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认识液体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9课《认识液体》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9课《认识液体》教案认识液体本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3单元固体和液体”内容之一,属于物质领域。
本单元共有4课,其中第9课为“认识液体”,是在认识固体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也是后续研究第11课的基础。
本课分为五个部分,首先通过生活情景图初步寻找液体,对比烟雾和流沙认识液体,初步认识到液体容易流动,没有固定现状,有确定体积和质量。
其次,观察、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
接着,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再次,测量液体的质量。
最后,认识水平面并研究使用水平仪。
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分析能力以及使用量筒和电子秤测量液体体积和质量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道液体容易流动,没有固定现状,有确定体积和质量。
2.知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3.能观察、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
4.能用量筒或量杯正确测量液体的体积,比较相同体积的水和油,质量不同。
5.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液体特点的探究兴趣。
6.能以探究数据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观点。
7.了解液体体积和质量测量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8.意识到人类对水平仪不断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学重点:知道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教学难点:知道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教学准备:线香、火柴、植物油、水、牛奶、蜂蜜等适量、有起点线和终点线斜面板1块、100ml量筒1个、500ml量杯1个、颜料适量、沙漏1个、50ml烧杯4只,电子台秤1只,两个矿泉水瓶子、蓝水、牙签1根、水平仪、激光水平仪(8组)。
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教师放一些液体的图片,让学生看看这些液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进入液体的研究。
2.感性认识液体(10分钟)教师通过生活情景图,让学生初步寻找液体,对比烟雾和流沙认识液体,初步认识到液体容易流动,没有固定现状,有确定体积和质量。
3.观察不同液体的性质(10分钟)教师准备一些不同液体,如水、油、牛奶、蜂蜜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透明度、粘稠度等性质,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小学科学教案认识液体
小学科学教案认识液体
认识液体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认识液体的基本特性。
2、掌握液体的固有属性,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液体的特征。
3、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应用液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认识液体的基本知识。
新授课、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实验器材:水、容器、玻璃杯。
第一步、导入
老师给学生观看水流的视频,让学生展现出自己对液体的理解及认知。
引导学生探讨液体的特征。
第二步、总结液体的固有属性
1、液体有很强的流动性,能够自由流动。
2、液体可以被塞进它的容器之内。
3、液体能够自己形成一个表面,与空气接触,并形成一个相对平,且尽量缩小表面积的平面。
4、液体具有一定的黏性和粘度。
第三步、进行液体的实验
1、让学生观察水的特点,运用玻璃杯测试水的容器塞进性和水的流动性。
2、探究液体之间的分层现象。
第四步、应用
1、车辆行驶过程中,加油的原理和过程。
2、清洗衣服时,选择不同的洗涤剂来达到最佳效果的原因。
【板书设计】
通过板书展现液体的属性和实验现象。
液体的属性:
1、具有流动性、黏性、与空气相接形成表面。
3、分层现象。
实验现象:
1、液体的自由流动和容器的塞进性实验。
【小结】
液体的特征及属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性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科学。
探究科学原理能够让孩子们对沉闷的科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液体》优质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液体》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液体》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了解液体的特点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液体的定义、液体的特点、液体的常见类型等,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液体并不陌生,生活中处处都有液体的存在。
但是,他们对液体的本质特征和分类可能还没有清晰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深入了解液体的特点和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液体的定义,了解液体的特点和常见类型,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描述液体。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液体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类型。
2.教学难点: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和液体的表面张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液体的特点和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液体,激发学生对液体的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液体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类型,引导学生了解液体的重要性。
3.观察与实验: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究液体的性质,如表面张力、流动性等。
4.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分享观察和实验心得,总结液体的特点。
5.巩固提高:通过课后小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生活中常见的液体。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液体的特点和重要性。
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液体》课件
A.水平 B.左边较高 C.右边较高 D.中间较高
3.量筒上的单位是( A ),用符合“mL”表示。
A.毫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厘米
C.尺
D.毫克
4.要准确知道一杯水的体积,可以用(
C
A.格尺
B.秤
C.量筒(杯)
)来测量。 D.烧杯
5.下列液体倒入水中,能浮于水面的是(
C
A.蜂蜜
B.牛奶
C.食用油
)。 D.水银
练一练
2.倾斜其中一个瓶子,待 静止后比较两个瓶子中的水面。
测测它们水平吗?
课桌
讲台
地面
练一练
1.小小同学想知道他的玻璃杯最多能装多少毫升的水,可以借助
(
B )进行测量。
A.无刻度的烧杯 B.量筒
C.天平
D.滴管
2.小小同学用水平仪测量窗台是否水平时,水平仪内的气泡稳定
后,位置如图,则窗台是(
B )的。
34ml
请测量出50ml食用油和50ml水,分别装到两个烧杯里。
我来测质量
?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天平至左右平衡。
3、将所测物品放在托盘正中间, 记录现象和数据。
小结: 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画出瓶子内静止后的水面
1.在两个相同的瓶子里装 同样多的水,都竖直放在桌面 上。
2023年 新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配套课件
9.认识液体
它们是液体吗?
飘动的烟
流动的沙
它们都是液体,它们一样吗?
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量筒
量杯
正确使用量筒
单位:ml(毫升) 量程:500ml,一次最多测量 500毫升 每一大格表示50毫升
小学科学32《认识液体》(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32《认识液体》(教案及反思)认识液体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的性质和特点。
2.认识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学会简单的液体实验操作技巧。
二、教学重点1.掌握液体的特点和性质。
2.理解液体的分子间力和流动性。
3.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认识液体。
三、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和流动性。
四、教学方法1.情境法:通过提问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液体的性质和特点。
2.实验法:通过小组实验来观察液体的特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和实验指导书。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和实验记录本。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液体的概念,并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液体?它们是什么样子的?2.学生回答并举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液体的外观和性质。
第二步:新知呈现(15分钟)1.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液体的特点和性质,引导学生认识液体不可压缩性和流动性。
2.教师通过实例和图片,说明液体的分子间力是如何影响液体的性质和特点的。
第三步:实验操作(3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验内容如下:a.实验一:液体的流动性学生在实验台上摆放一个直筒容器,并将水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观察水的流动性质。
b.实验二:液体的对比学生拿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杯子,比较它们的流动性和颜色。
2.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观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实验结果。
第四步:概念总结(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液体的特点和性质,强调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和流动性。
2.教师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学生理解液体的分子间力和流动性的关系。
第五步:拓展延伸(10分钟)1.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水的用途、饮料的制作过程等。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思考液体的应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七、课堂作业1.学生根据课堂实验和讨论的内容,完成液体性质的总结。
苏教版科学三下《认识液体》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下《认识液体》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液体》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液体的特征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液体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性质,从而提高学生对液体的认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液体并不陌生。
但学生对液体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对液体的性质和特点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交流,深入了解液体的性质,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液体的特征和性质,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液体的特征和性质。
2.难点:液体性质的实验验证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液体的性质。
2.运用观察法、实验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活中的液体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液体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液体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了解液体的基本性质。
3.观察与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液体的特点,进行实验验证液体的性质。
4.交流与分享:小组内交流实验结果,分享液体性质的认识。
5.总结与拓展:总结液体的性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6.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液体性质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突出液体的特征和性质。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液体特征和性质1.液体有固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
小学科学第9课认识液体第1课时(教案)
小学科学第9课认识液体第1课时(教案)认识液体的教案【导语】本节课将介绍液体的特点、分类以及简单的测量方法,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认识液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教学目标】1. 了解液体的特点和分类;2. 掌握液体的测量方法;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1. 液体的特点和分类;2. 液体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液体的测量方法,特别是对非透明液体的测量。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透明容器、注射器、量筒、非透明容器等;2. 实验材料:水、食盐水、酒精等。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呈现液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液体是什么?2.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出液体的特点,如可流动、占据容器底部等。
Step 2 课堂互动(15分钟)1. 数学老师走进教室,请他给出一个问题:水果店的老板想知道瓶子中水果汁的质量,但店里没有天平,他该如何测量?2. 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交流,探讨不使用天平的测量方法。
提示学生可以使用量筒进行测量,在保持容器不溢出的前提下记录液体的体积。
Step 3 实验展示(10分钟)1. 展示透明容器和注射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探究。
通过观察注射器中的液体,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液体可流动且无固定形状。
2. 展示量筒,介绍它的使用方法和读数规则。
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技巧。
Step 4 操作实验(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实验。
教师提供不同种类的液体和非透明容器,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2. 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提问学生:为什么不透明容器的液体测量难度大于透明容器?引导学生思考液体的不透明性对测量的影响。
Step 5 总结归纳(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点:液体的特点、测量方法以及液体不透明性对测量的影响。
2. 教师提问学生:你知道了液体的特点和测量方法后,能应用到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让学生思考并进行回答。
小学科学第9课认识液体(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9课认识液体(教学设计)认识液体——小学科学第9课教学设计引言:液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状态之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液体的特性和性质,并根据实际观察和实验,对液体进行分类和认识。
本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操作,培养其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一、导入(约10分钟)1. 导入环节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液体的认识和好奇心,例如:“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液体?”“液体和固体之间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回答,并鼓励他们给出自己的想法。
2. 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然后请几个小组分享自己的思考结果,引发全班学生的思维碰撞。
二、理论知识讲解(约10分钟)1. 找到一个适合全班观察的实验示范台,并展示准备好的几个容器和一些液体(如水、酒精、油、果汁等),引导学生观察容器和液体的特点,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2. 通过展示、解释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液体的特点,包括:没有一定的形状,可以流动,具有自己的体积和形状,受重力影响会下落,不可压缩等。
在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举一些实际例子加深理解,如水流、牛奶倒出等。
三、实验探究(约30分钟)1. 提供一组实验材料,包括:不同颜色的食盐、面粉、砂糖、水杯、不同颜色的水等。
为了保证实验环节的安全性,可以将部分不适合操作的实验步骤改为教师示范并引导学生观察。
2. 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自主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液体的性质。
例如,可以询问:“如果将水和砂糖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为什么要将它们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让他们回答问题。
四、归纳总结(约15分钟)1.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不同液体的性质和特点,并将液体进行分类。
例如,可将液体分为无色液体、有色液体、甜味液体等。
2. 小组展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并展示自己的发现和总结,通过相互交流促进思维的深入。
五、拓展应用(约15分钟)1. 提出一个实际问题给学生:“你们家中有哪些液体?”学生将问题记录下来,然后逐一回答并说明理由。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时《 认识液体》课件
实验二:液体流动速度的比较 这四种液体,哪个流动的最快?
刘老师教案课件
食用油
水
牛奶
蜂蜜
实验探究
实验二:液体流动速度的比较
刘老师教案课件
(1)将板子按照下图所示进行摆放,然后在板子上端的同一直线上,分别滴 下四种液体。 (2)观察四种液体的流动情况,并记录下来。
注意事项:几种液体应该同时倾倒。下面要用盘子接住,防止液体流到桌面上。
刘老师教案课件
观看实验视频.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实验探究
3.比较液体的质量
刘老师教案课件
实验材料:电子天平、量筒或量杯、同样大小的小烧杯、水、油等。
实验步骤
(1)利用量筒或量杯分别测取50毫升的水和油, 分别倒入相同型号的小烧杯中。
(2)用电子天平比较两杯液体的质量。
食用油
(3)对测量的数据进行记录。
刘老师教案课件
认识液体
江苏教育版上 三年级上
新知导入
刘老师教案课件
同学们,观察下面几幅图,找出图中的液体。
新知导入
刘老师教案课件
图中的液体:
针管里的疫苗; 剧烈运动身体出的汗; 厨房中的油、酱油、醋、牛奶、果汁、饮料; 加油站里的汽油。
你还知道哪些是液体? 杯子里的水、紧张冒出的冷汗、浴室里的沐浴液、蜂蜜等都是液体
实验探究
观看实验视频:液体流动速度的比较
刘老师教案课件
实验记录
不同液体流动速度的比较
刘老师教案课件
液体 流动速度
水 最快
食用油 较慢
牛奶 较快
蜂蜜 最慢
实验分析:不同液体的粘稠度不同,导致液体的流动速度不同。
实验结果:不同的液体流动速度的快慢不同,液体流动快慢与粘稠度有关, 液体越粘稠,流动越慢,反之越快。
小学科学13认识液体(教案)
小学科学13认识液体(教案)认识液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液体的基本属性和特征;2. 掌握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3. 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和总结,培养学生对液体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液体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 掌握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液体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PPT、液体实验装置、不同温度下的液体样本(热水、冷水、室温水等);2. 学生:教学用品、实验用品。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杯水,引导学生观察并询问,水是什么状态的物质?(液体)2. 引导学生回忆液体的特征和我们平常接触到的液体(水、果汁、牛奶等)。
Step 2: 探究液体的特征(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杯水和一个玻璃球,让学生用玻璃球轻轻敲击水面并观察。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液体的特征:流动性和变形性。
Step 3: 液体的变化(15分钟)1. 教师出示不同温度下的液体样本,并询问学生它们有什么不同。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温度下液体的特点。
3. 进行温度实验:教师将三个杯子中分别加入热水、室温水和冷水,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水的变化。
4. 引导学生总结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热水液体分子运动快,冷水液体分子运动慢。
Step 4: 实验探究(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液体实验。
2. 实验一:观察液体的流动性。
学生可自行选择液体(如水、果汁、食用油等),比较它们的流动性。
3. 实验二:观察液体的变形性。
学生使用不同形状的容器(如杯子、桶子等),比较液体在容器中的形状。
4. 实验三:观察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学生分别使用热水、室温水和冷水,观察液体的变化。
Step 5: 实验总结(20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及观察数据。
2.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液体的流动性、变形性和温度变化对液体的影响。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行更多有关液体的实验,如:用吸管吸水、研究油与水的相互作用等。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认识液体》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认识液体》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本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的第9课《认识液体》,主要围绕认识液体展开,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液体的性质和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初步认识液体的性质和特点,了解液体的流动性和适形性。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液体的性质和特点,流动性和适形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实验中认识液体的性质。
四、学情分析学生们对液体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感受上,对其性质和特点缺乏深入的了解。
因此,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在课堂上展示几种不同的液体,如水、酒精、食用油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液体的外观和特点。
老师可以用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比如:“同学们,你们平时在生活中都用过哪些液体?这些液体有什么特点呢?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呢?”通过这些问题,老师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 活动一:观察液体的流动性老师将几个透明的容器摆放在讲台上,并分别向其中倒入水、食用油和酒精。
老师可以邀请几名学生前来观察和描述不同液体的流动情况。
学生们可以用手指轻轻在容器中搅动,观察液体的流动情况,然后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观察结果。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帮助他们总结归纳,比如“水的流动性最强,酒精次之,油的流动性最弱”。
3. 活动二:探究液体的适形性老师准备了圆柱形、方形等不同形状的容器,并邀请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
每组学生用水、油等液体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观察液体在不同容器中的形状变化。
学生可以用手轻轻倾斜容器,观察液体的形状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三年级下册科学《认识液体》
液体的性质
水 牛奶 油 蜂蜜
透明度 透明 不透明 透明 不透明
颜色 无色 白色 淡黄 淡黄
气味 无味 奶香味 无
无
三种液体的流动速度
水
流动速度
快
油
蜂蜜
慢
最慢
液体的流动速度和( 粘稠度 )有关
同体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同液体的重量
液体名称
轻
重
水和油
油
水
水和蜜
水
蜜
油和蜜
油
蜜
同体积的物体(重量 )不同
•
相同
没有固定形状 会流动
都有表面张力
不同
流动速度
味道
气味
颜色
重量
透明度
拓展活动
• 把不同的液体倒入同一个杯子中,静置一 会儿,看看发生了什么?
苏教版科学三下《认识液体》ppt课件
液体的性质:
名称 性质
油
水
牛奶
蜂蜜
透明 度 颜色 气味 味道 形状 状态
不同的液体.mp4
液体的性质:
名称 性质
油
水
牛奶
蜂蜜
透明 度 颜色 气味 味道 形状 状态
透明 蛋黄 无味
透明 无色 无味 无味
不透明 白色 奶香味 无味 无 流动
透明 深黄 花香味 甜味
无味
无
无
流动
无
流动
流动
什么是液体?(液体 的共同性质)
动手做做看: (二)黏稠度: 利用斜坡将水,油,牛奶,蜂 蜜同时倒,倒的同样多。得到 什么样的结论?
比较不同的液体流动的快慢.mp4
• 四种液体的流速: 水>牛奶>油>蜂蜜
动手做做看: (三)表面张力:
用滴管在蜡纸上滴不同的液
滴,拿着蜡纸左右摇晃。你又 看到了什么?
• 四种液体滴在蜡纸上: 液体都具有表面张力
我们用了哪些方法 来研究液体的性质? 还可以用哪些方法 研究液体的性质?
要想全面认识一个 事物,就需要用多 种多样的方法。
这节课你有什 么收获?
3.认识液体
1.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 做液体。 2.同体积液体的重量: 蜂蜜>牛奶>水>油 3.流速:水>牛奶>油>蜂蜜 4.液体都具有表面张力。
再见!
4.用过的实验材料要放在一起,下课统 一带走;
5.小组内分工合作,明确任务;
6.按实验的要求一一完成试验,记录清楚.
动手做做看: (一)重量: 1.把同样多的水和蜂蜜放到天平 上比一比;
2.把同样多的水和油放到天平上 比一比。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液体》
白色
气味
无味
无味 奶香味
透明度 不透明 透明 不透明
粘稠度 有点粘稠 不黏稠 有点粘稠
蜂蜜
淡黄 花香味 不透明 非常粘稠
实验结论:不同液体的有些性质是不同的。
认识水平面
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们称之 为水平面。
水平仪
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液体的性质
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观察、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
清水
牛奶
食用油
蜂蜜
观察、 比较四种液体的性质
小组为单位研究四种液体的颜色、 气味、透明度、粘稠度,做好实验记录。
观察、比较四种液体的性质
名称 性质
油
颜色 气味 透明度 粘稠度
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牛奶
蜂蜜
名称 性质
油
水
牛奶
颜色
淡黄
无色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
临朐县第二实验小学 周伟
观察图片,
找一找图 中哪些是 液体?你 认为它是 液体的理 由是什么?
测量液体的体积
量筒的使用方法:
1.略倾斜量筒,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 缓缓倒入量筒。
2.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 水平。
相同体积液体的轻重比较 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液体质量不同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科学探究》智能联网部分题目
3.谈话:要知道面粉究竟属于哪一类,我们来看一个小实验(教师示范):在玻璃片上倒一匙水,水就流淌下来,再倒一匙面粉,面粉没有淌下来,这说明了什么呢?(面粉还是有一定的形状的)那它是什么物体呢?(固体)你还知道生活还有哪些物体和它差不多吗?
那么面糊就是是属于哪一类呢?我们一起来变做边看。
(里面既有固体也有液体,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固体的性质。
难点:通过辨析物体的形态来认识固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鸡蛋、石块、螺丝钉、牙膏、小锤子、放大镜、面糊、水油、酱油、木板、面粉、筷子、表格。
学生准备:各种固体,以及研究需要的工具。
1、学生试着从颜色有什么不同,看看哪个重一些,哪个轻一些,那个更硬一些等方面去比较。
2、现在请组长拿出老师课前发的实验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固体名称
形状
颜色
软硬
透明
3.汇报试验结果。
三、研究固体的性质
1.学生认识到因为不同的需要要把不同物体混合或分离。
2.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混合与分离的例子。
学生讨论、交流经验。
三、研究固体的性质。
1.今天我们先来好好研究一下固体,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这么多的固体放在这儿了,如果让你研究和比较,你打算从哪个方面去比较?
2.(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实验记录表),研究的物体名称自己填,研究项目有颜色、形状、软硬、透明,除了现有的研究项目外,还可以添加自己的研究项目。
3.汇报实验结果。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研究结果。
学程设计
导航策略
调整反思
一、感受固体。
1.学生尝试,(打不出来)请学生来帮忙,学生发现是熟鸡蛋时,(学生会说是熟鸡蛋,追问为什么熟鸡蛋就流不出来?是因为蛋清变成固体了,所以流不出来。
2.学生思考固体和液体的不同。
3.学生举例。
二、物体分类
1.学生分组分类。
2.汇报分类结果。说说自己的想法。
3.观察试验现象,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面糊差不多。
1.学生预测并思考:可以用什么方法猜测?
2.学生预测并思考验证方法。
3.学生试验并做好记录。思考这说明了什么?
4.先考如何将黄豆、绿豆和玉米粉分开,然后动手操作。
作业设计
完成《科学探究》部分题目。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鸡蛋)提问:这是什么?谁会打鸡蛋?(请两想上来试试自己打鸡蛋的本领个同学上来打鸡蛋),还有谁?。这时候就称赞说:你还真了不起,都知道液体和固体这个说法啦!)
2.那你觉得液体和固体有什么不一样呢?
3.你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二、物体分类
1.谈话:你们能把这些物体按固体和液体分成两类吗?
2.小结:我看同学们的分法相同的是把石块、螺丝钉、海绵、玻璃、分为一类,水、酱油、油分为一类,不同的是有的组认为牙膏、面糊属于水一类,有的组认为是石块一类的,有的同学不知道面粉是哪一类,究竟它们属于那一类呢?你们想研究吗?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认识)
认识液体
教学内容
三下《认识固体》
执教日期
()月()日,星期()
三维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辨别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
2.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并能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样的物体是固体、什么样的是液体。
2.知道不同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差异。
3.知道颗粒大小不同的固体混合前重量不变,体积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