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康德的无目的说
对康德_道德形而上学奠基_第_章中三条原理的分析
作者简介:邓晓芒,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
①严格说来,第一条原理在康德的文本中并没有作为一条原理的形式出现,而只是分散在用四个例子(童叟无欺、不自杀、与人为善、增进自己的幸福)外加一条《圣经》条文来解释“义务”概念的讨论中,但学界一般都认为第一条原理就是“为义务而义务”的善良意志原理。
②以上参见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Heraugegeben von der K 觟niglich Preu 覻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Band IV ),Berlin :Druk und Verlag von Georg Reiner,S.399—400。
摘要: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第一章中列出了三条道德理性知识的原理:(1)你行动的准则要出于义务而不仅仅符合义务;(2)出于义务的行动的道德价值只在于它的准则的普遍性形式,而不在于任何质料;(3)义务就是由敬重法则而来的行动的必然性。
这三条原理正是要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中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从而为向下一章即道德形而上学的提升打下一个基础。
这三条原理其实已经暗示着道德形而上学的至上原理即定言命令的内在结构了,这就是在义务概念中所包含的主观准则、客观法则和由敬重而实现出来的主客统一的必然性三个环节,它们后来扩展为定言命令的三个变形的公式。
当然,这三个环节的真正意义单凭形式逻辑的分析和停留于词句的表层上是看不出来的,只有深入到康德思想的深处才有可能真切地把握到。
关键词:道德形而上学;义务;准则;敬重;定言命令中图分类号:B516.3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047(2010)02-0080-10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第I 章中三条原理的分析邓晓芒一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第I 章的小标题为:《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通过这种过渡,他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中分析出了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的三条原理。
4-审美经验论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1、人本主义美学:与科学主义美学相对立,是现代西方美学的两大类型之一。
它把美学建立在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其中包括直观主义和解释学两大系统。
代表人物有柏格森、海德格尔。
2、审美经验:指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到了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因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3、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1)审美经验与美感的区别:○1主体(人)与对象关系:美感仅是主体对于对象的主观感受;审美经验则是人与对象形成的审美关系;○2形态上的差别:美感仅是对于审美经验静态的、瞬间的理解;审美经验体现为一个动态的感受和评价过程;○3对审美对象理想的差异:美感指一种主体对某种现成对象的反映,其对象的审美性质是先验存在的;审美经验认为什么对象是在审美活动中建构起来的。
2)审美活动是人生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审美经验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1艺术活动本身就是艺术家审美的人生实践;○2这种艺术活动的实践性导致了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3艺术作品在被接受过程中,必然要和广大接受者的人生实践发生紧密联系。
3)审美经验不仅发生在艺术领域,也发生在社会和自然领域:○1社会领域的道德实践和审美经验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2自然美的发现欣赏与人生实践的密切关系:如自然对象的道德内涵在中国一般体现的"比德"说,即自然特征比附人类道德;次方总是自然激起主体的道德体验。
4、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一种非理性活动,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理性与感性、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1)审美经验的两种直观性:○1"感性直观性":主体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与对象打交道,对象也以自己的感性外观呈献给主体,从而在主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2 "本质直观"性:是审美经验直观性的一个方面,审美经验能有效地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既能把握事物的现象,又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康德三条道德先验原则道德律功利主义义务论
一、康德总结了三条先验的道德原则:1、“要只按照你同时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
”这是道德原则形式上的可普遍化要求。
以定言判断表示的绝对命令,作为一个先天的综合命题,它的必然性,不是来自前提,也不是来自经验,其必然性、约束性、强制力只能来自行为准则符合规律的普遍性。
在此条件之下,“我应该做什么”,主语人称的置换丝毫不会影响宾语的内容。
2、“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视为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
”这是道德准则质料方面的要求。
它是依据第一条准则推衍出来的。
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存在本身就是目的,具有价值。
因此,以普遍化原则推之,他也应该同样地对待其他理性存在者。
3、“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自然王国一样。
”这是从整体上对全部准则作完整的规定。
它所表达的涵义实际上就是“意志的自律”:人既是道德法则的制定者,又是其执行者。
故而,人是自由的。
动物听任本能的摆布,而人则由道德律统率,克服欲望的支配从而使人超脱于动物。
诚如梯利所言:“道德规律表现人的最内在的自我,道德规律是他的命令,是每一个有理性的人的命令。
人要求遵守道德规律,也就是他的自律。
康德伦理学中的道德法则The Law of Morality in Kant's Ethics第一条公式: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
这条“绝对命令”,常常被后人引述,事实上也正是康德的核心思想所在。
第二条公式则是尊重人的原则。
康德说: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
而在第三条公式里,康德强调: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对自然王国那样。
神存在的意义,已不再仅仅是涉及功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了人的信仰,而且这与现代民主宪政制度密切相关。
康德认为,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理性为价值趋向的,道德的最高理想是至善,为了让至善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理想,仅仅靠绝对命令是不够的,还需要辅以“道德公设”;康德将“道德公设”的内容分为三条:“意志自由”、“灵魂不灭”、“上帝存在”。
论康德审美第三契机理论中的形式美
多个玫瑰花 , 然后得 出结论 ,玫瑰 花是美 的” “ 。而对 出现在 眼前 的一 朵 玫 瑰 花 , 出纯 粹 的判 断 , 这朵 玫 瑰 花 是 美 做 “
的” 。前者 的判断是认 识判 断 , 者是纯粹 的鉴赏 判断 。前 后 者是 以认识 为 目的 , 而审美 判断并不涉及任何 目的 。
使美成为一种僵硬的比例规范如受传统形式主义影响的美学家奥古斯丁认为美是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再加上一种悦目的颜色在康德看来美的理想必须是由审美规范与理念的结合才能实现虽然传统形式主义在1718世纪开始领悟到美不能失去道德情感上的联系但是康德所认为的情感与道德显然与传统形式主义有区别传统形式主义意识到的是物的形式美特征与道德结合而康德的美是外在对象的形式与主体心意能力的合目的性简言之前者对形式美的把握中人还不是正真自由的主体还处于服从某种目的性的是消极意义上的存在还是作为一种生物似的存在
照概念来评判 客体 , 否则一 切美 的表象就都丧失 了。因为依 据概念对客体做 出评判 , 成的是逻辑上判断 。如通过 比较 形
性 的形式 , 如果这形式是 没有 一个 目的的表象 而在 对象 身上
被 知觉 的话 。【 ”l m值得重视 的是 , 康德对 形式 的理 解不 同于
传统形 式主义美学 , 形式不 再 由物 的存 在决 定 , 而只有 当形 式联 系主体 的心意能力才形成形式美 。不存在美 的对象 , 美 在 于知性与想象力之 问游戏 , 最后将美 的理想 归结 为人 。从 形式入 手 , 康德从 目的性 、 概念 、 感官 刺激 等方 面探 讨 美 , 对 美 与快 适 、 善作 出区分 , 并把美 的理想确 立为人 , 成 了独 特 形 的形式 美学理论 。
的 色彩 。
中图分类 号 :5 6 3 ;8 B 1 . 1B 3
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自然美B. 社会美C. 艺术美D. 心灵美答案:C2.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3. 下列哪一项不是审美活动的特点?()A. 情感性B. 创造性C. 客观性D. 形象性答案:C4. 美学中的“黄金分割”比例是多少?()A. 2:3B. 1:1.618C. 1:2D. 3:2答案:B5.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A. 莫奈B. 梵高C. 毕加索D. 雷诺阿答案:C6.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达芬奇的代表作?()A. 《最后的晚餐》B. 《蒙娜丽莎》C. 《大卫》D. 《岩间圣母》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A. 意境B. 气韵C. 形式美D. 笔墨答案:C8.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观点?()A. 车尔尼雪夫斯基B. 康德C. 黑格尔D. 尼采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现代美学研究的范畴?()A. 电影美学B. 建筑美学C. 音乐美学D. 宗教美学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A. 和谐B. 气韵生动C. 黄金分割D. 意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技术美学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方法?()A. 比较研究B. 历史研究C. 实验研究D. 逻辑分析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审美体验的特点?()A. 情感的参与B. 直觉的体验C. 理性的分析D. 想象的创造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实用主义D. 结构主义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主要流派?()A. 儒家美学B. 道家美学C. 佛家美学D. 法家美学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哲学学科。
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中国的朱熹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是其代表人物,这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3.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学说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它把人类有意识的教育行为混同于无意识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因而也是不科学的。
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5.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德国(当时的普鲁士)1763年做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是世界上最早的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现代社会的教育1.现代教育呈现出一些全新的特征: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终身性。
2.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具体表现在:教育普及化的开始;“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教育法制化的形成;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3.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因素,是社会现代化的根本标志。
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教育素质现代化等。
4.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教育的终身化: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最早系统论述了终身教育;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
古代东西方的教育1.古代中国①学校萌芽:夏代已有学校的设置,文献记载中关于商代学校的名称有“大学”、“小学”、“庠”、“序”等。
而有文献记载同时又有考古出土的实物证实的学校出现在商朝。
“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
礼乐教育史“六艺”教育的中心。
②稷下学宫是养士的一个缩影,它基本上是私学,是一所有管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其特点是学术自由。
2.古希腊、罗马①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三、美感的特征
三、美感的特征重点、难点提示与讲解:康德“审美四契机”:第一:“质”的特征,无利害而生愉快;第二:“量”的特征,无概念而又有普遍性;第三:“关系”的特征,无目的而合目的性;第四:“模态”特征,无概念而有有必然性。
1、美感的直觉性:A、美感直观性的两层涵义:形象直观性,身心直接面对审美对象;瞬间生成性,审美不必借助抽象的思考,逻辑的推演,无须深思熟虑,就能获得审美享受。
B、美感直观性的双重原因:审美客体具有形象的特征,使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感知;审美主体的生理心理结构,可以导致一种对美的“条件反射”。
C、美感直观性的现实表现:一旦接触到审美对象,主体可以立即调动经验“内存”,瞬间产生审美判断,美感自然表现为直觉了。
2、美感的愉悦性:A、美感中必然带有生理官能上的快感,美感是以感官愉悦为基础的。
B、美感愉悦是情理交融的、情中寓理的愉悦,是一种高级的情感状态。
C、美感不是单一快感,人禀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凡此种种都是美感的具体体现。
3、美感的超越性:A、超功利性:它不是为着满足人们认识和实用的功利,但起着陶冶、感染、熏陶、和教育人的心灵,潜移默化人的精神的特殊作用,即“不用之用”。
B、超现有性:席勒认为,审美活动可以复归人类所失去的人性,使他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黑格尔认为审美具有解放人的性质,这是美感的最大价值,也是我们审美活动的最高要求。
4、美感与快感:(有助于对爱情的认识)A、层次不同:快感是生理本能平台上的满足,美感是精神人性空间里的愉悦。
B、对象不同:快感对象是客体的内容和实体,美感对象是客体的形式和境界。
C、获取不同:快感取决于对对象的占有消耗,美感得宜于对对象的观照呵护。
D、性质不同:快感进行时具有唯我性排他性,美感展开时具有社会性共享性。
E、意义不同:快感有助于维护生存身心健康,美感有助于自我实现人性提升。
F、存在不同:快感的存在是单次性瞬间性的,美感的存在是弥散性积淀性的。
康德哲学三原则
康德的道德哲学三原则康德总结了三条先验的道德原则:1、“要只按照你同时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
”这是道德原则形式上的可普遍化要求。
以定言判断表示的绝对命令,作为一个先天的综合命题,它的必然性,不是来自前提,也不是来自经验,其必然性、约束性、强制力只能来自行为准则符合规律的普遍性。
在此条件之下,“我应该做什么”,主语人称的置换丝毫不会影响宾语的内容。
2、“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视为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
”这是道德准则质料方面的要求。
它是依据第一条准则推衍出来的。
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存在本身就是目的,具有价值。
因此,以普遍化原则推之,他也应该同样地对待其他理性存在者。
3、“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自然王国一样。
”这是从整体上对全部准则作完整的规定。
它所表达的涵义实际上就是“意志的自律”:人既是道德法则的制定者,又是其执行者。
故而,人是自由的。
动物听任本能的摆布,而人则由道德律统率,克服欲望的支配从而使人超脱于动物。
诚如梯利所言:“道德规律表现人的最内在的自我,道德规律是他的命令,是每一个有理性的人的命令。
人要求遵守道德规律,也就是他的自律。
康德伦理学中的道德法则The Law of Morality in Kant's Ethics第一条公式: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
这条“绝对命令”,常常被后人引述,事实上也正是康德的核心思想所在。
第二条公式则是尊重人的原则。
康德说: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
而在第三条公式里,康德强调: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对自然王国那样。
神存在的意义,已不再仅仅是涉及功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了人的信仰,而且这与现代民主宪政制度密切相关。
康德认为,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理性为价值趋向的,道德的最高理想是至善,为了让至善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理想,仅仅靠绝对命令是不够的,还需要辅以“道德公设”;康德将“道德公设”的内容分为三条:“意志自由”、“灵魂不灭”、“上帝存在”。
牟宗三对康德之误读举要_之三_关于_物自身_
2006年第6期(总第167期) 学 习 与 探 索Study&Exp l orati on No.6,2006 Serial.No.167牟宗三对康德之误读举要(之三)———关于“物自身”邓 晓 芒(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430072)摘 要:牟宗三对康德哲学的构架体系的把握,最仰赖的就是“现象”与“物自身”这一对范畴,特别是“物自身”①的概念,他称之为“批判哲学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1]125。
牟宗三还特别为此写了一本书《现象与物自身》,以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分作为全书的切入点(即第一章的标题:“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牟宗三在康德“物自身”问题上所产生的误读的分析,可以得出教训:中国人在吸收和理解西方思想时必须努力克服一种浮躁的情绪,否则花了极大的工夫也只能做到自说自话,达不到中西文化沟通和交融的目的。
关键词:物自身;康德;牟宗三中图分类号:B26;B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06)06-0001-06 一、康德的“物自身”靠什么来“证成”?现象与物自身不仅是牟宗三对康德哲学进行阐释的切入点,而且是他对康德展开批判的切入点。
牟宗三首先批判康德的是对于“物自身”的“证成”问题,即根据什么来划分现象和物自身的问题。
例如他在《现象与物自身》一书中,一开始就提出:康德的“现象与物自身(物之在其自己)之超越的区分亦只是随文点到,未曾事先予以清楚而明确的证成。
他之随文点到是通贯性的,从头起几乎每一页都有关于这种区分的点示。
以如此重大之义理,就一系统言,如此基本之前提,而却事先不提出来予以厘清,这在表达方式上是有缺憾的,因此,读者惑焉。
”[2]1牟宗三认为,康德对于到底由什么来区分“现象”和“物自身”,始终没有明确的规定,是一个“若隐若显意义不很明白的预设……这预设是需要在系统外予以建立地① 德文D ing an sich,英文thing in itself,牟宗三认为严格说应译做“物之在其自己”,我通常译做“自在之物”,但为统一和简便,此文皆依牟氏作“物自身”。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三个哲学观点与教育启示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三个哲学观点与教育启⽰1、康德认为:“在认识中,不是⼼灵去符合事物,⽽是事物要符合⼼灵。
”这后来被⼼理学所认同,在丹尼斯·库恩《⼼理学导论》中被解释为知觉预期,这⼀章连同在⼀起的还有知觉习惯与知觉学习。
我们所遭遇的事物,如果在预期之中便觉得很正常,反之便是始料未及,偶然性就是这样发⽣的,它使⼈⽣更加丰富多彩⽽不是重复。
在津巴多与格⾥格的《⼼理学与⽣活》这本书中,更是以链式结构来予以说明:感觉通过布罗德本特过滤器进⼊知觉,再与预期或先验交汇于再认。
在教育中,⼈们往往⽤⾃⾝的预期去看待教学,⽽教学的深刻与优劣绝不是成年听课者或者评课者的感觉,⽽是处于课堂学习中学⽣的感觉。
有的东西成年⼈认为很好,但对于学⽣来说却是过眼烟云;有的东西成年⼈不屑⼀顾,⽽对于学⽣来说却可能终⽣难忘。
2、康德认为,⼈类在其经验之外具有⼀种与⽣俱来的天赋本领,⽤之来认识⾃⼰和外界事物。
⼼理学⼤师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便来源于此,⽽事实正是这样,⽐如:狗天⽣不爱吃鱼,⽽猫天⽣不能游泳,在吉布森和沃克的视崖实验中,婴⼉要等六个⽉⼤时才能解锁。
他的先验论说的正是先于经验,知识可以由经验获得,但不⼀定都来源于经验。
教育的本质是“开启⼼智,激发潜能”,即⼈本⾝未能解锁的潜能在等待教育来激活,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所以我们的教学要实现两个激活——激活教材、激活学⽣。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正是符合了康德的学说,那些智能不是从教育中获得的,⽽是从教育中激活的。
⽐如:海城教务处钟艳舫主任在年近五⼗时,从师学习⼯笔画,从⽽激活了原本潜伏的天赋,不仅每天乐此不疲⽽且连续获⼤奖,从此找到了⾃⼰⼈⽣的⽞机。
3、康德认为,在⼼灵之外,还有独⽴存在的物⾃体,它隐藏在现象之中⽽我们⽆法得知。
解析如下:我们感觉到的物体是经过⾃⼰⼤脑⽪层整合过的东西,已经不是物体的原相,⽽那个原相隐藏于现象之中,只有通过胡塞尔现象学的⽅法才能得到真相的⼀窥。
在教育中,家长们津津乐道的补课,正是抹杀内省时间的枷锁;课堂的⼤容量教学,在短时记忆的覆盖下磨灭了最宝贵的好奇⼼;流⽔线整齐划⼀的应试教育,造就着有学历⽆⽂化的乌合之众;在各种新名词翻新下的办学,掩盖着⾦钱利益的链条;各种励志的⼼灵鸡汤,使⼈们丢弃了对⼈⽣坎坷与波折的警觉。
伦理学知识点43 康德的三条律令
第二节 目的论与义务论
(二)评价: 1、道德是基于理性基础之上的,是人自
由意志的结果,体现了人的尊严和崇高。人 是自己的主人。
2、唯动机论。割裂了动机和效果的关系。
把人当工具:把人当成达到某一目的的工具 把人当目的:尊敬他是一个理性的具有道德行为的 尊严存在者。
第二节 目的论与义务论
第三条律令:个个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是颁定普 遍律的意志。
意志自律原则:普遍的道德律令是由人的理性 制定的,所以才具有人人遵守的普遍有效性,人服 从于自己理性指定的规律,而不是服从于外界的必 然性,这也是人之所以自由伟大和有尊严)
第二节 目的论与义务论
3、三条律令 (1)内容
第一条律令:我一定要这样行为,使得我 能够立定意志要我的行为的格准成为普遍规 律。
可普遍化原则:如果你不愿意任何人采取 某一行为,你自己就不应该如此做。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节 目的论与义务论
第二条律令:你必须要这样行为,做到无论是你 自己或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作目的,总不把 他只当作工具。
康德义务论三条原则
康德义务论三条原则
康德义务论中的三条原则包括:
1. 公式化的普遍法则原则:这条原则认为行为准则应该被视为一种普遍适用的规则,它适用于所有人和所有情况,不受任何个人化或特殊化的影响。
这个原则的核心是“不要把人当作手段使用”,它要求我们在考虑道德行为时要遵循普遍适用的规则,而不是仅考虑针对个别案例的特殊规则。
2. 最终目的原则:这个原则指出,行为准则应该被视为一种通向某个最终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简单的工具。
康德认为,在道德行为中,我们应该考虑到最终目的,这个目的是所有人都可以认同的,它不受人们的个人喜好或利益的影响。
3. 自主性原则:这个原则指出,道德行为应该是自主的,即每个人应该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准则,而不是被外部因素所控制。
康德认为,自主性是一种道德责任的表现,只有自主地选择行为准则,才能真正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高二历史必修3_课文注释: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
课文注释: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是18世纪德国著名古典哲学家康德撰写的一部认识论巨著。
康德是一位有着苏格兰血统的皮匠的儿子,1724年,出生于东普鲁士柯尼斯堡一个虔诚的教徒家庭,并在这个天光阴暗、单调乏味的滨海小镇度过了他漫长的一生。
康德16~22岁时就读于柯尼斯堡大学,在温文尔雅的学校气氛和平静如水的环境中学习牛顿的物理学和沃尔夫哲学,这使他对生活的态度更加严肃。
他完成大学学业并获博士学位后成为母校的一位低级教师。
此后他潜心自然科学研究,教学著书,声望日隆,1755年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不同于牛顿的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学说,在自然科学界引起轰动。
1770年后,他转向哲学研究。
浓郁的宗教家庭气氛和严肃的生活态度成为他哲学的重要背景之一,这使他热切地感到有必要巩固基督教信仰的基础。
而随着统治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四分五裂和新型现代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出现,更使他迫切地感到需要为人们建立一个最完善的道德法则世界。
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努力的钻研终于使他于1781年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这一巨型哲学著作。
在这部最重要的著作中,康德承担了为数学和物理学的严密性和确定性辩护的任务,他高举理性的火炬,猛烈地批判了长期以来弥漫于欧洲的以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形而上学体系,以及桎梏人们思想的封建神学,以至于在这次批判之后,“那种被叫做形而上学的东西,可以说已经被连根拔掉,从科学的行列里消失了。
”1788年,康德发表《实践理性批判》,论证宗教信仰的合理性,证实道德法则的理性的确定性和普遍性。
在1790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中,康德详细论述了他的美学理论。
这三部被人们誉为“三大批判”的哲学巨著以尖锐激烈、富于挑战性的言辞在极广阔的领域内提出一系列有独创性的见解,形成了康德“真”“善”“美”的庞大批判哲学思想体系,在德国哲学界引发了一场革命,将自古希腊泰利斯开创的西方哲学推向了辉煌灿烂的高峰。
《纯粹理性批判》很早就被介绍到中国,被认为是最难读懂的哲学著作之一。
康德道德哲学的三条律令问题
康德道德哲学的三条律令问题
康德的道德哲学提出了三条绝对律令,它们分别是:
1. 普遍立法:个人行为的标准必须可以成为普遍规律。
这意味着道德准则应当适用于所有人,而不仅仅是个别人或特定群体。
2. 人是目的:人的行为必须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是当作工具。
这意味着人应该被尊重和珍视,而不是被利用或视为达成目的的手段。
3. 意志自律:每个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是颁布普遍规律的意志,即道德主体不受外界因素制约,为自己规定法则。
这意味着人们的行为应该是基于自我理性的驱使,而不是受外界因素的制约。
这三条绝对律令构成了康德道德哲学的基础,强调了道德的普遍性和独立性,以及人的尊严和自由的重要性。
然而,康德的道德哲学在实践上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在某些极端情况下,这些律令可能会导致道德困境或难以实施。
因此,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需要进一步的哲学思考和探讨。
伦理学知识点42 康德的义务三命题
2、义务三命题 (1)义务是道德价值的根据和标准
违反义务的行为,缺乏道德价值;和义务一致的 行为,但行为者对实践这个行为没有立即的喜好, 是被迫实践的,不具有道德价值;和义务一致,而 行为者对从事此行为具有立即的喜好,也没有道德 价值。但是,可能是应该做的具有道德价值;和义 务一致却违反喜好,具有道德价值。
只有基于义务而不是的动机所做的行为才具有道 德价值。
第二节 目的论与义务论
(2)凡出于义务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要 达到的目标,而取决于它所遵循的道德法则。 在一切道德评价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我们应当 极其准确地注意一切准则的主观原理一方面。这样, 行为的全部道德性才有了着落,这个着落处就在于: 行为的成立必须本于职责,本于对法则的敬重,而 不本于对行为效果所有的喜爱和偏好。-----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 道德法则是每个有理性的人都会采取的原则,具 有了普遍性。同时,道德法则是形式原则。
第二 目的论与义务论
(3)义务就是由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然性。
规律是理性的规律,是认识必然性的规律, 遵从规律就是遵从理性。
康德的认识论康德哲学三题之二
东方论坛2007年第6期康德的认识论*——康德哲学三题之二单 纯(中国政法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2249)摘 要:康德的哲学体系与当时流行的经验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最大不同是:既承认外在经验对于人的认识的刺激作用又强调人的心灵具有认知的主体性意义。
他以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层次和功能观综合统一了经验主义怀疑论和经院哲学的独断论,肯定了人类知识的界限同时也说明了传统哲学本体论在认识上的虚幻性。
以辩证的认识论的新方法取消了传统哲学的独断论。
关键词:感性;知性;理性;哥白尼式的革命;二律背反中图分类号:B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07)06-0001-11独断论是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留下的形而上学的精神遗产,它坚信只有超越经验事实之上的结论才能构成真正的知识或者真理。
像作为整个宇宙万物对立面的上帝,千变万化的物质运动背后不动的规律,哲学所探讨的形象世界背后的实在,支配无限繁复的语言和思维的逻辑(逻格斯),都是独断论意义上的确定性知识。
可是,休谟对此十分怀疑。
他认为所有的知识都不具备确定性,因为它们都只不过是局限于我们经验的感官印象而已。
这就意味着,构成我们所谓确定性知识的那些命题都只具备或然性:要么是真,要么是假,其依据是我们所体会、观察或实验到的数据,即各种性质的经验,与经验吻合的为真,否则为假。
正是休谟对于独断论的经验主义的怀疑引起了康德的反思。
当然,康德并不否认知识起源于经验,但他同时认为,起源于经验的知识并不是知识的全部,还有经验之外的知识或先验的甚至是超越经验的知识。
这些传统的知识论问题必须从人的认识过程中去寻找答案。
一、人的认识过程无论是人的认识能力还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其中理性都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那么,什么是理性呢?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将人的认识能力放在认识过程中加以界定,即人的内在心灵固有三种递进的认识能力:首先是感性,即人在空间和时间形式(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不过层次较低)中感觉事物的能力;其次是知性,即将感觉数据通过概念和综合加工生成的有关外在客体的知识的能力,此综合乃是依据先验的范畴(由概念化的规则指导)来进行加工的;最后是理性,即将客体知识综合成系统的能力(如将整个现象世界理解为有系统规律的“自然王国”)。
智慧树知到文学概论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1、()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A:文艺学B:文学史C:文学批评D:文学理论答案: 文学批评2、强调文学艺术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关系,把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归结为人的生活活动,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
A:艺术活动论B:艺术生产论C:艺术交往论D:艺术反映论答案: 艺术活动论3、()是按照文学本身的发展顺序,理出历史线索,展示历史过程,对过去各个时代文学实践的状况加以总结,探索文学发展的规律。
A:文艺学B:文学史C:文学批评D:文学理论答案: 文艺学4、强调文学活动就是一种交往和对话,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
A:艺术活动论B:艺术生产论C:艺术交往论D:艺术反映论答案: 艺术交往论5、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可以归纳为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A:文学符号学B:文学传播学C:文学史学D:文学价值学答案: 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6、要建设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就必须解决( )、( )和( )等三个问题A: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C:当代性D:扬弃答案: 指导思想,中国特色,当代性7、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学理论主要是在对康德以来特别是对( )、()的哲学、美学、文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中完成的。
A:黑格尔B:席勒C:费尔巴哈福柯D:答案: 黑格尔,费尔巴哈8、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的特征。
A:对B:错答案: 对9、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因此社会生活本身便是文学A:对B:错答案: 错10、人民文学论强调文学的创作必须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要有最强的艺术感染力。
A:对B:错答案: 对第一章1、美国当代文艺学家()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活动四要素的著名观点A:海登·怀特B:M.H.艾布拉姆斯C:门罗D:鲁道夫·阿恩海姆答案: M.H.艾布拉姆斯作者是文学活动中的唯一主体。
七年级劳动教育上册第三单元第六章《我的职业初体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七年级劳动教育上册第三单元第六章《我的职业初体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劳动教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章,是一堂职业体验课,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情境游戏,带领学生沉浸式体验职业兴趣,探索自己的职业类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本节课从劳动培育技能、劳动创新思维、劳动助力成长、劳动奠基未来等几个维度,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求出发,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跨学科式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通过劳动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和理解劳动创造人、创造世界、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形成尊重劳动的情感,形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成为传承中华民族勤劳奋斗优良传统的时代新人。
课标分析《义务课程劳动标准》指出,要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职业体验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如军训、学工、学农等。
它注重让学生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增强家庭责任意识,认识到劳动对国家富强、人类发展的意义,尊重和平等对待各个职业的劳动者,自觉像优秀劳动榜样学习,形成初步的职业意识和生涯规划意识,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持续参加劳动的积极性,在劳动过程中持之以恒,诚实守信,有责任担当;形成自觉遵守劳动规范、劳动法规的习惯,形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处于心理、生理高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活泼好动,参与欲、表现欲非常强烈。
韦勒克《文学理论》第三章 文学的作用
韦勒克《文学理论》第三章文学的作用[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Rene Wellek & Austin Warren Theory of Literature 1977 Third Edition 第三章文学的作用文学的本质与文学的作用在任何顺理成章的论述中,都必定是相互关连的。
诗的功用由其本身的性质而定:每一件物体,或每一类物体,都只有根据它是什么,或主要是什么,才能最有效和最合理地加以应用。
只有当该物体的主要作用已经消失,它的次要作用才会突出出来,如:旧式的纺车成了装饰品或博物馆中的陈列品,方形钢琴不再用来奏乐,便改成为有用的桌子。
同样也可以这么队物体的本质是由它的功用而定的:它作什么用,它就是什么。
一种人工制品必须具有适宜于发挥其作用的结构,同时还要加上则间和物料所许可、人们的趣味所祟尚的附件。
在文学作品中,可能有许多成分就其文学作用而言是不必要的,但仍旧使人感到兴趣,或者具有其它方面的存在理由。
文学的本质和作用的概念在历史过程中曾否改变过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如果回溯到相当古老的历史时期中去考察这个问题,就可以答曰:改变过。
我们可以回溯到文学、哲学和宗教共存不分的时期去,例如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Ae schlyus)和赫西俄德(Hesiod)可能就处于这样的时期中。
但是,到了柏拉图,他就可以说诗人和哲学家之间的争执是古老的争执,这里有些含意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
另一方面,我们不应该夸张十九世纪末的“为艺术而艺术”和近代的“纯诗”(poesie pure)等主张的标新立异作用。
其实,“教喻谬说”——如爱伦?被(E.Allan Poe)所说的诗中的信念是启迪的手段——不等于文艺复兴时期关于诗有娱乐和教育的作用或寓教于乐的作用这样的传统说法。
总的来说,阅读美学史或诗学史所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文学的本质和作用,自从可以作为概念上广泛运用的术语与人类其它的活动和价值现念相对照和比较以来,基本上没有改变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與善的區別
康德把善分為 效用:間接的美感或工具價值 善本身:是善的意志,受道德理性決定的欲望。 就康德說,道德之善涉及目的的概念,並且受理性支配
的欲望,但是美是一見到就美,不需要對它有什麼概念。 譬如花、自由圖案或沒有設計而自然生成的線條,是不 需要概念,就可以造成快感的。因此善是有目的性的, 美是無目的性的。
三大批判
康德處於歐洲哲學時代,是理性論和經驗論的爭論時代, 他認為兩派都有不足的地方,其謬誤的根源在於對人類理 性能力的認識不正確。經驗派低估了人的理性能力,根本 不去運用它,導致了懷疑論。理性派高估了理性能力,超 經驗地使用它,讓理性去認識根本不可認識的神、自由、 靈魂等等經驗中不存在的對象。為了克服兩派的局限,要 了解人的理性能力,並劃定範圍,給予“批判”。
二律背反
二律背反與悖論不同,悖論是兩個相反的命題互相蘊含, 從一個命題出發必然推演出相反的命題來,這顯然是錯 誤的因為我們不可以說這件事,如果是他做的,則不是 他做的,以其邏輯形式來討論則:
→ P ← -P
-P:為P的否定讀作“並非P”或“非P”
→:讀作“蘊涵”相當於日常語言中的“如果,則”
:讀作“合取”相當於日常語言中的“並且”
美與崇高
美與崇高的相同之處,是自身令人愉快的,都具有普遍 性與必然性的快感,都是不受特定概念的決定,不受理 性驅使,而且都不是單純的感覺。崇高與美雖然有以上 的一致性,但仍有許多不同有待釐清:
崇高是無形式和無限,與量相關 ,美與質相關
崇高與對象之量有相關,美與涉及對象的質有相關,世
界上有些事物廣闊無涯,如一望無際的大海,深不可測 的星空等等數量的崇高,當面對這廣大或力量強大的事 物時,會由這些事物的感召(Veranlassung)而表現出 無限性。
黑格爾更進一步的認為,從辨證的性質,深入的觀察,
就可以看出每一個概念都是對立的統一,都包含有二律 背反的形式,他用“對立環節的統一”的辨證邏輯,取 代康德的二律背反,在美學上他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 顯性”的統一辨證說法。
崇高與理性相關,美與感性相關
崇高的事物的無形式和無限性決定了它屬於理性的範圍, 因為人在主觀能力中,只有理性才能處理和把握無限的 事物,理性是提供先驗理念的能力。因此美與崇高雖然 都屬於鑒賞的範圍,美是不能有確定的理性理念,但崇 高為了處理和把握無限的事物,卻與不確定的理性概念 有關。
崇高是消極的愉快
審美無關利害說
在主體上康德認為美是種無私的滿足感,包括不涉及佔 有慾卻只受對象形式吸引,並且認為美感有普遍性,一 個令我感受到美的對象,也會令其他人感受到,但必須 是建立在無私的狀態下。
美感是對象的主觀合目的性
在康德的想法中美感是對象的主觀合目的性,所產生內 外相契合的快感及自由感,譬如我們在一塊很美麗的山 坡地上,欣賞夕陽,美感油然而升,這時我們沒有去想 到將來可以買下這塊地,蓋民宿等目的及經濟利益,但 我們內心卻對這時的美景感到符合某種目的,這目的是 無私的,是一種我們主觀上的合目的性。我們便能深深 的為當前的美景的吸引,欣賞美景,但是如果考慮買下 這塊地及這塊地真美是多麼合適蓋民宿,這樣的想法都 是客觀的合目的性。與美是無私的滿足不同。就較難欣 賞美景了。
二律背反
二律背反是兩個關於同一主詞的相反命題同真,其邏輯 的式是:
P
-P(P並且非P)
:讀作“合取”相當於日常語言中的“並且”
其意思是指被認為妥當的兩種命題相互矛盾,即在同一 個問題裡出現兩種彼此矛盾的理論,如果將它們分別來 看,二者是不矛盾,一旦將二者合起來則彼此是衝突矛 盾的。
用“對立環節的統一”的辨證邏輯, 取代康德的二律背反
崇高不是單純、直接的愉快,它是經歷一個瞬間的對生
命力的阻礙,而產生的更有生命力激起人的心中理性的 整體追求及道德精神,求自想像力與理性的對立和嚴肅, 是人的精神與理性的一種狀態。
二律背反
康德以二律背反來討論美,主要見於其著作《判斷力批 判》利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論證出美是無利害的利害性,
美是無概念的概念,美是無普遍的普遍性,美是無目的 的合目的性。
二、《實踐理性批判》
探討人的道德,討論我們該做什麼?理性能力;人意志、 欲望的道德律及法則,肯定「上帝」、「靈魂」、「自 由」等超驗的理念。建立本體界的道德、自由。是義務 哲學的典範。
三、《பைடு நூலகம்斷力批判》
討論我們能希望什麼?在純粹理性及實踐理性兩大批判 中,建立溝通的理解力,認為“鑒賞判斷是審美的”, 討論的是宗教、美學等問題。
他把人的心靈機能分成三種:
認識機能、欲求機能、情感機能 包括:
第一批判(純粹理性批判)(1781年)
第二批判(實踐理性批判)(1788年)
第三批判(判斷力批判)(1790年)
一、《純粹理性批判》
討論人的知識論,我們能知道什麼?理解什麼;先驗概 念(concepts)或範疇,建立經驗界必然的規律與知識。 其先驗哲學引領後來德國觀念論的風潮。
3-1 康德的無目的說
講授者 高雄餐旅學院張忠明副教授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康德(1724~1804)
出生於普魯士的哥尼斯堡,父親是馬鞍匠,母親是皮匠 的女兒,全家篤信基督教,十六歲進入哥尼斯堡大學, 大學四年級時就開始撰寫物理學著作《論活力的正確評 價》,於1746年出版。1747年大學畢業後擔任家庭教師, 1755年回母校成為教員,1770年成為教授,1781年出版 《純粹理性批判》,該書為批判哲學的核心基礎作品, 1788年出版《實踐理性批判》,1790年出版《判斷力批 判》,1804年去逝,綜觀其一生,康德“既沒有生活, 也沒有歷史,只有不盡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