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院和书院文化对大学教育的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书院文化卓越的影响了当代高校教育。
宋代书院文化是一种非常重视教育的文化形态,成为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教育模式之一,其所体现的思想和方法对于我们的当代高校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启示作用。
本文将从教育的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管理制度等方面,探讨宋代书院文化对当代高校教育的启示。
一、教育的目的——以“明道、修身”为宗旨宋代书院文化的教育目的是以“明道、修身”为宗旨,即明确道德规范,推崇人格修养。
在当下高校教育中,这一宗旨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明道是指回归道德的基础,重视伦理道德的启蒙与培养。
当今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伦理道德教育的缺失,这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宋代书院文化中的道德课程,亦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它提供了由内而外的道德培养与涵养,对于当代高校教育模式的构建也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其次,修身是指修养个人精神,提升个人素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高学历、高分数的人才的需求趋势越来越明显,但原本的升学于升官固然重要,但对于个人修养、谦逊、诚实的教育同样不能忽视。
当代高校应该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以培养具有使命感、责任感、道德感的毕业生作为教育的目标。
二、教育的内容——强调人文和科学的并重宋代书院文化重视人文与科学知识的并重,旨在培养全面创造性人才,对于当代高校教育同样有着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首先,强调人文知识。
文学、历史等人文科学是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类文化及文艺知识的学习仍然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从宋代书院文化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书院内的课程体系并不局限于文理分科,而是形成了取长补短、人文与科学补充互补的知识结构,这使学生更具有开放性的学习视野,学生们能够在知识的多元选择中获得全面的教育和丰富的人文生活。
其次,重视科学技术。
在信息社会中,科技日新月异,高技术应用的能力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志。
浅析中国书院文化及对教育的启示

文 化 与 文 化 研 究
浅 析 中 国 书院 文 化 及 对 教育 的启 示
田金 蕊 杨 利 清
(. 1 西安文理学院
陕西西安
7 06 ; 2 苏州市图书馆 10 5 .
江 苏苏州
25 0 ) 10 2
【 摘
要 】 本文对中国书院的起源、 兴盛 的历程及教 育特 点等做 了一定分析 , 而阐明 了书院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意义: 进 注重学生 自学能 - 通过祭 祀, 表明宗旨 , 昭明 、 义 诚 。
学生自治中设置最多的职 事是 斋长 , 其职 责主要 包括 : 稽察 考勤、 辨疑析难 , 帮助管理财产 、 图书 、 协办考试 事务 等。这种 管理 期唐玄宗时代开设 的东西二都丽正、 集贤书院 , 专门掌管抄书、 校书 、 藏 劝善规过、 书工作 。但也有学者认为唐代 只是确立 了书 院之名 , 院并没有 具备 方式 , 书 在解决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的同时 , 也能激励学 生专心治学 , 从 大学生必须 培养 自己的独立 自主 自由讲学 、 研讨学术 的功能 , 以只是有名无 实的书院 起源 , 所 真正 的书 而脱颖而出。当今社会残酷的竞争 ,
三 、书 院的 特 点
快, 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也 日益频繁 , 我们必须与 肘俱进 , 断创新 。作 不 为学术研究阵地之一的高校 , 借鉴古代的书院制度 , 应营造一种开放的
论辩氛 围, 开办各种论坛 和沙龙 , 聘请 校外 教授讲 学 , 进行 国际学术交 1 、书院是私学的高级形 态 书院作为独特的教育机构 , 起于唐代 末期。当时 , 兴 天下大乱 , 官 流 , 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博 采众长 , 高校形成浓 郁的百花 齐放、 使 百 学遭到了破坏 , 一些士大夫等就 投依山林 , 讲经 授学 , 类似与 孔子 时期 家争鸣, 敢领学术之先 , 创学术之新的氛围。 的儒家私学。不 同的是 , 院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 书 已经渗入 了民间群 体和官府人员的力量 , 系统的教育法方法和严密的管理组 织机构 , 拥有 其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私学了, 故称之为私学的高级形态。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1. 引言1.1 宋代书院文化的兴起在宋代,书院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机构的主要形式之一。
书院起源于唐代,但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宋代书院文化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变革和发展,对当代高校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在宋代,书院是以私人或官方资金设立的学校,通常由一位书院主持负责管理。
书院不仅在学术上提供了课程教学和学术研究,还注重师生之间的关系。
书院主持通常是学术界的知名人士,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宋代书院文化还注重全人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成就,还注重其道德修养和品德培养。
书院主持会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传授为人处世之道,引导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这种注重全人教育的理念,对当代高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宋代书院文化的兴起为当代高校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加强师生关系、注重全人教育、重视人文关怀、鼓励学术交流、培养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宋代书院文化的重要特点,也是当代高校教育需要引以为戒和借鉴的经验。
通过借鉴宋代书院文化的精华,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当代高校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德才兼备、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2000字结束】。
1.2 当代高校教育面临的挑战当代高校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包括教学质量不高、学术氛围不浓、师生关系疏远、学科交叉性不足等问题。
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科研水平差等都是制约高校教育发展的障碍。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高校教育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逐渐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科设置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高校教育需要更加贴近社会需求,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借鉴宋代书院文化的经验,加强师生关系,注重全人教育,重视人文关怀,鼓励学术交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此来提升当代高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启示(上)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
历时千年以上,地域上遍布全国,对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事业和学术文化发展都有着卓越贡献。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即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白鹿洞书院,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财富和宝贵的办学经验,重新思考书院的历史经验,全面把握其办学特色,如“讲会”制度、“问难辩论式”教学、学田制、名师讲学等,从中汲取精华再加以丰富发展,对于我们今天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岳麓书院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脚,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
其前身可追溯到唐末五代(约958年)智睿等二僧办学。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原僧人办学的遗址上,即岳麓山下的抱黄洞附近,正式建立起了岳麓书院。
初创的书院分有“讲堂五间,斋舍五十二间”,其中“讲堂”是老师讲学道的场所,“斋堂”则是学生平时读书学习兼住宿的场所。
岳麓书院这种中开讲堂、东西序列斋舍的格局一直流传至今。
初设讲堂5间,斋室52间。
此后经历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院,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至今,历经千年,弦歌不绝,世称“前年学府”。
人格培养的教学目标: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曾主教于岳麓书院,在其所著的《岳麓书院记》中强调,岳麓书院的教育宗旨是“成就人材,以传道而济斯民也”。
至于这种人材的标准,张栻强调了其内在人格的精神力量,也就是说,这种人格的价值实现包括两个方面:内在的自我价值和外在的社会价值。
人格实现首先包含着内在的方面,如人的潜能、道德本性、自我实现等方面。
书院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使每一位受教育者能够表现出人性的潜能,使道德自我日臻完善,促成受教育者内在人格的完成。
另外,道德人格必须完成外在社会价值的实现。
任何个人是不可以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的,他必须在社会群体中才能真正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和教育兴盛的时期,其书院文化在当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书院作为当时的高等学府,不仅传承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还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回顾宋代书院文化,可以发现其中对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这对于指导当代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之一是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宋代书院不仅注重学生的经济、政治实用知识的传授,更加重视的是对学生人文道德品质的培养。
书院里的教育教学,强调道德修养,注重人格塑造,倡导礼敬、守信、忠孝等传统道德观念。
这种人文精神培养,是书院文化的重要特点,也是对当代高校教育的启示。
当今社会,高校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应该是对学生品德道德的培养。
从人文精神出发,使学生在学业上不仅仅是有所成就,更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之才。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是注重学科交叉融合。
在宋代书院中,通才教育是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书院中学习不仅仅是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还要学习文史哲等多个学科,并且在这些学科中进行交叉融合。
这种通才教育的思想,对当代高校教育也有很大的启示。
当今社会,社会发展和经济变革要求高校毕业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现实需求。
当代高校的教育应该重视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是注重实践教学。
在宋代书院中,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灌输,更加强调实践教学。
书院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到社会中去实践,学以致用。
这种重视实践教学的教育理念,对当代高校教育也有启示。
当今社会,高校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应该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组织学生到企业、社区、乡村等地进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国书院文化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认 为学 习 过 的知 识 要 在 交 流 切 磋 中 加 深 理 解 ,
发 掘原 本 没 有 研 习 于心 的 地 方 , 师生 “ 实 乃 共 学 之友 ” 。书 院 的大 师在 授课 时 , 往 往 是 提 纲 挈 领, 而 其 教学 重点 在 于指 导 学 生 读 书 , 与学 生 共 同讨 论 , 发 展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让 学 生 自行 领
1 .重道 德 教育 , 知行 合 一
书 院一 贯 提 倡 学 术 自由 和 创 新 。 书 院 山 长 既 重视人 才 的培 养 , 又 重视 学 术 理论 的研 究 和 传 播 工作 , 并 把 学术 研 究 作 为教 学 重 点 。大 师 讲 学
时, 主要 4. 3 N o. 3。 201 4
学 术
探 索
2 0 1 4年 3月
Ma r ., 201 4
Ac ade m i c E xpl or at i 0n
中 国书 院文 化 对 现代 高等 教 育 的启 示
杨
( 华 中师范大学
秦, 杨 万 文
体育 学院,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9 )
处, 发表 自己的学术见解 , 做指导性教学 ; 即便是 讲授 传统 经典 , 也 要 从 中发 掘 出新 的义 理 。在 书
院独 立开 放 的研 讨 氛 围 中 , 师 生间可交流思想 ,
评论 时事 , 相 互 讨论 研 究 , 以 获 得 新 观 点 和 新
思想 。
夫妇有别 , 长幼 有序 , 朋友有信 ” “ 言忠信 , 行笃 敬, 惩忿窒欲 , 迁善 改过” “ 正其义不 谋其利 , 明
境界。
2 .重 学术 自由 。 兼容 并包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1. 引言1.1 宋代书院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宋代书院文化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隋唐时期的文学社,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于宋代。
宋代书院以传授儒家经典、培养人才为宗旨,成为培养士子的重要教育机构。
书院以“讲学读书,治学教授”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强调德才兼备,注重实践和创新,倡导思想开放,重视学术交流,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
宋代书院文化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传承与发展对当代高校教育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传统的人文精神和德育理念可以为当代高校教育提供宝贵的参考。
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师生互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强调实践与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都为当代高校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传统文化精神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为当代高校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倡导思想开放、推动学术交流、建立完善的导师制度等措施,可以提高高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宋代书院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当代高校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有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1.2 当代高校教育面临的挑战当代高校教育面临的挑战包括多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的需求,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教育机构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一个重要挑战,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当代高校教育的需求。
高校教育面临着来自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更加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和变革。
为了适应这些挑战,高校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借鉴历史文化传统的智慧,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改革和完善,以推动高校教育朝着更加科学、人性化和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宋代书院文化是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国当代高校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宋代书院文化融合了儒家思想、科举制度以及文化教育传统,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模式,对于当代高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宋代书院文化对当代高校教育的启示,并分析其在当代教育中的借鉴价值。
一、弘扬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宋代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修养,注重儒家思想的教育。
书院里的学生大多学习经史子集,注重对经典著作的研读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
这对于当代高校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即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修养,使他们具备更为全面的素养和修养。
当代高校教育可以借鉴书院文化,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传统价值观念,使他们具备更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注重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在宋代书院中,除了学习经典著作,学生还需要进行文学创作、诗词填制、文章述作等实践性学习,培养他们的文学才华和实际能力。
这对当代高校教育也具有启示意义,即注重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当代高校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参与科研、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和能力,培养出更加全面的人才。
三、倡导师生互动,促进学术交流宋代书院中,师生关系非常重要,师生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和交流。
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学生也可以与老师进行学术交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促进学术上的互动和交流。
这对当代高校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即倡导师生互动,促进学术交流,营造积极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当代高校教育可以借鉴宋代书院文化,注重营造师生互动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学术讨论和研究,使他们在交流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
四、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宋代书院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中国的高等教育始于宋代的书院文化,这一时期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宋代书院文化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对当代高校教育有深刻启示的元素,包括师生关系、学术氛围、自主学习和全人教育等方面。
通过对宋代书院文化的理解和品味,我们可以寻找到现代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推动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
宋代书院文化给我们带来了师生关系的启示。
在宋代书院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尊师重道的传统,师长之间相互尊重,学生虔敬师长,这种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交流,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承和对学识的培养。
这与当代高校教育中崇尚师生平等、师生合作的理念是一致的。
而在当代高校教育中,师生关系虽然存在着悬殊,但是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我们可以从宋代书院文化中借鉴到,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只有通过这种对话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传承和发展。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们当代高校教育的学术氛围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代书院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各种学术论文和著作在这里得以酝酿和发表。
在书院中,学术研究是师生之间普遍的日常活动,这种氛围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将学术研究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这对我们当代高校教育提出了重要的启示,即应该倡导学术研究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结合,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宋代书院的学术氛围,给当代高校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我们需要向这种学术氛围学习,倡导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宋代书院文化对当代高校教育的自主学习提出了重要启示。
在宋代书院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喜欢的课程和老师进行学习。
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使得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这对当代高校教育也提出了重要的启示,即应该倡导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当代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与平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作者:刘丹丹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7年第08期内容摘要:书院是中国有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在我国古代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古代书院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的繁荣和发展,同时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书院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重视学术研究,自由讲学,提倡尊师等方面值得当代高校借鉴。
书院提倡学术自由的教育精神,独立自主的培养模式,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很多的启示。
本文主要介绍了古代书院的产生与发展,古代书院的精神,现代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书院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现代高等教育古代书院教育启示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组织形式,是一种民间性的学术研究教育机构,它在我国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书院虽然时盛时衰,当时它从唐末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最后,书院改为学堂,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然而,书院制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书院文化的消亡。
书院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对我国的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发展的学者更加热心研究古代书院,从中汲取营养,为当代高等教学改革和发展寻找新的突破口。
借鉴我国古代书院的长处,促进高校学生的发展,能够促进创新性学生的发展。
一、古代书院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古代书院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背景。
首先,由于当时观学的衰落,使很多人失学,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朝进入了严重的危机,使社会陷入了无序的状态。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官学逐渐衰弱,很多失学的人另辟蹊径,其次,由于书籍积累和传播成本降低,民间印刷厂不断出现,使书籍更加广泛传播,最后,私人的讲学成为风尚,最终使古代书院逐渐的形成。
对于古代书院而言,其发展历程从南宋兴盛,到元代官学化,经历了明代的复兴,再到清代的类型分化与清晚期的学院改学堂。
在南宋时,朱熹等人为为了维系传统的文化教育,重振书院,这一时期的书院大多是理学家讲学的地方。
到了元代,书院逐渐官化,一些学者不愿做官,也不愿意任教,于是就到书院自行讲学,元朝政府对书院进行控制,使书院逐渐走向了官化。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及其启示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及其启示中国古代书院制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亮点,不仅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今天的教育仍有启示。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背景、特点以及其对今天教育的启示。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经过隋唐时期的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最高形式。
书院是指寄宿制的教育机构,一般位于山林之间,环境清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书院的主要功能是招收学生、传授经典文化知识,以及培养士人才能。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特点之一是注重挖掘人才。
书院不仅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环境和资源,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通过选拔与竞争,优秀的学生可以被提拔为助教或助教,进一步接受高级教育。
这种选拔制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并为他们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
其次,中国古代书院制度注重经典文化的传承。
古代书院以经典文化为基础,学生们在书院中主要学习经典作品,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也有利于他们在文化认同感上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同时,书院通过对经典文化的传承和研究,提升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地位,保护了中华文化的传统。
此外,中国古代书院制度崇尚师生关系。
书院中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更是一种师徒关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徒者,虔信顺从学道。
这种师道关系是书院教育的核心,通过师者的言传身教和徒者对师者的敬止顺从,使得学术传承和道德教育得以充分发展。
这种师道关系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注重个人品德和学识并重的教育理念。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对今天教育仍有很多启示。
首先,书院制度的选拔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今天的教育可以借鉴这一点,通过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选拔机制,让优秀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其次,中国古代书院制度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今天的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学生在学习现代知识的同时,对本国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
最后,中国古代书院制度注重师生关系。
浅论中国古代书院文化对现代大学教育与发展的启示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 2020年12月20日Dec.20 2020第40卷 第12期Vo1.40 No.12doi:10.3969/j.issn.2096-7853.2020.12.044浅论中国古代书院文化对现代大学教育与发展的启示边笑非(中国药科大学 校长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1198)摘 要:书院始于唐代,兴于宋元,繁荣于明清,消逝于清末,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于书院文化,其本质是儒家思想,其内涵是人才培养,其发展动力在于学术研究。
现代大学从我国古代书院文化中可以得到关于学生精神教育、学院管理和大学办学格局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书院文化;现代大学;大学教育中图分类号:G649.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853(2020)12-0099-02书院教育是古代知识分子为满足自身文化修养需求,整合传统的官学、私学并结合宗教教育的长处,创造完善的一种全新教育方式,其主要功能不仅包含藏书、教学、答问、辩论,还有定期会讲、褒贬政治、学术交流等功能,它的办学形式更为活泼、教育内容更倾向于对“人”的研究。
一、书院发展概述书院从唐代产生到清末结束约有千余年的历史,是我国集教育、研究、教学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
书院历经千年发展,形成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书院文化。
书院文化是指在书院产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念和书院师生整体意识折射出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
书院多在风景秀美之地,环境清幽,有诗为证,如唐诗《题玉真观李沁书院》记载:“白云斜日影深松,玉宇瑤坛知几重。
”《题宇文裔山寺读书院》记载:“读书林下寺,不出动经年。
”[1]3唐代的书院多由官宦建立,具备藏书、研究、教学的功能,如东佳书院为陈氏创建于公元890年,“聚书千卷,以资学者,子弟弱冠皆令就学”,另有“年少今白头,删诗到几篇”“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2]11,正是书院藏书、教学、研究功能的真实写照。
书院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书院发展的影响与启示书院,又称私塾,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的一种。
从唐代开始,书院逐渐流行并成为补充官府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民间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书院的发展对于中国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院发展的影响首先,书院促进了知识和思想方面的交流。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知识和思想的传承,书院成为了宣扬文化和传统的重要平台。
在书院中,学生们可以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思想,同时也可以借助书院学习经典和文化。
其次,书院赋予了普通人受教育的机会。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不少人由于身份和地位的限制而无法接受正规的教育。
而书院对于身份和地位并不做要求,甚至穷人孩子也有机会接受知识和教育。
这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民智的开放。
另外,书院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书院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商业的中心。
在书院中经营的业务包括印刷、出版、文具等各类文化用品。
书院的商业运作推动了这些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书院发展的启示首先,教育普及与发展必须与社会的进步相适应。
在过去,书院是弥补官府教育的不足,而今天,教育承担了更多社会责任,应该致力于满足社会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教育的赋能作用需要更加注重。
书院作为中国民间教育的代表,其成功之处在于为普通人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教育的使命都是为人民服务,赋能人民。
因此,在教育发展中,需要更加注重赋能作用,旨在助力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另外,文化传承需要更加重视。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但是现代社会中,个人和社会对于文化的传递和继承都存在问题。
书院的传统在于传播文化,启发思想。
因此,应该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宣传,使中华文化得以代代相传。
总之,书院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其发展对于中国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书院的发展经验和启示,对于现代教育和社会的发展与改革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而书院文化则是宋代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书院文化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制度体系,对当代高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本文将从书院文化对思想教育、学术研究、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展开论述,探讨宋代书院文化对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一、思想教育宋代书院强调思想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思想素质。
书院教育注重教育的全面性和个性化,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在书院文化的影响下,当代高校也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
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术研究宋代书院是中国古代的学术重镇,具有悠久的学术传统和丰富的学术资源。
书院文化倡导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鼓励学生和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
这对当代高校的学术研究提出了重要启示。
高校应该营造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和探讨,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高校应该加强学术资源建设,提高学术研究的水平和影响力,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学生管理宋代书院注重学生管理,提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书院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学识,强调学生的自律和自觉。
这对当代高校的学生管理提出了重要启示。
高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学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应该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宋代书院文化对当代高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这种教育文化所蕴含的理念和思想,对当代高校的教育体系、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我们应该深刻总结书院文化的精华,加以继承和发扬。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推进当代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书院文化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中国书院文化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摘要】中国书院文化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德育与才育的结合、平等教育、全人教育、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些理念与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对现代高等教育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借鉴中国书院文化的理念,可以推动现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借鉴中国书院文化的精华,以此推动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培养更多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作出贡献。
【关键词】中国书院文化、现代高等教育、德育、才育、平等教育、全人教育、师生关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理念、改革、发展、传统文化、启示意义、促进发展1. 引言1.1 了解中国书院文化中国书院文化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它源自中国古代书院制度,是一种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教育理念和制度体系。
中国书院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雏形,盛行于宋明清时代,一直延续至现代。
书院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传承文化、弘扬道德、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
在书院文化中,重视德育与才育的结合,注重平等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强调师生关系的亲密和谐,以及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了解中国书院文化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意义也会更加清晰和深远。
的内容也包括书院文化的发展历程、特点、功能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1.2 现代高等教育的现状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现代高等教育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在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数量逐年增加,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教学模式传统化、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等。
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由于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学校过分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书院发展历史以及其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
北宋时,以讲学为主的书院日渐增多。南宋时 随理学的发展,书院逐渐成为学派活动的场所。 宋代最著名的有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 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 府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书院大多是自 筹经费,建造校舍。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 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自学为主。 它的特点就是为了教育、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 而不是为了应试获取功名。(北宋四大书院尚 存在争议,此处选取的是观点之一)
3.创建浓郁的求知求实学术氛围
书院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把传授知识与学术研究紧 密地结合在一起在进行知识的传授与学术研究过 程中,书院始终秉承求知求实的学术理念,形成 了浓郁的求知求实的书院学术氛围,为学生们深 入钻研、培养学者型人才,提供了真正的学问场 所。 • 现代大学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外,还 要努力创建一种浓郁的求知求实学术气氛。只有 这样才能使学生们不仅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成为 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品格素质的大学 生,更能使他们成为具有实事求是的创新思维能 力、不断探索新领域,开拓新境界的优秀人才。
2. 倡导师生互动,培养独立精神
书院采取师生互动辩论的教学模式,提倡师生间 质疑问难,平等讨论,取长补短,充分调动学生 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 学习。这种互动式教学打破了把统一、固定 的课程和教材灌输给学生的古代官学教育模 式,推进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在这一教学 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 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提 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独立精神,使其“识精 而思锐,不惑于常解”,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个 性和特长,因材施教。
•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元世祖首次下令
广设书院,民间有自愿出钱出粮赞助建学 的,也立为书院。后多次颁布法令保护书 院和庙学,并将书院等视为官学,书院山 长也定为学官,是书院官学化的开始。元 代将书院和理学推广到北方地区,缩短了 南北文化的差距,并创建书院296所,加上 修复唐宋旧院,总数达到408所。但受官方 控制甚严,无书院争鸣辩论的讲学特色。
传统书院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传统书院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萧寒程龙伟第707期古代书院作为我国传统人文文化、儒家教育的典范,秉承儒家“以仁德为本为先”的道德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重立志,重力行,尊师益友,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教育史上历时千余载,至今仍被世人发扬传承,对于当代社会尤其是现代教育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书院的讲会仪式很好地体现了书院作为古代学术机构,重视学术自觉、推崇学派传承和鼓励学术自由的特点。
当代高校的仪式教育活动也可以借鉴这些优秀传统,在仪式中体现大学的学术自觉,倡导与不同信仰、不同学派之间的交锋和融合,以及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对话。
传统书院的讲会仪式很好地体现了书院作为古代学术机构,重视学术自觉、推崇学派传承和鼓励学术自由的特点。
当代高校的仪式教育活动也可以借鉴这些优秀传统,在仪式中体现大学的学术自觉,倡导与不同信仰、不同学派之间的交锋和融合,以及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对话。
传统书院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史和学术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关键就在于其独创的“讲会制”和“会讲制”。
讲会仪式和讲会内容成为书院坚持学术研究、独立自主办学的标志。
当今高校中的“学术论坛”与传统书院“讲会制”有类似之处。
当前一些高校开始通过聘请校外名师到学校讲述系列报告,学校自身成立研讨会组织或者开展名师在线交流讨论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引起师生对于学术问题的重视,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
在这些学术活动举行前,可以效仿传统书院讲会仪式,规范学术活动,营造学术氛围,让参与者真正融入学术讨论的情境中。
传统书院仪式教育活动明显地具有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的功能。
祭祀仪式确立道统及学统,讲学仪式又扩大了学术影响及学派传承。
例如,高校纪念型仪式教育活动保证了信息的重新收录,是一种集体在场,也是一种文化再造。
在具体的仪式过程中,时间符号被赋予特殊意义,它引导学生重温历史,强化记忆。
从空间看,仪式教育活动场所除了占有客观的位置,其中的物件还被赋予了特定意义。
中国书院教育的理念及其现代启示

中国书院教育的理念及其现代启示中国古代书院是一个集人才培养、学术创新、文化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组织,在培养人才、发展学术、传承文化、开启民智中体现出独特的精神品格和文化意蕴,形成了以教育教学与学术科研结合、人格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倡导师生互动、培养独立精神、百家争鸣、兼容并蓄、崇尚自主精神、躬行践履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理念。
重新审视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理念,对于重振当代大学精神,完善教学模式,构建和谐校园关系,推动大学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标签]中国书院教育理念书院精神它的历史不仅是一部简单的制度史,更是一部以书院为平台而演绎的文化史、社会史。
中国古代书院在培养人才、发展学术、传承文化、开启民智过程中体现出独特的精神品格和文化意蕴,形成了以教育教学与学术科研结合,人格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倡导师生互动、兼容并蓄、百家争鸣,培养独立精神,崇尚自主精神,躬行践履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理念。
回顾中国书院的教育理念发展历史。
对于当前的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中国书院的历史演变书院渊源于唐末五代十国,作为一种正式教育制度形成于北宋开国十余年后。
唐代书院分为官、私两类,但都不是聚徒讲学的教育组织,前者如集贤殿书院为藏书修书之所,后者为文人士子治学之地。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国家由强盛走向衰落,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文教事业也受到严重冲击,官学废弛,礼义衰亡。
于是一些硕学鸿儒受佛教禅林的启发,纷纷到一些清静、优美的名胜之地读书治学。
此后,归隐山林、论道修身、聚徒讲学之风逐渐兴起。
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到五代末期才基本形成,北宋初年发展成为较完备的书院制度,成为中国传统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宋之初,虽然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地方政权割据、群雄争斗、外族入侵的分裂局面,但新政权忙于巩固统治,无力兴学,作为乡党之学的书院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渗透了民间群体力量,官府人员也加入其中,教育机构、管理组织及管理方法日益完善,出现了嵩阳、应天府、岳麓、白鹿洞等著名的四大书院。
论古代书院教学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启示

论古代书院教学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启示古代中国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亮点。
它是中国古代教育体制的一种形式,是中华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机构之一,也是中国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院教育的优越性在当今社会依然有其启示意义,尤其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启示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古代书院教学以经世致用为本。
书院是为士人服务的教育机构,不仅是一种传授知识技能的场所,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书院其实就是一个讲求实用的培训体系,它的教学内容非常注重实际的应用价值,使学生们学会怎样应对社会实际问题。
同样,高校思政课教学也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
思政课作为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以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为主要内容,通过教学来提高思维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有用之才。
其次,古代书院教学注重礼仪教育。
传统的中国文化非常讲究礼仪,书院也是传承和弘扬这种文化习惯的重要场所。
书院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端正的品德风范和高尚的道德标准,让学生通过正路、正法、正言、正行,塑造自己的经世之才和品德形象。
在今天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我们也应强化礼仪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思想理论的同时,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学术道德和公民义务,同时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培养自己端正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标准。
再次,古代书院教学重视实践教学。
书院不仅注重理论课的教学,也把实践教学作为重要的部分,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智慧,不断地总结、反思和推进实践成果的改进。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也需要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活动中,寻找社会问题的解决路径,通过思考、探索和实践实现自身的实际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古代书院教学强调传统文化教育。
书院教育无论在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方式上,都注重弘扬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让学生学会欣赏和继承传统文化,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同样,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也应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高自己的精神文化水平和自身的审美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书院和书院文化对大学教育的启示
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
它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清末改制为新式学堂,延绵1000余年,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发展大学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充分发掘书院文化的精华,汲取书院文化的精髓,为大学教育的发展注入更为丰富的内涵。
古代书院的发展历程漫长而久远,在这个过程中,古代书院形成了与官学、私学所不同的特点,这对现代大学教育的管理和教学方面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在管理组织方面:首先,书院的机构设置简单,管理人员较少,书院的主持人往往又是书院的主讲人,一般由著名学者担任。
这与现代大学复杂的管理机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大学教育的发展如能像古代书院那样将管理机构的设置简单化、科学化,那么大学的组织管理将迎来一个新的转机。
其次,书院的课程设置比较灵活,富有弹性,且教学以学生自学、师生之间的自由研讨为主。
这点在现代大学教育也经常提及,所以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好的规章制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古代书院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表率。
书院一般颁布的学规非常严格并以学规对书院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并要求师生共同遵守、互相监督。
在教育教学方面:首先,书院既是教育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各书院在育人的同时,也从事研究自己所特有的学术课题。
此外,书院教学不拘泥鱼一家之言,允许不同学派之间进行广泛的辨鸣,这与现代大学教育所提倡的学术自由是大致相同的。
还有书院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身实践,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重启发诱导,因材施教,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些教学方法在现代大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值得采纳。
书院作为教书育人的机构,它的首要功能是教育,它有独特的体系书院教育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旁及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且书院不分科系,是一种以人文教育为根本理念的通才教育,这与我们现今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通识教育非常的相似,故发展通识教育可以从中加以借鉴,从而更好的促进大学教学体制的协调发展。
书院的发展离不开书院文化,书院文化在书院发展的过程中推动作用。
书院文化经过一
千多年的传承与创新,儒家的人文精神已逐渐转化为书院的主要精神,以“道”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成为了书院文化内涵的最显著特征。
书院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都是建立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形成的。
由此,现今大学教育也应重视对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书院文化的另一个内涵体现在它的学术创新精神。
古代书院的学术创新精神是以宽松的办学环境为基础,学生大师云集书院讲学为推动力,师生相互答疑问难、相互激荡获得新的观点思想而形成的。
与同时期的官学和私学相比,书院的学术创新占绝对优势,这得益于其宽松的环境并且有一批学富五车的大师和一群勤奋好学的学生所努力的结果。
所以现代大学教育要在学术创新上有所成就就必需靠政府和学校共同努力,为学术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聘请有学问之人担当讲师、鼓励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为学术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历史的长河中,古代书院的发展为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延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古代书院和书院文化仍然有其特有的价值。
古代书院的教学方式与管理理念和书院文化,对于当今大学教育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