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云产生机制与地震预测预报研究
地震云
地震云(Earthquake Cloud)是非气象学中云体分类的一种预示地震的云体,在国际上的研究还较为表面,至今没有一个共同观点,现在日本和中国民间还有较多爱好它的研究者对它进行探索。
也正是因为研究的不深入,现今地震学家和气象学家对所有涉及地震云的问题一律进行了片面性否认或牵强的使用气象学理论解释。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不断的地震云相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后,地震云将为地震预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一.地震云形成1、热量学说: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应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逸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处。
2、电磁学说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磁场局部变化;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
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而出现了电离层电浆浓度锐减的情况,从而使水汽和尘埃非自由的有序排列行程了地震云。
无论是上述学说中那一种,亦或两者兼具。
在短时间形成一种固定形态的云,保持一种特殊的图案,停留一段长短不一的时间,都说明地壳作用所发生的变化是明显的和异常的。
观察这种云的准确性取决于是云形成的初期,而不是中期。
有观点为地震云不受风力影响的,感觉适合地磁学说。
电磁学说中的云是不受风力影响的。
实践中,我们发现地震云有因风力移动和快速飘移的现象,2008年8月28日观测到的条状地震云就是迅速飘移。
而这又似乎更符合热量学说的观点。
2008年5月9日出现在山东临沂的地震云,发现者徐淑彬注意到云是比较固定的,面积巨大,停留时间比较长。
这个现象又贴切电磁学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也验证了这种根据固定形态地震云预测地震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照片来自网络,感谢作者,谨此致谢!二.地震云普遍特点云体高程:6000米云体颜色:白色、灰色、橙色、橘红色共有特点:大风不易改变其形态,天空和云有明显界线,多出现波状。
地震预测原理
地震预测原理地震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现象,但它所带来的破坏力却是巨大的。
因此,人类一直致力于地震预测的研究,希望能够提前预警,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地震预测原理是通过对地球内部的物理变化进行观测和分析,来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
下面将介绍一些地震预测的原理和方法。
首先,地震前兆是地震预测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震前兆是指在地震发生前,地球内部会出现一些异常变化,这些变化可以通过地震仪、地磁仪等仪器进行观测。
例如,地震前几天或几个月,地震发生地区的地震仪可能会记录到地震波的微弱信号,地磁仪可能会记录到地磁场的异常变化。
这些异常变化可能是地震的前兆,可以用来预测地震的发生。
其次,地震预测还可以通过地壳应力的积累和释放来进行。
地震是由地壳板块的运动引起的,当地壳板块之间的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地震。
因此,通过对地壳板块的应力变化进行观测和分析,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
例如,地震发生前,地震带附近的地面可能会发生微小的变形,这种变形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监测,从而预测地震的发生。
此外,地震预测还可以通过地下水位的变化来进行。
地下水位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地下岩石的应力状态,从而影响地震的发生。
因此,通过对地下水位的监测,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
例如,地震发生前,地震带附近的地下水位可能会出现异常的上升或下降,这种变化可以作为地震预测的依据之一。
总的来说,地震预测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综合运用地震仪、地磁仪、卫星遥感技术等多种观测手段,对地球内部的物理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
通过对地震前兆、地壳应力、地下水位等变化的观测和分析,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为地震防灾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在地震预测的研究中,科学家们还在不断努力,希望能够找到更准确、更快速的地震预测方法,为人类提供更有效的地震预警。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地震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会不断提高,为地震防灾工作提供更大的帮助。
探讨地震的前兆
探讨地震的前兆――地震云(多图)导读:【地震云的渊源】【地震云的四大特点】【地震云图示,眼见为实】【汶川地震前的地震云,持续时间跨度42小时!】【我国官方对地震云的观测与实验】识别地震云(Earthquake Cloud),是预测大地震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在民间几乎是屡试不爽。
但是,因为地震云产生的机制目前不清楚,所以,地震云可以说是地震科学最前言的问题之一。
图1从理论上讲,如果从多个方位观测到同一个地震云,只要知道各自的位置(可以从网上查到经纬度定位),根据各自观测的角度汇总结果,就能大体推测震中的位置。
地震云一般出现在大地震前的数天内,如此说来,上述预测大地震的方法意义重大!【地震云的渊源】早在17世纪,中国古籍中就有记载:“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
”1935年中国宁夏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中记有:“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婉如长蛇,横卧天际,久而不散,势必为地震”。
但正式提出“地震云”的,是日本前福冈市市长键田忠三郎,他曾经亲身经历过日本福冈1956年的7级地震,在地震时看到了长蛇状奇云,以后只要这种云出现,总有地震相应发生,所以他就把这样的云称为“地震云”。
1978年3月6日,键田在记者招待会上,突然发现了长蛇状奇云,如图:图2: 长蛇状地震云较为多见,它比飞机尾迹厚实得多。
键田当即停下演讲,向大家预报了地震。
果然,次日上午发生了震中在太平洋7.8级地震,整个日本震感强烈。
日本利用地震云预报地震成功的例证有上百个,中国研究地震云始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目前预报成功的例证有十余个。
【地震云的四大特点:突、奇、久、定】地震云是指地震前几日内,震区上空出现的与一般云有显著区别的奇云,长可达数百公里,并具有“突、奇、久、定”四大特点。
(1)突:地震云往往是突然出现的,不是由别的云变形而成的,简直就是“无中生有”。
(2)奇:地震云很奇特,它排列整齐,犹如“严阵以待”,图形规律性强,主要有长蛇状、辐射状(扇形)、肋骨状、鱼鳞状。
浅述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研究进展
最近认真阅读了《大地震临震预报预警的有效途径》的系列文章,收获颇丰,在此也想写一下自己的一些感触,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在该系列文章中,系统的描述了地震预报决策中存在的两个障碍,一个是技术人员的预测结论的对和错的问题,因为过的技术和预测结果之间,技术人员缺乏足够的信息去明确预测结论的高概率正确性;其二是政府对地震预报缺乏足够的耐心和信任,不敢承担科研进程中可能存在的失败。
这两个方面也是地震职能部门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地震研究爱好者自身需要去反思和去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民间众多的预测技术和经验,进行进一步的剖析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大家知道,地震预测预报的方式有统计预测和前兆预测两种模式,其中的统计预测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进行趋势预报,由于其不能具体到临震预报的应用层面上来,这里不与详谈,在此仅着重分析地震前兆预测技术。
我们知道,地震前兆预测技术又细分为分为宏观和微观异常观测两大类:宏观异常是指人的感官能够直接觉察到的前兆异常现象,包括地下水、生物、地声、地光、地气、气象等等异常;微观异常是指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前兆异常,主要包括地形变、地球物理(重力、地电和地磁等)、地下流体等等异常。
以上这些前兆在过去的地震研究中都得到了很多的观测和记录,面对海量的数据,得出的预测结论却是很让人矛盾的,其结果无法证明这些前兆和地震之间存在充要的直接联系,难以有效的去根据这些前兆资料和监测数据去用于准确的地震临震预报。
在过去的工作中,人们在在注重实践观测和数据分析的同时,也在积极的去进行理论探讨,因为大家都很清楚一点,在搞不清楚这些前兆数据的来源和变化规律和地震之间的内在联系之前,仅从数据上的变化是无法找到其与地震发生时间之间的关系,过去的前兆预测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由于地震相关理论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使前兆信息的搜集和数据分析在理论上缺乏有力的支持,由此带来的地震预测预报准确率自然也不能达到让人信服的预测实践数据,目前的现实状况是前兆问题的束、散性共存现象,即存在规律性的相关数据,但仅仅是停留在承认其相关,却无法去利用这种相关关系去进行预测却无法得到准确的预测结果,操作的问题理论问题也成为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中存在的最大制约因素,正是现实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上存在难以协调的这些问题,使地震预测预报研究难以从单一的理论或提高预测比对率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有所突破,而是相互掣肘,理论和实践都难以实现突破性发展。
地震云与地震的发生时间规律
地震云的氡气成因论与地震预测的时间关系地震云的氡气成因论,可以把地震云预测预报地震分成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为预警期、预报期、临震期和观察期。
这四个阶段是根据氡气受地质板块运动,从地层深处正常释放到大气层中的数量变化规律相对应,与之对应的地震云是:无云期、震兆云、临震云、震后云。
下面对不同时期的氡释放量、对应的云彩及时间进行逐段分析。
(一)无云期地震云的形成与氡气释放的对应构造有关,在板块运动中,在构造初期应力的累积时,会缓慢挤压充填断层裂隙,使正常的氡气释放通道关闭,由于氡气还是形成降雨的雨核,当断层裂隙被关闭时,释放到空气中的氡气量减少,与之相应的降水减少,造成区域性干旱,这就是我们常见的干旱,也是对旱震理论的一种解释。
这段时间属于板块运动相互作用的挤压期,使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日趋增大,也叫地震能量的累积期。
依据这个原理,持续一年以上干旱的地区应该进入地震预警期。
这段时间从干旱开始到临震一般是3年的时间,干旱时间越长,能量累积越大,地震级别也越高,对过去四川和云南的强震,本人对其预警的时间都是提前一年。
其中最让我关注的事情就是全国支援这两个地区打井抗旱,解决吃水困难,其实细心的朋友可以回看一下曾经地震的地区,或多或少的都存在震前干旱的情况。
(二)震兆云当板块应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后,会出现新的细微裂隙,造成无云期累积的氡气集中释放,在大气层中产生云室效应形成地震云,由于长期的累积,氡气释放量集中,易于形成较大规模的原地冒烟性质的云彩,这时候一般易于和气象云混绕,但从气象云图上可以进行区分。
根据本人的观察分析,出现这种云彩,是由于板块间应力累积到一定阶段后,受月球等天体运行因素的影响,造成微弱的板块畸变,使原本闭合的岩溶裂隙出现新的松动,为氡气的释放打开了通道,因此,在云图上或常规看到的规模性的云彩,就进入了地震发生的窗口期,这段时间长约一个月,与月球的运行规律高度相关,这时期对应的云彩叫震兆云。
地震云产生的内在机理之科学推理分析
地震云产生的内在机理之科学推理分析内容摘要本科研成果,将以“地震云”的现象为科学的立足点,以小现大,展开深入细致的科学推理,以严谨认真的科学逻辑,层层分析,层层深入事物的本质,打破沙锅问到底!力求发现地震云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
本科研成果,将以事实为依据,以“地震云”现象为突破口,最终攻破地震科学的堡垒,阐明地震发生的最根本科学规律,掌握地震孕育过程的真正科学规律,为地震的准确预报,提供科学有效的强大理论依据。
目录一、引言二、正文1、地震,到底是怎么来的?2、为什么会产生地震云?3、地震科学逻辑的合理性4、地震云的物质组成分析5、地表为何有大量的水气产生?6、岩浆向上运动,造成了地震云的现象?7、为何人们很难清楚知道地下的情形?8、冰层塌陷与地层塌陷的形象类比9、地震为何经常是造成地面开裂的现象?10、地震为何可以看到很多井水的上涌现象?11、岩浆运动造成了地震,那么岩浆运动之力来自哪里?12、地震前的一些异常现象的科学合理解释13、“地震预测”这个世界性的重大难题?为什么那么难?14、理论要先行,实践才站得住脚!15、根据地震科学规律,对将要发生的地震进行准确的时间判断三、结论:四、结束语:五、本科研成果的功能作用:一、引言成功预测地震,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难题!世界范围内,包括欧美日等国家,目前都无法提前预测地震的发生,只能做到在地震发生后,做出一些被动的应付。
到目前为止,想要成功进行地震前的准确预测,对于整个世界来讲,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这美好的愿望,有一天,能不能变成美好的现实?为了在地震发生前做出准确的预测、有效预防地震产生的巨大危害,世界各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科学研究。
人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试图找出地震发生的内在规律。
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众说纷纭、各有侧重,人类对地震孕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仍然是没有完全掌握,只能说是在局部摸索出一些经验,而不能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地震板块论,作为做为一种猜想,是目前世界较为公认的一种地震理论。
地震发生前兆和预测分析
地震发生前兆和预测分析地震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但其短时间内造成的巨大破坏却常常让人们感到惊恐和无助。
因此,地震的预测和分析成为了科学家们长期以来的研究重点。
本文将探讨地震发生前兆以及目前地震预测的科学方法。
首先,地震发生前会出现一系列的前兆信号。
预测地震的前兆主要包括地震云、地表变形、地震声、地磁异常、地下水位变化等。
这些前兆信号可能在地震发生前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就开始出现。
例如,地震云是指在地震发生前出现的云层异常,具有浓重和扭曲的特征。
地震声也是一种常见的前兆信号,尤其在地震前期,地下断层活动会产生一些微小的地震波,这些波动可以在地面上被捕获到。
此外,地磁异常也是一种可能的地震前兆,由于地震引起的地下岩石破裂和磁场变化,地磁计可以记录到这些变化。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地震前兆并不是完全可靠的预测指标。
虽然科学家们已经通过长期的观测和研究,确定了地震前兆的一些模式和规律,但地震的复杂性依然使得预测任务变得十分艰巨。
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尚未有一种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到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
当前的地震预测仍然属于科学研究范畴,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科学家们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地震的预测分析。
第一种方法是基于地震活动的统计模型。
通过以往地震的统计数据和地震地区的构造特征,科学家们建立了一系列的预测模型。
这些模型通常基于统计算法,借助地震目录中的地震事件数据,预测未来地震的概率。
统计模型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地震概率图的绘制,即根据历史地震数据和地质信息,估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虽然这种方法可以提供一些参考信息,但由于地震活动的复杂性,统计模型的预测结果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第二种方法是基于地震监测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地震监测台网通过计算和分析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到达时间,可以了解到地震的发生和传播情况。
这种方法通过实时监测地震活动的变化,结合地震前兆信息,可以提供一些有关地震发展趋势的预测。
观察天上云彩的形状大致可以预测地震(原理详述)
观察天上云彩的形状大致可以预测地震(原理详述)古时张衡的地震仪是震了以后才测出震的方向,而看天上的云并配合气温、月相观测能够掌握地球内部的能量运行规则,可以提前预测震的方向和地点,看云的形状和分布甚至可以知道震的烈度等级。
下面主要述说云的知识:云彩的形状就是地球内部能量在大气中表现出来的形状,所以依据云的造型可以大致判断地球内部能量波动的情况。
如同用手摩擦装有水的锅的边缘一样,锅里的水受能量震荡会呈现出鳞片状波纹--对应于天上的鳞片云,由此可以反推出地下的能量正在不停地震荡,即地球“锅”的边缘正有力量在活动。
天上的鳞片越细小证明地下震荡的能量越大。
如同初中物理实验中老师轻轻敲打磁场中洒满铁屑的纸板一样,铁屑会依据磁场排列出磁力线的形状,同样,地球内部能量对地壳的敲打也会使得天上的云层按地球的磁力线方式规则地排布出来(由北极指向南极)。
这时震荡的边缘据观测大致在地球对面。
如果震荡的幅度大了,天上只有孤单的一条地震云,久久不散,那时的震荡边缘据观测在印尼和日本一带,非常准确。
总结一下长期观测的规律(我的观测点在南宁):1. 如果天上的云是磁力线形状,那么震荡一般会发生在地球对面。
2. 如果云的形状是鱼鳞状,最初出现在哪个方向,哪个方向就震,鳞片越细小震级越大。
3. 如果能量从地层深处冲上高空,与高空冷气作用,形成向上发散的筷子云,一般5个钟内会有震。
(1和2是已经震了,这个是预测)4. 当月亮和太阳成直角的时候最容易有大震。
5. 当温度很低的时候一般是火山喷发,把能量从地下管道抽走了。
6. 大震过后下几个余震的落点会呈一条直线均匀分布,时间均匀,震级慢慢减弱。
7. 中央新闻天气预报冷空气到南宁的那天日本或者印尼会7级作用大震,如果冰岛意大利之类火山爆发南宁会很冷。
地震云产生机制与地震预测预报研究
地震云产生机制与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地震云是指地震发生前或地震活动期间出现在天空中的奇特云形,常伴随着光环、奇异的光线和放电等现象。
虽然与地震云形成的精确机制尚不明确,但人们普遍认为地震云的产生与地震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
地震云的研究对于地震预测和预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地震云的产生机制有以下几种假设和解释:1.地震前震区地表应力变化:地震前震区地表应力变化引起了大气层中的空气密度梯度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地震云。
2.地震前震区地磁场和电场的变化:地震前震区深部地磁场和电场的变化会影响大气中的电磁场分布,导致电离层中的等离子体扰动,从而形成地震云。
3.地震前震区岩石的放射性衰变:地震前震区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生的高能粒子,与大气中的水蒸气和气溶胶碰撞形成离子,从而形成地震云。
4.地震前震区振动产生的电磁波:地震前震区振动会产生电磁波,导致大气中的电离层电子密度分布变化,从而形成地震云。
地震云的研究可以通过观测和分析地震前后的大气变化来进行。
一种常见的观测方法是使用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对地震前后的云图进行对比和分析,寻找地震云的特征和变化。
另外,地震前后的大气电场、电磁场和电离层等参数的观测也是地震云研究的重要手段。
地震云对于地震预测和预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地震云的观测和分析,可以提前预警可能的地震活动,为灾害防范和应急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地震云并不是地震预测的唯一依据,其可靠性和准确性仍然存在争议,需要与其他地震预测方法相结合使用。
综上所述,地震云产生机制与地震预测预报研究是一个复杂而有意义的课题。
通过观测和分析地震云的特征和变化,可以对地震活动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和预报,为地震灾害防范和应急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然而,地震云作为地震预测的手段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和验证,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震预测的机理和方法
地震预测的机理和方法地震是自然界最为破坏力强、最为不可控制的灾难之一,其对人类和建筑物等物体造成的破坏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为了减小地震灾害的损失,地震预测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那么地震预测到底是什么呢?它的机理和方法有哪些呢?地震预测是指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发生地点、规模和发展趋势等。
它是基于地震研究和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推断,以期实现地震的早期预警、科学预报和有效应对。
地震预测的主要机理有几个方面。
首先,地震是地壳内部应力与岩石变形的结果。
岩石是一种具有弹性和塑性的物质,当地壳内部应力作用于岩石时,它们会发生变形。
岩石的变形过程中,可以积累巨大的应力能量。
当这种应力能量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岩石就会发生破裂,形成地震。
因此,地震预测的机理之一就是基于地壳内部应力和巨大应力能量的积累以及释放的规律性。
另外,地震预测还涉及到地震波的传播和反演。
地震波是地震释放的一种能量,它通过地球内部介质的传递和反射,可以传递到地表,并形成地震信号。
地震波的传播在地震预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地震波速度的观测和计算,可以对地震的发生时间和地点进行预测。
地震波的反演则是通过对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过程的模拟,可以对地球内部结构和岩石物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推断地震的规模和能量释放方式。
此外,地震预测还涉及到地下水位和地壳应变等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推断。
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地震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地壳内部应力积累时,地下水的变化会受到影响。
因此,通过对地下水位的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地壳应变的监测也是地震预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地震前,岩石发生应力累积,地震后,岩石发生应力释放。
因此,通过对地表形变的监测和分析,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规模和能量释放方式。
地震预测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基于地震预测模型的统计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基于大量的历史地震数据和地震活动规律,通过建立数学统计模型,对概率和趋势性地进行地震预测。
地震发生的原理及预测方法
地震发生的原理及预测方法地震,是一种极其猛烈的自然现象,常常导致人类的不幸和财产的损失。
那么,地震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又有哪些方式可以预测地震呢?本文将探讨这个话题。
一、地震的原理地球上有一个硕大的固体球体,叫做地核,它是由铁和镍组成的,是地球整个核心层的主体。
而地核外面是一层厚约2900千米、质地比较均匀、密度较大的固态物质地幔。
地幔之上,是一层厚约35千米的坚硬外壳。
地震产生的地区在坚硬外壳表面以下,地壳的厚度不同,各处地质构造也不同,这些导致了地震的发生。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岩石层次的结构变化和地质作用引起的,它是一种弹性波。
而地震波又可分为时距不同的两种类型:小于1秒的初级波(P波)和次级波(S波)。
P波是一种纵波,能在任何物质内传播,速度非常快,约为每秒7千米;而S波则是一种横波,只能在弹性固体中传播,速度相对慢些,约为每秒4千米。
在地震前,地壳中的岩石石质变形产生弹性应力,当弹性应力超过岩石渐进破裂的强度时,岩石就会破裂,形成了断层。
断层两侧会以断层面为界,向外释放能量,形成了地震波,也就是一种带有高强度震荡能量的气体波。
二、地震的预测方法地震预测是通过一系列科学技术手段对地震发生前的现象、变化等进行探测、分析、判断降低地震灾害风险和减轻灾害损失的一种措施。
目前主流的地震预测方法主要有三种:地震前兆观测、数学预测和地震云预测。
一、地震前兆观测地震前兆观测是现代地震监测和预防的基础所在,它通过水、气、磁、地形、地震波等多种途径来测定地震发生时前兆现象的变化。
这些前兆现象包括地壳变形、地壳物质变化、地震动力现象等。
通过前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可以预测出地震的发生地点、时间和规模等。
二、数学预测数学预测是通过数学统计方法来研究地震的周期性、相关性等规律,基于前期紧张、各种异常变化等一系列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某些地点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数学预测是一种基于历史事件规律的预测方法,可以通过分析过去的地震数据来预测未来地震的发生规律。
地震云形成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地震云形成的科学原理是什么地震云是指在地震前后出现的一种特殊云彩现象。
它具有独特的形态和色彩,通常呈现出暗红色或暗黑色的云团,呈现出翻涌、颤动的特点。
目前科学界对地震云的形成机制尚无确切的解释,但有一些科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现象。
首先,地震云的形成可能与地壳运动产生的破碎岩石、气体和土壤中的物质释放有关。
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发生断裂和滑动,释放出大量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氧、氮等。
这些气体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被储存起来,当地壳运动破坏了地下岩层的结构,则可导致地下气体的释放。
这些释放的气体可能会上升到大气中形成地震云。
其次,地震云的形成也可能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有关。
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的运动和破碎会引起地下水的流动和释放。
当地下水通过地表散发时,会产生一定的水蒸气,并与大气中的水汽形成云团。
这些云团在地震前后出现,可能就是地震云的形成过程。
此外,地震云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地震时地磁场的变化影响。
地磁场是地球表面周围产生的一种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磁性物质运动产生的。
地震发生时,地壳的运动可能会引起地磁场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可能会影响大气中水汽和尘埃的运动。
这种变化可能促使云团的形成和聚集,从而形成地震云。
除了以上的一些可能的科学原理外,地震云的形成还可能与电磁辐射以及大气物理的相互作用有关。
地震时,大量的能量被释放出来,其中也包括电磁辐射。
这种电磁辐射可能对大气中的气体和云团产生影响,从而形成地震云。
总之,地震云形成的科学原理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尚无定论。
然而,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地震云的形成是地震发生时地壳运动、地下气体和水位变化、地磁场变化以及电磁辐射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虽然我们对地震云形成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理解,但通过对其形成过程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震活动与大气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通常由岩石断裂或滑动引起。
地震前兆信号分析与地震灾害预警研究
地震前兆信号分析与地震灾害预警研究地震是地球上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地震发生之前,通常会伴随着一系列的前兆信号,这些信号往往是地震灾害预警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地震前兆信号的分析和地震灾害预警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地震前兆信号分析地震前兆信号是指地震前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各种观测现象。
地震前兆信号可以分为地表和地下两类。
地表前兆信号包括地震云、地震雾、电磁异常、地表形变等;地下前兆信号包括地震电磁辐射、地震雷达反射、地下流体压力变化等。
通过对这些前兆信号的分析,可以提前预警地震的发生,有效减少地震灾害对人们的危害。
地震前兆信号的分析依赖于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如地震监测仪器和传感器的应用。
通过大量的地震监测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科研人员可以发现地震前兆信号与地震发生之间的一些关联规律。
这些规律对于地震的预测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震灾害预警研究地震灾害预警是通过提前检测地震信号和预测地震的发生,及时向公众发布地震警报,以便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地震灾害预警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震预测,即通过对地震前兆信号进行分析和解读,准确预测地震的时间、地点和规模;二是地震速报,即地震发生后的及时警报发布。
在地震预测方面,科研人员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了一系列的地震预测模型。
通过对历史地震数据的深入分析,这些模型可以预测出地震的概率和风险等级。
同时,科学家们也在不断研究地震前兆信号的物理机制,试图找到地震发生的规律。
在地震速报方面,各国地震部门都建立了相应的地震监测网。
当地震发生时,地震监测仪器会自动触发报警系统,向公众发送震感和预警信息。
这种地震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可以为地震灾害的减轻提供宝贵时间,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地震前兆信号分析与地震灾害预警的挑战地震前兆信号分析和地震灾害预警研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地震前兆信号的分析需要大量的准确数据支持,而在地震监测系统不完善的地区,数据收集和传输十分困难。
地震云总结
地震云总结引言地震是自然界常见的地球活动之一,对人类的生活与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
而地震前的一些异常天气现象也备受关注,其中地震云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现象。
本文将介绍地震云的定义、特征、形成机制以及可能的预警作用。
地震云的定义地震云是指地震发生前出现在震中附近或震前区域的一些特殊天气现象,通常表现为云层异常,形态独特,颜色变化多样。
地震云往往在地震发生前几小时至几天出现,并在地震发生后逐渐消散。
地震云的特征地震云具有以下特征:1.云层异常:地震云形态鲜明,与周围云层不同,常表现为弯曲、卷绕、堆积等形态。
2.颜色变化:地震云颜色多样,常见的有暗红、暗黄、暗蓝等颜色。
在地震前夜空中出现的云层还可呈现出闪烁、发光的特点。
3.出现频率高:统计数据显示,地震云的频繁出现与地震发生有一定的关联性。
地震云的形成机制地震云的形成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有多种可能性:1.地震活动释放出的地下气体:地壳中的地下气体在地震前可能被释放到大气层,形成气体云。
2.地震引起的大气扰动:地震产生的地面震动可能会引起大气的扰动,导致云层的异常形态。
3.电磁场变化:地震前电磁场的变化也可能对大气层产生影响,导致云层的异常现象。
尽管目前对地震云的形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大量实践观测和统计数据表明,地震云与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时空关联性。
地震云的预警作用地震云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预警作用,可以为地震事前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不少地震中心和科研机构对地震云现象进行了长期监测和研究,希望能发现地震前云层变化的规律,从而实现地震的预测与预警。
然而,地震云作为一种地震前兆现象,并没有一定的预测准确率。
其形成机制尚不明确,地震云的观测和资料分析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利用地震云进行地震预警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结论地震云是地震前常见的一种异常天气现象,具有一定的特征和形成机制。
尽管地震云可以为地震预警提供一定的参考,但其预测准确性有待提高。
希望未来能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技术发展,探索更有效的地震预警方法,为人类提供更准确的地震预警服务。
地震学研究及其地震预测方法
地震学研究及其地震预测方法地震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灾害,常常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破坏。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地震的成因和预测方法。
地震学作为一门科学,探索地震的机理和趋势,努力寻找有效的且准确的地震预测方法。
地震的成因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是由稳定或互相相对运动的岩石板块组成,当这些板块发生摩擦或解放能量时,就会引起地震。
地震学研究地震的动力学过程,包括地震波和地震震源。
地震波是地震产生的能量传播的波动,它们可以分为体波和面波两种。
体波是沿着地球内部传播的,有P波和S波之分。
P波是最快的,能沿着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S波则只能沿着固体传播。
面波是地震波在地球表面传播的,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Rayleigh波,一种是Love波。
地震震源是地震波的发源地,它位于地震的发生层面及其上方一定范围内的地下某点。
研究地震震源的位置和深度,可以帮助确定地震的强度和影响范围。
地震预测是地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虽然目前无法完全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和具体地点,科学家们仍然试图通过一些方法提前发现地震的迹象,并进行预测。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地震带研究、地震活动参数分析、地震前兆观测等。
地震带研究是通过观察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来预测地震的方法。
科学家们发现,地球表面上有许多地震带,这些带在地震频发的区域有较明显的分布,因此可以预测该区域将来可能发生更多的地震。
地震活动参数分析是通过统计和分析地震活动的频次、强度和时空分布等参数来预测地震的方法。
科学家们发现,地震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对历史地震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未来某个地区地震的活动程度。
地震前兆观测是通过监测地震前出现的一些异常变化来预测地震的方法。
地震前兆可以包括地壳微震、地震云、地磁异常等。
科学家们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观测和记录,可以提前发现地震的迹象,从而进行预测。
虽然地震预测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但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使得地震预测的准确性得到了不断提高。
地震预测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地震预测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地震是地壳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但地震预测却一直是地球科学中的难题。
虽然科学家们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地震预测仍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地震预测的科学原理和方法,以期增加公众对地震的认识和理解。
地震预测的科学原理主要基于地球的动力学过程和地震带的研究。
地球在不断演化和变化的过程中,地壳板块间的相互作用造成地质应力的积累。
当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地壳发生破裂并释放能量,导致地震的发生。
因此,了解地球的动力学过程和地震带的特征是地震预测的关键。
一种常用的地震预测方法是地震前兆监测。
地震前兆是指地震发生前,地下岩石和地表状况发生变化的现象。
其中一种常见的地震前兆是地震热。
地震前几天或几周,地下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会释放出更多的热量,导致地表温度的突然变化。
另一种地震前兆是地震云。
地震前几天或几小时,大气中的湿度和温度会发生变化,形成云团。
然而,地震前兆监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仍然存在争议,因为地震前兆的观测结果往往是不稳定和不一致的。
另一种地震预测方法是地震活动的统计分析。
科学家通过收集和分析地震数据,确定地震发生的频率和分布模式。
基于这些统计数据,地震专家可以预测未来地震活动的可能性和潜在危险地区。
例如,根据历史地震数据,科学家可以确定一些潜在的断层和地震带,并对这些区域进行监测和预测。
然而,地震统计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地震活动的复杂性使得预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地震预测的一种新兴方法是地震模拟和数值模型。
地震模拟利用计算机模拟地震的物理过程,以预测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机制。
通过模拟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地震过程,科学家可以研究地壳破裂的机制和模式,并进一步了解地震可能产生的破坏性。
数值模型则利用大规模的计算机模拟地震活动和地壳板块的运动,以预测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影响。
这些模型需要大量的地震数据和地质信息,但可以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地震预测结果。
除了以上方法,还有一些地震预测的尝试,如地磁观测和水文监测等。
地震活动规律研究与地震预测技术研究
地震活动规律研究与地震预测技术研究地震是地球表面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广义上指的是地球内部岩石发生应力积累和释放所引起的振动现象。
地震的发生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因此,研究地震的活动规律和预测技术对于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地震活动规律的研究是从过去地震事件的观察和记录中得出的。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地震地带的分布、地震震级的分布以及地震活动的具体情况和周期性等因素,逐渐形成了地震活动的一些基本规律。
例如,地震往往发生在构造活跃的地区,如板块交界处和地震带;大地震一般比小地震更稀少,符合鲍尔兹曲线规律;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等等。
这些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震活动的本质和机理。
然而,单纯地了解地震活动的规律还远远不够。
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十分巨大,因此,人们希望能够尽可能地预测地震,以便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目前,地震预测技术是地震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
地震预测的核心问题是提前察觉地震发生的迹象。
根据地震活动前期的异常现象和信号,科学家们研究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来进行地震预测。
其中,地震监测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建立地震监测站网,实时监测地震活动的变化,可以提供地震事件的时间和地点信息。
此外,还有一些地震前兆现象的研究,如地磁场、地震云、地下水位、地下水气体等的变化,它们可能与地震活动有一定的关联性。
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提前预测地震的发生。
此外,还有一些基于数学模型和物理原理的地震预测方法,例如地震概率统计和数学模型预测等。
然而,地震预测技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地震是一种复杂的地球物理现象,与地下构造、岩石性质、地下水位等多种因素有关,预测地震的难度非常大。
目前,地震预测技术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预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还有待提高。
许多预测方法只能提供模糊的预测结果,难以给出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这对于实际防灾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局限性。
地震的成因与预测
地震的成因与预测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
因此,
地震的成因和预测是备受关注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
两个话题。
地震的成因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引起的。
地球的外层由地壳、
外核和内核组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壳中。
地壳是地球最薄的一层,厚度仅为几十公里。
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和物质运动不断地
改变着地球表面的形态。
地震的发生往往是因为构造运动造成了
不同板块的相互挤压和相互摩擦,从而造成地震。
这种摩擦产生
的能量会在地球内部积累,并在一定的时机释放出来。
地震的预测
地震的预测是为了提前预警并减少损失而进行的。
地震预测需
要建立在深入和全面的地质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研究地震的前兆,我们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一些常见的地震前兆包括
地震波传递速度的变化、地表的变形、地震云和电离层的异常等等。
地震预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
在国际上,各个国家都在致力于地震预测和减灾研究。
在灾难发生前,科学家和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强建筑物和桥梁的设计,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加强人民的自护能力等等。
总结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的成因和预测备受关注。
地震的发生通常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所引起,而预测地震需要基于深入和全面的地质研究。
地震预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
在面对地震时,科学家和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人们的自护能力,并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
地震预测预警技术的研究
地震预测预警技术的研究地震是自然界最为猛烈的一种灾害。
地震预测预警技术的研究对于减少地震造成的伤害、保障公众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地震预测预警技术的研究。
一、地震预测方法地震预测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学和统计学两种方法。
物理学方法利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理论,通过检测地下水位、磁场、温度变化等数据,来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和范围。
这种方法需要建立多个监测点进行数据采集,精度高但难度也大。
统计学方法则是通过大量历史地震数据的分析,来预测未来地震的发生可能性和发生时间。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精度相对较低。
当前国际上主要是以统计学方法为主,成果较为显著。
二、地震预警系统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将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公众,提高公众的应急响应能力,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严重后果。
地震预警系统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一级预警和二级预警。
一级预警主要是为了预警地震发生的时间和位置,通过警报、手机短信等方式,尽可能提前通知人们,为公众避险提供时间和空间上的充分准备。
二级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不久,分析评估地震的烈度和灾害情况,向公众发布警示信息,提醒公众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地震的灾害后果。
目前地震预警系统已在中国、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得到有效运用。
例如,中国地震预警网络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运行网络,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区),可预警接下来10秒至数十秒内即将到来的地震信息,有效提高了公众的防范意识和抗震能力。
三、地震预警技术的优化和改进要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和预警时间的提前量,需要继续开展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和创新。
1.地震预测模型的优化。
当前的地震预测模型主要以统计学方法为主,但其准确性并不高,需要在深入研究基础上,结合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的方法,建立更为精确的地震预测模型。
2.地震监测技术的升级。
目前地震监测技术已经可以监测到微震活动,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地震预警的准确性和预警时间的提前量。
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地震监测技术,提高监测数据的时空分辨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云产生机制与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地震是大地构造活动的结果,地震的发生和一定的构造环境有关并且是整个构造活动过程中的一个事件,他不是孤立发生的,在这个事件之前,还会发生其它事件,如果能确认地震前所发生的其它变量,就可以利用它去作为前兆去预测地震。
不过,地震的发生有随机性,在累积构造应力作用下,岩石在何时、何处发生破裂,决定于局部构造中的承压薄弱点以及构造的规模大小和岩性等,即存在构造应力的累积点和构造承受应力的极值点(最小点)之间很难给予确定,这些薄弱点的分布和性质常常不能被我们清楚的了解;此外,地震还可能受一些其它未知因素的影响。
因此,预测地震有时就归结为地震发生的估计概率问题。
现在地震预测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地震地质、地震统计和地震前兆。
其中地震地质是查明发生地震的地质成因、地质条件和地质标志,对未来的地震危险区和地震强度作出预测,为地震区域划分提供依据;地震统计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地震活动的统计规律及其独立性;②长期地震预测的统计方法的有效性;③中期时间尺度地震活动的“异常”问题;④可能的地震前兆和地震预测预报方法的统计显著性;⑤地震的物理可预报性;⑥地震预测预报的地震活动性方法的能力和限度;⑦地震活动的物理模型;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建立直接信息采集记录和和构建全方位勘探测量数据累积,其中包括地震数据统计和和构造应力、水温、地氡、点位移、地磁、地电等测量数据的采集,以上所有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建立一个与地震四要素相关的一个数学统计模型,该项工作到现在为止,所得到的依然是一个没有多少预测使用价值的准概率问题,尽管如此,人类为之进行的探索依旧在继续。
过去的研究模式似乎已经证明,传统地震预测研究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似乎对实现地震精确预报目的难有现实的帮助,过去人们认为制约地震预测预报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一)基于板块漂移挤压基础上的地震成因说,其板块的大小形状以及板块的岩性以及内在的小的分支构造不同,决定了地震地质研究的发散性以及研究结果的概率性分布;(二)地震统计学中的时空分布研究中,存在着数据样本少且历史数据的不准确问题,即使有足够的样本数据,同样面临着地震尤其是强震对地质构造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其中包括构造宽度、深度、岩性等改变,会影响下一个应力累积过程中地质应力承压和弹性突变的时空条件,这直接导致统计学中重要的时间参数及震级参数的严重发散,也就出现了地震统计学意义上的失真;(三)目前地震前兆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对与地震相关的相关电、磁、热、水等可见可测参数进行累积性测量,目的是找到各类参量的数据变化与地震发生的四要素之间的直接关系,从而实现地震预测预报的目的,到现在为止,长时间大量的采集数据和分析工作,似乎并没有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可以达到预报地震的规律和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过去那种用微观数据去理解宏观尺度问题的方式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现在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继续延展工作区间和增加数据样本所能实现技术上的突破的问题了,只有寻找新的理论、另辟蹊径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大家都知道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目前国内官方的观点是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其给出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地球的不可入性。
大家知道上天容易入地难,我们对地下发生的变化,只能通过地表的观测来推测;第二,地震孕律的复杂性。
通过专家多年的研究,现在逐渐认识到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复杂的孕律过程;第三,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
大家可能都感觉到,全球每年都有地震发生,有些还是比较大的地震。
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统计样本量少。
以上三个地震不可预报的理由貌似很充分,其实是站不住脚的,首先一些人所谓的地球深不可入的问题是很荒谬的,在过去没有B超的时代,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怀孕,按照上面的逻辑,难道还需要派人进子宫看看?老专家把把脉即可知道早孕与否,普通人只要眼睛能看见基本就可以判断是不是怀孕;其次地震的孕律尽管复杂,但其依旧会可以找到有规律的可靠前兆的,否则的话就不会有海城大地震的成功预报,至于说地震发生的概率小的问题完是过去的说辞,一个点不可能连续地震供你提取数据,但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全球每天都会有地震发生,难道不够你们研究的吗?把被其它国家技术封锁的李四光时代的借口放在今天来做噱头是严重的不负责任。
随着科技的进步、卫星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让地球人可以站在新的高度去认识地球,去认识地震,而无需去钻到地球的内部也可以了解他的内部构造!作为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工作,必须经过“发现-理解-控制”三个阶段之后才有可能将其转化为实际应用、必须遵循科学事实、理论构想和未来展望三部曲。
科学事实必须是清晰、准确、可重复的实验结果。
理论构想是依据已知科学事实、通过逻辑推演得出的预言或设计;地震预测及相关理论研究,需要基于地震前后产生的相关现象去寻找现象的本质,透过各类现象共同的交汇点去总结与地震原理相关的参数及数据规律,是透过震前震后的表象问题去探讨地震的形成过程,也就是黑箱原理的反演。
依据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的地震地质、地震统计和地震前兆三个分类,本人选用的是易于为民间观测所运用的地震前兆研究,具体参数是肉眼可见的地震云(也就是官方文献中所称的的震前地面起雾)。
之所以选择地震云,一是其易于观测,且可以借助卫星云图连续观测和数据回读;二是理论原理清晰,其形成原因是源于地震构造释放到大气中的放射性元素氡在空气中衰变产生带电粒子,并与空气中的游离水结合产生云室效应形成的,且可验证性强;三是和地震伴生的地光、旱震、震后大涝等现象能系统在统一的理论框架内;四是通过卫星云图观测云彩和地震的发生密切相关。
基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本人认为地震云是采用黑箱原理研究地震问题的有效标识指标。
再精妙的理论构想也要经过实验检验之后才能被称为学说。
地震云是如何和地震联系在一起,又是如何实现对地震的预测预报的呢?1948 年10 月,中亚的阿什哈巴德发生了7.5 级地震,当地的水文地质工程师在整理自来水公司的地下水化学测试数据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现象:震前当地的水源中,氡浓度出现了异常增高,在震后又恢复了正常。
这个异常现象立刻引起了苏联地震学家的关注,他们因此一致认定地震不仅有前兆,而且可以用现代精密仪器进行探测,于是在中亚地区开始了大量地震预测的研究。
也就是从这个时间开始,氡就和地震监测密切的联系在了一起,成为我国前置地震监测的指标元素,其在地震发生前后的异常表现已经为现代测量技术给予了证实,地氡释放量和构造活动性关系已经被研究相关单位研究证实。
现在问题变得相对简单,只要证明氡气和云彩之间的相关性,那么就可以证明地震云观测的实质是对宏观意义上的氡气监测!过去的氡测量已经证明,氡气在地震断层及断层影响带上的分布远高于其周边正常存在量的背景值,一般是500倍左右,其极值点位于地震断层垂直断面的几何中心位置,这些正常存在于地层中的由多种带电荷的放射性同位素组成的氡元素,在板块运动的挤压下,其正常释放到大气中的数量会在板块应力累积和地应力突变时,进入大气中的氡会发生跳跃式的变化,其作为放射性元素,进入大气中后会因衰变向大气中释放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在大气层中与游离水分子产生宏观的云室效应,就形成我们看到的地震云,这种地震云实际上是地氡的释放轨迹,在这个过程中,氡气(标记元素Po218)含量与断层的活动性密切相关,由多种带电的放射性同位素构成的氡气具备云室效应及地震前氡气释放量的突变都是实测证明了的,结合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地震云是由有板块运动导致的氡气过量集中释放,在大气中和游离的水分子形成宏观的云彩(云室效应),这就是本人过去提出的地震云氡气成因论理论框架。
以上讨论,明确了地震云的形成过程,那么接下来需要讨论的重点是地震云氡气成因论在预测预报地震方面的应用问题,大家知道,天空中不仅存在地震云,而且存在大量的气象云,如何识别和区分地震云与气象云是最为现实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去搞清楚云彩是怎么形成的,目前学界公认的云彩形成的原因有两种:冷凝成云和离子凝聚成云。
气象界普遍认为冷凝成云是云彩形成的主因,而少有人提及离子成云问题,其实本人在过去的观测研究中发现传统的气象学中的云彩成因是有瑕疵的,但由于其对相关问题的影响很小,因而很少有人去仔细的探讨如此基础又很无关紧要的概念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过去的理论把云彩形成过程与降雨形成过程视为一体,也就是将云和雨混为一潭,这看起来很正常的问题,但遇到地震云的相关技术参数分析时却不得不给予纠正,本人在分析云室效应的过程中发现,冷凝成云是不存在的,而云彩的形成只有离子成云一种模式,这个推论源于云室效应实验的前半程饱和水环境的制备和后半程离子轨迹的显现,其实很简单的就可以判断出来,基于以上分析得出云彩的形成只有离子吸附成云一种模式,而降雨则是有冷凝成雨和离子成雨两种模式,这种云和雨分开论述的形成模式可以解释气象学中许多的技术问题,也可以解释震后无云而雨的震后暴雨形成成因。
在明确了云彩的成因以后,我们再来看气象云和地震云的区别,这里不难看出气象云是由于正常释放到空中的带电粒子产生云室效应后形成的,属于无序和无规则的云;而地震云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气象云,不过它是由受应力挤压的地震断层及影响带附近集中有规律的释放到大气中的放射性元素的结果,其云彩的分布、云彩形态、颜色都有别于常规意义上的气象云。
换句话说,地震云与气象云同宗同源,地震云就是受地质构造应力变化而产生的具有特定形态和颜色的气象云。
这里需要补充几点:(一)形成地震云的氡气含量与地层的深度呈正比,(这里本人不在补充详细的测量分布曲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这就意味着地氡的释放过程是一个逐步放量的过程,并在增加到一个最大值后停止。
我们看到的地震云实际是地氡在大气中的运行轨迹,这一点决定了地震云始发云的羽状特征;(二)地氡释放的主要通道是原有的活动性地震断层,受应力分布和地震构造的开敞性和填充度影响,构造沿线的的氡释放量是从主震点向构造两侧延长线上是梯度释放和释放量逐步减少的,这个特征决定了地震云的线状及弧度特征;(三)由多种放射性元素组成的氡气在释放时和大气中的游离水结合产生云室效应,形成羽状地震云,当氡气释放量过量时,放射性元素产生的带电粒子不能被大气中的游离水湮灭时,会形成鲜艳的运动轨迹,在阳光或夜晚的环境中形成色彩艳丽的云彩(在地震发生时会形成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