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变画的研究

合集下载

DXD59中国佛教壁画与(西方)基督教壁画艺术比较研究

DXD59中国佛教壁画与(西方)基督教壁画艺术比较研究

中国佛教壁画与(西方)基督教壁画艺术比较研究第三章中国佛教壁画与基督教壁画题材之比较中国佛教壁画与基督教壁画因为在其地域之内的文化根源不同,所以它们所呈现的题材也是不同的。

因为壁画是根据它们各自一定的文化内涵而来的。

又因为它们的文化根源,这些宗教的题材在整体壁画中的比例也是有所不同的,在不同的时期,这些题材又大不一样。

(以下两个节写4000字)一、神像类题材1、神像类题材的作用与所占比例神像对于我国的文化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佛教对我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佛教思想无可异议属于唯心主义体系。

但它对于“我”、“心”、“性”、“气”等关于人的自我意识,人的认识过程与主观能动作用等方面的思辨,对哲学思想的发展曾起过很大的作用。

正如马克思在批判机械唯物主义的同时,对唯心主义思想在历史上的作用也作了评价。

他指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

佛教中关于“空有”、“生灭”“轮回”等都是辩证法中的宝贵遗产。

在中外盛称的魏晋六朝、隋唐文化中,佛学成为我国该时期哲学主要思想潮流之一。

佛教思想被儒家和道家吸收后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三教合一”的局面,以后又进一步促进了宋明理学的兴盛。

二、对我国科学发展的影响随着佛教传播的有天文,医药等科学技术以及健身术。

佛教美术约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印度,约公元1世纪出现,以后由北路发展到中亚、中国、朝鲜和日本,由南路遍及斯里兰卡和东南亚,成为东方古代美术的主流。

佛教艺术中,佛教美术在建筑上主要是寺、塔,在雕塑上主要是佛像及其以下诸尊,在绘画上主要是佛、菩萨、罗汉的单身画和以佛说法为中心的众多形象组合──说法图、佛传图、本生图、佛位变相、佛教故事、水陆画、杂画和供养人图像,在工艺美术上是各种佛具。

由于佛教重视造像,所以在中国又被称为像教。

壁画是石窟的要组成部分,在敦煌石窟里有数以万计的壁画,精美绝伦,是民族壁画艺术的宝库。

《文物》杂志2011年第10期--敦煌壁画中的经架_兼议莫高窟第156窟前室室顶南侧壁画题材_郭俊叶

《文物》杂志2011年第10期--敦煌壁画中的经架_兼议莫高窟第156窟前室室顶南侧壁画题材_郭俊叶

溯其 源 , 应与之有 相当
大的关系 。
二 莫高窟第 156 窟 前室室顶南侧 壁画题材新证
图七 莫高窟第 150 窟南壁金刚经变(局部)摹本
敦煌莫高窟 第 156 窟 前 室 室 顶南 侧 有 一
74
□ 敦煌壁画中的经架 75
2 0 1 1 年 · 第 10 期
[ 3] 《庆 佛光周 王满月 并进 法服等 表》 , 《 大正藏》第 52 册 , 第 825 页 , (东 京)大 正一 切经 刊行 会 , 1927 年 。
(责任编辑 :刘 婕)
The Sutra Stand in the Dunhuang Murals and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Southern Ceiling Mural of Cave 156
Guo Junye
In some murals of the Dunhuang Grottoes , eminent monks or laymen are shown reading or preaching sutras from a small shelf-like stand .This stand has not come to the attention of earlier studies .Based on her analysis of sutras , Dunhuang documents and murals , and a the collections of the Shōsō-in in Japan , the author suggests this object should be called a "sutra stand ,"and discusses its use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research , she also looked through all the different scenes and motifs of the sutra stand in the Mogao Grottoes .This study is valuable for judging the age and motif of Dunhuang murals .

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

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
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 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
a
1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在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断崖口,俗称千佛洞, 上下五层,长1600多米。莫高窟是敦煌文化和艺术的中心,始凿 于前秦建元二年,从隋至元,历代多有增建。现保存从十六国、 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个朝代的 洞窟492窟,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15尊。其中壁画构图宏 伟多变,用色浓艳繁复,线条细密流畅,具有惊人的艺术感染力。 窟最大者高40余米,最小者高不盈尺。造像为泥质彩塑,神态各 异。壁画内容有佛像、佛教史迹、经变、神话、供养人等题材和 装饰图案。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艺术宝库, 情光绪二十六年发现了著名的藏经洞,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精 品震惊天下。可惜被帝国主义分子纷纷掠夺而去,至今仍大量流 散国外,成为我国文化界的一大浩劫。
朴单纯,到北魏后期南方“秀骨清像”的造像风格风 靡北方;
中期:隋唐两代,彩塑规模宏大、造型生动、绚烂多姿

晚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形神、塑工和
敷彩均已失却了盛期的活力。 结合中国历史的发展,可以得出敦煌彩塑的盛衰史与中 国佛教艺术的变迁是一脉相承的
a
21
敦煌艺术之装饰图案
a
22
407窟的藻井,第一眼就吸引着你的是那圆光周围的美 丽的飞天群,在散着天花的空中,飞天在音乐声里不 停地回旋,飞天依靠姿态、飘带呈现在激动地然而是 有韵律的动态里,在回旋着的飞天中心,托出一朵盛 开的莲花。在这安静的莲花心里,又奔驰着三只白兔。 白兔是灵巧的,而作者更是灵巧,他用三只交织在一 起的兔耳巧妙地代替了六只兔耳,并且使白兔在固定 的位置里表现了奔跃的活动,那兔颈的飘带也加强了 奔驰的感觉。飞天的回旋、白兔的奔跃与藻井边饰垂 幔的波纹,统一在飞动的状况里,这一幅飞动的藻井, 使你想着暴雨初晴、彩霞流动的天空。

炳灵寺石窟经变画调查与研究

炳灵寺石窟经变画调查与研究

炳灵寺石窟经变画调查与研究炳灵寺石窟经变画调查与研究炳灵寺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矿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

石窟中保存有丰富的壁画,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经变画。

经变画是指以佛教经典为题材,以图像形式展现佛教故事的艺术作品。

经过对炳灵寺石窟经变画的调查与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及其在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炳灵寺石窟是中国北方佛教石窟的代表作之一,兴建于唐代初期。

经考证,这些石窟被认为是由当地居民与官方共同筹建而成。

在寺庙的大雄宝殿和外西壁等地,保存着众多的经变画。

经变画以墨线勾画轮廓,并着色表现细节,结合文字注释,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对炳灵寺石窟经变画的研究,我们发现它们展现了丰富的佛教故事和思想。

这些故事包括佛陀生平事迹、铭记佛经的功德、讲述佛教理论的经典段落等。

这些故事不仅是佛教徒们礼赞佛陀和弘扬佛法的方式,而且也起到了更广泛的教育作用,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佛教的智慧和美好。

炳灵寺石窟经变画的题材涵盖了佛陀的生平、佛教故事和佛经中的各种人物形象。

例如,有关佛陀生平的画作展现了他的出生、修行、成佛等关键时刻。

佛教故事的画作则展示了菩萨的化身以及他们与常人的互动和帮助。

而佛经中的人物形象则包括了佛陀的弟子、藏经洞中的阎摩罗等。

通过调查与研究,我们发现炳灵寺石窟经变画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既有唐代早期的自然主义风格,也有后来的变化与发展。

画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活,栩栩如生。

色彩运用上,早期作品以朴素自然的颜色为主,后期作品则更加丰富多彩。

炳灵寺石窟经变画的调查与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佛教艺术的发展历程,还有助于研究佛教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影响力。

通过对经变画的深入研究,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貌、宗教信仰以及人们对佛教的崇敬和热爱。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炳灵寺石窟经变画的保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壁画受到了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侵蚀和破坏,亟需进行修复和保护工作。

敦煌壁画分类

敦煌壁画分类

敦煌壁画敦煌壁画在石窟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艺术技巧最精湛,内容最丰富,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交通、社会生活、民族关系、宗教史、艺术史、中外友好往来、文化交流史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形象资料,是非常宝贵的古典艺术遗产。

敦煌壁画究竟有多少呢?以莫高窟为主体的石窟群577个洞窟中,现存色彩艳丽的壁画45000多平方米。

被誉为当今最大的美术博物馆。

这么多的壁画都画了些什么内容呢?据敦煌学专家多年考证研究,内容已基本弄清,可分为:一、尊像画指佛教崇拜的佛陀、菩萨、护佛神等供奉的各种神灵形象。

二、经变画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经变”。

三、神话题材画是中华民族传统神话题材。

指北魏晚期出现的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蜗、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风雨雷电等道家神仙思想的内容题材。

四、供养人画像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

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

五、装饰图案画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画主要是用于石窟建筑装饰,也有桌围、冠服和器物装饰等。

装饰花纹随时代而异,千变万化,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六、故事画为了广泛吸引群众,大力宣传佛经佛法,必须把抽象、深奥的佛教经典史迹用通俗的、简洁的、形象的形式灌输给群众,感召他们,使之笃信朝拜。

于是,在洞窟内绘制了大量的故事画,让群众在看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故事画内容丰富,情节动人,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诱人的魅力。

1.佛传故事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

其中许多是古印度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佛教徒经过若干世纪的加工修饰,附会在释迦身上。

2本生故事画是指描绘释迦牟尼生前的各种善行,宣传“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生动故事。

3.因缘故事画这是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和释迦牟尼度化众生的故事。

4佛教史迹故事画是指根据史籍记载画成的故事,包括佛教圣迹、感应故事、高僧事迹、瑞像图、戒律画等。

16—17_世纪中国绘画研究方法反思——以韩庄的《17_世纪初中国的主题、自然与再现》为例

16—17_世纪中国绘画研究方法反思——以韩庄的《17_世纪初中国的主题、自然与再现》为例

010《名家名作》·评论[摘 要] 立足美国学者韩庄的《17世纪初中国的主题、自然与再现》一文,重点关注其研究方法的创新之处与启示价值。

韩庄从对旧框架、旧方法的质疑开始,在质疑之下提出问题,并逐步建构一个不同以往研究的新框架,在其构建的相似性到表现性再到主体性的逻辑之下,可以看到西方学者在17世纪绘画问题上的独特视角,以期对当下的研究方法进行反思。

[关 键 词] 质疑;绘画意象;表现性;主体性16—17世纪中国绘画研究方法反思——以韩庄的《17世纪初中国的主题、自然与再现》为例王 玥一、对旧思维框架之质疑现如今,关于明末清初的绘画研究已经有很多,大多学者在研究中国16—17世纪绘画变革的意义时,针对某个在明末清初时期影响深远的画派、艺术家、艺术现象展开来谈,不少学者亦注意到了董其昌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但在研究方法上,大多研究受困于董其昌本人背景经历或是画论的研究。

这样的研究方法能够较为细致地了解董其昌本人的画学理论与明清绘画之间的关系,看到董其昌带给那个时代的部分影响。

但在韩庄的这篇文章中,作者对这一类研究方法提出了质疑,并侧面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国17世纪绘画的误区。

现有的研究方法均倾向于使用传统艺术社会学与历史学的方法研究这段美术史,在这些研究中将历史时间做了线性划分,并且将艺术家的背景经历或画论与作品相对应,得出一个符合文章观点的结论。

而韩庄在其文章中质疑的正是这些研究,背景经历诚然不可忽视,但学者在研究时往往忽视了17世纪社会的整体状况,从而忽视了董其昌本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所产生的独特影响。

韩庄明确指出:“是否它意味着董其昌是一个设定在背景之前的人物,因为这暗示着一种特殊的认识论表述,除非其背景被非常仔细地阐明,否则对于一个人的认识将是不准确的。

”这是韩庄在文章中要打破的第一个框架——质疑背景经历的作用。

作者在文章开篇即质疑了这一个框架的合理性,他试图打碎这种在原本知识的、权威的框架中做批判式梳理的写作方式,同时尝试建立一种新的语境,而这种语境一定要在16—17世纪整个宏大的社会变革之下展开,既不受限于董其昌本人的画论与经历,又不限于权威的美术史研究,韩庄在开篇即在试图搭建一个这样的讨论语境。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研究莫高窟维摩诘经变对《维摩诘经》的文化选择与时代解读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研究莫高窟维摩诘经变对《维摩诘经》的文化选择与时代解读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研究莫高窟维摩诘经变对《维摩诘经》的文化选择与时代解读在敦煌莫高窟中,维摩诘经变是一组非常重要的壁画之一。

这组壁画在图像和文本方面都非常独特,是研究敦煌莫高窟以及佛教艺术和文化的重要材料。

本文将通过对莫高窟维摩诘经变的研究,探讨该组壁画对《维摩诘经》的文化选择与时代解读。

一、《维摩诘经》的文化选择《维摩诘经》是佛教经典中的重要经文,其文化影响力和历史地位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在敦煌莫高窟中,维摩诘经变反映了敦煌佛教壁画中维摩诘经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从该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版本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西域佛教传播的情况,也反映了佛教不断改变和发展的特点。

以“大悲遮像品”为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老夫子砍伐树木,不幸误伤一只众生,后来他获得了阿弥陀佛的救赎。

在莫高窟的维摩诘经变中,这个故事出现了不同的版本,包括一个更简单的版本和一个更复杂的版本。

这些不同的版本反映了不同时间和地区的佛教文化选择和传播。

此外,在莫高窟中,有一些从外部文化传入的元素也被纳入了维摩诘经变之中。

比如,在一幅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东方突厥人站在一个类似于佛教建筑的结构前。

这个场景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个场景中,佛教建筑与东突厥文化相互交织,反映了佛教文化在当时异文化中的传播和融合。

二、时代解读莫高窟壁画的创作时间大约在5世纪至14世纪之间。

在这样长的时间跨度中,莫高窟承载了许多历史和文化的信息。

对于维摩诘经变这一组壁画来说,它反映了佛教文化在这个时间段内的演变和变化。

在莫高窟维摩诘经变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文化的发展从初期纯正佛教到佛教与其他文化相互渗透,到最终的本土化。

这一过程可以从维摩诘经变中的不同版本和艺术表现形式中看到。

例如“朱那本缚魔品”,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这一故事出现了不同的版本。

早期版本中,缚魔者年轻英俊,形象华丽;而在后期版本中,缚魔者则呈现出一种更精神、更内敛的形象。

这种变化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和追求。

敦煌的艺术2022答案

敦煌的艺术2022答案

1 敦煌唐代塑像色彩富丽,有时还伴有贴金。

正确2 隋代第45窟的山峦表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即对近景的细致表现以区别于远景,从而推动了对空间的营造。

错误3 隋代的飞天注重一种悠闲的感觉:身体柔和、姿态优雅,体态婀娜多姿、神态悠闲逍遥。

错误4 《涅盘经变》中的飞天与其他飞天一样飘逸轻快。

错误5 敦煌石窟开凿在玉门系砂岩崖壁上,岩层是由砾石和细沙沉淀粘结而成,不适宜雕刻,所以从初始就采取了彩绘泥塑的方法。

正确6 唐代以前的敦煌壁画中,画工就很注重单个飞天的个性化描绘。

错误7 目前已初步建立了莫高窟风险监测预警体系,随着该体系的逐步完善,莫高窟将正式进入预防性保护阶段。

正确8 隋唐之前的洞窟中,菩萨、弟子、飞天和供养菩萨都是圆雕的。

错误9 经变画是概括地表现一部佛经的内容,情节较多、规模较大的画,往往人物众多、场面宏大。

正确10 敦煌壁画乐舞中的天乐表现的是“天堂美景”、“极乐世界”和“神”的形象,有着浓厚的神奇奥秘的宗教色彩。

正确11 公元1900年在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出土的古代文献和艺术品包括______非汉文文献宗教典籍儒家经典官私文书文学典籍科技文献绢画和刺绣历史地理文献12 敦煌泥塑所用细泥有_______两种。

麻泥棉花泥13 敦煌纹饰的几何纹包括______等,连成边饰装饰窟壁与藻井。

菱格纹龟背纹方璧纹方胜纹14 净土图式经变是以佛所在的净土世界为中心,表现佛教净土世界的种种场面,比如______。

阿弥陀经变弥勒经变法华经变观无量寿经变15 榆林窟第3窟的壁画《文殊变》和《普贤变》中的山水,画家并不限于一个视点,表现出中国山水画的______等不同的构图特点。

"深远" "高远" "平远"16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敦煌研究院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国内合作,在______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数字敦煌敦煌学研究敦煌文化弘扬人才培养文物保护17 《西凉乐》的三结合是指________的结合。

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写本时代图像与文本关系再思录

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写本时代图像与文本关系再思录

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写本时代图像与文本关系再思录2016-05-03 14:51:05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余欣一、引言“象”与“数”的概念,源自周易,是中国古代理解世界及其存在意义的基本范式。

中古时代最为系统而清晰的表述,为隋代萧吉《五行大义序》:原始要终,靡究萌兆。

是以圣人体于未肇,故设言以筌象,立象以显事。

事既悬有,可以象知;象则有滋,滋故生数。

数则可纪,象则可形。

可形可纪,故其理可假而知。

可假而知,则龟筮是也。

龟则为象,故以日为五行之元;筮则为数,故以辰为五行之主。

若夫参辰伏见,日月盈亏,雷动虹出,云行雨施,此天之象也。

二十八宿,内外诸官,七曜三光,星分岁次,此天之数也。

山川水陆,高下平污,岳镇河通,风回露蒸,此地之象也。

八极四海,三江五湖,九州百郡,千里万顷,此地之数也。

礼以节事,乐以和心,爵表章旗,刑用革善,此人之象也。

百官以治,万人以立,四教修文,七德阅武,此人之数也。

因夫象数,故识五行之始末;藉斯龟筮,乃辨阴阳之吉凶。

是以事假象知,物从数立。

①从“象数”的角度再来看文本与图像的关系,我们或许会有新的体悟。

图像从根本上也可以从“象”的概念来理解。

柯律格(Craig Clunas)指出,“图”字涵盖了视觉表达的所有形式:地图(map)、图画(picture)或画作(painting)、图示(diagram)、肖像(portrait)、图表(chart)、图案(pattern)等,但都可以统摄到“象”(figure)的概念之下,这意味着思考具有社会角色的像(image)时,始终离不开宏观视角。

②图像及文字等符号性标记,都可以被整合到整个宇宙图式中,展示于特定的时间和场所时,它们也就成为演绎宇宙的图式中的一部分。

因此图像和模型实际上具有双重角色:它们首先作为实物的相似物而存在,也就是“象”,但这些相似物会因为被置于表现宇宙的图式中而获得力量和意义。

③“图”既非文,亦非画,但又与两者有密切联系。

经变画的研究

经变画的研究

敦煌莫高窟经变画图像研究史宏伟灿烂的经变画是敦煌壁画中的精萃,据统计,敦煌壁画和纸画、绢画中的经变画有30余种、1300余幅。

其中净土类和观音类的经变有十余种、六百余铺,显示了敦煌佛教信仰的大众化特征。

进入八十年代,敦煌经变画的研究令人瞩目。

学者们把大部分经变分别按专题作了系统整理和研究,尤其是法华、维摩诘、弥勒、陀阿弥等长期盛行的大型经变的深入、全面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不仅对照石窟榜题、佛经、敦煌文献与历史资料和画史,考释清楚了每幅经变画每一品的内容情节,而且探讨了每一类经变不同时期内容情节、艺术形式传承演变的特点,研究了经变产生的历史背景、反映的佛教思想,揭示了敦煌经变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

在研究内容的同时,还分析探讨了历史上的佛教思想和佛教信仰对开窟的影响。

下面笔者将在所得资料的基础上就莫高窟的经变研究著作及报告作一资料的梳理。

一、国内学者的研究:●对维摩诘经变的研究有:贺世哲《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发表于《敦煌研究》试刊第2期,1982年)考察了《维摩结经变》在我国的起源,认为它能在中国延续数百年之久是封建统治阶级对神化的维摩诘的普遍崇拜,这些经变画美化了维摩诘,普及了大乘空宗哲理。

文中主要论述了它在唐代不同时期的演变与特点;屈直敏《佛道之论争与融合--维摩诘经变相探析》方广锠、许培铃《敦煌遗书中的〈维摩诘所说经〉及其注疏》,载于1994年第4期。

介绍了《维摩诘所说经》的内容、译本、题记,整理了《维摩诘所说经》的注疏,并对其略作介绍;余熙《一位思辨神灵的历史沉积相:从〈维摩诘经变〉看敦煌艺术的民族性》,载于《汉江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上发表。

金维诺《壁画维摩变的发展》(《文物》1959.2)、《敦煌晚期的维摩变》(《文物》1959.4)。

两文分析了维摩变的起源和发展,从晋时便已出现的维摩像开始,到早期的莫高窟、云岗和龙门石窟的维摩变,再到中晚唐以后更多反映了生活的逐渐成熟的情节和构图,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并在文后附有敦煌维摩变统计表(北朝末期——宋)。

敦煌石窟劳度叉斗圣变研究综述

敦煌石窟劳度叉斗圣变研究综述

敦煌石窟劳度叉斗圣变研究综述作者:何宇琛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年第11期摘要:劳度叉斗圣变是敦煌石窟壁画的主要题材之一,对该题材壁画学界已有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敦煌石窟劳度叉斗圣变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题材壁画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敦煌石窟;劳度叉斗圣变;研究史;综述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和肃北五个庙等石窟。

劳度叉斗圣变(以下简称斗圣变)是敦煌佛教经变画之一,现存19铺,其中莫高窟14铺、榆林窟3铺、西千佛洞1铺、五个庙石窟1铺,按时代可划分为:北周1铺、初唐1铺、晚唐3铺、五代10铺、宋代3铺、西夏1铺。

晚唐,斗圣变发展为巨幅经变被绘制于大型石窟的主要壁面,由于画稿的使用,此后一百余年斗圣变呈现程式化发展,仅在内容上有所增减。

一、研究现状松本荣一、金维诺、李永宁、蔡伟堂、巫鸿等学者都对斗圣变进行了详细深入地研究。

松本荣一《燉煌画の研究》1第十节《牢度叉(劳度差)斗圣变相》中将变相同佛经进行对比,认为该题材壁画主要根据《贤愚经·须达起精舍缘品》绘制,同时参考了《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他列举了莫高窟(以下简称莫)第9、98窟的部分榜题文字,认为制作时所依据的经典应该比《贤愚经》更为详细。

金维诺《敦煌壁画祇园记图考》2以西12窟、莫第335窟及第9窟为主,对该题材壁画从“给孤独长者买祇陀太子园因缘”到“劳度叉斗圣变”的过渡发展进行了论述,并对西12窟斗圣变的内容和顺序进行判读,除金维诺外,梅林、殷光明、巫鸿、简佩琦等也对该问题有所探讨。

1、劳度叉斗圣变的功用问题李永宁、蔡伟堂3提出石窟是为严肃的宗教仪式构建的,结合斗圣变绘制的位置,他们认为石窟中的斗圣变并非用于俗讲。

梅林同意这一观点,他从结构和宗教功能上区分变相和讲唱图本,认为俗讲所使用的图本应该是长卷连续画。

4巫鸿提出“文献记载与变文有关的图画都是画卷,而不是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疏体”研究——以榆林窟第25窟的普贤变为例

敦煌壁画中的“疏体”研究——以榆林窟第25窟的普贤变为例

161国内刊号 C N 61-1499/C 2020年10月(下)王成文(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敦煌壁画中的“疏体”研究——以榆林窟第25窟的普贤变为例摘 要:榆林窟第25窟是“盛唐吐蕃期”具有代表性和原创性的洞窟,其融合汉藏、显密于一体的特色是吐蕃统治初期敦煌地区汉、藏互动的社会历史的反映。

而且此窟的壁画艺术成就极高,特别是西壁门南的普贤变最具代表性,是唐“疏体”风格的代表作。

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对深入研究敦煌普贤变艺术的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敦煌壁画;疏体;榆林窟第25窟;普贤变对榆林窟第25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断代问题。

如1987年段文杰先生对此窟壁画的年代考订、内容与风格,艺术成就等问题的关注;[1]1993、1997年对此窟作了专题的研究,断代更为明确;[2]2002年史苇湘先生根据艺术风格判断,该窟壁画作于784年的兴元元年(子年),该窟属于吐蕃统治初期洞窟;[3]2006年欧阳琳先生也对该窟作了断代;[4]2010年沙武田先生就此窟的断代问题做了专题研究;[5]二是艺术风格问题。

1996、1998年冯力先生提出了该窟的壁画艺术风格是唐代吴家样“疏体”的观点。

[6]以上研究成果,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断代问题,较为可信且合理的说法为段文杰、史苇湘、日本学者奥山直司和田中公明、欧阳琳、沙武田等诸先生认为建于吐蕃占领瓜州初期或吐蕃统治敦煌初期的基本一致说法,即应在776-786年间,本文采用此说法。

二是风格问题,段文杰、史苇湘、冯力、沙武田等先生认为榆林窟第25窟属于盛唐艺术风格,具有唐“疏体”的特征。

基于此,对该窟中的普贤变图像作一分析,主要探讨其艺术语言所塑造出的“疏体”特征,突出其重要性,为梳理敦煌普贤变艺术的演变奠定基础。

一、榆林窟第25窟普贤变概况榆林窟第25窟是“盛唐吐蕃期”具有代表性和原创性的洞窟,其融合汉藏、显密于一体的特色是吐蕃统治初期敦煌地区汉、藏互动的社会历史的反映。

唐代敦煌壁画花鸟的色彩研究

唐代敦煌壁画花鸟的色彩研究

Fashion Color人文苗玲Miao Ling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02China Academy of Art, Hangzhou Zhejiang 310002Color Study of Flowers and Birds in Dunhuang Murals in the Tang Dynasty唐代敦煌壁画花鸟的色彩研究摘 要:本文通过对唐代敦煌壁画中花鸟画的用色风格、色彩表现、色彩审美等方面的分析,试图探寻敦煌壁画花鸟画中色彩艺术的吸收融合与创新精神,为当今时代的绘画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敦煌壁画;花鸟画;色彩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lor style, color expression and color aesthetics of the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s in the Dunhuang murals of the Tang Dynast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absorption,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spirit of color art in the Dunhuang murals and flowers and birds paintings, which provides a certain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painting creation of the current era.Keywords :Dunhuang Murals;flower and bird painting;colors 一、唐代敦煌壁画中的花鸟画概述自唐代开始,中国花鸟画与人物、山水画分庭抗礼,自立门户,在我国绘画史上成为独立画科的艺术门类。

[1]花鸟画所包括的范围并不局限于“花卉”和“禽鸟”。

丁云鹏人物画变异画风原因探究

丁云鹏人物画变异画风原因探究

2021年1月第38卷第1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Jan.2021Vol.38 No. 1丁云鹏人物画变异画风原因探究李朝晖a,李明章b(淮北师范大学a.信息学院;b.美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摘要:丁云鹏是晚明变异画风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人物画风格夸张变形,古朴苍劲。

其变异 画风表面上看是追求“新奇”、“怪异”,而内里却是他立足传统,求新求变,对传统加以解构,并 借鉴木刻版画、墨谱制作、西洋明暗及构图方法,重新建构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造型范式。

这种 新的画风赋予了人物画以更加丰富的表现力,使之呈现出独特的张力和气场,开启并引领了中 国人物画坛的审美新风尚。

关键词:丁云鹏;人物画;变异;原因;文化生态中图分类号:J211.25 文献标识码:A一、丁云鹏的生平丁云鹏(1547 - 1628 ),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擅长人物画、山水画,亦涉猎版画、墨 谱。

他出生于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一户世代行医 的家庭,祖父丁绳,父丁瓒,以医名,并通过行医积 累了丰厚的家产。

丁瓒不仅医术高明,而且豪爽 好客,喜爱收藏;并能书善画,书画有米芾、倪瓒的 风范。

丁瓒子女十人,唯云鹏喜爱书画且聪慧过 人,故丁瓒不传医法,只引导他走上书画艺术之 路。

年轻的丁云鹏不仅熟揽家藏书画古董,还在 父亲的帮助下遍观当地巨室大户的藏品。

期间云 鹏得同乡詹景凤指点,画艺大进,画风也由“纤媚 而杂”变为古朴厚重。

中年以后,云鹏走出家门,游走于名山大川之间,广交天下名士,结识了董其 昌、陈继儒、莫是龙等人;同时,由于画作定制,与 佛门人士交往甚密,使原本就尊崇佛教的丁云鹏 佛学知识大涨。

佛教不仅影响了他的思想,还影 响到他的画作,他的人物画题材多为佛教人物,便 是明证。

文章编号:1674-344X(2021)1-0007-05二、丁云鹏绘画风格的变化丁云鹏是明朝晚期著名画家,董其昌赞其 “三百年来无此作手”,以王摩诘相拟,并亲刻 “毫生馆”印石相赠;史书说丁云鹏山水、人物皆 善,尤其在人物画方面,成就颇高。

纪录片《敦煌》解说词(第4集)

纪录片《敦煌》解说词(第4集)

纪录片《敦煌》解说词(第4集)纪录片《敦煌》解说词(第4集)2010-10-27 23:58《敦煌》:第四集《无名的大师》解说词第3窟(元)北壁千手千眼观音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出名的绘画大师,但他们的作品却很少流传到今天。

战乱、毁灭、流失和野蛮的破坏,将他们绝大多数伟大的创作永远埋葬在了历史的深处。

知道我们发现了敦煌莫高窟,这个隐身在大漠里的美术馆。

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一千多年间,四万五千平方米的壁画,在这里保存了下来。

这是历代无名大师们为我们留下的艺术珍宝。

然而,历史上关于他们的记载却几乎是空白。

现在我们只能从零星的壁画题记和敦煌遗书,去追寻这些大师的踪影了。

这是正在前往敦煌的画匠叫史小玉,他的生活和经历是我们根据学者的研究,用真实的历史片断拼接出来的。

他的名字出现在莫高窟第3窟的西壁上,那幅名扬四海的千手观音就画在这个洞窟里。

有人断定第3窟的壁画就是史小玉所画,但还有一些人认为他只是元代的一名游客。

在接下来的故事里,我们将追随这个曾在莫高窟驻足或生活过的真实人物,接住他来解读那些辉煌灿烂的敦煌壁画。

让我们回到公元1351年,这一年,史小玉从甘州来到了敦煌。

此时这座交通西域的重镇正由元代宗室速来蛮镇守,速来蛮崇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佛教依然是这一时期敦煌各民族最主要的信仰。

汉文、西夏文、八思巴文、会鹘文、梵文、藏文,这些都是敦煌当时最常见的文字。

现藏于敦煌研究院的六字真言碑,就是用这六种文字分别刻成。

碑文是观世音菩萨的心咒。

公元1348年,速来蛮出资在莫高窟刻立了这块石碑。

三年后在他的筹划下,位于莫高窟壁前的皇庆寺也迎来了第一次重修。

那是一个面向东方的峭壁,用木制栈道和阶梯连接的数百个洞窟像蜂巢般挤满了黄色的壁岩,那里就是敦煌的千佛洞。

在同行工匠的描绘下,史小玉对即将前往工作的地方充满了期待。

徜徉在这些古老的洞窟之间,当年僧侣们打坐修行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史小玉看到的这些画像,是莫高窟留存至今最早的壁画。

敦煌莫高窟造型艺术研究

敦煌莫高窟造型艺术研究

敦煌莫高窟壁画造型艺术研究**:***学院:艺术学院学号:************班级:工业设计101101班敦煌莫高窟壁画造型艺术研究第一章绪论原始佛教时期,佛教并不是偶像崇拜的宗教,宗教信仰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和宣传内容上都有不同的侧重。

十六国以来战乱不息、生灵涂炭的残酷社会现实成为佛教传播发展的土壤。

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天堂地狱之说,对当时的人们有极大的诱惑力,因此受到统治者的大力倡导。

修庙开窟,雕绘佛像作为信众的功德行为而风行世间。

当时有许多著名画家都参加过寺庙壁画创作,成为他们艺术生命中的一个总要组成部分。

这些寺庙壁画代表着时代绘画新水平,反映着中国传统绘画吸收、容纳外来文化艺术的新成就。

但遗憾的是这些寺庙及壁画早已坍毁不存,只有地处偏远的一些石窟保存下来,其中的壁画就成为我们了解当时宗教绘画情况的重要依据,而现存洞窟壁画以敦煌莫高窟为最多,新疆库车地区克孜尔,甘肃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等石窟亦有存留。

第二章敦煌莫高窟简介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

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

它是我国古代美术的重要宝藏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

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

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

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授予“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画的由来和演变的研究报告

画的由来和演变的研究报告

画的由来和演变的研究报告《画的由来和演变的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绘画是人类创造力和艺术表达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人们通过绘制线条、色彩和形状来描绘客观世界和主观情感的活动。

绘画的起源和演变一直是艺术史学者关注的焦点,深入研究绘画的由来和演变过程对于理解人类文化和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绘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为了达到研究目的,采用了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和艺术史研究等方法。

三、研究内容1. 绘画的起源绘画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社会的岩画和洞穴壁画。

通过对这些壁画的研究发现,早期人类主要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动物、人物和自然景观等。

2. 绘画的演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绘画逐渐从壁画发展到绘画作品。

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中,绘画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不同文明背景下的绘画风格也展现出独特的特点。

在中世纪,宗教题材成为主导的绘画风格,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以人体为中心,并追求逼真的艺术表达。

随后,印象派、现代艺术等艺术运动的出现使绘画逐渐解放了束缚,追求更为自由和个性化的表达。

四、研究结论通过对绘画的由来和演变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绘画起源于人类早期社会的岩画和洞穴壁画。

2. 绘画经历了从壁画到绘画作品的演变过程。

3. 不同文明和时期的绘画风格各具特色,反映了社会、文化和艺术观念的变迁。

4. 绘画在人类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文化传承和价值观表达的重要手段。

绘画的由来和演变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人类文化和艺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对于绘画的创作和欣赏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未来的研究工作可以进一步探讨绘画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现代技术对绘画的影响等方面。

敦煌壁画分类

敦煌壁画分类

敦煌壁画敦煌壁画在石窟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艺术技巧最精湛,内容最丰富,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交通、社会生活、民族关系、宗教史、艺术史、中外友好往来、文化交流史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形象资料,是非常宝贵的古典艺术遗产.敦煌壁画究竟有多少呢?以莫高窟为主体的石窟群577个洞窟中,现存色彩艳丽的壁画45000多平方米。

被誉为当今最大的美术博物馆.这么多的壁画都画了些什么内容呢?据敦煌学专家多年考证研究,内容已基本弄清,可分为:一、尊像画指佛教崇拜的佛陀、菩萨、护佛神等供奉的各种神灵形象。

二、经变画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经变”。

三、神话题材画是中华民族传统神话题材.指北魏晚期出现的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蜗、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风雨雷电等道家神仙思想的内容题材。

四、供养人画像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

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

五、装饰图案画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画主要是用于石窟建筑装饰,也有桌围、冠服和器物装饰等。

装饰花纹随时代而异,千变万化,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六、故事画为了广泛吸引群众,大力宣传佛经佛法,必须把抽象、深奥的佛教经典史迹用通俗的、简洁的、形象的形式灌输给群众,感召他们,使之笃信朝拜。

于是,在洞窟内绘制了大量的故事画,让群众在看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故事画内容丰富,情节动人,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诱人的魅力。

1.佛传故事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其中许多是古印度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佛教徒经过若干世纪的加工修饰,附会在释迦身上。

2本生故事画是指描绘释迦牟尼生前的各种善行,宣传“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生动故事。

3.因缘故事画这是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和释迦牟尼度化众生的故事。

4佛教史迹故事画是指根据史籍记载画成的故事,包括佛教圣迹、感应故事、高僧事迹、瑞像图、戒律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莫高窟经变画图像研究史宏伟灿烂的经变画是敦煌壁画中的精萃,据统计,敦煌壁画和纸画、绢画中的经变画有30余种、1300余幅。

其中净土类和观音类的经变有十余种、六百余铺,显示了敦煌佛教信仰的大众化特征。

进入八十年代,敦煌经变画的研究令人瞩目。

学者们把大部分经变分别按专题作了系统整理和研究,尤其是法华、维摩诘、弥勒、陀阿弥等长期盛行的大型经变的深入、全面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不仅对照石窟榜题、佛经、敦煌文献与历史资料和画史,考释清楚了每幅经变画每一品的内容情节,而且探讨了每一类经变不同时期内容情节、艺术形式传承演变的特点,研究了经变产生的历史背景、反映的佛教思想,揭示了敦煌经变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

在研究内容的同时,还分析探讨了历史上的佛教思想和佛教信仰对开窟的影响。

下面笔者将在所得资料的基础上就莫高窟的经变研究著作及报告作一资料的梳理。

一、国内学者的研究:●对维摩诘经变的研究有:贺世哲《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发表于《敦煌研究》试刊第2期,1982年)考察了《维摩结经变》在我国的起源,认为它能在中国延续数百年之久是封建统治阶级对神化的维摩诘的普遍崇拜,这些经变画美化了维摩诘,普及了大乘空宗哲理。

文中主要论述了它在唐代不同时期的演变与特点;屈直敏《佛道之论争与融合--维摩诘经变相探析》方广锠、许培铃《敦煌遗书中的〈维摩诘所说经〉及其注疏》,载于1994年第4期。

介绍了《维摩诘所说经》的内容、译本、题记,整理了《维摩诘所说经》的注疏,并对其略作介绍;余熙《一位思辨神灵的历史沉积相:从〈维摩诘经变〉看敦煌艺术的民族性》,载于《汉江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上发表。

金维诺《壁画维摩变的发展》(《文物》1959.2)、《敦煌晚期的维摩变》(《文物》1959.4)。

两文分析了维摩变的起源和发展,从晋时便已出现的维摩像开始,到早期的莫高窟、云岗和龙门石窟的维摩变,再到中晚唐以后更多反映了生活的逐渐成熟的情节和构图,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并在文后附有敦煌维摩变统计表(北朝末期——宋)。

马化龙《莫高窟220窟〈维摩诘经变〉与长安画风初探》,载于《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艺术卷(三)》。

在唐代统一而强盛的历史条件下,敦煌壁画艺术和中原地区有密切联系;220窟东壁的《维摩诘经变》画是莫高窟唐代新画风的开端,并从内容和形象上进行了论证。

宁强《上士登仙图与维摩诘经变——莫高窟第249窟窟顶壁画再探》,载于《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艺术卷(二)》●对天请问经变的研究:李刈发表《敦煌壁画中的〈天请问经变相〉》,载于《敦煌研究》1991年第1期;王惠民发表《关于〈天请问经〉和天请问经变的几个问题》,载于《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本文对该经及其经疏、经变、经变榜题底稿作了考察,认为该经属于“小乘说”,并分析了该经变盛行的原叙述了历代的发展情况等。

●对报恩经变的研究有:李永宁《报恩经和莫高窟壁画中的报恩经变相》,发表于《敦煌研究文集》;胡文和《大足宝顶和敦煌的大方便(佛)报恩经变之比较研究》,载于《敦煌研究》1996年第1期。

作者把大足宝顶和敦煌的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的构图、形象造型作比较,得出宝顶造型已完全出现中国人的面目、中国的衣冠,比唐石窟中融合中外造型风格的作品,更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和文化,以及风俗习惯。

●对观音经变的研究有:罗华庆《敦煌艺术中的〈观音普门品变〉和〈观音经变〉》,载于《敦煌研究》1987年第3期,阐述了经变的内容、产生的历史背景、艺术成就,并分四个阶段分析了它们的构图特点、绘画技法和艺术特色;揭示了观音变相持续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认为观音信仰师现实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一种折光反映,它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这个总根源;王俪娟《敦煌〈观音经〉变及礼忏空间之形成》彭金章《莫高窟第14窟十一面观音经变》,载于《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考古卷(三)》CHUN-FANGYU《观世音—观音经在中国的变化》●对净土变的研究:对西方净土的研究:梁尉英《观经六缘变相释说》,载于《敦煌研究》1998年第2期。

本文是对画面的考证与释说,认为莫高窟209窟主室西壁佛光南北两侧和毗邻的南北壁西端所绘“故事画”是以未生怨故事为本表现观经六缘义理的。

认为这四幅联屏“故事画”是共同表现一个主题的变相——观经六缘变相;宁强《从“偶像崇拜”到“观想天国”——论西方净土变之形成》,探讨了天国图像出现及广泛流行的原因,及中国传统宗教文化在从观念到图像的转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孙修身《敦煌石窟中的〈观无量寿经变相〉》,载于《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编、《敦煌研究》1988年第2期;总结了观经变相在敦煌石窟艺术中的图像和表现形式,并分析了其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原因,及观经变相广泛出现的原因和社会作用。

公维章《莫高窟第220窟南壁无量寿经变札记》,载于《敦煌研究》2002年第1期;对莫高窟第220窟南壁无量寿经变进行了质疑,认为应该为无量寿经变,并提出了敦煌莫高窟存有《阿弥陀经》与《无量寿经》相结合的西方净土变;胡文和《敦煌与四川石窟中西方净土变的比较研究》,敦煌和四川石窟中的阿米陀经变和观无量寿经变是两个不同但又紧密联系的内容,并且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在唐宋的净土教美术中。

敦煌和四川的唐代西方净土变作品突出表现“莲花化生”,而较少重视阿米陀“来迎接”的内容,这是和唐代佛教净土宗的信仰相关的;而到宋代由于往生净土思想的世俗化,经变图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西方三圣“来迎接”的内容重要性逐渐超过“莲花化生”。

王惠民的《敦煌西方净土信仰资料与净土图像研究史》(载于《敦煌研究》2001年第3期)从文献方面入手考证出敦煌西方净土信仰的起源及发展。

介绍了敦煌早期的西方净土图像和敦煌壁画中的西方净土图像,比较全面的介绍了敦煌西方净土信仰的基本资料。

同时对西方净土图像的国内国外研究情况作了详细的学术史的介绍。

对弥勒净土的研究:李永宁等《敦煌壁画中的〈弥勒经变〉》,载于《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编;分析了隋、唐至西夏的弥勒经变内容和画面布局形式,论述了敦煌与中原地区弥勒信仰流行的异同和弥勒经变的广泛出现的原因和社会作用。

王静芬《弥勒信仰与敦煌〈弥勒变〉的起源》,载于《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编》;就佛教经籍史料及早期佛教美术资料等来讨论早期弥勒信仰的形态在中国的发展和《弥勒经变》的形式、年代及源流。

王惠民《敦煌隋至唐前期弥勒图像考察》。

李玉珉《隋唐至弥勒信仰与图像》,发表于《艺术学》1987年3月。

首先从隋唐的西方净土信仰的流行入手,以若干唐代弥勒经变相为例,探讨了中国佛教美术中上生弥勒菩萨与下生弥勒佛合一的作品的思想根源,并总结了弥勒图像形式的时代变化。

李玉珉《敦煌初唐的弥勒经变》,载于《2000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提要集》。

认为作为敦煌艺术的重要题材,弥勒经变在唐代发生了划时代意义的发展,而且并非是在当地固有的弥勒图像传统上发展出来的,应是中原佛教图像影响下的产物。

对药师净土的研究:宁强《佛经与图像——敦煌第220窟北壁壁画新解析》,载于《一九九四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提要》敦煌研究院编。

以往学者均以为此画为“药师净土”或称“东方净土”,但作者对此提出疑义,从壁画的图像出发,提出此画应是礼拜药师佛的仪式。

罗华庆《敦煌壁画中的〈东方药师经土变〉》,载于《敦煌研究》1989年第2期;本文分阶段对《药师经变》作了说明,简述了每一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和艺术成就。

最后,阐述了经变画与敦煌地方药师信仰风尚的关系和信仰的形成及影响以及弥勒、西方净土的关系;江琳《莫高窟吐蕃、归义军张氏时期〈药师经变〉中乐舞的研究》,载于《敦煌学辑刊》1990年第2期,总第18期;《敦煌隋至唐前期药师图像考察》载于《艺术史研究》2000年第2期。

李玉珉《敦煌药师经变》,载于《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考古卷(二)》1999 严智宏唐朝前期的《药师经变》2000,认为唐朝前期的药师经变尽管数量很少,但水平高超,十分突出,是与当时的历史情景关系密切。

百桥惠明(日)《敦煌的药师经变与日本的药师如来像》,梳理了中国敦煌各时期药师经变的发展过程,并联系日本从公元六世纪以来到十二世纪的药师如来像与中国的差异,得出结论认为从中国到日本,各地的药师如来在图像上并无一定之规,以时代不同有很大差异,诸多类型的造像、绘画并无统一规范,完全是依照各地人们的愿望制作的。

●对密教经变的研究:对于密教经变,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宿白《敦煌莫高窟密教遗迹札记》(《文物》1989年第9、10期)对莫高窟密教题材壁画作了综述,并论及四川石窟中的密教造像;王惠民发表过两篇文章:《敦煌〈密严经变〉考释》和《敦煌千手千眼观音像》,分别载于《敦煌研究》1993年第2期和《敦煌学辑刊》1994年第1期。

另外,彭金章对密教经变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千手千眼,千手护持——敦煌密教经变研究之一》分析了千手经变载摩稿酷的出现、流行及盛行的原因;《敦煌石窟十一面观音经变研究—敦煌密教经变研究之二》;《千手千眼,千手护持——敦煌密教经变研究之三》,载于《敦煌研究》1996年第1期;《敦煌石窟十一面观音经变研究—敦煌密教经变研究之四》;《敦煌石窟不空四绢索观音经变研究——敦煌密教经变研究之五》,载于《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

本文从密教经变入手研究,对不空索观音经变出现的时代、不空索观音与索的不确定关系、不空索观音的衣饰、画面的对称性、所绘依据及密教衰落的原因作了考证与研究。

对密教经变进行过研究的还有:阎文儒《中国石窟艺术总论》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54页、231页;刘玉权《榆林窟第3窟“千手经变”研究》,载于《敦煌研究》1987年第四期;《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第72页。

●对经变粉本的研究:沙武田对斯坦因带回国的经变壁画的壁画粉本进行了进一步的考察和研究。

写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报告。

通过对画稿的研究,对我们进一步认识敦煌壁画粉本,以及其与敦煌壁画之间的关系,有着特殊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敦煌的“画行”、“画院”以及五代敦煌“曹氏画院”诸问题,意义重大。

其系列研究报告有:《SP.83、P.3998〈金光明最胜王经变稿〉初探—敦煌壁画底稿研究之一》,载于《敦煌研究》1998年第4期;《S.P.76〈维摩诘经变稿〉试析—敦煌壁画底稿研究之四》,载于《敦煌研究》2000年第4期;《S.0259V〈弥勒下生经变稿〉探》,载于《敦煌研究》1999年第2期;《S.P.76〈观无量寿经变稿〉析—敦煌研究壁画底稿研究之五》,载于《敦煌研究》2001年2期。

另:对敦煌白描画及壁画粉本的系统性研究,当首推饶宗颐教授的《敦煌白话》;近年来,胡素馨女士也注意到这些粉本与壁画之间的关系,写了《敦煌的粉本和壁画之间的关系》,载于《唐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