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金属的物理性质和些化学性质教案
金属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精选8篇)
金属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精选8篇)金属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b、熟悉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会利用金属与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推断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2、过程与方法a、学会通过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b、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对比分析,对信息的归纳处理,获取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发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b、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c、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1、内容分析在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其中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一个重点。
此前,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研究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对其中表现出的金属活泼程度的不同有所了解。
在这里安排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能使学生掌握金属化学性质的'共性,又能通过反应上的区别加深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
虽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见过几个置换反应,但是并不熟悉,运用也不熟练,因此我改变了教材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填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要求,重点要求学生对反应能否进行、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等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即可。
而将对置换反应特点和规律的总结放在下一课时,这样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建构更加完整,对置换反应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也更容易。
2、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有意义的建构。
三、教学对象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
因此,可以用“实验探究──讨论”的教学模式,完成对金属活动性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金属性质教学设计(共5篇)
金属性质教学设计〔共5篇〕第1篇:化学金属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本课题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教学中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也能表达化学学科的很多特点。
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根底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反响,金属与酸反响以及金属与其他金属的化合物溶液的反响,以及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本课题主要以学生的内容为根底,以实验探究为打破口,引导学生采取分类研究、比照分析^p 的方法认识置换反响,归纳总结金属的有关反响规律,并通过对规律的应用,到达落实知识、形成才能的目的。
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p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响的实验,为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特意让学生补做铜片与氧气反响的实验,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响,但反响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响金属的活泼程度;如镁、铝比拟活泼,铁、铜次之,金属不活泼。
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顺序的探究上,教学过程采用问题引入—实验探究—分析^p 总结—应用规律的形式。
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p ,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置换反响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活动性的比拟,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响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
二、教学目的分析^p 知识与技能:〔1〕知道镁、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响。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响,以及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响,能用置换反响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响进展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1)体验和学习利用控制实验条件进展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实验条件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实验活动4:金属的化学性质和某些物理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活动4:金属的化学性质和某些物理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和某些物理性质,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金属的特性和变化过程。
2. 实验原理金属是一类常见的物质,具有一些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以下实验方法来研究金属的特性:- 实验一:金属的化学反应。
通过观察金属与酸、氧化剂等物质的反应,了解金属与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性。
- 实验二:金属的燃烧性质。
通过观察金属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了解金属的燃烧性质。
- 实验三:金属的电导性能。
通过使用电流表和电池将金属接入电路,测量金属的电导性能。
3. 实验步骤实验一:金属的化学反应1. 取少量金属样品,将其分别与酸、氧化剂等物质接触。
2. 观察金属与不同物质的反应过程和产物生成情况。
3. 记录下实验结果。
实验二:金属的燃烧性质1. 取少量金属样品,放置在装有氧气的实验器皿中。
2. 使用火柴点燃金属样品。
3. 观察金属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
4. 记录下实验结果。
实验三:金属的电导性能1. 准备一个电路,包括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池。
2. 将金属样品与电路连接,并关闭电路开关。
3. 测量电流表上的电流数值。
4. 记录下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和数据。
5.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金属的化学性质和某些物理性质。
结合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对金属的特性和变化过程进行解释和分析。
6.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和某些物理性质。
提出对实验的改进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7. 参考文献列出本实验中使用到的参考文献。
8. 附录附上实验中使用到的数据表格、图表等相关材料。
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通用5篇
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通用5篇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通用5篇我们的教案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某些金属在化学性质中有相似的地方,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2.了解置换反应的特点,并能加以判断3.熟记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4.会熟练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去判断金属能否在某些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教学重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教学工具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具:镁条、铝片、铜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稀HCl、稀H2SO4、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钉、砂纸、火柴、试管(若干)。
教学过程[引言]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问]大家观察桌面上的镁条、铝片、铜片分别是什么颜色的[问]把这些金属分别在空气中加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大家动手做这个实验。
请大家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写[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问]铁在纯氧中点燃能反应吗若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根据上面的反应,我们可得出金属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小结] 金属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板书]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样吗有什么不同[问]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跟氧气反应呢如果不是,能举出一些例子吗[问]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什么[讲解]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
如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根据上述事实,我们可判断出这些金属的活泼程度。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金属是化学元素中一类特殊的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在日常生活中,金属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建筑建设、电子设备等领域,对于学生了解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包括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2.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如与酸、氧化剂等反应的特点;3.能够在实验中观察金属的性质变化,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4.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安排1.金属的物理性质(1)导电性、导热性: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金属导电和导热的现象,引导学生讨论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原理。
(2)延展性、塑性:让学生比较金属和非金属在延展性和塑性方面的差异,并进行实验验证。
2.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酸反应:演示金属与盐酸、硫酸等酸发生反应,观察产生气体和溶解现象,引导学生理解金属和酸的化学反应机理。
(2)与氧化剂反应:让学生观察金属与氧气或氯气等氧化剂的反应,了解金属氧化的过程及产物。
3.实验操作设计一系列实验,让学生自行操作实验装置,观察金属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变化,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
4.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性质是如何影响金属的应用和开发的,鼓励学生围绕金属的利用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实验仪器:导电仪、导热仪等。
2.实验药品:金属试样、酸、氧化剂等。
3.录像资料:展示金属的实验现象和化学反应过程。
4.课程材料:提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点和实验步骤。
五、教学评价1.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要求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2.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对金属性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作业考核:布置相关作业,考察学生对金属性质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此次教学设计,我发现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金属的性质。
九年级化学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01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
2.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用品】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坩埚钳、电池、导线、小灯泡、火柴、开关。
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铜片、黄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实验步骤】1.金属的物理性质(1)观察并描述金属的颜色和光泽:镁__银白色__、铝__银白色__、铁__银白色__、铜__紫红色__,金属都具有__金属光泽__。
(2)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可以得出金属的硬度比其相应合金的__小__。
(3)2.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用坩埚钳夹取一块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可看到__紫红色的铜表面变黑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Cu +O 2=====△2CuO__。
(2)【问题与交流】铁是银白色金属,而铁粉是黑色的,为什么?因为粉末状态下疏松多孔,吸收可见光,反射能力较差,所以看起来是黑色的。
【反思、拓展与评价】教师或小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实验习题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A.铜质插头是利用铜的导电性B.钨制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低C.铝制成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D.用铁锅炒菜是利用铁的导热性2.(2018·岳阳)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甲制的容器不能盛放丁的化合物溶液,用乙制的容器却可以盛放丁的化合物溶液。
由此推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 A.丙>乙>甲>丁B.甲>丁>乙>丙C.丁>甲>乙>丙D.甲>乙>丁>丙3.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硬铝、不锈钢都是合金,合金比成分金属具有更优良的性能B.铝、铁、铜都是银白色固体,都能导电C.镁、铝都是活泼金属,相同质量时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体积相同D.铁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4.(2018·安顺)“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
《金属的化学性质》公开课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公开课教案第一章:金属的性质1.1 金属的定义与特点介绍金属的定义,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强调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提取方法。
1.2 金属的电子结构解释金属原子内部的电子结构,的自由电子概念。
说明自由电子在金属中的运动与导电性。
第二章:金属的氧化与还原2.1 金属的氧化介绍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氧化物的过程。
通过实验演示金属的氧化反应。
2.2 金属的还原解释金属的还原性,金属从其氧化物中夺取氧原子还原成金属。
通过实验展示金属的还原反应。
第三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3.1 金属的腐蚀解释金属腐蚀的原因,如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
介绍金属腐蚀的常见形式,如锈蚀、氧化层等。
3.2 金属的防护介绍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如涂层保护、阴极保护等。
强调金属防腐的重要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第四章:金属的反应性与合金4.1 金属的反应性介绍金属与其他物质的反应,如金属与酸、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通过实验展示金属的反应性。
4.2 合金的性质与应用解释合金的定义,合金的组成与特点。
介绍合金的性质,如硬度、韧性、耐腐蚀性等。
强调合金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提炼5.1 金属的冶炼方法介绍常见的金属冶炼方法,如湿法冶金和火法冶金。
解释各种冶炼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
5.2 金属的提炼与精炼介绍金属提炼与精炼的过程和方法。
强调提炼与精炼在获得高纯度金属中的重要性。
第六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6.1 电化学腐蚀的基本概念介绍电化学腐蚀的定义和原理。
解释原电池的形成和电化学腐蚀的过程。
6.2 电化学腐蚀的影响因素讨论金属电化学腐蚀速率的影响因素,如电解质浓度、温度、金属的表面积等。
6.3 电化学腐蚀的防护方法介绍电化学腐蚀的防护方法,如牺牲阳极保护法、阴极保护法、涂层保护法等。
分析各种防护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第七章:金属的催化作用7.1 催化作用的基本概念解释催化作用的定义和原理。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教案】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实验为主,教师在旁指点辅导,要求学生规范地操作,难度不大,但注意事项多,同时要注意药品安全,教师应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再由学生操作,最后由学生总结实验探究收获和体会。
九年级化学(下)教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实验活动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
2、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3、通过认识金属的性质,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4、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动手动脑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求知欲和探究激情,感受科学探究对知识构建的重要意义。
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探究】
应用实验台上现有的物品探究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设计实验】
1.导电性:将金属铜(或铝)接入电路中,如果灯泡能亮就证明金属有导电性。
2.导热性:剪一段金属,加热一端,如果另一端也能感受到变热,证明金属有导热性。
3.延展性:在空气中持续对铁丝加热至红炽,并在两端用镊子轻拉,铁丝明显伸长,则证明金属有延展性。
动手实验并观察现象,
现象:紫红色的铜片逐渐变黑。
结论: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
【实验】二
向5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镁条、铝片、锌粒、铁片、铜片,然后分别加入5mL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
【交流回答】
镁条、铝片、锌粒、铁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镁、铝表面的气泡比锌粒、铁片表面的气泡多一些。可判断生成的气体为氢气。
九年级化学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知识点 1 金属的物理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观察镁、铝、 铁、铜的颜色 和光泽
镁、铝、铁是银白 色,铜是紫红色
金属都有金属 光泽,大多数 是银白色
铜片和铝片、 铜片在铝片上留有 铜 的 硬 度 比 铝
铜片和黄铜片 痕迹,黄铜片在铜 大 , 黄 铜 片 比
互相刻画
片上留有痕迹
铜的硬度大
实验步骤
(3)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 __C_(_或__C_O__或__H__2)_ (填化学式)。
(4)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_F_e_+__C__u_S_O_4_=_=_=_=_F_e_S_O__4_+__C_u_(_合__理__即__可__)____ ( 置换反应 )。
知识点 3 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用电池、导线、 金属片、小灯泡 组成串联电路
实验现象 小灯泡亮
实验结论 金属有导电性
【例1】【中考·揭阳】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B )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 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导引:金属的种类很多,具有很多共同的性质, 如物理性质中,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具有金属 光泽,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较 高的熔点和沸点等,但有的金属具有一些特性, 如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2)图B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有 _钨__丝__、__铜__丝__、__焊__锡__、__铝___,
其中___焊__锡___是合金,该合 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 ___低_____(填“高”或“低”)。
(3)图C是现今流通的1元钢芯镀镍合 金硬币,请根据你的经验和所学 的知识推测,该硬币具有的性质 有__耐__磨__、__抗__腐__蚀__性__强____等。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通过科学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探究方法。
3.提高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观察、交流和归纳的能力。
【实验准备】
物品准备:镁带、铝片(或铝丝)、锌片、铁钉(或铁丝、片)、铜片(或铜丝)、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酒精灯、火柴、废液缸、污物杯、抹布。
【教学过程】
(2)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在三支试管里分别放入经砂纸打磨过的铝片、铁片、铜片,分别加入约3ml
稀盐酸(稀硫酸)→ + 。
从上述探究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把经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或铝丝)、铁钉(或铁丝、片)分别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把经砂纸打磨过的铜片(或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观察现象,并
较不活泼金属化合物溶液→ + 。
结论与解释:。
从上述探究实验的结果,你可以得出的结论:
上述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优秀8篇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8篇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一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初中学习金属的置换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顺序、镁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钠、铝等活泼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掌握越活泼的金属越易与氧气反应的规律。
二、教学对象分析1.在初三阶段学习了一年的化学知识,对金属的活动顺序、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有了初步的了解,懂得通过金属是否能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
2、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在“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关于物质知识”的方面具有一定能力。
三、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图片、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和加深初中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和规律2、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3、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归纳出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知识,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培养学生习惯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4、掌握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对比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难易、剧烈程度能反映出金属活动顺序的思维方法5、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和规范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等基本实验技能四、教学策略1.举例身边的金属材料和回顾初三化学知识,引入新课,通过对比镁、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引出“钠与氧气怎样反应”的问题。
2.以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索钠的物理性质、钠在空气中存放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验钠与空气中的氧气的反应,并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通过铝在空气中加热的现象分析得出金属氧化膜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3.通过四幅金属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图片,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归纳出金属活动性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剧烈程度有关通过图表归纳出钠、铝、铁、铜与氧气反应的有关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初中化学金属的特点教案
初中化学金属的特点教案
主题:金属的特点
目标: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特点,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够准确描述金属的特点。
教学重点:
1. 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等。
2. 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如与酸反应产生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提出问题:金属有哪些特点?为什么金属能够在各种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15分钟)
1. 讲解金属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等物理性质,让学生了解这些特点对金属的应用有何重要意义。
2. 展示实验:在黑板上列举几种金属,让学生预测它们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等物理性质。
三、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15分钟)
1. 讲解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例子,让学生理解金属是一种具有化学活性的物质。
2. 讲解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金属在氧化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四、总结(5分钟)
老师梳理课堂内容,让学生依次说出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通过课堂实验加深学生对金属特点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
1. 回答问题:什么是金属的物理性质?什么是金属的化学性质?
2. 自行查阅材料,了解金属的其他特点,并写出相关资料。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全面了解金属的特点,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课堂
实验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金属的重要性,并能够准确描述金属的特点。
同时,让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拓展自己的知识,提高对金属的理解深度。
人教版初中初三年级九年级化学下册 实验活动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精品教学教案
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刻画、触摸等方式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实验自主探究的方法获得信息。
2.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去探究金属的导电性、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金属的性质对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作用,从而体会成功的喜悦和提高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进一步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情感和发扬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敎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用品】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坩埚钳、电池、导线、小灯泡、火柴。
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或白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还需要的实验用品:镊子、砂纸。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金属的物理性质提出问题镁、铝、铁、铜这几种金属具有哪些物理性质?让我们自己动手来探究一下吧。
探究实验【实验步骤】(1)用砂纸分别将镁、铝、铁、铜打磨后,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
(2)采取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或白铜片)的硬度。
(3)用导线将电池、小灯泡连成闭合电路,分别用镁丝、铝丝、铁丝、铜丝代替一段导线,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实验结论】(1)镁、铝、铁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而铜是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2)铜片的硬度比铝片大,黄铜片(或白铜片)的硬度比铜片大。
(3)小灯泡发光,说明金属具有导电性。
探究点二 金属的化学性质提出问题金属的化学性质又有哪些呢?1.金属与氧气反应。
探究实验【实验步骤】用坩埚钳夹取一块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铜片表面的变化。
【实验现象】铜片表面变黑。
【实验结论】2Cu +O 2=====△2CuO 。
2.金属与酸反应。
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向5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镁条、铝片、锌粒、铁片、铜片,然后分别加入5 mL 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
2.假黄金(Cu、Zn合金)外形与黄金相似,请你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用 三种不同的方法鉴别。 提示:方法一:灼烧,若表面变黑,则为假黄金;若表面不变化,则为真黄金。 方法二:放入稀硫酸中,若表面冒气泡,则为假黄金;若表面无变化,则为 真黄金。 方法三:放入CuSO4溶液中,若表面变红色,则为假黄金,否则为真黄金。
实验活动 4 金属的物理性质 和某些化学性质
1
实验目的
1.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 2.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2
实验用品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坩埚钳、电池、导线、小灯泡、 火柴。 实验药品: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或白铜 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锤子、铝丝、铁丝、铜丝、硫酸亚铁溶液、铅 蓄电池、导线、电键、小灯泡。
17
5.要除去银粉中含有的少量铜粉,可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
A.硝酸汞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硫酸锌溶液
D.稀硫酸
【解析】选B。由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因此铜可以和硝酸银溶液
反应生成金属银和硝酸铜溶液,这样就可以把铜除去,故选B。
18
6.如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 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
<
4
(3)金属导电性的实验设计。 ①操作:将铝丝、铁丝、铜丝、黄铜片分别接入如图所示的 装置中,闭合开关。 ②现象:灯泡发光,说明以上金属具有_______导。电性
5
(4)金属导热性的实验设计。 ①操作:分别用坩埚钳夹持铝丝、铁丝、铜丝、黄铜片的一 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会儿,然后用手触摸一下另一端。 ②现象:会感觉___热,说明金属具有导热性。 (5)金属延展性的实验设计。 ①操作:用锤子反复敲打铝片、铁片、铜片、黄铜片。 ②现象:会发现金属片_____,说明金属和合金具有延展性。
(完整版)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教案设计
实验活动 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2、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过程和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和点拔,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从而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交流合作意识以及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在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学会用设计实验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
【教学难点】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启发式教学;归纳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试管(若干)、烧杯,镊子、铁钉、镁条、铝丝、锌粒、铜片、黄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砂纸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观看报道通过这则报道不难发现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时常用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因为黄铜(铜、锌合金)单纯问题导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从颜色、外型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那么我们该如何鉴别真假黄金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始我们的金属探究之旅。
今天的实验当中我们会用到以下实验用品…..请同学检查下是否有缺失的仪器和药品?开始第一站之旅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根据所提供的金属材料,完成以下实验。
【活动探究】【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探究(1)观察并描述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
(2)采取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
【学生讨论并回答】学生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学,我们可以把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能学有所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过渡】第二站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板书】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反应请同学们回忆过去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哪几种金属和氧气的反应?你还能回忆起这些反应的现象么?【学生活动,请两位同学上黑板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出实验现象】【过渡】通过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判断出金属的活动性,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金属与酸是否反应以及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也可判断金属【学生板书】2Mg + O22MgO3Fe + 2O2Fe3O42Cu + O22CuO回忆就知,巩固所学内容问题导思,激发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规范表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初中金属的性质教案
初中金属的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 认识同类物质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3. 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4. 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或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有关的化学问题。
5. 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6. 认识合金及其特性,知道几种常见的重要合金。
7. 感受金属材料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1. 金属及合金的物理性质;2. 金属的化学性质。
3. 金属活动性顺序。
4. 置换反应。
教学难点:1. 金属化学性质的初步探究。
2.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置换反应解释一些相关的化学问题。
教学用具:试管;铝、铁、铜、稀盐酸、硫酸铜溶液。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金属?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15分钟)1. 金属的密度:通过实验测量铝、铁、铜的密度,引导学生了解金属的密度特点。
2. 金属的导电性:通过实验观察金属丝通电后的现象,引导学生了解金属的导电性。
3. 金属的延展性:通过实验观察金属丝加热后的现象,引导学生了解金属的延展性。
三、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15分钟)1.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通过实验观察铁、铝、铜在空气中的氧化现象,引导学生了解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 金属与酸的反应:通过实验观察铁、铝与稀盐酸的反应,引导学生了解金属与酸的反应。
3.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通过实验观察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引导学生了解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性质如何影响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性质如何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二、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15分钟)1. 通过实验观察铁、铝、铜与稀盐酸的反应,引导学生发现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实验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实验金属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它们具有高强度、导电导热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本文将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验,并探讨它们对金属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物理性质实验1. 密度测定实验金属的密度是衡量物质质量分布程度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是克/立方厘米(g/cm³)。
密度测定实验可以通过测量金属的质量和体积来得到。
首先,准备一个天平和一个容器,精确称量出一定质量的金属样品,然后将其置于容器中,测量容器的初始质量。
再将容器充满液体,测量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
最后,用总质量减去容器质量,即可得到金属的质量。
将测得的质量除以液体的体积,即可得到金属的密度。
2. 熔点测定实验金属的熔点是指金属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时的温度。
熔点测定实验可以通过加热和观察金属样品的温度变化来进行。
取一定质量的金属样品,放置于坩埚中,并放置在加热设备中,逐渐加热。
当金属样品开始熔化时,可以通过温度计测量到金属的熔点。
3. 电导实验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电导实验可以用来判断金属样品是否具有导电性。
实验中,将金属样品连接到电路中的两端,通过电流表观察电流的流动情况。
若金属样品能够导电,则电流表显示有电流通过;若金属样品不能导电,则电流表显示无电流通过。
二、化学性质实验1. 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金属与酸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和盐的生成。
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金属样品,将其与一定浓度的酸进行反应。
观察反应过程中是否产生气体的释放以及反应后产物的性质变化。
根据产生的气体种类和颜色变化,可以判断出金属与酸之间的化学反应类型。
2. 金属与氧化剂的反应实验金属与氧化剂的反应是指金属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金属样品,将其加热至高温并暴露于氧气中,观察其是否能够与氧气发生反应。
根据反应过程中是否产生火花、火焰以及产生的氧化物的性质变化,可以判断金属与氧化剂的反应性质。
3. 金属与碱的反应实验金属与碱之间的反应是指金属与碱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氢气和盐的生成。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熟悉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反应性和氧化性。
2.完成金属的化学性质相关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观察与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分析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1.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性。
2.了解金属的常见氧化反应。
教学难点:1.理解金属离子的形成过程和金属的电子结构对其化合物特性的影响。
2.理解氧化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问学生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并给予简单解答。
2.提醒学生关于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特性的相关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30分钟)1.学生自主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性,通过参考教材或其他资料,了解金属的常见性质和实际应用。
2.学生将自主到的信息整理成小组报告,准备展示和讨论。
三、小组合作(3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金属进行深入探究。
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该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性。
2.学生通过实验记录和观察记录,整理出金属的性质和反应特点,并与其他小组分享和比较。
四、知识讲解(3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找出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性的共性和差异。
2.通过知识讲解,解释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性的原因,包括金属与非金属的电子结构和原子半径差异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五、应用拓展(30分钟)1.以氧化反应为案例,让学生了解金属的氧化反应和常见金属氧化反应的应用。
例如,腐蚀现象、金属矿提取等。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金属的氧化反应对环境和工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六、课堂小结(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延伸:1.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实验条件,选择其他金属进行实验和探究。
五四学制化学教案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质
敬爱的老师,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堂关于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化学教案。
这是五四学制下的一节课,我们将从理论学习结合实际探究的角度,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质。
希望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让同学们对金属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教材与准备本次课程的教材为《化学课程标准》第一册第四单元“元素的物理性质”。
学生需要提前准备好试管、铝、锡、铁、铜、银等常见金属,以及燃烧器、万能表、电池等实验用具,为学生的实验操作提供保障。
二、开展课程、导入教师通过“谁能告诉我黄金为什么这么贵?”的问题让同学们猜测金属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
引导学生思考,培养科学思维。
二、知识阐释1.金属的物理性质概述由于金属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共价键,在相同条件下,化学元素性质相同的金属元素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硬度等。
2.导电性教师通过实验的方法说明金属的导电性,让同学们探究导电的条件。
拿铁丝和铜丝的纯度不同,导电性也不同,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感受,通过电阻的测量,进一步说明金属导电的条件。
3.导性通过实验,让同学们探究金属导热的条件,用锡做的柄杯可以让热塞进去再往外传输出来,但不烫手。
教室内的其他材料一定会导致热量散失。
我们可以探究一下,根据公式测量各个金属的导热系数,比较不同金属的导热性。
4.延展性将一块铝或铜板拉成细丝后,学生可以感受到延展性不同,分析原因是元素本身的结构和物理性质有关,比如金属的原子核周围有自由电子运动,由于电子间的相互吸引力而形成一定的互相贯穿的结构,从而表现出良好的延展性。
5.硬度教师可以结合实验展示不同金属硬度的比较,让学生了解普通铁等金属外部形貌,硬度和力学性质的关系,以及硬度测试的方法等。
三、总结和作业1.学生总结和归纳本课程中学到的金属的各种物理性质。
2.学生需要在家中自选一种金属进行实验探究,报告金属的物理性质实验结果和分析探究结果。
三、教学效果本次课程通过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实际感受到了金属大量使用的原因、条件和物理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活动 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
(2)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认识金属的性质,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敢于质疑、勤于动手的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和探究激情,感受科学探究对知识构建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1)金属的物理性质
(2)金属的化学性质及活动性强弱探究。
教学难点: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教学准备:试管、试管架、酒精灯、坩埚钳、电池、导线、小灯泡、火柴、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铁丝、铜丝、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教学过程: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提起金属,同学们都不会感觉陌生。
我们家中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锅、水壶、菜刀等,他们都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
下面我为大家提供一些材料,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完成以下实验。
(1)观察并描述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
(2)采取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
(3)请你设计并进行实验,证明金属具有导电性。
根据实验可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常识总结金属的其他物理性质:延展性、导热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用坩埚钳夹取一块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铜片表面的变化。
请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2)向4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镁条、铝片、锌粒、铜片,然后分别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
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注:1、稀盐酸、稀硫酸具有腐蚀性,教师要强调实验的安全性。
2、加入酸的体积约为试管的1/4,注意从侧面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用拇指按住镁条与盐酸反应的试管管口10秒左右,松开拇指,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
请学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请你设计并进行实验,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学生上台板写化学方程式。
思考:铁是银白色金属。
在上述实验中,你观察到的铁片和铁粉是什么颜色的?你有什么问题?查阅资料,与同学交流。
小结: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还有何疑惑。
布置作业:完成本次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