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一课时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3.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3)学生搜集《囯榷》和谈迁的相关资料。
4. 课时:一课时【教学课题】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材分析】《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共有四篇文章,选取的都是励志的文章,通过对文中人物故事及其精神的感悟,其实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应该如何面对挫折、厄运,要想取得成功,应具备什么精神等。
本文主要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本文结构完整,条理清晰,通过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列举数据增加课文表现力,在教学时应加以关注。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寝、撰”等7个生字;会写“浙、迁”等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难点:1、明白编年体史书《国榷》诞生的来之不易。
(重点)2、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
(难点)3、联系实际,理解“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难点)【教学方法】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在阅读中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准确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联系课文中的重要的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但少部分学生不能把握文中所蕴涵的道理,所以我通过激情导入,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厄运”的意思,进而引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我也是紧紧围绕“厄运”组织教学,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从而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上课教案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一、问题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如果在实现理想的旅途中遇到了困难、挫折甚至是厄运,我们该怎么做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继续走进史学家谈迁,看看他在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征途上是怎么做的!读课题。
这是什么样的信念?再读,读出坚定的语气。
2、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谈迁的信念是什么?(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板书:立志编史)课题中说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回想一下课文,谈迁遭受了怎样的厄运?(丢失了国榷))二、围绕“厄运”,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一写《国榷》的艰辛历程。
1、师:谈迁不就是丢了几卷书稿嘛,为什么作者说这是“厄运”呢?这究竟是怎样的书稿啊?好好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找到有关的句子画下来,想一想,并在这些句子的旁边简单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读书就应该这样,不仅仅要用眼睛去读文字,更要用心去感受文字背后的内涵)2、师生交流:出示课件1:(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1)有没有发现这句话有个鲜明的特点?数字是枯燥的,但组合到文章中却有别样的意味。
当这些具体的数字跳入你的眼帘,你读懂了什么?你眼前仿佛浮现了什么情景?(2)指名谈感受指名读。
(请读出你的感受!)(生:20多年、50多岁——可以说《国榷》凝集了谈迁毕生的心血。
时间很长。
可见谈迁的坚持不懈。
感受到20多年中,谈迁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20多年——时间长,6次——反复地查证、修改,内容在不断地充实,50多岁——从青年写到了老年,400多万——书稿的工程浩大。
))师:据史书记载,谈迁从28岁开始写《国榷》,这一写就是二十多年啊。
师:6次修改——联系我们自己写文章,(问生写作文修改过几次?况且是400多万字的书稿,可谈迁却改了6次,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谈迁著书的严谨认真、精益求精。
苏教版小学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PPT课件)
苏教版小学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PPT 课件)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作者:ting 来源:常州市博爱小学一、复习导入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 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2、师:回忆一下,谈迁打不垮的信念是什么?生: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板书1:翔实可信二、一用“新《国榷》句”,学习第一次编写1、师:同学们看大屏幕,这就是流传千古的明史巨著——《国榷》,关于它,课文大三自然段是这样介绍的。
出示“新写的《国榷》共104 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指生读句子。
2、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个词:新写。
那么原先的那部《国榷》是什么样子的?生浏览课文,找相关语句,指名读,出示:经过20 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 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 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一一《国榷》。
师:自由地读这句话,细细品味,你读懂了什么?“ 20多年”:人的一生能有几个20 多年啊,谈迁却将20多年的光阴倾注在这部《国榷》上,几千个日日夜夜,他是怎样度过的呀?让我们把镜头聚焦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吧。
出示:“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 齐读,思考“一点”可能是什么?生:师:也许只是一个人名,甚至一个数字,而谈迁为此却徒步行走了一百多里路,这相当于我们常州到苏州的距离,平时坐车也要花1.5 个小时,而在交通不便的当时,谈迁背着重重的书稿,跋山涉水走这一百多里路,是多么不容易啊。
再读这句话,注意关键词师:像这样的一点一滴,在谈迁编写《国榷》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很多,出示历史上的谈迁”(PPT读了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生:师:正是这许多的点滴才造就了这部著作啊。
3.、再读这句话,刚才同学们抓住了20 多年,你还找到了哪里?生1:“6次修改” 师:改了又改,看出谈迁的编书态度怎样?真是精益——求精(生接)啊!生2:从“400多万字”看出谈迁倾注了很多心血。
开课教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2、重点学习课文2——4自然段,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总结全文。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点:1.结合课文,理解翔实可信、奋笔疾书、一袭破衫、家徒四壁等词。
2.正确理解和认识数据使用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过程导入: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让我们一起走进史学家谈迁,看看这个男子汉是怎样战胜厄运,怎样在逆境中站起来的。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齐读课题一、回顾前文,温故为何说书稿被偷对谈迁来说是厄运。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谈迁打不挎的信念是什么呢?“信念”——立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2、这个信念实现得很顺利吗?(不会,其间遇到厄运)3、什么叫厄运?文中的厄运又指什么呢?“厄运”是指——《国榷》原稿被小偷偷走,书稿对于小偷来说并不值钱,为什么小偷要偷他的书稿?家徒四壁是什么意思?徒字是什么意思?4、仅仅是几卷书稿而已,如何称得上厄运二字?A复习第一自然段中的几个数字,从“时间长,次数多,从年轻到年老,字数多……”说明书稿来之不易)B从“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体会谈迁付出的努力、辛苦、心血!C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引读)——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5、在上节课中我们还重点学习了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运用很多数剧来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体现了谈迁写这本国榷的不容易)你们的记性真好,看来你们昨天都有认真的听课。
二、围绕“厄运”,体会《国榷》被偷后的悲伤与坚强。
1、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二十多年的心血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对年老体弱多病的谈迁来说是一种怎样的打击呀?指名用一个词语概括回答。
2019年最新-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0课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_苏教版 (共22张PPT)-精选文档
从这句话中你感觉到谈 迁是个怎样的人?
当这洋洋五百万言的史书手 稿终于完成的时候,谈迁心中是 多么的喜悦呀。这意味着二十多 年的心血将得到回报,世人终于 可以看到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了。 可是,人有旦夕祸福,接下来, 怎样的厄运从天而降呢?默读第 二自然段,想想他遭遇的厄运是 什么?
再见
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名垂青史”是什么 意思?为什么说谈迁会名 垂青史?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 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 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 云。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
理解。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 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 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 云。
书稿的遗 失为什么被 称作厄运?
一二 夕十 之余 间载 化成 云巨 烟制 。,
你从哪儿看出厄运给 谈迁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 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当生活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们往往看不到 真的英雄,当生活遇到狂风暴雨的时候,真的 英雄就能显现出男儿的本色。同学们,谈迁在 珍贵书稿被盗之后垮下去了么?谈迁在寝食难 安,以泪洗面的日子中消沉了么?
厄 运 打 不 垮 的 信 念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1)“厄运”指什么? (2)是谁遭到了厄运? (3)他有着什么样的厄运?
自
1.大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句
由 子读通顺。
读
2.划出生字词,
课 并借助工具书自学不
文
懂的词,再和同学讨 论交流。
qǐn zhuàn yì qí
寝撰逸 崎
(寝室)(撰写)(飘逸)(崎径)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件
编年史
编年体史书。是一个整体对纪年的 统一的体裁,是一种形象化的历史记 录方式。特点是以时间为经、以事件 为纬来记载历史事件。有利于读者按 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了解历史事件。 宋代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 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 一部。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 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 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 —《国榷》。
厄 运 打 不 垮 的 信 念
家境贫寒 刻苦好学
一贫如洗 博览群书
家徒四壁 志向远大
茶饭不思
四处寻访 坚持不懈
夜难安寝
考察历史 锲而不舍
痛不欲生
奋笔疾书 不屈不挠
明史巨著鸿篇ຫໍສະໝຸດ 制名垂青史谈迁(1594-1657):
明清之际史学家。 原名以训,字仲 木,号射父。明 亡后改名迁,字 孺木,号观若。 浙江海宁人。
经过奋斗,经过修改,谈 迁终于完成了一部明朝编年 史——《国榷》。
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 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
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
弱多病的老人了。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
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痛不欲生 悲痛欲绝 肝肠寸断 灭顶之灾 晴天霹雳 飞来横祸 祸从天降 ……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 (德)—— 贝多芬
信念是……
信念是架桥之路,能通往美好境界。 信念是一根支柱,支撑你走完人生的旅途。 信念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成功之门。 信念是一盏指明灯,能照亮成功的路。 信念是希望之药,能治绝望之症。 信念是一根拐杖,能帮你走出绝望的沙漠。 信念是胜利之火,能燃烧新的希望。 信念是一种力量,能让你在人生之路上自强 不息。
厄运: 灾难,困苦,不幸的遭遇 。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学教案
学生活动案
教师导学案
调整反思
3.汇报展示,质疑完善。
活动三 :强化“信念”。 1.读下面两段话,比比,想想:谈迁 两写《国榷》,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经过 20 多年的奋斗,6 次修改,谈迁 终于在 50 多岁时完成了一部 400 多万字 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 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 104 卷, 428 万 4 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
3.汇报展示,注意补充,质疑完善。
活动二 :感受“信念”。 1.自主学习。 ①快速阅读课文第二小节,思考:谈 迁遭遇了怎样的厄运?哪些词句写出了厄 运对谈迁的沉重打击?在文中做上记号。 ②轻声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 想象谈迁再写《国榷》的艰辛。 文中三句话为我们描绘了三幅画面: 四处寻访 2. 组内交流:每组选择其中一幅,发 挥想象,说一段话。
【训练提升】
四、检测与反馈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 2.搜集古今中外像谈迁一样,有着百折 不悔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的故事阅 读。
板书设计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学教案
பைடு நூலகம்教学内容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小学语文第 9 册 第 7 单元 第 20 课 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实、精彩,是【一训部练不可提多升得】的明史巨著。
2. 汇报展示,质疑完善。 【检测反馈】
选择第三自然段的任意一幅图,发挥 想象,写下来。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教案模板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教案模板执教人:xx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的7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3、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情感态度价值观4、初步感知谈迁面对困难、挫折时顽强意志力和毅力。
教学重点、难点:1、能运用关键字方法理解四字词含义。
2、初步感知谈迁面对困难、挫折时顽强意志力和毅力。
预习作业:1、自学生字新词2、读熟课文3、搜集谈迁资料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挫折,然而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厄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十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提示“垮”是提土旁。
二、检测预习:过渡:课前预习了吗?预习了通过预习,我们知道遭受厄运的是——(谈迁)板书谈迁1、检测搜集资料关于谈迁你了解多少?老师也带来了谈迁的资料——谈迁(1594~1657),明末清初史学家。
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
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
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人。
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
喜好博综,子史百家无不致力,对明代史事尤其注心。
著有《国榷》一书。
50多岁完成原稿,但被小偷偷走,在受到打击后,他便从痛苦中挣脱出来,编著一部新的《国榷》。
新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
过渡:看得出大家课前做了充分预习,那朗读词语肯定没问题。
2、检测二类字国榷挣脱撰写逸闻崎岖坎坷二类字会读了,一类字会写吗?请一个学生上黑板写,其他同学拿出本子听写浙江谈迁抄写锁在挣脱诞生博览群书改黑板学生写的字对照大屏订正板书讲写错的字诞:先写两边,再写中间,注意右边最后一笔是竖折三、理解四字词字会写了,四字词会理解吗?先读博览群书翔实可信鸿篇巨制家徒四壁下落不明化为乌有夜难安寝一袭破衫奋笔疾书名垂青史讲解范例博览群书: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
5上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课案
5.这篇课文主要讲的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吗?
5.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四、
三读课文,
理清脉络。
1.师提问:
谈迁始终未被打垮的信念是什么,它在课文的哪一小节里。
谈迁是厄运打不垮的,这部分内容主要表现在课文的哪一部分?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
现在你可以给课文分段吗?
1.轻声读全文,边读课文,边思考。.
终日奔波奋笔疾书
翔实精彩明史巨著
意想不到 名垂青史
结合这些词串说一说,你对谈迁或《国榷》有了哪些了解?
2.比赛读词。
结合词串说说理解。
3.请把课文中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找出来,多读几遍。
3.学生找句子,练读,同桌赛读。
4.理解生词:博览群书、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
引导学生先联系上下文猜一猜,再查字典了解答案,特别关注“博、徒、袭、疾”的字义。
2.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自由找对象挑战读。
五、
自我小结
布置作业。
1.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走近了谈迁,读懂了“厄运”,但他是怎样在厄运面前站起来的,作者又是怎样描写他再次撰写《国榷》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听小结,引发思考。
课的结束不代表思考的结束,而是思考的延伸。
2.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内容
一、课前自主延伸
1.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掌握课文内容。
3.学会给课文分段,理清课文脉络。
二、课内精讲精练
教学步骤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读题导入,介绍《国榷》
【精品】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0课厄运打不跨的信念∣苏教版.doc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1课时教学设计“20多年”记载了谈迁辛劳的付出;“6次修改”是为了明史的翔实可信;50多岁说明谈迁年老志坚;500多万字从数量上说明谈迁巨大的工作量。
这些数字说明了谈迁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
3.学习第二部分。
(1)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发生了什么事?面对厄运谈迁是怎么做的?小偷偷走了书稿,谈迁遭受厄运。
谈迁坚守信念,决心重写。
(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画出谈迁重撰《国権》的词句,并在旁边写上感受,小组内讨论交流。
A.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他一袭破衫,终口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强调“四处寻访”、“亲自”、“一袭破衫”和“奋笔疾书”,让学生口C谈感受。
教师:是啊,这些都体现了谈迁重撰时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
让我们发挥想彖,再来体会谈迁重撰《国榷》时的艰辛吧。
B.他一袭破衫,终曰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清晨,凉气袭人,当人们还在,他一袭破衫,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中午,烈日当空,当人们正在时,他一袭破衫,仍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晚上,月黑风高,当人们时,他一袭破衫,依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参考答案:睡梦中吃午饭聚在一起聊3.学生读课文,回答问题。
学生读课文,讨论交流。
学生举手谈口己的体会、感受。
学生交流、讨论。
冋答问题学生举手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
加深学生对谈迁。
20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第一课时
①第一段:(1节)写家境贫寒的谈迁编成了500多万字的《国榷》。
②第二段:(2、3节)写书稿被人偷盗后,年老体弱的谈迁重新编写《国榷》。
③第三段:(4节)写由谈迁的故事而发出的感慨。也是全文的总结。
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读后评议。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哪些词句是讲谈迁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的?(读句子,谈体会)
3、在这段中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写法,表现了谈迁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请你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从这段中你体会到谈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课题
20--1厄运打不跨的信念
教学
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
重难点
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
教具及多媒体课件
插图
教
学
过
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板书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呢?(估计学生会提出下列问题)
(1)“厄运”指什么?(2)是谁遭到了厄运?(3)他有着什么样的厄运?
2、同学们提出的几个问题,课文已经给我们做了回答。现在,我们就带着这几个问题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划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学不懂的词,再和同学讨论交流。
三、检查自学情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1课时)苏教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词,指导书写“博、诞”二字,理解重点词语。
3、理清课文的脉络,学会概括段意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难点: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学会概括段意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2、通过预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预设:如果说到人物,请把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出示图,这就是谈迁!这是一位名垂青史的老人!让我们亲切地叫一声他的名字。
如果说到《国榷》,榷字有点难写,谁能把它写在黑板上。
出示图,介绍文中的编年史。
3、再读课题质疑,师对问题加以整理。
三、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放声朗读课文,思考以上两个问题?读的时候再把字音读读准,句子读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后检读课文。
3、第一小节(1)谈迁的信念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出示句子,齐读。
“博览群书”是什么意思?影响你理解这个词语意思的是哪个字?博:广泛、多。
对,解决它,整个词的意思就好说了,说说看呢?这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先理解词中的关键字后,整个词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指导书写博,它还能换哪些偏旁?(搏膊薄等)再齐读谈迁的信念。
用几个字来概括这几句话。
(立志编史)(2)谈迁是怎样编写这部明史的呢?指读第1小节。
正音。
(3)再用几个字概括后几句话的意思。
(终于完成)4、谈迁遇到了怎样的厄运?哪个小节写的,指读第2小节。
(1)正音:挣,挣脱是表示摆脱的意思,这个读音我们还可以组词。
这也是一个多音字,还可以读作——,组词。
(2)找出具体写厄运的句子。
并出示:可是……下落不明。
齐读。
家徒四壁是什么意思呢?联系句子看看它是形容什么的呢?家里穷得怎样了?所以徒的意思是——只有、仅有。
重点字徒的意思知道了,那么家徒四壁的意思就是——(太穷了)说太穷还可以是一贫——徒字让我想到了一句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儿的徒是“白白,空“的意思,可不一样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会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战胜厄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生说师总结)
(1)“厄运”指什么?
(2)是谁遭到了厄运?
(3)他有着什么样的厄运?
学校:设计人:学科:语文年级:五
课题: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熟练运用工具书自学本课的生字和词语,难点通顺流畅的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自学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感悟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
2、指导分段。
(1)默读全文,思考各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交流。
(2)把有联系的段落分为一段,把单独讲一个意思的段落分为一段。
(1)第一段:(1节)写家境贫寒的谈迁编成了500多万字的《国榷》。
(2)第二段:(2、3节)写书稿被人偷盗后,年老体弱的谈迁重新编写《国榷》。
(3)第三段:(4节)谈迁的故事给人的启示。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读后评议。
3、说说谈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课后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读一读课后词语,并听写。
3、阅读有关名人战胜厄运的故事。
4、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次备课
审核人:
(4)主人公是怎样面对厄运的?
2、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课文,两分钟之后再交流
(二)合作探究品位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划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学不懂的词,再和同学讨论交流。
3、理解生词:“博览群书、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等词。
(三)展示交流点拨升华
1、轻声读全文,边读课文,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