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提速与导向把握 突发事件报道的突破

合集下载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是新闻界最为紧急和重要的报道之一,因为突发事件通常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

新闻报道的技巧在这种情况下显得尤为关键,不仅要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还要保持客观公正,避免煽动情绪和恐慌。

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必须高效快速。

由于突发事件的特殊性,新闻媒体需要尽快获得事件的最新情况,并第一时间发布。

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要有快速反应的机制,及时获得与事件相关的信息,并通过各种渠道快速发布新闻,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要求准确详实。

准确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而对于突发事件来说,更是如此。

媒体要进行多渠道的信息核实和交叉验证,不仅要依靠官方渠道获取信息,还要主动与事件相关的各方联系,包括现场目击者、当事人、专家等,以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在报道中充分展示事实真相。

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要保持客观公正。

突发事件通常会引发公众的极大关注和情绪波动,媒体必须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尽可能避免煽动情绪和恐慌。

在报道中,媒体要充分呈现各方的声音和观点,以便公众更全面地了解事实真相,并自由地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

第四,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要关注公众的情感和关切。

突发事件往往会给公众带来恐惧、担忧和其他强烈的情绪,媒体应该及时关注公众的情感需求,通过提供相关信息、安抚和引导情绪等方式,减少公众的恐慌和不安,并帮助公众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要善于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和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和新媒体的发展,新闻报道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媒、电视、广播等形式。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媒体可以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手机应用程序等方式向公众传递信息,增强信息的传播效果和覆盖范围。

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技巧的准确性、客观性、及时性、情感关怀和多样化是保证信息传播和公众知情权的重要因素。

新闻媒体要合理运用以上技巧,不仅可以提升报道质量,还可以更好地维护公众利益,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浅谈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

浅谈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

浅谈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作者:甄陈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年第12期摘要:突发事件往往是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短时间甚至瞬间,让事物、环境和人的生存状态发生急剧变化。

从纯粹的新闻学意义上说,突发事件的新闻价值不言自明。

因此,正确、及时地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不仅是对新闻媒体的考验,也是对新闻记者的挑战。

关键词:突发事件;新闻价值突发事件往往是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短时间甚至瞬间,让事物、环境和人的生存状态发生急剧变化,比如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疫情等。

例如:2014年全球都在关注的埃博拉疫情,11月22日四川康定地震,还有2013年11月22日中石化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等。

从纯粹的新闻学意义上说,突发事件的新闻价值不言自明。

因此,正确、及时地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不仅是对新闻媒体的考验,也是对新闻记者的挑战。

新闻媒体作为新闻事件的传播载体,一方面要报道新闻事件,同时作为党、政府、企业的“喉舌”,更肩负着舆论引导之责。

因此,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做到新闻事件传播与舆论引导的有机统一,是新闻媒体必须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此,认真思考,准确把握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一个媒体得以生存的根本。

1 突发事件的概念及其特征突发事件是人们对出乎意料事件的总称。

具有以下特点。

①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见性,都是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

②由于突发事件的不可预见性,新闻媒体和民众都是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知晓事件。

③突发事件往往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面广。

不仅如此,有的突发事件虽然几秒钟就结束了,但在几个月、一年,甚至几年里,对社会、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仍在持续。

④突发事件还呈现出多渠道传播的特征,因为民众为了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将会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相关信息并进行传播。

2 突发事件传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13年11月22日,中石化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发生后,当事企业媒体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抓紧一切时间,用照相机、摄像机记录下第一现场,保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新闻报道是传递信息、记录事件、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而在新闻报道中,尤其是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更需要记者具备一定的技巧和能力。

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往往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和特殊性,需要记者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准确报道,并在短时间内推送给广大读者,这就对记者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下是关于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一些技巧。

一、及时准确获取信息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首要的任务是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

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后,信息可能会很快传播,但其中很多信息都可能是不准确或者是未经证实的。

记者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的时候,要对信息来源进行核实,最好能够直接从权威渠道获取相关信息,以减少错误和不准确信息的传播。

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记者还需要做好信息筛选和过滤的工作,尽量只选择与事件相关的信息进行报道,避免过多的无关信息干扰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还要留意事件的发展动态,及时关注事件后续的信息变化,保持信息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二、理性客观地报道在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记者应该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进行报道,避免过度渲染和情绪化的报道。

突发事件可能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恐慌和焦虑,因此记者在报道的时候,需要冷静客观地分析事件的原因和影响,避免过分煽动情绪。

基于事实和数据进行报道,可以使报道更加客观和准确,也更有利于引导公众理性地看待事件。

在报道突发事件时,记者还需要注意对当事人和相关群体的尊重,不对他们进行不必要的揣测和评价,而是尊重他们的隐私和权利。

同时也需要避免对事件进行过度炒作和夸大,不做不负责任的猜测和推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

三、多方获取信息,全面呈现事件突发事件的报道需要记者们多方获取信息,力求全面呈现事件的各个方面。

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记者可以通过与相关当事人、目击者、专家和权威机构进行沟通和采访,了解事件的各个细节和背后的原因。

通过对多方面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可以更好地呈现事件的全貌,也更有利于读者对事件的全面理解和判断。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是新闻界常见的一种报道形式。

突发事件通常指的是突然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如自然灾害、人为事故、重大犯罪等。

在面对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时,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巧,以提供准确、全面、及时的报道。

下面就是一些关于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的浅谈。

准确的信息来源是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关键。

突发事件通常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因此第一手的信息来源通常是现场目击者和受影响的人员。

记者需要迅速赶到现场,采访目击者并获取他们的证词。

记者还可以通过与当地政府部门、警方、消防队等相关机构联系,获取详细的情况和最新的消息。

记者应该尽可能地核实信息的准确性,避免不实消息的传播。

在报道的过程中,记者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必要的信息,但需要谨慎使用,在使用这些信息时需要保持充分的客观性。

及时报道是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要求之一。

突发事件通常具有时效性,因此记者需要尽快将消息传递给公众。

记者可以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如手机、微信等,迅速将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发送到媒体机构。

记者还可以通过直播等方式,实时向观众传递最新的情况。

及时报道可以帮助公众及早了解到突发事件的发生和最新的进展,提醒受到影响的人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平衡报道是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重点之一。

突发事件通常具有紧急性和敏感性,因此容易导致媒体片面报道、夸大事实或引发恐慌情绪等问题。

记者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应该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避免片面报道。

记者需要尽可能获取各方的意见和观点,以确保报道的平衡性。

记者还需要遵守职业道德,在报道过程中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不过度渲染事件的严重性。

简洁明了是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特点之一。

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记者需要尽量简明扼要地概括事件的要点,避免过多的细节和冗长的说明。

记者可以通过采访当事人和相关专家,摘录他们的主要观点和原话,并在报道中加以引用。

记者还需要掌握科普知识,以便将事件的原因、影响和处理方法等复杂的概念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给读者。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是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它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较高的敏感性和专业技巧。

本文将从准备、采访和报道等方面谈谈如何进行突发事件新闻报道。

在突发事件发生前,新闻工作者应该做好准备工作。

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和应对计划,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在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收集系统,包括与相关部门和人士的联系,以及收集与突发事件相关的各种信息渠道,如社交媒体、其他媒体报道等。

还要定期进行相关培训,提高采访和报道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在采访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要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不带任何偏见地对待采访对象和报道的内容。

要进行适当的提前准备,了解事件的背景、相关人物和现场情况等。

要灵活运用采访技巧,如开放性问题、追问、引导等,以获取更多真实、有用的信息,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在采访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和人权,尽量不对其进行侵犯性的追问。

要及时记录采访笔记,保持相关证据,以备后续报道。

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新闻工作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要迅速行动,及时发布报道,以满足公众对新闻的需求。

要准确、简洁地传达事件的基本信息,避免引入个人主观色彩。

要及时搜集和整理事件的最新情况,通过多种渠道发布,以满足公众对事件发展的需求。

在报道过程中,还要注意认真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因为发布错误信息而造成不良后果。

要对报道进行后续跟踪,追踪事件的发展和影响,及时更新报道内容,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给读者。

突发事件新闻报道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较高的敏感性和专业技巧。

从准备、采访和报道等方面,新闻工作者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在采访和报道过程中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通过合理运用采访的技巧和技术,加强信息搜集和发布,新闻工作者能够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突发事件的需求,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报道。

浅谈突发性新闻的处理技巧

浅谈突发性新闻的处理技巧

浅谈突发性新闻的处理技巧作者:刘宝红来源:《活力》2013年第21期[关键词]突发性新闻;处理技巧;原则在风险社会语境中,频繁发生的突发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作为新闻媒体,如何以一个理性成熟的状态,在遵循新闻舆论引导规律的同时,处变不惊、从容面对,已成为新闻人关注的方向。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如何更好地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中形成良好的突发事件反应机制,发挥媒体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源头信息不稳造成的不利影响;如何把握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时效性、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是我们在进行报道时需要攻破的课题,下面我将针对以上问题的处理进行论述:一、建立三项反应机制突发事件发生突然,发生后事件的走向往往扑朔迷离,新闻的处理也应随事态的发展灵活应对,建立一整套针对突发事件新闻处理的机制可使我们忙而不乱。

1.建立组织管理机制。

突发事件发生后,首先要有一个机构出面负责扎口管理引导新闻舆论,可以设立类似于突发事件新闻处理领导小组的机构,由政府领导或宣传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和主要官方媒体负责人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小组需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操作,同时建立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做到突发事件发生后,能立即启动,并按照事件性质,严重程度的不同,制定详细的应对预案。

2.舆论引导机制。

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将混乱的舆论,流传的谣言引导入正确的范围,尽量降低因舆论而导致的事态扩大和损失,建立舆论引导机制显得格外重要。

机制需明确人员、工作程序,机制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措施、有灵活的方法。

其最重要的就是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人员可以采取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跟帖、评论等方式多管齐下。

3.新闻发布机制。

突发事件往往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相关,他们关注事件的发展,想要知道事件的所有信息,如果正确信息传播渠道不畅,那么歪曲的、不准确的小道消息,甚至谣言就会充斥公众的耳朵,这就需要政府能有渠道、有场合、有人员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所以新闻发布机制显得非常重要。

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

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

新闻视界27视界观.2021.02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毛君胜(镇雄县融媒体中心,云南,昭通 657200)摘 要: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等事件。

突发事件报道是社会新闻报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往往一个突发事件新闻,会牵动全国亿万人的目光。

客观及时又高质量地完成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是对媒体的考验,更是对一线记者的挑战。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一、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客观公正报道融媒体时代下,面对突发事件,为了抢占舆论制高点,不少媒体平台纷纷抢时间、抢头条,新闻报道不经多方求证随意发出,致使新闻丧失最基本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比如,一些突发事情刚发生时,由于主流媒体尚未介入,很多信息未经求证就肆意传播、泥沙俱下,使得假新闻层出不穷。

多年的新闻采访经历,使我深刻感受到,面对突发事件作为主流媒体的我们只有保持更加坚定的政治定力,客观公正、不避重就轻、不做虚假新闻,才能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二、必须积极引导舆论,弘扬社会正能量以前,传统媒体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受渠道的限制,新闻的传播需要各级监管人员的审核。

长期以来,一些负责突发事件的部门害怕媒体曝光和舆论监督,往往封锁新闻,阻挠采访,导致谣言到处流传,使事情更加复杂,结果失去处理危机的有利机会。

如今,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相互渗透,信息传播的速度前所未有,审核把关等诸多概念弱化。

突发事件报道中,媒体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社会正能量。

通过新闻事实,分析出处,从而弘扬正确的舆论导向。

2013年1月11日,镇雄县果珠乡发生山体崩塌和滑坡灾害,由于前期新闻报道和信息公开不及时,导致外界不了解事件的真相,灾害成因、伤亡人数、救援方式等谣传四起。

当时,我坚决申请前往灾区,及时找到有关方面的负责人、村组干部、周边群众,客观真实地把灾区应急抢险、守在状况等报道出来,有力地击破了谣言、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

把握好新闻突发事件报道效果研究

把握好新闻突发事件报道效果研究

把握好新闻突发事件报道效果研究作者:高崇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6年第01期【摘要】突发性事件是指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已成为媒体在信息传播中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力武器。

也正是由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也对媒体的报道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关键词】新闻;报道;媒体突发事件报道历来是各媒体主要报道内容之一,其新闻价值不言而喻。

一方面是对媒体实力的考验,另一方面是对从业者素质的考验,一方有疏漏,都会错失对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好机会。

由此使得我国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在方式上转入更深层面,对媒体在传播规模和业务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报道(一)坚持正确导向,维护社会稳定。

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利于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利于维护黔南形象,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是无产阶级党性原则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要,是检验新闻工作成败与得失的根本标准。

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事关全局。

在新闻改革不断深化、舆论环境不断宽松的今天,我们更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使突发事件的报道既满足人民群众知情的欲望,有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定。

(二)要坚持找到主要权威来源。

要保证突发事件报道的快和准,更好地引导舆论,稳定社会和观众情绪,一定要找到权威、主管部门的声音,这是最主要的,其他各方面观点都是次要的,主要权威来源一定要找到。

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中,媒体肩负的舆论引导职责相应加重,仍会扮演“问题解决者”的角色。

其舆论引导方式也与常态不同。

尤其事件发生之初,危机带来的暂时性的社会失序状态是对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的严肃挑战。

众所周知,新闻媒体是信息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同时新闻媒体通过选择信息时“把关人”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众对世界的认知。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突发事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包括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暴力犯罪等各种形式。

而新闻媒体作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进行浅谈。

一、准确、客观、全面的报道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是准确性。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记者们必须尽快抵达现场,了解事件的情况,进行调查采访。

在调查采访过程中,要注意听取现场有关人员的真实陈述,了解事实真相。

同时,记者要保持独立、客观态度,不要加入个人或团体偏见,对事件进行全面描写,避免片面、夸大或缩小报道的导向。

二、注意安全和道德底线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记者往往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可能会对自身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在进行现场采访时,应该把自己的安全放在首位,注意自我保护,切勿贪图新闻的效益而不顾自身安危。

同时,记者在进行事件新闻报道时,要遵守职业道德和道德底线,尊重事件当事人的人权权益,不能够违反当事人的意愿进行采访和报道。

尤其是在涉及隐私和敏感问题的报道中,要做到尊重和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

三、不造假、不拍照、不炒作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新闻媒体往往会争相报道、竞相追逐,这时候记者们要保持冷静,不做捏造、夸大或伪造新闻事件的行为。

同时,记者也要遵守现场秩序,不拍照,不炒作,维护良好的舆论气氛。

四、把握舆论导向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不仅是一种信息传递,更是一种舆论引导。

因此,新闻媒体在进行事件报道时,应该把握好舆论导向,引导公众正确理解事件的性质和实质,避免出现误导公众的情况。

同时,也要注意在报道中传递积极的、正能量的信息,对于受害者、救援者等进行适当的正面评价,以增强公众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总之,对于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要遵循公正、准确、客观的原则,尊重人权、道德底线,不做造假、不拍照、不炒作,把握好舆论导向,为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1. 引言1.1 概述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一种特殊类别,它通常指突然发生且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如自然灾害、恐怖袭击、重大事故等。

这类新闻报道常常受到广泛关注,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公众的生活和安全。

对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十分重要。

在面对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时,记者和媒体需要保持冷静、准确、及时,同时要做到客观公正、细节丰富全面,避免造成恐慌和不良影响。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报道水平,提升新闻传播效果,为公众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

在处理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时,记者和媒体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努力做到最好,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好的新闻报道服务。

2. 正文2.1 准确性是关键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准确性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一则新闻报道如果信息不准确,可能会导致公众对事件的误解,甚至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

记者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必须确保信息来源可靠,确保核实每一个细节。

记者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应该确保信息的来源可靠。

他们必须审慎地核实每一条消息,避免转发未经证实的消息。

只有确保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才能让公众对报道产生信任,提高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记者在报道突发事件时,要尽可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他们应该通过多方核实和查证,避免出现错误的信息或误导性的报道。

只有确保报道准确无误,才能真正为公众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他们了解事实真相,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准确性是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和核心原则。

记者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必须把准确性放在首位,确保每一条信息都经过严格核实和审慎处理。

只有如此,才能及时、全面地向公众传递真实、客观的信息,为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2.2 及时性至关重要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及时性至关重要。

只有在第一时间获取并发布相关信息,才能有效地向公众传达真相,为公众提供最及时的警示和应对措施。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应当立即展开报道,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事实信息,并尽快向公众发布新闻,以减少信息的传播误差和延迟。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1. 引言1.1 背景介绍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是新闻传播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播,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突发事件指的是突然发生或者以往罕见的事件,对社会生活和公众利益有较大影响的事件。

这类事件一旦发生,往往需要新闻媒体及时报道,以便公众及时了解事件情况,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如何准确、及时、客观地报道突发事件新闻成为新闻从业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有着自身独特的技巧和要求。

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新闻报道需要兼顾准确性、及时性和客观中立性,以保证报道的真实性和公信力。

新闻报道在与突发事件相关时,需要注意事实优先,不造谣传言,避免制造不实信息误导公众。

适当呼应受众情绪也是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重要技巧之一,可以增加报道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通过对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为新闻从业者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挑战,提高报道质量和影响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如何运用正确的技巧,以确保报导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客观中立性。

通过分析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特点和现状,我们可以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处理这些报道,避免不实信息的传播,满足受众对于真实和可信新闻的需求。

深入研究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可以提高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水平,促进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也希望能够为今后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以应对更加复杂和多变的新闻环境,使新闻报道更加权威和可靠。

2. 正文2.1 准确性是关键在新闻报道中,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因为突发事件往往会引发公众的关注和恐慌,不准确的报道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混乱和误解。

新闻工作者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必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新闻工作者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应该实事求是,不夸大事实,不隐瞒真相。

他们需要对事实进行深入的调查和核实,确保消息的真实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突发事件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成为了新闻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突发事件的报道需要及时、准确、全面,而这需要新闻从业者具备一定的技巧和能力。

本文将就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一、及时性突发事件的报道需要保持及时性,即在第一时间将事件的相关信息送达给读者。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快速采访和编辑的能力,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起因、发展情况、受影响的范围和人员,并将这些信息迅速整理成稿件发布出去。

在保持及时性的新闻工作者还需保持准确性,避免因急于报道而出现错误。

二、准确性准确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线,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更是如此。

因为一旦出现错误,可能会给读者造成误解,进而导致严重后果。

新闻工作者在报道突发事件时,要尽可能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采访多方面来源,确保所报道的内容真实可靠。

在报道中还要避免使用夸大、夸张、不实的言辞,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事件。

三、全面性突发事件往往会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事件的起因、经过、影响范围、受影响人员等等,因此在报道时要保持全面性。

要尽量收集到各个方面的信息,做到全面客观地报道事件的全貌,不偏不倚地向读者呈现事实,让读者对事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较强的采访和信息收集能力,以及一定的信息处理和编辑能力。

四、平衡性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新闻工作者需要保持平衡的态度,不偏不倚地报道事件的各个方面。

在报道中要充分考虑到受影响的各方利益,不能偏袒某一方,更不能对事件作出主观性的判断和评价。

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事件,让读者得到一个真实客观的报道,有能力自行做出判断。

在报道时要多联系多方面的信息来源,尽量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让报道更加全面准确。

五、紧急应对能力突发事件的报道往往需要新闻工作者在紧迫的时间内完成,因此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紧急应对能力。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新闻工作者需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采访,快速了解事件的情况,并将信息迅速整理成稿件投稿。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突发事件往往会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媒体的报道,因此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如何在第一时间准确、客观地报道突发事件成为了一项必备的技能。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一、快速反应和采访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从业人员首先需要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

在现场,需要及时采访目击者和相关当事人,掌握第一手资料。

此时,需要具备快速判断和决策的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及时获取信息。

二、客观公正的报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新闻从业人员需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带有个人情感和立场。

要把握事件的核心信息和关键因素,确保报道真实、准确。

要注意避免过早下结论,以免造成误导和不良影响。

三、及时更新和补充报道随着突发事件的发展,相关信息也在不断更新和补充。

新闻报道需要及时更新新的情况和信息,与读者保持同步。

要采取多种报道形式,如文字、图片、视频等,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四、舆论引导和社会责任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新闻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舆论引导和社会责任感。

要通过报道引导公众理性看待事件,避免情绪化的传播,减少不良影响。

要对事件的背景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为公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五、多方核实和权威发布突发事件往往伴随着各种传言和谣言,新闻从业人员需要对信息进行多方核实,避免不实信息的传播。

在报道时,要倾向于权威渠道发布的消息,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要警惕网络谣言和不实消息,杜绝虚假报道。

六、关注公众反馈和应对舆论压力突发事件的报道往往会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应和舆论压力,新闻从业人员需要关注公众的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报道的方向和方式。

要积极回应公众关切,做好舆论引导和平息工作,以减少负面影响。

七、保护个人安全和隐私在报道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新闻从业人员需要保护个人安全和隐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防范可能的风险和危害。

要尊重当事人和相关人员的隐私权,避免过度曝光和侵犯。

快速反应与策划到位:党报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关键

快速反应与策划到位:党报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关键
源 。 应 急 预 案 要 求 记 者 都 要 第 一 时 间 进 入 现 场 展 开 采访 , 第 一 时 间 与 相 关 部 门核 实 新 闻事 实 , 第 一 时 间 反馈 , 确保后方报道组第一时间发布消息 , 随 后 展 开
访 专家学者 的, 不 同角 度 的采 访 得 出 的是 一 个 事 实 , 新疆 的 发 展 离 不 开 各 级 党 委 、 政 府 的支 持 , 离 不 开 各
持 以人 为 本 , 满 足 信 息需 求 ; 坚 持 及 时准 确 , 积 极 引导 舆论 ; 坚持 平 站结 合 , 有效加强管理 ; 坚 持 系统 统 筹 ,
表 现 社 会 秩 序 和 群 众 生 活恢 复 正 常 为 主 , 积极 、 正 面
地 引导社 会 舆论 和受 众 。
优 化 资源 分 配 。 《 人 民 日报 》 应 急 预案 的制定 为 其 他媒
对他 们 的心 理及 今 后 的生 活带 来 阴影 , 所 以 这 也 说 明
对 于 突 发 事 件 的报 道 不 能仅 仅 从 新 闻本 身 的价 值 来 衡量 , 而是 要 全 面 研 判 尺度 大 小 对受 众 会 带来 什 么样
的 引导 和 影 响 。在 策 划 突 发事 件 报 道 尺度 时 , 尽 量 以
发 事 件 的报 道 上 要 坚 持 正 确 导 向 , 维 护社 会 稳 定 ; 坚
位 , 尤 其 是 灾 害 过后 的有 些 血腥 画面 或 者是 苦 难 场 理 , 不 断完 善 报 道 应 急 响应 机 制 , 有 效 提 升 应 急 报 道
面, 不适合让受 众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直接面对 , 这 会
新 闻实 践 中 , 各 级 媒 体 在 应 对 突 发 事 件 报 道 上 相 应 制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摘要】突发事件新闻报道需要及时、准确,重视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报道内容必须客观、公正,避免过度渲染和引导性报道。

在报道过程中,需尊重受害者和相关当事人的隐私权,谨慎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

在结尾总结报道的经验教训,不断提升报道的专业水准。

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在于确保准确性和客观性,同时尊重隐私权,提升专业水准。

【关键词】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技巧、事件背景、信息来源、准确性、客观性、公正性、过度渲染、引导性报道、隐私权、图片视频资料、经验教训、专业水准。

1. 引言1.1 了解事件背景和相关信息在新闻报道突发事件时,了解事件背景和相关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全面了解事件的背景和相关信息,才能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了解事件背景可以帮助记者更好地把握事件的来龙去脉,明白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从而更好地解释事件的发展和影响。

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帮助记者更快速地定位事件的重点和关键信息,避免在报道中遗漏重要内容或加入不必要的信息。

了解事件背景和相关信息还可以帮助记者对事件的可能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提供更有价值的报道观点和分析。

在新闻报道突发事件时,记者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事件背景和相关信息,以提高报道的质量和水准。

通过深入了解事件背景和相关信息,记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报道的重点和角度,准确传达事件的真相和意义,为公众提供更准确、客观和全面的新闻信息。

1.2 重视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在新闻报道中,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突发事件还是日常新闻,记者们都必须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核实和确认,以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可靠的信息来源不仅可以提供真实和全面的事件信息,还可以避免虚假消息的传播,避免给公众造成误导和混淆。

在处理突发事件新闻时,记者应该尽可能获取多方面的信息来源,并进行比对和验证。

可以通过采访目击者、当事人、官方机构以及专家学者来获取更加全面和客观的信息。

对于涉及敏感内容或有争议性的信息,记者还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核实,以确保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摘要】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是新闻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报道突发事件时,首先要了解事件的背景信息,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并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

在要准确把握事件的关键信息,避免引发恐慌情绪,保护隐私信息的披露,注意报道的时效性,避免不实消息和谣言的传播。

在记者要落实职业操守,提高专业素养,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只有按照这些准则,才能保证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可信度,为公众提供准确、客观的信息,同时也是对记者专业能力和道德风范的一种体现。

【关键词】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技巧、背景信息、第一手资料、客观中立、事件关键信息、恐慌情绪、隐私信息、时效性、不实消息、谣言、记者职业操守、专业素养、准确性、客观性1. 引言1.1 了解事件的背景信息了解事件的背景信息非常重要,可以帮助记者更全面地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影响范围。

要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和原因。

这样可以帮助记者找到报道的重点和角度,避免偏颇或片面的报道。

要查阅相关资料和报道,了解事件发展的历史和背景,这样可以帮助记者更好地分析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要注意事件的关联性和背景信息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帮助记者更准确地描绘事件的全貌和影响。

了解事件的背景信息是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基础,只有深入了解事件的历史和发展背景,记者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事件的要点和关键信息,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1.2 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是进行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记者需要迅速获取最新的信息和现场情况,以便及时向读者传递最真实的报道。

只有通过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才能在第一时间内报道事件的发生和进展,让公众及时了解事件的真相。

在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过程中,记者可能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信息收集,包括与现场目击者、官方部门和相关权威人士的联系。

还可以通过采访当事人、查阅相关文件和资料等方式获取必要信息。

基层广播电视记者如何做好突发新闻的报道

基层广播电视记者如何做好突发新闻的报道

基层广播电视记者如何做好突发新闻的报道作者:刘倩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15期摘 ;要:广播电视作为主要的舆论传播工具,要应当担负起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职责,要做好信息的及时有效传递,避免因信息不畅引起社会不安。

文章认为,做好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是所有广播电视记者的必修课,基层广播电视记者也不例外,也要熟练掌握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基层广播电视记者;突发新闻;报道突发事件往往都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且对社会造成广泛影响。

正是由于突发事件本身特殊的属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不同于其他的新闻事件,对广播电视记者提出的要求更高,且从全国各大主流媒体播发的新闻不难看出,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已成为广播电视媒体报道的常态。

突发新闻是新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本质仍是新闻,基层广播电视记者如何做好突发新闻的报道,这是需要广大基层广播电视媒体工作者共同研究的一个动态课题。

笔者认为在报道突发新闻时,除了要遵循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外,还要掌握特殊的报道方式方法。

一、提高新闻敏感性,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新闻敏感性是评判广播电视记者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准之一,新闻敏感有助于基层广播电视记者及时迅速地发现新闻,从新闻事件中甄选出最有价值的新闻。

当发生了突发事件,尤其人民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时,相关部门和媒体要有正确的态度,基层广播电视记者要果断出击,尽量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公开透明地将突发新闻事件报道出来,多报道救灾抢险等体现社会正能量的感人新闻,引导正确舆论导向,激发人民群众的救灾热情。

此外,基层广播电视记者还要广积人脉,从而拓宽突发事件新闻线索的获取渠道,也有利于抢抓独家新闻。

二、体现“人文关怀”,杜绝“二次伤害”基层广播电视记者在突发事件尤其是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要遵循“趋利避害”原则,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信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生态环境,要将新闻报道的重点或电视镜头聚焦在突发事件的救援现场,多报道事件的救援进展情况,少描述血腥場景,尽量在新闻报道的字里行间都体现出广播电视记者的“人文关怀”和新闻专业素养,坚决不使用带有歧视性的、甚至是蔑视人的生命与尊严的词语,必要时要亲身参与突发事件的现场救援。

突发事件新闻发布 速度决定胜负

突发事件新闻发布 速度决定胜负

突发事件新闻发布,速度决定胜负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BBS、博客、播客、微博、RSS 等一系列信息传播与服务方式相继出现。

新兴的媒体传播工具即时性、匿名性、交互性、个性化、开放性等特征,使每个公众可以有效地表达自己观点和想法成为可能,这一定会打破原有的传播格局,造成传播形态的多元化,同时对新闻发布会提出新的挑战,尤其是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

对于突发事件的新闻的发布,因为这一类的新闻具有时效性,第一个在网络上发出这种新闻的媒体肯定会有不菲的点击量,从而的到应有的利益,达到宣传的目的。

所以一旦有了突发性的新闻,我们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出稿速度快,质量上乘的网络媒体推广平台,而像腾讯,网易等这样的门户网站,因为他的门槛较高,而且有自己的采访收集新闻的制度,我们不能过多的参与。

所以可以选择中间的网络推广的媒体来制作。

往上推软文城,是国内首批成立的新闻营销推广平台,专注新闻软文营销,拥有多年企业营销新闻发布与推广经验,专注新闻营销。

平台拥有1000+一手网络资源,涵盖国内全部主流新闻媒体,是您网络传播效率的保障。

报道提速与导向把握突发事件报道的突破

报道提速与导向把握突发事件报道的突破

报道提速与导向把握突发事件报道的突破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加剧,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突发事件出现频发与高发的态势,在考验着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的同时,也考验着媒体的应急反应能力。

当前新的传播语境与新的传播格局,给党报突发事件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信息日益公开透明。

另一方面,媒体竞争日益加剧。

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媒体可以实现即时性、全天候、互动性传播,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优势凸显。

因此,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党报如何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如何在快速反应中准确把握导向,已经成为当前提升党报传播能力与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命题。

快速反应,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把握主动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谁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谁就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细心的电视观众可能发现,2009年“‘6?5’成都公交车燃烧事故”发生后仅仅50分钟,手持“CCTV”标识话筒的央视记者就出现在事故现场。

据了解,为了提高应急反应速度,掌握突发事件报道的主动权,中央电视台在上海、广州、武汉、北京等全国大中城市建立了新闻应急报道驻点,搭建起一张覆盖全国、触角灵敏、传输畅通的应急报道网络,大大缩小了快速反应半径。

央视的做法表明,中央媒体正努力加大应急新闻报道力度,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省级党报,作为当地主流媒体,同样必须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进一步提升应急意识,抢先发声,引导舆论。

第一时间发布信息。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最短时间内发出报道,向受众告知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变化,并先于其他媒体到达受众,形成受众对事件的第一印象和基本判断。

第一时间发表评论。

党报必须第一时间通过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解释性报道和评论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抢占制高点,赢得话语权。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强化提升党报记者的应急意识与应急能力。

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线。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新闻宣传上存在种种认识误区,认为以灾难新闻为代表的负面报道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尽量少报、不报或者“淡化处理”。

关于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思考

关于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思考

关于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思考关于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思考1 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原则新闻报道是有一定的报道原则的,这样才能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方向,若在关键的时候,社会各界缄默不言不一定可以维护稳定。

如若重大突发事件不及时报道,或者不报道,都会使我国在国际舆论战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局势,而且还会影响我国新闻媒体的信誉。

所以,突发事件的报道原则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我们将探讨突发事件的报道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即对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在第一时间内,或者舆论控制进行报道。

在以前媒体界,如果发生了突发事件,是不让报道的,有关部门也会阻挠不让报道。

随着社会制度的健全,中央明确强调,不得阻挠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在第一时间告诉人民群众。

经过实践证明,人民群众并非是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有意见,而是对发生了突发事件迟迟不报道有意见。

第二个原则是客观性原则,一个事件能成为新闻,它的首要条件就是客观性。

只有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公正、客观的新闻报道,给人民群众呈现真实、可靠、全面的信息,才能为媒体树立起权威性及公信力。

媒体更要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准确、客观地来报道重大突发事件。

第三个原则是辩证性原则,引发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群体、个体心理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另外突发事件,有促进社会团结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破坏性等消极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突发事件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具有双重性,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它。

它有时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团结,但有时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所以,当面对突发事件时,我们既不能惊慌失措,也不要漠然处之。

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只有通过积极的态度对待,这样才可以缓和社会矛盾,从而来积极解决社会问题。

2 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特征突发事件,即指突然发生,可能造成或者已经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需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来处理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社会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道提速与导向把握突发事件报道的突破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加剧,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突发事件出现频发与高发的态势,在考验着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的同时,也考验着媒体的应急反应能力。

当前新的传播语境与新的传播格局,给党报突发事件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信息日益公开透明。

另一方面,媒体竞争日益加剧。

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媒体可以实现即时性、全天候、互动性传播,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优势凸显。

因此,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党报如何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如何在快速反应中准确把握导向,已经成为当前提升党报传播能力与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命题。

快速反应,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把握主动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谁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谁就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细心的电视观众可能发现,2009年“‘6?5’成都公交车燃烧事故”发生后仅仅50分钟,手持“CCTV”标识话筒的央视记者就出现在事故现场。

据了解,为了提高应急反应速度,掌握突发事件报道的主动权,中央电视台在上海、广州、武汉、北京等全国大中城市建立了新闻应急报道驻点,搭建起一张覆盖全国、触角灵敏、传输畅通的应急报道网络,大大缩小了快速反应半径。

央视的做法表明,中央媒体正努力加大应急新闻报道力度,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省级党报,作为当地主流媒体,同样必须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进一步提升应急意识,抢先发声,引导舆论。

第一时间发布信息。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最短时间内发出报道,向受众告知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变化,并先于其他媒体到达受众,形成受众对事件的第一印象和基本判断。

第一时间发表评论。

党报必须第一时间通过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解释性报道和评论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抢占制高点,赢得话语权。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强化提升党报记者的应急意识与应急能力。

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线。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新闻宣传上存在种种认识误区,认为以灾难新闻为代表的负面报道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尽量少报、不报或者“淡化处理”。

在这种“报喜不报忧”认识的影响下,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一些记者往往反应迟钝,不是主动出击,而是等上级布置,等采访通知,等新闻通稿;一些记者,突发事件一来,则自我把关,假设不能报道、假设会来禁令,主动放弃了采访报道的机会。

党报在突发事件的“失语”与反应迟钝,危害巨大,有着深刻的教训。

近年来,《福建日报》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不断强化应急意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反应、主动出击,打好了应急报道的主动仗。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强震。

《福建日报》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在一版等重要版面及时刊发新华社电稿,回答了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5月19日,《福建日报》三名记者主动请缨,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千里之外的灾区前线采访。

在前线,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三进江油、五进都江堰、三进彭州、挺进汶川、深入什邡,采写了一大批来自灾区现场的第一手新闻,第一时间把灾区实情呈现给读者,第一时间把抗灾救灾的感人事迹传递给读者,把福建人民和灾区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牢牢掌握了报道的主动权。

到第一线去,到新闻现场去,不仅是新闻“三贴近”的具体要求,也是记者这一职业的使命所在。

近年来,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如闽侯沙堤村烟花爆炸、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以及抗击艾利台风、圣帕台风、桑美台风等,《福建日报》记者均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为读者发回了一批可读性较强、有影响力的稿件,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赢得先机。

创新机制,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引领先机突发事件的发生总是不期而至,而应急报道则应有备无患。

正如《礼记·中庸》中讲到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当前,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常态性报道对象,从科学管理的要求出发,为了提升应急报道质量,降低突发事件的报道风险,建立突发事件报道应急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7年11月1日,《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实施,表明我国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也为危机传播应急机制建设提供了保证。

建立党报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首先,必须制订确实可行的应急报道预案。

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来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

很多媒体建立了自己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工作手册。

近年来,各地在应对突发事件传播上引入了危机防范的概念,如济南制订了《济南市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突发环境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等等。

为党报应预案制订提供了借鉴。

地方党报在制订预案时,要根据不同类别的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根据分级响应的原则,制定不同等级的响应预案,落实人员组织和保障措施。

近年来,各地党报在应急报道机制的建设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

如《甘肃日报》要求,在本省范围内无论发生何类突发公共事件,记者都要第一时间进入现场,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地报道突发公共事件动态及处置进程,把社会舆论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

为此,甘肃日报专门组建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小组,研究制定了《甘肃日报社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

对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总则、报道原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报道、应急保障、工作要求等做了全面具体的规定,为做好突发事件报道提供了常态的机制保证。

其次,必须建立反应迅捷的应急团队。

应急报道战机稍纵即逝。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党报必须组织一支训练有素、反应迅速的新闻应急报道团队深入现场。

全方位、多侧面、高质量地做好突发事件的采访报道。

这些记者应具有高度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高超的采访技巧和新闻研判能力。

三是,必须建立运行高效的协调机制。

突发事件发生时,党报应该迅速成立新闻报道应急指挥小组,统一负责报道指挥、组织、策划、协调和落实。

同时,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联动互动机制,这些机制包括灵活高效的采编协调机制,渠道畅通的信息支持机制,保障有力的后勤保障机制等。

福建临海,每年台风灾情不断。

因此,对福建新闻人来说,防台抗台报道成为每年的“必修课”。

近年来,《福建日报》在防抗台风中摸索出了一整套的应急报道机制,使得台风灾情报道从突发事件报道变成了常态化的防灾减灾报道。

每年台风登陆之前,《福建日报》就制订报道预案与报道计划。

报社领导坐镇指挥,驻站记者与应急团队分路出击,台风登陆前,记者就对台风的登陆时间、登陆路径进行跟踪,及时启动预防台风的报道。

台风登陆时,记者分兵多路有的记者蹲守防汛指挥部,有的则奔赴台风登陆点、灾害点,及时报道台风灾情和抗灾进展。

在报道中,《福建日报》根据台风登陆的时间、台风行进的路径、台风强度的大小的变化不断调整报道的内容和重点。

报道力度随着灾情的变化而变化。

在报道组织中,前方后方采编深度互动,从防台、抗台、救灾到灾后重建,报道一步一步深入,有条不紊推进。

台风应急报道机制的确立,在《福建日报》历次台风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防抗台风报道做到了组织有序、运转高效。

把好导向,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主导舆论突发事件报道敏感性强,必须始终绷紧“导向”这根弦。

突发事件报道中,在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原则的同时,必须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力求舆论引导的最佳社会效果。

要把有利于维护国家形象,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妥善处理作为新闻报道的根本出发点。

具体而言,强化党报应急报道的导向体现在:报道角度的选择、报道尺度的把握、报道深度的拓展上。

首先,要选好报道的角度。

注意正面引导。

党报突发性事件报道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做突发灾情报道的同时,要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相关决策和部署,充分展示各级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齐心协力战胜灾害的生动画面。

关注民情民生。

突发事件,尤其是公共危机、灾难事件,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

抗灾报道要不仅关注灾情,更关注“抗灾”“救灾”和“重建”,着力为抗灾减灾、重建家园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在报道中,除了报道政府作为外,要更加关注普通百姓在事件中的生存状态与生产、生活与心理需求。

如在抗击台风报道中,除了报道灾情外,要为群众提供更多有效信息,如气象消息、交通信息、肉品蔬菜等食品供应情况等。

其次,把握报道的尺度。

面对危机,正确把握报道的尺度至关重要。

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必须以降低危机对社会和公众的危害为第一准则。

不追求“轰动效应”。

突发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危害性、紧迫性、复杂性等特点,具有吸引眼球的因素,容易激发读者强烈的“好奇心”。

党报的灾发事件报道不能仅从通常意义的新闻价值来衡量,不能仅仅是“抢新闻”,更不能猎奇。

突发事件报道应避免刊登血腥恐怖画面。

避免画面选择不当对公众情绪特别是儿童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多体现人文关怀。

突发事件报道过程中,媒体需要保持对人、对生命的尊重,媒体在为公众提供冰冷的危机信息的同时,还要传递温暖的人文关怀。

2008年1月下旬开始,雨雪冰冻灾害突袭闽北。

眼看春节将至,但冰雪灾害使浦城县12个乡镇、139个村的10.8万人受灾,26万户家庭断电,许多人因无电碾米快要断炊,直接威胁群众的生存。

地处九牧镇海拔600米高山区的黄毕洋,由于交通、电力、通信全部中断,成了与外界隔绝的“孤岛”,几百户灾民的生存成为关注的焦点。

《福建日报》南平记者站记者冒险三上黄毕洋,采写了很多第一线的救灾报道。

特别是2月3日下午,记者跟随浦城县委书记黄建生带领的抢险应急分队,为黄毕洋的群众运送柴油机、大米、蜡烛、薄膜等过年生活物资。

由于车轮打滑无法上山,送粮队只得用肩扛、用板车拉物资上山。

记者也情不自禁加入徒步送粮的队伍,回城带病发回了《浦城送粮队破冰上高山》。

稿件通过现场的情景描写、人物对话,真实再现了当地干部群众奋起抵御雨雪冰冻灾害,不等不靠、互帮互助的斗争精神;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受灾群众的关切之情和党群、干群之间的血肉联系,从一个小角度折射出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执政为民的形象,刊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

第三,拓展报道的深度。

做好深度报道。

在事件发生时,党报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对事件进行深度解读,就事件发生的内容、原因、背景,事件处理的原则、方法、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度解读,同时,注重做好灾后反思报道报道,帮助群众汲取教训,提高警觉,防止类似灾害的发生。

2006年,漳州市接连遭受台风“珍珠”“碧利斯”等重创,《福建日报》记者在做好防台抗台报道的同时,采写了《灾后重建,灾民盼什么?》《觅良策,保安全如何有效转移群众防范地灾应引起关注》等稿件,拓展了灾情报道的深度,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总之,突发事件报道是检验新闻媒体应急反应能力的“试金石”,也是对媒体舆论导向把握能力的综合考验。

省级党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必须牢牢把握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正确引导的原则,主动出击、把握大局、做好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