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英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

合集下载

学习拉祜语言之我见

学习拉祜语言之我见

学习拉祜语言之我见周荣林通过我校课题传承拉祜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的学习,我认识到学习拉祜语言的重要性,拉祜族是云南省特有的跨境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以西,以及澜沧江以东沿哀牢山、无量山一带的山区和半山区,同彝族、哈尼族、佤族、傣族、布朗族、汉族等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一种独立语言。

在我们双江县它是四个主体民族语言之一。

与县境内的少数白、彝、傣、佤等民族与拉祜族交错杂居。

这些民族在家庭中使用本民族语言,与拉祜族交往时使用拉祜语,有的甚至改用了拉祜语。

拉祜族历史上无文字,世世代代都是用刻木记事的方式来记录本民族的大事。

拉祜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以拉祜语言为主要交际工具,会汉语的人少,主要是通用拉祜语言的进行交流。

通过他们与其他少数民族用拉祜语的交流学说。

渐渐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各种训练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很大的分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经常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

在教学生字时,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后,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说词比赛的游戏。

这样,学生不仅兴致高昂,争先恐后,同时掌握了汉字的发音、字义,更丰富了词汇,可谓一举三得。

在学生掌握一定词汇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造句训练。

如我在教学“有”字时,要求学生用“有”字造句。

有的同学都:“我家有电视(沙发、椅子……)。

”这时,我及时刹车,让学生思维方式转变。

我继续发问:“同学们的家都有好多东西,那其他地方会有什么呢?”这时很多同学会说“学校有……;大海有……‘教室有……商场有……”的句子。

这样,学生从说一句很短的话,到说有两个分句的话,甚至还可以由此激发他们说一段话。

可见,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条实而有效的途径。

在课文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小学生喜欢的童话、寓言。

我们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根据故事的特点,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也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自己编童话故事;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所讲的内容,把故事继续编下去。

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策略初探耿马县勐永中学徐艳琼摘要:在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说"几乎成了少数民族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拦路虎",也是困扰教师的难点。

如果不能掌握英语的口语技能,提高口语能力,就不能完成语言的交际过程,也就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英语。

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其原因并找出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习特点口语交际能力策略一、引语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其中口语交流又是十分重要的方式。

加之口语教育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之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最好的实现途径。

因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十分重视英语口语的教学,为以后的口语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就在少数民族语言环境中成长,民族语言是他们的第一语言,也是他们交流的主要工具。

一般到上学后才开始接触汉语,讲汉语也仅限于在课堂上进行,因为很多父母没有上过学,一辈子都讲本地的民族语言,这些学生没有学习汉语的氛围。

因此,很多学生到了小学六年级时汉语的口头表达能力还相当差,汉语对他们来讲是第二语言,上了初中他们又得学第三语言---英语。

对于汉语表达能力差的学生来说,要学习以汉语作为教学辅助语言工具的英语,可以想象对于他们来讲是多么的困难,要学会讲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就更加困难了。

因此,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到初中毕业时,学到的只是“哑巴英语”。

“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这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意义。

三、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策略1、上好第一节课是学生长期保持学习兴趣的关键。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上好第一堂英语课是关键。

少数民族学生初学英语时,和汉族学生一样,会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和教学策略——贡山县茨开镇中心学校学生为例

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和教学策略——贡山县茨开镇中心学校学生为例

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和教学策略——贡山县茨开镇中心学校学生为例摘要: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近些年人们对其教育教学的开展十分重视,很多学校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开设了英语课程,但是对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其对英语的学习有着诸多的困难,故而阻碍了边疆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将以贡山县茨开镇中心学校的学生为例,重点分析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少数民族;小学英语;困难;教学策略引言:近几年,我国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偏远地区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特别是针对一些国家级的贫困地区,很多地区才刚刚实现脱贫摘帽,需要重点扶持其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中,为了使得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也能够形成国际视域,很多学校在小学三年级就开展了英语课程。

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却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来帮助边疆少数民族小学生不断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一、边疆少数民族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一)信息技术落后贡山县茨开镇中心学校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是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同时也是国家级贫困地区。

本地区于2020年才刚刚实现脱贫摘帽,目前被列入了“三区三州”,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点扶持地区。

由于目前茨开镇中心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尤其是在英语教学方面,不仅缺乏师资力量,同时也因为整体经济发展落后,教师们很难及时地应用最为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开展英语教学,故而导致少数民族小学生仍缺乏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

同时,因为小学生缺乏实际的英语交流机会,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经常出现英语发音不标准的问题,长此以往,便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与信心,故而难以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1]。

(二)重视程度不足贡山县内主要居住着众多的独龙族、怒族、傈僳族以及藏族学生,该地区由于是直接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因而在文化底蕴上比较欠缺。

美国加州维塞利亚镇拉祜族家庭的母语传承

美国加州维塞利亚镇拉祜族家庭的母语传承
A Survey on the Mother Tongue Transmission in Lahu Families in Visalia, California, USA
Liu Jinrong and Zhang Qi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intergenerational language transmission within an immigrant commun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nalyzes the impact of marriage on language use in family settings. Family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social unit where language is used, but it is also a sanctuary where language is maintained and transferred. Intergenerational language shift in domestic contexts reflects the trend of language shift in the community. Based on our interviews of five Lahu families in Visalia California, both endogamy and intermarriage as well as different patterns of family language use are found. Due to the limit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ntermarriage appears to be increasing.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s that endogamy facilitates mother tongue transmission while intermarriage leads to intergenerational language shift. Key words American Lahu; mother tongue inheritance; intermarriage; survey

拉祜族学生英语习得策略的调查与分析

拉祜族学生英语习得策略的调查与分析

【 关键 词 】 祜 族 学 生 拉
习得 策 略
英语 学 习
趋 同选择最高 比例值计算 出平 均数加 以
分析 ( 调查发现 , 学生在多数题 项的 回答 和选 择具有趋同倾 向,这个 现象能够反 映出同族 学习主体在不 同阶段 上一些共 性 的学 习问题 。采用趋 同高值取 平均数 的办法能够进行直接 的描述 ) 。 ( 英语 学习者 的记 忆策略 一) 拉祜 族学 生经过 几年 的英 语学 习 , 形成 了适合 自己的记忆 策略 ,如单 词联 想法 、 拟记诵法等 。但是也 应当看到 , 模
系。 客观 来 看 , 以往 的 同类 成 果 侧 重 于 学
尚未 掌握 一些生动有趣 、灵 活高效 的手
段 。 教 师 应该 在 教 学 中有 意 识 地 加 强 学 生 的记 忆 训 练 ,介 绍 并 鼓 励 学 生 尝 试 一
生学习英语的方法研究 ,较 多地指 向学 生的外 在习得过 程和具 体能 力表现 , 而 且研究 对象群 常设 定 为多个 少数 民族 。 从 这个 意义上说 ,这些研究对特定 民族 的考察 和 分析 还 不具 备 纯 粹性 与 专 一 性 。本研究 只以一个 少数 民族学生—— 拉祜族学生作为研究 核心 ,突 出对象 群 语 言习得过程 中的民族性 特征 ,力 图从 他们 的语言文化背景 、生 活观念 、学 习

近年来 ,在英语教育工作 者的努力 下 ,少数 民族学生 的英语 习得研 究得到
很大程度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提 高对 少
数民族 学生外语教育的认识程度 ,找到 适合于实际教学要求和应用规律 的教育
方 法 ,一批 以少 数 民 族 学 生 为 主 要 教 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中语言迁移及其影响探讨

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中语言迁移及其影响探讨

( 范学院 , 州 贵 阳 5 0 1) 贵卅 币 贵 50 8

要: 随着跨 文化 交际的不 断深入与发展 , 英语学习也在各院校 得到普及 , 并延伸到 少数 民族地 区。然 而, 由于 少数 民族 自身
的特点 , 即受到母语 与汉语的双重影响 , 因而其语言迁移更为复杂。 作者解读 了少数 民族学生英语学 习中语言迁移的含义 , 比 对
e t n s t h n r y a' . we e ,d e t h n r y o s o h r ce sis a l y n t e a d C i e e d u l f c ,S x e d o t e mio t / a Ho v r u o t e mi o t fi wn c a a tr t ,n mey b a i n h n s o b e ef t O i  ̄ s i t i c v e t e l n u g a se l o lx I h s p p r h e a t o ne p es t e mi o t td n s n l h la i g o n u g a se h a g a e t n fr i mo' mp e . n t i a e ,t u ri tr r t h n r y su e t E gi e r n fl g a e t n f r r s  ̄c h i s n a r
Ab a t Asitru ua o 酬lc: nee h r c mmu iain a d d e e ig d v lp n , E gih la ig i nv rie a an d p p lr y n l nc t n e p nn e eo me t n l e r n n u ies is h s g ie o uai ,a d o s n t t

三语习得中语言迁移对苗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三语习得中语言迁移对苗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苗语与汉语的拼写差别很大,与英语有许多同音异义词,如下表:
词汇
英语
苗语
词汇
英语
苗语
mail
信件
买卖、群
bad
坏的
爸爸
nail
指甲

dad
爸爸
长久
job
工作

hat
帽子
可怜
苗语在词汇结构和语法上与英语也有相似之处。 苗语最突出的特 点 是 定 语 后 置 ,在 英 语 中 也 常 见 。 如 英 语 ,修 饰 不 定 代 词 something, anything 的形容词作定语时须后置,苗语也有类似的表达法,something good— ——hut vut ( 好 东 西 ),anything valuable— ——hut xinf ( 值 钱 的 东 西)。 类似的结构和句子有:
【关键词】三语习得;语言迁移;元语言意识
近年来,随着国外三语习得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学者引进三语 习得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为我国的双语教学和少数 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等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黔东南地区是一 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苗族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实际上是学 习了母语、汉语后再学习英语的第三语言学习的过程。 本文在探讨苗 族学生三语习得中苗语、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的基础上,根据三语 习得者元语言意识发展特征,对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学进行研究。
由于语系不同,苗语与英语、汉语与英语词汇的构成与意义相差 很大。 英语是音形字,可以通过加上词缀构成新词,而汉语是义形字, 可以通过加上偏旁部首构成不同的字。 苗语也有英语类似的词缀方 式,如:ghab gif,ghab daib,但 苗 语 的 词 缀 不 多 。 而 苗 语 与 汉 语 都 有 迭 音的现象,如人人(laix laix),男男女女(dial dial ad ad),英语没有这样 的语言现象。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
响。当母语 与 目的语形式相 同或
相似时 , 会促 进二语习得 , 生“ 母语 产 正迁移 ” 。但 当母语与 目的语形式不 同时 , 母语会 干扰二语 习得 , 产生“ 负迁移 ” 。 始于 2 0世 纪 5 O年代 的迁 移研 究受各 个 时期 的语 言
学、 心理 学等学科 的权威 理论的影响 , 历经 了如下三个发展 阶段 : 早期 的行为 主义 的母语 习惯迁移论和对 比分析假说 ,
母语, 当地汉语方 言是二语 、 普通话是 三语 、 英语 可算作 四
语。 学生在针对 不同交流对象 时, 会选择使 用某 一种 或几种
策 略 , 为使用母语策 略会导致 负迁移 fo e 0 0, 认 c h n 20 )母语 对 外语学 习只有 “ 负面 ” 响或 起 “ 扰 ” 用(ls 9 9 影 干 作 El.19 : i 1) 9。这些观点有一 定的片面性 , 没有反映语言学习的本 质。 但是 也有不 少人 认为母 语对 外语 学 习具有促 进作 用 。以 Sl kr 17 ) ei e (9 2 为代表 的语言学 家认 为 , n 不应该把 母语对二

要 : 云南德宏地 区聚居 着傣 、 在 景颇 、 昌、 昂、 阿 德 傈傈 等少数 民族 , 少数 民族小学生在初 学英语 时都会 受到 来 自 各
母语( 包括 汉语 方言和各少数 民族语 言 ) 的影响 。这 些影响主要 表现在照搬母语 的社会 语言模式 、 携带母语 地方 口音 、 汉语 拼音的混淆和文化信息的冲突等方面。一方面 , 母语 会产生 负迁移 ,影 响” “ 外语的表达 ; 但另一方 面, 母语能够“ 帮助” 学习 者 完成语 言交际任务 , 促进语 言学习, 发挥 正迁移的积极 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 学习过程 具有 多语转换特征 , 汉语 的语 言 习得过程和经历往往会成为英语学 习的有利条件和积极 因素 , 生 良性促 动。 因此 , 产 如何 帮助少数 民族地 区小学生有 效 利 用母语的正迁移影响、 克服 负迁移带 来的弊端至关重要 。

学习拉祜语言传承拉祜文化

学习拉祜语言传承拉祜文化

学习拉祜语言,传承拉祜文化
2018年4月3日晚7点,东峨中心小学精准教育扶贫工作组成员刘成忠、刘彦军、章华、张雪玲一行4人,继续到红旗小学组织拉祜族“双语教学班”学员上课。

参加上课的学员有红旗小学拉祜族学生24人,由东峨中心小学拉祜族教师张雪玲授课,教学内容是用拉祜族语言读5个常用词语和两个常用句子。

东峨中心小学拉祜族文化传承工作重在坚持,采用对话、歌曲、舞蹈等形式让学生从小接受拉祜文化,使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得到真正的传承。

(东峨小学章华)。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语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语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语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作者:杨海梅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16期我国是一个拥有众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民族语言。

由于民族语言的发音、音调及语言结构都有自己约定俗成的特点,这无疑会对外语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即负迁移(语间负迁移指母语对第二语习得所产生的阻碍作用)。

少数民族语言的存在不仅给民族间的语言沟通带来不便,而且对外语学习也会产生障碍。

从这个角度上讲,探究少数民族语言与外语学习的关系,对我国少数民族外语人才的培养,具有其明显的现实意义。

针对此种情况,结合我所调查地的实际——武定县环州中学,其地处边远山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除汉族外还分布着彝族、傈僳族及小部分满族。

这里语言多样化,在生活中,少数民族语言占重要地位。

对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语音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语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做了调查。

环州中学共有八个班,约380人,采用有层次的抽样调查和走访询问的方式,选取了60份(每班十份)调查问卷,分别对六个班的同学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他同学以访问的形式对其进行研究。

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英语学习者的民族状况;2.英语学习者初学英语时的状况;3.英语学习者的启蒙教师及学生自己的发音情况;4.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及习惯;5.英语学习者对音标的认知情况及负迁移的认识程度。

根据调查,我们得出以下数据分析(60份调查问卷):1.少数民族有41份,占68.3%;2.其中大部分学生初学英语时间都是在初中,占66.7%,只有少数学生在小学略接触过英语;3.在学习英语过程中,98.3%的学生都是以老师为模仿对象,而大部分老师的英语发音都不是很标准,音标掌握不到位;4.绝大部分学生都很重视英语发音的学习,只有26.7%的学生认为语音对英语学习无太大帮助,而且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到自己发音有问题,只有1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发音基本正确;5.学生认为有些音不管怎样都区分不清楚:/e/和/o/ /i/和/i:/ /i/和/e/ /e/和/a/;6.有61.7%的学生没有很好的英语语音学习,少数学生会主动学习语音,但频率很少;7.学生对音标的认知情况很不好,有70%的同学对音标很不熟悉,也没有系统学过语音;8.大部分同学对英语感兴趣,但兴致不高;9.78.3%的学生对自己的语音状况不满意;10.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学英语的时候都存在负迁移的情况,有41.7%的同学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发音问题,他们会迁移的音有:[θ]和[s] [n]和[l] [ei]和[e] [ai]和[a] 等:11.学生认为要克服这种负迁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老师要注重语音的教学,学生应该多强化练习,用英语与别人交流,多看英语节目,听英语广播或磁带、多模仿标准语音,经常纠正自己的发音。

佤族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与对策-7页文档资料

佤族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与对策-7页文档资料

佤族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与对策一引言研究报告《学无止境》中指出:“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当代学习的不足,导致了人类状态的恶化和人类差距的扩大,我们的学习方法是令人震惊的落后……学习的失败从根本上说是我们一切问题的问题,这是因为这种失败限制了我们对付很多全球性问题中的其他每个问题的能力。

”可见,如何学习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这种现象在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甚至严重地影响到部分学生外语学习成效和自信心。

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学者就开始关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策略问题。

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包括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

Rubin和Stern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的具体方法或手段,也有的学者将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者为顺利达到某一学习目标而采取的步骤或技巧,是选择、整合、应用学习技巧的一套操作过程。

简言之,所谓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看法,以及所采用的规则、步骤、方法和技巧等。

国外学者深入地研究了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分类及影响因素。

如O’Malley和Chamot认为学习策略包括三大类:即元认知策略;社交、情感策略;认知策略。

而Oxford把学习策略分为六大类,即记忆策略、补偿性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

我国学术界关于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有的学者从宏观视角对外语学习策略进行了分类,将学习策略分为自主学习、自选学习,研究型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交互学习。

也有的学者从微观视角对英语学习策略进行分类,将学习策略分为阅读策略、词汇学习策略、听力策略、写作策略等。

然而,国内学术界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跨境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甚少,因此,国内关于三语习得理论及实践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研究以云南佤族中学生为调查对象,试图借鉴西方二语习得理论、多元文化理论及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少数民族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类型及基本状况,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证支持。

云南拉祜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母语干扰研究

云南拉祜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母语干扰研究

长 安 学 刊
CHANG’ AN c e c e i d c l S in eP ro i a
21 00年 6月
Jm . 20l t , 0
云南拉祜族 学生学 习普通话 的母语干扰研究
刘春 雷 张云云 许婧 刘晓玲 李景红
辅音 音位 3 0个 :P、 p h、 b、 m、 f v t t 、 、 、 h、
d 、 1 、z 、 d 、s 、t/ 、 l 、 、n 、z h z 、z  ̄J 1 t " /
j ̄5 / d/ 、 j d ’ 、

k k 、g 、 h 、
x 、q h 、Y 、q 、
T a f r) 所 谓 的 语 言 迁 移 主 要 是 学 习 者 建 立 第 二 r ns e 。
另U 。
习起 帮 助 、 促 进 作 用 , 它 就 是 正 迁 移 ; 反 之 , 如 果
旧 的 知 识 、 经 验 的迁 移 妨 碍 了新 知 识 的 获 得 ,那 它 就 是 负 迁 移 ,即 干 扰 (i e e e ce) nt rf r n 。母 语 干 扰 主
要 表 现 在 语 音 、 词 汇 、 语 法 和 5 h, 理 方 面 , 其 中 C4
(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0 3 ) 5 0 1

要 :“ 母语 干扰 ”是 影响拉 祜族 学 生 习得 汉语 的一 个 重要 因素 ,主要 表现 在语 音 、词 汇 、语 法和 文化 心理 方 面,其 中语音 和语
法 的母语 干扰 是最主 要 的.本 文将研 究拉 祜族 学生 学 习汉 语 的过程 中语 音和语 法 的母语 干扰 问题 ,以探其 规律 ,帮助 拉祜 学生 提 高学 习汉
(D i ve t a f r ) 和 负 迁 os ti r ns e 移 ( n ga ve e ti

浅论针对佤族学生学英语如何备好课

浅论针对佤族学生学英语如何备好课

浅论针对佤族学生学英语如何备好课李贵明双江县第一完全中学摘要: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落脚点,是备课活动的对象。

备课的目标是要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习者有可能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展开学习活动。

教师要进行富有成效的备课,把学生的经验、视野作为可称资源,整合进教学活动,设计出符合学生的实际和需要的教学活动。

佤族学生由于语言和历史等的影响,学习英语存在很大的困难。

本文分析了佤族学生的特点,并从中学英语教学的情感、方法、以及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来备课,探讨了如何激发佤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佤族学生学习英语备课佤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佤族人口数为39万多。

佤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怒山山脉南段地带。

从行政区划分上来说,佤族主要居住在临沧地区的沧源县、耿马县、双江县、永德县、镇康县;思茅地区的西盟县、孟连县。

一方面佤族的居住区集中到阿佤山区,佤族地区由于地域封闭,经济与文化都不甚发达,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有拉祜族、佤族、傣族、哈尼族等众多少数民族。

由于受长期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少数民族的多元文化、独特的语言环境和思维方式,使得该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加复杂、多样化。

加上受本族语言和其它民族语言的影响,导致了佤族地区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存在着许多困难。

主要体现在:语音不正、语调不正、语法不精、语言思维不协调,难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作为一个在佤族地区从事英语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深入了解佤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民族心理、语言习惯和行为特点,充分结合实际,开展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佤族地区从事英语教学,要实现教学大纲对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灵活地运用教学手段,创设实际的交际情景,激发学生对授课内容产生兴趣,并以兴趣为楔子,帮助学生克服语言和心理上的障碍,增加学习信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并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从而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

非语言结构因素迁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非语言结构因素迁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非语言结构因素迁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摘要:宁夏回族聚居区女童教育一直是一个令人关心的问题,研究宁南地区回族女童教育问题对推动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语言迁移角度,探讨了非语言结构因素在回族女童阿拉伯语学习中的积极迁移,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非语言结构因素;迁移;回族女童;经堂教育;教学启示一、前言改革开放后,国内学者对包括宁夏回族聚居区在内的许多贫困地区女童教育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也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由于宁南回族聚居区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以及历史原因,这里的回族女童教育相对滞后。

因此,研究宁南地区回族女童教育问题对推动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经对民族地区‘双语’环境下回族女童英语学习现状调查分析发现:宁夏回族聚居区女童在接受国民教育之前,甚至是在学堂教育过程中还接受着一种特殊的教育,既“经堂教育”。

当地许多回族孩子会在节假日之余,本着对宗教的虔诚和对知识的渴望走进清真寺,学习阿语知识以及《古兰经》。

主要学习内容包括:阿语语音知识(俗称“调羏板子”),“亥提姆”(简易《古兰经》),以及汉语版的《珂塔布》(又名《杂学》,包括五项功课,如穆斯林礼拜知识等)。

经堂学习涉及到了语言学领域的诸多知识,包括语音、句法、修辞、翻译等学科。

且这种经堂教育效果往往会功半事倍,许多受访的回族女童会抱着一种惊人的热情与虔诚的态度学习阿语,即使是在教学环境非常简陋的情况下,她们的成绩也相当理想。

这就给笔者一个很大的启示:为什么同样的学生被放置在更加优越正规的学堂之中学习英语,却不能够取得同样的成绩?二、非语言结构因素迁移阐述认知心理学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把迁移解释为一种复杂的且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认知过程。

费尔克和卡斯珀(faerch, c. and . kasper,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给迁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语言迁移是一种语言心理过程(procedure),在此过程中,第二语言学习者激发其母语知识去发展或使用其中介语。

少数民族语言在外语学习中负迁移现象研究

少数民族语言在外语学习中负迁移现象研究

少数民族语言在外语学习中负迁移现象研究作者:俸振海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38期【摘要】民族语言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干扰。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至今民族地区民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仍然不同程度受本族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发音、语调、词义及语法四方面;并对这些现象作了剖析以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对策。

【关键词】民族语言外语学习负迁移一、引言我国是一个拥有众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民族语言。

由于民族语言的发音、音调及语言结构都有自己约定俗成的特点,这无疑会对外语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即负迁移。

然而,由于我国民族的聚居现象还非常普遍,民族语言仍然是各民族交际的主要工具,故民族语言特色还十分彰显。

这说明少数民族语言的存在不仅给民族间的语言沟通带来不便,而且对外语学习也会产生障碍。

从这个角度上讲,探究少数民族语言与外语学习的关系,对我国少数民族外语人才的培养,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及引领民族地区走向国际化,仍然具有其明显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的调查作为民族院校的学生,做民族语言与外语学习关系的调查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工作。

2009年7月份,我们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实践队一行7人,赴广西少数民族集聚地区,对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民族语言是否对英语学习产生影响,有哪些影响。

调查的地区为桂林;调查方式是访谈、随堂听课和问卷三种方式。

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座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定性资料,力求较客观、全面地获得定性和定量两种信息。

访谈先后举行了3次,参加访谈的师生共20人次。

我们依据典型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采取随机的、发散性的访谈方式。

随堂听课5次,听课中客观地记录下所需信息。

问卷调查一次,被调查者是120名随机选择的师生。

通调查获得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后,我们运用分析、归纳及综合的方法,对所得信息再进行逐一解读。

由于采取先进的方法对调查信息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果是详实、客观的,能较好反映出少数民族语言与英语学习关系的主要概貌。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再探析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再探析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再探析第一作者简介:王江华(1962—)男,拉祜族,云南澜沧人,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副教授。

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及教学工作,现任英语系党支部书记。

【摘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教育、生活环境和语言思维模式,使得边疆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步履维艰。

本文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实际,通过到中学听课、座谈、发放问卷调查表等方式进行深入调查,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找到了一些有利于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英语教学,语言环境,障碍roach to the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Frontier Ethn ReonsWANG JianghuaCHEN Yong GAN uebo[Abstract] the border area national minority area as a result ofits unique national culture background, the education, the living conditions and the language thought pattern, causes the border areamulti-national area English teaching to walk with diffulty.This artle in view of the border area national minority area English teaching reality, through attends a lecture, the discussion to the middle school, provides way and so on questionnaire survey table carries on the thorough investigation, has carried on thoroughly the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to the border area national minority area English teaching, found some has been advantageous to enhances the border area national minority area English teaching the effective method.[Key word] border area multi-national area, English teaching, language environment, barrier云南普洱、景洪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有拉祜族、佤族、傣族、哈尼族等众多少数民族。

英语语音学习中汉语的迁移作用

英语语音学习中汉语的迁移作用

英语语音学习中汉语的迁移作用发表时间:2010-08-19T17:43:11.013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5月第2期作者:李鸣翠[导读](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摘要: 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的过程中,汉语的发音方式和发音习惯不可避免地对英语语音学习产生正迁移和负迁移,从而影响中国学生对英语语音学习的效果。

这是由两种语音体系的异同造成的。

为了给英语语音学习者和教学者提供启示和帮助,对中国学生英语语音学习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归纳,将英汉两种发音体系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英语语音;汉语;正迁移;负迁移Transfer of Chines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 Abstract: Negative transfer and positive transfer occur in the Chinese students’ learning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 which results from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phonetic systems. With the purpose of helping English teachers and English learners in terms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the author classifies the problems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 learners and makes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phonetic systems.Key words: English pronunciation, Chinese, negative transfer, positive transfer一、语言迁移理论概述迁移(transfer)是指学习者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和经验对其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技能的影响。

从英语、拉祜语语音比较看语言与思维的互动

从英语、拉祜语语音比较看语言与思维的互动

从英语、拉祜语语音比较看语言与思维的互动
李强
【期刊名称】《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3(020)004
【摘要】本文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以英语和拉祜语的语音比较为主线,论述语言与思维的互动关系.
【总页数】3页(P220-222)
【作者】李强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
【相关文献】
1.从中介语理论看英语语音教学 [J], 李洁
2.从英语和拉祜语语音特征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J], 李秦松
3.傈僳语与英语的形容词用法比较及语言和思维的互动 [J], 李强
4.从认知角度看英语、法语、汉语的空间隐喻——以"OVER/DESSUS/上边"为跨语语料进行个例比较研究 [J], 张聪义;戴聪腾
5.从语音对比分析看毕节地区汉、彝、苗语诸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 [J], 吴学达;唐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卷第2期2009年2月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Kun m 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Vol 19,No 12Feb 12009收稿日期:2008-11-07基金项目:教育部0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母语文化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习得的影响———以滇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05JA740030。

第一作者简介:李海英(1980-),女,哈尼族,云南墨江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用学、二语习得.拉祜族英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李海英1,2,李 强2,陶瑞萱2(1.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云南昆明650092;2.云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云南昆明650031)摘 要:就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以拉祜族的母语为拉祜语、汉语为第二语言、英语则是第三语言为出发点和基础,阐述了拉祜族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发生的语言迁移:正迁移和负迁移。

关键词:拉祜族;英语学习;正迁移;负迁移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09)02-0105-04Lahu People ’s Language Tran sfer i n English L earn i n gL IHa i -ying 1,L IQ iang 2,T AO Rui -xuan2(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Yunnan Nor mal University,Kun m ing,Yunnan 650092;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Yunnan Nati onalities University,Kun m ing,Yunnan 650031,China )Abstract:Mother t ongue p lays a very i m portant r ol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 on .A s far as Lahu learn 2ers are concerned,Lahu language is their first language,Chinese is their second language and English is actual 2ly their third language .On the basis of this this paper dwells on Lahu learners’language transfer in the p r ocess of learning English and discusses the positive transfer and negative transfer res pectively .Key words:Lahu peop le;English learning;positive transfer;negative transfer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Keller man 为代表的研究者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 )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更加突出并强调了语言迁移在二语习得领域中的地位。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研究少数民族语言迁移,找出问题所在,改善少数民族学生对目的语的距离感和陌生感,以致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提高整体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就拉祜族而言,母语为拉祜语,汉语实际已经是第二语言了,因此很多拉祜族在学习英语之前便是“既定的双语者”了。

根据W einreich 的划分,双语者有两类:一类是既定的双语者(Established B ilinguals );一类是“成长中的双语者”(Devel op ing B ilin 2guals )。

所谓“既定的双语者”,指他们从幼年起就开始讲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

[4](P35)当然,在拉祜族英语学习者中,也有少数只会讲拉祜语、不会讲汉语的情况。

一般说来,当拉祜族学习者接触英语时,自身的母语系统或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系统已经深深在心理机制中确定,其结构体系已经固化或石化(f ossilizati on ),或称顽固性,也就是学习和使用一门新的语言时,难于克服旧语言已有的使用习惯。

我们知道,当迁移被看作结果时,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中使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并且没有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负迁移指的是使用这些知识并且出现了错误。

[4](P5-6)因此,拉祜族作为既定的双语者,或是只会讲拉祜语、不会讲汉语的学习者,和其他任何民族一样,必然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比较容易学懂或学会的地方,同时也会遇到很多方面的困难和挫折,发生语言的正迁移或是负迁移。

一、拉祜语和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语言的正迁移有助于促进语言的有效学习,语言学习者学习一门新语言离不开原有的母语体系的框架和结构。

Rod Ellis在Understanding Sec2 ond Language Acquisiti on(《第二语言习得概论》)中阐述道:“学习者的母语是二语习得中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母语是一个知识源,学习者会有意无意地借助它来筛选外语。

母语可能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作用于学习。

例如,学习者可能不是将母语规则迁移到二语中,而是回避运用母语系统中所没有的那些规则。

或者,还存在着语言性限制条件,以此决定母语和二语之间的哪些差别会构成学习中的困难,从而使迁移仅在某些语言条件下产生。

或者,学习者会将母语作为知识源,有意识地从中借用,即通过翻译来改进其语言运用。

[1]可以说,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认知过程,不同的个体生活环境、受教育背景不同,对学习的态度和动机,以及所采用的方法和学习策略等均不同,在其过程中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制约或影响。

对于拉祜族而言,拉祜语、汉语和英语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和差距,三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类,汉语和拉祜语均属于汉藏语系(其中拉祜语为藏缅彝族彝语支),英语则属于印欧语系,然而,不同的语言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相似点和共通之处,也就是所谓的共性(Perceived Si m ilarity),拉祜族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母语或是汉语对英语学习或多或少总会有一定的促进和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

根据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 on Device,即LAD),语言的习得具有某种天赋,儿童天生就具有基本的语法知识和范畴。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开始学习一门外语之前,除了发音器官或智力等天生有残缺之外,已经具备了熟练运用母语的能力,这种能力常常在儿童时就学会了,而且学得又快又好,主要是因为我们身处其中,周围的每个人都讲一样的语言,我们一出生便具备了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即语言环境(language at m os phere)。

那么,在缺乏语言环境的情况下,要在外语学习中完全避免或不受母语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不可否认,母语的影响并不总是消极的。

相反,充分合理地利用母语的语音系统,在母语中找出与目标语发音相近或相同的音,以达到能够准确发音的目的,不失为学习外语发音的一个积极策略和有效方法。

Corder在他的“Language Transfer in Language Learning”一书中也指出:学习外国语音的出发点是本族语的语音。

外语学习者总爱根据母语的语音系统和音位系统去判断外语的发音,并用母语的发音去代替外语的发音。

[2]拉祜语的语音体系是比较完善的。

拉祜语语音总共有43个,19个元音和24个辅音。

汉语作为表意(ideographic)文字系统,其发音主要是由声母和韵母来表征,其中声母21个,韵母19个,总共40个。

而英语属于拼音(al phabetic)文字系统,和拉祜语相似,英语语音总共有48个,可分为元音和辅音,根据舌头部位的高低,英语元音有3类,即前元音、中元音、后元音,按照发音方式,英语辅音有6类,即塞音、擦音、塞擦音、流音、鼻音和滑音。

通过调查,拉祜族学习英语语音时,对于长短单元音[i:]、[i]、[ :]、[ ]、[u:]、[u]、[ :]、[ ]、[a:]、[e]、[•]以及[Λ]的学习和掌握基本没有困难,因为拉祜语语音也有长短之分。

对于一些复合元音如[ai]、[ei]、[au]的学习也没有困难,因为无论是拉祜语,还是汉语里,都有相对应的这三个读音的词汇。

另外对于辅音,如[p]、[b]、[t]、[d]、[k]、[g]、[f]、[v]、[w]等也没有多大困难。

总之,在语音上,有拉祜语语音或是汉语语音系统作为基础,拉祜族学习者只要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面对很多英语语音都可以发得很标准,这正是由于有效利用了已掌握的语音系统和音位系统,找出了拉祜语或汉语与英语的发音共性,从而促进了拉祜族对于英语中很多语音的积极学习,发生了正向迁移。

二、拉祜语和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负迁移也被称为干扰(I nterference),干扰来自“先行抑制”(p r oactive inhibiti on),意思是旧习惯妨碍新习惯,是语言学习的主要障碍。

简单地说,负迁移导致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不可置否,尽管不同的语言之间总会有一些共性或相似之处,但每一种语言都是独特・61・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9卷的,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有着和任何一门其他语言不同的方面,而造成语言学习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目标语与母语的差异,差异越大,语言学习就越困难,负迁移就越大、越明显。

拉祜语和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首先表现在部分语音的发音上。

拉祜族在语音方面也有一些难于克服的困难。

拉祜族学生对英语的单元音的学习掌握没有太大的困难,主要困难在于对英语双元音的学习,因为拉祜语的10个双元音中只有3个与英语相同,即[ai]、[ei]、[au]。

[3](P14-15)总之,最普遍的困难是区分[ ]、[ts]、[ ]、[s]、[z]、[θ]、[ ]及[ ]和[ ],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民族中学的拉祜族学生为例,比如英语单词:choose[ u:z],很多人念成[tsu:z];shi p[ i p]被念成[si p]; think[θiηk]被念成[siηk],this[ is]被念成[zis];orange[ rin ]被念成[ rin ]。

特别是[ ]和[ts]以及[ ]和[s]这两组音,拉祜族在念汉语相关音时就区别不清楚,如汉语“吃饭”的“吃”常常被念成“疵”音,“老师”的“师”常常被念成“思”音,这种发音上的错误首先受母语干扰,拉祜族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就发生了负迁移,然后在学习英语时又发生了再次的负迁移,使用习惯已成自然,变得顽固或石化,难于纠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