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论文综述1
糖尿病健康教育论文综述
糖尿病健康教育论文综述
《糖尿病健康教育论文综述》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全球范围内数百万人群健康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已成为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了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效果。
研究发现,有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应包括疾病知识、饮食指导、运动方案、血糖监测、用药管理等内容。
糖尿病患者需要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病情发展趋势和并发症的危害,以便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
在健康教育方法方面,个性化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以提高患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行为改变意愿。
此外,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技能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也备受关注。
许多研究表明,通过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生活质量和并发症风险都有所改善。
因此,加强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糖尿病健康教育论文综述》通过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对研究者和临床医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
生活质量。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来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最佳实践,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
糖尿病综述论文(两篇)
引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它被认为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不良引起的高血糖症。
本文将在上一篇论文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糖尿病,具体包括糖尿病的病因和分类、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发症及其治疗、糖尿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和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正文内容:一、糖尿病的病因和分类1.1遗传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1.2环境和生活方式对糖尿病的影响1.3糖尿病的分类和病程二、预防和控制措施2.1健康饮食和合理营养摄入2.2适量运动和体重控制2.3控制血糖和监测血糖水平2.4应用药物治疗糖尿病2.5心理辅导和支持三、并发症及其治疗3.1微血管病变引起的并发症3.2大血管病变引起的并发症3.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的处理3.4神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的防治3.5肾脏和泌尿系统并发症的防治四、糖尿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4.1生活质量的降低4.2心理健康问题4.3婚姻和家庭的影响4.4与工作和社交的关系4.5产生的经济负担五、糖尿病的研究进展5.1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方法的改进5.2胰岛素治疗的进展5.3综合干预措施的研究5.4基因治疗及干细胞治疗的研究5.5具有潜在治疗潜力的新药的开发总结: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病因和分类复杂多样。
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采取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降低发病率和控制疾病进展的关键。
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严重问题,及时的治疗和预防可减轻这些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对患者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包括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家庭和社交关系等。
虽然目前对糖尿病的研究仍在不断进行中,但已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如早期诊断方法的改进、胰岛素治疗的进展以及新药的研发等。
通过深入研究糖尿病的病因和分类、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及其治疗、对患者生活的影响以及研究进展,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全球性健康问题。
引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有数以亿计的患者。
二型糖尿病文献综述范文
二型糖尿病文献综述范文英文回答:Type 2 Diabetes: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Abstract.Type 2 diabetes is a chronic metabolic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hyperglycemia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t is a major public health concern, affecting millions of people worldwide. This literature review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ype 2 diabetes, including its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clinical presenta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The review also discusses current research and emerging therapies for type 2 diabetes.Epidemiology.The prevalence of type 2 diabetes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It is estimatedthat over 462 million people worldwide have type 2 diabetes, and this number is expected to rise to 700 million by 2045. Type 2 diabetes is more common in certain populations, such as individuals who are overweight or obese, have a family history of the disease, or are of certain ethnicities.Pathophysiology.Type 2 diabetes is primarily caused by insulin resistance. Insulin is a hormone produced by the pancreas that helps glucose enter cells. In type 2 diabetes, thebody becomes resistant to the effects of insulin, resulting in hyperglycemia. Over time, the pancreas may also lose its ability to produce enough insulin, further exacerbating the hyperglycemia.Clinical Presentation.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type 2 diabetes varies widely. Some individuals may experience classic symptoms such as polyuria, polydipsia, and unexplained weight loss. Others may have no symptoms at all. Over time, uncontrolledtype 2 diabetes can lead to serious complications,includ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kidney disease, and diabetic retinopathy.Diagnosis.The diagnosis of type 2 diabetes is based on blood glucose levels. A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 of 126 mg/dL or higher on two separate occasions is diagnostic for type 2 diabetes. An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may also be used to diagnose type 2 diabetes.Management.The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involves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and medication.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include weight loss, regular exercise, and a healthy diet. Medications for type 2 diabetes include oral medications such as metformin and sulfonylureas, and injectable medications such as insulin.Current Research and Emerging Therapies.Current research on type 2 diabetes focuses on developing new medications and therapies to improveglycemic control and prevent complications. Some promising emerging therapies include incretin-based therapies,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 (SGLT2) inhibitors, and 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 receptor agonists.Conclusion.Type 2 diabetes is a major public health concern that affects millions of people worldwide. Understanding the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clinical presenta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is crucial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nd patients alike. Ongoing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herapies are essential for improving the lives of indiv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中文回答:2型糖尿病,综合文献综述。
糖尿病综述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血糖高渗状态等。本病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应积极防治。
多尿: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
多饮: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消瘦:糖利用下降、蛋白质分解增多、脂肪分解增多消瘦、多食。
四、病因、发病机制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不同类型糖尿病的病因不尽相同,即使在同一类型中也存在着异质性。
目前国际上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病因学分型标准(1999):
1.Ⅰ型糖尿病(T1DM) β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2.Ⅱ型糖尿病(T2DM) 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三、临床表现
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消瘦
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葡萄糖利用下降,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食量增加。
胰岛素是人体胰岛β细胞分泌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目前认为发病原因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合并存在,其表现是不均一的,有的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有的则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 在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如果β细胞能代偿性增加胰岛素分泌,则可维持血糖正常;当β细胞功能有缺陷、对胰岛素抵抗无法代偿时,就会发生T2DM。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T2DM发病机制的两个要素,不同患者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所具有的重要性不同,同一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两者的相对重要性也可能发生变化。
关于糖尿病的综述
关于糖尿病的研究综述食品科学与工程(1)班刘冰20113756摘要: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引起。
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的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脏器的慢性进行病变,功能【1】。
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患有糖尿病,所以对糖尿病的研究一直深入进行中。
本文主要对糖尿病进行了包括病因病理,及一些患病机制的综述,较系统的概括了糖尿病。
并从中医角度叙述了药疗方,希望可以对糖尿病人有一些帮助。
关键词:糖尿病病因病机辨证养疗正文: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病因病机: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受遗传和环境影响。
公认1型糖尿病与遗传易感性、自身免疫性与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关是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
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而2型糖尿病有遗传、肥胖、感染、应激反应及妊娠因素【2】。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大量研究已显示,人体在高血糖和高游离脂肪酸(FFA)的刺激下,自由基大量生成,进而启动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的激活会导致胰岛素抵抗(IR)、胰岛素分泌受损和糖尿病血管病变。
由此可见,氧化应激不仅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也构成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的发病机制。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相互促进,形成一个难以打破的怪圈。
糖尿病论文综述1
关于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综述【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作为一种终生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其基本包括: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应用降糖药物及自我监测5项内容,护理指导贯穿于这五项内容,成为糖尿病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区护士对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知识宣教、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及日常生活指导等,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提高,减少了因疾病而对生活工作的影响,降低了医疗费用,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由此可见社区护士在糖尿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终生性疾病;糖尿病;社区护理。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
糖尿病为一种终生性疾病,病情漫长。
患者面对终生性药物治疗、预防并发症、调整情绪,对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糖尿病可导致多系统损害,特别是眼、肾、神经、心脏以及血管等组织的功能缺陷及衰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己成为威胁群众健康、消耗卫生资源的主要疾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成人糖尿病的发病率由十几年前的1%增长到目前的2.5%,并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死亡率已上升至第3位,仅排在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杀手之一.糖尿病的发病与生活方式和社会富裕程度有关,也与非遗传因素如年龄、肥胖、吸烟、精神压力、缺乏体育锻炼等密切相关, 糖尿病患者大多数适合院外治疗,因此,积极开展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定期进行血糖检查,对糖尿病患者执行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预防各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国民健康素质,是广大医护工作者的职责.要加强糖尿患者的家庭护理工作,因为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糖尿病的预后与转归.[1] 同时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
糖尿病论文范文大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糖尿病论文范文大全篇一:糖尿病论文前言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无论在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呈上(:糖尿病论文范文大全)升趋势,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继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
目前糖尿病还不能根治,一切治疗方法都是对症治疗。
因此一旦患病,往往伴随终身。
继发于糖尿病基础上的各种并发症是影响糖尿病人健康乃至生命的主要问题。
在各种疾病当中,糖尿病是最需要患者有耐心和毅力的一种疾病。
它需要患者长期不懈地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自我调理饮食和生活起居,才能达到控制病情,减少或延缓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据报道,全球现有糖尿病患者超过1亿,中国至少有4500万人之多。
由于病因的复杂性,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变得十分困难。
除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防治也有重要影响。
因此,真正关注自身健康,讲究科学营养,改变不和理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注意劳逸结合,才能更好的防控病情。
本文从糖尿病定义、典型症状、分类、饮食原则、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原则运动?1、糖尿病的定义:是由于体内缺乏或是胰岛素在靶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而引起的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性病症。
?2、典型症状:临床上所说的“三多一少”指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3、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
除幼年型病人外,一般起病徐缓,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发病早期病情轻或无明显症状,但发展下去往往有并发症,而并发症致死致残率极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3.1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低血糖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
?3.2慢性病法症:糖尿病性眼部病变、肾病病变、神经病变、皮肤病变、心血管系统合并症、糖尿病足感染等。
?4、糖尿病分类?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糖尿病(Dm)的临床分类:?(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约占病人总数的5%—10%。
糖尿病论文6篇
糖尿病论文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中人体无法利用血液中的糖(葡萄糖)含量,从而导致长时间的高血糖水平。
我们血液中存在的糖是由一种称为胰岛素的激素携带到细胞中的,并被存储或用作能量来源。
当人体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胰岛素无法有效地将产生的葡萄糖转移至人体组织时,就会发生糖尿病。
糖尿病是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定期的医疗护理。
糖尿病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尿频,体重异常减轻,食欲增加和渴望食用甜食。
关于糖尿病的简短文章–对人类的无声威胁–文章1(200字)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人血中糖(葡萄糖)过量引起的。
它也被称为糖尿病(DM)。
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一种激素-胰岛素,它主要负责将血液中存在的葡萄糖运送到细胞中进行储存和用作能量来源。
当胰腺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者所产生的胰岛素无法将葡萄糖从血液有效转移到细胞时,就会出现问题。
持续升高的血糖水平是对人体重要器官和其他部位的潜在威胁。
糖尿病的最初症状是尿频,头晕,体重减轻,饥饿感增加等。
糖尿病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例如-意识丧失,肾衰竭,脑中风,足溃疡和眼睛损伤。
糖尿病已成为最常见的疾病,全球约有4.25亿人患有糖尿病。
其中8200万属于东南亚地区。
印度也是东南亚的一部分,每年记录的糖尿病病例超过7亿。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体育锻炼的减少,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糖尿病的影响。
据估计,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仅东南亚地区的糖尿病患者总数就将增加到1.51亿。
糖尿病和糖尿病日论文-论文2(300字)介绍糖尿病是由于人体血糖水平过高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血液中过量的糖会损害其他重要器官,例如肾脏,心脏和大脑。
虽然这是由于胰腺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但它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而引起。
糖尿病对健康的影响糖尿病对人体和健康有广泛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人体血液中存在的葡萄糖以某种方式无法用作能量来源。
这可能是由于胰岛素激素的生产不足,胰岛素将糖从血液输送到细胞,也可能是由于细胞对糖的反应迟钝。
糖尿病论文综述
糖尿病论文综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
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和治疗方面的新观点,本论文将综述糖尿病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是探究疾病发病机制和风险因素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大量人群的调查和统计,研究者揭示了糖尿病的发病率、分布及其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
这些研究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2. 糖尿病的早期预警指标糖尿病患者通常具有一系列的代谢异常,而早期预警指标的发现可以帮助人们及早发现糖尿病并进行干预。
近年来,研究者发现了一些潜在的早期预警指标,如血糖、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功能等,这些指标对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 糖尿病的治疗策略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药物治疗主要以口服药物和注射胰岛素为主,而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心理干预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不同的治疗策略将被采用,并结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4. 糖尿病与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常常面临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血糖的长期不稳定会引发血管内膜损伤、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并进一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因此,预防和治疗心血管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
本节将综述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治疗策略,以期提供更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方法。
5. 糖尿病与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节将综述相关研究成果,以期促进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6. 糖尿病的预防与管理在糖尿病的预防与管理方面,除了医疗机构和研究者的努力外,大众的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节将综述糖尿病的预防及自我管理的策略,包括饮食方面的建议、运动指导、血糖监测等,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的综述参考文献2024
引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4.27亿人患有糖尿病。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近期的参考文献,对糖尿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研究和了解糖尿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并且会引发多种并发症。
正文内容:一、糖尿病的病因1. 遗传因素:研究发现糖尿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某些基因的突变可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异常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异常。
2.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高脂高糖饮食及肥胖等,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3. 其他因素:包括慢性炎症、自身免疫反应和环境因素等,也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相关。
二、糖尿病的病理生理1. 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β细胞受损或胰岛素合成异常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
2. 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主要由于胰岛素信号通路异常导致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
3. 高血糖: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升高,高血糖会造成多种糖尿病相关并发症。
三、糖尿病的诊断1. 血糖测定:血糖测定是糖尿病诊断的关键步骤,常用的方法包括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
2.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估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近期的血糖水平。
3. 其他指标:还可以通过尿糖检测、空腹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来辅助糖尿病的诊断。
四、糖尿病的治疗1.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的饮食控制、适量的运动以及有效的减重计划等,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控制。
2. 口服药物:糖尿病患者常用的口服药物包括胰岛素分泌增加剂和胰岛素抵抗改善剂等,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3. 胰岛素治疗:对于胰岛素分泌严重受损的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
4. 个体化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需要根据其病情、年龄、并发症和个人意愿等综合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综述
2型糖尿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的探讨包磊(南医大公共卫生学院2010级MPH)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以及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1],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3]。
糖尿病及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所引起的致残性和致死性已成为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第三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5]。
由此带来的经济和医疗负担也是日益沉重,已成为全国甚至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现将糖尿病研究的近期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据国际糖尿病联盟(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统计, 20世纪90年代全球糖尿病患者约为1亿人,然而,到2007年该数字已经迅速增长到2.46亿人,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3.8亿人受到糖尿病的困扰。
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印度的糖尿病第二大国,我国城镇人口中,糖尿病患者约有4100万人,在20岁~70岁的人群中,男性糖尿病发病率已达12%,比女性和总人口的发病率均高出约2%。
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据国家卫生部调查显示,我国每天约新增3000例,每年约增加120万糖尿病患者,其中约95%为2型糖尿病患者[6]。
2型糖尿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但其发病率和患病率在不同国家和不同人群是不同的[7]。
我国曾组织过5次大规模的糖尿病横断面调查,按时间顺序,分别是1978~1979年全国14省市40万人口糖尿病调查[8-9],患病率为1.21%; 1994年全国19省市25万人口糖尿病普查[10],患病率为2.28%; 1996年全国11省市4万人群(20~74岁)糖尿病抽样调查,患病率为3.62%[11]; 2002年全国平均患病率为2.6%,其中大城市患病率有了较大幅度的升高[12]。
关于糖尿病的综述论文
关于糖尿病的综述论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许多人对它并不陌生。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本文将以综述的方式,介绍糖尿病的定义、类型、病因、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
糖尿病,又称为“血糖过高症”,是一种以血糖异常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三种类型。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功能不足,而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的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导致胰岛素抵抗。
而妊娠糖尿病则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一种暂时性胰岛素抵抗状态。
糖尿病的病因多种多样,既包括遗传因素,也与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
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特定基因的突变或易感基因的存在,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而环境因素如高脂高糖的饮食、缺乏运动、身体肥胖等,也被证明与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根据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4亿人,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亿人。
这一数字足以说明糖尿病对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快速增长,与肥胖、不良饮食习惯等现代生活方式紧密相关。
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已经成为一项严峻的健康问题。
糖尿病的诊断方法在临床上一般是通过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判断。
此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抗体等检查也可辅助诊断。
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能够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减缓病情的进展。
针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根据具体病情和类型的不同,医生会采用药物治疗、胰岛素替代治疗或者是生活方式干预等综合措施。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胰岛素促分泌剂、胰岛素敏感增强剂、胰岛素抵抗剂等,帮助患者控制血糖。
在生活方式干预方面,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及规律的生活作息都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预防糖尿病是一个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个人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每天合理饮食、定期体检等;社会应加强对糖尿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关于糖尿病的综述
引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这个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糖尿病的不同类型、病因、症状和并发症进行详细的阐述,并讨论其管理和预防措施。
正文:1.糖尿病类型的分类1.1第一型糖尿病1.1.1特点与病因1.1.2症状和体征1.1.3处理方法和管理策略1.2第二型糖尿病1.2.1特点与病因1.2.2症状和体征1.2.3处理方法和管理策略1.3妊娠期糖尿病1.3.1特点与病因1.3.2症状和体征1.3.3处理方法和管理策略1.4其他罕见类型糖尿病的概述2.糖尿病的病因2.1遗传因素的作用2.1.1单基因糖尿病2.1.2多基因糖尿病2.2环境因素的影响2.2.1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2.2.2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关系2.2.3吸烟与糖尿病的关系2.2.4饮食与糖尿病的关系2.3其他潜在的病因和风险因素的讨论3.糖尿病的症状和体征3.1高血糖的症状3.1.1多饮、多尿、多食3.1.2体重下降3.1.3疲劳感和虚弱感3.1.4视力模糊3.2慢性并发症的症状3.2.1神经病变的症状3.2.2眼部并发症的症状3.2.3肾脏疾病的症状3.2.4心血管并发症的症状4.糖尿病的并发症4.1微血管并发症4.1.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4.1.2糖尿病性肾病4.1.3糖尿病性神经病变4.2大血管并发症4.2.1冠心病和心肌梗死4.2.2腔内动脉狭窄4.2.3中风和瘫痪4.3其他可能的并发症和其预防策略5.糖尿病的管理和预防5.1药物治疗的选择和目标5.1.1胰岛素治疗5.1.2口服降糖药物5.1.3其他辅助治疗方法的介绍5.2饮食和营养的管理5.2.1碳水化合物摄入的控制5.2.2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建议5.2.3饮食纤维的重要性5.3运动和体育锻炼的建议5.3.1有氧运动的益处5.3.2抗阻力训练的重要性5.4管理心理和情绪健康的方法5.5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措施的提议总结:糖尿病是一种需要迅速认识和有效管理的代谢疾病。
糖尿病护理有关综述怎么写
糖尿病护理有关综述怎么写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护理和管理。
糖尿病的护理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计划、药物管理和血糖监测等。
这篇综述将介绍糖尿病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帮助病人及其家庭成员更好地管理这一疾病。
在糖尿病的护理中,饮食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病人应当遵循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限制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量。
此外,病人还需要控制饮食的时间和量,以保持血糖水平稳定。
运动是糖尿病护理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胰岛素敏感度,降低血糖水平。
病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药物管理是糖尿病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些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
病人应当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病人需要定期测量自己的血糖水平,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异常情况。
病人还可以借助连续血糖监测仪等设备,实时监测血糖变化,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病情。
总之,糖尿病护理涉及到饮食、运动、药物管理和血糖监测等多个方面。
病人及其家庭成员需要了解这些护理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加以实施,以帮助病人更好地控制糖尿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糖尿病护理还需要病人和家属密切合作,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生活方式。
病人应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格检查和血糖检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病人还需要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变化,如体重、血压、视力等,及时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在糖尿病护理中,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容易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负担和压力。
因此,病人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及时发现并处理心理问题。
在糖尿病护理中,家庭支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人需要给予病人关爱和支持,帮助病人做好饮食控制、药物管理和运动计划。
糖尿病综述
4.2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不同类型糖尿病的病因也不相同。概括而言,引起各类糖尿病的病因可归纳为遗传因素
及环境因素两大类。不同类型糖尿病中此两类因素在性质及程度上明显不同,例如,单基因
突变糖尿病中,以遗传因素为主;而在化学毒物所致糖尿病中,环境因素是主要发病机制。
最常见的 1 型糖尿病及 2 型糖尿病则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呈正性或负性参与以及相互
Down 综合征、Turner 综合征、Klinefelter 综合征、Wolfram 综合征、Friedreich 共济失调、 Huntington 舞蹈病、Laurence-Moon-Biedl 综合征、强直性肌营养不良、Prader-Willi 综合征及 其他 4、妊娠糖尿病(GDM)
3.糖尿病的危害性
第一部分、糖尿病简介
1.糖尿病的现状与流行趋势
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是全球最多的。2007年为6000多万人,相当于美国、欧洲和日本患 者的总数(4850万人)。Emerging Markets(《新兴市场》)新发布的题为《Type 2 Diabetes in China》(中国2 型糖尿病)的报告显示,由于受到健康保险途径的增多、患者消费力的 增强以及更加积极的治疗实践的推动,促进诸如胰岛素类似物等新制剂使用的增加,预测到 2012 年,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将增至3倍多。
4.4.2 糖尿病期
糖尿病期程分为以下伴并发症或伴发病 糖尿病致残和致死
处于此阶段的患者血糖水平 此阶段的患者已有一种或数 这是糖尿病患者的终末阶段。
已 超 过 糖 尿 病 诊 断 的 分 割 种并发症或伴发病,但尚无明
点,但尚未出现并发症或伴 显器官功能障碍。这时应积极
3. 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
关于糖尿病的综述论文
关于糖尿病的综述论文糖尿病诊疗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血糖失控高出正常水平所造成的全身性进行性疾病,并发症多且严重。
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及人口寿命的延长,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严重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强度的减低,人群平均寿命延长,应激状态增多,以及糖尿病检测手段的改进,与世界各国一样,糖尿病患病率在逐渐上升,糖尿病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日趋严重。
我国虽属世界上糖尿病低患病率国家,但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已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增加速度惊人。
本论文通过日常学习以及相关资料的研究来了解一些有关糖尿病问题,并从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病症特点、简单的诊疗手段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得出一些结论,从而总结出对人们有益的经验和意见,能缓解糖尿病患者的增长速度。
【关键词】糖尿病;机理;特点;诊疗;预防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
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2亿人,我国患者人群居世界第二,1994年就已达2000万。
1998年5月发表的《1998年世界卫生报告》,到了2025年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3亿人之多。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2%,且以每年0.1%的速度递增。
未来50年内糖尿病仍将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在我国总体情况是“三高”“三低”,即患病率高、并发症患病率高、医疗费用高,确诊率低、科学治疗低、接受了糖尿病治疗的患者达标率低。
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目前我国专业糖尿病治疗机构、人员和设备等资源不足,无法与日益增长的糖尿病患者人数相适应,致使中国整体糖尿病诊治率还相对较低。
第二,许多公众和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认识不足,在糖尿病防治方面存在治疗不及时、用药选择和时机不当、擅自停药、频繁换药、忽视饮食、运动等误区,从而使得中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心脑血管、肢坏死、肾功能衰竭等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高、发生早、发展严重。
糖尿病健康教育论文综述
糖尿病健康教育论文综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功能障碍引起的高血糖所导致。
这种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对个体和社会健康都造成了重大影响。
面对糖尿病的日益增多,健康教育成为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许多研究表明,通过提供全面且易于理解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一个重要的健康教育目标是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遵循正确的饮食和运动方案,并合理使用药物。
因此,相关研究往往着重于如何设计有效的健康教育课程和资源,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一项研究指出,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个体化的干预方法比通用的教育模式更为有效。
以患者为中心的教育计划可以根据他们的特定需求和情况进行定制,包括提供个人化的饮食指导、运动计划和药物管理方案。
这种个体化的教育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参与自我管理的意愿和能力。
另一项研究发现,使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可以有效提供糖尿病健康教育。
互联网科技的普及使得许多患者可以方便地获取到最新的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资源。
通过在线平台、手机应用程序和社交媒体等工具,患者可以与医生、教育者和其他糖尿病患者进行交流和共享经验,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疾病。
除了个体化和多媒体教育方法,心理健康支持也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有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和应对困难等。
因此,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教育是帮助患者应对疾病的关键。
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可以通过个别咨询、心理疏导和支持小组等方式,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和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
综上所述,糖尿病健康教育是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的重要策略。
个体化的教育方案、多媒体技术和心理健康支持是提供有效健康教育的关键要素。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和资源,以满足不同患者群体的需求,提高糖尿病管理的效果。
糖尿病学术论文
糖尿病学术论文摘要本篇论文旨在综述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法。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大量人口。
我们将讨论糖尿病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策略。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我们总结了当前糖尿病研究的主要热点和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受损导致的高血糖症。
根据病因和临床特征的不同,糖尿病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
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着许多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神经病变等,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造成了严重影响。
主体1. 糖尿病的病因和分类糖尿病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
1型糖尿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而2型糖尿病则主要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共同作用引起。
此外,还存在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如妊娠糖尿病和特发性糖尿病。
2.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疲乏、视力模糊等症状。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升高,需要定期监测和控制。
3. 糖尿病的治疗策略糖尿病的治疗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等。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控制体重等。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增敏药物。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无法通过口服药物控制血糖的患者,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
4. 糖尿病研究的挑战与展望糖尿病的研究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病因的复杂性、患者管理的困难以及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等。
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糖尿病的早期预防和精准治疗,以及与其他疾病的关联性等方面。
结论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造成了严重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糖尿病的病因和治疗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管理糖尿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糖尿病的研究仍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
未来的研究应该注重糖尿病的早期预防和精准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糖尿病护理有关综述论文
糖尿病护理有关综述论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会造成严重影响。
糖尿病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和减轻患者的症状。
本文旨在综述糖尿病护理的相关内容,包括糖尿病的预防、饮食护理、药物治疗、运动护理等方面。
首先,预防糖尿病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高危人群,应加强相关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疾病风险意识,鼓励他们进行定期体检和检测血糖。
此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包括合理饮食、增加体育运动、减轻体重等。
其次,饮食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多摄入膳食纤维,限制糖分和高脂食物的摄入。
此外,饮食还需要有规律,不宜暴饮暴食,餐后还需要适量的运动。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
患者在服药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定时服药,并配合定期的血糖检测。
此外,患者在服药期间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避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最后,运动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增强体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但是患者在进行运动前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避免运动引发低血糖等情况。
总之,糖尿病护理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需要患者本人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
通过系统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另外,心理护理也是糖尿病患者护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和管理,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医护人员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和关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对疾病的应对能力。
此外,患者也可以通过参加心理辅导、支持小组等活动来缓解心理压力,增强心理韧性。
针对特殊人群,例如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糖尿病的护理也需要有针对性的策略。
孕妇糖尿病(妊娠糖尿病)需要更加严格的饮食管理和血糖控制,以保障母婴安全。
儿童及青少年患者需要医护人员和家长共同合作,教育他们关于糖尿病的知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治疗并遵循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综述【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作为一种终生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其基本包括: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应用降糖药物及自我监测5项容,护理指导贯穿于这五项容,成为糖尿病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区护士对社区的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知识宣教、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及日常生活指导等,社区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提高,减少了因疾病而对生活工作的影响,降低了医疗费用,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由此可见社区护士在糖尿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终生性疾病;糖尿病;社区护理。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异常综合征。
糖尿病为一种终生性疾病,病情漫长。
患者面对终生性药物治疗、预防并发症、调整情绪,对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糖尿病可导致多系统损害,特别是眼、肾、神经、心脏以及血管等组织的功能缺陷及衰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己成为威胁群众健康、消耗卫生资源的主要疾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成人糖尿病的发病率由十几年前的1%增长到目前的2.5%,并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死亡率已上升至第3位,仅排在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杀手之一.糖尿病的发病与生活方式和社会富裕程度有关,也与非遗传因素如年龄、肥胖、吸烟、精神压力、缺乏体育锻炼等密切相关, 糖尿病患者大多数适合院外治疗,因此,积极开展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定期进行血糖检查,对糖尿病患者执行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预防各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国民健康素质,是广大医护工作者的职责.要加强糖尿患者的家庭护理工作,因为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糖尿病的预后与转归.[1] 同时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指导成为糖尿病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应用降糖药物及自我监测5项容[2]。
随着全民医保实施和社区卫生的不断完善,社区医疗将成为多发病、常见病和慢性疾病患者就医的主要场所.糖尿病为一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综合性自主治疗,多数患者通过医院门诊在社区治疗为主,社区治疗具有减少患者因疾病的治疗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降低医疗费用等优势,故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将成为该疾病护理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通过社区护士对患者实施切实可行的社区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社区护理中重视时患者进行血糖水平的维持指导、教会防止低血糖、指导患者及家属实施糖尿病的合理饮食护理、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指导督促运动治疗、实施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指导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使糖尿病患者在社区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3]具体指导、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1.健康教育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手段之一,良好的健康教育和充分调动患者的主管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1.糖尿病知识教育:让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坚持正确的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
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糖尿病是终生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必须终生治疗[4],避免上当受骗而延误病情。
提高患者自我监测意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了解合理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治疗糖尿病药物的作用、血糖和尿糖自我监测的意义及技巧、应对低血糖反应的方法、危重情况的警告信号等。
使患者的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减缓糖尿病的发展,延迟并发症的发生。
采取多种方法,指导患者及家属增加对疾病的认识。
1.1.1教育的形式①口头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灵活的沟通技巧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建立咨询热线,解答各种疑问。
②书面教育:向患者发放有关糖尿病知识的小册子、书籍、宣传画等给患者讲解或供患者随时查阅。
③群体教育:通过定期开展讲座、放录像、多媒体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集中指导和示。
1.1.2教育的容疾病知识教育、饮食指导、治疗指导、介绍如何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如何有效地控制血糖,帮助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1.3掌握自我检测的方法①指导患者学习和掌握检测血糖、血压、体重指数的方法。
②了解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1.1.4提高自我护理能力(1)需向患者详细讲解口服降糖药剂胰岛素和各种剂量,给药时间和方法。
(2)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使用胰岛素的患肢应教会黄志或其家属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
(3)强调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
(4)教会患者及家属低血糖反应、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
(5)指导患者掌握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知识。
1.1.5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糖尿病病程长,治疗效果不明显,不易坚持用药,并且为终生性疾病的特点,给患者造成了许多心理障碍,如:紧、焦虑、孤独、抑郁、绝望等,这些心理因素可使病情加重,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因此社区护士应对社区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和心理护理,同时让家属学习和了解心理学知识,帮助患者克服心理上不平衡因素,关心、体贴患者,经常与其谈心。
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治疗信心,克服悲观情绪,明白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转身疾病,有长期战胜疾病的思想,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听音乐、练习书法、绘画、养鸟等增添生活乐趣,以宣泄患者的不良情绪,加强患者积极地情感体验,降低不良情绪的影响,保持积极、稳定、愉悦的心理,有利于糖尿病的康复和控制。
1.1.6指导患者定期复诊。
1.1.7教导患者外出随身携带识别卡,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处理。
2.糖尿病的护理2.1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2.1.1饮食治疗的目的:(1)保证机体摄入合理充分的营养,维持健康;(2)维持正常体重;(3)减轻胰岛负担。
在遵循总的治疗原则上,充分尊重患者个人的饮食习惯和经济条件[5]。
2.1.2合理控制总热量:在合理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糖尿病饮食进餐,做到定时、定量、有规律、避免偏食、过食与绝食,采用清淡饮食,多食蔬菜、丰富维生素和纤维素食物,戒烟、酒。
理想的体重是由患者的身高和年龄决定的,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计算每天所需的总热量。
成人休息状态下每天每公斤给予105-125KJ;轻体力劳动者每天每公斤体重给予125.5-146KJ;中度体力劳动者每天每公斤体重给予146-167KJ;重体力劳动者每天每公斤体重给予167KJ以上,是体重逐渐恢复至理想体重±5%。
2.1.3食物的组成和分配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比例为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蛋白质占总热量的20%、脂肪占总热量的25%,胆固醇摄入限制在300mg以下,消瘦者的总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适当提高,肥胖者均应减少。
2型糖尿病在饮食控制的同时,多食用粗粮、水果、蔬菜等富含叶酸、B族维生素的食物,可使血糖明显下降,血管并发症明显减轻[6]。
2.1.4其他饮食注意事项①控制饮食的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看,忌吃油炸、油煎食物,限制饮酒,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6g。
②严格限制各种甜食。
③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
④监测体重变化看,每周定期测量体重一次,如体重改变>2,应配合医师查找原因。
⑤在饮食的控制中家属的支持非常重要,嘱咐家属做好糖尿病患者饮食的配餐员、监督员。
2.2运动锻炼2.2.1运动的目的: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运动疗法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有规律地进行有氧运动可带来很多益处:如减轻体重,降血糖、降血脂、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适当的运动可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糖尿病在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运动疗法,病情控制稳定,对糖尿病有显著治疗作用[7]。
2.2.2运动行为的干预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运动量的大小、运动量应由小至大,时间由短至长。
不主做剧烈运动。
运动应遵循四大原则,即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因人而异,持之有恒[8]。
运动不宜在空腹时,防止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2.2.3运动锻炼的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选择低强度、时间短的运动,如散步、快走、慢跑、做广播体操、骑自行车、气功、太极拳等[9]。
2.2.4环境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嘈杂。
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体重。
2.3服药的护理2.3.1有效的治疗可使病情稳定,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不可自行更改或停止。
2.3.2使用胰岛素的护理护士要准确用药,做到制剂、种类正确,剂量准确按时注射。
2.5并发症的护理2.5.1教会患者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糖尿病患者易导致脑动脉硬化和末梢神经炎,表现肢体活动不灵活,肢端手脚麻木,家属应配合患者多做肢体按摩,用热水泡脚,用柔软和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的擦干脚部。
促进肢体及末梢循环以减轻肢体不灵活和麻木疼痛等不适。
平时应穿柔软透气的袜子,鞋要宽松软底,不要穿紧身的衣裤和鞋子,不要光脚走路,指甲不要修剪过短,不要自行刮鸡眼,冬天用热水袋和电热器取暖时不宜直接接触皮肤,避免烫伤。
2.5.2指导皮肤护理,预防皮肤感染:糖尿病患者皮肤组织含糖量增高,易于细菌繁殖,又由于血糖增高,血液中嗜中性粒细胞活动缓慢,吞噬力差,杀菌力降低,加上机体形成抗体能力降低,故易发生皮肤瘙痒和感染,且感染后又不易康复,为此一定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一旦发现局部出现伤口、水疱、皮裂、疥疮要及时到医院处理,及时治疗。
平时居室应充足,空气清新,整洁安静,室温以18-20℃、湿度在50%-60%,2.5.3腹泻、便秘的护理: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易导致便秘或腹泻,对此家庭成员应经常观察患者的大便情况,使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以防便秘或腹泻,对于便秘或腹泻后的患者一定要用温水清洗肛门周围皮肤以防感染,调节饮食,减少或增加粗纤维摄入量或加以药物治疗,复查血糖、尿糖。
2.5.4低血糖反应的护理:当血糖低于2.8mml/L时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心悸、出汗、饥饿感、软弱无力等,严重时发生抽搐、昏迷。
一旦发生低血糖,应尽快补充糖分,解除脑细胞缺糖症状。
糖尿病患者口袋随时备用糖或饼干等食物,以备低血糖发生时吃。
3糖尿病患者社会护理的意义3.1社区护理是患者学习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代控制的有效途径[10]。
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密切地配合治疗,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3.2社区护理可以提高其家庭成员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在协助、督导患者配合各项治疗方案的同时,使患者养成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发病的危险因素。
3.3社区护理是护理工作从病房走向社区或家庭,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充分体现,为了诸如糖尿病等专科护士培养提供发展方向[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