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灸法 延年益寿的养生保健

合集下载

黄帝内经艾灸养生法

黄帝内经艾灸养生法

黄帝内经艾灸养生法艾灸养生是祖国医学的一种治病疗法。

用艾绒等做艾柱,烧灼或薰烤身体穴位或某一部位,或者在体表放置薄片生姜等,隔姜烧烤。

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艾灸养生祛病的功效。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艾灸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艾灸养生法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

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黄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

《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

日本人须藤作等做过的灸法抗癌研究,还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从节气上来讲,艾灸注重节气灸,因为在节气时候是人身体内阴阳交替的时间,这时艾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医养生讲冬病夏至,意思就是冬天得的病要追溯到夏天,是夏天落下的病,要从夏天开始调理。

冬至是一年中一阳升的时候,最适合做艾灸来补充阳气。

从季节上来讲,冬季是人体寒气最重的时候,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一个季节,此时若不注意调养,会因阳气不足而引发很多病症,因此冬季艾灸针对寒性体质的人群而言尤其重要。

如果是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为一个疗程。

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时间要短些。

关于时间方面,艾灸没有特别固定的时间。

什么时间都可以灸。

饭前饭后,早晚皆可,饭前只要不是太饿就行,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就可以灸,太饱太饿都不能灸。

中医艾灸的作用与适合人群1、中医艾灸能够升阳举陷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

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

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

常艾灸可长寿

常艾灸可长寿

常艾灸可长寿长寿的秘诀是每个人所追求的。

艾灸则具有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等功效。

唐代艾灸保健之法更加盛行,孙思邈是唐代享有盛名的长寿医生,他所著的《千金药方》中记载着:“宦游吴蜀,体上常引三两处灸疮,则瘴疠瘟虐不能着人。

”艾灸疗法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红、白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功能,调整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常灸足三里、神阙、关元、气海、肾俞、膏肓俞、风门、身柱、大椎、三阴交、涌泉等穴可以起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儿童也非常适合做艾灸,施灸有助其强身。

过去古代人的一生有四次灸法,一出生60天灸身柱穴。

到15、6岁时,要灸三阴交穴,增强泌尿系统。

30岁灸足三里,到40岁则需灸关元穴。

从不同的时期调理身体的阳气,艾灸治病,健康伴随一生。

四穴灸法养生谈艾灸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疾病,更是养生抗衰老的好方法。

你不需要被繁复的穴位所困扰,只要记住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即可。

通过艾灸治病即可温补脾肾,补益肾气,促进脾胃运化,使正气充然不绝,脾土膏然肥沃,肾水沛然充盈。

土沃、水盈、气足便能生长万物,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便自然健康长寿。

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预防早衰。

四穴养生灸法,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有益于对循环、消化、生殖、内分泌、神经系统的促进和调整。

四穴灸法简单易行,舒适安全,适合家庭操作。

家庭艾灸需注意:不宜在过饥、过饱、酒醉、大恐、大怒、大渴时施灸。

灸疗虽然适用范围广泛,但对于一些热性病,阳虚阳亢(五心烦热,面红耳赤)以及邪热内积的人不宜施灸。

艾绒易燃,在施完艾条灸后,一定要将火熄灭,避免发生火灾。

艾灰积压过多时,需要离开人体吹去,避免因火灰掉落而灼伤皮肤或衣物。

施灸一般无任何不适之感,但也有少数人会出现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感觉,一般不需处理,继续施灸多能消失。

施灸后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精心调养,勿过度疲劳。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亦
可得百年寿
灸疗用于防病保健有着悠久的历史。

《扁鹊心书·须识抚养》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如《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

历代医学著作中更比比皆是。

艾灸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说明: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

成书于宋代的《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 特别是女士,艾灸此三个穴位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特别是小腹部十分舒畅(此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后才明显)。

保健用灸疗 身壮疾病少

保健用灸疗 身壮疾病少
门、 脘 。虽不 得 长 生 , 可得 百 年寿 。 ” 中 益 我 国 灸 法 的 起 源 ,可 上 溯 至 远 古 人 类 知书 中 解 i ̄ , 灸 字 说 一
释 作 “ ” 意 思 是 用 火 灼 体 , 热 力 给 人 体 以 灼 , 借
激 发 经 气 运 行 、 通 经 络 之 作 用 , 预 防 脑 血 疏 可
做 成 艾 条 ( 到 医 药 公 司 购 买 现 成 艾 条 )艾 或 、 柱( 锥形 ) 使用。 圆 等


艾炷 灸 : 分 直接 灸和 间接 灸两 类 。 又
1. 接 灸 是 将 大 小 适 宜 的 艾 炷 直 接 放 在 直 皮 肤 上 施 灸 。若 施 灸 时 需 将 皮 肤 烧 灼 成 脓 , 愈
医有 慧 心 , 在 兆 前 。 果 不 博 无 以 通 其 变 , 思 不 精 心 使
, 知 此 其 洞 察 之 细 微 , 用 方 辨 证 能 洞 能 烛 , 几 知 微 , 而 无 以 烛 其 微 ” 即 斯 所 指 。 ( 辑 肖 婷 ) 编 之 准 确 曰 医 ” 做 到 这 些 , 非 要 并
3调 和 营 卫 , 阳 益 气 . 升 温 灸肺 俞 、 椎 、 大
《 草 正 》 出 : 艾 叶 , 温 通 十 二 经 … … 善 足 三 里 等 穴 ,临 床 上 可 治 卫 阳 不 固 、 腠 理 疏 本 指 “ 能
松 , 常 用 于 伤 风 感 冒 或 咳 嗽 哮 喘 、 敏 性 鼻 经 过 炎 等 。特 别 是 采 取 “ 病 夏 治 ” 方 法 , 夏 秋 冬 的 在
家 庭 中 医 药
20 0 8年 1 月 第 1 期 1 1


之交 灸肺俞 、 三里 2 足 ~3个 疗 程 ( 0天 为 1 1 疗 程 )可 增 强 体 质 、 固 肌 表 , 防 感 冒 、 , 密 预 哮

神奇的中医传统疗生大法

神奇的中医传统疗生大法

神奇的中医传统疗生大法:艾灸
灸法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是点燃艾叶制成的艾条、艾炷,产生温热和艾叶特有的功用,作用于穴位和经络,达到养生、保健、防病的目的。

延年益寿保健灸:针对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群,通过艾灸相应穴位,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能力,达到调和阴阳、健脾和胃、固本培元、补中益气、祛病延年的目的。

寒邪客胃胃痛灸:针对胃部不适,消化不好的人群。

通过艾灸的温热作用和穴位调节作用,达到暖胃舒胃的目的。

青春常驻美容灸:针对年青而经常疲劳出现黑眼圈、眼袋、面部皱纹的人群,实现滋阴补肾,清降虚火,化瘀通络,调出健康好气色,让您更显年轻。

温经驱寒痛经灸:针对青中年时发痛经等小腹部不适的人群,通过艾灸相应穴位,达到温经通络、活血散寒止痛的目的。

益气固元强肾灸:针对出现肾气不足、肾阳虚引起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早衰、神疲乏力、性能力减退的人群,安全无副作用,长期施灸效果更佳。

温经活血冻疮灸:艾条的温经活血,散寒止痛作用,帮助机体抵御寒邪;活血止血生肌帮助修复疮面。

“灸足三里,得长寿”

“灸足三里,得长寿”

“灸足三里,得长寿”在古代的日本东京(古称江户),每建成一座新桥,都要邀请年龄最高的长者第一个踏桥渡河。

有一年(德川幕府时代),江户的永代桥建成之后,依照习俗,三河国的174岁的万兵卫第一个“初渡”。

在举行“初渡”的仪式上,德川将军(当时日本的实际统治者)问万兵卫有何长寿之术。

万兵卫答道:“这事不难,我家祖传每月月初八天连续灸三里穴,始终不渝,仅此而已。

我虚度174岁,妻173岁,子153岁,孙105岁。

”德川听后,很是感慨,而三里穴这个长寿穴也因之脍炙人口,并进而日本人——“婴儿灸身柱,促发育;十七八岁灸风门,预防感冒;二十四五岁灸三阴交,促生殖健康;三十以后灸足三里,促长寿;老年时灸曲池,促耳聪目明,预防中风”的灸法保健习俗也就形成了。

其实,日本人善灸法的习俗来自于中国,特别是其中“灸足三里,得长寿”的“养生秘决”,更是为古今医学大家和养生大家所珍视。

“足三里”的部位及找穴方法足三里在小腿外侧之前上部,胫腓两骨间。

如何找准“足三里”呢?有两个方法:其一,正坐在椅子上,屈膝,足掌放平,自然平铺地面,用本人之手虎口围住膝盖,食指放于膝下胫骨前缘,四指并拢,当中指尖着处是穴位。

在外膝眼之下方三寸,胫骨外缘,胫骨前肌与伸趾长肌之间。

其二,伸足取之,在膝下胫骨粗隆最高点下一寸,外开一寸处。

它和阳陵泉的关系是斜上下各差一寸。

即足三里比阳陵泉低一寸,再外开一寸处。

阳陵泉在胫骨粗隆与腓骨小头之间,向下呈三角形,下角即是穴位,此穴压之酸困,可用之证实足三里的位置。

以上说的尺寸是按骨度法从外踝尖至膝眼折作一尺六寸计算的。

“足三里”的特性“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俞穴之一,其性属土经土穴,“合治内腑”凡六腑之病皆可用之。

“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

”所以,胃为水谷之海,能包容五谷。

胃和脾相表里,均为仓廪之官。

主要职责是受纳、运化水谷,输布精气、津液于全身。

“足三里”为胃经之主要穴位,它有理脾胃、调气血、主消化、补虚弱之功效。

中医灸法简介

中医灸法简介

中医灸法简介人们平常所见到的针灸,多仅是针刺术,对于灸术,则很少见到有医生应用,不太了解。

其实真正完美的针灸,应该包括针刺和灸法,我曾在网上发过一个贴子:“掌握了扎针、刺血、灸术这三种方法,临床上80%的病都可迎刃而解”,这个帖子在网上受到许多同行的认可。

灸法的治病保健效果是非常好的,然而时下会针灸者却极少有善用灸法的,古人云“灸治大病”,其实对于现代社会里的人来说,对于针灸一术,灸法的疗效往往比扎针更好,大家更应该重视灸法。

艾灸有六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灸法在我国古代就用于延寿健身,被称为长寿健身术,《灵枢经》记载:“灸则强食生肉。

”指有增进食欲,促进人体正常发育之功。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幼时多病,及至中年开始用灸法健身,常令“艾火遍身烧”,93岁时仍“视听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年过百岁还能精力充沛地著书立说。

公元5世纪,这种长寿健身术东传日本,在汉代医学家和养生家的大力倡导下,逐步推广,现已风行日本,受益者越来越多。

灸法就是用艾炷、艾条或其它灸料置于人体一定的部位施灸,用以预防疾病和健身养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持之以恒,能够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推迟衰老的到来。

为什么灸法能健身养生呢?现代科学证实,灸法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提高其免疫效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同时灸法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

比如,灸法不仅能够降低肺气肿病人气道的阻力,使通气量、肺活量增加,还可以纠正消化性溃疡和胃炎病人胃液分泌紊乱状态,甚至对癌细胞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此外,中医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早就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灸法跟药物治病的原理虽有相似的地方,但跟药物的单向调节作用不同,更容易恢复到最佳状态。

比如艾灸后,在低血压情况下,有升压作用;相反在高血压情况下,又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艾灸对心率,血糖、血小板数目等也具有类似的调整功能。

常灸关元、气海、足三里,延年益寿保安康

常灸关元、气海、足三里,延年益寿保安康

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

成书于宋代的《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取穴: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 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灸治方法:可将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作为一组,选准穴位,点燃药用艾条,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每穴悬灸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

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如此交替悬灸,连续灸治半个月以上(方可感觉有好的效果),休息一周,再继续灸治。

在用灸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能忍受的热度为佳。

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养生灸的作用与功效

养生灸的作用与功效

养生灸的作用与功效养生灸的作用与功效养生灸,又称灸法养生,是中医传统的一种疗法,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在古代,养生灸被广泛用于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养生灸具有一定的生理和病理疗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生灸的作用与功效。

一、根据中医理论,养生灸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温通经络:养生灸通过灸热刺激,使经络气血畅通。

经络是人体内部运行气血的通道,经络病变是导致各种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养生灸的温热刺激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改善经络的畅通性,从而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2. 补益气血: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基础。

气虚血亏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

养生灸通过温通经络,活血化瘀,以及燥湿化浊的作用,可以补益气血,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 祛除寒湿:中医认为,湿寒是导致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寒湿内郁会导致气血循环不畅,经络阻塞,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养生灸通过温热刺激,可以祛除体内的寒湿,改善体质,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4. 消除痛症:养生灸通过热刺激,可以刺激人体神经末梢,抑制疼痛传导,达到缓解和消除疼痛的效果。

对于各种急慢性疼痛,如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养生灸能够起到显著的镇痛作用。

二、养生灸的功效:1. 养生灸可以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

养生灸可以活血化瘀,补益气血,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感冒、过敏、疲劳等疾病。

2. 养生灸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养生灸可以温热刺激穴位,促进神经系统的舒松放松,对于失眠、焦虑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养生灸可以改善肠胃消化功能。

养生灸可以刺激脾胃经络,调和脾胃功能,增加食欲,解决胃痛、消化不良等问题。

4. 养生灸可以改善内分泌功能。

养生灸可以通过温通经络,刺激穴位,调整体内激素水平,改善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问题,如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

5. 养生灸可以促进肌肤新陈代谢,美容养颜。

养生灸可以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改善皮肤色素沉着、皮肤干燥、皮肤松弛等问题。

艾灸养生:春灸气海,秋灸关元

艾灸养生:春灸气海,秋灸关元
艾灸养生:春灸气海,秋灸关元
艾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于医外治物理疗法,它源于远古时代,形成于商周年间,历时几千年。《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艾灸疗法是以穴位为基础的,是运用艾绒或艾条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以达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功效,艾灸有艾炷灸(医用艾灸,艾绒捻成如雀屎大,谓之艾炷,灸一次谓之一壮)、艾条灸等多种方法,最常用、操作简便的是艾条灸,还有专用的药艾条,如风湿病用艾条、哮喘病药艾条、冠心病药艾条等,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
开始,艾条燃端距穴位不能太远,不然温热感出现太慢。
艾条上提时,速度要快,避免热感中断;患者感觉太热,可上、下、左、右或回旋移动艾条,以连续地温热刺激穴位。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艾灸养生常用的穴位。
1.灸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艾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急慢性胃炎、口腔及胃溃疡、胃下垂、腹泻、便秘,对心脑血管系统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对呼吸系统的感冒、肺结核,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早泄等也均有防治作用。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调节神经,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作用,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灸风门穴能调整肺功能,增强肺通气量。主治一切风证,防治感冒、鼻炎、肺炎、中风、面瘫等。
12.灸命门穴
命门穴属督脉又名精宫(精宫名意指穴内物质来源于脊骨),别称属累(属累名意指本穴气血由督脉之气堆迭而成,亦即为地部经水)。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命,人之根本也,以便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命门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督脉。为督阳与大肠交会所,因名腰阳关。

养生保健灸法及意义

养生保健灸法及意义

有健脾和 胃, 补益肝 肾 , 调经血 , 主生殖 的作 用 , 是临床 治疗 泌
尿、 生殖 和神经 内分泌系统病证的要穴 , : 月经不调 、 痛经 、 功能失调性.宫 出血 、 子 不孕等 。
3 中 老 年保 健 灸
中。临床应用时 , 可根据不 同年龄及其体质情况选用不 同的穴 位及施灸方法 , 现介绍如下。
泄泻 、 食欲不振 、 精神萎靡 、 夜不安眠 、 支气管炎 、 哮喘、 日咳、 百
发育不 良、 冒、 感 肺结核 、 肺炎等均有防治作用。 据介绍 , 将艾绒 搓成铅笔尖样细艾柱 , 在身柱穴灸三壮 , 治疗婴儿 吐乳 ,  ̄ 2 3 d d 可愈 。 于乳幼儿吐泻 、 对 消化不 良之病情 危重者 , 之可使之转 灸 危为安 。 2 青少年保健灸 灸百会 、 神庭 、 门、 阴交 。百会属督脉 , 阳脉之海 ” 风 三 为“ ,
气 机的作用 , 是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 和预 防感 冒的要穴 。如觉颈 背发冷 , 似有 感 冒先兆时 , 可灸风 (- 十壮 , - ] 并灸 身柱 , 灸至后
背部发暖 , 即可使感 冒不再 发生或减轻其症 状 , 若感 冒后迁延
较久 , 未能痊愈时 , 灸风门可促使其及早康复。 三阴交为足三 阴经 之交 会穴 , 主治肝 、 、 脾 肾三脏 疾病 , 具
养 生保健 灸法 及意 义
赵 乃煜 史 文 洁
( 阳泉市第 一人 民医院, 山西 阳泉 0 5 0 4 0 0)
灸法 用于养生保健 , 预防疾病 , 延年 益寿 , 古代 已有记 载。 早在两千 多年前 , 中医学就十分强调防病于未然 , 提倡 “ 养生” 、
等 。古代多用艾 柱直接灸 , 现代 多用艾条 温和灸 , 每次 每穴灸

长寿灸法

长寿灸法

长寿灸法-- 关元足三里、三阴交2009-07-30 12:37:59/s/blog_496a8f990100fa34.html传说南宋绍兴年间,有一个叫王超的军人,年轻时曾经遇到一个得道的异人,传授给他一套"黄白住世之法"。

王超按照这套方法修炼,年过九十还精神饱满,肌肤腴润……。

退役后遁入江湖做了江洋大盗,无恶不作。

后来犯案被抓,判了死刑。

临刑前,监官问他:你这么高的年龄,还有这么好的身体,有什么养生秘术吗?王超回答说:年轻时师傅教我在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关元穴,用艾条施灸千炷。

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几日不吃饭也不觉得饿,脐下总是像有一团火那样温暖。

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啊。

王超被处死后,刑官让人将他的腹暖之处剖开,看见一块非肉非骨之物,凝然如石,这就是长期用艾火灸出来的。

可见灼艾对培固人体阳气的力量有多强大!“灸”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灼”,是灼体疗病之意.最早可能采用树枝、柴草取火熏、熨、灼、烫以消除病痛,以后才逐渐选用艾(moxa)为主要灸料。

艾,自古以来就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到处生长,因其气味芳香,性温易燃,且火力缓和,于是便取代一般的树枝燃料,而成为灸法的最好材料。

据《左传》记载,鲁成公10年(公元前581年),晋景公病,秦国太医令医缓来诊,医缓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

”晋朝杜预注解:“攻”指艾灸,“达”指针刺。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有“可火”与“不可火”的记载,其所言之火,亦指艾灸。

灸法——指用艾绒等药物在穴位上灼烫、熏熨以治病的方法。

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灸法具有温阳起陷,行气活血的作用,多用于阳气衰弱,沉寒痼冷等疾患。

近代对灸法的应用分类大体为:艾炷灸(着肤灸、间隔灸)、艾条灸、温灸器灸、电热灸、敷药灸(药物发泡灸)等。

灸法延缓衰老的临床应用(一)

灸法延缓衰老的临床应用(一)

灸法延缓衰老的临床应用(一)作者:杨林,孙静,栗艳,郝璐【关键词】灸法延缓衰老临床应用中医针灸学在延缓衰老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保健灸在保健延年中的作用更是广泛流传。

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中记载“,凡人自觉十日以上康健,即须灸三数穴以泻现气”。

“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林场林场则瘅疠湿毒,不能着人。

”强调了灸法在强身保健、益寿延年中的作用。

《医学》则提出了“若要妄,丹甲、三里常不干”的谚语。

应用灸法保健延寿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实用、无毒副作用、不产生耐受性等优点,应用于延缓衰老具有独特的优势。

现报告如下。

1中医学对机制的认识中医老年医学历史悠久,提出了“顺乎自然”的养生理论和方法。

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对先秦诸子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第一次从医学角度进行了总结,并升华为中医学养生延年益寿的理论。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可说是对中医防病延年理论观点的高度精辟概括。

对衰老发生原因的认识主要学说有以下三类。

1.1阴阳失调中医学认为阴阳之间的变化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根据,同时也是生命生长、发育、衰老以至死亡的根本原因。

古人认为只有阴阳平衡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如果阴阳平衡被打破则会导致机体发生疾病、衰老以至死亡1]。

机体衰老的过程也是阴阳失去平衡,出现偏盛偏衰或阴阳两虚的结果。

1.2脏腑虚衰随着年龄的增长五脏虚衰则会导致衰老的发生与发展,并最终引起死亡。

《灵枢·天年篇》论至:“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

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

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

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谈。

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

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首先提出了脏腑虚衰是导致人体衰老、死亡的原因。

1.3肾气亏虚《素问·上古天真论》的论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四穴养生法

四穴养生法

四穴养生法艾灸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疾病,更是养生抗衰的好方法,你不需要被繁琐的穴位所困扰,只要记住人体的四大养生要穴关元、命门、中腕、足三里,经常施灸四大养生穴位,能够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对循环、消化、生殖、内分泌、神经系统都有很好的促进和调整作用。

四穴养生灸法简单易行,舒适安全,适合家庭操作,坚持常年施灸,可以养生保健、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灸疗,人体有几百个穴位,怎样拿捏准确?一般人能做到么?不要被繁琐的穴位所困惑,只要记住这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命门、足三里、中脘。

长期温灸四大养生要穴,具有补益肾气,健脾和胃,促进脾。

肾运化的作用。

即可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

治疗方法:用艾条或配合灸器做温和灸,以局部有温热舒适的感觉为度,每穴灸10-15分钟,春夏每周2-3次,秋 冬每周3-4次艾灸注意事项:1、过饥、过饱、醉酒、大恐、大怒、大渴、过度劳累或精神紧张者不宜灸治疗。

体质虚弱者不宜艾灸过强。

2、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或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部位不宜灸;眼区、项区、胸背部等慎灸。

3、饭后一小时不宜温灸,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4、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除体内毒素。

5、施灸若忽然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出汗、颜面苍白,是为晕灸,应立即停止施灸,开窗通风。

6、艾绒易燃,施完艾条灸后,一定要将火扑灭,避免发生火灾。

同时要避免火灰掉落灼伤皮肤。

7、孕妇及小儿卤门未闭合者,妇女经期不宜艾灸。

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适于灸疗的重患者也需慎用艾灸。

8、艾灸仅做辅助治疗使用,不代替医生诊疗和治疗!。

知艾者福,善灸者寿

知艾者福,善灸者寿

知艾者福,善灸者寿从“艾”开始健康生活《黄帝内经》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艾灸是中医三大疗法之一古人认为艾灸可以透诸经而治百病《扁鹊心书》有言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壹艾灸的好处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

即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1温经散寒专门解决“冷痛”的问题,人的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气行血则行,血行得温,所以寒则气收,热则气疾。

艾条或艾绒以其热力通透,温通经络,透达脏腑,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更能以热引热,引出体内真阳。

2疏通经络身体有痛,痛的原因中医总结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艾灸有非常好的通经络的作用,能够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3调理经期艾能温经脉止痛,尤善调经,中药学上认为艾为治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要药,与香附、当归、白芍等合用,为古方“艾附暖宫丸”。

4扶阳升阳艾为纯阳之物,在督脉上作督灸,是最好的扶阳方法,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

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

5延年益寿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正所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在古书上就有记载。

气阴两脱急取神阏、关元艾灸以回阳救逆。

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虚脱。

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合,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

调节免疫,延年益寿。

艾灸是中医三大疗法之一古人采集艾草贰适宜艾灸的穴位天气转凉,人体内的阳气也是内敛下降的趋势,科学地进行艾灸保健可以达到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阳气,调和气血的目的,抵御冬季的寒气。

1肺俞穴:调节呼吸系统肺俞穴是肺气转输、输注之处。

艾灸该穴对改善肺脏功能,消除肺脏功能失常等证候具有一定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灸法延年益寿的养生保健
中医学里有许多延年益寿的养生保健措施,灸法就是其中一种重要手段。

我国灸法的起源,可上溯至远古人类知道用火的时候。

“灸”字早在《说文》一书中解释作“灼”,意思是用火灼体,借热力给人体以温热剌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透热、扩热、传热、温补以防治疾病之目的。

灸法所用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为主。

艾叶芳香,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

因此灸法治疗范围广泛,尤其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更为适宜。

施灸时,要将艾叶炮制成艾绒,根据需要做成艾条(或到医药公司购买现成艾条)、艾柱(圆锥形)等使用。

一、艾炷灸:又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灼成脓,愈后留瘢痕者称瘢痕灸。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病,而一般虚寒性疾病均采用无瘢痕灸。

2.间接灸是将艾炷下面放上生姜、大蒜等药物,使其发挥协同作用。

其中隔姜灸主要适用于胃寒呕吐、内寒腹痛、虚寒泄泻、风寒湿痹,并可预防脑血栓和中风等;隔蒜灸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治疗吐泻并作、中风脱症等虚寒性疾病。

另外常用的还有隔附子饼灸,多用于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二、艾条灸对一般应施用灸法的疾病均可采用。

施用灸法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1.施灸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艾绒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

2.凡实证、热证和阴虚阳旺、阴虚发热之人一般不用灸法。

正如《伤寒论》中指出:“微数之脉,慎不
可灸。

……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说明灸法用之不当也可产生不良后果。

3.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瘢痕灸法。

4.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施灸后,若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处理。

若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
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

水泡较大,可用消毒后的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然后再涂
以紫药水,并以纱布包敷,预防感染即可。

若出现感染,应及时找医生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