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

合集下载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专题复习计划试题及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专题复习计划试题及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 个实验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一、初中阶段20 个要点考察的实验光学实验 3 个实验:①研究光的反射定律;②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色;③研究凸面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 1 个:④实验液体温度计并研究水的沸腾过程电学实验7 个:⑤连结两个用电器构成的串连、并联电路;⑥使用电流表并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⑦使用电压表并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⑧研究欧姆定律;⑨用伏安法丈量小灯泡的电阻;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丈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1)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要素。

力学实验9 个:(12)用天平丈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13)建构密度的观点;( 14)用天平易量筒丈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5)研究牛顿第必定律;( 16)研究摩擦力大小的要素;( 17)研究杠杆的均衡条件;( 18)研究液体压强的规律;( 19)研究阿基米德原理;( 20)丈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二、实验题的特色实验题是最能表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单能反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察看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并且还可以反应学生对学习物理观点和物理规律的理解状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

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能够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一样方式展现,所以各样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合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三、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实验原理定方向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一定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照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一定做到:(1)、要联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建立的条件;(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能够做不一样的近似实验;(4)、理解原理设计代替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实验步骤能否合理、完美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所以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习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特别重要的:(1)、保证明验步骤的完好性和合理性。

20个学生必做实验

20个学生必做实验

20个学生必做实验,1.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2.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3.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4.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5.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6.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7.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8.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9.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0.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2.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3.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4.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15.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6.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7.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8.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19.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0.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用刻度尺测长度2、测定平均速度3、声的产生与传播4、响度与什么有关5、光反射时的规律6、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7、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8、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9、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0、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2、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3、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4、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5、二力平衡的条件 16、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17、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18、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19、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0、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2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2、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23、斜面的机械效率 24、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25、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26、水的沸腾27、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8、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29、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30、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3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32、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33、电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的关系34、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必做的20个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必做的20个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必做的20个物理实验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7.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8.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9.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0.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4.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6.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7.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l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0.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初中物理20个学生必做实验整理1001初中物理20个学生必做

初中物理20个学生必做实验整理1001初中物理20个学生必做

初中物理20个学生必做实验整理1001初中物理20个学
生必做
光学实验3个实验: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1个:
实验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电学实验7个:
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力学实验9个: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
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
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方式展示,所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适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初中物理必背的20个实验汇总(含解析考点)

初中物理必背的20个实验汇总(含解析考点)

初中物理中考必须掌握的20个实验(详解附考点方向)实验一、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秒表【实验装置】:【实验步骤】:①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②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③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④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实验现象】水沸腾时的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虽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不变。

3.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4.液体沸腾的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2)继续吸收热量。

更多资料及电子版在公众号:学习笔记君【实验补充】(1)液体沸腾需要一定的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3)液体的沸点还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高压锅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考点方向】:1、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2、由图像描点,水沸腾时特点: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3、开始加热到沸腾时间过长,改进:①用温水;②减少水的质量;4、石棉网作用: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5、酒精灯拿开后,沸腾继续,原因:石棉网有余热,水断续吸热;6、水沸点98度,原因: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7、沸水降温至室温,温度变化特点:先快后慢。

8、若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都不能沸腾,原因:火力太小,吸收热量小于热损失。

9、安装装置时顺序:自下而上。

10、水沸腾前,烧杯内上升的气泡是由大变小的;水沸腾时,烧杯内上升的气泡由小变大,因为上升过程中,水对气泡压强变小。

11、烧杯的纸盖上留有两个小孔,穿过温度计的那个孔作用:固定温度计。

另外一个孔的作用是使水面上方大气压强与外界相同,使水的沸点测量值更准确;若不留小孔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是如果没有小孔,会使里面气压增大,测出的水的沸点偏高。

实验二、探究不同物体吸热能力的实验。

【实验目的】: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器材】:相同的酒精灯2个、烧杯(80ml、分别盛60g的水和食用油)2个、温度计2支、铁架台2个、石棉网2个、火柴、机械停表【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在两个铁架台的底座上各放一个规格相同的酒精灯,调好铁圈的高度,将石棉网放在铁圈上。

中考实验专题20个必做实验

中考实验专题20个必做实验

(填“能”或“不能”)看到光线。

从平面镜中能看到其他同学的眼睛时,其他同学也会看到自己的眼
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 ____ 移动。

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
ƒ→倒立、、实像;U
温度计的最小分度是,它读数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
求出盐水的密度是。

有关;(3)由图丙和图丁相同时,浮力的大小与深度关。

)实验前,
个同样的钩码。

,使杠杆水平平衡。

当拉力F向右。

请在答题卡图上画出物体所受重
;并联电路电压:U= 。

定则记忆。

用手握住螺线管,让
极。

电流与;电压
Ω更换成10Ω,为了控制滑动变阻器在此实验过程中,主要作用是
(九上)
灯泡功率的电路图。

(填“能”或“不能”)看到光线。

从平面镜中能看到其他同学的眼睛时,其他同学也会看到自己的眼
移动。

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
ƒ→倒立、放大、实
使用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
)称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是求出盐水的密度是 1.04 g/cm。

)实验前,
使杠杆水平平衡。

当拉力F向)串联电路特点:电流一条条路径;各用电
;并联电路电压:U= U1=U2。

定则记忆。

用右手握住螺线指所指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初中必做20个学生实验实验

初中必做20个学生实验实验

20个学生实验《标准》在“科学内容”中对具体实验项目的要求有近30项,大多数都是用“通过实验”来陈述的。

这里说的实验,既包括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包括学生的分组实验。

为进一步统一对学生实验的要求,《标准》在附录1中列出了20个物理实验的项目清单,作为必做的学生分组实验,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这20个必做实验之外,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实验资源开出更多的分组实验。

可以把这20个学生实验分成三类。

1. 基本操作类实验(7项)这7项实验包括了力学、热学、电学主要仪器的使用。

实验时,要求会根据仪器的量度范围、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正确操作仪器,会根据仪器的最小分度正确读取测量的数据。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用电压表测量电压●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 测定性实验(4项)测定性实验都是根据一定的实验原理进行测量的:如物体速度的大小等于它通过的路程和时间之比;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它匀速运动时的水平拉力;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等于它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小灯泡的电功率等于它两端电压与通过它电流的乘积。

测定性实验包括了基本操作类实验仪器的操作,它是基本仪器的操作在具体项目上的应用。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3. 探究性实验(9项)探究性实验共有9项,占全部学生实验项目的45%,可见《标准》对科学探究教学的重视。

探究性实验不要求在实验时对所有科学探究要素面面俱到,而是根据课题特点侧重部分要素,不同的课题,分别侧重不同的要素,经历这9个探究性实验之后,学生关于科学探究各个方面的能力将得到全面发展。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设计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进行实验、观察记录数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与论证——归纳规律)●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分析与论证——归纳规律)●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发现问题)。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必做20个学生实验及答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必做20个学生实验及答案.

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物理其中光学实验3个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2个:1.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探究水的沸腾过程);电学实验7个:1.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2.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3.用电压表测量电压(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4.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5.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6.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7.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力学实验8个: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的重力和用弹簧测力计木块的滑动摩擦力);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4.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和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5.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6.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7.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阿基米德原理);8.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答案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方法与步骤:(1)如下左图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 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 和反射光OF 的径迹。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 两侧的角i 和r 。

记录下来(5)如右图所示,把纸板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吗?(6)归纳分析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

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

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1)如下图甲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如下图乙所示,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_cm.(2)天平在称量时,待测物体应放在天平的_________盘;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与游码的位置如下图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3)如下图所示,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桌面上的钩码所受的重力.弹簧测力计从图示位置开始向上缓慢提升,其示数F 与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试解答下列问题.(1)钩码所受的重力为 N.(2)当h="4cm"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桌面对钩码的支持力是 N.(3)从开始提升到h=16cm,弹簧测力计对钩码所做的功是多少?三、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B.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C.使用磨损的砝码D.读数时,实验者头部偏向游码右边,会造成视线与游码左侧的标尺不垂直四、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3.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

五、用电流表测量电流11.关于电流方向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源对用电器供电时,电流都是由电源的正极通过用电器流向负极B. 直流电源对用电器供电时,电流都是由电源的正极通过用电器流向负极C. 直流电源对用电器供电时,电流都是由电源的正极由电源内部流向负极D. 直流电源对用电器供电时,电流都是由电源的负极通过用电器流向正极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某学生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用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接线柱,问在这种情况下,电压表的量程是[ ] A.0~3伏B.0~15伏C.3~15伏D.不能用来测量,无量程七、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关于开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串联电路中,开关位置改变,它的作用并不改变B.一个开关能控制三盏灯,这三盏灯一定是串联的C.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可以同时控制各支路上的用电器D.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断开八、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必做20个学生实验及答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必做20个学生实验及答案.

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物理其中光学实验3个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2个:1.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探究水的沸腾过程);电学实验7个:1.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2.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3.用电压表测量电压(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4.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5.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6.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7.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力学实验8个: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的重力和用弹簧测力计木块的滑动摩擦力);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4.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和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5.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6.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7.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阿基米德原理);8.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答案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方法与步骤:(1)如下左图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 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 和反射光OF 的径迹。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 两侧的角i 和r 。

记录下来(5)如右图所示,把纸板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吗?(6)归纳分析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初中物理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

初中物理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
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⑵由实验结果中水的沸点不到100℃,你认为原因是:气压过 低于1atm。
⑶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 继续加热,温度不 变
⑷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
五、我们已进行过“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相等 关系.
(4)在蜡烛B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 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像(填“虚”或“实”).
(增大)(减小)(变小 )
⑸成虚像时:
物距减小像距 减小像 变小
(增大)(增大 )(变大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四、为了研究水的沸腾, 张怡然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 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⑴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中先描点,
(1)请在图3甲中把余下部分的电路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连接好.
(2)在某次测量中,如图3乙电流表的示数为__0.3_A.
(3)丙、丁两图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其中表 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__丁_(填“丙”或“丁”).
(4)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使用滑动变 阻器的目的是__保护电路__和___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按操作类型可分为三类:1.基本操作类实验2. 测定性实验3. 探究性实验基本操作类实验(7个)●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用电压表测量电压●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这7个实验包括了力学、热学、电学主要仪器的使用。

实验时,要求会根据仪器的量度范围、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正确操作仪器,会根据仪器的最小分度正确读取测量的数据。

2. 测定性实验(4)●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测定性实验都是根据一定的实验原理进行测量的:如物体速度的大小等于它通过的路程和时间之比。

测定性实验包括了基本操作类实验仪器的操作,它是基本仪器的操作在具体项目上的应用。

测定性实验应注意所测量的物理量与研究对象的统一,如测量某一小灯泡的电功率必定是测量该灯泡的电压和电流。

有时还要关注测量的条件,如通过二力平衡的方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 探究性实验(9)●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探究性实验9个,占全部学生实验项目的45%。

探究性实验不必在实验时对所有科学探究要素面面俱到,而应根据课题特点侧重部分要素。

例如:“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以侧重在猜想和设计实验上下功夫。

不同的课题,侧重不同的要素,经历这9个探究性实验之后,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将得到全面发展。

没有把“伏安法测电阻”列入必做学生实验,说明:(1)从实验能力看,“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结构、仪器操作、所测数据都和“20.测量小灯泡功率”实验相同;(2)从知识内容看,“伏安法测电阻”和“17.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相同,都是欧姆定律。

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

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

《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这个实验超有趣的!就像我们在和光玩捉迷藏一样。

你拿一个平面镜,再用一束光去照它,然后观察光反射的方向。

我记得我们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大家都特别兴奋。

小李同学拿着手电筒,小心翼翼地调整角度,当看到光按照一定规律反射出去的时候,他惊讶地喊:“哇,真的好神奇啊!”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清楚地了解光反射时的角度关系,就像解开了光的一个小秘密。

你不想亲自试试吗?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嘿,你知道吗?平面镜成像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

你站在平面镜前,会看到一个和你一模一样的“自己”,但又摸不着。

我们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小王对着镜子做各种鬼脸,镜子里的“他”也跟着做,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我们发现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距离相等,而且是正立的。

这就好比是光给我们变的一个奇妙魔术,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你对这个神奇的现象不好奇吗?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凸透镜成像可有意思啦!它就像一个神秘的透镜,能让物体的像变大变小,还能变远变近。

我们用凸透镜对着蜡烛,调整距离,在光屏上就能看到不同的像。

有一次,小张把蜡烛放得很近,结果看到了一个很大很模糊的像,他着急地说:“哎呀,这是怎么回事呀?”大家一起帮他调整,最后终于看到了清晰的像。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明白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感觉自己就像探索宇宙奥秘的小科学家。

你想不想体验一下这种探索的乐趣呢?四、测量物体的长度实验这个实验很基础但也很重要哦!就像给物体量身高一样。

我们用刻度尺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比如铅笔、书本。

我记得我第一次测量的时候,特别紧张,生怕量错了。

但是慢慢地就熟练了。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准确地测量长度,这可是生活中也经常会用到的技能呢。

你平时有没有自己测量过东西的长度呀?五、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测量物体质量就像给物体称体重一样。

我们用天平来称各种小物体的质量。

有一次,小赵在称一个小铁块的时候,不小心把砝码放错了,结果称得的质量不对,他懊恼地说:“哎呀,我怎么这么粗心呢!”后来在大家的帮助下,他重新正确地称出了铁块的质量。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的20个实验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的20个实验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的20个实验一、初中阶段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光学实验3个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1个:实验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电学实验7个: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力学实验9个: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二、实验题的特点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方式展示,所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适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三、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实验原理定方向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1)、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4)、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1)、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2)、保证实验步骤的必要性。

3、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等值性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取值问题,一就是对于一个实验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初中物理学生必做20个实验说明

初中物理学生必做20个实验说明

初中物理学生必做20个实验说明关于学生实验,现列出以下学生必做的实验项目。

光学: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2011) 22.(3分)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

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

这表明紫外线能使______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

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______。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

他做这 次 实 验 是 为 了 探 究____________。

例.(5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0°11.3°22.1°35.4°40.9°(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和____现象;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且折射角____(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2)随后老师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指出存在不足之处,你认为不足在何处?答:________ . 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2013)23.(5分)某同学利用两支同样的蜡烛等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0个学生必做的实验

20个学生必做的实验

关于初中物理实验一、20个学生必做的实验。

这些实验如下: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7.测量物体的速度;8.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9.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0.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4.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1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6.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流;17.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1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0.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二、初中物理实验的分类:我们认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各种实验,可以大致分为5类:1.测量性实验:知道有关的器材使用方法,然后运用这些器材进行测量。

如:用电流表测电流;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组装性实验:根据要求设计、连接、组装,组成装置或仪器。

如:连接串并联电路;组装电动机模型。

3.验证性、说明性实验:通过设计小实验,验证观点的正确性(包括器材、做法、现象、结论四个方面),或通过实验说明某一问题。

如:验证光的直线传播;通过实验说明液化现象的存在。

4.探究性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结论。

如:探究欧姆定律;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5.建构性实验:通过实验,建构物理量。

如:密度概念的建构;比热容概念的建构。

三、初中物理实验的等级:所有实验在可能的情况下,都应该尽可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在课堂上形成“边学边实验”的教与学过程。

但由于学校条件、仪器情况、教学时间等问题所限,不可能将所有实验都进行分组实验。

因此,我们从知识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能力作为出发点,通过多年来青岛市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并结合新版《课程标准》所要求的20个实验,将初中物理实验划分为4个等级,即:零级实验、一级实验、二级实验、三级实验。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必做20个学生实验及答案要点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必做20个学生实验及答案要点

其中个实验:光学实验3 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个:热学实验 1.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探究水的沸腾过程7个:电学实验);1.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2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3 ;(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4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5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6。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7个:力学实验8.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1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的重力和用弹簧测力计木块的滑动摩擦(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力)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4.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和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5.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6.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7.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阿基米德原理);8.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答案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方法与步骤:(1)如下左图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r。

记录下来 ir第一次第二次)如右图所示,把(5向前折或向后折,NOF纸板观察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吗?)归纳分析得出结(6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物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分类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物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分类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物理学生
必做的20实验分类
第一类:基本操作类实验(7个)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二类:探究性实验(9个)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第三类测定性实验(4个)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
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
按操作类型可分为三类:
1.基本操作类实验
2. 测定性实验
3. 探究性实验
基本操作类实验(7个)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这7个实验包括了力学、热学、电学主要仪器的使用。

实验时,要求会根据仪器的量度范围、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正确操作仪器,会根据仪器的最小分度正确读取测量的数据。

2. 测定性实验(4)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测定性实验都是根据一定的实验原理进行测量的:如物体速度的大小等于它通过的路程和时间之比。

测定性实验包括了基本操作类实验仪器的操作,它是基本仪器的操作在具体项目上的应用。

测定性实验应注意所测量的物理量与研究对象的统一,如测量某一小灯泡的电功率必定是测量该灯泡的电压和电流。

有时还要关注测量的条件,如通过二力平衡的方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 探究性实验(9)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探究性实验9个,占全部学生实验项目的45%。

探究性实验不必在实验时对所有科学探究要素面面俱到,而应根据课题特点侧重部分要素。

例如:“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以侧重在猜想和设计实验上下功夫。

不同的课题,侧重不同的要素,经历这9个探究性实验之后,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将得到全面发展。

没有把“伏安法测电阻”列入必做学生实验,说明:(1)从实验能力看,“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结构、仪器操作、所测数据都和“20.测量小灯泡功率”实验相同;(2)从知识内容看,“伏安法测电阻”和“17.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相同,都是欧姆定律。

为避
免重复,没有把“伏安法测电阻”列入做学生实验项目,但仍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把它作为学生实验来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