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让夜民工“进得来、留得住”——专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胡光伟

合集下载

追求与尴尬: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梦”

追求与尴尬: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梦”
2 1 二 元户 籍 制 度 筑 壁垒 .
运 输 等 各方 面 造 成 了 一 定 压 力 。为 了将 这 种 “ 益 让 渡 ” 少 到 利 减 最 低 限 度 , 市 人 就 在 经 济 方 面尽 可 能 的 进 行 盘 剥 。 现 了 “ 城 出 同
方?
观 , 年 的 “ 工 潮 ” 是 周 而 复 始 地 上 演 着 春 节 “ 行 曲 ” 随 每 民 更 进 。 着 时 间 的 推 移 , 为继 第 一 代 农 民工 之 后 的 新 生代 农 民 工悄 然 作 走 上 我 国经 济 社 会 舞 台 。2 1 0 0年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 同 第 一 次 “ 一 在 中央 一 号 文 件 中 波 使 用 。 可见 中央 对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群 体 的 高 度 关 注 . 充 分 体 现 了解 决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问 题 的 紧 迫 性 。新 生 也 代 农 民工 指 的是 18 9 5年 以后 出生 ,离 开 农 村 到 城 市 务 工 的 青
城市 政 策 体 系 之 外 。 于 非 城 非 农 的 尴 尬 境 地 . 为 游 离 于 城 处 成
活在 特 殊 状 态 下 的 儿 童 ,更 要 在 课 程 教 学 中 加 强 生 存 教 育 、 安 全 教 育 和 法 制 教 育 , 化 留 守 儿 童 自尊 、 立 , 助 他 们 知 法 、 强 自 帮 守 法 : 对 青 少 年 身 心 发 展 规 律 , 展 心 理 教 育 , 儿 童 的 显 性 针 开 对 和 隐 性 的 心 理 压 力 进 行 疏 导 . 留守 儿 童 排 忧 解 难 , 导 儿 童 为 引 走 过 人 生 发展 关 键 时 期 , 助 儿 童 健 康 和 谐 发展 。 帮 33 .. 积 极 建 立 家 长 联 系 制 , 立 留 守 儿 童 档 案 。 学 校 要 充 分 4 建 利 用 假 期 或 春 节 家 长 回 家 的 时 机 , 开 留 守 儿 童 家 长 会 , 家 召 与 长交 流 . 立 起 家 校 合 作 的 制 度 , 学 校 内 外 对 儿 童 的 影 响 产 建 使 生 合 力 效 应 。学 校 要 对 留守 儿 童 登 记 备 案 , 类 区 别对 待 , 行 分 进 有 针 对 性 的教 育 和 管 理 。要 关 注 留 守 儿 童 的 身 心 健 康 , 通 家 开 长 ( 护 人 ) 线 , 校 老 师 要 经 常 与 家 长 ( 护 人 ) 系 , 解 监 热 学 监 联 了 孩 子 在 家 的 情 况 , 便及 时 帮助 留 守 学 生 。 以 34 引导 和 帮 助 留 守 儿 童 发挥 自我 教 育 的 关 键 作 用 .

对发展城市农业的几点思考

对发展城市农业的几点思考

台州农业2007,(4):2~4Journal of Taizhou Agriculture对发展城市农业的几点思考刘伟明(浙江省台州科技职业学院318020)城市农业作为为城市提供优质农副产品和优美文化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新兴的区域性农业,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已取得了成效。

本文试图对城市农业的特点、发展城市农业的意义和几点思考作一论述,以供参考。

一、特点早于1898年英国著名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就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设想,明确提出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都是城市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提出将城市与农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解决城乡分离造成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近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同步发展,一个以大城市和省会城市为枢纽、以市(地)县城为中心、以小城镇为基础的开放、发达的城市网络已基本形成,城市和农业更加紧密地连成一体,城市农业已渐渐被人们所关注,其特点也逐步得到了体现。

1、城市农业往往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尤其是许多临时性城市农业用地、规划中的城市间隙农业用地(“插花型”城市农业、“镶嵌型”城市农业)将随着城市空间范围的拓展,或则变为城市建设用地,或则造成其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或则改变其原来的城市农业类型。

由于城市农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城市农业用地应依法实施保护与置换并举,一方面,对于永久性城市农业用地,实施严格的保护,并建立一个安全有效的城市农业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在发展临时性城市农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功能,避免影响城市建设的正常进行。

2、城市农业对生态标准的要求特别高,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生态保护型城市农业,还是科研示范型城市农业、休闲观光型城市农业,都要根据城市和城市农业发展的不同层次、要求,选择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业生产技术。

这是城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基础之一。

3、城市农业在考虑其生态性的同时,又根据城市和城市农业的发展水平,合理地统筹其经济性和社会性。

居住选择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社区资源可及性的中介效应

居住选择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社区资源可及性的中介效应

2024年1月(第38卷第1期)Jan.,2024(Vol.38,No.1)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居住选择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社区资源可及性的中介效应黄云凌,覃夏霏(闽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福建漳州363000)摘要:文章基于深圳等6个城市的调查数据,利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以社区资源可及性为中介变量,探讨居住选择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

研究发现:居住选择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有显著积极影响;与居住在聚居区的农民工相比,非聚居区的农民工表现出更高的城市融入水平;社区资源可及性在居住选择与农民工城市融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合访谈资料发现,相对于聚居区而言,非聚居区内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够改善农民工家庭生活质量,提供更多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非聚居区的服务型资源供给不仅能满足农民工家庭需求,还能为其提供社会参与和建立本地社会资本的机会,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

研究结论对制定社区层面的农民工城市融入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居住选择;社区资源可及性;城市融入中图分类号:F323.6;F299.2;D6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097(2024)01-0099-11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Residence Choice on Migrant Workers′Urban Integration:Based o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Community Resource AccessibilityHUANG Yunling,QIN Xiafei(School of Law,Min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gzhou363000,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six cities such as Shenzhen,this paper uses the hierarchical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residence choice on migrant workers'urban integration,taking the accessibility of commu⁃nity resources as the mediating variable.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The residence choice h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m⁃pact on migrant workers'urban pared with migrant workers living in ghettoized areas,migrant workers in non-ghettoized areas show a higher level of urban integration.The accessibility of community resources plays a partial me⁃diating role among the residence choice and the urban integ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Considering the interview data as well,compared with the ghettoized areas,the good infrastructure in non-ghettoized areas can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migrant workers'families and provide more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The service resources supply in non-ghettoized areas can not only meet the needs of migrant workers'families,but also provide them opportuni⁃ti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ociety and build the local social capital,which can promote migrant workers'urban integration.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has reference value for making the policy of migrant workers'urban integration at the commu⁃nity level.Key words:residence choice;community resource accessibility;urban integration一、引言及文献综述农民工城市融入是新型城镇化的难点,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1]。

城市中的农村

城市中的农村

赵俊臣:城中村——进城农民工的“天堂”● 赵俊臣近几年来,学界对于国内大中城市中的城中村的关注热了起来,但是这些关注的绝大部分都是否定式的、非议式的、指责式的,实事求是地肯定城中村作用者较少。

科学的决策需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这种差不多“一面倒”的意见,显然不利于决策层决策。

为了使城中村的研究争论起来,笔者利用在所在单位——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驻地前后两个城中村的实地考察,以及参阅其他学者的研究,发现城中村对于农民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觉得现行各地大张旗鼓地改造城中村的决策有的太盲目。

一、有关实事求是地肯定城中村作用的观点据检索,国内实事求是地肯定城中村作用观点的,大约有以下几种。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组织了“城中村问题”专家问卷调查。

调查采用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实际发放问卷 250 份,回收有效问卷 150 份。

受访者中包括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政府相关部门的研究人员、传媒人士、协会负责人、社区工作者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其专业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环境、新闻、金融、信息、技术等领域,其中亦包括部分深圳大学在校研究生。

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关于城中村的功能和作用,九成以上的专家认为城中村解决了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63%的专家则认为治安恶化、犯罪率上升是城中村面临的最大问题。

超过半数的专家认为城中村与现代都市形象不符,44.7%的人则认为城中村影响了城市规划;同时也有半数的专家认为城中村的存在降低了深圳生活成本和营商成本,留住了城市发展所需的劳动力。

此外,有部分专家认为城中村带来了城市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有部分专家认为城中村保存了城市特色文化。

(!)陈劲松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城中村”具有的以下功能: 1)完全的自由市场机制(政府缺位);2)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的提供者(替代“经济适用房”功能); 3)房屋的快速弹性供给者(从二层到十几层不间断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4)适用的,低门槛的社会配套提供者(从不提供市场不需要的配套);5)城市平民夜总会(满足大众的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需求); 6)降低了城市运营和企业运营的成本(不用解释); 7)降低了人们进入城市的成本(十几年,房租没有上升); 8)企业用人的弹性需求得以保障(约20%的人在找工作)。

四种模式为农民持续增收护航

四种模式为农民持续增收护航

农村版!""#!$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强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前不久"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来到金牛区两河城市森林考察新农村建设"对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培育和发展产业帮助农民就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提出要用成都的经验推动全省的发展#春节前后"记者在金牛区采访了解到"该区各村%社区&党组织发挥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和社会动员优势"不断增强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能力"开辟了农民失地不失业$收入持续增长$生活不断改善的新途径#其中"四种模式令人耳目一新#%&&&金牛区清水河社区的柳军"在深圳一家外资企业打工近十年"当他听说今年就可以搬进两河社区居住和做生意"三天就办妥辞职手续回到家乡#原来"建在两河社区内的风情小镇总规划面积达!’"亩"仅营业用房就达("万平方米"可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个#柳军激动地说’深圳天远地远"照顾不到家"又挣不了好多钱(今后"家就在森林公园里"又在公园里开铺子"自己当老板"这是区委给农民办的一件大好事)*柳军赞不绝口的就是+++,两河*模式’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中促进农民增收具体做法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为载体"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建设一批产业化大项目"带动集体经济迅速发展#通过对清水$淳风两村整体运作#)""亩集体土地"开发建设两河城市森林公园"高起点地解决了)$""多失地农民的集中居住$就业和持续增收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城乡统筹发展$城市支持农村的新路#与此同时"天回镇的天回银杏园$毗河生态园等项目建设"整合了((个村的土地"促进了高效规模经营"带动了农民非农就业#城西物流园和天回物流园是劳动密集型项目"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春节前记者在高家村采访"村民游世杰大爷对脚下这片耕耘了几十年的土地被征用"尽管有些舍不得"却对,失地*后新的生活充满自信#说起生活的巨大变化"游大爷欣喜不已’儿子$媳妇都在外面做事"收入还不错"孙子正在上高中"我和老伴都从农民变成了股东$居民"年年都有股利分红"就在家里享点清福"马上就要搬到农民集中居住区住小洋楼#村里大部分农民都安排了工作"党和政府为我们农民想得周到"日子那是越过越好#游大爷说的"就是+++,高家*模式’依托品牌企业农民得实惠具体做法以股份量化给农民的集体资产为主"并吸收农民自有资金参股"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借助原有品牌优势"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运作"真正实现,集体资产股份化$经营管理企业化$收益分配民主化*"让农民切实享受股份制带来的效益和实惠#高家村的成都常青蔬菜农副产品交易中心"资产在五年内由(’)$万元增值到)"""多万元#去年社区集体纯收入!""多元"人!成都经验-一.四种模式为农民持续增收护航"陈凯王建江本刊记者康琼调查报告农民新居!"农村版!""#!$均纯收入%&""多元"同时还解决了本村’"(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郎家社区的花鸟山石市场$食品批发城"人平股利达到&&""多元"解决农民就业!""多人#)****记者在采访中听说青杠村的%股田制&很有特色"农民也很欢迎"该村五组组长曾文定以自家田地收入算的一笔账"证实了这个说法#他说’实施股田制之前"我家一亩地每年只能收入&!""元"!""+年实施后"连续两年每亩地的年收入都在!"""元"去年又增加到!&""元#村党支部书记吴学锋说’股田制一方面创造了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农民的身份转变为居民"有了医保和社保#随着股田制的推行"农民由原来的被动安排工作变成了主动学习寻找发展机会"新农村建设有了内在的推动力(((%青杠&模式’以地生财%保底&增收具体做法结合土地依法合理流转"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既可直接选项经营"也可以与优势企业建立合同租赁关系"还可以采用参股方式进行联合经营"或者将集体土地与集体经营性资产综合量化$统一运作"进行多方式$多层次经营#%青杠&模式的特点是具有保底收入$风险较小"属于%以地生财&"既有利于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农民增收"又满足了农民就近就业的愿望#以这种模式经营的%成都花卉博览园&"农民在获得每亩土地每年+"""元保底分红的基础上"还参与经营利润的分配#,*****集体经济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靠山"这是古柏村村民的切身感受#村民曾德操对记者说’发展集体经济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一些原来不理解的村民也明白了"这是村党支部为老百姓办的真正的实事好事#村民不仅可以在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民变居民后还能享受相应的政策#比如"原来农民个人不能单独买社保"现在可以用很少的钱为自己买一份住院保险"即使得了大病也医得起#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公交站有了"路灯亮了"都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方便了群众#%古柏&模式’优质集体资产经营成为农民持续增收靠山具体做法对村集体资产中的良性经营资产进行股份量化"实行公开$民主管理"开展多种经营#古柏村从原村集体良性资产中拿出部分资金成立的古柏农经工贸公司"利用省$市打造医药物流基地的良机"与四川恒瑞公司联合建设中国西部医药医械物流配送中心"利润实行三七分成)%古柏公司&占三*#明年该项目建成后"预计村民人均年收入将净增$"""(%"""元#去年"%古柏公司&又从药业配送库$贸易大厅这一良性资产拿出%"万元进行股份量化"村民人均股份!#"元"当年人均分配%"元"收益率达&’-!(#去年"古柏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达%!!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元#目前"金牛区%产权明晰$运作规范$利益协调$管理科学$受益于民&的新型集体资产管理新机制已经建立"农民普遍拥有%四金&收入"即薪金)非农就业收入*$股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分红*$租金)土地$商铺$房屋租赁收入*$保障金)社保$医保等*"有效解决了农民变居民集中后就业难$收入少$保障低等现实困难#全区已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个"带动!-%万农户发展"占全部农户的.#(+带动农民就业&-%万多人+带动相邻郊县农户超过&"万户#未来几年"通过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容纳就业人数将超过+万人#调查报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左二*在金牛区考察两河模式!"。

民生改善,提升百姓幸福感

民生改善,提升百姓幸福感

今日视点FOCUS民生改善33府稳定房地产市场的职责,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

此后,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出台。

2017年以来,中央坚持“房住不炒”基调,“租购并举”住房供应体系逐渐成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

就业稳则人心安“全球每年失业人口以220万的趋势增加,而中国却在为世界新增就业机会”“中国就业名列世界首位!”2017年,国际劳工组织、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纷纷点赞中国就业表现,“中国就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发展之路: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劳动力市场日趋完善……“70年来,中国保持了就业形势长期稳定,有力支撑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说。

不久前,河南郑州30岁的周政在深圳开了一家餐馆。

“我是家里第一个创业当老板的,爷爷种了一辈子地,爸爸在工厂里打工。

”高中毕业后,周政就在深圳的餐馆打工,2019年终于攒足了钱开店。

周政家三代人的职业变迁正是中国就业结构变迁的缩影。

1952年,绝大多数劳动者以农业为生,而后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迅速增加,到2011年,第三产业首次成为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

2018年,中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26.1%、27.6%和46.3%,逐步形成服务业占主导的现代就业模式。

新中国成立时,大多数劳动者都在乡村就业,城镇就业人员仅占8.5%。

直至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放开制度的藩篱,释放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城镇就业人员才迅速增加。

2014年城镇就业比重首次超越乡村,达到50.9%。

2018年,城镇就业人员达4.3亿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进一步提高到56.0%,较改革开放之初增加了32.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从农村到城市,城乡就业格局发生了历史性转变。

生于1946年6月的江惠群,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的25名打工妹中的一个。

降低基本生活成本 提振中低收入阶层消费信心

降低基本生活成本 提振中低收入阶层消费信心

降低基本生活成本提振中低收入阶层消费信心作者:应晓妮张培元邹晓梅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3年第10期为进一步推动消费复苏,了解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和迫切需求,2023年5—6月,投资研究所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山东、浙江、重庆等地建筑工人进行了深入调研。

调研发现,由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收入预期下降,叠加育幼养老负担重、房价高、社保低等问题,建筑工人消费意愿受到显著抑制,要提振其消费信心需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

一、建筑工人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超过8000万人,就业人数在国民经济各门类中仅次于制造业,建筑工人的消费特点在中低收入人群中具有较强代表性。

(一)个人情况:平均年龄偏高,八成以上来自农村40岁以上建筑工人占比近50%,平均年龄偏高。

受访建筑工人中,40岁以上工人占比47.3%,50歲以上工人占比近三分之一,明显高于20—3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数量。

调研发现,建筑业多数工种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安全风险高,“90后”“00后”一代年轻人普遍不愿意从事此类“又苦又累、又不体面”的工作。

超过八成建筑工人来自农村地区,跨省市流动现象较为普遍。

来自农村的受访者占比83.6%,仅有不到两成的受访者来自城市或者县城。

建筑工人流动性较强,近三分之一的受访工人表示,老家和工作地不在同一省;超过一半的受访工人表示,老家和工作地不在同一市。

因为工作流动性强,大部分建筑工人感觉“背井离乡”,对工作地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储蓄意愿较强。

建筑工人月平均收入集中在6000—8000元。

受访建筑工人中,约有12.7%的人今年月平均收入为2000—4000元,32.7%的人月平均收入为4000—6000元,27.3%的人月平均收入为6000—8000元,12.7%的人月平均收入为8000—10000元,14.5%的人月平均收入在10000元以上,中位数为6000元,平均数为7970元。

(二)家庭情况:“上有老、下有小”,负担较重多对夫妻在同一工地务工,家庭收入受行业景气程度影响大。

四川藏区实现全域脱贫 村里通了路 牧民迁新居

四川藏区实现全域脱贫 村里通了路 牧民迁新居

四川统一战线丨同心脱贫在行动川藏区实现全域脱贫村里通了路 牧民迁新居位于川西高原的四川藏区,是国家集中连片 特困地区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发 生率高,贫困程度深。

今年2月,随着阿坝藏族 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壤塘县、阿坝县等16个藏区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加上此前已有的16个藏区县退出贫困序列,四川藏区已全域脱贫摘帽。

走进四川藏区大草原,沿途映入眼帘的是一 座座漂亮的藏式新居,曾经信息闭塞、交通不牛群,还有质朴的牧民朋友们。

2015年9月,井钟受省委统战部选派,前往俄达门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最开始我还是有些忐忑,感觉肩上责任重大,现实情况又不 太乐观。

”井钟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得支 持”。

刚开始,村民似乎都不太相信,这个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外来干部”,能干出个什么样来。

“如果没有真心真情,是无法真正走进群众 中去,得到他们信任的。

” 4年时间,井钟始终 牢记着自己的使命。

在工作中,他是村里的“总 协调人”和“第一执行人”,积极协调好当地政府、帮扶力量和牧区群众的关系,带头牵头学技术、搞项目。

在生活中,他是牧民们的“好儿子” “好兄弟”,千方百计为大家排忧解难。

4年转瞬过去,2019年10月,井钟完成驻村任务返回岗位,将接力棒交到下一位驻村的统战干部张狮手中。

经历蝶变的俄达门巴村欣欣向 荣,井钟也因为表现突出,收获了 “四川省优秀第一书记” “全省脱贫攻坚创新奖”这样沉甸甸的荣誉。

但最令井钟感动的,是他将要离开时,村主任降秋杜吉对他说的那番话,“井书记,你以后一定每年都要回来哦,我们全村人都要来迎接 你”。

(四川日报)省委统战部协调引进龙头企业定期收购全村特牛奶,解 决了牧民建牛奶销售难题木雅圣地景区每年向俄达门巴村保底分红130余万元24 2020年03期•总第408期同心脱贫在行动丨四川统一战线便、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状况得 到改变,牧民看病、子女上学、 卫生饮水等诸多难题也得以解 决。

在四川藏区,近10万户农牧 民住进藏区新居,30多万藏区群众告别了点酥油灯的时代。

城市地理学课后习题整理

城市地理学课后习题整理

地理学课后习题整理目录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2)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3)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4)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10)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 (16)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 (18)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19)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20)第十章——城市土地利用 (21)第十一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21)第十二章——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 (22)第十三章——城市问题 (22)第一章——绪论1.谈谈你对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

2.结合我国实际,你认为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如何理解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与其他相邻学科的关系?4.简述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

5.如何评价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6.你为什么要学习城市地理学?如何才能学好城市地理学?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1.你认为应该如何定义城镇及城镇人口的标准?定义城镇:产业结构(非农产业为主);城镇人口集聚规模;城镇特征如:①职能(政治、经济、文化职能)、②物质形态(电灯、广场、街道、电话、影剧院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③文化价值观念等;行政地域划分(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定义城镇人口:从事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并且居住在城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2.简述城市地域的概念。

①城市地域是城市或城镇作为大型的居民点和各种经济社会要素的聚集区,从不同角度认识城市地域可以得到不同的城市地域概念。

②城市地域包括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和功能地域。

行政地域:按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和乡、村等建制,并确定他们的行政管理边界。

不同国家在空间尺度上标准不一。

实体地域:是城市功能的物质环境、设施等,是人口和各种非农活动高度密集的情况地域,即城市建成区。

功能地域:是城市或城镇组合的功能或部分功能实施所波及的地域范围。

主要有:都市区、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都市圈、城镇密集区等。

乡村振兴战略下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调查分析——基于四川省两县调研数据

乡村振兴战略下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调查分析——基于四川省两县调研数据

劳动力转移乡村振兴战略下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调查分析——基于四川省两县调研数据胡 伟,陈佳雨,谢 凯(成都理工大学 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摘要]返乡农民工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实施的重要动力。

通过对四川省什邡市、夹江县共计125名返乡农民工创业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发现多数创业者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

农民工创业目前主要存在资金不足、缺乏技术经验、缺乏优秀人才等问题。

在当前背景下,通过优化创业环境、推动创业培训、加强农村小额信贷支持与创业补贴、鼓励农民工主动回流等方式来进一步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乡村振兴战略[中图分类号]F279.27;F323.6 [文献标识码]A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化发展,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实施,城市对于农民工的吸纳能力逐渐降低,农民工返乡成为一种常态化趋势,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我国流动劳动力不断发展的典型特征。

根据2020年4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9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9077万人,比上年增加241万人,增长0.8%。

其中,本地农民工1652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人,增长0.7%;外出农民工17425万人,比上年增加159万人,增长0.9%。

本地农民工增速低于外出农民工增速,相较于2018、2019年数据显示,农民工回流情况相对减缓。

近些年,国家对于三农问题愈加重视,农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城乡统筹发展、改变城乡经济二元分割的新契机。

本文以四川省什邡市、夹江县共计125名返乡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探究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以及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为未来政策进一步完善提出解决思路与方法。

1 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1.1 农民工返乡创业基本情况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指,在从业年龄内的农民(土地没有被征用)在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区工作后返回户籍所在地,进行创业的过程。

解民忧惠民生促发展——自治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民生改善

解民忧惠民生促发展——自治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民生改善

18解民忧 惠民生 促发展——自治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民生改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关切贯穿始终。

过去一年,老百姓“钱袋子”鼓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民生获得持续改善、天更蓝了水更绿了。

下一步,如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治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就此展开热议。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牧业农村牧区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村牧区现代化。

“推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必须规划先行,每个村庄的现状和历史基础千差万别,要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自治区人大代表,磴口县委副书记、县长樊文说。

随着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乡村房屋新建、改建的需求十分迫切,但由于乡村规划缺失、房屋设计凌乱、政府管理不到位,乡村快速建设中的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樊文建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应简单以村为单元来进行划分,而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因村施策、留住乡“社区介于家庭、社会二者之间,是全社会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文化共同体。

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夯实社区文化阵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自治区人大代表、赤峰市图书馆馆长刘淑华说。

近几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在体系化、标准化、均等化等方面有了很大突破。

一些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依靠自身努力,将服务体系向学校、机关、商场等基层延伸,发挥了较好作用,但在向社区拓展方面还不尽如人意。

刘淑华建议,将社区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到各级党委、政府议事日程,由各级党委、政府统筹推进;指导、协调居委会、开发商、物业公司等社会力量合作,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解决图书馆的场所问题,同时要求开发商在开发新的居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社区图书馆“叫好又叫座”要实现乡村振兴、农村现代化,使乡村成为美丽宜居的地方,使农民过上美好现代的生活,必须解决乡村规划问题。

我们一路狂飙突进,又渴望诗意地栖居

我们一路狂飙突进,又渴望诗意地栖居

我们一路狂飙突进,又渴望诗意地栖居作者:暂无来源:《廉政瞭望》 2020年第1期文本刊记者康琴从新世纪初到今日的20 年间,中国城镇化发展迅速,仅从2002 年至2011年,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就增长2096万人。

城镇化的背后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奋斗改变命运的背后,农村与老家成为越来越多人疏离的故乡。

随着物质与财富的日益丰富,国人出门旅游的目的地或许已经从拉萨扩展到了布拉格,世界正日益变成一个“村”,但人们却在越来越小的世界里,开始怀念起那日益淡忘的故乡的模样。

一键下单与消费主义陷阱物质生活与消费习惯相辅相成。

2019 年的国庆70 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前走过一支特殊的方队,当他们穿着红黄蓝色的冲锋衣,骑着电瓶车出现在全国观众面前时,很多人开始惊呼:他们是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人——外卖小哥。

2018年中国外卖用户规模已达到3.58亿人,2019 年则超过了4 亿。

人们下班后等米下锅变成等外卖小哥,从抢地摊货到刷拼多多。

谁能想到,改变生活方式只需要二十年时间。

1999 年,阿里巴巴成立,到如今便宜又方便的网购已经成为人们首选的购物方式。

随着拼多多的崛起,连淘宝都没有触及到的老年人群都已经开始网购,号称中华第一商业街的上海南京东路,虽然目前依然有很多国际品牌,每天依然涌动着很多人,但大部分人是游客,只是过来拍照打卡。

2000年,人们的支付方式还几乎都是用现金进行交易,尽管在1979 年,中国银行就发布了第一张信用卡,但这20 年,内地信用卡体系进展非常缓慢,而随着支付宝的成立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支付已经成为人们首选的支付方式。

连西方经济学家都惊讶,中国直接跳过了信用卡支付,由现金支付变为移动支付。

现在连菜市场卖菜的大妈摊位上都摆了一个收款二维码。

互联网电商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

一键下单、次日即达,还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各式购物节,几乎消灭了物质生活的缺憾,但也让钱包一再透支,难有止境。

景德镇城市规划

景德镇城市规划
3.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7 市域总人口 ............................................................................................................................................................................................................... 7 城镇化水平 ............................................................................................................................................................................................................... 7 发展指标 ................................................................................................................................................................................................................... 7 空间管制规划 ...........................................

流动作为方法:数字游民在中国乡村

流动作为方法:数字游民在中国乡村

流动作为方法:数字游民在中国乡村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背景介绍 (2)1.2 研究意义 (4)1.3 研究目的与问题 (5)二、文献综述 (6)2.1 数字游民的概念与特征 (7)2.2 中国乡村的发展与变迁 (9)2.3 流动与乡村发展的关系 (10)2.4 文献评述 (11)三、研究方法 (13)3.1 定义与理论框架 (14)3.2 研究问题与假设 (15)3.3 数据来源与采集方法 (16)3.4 研究方法论 (17)四、数字游民在中国乡村的实践 (19)4.1 数字游民的群体特征 (20)4.2 数字游民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21)4.3 数字游民与乡村社会的互动 (22)4.4 数字游民对乡村发展的影响 (24)五、案例分析 (25)5.1 案例选择与描述 (26)5.2 案例分析 (27)5.3 案例讨论与启示 (28)六、结论与讨论 (29)6.1 研究结论 (31)6.2 政策建议 (31)6.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33)一、内容简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在乡村地区实现灵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这种现象被称为“流动作为方法”,即数字游民在中国乡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本文档旨在探讨数字游民在中国乡村的现象,分析其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原因,以及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和挑战。

数字游民是指那些通过互联网技术和远程办公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工作和生活机会的人。

尤其是乡村地区,这一现象逐渐兴起。

这些数字游民通常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知识,如编程、设计、营销等,他们在乡村地区开展各种类型的工作,如自由职业、创业、远程办公等。

数字游民在中国乡村的出现,既反映了互联网和技术发展的普惠性,也揭示了乡村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潜力。

这一现象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乡村资源的过度开发、传统文化的冲击、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等。

如何平衡数字游民的发展与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困境及对策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困境及对策研究

城乡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2卷第06期(总第506期)1 “城中村”问题研究现状城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者这个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1949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10.64%,201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超50%,2018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9.58%,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0%左右,中国大约用了30年的时间,实现了城镇人口多于乡村人口。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实现农民市民化已然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在发展进程中,“城中村”问题也日益显现。

城中村拥有着城市和乡村的特点,却不同于城市和乡村中的任何一个,它与城市社区在空间形态、商业形态、住宅类型、人口组成等存在明显的不同,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边缘性。

城中村的产生和发展也使得城市边缘环境脏乱、人流混杂、治安混乱、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全、居民居住环境恶劣、社会关系复杂、管理难度大等城市社会问题频发。

在此背景下,为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改造城中村势在必行。

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一议案中,重点阐述了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等具体任务,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国家政策所要求的重点任务。

在此基础上,思考怎样将城中村改造和我国城市化的转型发展联系起来,讨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中村改造策略,成为现实中亟待处理的重要难题。

我们从新型城市化的内涵研究框架结构出发,系统的解析了城中村改造中现存问题和主要矛盾。

2 “城中村”改造面临问题及困境2.1 道德价值具有差异性,城中村改造意识有待转变城中村的流动人口多且形成复杂,导致人员的品德素质良莠掺杂,价值观呈多样性。

村民的认识观念守旧,生存方式跟不上城市飞速发展脚步,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小农经济思维的局限性,难以融入现代文明的都市。

攀枝花“不毛之地”到“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蜕变

攀枝花“不毛之地”到“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蜕变

攀枝花:“不毛之地”到“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蜕变文/蒋启君胡滔沙孟旭建市(1965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攀枝 花农业发展迅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65年的0.35亿元逐年快速增长到2020年的150亿元,年均增长11.6%,农业农村呈现出农民生活飞跃、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扶贫事业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档升级、乡村振兴全面开启的生动局面。

特色农业提档升级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攀枝花已由昔日的"不毛之地”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台湾农民创业园、中国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截至2020年,建成9个部级芒果标准化生产示范 园、9个省级芒果标准化生产示范片,已建成全国面积最大的果蚕基地,建成水果、蔬菜、桑葚等出口备案基地15个,建成全国首个芒果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 安全示范区,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50万亩。

农产品物质山匮乏走向丰富1965年以来,攀枝花粮食、棉花、油菜籽、甘蔗、畜产品、水果和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显著增强,普遍推行包干到户 的生产责任制,进一步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 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攀枝花东区所辖农 村达到小康水平,被授 予“小康区”称号全市免交农业税, 为全省首个全面免交农 业税的城市“攀枝花芒果”入选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 品交易会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982 年 1994 年 1997 年2002 年 2004 年 2012 年2017 年开始实施安宁河流域 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主要为坡地改成梯田、改善灌 溉设施、田型调整等全市最早的的农 产品监测机构一攀 西无公害农产品监测中心成立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第 二批),属整市推进的示范区之一34四川省情农产品市场供给取得了巨大进步。

粮食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建市后,攀枝花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

粮食总产量由1965年的9.8万吨发展到2020年的25.8万吨,年均增长1.8%o农产品供给日益充足油料由1965年的0.13万吨发展到2020年的367万吨,年均增长5%;水果产量由1965年的0.07万吨发展到2020年的45万吨,年均增长12.5%;猪牛羊肉产量由1965年的0.04万吨发展到2020年的5.7万吨,年均增长9.4%。

公共图书馆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公共图书馆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公共图书馆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胡芳芳/文针对当前农村地区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来看,如果不能实现文化环境建设,那么势必也会在知识经济竞争时代中使农村生产力无法得到提升,同时也不能全面切实提高农村整体的文化素养以及公民素质。

因此,需要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并通过发挥公共图书馆的职能来满足文化氛围的打造,以此才能通过积极影响,真正实现推动农村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实现满足推进农村进一步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且也是体现国家和党关心乡村生产生活的重要体现。

因此,在基础工作落实上,不仅要实现物质生活的保障,更要通过精神文化建设来实现满足共同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优化农村环境。

对于公共图书馆来看,它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发挥重要职能作用的主阵地,更是实现信息传播与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场所。

因此,为保证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发挥好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则必须要根据现实状况进行整合,以此才能保证基础工作的落实上,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1 公共图书馆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意义与服务定位在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以城市化发展为主的优化建设,所以在二元结构的历史框架下,就导致农村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但是,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保证一体化建设工作开展能够取得成效,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切实通过具体措施应用保证乡村的发展能够实现与城乡文化的有效融合。

与此同时,从各项基础工作的落实来看,为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应用能够取得成效,在现实工作落实上需要推进深化惠民服务,并以公共资源文化发展为基础向乡村进行倾斜,以此来实现为乡村地区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则是当前的重要工作[1]。

因此,这就需要通过文化环境建设来实现文化传播,从而实现提升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

在这一点上,就要通过公共图书馆职能的发挥来满足现实建设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通过挖掘本土文化内容,实现现代文化与文化环境的融合,进而通过整合与传承,则能够真正以可持续化发展为主,实现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落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