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子涵散文诗的美学解读
诗歌中的意象美学
诗歌中的意象美学诗歌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古以来,无数诗人通过诗歌传递着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情感和哲理。
诗歌中的意象美学是诗歌创作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心的构思,使诗歌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诗歌中的意象美学。
一、意象与诗歌的关系意象是诗歌创作的基础,它是诗人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观察、感受和思考,运用艺术手法创造出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诗歌中的意象既具有直观性,又具有暗示性,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载体。
没有意象,诗歌就失去了生命力和魅力。
意象美学在诗歌中的运用,使得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表现力更强。
二、意象美学的内涵1.形象美:诗歌中的形象美是指诗歌通过生动、鲜明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画面,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愉悦。
形象美是意象美学的基本内涵,如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通过描绘战乱后的春天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2.意境美:意境美是指诗歌通过意象的组合,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令人陶醉的氛围。
意境美是意象美学的核心,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通过山、雨、月、泉等意象的组合,营造出一种宁静、淡远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3.情感美:情感美是指诗歌通过意象的抒发,传达出诗人的真挚情感。
情感美是意象美学的灵魂,如李清照《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通过夜雨、风骤、酒醒等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无奈之情。
4.思想美:思想美是指诗歌通过意象的深化,展现出诗人的深刻思想。
思想美是意象美学的价值所在,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通过草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命运和人生的思考。
三、意象美学的创作手法1.比喻:比喻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使意象更具表现力。
喻子涵散文诗中的石头意象初探
值的开发,于诗句中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石头,
“ 石头的坚硬创造 了生命的坚韧,生气勃勃的生命创 是 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 ,人生长于天地间,脚下踩着层
造了历史的不朽的灵魂 。” “ 胜利与失败合二为一,生存 叠的石头 ,深居石头建造的房舍,石头因此与人紧密相 与死亡合二为一。人类在这一层一层的青石板里,一次又 连、和谐共生。喻子涵的散文诗中,通过对 “ 石头”的书
一
需的美好物质来。我所努力的结果就是这样,希望人间和 旗时五颜六色的跳神者的神秘面具——这一切在诗人 “ 石 睦美满。”[ 1 作为生长于西部喀斯特地区的土家族诗人, 头——边墙——人文的巨蟒”的递进抒情及深化演绎中渐 喻子涵以其孤傲决然的姿态,行走在诗意的世界里。多 次铺展,进而营造出一种森然肃穆的历史文化氛围,使历 年来 ,喻子涵坚持在散文诗的创作及理论的研究上,在 史的灵魂在石头的沉默中得以凸显,让阅读者于字里行间 大量的纯文学刊物发表散文诗作品及理论文章,并先后 感受到,历史留下的信物告诉我们,一切都是灵动的、有 结集出版散文诗集 《 孤独的太阳》,诗集 《 蓝色天空》 表情和情感的。 “ 凭依炮台,朝圣的眼光沉入另一种梦
中。
石头意象的书写,体现了一种人与 自然的和谐,具有
喻子涵的散文诗凸显出悲悯与搏斗的独特情绪。悲悯 独特的和谐的美。喻子涵抛开了那些远离现实生活的空洞
与搏斗,是贯穿喻子涵散文诗的一种独特情绪,而 “ 石 乏味的意象,选择真实自然的石头,进行诗意的书写和价
头”为其情感诉求提供了一个载体。
■
西部文学论 坛 \当 代教育・ 2 0 1 4 — 1
I 胄 i 孚涵散交俦巾的石头意象褶探
。陈恩贵
绪论
具。”…他写边墙,写石头铸就的远古建筑,却跳出了石
涵咏意象,品悟古诗之美
鉴赏涵咏意象,品悟古诗之美王子涵 潍坊市第一中学摘要: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许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藉着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诗歌鉴赏带来很大帮助。
论文主要从意象解读的角度,涵泳品悟古典诗歌的魅力。
关键词:意象的内涵;古诗的解读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灿烂辉煌的诗歌文化,我们徜徉于诗的王国,穿行于词林诗苑,那充满灵气、富于美感的诗句就会纷至沓来。
沉浸其中,细品慢赏,就会感受到古代诗歌无比惊艳的美。
而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许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藉着丰富的内涵,如果我们熟悉这些常见意象,就会给诗歌鉴赏带来很大帮助,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杨柳。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不舍之情融合在一起。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惜别的深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最著名的地方,“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借杨柳表达一种离愁。
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休憩或饯别送行之用。
如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
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又如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都借长亭表现深厚的离情。
月亮。
古诗中的月亮大多是思乡的代名词。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意象哲学与喻子涵的散文诗
意象哲学与喻子涵的散文诗作者:叶大翠来源:《当代教育》2014年第02期[摘要] 诗歌意象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从创作方法的角度,可以将意象分为描述性意象、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
描述性意象是最基本的意象;比喻性意象使得形象更生动;象征性意象是诗人常用的意象。
这三类意象在贵州散文诗人喻子涵的诗作中均有体现,尤其是他的诗集《回归与超越》,这三类意象在这本诗集里各自独立又相互交叉,共同构筑了他的意象体系。
[关键词] 喻子涵;散文诗;意象Image philosophy andYu Zihan's Prose Poems——take poetry"regression and Surpassing" for instanceYe Da-cui(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College of literature ,Guiyang ,Guizhou 550001)Abstract: The poetic images have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results will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rom the creative point of view, can be divided into descriptive imagery,figurative imageryandsymbolism imagery . Descriptive imagery is the most basic imagery, figurative imagery makes the image more vivid, symbolic imagery is the poetmost widely used imagery . These three types of imagery were embodied in Guizhou prose poet Yu Zihan's poetry, especially his poetry anthology "regression and Surpassing", these three types of imagery in the poetry book independently and cross each other, work together to build his imagery system.Keywords: Yu Zihan; prose poetry; imagery进入新世纪以来,贵州少数民族诗人逐渐受到重视,他们仿佛是贵州这个多民族省份的代言人。
论散文的诗意美
论散文的诗意美散文是“美文”(周作人)。
袁鹰认为“散文自当有浓郁的感情,即使直抒胸臆,也应该象诗那样醇净;散文也需要恰当的结构和剪裁,虽然能收能放舒卷自如,却应该象诗那样精粹;散文的语言如行云流水,甚至一泻千里,但也象诗那样凝练; 散文也可以写得洋洋洒洒、大开大阖,但也要象诗那样蕴藉, 含有余味。
”[1]可见,诗意美是散文的内蕴。
本文试从语言、结构、意境三方面论述散文的诗意美。
一.语言。
散文语言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它既有诗歌语言的含蓄、蕴藉、洗练,又具有畅达、生动的特点。
周作人在《〈燕知草〉跋》中说散文应“以口语为基本,再加上欧化语、古文、方言等分子,杂糅调和,适宜地或吝啬地安排起来”,构成了缤纷的散文语言。
(一)语言的质感。
同一模样的艺术品,由不同质地的材料构成会产生不一样的审美效果。
如雕塑,用青铜塑成显得苍劲; 用花岗岩的显得刚毅;用大理石雕成的显得温柔。
罗丹在观赏用大理石雕成的维纳斯像时说:“抚摸这座像的时候,几乎会觉得温暖。
”语言的质感类似于余光中所说的“质料” [2]。
它是字或词的质地和它所赋予的特定的美感,并决定了散文的旨趣和境界,也决定了散文的“弹性”和“密度”[3]。
如朱自清在《绿》中写梅雨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 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 这里用了“踞”、“浮”等字,不但将梅雨亭的位置、情状准确地表现出来,而且化静为动,充分展示亭的突兀险势,极尽描绘的能事,富绘画美。
“踞”字展示了亭的“稳”,任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遒劲精神内蕴;而“浮”字则传神地写出亭四周的空阔,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这两个字极写出梅雨亭的险、稳、奇、峻、俏等风韵,对于亭的形状虽然不着一字,却“尽得风流”。
古词新用也能加强文字的质感。
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杏花。
春雨。
江南。
”这是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它们被赋予特定的内涵。
而余光中这里要表达的正是对故国的神思。
论《汉字意象》的审美特质
论《汉字意象》的审美特质作者:卢俊羽来源:《文学教育》2020年第02期内容摘要:喻子涵的《汉字意象》不仅开辟了散文诗创作的新题材,而且开创了散文诗创作的新方法。
他对古老的汉字进行现代性诠解,逐层揭开汉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哲理与诗性内涵。
此文从美学视角解读《汉字意象》的意蕴美、情思美和境界美,以初步探讨喻子涵《汉字意象》的审美特质。
关键词:汉字意象审美文化喻子涵的《汉字意象》不仅开辟了散文詩创作的新题材,而且开创了散文诗创作的新方法。
他对古老的汉字进行现代性诠解,逐层揭开汉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哲理与诗性内涵。
本文从美学视角解读《汉字意象》的意蕴美、情思美和境界美,以初步探讨喻子涵《汉字意象》的审美特质。
一.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汉字意象》的意蕴美在《汉字意象》这部散文诗集中,作者喻子涵通过汉字的字形向图案转化,再由图案向意象转化,从而实现诗性美感的传达。
字形是汉字的基本属性,它的“声音”与汉语的音韵特征有比较明显的节奏和表意。
因此,汉字有着形式美和声音美,它赋予汉字独特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表意功能。
《汉字意象》中与汉字有关的“象”有三种:物象、字象、意象。
物象是客观事物的本来状态,字象是人类模仿物象而产生的文字符号,意象是人类对客观事物认知而独有的心理状态。
字象是物象的演变,是意象的载体。
孔子在《周易·系辞传》中说“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说的就是由物象转化为意象,之后再根据意象创造字象符号的一系列过程。
[1]文字符号的演变发展,对于人类意象思维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意象通过符号化形成具有表意的字象符号(即汉字符号),这个过程是意象思维融入汉字符号的全部过程。
意象不仅融入了汉字符号,也融入了汉字的意义。
由此说来,汉字的形式与功能就是通过意象思维构建出来的。
诗人喻子涵通过对一系列汉字的解读,让读者看到了汉字背后蕴藏着人类无尽的意象创造和意蕴表达。
如《口》、《水》、《囚》、《火》,都是通过意象表现文字背后的意蕴美感。
喻子涵散文诗中的石头意象初探
喻子涵散文诗中的石头意象初探作者:陈恩贵来源:《当代教育》2014年第01期绪论“站在黑夜思考人生,我的灵魂便上升为天空,超越一切物欲。
当黑夜关闭涌动而浮躁的现实,真善美与假恶丑便在黑夜里深化分解,最终让灵魂与幻想提取出人类急需的美好物质来。
我所努力的结果就是这样,希望人间和睦美满。
”[1]作为生长于西部喀斯特地区的土家族诗人,喻子涵以其孤傲决然的姿态,行走在诗意的世界里。
多年来,喻子涵坚持在散文诗的创作及理论的研究上,在大量的纯文学刊物发表散文诗作品及理论文章,并先后结集出版散文诗集《孤独的太阳》,诗集《蓝色天空》,散文集《雨天作文》,散文诗集《回归或超越》,逐渐引人关注。
1997年《孤独的太阳》获第五届全国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成为全国范围内以散文诗获得全国性文学奖的第一人;2007年,纪念中国散文诗90年评奖委员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授予其“中国当代十大优秀散文诗作家”称号,成为当代中国散文诗界的一颗明星。
石头,是喻子涵散文诗中普遍使用的意象。
石头遍布贵州高原,也贯穿于喻子涵的散文诗中。
他的散文诗具备厚重、坚硬的质地,孤傲浪漫的气质,拥有类似石头的气息。
石头就像那些散落夜空的星星,织就了他风格独特的散文诗星空。
那些灵动的诗句、深邃的立意、思辨的表达,在给读者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紧扣读者心弦、拷问读者内心。
喻子涵散文诗石头意象特征喻子涵驰骋在散文诗的疆域,虔心书写大地山川,善于穿梭于石头的内部、和石头对话,体味石头的脾性,感受石头的厚重,构成了其散文诗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氛。
在《边墙:石头流动的长河》中,他写道:“一条人文的巨蟒,穿越时空,让我梦绕魂牵、紧追不舍。
/无数晃动的鳞壳,像沾满火焰和硝烟的脸庞,像流布血污和汗水的脸庞,像祭旗时那五颜六色的跳神者的神秘面具。
”[1]他写边墙,写石头铸就的远古建筑,却跳出了石头坚硬的外表。
蔓延的边墙,成了“人文的巨蟒”,在诗句中注入了充盈的文化信息,满怀浓郁的人文气息。
体验·品味·涵泳——古典诗歌语言的鉴赏
常 建
纳筋略带娇羞提衣的—瞬间—样,中国古典诗歌的语
清晨入古寺, 日 初 照主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阮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言鉴赏也符舒
点。 择 江村》 工一曲抱村 女 ‘ 罐
流, 长夏 村事事幽 ’ 抱” 中的“ 字和“ ’ 不是也向我 字, 们f达出自 专 然属处环境 外的怍 骊 崭漓 之后的暂
维普资讯
本诗里有两个J= =黼 疗 ;
的典范, 悦’ “ 字。 即“ ’ 空” 和
作者的意旨 在于简 疑 村 ; 寄隋山7 J < 逸f陵 { 。作眷苦 悦 ’ 一‘ ’ , l够 幽美 象 ‘ 乖 空 字 不1j H 又 静翩 睹 c 韵 l 结台 起来, 悦 ’ 而且‘ 字 使 7 “ 己 圭 山光” 了灵}。 群 , 也有 土 首 , f — 空 ’ , 字 把 素争 导口 盎 同一个爹睛的女亍 样 , 卣 使蔗 了E 下壑j 澈的感觉,也 菇 黼 了淡雅省 f 揽 使 净的感受, 兑 超砌 俗。
维普资讯
文艺 前 客
日的老 至 片亥自 A’ 赫公口 感蚓 吗 李 寸 是“卧” 交 ‘ 年干 自 的“ 字所
珊出的怍者对人 物风 神散朗寄隋山水的高致 及孟夫 I
几乎 相同的积极巷与感。
古典诗歌语言的鉴赏
安学军 刘月华
海赫
经说过: ‘ 幽 酣 园。’ 悟备 彖 嗵 寸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二中
韵解读, 我们可以发现, 动态嚆 雅 词语搬 富审美价值的‘ ‘ 。 j 茕 ’ 这些‘ 1 .高良的 ’ ’ 往往有以下特点: 极强的‘ 孕 ’ 。 所滑苣 骆牲 ,
例 2:
暮
一
江
喻子涵散文诗选
喻子涵散文诗选作者:来源:《当代教育》2010年第03期石头的声音当我们以卑微和祈求的目光面对太阳,它赐给我们的便是一个沉重而坚硬的石头。
这瞬间,我们从畏缩上升到了达观,就如佛祖当头一棒后的清醒和安宁。
我们永远成了石头。
我们把纯洁的思想封存在石头中心,而情感的脐带,一头牵向地心,一头系着太阳。
我们静卧荒野,执著地去爱一些具体的事物,比如太阳的刚烈,月亮的温良,泉水的单纯,雾露的沉思。
我们在宽敞的时空里看着或听着各色人等各行其是。
我们的劳作并不艰苦,把一切时光延展或浓缩就是我们的工作。
我们喜欢浮躁或狂妄的行人,因为他们是我们思想的镜子和成长的食物,他们的行动使我们逐渐变得健康、成熟和平静。
我们全身内外布满淡远的颜色,而四方都是我们的去路,就像在无雨的天空或无风的海洋,我们自自然然升降起落。
一些纯正的声音,它能从我们防守严密的大门进进出出。
我们总是热烈而永远地欢迎他们。
他们是真正的音乐,代表石头的思想、石头的语言、石头的智慧,代表石头所有的感受和所有的意愿。
我们并不意味着麻木的等待和忍受,也并不崇尚蒙昧和冷漠。
我们就是太阳,有形而透明,冷峻而热烈。
我们往往这样:让能看出静止的固体的行人,知道我们是运动的虚无的东西;而认为我们是虚无的运动的人们,我们让他看出固体的静止。
我们是一团气在心中静静地燃烧,燃烧才代表我们的存在。
而坚固和冷峻的外表,使我们的思想在石头中心永远纯正和安宁。
记住这感觉永远行走,停下就意味着复归。
一片树叶为我们遮风避雨。
我们在无数张树叶里静静地呼吸,像炊烟融入太空,自由自在,获得一种释放。
一阵风揭开树叶,让我们仰望星空。
我们的脉搏感到银河系里无数星球滚过的震动。
我们突然容忍这种发现:我们只不过在树叶的边缘跋涉了一圈。
我们刚刚获得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使我们的灵魂安详而自信,使我们把忍受变成了寻找,把接受变成选择……一种深刻的感觉,把我们的精神世界彻底摧毁于无边星空的一块石头上。
我们懂得并学会破坏。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美学思想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美学思想横峰县莲荷中学汪瑜诗歌这一文学艺术是在给人类的享受中通过感知、体验、想象和理解的心理活动来捕捉和把握艺术形象,使人受到情绪感染和思想教育,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感悟、振奋与升华。
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学习与欣赏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共同审美心理再创造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授课教师积极、主动、深刻地把握诗歌中的美学思想。
恰到好处地指导、暗示、晓喻、渲染、调动学生审美心理功能,以达到美育目的。
现说古典诗词中的美学思想作如下尝试性的探索:一、语言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想现实的直接载体。
文学作品则是用语言文字来表现的,这种语言作为物质材料描写生活构成的诗歌从而能唤起人们的形象感。
语言美不仅可以为诗词的内容服务,且又有相当独立的审美价值,能给予人类美的享受。
古典诗句运用了凝练、典雅、和谐和富于音乐性的语言。
它极其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它通过读者的思维表象来展示生活的形象和画面引起美感。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诗人运用了富有色彩的动态感的形象化语言让初春时节白鹅戏水的活泼情态跃然于纸上。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木?”质朴典雅的语言艺术表达了一种淳朴真挚的思乡之情。
让人沉缅在一种美的思念之中。
语言美同时还表现在它形式美的另一方面,这就是语言的自然声韵,这些语言文字诗人通过按一定的韵律,对仗形式排列组合,读起来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符合听觉器官的感受规律。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黑云翻墨来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这些节奏明快、生动活泼而又富于韵律的语言读来令人产生一种和谐的音乐美感。
二、意境美意境是情与形的结合,是生活与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相揉合相渗透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氛围和境界。
这艺术叫作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一直是我国古典诗词美学思想的民族特色之一。
“作诗必情与景会,景与情合,始可言诗矣”(见都穆《南濠诗话》),“景无情不发,情不景不发”。
这些诗论都共同体现了抒情与景的对立统一,两者彼此依存互相渗透才能构成诗词艺术独特的审美感染力,“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关于对诗歌的个人感悟
关于对诗歌的个人感悟关于对诗歌的个人感悟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常常会因为所接触的人和事而备受启迪,顺其自然的,我们就可以写一篇关于感悟的文章。
不过,你知道要怎么写感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诗歌的个人感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诗歌的个人感悟篇1学完语文书第六单元的综合实践后,我收获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
期间,我又知道、认识了许多诗人和词人,还看了元曲。
我以前单认为只有中国才有伟大的诗人,到现在才知道,原来外国也有许多伟大的诗人,例如:拜伦、普希金、泰戈尔……我还知道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主要分“风”、“雅”、“颂”三大类。
我还学到了诗的分类,按题材分分为:怀古诗、边塞诗、讽喻诗和味物诗。
还有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现在,我才发现原来诗是多么的有趣、神奇。
以前我总是觉得几句简短的句子,含蕴又深,看了半天都看不懂,便觉得它枯燥无味。
现在我发现古代的诗,虽然是几句简短的话语,里面却蕴含着深刻的感受和道理,如此让人陶醉。
几个词、几句诗,却已经能把当时的意境、场景与诗人的心情清楚的表达出来,仿佛作为读者的你,也已经融进了那个世界,身边战火纷飞,或者是优美的景色。
它们丝毫不比那华丽炫美的文章要差。
现代的诗,也十分有趣。
就像书中的《致老鼠》,它是那么的有趣。
平时老鼠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邪恶的、无恶不作的。
但在作家的笔下,它们却是摇身一变,成了可爱的、受人喜爱的老鼠。
每当我们朗诵起这首小诗时,班里的人总是忍不住偷偷地笑,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班主任最怕老鼠了!后来有一次,我们班的同学为了恳求老师提前布置明天的作业,自创了许多的诗。
有顺口的小令,有简短的小诗,有的甚至是将诗人的绝句改成了“作业绝句”大家的是都五花八门,同学们都笑得直不起腰了。
我最喜欢的诗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那首诗,是我学的第一首诗。
小时候,妈妈帮我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
我一翻就翻到了这首诗,读了几次,便一下子喜欢上了它。
喻子涵《汉字意象》的意象与象征
129喻子涵《汉字意象》的意象与象征▼岳德彬著名散文诗作家喻子涵从2013年开始以汉字为题材创作散文诗,一发表就引发了轰动效应。
前辈著名散文诗作家耿林莽认为“是一种开拓性的创举”;著名诗歌评论家谭五昌教授认为“喻子涵的汉字散文诗借由具体汉字用诗性语言叙述生命内在的故事”;《中国诗人》“散文诗档案”主持人语伞称“喻子涵先生的《汉字意象》以超越汉字本义的诠释,使汉字的形体与意义在语言的多元境域中产生的且纵且深的隐喻距离,尽显世相众生,读来妙趣盎然,令人击节称叹”。
著名诗人灵焚和周庆荣,诗评家黄昌成,著名散文诗研究者黄恩鹏,《散文诗选粹》主编爱斐儿等,都高度评价《汉字意象》特立独行的散文诗创新价值。
而喻子涵获得2014年第五届“中国散文诗大奖”就同他的一组汉字散文诗有着密切关系。
很遗憾,这些见之于名报名刊的解析评价的文章和话语,我只是在《汉字意象》这本集子“后记”里的引文里见到,未能读到整篇。
这样也好,使我得以按自己的感知和认识作出一己的思考和判断。
《汉字意象》“后记”里所引的方家们的那些评价话语,已精准地道出了《汉字意象》的人文意义与诗学价值,在我看来,似乎是对《汉字意象》的“形而上”把握。
那么,我就来一点“形而下”的赏析吧。
既然名曰“汉字意象”,意象,在这些散文诗中就肯定是核心和灵魂。
我的思考重在分析其作品里的“意象”,分析诗人撷取的意象与诗人情感思悟的对应,或者说,是探寻诗人是如何以“上天入地”的想象获取到既能体现汉字本源本义而又能与自己的思想情感相通的意象的,而最终,这些意象又达到了怎样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效果。
我们先来看看《凸:守着自己,也为主人守着梦》。
这一章先后有“举”“坐”“等”“记号”“走”“院子”“村庄”这些意象。
大家仔细揣摩,就不难看出这些意象都与“凸”这个字的形体有着关联。
所谓“意象”,乃是创作主体将直觉到的物象通过情感体验而把物象裂变为意象,这个意象,既不失原先物象的特征,又融入了诗人心灵里的“意”,这个“意”就是作者表达的思130想、意识、观念和情怀。
论《汉字意象》的现实批判
论《汉字意象》的现实批判作者:贾梓璇来源:《文学教育》 2019年第19期贾梓璇内容摘要:散文诗集《汉字意象》以汉字的字形、结构、历史演变等为出发点进行抒情叙事,以生动、细致的诗性语言表现诗人喻子涵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对现代人的生存现状、人性的异变等诸多方面的思考与批判。
关键词:意象汉字意象现实批判喻子涵的《汉字意象》,通过对汉字形体的诗意诠释,着力于对斑斓的现实世界、现代人的生存境况、复杂的人性与价值观的深沉思考和锐利批判,独具一格地创造了汉字散文诗的写作形式,丰富了散文诗的诗学内涵。
一意象是诗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术语。
杨义先生在《杜诗复合意象的创造(上篇)》一文中曾说:“‘意象’一词也许是中国诗学中最具特征性的术语之一”,它“渗透在诗人的血肉灵魂之中,渗透在他们感受世界、表达世界的诗性智慧之中。
”[1]意象是一个较为泛化的概念,《中国诗学大辞典》对于意象的解释为:“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思维所创造的融汇了主体意趣的形象”[2](51)。
可见,意象是作家思考与感情的融合。
同时意象也是一种表意之象,是意念和物象的审美契合,因此其内涵深厚,具有多种阐发的可能。
早在六千年前,人类就创造了文字。
最早的文字是对自然万物的模仿而产生的一系列图画。
随着时间推移,为了便于记载和传播,人们逐渐对过于图像化的文字进行抽象和简化,形成今天的文字。
中国的汉字就是这样产生的,而且延续几千年传承至今。
正是因为汉字原始古老,保留原始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命信息,因此富有独特的诗性特征,成为文化学者和诗人们关注的对象。
喻子涵的诗集《汉字意象》就是以五十个汉字为题材创作的50章散文诗。
然而,这本《汉字意象》并不是简单的“说文解字”,而是超越汉字本身的含义,另辟蹊径地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历史发展演变的脉络出发,加上天马行空的独特想象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创造性地解读汉字,以优美、凝练的诗性语言描叙诗人的现实人生体验和对现代人生存境遇的深沉思索。
正如他在《后记》中所说:“汉字散文诗,不完全是去解释字意,那是文字学家的事,而我关注的是它身上隐藏的诗性和与现代生活有关的一笔一画,是以字形(象)引发人生的、现实的、文化的、历史的一些诗意的思考(意)。
涵泳意象 明析诗情(1)
涵泳意象明析诗情作者:黄桢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二理综版》2014年第01期刘勰云:“独具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的融合。
因此,准确理解意象及其作用,对于把握诗歌情感与主旨非常重要。
如何解答这类题目呢?(一)熟悉常见意象的情感指向,体会情感关联。
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很多意象渐渐形成固有的文化内涵,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做积累,将古诗词中常见意象进行整理归纳,熟悉这些意象的情感指向,体会其情感关联。
例如,梅兰菊松柏莲,均有高洁之意。
但是梅花重在不屈不挠,兰花重在雅致美好,菊花更显清高脱俗,松柏则是坚贞与生命力的象征,而莲则与环境作斗争以显不染之坚决。
其他常见的还有思乡的鸿雁、落寞的鹧鸪、哀怨的杜鹃、凄愁的猿猴、飘零的沙鸥、欢娱的春风……熟悉这些意象的情感指向,是我们与古人进行情感交流的充分准备。
(二)关注诗歌中意象的使用情境,准确把握诗歌情感倾向。
虽然许多意象具有约定俗成的情感关联,但是诗人在使用时往往会倾注个人的情感色彩,所以就使意象又具有了多义性和模糊性。
因此关注意象的使用情境非常重要。
1. 关注意象的修饰语。
例如杜甫《旅夜书怀》首句“细草微风岸”,“草”的修饰语是“细”,表现了草的柔弱。
第二句“危樯独夜舟”,“舟”之前用“独”和“夜”来修饰,表现了舟在夜中独行的凄凉,这种柔弱与孤独自然会让我们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处境与心绪。
从而把我们带入了作者构建的情境之中,把握诗歌的情感。
2. 关注意象的前后语境,结合上下文来抓住意象的意蕴。
下面举例说明之。
例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唐·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解读散文中的修辞手法与美学特征
解读散文中的修辞手法与美学特征散文是一种以散文形式表达思想、感情和意境的文学体裁。
它以自由、灵活的叙述方式,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感和思考。
在散文中,修辞手法和美学特征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本文将围绕解读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美学特征展开讨论。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在散文中,比喻常常用来描绘事物的形象、情感和意义。
比如,在《月下独酌》中,苏轼运用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盈盈不尽的酒”,以表达他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性和行为,使其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散文中,拟人常常用来增强文章的形象感和情感表达。
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林徽因将荷叶比作“孤寂的女子”,将荷花比作“含羞的少女”,以表达她对自然景色的情感和思考。
三、排比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一系列相似的事物进行并列叙述,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在散文中,排比常常用来表达作者对某一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例如,在《黄河颂》中,郭沫若通过排比手法将黄河的伟大和壮丽进行了生动而震撼的描绘,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了黄河的磅礴和壮丽。
四、夸张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的描述和描绘进行夸大和放大,以达到强调和表现的效果。
在散文中,夸张常常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在《红楼梦》中,曹雪芹通过夸张手法将宝玉对黛玉的思念和痛苦进行了生动而激烈的描绘,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了宝玉内心的挣扎和痛楚。
五、意象意象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形象的描绘和运用,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在散文中,意象常常用来增加文章的艺术感和情感表达。
例如,在《梦之蓝》中,余华通过对飞翔的蓝色蝴蝶的描绘和运用,以表达对自由和梦想的追求。
六、节奏感节奏感是散文的美学特征之一,通过语言的韵律和节奏来增强文章的艺术感和感染力。
杨其涵《中华诗词的美》观后感
中华诗词之美观后感篇1对于诗词的热爱,我已经到了痴迷的境界,一门心思的去整理诗词,看到尔雅上推出的关于诗词方面的视频,我自会"以它为伍"。
讲这门课程是来自于南开大学的教授叶嘉莹先生,想来她对诗词的了解已炉火纯青,她在讲课时,也会对自己的以往进行讲解,把她的经历融入到诗词中,便越对特定的诗记得真切。
她一生命途多舛,一生飘零,前半生一直脱离祖国,先后在台湾、加拿大任职,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契机回到祖国,从事于教育事业,是中国诗词上的泰斗。
从前总认为诗和词没有多大的区别,可是聪叶先生的口中,我才知诗与词是差别蛮大的;"诗言志",是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怀。
"士当以天下为己任"为士人认同,而词则是被认为"登不上大雅之堂",是来表达情爱的,是为士人之不屑也,我国的第一部诗集《花间集》也被誉为"诗客曲子词",里面收集了300多首词,18位作者,在我国诗歌史上有着巨大的贡献。
想来对叶先生的讲课较为有印象的是《菩萨蛮》,这诗是温庭筠写的,叶先生几乎每节课都要列举的,以前以为"小山重叠金明灭"写的是真的山,实则不然;看似优美的曲子,则表达了作者"感士之不遇也"的悲情;也对王国维的三重境界说颇有感触。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叶先生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对于诗词要"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对于中国的诗词,要是翻译成英文,则韵味而变,有时一字之差则美感程度会有较大改变,如贾岛的"僧推夜下门"与"僧敲夜下门","敲"字读来更为上口,也使文词提高了境界。
解读现代散文的诗意与抒情
解读现代散文的诗意与抒情现代散文作为一种独立于诗歌与小说的文体,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表达方式,展现出浓郁的诗意与抒情。
它将散文与诗歌的元素相融合,以平实自然的语言表达内在的思想和感受,从而打破了传统文体的束缚,使作品更加自由和灵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现代散文的诗意与抒情进行解读。
第一部分:散文中的意象与音乐现代散文借助意象的烘托,通过细腻而富有感染力的描写,使作品充斥着诗意。
在《向日葵》一文中,作者以连绵不断的向日葵地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运用,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仰与臣服。
这种充满生命力的意象使人们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同时,现代散文还善于利用音乐的元素进行表达。
通过对音符、节奏的运用,使散文作品增添了一种独特的韵律美。
例如,在《暗夜行走者》一文中,作者采用了宛如音乐般的句子结构和押韵技巧,勾勒出一个独特的音乐空间,使读者沉浸其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颤动。
第二部分:自然与情感的融合现代散文善于把自然与情感相融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在《深秋记忆》一文中,作者借由对秋天的细致描写,将自然界的变幻和自身的情感状态相融合。
通过描绘树叶在枯黄中摇曳的画面,再现了作者内心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这种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感情相结合的手法,使作品既有纯粹的美感,又蕴含着深层的情感表达。
第三部分:意境与抒情的交织现代散文强调意境和抒情的交织,通过对境界的刻画和情感的抒发,使作品具有更加深远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在《钢琴韵律的奇迹》一文中,作者通过对钢琴音乐的描绘和对音乐家内心世界的感悟,创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境。
在这个意境中,读者可以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对美的追求。
同时,现代散文还善于运用抒情的技巧,通过对人物情感的刻画,表达作者对人性的关怀和感慨。
例如,在《拾梦者》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小贩的描写和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人性的深情抒发,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四部分:日常与诗意的交融现代散文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诗意,通过对细小事物的观察,展现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
追寻传统文化精神--论喻子涵《雨天作文》
Seek Traditional Cultural Spriit - On Yu Zihan's "Composition in a Rainy day"
作者: 陈悦
作者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贵州,贵阳,550000
出版物刊名: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40-41页
主题词: 喻子涵 <雨天作文> 传统人生精神
摘要:贵州作家喻子涵的<雨天作文>收录了作家90年代一系列散文新作,体现了作家创作新的发展以及其创作个性的基本定型,综观全书,无论在对理想人生姿态的形象表述还是在对自然的观照中体悟人生的方式,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人生精神与审美方式,故全书始终流溢着一股浓浓的传统文化的气韵.。
朱子涵演讲的美哉诗经
朱子涵演讲的美哉诗经美哉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它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篇诗歌,以风、雅、颂三大类为主要形式,并展示了诗经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魅力。
朱子涵在他的演讲中,对美哉诗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这部诗歌巨著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首先,美哉诗经以其深邃的哲理引领着我们弘扬传统文化。
诗经中蕴含着古代贤者的智慧和国家治理的经验,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比如《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句诗歌告诉我们婚姻的重要性及其美好之处;《诗经·小雅·小弁》中的“瞻彼淇澳,言采其蕨。
未见君子,憔悴如也。
”告诉我们真诚的爱情是不容忽视的。
朱子涵通过对这些诗歌的深入解读,引导我们从中汲取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美哉诗经通过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歌的魅力。
诗经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美妙的景色和丰富的色彩。
比如《诗经·秦风·好事近》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葛。
”这句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大自然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朱子涵在演讲中通过具体的案例和丰富的细节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诗经中的美景、美食和美好的生活氛围,激起了我们对于诗歌的美学追求。
第三,美哉诗经以其真挚的情感触动了人们的心灵。
诗经表达了对爱情、亲情、友情等各种情感的真挚追求,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情感的执着和珍惜。
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的“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这句诗歌表达了对于爱人的深情厚意;《诗经·邶风·静女》中的“静女其君子,赵氏宁子。
”则表达了对于友情的珍视。
朱子涵在演讲中以情感为线索,对这些诗歌进行解读,使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古人对于情感的追求和对于真挚感情的珍视。
最后,美哉诗经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音乐性。
诗经采用了丰富多样的韵脚和韵律,使其成为了一部优美的音乐诗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雄健 、 刚劲 , 显 了坚 韧 、 尚 的人 性 力量 。诗 歌 彰 高 内在 的生 气 、 骨 和灵 性 把 诗 人 对 于人 性 的思 索 风 融 于诗 意 的笔 调 里 , 无 疑 让 喻 子 涵散 文 诗 做 到 这 了“ 深远 、 深切 、 厚 , 是淡 而 无 味 的 白开 水 , 深 不 而
Jun l f u hu U i ri r ao at s( hl o h n oi c ne o ra o i o n esyf tn li P i sp ya dSca Si c ) G z v t o N i ie o l e
No. 5
(c . 0 l ){ 2 1
21 0 1年 第 5期 ( 第 19期 ) 总 2
贵州 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 un l f uz o nvri r a o aie P i s p y a dS ca S in e o r a o i uU ie t f t n l i G h s y o N i t s( h oo h n o i ce c ) l l
一
一 一
心 的惊 厥 。 ”l
喻子涵散文诗表现云贵高原、 乌江岸边各 民 族的文化精神熏陶下的人性精神 , 集中体现在诗 人对 “ 石头 ” 象 的 青 睐 。饱 含 地 域 文 化 特 色 的 意 “ 石头之声” 成为他部分诗作 的基调 , 深沉 、 淳朴 、
收稿 日期 :0 I 0 2 2 1 一 6— 2
代 蔚 为风气 的商 业化 诗歌 潮流之 中。这正验 证 了 坚持 “ 艺 是 生 命 的 表 现 ”的厨 川 白村 的 观 点 : 文 “ 从一 切羁 绊 束 缚 下 解 放 出来 的时 候 , 能 实 现 才
基金项 目: 贵州世居 民族研 究 中心 21 年科研项 目。 00 作者简介 : 孙诗尧(96 , , 18 一)女 满族 , 吉林九 台 , 州民族 学院文 学院 2 1 人 贵 00级硕士研 究生。
21 0 1年第 5期 ( 总第 19期 ) 2
贵州 民族 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 科学版)
一
、
静寂中, 思绪在 飞, 穿越密林” “ 即是穿越 肉体与 灵 魂 ,我就 是 我 了 , 自然 也 是 我 ” “ 大 。在 大 自然 面前 , 有唯 “ ” 尊 、 其千 里 之外 的心 态 , 没 我 独 拒 没 有主观臆断与思辨 , 只有物 与神游 , 只有物我平
等。《 少女和 马——观贺 兰山岩 画速记 》 文是 一 曲柔美 的爱 的诉 说 。作 品 中 , 女 和 马 内心 都 少 如火焰 般 热 烈 地 奔腾 着 , “ 都 把太 阳 和月 亮 搓 成 团扔 在身后 ” 相 视 而 坐 , 默 不 语 , 照 不 宣 , , 缄 心 沉醉在 柔 和 的 梦 境 里 。人 与 自然 相 处 得 如 此 温 情、 和谐 , 如一 幅江南水 墨画, 墨迹未干 , 余香悠 然。这让人想起波德莱尔 《 巴黎 的忧郁》 中的献 辞—— “ 实说 , 那雄 心 壮 志 的 日子 里 , 们 哪 老 在 我 个不 曾梦 想创造 一个 奇迹 , 写一篇 充满 诗意 的 、 乐 曲般 的 、 没有节 律 、 有韵脚 的散 文 : 分柔 和 , 没 几 几分坚硬 , 正谐和于心灵的激情 , 梦幻的波涛和良
关键 词 : 子 涵 ; 文诗 ; 学; 性 ; 喻 散 美 人 文化 中 图分类 号 : 0 I7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0 3— 64 2 1 )5— 16— 3 10 64 (0 10 03 0
我融人 吧 ” 这是诗 人 内心 的呼 唤 。“ 丝 阳光 也 , 一
N . O5
Oc . 01 t2 1
喻子涵 散 文诗 的美 学 解读
口 孙 诗 尧
( 贵州民族学院 文学院, 贵州 贵 阳 502 ) 50 5
摘 要: 在对人与 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然关系的描摹、 对人性精神的发掘 中, 喻子涵散文诗呈现 出孤傲浪漫、 深沉隐忍 的 美学特 征 。这种 美学特 征 的深层 原 因是 中国 南北、 东西文化 的分野 , 当代诗歌 创作 与诗人 价值 取 向 对 具有独特意义。
本 文从 宏观 的 中国文化 背景 下解 读土家 族青 年喻子 涵散 文诗 的美 学 特征 及 其 成 因 和意 义 , 突
无法进 入 , 点噪 声 也无 法 入浸 ” 诗 人在 这 样 的 一 ,
破了仅从诗歌本体进行美学解读 的樊篱 , 旨在 呼 吁当代诗歌创作 中传统文化 的回归与诗人道德 、 品行 的坚守 。 喻 子涵 散文诗 的美 学特征 在写意性描摹中 , 喻子涵散文诗力显人 与 自 然的和谐 , 孤傲浪漫; 在现代性观照中, 喻子涵散 文诗关 注人 性力 量 , 深沉 隐忍 。 喻子涵 散文 诗 以 沁人 心 脾 之情 , 歌豁 人 耳 目 之景 , 颂辽 阔西南 江河 , 显示 出神 秘浪 漫 的美 学特 征 。精 巧奇 特 的语 言 , 水一 般 自由地 流散开来 , 内 在 的节奏韵 律让 诗意舒 缓 、 容 、 从 随性地 蔓延 。 喀 斯特 之 奇幻 , 昆仑 之雄 阔 , 洛水 之 神秘 , 山之风 黄 情 , 江之 明丽 , 乌 普陀 之迷离 , 山之睿 智 , 在诗 泰 都 人腕底 尽 显风 流 。 自然之景 投进 诗人 澄 明幽静 的 心湖 时 ,美 ” “ 的悸 动 仿佛 一 圈 圈涟 漪 , 荡漾 开 来 , 便形成文中之景。在喻子涵笔下 , 那些错落参差 的岩 石是 天然 的艺 术 品 。他置 身 其 中 , 情 地倾 深 听这 艺 术 品 翠 绿 而 坚 挺 的心 跳 。在 无 际 的丛 林 里, 他似乎是风, 漫步在丛林每一个缝隙中, 贪婪 地 吮吸着 “ 动 着 ” 绿 色 ” 涌 的“ —— “ 我 贴 近 , 让 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