种无上的智慧,不是言语的慰藉。
禅宗的智慧是超越语言的,它无法通过言语来完全表达。
禅宗的修行者们应该通过亲身体验和悟性的觉醒来理解禅宗的真义,而不是仅仅依赖于言辞的描述或教条的传授。
3. 禅不是追求特殊的境界,而是在平凡中发现不凡。
禅修并不是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而是通过对平凡生活的觉察和体验,发现其中的不凡之处。
禅宗的修行者们应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体悟禅理,从平凡的事物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4. 禅修不在于学问的积累,而在于内心的净化。
禅修并不是一种学问,也不是对于经书的死记硬背。
禅宗的修行者们应该通过内心的净化,摆脱烦恼和执著的束缚,实现心灵的解脱和觉醒。
5. 不要固守名相,看破一切,不受其扰。
禅宗的修行者们应该超越名相的表象,看破万象的虚妄。
不要被外界的名利诱惑所困扰,要以超然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6. 禅宗是无我之修,要舍弃执著的自我,体悟真实的自性。
禅宗的修行强调无我,意味着要放下执著的自我,超越个体的束缚,去体悟真实的自性。
只有舍弃个人的欲望和执念,才能真正体验到禅宗的无边境界。
7. 在平静中观照自心,体悟无尽的智慧。
通过在内心的平静中观照自己,我们可以超越思维的纷扰,体悟到内心中无尽的智慧。
只有在平静的状态下,我们才能真正地体验到禅宗的智慧和解脱。
总结起来,彻悟禅师的语录传达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和修行方法。
禅宗故事感悟做人的道理
禅宗故事感悟做人的道理篇一:禅宗智慧感悟我的学习杂感这个学期校选课,我选择了《中国禅宗智慧》这门课程。
其实说实话,当初选校选课的时候,并没有多大在意,只是随便一选,当时想学一下禅宗智慧,只是单纯的想了解一下什么是“禅”。
不过,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禅”离我的生活并不遥远,它就在我的身边,它也不想人们想象的那么枯燥,相反,还很有趣。
通过禅宗智慧,我对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产生了兴趣。
禅,我认为,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对人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对天地万物的问与答,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
在我看来,在禅宗的世界里,并没有所谓的对与错,它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心。
有时在常人看来很矛盾的事物,在禅宗的世界里,它很平常。
这也就是我初次接触禅宗时的疑问,在禅宗看来,一切都是对的,一切又都是错的,有时甚至所答非所问。
在课余时间,我也特意看了一下有关禅宗的书籍,了解一下禅宗。
中国禅宗是由唐宋时期无数杰出的禅师创造的。
他们生活在清风翠岩下、枯藤老树间,或互斗机锋,或指天笑月,纵情潇洒而风流。
他们的出家不是为了逃避尘世的喧嚣,而是寻求人生智慧的途径。
他们强调自尊、自信、自立、敢于否定崇拜,敢于离经叛道,从而完成了中印文化的交融,开创了大智大慧的中国禅宗。
博大精深的禅宗,蕴涵着中华文化特有的风采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人生智慧,至今仍不失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座独特的丰碑。
一千多年以来,禅宗吸引了多少文人士大夫为之痴迷,同时成为他们精神的一部分。
在我看来,禅可以使人们把握自己、肯定自己、热爱人生,使我们自由、奔放、果敢、豁达,充满自信。
在不愉快的人生中保持愉快的心情,把世俗的功名看得淡一些,从而生活的洒脱、自然。
禅宗在这一千多年里,通过历代文人雅士的参与和弘扬,对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禅宗,一千多年来的中华文化就不免有所失色。
禅语人生感言
人生如禅,禅如人生。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禅意总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启迪。
禅,是一种境界,一种超脱,一种对生活的感悟。
禅语,则是禅宗智慧的结晶,它简洁而深刻,富含哲理。
以下是我对禅语人生的几点感悟。
一、放下执念,自在人生“放下执念,才能自在人生。
”这是禅宗大师们常说的禅语。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种种烦恼和困扰,而执念正是这些烦恼的根源。
放下执念,就是要学会接纳生活中的不如意,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为名利、地位、感情等琐事发愁,执念让我们无法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
放下执念,就是要学会淡泊名利,不贪恋世俗的繁华。
当我们放下执念,就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体验到生活的真谛。
二、随缘而安,顺应自然“随缘而安,顺应自然。
”这是禅宗的另一句禅语。
人生如梦,世事无常。
我们无法掌控一切,只能顺应自然,随缘而安。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会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强求,不抱怨。
顺应自然,就是要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当我们看到一朵盛开的花,一片翠绿的叶子,一缕温暖的阳光,都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在顺应自然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找到内心的平和,体验到生活的真谛。
三、内心宁静,智慧自来“内心宁静,智慧自来。
”这是禅宗大师们对人生的另一番感悟。
在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外界的诱惑和纷扰所困扰,导致内心无法宁静。
而内心宁静,则是智慧的源泉。
当我们学会放下执念,顺应自然,内心自然会变得宁静。
在宁静的内心中,我们能够更好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智慧自来,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四、禅意生活,感悟人生“禅意生活,感悟人生。
”这是禅宗大师们倡导的生活态度。
禅意生活,就是要以禅宗的智慧去面对生活中的点滴,感悟人生的真谛。
在禅意生活中,我们学会珍惜眼前的美好,关爱身边的人。
我们不再追求物质的奢华,而是追求心灵的富足。
在禅意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体验到人生的幸福。
五、禅心向善,和谐社会“禅心向善,和谐社会。
禅宗体会
关于禅宗的杂感正文:佛教,全名佛陀教育。
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
教学的内容,从时间来说,包括过去、现在、未来。
就空间而言,从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
不分国家、族群、宗教,包含无限维次的空间。
佛法非哲学。
因哲学中必定有能所、有对待,故有唯心、唯物之说。
而佛法说明宇宙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则能所是一、心物不二,绝对没有丝毫分别对立。
通过中国禅宗智慧课程中:生活型禅宗,文化型禅宗,历史禅宗等的学习,我明白了禅宗是很深奥的,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包容万象,尤其是:据说有一次,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他拿着一朵花,面对大家,一言不发,这时听众们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只有迦叶会心地一笑。
于是释迦牟尼便高兴地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禅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只要留意,我们就会体会到。
但我们已经习惯地用自己现有的妄心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有时我们太过于执着,也太过于坚持某些不该坚持,放弃某些不该放弃的。
但是,我们又必须得由自己的妄心去发现自己的真心,真心即: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
参禅的过程就是找到自己的本心,找到自己的真心,但有些人如中国的某些参禅者和泰国的小乘一样,只注重自己的身体的磨练,只是苦修折磨自己在世上的皮囊而没有意识到自己精神上的苦练。
正如小隐于深山大隐于市一样,他们还是无法摆脱小乘佛法的至酷。
就像真心只有一个一样,悟也只有一种,但误却有千万种。
心正则崎岖即为坦途;心不正则大道为邪路。
真理若是明月,指向明月的手指是什么?这就是禅宗的特性,为什么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而又有一些典籍流传,又会有那根手指呢?我们是通过那根手指参的禅,但是这不是参禅的唯一法门,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的方式开悟,众生本无相,无实相,无法相,一切虚幻,有如梦幻泡影,只为找到那妙明本心。
工作中的禅学心得体会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感到身心疲惫,渴望找到一种平衡与宁静。
而禅学,作为东方哲学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实践方法,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自我、调整心态、提升工作效率的途径。
以下是我对工作中禅学心得的体会。
一、禅学思想在工作中的应用1. 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思想禅宗强调直接体验,反对文字和理论的束缚。
在工作中,我们应学会放下书本知识,用心去感受、去实践。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2. 禅宗“无我”的思想“无我”是禅宗的核心思想之一,意味着超越自我,关注整体。
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放下个人的得失,关注团队和公司的利益,以集体荣誉为重。
3. 禅宗“当下”的思想禅宗倡导活在当下,珍惜每一个瞬间。
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把握现在,不拘泥于过去,也不担忧未来。
专注于当前的任务,以最佳状态投入工作。
二、禅学实践在工作中的应用1. 专注力训练禅宗认为,专注是修行的关键。
在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冥想、静坐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注力。
具体方法如下:(1)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坐下或躺下。
(2)闭上眼睛,深呼吸,放松身体。
(3)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气息进出鼻孔、腹部起伏。
(4)当注意力开始游离时,轻轻将其拉回呼吸上。
2. 放下执念禅宗认为,执着是痛苦的根源。
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放下对成绩、地位、利益的执念,以平常心面对一切。
具体方法如下:(1)认识到执着是无益的,只会给自己带来烦恼。
(2)学会接受现实,珍惜当下。
(3)关注工作本身,而非外在评价。
3. 善待他人禅宗强调慈悲为怀。
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尊重同事,以和谐相处。
具体方法如下:(1)主动倾听他人意见,虚心接受批评。
(2)关心同事的生活,给予帮助。
(3)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增进彼此了解。
三、禅学心得体会1. 禅学使我更加珍惜当下通过禅修,我学会了活在当下,不再为过去的事情懊悔,也不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担忧。
在工作中,我更加专注于当前的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禅修的感悟简短800字(优秀范文5篇)
禅修的感悟简短800字(优秀范文5篇)关于禅修的感悟简短,精选5篇优秀范文,字数为800字。
禅修是一种修行方法,通过冥想来培养内心的平静与觉知。
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我在禅修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和感悟。
是我总结的一些句子,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禅修的感悟简短(优秀范文):1禅修是一种修行方法,通过冥想来培养内心的平静与觉知。
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我在禅修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和感悟。
是我总结的一些句子,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1. 内心的平静是禅修的最大收获,它让我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净土。
2. 禅修教会了我如何与内心的烦恼和压力和平相处,让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挫折。
3. 在禅修中,我学会了如何放下过去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担忧,活在当下的当下,珍惜每一个瞬间。
4. 禅修让我更加觉知自己的思绪和情绪,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和引导它们,不再被它们所左右。
5. 在禅修中,我明白了人生的变幻无常,学会了接受一切的流转和变化,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
6. 禅修帮助我认识到自己与世界的联系,让我感受到一切众生的平等和共通性。
7. 通过禅修,我认识到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引导我走向内心的自由和智慧。
8. 在禅修的道路上,我学会了自律和坚持,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品质,为我的学业和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 禅修让我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懂得了怀有一颗虚怀若谷的心,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和谐相处。
10. 最重要的是,禅修给了我一个重新认识自己、自己、成长自己的机会,它是我成为一名优秀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禅修是我人生中宝贵的经历和财富,它教会了我如何平衡内心、觉知自己,并以智慧、慈悲和喜舍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我相信,在禅修的指引下,我将能够成为一名更加优秀和有价值的人。
禅修的感悟简短(优秀范文):2禅舞作为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通过舞动的动作和呼吸来达到身心的和谐。
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我有幸参加了初级禅舞课程,并对禅舞有了深刻的感悟。
一修禅师讲座心得体会
近日,我有幸聆听了著名的一修禅师关于佛教文化的讲座,深受启发。
一修禅师以其深邃的佛学素养、丰富的禅宗经验和博大的慈悲情怀,为我们揭示了佛教的智慧与真谛。
以下是我对一修禅师讲座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禅宗的内涵与意义一修禅师在讲座中详细阐述了禅宗的内涵与意义。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强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主张直接从心灵深处体悟佛性。
禅宗的宗旨是“见性成佛”,即通过修行,使自己的心灵达到清净、觉悟的境界。
在禅宗看来,佛性本具,人人都有成佛的潜力。
一修禅师说:“禅宗认为,众生皆有佛性,只是被无明所蔽,不能显现出来。
通过修行,我们可以去除无明,恢复本心,从而成佛。
”这句话让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人内心都蕴藏着无尽的智慧与力量,关键在于如何去发掘和运用。
二、修行的方法与途径一修禅师在讲座中介绍了禅宗的修行方法与途径。
他认为,修行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信仰,坚定对佛法的信念。
他说:“信仰是修行的基石,只有坚定信仰,才能在修行中不断前进。
”接下来,一修禅师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修行的方法:1. 修心:修心是禅宗修行的核心。
一修禅师强调,修心就是要去除烦恼、净化心灵。
他说:“修行不是追求外在的成就,而是要回归内心的平静与清净。
”2. 修戒:戒律是修行的重要保障。
一修禅师指出,遵守戒律可以让我们远离恶行,积累善缘。
他说:“戒律是修行的规矩,只有遵守戒律,才能在修行中不断进步。
”3. 修慧:修慧是修行的目标。
一修禅师认为,修慧就是要开悟,体悟佛性。
他说:“慧是修行的果实,只有开悟,才能达到成佛的境界。
”三、慈悲与利他的精神一修禅师在讲座中强调了慈悲与利他的精神。
他认为,佛教的核心是慈悲,修行者要心怀慈悲,关爱众生。
一修禅师说:“慈悲是佛法的灵魂,只有心怀慈悲,才能在修行中不断成长。
”他还指出,利他是修行的最高境界,修行者要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用于帮助他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一修禅师的慈悲与利他精神让我深受触动。
禅师开示讲座心得体会范文
近日,我有幸聆听了著名禅师的讲座,深受启发。
在禅师的智慧引导下,我仿佛穿越了喧嚣的尘世,找到了心灵的宁静之地。
以下是我对这次讲座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禅宗的智慧禅宗是我国佛教的重要流派,以其独特的修行方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修行者。
在讲座中,禅师从多个角度阐述了禅宗的智慧,让我对禅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 禅宗的修行方法禅宗主张“顿悟”,认为修行者应放下执着,顺应自然。
禅师在讲座中提到,修行者要学会“放下”,放下名利、放下执着、放下烦恼,才能达到心灵的宁静。
他还强调,修行不是一味地追求外在的成就,而是要关注内心的成长。
2. 禅宗的处世哲学禅宗强调“随缘”,即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不强求。
在讲座中,禅师教导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境,要学会“随缘”,不要过于执着于结果,而是要关注过程。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
3. 禅宗的人生观禅宗认为,人生如梦,一切皆为虚幻。
在讲座中,禅师教导我们要认识到人生的无常,放下对物质的执着,追求内心的清净。
同时,他还强调,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外在的成就,而在于内心的成长。
二、禅师的教诲在讲座中,禅师不仅传授了禅宗的智慧,还结合实际生活,对我们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教诲。
1. 勇于面对困境禅师告诉我们,人生难免会遇到困境,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
在面对困境时,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内心的平静,勇敢地迎接挑战。
2. 学会感恩禅师强调,要学会感恩。
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因为它们都是我们成长的契机。
只有心怀感恩,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
3. 关注内心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内心的需求。
禅师提醒我们,要学会关注内心,给自己留一片宁静的空间。
三、心得体会通过聆听禅师的讲座,我深刻体会到了禅宗的智慧。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1. 学会放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名利、执着、烦恼所困扰。
通过禅师的教诲,我明白了学会放下的重要性。
放下意味着不再为过去的错误而懊悔,不再为未来的未知而担忧,而是专注于当下,活在当下。
心得体会-禅宗故事,感悟做人的道理
心得体会-禅宗故事,感悟做人的道理禅宗故事是我近年来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它集合了禅宗的智慧和教诲,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故事,让我领悟到了做人的深层道理。
首先,禅宗故事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对待生活的起伏。
在这些故事中,有人得到了意外的财富,有人失去了所有的财产,还有人面对着挫折和困境。
然而,这些人却能以平静和淡然的心态接受一切。
他们明白,财富和物质并不是真正的幸福所在,而是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因此,无论是得还是失,他们都能坦然面对,不为外物所扰。
其次,禅宗故事告诉我要学会拥有一颗平等的心态。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常常会被爱憎,得失所困扰,而禅宗故事提醒我们要超越这些情感的波澜。
故事中的禅师们常常以超然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不管是贵人还是贱人,都能给予同样的关怀和善心。
这让我明白,无论别人对待我如何,我都要保持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都能一视同仁。
另外,禅宗故事也教会了我要珍惜当下。
人生的旅程中,我们往往会过于纠结于过去的遗憾,或者迷恋于未来的希望。
然而,禅宗故事告诉我,现在才是真正存在的时刻,它们提醒我要活在当下,珍惜每一刻的经历和感受。
无论是喜悦还是痛苦,都是人生的一部分,都值得我们用心去体验和品味。
最后,禅宗故事教会了我要保持一颗清净的心灵。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常常容易迷失自己,被欲望和杂念所驱使。
然而,禅宗故事提醒我要时刻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让自己不被外界的喧嚣所扰。
只有心灵清净了,才能真正感受到内心的安宁和快乐。
通过阅读和思考禅宗故事,我深深地感悟到了做人的道理。
这些故事激励着我不断地反思和成长,帮助我更好地应对生活的挑战。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真正理解并运用这些道理,我们将能以更加积极、健康和平静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禅宗智慧就是三句话
禅宗智慧就是三句话
禅宗智慧的核心思想是“人皆佛性,无念顿悟”,而且悟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如此便可净化心灵,提升境界。
用最通俗最直白的话来表述,就是三句话:
一是“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这是禅宗“天人本一”之大道。
在眼下名利风行的驱使下,终日奔波忙碌,身心疲惫不堪。
禅宗是一种回归本心的修行,其根本意义在于引导人们安于现实,乐于日常,凡人皆可以本我之心实现人生的超越。
二是“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
当今社会浮躁,生活喧嚣,都有功利之心,急于求成,很多吃饭成了不堪负重的工作和交际,睡觉也清净不下来。
禅宗名言有录:月影松涛含道趣,鸟语花香透禅机,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要活在当下,做在当下,想在当下,心放在当下。
三是“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好”。
这是讲一切皆空的人生境界。
一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偈充分表达出禅宗“万物皆空”的智慧。
佛者,心也;心者,空也,学佛就是悟道,悟道就是怀空,此乃禅宗之真谛。
要想得开,放得下,就能吃得香,睡得甜。
《禅宗》读后感_《禅宗》读书心得范文
《禅宗》读后感_《禅宗》读书心得范文禅宗(又名:佛心宗),中国汉传佛教主导宗派,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禅宗的思想特点主要是相对于印度佛教、中国佛教其他宗派的差异性而言,禅宗内部不同派别的思想也有差异,这里是从总体上论述禅宗的思想特点,主要有:1.直指人心,不立文字。
佛教其他各派都重视心性修持和经典教化在由凡转圣中的作用,禅宗却有所不同。
它在心性修持上提倡单刀直入,径直指向当下现实的人心,体验清净本性,见性成佛。
不重视经典和言教,废除坐禅,排斥繁琐名相辨析,否定绝对权威,反对偶像崇拜。
这种简易明快的禅修道路和方法是禅宗思想的根本特点。
2.成就理想,不离现实。
其他佛教派别普遍地排斥现实生活,而禅宗却肯定现实生活的合理性,认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是人的自然本性的表露,洋溢着禅意,人们要在平平常常的感性生活中去发现清净本性,体验禅境,实现精神超越。
这种寓理想于现实中,在现实生活中成就理想的主张使禅修具有最为接近世俗生活的优长,具有十分明显的活用实用价值。
3.继承传统,不断创新。
禅宗除继承佛教外,最重视结合中土固有的传统思想,是最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
如它继承道家的道、无、自然、无为无不为等范畴、命题和思想,也和道家一样具有鲜明的超越差异、对立、矛盾的意识。
同时,禅宗不仅创造了一系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现实超越方法,而且又否定了道家“游于尘垢之外”的脱离现实生活的超越道路。
如上所说,禅宗主张在现实的感性生活中实现心理、观念、精神的超越。
禅宗是继承道家,又超越道家,这也是它的影响作用在唐末以来一时超过道家的原因所在。
综合以上对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和特点的简要评析,我们似可以回答以下的问题:1.什么是中国禅宗的禅?中国禅宗的禅是一种文化理想,一种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独特修持方法,或者说是一种生命哲学、生活艺术、心灵超越法。
读禅悟人生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禅宗便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式,吸引着无数追求内心宁静和人生智慧的人们。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禅宗仿佛一盏明灯,照亮了人生的道路,引领我们走向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近日,我有幸阅读了《六祖坛经》等禅宗经典,对禅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禅宗的核心理念禅宗认为,人生在世,烦恼无尽,而禅宗的修行便是帮助人们消除烦恼,达到内心的清净和平和。
禅宗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强调直指人心,即直接指向人的本性,认为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能,关键在于发现和回归自己的本性。
2.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禅宗认为,佛性本自具足,文字、语言只是辅助人们悟道的工具,过分依赖文字和语言反而会束缚人的本性。
3. 顿悟法门。
禅宗主张顿悟,认为修行者通过直接领悟,瞬间达到开悟的境界,而非循序渐进。
4. 修行在行。
禅宗强调修行不仅在禅堂,更在日常生活中,主张将禅的智慧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
二、读禅悟人生的感悟1. 发现内心的宁静在阅读禅宗经典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内心的宁静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源于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世界的认知。
禅宗教导我们要放下执着,不追求外在的名利,而是关注内心的感受。
当我们学会放下,内心的宁静便会油然而生。
2. 洞察人生的真谛禅宗认为,人生如梦,世间万物皆是过客。
通过阅读禅宗经典,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在于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不要为过去的遗憾而懊悔,也不要为未来的未知而担忧,把握住每一个瞬间,便是人生的意义。
3. 学会包容与接纳禅宗强调“无我”,即放下自我,接纳他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自己的执着而与他人产生矛盾。
通过禅宗的修行,我学会了包容与接纳,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他人的不足,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 勇于面对困境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困境。
禅宗教导我们要勇于面对困境,将困境视为成长的契机。
在困境中,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潜力。
达摩祖师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佛教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而达摩祖师作为佛教禅宗的初祖,他的思想和教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佛教史上,达摩祖师以其独特的禅宗思想,为我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阅读了达摩祖师的教诲后,我深感其思想的博大精深,以下是我对达摩祖师感悟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禅宗思想的精髓1.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达摩祖师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思想。
他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只要认识自己的本性,就能达到成佛的境界。
这种思想打破了传统的繁琐仪式和教条束缚,使佛教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2. 无念无住,不立文字达摩祖师主张“无念无住,不立文字”的修行方法。
他认为,修行者应该放下执着,不被文字和教条所束缚,直接体悟佛性。
这种修行方法强调内心体验,摒弃了形式主义的束缚,使修行更加纯粹。
3. 静坐冥想,感悟人生达摩祖师认为,静坐冥想是修行的重要方法。
通过静坐,修行者可以排除杂念,达到清净无染的境界。
在这个过程中,修行者可以感悟人生,认识到自己的本性,从而实现心灵的升华。
二、达摩祖师感悟心得1. 洞悉人生的真谛通过学习达摩祖师的教诲,我深刻认识到人生的真谛。
人生如梦幻泡影,世间万物皆无常。
我们应该放下执着,顺应自然,珍惜当下,才能活出真实的人生。
2. 培养内心的平静达摩祖师的教诲使我明白了内心的平静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外界的喧嚣和内心的杂念所困扰。
通过静坐冥想,我们可以培养内心的平静,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3. 关注自我成长达摩祖师的教诲让我意识到,关注自我成长是人生的关键。
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4. 传承禅宗文化作为达摩祖师的信徒,我们有责任传承禅宗文化。
我们应该将禅宗的智慧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于禅宗的教诲。
三、结语达摩祖师的教诲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人生道路。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学习达摩祖师的禅宗思想,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智慧,为实现人生的真谛而努力。
达摩人生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达摩,原名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奠基人,他的思想深刻,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达摩的人生哲学中,他强调“禅宗在心”,主张“见性成佛”。
本文将从达摩的人生感悟出发,探讨其哲学思想,并结合自身心得体会,阐述达摩人生哲学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二、达摩人生感悟1. 禅宗在心达摩认为,禅宗的本质在于人心,他说:“禅者,心也。
”这意味着,禅宗的修行不是外在的仪式,而是内心的觉悟。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追求物质财富,而忽略了内心的需求。
达摩的人生感悟告诉我们,只有关注内心,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2. 见性成佛达摩强调“见性成佛”,即通过修行,发现自己本具的佛性。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佛性,只是被无明所遮蔽。
通过禅修,我们可以揭开无明的面纱,发现内心的佛性。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为名利所困,无法找到内心的平静。
达摩的人生感悟启示我们,要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找到佛性,从而获得解脱。
3. 无分别心达摩提倡“无分别心”,即不对事物进行好坏、善恶的分别。
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一切。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被偏见和歧视所困扰,达摩的人生感悟提醒我们,要消除分别心,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人。
4. 无住于心达摩强调“无住于心”,即不对事物产生执着。
他认为,执着会导致痛苦,只有放下执着,才能获得自在。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为名利、情感所困,达摩的人生感悟启示我们,要学会放下,才能获得内心的自由。
三、心得体会1. 关注内心达摩的人生感悟让我深刻认识到,关注内心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忽略了内心的需求。
通过学习达摩的哲学思想,我明白了要关注内心,寻找内心的平静。
2. 消除分别心达摩提倡“无分别心”,让我意识到,消除分别心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偏见和歧视而与他人产生矛盾。
学习达摩的人生感悟,让我明白了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人,消除分别心。
3. 学会放下达摩强调“无住于心”,让我认识到,学会放下的重要性。
《禅宗》读后感《禅宗》读书心得范文
《禅宗》读后感《禅宗》读书心得范文禅宗(又名:佛心宗),中国汉传佛教主导宗派,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
下面是WTT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禅宗》大学生读后感一禅宗的思想特点主要是相对于印度佛教、中国佛教其他宗派的差异性而言,禅宗内部不同派别的思想也有差异,这里是从总体上论述禅宗的思想特点,主要有:1.直指人心,不立文字。
佛教其他各派都重视心性修持和经典教化在由凡转圣中的作用,禅宗却有所不同。
它在心性修持上提倡单刀直入,径直指向当下现实的人心,体验清净本性,见性成佛。
不重视经典和言教,废除坐禅,排斥繁琐名相辨析,否定绝对权威,反对偶像崇拜。
这种简易明快的禅修道路和方法是禅宗思想的根本特点。
2.成就理想,不离现实。
其他佛教派别普遍地排斥现实生活,而禅宗却肯定现实生活的合理性,认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是人的自然本性的表露,.洋溢着禅意,人们要在平平常常的感性生活中去发现清净本性,体验禅境,实现精神超越。
这种寓理想于现实中,在现实生活中成就理想的主张使禅修具有最为接近世俗生活的优长,具有十分明显的活用实用价值。
3.继承传统,不断创新。
禅宗除继承佛教外,最重视结合中土固有的传统思想,是最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
如它继承道家的道、无、自然、无为无不为等范畴、命题和思想,也和道家一样具有鲜明的超越差异、对立、矛盾的意识。
同时,禅宗不仅创造了一系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现实超越方法,而且又否定了道家“游于尘垢之外”的脱离现实生活的超越道路。
如上所说,禅宗主张在现实的感性生活中实现心理、观念、精神的超越。
禅宗是继承道家,又超越道家,这也是它的影响作用在唐末以来一时超过道家的原因所在。
综合以上对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和特点的简要评析,我们似可以回答以下的问题:1.什么是中国禅宗的禅?中国禅宗的禅是一种文化理想,一种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独特修持方法,或者说是一种生命哲学、生活艺术、心灵超越法。
禅宗感悟生命的句子
禅宗感悟生命的句子事情进展顺利时,不要假装修行者;遇到挫折不要见怪。
这个世界比你想象的还要糟糕,比你想象的还要好。
愿你的善良被温柔对待,愿你不受世俗的影响。
所有的相遇*最终都会离开,但告别的方式不同。
其中,没有怜悯,没有不幸,只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故事,都是从起源,从边缘开始的。
人生结束后,不是胜利,而是安心。
坏人赢了,但良心输了。
做一个男人,内心的平静意味着一生的胜利。
任何时候,都要记得给生活留点余地,不冒进,不颓废,不紧张,不松懈,得到时不自满,失去时不郁郁寡欢,在得失之间保持冷静。
思想好的人会得到上天的保佑。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扮演什么角色,都要守护一颗善良的心。
不要担心我们的好意。
没人能看到。
当你看到丑变得越来越美,当你发现每一朵花每一片草都在对你微笑,当你发现一切都充满了幸运,当你发现身边的人越来越喜欢你,这就是一种善意的回报。
佛教有一句话,就是努力,就会得到想要的。
也就是说,我们会在力所能及的部分做到最好。
至于*的最终结果,顺其自然,不要盲目坚持。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有压力。
任何事情的成败都是相对的,都是可以转化的。
如果这种暂时的得失造成压力,不仅没有用,还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一切都是我自己用的,却不属于我。
我们要抛弃的,全是坚持。
放下贪婪和无知,不要对生活的苦难绝望,不要执着于生活的快乐。
人要经得起逆境的磨炼,静下浮躁的心。
磨难是导师,指引我们走向光明,感受现实世界,升华境界。
逆境中放松,磨难中沉思,永远心存感激。
人生就是怀着大恩大德走过荆棘,即使被刺伤,也不会改变初衷。
这个世界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有各种各样的恶人在诋毁,有各种各样的敌意在抗争。
但永远不要放弃对这个世界的善良,不要让恶人把自己变成恶人,不要让挫折带走生活的勇气。
不管周围的人如何刺伤你的身体,你的内心还是应该充满善意,这样才不会伤害自己和他人。
生活中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你自己的内心。
不同的心情导致不同的感受。
南海禅寺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我国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各大寺庙成为人们心灵寄托和修身养性的圣地。
南海禅寺,作为我国佛教名刹之一,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南海之滨,历经千年风雨,依然香火旺盛。
我有幸在炎炎夏日,走进南海禅寺,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宁静的氛围,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洗礼。
以下是我对南海禅寺的感悟心得体会。
一、禅意盎然,宁静致远踏入南海禅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的建筑和青翠的竹林。
禅寺的布局严谨,飞檐翘角,古色古香。
在这里,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禅意盎然的年代。
在禅寺内,我感受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宁静。
这里的僧人们身着素衣,面容安详,专心修行。
他们或盘腿而坐,闭目冥想;或手捧经卷,吟诵佛号。
这种宁静的氛围让我内心平静,浮躁的情绪得到了舒缓。
在南海禅寺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禅意的存在。
寺庙内的佛像、香炉、经幡等,无不彰显着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这里,我明白了禅宗的智慧:禅不在远处,就在当下。
只有放下执念,回归内心,才能真正体会到禅的境界。
二、禅宗智慧,启迪人生南海禅寺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传播地,更是禅宗智慧的源泉。
在参观过程中,我聆听了法师们讲解禅宗故事,深受启发。
禅宗讲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强调直接体验,即“见性成佛”。
在法师的讲解下,我明白了禅宗智慧的核心:破除执着,回归本性。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各种烦恼和困扰,而禅宗告诉我们,要学会放下,学会顺应自然,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在南海禅寺,我还了解到禅宗的“公案”文化。
公案是禅宗特有的修行方式,通过提问和解答,激发修行者的智慧。
这些公案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通过学习公案,我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修行之路,永无止境在南海禅寺,我看到了许多信徒虔诚地拜佛、祈祷。
他们中有年迈的老人,有年轻的学子,也有忙碌的上班族。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信仰,但共同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心灵的安宁。
参观南海禅寺让我深刻认识到,修行之路永无止境。
禅宗的人生感悟句
禅宗的人生感悟句禅宗语言中的人生感悟句禅宗蕴含着佛教的智慧,是人生的大智慧,是人生的指南针。
这里是阳光网边肖精心整理的禅宗生活哲理句,请收藏给喜欢的朋友。
感受禅宗生活的句子(节选)1。
如果你在受苦,你要善于照顾自己的内心,不要受外界环境的左右,xx记不住。
2.记住家和一切,你不必整天说话;如果你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家人,你不妨坦率而忠诚;一个小小的微笑X很可爱,家里马上就看到光了;通过忠实的妻子忍受风暴。
3.健康是X的大兴趣,满足是X的好财产,信任是X的好命运,安心是X的大幸福。
4、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认识它的本质,认识它的本质,再认识它的日子。
5.荆棘是用来依附其他东西的,但你却依附着它们。
当然,自找麻烦。
不要依赖你不能依赖的人。
6.边境上没有丑,但丑从心开始。
7.佛说:你以色空相夺如来,如来以色空藏,遍行法界。
8.佛是众生的良药。
如果你生病了,这药就没用了。
病(病头有‘坏’字)药除佛魔。
这件大事的前因后果有一点对应。
9.不悟自然,即佛是众生。
当你意识到,众生皆佛,所以你应该从内心看到真相。
10.道,却用一个虚名,通向众生。
当你不知道如何打破它时,它是极其困难的。
知道怎么破之后,难度如何?11.但没什么不好。
当你看到和听到的时候,你不必是聋子。
12.没有眼泪,没有言语,没有笑声。
13.从外入的,不是家宝,从内入的,叫真智慧。
14.创造机会的人是勇敢的,等待机会的人是傻瓜。
15.愚而不减,德而不增,患而不乱,禅而不默,常而不动,不来不去,不在中,内而不在外,不生不死,性相近,常而不动,被称为道。
感受禅宗生活的句子(精选)1。
三界之中,心是主要的。
毕竟,真正的心灵观察者是自由的。
如果你不能看,你会沉下去。
2、人心只有危险,道之心只有轻微,但本质是独特的,而且是允许在中间的。
3、吃苦耐劳,发扬光大,物尽其用,虽然都是浅中实用,但你的心不容易动,你会一直往前走,不断练习,而你生xx的时候不会容忍我。
4.如果你不用心,冥想会增加你的事业;如果你能保护自己的心灵,咒佛对修行还是有好处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学习杂感
这个学期校选课,我选择了《中国禅宗智慧》这门课程。
其实说实话,当初选校选课的时候,并没有多大在意,只是随便一选,当时想学一下禅宗智慧,只是单纯的想了解一下什么是“禅”。
不过,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禅”离我的生活并不遥远,它就在我的身边,它也不想人们想象的那么枯燥,相反,还很有趣。
通过禅宗智慧,我对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产生了兴趣。
禅,我认为,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对人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对天地万物的问与答,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
在我看来,在禅宗的世界里,并没有所谓的对与错,它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心。
有时在常人看来很矛盾的事物,在禅宗的世界里,它很平常。
这也就是我初次接触禅宗时的疑问,在禅宗看来,一切都是对的,一切又都是错的,有时甚至所答非所问。
在课余时间,我也特意看了一下有关禅宗的书籍,了解一下禅宗。
中国禅宗是由唐宋时期无数杰出的禅师创造的。
他们生活在清风翠岩下、枯藤老树间,或互斗机锋,或指天笑月,纵情潇洒而风流。
他们的出家不是为了逃避尘世的喧嚣,而是寻求人生智慧的途径。
他们强调自尊、自信、自立、敢于否定崇拜,敢于离经叛道,从而完成了中印文化的交融,开创了大智大慧的中国禅宗。
博大精深的禅宗,蕴涵着中华文化特有的风采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人生智慧,至今仍不失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座独特的丰碑。
一千多年以来,禅宗吸引了多少文人士大夫为之痴迷,同时成为他们精神的一部分。
在我看来,禅可以使人们把握自己、肯定自己、热爱人生,使我们自由、奔放、果敢、豁达,充满自信。
在不愉快的人生中保持愉快的心情,把世俗的功名看得淡一些,从而生活的洒脱、自然。
禅宗在这一千多年里,通过历代文人雅士的参与和弘扬,对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禅宗,一千多年来的中华文化就不免有所失色。
禅,是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禅的宗旨不是要人们逃避现实生活,而是要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承担责任和义务,发扬人性中的真、善、美,抛弃狭隘和自私,增长智慧,培养爱心。
可以这么说,禅的终极意义是积极入世的,是面向社会人生的。
在课程中看了几部电影,我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其中在《六祖慧能》这部电影中,最被讨论的是六祖慧能所作的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弘忍最终将衣钵传给他,而没有传给神秀,我认为也是从这首偈中慧能证得空性。
而神秀所作的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而被认为仍未悟道。
我认为神秀的偈问题出在,它仍然停留在“有”的范围,他认为身是有的,心是有的,尘埃是有的,而未能触及“空”性。
其次,他认为禅有目标可达,其实我认为擦拭心灵的尘埃只是过程,不是禅的目标。
因为一个人进入心念的安静虽要经过时时拂拭,但是要得到般若,则不是光靠拂拭就能得到的。
慧能的偈之所以比神秀的优秀,我认为它讲出了般若的实相,告诉我们般若不可以被说成一个名相,不能说是“菩提树”或“明镜台”,同样也不能说成“这个”或是“那个”,或什么东西。
般若是绝对的空性,般若本来就不在那里了。
因为清净的自性根本使尘埃没有附着之处,又何必去擦拭呢?
慧能因为看到了般若的空性而得到五祖弘忍的衣钵,神秀则仍未得道。
我在课下曾很有兴趣的去查了神秀的历程。
我发现在提到他时,往往是六祖慧能的反面教材,因为慧能太杰出了,使得当时的禅门俊秀神秀被比的黯淡无光。
神秀不如慧能,这是事实,他也因此未能得到五祖的衣钵,这也是事实。
但如果把神秀看得一无是处,则未免有失偏颇。
有这样几个列子可以看出神秀人格的伟大,在公元705年,武则天与中宗曾派使者带诏书请神秀到京城说法,但神秀却自认比不上慧能,推荐慧能,并说慧能是五祖的衣钵传人。
可见神秀是心胸开阔之人,他一生都没有怀恨慧能,甚至敬佩慧能。
二是在神秀晚年时,他的弟子商议到南方找慧能争胜,神秀知道了,却对弟子说:“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
且吾师五祖,亲付衣法,岂徒然哉?吾所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
”[1]这段话非常令人感动,神秀确实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最后,我还有疑问想向老师提出。
因为上课时听到老师讲的那个在梦中得知密码的故事,所以我也想提一下我的困惑。
就是我在有的时候,比如说某一个人说了一段话,或者是做了一些事,在我看来好像似曾相识一样。
就是他说的话或者是做过的事,我在他说之前和做之前就已经听过或者见过了,而且是完全一样的。
好像是从高中开始就有这种情况了,有那么几次了,每次我都很惊讶,和同学说了之后,他们中有的人也和我有同样的经历!而且我感觉还不是在梦境中看到,好像不是做梦。
希望老师能够替我解一下我的疑惑。
还有一个就是,和上面那个差不多,就是在和同学说话时,比如说他说完某句话,我可以知道他下一句要说什么,当然不是每次都知道,也是很少的几次有这个发现。
上面那个是他说完或做完后,感觉似曾相识,这个是在他说之前或做之前,就已经知道要说什么。
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当然不信那些所谓的什么,但是这样的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希望老师可以给我解答一下。
问题:
1.禅意境的表现到底是怎样的?
2.禅中说到最高境界,就是“空”吗?
3.“悟”在禅宗当中是怎样的价值?
4.中国的禅宗与印度、日本以及西方的禅有什么不同?
5.禅与书法、绘画以及诗词的联系?
6.人的真心本性到底是什么?
7.禅在现代是不是有所改变?比如说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8.我知道,在西方,也有一些人在学习禅宗,那么禅与基督教有什么不同?它们互相冲突吗?
9.怎样才能做到“空”?
10.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在文中最后提出的问题,希望老师可以给我解答一下这到底是
怎么回事?可以用禅宗来解说吗?如果不可以的话,那到底用什么才能解释?
参考:[1]林清玄,《林清玄说禅》,海南出版社,2009年3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