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毒素 1

合集下载

制热外毒素的名词解释

制热外毒素的名词解释

制热外毒素的名词解释道家哲学中有一句名言:“天人合一”,它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有害物质,如毒素,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威胁。

制热外毒素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对制热外毒素进行解释,并探索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解释什么是制热外毒素。

在生物学中,细菌常常会分泌这些有害物质,以抵抗其他生物体的进攻或占领资源。

制热外毒素指的是一类可以以热能的形式传递的毒素。

与一般的毒素不同,制热外毒素在其释放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从而对周围环境和生物体产生直接的热伤害。

相比于其他普通的毒素,制热外毒素有着独特的特性和危害。

制热外毒素会直接对生物体造成伤害,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解释。

首先,制热外毒素会通过直接的热辐射作用对生物体的组织和细胞产生烫伤。

这种烫伤可能表现为组织的红肿、水泡、溃烂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组织坏死。

其次,制热外毒素与其他毒素不同的特点是它的热传导性。

热能以震荡波的形式传导到周围环境中,从而引起一系列连环反应,造成更广泛的伤害。

比如,热传导到生物组织后,会引发血管扩张,导致血液循环紊乱,从而加重伤害程度。

然而,制热外毒素不仅对生物体造成伤害,还对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制热外毒素的释放会导致局部温度升高,损害周围生态系统的平衡。

这一影响在近年来的观测中得到了确认,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剧的地区。

制热外毒素的释放会加速气候变化,影响当地气温,间接地导致栖息地丧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因此,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人们对于制热外毒素的研究和减少释放至关重要。

对于制热外毒素的预防和控制,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研究人员需要加强对制热外毒素的了解,探索其产生的机制和规律。

只有了解了敌人,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其次,我们可以尝试寻找防治制热外毒素的方法。

比如,研发新型材料,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可以有效减少热能的传导;或者发展出一种有效的灭活剂,能够在制热外毒素释放前将其中和,从而减轻其危害。

内毒素外毒素区别

内毒素外毒素区别

内毒素外毒素区别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细菌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和内毒素是细茵产生的两大类毒素物质。

外毒素是病原菌在代谢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物质。

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细菌,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少数革兰氏阴性菌如霍乱弧菌和产毒性大肠杆菌等也能产生外毒素。

我们把产生外毒素的细菌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经过滤除培养液中的细菌,即可得到外毒素。

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毒性极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容易受到破坏。

用3%~4%的甲醛溶液处理,其毒性完全消失。

外毒素的抗原性较强,能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的毒性很强,例如纯化的肉毒杆菌外毒素,1毫克可以杀死2000万只小鼠,对人的最小致死量为0.1微克,其毒性比氰化钾强1万倍。

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对组织的毒性作用有高度的选择性,各自引起特殊的临床症状。

如白喉杆菌产生的白喉外毒素,能抑制人体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变性死亡,导致心肌炎、肾上腺出血和神经麻痹;破伤风杆菌产生的是破伤风外毒素,作用到脊髓和脑,引起肌肉的痉挛和强直;霍乱杆菌产生的肠毒素作用到小肠粘膜,使粘膜细胞分泌功能加强,引起严重的呕吐和腹泻。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细菌在生活时不能释放出来,当细胞死亡而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体时才释放出来,因而称为内毒素。

常用超声波处理细菌或反复冻融细菌的方法制备内毒素。

内毒素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它是磷酸一多糖一蛋白质的复合物。

主要成分为脂多糖。

其性质较稳定、耐热、毒性比外毒素低、其作用没有组织器官选择性,不同病原菌所产生的内毒素引起的症状大致相同,都能引起机体体温升高、腹泻和出现出血性休克和其他组织损伤现象。

外毒素和内毒素的区别如下表:。

外毒素名词解释

外毒素名词解释

外毒素名词解释外毒素是指由一些微生物(如细菌、真菌、藻类等)分泌出来的,能够使人或其他生物感染和患病的一类物质。

外毒素具有强烈的毒性和生物活性,容易对人体细胞和组织造成损害,并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

外毒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 毒性:外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能对宿主生物产生明显的伤害效应。

它们通常是一类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分子,能够破坏宿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抗原性:外毒素具有一定的抗原性,能够激发宿主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

人体免疫系统会识别外毒素作为外来物质,并产生相应的抗体来中和它们,帮助清除病原体。

3. 热稳定性:外毒素通常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能够在高温条件下保持其毒性。

这使得它们在食物加热处理不当时仍能保持毒性并引起食物中毒。

外毒素可以对人体产生多种不同的影响和病理反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细胞损伤:外毒素能够直接作用于宿主细胞膜,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紊乱,引起细胞水肿、溶解甚至细胞死亡。

2. 免疫反应:外毒素能够激发宿主免疫系统的应答,引起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的活化。

这些反应可以增强宿主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但也会造成一定的组织损伤和病理过程。

3. 毒性效应:外毒素能够对宿主机体的多个系统产生毒性效应,如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可以导致神经传导障碍或神经病变;对肝脏和肾脏的作用可以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对血液系统的作用可以导致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等。

4. 过敏反应:一些外毒素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容易引发宿主对其产生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炎、哮喘、荨麻疹等。

对于可能受到外毒素的影响的人群,如食品工作者、医务人员等,应加强对外毒素的了解和控制,避免接触和摄入可能含有外毒素的物质。

在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方面,要加强监管和检测工作,确保人们的食品和环境安全。

同时,加强个人卫生和健康意识的培养,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外毒素对人体的伤害。

外毒素与内毒素

外毒素与内毒素

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和内毒素是细茵产生的两大类毒素物质。

外毒素是病原菌在代谢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物质。

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细菌,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少数革兰氏阴性菌如霍乱弧菌和产毒性大肠杆菌等也能产生外毒素。

我们把产生外毒素的细菌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经过滤除培养液中的细菌,即可得到外毒素。

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毒性极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容易受到破坏。

用3%~4%的甲醛溶液处理,其毒性完全消失。

外毒素的抗原性较强,能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的毒性很强,例如纯化的肉毒杆菌外毒素,1毫克可以杀死2000万只小鼠,对人的最小致死量为0.1微克,其毒性比氰化钾强1万倍。

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对组织的毒性作用有高度的选择性,各自引起特殊的临床症状。

如白喉杆菌产生的白喉外毒素,能抑制人体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变性死亡,导致心肌炎、肾上腺出血和神经麻痹;破伤风杆菌产生的是破伤风外毒素,作用到脊髓和脑,引起肌肉的痉挛和强直;霍乱杆菌产生的肠毒素作用到小肠粘膜,使粘膜细胞分泌功能加强,引起严重的呕吐和腹泻。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细菌在生活时不能释放出来,当细胞死亡而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体时才释放出来,因而称为内毒素。

常用超声波处理细菌或反复冻融细菌的方法制备内毒素。

内毒素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它是磷酸一多糖一蛋白质的复合物。

主要成分为脂多糖。

其性质较稳定、耐热、毒性比外毒素低、其作用没有组织器官选择性,不同病原菌所产生的内毒素引起的症状大致相同,都能引起机体体温升高、腹泻和出现出血性休克和其他组织损伤现象。

外毒素和内毒素的区别如下表:。

第四章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讲课文档

第四章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讲课文档
第十五页,共42页。
D、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内毒素活化凝血系统XII因子。纤维
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
E、施瓦兹曼现象(Shwartzman phenomenon):是由
内毒素引起DIC的一种特殊形式。
4.特性 :
(1)毒性作用比外毒素弱,且毒性作用没特异性。 (2)抗
耐热,60℃耐受数小时
特异性。为细胞毒素、肠毒素、神 全身性,各种细菌内素的毒
经毒素,对特定的细胞或组织发挥 性作用大致相同。引起发热、
特定作用。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等。
毒性程度 致热性 免疫原性类毒素ຫໍສະໝຸດ 高,往往致死。弱,很少致死。
对宿主不发热
致宿主发热
强,可刺激机体产生高效价的抗毒 弱,免疫应答不足以中和毒
血浆凝固酶
透明质酸酶
链激酶
其他酶类
第八页,共42页。
产生
细菌
机制
作用
血浆凝固酶 金萄菌
使菌体周围炎性渗出物中的 血浆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 白,使血浆凝固,并沉积在 菌体表面及病灶周围
保护细菌不易被吞噬细 胞和体液中抗菌物质所 消灭。
透明质酸酶
又称扩散因 子
化脓链球 菌 产气
荚膜芽胞 梭菌等
能分解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 酸,使结缔组织疏松、通透 性增加
带菌状态
• 带菌状态
• 带菌者:处于带菌状态的人 • 健康带菌者:隐性感染的带菌者 • 恢复期带菌者:患传染病后,临床症状消失,体内
仍带有并不断排出病原菌的人。 • 带菌者是重要的传染源,及时隔离。
第二十九页,共42页。
本章试题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第五章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第五章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一、细菌的毒力
2.内毒素 ④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高浓度的内毒素活化凝血系统,使血液凝固,
广泛性血管内凝血致使大量凝血因子消耗,引起广泛性出血,最后导致DIC。 DIC常引起皮肤和黏膜出血、渗血及内脏广泛出血,严重者可致死亡。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一、细菌的毒力
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见下表。
一、细菌的毒力
2.内毒素 ② 白细胞反应:当内毒素进入血液后,能促使白细胞黏附于毛细血管壁,从
而使血循环中白细胞数减少。数小时后,内毒素诱生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因子 刺激骨髓,使之释放中性粒细胞进入血液,导致白细胞数量急剧增多。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一、细菌的毒力 2.内毒素
③ 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当血液中有大量革兰氏阴性菌存在或感染部位 的细菌释放大量内毒素入血时,可导致内毒素血症。内毒素可作用于血小板、 白细胞、补体系统、激肽系统等,诱生多种细胞因子及组胺、5-羟色胺等血 管活性物质,使小血管功能紊乱造成微循环障碍,表现为组织器官有效循环 血量灌注不足、缺氧、酸中毒、低血压等,从而导致休克。
一、细菌的毒力 2.内毒素 内毒素(endotoxin)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细菌裂解后
才释放出来。 除一般细菌外,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细胞壁中也含有内毒素样物
质,具有内毒素的活性。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一、细菌的毒力
2.内毒素
(1)化学成分 内毒素的化学成分为脂多糖,由特异性多糖、非特异性核心多糖和脂质A三部 分组成。脂质A是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 (2)稳定性 内毒素耐热,一般需加热到160℃维持2~4小时,或用强碱、强酸或强氧化剂 煮沸30分钟才能被破坏。

微生物基础知识

微生物基础知识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微生物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与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影响着我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微生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说熟悉,那是因为在我们的周围,如土壤、空气,直至我们身体无不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我们所患的各种疾病如肝炎、痢疾、伤寒、肺炎、脑膜炎等无不与它们有关。

在制药行业,GMP对厂房的洁净度有着较为苛刻的要求:在100级洁净度下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浮游菌不得多于5个,沉降菌不得多于1个;大容量注射剂必须做无菌检查,固体制剂必须做微生物限度检查。

不同的剂型不得检出相应的控制菌;在工艺用水中对细菌、霉菌、酵母菌也有要求。

这些控制指标所针对的对象都是微生物。

因此说,我们对它们是熟悉的。

说到不熟悉,那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对它们缺乏较深入的了解,如它们的外观形态、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它们的生化特点有哪些?它们对整个生态系统有着怎么样的功与过?它们对我们制药行业会带来哪些有益或有害的影响,我们对它们应该怎样加以利用或防范?所有这些,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了解的。

因此说对它们是陌生的。

以下对微生物的一些基本知识作一简要介绍。

1、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它们都是一些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原生动物和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

那什么是“原核类”和“真核类”呢?所谓原核,是指这类微生物的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的结构,而且其它结构成份也比较简单;所谓真核,就是在它们细胞中有一明显的细胞核。

它们在繁殖的方式上也有所区别。

原核类微生物的繁殖靠细胞的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的分裂方式来实现,因此它们也被称为“裂殖菌;而真核微生物的繁殖方式比较复杂和多样,许多种类要通过不同细胞的交配,此外在细胞壁的结构上二者也有不同,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其细胞壁的主要成份是一类含氨基酸的多糖,称肽聚糖;有细胞壁的真核生物其细胞壁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例如高等植物细胞)或甲壳质(如霉菌)。

外毒素,内毒素,类毒素,抗毒素等的区分

外毒素,内毒素,类毒素,抗毒素等的区分

外毒素:指某些指某些病原菌病原菌生长繁殖过程中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分泌到菌体外的一种到菌体外的一种代谢代谢产物,其主要成分为可溶性蛋白质。

毒性较。

毒性较强强。

内毒素:菌体中存在的菌体中存在的毒性毒性物质的总称。

其化学成分有磷脂多糖-蛋白质复合物,毒性较弱。

二者都为抗原二者都为抗原类毒素:如某些如某些细菌外毒素细菌外毒素可用可用甲醛甲醛等处理后等处理后脱毒脱毒的制品,毒性虽消失,但免疫原性不变,故仍然具有刺激人体产生抗毒素,以起到机体从此对某疾病具有自动免疫的作用。

它们广泛地应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

相当于疫苗,用于免疫预防接种抗毒素:细菌毒素(通常指细菌毒素(通常指外毒素外毒素)的对应抗体或含有这种抗体的免疫血清。

它能中和相对应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相当于抗体相当于抗体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对细菌起对细菌起作用,对病毒不起作用。

作用,对病毒不起作用。

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从而抑制乙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巨噬细胞和T 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细胞因子。

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

肉毒素的使用规范及问题解答

肉毒素的使用规范及问题解答

肉毒素的使用规范及问题解答肉毒素除皱( 0.1ml含A型肉毒杆菌毒素2.5U)目的是减轻功能过强或反复活动的面部肌肉运动从而消除皱纹。

肉毒素包括一组由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

从免疫学角度讲,该毒素具有八种不同形式,其中以血清型A最为有效,应用也最广。

肉毒素作为一种神经毒,能够选择性抑制神经肌肉接头部位的突触前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结果使运动终板失神经支配而发挥作用。

临床上,通常注射2天~3天出现肌肉运动的减弱。

但最终轴突可萌芽形成新运动终板,同时无功能的运动单位被吸收,从而肌肉功能渐渐得以恢复。

临床上肉毒素注射的效果一般可持续3~6个月。

3.1 适应证与禁忌证肉毒素注射作为一种治疗面部皱纹的方法,安全、快速、侵袭性小。

最常用于治疗眉间皱纹、鱼尾纹和前额水平额纹。

因肌肉反复活动而导致的面部浅皱纹中,容易用手指展平的患者适宜用该方法治疗。

但皮肤厚而呈油性,导致额部形成较深的真皮皱纹的患者单纯用肉毒素注射则收效不明显〔16〕。

已知对毒素或人白蛋白过敏,任何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妊娠或哺乳妇女,应用氨基糖甙类药物(因为该类药物可以干扰肉毒素在神经肌肉接头部位的作用)者为禁忌证。

3.2 准备在使用前,冻干的肉毒毒素A(BoTox,每瓶100IU),保持-4 ℃冻藏直至使用。

使用时将其加入4ml灭菌生理盐水中,得到的最终浓度为50IU/ml。

用于眉提升时,将浓度稀释至5IU/ml,注意在稀释时不要晃动配制液,因为这可能产生气泡,导致变性和毒素灭活。

将制备好的Botox溶液抽入1ml的注射器,用30号针头马上使用,不用的溶液妥善冷冻保存。

配制好的BoTox在冷冻条件下可以保存3天~5天仍有效。

虽然自从人们把肉毒毒素用于美容以来就一直常规作肌电图(EMG),以确定进针位置,但由于面部解剖变异很小,故而EMG检查实际上没有太大意义。

EMG检查对注射技术不熟悉的医师或第一次注射后没有效果的病例可以做,在应用肉毒毒素溶液治疗面瘫时尤其有帮助〔14〕。

外毒素、内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

外毒素、内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

外毒素、内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
王立乾;朱长伟
【期刊名称】《生物学通报》
【年(卷),期】2004(39)8
【摘要】外毒素细菌在代谢中合成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素称为外毒素。

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如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等。

也有少数革兰氏阴性菌能产生外毒素,如霍乱弧菌。

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毒性强,很少量即可导致寄主死亡。

如肉毒杆菌产生的肉毒毒素是外毒素中毒性最强的,1mg肉毒毒素的纯品可以杀死100万只豚鼠。

外毒素虽然毒性强,但不耐热,热处理后毒性消失。

【总页数】1页(P31)
【作者】王立乾;朱长伟
【作者单位】冠县第一中学,山东冠县,252500;阳谷县第三中学,山东阳谷,252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6
【相关文献】
1.新乡市育龄妇女破伤风抗毒素水平及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效果调查 [J], 周世义;何天有
2.外毒素、内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辨析 [J], 李洪臣;杨秀艳
3.免疫胶体金检测中华鳖抗毒素抗体和嗜水气单胞菌外毒素 [J], 邱德全;何建国;钟英长
4.外毒素·类毒素·内毒素 [J], 张天周
5.儿童初免含低效白喉类毒素成分的DTaP后的白喉抗毒素水平 [J], 林端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测定原理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测定原理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测定原理解析1. 引言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它产生的外毒素是引起感染和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是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解释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测定的基本原理。

2.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概述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外毒素是一种脂质多糖复合物,具有热稳定性和毒力。

这种外毒素能够附着在宿主细胞的表面,引起宿主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从而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3. 测定外毒素的原理和方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的常用方法是免疫学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该方法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在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利用酶标记的二抗对抗体进行检测。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制备试剂和标准品制备试剂包括抗原、抗体、酶标记的二抗等。

标准品可使用已知浓度的外毒素样品进行浓度标定。

步骤二:免疫反应将待测样品加入包含特异性抗体的孔板中,与外毒素结合。

孔板上的外毒素会与特定抗体发生免疫反应,并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步骤三:洗涤通过多次洗涤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物,以减少背景信号。

步骤四:酶标记反应加入酶标记的二抗溶液,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

酶标记的二抗可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新的复合物。

步骤五:底物反应加入底物溶液,使底物与酶发生反应,产生可检测的信号。

常用的底物包括酶促色素和荧光底物。

步骤六:测量信号使用酶标仪或荧光仪等设备测量产生的信号强度,该信号强度与外毒素的浓度成正比。

4. 结果分析根据测得的信号强度和标准品的浓度,可以绘制出标准曲线。

通过比对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与标准曲线,可以确定待测样品中外毒素的浓度。

5. 优缺点优点:•高灵敏度: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外毒素。

•高特异性:只检测特异性抗体与外毒素的结合。

•高速度:整个实验过程相对较快,减少了实验时间。

•批量检测:可以同时检测多个样品。

细菌毒素

细菌毒素

(5)DT的作用于EF2(或称
转递酶II)失活,抑制肽-
tRNA及mRNA的移位,蛋白质
合成被中断。
30
DT抑制蛋白质合成:
在细胞原浆中有两种低分子的可溶性蛋白 质,与细胞蛋白质合成有关,称为延长因子 1(elongation factor-EF1)及延长因子 2(EF2)。过去曾将EF称为转递因子或氨基酰 转递酶。EF1是促使氨基酰-tRNA附着于核蛋 白体的必需物。EF2是在肽链延长时促使肽tRNA及mRNA移位的重要成份。DT的作用点就 是使EF2失活,抑制肽-tRNA及mRNA的移位, 蛋白质合成则被中断。
内毒素: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 外毒素:由革兰氏阳性菌及少数革兰氏阴性菌在生长代谢
过程中释放至菌体外的蛋白质。
Escherichia coli (Gram - bacteria)
Micrococcus luteus
(Gram + bacteria)
14
一、外毒素(exotoxin)
概念:是病原菌的合成代谢产物,细菌生长 过程中产生和分泌到细菌细胞外的毒性蛋白 质由G+和部分G-产生并释放到菌体外,化学 成分是蛋白质,具有损害易感细胞正常生理 功能的毒性作用。
29
DT穿过胞膜进入胞浆:
(1)DT的结构单位B与细胞
膜表面受体结合。
(2)经吞饮入胞,形成吞
噬泡进入细胞内。
(3)DT溶解于细胞膜中,
疏水的B片携带着A片通过胞
膜类脂层,在蛋白酶及一SH
作用下,亲水性的A片与B脱
离进入原浆,B片仍与膜相
连,并继而被蛋白酶分解直
至消失。
(4)DT活性单位游离出吞
噬泡进入细胞质。
细菌通过分泌外毒素或蛋白酶来破坏吞噬细胞的细 胞膜,或诱导细胞凋亡,或直接杀死吞噬细胞。

22.微生物学(药学专业)-外毒素致病菌

22.微生物学(药学专业)-外毒素致病菌

非特异性防治

正确处理伤口,及时清创扩创。 可用大剂量的青霉素(或四环素)抑制 破伤风梭菌在局部病灶中繁殖,并且对 混合感染的其他细菌也有作用。
特异性防治

破伤风一旦发病,治疗困难,应以预防为主。 1.人工自动免疫: 平时对战士、建筑工人 等接种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全程基础免疫, 以刺激机体自动产生抗毒素。儿童则注射白喉、 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 2.人工被动免疫: (1)紧急预防 如遇严 重污染创伤或受伤前未经全程基础免疫者,除 用类毒素加强免疫外,可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 TAT)。(2)特异性治疗 可用破伤风抗毒 素和抗生素。
致病性 (2)
致病物质



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即破伤风痉挛毒素和溶血毒 素。 破伤风毒痉挛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为蛋白质,不 耐热,可被肠道蛋白酶破坏,故口服毒素不起作用。 在甲醛作用下可以脱毒成破伤风类毒素,但保持抗 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破伤风抗毒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的机制


破伤风痉挛毒素的毒性非常强烈,仅次于肉毒 毒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在局部产生后,通过运动终板 吸收,沿神经纤维间隙至脊髓前角神经细胞, 上达脑干,也可经淋巴吸收,通过血流到达中 枢神经,阻止释放抑制冲动的传递介质,从而 破坏上下神经原之间的正常抑制性冲动的传递, 导致超反射反应(兴奋性异常增高)和全身骨 骼肌强直性痉挛 。


白喉外毒素是含有两个二硫键的多肽链。经蛋白酶水解 后,可分为A和B两个片段。B片段,无酶活性,但能与 宿主易感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并通过易位作用使 A片段进入细胞。A片段具有酶活性,使细胞蛋白质合成 受阻,细胞死亡,病变产生。 仅携带β-棒状杆菌噬菌体的溶源性白喉杆菌才能产生 外毒素,因为白喉外毒素就是β棒状杆菌噬体毒素基因 编码的蛋白质(产毒素基因)。

细菌外毒素测定方法

细菌外毒素测定方法

细菌外毒素测定方法一、细菌外毒素测定的重要性。

1.1 细菌外毒素可不得了啊。

这东西对人体危害很大,能引起各种病症,像破伤风杆菌的外毒素,那可是相当厉害,能让肌肉痉挛,严重的话甚至危及生命呢。

所以准确测定细菌外毒素就像在战场上摸清敌人的底细一样重要。

1.2 对于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来说,测定细菌外毒素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要是能快速准确地知道是不是外毒素在作祟,医生就能对症下药,就好比给战士们指明了战斗的方向,让治疗有的放矢。

二、常见的测定方法。

2.1 动物实验法。

2.1.1 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

把含有外毒素的样品注射到合适的动物体内,比如小白鼠。

然后观察动物的反应。

要是小白鼠出现了特定的症状,像抽搐、瘫痪之类的,那很可能就存在外毒素。

这就像在探宝的时候,看小动物的反应来判断宝藏是不是真的存在。

不过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它比较耗费时间,而且动物和人毕竟有差异,结果可能不是那么精确。

2.2 细胞培养法。

2.2.1 利用细胞来测定外毒素。

外毒素可能会对细胞产生损害,比如让细胞变形或者死亡。

通过在培养皿里观察细胞的变化,就能推断外毒素的存在与否。

这就好比在一个小花园里种上花(细胞),看有没有害虫(外毒素)来破坏花朵的生长。

这种方法相对动物实验法更精确一些,但对实验条件要求比较高,有点像伺候娇贵的大小姐,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结果。

2.3 免疫学法。

2.3.1 这里面包括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之类的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外毒素作为抗原,和特定的抗体结合后,通过一些显色反应或者其他检测手段来确定外毒素的含量。

这就像是一把钥匙(外毒素)配一把锁(抗体),配得上了就能检测出来。

这种方法又快又灵敏,就像神枪手一样,能精准地发现目标。

不过呢,有时候也可能会有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情况,就像看走了眼一样。

三、测定方法的选择与改进。

3.1 在实际操作中,选择哪种测定方法就像挑衣服一样,得根据具体的情况来。

对细菌外毒素免疫的主要免疫机制

对细菌外毒素免疫的主要免疫机制

对细菌外毒素免疫的主要免疫机制细菌外毒素是一类由细菌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的有毒分子,具有损害宿主细胞和组织的能力。

而人体的免疫系统则通过多种机制来抵御这些细菌外毒素的侵害,保护身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细菌外毒素免疫的主要免疫机制,并分享一些对这一概念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免疫系统是由一系列分子、细胞和器官组成的复杂网络,其目的是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病原体的侵害。

在对抗细菌外毒素的过程中,免疫系统主要依靠以下两个方面的免疫机制:1. 体液免疫:体液免疫是指通过体液中的抗体来中和和清除病原体。

当细菌释放外毒素时,免疫系统会识别并生成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可以与细菌外毒素结合,并中和其毒性。

体液免疫的关键步骤包括抗体的产生和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并通过吞噬细胞来清除免疫复合物。

2. 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是指通过免疫细胞来直接杀伤和清除病原体。

在面对细菌外毒素侵袭时,免疫系统中的特定细胞,如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T细胞,会被激活并释放一系列的毒素,以杀伤和清除细菌外毒素。

细胞免疫还涉及到细胞的记忆能力,通过识别和记忆病原体,使得免疫系统可以更快速、更有效地应对再次感染。

二、与细菌外毒素免疫相关的免疫机制1. 单克隆抗体疗法:单克隆抗体是通过对细菌外毒素的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和结合而制得的抗体。

这种抗体可以与细菌外毒素紧密结合,阻断其对宿主细胞的损伤。

单克隆抗体疗法被广泛用于治疗由细菌外毒素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白喉和破伤风。

它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靶向细菌外毒素,且有效性高、副作用较少。

2. 炎症反应:当细菌外毒素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炎症反应来清除病原体和修复组织。

炎症反应包括血管扩张、渗出和有力的免疫细胞的浸润等过程。

这些反应有助于限制细菌外毒素的扩散和毒性影响,同时也为其他免疫细胞的活动提供了条件。

3. 免疫记忆:当人体遭受细菌外毒素的感染后,免疫细胞会通过识别和记忆来提高对再次感染的应对能力。

内外毒素

内外毒素

内毒素和外毒素
细菌毒素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均能引起一定的疾病。

在预防接种中要使用各种不同的类毒素和抗毒素进行传染病防治。

1 外毒素
病原细菌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周围环境中的毒素称为外毒素。

⋯其化学组成为蛋白质,属于酶、酶原或毒蛋白。

可选择作用于特定的组织器官,毒性作用强。

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主要是革兰氏阳性菌,如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肉毒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少数革兰氏阴性菌如痢疾志贺氏菌、霍乱弧菌等也能产生。

常见的几种外毒素L2J及其产生菌、引起的疾病和作用机制见附表l。

表1 外毒素及其产生菌、引起疾病和作用机制筒衰
2 内毒素
内毒素是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中的脂多糖,只有当细菌死亡菌体裂解或粘附于其它细胞时才从细胞壁上释放出来侵害机体,故称为内毒素。

脂多糖结构复杂,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在10300以上),其化学组成因菌种不同而异,通常由0一特异侧链、核心多糖和类脂A 三部分组成,其中类脂A是主要毒性成分。

人们熟知的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奈瑟氏球菌等革兰氏阴性菌都能产生内毒素。

内毒素毒性比外毒素弱,不同病原菌产生的内毒素对人体引
起的症状大致相同,表现为发高热、白细胞增多、出血性休克、血压下降及微循环障碍等。

但内毒素的化学稳定性极强,在250~C下干热灭菌2小时才完全灭活。

因此,在生物制品航生素、葡萄糖液和无菌水等注射用药物中严格限制其存在。

然而内毒素能刺激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既是致病因子又可对机体发挥有益的生物学活性。

内毒素与外毒素。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区别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区别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区别外毒素和内毒素之间会有很大差距,外毒素主要是由于真菌感染出现在表皮或表面会引起患者的身体出现一些病毒,包括细菌感染等因素,其中内毒素也有可能会导致人的身体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可能会造成体温升高,身体发热等不良现象,在平时需要特别小心,做好相应的工作。

★外毒素简介在人类疾病中,如产生于破伤风、白喉和肉毒中毒等。

其毒性作用强,不同种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有明显不同,可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些组织器官,引起特殊病变。

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可脱毒,做成类毒素,用作免疫预防剂。

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等。

★病因是因为它们能产生致病物质,造成宿主感染。

如果不产生致病物质,就是非病原菌。

至于正常菌群,当与宿主处于生态平衡状态,它们并不引起机体的感染,故属于非病原菌范畴。

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因为菌群失调、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或菌群寄居部位改变造成了生态失调状态,正常菌群也能引起感染,这样它们又应看成病原菌。

为此,将这些正常菌群称为条件性病原菌或机会性病原菌,意思是在特殊条件下或遇到合适机会时,它们也可以具有病原菌的特性,造成人类感染性疾病。

★内毒素毒性反应内毒素脂多糖分子由菌体特异性多糖、非特异性核心多糖和脂质A三部分构成。

脂质A是内毒素的主要毒性组分。

不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脂质A结构基本相似。

因此,凡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虽菌种不一,其内毒素导致的毒性效应大致类同。

这些毒性反应主要有:★发热反应人体对细菌内毒素极为敏感。

极微量(1-5纳克/公斤体重)内毒素就能引起体温上升,发热反应持续约4小时后逐渐消退。

自然感染时,因革兰氏阴性菌不断生长繁殖,同时伴有陆续死亡、释出内毒素,故发热反应将持续至体内病原菌完全消灭为止。

内毒素引起发热反应的原因是内毒素作用于体内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使之产生白细胞介素1、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促使体温升高发热。

内毒素知识介绍

内毒素知识介绍

内毒素知识介绍(2010-01-16 10:00:17)转载分类:精彩推荐展示标签:抗体细胞因子蛋白酶试剂盒信号转导凋亡生化试剂干细胞生物ips细菌内毒素,英文称作Enolotoxin,是G-菌细胞壁个层上的特有结构,内毒素为外源性致热原,它可激活中性粒细胞等,使之释放出一种内源性热原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内毒素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脂多糖中的类脂A细菌内毒素这个概念在1890年的时候就已被提了出来,它是在研究发热物质过程所引成的,1933年Boivin 最先由小鼠伤寒杆菌提取出来,进行化学免疫学方面的研究,到1940年时候,Morgan使用志贺氏痢疾菌阐明了细菌内毒素是由多糖脂质及蛋白质三部分所组成的复合体,到了1950年以后,随着生物学,物理化学,免疫学以及遗传学等的进步发展,细菌内毒素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其化学结构组成及各种生物活性间的关系也更加明确起来。

细菌英文叫Bacteria :为原核生物中的一类单细胞微生物由二分裂法繁殖。

若按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两大类。

这两类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唯有肽聚糖为其共同成分,但其含量的多少和肽链的性质有所不同,见下表:关于细菌细胞壁结构,尤其G+/G-菌不同之处见下图所示:由以上结构模式图可以发现,G+菌与G-菌有不同之处,其中对于G-菌来说:细胞壁较薄,厚约10-15nm,结构也较复杂。

肽聚糖含量低,仅占细胞干生10%左右,层薄又较疏松,因肽聚糖之间仅四肽侧链直接联结,缺乏五肽桥;肽聚糖居于细胞最内层,外面由内向外还有脂蛋白,外膜和脂多糖的三层聚合物。

(1)脂蛋白(lipoprotein)由类脂和蛋白质构成,联结在外膜与肽聚糖层之间,类脂一端经非共价键联结到外膜的磷脂上,另一端由共价键联结到肽聚糖肽链中的二氧基庚二酸残基上,使外膜和肽聚糖层构成一个整体。

(2)外膜(outer membrane)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重要结构,位于肽聚糖的外侧,其结构类似细胞膜,为液态的磷脂双层,其中镶嵌一些特异蛋白质,穿透外膜的内外双层,呈液态镶嵌体。

外毒素名词解释

外毒素名词解释

外毒素名词解释外毒素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由细胞内分泌到细胞外的毒性物质。

外毒素是一类蛋白质,它能刺激宿主免疫系统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反应,形成能中和外毒素毒性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这种球蛋白称为抗毒素。

能产生外毒素的细菌大多数是革兰氏阳性菌,少数是革兰氏阴性菌。

将产生外毒素的细菌的液体培养物用滤菌器过滤除菌,即能获得外毒素。

外毒素按细菌对宿主细胞的亲嗜性作用方式不同,可分成神经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肉毒毒素等)、细胞毒素(白喉毒素、葡萄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A群链球菌致热毒素等)和肠毒素(霍乱弧菌肠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等)三类。

多数外毒素的分子结构为A-B模式,即由A和B两种亚单位组成。

A亚单位是外毒素活性部分,决定其毒性效应。

B亚单位无毒,能与宿主靶细胞表面的特殊受体结合,介导A亚单位进入靶细胞。

A或B 亚单独对宿主无致病作用,因而外毒素分子的完整性是致病的必要条件。

利用B亚单位能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后阻止受体再与完整外毒素分子结合,且B亚单位抗原性强;将B亚单位提纯制成疫苗,有可能预防相关的外毒素性疾病。

外毒素的毒性强。

1mg肉毒毒素纯品能杀死2亿只小鼠,毒性比KCN大1万倍。

不同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对机体的组织器官具有选择作用,各引起特殊的病变。

例如肉毒毒素能阻断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眼和咽肌等麻痹,引起眼睑下垂、复视、斜视、吞咽困难等,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

又如白喉毒素对外周神经末梢、心肌等有亲和性,通过抑制靶细胞蛋白质的合成而导致外周神经麻痹和心肌炎等。

外毒素性质不稳定,若用0.3%-0.4%的福尔马林(甲醛)液作用1个月左右,毒性便降至几乎没有,但是这种没有毒性的蛋白质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能力(称为免疫原性)并未减弱。

这种脱去毒性的外毒素称为类毒素。

利用类毒素毒性很弱而免疫原性强的特点,可以做成预防针来进行免疫预防接种,使接种者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足量的抗毒素,以预防以后可能入侵的外毒素产生菌的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毒素的认识
外毒素是指某些病原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一种代谢产物,为次级代谢产物。

其主要成分为可溶性蛋白质。

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及部分革兰氏阴性菌等均能产生外毒素。

外毒素不耐热、不稳定、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可中和外毒素,用作治疗。

在人类疾病中,如产生于破伤风、白喉和肉毒中毒等。

其毒性作用强,不同种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有明显不同,可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些组织器官,引起特殊病变。

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可脱毒,做成类毒素,用作免疫预防剂。

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等。

病原菌为什么会使人生病
是因为它们能产生致病物质,造成宿主感染。

如果不产生致病物质,就是非病原菌。

至于正常菌群,当与宿主处于生态平衡状态,它们并不引起机体的感染,故属于非病原菌范畴。

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因为菌群失调、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或菌群寄居部位改变造成了生态失调状态,正常菌群也能引起感染,这样它们又应看成病原菌。

为此,将这些正常菌群称为条件性病原菌或机会性病原菌,意思是在特殊条件下或遇到合适机会时,它们也可以具有病原菌的特性,造成人类感染性疾病。

霍乱弧菌、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能产生分泌到它们细胞外面
的肠毒素引起患者腹泻;鼠疫杆菌分泌的鼠疫毒素作用于全身血管及淋巴使其出血和坏死;还有些细菌产生不分泌到菌体细胞外的毒素,例如沙门氏菌。

当我们不小心弄破了手足而伤口比较深时,或者被锈铁钉扎到肉中,必须到医院去注射预防针,预防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破伤风。

梭状芽孢杆菌也来自土壤,是一种不喜欢氧气的厌氧菌。

它在氧气较少的深部伤口中繁殖,并产生一种能致人于死地的毒素。

还有一种梭状芽孢杆菌,它们会产生一种已知对人类最厉害的毒素(0.1微克就足以致人死命),它并不在宿主体内繁殖,而是在罐头里腌制的鱼和肉类中繁殖并产生毒素。

不过现代先进有效的食品保藏方法使肉毒中毒症变得很少见了。

病原菌的致病物质可分为毒素和侵袭力两大类。

毒素对宿主有毒,能直接破坏机体的结构和功能。

侵袭力本身无毒性,但能突破宿主机体的生理防御屏障,并可在机体内生存下来(医学上称为定殖)、繁殖和扩散。

如果把毒素当作“元凶”,那侵袭力就是“帮凶”。

根据性质、作用和产生菌的不同,病原菌的毒素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种。

下面的表格列出了细菌外毒素和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