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伤寒舌鉴
601_490-伤寒舌鉴
故恶寒发热。在太阳经。则头痛、身热,项背强、腰脊疼、等症。传至阳明经。则有白屑满舌。虽症有烦躁。如脉浮紧
者。犹当汗之。在少阳经者。则白苔白滑。用小柴胡汤和之。胃虚者。理中汤温之。如白色少变黄者。大柴胡。大小承
蓄血在上焦。犀角地黄汤。中焦、桃仁承气汤。下焦,代抵当汤。凡血证见血则愈。切不可与冷水。饮之必死。大抵舌
黄证虽重。若脉长者。中土有气也。下之则安。如脉弦下利、舌苔黄中有黑色者。皆危证也。
\r纯黄微干舌\pt108a30.bmp\r
舌见黄苔。胃热之极。土色见于舌端也。急宜调胃承气下之。迟则恐黄老变黑。为恶候。
白苔中见黑色两条。乃太阳少阳之邪入于胃。因土气衰绝。故手足厥冷。胸中结痛也。理中汤泻心汤选用。
如邪结在舌根。咽嗌而不能言者。死证也。
\r白苔双灰色舌\pt108a19.bmp\r
此夹冷食舌也。七八日后见此舌而有津者。可治。理中四逆选用。无津者不治。如干浓见里证。则下之。
得汤次日灰色去者安。
\r白苔尖灰根黄舌\pt108a25.bmp\r
此太阳湿热并于阳明也。如根黄色润、目黄小便黄者。茵陈蒿汤加减。
\r白苔尖根俱黑舌\pt108a26.bmp\r
舌根尖俱黑而中白。乃金水太过。火土气绝于内。虽无凶证。亦必死也。
\r熟白舌\pt108a27.bmp\r
白苔老极。如煮熟相似者。心气绝而肺色乘于上也,始因食瓜果冰水等物。阳气不得发越所致。为必死候。
\r白苔黄心舌\pt108a5.bmp\r
此太阳经初传阳明府病舌也。若微黄而润。宜再汗。待苔燥里证具。则下之。若烦躁呕吐。大柴胡汤加减。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望舌质舌质,即舌的本体,故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
望舌体主要观察舌神、舌色、舌形、舌态以及舌下络脉几个部分。
一 . 舌神( 一 ) 有神 ( 荣舌 )【舌象特征】舌色红活、润泽,运动灵敏自如。
【临床意义】荣舌是谓有神,虽病亦属善候。
【机理分析】荣舌主要反映津液充足,气血充盈,精神健旺。
《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气》曰:“凡舌质有光有体,不论黄白灰黑,刮之而里面红润,神气荣华者,诸病皆吉。
”( 二 ) 无神 ( 枯舌 )【舌象特征】舌色干枯而晦暗无光、死板而毫无生气,运动失灵。
【临床意义】枯舌是谓无神,属凶险恶候。
【机理分析】枯舌主要反映津液匮乏,气血大亏,精神衰败。
《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气》说:“若舌质无光无体,不拘有苔无苔,视之里面枯晦,神气全无者,诸病皆凶。
二 . 舌色舌色,即舌体的颜色。
一般分为淡红、淡白、红、绛、青、紫六种。
(一)淡红舌【舌象特征】舌体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
【临床意义】淡红舌为气血调和的征象,常见于正常人。
疾病时见之多属病轻。
【机理分析】淡红舌主要反映心之气血充足,胃气旺盛的生理状态。
舌色与肤色的形成原理相似,红为血之色,明润光泽为胃气之华,正如《舌胎统志》说:“舌色淡红平人之候,……红者心之气,淡者胃之气。
”外感病初起,病情轻浅,尚未伤及气血及内脏时,舌色仍可保持正常而呈淡红;内伤疾病时见之,提示阴阳平和,气血充盈,多属病轻,或为疾病转愈之象。
(二)淡白舌【舌象特征】舌色比正常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称为淡白舌。
如舌体色白,全无血色,则称为枯白舌。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阳虚。
枯白舌主伤精、脱血夺气。
【机理分析】气血亏虚,血不荣舌,或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无以推动血液上充于舌,致舌色浅淡。
阳虚则内寒,经脉收引,使舌的血行减少,也可见舌淡。
《舌鉴辨证》指出,淡白舌是“虚寒舌之本色”。
若舌色淡而舌体瘦薄,属气血两虚;若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多属阳虚水停。
舌诊图片较全
舌形质 动态 舌下络脉
第18页/共88页
一、舌色
淡红、淡白、红、绛、青、 紫舌。
第19页/共88页
(一)淡红舌
• 舌象特征 :舌体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 • 临床意义 :
为气血调和的征象,常见于正常人, 病中多属病轻或疾病转愈佳兆。 • 形成 :外感病、内伤杂病 心气充足,阳气旺盛,鼓动血液→色赤, 胃气,上荣于舌→色质颜色为淡红。
绛舌
• 舌象特征:较红舌更深,或略带暗红。
• 机理分析:红舌进一步发展。 热入营血,气血上涌, 耗伤营阴,血液浓缩瘀滞, 虚火上炎,舌体脉络充盈。
• 临床意义:里热亢盛、阴虚火旺。
第25页/共88页
绛舌
•舌绛有苔
——温病热入营血,或脏腑内热 炽盛。
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
——阴虚火旺,或热病后阴液耗
第48页/共88页
(四)颤动舌
• 舌象特征:舌体不自主颤动,动摇不宁者。轻、重 • 形成:
阴血亏损,肝筋失养,舌脉挛急┓ ┣颤动舌
邪热伤津,燔灼肝筋,筋脉拘急┛
• 临床意义:舌颤动是肝风内动的表现之一。
第49页/共88页
• 久病,舌淡白+颤动——血虚生风; • 新病,舌绛紫+颤动——热极生风; • 舌红少津+颤动——阴虚动风、肝阳化风; • 酒毒内蕴——舌体颤动。
常与舌萎软并见。
• 临床意义:多为病情危重的征象。
舌 短
色淡白、青紫+湿润━━ 寒凝经脉。
缩 色淡白无华━━气血虚衰。
色红绛+干燥━━ 热盛伤津。
舌胖大+苔滑腻━━脾虚痰浊阻络。
第52页/共88页
【珍藏】舌诊图谱,图文对照
【珍藏】⾆诊图谱,图⽂对照⾆诊脏腑部位分属图据《内经》记载,⾆的不同部位能反映不同脏腑的病理变化,在临床上有⼀定参考意义。
⾆尖候上焦⼼肺的病变;⾆中部候中焦脾胃;⾆根候下焦肾;⾆两侧候肝胆。
《伤寒指掌 · 察⾆辩证法》还有“⾆尖属上脘,⾆中属中脘,⾆根属下脘”的说法。
⾆⾊篇1、正常⾆正常⾆象的特征是:⾆⾊淡红鲜明,⾆质滋润,⾆体⼤⼩适中,柔软灵活;⾆苔均匀、薄⽩⽽润,简称“淡红⾆,薄⽩苔”。
正常⾆下络脉仅隐隐可见,呈紫红⾊线状,绝不粗胀。
⼤多为单枝⼲,络脉直径最粗不超过2.7mm,长度⼤多不超过⾆尖与⾆下⾁⾩连线的3/5。
2、淡⽩⾆淡⽩⾆多见于阳虚寒盛、⽓虚⾎少之证。
本图⾆⾊淡⽩,⾆苔薄⽩⽽润,提⽰⽓⾎两虚。
3、枯⽩⾆⾆⾊及龈、唇皆⽆⾎⾊,称为“枯⽩”。
本图⾆⾊枯⽩,⾆⼲皱缩,⽆⼒伸出,是⾆⽆神⽓的表现。
提⽰精⽓衰败,病情危重。
4、红⾆红⾆见于外感热盛或阴虚⽕旺之证。
本图⾆⾊较红,⾆苔薄黄,⾆质纹理粗糙,提⽰⽓分热盛。
5、⾆尖红⾆尖红多见于⼼⽕上炎,上焦有热之证。
本图⾆尖红⾚起刺,其余部位淡红⽽润。
提⽰上焦热盛。
6、红绛⾆(1)⾆⾊深红,称为“绛⾆”,为热盛之象。
在外感病为邪热⼊营的标志;在内伤杂病阴虚⽕旺重症亦较多见。
本图⾆⾊深红偏暗,⾆⾯有叶脉状浅裂纹,苔少。
提⽰热盛、⽓⾎壅滞,正⽓已伤。
7、红绛⾆(2)本图摄⾃慢性胃⽕患者,⾆⾊红绛,⾆⼲⽆苔,⾆⾯上有浅裂纹。
提⽰内热炽盛,胃阴枯涸,胃⽓⼤伤。
8、红绛⾆(3)⾆⾊红绛,⾆⾯苔少,⾆前部有较多红点(即菌状乳状充⾎),提⽰邪热炽盛,⽓阴两伤。
9、青紫⾆⾆⾊青紫,由⽓⾎运⾏不畅所致。
本图患者为慢性⽀⽓管炎继发感染、肺⽓肿、⼼⼒衰竭,⾆⾊紫暗,苔⽩腻。
提⽰痰饮内停、肺肾⽓虚,⾎⾏瘀滞。
10、淡紫⾆淡紫⾆多见于阳虚阴盛之证。
本图患者为肺原性⼼脏病,⾆淡紫,苔薄⽩⽽湿润。
提⽰阳⽓不⾜,⾎⾏不畅。
11、淡紫淤堵⾆本图患者⽉经不调(痛经),⾆⾊淡紫,⾆上有较多紫⾊瘀点,⾆苔薄⽩⽽润。
舌鉴辨正
舌鉴辨正舌鉴辨正﹝清﹞梁玉瑜撰卷一全舌分经图舌根主肾命大肠应小肠膀胱舌中左主胃右主脾舌前面中闲属肺舌尖主心心包络小肠膀胱应大肠命舌边左主肝右主胆舌尖统应上焦舌中应中焦舌根应下焦白舌总论白舌为寒表证有之里证有之而虚者?者实者亦有之故自舌辨病较难不独伤寒始有白舌而白舌亦可以辨伤寒其类不一白浮滑薄苔刮去卽还者太阳表寒邪也白浮滑而带腻带涨色分各经刮之有净有不净者邪在半表半里也全舌白苔浮涨浮腻渐积而干微厚刮不脱者谓刮去浮面而其底仍有寒邪欲化火也辨伤寒舌大约如此伤寒亦有黄舌黑舌分论于后至若杂病之人舌白嫩滑刮之明净者里虚寒也无苔有津湿而光滑其白色与舌为刮之不起垢泥是虚寒也口唇必润泽无缝白厚粉湿滑腻苔刮稍净而又积如面粉发水形者里寒湿滞也白粗涩有朱点有罅纹之苔粗涩则不光泽朱点则显其藏府有?裂罅纹多因误服温药之故白干胶焦燥满苔刮不脱或脱而不净者刮去垢泥后底子仍留污质腻涩不见鲜红里?结实也此舌颇多其苔在舌比之面上傅粉刮之多垢其白色与舌为二物是?也与前论之虚寒舌相反当认明此苔由浅而深将黄未黄或竟变黑者也不可用温补药若白苔夹变别色见于某经卽是某经病重凡表里寒?虚实证皆同辨舌者宜于望闻问切四事参考之庶几不差第一微白滑苔舌如图中微白光滑边淡红而有津此脾胃寒而心肝胆虚也无病人见此可勿药里虚寒证有此舌宜专经温补若初感寒邪在太阳头痛身?恶寒无汗脉浮紧而见此舌者宜温散表药凡感邪尙浅者多未显于舌必执此为伤寒之舌则谬第二薄白滑苔舌如图中薄白尖深红此脾胃微寒而心经?也无病人有此勿药若见脾胃寒证偏于白滑重在滑字湿而多津宜用辛温药治若见心经?证偏于深红少津宜用淸凉药若初感?邪在太阳头痛身?无汗眩晕口干鼻气?者宜用凉散表邪药得汗自愈此系初感邪未见于舌也不可拘定白舌为寒而误用温散旧说泥于二三日伤寒未曾汗太阳与少阳合病方有是舌则谬甚第三厚白滑苔舌如图中厚白尖边无异色此脾胃有寒湿也表里证皆有之伤寒邪在太阳口不干舌不燥头痛发?无汗恶寒身痛脉浮紧者宜麻黄汤发汗自愈凡表证两脸必?若杂病里证宜白茯白朮苍术干姜附子等药若舌厚白不滑无津而燥是实?也断不可用此等温药旧说治法亦合惟仅言表证未及里证耳第四干厚白苔舌中干厚白尖边无异色脾胃?滞也里证宜三仙丹梁氏三仙丹用黄芩厚朴枳实加石斛山查麦芽等药若伤寒表证见此舌是邪?在少阳其证多口苦耳聋发?烦燥四肢逆冷寒?往来不等宜小柴胡汤旧说谓营?胃冷未合第五白苔黄心舌伤寒传至阳明也若微黄而滑润仍当汗解宜柴葛汤若苔焦口渴烦燥谵语烧?宜白虎三黄等汤若苔燥大便闭宜大柴胡汤柴胡大黄枳殻半夏赤芍黄芩生姜大?若杂病里证见此舌中黄刮不净者脾胃实?也宜白虎三黄大黄酌用若中闲黄苔一刮卽明净余苔俱白色不红而多津湿润者则为寒证宜分经辨准用辛温药旧说未尽善第六白苔黄边舌如刮之净者无病人也所谓净者必须清洁光明见淡红润泽之底若底留粗涩垢腻如薄桨糊一层者卽为不净卽是内?刮不脱或不净者是脾胃真?假寒黄色是真?白色是假寒心肝肺膀胱为阳火逼迫邪火实火均为阳火而移?于大肠也其为病多咳痛心胸?小便濇大便或结或泄?极则脾缩不灵故亦泄或泻红白痢不等咳痛心胸?者宜生石膏知母三黄花粉竹茹等药小便濇者宜木通车前三黄等药大便结或泄者宜调胃承气汤红白痢者宜芩连治痢汤旧说拘于中白为寒误也第七干白苔黑心舌其黑苔湿润一刮卽净者里证真寒假?舌也当以十全甘温救补汤加减治之黄耆人参白术熟地川芎归身鹿茸白芍茯神甘草若干黑刮不净是伤寒邪已化火传阳明胃府症每常发烧谵语口干渴不恶寒或自江从头面出至颈而止者不等宜白虎汤不次急服至黑苔渐退周身出汗透彻烧退卽愈矣倘服白虎数剂而中苔仍干黑烧?未退大便闭急继以大承气汤闲用破格白虎三黄不次急投必俟干者湿黑者退则病愈若不明利害偏执臆断之书忌用苦寒自误其生别无补救之法如旧说云二三日未汗有此舌必死皆因临证少未能凭舌求治耳辨伤寒舌必拘几日见某色是茹古不化以耳为目误已误人莫知其谬能辨舌者不论一日十日卽以所见之色分经辨证对病用药其效如神第八白滑苔尖灰刺舌如湿润刮之卽净者真寒假?也表里证均有宜辛温燥湿若干厚刮不净者是脾胃为湿?困心肺?极里证也宜苦寒药若伤寒见此舌而干厚者亦邪?入里?逼心肺矣不必论脉之长短卽用大承气汤不次急下以灰刺退净为止十不失一若服药限于一日一剂则非救急之法旧说指为阳明兼少阳舌脉弦数者死拘定旧法不能急泻里?宜其死也第九白苔满黑干刺舌如刮之黑刺卽净光润不干口渴而消水不多发烧欲剥衣滚地者在杂病为真寒假?之里症以甘温除大?法加减甘温救补汤治之愈曾治痊此等病若刮之不净干燥粗涩乃十二经皆?极不独伤寒传阳明里证始有此舌也旧说谓其证不恶寒而恶?者大柴胡加芒消急下之遵伤寒古法不错今人惑于时书偏说谓芒消等药不可轻服见有此舌不敢急投或限以一日一剂误人多矣能知辨舌利害者凡各病里症见此舌卽以十全苦寒救补汤生石膏知母黄芩黄连黄蘖大黄芒消厚朴枳实犀角不次急投服至黑刺退净为止履险可必如夷第十白滑苔黑心舌若刮之卽净而湿润者真寒假?舌也宜十全辛温救补汤附子干姜肉桂豆蔻木香陈皮半夏川椒丁香藿香若刮不净而腻涩粗燥者实?里证也宜平阳清里汤传薪集方生石膏知母黄芩黄连黄蘖暹犀角羚羊角生甘草表邪入里者亦有之大?谵语或食复发?或利不止者皆宜十全苦寒救补汤见前加减不次急投凡言不次急投者皆当循环连进此家传厯代经验者也服至黑苔退净为准迟疑难治第十一半边白滑舌白滑无苔乃寒也白滑在左乃肝寒宜温肝药在右乃胆寒宜温胆药然伤寒证无如此清楚之舌旧说指为半表半里用小柴胡加减不知合否余不敢妄断第十二藏结白滑舌或左或右半边白苔半边或黑或老黄色邪结在脏也旧说用黄连汤加附子结在咽不能言语者生脉散合四逆汤可救十中一二家训云厯见此舌依此等治法十无一生凡言家训者皆余六世祖得诸名师秘传厯代口授经验之词白滑无苔舌虚寒体也感寒邪者色亦如此若半边有黄黑苔则寒邪已传里郁结在脏久而化火矣当舍其白滑急治其标看某边色见老黄或黑者卽从黄黑边治左黄黑者邪火逼肝也宜用胡黄连羚羊角犀角青蒿山栀石膏知母等药右黄黑者邪火逼胆也宜龙胆草青蒿柴胡石膏知母三黄等品黄黑苔不论结左右喉痛不能语言者宜山豆根石膏知母三黄大黄桔梗甘草等药对病施治瞑眩乃瘳见此舌能知治法可保万全第十三白苔黑斑舌如刮之卽净者微湿?也宜泻湿清?若刮不净者底子腻涩粗燥干苦十二经皆实?阳火烧阴将竭也皆里证无表证不论伤寒传里及诸病证见此舌者以十全苦寒救补汤加减见第九舌不次急投服至黑斑退净方愈万无一失或偶试用凉膈散承气汤迟疑缓投亦难补救明利害者当详酌之旧说指白中斑点谓水克火仅能十救一二谬甚第十四白苔燥裂舌旧说谓伤寒胸中有寒丹田有?故苔白因过汗伤营舌中无津故燥裂内无实?故不黄黑用小柴胡加芒消微下之医家多主此说然似是而非治病罕效家训云白苔燥裂舌乃因误服温补灼伤真阴所致非伤寒过汗所致也无黄黑色者真阴将枯竭舌上无津苔已干燥故不能变显他色藏府有逼坏处故舌形罅裂也治宜大承气汤大黄芒消厚朴枳实急下以救真阴厯试良效第十五白苔黑根舌若黑根无积腻白苔薄滑刮之卽净舌上多津口不渴或渴而不消水者真寒假?也宜十全辛温救补汤见第十舌加减不次急投黑根自退病卽愈若黑根积腻粗涩白苔干原刮之不净无津燥苦口渴消水者真?假寒也宜十全苦寒救补汤加减不次急投黑根渐退疾乃瘳旧说泥于火被水克之象固甚谬甚第十六白尖黄根舌伤寒邪初入里化火也未可遽用承气宜大柴胡汤若非伤寒证则当分经辨色干黄为?润白为寒若尖上之白厚腻粗涩则槪作?论专经对病用药补偏第十七白苔双黄舌旧说云此阳明里证也因邪?上攻致舌有双黄恶?转失气烦躁者大柴胡调胃承气下之其说是也若别证见此舌是脾胃?而诸经无病宜用生大黄三黄枳壳厚朴等药此是白中夹黄耳未必如图式之整齐分明也凡此等图当以意会之不可拘泥第十八白苔双黑舌乃寒邪入里化火?逼脾胃也实?杂证皆有之宜白虎汤去粳米甘草加大黄治之人尙能饭食故去粳米恐药力薄故去甘草旧说用理中汤医家多如此误人不少当明辨之第十九白苔双灰舌如滑润一刮卽亮净者中寒郁滞也宜姜桂附厚朴春砂香附等药如干厚无津刮不净者乃伤寒化火郁?攻里也宜大承气急下灰色退净乃愈旧说云无津者不治非也第二十白尖中红黑根舌如舌尖白而根灰黑少者乃少阳邪?传府?极而伤冷饮也水停津液固结而渴者宜四苓散自汗而渴者宜白虎汤下利而渴者宜三黄解毒汤旧说是也若黑根多白尖少中鲜红或不甚红而干涩者宜大承气汤不次急投黑根退净乃愈第二十一白苔中红舌太阳经初传也无汗者发汗有汗者解?亦有在少阳者小柴胡汤加减治之旧说是也第二十二白尖红根舌邪在半表半里也其证寒?往来耳聋口苦胁痛脉浮弦小柴胡汤和解之旧说是第二十三白苔尖灰根黄舌太阳经?并于阳明也如根黄色闲白目黄小便黄者宜茵陈蒿汤加减旧说是第二十四白苔尖根俱黑舌干厚刮不净者乃心肾?极脾胃真?假寒也其证多发烧谵语呃逆干呕食物卽吐昏迷似睡而却非睡惟十全苦寒救补汤见第九舌不次急投勿稍迟缓黑色退净方愈旧说谓金水太过火土气絶乃临证少治法穷之论也谬甚第二十五纯熟白舌光滑无苔乃气血两虚藏府皆寒极也宜十全甘温救补汤见第七舌加姜附桂不次急投至白色生活转淡红乃愈若用药迟疑虚寒过度卽难治伤寒证无此舌如旧说谓冷食停积用枳实理中汤必致十无一生所见多矣第二十六淡白透明舌不论老幼见此舌卽是虚寒宜补中益气汤加姜桂附治之风寒伤寒证均无此透明之舌透明者全舌明净无苔而淡白湿亮闲或稍有白浮涨似苔却非苔也此为虚寒舌之本色若感寒邪者有薄浮滑苔故云伤寒无此舌以上二者为虚寒白舌之准第二十七白苔弦淡红舌其白苔薄滑者在表证为邪初入里丹田有?胸中有气乃少阳半表半里证宜小柴胡汤栀子?汤旧说是也凡邪在半表里者多宜散表防里若里症见此舌白胎一刮卽光净者乃寒结脾胃也宜理中汤第二十八白苔黑点舌伤寒白苔中黑小点乱生尙有表症者其病来之虽恶宜用凉膈散微表之连翘栀仁大黄甘草朴消条芩薄荷竹叶表退卽当下用调胃承气汤旧说是也若里证则仿第十三舌第二十九右白苔滑舌病在肌肉邪在半表半里必往来寒?宜小柴胡汤和解之旧说是第三十左白苔滑舌此脏结之症邪并入脏最难疗治若属阳症口渴腹胀喜饮冷者宜承气汤下之若阴结口渴而不喜饮冷胸中痞满者宜济川煎当归川芎苁蓉泽泻升麻枳壳旧说是也第三十一徧白舌如全舌光白无苔则虚寒也如淡白兼微红无苔则无病人也若瘟疫见此舌则舌上必有烟雾白色盖满而有恶寒发?胸腕不清或呕吐头痛身痛日晡烦?口臭难闻等证宜以十全苦寒救补汤急投之非表症也旧说云疫邪在表用达原飮二剂而安者槟榔厚朴草菓仁知母白芍黄芩各一钱甘草八分或是白滑苔舌则可否则谬盖辨色未明懵然施治而偶中者也倘舌白如积粉遍布滑而不黄者乃寒滞也宜温中行滞表症无此舌旧说云邪在胃家又三阳表证用柴葛羌活里证加大黄俱谬第三十二白苔干硬舌有似砂皮一名水晶苔凡厚白苔本能变黄色若此苔当其白时津液已干燥邪虽入胃不能变黄宜急下之用承气如白苔润泽者邪在膜原也邪微苔亦微邪毒旣盛苔如积粉满布此时未敢遽下而苔色不变口渴喜飮冷者服三消饮卽达原飮加大黄羌葛柴胡姜?次早卽显黄色旧说是黄舌总论黄苔舌表里实?证有之表里虚寒证则无刮之明净卽为无病必须清洁光明见淡红润泽之底凡言净者皆仿此刮之不净均是?证刮后仍留粗涩垢腻如薄浆糊一层者或竟刮不脱者浅黄腻薄者微?也干濇深黄腻厚者大?也芒刺焦裂老黄或夹灰黑色者极?也黄苔见于全舌为藏府俱?见于某经卽某经之?表里证均如此辨乃不易之理也治里证分经辨准对病用药必不差讹表证风火暑燥皆有黄舌惟伤寒邪在太阳少阳时均无黄苔待邪传阳明府其舌必黄初浅久深甚则老黄或夹变灰黑其证多大?大渴或无汗或自汗谵语痞结咽干目暗大小便秘衄血吐血蓄血如狂自利清水不等以舌脉相较审证无误若邪火里逼实?里结?危证其脉往往伏代散乱奇怪难凭重病久病亦然更有轻病而脉卽伏乱者则当舍脉凭舌专经急治斯为尽善若泥于火乘土位故有黄苔之说迂执误人矣第三十三纯黄微干舌伤寒传经至阳明府寒邪已化火故舌中尤黄其证多大?大渴谵语不等宜白虎汤不次急投至黄苔渐退乃愈若辨舌不准过于迟疑邪必传入更深也如杂病里证见此舌者是藏府皆?宜三黄承气酌用第三十四黄干舌全舌干黄藏府均大?有病皆属里证无表证不论伤寒杂证见此舌卽为实?宜十全苦寒救补汤见第九舌不次急投虽大?喘躁频泻亦不虑以服至黄退色润为愈十无一失旧说云下后脉静者生大?喘躁者死是未知舍脉凭舌之法又不敢连用苦寒何以望生第三十五黄苔黑滑舌其黑滑在中者均阳明胃里症无表症宜白虎汤去粳米加三黄不次急投至舌净而止如大便闭则加大黄大便不闭未可急下旧说谓下后身凉脉静者生大?脉躁者死舍舌执脉以判生死实因阅厯未深欺己欺人耳第三十六黄苔黑斑舌在杂病为藏府实?在伤寒为邪传阳明转入三阴其证或大?大渴谵语狂乱口燥咽干循衣摸床身发黄黑斑不等医书多云不治如见此舌卽用十全苦寒救补汤倍加生石膏限定时刻不次急投服至黄黑胎渐退则病立愈旧说治谵语发斑者用升阳散火汤人参当归黄芩柴胡麦冬白术芍药陈皮甘草茯苓误人多矣愿勿惑于其说第三十七黄苔中黑通尖舌乃心肺脾胃肾大小肠均?极也皆里症无表症若两感伤寒见此舌则邪已入阴矣治法与实?证同凡昏懵或恶寒或不恶寒口干苦齿燥咽干头面自汗如珠出至颈而止大小便秘下利臭水六脉怪奇伏代各证若见此舌医书俱云难治不治然用十全苦寒救补汤分为三黄白虎汤大承气汤白虎汤三剂分之则力足循环连服不次急投约一个时辰内三剂各飮一服如舌中黑渐退则可畧疏至黑苔退净乃愈此舌多为危病能对证用药十可救七旧说用调胃承气又不急投十中恐难救一第三十八黄尖舌邪?初传胃府也宜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如脉浮恶寒表证未尽则宜大柴胡汤两解之旧说是也第三十九黄苔灰根舌虽比黑根少轻其实里?已急如脉沈有力而不烦躁直视者宜大柴胡加减治之如烦躁直视宜大承气下之旧说是也惟祇举一端耳第四十黄尖红根舌湿?乘火位也瘟?初病多有此舌宜凉膈散连翘大黄芒硝甘草栀子黄芩薄荷竹叶解毒汤黄芩黄蘗黄连山栀等药消息治之旧说是也第四十一黄尖黑根舌黑处多而尖尙黄是各经皆极?而心经尙未极也不论何病皆属里证卽用苦寒救补汤分单闲服以大承气另为一单也不次急投以服至黑根退净为准病卽愈可保万全若畏用苦寒虽胃气未竭亦必转瞬而絶也如旧说之迂甘心坐视见死不救矣第四十二黄苔黑刺舌藏府极?也不论何病在杂病为实?里结在伤寒为邪已传里均宜白虎汤及大承气汤循环闲服至苔刺退净乃愈旧说用调胃承气仅微下之而不敢连投苦寒藏府必坏逡巡亦足误人第四十三黄大胀满舌阳明胃经湿?也其证为眼黄身黄便闭烦躁者宜茵陈蒿汤茵陈蒿先煎栀子大黄后入若小便不利而发黄者宜四苓散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加茵陈栀子黄连木通旧说是也如无上各证而发?烦躁胸中满困倦不安者宜大承气第四十四黄尖白根舌伤寒少阳胆经傅阳明府病也若阳明证多者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恶寒脉浮紧宜大柴胡汤见第五舌少阳证多者头痛发?脉弦细宜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半夏大?若胸烦外?者勿用参如谵语烦躁内?者宜调胃承气汤旧说是也第四十五黄根白尖舌在伤寒为表邪少而里邪多也宜益元散滑石六两甘草一两为末加辰砂少许与凉膈散见四十舌合用如阳明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烦者必发黄宜茵陈蒿汤见前旧说是也如大便难胸中闷睡时多梦者里证实?也宜调胃承气汤第四十六黄根灰尖舌如不吐不利心烦而渴者胃中有鬰?也宜调胃承气见三十八舌加黄连灰色在尖舌尖属心故兼清心旧说是也第四十七黄根白尖短缩舌短而硬不燥不滑但不能伸出其证多讝语烦乱乃痰夹宿食占据中宫也宜大承气加生姜半夏治之旧说是也第四十八黄苔舌如伤寒见尖白根黄则表证未罢也宜先解表然后攻里如大便塞者宜凉膈散见四十舌小便濇者宜四苓散益元散合用加木通旧说是也若杂病见此舌色黄结实者均属实?里症宜分经审病用苦寒药凡黄舌皆为实症?症无虚症寒症辨舌者当知之第四十九初病微黄舌伤寒初病失汗谓当用表散之时失误未表也表邪入里见此舌者每发讝语宜并用双解散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山栀黄芩石膏桔梗甘草滑石解表兼解里和血复调气故曰双解散本方加大黄芒硝名防风通圣散治表里俱实?河闲方也解毒汤见四十舌汗下兼行旧说是也若邪传入深及杂病里证见此舌均为实?宜白虎三黄等汤第五十日久微黄舌如伤寒表病未罢者宜小柴胡汤合益元散若微黄而兼腻者宜大柴胡汤下之若身目俱黄者?湿也宜茵陈汤表里并除旧说是也如杂病里症见此舌者均为实?如黄色一刮极净者为无病可以勿药第五十一白苔变黄舌伤寒表邪失于汗解初传入阳明寒邪已化火其证多大?大渴宜竹叶白虎汤生石膏知母竹叶从阳明经发汗清解之自愈此邪在半表半里不可骤下如旧说急下之必致陷胸矣如全舌皆变黄而苔濇则宜大承气汤以下之望舌者宜留意勿误第五十二黄苔白弦舌此舌常有黄在中脾胃?也白在弦别经无?或有寒也白滑无苔为寒若干厚或涩则亦?为病尙轻如感?邪表证宜凉散之若杂病实?里证宜清凉脾胃旧说专指烦渴呕吐表症则迂矣上二条当与第五第十六十七第四十四五第四十八五十四诸条参看第五十三黄苔黑点舌藏府全?也不论何病或伤寒传里化火或感暑?邪逼里或杂病实?里症均宜白虎汤去粳米与大承气汤闲服不次急投候黑点退净方愈若旧说投调胃承气后卽进和解散恐十难救一也与第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十九四十一四十二诸舌互考第五十四黄苔尖白舌如表症未去宜先解表后攻里如大便秘宜凉膈散小便不利宜四苓散加木通车前旧说是也若杂证见舌中黄为脾胃?舌根黄为肾肠俱?宜白虎汤加大黄凉泻之黄苔退净舌尖之白卽反红色本治则末亦冶也与第四十八五十二两舌参看第五十五黄苔生瓣舌苔黄而涩中有花瓣形者?入胃府邪毒深矣心火烦渴宜大承气急下之身黄如橘目黄如金者宜茵陈汤如下焦蓄血者宜桃仁抵当汤?在下焦少腹鞭满瘀血在里小便自利屎鞭如狂善忘诸症宜之大黄生地归尾桃仁穿山甲元明粉桂心蓄水在胁内肿胀者宜十?汤芫花醋炒甘遂面煨大?蒸晒大?先煮结胸甚者宜大陷胸汤伤寒当表而误下之膈痛烦躁心下鞭而痛者为结胸用大黄芒硝甘遂先煮大黄有痞血者宜大黄泻心汤大黄黄连旧说尽善诸方皆重剂勿妄用须熟于伤寒随症详审第五十六黄变沈香舌焦燥之状也若?甚则全舌将变黑生芒刺邪毒最深宜三消飮见三十二舌加重大黄或以大承气下之后酌用养营诸汤见后旧说是第五十七根中渐黄舌外有白厚苔?邪传入膜原也舌根渐黄至中央邪初入胃也如有疫症已传三阳宜达原飮见三十一舌如胸膈满痛大渴烦躁者伏邪内攻也宜急用三消飮下之如旣下后大便燥结又难再攻者宜清燥养营汤知母花粉当归白芍陈皮地黄汁甘草灯心疫为?病暴?之后余邪未尽阴血未复不可遽补致生异症凡阴枯血燥者宜此汤或承气养营汤卽小承气加知母当归白芍生地治伏邪未尽攻补两难者如痰壅不清胸闷胁胀者宜蒌贝养营汤知母花粉贝母瓜蒌霜橘红白芍当归苏子生姜如痰中带血加藕节茅根旧说是也与第五十一五十二参看黑舌总论凡舌苔见黑色病必不轻寒?虚实各证皆有之均属里证无表证也在伤寒病寒邪传里化火则舌苔变黑自舌中黑起延及根尖者多自根尖黑起者少?甚则芒刺干焦罅裂其初必由白苔变黄由黄变黑甚至刮之不脱湿之不润者?极伤阴也病重脉乱舍脉凭舌宜用苦寒以补阳火之偏急下以救真阴之弊在杂病见黑苔皆因实?伤里也亦惟连泻炽火毋使枯竭若虚寒而舌黑者则必湿滑无苔多津口不苦唇不燥无朱点无芒刺无罅裂刮之明净如水浸猪腰有淡淡瀜瀜之形是藏府极寒之舌也宜用十全辛温救补汤传薪集亦有真寒假?证而见黑舌者其舌必全黑而不分经且必由淡白之时忽然转黑其初无变黄之一境约略望之似有焦黑芒刺干裂之状然刮之必净湿之必润环唇皆白而不红焦寒结在藏也其证亦周身大?烦躁恶衣被与实?邪火证相似实则中宫寒极阳气尽发于外也口大渴喜冷飮水却不多与实?诸证略异外假?而里极寒也患此假证之人必烦乱昏沈六脉必迟弱无力大便结常欲下而不下宜甘温救补汤甘温除大?之法也更有阴虚肾水亏而舌。
舌诊图谱大全-老舌
舌诊图谱大全-老舌
图解: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即为苍老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老舌多由于邪气方盛,正气不衰,故质坚色苍。
《临床验舌法·验舌分虚实法》认为,凡物之理,实则其形坚敛,其色苍老;虚则其体浮胖,其色娇嫩。
而且,气尚稚,其质尚嫩,其气已盛,其质则坚。
故不论舌色苔色如何,舌质苍老者都属实证。
且邪热亢盛,气血塞实于上,正邪剧争,致使舌形色坚敛,故多主实热证。
《辩舌指南·辨舌之神气》亦认为舌质坚敛苍老,不论苔色黄白灰黑,病多属实。
《察舌辨证新法·黄苔类分别诊断法》认为,不反舌质有老嫩,苔色亦有老嫩之不同。
凡苔色深浓枯暗质暗为老色,或老苔亦主实证。
其中老黄色苔,为胃中阳气旺盛之候。
黄如炒枳壳色为胃阳盛极,阳亢阴虚之候,黄黑相间,如锅焦黄色,抚之棘手,看之不泽,为胃中津液焦灼,口燥舌干之候。
亦有阳气为阴邪所阻,不能上蒸而津液缺乏。
《临证验舌法》也指出,舌青苍老,是肝胆邪盛,宜泻火精肝饮治之;黄而苍老,为啤胃两经邪盛,宜泻黄散治之;赤而苍老,为心与小肠邪盛,宜泻心汤;白而苍老,为肺与大肠邪盛,直泻白散;黑而苍老,为肾与膀胱邪盛,宜清肝饮。
现代研究认为:舌之苍老当与副交感神经张力减低而交感神经张力亢进有关,使唾液浆液性分泌减少,粘液分泌代之。
老舌兼证较多,
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隐藏在《伤寒论》中的舌诊绝技——望而知之为之神!
隐藏在《伤寒论》中的舌诊绝技——望而知之为之神!“张胜兵中医”导语:舌诊是祖国医学诊断病的独特内容和重要依据,历史非常悠久。
早在《内经》中就有了“舌干”、“舌上黄”、“舌卷”的记载。
最近有人问:好像《伤寒论》中没有舌象?真的是这样吗?01前人确有《伤寒论》重脉不重舌之说,其原文记载舌诊的内容确实也不多,仅6个条文讲到4种舌象。
但从后世发展来看,舌诊在整个祖国医学,特别是温病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即在《伤寒论》所述疾病的范围内,舌诊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决不能因为原文记载较少而忽略。
现将原文记载的几种舌象分述于下一、白滑苔〔原文〕问日: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何谓脏结?答曰: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
(132) 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133)这两条的白滑苔都是脏结证的重要依据。
(132)条“舌上白苔滑”即白滑苔是区别结胸与脏结的重要之点,但必须与“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而关脉小细沉紧”等合参,方能确定。
这里的白滑苔是阴寒内盛,阳气衰微之象,乃为脏结。
结胸证虽未言明舌苔变化,但从(141)条大陷胸汤证之“舌上燥而渴”一句,结合其里实而热的病机推测,知其舌苔必黄燥。
而脏结苔白滑,白为有寒,滑为阴盛,乃胸中无热,阳气衰微的表现。
尤在泾:“舌上白苔滑者,在里之阳不振、入结之邪已深,结邪非攻不去,而脏虚又不可攻,故曰难治。
”(133)条更明确指出此证“不可攻也”,其治法当以温阳散结为宜。
二、白苔〔原文〕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233)本条为阳明少阳合病,本应二阳同治,如大柴胡汤。
此“舌上白苔”为辨证关键,说明病仍偏于少阳之半表半里,故可用小柴胡汤和解。
如果舌苔黄燥,再加上潮热,腹满等,则是燥屎已成,里证为多,小柴胡汤就嫌不足了。
《伤寒论》舌诊辨证探析
舌诊 是 中 医望 诊 的重 要 内容 之 一 , 是 中 医 诊 病 的 重 也
往 来寒热 , 人反静 ” 并见“ 其 , 舌上胎滑 ”“ ” 《 , 滑 , 说文》 释
“ ” , 明苔 呈 光 溜 状 , 反 映 此 证 阳 虚 寒 结 , 津 不 利 也 示 实 水
2 G ns c o 1 o r d t o a C i e e M d c n ) a u S h o f T a i i n l h n s e i i e
A s r c T i a t c e i c s S i d t l h a p y n o 1 n u l d a n s s i c i i a bt a t h s r i l d s u n e ai t e p l i g f i g a i g o i n l n c l
要方法 。 因舌为心之苗 , 又为脾之外候 , 不仅与脾 胃关系密 切, 尤与五脏六腑紧密 相连 , 心肝 肾脾诸经脉络于舌 , 故其 反映病变就十分准确可靠 , 历来为医家所 重视 。 《 伤寒论》
舌诊 内容 十 分 丰 富 , 体 内 容 约 有 7 , 要 分 布 在 太 阳 具 条 主
K y w r s S a g a u : o t n f t e o g e s b t n e o h t n u : i — a g c l — e t; e o d h n h n L n c a i g o h t n u : u s a c f t e o g e Y n Y n : o d h a
、
… … .… .… … .…
著 ・j
《 伤毫论》 舌诊辨证棵忻
舌诊!从舌头中看出疾病
舌诊!从舌头中看出疾病*导读:舌头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功能为味觉,另外还有吸吮、舐食、搅拌食物和帮助吞咽等功能。
在中医的角度上来说,……舌头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功能为味觉,另外还有吸吮、舐食、搅拌食物和帮助吞咽等功能。
在中医的角度上来说,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
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疾病的深浅轻重变化,都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舌象,通过舌诊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病邪的性质、轻重与变化。
今天小编来教你如何从舌头看出疾病。
*1、由舌头的状态看疾病舌体不柔和,屈伸不方便,甚至不能转动,多数属于高热伤津,邪热炽盛,也是热盛伤阴后期的表现。
舌体不由自主地颤抖,通常属于肝风内动或气血两虚。
如果舌体伸缩无力,常常是因为气血俱虚,久病损阴耗阳,筋脉失养所致。
*2、由舌头的胖瘦看疾病舌体胖大而且舌边有齿印,这多与水湿停留有关,通常属于脾虚或肾阳虚。
脾虚多数反映消化系统有病变,胃肠蠕动能力差,吸收不好。
肾阳不足,会伴有肢冷怕凉,腰膝酸软,二便排泄异常。
舌体瘦小一般属于虚证,如果舌质颜色淡,多为气血不足,会出现乏力懒言、倦怠的症状;而舌质红绛,多属阴虚内热,一般会睡眠不安,心烦多汗。
*3、由舌头的芒刺看疾病有时可以看到舌尖与舌边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是因为肝胆湿热或者心火偏盛。
如果热邪越重,那么,芒刺越大、越多。
所有舌头起芒刺的女性,都为热邪持续多日,耗伤阴液,会出现咽喉疼痛、体表疖肿、大便干结等症状。
*4、由舌头的裂纹看疾病舌体上有多种横行或纵行的裂沟或皱纹,舌质暗红而有裂纹者,是由于体内热胜,通常还伴有口臭口苦,咽喉痛;如果舌质颜色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会伴有口干咽燥,心悸气短。
少数正常人会有裂纹舌,这些裂纹不随身体健康状况而变化,常年存在。
经常运动舌头,可加强内脏各部位的功能,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强身健体,延缓衰老有一定帮助。
舌头操是一套很好的自我保健操,每日早、中、晚各做一次,不但可以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还能锻炼面部肌肉,使人容光焕发,青春永驻。
伤寒舌鉴读后感
伤寒舌鉴读后感
舌乃心苗,心属火,其色赤。
心居肺内,肺属金,其色白。
舌故当舌地淡红,舌胎微白,而红必红润内充,白必胎微不厚,或略厚有花,然皆干湿得中,不滑不燥,斯为无病之舌,乃火藏金内之象也。
一经伤寒,白胎必滑;伤温、伤热,红光必外露矣。
是以凡治伤寒,苟能尽解其所伤之邪,而不脱其胎本来之白,此善能使邪正分局,元津元气无伤焉。
其温病、热病之舌,亦必使红色渐敛渐淡,白胎渐有渐生,此邪热始得外越,而元阴日渐内充也。
当知红乃脏气所蕴所发,白为津液所布所结耳。
夫伤寒邪犯皮毛,舌上先有白沫,继则白涎白滑,再后则白屑白砂,甚者白疱白疳。
有舌中、舌尖、舌根之不同,见寒邪入里之浅深微甚,即元气之厚薄,邪热之轻重,从此可测矣。
盖舌固心之苗,心属南方火,其色本当赤。
今反见白胎滑甚者,是火不制金,乃水来克火之象,故称大病。
其寒郁皮肤,毛窍不得疏通,阳气不得外发,故恶寒发热。
在太阳时,头痛,身疼,项背强。
至阳明经,则有白屑满舌证。
虽烦躁,脉如浮紧,犹当汗之。
系少阳者,白胎不滑,小柴胡汤和之。
胃虚,白胎滑甚者,理中汤加桂枝托之。
边白中黄,大柴胡、小承气分转重下之。
白胎亦有死症者,即水来克火之贼邪也。
其温病热病,实由火烁金伤,元阴告匮。
剧症脏气安危皆关验,舌虚实寒热之机,一分别图论于下。
?伤寒舌鉴霉酱色苔舌总论
伤寒舌鉴霉酱色苔舌总论
伤寒舌鉴霉酱色苔舌总论
霉酱色苔舌总论
霉酱色苔者。
乃夹食伤寒。
一二日间即有此舌。
为寒伤太阴。
食停胃腑之证。
轻者苔色亦薄。
虽腹痛。
不下利。
桂枝汤加橘、半,枳、朴。
痛甚加大黄。
冷食不消加干姜、厚朴。
其苔色厚而腹痛甚不止者。
必危。
舌见酱色。
乃黄兼黑色。
为土邪传水。
证必唇口干燥大渴。
虽用下夺。
鲜有得愈者。
纯霉酱色舌
舌见霉色。
乃饮食填塞于胃。
复为寒邪郁遏。
内热不得外泄。
湿气熏蒸。
罨而变此色也。
其脉多沉紧。
其人必烦躁腹痛。
五七日下之不通者。
必死。
太阴少阴气绝也。
中霉浮厚舌
伤寒不戒荤腻。
致苔如酱饼浮于舌中。
乃食滞中宫之象。
如脉有胃气。
不结代。
嘴不尖。
齿不燥。
不下利者。
可用枳实理中汤、加姜汁炒川连。
若舌苔揩去复长仍前者。
必难救也。
霉色中黄苔舌
舌霉色中有黄苔。
乃湿热之物郁滞中宫也。
二陈加枳实、黄连。
若苔干黄。
更加酒大黄下之。
伤寒舌鉴蓝色苔舌总论。
《伤寒舌鉴》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伤寒舌鉴》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伤寒舌鉴》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舌诊专著。
《伤寒舌鉴》
《伤寒舌鉴》自序尝读仲景书.止言舌白、苔滑.并无黄、黑、刺、裂.至金镜录始集三十六图.逮后观舌心法.广至一百三十有七.何后世证变之多若此.宁知伤寒自表传里.舌苔必由白滑而变他色.不似伏邪瘟疫等热毒.自内达外之一病便见黄黑诸苔也.观仲景论中.一见舌白、苔滑.即言难治.安有失治而致变者乎.所以仲景止言白苔.已见一斑.不烦琐屑.后人无先圣治未病之能.势不得不反复辨论以启蒙昧.盖邪气入里.其虚实寒热之机.必现于舌.非若脉法之隐而不显也.况阴盛格阳.与邪热郁伏.多有假证假脉.惟验舌上苔色之滑、燥、浓、薄.昭若冰鉴.无所遁形.由是取观舌心法.正其错误.削其繁芜.汰其无预于伤寒者.而参入家大人治案所纪.及己所亲历.共得一百二十图.命曰伤寒舌鉴.授之剞劂.以公同志临证之一助云.康熙戊申年秋月诞先张登书于永堂白苔舌总论伤寒邪在皮毛.初则舌有白沫.次则白涎白滑.再次白屑白.有舌中、舌尖、舌根之不同.是寒邪入经之微甚也.舌乃心之苗.心属南方火.当赤色.今反见白色者.是火不能制金也.初则寒郁皮肤.毛窍不得疏通.热气不得外泄.故恶寒发热.在太阳经.则头痛、身热,项背强、腰脊疼、等症.传至阳明经.则有白屑满舌.虽症有烦躁.如脉浮紧者.犹当汗之.在少阳经者.则白苔白滑.用小柴胡汤和之.胃虚者.理中汤温之.如白色少变黄者.大柴胡.大小承气、分轻重下之.白舌亦有死症.不可忽视也.微白滑苔舌(图缺)寒邪初入太阳.头疼、身热、恶寒、舌色微白有津.香苏散、羌活汤之类发散之.薄白滑苔舌(图缺)此太阳里证舌也.二三日未曾汗.故邪入丹田渐深.急宜汗之.或太阳与少阳合病.有此舌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浓白滑苔舌(图缺)病三四日.其邪只在太阳.故苔纯白而浓.却不干燥.其证头疼发热.脉浮而紧.解表自愈.干浓白苔舌(图缺)病四五日.未经发汗.邪热渐深.少有微渴.过饮生冷.停积胸中.营热胃冷.故令发热烦躁.四肢逆冷.而苔白干浓.满口白屑.宜四逆散加干姜.白苔黄心舌(图缺)此太阳经初传阳明府病舌也.若微黄而润.宜再汗.待苔燥里证具.则下之.若烦躁呕吐.大柴胡汤加减.亦有下淡黄水沫.无稀粪者.大承气汤下之.白苔黄边舌(图缺)舌中见白苔.外有微黄者.必作泄.宜用解毒汤.恶寒者五苓散.干白苔黑心舌(图缺)此阳明府兼太阳舌,其苔边白中心干黑者.因汗不彻.传至阳明所致.必微汗出、不恶寒、脉沉者.可下之.如二三日未曾汗.有此舌必死.白滑苔尖灰刺舌(图缺)此阳明府兼少阳舌也.三四日自利脉长者生.弦数者死.如有宿食.用大承气下之.十可全五.白苔满黑刺干舌(图缺)白苔中生满干黑芒刺.乃少阳之里证也.其证不恶寒反恶热者.大柴胡加芒硝急下之.然亦危证也.白滑苔黑心舌(图缺)白苔中黑.为表那入里之候.大热谵语.承气等下之.倘食复而发热、或利不止者.难治.半边白滑舌(图缺)白苔见于一边.无论左右.皆属半表半里.宜小柴胡汤.左加葛根.右加茯苓.有咳嗽引胁下痛、而见此舌苔者.小青龙汤.夏月多汗自利.人参白虎汤.脏结白滑舌(图缺)或左或右.半边白苔.半边或黑或老黄者.寒邪结在脏也.黄连汤加附子.结在咽者.不能语言.宜生脉散合四逆汤.可救十中一二.白苔黑斑舌(图缺)白苔中有黑小斑点乱生者.乃水来克火.如无恶候.以凉膈散承气汤下之.十中可救一二.白苔燥裂舌(图缺)伤寒胸中有寒.丹田有热.所以舌上白苔.因过汗伤营.舌上无津.所以燥裂.内无实热.故不黄黑.宜小柴胡加芒硝微利之.白苔黑根舌(图缺)舌苔白而根黑;火被水克之象.虽下亦难见功也.白尖黄根舌(图缺)邪虽入里.而尖白未黄.不可用承气.宜大柴胡汤加减.下后无他证.安卧神清.可生.倘再有变证.多凶.白苔双黄舌(图缺)此阳明里证舌也.黄乃土之色.因邪热上攻.致令舌有双黄.如脉长恶热.转矢气烦躁者.大柴胡调胃承气下之.白苔双黑舌(图缺)白苔中见黑色两条.乃太阳少阳之邪入于胃.因土气衰绝.故手足厥冷.胸中结痛也.理中汤泻心汤选用.如邪结在舌根.咽嗌而不能言者.死证也.白苔双灰色舌(图缺)此夹冷食舌也.七八日后见此舌而有津者.可治.理中四逆选用.无津者不治.如干浓见里证.则下之.得汤次日灰色去者安.白尖中红黑根舌(图缺)舌尖白而根灰黑.少阳邪热传腑.热极而伤冷冻饮料也.如水停津液固结而渴者.五苓散.自汗而渴者.白虎汤.下利而渴者.解毒汤.如黑根多、白尖少、中不甚红者.难治.白苔尖红舌(图缺)满舌白滑而尖却鲜红者.乃热邪内盛.而复感客寒入少阳经也.小柴胡汤加减.白苔中红舌(图缺)此太阳初传经之舌也.无汗者发汗.有汗者解肌.亦有少阳经者.小柴胡汤加减.白苔变黄舌(图缺)少阳证罢.初见阳明里证.故苔变黄色.兼矢气者.大柴胡汤下之.白尖红根舌(图缺)舌尖苔白.邪在半表半里也.其证寒热、耳聋、口苦、胁痛、脉弦.小柴胡汤和解之.白苔尖灰根黄舌(图缺)此太阳湿热并于阳明也.如根黄色润、目黄小便黄者.茵陈蒿汤加减.白苔尖根俱黑舌(图缺)舌根尖俱黑而中白.乃金水太过.火土气绝于内.虽无凶证.亦必死也.熟白舌(图缺)白苔老极.如煮熟相似者.心气绝而肺色乘于上也,始因食瓜果冰水等物.阳气不得发越所致.为必死候.用枳实、理中.间有生者.淡白透明舌(图缺)年老胃弱.虽有风寒.不能变热.或多服汤药.伤其胃气.所以淡白透明.似苔非苔也.宜补中益气加减治之.白苔如积粉舌(图缺)此舌乃瘟疫初犯募原也.达原饮.见三阳表证.随经加柴胡、葛根、羌活.见里证.加大黄.黄苔舌总论黄苔者.里证也.伤寒初病无此舌.传至少阳经.亦无此舌.直至阳明府实.胃中火盛.火乘土位.故有此苔.当分轻重泻之.初则微黄.次则深黄有滑.甚则干黄焦黄也.其证有大热、大渴、便秘、谵语、痞结、自利.或因失汗发黄.或蓄血如狂.皆湿热太盛.小便不利所致.若目白如金.身黄如橘.宜茵陈蒿汤,五苓散.栀子柏皮汤等.如蓄血在上焦.犀角地黄汤.中焦、桃仁承气汤.下焦,代抵当汤.凡血证见血则愈.切不可与冷水.饮之必死.大抵舌黄证虽重.若脉长者.中土有气也.下之则安.如脉弦下利、舌苔黄中有黑色者.皆危证也.纯黄微干舌(图缺)舌见黄苔.胃热之极.土色见于舌端也.急宜调胃承气下之.迟则恐黄老变黑.为恶候.微黄苔舌(图缺)舌微黄而不甚燥者.表邪失汗而初传里也.用大柴胡汤.若身目俱黄者.茵陈蒿汤.黄干舌(图缺)舌见干黄.里热已极.急下勿缓.下后脉静身凉者生.反大热而喘脉躁者死.黄苔黑滑舌(图缺)舌黄而有黑滑者.阳明里证具也.虽不干燥.亦当下之.下后身凉脉静者生.大热脉躁者死.黄苔黑斑舌(图缺)黄苔中乱生黑斑者.其证必大渴谵语.身无斑者.大承气下之.如脉涩、谵语,循衣摸床、身黄斑黑者.俱不治.下出稀黑粪者死.黄苔中黑通尖舌(图缺)黄苔从中至尖通黑者.乃火土燥而热毒最深也.两感伤寒必死.恶寒甚者亦死.如不恶寒.口燥咽干而下利臭水者.可用调胃承气汤下之.十中可救四五.口干齿燥.形脱者.不治.老黄隔瓣舌(图缺)舌黄干涩而有隔瓣者.乃邪热入胃.毒结已深.烦躁而渴者.大承气汤.发黄者.茵陈蒿汤.少腹痛者.有瘀血也.抵当汤.结胸.大陷胸汤.黄尖舌(图缺)舌尖苔黄.热邪初传胃腑也.当用调胃承气汤.如脉浮恶寒.表证未尽.大柴胡两解之.黄苔灰根舌(图缺)舌根灰色而尖黄.虽比黑根少轻.如再过一二日.亦黑也.难治.无烦躁直视.脉沉而有力者.大柴胡加减治之.黄尖红根舌(图缺)根红而尖黄者.乃湿热乘火位也.瘟热初病.多有此舌.凉膈解毒等药.消息治之.黄尖黑根舌(图缺)舌黑根多而黄尖少者.虽无恶证恶脉.诚恐暴变一时.以胃气竭绝故耳.黄苔黑刺舌(图缺)舌苔老黄极而中有黑刺者.皆由失汗所致.邪毒内陷已深.急用调胃承气下之.十中可保一二.黄大胀满舌(图缺)舌黄而胀大者.乃阳明胃经湿热也.证必身黄、便秘、烦躁.茵陈蒿汤.如大便自利而发黄者.五苓散加茵陈、栀子、黄连等治之.黄尖白根舌(图缺)舌根白尖黄.其色倒见.必是少阳经传阳明府病.若阳明证多者.大柴胡汤.少阳证多者.小柴胡汤.如谵语烦躁者.调胃承气汤.黄根白尖舌(图缺)舌尖白根黄.乃表邪少而里邪多也.天水散、凉膈散合用.如阳明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必发黄.茵陈蒿汤.黄根灰尖舌(图缺)舌乃火位.今见根黄尖灰.是土来侮火也.不吐不利、心烦而渴者.乃胃中有郁热也.调胃承气加黄连.黄根白尖短缩舌(图缺)舌见根黄尖白而短硬.不燥不滑.但不能伸出.证多谵妄烦乱.此痰挟宿食占据中宫也.大承气加姜、半主之.黑苔舌总论伤寒五七日.舌见黑苔.最为危候.表证皆无此舌.如两感一二日间见之.必死.若白苔上渐渐中心黑者.是伤寒邪热传里之候.红舌上渐渐黑者.乃瘟疫传变.坏证将至也.盖舌色本赤.今见黑者.乃水来克火.水极似火.火过炭黑之理.然有纯黑、有黑晕、有刺、有隔瓣、有瓣底红、瓣底黑者.大抵尖黑犹轻.根黑最重.如全黑者.总使神丹.亦难救疗也.纯黑舌(图缺)遍舌黑苔.是火极似水.脏气已绝.脉必代结.一二日中必死.切勿用药.黑苔瓣底红舌(图缺)黄苔久而变黑.实热亢极之候.又未经服药.肆意饮食.而见脉伏、目闭、口开、独语、谵妄.医遇此证.必掘开舌苔.视瓣底红者.可用大承气下之.黑苔瓣底黑舌(图缺)凡见瓣底黑者.不可用药.虽无恶候.脉亦暴绝.必死不治.满黑刺底红舌(图缺)满舌黑苔.干燥而生大刺.揉之触手而响.掘开刺底红色者.心神尚在.虽火过极.下之可生.有肥盛多湿热人.感冒发热.痞胀闷乱.一见此舌.急用大陷胸丸攻下.后与小陷胸汤调理.刺底黑舌(图缺)刺底黑者.言刮去芒刺.底下肉色俱黑也.凡见此舌.不必辨其何经何脉.虽无恶候.必死勿治.黑烂自啮舌(图缺)舌黑烂而频欲啮.必烂至根而死.虽无恶候怪脉.切勿用药.中黑边白滑苔舌(图缺)舌见中黑边白而滑.表里俱虚寒也.脉必微弱.证必畏寒.附子理中汤温之.夏月过食生冷而见此舌.则宜大顺冷香选用.红边中黑滑舌(图缺)舌黑有津.证见谵语者.必表证时不曾服药.不戒饮食.冷物结滞于胃也.虚人黄龙汤.或枳实理中加大黄.壮实者用备急丸热下之.夏月中.多有此舌.以人参白虎汤主之.通尖黑干边白舌(图缺)两感一二日间.便见中黑边白浓苔者.虽用大羌活汤.恐无济矣.黑边晕内微红舌(图缺)舌边围黑.中有红晕者.乃邪热入于心胞之候.故有此色.宜凉膈合大承气下之.中燥舌(图缺)舌苔中心黑浓而干.为热盛津枯之候.急宜生脉散合黄连解毒汤以解之.中黑无苔干燥舌(图缺)舌黑无苔而燥.津液受伤而虚火用事也.急宜生脉散合附子理中汤主之.黑中无苔枯瘦舌(图缺)伤寒八九日.过汗.津枯血燥.舌无苔而黑瘦.大便五六日不行.腹不硬满.神昏不得卧.或时呢喃叹息者.炙甘草汤.黑干短舌(图缺)舌至干黑而短.厥阴极热已深.或食填中脘.胀所致.急用大剂大承气下之.可救十中一二.服后.粪黄热退则生.粪黑热不止者死.灰色舌总论灰色舌、有阴阳之异.若直中阴经.则实时舌便灰黑而无积苔.若热传三阴.必四五日表证罢而苔变灰色也.有在根在尖在中者.有浑舌俱灰黑者.大抵传经热证.则有灰黑干苔.皆当攻下泄热.若直中三阴之灰黑无苔者.即当温经散寒.又有蓄血证.其人如狂.或瞑目谵语.亦有不狂不语.不知人事.而面黑舌灰者.当分轻重以攻其血.切勿误与冷水.引领败血入心而致不救也.纯灰舌(图缺)舌灰色无苔者.直中三阴而夹冷食也.脉必沉细而迟.不渴不烦者.附子理中四逆汤救之.次日.舌变灰中有微黄色者生.如渐渐灰缩干黑者死.灰中舌(图缺)灰色现于中央.而消渴、气上冲心、饥不欲食、食即吐蛔者.此热传厥阴之候.乌梅丸主之.灰黑苔干纹裂舌(图缺)土邪胜水.而舌见灰黑纹裂.凉膈调胃皆可下之.十中可救二三.下后.渴不止热不退者.不治.灰根黄尖中赤舌(图缺)舌根灰色而中红尖黄.乃肠胃燥热之证.若大渴谵语.五六日不大便.转矢气者.下之.如温病热病.恶寒脉浮者.凉膈、双解选用.灰色重晕舌(图缺)此瘟病热毒.传遍三阴也.热毒传内一次.舌即灰晕一层.毒盛故有重晕.最危之证.急宜凉膈、双解解毒.承气下之.一晕尚轻.二晕为重.三晕必死.亦有横纹二三层者.与此重晕不殊.灰黑干刺舌(图缺)灰黑舌中又有干刺.而见咽干、口燥、喘满.乃邪热结于少阴.当下之.然必待其转矢气者.方可下.若下之早.令人小便难.灰黑尖舌(图缺)已经汗解而见舌尖灰黑.有宿食未消.或又伤饮食.邪热复盛之故.调胃承气汤下之.灰黑尖干刺舌(图缺)舌尖灰黑有刺而干.是得病后犹加饮食之故.虽证见耳聋、胁痛、发热、口苦.不得用小柴胡.必大柴胡或调胃承气加消导药.方可取效.灰中墨滑舌(图缺)淡淡灰色中间.有滑苔四五点如墨汁.此热邪传里.而中有宿食未化也.大柴胡汤.灰黑多黄根少舌(图缺)舌灰色而根黄.乃热传厥阴.而胃中复有停滞也.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汗出不止者死.正气脱也.边灰中紫舌(图缺)舌边灰黑而中淡紫.时时自啮舌尖为爽.乃少阴厥气逆上.非药可治.红色舌总论夫红舌者.伏热内蓄于心胃.自里而达于表也.仲景云.冬伤于寒.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热病.故舌红而赤.又有瘟疫疫疠.一方之内.老幼之病皆同者.舌亦正赤而加积苔也.若更多食.则助热内蒸.故舌红面赤.甚者面目俱赤而舌疮也.然病有轻重.舌有微甚.且见于舌之根尖中下左右.疮蚀胀烂.瘪细长短.种种异形.皆瘟毒火热蕴化之所为也.其所治亦不同.当解者内解其毒.当砭者砭去其血.若论汤液.无过大小承气、黄连解毒、三黄石膏等.此类而推可也.纯红舌(图缺)舌见纯红色.乃瘟疫之邪热初蓄于内也.宜败毒散加减.或升麻葛根汤等治之.红中淡黑舌(图缺)舌红中见淡黑色而有滑者.乃太阳瘟疫也.如恶寒.有表证.双解散合解毒汤微微汗之.汗罢急下.如结胸烦躁直视者.不治.红中焦黑舌(图缺)舌见红色.中有黑形如小舌.乃瘟毒内结于胃.火极反兼水化也.宜凉膈散.若黑而干硬.以指甲刮之有声者.急用调胃承气汤下之.红中黑斑舌(图缺)见小黑斑星于红舌上者.乃瘟热乘虚入于阳明.胃热则发斑也.或身上亦兼有红赤斑者.宜黑参升麻汤、化斑汤等治之.红内黑尖舌(图缺)舌本红而尖黑者.足少阴瘟热乘于手少阴也.竹叶石膏汤.红色人字纹裂舌(图缺)舌红甚而又有纹裂者.阳明热毒熏蒸膈上.故现人字纹也.宜服凉膈散.如渴甚转矢气者.大承气下之.红断纹裂舌(图缺)相火来乘君位.致令舌红燥而纹裂作痛.宜黄连解毒汤加麦门冬寒润之.红内红星舌(图缺)舌见淡红色.又有大红星点如疮瘰者.湿热伤于脾土.罨而欲发黄之候.宜茵陈蒿汤、五苓散选用.深红虫碎舌(图缺)舌红更有红点.坑烂如虫蚀之状.乃水火不能既济.热毒炽盛也.不拘日数.宜小承气汤下之.不退、再以大承气下之.红色紫疮舌(图缺)瘟疫多有此舌.其证不恶寒.便作渴烦躁.或咳痰者.宜解毒汤加黑参、薄荷.并益元散治之.尺脉无者必死.战栗者亦死.红中微黄根舌(图缺)热入阳明胃腑.故舌根微黄.若头汗、身凉、小便难者.茵陈蒿汤加栀子、香豉.红中微黄滑舌(图缺)病五七日.舌中有黄苔.是阳明证.如脉沉实谵语.虽苔滑.宜大柴胡汤.若干燥者.此内邪热盛.急用大承气下之.红长胀退场门外舌(图缺)舌长大胀退场门外.是热毒乘心.内服泻心汤.外砭去恶血.再用片脑、人中黄掺舌上.即愈.红舌(图缺)舌频退场门为弄舌.至鼻尖上下或口角左右者.此为恶候.可用解毒汤加生地黄.效则生.不效则死.红痿舌(图缺)舌痿软而不能动者.乃是心脏受伤.当参脉证施治.然亦十难救一也.红硬舌(图缺)舌根强硬失音.或邪结咽嗌以致不语者.死证也.如脉有神而外证轻者.可用清心降火去风痰药.多有得生者.红尖出血舌(图缺)舌上出血如溅者.乃心脏邪热壅盛所致.宜犀角地黄汤加大黄、黄连辈治之.红中双灰干舌(图缺)瘟热病而舌见两路灰色.是病后复伤饮食所致.令人身热谵语.循衣撮空.如脉滑者.一下便安.如脉涩下出黑粪者死.红尖白根舌(图缺)红尖是本色.白苔为表邪.如恶寒、身热、头痛.宜汗之.不恶寒、身热、烦渴者.此太阳里证也.五苓散两解之.红战舌(图缺)舌战者.颤掉不安.蠕蠕动也.此证因汗多亡阳.或漏风所致.十全大补、大建中汤选用.红细枯长舌(图缺)舌色干红而长细者.乃少阴之气绝于内.而不上通于舌也.纵无他证.脉再衰绝.朝夕恐难保矣.红短白舌(图缺)口疮舌短有.声哑、咽干、烦躁者.乃瘟疫强汗.或伤寒未汗而变此证.宜黄连犀角汤、三黄石膏汤选用.边红通尖黑干舌(图缺)瘟病不知调治.或不禁饮食.或不服汤药.而致舌心干黑.急下一二次.少解再下.以平为期.红尖紫刺舌(图缺)汗后食复而见红尖紫刺.证甚危急.枳实栀子豉汤加大黄下之.仍刮去芒刺.不复生则安.再生则危.红尖黑根舌(图缺)瘟疫二三日.舌根灰黑.急用凉膈、双解微下之.至四五日后.火极似水.渐变深黑.下无济矣.若邪结于咽.目瞑脉绝油汗者.一二日内死.红嫩无津舌(图缺)汗下太过.津液耗竭.而舌色鲜红柔嫩如新生.望之似润.而实燥涸者.生脉散合人参三白汤治之.然多不应也.紫色舌总论紫舌苔者.酒后伤寒也.或大醉露卧当风.或已病而仍饮酒.或感冒不服药.而用葱姜热酒发汗.汗虽出而酒热留于心胞.冲行经络.故舌见紫色.而又有微白苔也.苔结舌之根尖.长短浓薄.涎滑干焦.种种不同.当参其源而治之.纯紫舌(图缺)伤寒以葱酒发汗.酒毒入心.或酒后伤寒.皆有此舌.宜升麻葛根汤加石膏、滑石.若心烦懊不安.栀子豉汤.不然.必发斑也.紫中红斑舌(图缺)舌浑紫而又满舌红斑.或浑身更有赤斑者.宜化斑汤、解毒汤.俱加葛根、黄连、青黛.有下证者.凉膈散.紫上白滑舌(图缺)舌紫而中见白苔者.酒后感寒.或误饮冷酒所致.亦令人头痛、恶寒、身热.随证解表可也.淡紫青筋舌(图缺)舌淡紫带青而润.中绊青黑筋者.乃直中阴经.必身凉、四肢厥冷.脉沉面黑.四逆、理中等治之.紫上赤肿干焦舌(图缺)舌边紫而中心赤肿.足阳明受邪.或已下.便食酒肉.邪热复聚所致.若赤肿津润.大柴胡微利之.若烦躁厥逆脉伏.先用枳实理中.次用小承气.紫上黄苔干燥舌(图缺)嗜酒之人伤于寒.至四五日.舌紫.上积干黄苔者.急用大承气下之.如表证未尽.用大柴胡汤.紫短舌(图缺)舌紫短而团KT 者.食滞中宫而热.传厥阴也.急用大承气汤下之.下后热退脉静舌柔和者生.否则死.紫上黄苔湿润舌(图缺)舌淡青紫而中有黄湿苔.此食伤太阴也.脉必沉细.心下脐旁按之硬痛或矢气者.小承气加生附子.或黄龙汤主之.紫尖蓓蕾舌(图缺)感寒之后.不戒酒食.而见咳嗽生痰.烦躁不宁.舌色淡紫.尖生蓓蕾.乃酒湿伤肺.味浓伤胃所致也.宜小柴胡汤加减治之.熟紫老干舌(图缺)舌全紫如煮熟者.乃热邪传入厥阴.至笃之兆.当归四逆汤.淡紫带青舌(图缺)舌色青紫无苔.且滑润瘦小.为直中肾肝阴证.吴茱萸汤、四逆汤急温之.淡紫灰心舌(图缺)舌淡紫而中心带灰.或青黑.不燥不湿者.为邪伤血分.虽有下证.只宜犀角地黄汤加酒大黄微利之.霉酱色苔舌总论霉酱色苔者.乃夹食伤寒.一二日间即有此舌.为寒伤太阴.食停胃腑之证.轻者苔色亦薄.虽腹痛.不下利.桂枝汤加橘、半,枳、朴.痛甚加大黄.冷食不消加干姜、浓朴.其苔色浓而腹痛甚不止者.必危.舌见酱色.乃黄兼黑色.为土邪传水.证必唇口干燥大渴.虽用下夺.鲜有得愈者.纯霉酱色舌(图缺)舌见霉色.乃饮食填塞于胃.复为寒邪郁遏.内热不得外泄.湿气熏蒸.罨而变此色也.其脉多沉紧.其人必烦躁腹痛.五七日下之不通者.必死.太阴少阴气绝也.中霉浮浓舌(图缺)伤寒不戒荤腻.致苔如酱饼浮于舌中.乃食滞中宫之象.如脉有胃气.不结代.嘴不尖.齿不燥.不下利者.可用枳实理中汤、加姜汁炒川连.若舌苔揩去复长仍前者.必难救也.霉色中黄苔舌(图缺)舌霉色中有黄苔.乃湿热之物郁滞中宫也.二陈加枳实、黄连.若苔干黄.更加酒大黄下之.蓝色苔舌总论蓝色苔者.乃肝木之色发见于外也.伤寒病久.已经汗下.胃气已伤.致心火无气.胃土无根据.肺无所生.木无所畏.故乘膈上而见纯蓝色.是金木相并.火土气绝之候.是以必死.如微蓝、或稍见蓝纹.犹可用温胃健脾.调肝益肺药治之.如纯蓝色者.是肝木独盛无畏.虽无他证.必死.微蓝舌(图缺)舌见纯蓝色.中土阳气衰微.百不一生之候.切勿用药.蓝纹舌(图缺)舌见蓝纹.乃胃土气衰.木气相乘之候.小柴胡去黄芩、加炮姜.若因寒物结滞.急宜附子理中、大建中汤.妊娠伤寒舌总论妊娠伤寒.邪入经络.轻则母病.重则子伤.枝伤果必坠.理所必然.故凡治此.当先固其胎气.胎安则子母俱安.面以候母.舌以候子.色泽则安.色败则毙.面赤舌青者.子死母活.面舌俱青沫出者.母子俱死.亦有面舌俱白.母子皆死者.盖谓色不泽也.孕妇伤寒白苔舌(图缺)孕妇初伤于寒.而见面赤舌上白滑.即当微汗以解其表.如面舌俱白.因发热多饮冷水.阳极变阴所致.当用温中之药.若见厥冷烦躁.误与凉剂.则厥逆吐利而死.孕妇伤寒黄苔舌(图缺)妊娠面赤舌黄.五六日里证见.当微利之.庶免热邪伤胎之患.若面舌俱黄.此失于发汗.湿热入里所致.当用清热利水药.孕妇伤寒灰黑舌(图缺)妊娠面舌俱黑.水火相刑.不必问其月数.子母俱死.面赤舌微黑者.还当保胎.如见灰黑.乃邪入子宫.其胎必不能固.若面赤者.根本未伤.当急下以救其母.孕妇伤寒纯赤舌(图缺)妊娠伤寒温热.而见面舌俱赤.宜随证汗下.子母无虞.伤寒面色皎白.而舌赤者.母气素虚.当用姜、桂等药.桂不坠胎.庞安常所言也.若面黑舌赤.亦非吉兆.若在临月.则子得生而母当殒.孕妇伤寒紫青舌(图缺)。
《伤寒论》舌诊汇总
《伤寒论》舌诊汇总《伤寒论》之舌诊内容包括察舌体、望舌苔、问舌觉3部分。
《伤寒论》全文论及舌诊者共有23条,病证涉及太阳、阳明、少阳、少阴、三阳合病、少阳阳明合病等。
然后世论《伤寒论》诊法者,多重脉证而轻舌诊,舌诊之论多散见于各类伤寒研究专著中,很少有人专门系统论及。
笔者认为,张仲景舌诊之法与临床结合紧密,颇具实用价值,故很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1 舌诊的方法察舌体正常舌体红润、柔和而灵动,反映脏腑气血充盈,故察舌体可诊脏腑气血之盛衰。
舌痿指舌体痿软无力, 主筋脉失养。
如《伤寒论译释》载“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第14 条曰:厥, 脉紧, 不可发汗, 发汗则声乱咽嘶, 舌痿, 声不得前。
”本证厥而脉紧, 实为少阴伤寒之证, 法当温里, 而反发汗, 损伤少阴之气, 少阴之脉挟舌本, 汗出津伤, 舌体失养, 故舌痿。
舌不得前是指舌短难伸, 舌本已强, 转动不能。
主阳衰寒凝之危侯。
如《伤寒论译释》载“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第132 条:“⋯⋯此为除中,口虽欲言, 舌不得前。
”该证本属阳虚挟饮之证, 误下后, 阳虚已极, 而谷气多入, 遂致胃气将绝之“除中”。
此时之口虽欲言、舌不得前, 乃因阳绝寒凝, 气已衰脱, 不能运转舌体所致。
口舌生疮《伤寒论》本作“口伤烂赤”, 是指口舌红肿糜烂, 多为火热循经上炎灼伤口舌所致。
如335 条云:“⋯⋯厥深者热亦深, 厥微者热亦微。
厥应下之, 而反发汗者, 必口伤烂赤。
”本证之热厥为热邪郁伏于里, 本不可汗, 发汗则伤津助阳, 火热上蒸, 因致口伤烂赤。
舌上白苔即舌面铺苔色白, 不燥不腻, 主表证。
如230 条:“阳明病, 胁下硬满, 不大便而呕, 舌上白苔者, 可与小柴胡汤。
”本证舌上白苔者为邪未入腑, 乃少阳气滞津结的标志, 所以不可攻下, 而宜小柴胡汤和解枢机, 使汗出而邪解。
舌苔白滑指舌上苔白而滑润, 主寒证。
如129 条:“⋯⋯名曰脏结, 舌上白胎滑者, 难治。
《伤寒舌鉴》
《伤寒舌鉴》灰色舌总论灰色舌、有阴阳之异.若直中阴经.则实时舌便灰黑而无积苔.若热传三阴.必四五日表证罢而苔变灰色也.有在根在尖在中者.有浑舌俱灰黑者.大抵传经热证.则有灰黑干苔.皆当攻下泄热.若直中三阴之灰黑无苔者.即当温经散寒.又有蓄血证.其人如狂.或瞑目谵语.亦有不狂不语.不知人事.而面黑舌灰者.当分轻重以攻其血.切勿误与冷水.引领败血入心而致不救也.纯灰舌(图缺)舌灰色无苔者.直中三阴而夹冷食也.脉必沉细而迟.不渴不烦者.附子理中四逆汤救之.次日.舌变灰中有微黄色者生.如渐渐灰缩干黑者死.灰中舌(图缺)灰色现于中央.而消渴、气上冲心、饥不欲食、食即吐蛔者.此热传厥阴之候.乌梅丸主之.灰黑苔干纹裂舌(图缺)土邪胜水.而舌见灰黑纹裂.凉膈调胃皆可下之.十中可救二三.下后.渴不止热不退者.不治.灰根黄尖中赤舌(图缺)舌根灰色而中红尖黄.乃肠胃燥热之证.若大渴谵语.五六日不大便.转矢气者.下之.如温病热病.恶寒脉浮者.凉膈、双解选用.灰色重晕舌(图缺)此瘟病热毒.传遍三阴也.热毒传内一次.舌即灰晕一层.毒盛故有重晕.最危之证.急宜凉膈、双解解毒.承气下之.一晕尚轻.二晕为重.三晕必死.亦有横纹二三层者.与此重晕不殊.灰黑干刺舌(图缺)灰黑舌中又有干刺.而见咽干、口燥、喘满.乃邪热结于少阴.当下之.然必待其转矢气者.方可下.若下之早.令人小便难.灰黑尖舌(图缺)已经汗解而见舌尖灰黑.有宿食未消.或又伤饮食.邪热复盛之故.调胃承气汤下之.灰黑尖干刺舌(图缺)舌尖灰黑有刺而干.是得病后犹加饮食之故.虽证见耳聋、胁痛、发热、口苦.不得用小柴胡.必大柴胡或调胃承气加消导药.方可取效.灰中墨滑舌(图缺)淡淡灰色中间.有滑苔四五点如墨汁.此热邪传里.而中有宿食未化也.大柴胡汤.灰黑多黄根少舌(图缺)舌灰色而根黄.乃热传厥阴.而胃中复有停滞也.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汗出不止者死.正气脱也.边灰中紫舌(图缺)舌边灰黑而中淡紫.时时自啮舌尖为爽.乃少阴厥气逆上.非药可治.。
一百二十图舌象——《伤寒舌鉴注释》
一百二十图舌象——《伤寒舌鉴注释》
导读
“尝读仲景书,止言舌白、苔滑,并无黄、黑、刺、裂……”历朝历代的人不断诠释各科中医药学典籍并著书传世,而以舌象辨证为主的古典医著却少之又少。
《伤寒舌鉴》就是那么一部珍贵的舌诊专著,专为论伤寒病舌象而设,案临床所见分八种舌象分论之,集图一百二十幅。
《伤寒舌鉴》图中到底有何奥秘?
基本信息
《伤寒舌鉴注释》
定价:29
作者:马一森编著
开本:32开
字数:138千字
页数:169
装帧:平装
出版时间:2016年9月
ISBN:9787513235495
内容简介
《伤寒舌鉴》是清代张登所著的一本舌诊专著,书中载有一百二十幅舌象图。
以仲景伤寒六经辨证为主,按六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介绍了各种舌象。
由马一森编著的《伤寒舌鉴注释》一书是对《伤寒舌鉴》进行注释,能更好地让临床医生在六经辨证中结合舌象诊断疾病。
作者简介
马一森,男,出身于中医世家。
1982年考取了全国个体开业行医证书。
开始挂牌开馆行医治病。
先后在北京多家药店,医馆,中医门诊部,医院坐诊。
现工作于北京国都医院任中医科主任。
图书目录
白苔舌总论
微白滑苔舌
薄白滑苔舌
厚白滑苔舌
干厚白苔舌
白苔黄心舌
白苔黄边舌
干白苔黑心舌白滑苔尖灰刺舌白苔满黑刺干舌……
霉酱色苔舌总论纯霉酱色舌
中霉浮厚舌
霉色中黄苔舌蓝色苔舌总论微蓝舌
蓝纹舌
妊娠伤寒舌总论孕妇伤寒白苔舌孕妇伤寒黄苔舌孕妇伤寒灰黑舌孕妇伤寒纯赤舌孕妇伤寒紫青舌孕妇伤寒卷短舌
样书展示
版权声明。
红色舌总论《伤寒舌鉴》
红色舌总论《伤寒舌鉴》
黄连辈治之.
红中双灰干舌
瘟热病而舌见两路灰色.是病后复伤饮食所致.令人身热谵语.循衣撮空.如脉滑者.一下便安.如脉涩下出黑粪者死.红尖白根舌
红尖是本色.白苔为表邪.如恶寒、身热、头痛.宜汗之.不恶寒、身热、烦渴者.此太阳里证也.五苓散两解之.
红战舌
舌战者.颤掉不安.蠕蠕动也.此证因汗多亡阳.或漏风所致.十全大补、大建中汤选用.
红细枯长舌
舌色干红而长细者.乃少阴之气绝于内.而不上通于舌也.纵无他证.脉再衰绝.朝夕恐难保矣.
红短白舌
口疮舌短有.声哑、咽干、烦躁者.乃瘟疫强汗.或伤寒未汗而变此证.宜黄连犀角汤、三黄石膏汤选用.
边红通尖黑干舌
瘟病不知调治.或不禁饮食.或不服汤药.而致舌心干黑.急下一二次.少解再下.以平为期.
红尖紫刺舌
汗后食复而见红尖紫刺.证甚危急.枳实栀子豉汤加大黄下之.仍刮去芒刺.不复生则安.再生则危.
红尖黑根舌
瘟疫二三日.舌根灰黑.急用凉膈、双解微下之.至四五日后.火极似水.渐变深黑.下无济矣.若邪结于咽.目瞑脉绝油汗者.一二日内死.
红嫩无津舌
汗下太过.津液耗竭.而舌色鲜红柔嫩如新生.望之似润.而实燥涸者.生脉散合人参三白汤治之.然多不应也.
摘自:中医宝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微白滑苔舌\pt108a1.bmp\r
寒邪初入太阳。头疼、身热、恶寒、舌色微白有津。香苏散、羌活汤之类发散之。
\r薄白滑苔舌\pt108a2.bmp\r
此太阳里证舌也。二三日未曾汗。故邪入丹田渐深。急宜汗之。或太阳与少阳合病。有此舌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下利而渴者。解毒汤。如黑根多、白尖少、中不甚红者。难治。
\r白苔尖红舌\pt108a21.bmp\r
满舌白滑而尖却鲜红者。乃热邪内盛。而复感客寒入少阳经也。小柴胡汤加减。
\r白苔中红舌\pt108a22.bmp\r
此太阳初传经之舌也。无汗者发汗。有汗者解肌。亦有少阳经者。小柴胡汤加减。
\r白苔变黄舌\pt108a23.bmp\r
\r白苔尖根俱黑舌\pt108a26.bmp\r
舌根尖俱黑而中白。乃金水太过。火土气绝于内。虽无凶证。亦必死也。
\r熟白舌\pt108a27.bmp\r
白苔老极。如煮熟相似者。心气绝而肺色乘于上也,始因食瓜果冰水等物。阳气不得发越所致。为必死候。
用枳实、理中。间有生者。
\r淡白透明舌\pt108a28.bmp\r
\r黄干舌\pt108a32.bmp\r
舌见干黄。里热已极。急下勿缓。下后脉静身凉者生。反大热而喘脉躁者死。
\r黄苔黑滑舌\pt108a33.bmp\r
舌黄而有黑滑者。阳明里证具也。虽不干燥。亦当下之。下后身凉脉静者生。大热脉躁者死。
\r黄苔黑斑舌\pt108a34.bmp\r
黄苔中乱生黑斑者。其证必大渴谵语。身无斑者。大承气下之。如脉涩、谵语,循衣摸床、身黄斑黑者。俱
舌苔者。小青龙汤。夏月多汗自利。人参白虎汤。
\r脏结白滑舌\pt108a12.bmp\r
或左或右。半边白苔。半边或黑或老黄者。寒邪结在脏也。黄连汤加附子。结在咽者。不能语言。宜生脉
散合四逆汤。可救十中一二。
\r白苔黑斑舌\pt108a13.bmp\r
白苔中有黑小斑点乱生者。乃水来克火。如无恶候。以凉膈散承气汤下之。十中可救一二。
舌乃心之苗。心属南方火。当赤色。今反见白色者。是火不能制金也。初则寒郁皮肤。毛窍不得疏通。热气不得外泄。
故恶寒发热。在太阳经。则头痛、身热,项背强、腰脊疼、等症。传至阳明经。则有白屑满舌。虽症有烦躁。如脉浮紧
者。犹当汗之。在少阳经者。则白苔白滑。用小柴胡汤和之。胃虚者。理中汤温之。如白色少变黄者。大柴胡。大小承
正其错误。削其繁芜。汰其无预于伤寒者。而参入家大人治案所纪。及己所亲历。共得一百二十图。命曰伤寒舌鉴。授
之剞劂。以公同志临证之一助云。
\x康熙戊申年秋月诞先张登书于 永堂\x
<目录>
<篇名>白苔舌总论
属性:伤寒邪在皮毛。初则舌有白沫。次则白涎白滑。再次白屑白 。有舌中、舌尖、舌根之不同。是寒邪入经之微甚也。
分轻重泻之。初则微黄。次则深黄有滑。甚则干黄焦黄也。其证有大热、大渴、便秘、谵语、痞结、自利。或因失
汗发黄。或蓄血如狂。皆湿热太盛。小便不利所致。若目白如金。身黄如橘。宜茵陈蒿汤,五苓散。栀子柏皮汤等。如
蓄血在上焦。犀角地黄汤。中焦、桃仁承气汤。下焦,代抵当汤。凡血证见血则愈。切不可与冷水。饮之必死。大抵舌
\r黄根白尖短缩舌\pt108a46.bmp\r
舌见根黄尖白而短硬。不燥不滑。但不能伸出。证多谵妄烦乱。此痰挟宿食占据中宫也。大承气加姜、半主之。
<目录>
<篇名>黑苔舌总论
属性:伤寒五七日。舌见黑苔。最为危候。表证皆无此舌。如两感一二日间见之。必死。若白苔上渐渐中心黑者。是
伤寒邪热传里之候。红舌上渐渐黑者。乃瘟疫传变。坏证将至也。盖舌色本赤。今见黑者。乃水来克火。水极
苔也。观仲景论中。一见舌白、苔滑。即言难治。安有失治而致变者乎。所以仲景止言白苔。已见一斑。不烦琐屑。后
人无先圣治未病之能。势不得不反复辨论以启蒙昧。盖邪气入里。其虚实寒热之机。必现于舌。非若脉法之隐而不显也。
况阴盛格阳。与邪热郁伏。多有假证假脉。惟验舌上苔色之滑、燥、浓、薄。昭若冰鉴。无所遁形。由是取观舌心法。
白苔中生满干黑芒刺。乃少阳之里证也。其证不恶寒反恶热者。大柴胡加芒硝急下之。然亦危证也。
\r白滑苔黑心舌\pt108a10.bmp\r
白苔中黑。为表那入里之候。大热谵语。承气等下之。倘食复而发热、或利不止者。难治。
\r半边白滑舌\pt108a11.bmp\r
白苔见于一边。无论左右。皆属半表半里。宜小柴胡汤。左加葛根。右加茯苓。有咳嗽引胁下痛、而见此
似火。火过炭黑之理。然有纯黑、有黑晕、有刺、有隔瓣、有瓣底红、瓣底黑者。大抵尖黑犹轻。根黑最重。
如全黑者。总使神丹。亦难救疗也。
\r纯黑舌\pt108a47.bmp\r
遍舌黑苔。是火极似水。脏气已绝。脉必代结。一二日中必死。切勿用药。
\r黑苔瓣底红舌\pt108a48.bmp\r
黄苔久而变黑。实热亢极之候。又未经服药。肆意饮食。而见脉伏、目闭、口开、独语、谵妄。医遇此
邪虽入里。而尖白未黄。不可用承气。宜大柴胡汤加减。下后无他证。安卧神清。可生。倘再.bmp\r
此阳明里证舌也。黄乃土之色。因邪热上攻。致令舌有双黄。如脉长恶热。转矢气烦躁者。大柴胡调胃承
气下之。
\r白苔双黑舌\pt108a18.bmp\r
白苔中见黑色两条。乃太阳少阳之邪入于胃。因土气衰绝。故手足厥冷。胸中结痛也。理中汤泻心汤选用。
\r黄大胀满舌\pt108a42.bmp\r
舌黄而胀大者。乃阳明胃经湿热也。证必身黄、便秘、烦躁。茵陈蒿汤。如大便自利而发黄者。五苓散加
茵陈、栀子、黄连等治之。
\r黄尖白根舌\pt108a43.bmp\r
舌根白尖黄。其色倒见。必是少阳经传阳明府病。若阳明证多者。大柴胡汤。少阳证多者。小柴胡汤。如
此阳明府兼太阳舌,其苔边白中心干黑者。因汗不彻。传至阳明所致。必微汗出、不恶寒、脉沉者。可下
之。如二三日未曾汗。有此舌必死。
\r白滑苔尖灰刺舌\pt108a8.bmp\r
此阳明府兼少阳舌也。三四日自利脉长者生。弦数者死。如有宿食。用大承气下之。十可全五。
\r白苔满黑刺干舌\pt108a9.bmp\r
瘀血也。抵当汤。结胸。大陷胸汤。
\r黄尖舌\pt108a37.bmp\r
舌尖苔黄。热邪初传胃腑也。当用调胃承气汤。如脉浮恶寒。表证未尽。大柴胡两解之。
\r黄苔灰根舌\pt108a38.bmp\r
舌根灰色而尖黄。虽比黑根少轻。如再过一二日。亦黑也。难治。无烦躁直视。脉沉而有力者。大柴胡加减治之。
\r白苔黄心舌\pt108a5.bmp\r
此太阳经初传阳明府病舌也。若微黄而润。宜再汗。待苔燥里证具。则下之。若烦躁呕吐。大柴胡汤加减。
亦有下淡黄水沫。无稀粪者。大承气汤下之。
\r白苔黄边舌\pt108a6.bmp\r
舌中见白苔。外有微黄者。必作泄。宜用解毒汤。恶寒者五苓散。
\r干白苔黑心舌\pt108a7.bmp\r
谵语烦躁者。调胃承气汤。
\r黄根白尖舌\pt108a44.bmp\r
舌尖白根黄。乃表邪少而里邪多也。天水散、凉膈散合用。如阳明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必发黄。
茵陈蒿汤。
\r黄根灰尖舌\pt108a45.bmp\r
舌乃火位。今见根黄尖灰。是土来侮火也。不吐不利、心烦而渴者。乃胃中有郁热也。调胃承气加黄连。
\r浓白滑苔舌\pt108a3.bmp\r
病三四日。其邪只在太阳。故苔纯白而浓。却不干燥。其证头疼发热。脉浮而紧。解表自愈。
\r干浓白苔舌\pt108a4.bmp\r
病四五日。未经发汗。邪热渐深。少有微渴。过饮生冷。停积胸中。营热胃冷。故令发热烦躁。四肢逆冷。
而苔白干浓。满口白屑。宜四逆散加干姜。
书名:伤寒舌鉴
作者:张登
朝代:清·康熙戊申年
年份:公元1668年
<目录>
<篇名>自序
属性:尝读仲景书。止言舌白、苔滑。并无黄、黑、刺、裂。至金镜录始集三十六图。逮后观舌心法。广至一百三十有七。
何后世证变之多若此。宁知伤寒自表传里。舌苔必由白滑而变他色。不似伏邪瘟疫等热毒。自内达外之一病便见黄黑诸
证。必掘开舌苔。视瓣底红者。可用大承气下之。
\r黑苔瓣底黑舌\pt108a49.bmp\r
凡见瓣底黑者。不可用药。虽无恶候。脉亦暴绝。必死不治。
\r满黑刺底红舌\pt108a50.bmp\r
满舌黑苔。干燥而生大刺。揉之触手而响。掘开刺底红色者。心神尚在。虽火过极。下之可生。有肥盛多
湿热人。感冒发热。痞胀闷乱。一见此舌。急用大陷胸丸攻下。后与小陷胸汤调理。
/
/andyzeng981
/iknow
<篇名>伤寒舌鉴
不治。下出稀黑粪者死。
\r黄苔中黑通尖舌\pt108a35.bmp\r
黄苔从中至尖通黑者。乃火土燥而热毒最深也。两感伤寒必死。恶寒甚者亦死。如不恶寒。口燥咽干而下
利臭水者。可用调胃承气汤下之。十中可救四五。口干齿燥。形脱者。不治。
\r老黄隔瓣舌\pt108a36.bmp\r
舌黄干涩而有隔瓣者。乃邪热入胃。毒结已深。烦躁而渴者。大承气汤。发黄者。茵陈蒿汤。少腹痛者。有
少阳证罢。初见阳明里证。故苔变黄色。兼矢气者。大柴胡汤下之。
\r白尖红根舌\pt108a24.bmp\r
舌尖苔白。邪在半表半里也。其证寒热、耳聋、口苦、胁痛、脉弦。小柴胡汤和解之。
\r白苔尖灰根黄舌\pt108a25.bm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