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认识液体
三年科学下册第3单元第3课认识液体
比较各种不同液体的性质
油 水 牛奶 蜂蜜
透明度
共同性 质
颜色 气味
比较不同液体的重量: 1、使用天平前天平的两 边一定是平衡的。 2、在大小相同的量杯里 倒进相同体积的油、水、 牛奶、蜂蜜,比较它们的 重量是不是相同。
不同的液体不一样重。
把不同的液体同时倒一点 在斜放的扳子上:
1、液体一定要同时倒。 2、让液体自己流,不要借 助外力。
不同的液体流动的快慢 (粘稠度)不同。
分别将不同的液体滴一滴 在蜡纸上,晃动蜡纸。
液体在蜡纸上来回滚动, 说明液体都具有表面张
力。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液体》优质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液体》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液体》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了解液体的特点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液体的定义、液体的特点、液体的常见类型等,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液体并不陌生,生活中处处都有液体的存在。
但是,他们对液体的本质特征和分类可能还没有清晰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深入了解液体的特点和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液体的定义,了解液体的特点和常见类型,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描述液体。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液体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类型。
2.教学难点: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和液体的表面张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液体的特点和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液体,激发学生对液体的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液体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类型,引导学生了解液体的重要性。
3.观察与实验: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究液体的性质,如表面张力、流动性等。
4.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分享观察和实验心得,总结液体的特点。
5.巩固提高:通过课后小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生活中常见的液体。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液体的特点和重要性。
33认识液体 ppt课件
1
2020/11/13
认识液体
2
精品资料
•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2020/11/13
7
怎样进一步来 研究这几种液 体?
2020/11/13
8
通 过 实 验 进 一 步 研 究
2020/11/13
(1)相同体积 的水、蜂蜜、油, 谁轻谁重?
(2)这三种液 体流动的快慢?
(3)三种液体 滴在蜡纸上会发 生什么现象?
9
称相同体积、不同液体的重量
液体名称
轻
重
水和油 水和蜜 油和蜜
油
水
水
蜜
油
蜜
结论:相同体积的液体,( 重量 )可能不同。
2020/11/13
10
三种液体流动的速度不同
水
油 蜂蜜
流动速度 快 不快不慢 慢
2020/11/13
11
三种液体滴在蜡纸上会发生什么现象?
2020/11/13
12
1.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研究液体?
2020/11/13
13
1.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研究液体? 2.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继续研究?
2020/11/13
14
1.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研究液体?
2.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继续研究?
3.你有什么收获?
2020/11/13
15
再见!
2020/11/13
16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食用油 牛奶
清水 蜂蜜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教学设计4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固体》、《认识气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液体,并了解液体的一些基本性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物和简单的实验,使学生对液体有更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身边的物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液体的概念、性质和用途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液体的概念,认识常见的液体,学会用科学的词汇描述液体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液体的一些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液体的概念,常见液体的特点。
2.难点:液体性质的探究,液体用途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液体物品(如水、盐水、酒精等)、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滴管等)、课件。
2.学具:学生实验用品(如烧杯、试管、滴管等)、观察记录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液体物品,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固体、气体知识,自然而然地引入液体概念。
2.呈现(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液体的特点,如流动性、不可压缩性等,同时展示各种液体的图片,让学生对液体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液体的性质,如密度、溶解性等,并用实验器材进行验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完成观察记录表,进一步巩固对液体性质的认识。
3-9《认识液体》(教学设计)2023秋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1.采用“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总结液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分析实验现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结合“案例分析”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提出生活中的液体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强化生活与科学的紧密联系。
(2)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解释: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和记录各种液体的形状、流动性和表面张力等现象,进而分析和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这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进行推理和解释。
(3)液体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将所学液体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解释生活中的液体现象、提出合理的液体使用建议等。这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液体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液体现象,并提出合理的液体使用建议。例如,学生能够说明为什么液体会有流动性,以及如何合理使用液体等。
3.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与他人交流讨论,共同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通过合作,学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共享意识。
4.学生对科学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对液体知识充满好奇。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并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激发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液体的流动性:液体会流动,填充容器。
-液体的表面张力:液体表面趋于收缩,形成表面张力。
互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观察和记录液体的特征。
巩固: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对液体特征的理解。
提问: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教学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液体知识。
苏教版科学三下《认识液体》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下《认识液体》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液体》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液体的特征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液体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性质,从而提高学生对液体的认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液体并不陌生。
但学生对液体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对液体的性质和特点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交流,深入了解液体的性质,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液体的特征和性质,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液体的特征和性质。
2.难点:液体性质的实验验证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液体的性质。
2.运用观察法、实验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活中的液体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液体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液体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了解液体的基本性质。
3.观察与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液体的特点,进行实验验证液体的性质。
4.交流与分享:小组内交流实验结果,分享液体性质的认识。
5.总结与拓展:总结液体的性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6.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液体性质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突出液体的特征和性质。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液体特征和性质1.液体有固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
苏教版科学三下《认识液体》优质课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下《认识液体》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液体》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的一个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液体的一些基本性质,如液体的形状、体积、流动性和表面张力等。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液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但是对于液体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液体,但是对于液体的基本性质还没有系统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液体的这些基本性质,并能够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描述。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液体的形状、体积、流动性和表面张力等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对科学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液体的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发现和解释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实验探究为主,结合讲授法和提问法。
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液体的基本性质,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液体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液体的形状、体积和流动性。
3.实验总结: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液体的基本性质。
4.表面张力实验:学生进行表面张力实验,观察和解释表面张力现象。
5.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液体的基本性质,强调表面张力的重要性。
6.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液体,描述它们的特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液体的基本性质1.形状: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随容器的形状而变化。
2.体积:液体占有空间的大小,不同液体的体积不同。
3.流动性:液体能够流动,没有固定的方向。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固体》、《认识气体》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认识液体,了解液体的特点和性质,以及液体的用途。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验材料,使得学生能够在动手动脑中学习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液体这一概念,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所接触,但可能没有系统地了解过液体的特点和性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认识液体,了解液体的特点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认识液体,了解液体的特点和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液体的特点和性质。
2.实验操作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液体的外观、状态等,了解液体的特点。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探究液体的性质。
3.交流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共同探讨液体的特点和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各种液体(如水、酒精、盐水等)、容器、滴管、实验记录表格等。
2.教学课件:液体图片、实验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液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液体,激发学生学习液体的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液体?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液体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验,呈现液体的特点和性质。
首先,教师演示一个简单的液体扩散实验,让学生观察液体在容器中的扩散现象。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液体的状态、颜色、气味等,让学生了解液体的外观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液体的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说课稿1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了解液体的特征,以及液体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液体物质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液体的本质特征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探究。
此外,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液体的特征,能用液体的特征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学会探究液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液体与生活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液体的特征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液体本质特征的探究与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生活用品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出示生活中的液体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液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活动: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探究液体的特征。
a.观察液体的外观特征,如颜色、透明度等。
b.实验探究液体的密度、表面张力等特性。
c.分析液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饮料、清洁剂等。
3.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液体的特征,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液体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4.拓展延伸:出示一些与液体相关的现象,让学生课后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特征:颜色、透明度、密度、表面张力等2.生活应用:饮料、清洁剂等3.液体与生活的关系八. 说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实验、讨论等。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了解液体的特点,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对液体进行分类。
教材内容丰富,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了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掌握液体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交流能力,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兴趣较为浓厚。
但学生在液体方面的知识储备有限,对液体的特点和分类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他们建立液体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液体的特点,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对液体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液体的特点,液体分类的方法。
2.难点:液体分类的依据,实验操作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液体样品、实验器材、教学课件。
2.学具:实验记录表、液体样品、实验器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液体样品,引导学生关注液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液体的特点,如: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等。
然后讲解液体分类的方法,如:按照物质组成、温度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液体的特点,尝试对液体进行分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液体分类的依据。
学生互相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液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教学设计3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认识固体》、《认识气体》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认识液体及其特性。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生活中的液体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液体的特性和液体的微观结构,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液体的特性,并激发学生对液体微观结构的好奇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液体,了解液体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液体,了解液体的特性。
2.难点:理解液体的微观结构。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发现液体的特性,理解液体的微观结构。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实验器材,如各种液体、容器等。
2.学生准备:学生自带一些液体物品,如矿泉水、牛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认识固体》、《认识气体》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教师展示一些液体物品,如矿泉水、牛奶等,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液体的定义和特性,让学生初步了解液体的概念。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液体物品,并讨论它们的特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液体的特性。
实验内容包括:液体的形状、液体的流动性、液体的高度等。
教师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液体特性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苏教版科学三下《认识液体》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下《认识液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认识液体》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固体》、《认识气体》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课。
教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液体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认识液体的性质,了解液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兴趣浓厚。
但是,对于液体的性质和特点,学生可能只是有一些感性的认识,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深入了解液体的性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学生能够了解液体的性质,知道液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对生活的关注,对大自然的敬畏。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液体的性质和特点。
教学难点:液体表面张力和毛细现象的解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观察法、实验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深入了解液体的性质。
同时,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物品,引导学生关注液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液体的性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液体的性质,如颜色、透明度、流动性等。
3.总结液体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液体的特点。
4.探究液体表面张力: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液体表面的现象,如水滴的形成、液体在容器边缘的爬升等,引导学生理解表面张力的概念。
5.探究毛细现象: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毛细管中的液体上升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毛细现象的原因。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9节《认识液体》第3课时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9节《认识液体》第3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9节《认识液体》第3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液体的一些基本性质(如颜色、气味、味道)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进一步了解液体的其他性质,如密度、表面张力等。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和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液体的基本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液体的密度、表面张力等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发现液体的这些性质,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液体的密度、表面张力等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乐于探究液体的性质,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液体的密度、表面张力等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液体的表面张力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液体密度、表面张力知识解释现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法”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自主发现液体的性质,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
同时,我还会运用多媒体手段,如课件、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现象,如硬币浮在水面上,引导学生思考液体的一些特殊性质。
2.观察与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液体的一些性质,如表面张力、密度等。
3.引导发现: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并解释原因。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液体》优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液体》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液体》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了解液体的特点、液体的不同状态以及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液体这个概念,他们可能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
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逐步发展,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液体的特点,掌握液体的不同状态以及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液体的特点、液体的不同状态以及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教学难点: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液体的特点。
2.实验教学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液体的不同状态和相互作用。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液体物品(如水、牛奶、橙汁等)、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滴管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用于记录实验现象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液体物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液体?液体有哪些特点?呈现(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液体的特点,如流动性、不可压缩性等。
2.教师讲解液体的不同状态,如液态、气态和固态。
操练(15分钟)1.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学生动手操作,记录实验现象。
巩固(10分钟)1.教师提问: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原理?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讲解。
拓展(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苏教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3.2认识液体 (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上3.2《认识液体》教案落下。
展示流动的沙图片,解释:沙在沙漏中快速流动,但它是由微小的沙粒构成的,每一粒流沙都是固体,因此流动的沙是固体。
二、不同液体性质的比较展示四种液体:水、油、蜂蜜、牛奶,这四种液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请用眼睛观察它们的颜色、透明度和流动性,用鼻子闻液体的气味,找出它们的特点并记录。
观察记录:得出结论: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有流动性。
教师总结:不同液体在颜色、气味、透明度等方面有所不同;液体的共同性质是没有固定的形状,有流动性。
三、液体流动速度的比较展示四种液体:水、油、蜂蜜、牛奶,这四种液体谁的流动速度最快?实验步骤:(1)将板子按照下图所示进行摆放,然后在板子上端的同一直线上,分别滴下四种液体。
(2)观察四种液体的流动情况,并记录下来。
注意事项:几种液体应该同时倾倒。
下面要用盘子接住,防止液体流到桌面上。
观看实验视频《液体流动速度的比较》实验记录:思考、记录、讨论、总结思考并猜测答案。
实验并记录速度。
通过观察记录使学生明白不同液体在颜色、气味、透明度等方面有所不同。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不同的液体流动的速度是不同的。
实验材料:材料:量筒或量杯、烧杯、水等实验步骤:(1)略倾斜量筒,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3)将一定量的水分别倒在不同容器里,再倒入量筒中测量它的体积。
观看实验视频《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实验结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五、比较不同液体的质量实验材料:电子天平、量筒或量杯、同样大小的小烧杯、水、油等。
实验步骤:(1)利用量筒或量杯分别测取50毫升的水和油,分别倒入相同型号的小烧杯中。
(2)用电子天平比较两杯液体的质量。
(3)对测量的数据进行记录。
实验结果:实验分析:由电子天平的读数可知,相同体积的油比水要轻一些。
实验结论: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质量。
相同体积的不同液体的质量不同,本实验中相同体积的油比水轻一些。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3.认识液体》(3)
3、认识液体一、教学目标1、会用感官和简单的实验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2、能运用多种方式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3、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烧杯、试管、油、水、蜂蜜、牛奶等分组实验材料:试管、烧杯、滴管、蜡光纸、上述四种液体各一杯、实验记录等学生准备:事先分组,明确分工三、教学过程(一)认识液体1、指导学生认识物体的方法认识一种物体,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看、闻、摸、尝等等)2、出示四种液体:水、油、蜂蜜、牛奶师问:这是四种液体,你们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吗?(动作夸张,语气神秘)3、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认识,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观察的方法去认识。
如:看、闻、尝等方法。
4、观察完毕后,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观察所得,并说说自己这样判断的理由。
(二)初步猜想1、我们认识了这四种液体,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个试管。
你们最想怎样做实验?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实验设想,并且引导学生把这四种液体倒在试管里。
2、猜想:假如我们把这四种液体倒在一起,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呢?学生交流各自的猜想,并说说这样猜想的理由(三)验证猜想1、我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怎样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呢?最好的办法就是……2、指导学生填写实验记录,并根据实验记录去完成实验。
3、学生交流实验的结果,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出来。
(四)深入探究1、这样的结果,大家事先有没有想到?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老师事前也做过了这个实验,也感到非常地困惑。
事后,我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采集了一些数据。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能从这些数据中发现什么吗?出示几种液体的密度,让学生观察,从中发现规律2、学生小结:……………………(五)继续猜想1、出示塑料板,你们想做什么实验?引导学生把不同的液体同时倒一点在斜板上,比较它们流下的速度2、那我们该怎样做这个实验呢?让学生自由说,把实验的要求和规范说出来3、假如我们把这四种不同的液体同时到一点在斜放的塑料板上,这四种液体会怎么样?4、那么,老师再请大家来猜想一下:这四种液体中,哪种流得最慢,哪种流得最快?为什么?5、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并交流学生设计实验交流时,让学生边说边演示(六)课堂小结1、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液体的性质:密度、粘稠度)2、我们小组还想研究……引导学生研究液体的其他性质。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认识液体》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认识液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液体》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2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液体的特点以及液体之间的相互混合现象。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发学生对液体的认知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液体并不陌生,但是对液体的特性及其混合现象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思考、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液体,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液体的特点,知道液体之间的相互混合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液体的特点,液体之间的相互混合现象。
2.教学难点:液体混合过程中量的变化,液体混合现象的规律。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各种液体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液体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液体特点: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液体的性质,如流动性、透明度等,并交流讨论。
3.探究液体混合现象:学生继续进行实验,观察液体混合过程中的变化,记录实验现象,并展开讨论。
4.总结规律: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液体混合的规律。
5.应用拓展:出示生活中的液体混合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液体的特点:流动性、透明度等2.液体混合现象:相互混合、量的变化、混合规律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认识液体》 说课稿
《认识液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认识液体》。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认识液体》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这一单元主要围绕物质的状态展开,而液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常见形态。
通过对液体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特性和变化。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介绍了液体的共同性质,如具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等。
其次,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差异,如颜色、气味、透明度、黏稠度等。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材的编排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喜欢探索的阶段。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许多液体,如牛奶、水、食用油等,但对于液体的性质和特点并没有系统的认识。
学生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但在实验设计、数据记录和分析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等共同性质。
(2)了解不同液体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稠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2、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工具对液体进行观察和比较。
(2)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液体的性质。
(3)能够记录和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3、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液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意识到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液体的共同性质。
苏教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3.2认识液体 (教案)
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由电子天平的读数可知,相同体积的油比水要轻一些。
实验结论: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质量。相同体积的不同液体的质量不同,本实验中相同体积的油比水轻一些。
6、认识水平面
实验材料:两个透明玻璃杯、用钢笔水颜色的水等
实验步骤:
(1)在两个相同的瓶子里装同样多的水,将两个瓶子竖直放在桌面上。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初步渗透液体相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
认识常见的液体,了解液体的特征,学会测量液体的体积和质量。
难点
体会液体的性质,会测量不同液体的体积和质量。了解水平仪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水平仪。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固体,谁来说一说,固体有哪些性质?
学习
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液体关于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轻重等性质。
2.知道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科学探究:
1.愿意采用多种方法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
2.能够运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
科学态度:
1.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2.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教师总结:不同液体在颜色、气味、透明度等方面有所不同;液体的共同性质是没有固定的形状,有流动性。
3、液体流动速度的比较
展示四种液体:水、油、蜂蜜、牛奶,这四种液体谁的流动速度最快?
实验步骤:
(1)将板子按照下图所示进行摆放,然后在板子上端的同一直线上,分别滴下四种液体。
(2)观察四种液体的流动情况,并记录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认识液体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借助工具进行观察。
●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
●知道液体在颜色、形状、透明、轻重、粘稠度、表面张力等方面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愿意采用各种方法研究物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油、水、蜂蜜、牛奶、天平、量杯、洗手液、蜡光纸、玻璃板、滴管、记录表。
学生准备:油、水、蜂蜜、牛奶、筷子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效果分析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杯水,谈话:这是什么?像水这样的物体属于液体,还知道哪些液体?2.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找出身边的各种液体。
二、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描述所知道的各种液体的性质。
(1)出示常见的四种液体:油、水、蜂蜜、牛奶。
(2)提问:你们准备从哪些方面观察这些液体?用什么方法?
研究方面(透明度、颜色、气味、味道、形状),方法(用眼看、用嘴尝、用鼻子闻)。
(3)学生观察、描述这四种液体,并记录下来。
提醒学生注意分工、保持卫生。
(4)汇报观察结果并汇报。
(5)总结:没有一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是液体。
第二课时
2.引导学生发现液体的其它性质。
(1)谈话:你还想研究哪些性质呢?
(2)学生讲,师简记。
(重量、黏稠度、表面张力)
(3)提问:要研究液体的这些性质,还需要哪些工具?
3.研究各种液体的不同重量(密度)。
(1)认识天平。
可以把各种液体与水倒在天平上进行比较。
(2)提问: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3)学生思考:注意变量的控制。
(4)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注意观察后汇报。
(5)总结:液体的重量不同,密度不同。
4.研究各种液体的流动快慢(黏稠度)。
(1)学生试想研究方法。
(2)出示实验材料,说明实验方法。
(3)提问:液体的流动快慢说明液体的黏稠度怎么样?
(4)分发材料,学生分组实验。
(5)小组讨论。
(6)总结:流得最慢的最黏稠,流得慢快的最稀。
5.研究液体的表面张力。
(1)谈话: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研究水的性质时,发现水有表面张力的性质。
现在的这些液体也有这种性质吗?
(2)提问:我们怎样证明?
教师可出示蜡纸,让学生自己思考实验方法。
(3)方法:用滴管把各种液体滴在蜡纸上,观察它们能不能在纸上聚成“露珠”状。
(4)学生演示实验,并记录。
(5)总结:液体都具有表面张力。
6.师生交流总结这些液体的性质。
三、巩固应用
提问: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研究液体的性质?
总结: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就需要用多种方法。
四、布置作业
1.试着用多种方法来研究你身边的物体。
2.试着把你身边的固体和液体做比较。
板书设计
3.认识液体
颜色
透明度
液体气味
(没有一定形状味道不同
会流动)重量
粘稠度
都有表面张力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