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种群和群落

合集下载

第1章种群和群落

第1章种群和群落

选修2第1章种群和群落※什么是种群?★分布在一定空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如何表示?可以使用什么方法估测?★种群密度;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种群的个体数量;样方法、样线法、标志重捕法※“两看法”选择合适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哪四种基本特征相互平衡时,种群数量才能达到稳定?★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什么是年龄结构?可分为哪三种类型?★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量的占比※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不一定,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结构,还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使用性引诱剂杀灭某些害虫的雄性个体的目的是?★破坏它们的正常性别比例,抑制其种群规模,降低对农林业的破坏。

※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系※什么是环境因子?包括哪两大类型?各有什么例子?★环境中可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称为环境因子,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

非生物因素:水、温度、光;生物因素:天敌、传染病病原体※什么是生物入侵?★外来物种的种群数量快速增长,威胁本土物种生存的现象。

※生物入侵初期,入侵生物种群数量常常呈现何种增长?出现该增长类型的前提条件是?★“J”型增长;生活在食物充分、生存空间充裕、气候适宜且没有敌害和种内竞争的理想环境中。

※为什么入侵物种不能一直保持上述类型的增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

种群数量过度增长导致空间拥挤,食物紧张,种内竞争以及疾病、捕食者的威胁等加剧。

※“S”型曲线又称为?其变化趋势为?★逻辑斯蒂曲线;增长速率先慢后快,再放缓,最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什么是环境容纳量?用什么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群数量是?★种群在特定的环境情况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用K表示;K/2。

※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数学模型(图中形要改为型)增长速率=(这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 时间增长率=(这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100%※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A、C、D对应的种群数量即为K值A'、C'、D'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J”型增长和“S”型增长曲线比较模型K值无K值有K值※捕鱼的时机与产量★从D点或丁点捕捞,可获得最大持续产量。

《农业生态学》期末复习----章节重点

《农业生态学》期末复习----章节重点

农业生态学第一章绪论农业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的原理,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平衡发展规律的学科。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称为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是驯化的生态系统,既受生态规律的制约,也受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

1. 1865年,勒特(Reiter)造了生态学一词2. 1935年,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尼(A.G.Tansley)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概念。

3. 1941年,美国科学家林德曼(R.L.Lindeman)提出了食物链、食物网、生态金字塔理论4. 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E.P.Odum)——对遗弃农田的次生演替及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流做了大量的研究,写成《生态学基础》5. 1963年,海洋生物学家卡逊(R.Carson)——《寂静的春天》6. F.C.Pielou《数学生态学引论》、R.M.May《理论生态学》——推动生态学向定量化方向发展8. 21世纪五大危机:人口危机、粮食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一说为生物危机)第二章农业的基本生态关系1.生境(habitat):在环境条件的制约下,具有特定生态特性的生物种和生物群落,只能在特定的小区域中生存,这个小区域就称为该生物种或生物群落的生境。

生境也叫栖息地。

2.最小因子定律:(德国化学家李比西)——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物质。

相对稳定状态下E.P.Odum(1973)做了两点补充:①这一定律只有在相对稳定状态下才能运用;②要考虑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谢尔福特耐性定律:在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的过多、过少或质量不足,都会成为限制因子。

E.P.Odum(1973)等对耐性定律作了补充:该定律把最低量因子和最高量因子相结合,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下限或耐性上限的因子都称做限制因子3.生活型:不同植物长期适应相似环境的结果使这些植物在外部形态上和对生境的要求上表现为相同或相似。

九年级科学种群与生物群落

九年级科学种群与生物群落

PART 02
生物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生物群落的定义
生物群落同种类的生物 组成的,这些生物之间相互影 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 的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 流动和信息传递的重要环节。
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 位,也是生态系统结构中的基本
单位之一。
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和相互影响,共同适应环境和繁
殖后代。
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数量
种群的大小和数量变化是种群的重要 特征之一。
迁入率和迁出率
迁入率是指从其他地方迁入种群的个体的比 率,迁出率是指从种群迁出的个体的比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数量也有重要影响。
生物群落实例分析
森林中的生物群落
森林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群落,其 中包含着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 物。这些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形 成了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
海洋中的生物群落
海洋中的生物群落包括珊瑚礁、 海草床、鱼类、贝类等。这些生 物群落之间相互依存,共同维持 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种群与生物群落关系的实例分析
动态
生物群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由 于物种的增加或减少、环境的变化或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引起。
PART 03
种群与生物群落的关系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种群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
种群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每个种群都有其独特的生态位和
作用。
九年级科学种群与生 物群落
https://
REPORTING
• 种群的概念与特征 • 生物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 种群与生物群落的关系 • 实例分析

2024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点知识点汇编复习资料(完整版)

2024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点知识点汇编复习资料(完整版)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点汇编第一章绪论考点1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概念的首次提出者是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

经典生态学对生态学的定义: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现代生态学对生态学的定义是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考点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生态学的每一个具体问题都有自身特殊的研究对象,这个对象即是“生态系统”。

研究内容:研究一定实体(生态系统)内各层次、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规律。

纵向方面来说,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生态学:以生物的个体为研究对象。

其基本内容与生理生态相当。

2种群生态学:种群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同种个体的组合。

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

3群落生态学:群落是由一定种类的生物种群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功能单位,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多种生物种群的结合体,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

4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平衡、稳定及其调控机制。

5景观生态学:景观指不同类型群落水平的集合体,主要研究生态系统的异质性组合,探讨环境、生物群落与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尤其强调人类活动在改变生物与环境方面的作用。

6全球生态学:区域和景观范围扩展到全球,是全球生态,也即生物圈或生态圈。

这是地球上最高级的组织层次,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考点3生态学的发展简史(一)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前)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为了更多地寻找到猎物、采集到野果,不得不对动植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周围世界的各种自然现象进行观察,自觉与不自觉地了解和积累动植物以及自然的知识,选择栖居在生存条件比较好的环境之中。

(二)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进入17世纪以后,随着人类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成长17世纪早期。

达尔文发表著名的《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学说“天择论1895年,丹麦植物学家瓦尔明发表《以植物生态地理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植物生态学》)。

种群和群落练习题

种群和群落练习题

种群和群落练习题第4章种群和群落周练10满分100分设计⼈:王永利⼀、选择题.(每⼩题4分,总计56分)1.在⾃然状态下,某⼀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云杉长⼤后,⾼度超过桦树林。

桦树不如云杉耐阴,⽽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是( )A.初⽣演替B.⽣物⼊侵C.⽣物进化D.竞争2.某同学在对⼀块5 000 m2的野⽣草坪进⾏野外调查时,选取了5个样点,每个样点4 m2,发现5个样点中某种草药的株数依次为12、15、14、17、12。

可估算出这块草坪中这种草药株数为( )A.15 000 B.16 250 C.17 500 D.70 0003.⽤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野外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要求的是( )A.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关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D.动物在⾏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4.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和迁出、出⽣和死亡引起的C.在⾃然界中,种群的增长⼀般是“J”型曲线D.在⾃然界中,种群的增长⼀般是“S”型曲线5.⼀个新的物种进⼊某地后,关于其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先呈“S”型增长,后呈“J”型增长B.先呈“J”型增长,后呈“S”型增长C.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会保持稳定D.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增长的最⼤值6.如果⼀个种群的密度越来越⼩,最可能的原因是( )A.种群处于衰退期B.种群内雄性多于雌性C.种群死亡率超过10% D.种群结构太复杂7.下图A、B为两个国家的⼈⼝的年龄组成图,纵轴⽰年龄,横轴⽰各年龄段⼈⼝占总⼈⼝的百分⽐,根据此图回答,哪⼀个国家未来的⼈⼝增长率⾼( )8.在群落演替中,下列哪⼀条最不.可能发⽣( )A.群落中物种的组成不断变化B.开始时物种数⽬增多,然后趋于稳定C.在初始阶段之后,群落中⽣物物种的总量下降D.⽆⽣命的有机物总量增多9.演替过程中灌⽊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灌⽊繁殖能⼒较强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D.灌⽊较为⾼⼤,能获得更多的阳光10.在⽓候条件合适的条件下,从裸露的岩⽯开始的初⽣演替的完整过程是( )A.地⾐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阶段、森林阶段B.草本植物阶段、灌⽊阶段、地⾐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C.地⾐阶段、灌⽊阶段、森林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D.森林阶段、灌⽊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地⾐阶段、苔藓阶段11.甲、⼄、丙是同⼀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下表。

中学生物学习题解析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牡丹江师范学院

中学生物学习题解析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牡丹江师范学院

中学生物学习题解析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牡丹江师范学院第一章测试1.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它兼有:自然科学共有的探究性、在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衔接性、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教育性、供不同发展方向学生进行学习的选择性等特性。

()参考答案:对2.高中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学科课程,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

()参考答案:对3.高中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课程之一,其精要是展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

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答案:对4.关于高中生物课程结构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必修课程共有 3 个模块5.关于我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构建的高考评价体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是以学科素养为导向进行界定的,必备知识为考查重点6.我国高考的核心功能是()。

参考答案:引导教学;立德树人;服务选才7.下列各项中,属于高中生物课程必修模块组成部分的是()。

参考答案:遗传与进化;分子与细胞8.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生物学核心素养()。

参考答案: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科学思维;科学探究9.基于高中生物新课标的高考命题的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命题必须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标准要求进行;命题必须以生物学核心素养、学科教学内容和真实问题情境等要素组织命题;试题立意不仅是考知识,而是通过感悟、体验,考查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形成、建构和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命题必须注意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标准试题与核心素养的对应关系10.基于高中生物新课标的高考命题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根据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要求,设计对学习内容的考查要求层次;试题要能够测量出不同素养水平学生的表现,并设计相应的评分标准;命题的问题指向要明确,尽可能清晰、直接,确保题目的公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情境设定应尽量真实,情境设定尽可能符合高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第二章测试1.瘦肉精的学名为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其分子式为C12H18Cl2N2O,其可通过促进蛋白质合成而实现动物营养再分配,提高瘦肉率。

高中生物种群与群落教案

高中生物种群与群落教案

高中生物种群与群落教案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及其特点,能够区分不同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教学重点:种群和群落的定义、特点和区别;不同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教学难点:种群和群落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教学准备:教材、PPT、实验材料、板书。

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用PPT展示一些物种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这些物种之间的关系,并引入种群和群落的概念。

二、讲解种群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1. 介绍种群的定义:指生态环境中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

2. 讲解种群的特点:包括生长、繁殖、死亡和迁徙等过程,以及群体数量、密度和分布等属性。

三、讲解群落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1. 介绍群落的定义: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由多个不同种类物种组成的生态群体。

2. 讲解群落的特点:包括物种组成多样,数量相对稳定,种类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等特点。

四、讨论种群与群落的关系(20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总结不同种群和群落之间的作用。

2. 展示讨论成果:学生代表向全班展示各自小组的讨论成果,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补充。

五、实验操作(20分钟)1. 设置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记录观察数据和结果。

六、总结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进行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对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反馈:布置相关作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生态系统中种群和群落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3群落的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3群落的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活动过程 ①土壤中稍大型的小动物用 包着纱布的镊子 取出,微小动 物用细孔尼龙纱布 筛出,装入有固定液的瓶中,贴上标签。 ②将固定后的标本倒入培养皿中。 ③在双筒解剖镜下观察,进行分类,将数量和种类记录在 表中。
(3)分析讨论 ①土样中的动物是否能全部找出来?为什么? ②根据不同地点相同深度土样中小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的 不同,分析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3群落的
17
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 可导致害虫 A 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 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 A 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 合理的解释是( D )
提示:①不能;有些更微小的动物会“漏网”。 ②土壤是土壤中小动物居住和觅食的场所。土壤中小动物 的组成及其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受污染 程度,如土壤的肥沃程度、酸碱度、温度、湿度、各种有毒化 学物质的含量等都会影响小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数量。
解析: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的对象是土壤 样本内肉眼可见的所有小动物,调查的指标是小动物种类(丰富 度)。
2.群落结构的形成及意义 (1)形成:生物群落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 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2)意义: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1)光照不是影响群落中植物分层现象 的唯一因素,温度、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等都属于影响因素。
(2)水域中影响植物垂直分布的不是温度,虽然随着深度的 增加温度也会发生变化,但主要因素还是光照,在 200 米以下 水域中几乎是没有光的,所以缺乏绿色植物。

环境生态学_陕西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环境生态学_陕西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环境生态学_陕西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次生演替的先锋物种是( )答案:一年生草本2.于海洋成带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答案:海洋不同区域均生存有特有的动植物3.黑核桃树下几乎没有草本植物,原因是其树皮和果实中含有的氢化核桃酮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这是植物的()答案:他感作用4.下面关于沼泽湿地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答案:有泥炭层或腐殖质层的积累_生长水生植被_地表常年过湿5.生态系统中生产力的高低是以单位面积中的( )来衡量的答案:碳6.在海平面200米以下,几乎没有植物生存,主要是因为()答案:光线太弱7.植被分布的纬向地带性主要是由水分为主导因素的不同而形成的。

答案:错误8. 1.温带草原和热带草原的最显著差异是,我国草原生态系统主要分为、、和。

答案:物种组成,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9.在“草—兔—狐狸—狼”食物链中,狐狸属于第几营养级( )答案:第三营养级10.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是哪种类型的草原()答案:草甸草原11.下列哪项不是荒漠草原的特点()答案:植物群落结构丰富12.在生态系统中腐生微生物和寄生微生物分别属于()答案:分解者和消费者1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螳螂处于第几营养级()答案:第三营养级14.下面选项中属于种间相互作用的有。

答案:竞争_寄生_捕食15.河流生态系统的特征主要有。

答案:氧气丰富_水-陆交换_水流不停16.以及生态学和其他学科交叉产生的边缘科学划分,生态学分支包括()答案:数学生态学_化学生态学_进化生态学_环境生态学17.环境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但同时又不同于生态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答案:环境生态学重在研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污染的环境两者之间作用与反作用、对立与统一_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_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原理、规律及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_以人为中心来探讨其生活环境的科学18.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从宏观上研究环境中污染物和人为干预的环境对生物的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的基本规律,也包括从微观上研究污染物和人为干预的环境对生物的分子、细胞和组织器官产生的毒害作用及其机理()答案:正确19.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答案:变动因子20.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答案:非密度制约因子21.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答案:限制因子22.海洋生态系统根据海区可划分为、、、、。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课时分层练习及章末检测 含答案及解析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课时分层练习及章末检测 含答案及解析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课时练习及章末检测第1章走近细胞 ..................................................................................................................... - 2 - 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2 -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5 -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 9 -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 9 - 第2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 14 - 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 18 - 第4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 23 - 第5节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 28 - 第1、2章检测 ............................................................................................................. - 32 -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 40 - 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 40 - 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 45 - 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 49 - 第3章检测 ................................................................................................................... - 54 -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63 - 第1节被动运输........................................................................................................ - 63 - 第2节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 69 - 第4章过关检测............................................................................................................ - 74 -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 84 -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 84 - 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 - 84 -第2课时酶的特性............................................................................................ - 89 - 第2节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 - 93 -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 97 - 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 103 - 第1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 103 -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 108 - 第5章检测 ................................................................................................................. - 114 -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 125 - 第1节细胞的增殖.................................................................................................. - 125 - 第2节细胞的分化.................................................................................................. - 129 - 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 134 - 第6章过关检测.......................................................................................................... - 137 -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基础练习1.下列细胞能独立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的是()A.变形虫B.人的红细胞D.根毛细胞解析变形虫为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即为一个个体,能独立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10种群和群落:种群的特征

10种群和群落:种群的特征

3、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图1) 所作的分析,错 误的是 D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 图中的①②
31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决 定 性 间接影响 别 比 例
年 龄 组 成
决 定 预测
种群密度
种群数量
27
种群的空间特征:
28
课堂练习
1、(2007广东生物)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 特征描述的是( C )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 B. 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意义: 可预测种群密度和数量的变化趋势。
21
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2、性别比例: 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意义: 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类型:
22
性别比例类型:
①雌雄相当型: 多见于高等动物。
23
②雌多雄少型:
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群体动物。
24
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 和几十万只工蜂都是雌蜂。
17
个体特征
年龄 出生
种群特征
年龄结构 出生率 死亡率 性别比率 种群密度 种群内个体特 征的统计值
死亡
性别 ……
分布型
种群特有的特征
18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2、举例: 例如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生1862个孩 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862% 3、意义: 是影响种群数量和密度的直接因素。 a.出生率>死亡率 b.出生率<死亡率

生物中的种群与群落

生物中的种群与群落

生物中的种群与群落在生物学中,种群与群落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的所有个体的总和,而群落则是指不同物种在同一地理区域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群体。

种群和群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一、种群种群是指生态环境中同一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一个种群通常由许多个体组成,它们具有相同的物种属性和遗传特征。

在种群中,个体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繁殖、遗传和演化等基本生态过程。

在种群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数量的动态变化非常重要。

种群的数量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的,包括环境因素、食物供应、天敌压力、生殖能力等。

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通常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如周期性循环、指数增长等。

种群还具有空间分布特点。

在一个特定地理区域内,种群的个体分布通常不是均匀的,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聚集性。

聚集性的形成和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个体聚集在一起有助于资源的利用和交流,并提高了个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二、群落群落是由多个物种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共同生活,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群体。

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群落的结构和特征,包括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生态位等。

在群落中,物种之间存在着各种相互作用,如竞争、捕食、共生等。

这些相互作用对于群落的稳定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通过相互作用,不同物种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网络,共同维持着群落的生态功能和结构。

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物种多样性反映了群落中物种的数量和丰富度,越高的物种多样性意味着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越强。

三、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和群落是生物学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一方面,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不同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种群数量和分布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着群落的稳定性和抵抗力。

另一方面,群落提供了种群生存繁衍的生态环境。

基础生态学第三版知识点总结

基础生态学第三版知识点总结

基础生态学第三版知识点总结题型:10个名词解释(20分);5个简答题(40分);3论述题(10,15,15)。

重要章节1、有机体与环境2、种群生态学3、群落生态学一、名词解释1) 环境:针对一个特定的主体或中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2)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3)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4) 生态福: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福。

5) 内稳态:生物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性。

6) 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7) 有效积温:适宜温度下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总热量。

8) 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即是由同种个体组成的, 占有一定的领域,是同种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的一个统一或系统。

9) 种群的空间结构: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10) 年龄结构:把每一年龄群个体的数量描述为一个年龄群对整个种群的比率。

11) 内廪增长率:是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在食物不受限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定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食物等的环境条件组配下,种群的最大顺势增长率。

12) 最小可存活种群:以一定概率存活一定时间的最小种群的大小。

13)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 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14) 集合种群:局域种群通过某种程度的个体迁移而连接在一起的区域种群。

15) 变异:包括遗传物质的变质、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的变异和表型的数量性状的变异。

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内容简介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第3版)是我国高校理工科专业广泛采用的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参考书目为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第3版)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该教材的教学大纲和历年考研真题精心编写了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不同一般意义的传统题库,本题库是详解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教材的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及详解。

本部分从名校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试题,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及详解。

本部分对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第3版)教材每一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

课后习题答案经过多次修改,质量上乘,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

第三部分为章节题库及详解。

本部分严格按照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第3版)教材内容进行编写。

每一章都精心挑选经典常见考题,并予以详细解答。

熟练掌握本书考题的解答,有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原理,并提高解题能力。

第四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

参照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第3版)教材,根据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两套考前模拟试题,并提供详尽、标准解答。

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学员既可以用来检测学习该考试科目的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对自己的应试能力。

圣才学习网│理工类()提供全国各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考研考博辅导班【一对一辅导(面授/网授)、网授精讲班等】、3D电子书、3D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标要求核心素养1.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简述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观念——运用生物学观点认识生物的统一性。

2.科学思维——归纳与概括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知识导图新知预习·双基夯实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1.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__施莱登__和__施旺__。

2.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__细胞__发育而来,并由__细胞和细胞产物__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__相对独立__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__分裂__产生的。

3.意义(1)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__统一性__,从而阐明了__生物界__的统一性。

(2)对生物学发展的意义:①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__细胞__水平,并为后来进入__分子__水平打下基础。

②为__生物进化论__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生物体与细胞的关系(1)单细胞生物:依赖__单个细胞__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生物。

(2)多细胞生物:依赖__各种分化的细胞__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生物。

2.生理活动与细胞的联系(1)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__细胞代谢__。

(2)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__细胞增殖、分化__。

(3)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础:__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__。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写出图中各数字表示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名称①__细胞__;②__组织__;③__系统__;④__种群__;⑤__群落__;⑥__生物圈__。

2.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1)种群和群落: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同种生物__的所有个体形成的一个整体是种群,__不同种群__相互作用形成的更大整体是群落。

(2)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群落和无机环境__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第一章测试1.渔业资源状况不仅受其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栖息环境条件的变化和人类开发利用状况而变动()。

参考答案:对2.我国远洋渔业起步于1986年()。

参考答案:错3.1892年日本渔业学者松原新之助等汇编了《水产考察调查报告》。

该书汇集了当时渔业生产者对渔场和渔场生物学方面的知识,是一部极其珍贵的古典文献,是日本海洋渔场学研究的经典著作。

()参考答案:对4.水产资源或渔业资源:天然水域中可供捕捞的经济动、植物(鱼类、贝类、甲壳类、海兽类、藻类)种类和数量的总称。

()参考答案:对5.渔场学:研究渔业生物资源的行动状态(集群、分布和洄游运动等)及其与周围环境(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查明渔况变动规律和渔场形成原理的科学()。

参考答案:对6.水产资源或渔业资源是指天然水域中可供捕捞的经济动、植物(鱼类、贝类、甲壳类、海兽类、藻类)种类和数量的总称。

()参考答案:对7.第一本正式出版《水产资源学》于1962年由我国著名水产资源学家、留日学者王贻观教授主编。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种群是物种存在、生物遗传、进化、种间关系的基本单元,是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的基本结构单元,同时也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具体对象。

()参考答案:对2.鱼类种群年龄结构同其寿命的长短有关。

寿命长的鱼类,种群年龄组组数多,结构复杂,属多年龄结构类型。

寿命短的鱼类,种群年龄组组数少,结构相对地就较简单,属年龄结构简单的类型。

()对3.多年龄结构的种群,其饵料对象相对较广泛,饵料基础较稳定,成鱼对敌害的防御能力较强,所以凶猛动物对种群中性成熟个体的危害较弱。

增殖节奏缓慢、年龄结构较简单的鱼类,则适应于饵料基础相对地较不稳定,凶猛动物对其影响较强烈,自然死亡的数量较高。

()参考答案:对4.除世代发生量的变动对种群年龄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外,食物保障的变化和种群内鱼体的生长,对种群年龄组成也产生很大影响。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种群和群落1.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

如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猕猴是一个种群,一片草地中的全部蒲公英是一个种群。

2.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决定种群的大小和密度的特征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3.种群的年龄结构包括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可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4.可以用哪些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分别适用对象是什么(P61、62、68、75)样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弱的动物标志重捕法:活动能力强的动物(掌握计算和误差分析)用血球计数板记数法:微生物(如培养液中的酵母菌)5.样方法中草本植物取样的大小一般是1m×1m。

样方法中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取样的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

计算所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应取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6.种群数量J型增长的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J型增长的公式:Nt=Noλt No为种群起始数量,Nt为t年后种群数量,λ为种群数量为前一年的倍数,即种群增长倍数。

λ不是增长率,增长率为(λ-1)。

J型增长的条件下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无K值。

自然界中存在这种增长方式,通常发生在一个种群新迁入一个适宜的新环境后开始一段时间内。

7.种群数量S型增长曲线和J型增长曲线的比较: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环境容纳量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如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K值就会变小。

8.在自然界中,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9.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着重要意义。

10.生物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7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7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第17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包括()A.维持生态平衡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净化污水D.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2.今年“海水稻”开始在我国盐碱地地区大面积种植,这是我国科学家用一种野生海水稻和高产优良水稻杂交的结果。

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A.基因的多样性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三者都是3.俗话说“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哪个层次()A.基因的多样性B.形态结构的多样性C.种类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A.迁入园中培养B.建立自然保护区C.迁出原地D.建立种质库5.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育种利用的是()A.生态系统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基因多样性D.上述3种6.下列动物中,哪一种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A.扬子鳄B.黑猩猩C.中华鲟D.大熊猫7.菏泽牡丹品种繁多,有王冠、冠世墨玉、白玉、豆绿、赵粉等一千多个品种,这体现了()A.遗传的多样性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物种的多样性D.植物种类的多样性8.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①物种多样性②遗传多样性③食物多样性④生态系统多样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物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遗传多样性B.变异多样性C.环境多样性D.气候多样性10.如表资料直接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类群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世界已知种数 4 3428 730 6 30019 056850~940260 000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基因的多样性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11.如果人们大肆捕捉青蛙食物,其直接恶果是()A.植被被破坏B.食物链被破坏C.环境被破坏D.害虫密度增加12.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的多次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A.生态系统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D.农作物的多样性13.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特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C.生物数量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14.下列不属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A.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B.在草场上大量放牧、可不断地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畜牧产品C.能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D.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1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俗语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A.维持生态平衡B.帮助植物传粉C.促进生态系统的水循环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二、综合题16.资料分析:资料1: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有着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由于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又分为各种亚类559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章种群和群落
第1、2节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一、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
(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练习1、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 A.一定地区单位面积内的杂草数量
B.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鲢鱼数量
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D.一条河流中单位体积内的鱼数量
【解析】A项杂草不属于种群的概念;B项为水体生物的种群密度;C、D两项的错因同A项。

【答案】B
练习2、(2011·烟台质检)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解析】在种群密度较小的一段时间内,种群内个体生活环境充裕,个体增长量较大,当种群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种内斗争加剧,个体水平增长量明显减小。

【答案】B
(2)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法
①样方法
②标志重捕法
2、出生率和死亡率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

3、迁入率和迁出率
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

4、年龄组成
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是预测种群密度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练习3、下图是对某地种植的广东松种群年
龄结构调查结果,该种群的最终发展趋势是
A.总能量增加B.种群密度上升
C.环境阻力不变 D.营养级能量降低
【解析】图示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该种群密度将会下降,该种群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能量降低,环境阻力下降。

【答案】D
5、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注意:种群数量特征间的相互关系,图示如下:P131
练习4、(2011·广州模拟)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解析】分析题图,①、②、③、④分别指死亡率、出生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

【答案】D
(二)种群的空间特征
1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分布。

2类型及实例:水稻的均匀分布、杂草的随
机分布、瓢虫的集群分布。

练习5、(2009·广东高考)下列叙述中,不.属于
..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解析】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

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B项为种群密度,不属于空间特征。

【答案】B
练习6、(2011·山东潍坊)下列关于种群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生殖前年龄组个体数大于生殖后年龄组个体数,种群数量一定增长②没有迁出和迁入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一定增长③动物对捕捉器具有条件反射的种群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④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繁殖期个体数一定大于衰退型繁殖期个体数⑤种内
斗争有可能导致种群均匀分布⑥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
A.①④⑤ B.①③⑤⑥
C.②③⑤⑥D.②④⑤
【解析】生殖前年龄组个体数大于生殖后年龄组个体数,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但数量不一定增长,如环境条件变得恶劣会使死亡率增大。

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迁入与迁出、出生率与死亡率,若没有迁出和迁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一定增长。

动物对捕捉器具有条件反射时,重捕到的个体减少,所测数值会变大。

不同的种群数目不同,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繁殖期个体数不一定大于衰退型繁殖期个体数。

种内斗争有可能导致种群均匀分布,降低竞争。

单独个体不具备种群的特征。

【答案】C
二、种群的数量变化
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

(一)种群数量的增长
1、“J”型增长曲线与“S”型增长曲线的分析(1)列表比较
(2)曲线比较
2、K 值变动的示意图及应用
(1)同一种生物的K 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当环境遭受破坏时,K
值下降;当环境改善时,K值上升;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K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

(2)应用:当环境中种群数量大于K/2值时,即可采取适当捕捞等手段合理利用,但捕捞后数量应为K/2值,因为此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的总量。

(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内因:
(1)种群的起始个体数量。

(2)决定种群数量的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2、外因:
(1)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2)人为因素: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砍伐森林,猎捕动物、环境污染等。

(三)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着重要意义。

练习7(2011·日照模拟)图示种群在理想环
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

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部分代表环境阻力,所以“S”型曲线的环境阻力出现在c 点之后,e点为K值,所以增长率为0;防治蝗虫数量应在种群数量及增长率较低时,所以不应在c点进行;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K/2时,即c点。

【答案】A
8、(2011·泉州模拟)将具有竞争关系的甲、乙两种水生动物,共同培养在无铜的适宜培养液中,其数量变化如图a所示;而共同培养在有一定铜浓度的培养液中,其数量变化如图b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在无铜污染环境中呈“J”型增长,而在有铜污染环境中呈“S”型增长
B.乙在无铜污染环境中呈“S”型增长,而在有铜污染环境中呈“J”型增长
C.从无铜污染环境转入有铜污染环境,甲、乙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将发生改变
D.从无铜污染环境转入有铜污染环境,甲、乙两种群的基因频率将保持稳定不变
【解析】由图示看出,甲适于在无铜环境中生长,在有铜环境中则开始不适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可生长,而乙适于在有铜环境中生长,但均不可能呈“J”型增长;由此可知,从无铜污染环境转入有铜污染环境中,甲、乙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要发生变化,两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将发生变化。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