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政治史纲知识点:农业、手工业改造
考研政治重点知识点顺口溜
1、工农武装割据的三个内容: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
2、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3、三三制: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不左不右的中间派。
4、统一战线的三种势力: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
5、同顽固势力作斗争的三原则:有理、有利、有节。
6、《论持久战》的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7、革命的三个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8、三大转折点:中国革命已经发展到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蒋介石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9、整风运动的三大内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
10、新民主主义建设的三大纲领:三三制的政权建设、减租减息的经济建设、民众教育的文化建设。
11、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2、三大优良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13、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14、第三世界的划分:亚洲除日本以外、非洲、拉丁美洲。
15、毛泽东思想三大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考研政治:“三条道路”
考研政治:“三条道路”考研政治:神奇的“三条道路”在我党浴血奋战、艰苦创业的历史过程中,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中国的繁荣和富强,开辟了三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中国以崭新的姿态迎接二十一世纪。
下面各位考生就和老师一起来看一下这三条道路的相关知识点。
一、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1930年1月,毛泽东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等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一条正确道路。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理论。
中国革命道路是指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二、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三条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
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都是最根本问题。
在中国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紧紧依靠人民,走自己的路,先后成功探索出了三条道路: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出了一条以农村为中心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民主革命道路。
2.在新中国成立后,探索出一条由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3.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又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三条道路开辟的基点中国共产党经过八十年的浴血奋战和艰苦创业,开辟了三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三条道路的开辟是基于以下四点:1.科学地认识了中国的国情,对中国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是开辟三条道路的前提。
2.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开辟三条道路的基础。
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考点总结
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考点总结考研政治复习,首先要把考点进行梳理,然后再各个击破。
对考研政治有整体把握,才能更好地系统复习。
小编把毛中特重要考点进行了总结,分享给大家。
希望2015考研生做出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完成复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考点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1)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2) 过渡时期的基本特征:在经济上,新民主主义存在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
在政治上,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人民民主专政。
在文化上,发展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 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考点2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考点3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 社会主义改造的依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实际出发,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①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②农业合作化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③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④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由互助组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发展阶段。
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制,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2020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5课 三大改造
2.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时间:1956年底。 (2)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 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 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局限: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 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核心知识概览
二、公私合营 1.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方式:公私合营。 (2)政策: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过程: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 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 领导地位。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 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轻松尝试应用
轻松尝试应用
材料二 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 束了它,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 问题: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的是牲畜、农 具、肥料、种子等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 虫灾等。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如耕作法、施肥法等 等。……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 国家要大力帮助。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这 就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方式:引导个体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3)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4)过程: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 产合作社三个阶段。到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 作社。 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2)方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考研政治复习指导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与经验总结
考研政治复习指导: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与经验总结
从1949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这个人民共和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经济上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步骤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步骤我国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步骤随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入发展,农业手工业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点领域之一。
为了实现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步骤,旨在推动农业手工业的现代化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步:制定计划和政策在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国政府制定了相关的计划和政策,以引导和推动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通过制定五年计划和行业政策,明确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为改造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第二步:建立农业合作社为了推动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建立了农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实现集体经济的规模效益。
农业合作社不仅为农民提供了集体经营的平台,还通过集体劳动和生产组织,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步:引进现代农业技术为了提高农业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我国积极引进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
通过培训农民和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同时,通过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应用,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益。
第四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为了适应农业手工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我国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通过修建灌溉设施、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水资源。
同时,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推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第五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了实现农业手工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我国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通过组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整合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能力。
同时,推动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第六步:加强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为了适应农业手工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我国加大了对农民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力度。
通过开展农民技术培训班、农技推广和示范等活动,提高农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机构的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针随着中国近代史的不断演进,农业生产一直占据着经济结构的主要位置,因此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也成为当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那么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什么呢?一、坚持政治路线,保障土地分配一、坚持政治路线,保障土地分配是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针之一,中国共产党在进入农村后,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和土地重分配,通过农民集体所有的方式,实现了翻身农民的基本目的。
土地分配的彻底完成,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勉励广大农民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实行农村集体化经济二、实行农村集体化经济是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针之一。
中国共产党推行的合作化制度,奠定了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集体化经济基础。
通过农村集体化的实施,完成了生产资料的全面社会化,同时加强了农村协助组织的建设和农村劳动力的统一和调动,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三、平衡发展城乡经济三、平衡发展城乡经济也是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针之一。
在过去,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了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不能获得应有的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更加注重平衡发展城乡经济,通过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加强农民的组织建设四、加强农民的组织建设也是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针之一。
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社等农村组织,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这些组织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综上所述,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针包括坚持政治路线,保障土地分配;实行农村集体化经济;平衡发展城乡经济;加强农民的组织建设。
2020年考研政治复习: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及特点
2020年考研政治复习: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及特点一、重要必备考点就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特点来说,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分别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有两种经济成分是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形式。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主要经济成分有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国营经济居于主导地位,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就新民主主义社会政治上的特点来说,新民主主义的阶级构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阶级力量。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它从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族人民与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是实行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以解决当时国内主要矛盾,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二、真题大盘点(2006年多选题第27题)2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答案】ABD(2006年多选题第21题)21.从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民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包括(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答案】ABCD。
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
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
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此过程中,中国充分发挥了国家计划和引导的作用,积极推动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中国采取了多种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其中,土地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通过实行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同时,中国还积极推行农村集体化运动,建立起农村合作社、农业生产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在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中国实行了工业化的道路,通过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体系,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中国还采取了技术改革和管理创新等措施,提升了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此外,中国还注重发展农业与工业的协调发展,促进了农业与手工业的互补性,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通过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国还注重了的引导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统一。
通过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
方式,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的来说,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
经之路,通过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成功实现了农村与城市的互补发展,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
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国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论农业改造和手工业改造
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在学完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我知道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而且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农业改造:在中国,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农民占全国热后的绝大多数,如何能将几亿农民的个体所有制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官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有了发展。
但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是小私有经济,它在发展农村生产力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①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个体农民经济,生产单位小,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积累有限,经济力量薄弱,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
②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农业与社会主义工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它既不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日益增多的商品粮食、农业原料,也不能为工业化提供必要的资金和工业品市场。
③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具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经不起天灾人祸,发展下去,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两极分化。
这些情况决定了必须把分散的小农经济逐步联合成为合作经济。
这次农业改造的方针政策和步骤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明确地提出了自愿互利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中,既重视生产领域的合作,又重视流通领域的合作;在生产领域的互助合作方面,采取了三个互相衔接的步骤:第一步,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第二步,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组织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步,组织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 【单选题】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江南博哥)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其中,属于过渡形式的经济成分的是A. 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B.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 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 个体经济和合作社经济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2. 【单选题】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显著特点是( )A. 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同时并举B.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同时并举C.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D. 先合作化、后工业化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毛泽东领导我们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 1/4 、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重大问题。
BC本身均为错误论断。
D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依据。
3. 【单选题】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也曾被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
“主体”是指A.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社会主义工业化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
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
其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一、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方向是社会主义改造。
这意味着要通过国家的计划和组织,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全面的改造,使其逐步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二、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任务是实现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包括对土地、农村经济、手工业、商业等方面进行改造,以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
三、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是“统一领导、分步骤、逐步推进、稳步发展”。
这意味着要在党的领导下,分步骤地进行改造,逐步推进,稳步发展,确保改造的顺利进行。
四、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方法是“调整、改进、发展”。
这意味着要通过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改进生产方式和技术、发展现代化农业和手工业,实现农业和手工业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化。
五、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是“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
这意味着要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工业,实现农业和工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六、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是“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这意味着要充分发挥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参与到改造中来,实现农业和手工业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化。
总之,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基本原则包括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统一领导、分步骤、逐步推进、稳步发展、调整、改进、发展、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
这些原则的贯彻实施,将有助于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_范文模板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范文模板1. 引言1.1 概述农业手工业是农村地区重要的生产方式之一,其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是将农业手工业纳入国有经济体系,实现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本文旨在探讨农业手工业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方法,从组织体系、技术创新和提效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背景和目的。
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包括改造目标和意义、组织体系和职责分工、技术创新和提效措施等内容。
第三部分则重点探讨了改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及解决办法,包括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内部管理问题以及冲突处理与协调机制建立等方面。
第四部分将评估改造方法的效果,并提出调整策略,包括过渡期间指标监测与评价方法、社会经济发展与改善措施检视分析以及建议调整策略和持续监督管理方式等。
最后,文章将在结论部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系统地介绍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并针对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通过对改造过程中组织体系、技术创新和提效措施等方面的分析,旨在为推进社会主义农业手工业改造提供有效参考。
希望本文能够引起读者对农业手工业发展问题的重视,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农村地区的健康稳定发展。
2.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2.1 改造目标和意义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旨在推进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主要目标包括提高农村生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促进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同时,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对农村手工业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利益共享,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2.2 组织体系和职责分工针对农村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体系。
相关部门可以设立专门机构或委托地方政府负责推进改造工作。
社会主义改造逐字稿
社会主义改造逐字稿一、农业改造农业改造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将小农经济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通过合作化运动,农民自愿将土地、耕畜和大型农具入股,组成农业生产合作社。
合作社实行集体劳动、按劳分配原则,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手工业改造手工业改造与农业改造类似,通过合作化运动,将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按劳分配原则,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集体化、专业化、社会化。
手工业改造的完成,使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是通过赎买政策和公私合营的方式进行的。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逐步改变其生产关系。
通过一系列步骤,最终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过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
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为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基础。
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变革。
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六、改造过程中的政策措施1. **农业合作化运动**:政府鼓励农民组织起来,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逐步引导农民从互助组、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发展,实现土地集体所有。
2. **手工业合作化运动**:政府推动手工业者从个体生产走向集体生产,通过成立手工业合作社,实现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
3.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政府采用赎买政策和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步改变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关系。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知识清单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知识清单一、农业的发展(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
铁农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牛耕的运用则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使得耕地面积扩大。
2、西汉时期,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又出现了犁壁,使耕犁可以朝着同一方向翻土。
3、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
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适应了不同土地和农作物的需要,标志着我国耕犁技术的成熟。
(二)水利工程的修建1、春秋战国时期,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修建,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具有防洪、灌溉等多种功能,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西汉时期,修建了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3、东汉时期,王景治理黄河,使得黄河在之后的八百多年里没有发生大的改道。
4、唐代,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利用水力自动将低处的水提升到高处进行灌溉。
(三)耕作技术的提高1、春秋战国时期,使用垄作法。
2、西汉时期,赵过推行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4、宋朝以后,江南地区逐渐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四)农作物的推广1、商周时期,“五谷”已经种植。
2、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葡萄、苜蓿等作物。
3、宋朝时期,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提高了粮食产量。
4、明朝时期,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进一步丰富了农作物的种类。
(五)土地制度的变革1、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井田上集体耕作。
2、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3、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国家将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六)农业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古代封建王朝大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农业生产,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保证国家的粮食供应和财政收入。
社会主义农业手工业改造
社会主义农业手工业改造1、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为生产力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2、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提出的以和平赎买方法解决资产阶级问题的伟大设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3、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
4、为我们以后的改革改制等举措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积累,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是党和国家宝贵的财富。
对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我们说的三大改造。
一、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验:1、积极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土改后趁热打铁,通过互助合作化的途径,逐步完成所有制改造,最后创造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经验。
2、从互助社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也就是说摆脱私有制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3、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4、贯彻依靠贫下中农、巩固团结中农、限制并逐步消灭抚弄的阶级路线,从而团结广大人民共同走合作化道路。
总结起来就是途径、形式、方针、原则和路线。
二、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验:1、与农业改造一样,由合作社途径逐步实现。
2、组织形式由手工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到生产合作社。
3、步骤是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
4、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手工业合作化的基本实现,大大促进了手工生产的发展,并为手工业技术改造创造力条件。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经验: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对官僚资本实行没收政策,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改造”政策,进行“和平赎买”。
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度形式。
创造了从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营代销到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对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企业分别采取“四马分肥”和“定息”的利润分配政策;3、注意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结合起来。
2020考研政治考前冲刺练习及答案解析: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2020考研政治考前冲刺练习及答案解析: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020考研初试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对考生来说时间更加宝贵了,倒计时一个多月冲刺,试题模拟题都赶紧刷起来,整理了2020考研政治考前冲刺练习及答案解析: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A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A.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D.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3.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五种经济成分中,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A.国营经济B.个体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5.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制定并实行了一整套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是6.1952年底,中国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抗美援朝有望结束;土地革命的任务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提前实现预定目标;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开始;中国社会生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考研政治史纲知识点:农业、手工业改
造
2020考研政治史纲知识点:农业、手工业改造
1. 农业改造道路
①农业改造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第一是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第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第三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②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
2. 手工业改造
采取的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是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到1956年底,手工业的合作化也基本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