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党籍碑
宋徽宗用瘦金体写了这些人名字,想刻在石碑上,却被石匠一口回绝
宋徽宗用瘦金体写了这些人名字,想刻在石碑上,却被石匠一口回绝赵佶亲政不久,就将蔡京从地方上调回中央,升任右仆射。
徽宗对这个朝臣交口称赞的大臣,期望值很高。
史载:制下之日,徽宗赐坐延和殿。
望了这个自己思慕已久的人才请教道:“神宗创法立制,先帝继之,两遭变更,国是至今未定。
朕欲上述父兄之志,卿以何教之?”这个画面多少有点与大耳朵刘备去隆中见诸葛亮的事情相同,只是草庐改成了金銮殿而已。
“先生何以教我?”见蔡京沉吟着不说话,赵佶急切地追问。
蔡京哪里有什么安邦定国的谋略,脑海中一片空白,想了半天,这才避席拜倒在地大声答道:“臣愿尽死效忠!”蔡京的治国方略不过如此!非但是宋徽宗,就连天下百姓都拭目以待,对他期许甚高。
史载“蔡京起于逐臣,一旦得志,天下拭目所为,而京阴托绍述之柄,箝制天子……”在变法施政方面,蔡京不但与王安石才具相去甚远,甚至他与吕惠卿、章惇、曾布等人相比也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虽然蔡京的施政纲领没有什么特异之处,但是王安石为行新法方便特设的制置三司条例司的事情却他做起来却是有样学样。
他仿制王安石所制,新立“讲议司”,亲任提举,安插亲信人等四十余人。
名义上这个讲议司是讨论和研究熙丰新法的得失与神宗朝行而未行的变法之事,实则这个机构是他用来打击异已的一个利器。
才过了两个月,蔡京就请徽宗御笔亲书了“元祐党人碑”,其中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吕大防、刘挚、苏轼、王岩叟、程頣、陆佃、章惇、曾布等人一鼓脑列名其中。
至于陆佃是王安石的学生,章惇、曾布这全是变法派的急先锋,但是只因他们与蔡京在一些地方意见不合、见解相左,便不由分说,统统被他打入奸党名籍。
至于什么新旧党之说,尽可以用板擦轻轻抹去。
皇帝御笔亲书,哪个人敢对此持有异议?还真有不信邪,敢说实话的人。
这个人不是什么王公权贵,只是一个身份低微的石匠。
赵佶的瘦金体字写的果是不凡,笔势飘逸,气度天成,直如冲霄鹤影,掠水燕翎。
高迈不羁又轻盈无迹。
这样的字普通人如何刻的?九江人李仲宁是著名的刻字工匠,他所刻的字工整、精美。
智慧树知到《观石读史》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观石读史》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观石读史”的对象是()。
A:石头B:石刻C:碑刻D:石刻和碑刻正确答案:石刻和碑刻2、碑刻和石刻的基本属性为()。
A:官方文献B:民间文献C:地方档案D:地方史料正确答案:民间文献3、目前全国仅存的元祐党籍碑保存在何处?A:河南省开封市B:四川省成都市C: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D:湖北省武汉市正确答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5、当前为什么要加强观石读史?A:历史教育创新的需要B:改变学习方式的需要C:提升文化竞争力的需要D:传承民族优秀传统的需要正确答案:历史教育创新的需要,改变学习方式的需要,提升文化竞争力的需要,传承民族优秀传统的需要第二章1、一般认为,中国石刻历史起源于()A:史前时期B:商代C:周代D:春秋战国正确答案:史前时期2、北宋建筑学家李诫的经典之作的书名是()A:金石录B:营造法式C:集古录D:梦溪笔谈正确答案:营造法式3、我国东汉晚期一座著名的家族祠堂——武梁祠坐落于今天哪个市内()A:洛阳B:西安C:南阳D:济宁正确答案:济宁4、现存最早的汉代石阙是西汉居摄年间的()A:《李业阙》B:《沈府君阙》C:《汉平阳府君阙》D:《冯焕阙》正确答案:《李业阙》5、当下加强石刻保护的方法包括哪几种()A:加强立法保护B:科学保护修复技术C:数据化保护方法D:民间倒卖正确答案:加强立法保护,科学保护修复技术,数据化保护方法6、秦始皇巡游留下的刻石有()A:泰山石刻B:琅邪石刻C:峄山石刻D:会稽石刻正确答案:泰山石刻,琅邪石刻,峄山石刻,会稽石刻第三章1、文本中也存在许多非文本因素,对吗?A:对B:错正确答案:A2、非文本解读比文本解读相对容易,因为不受文字的限制,这观点是否正确?A:对B:错正确答案:B3、寓意“喜上眉梢”的石刻,通常出现在下列哪些地方?A:大树B:戏台C:祠堂D:仓库正确答案:BC4、寓意“连中三元”的石刻,通常出现在下列哪些地方?A:莲池B:学堂C:桥梁D:庙宇正确答案:BD5、碑刻非文本解读的技巧主要有:A:根据周围的环境进行解读B:结合民俗风情进行解读C:根据时代特征进行解读D:综合各种材料进行解读正确答案:ABCD第四章1、《岑氏宗亲世系》石刻族谱具有哪些价值?A:历史价值B:研究价值C:社会价值D:经济价值正确答案:ABCD2、新中国建立之后,字辈随之消失。
从桂林石刻《元祐党籍》看北宋新旧党争
从桂林石刻《元祐党籍》看北宋新旧党争文中以桂林摩崖石刻《元祐党籍》为引线,以“王安石变法”、“元祐更化”与“绍圣亲政”、“元祐党人案”三大历史事件为切入点,着重叙述分析了北宋新旧党争这段不平凡的历史。
标签:桂林石刻北宋新旧党争元祐党人在桂林市龙隐岩内有一摩崖石刻,石刻高193厘米,宽149厘米,题额作隶书“元祐党籍”四字,字劲险峻。
碑上刻着北宋名流司马光、文彦博、苏轼、秦观等三百零九人的姓名。
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桂林石刻《元祐党籍》。
南宋庆元年间(公元1195年—1200年),静江府(今桂林)司理饶祖尧结识了元祐党人梁焘的曾孙梁律。
梁律时任静江府钤辖,风度儒雅,得到了饶祖尧的敬慕和尊重,两人交往甚密。
一天,两人在闲暇时谈论到前朝奸臣蔡京“黜元祐害政之臣”这段历史事件,感慨不己,认为虽然事情已过去了九十多年,却是一件值得永载史册的大事。
为了褒扬元祐党人,使之名垂千古,他们决定重刻元祐党籍碑,遂于庆元戊午年(公元1198年)雇请工匠,将元祐党籍碑摩刻于龙隐岩石室内。
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块石刻《元祐党籍》的由来,冰冷无语的石刻至今仍向世人展示着发生在距今九百多年前的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何谓“元祐党”,这个党名不是自称的,而是被强加的。
元祐党人案是北宋新旧党争的结果。
新党是指以王安石为首支持变法的变法派大臣;旧党是指以司马光为首反对变法的守旧派大臣。
新旧两党大臣们相互攻击、排斥异己,甚至将普通的政见之争升为意气之争,历经神、哲、徽、钦、高宗五朝。
持续时间之长、卷入人数之多,在历史上实不多见。
激烈的党争加剧了政局的动荡,甚至导致了北宋的最终覆亡。
那北宋新旧党争是如何开始的呢?这要从神宗朝“王安石变法”讲起。
一、神宗朝“王安石变法”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神宗赵顼继位,此时宋朝统治将近百年。
宋初制定的许多政策,其弊端已经逐渐显露出来,官场腐败盛行,财政危机日趋严重,百姓生活困苦,各地农民起义不断,辽、西夏在边境虎视眈眈。
历史解密解密元祐党人碑事件 北宋政坛的一次政治洗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解密元祐党人碑事件北宋政坛的一次政治洗牌导语:元祐是北宋哲宗赵煦的年号。
北宋一朝,闹变法闹得不行,来回折腾。
老子神宗赵顼变法,儿子哲宗赵煦不变了,复辟。
于是,当年一干反对变法的元祐是北宋哲宗赵煦的年号。
北宋一朝,闹变法闹得不行,来回折腾。
老子神宗赵顼变法,儿子哲宗赵煦不变了,复辟。
于是,当年一干反对变法的人,以司马光为首,组织还乡团杀回来了。
从此以后,支持变法的人称元丰党人(元丰是神宗年号),反对变法的为元祐党人。
此后反反复复,到了宋徽宗赵佶这里,变法派声势大振,丞相蔡京对司马光这干人恨不过,但人都死了,也没法再贬斥发配。
他为了彻底清除余毒,奉皇帝的旨意下令各州县大刻元祐党人碑,宣布这些人属于奸党,要勒之于石,让他们千秋万代臭下去。
于是,就有了这著名的元祐党人碑。
其实,北宋的制度和政治的确需要改革。
漫说后世,就是当时人也感到毛病特多,官制叠床架屋——床上架床,还添若干大小椅子板凳什么的。
反正让大家什么事都干着别扭,一件小事折腾半年。
但是,变法党人王安石他们,按着强化国家权力的思路做,动静忒大,不仅折腾官场,而且折腾百姓。
所以,好些人反而感觉不如不变。
皇帝不换,这老儿自己决定的变法,不好自己否定;但是皇帝一换,老子死了,儿子上台,之前的变法就可以被推翻。
弗洛伊德说,儿子都有仇父情结,放在皇帝身上,大概不错。
孔子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然而,老子喜欢的,不论是人还是政策,儿子必定不喜欢。
所以,老子的宠臣,必定会栽在儿子的手上。
于是,反变法的复辟党上台。
然而,复辟党司马光等人上台,做得太绝,尽废新法。
哪儿有这个道理呢?旧法要是十全十美,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变?政治效率怎么会生活常识分享。
谈广西的《元祐党籍》石刻
谈广西的《元祐党籍》石刻作者:曾莉来源:《歌海》2019年第02期[摘; ; 要]广西桂林和柳州有两处石刻,均为“元祐党籍”,此石刻为南宋时翻刻。
此碑是宋徽宗时期四次任相的蔡京在位时所刻立,并曾在全国各地刻立。
此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承载的内容意义各有侧重。
宋徽宗时,蔡京立此碑以辱反对变法及与己异议者,目为奸党。
南宋时,却目此碑中人为圣贤,以名能入此碑为荣,并惠及子孙。
元明清及今,人们对碑文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更多的兴趣,至拓碑文作礼物或出售。
[关键词]广西;桂林;柳州;元祐党籍碑;蔡京在广西桂林市七星公园内的龙隐岩石壁和柳州融水真仙岩有同名的两处石刻,即《元祐党籍》。
关于这两处石刻,陈乐素先生于1983年在《学术研究》上发表了《桂林石刻〈元祐党籍〉》,林京海先生2001年在《碑林集刊》上发表了《〈元祐党籍〉石刻考》。
陈乐素先生详细梳理了《元祐党籍》石刻的历史渊源与这两处石刻的历史,而林京海先生则通过两块石刻的各方面对比,得出“龙隐岩石刻似更接近于原崇宁本”①及“后世之《元祐党籍》石刻,其崇宁原刻实名为《元祐奸党》”的结论。
②本文要讲的是《元祐党籍》石刻在历史各时期承载着的不同意蕴。
第一时期,即北宋徽宗时期,《元祐党籍》石刻作为政治斗争的产物,入《元祐党籍》名单者,本人或子孙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压与迫害。
元祐是宋哲宗时的年号③,这一时期,由哲宗祖母高氏掌权,废除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时任用王安石变法,神宗去世后,继位的神宗子哲宗无实权,高氏任用司马光为相,废除变法。
哲宗逝后,其弟徽宗继位,再行变法,有年号崇宁,即崇熙宁之意。
④宋徽宗继位第二年便任用蔡京变法,崇宁元年(1102年)七月,蔡京第一次任相⑤。
“蔡太师持绍述之说为相,既悉取元祐廷臣及元符末上书论新法之人,指为谤讪而投窜之,又籍其名氏刻之于石,谓之‘党籍碑’。
”⑥蔡京第一次任相从崇宁元年至崇宁五年(1106年),这期间便有四次立《元祐奸党》碑。
蔡京任相后“尽变元祐之政”⑦。
高中语文必修下 古诗词诵读2 《桂枝香 金陵怀古》(教学设计)
统编新版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参考了网络媒体等不少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读懂诗歌,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并背诵。
思维发展和提升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发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审美鉴赏和创造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文化传承和理解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入世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之美,品味诗人之情;掌握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
教学过程围绕“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四个关键词展开教学。
一、王安石1.导入:展示一块石碑图:位于广西桂林龙隐岩的宋代摩崖石刻“元祐党籍碑”上为什么会有王安石的名字?元佑党籍碑,宋代摩崖石刻,现存二块,均在广西。
一在今广西桂林市东七星山瑶光峰下的龙隐岩。
北宋徽宗时蔡京专权,把元佑、元符间司马光、文彦博、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三百零九人列为奸党,将姓名刻石颁布天下,后徽宗下诏毁其碑。
现存碑刻为南宋庆元四年(1198)梁律据家藏旧本重刻。
碑距地丈余,额有蔡京手书“元佑党籍”四字。
久经风雨侵蚀,文字已模糊不清,但尚可辨认。
另一块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真仙岩,宋嘉定四年(1211)沈暐重刻。
原来石碑是新旧党争的结果。
新旧党争是北宋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围绕在王安石变法新政的执行上所引发的一场党争。
新党支持新政,旧党反对新政。
新政虽切中时弊,然朝中守旧大臣极力反对,其中不乏有影响力的人物,如韩琦、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王安石唯有引用吕惠卿、曾布、章惇及韩绛等新人。
新旧党争前后凡五十余年,对北宋的政治产生颇大影响。
由于新、旧两党更迭执政,王安石曾两度退职,新政时行时废,臣民无所适从。
2.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晚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人。
仁宗庆历进士。
他目睹时弊,曾给皇帝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元祐党籍碑》之党人异名丛考
斯文(第二辑)2018年1月第231〜241页《元祐党籍碑》之党人异名丛考’罗昌繁#摘要:传世诸版《元祐党籍碑》中,党人姓名记载有差异者多达十余组,本文辨别部分名单真伪。
考辨名单真伪,有利于还原党籍碑的原初版本,这是研究党籍碑相关问题的基础。
关键词:元祐党籍碑异名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新旧两党领袖人物王安石、司马光相继去 世,两党之争却并未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至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时 为相专权的蔡京炮制出《元祐党籍碑》(又称《元祐党人碑》,或简称党籍 碑、党人碑等)。
该碑是北宋史上极为重要的史料文献,它是一份党籍名 录,对相关党人仕途及党人家族的发展影响甚大。
但从现存若干版本的党 籍碑名录来看,存在不少异名情况,本文欲着力考辨个中真伪。
在对党碑 中姓名差异进行考述之前,有必要提及党碑中姓名相同的一组,即《元祐 党籍碑》中党人重名者,有二位王古。
一王古位于“曾任待制以上官”,一 王古位于“余官”之列。
曾任待制以上的王古,《宋史》有传,字敏仲。
附 其从祖父王素传、父王靖传之后。
关于此王古字敏仲,《宋史翼》亦有传,**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宋党争视域下石刻文献的多元观照”(批准号:15CZW037)和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元祐党籍碑研究”(编 号:CCNU17A030018)的阶段性成果。
**罗昌繁,文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斯文(第二辑)不再赘述。
而另一王古,《宋史》《宋史翼》皆无传,于其生平所知有限。
陆心源《元祐党人传》从《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茅山志》《严州府 志》等书辑出王古的简单生平:“王古,浙江建德人,历知会稽、成都二 县,坐元符上书镑讪得罪宗庙邪上尤甚第二十五人。
崇宁三年入党籍。
五 年,官朝散郎,签书荣州军事判官厅公事轻车都尉赐绯鱼袋。
”®陆心源之 前,王梓材于《宋元学案•元祐党案表》也云:“党籍碑之为三百九人者有 两王古,其一在余官,《宋史》无传;《茅山志》所云‘崇宁五年,为朝散 郎,签书荣州军州事判官厅公事’者,当是也。
《元祐党籍碑》的面相与党人家族命运——崇宁党禁的家族视角解读
总第225期‘北京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本文二维码单篇扫描下载‘元祐党籍碑“的面相与党人家族命运崇宁党禁的家族视角解读罗昌繁[收稿日期]㊀2021-07-11[作者简介]㊀罗昌繁(1984 ),男,湖北五峰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㊂[基金项目]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5CZW037) 北宋党争视域下石刻文献的多元观照㊂[摘㊀要]㊀元祐党籍碑是北宋晚期党争白热化的产物,是崇宁党禁的重要展现㊂能名列此碑的多系家族核心成员,同入党籍的以父子㊁兄弟㊁子侄㊁舅甥关系为主,族运兴衰往往系于族内党人的处境㊂崇宁党禁期间,党籍碑作为黑名单存世,得势的蔡京集团对入籍党人严加惩措,追贬已故者,贬锢在世者,对党人家族的仕途㊁学术㊁交游㊁婚姻都造成恶劣影响;靖康元年解除党禁,党籍碑遂成为白名单,党人子孙凭此以受推恩,他们记录或重刻此碑以扬祖德㊂通过对东莱吕氏㊁南丰曾氏㊁贡川陈氏的考察,可知遭遇酷烈党禁时,仅依托政治立身的家族会大受牵连,复合型家族虽然抗风险系数更强,但也颇受影响,阀阅世家或由政入学,或逐渐衰颓,而一般党人家族甚至全面凋零㊂[关键词]㊀北宋;元祐党籍碑;党禁;家族[中图分类号]㊀K244;K203㊀㊀[文章编号]㊀1002-3054(2022)01-0076-12[文献标识码]㊀A[DOI ]㊀10.13262/j.bjsshkxy.bjshkx.220108㊀㊀一㊁引言㊀㊀中国古代有一份极为有名的名单,它曾几经增删并刻石全国,这就是‘元祐党籍碑“(以下一般简称党籍碑)㊂①作为谪籍名单的‘党籍碑“是北宋中晚期文史研究的重要文献,产生可溯源于熙宁变法,但其直接㊁密切的近因却是元祐诸臣执政开始的新旧两党互相倾轧,尤其与新党对旧党的报复性打击紧密相关㊂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新旧两党领袖人物王安石㊁司马光相继去世,党争愈演愈烈㊂至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党争浸炽,权相蔡京先后数次炮制出党籍碑,入籍②党人及其子弟广受牵连㊂此前,笔者对党籍碑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立毁㊁版本㊁异名㊁刻工考辨等基础研究㊂众所周知,北宋晚期不少士大夫被列入‘党籍碑“,入籍之人仕途㊁学术颇受影响,但该名单具体对哪些士大夫或士大夫家族有何影响,则迄今未见深入剖析㊂本文试以家族为视角进行相关考察,由此或可一窥北宋晚期党争对士大夫家67‘元祐党籍碑“的面相与党人家族命运 崇宁党禁的家族视角解读族发展剧烈且深远的影响㊂㊀㊀二㊁从黑名单到白名单:南渡前后‘党籍碑“的异质面相㊀㊀所谓异时异质,指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性质㊂北宋晚期,‘党籍碑“作为一份黑名单存在,所列之人都是当时被朝廷禁锢㊁贬谪之人,乃一份谪籍;南渡之后,这份名单内的人得以昭雪,该名单成为据以享受朝廷恩典的历史凭证与光荣榜,乃一份褒籍㊂因不同的政治语境,同一份名单所列之人面临前后截然相反的境遇㊂崇宁之前已有大规模的文字检核工作,这可视为党籍碑事件之嚆矢㊂绍圣㊁元符期间,蹇序辰㊁安惇等人编类群臣章疏与看详诉理文字,[1]或有罗织附会,多指为谤讪, 序辰先有是请,上难之㊂于是,惇复建白 自后缘诉理被祸者,凡七八百人㊂(蹇)序辰及(安)惇实启之 [2]㊂编类章疏㊁看详诉理前后涉及数百上千家士大夫,主要是寻找贬谪士大夫的文字依据,这属于大规模的政治打压,但相对于此后的 崇宁党禁 ③而言,此时尚未造成实际的大规模贬黜之恶劣影响,真正对党人家族实施恶劣的大规模政治打压乃在 崇宁党禁 时期㊂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后曾有过短暂的调和党派矛盾的努力,但无果而终,转而主要任用新党㊂崇宁元年(1102),朝廷开始实施大规模党禁,以元祐旧臣为主的士大夫遭到新党蔡京团体的大规模贬黜,形成了对相关党人家族自人事任命到学术文化(此前绍圣年间即有禁元祐学术)的双重打压㊂崇宁三年(1104),最后定本为309人的‘党籍碑“实际上是多次层累而成,源于绍圣㊁元符年间编类群臣章疏与看详诉理文字确定的名单,也包括蔡京掌权之后新确定的党籍名单㊂所以说,北宋晚期党禁的肇端与加强者当以章惇㊁蔡京为首,尤其是蔡京集团以刻碑禁锢党人及其子孙的做法相当恶劣㊂崇宁元年九月首次立党籍碑,五年(1106)正月诏令全国毁碑,虽然该碑作为实体存在仅3年余,但其造成的恶劣影响却远超3年㊂碑虽被毁,但名单仍有余存,大规模党禁直至北宋灭亡前夕才停止㊂南渡朝廷为收揽人心,为昔日遭难的元祐党人平反,依据主要来于朝廷搜得的‘党籍碑“名单㊂但由于希冀得到恩典的党人子孙较多,于是有虚领推恩㊁以邀荣宠的局面出现㊂自朝廷下令以党籍名单推恩之后,就出现了 子孙又从而借口,侥觊恩典 [3]的现象㊂两宋之交的20多年,‘党籍碑“经历了从黑名单到白名单的演变,这份名单从禁锢党人及子弟的历史罪状,成为党人子弟引以为荣㊁据之以得恩典的历史凭证㊂这既是北宋晚期党争风云变幻的缩影,也是党人云谲波诡命运的绝好体现㊂㊀㊀三㊁‘党籍碑“中的党人惩贬类型与党人家族统计㊀㊀ 崇宁党禁 ,首先是人事任命上的打压,贬谪㊁禁锢党人及其子弟意味着影响㊁断绝他们的仕途;其次是部分党人面临的元祐学术④之禁㊂党禁之人事禁锢约长达4年,元祐学术之禁则长达约24年㊂党禁中遭打压的党人与其家族面临的惩处力度也轻重不一㊂最终党籍碑立石定本列入309人,这是收录人数最多㊁后世流传最广的一版,本文统计与论述皆基于此版㊂‘党籍碑“309人涉及的身份冗杂,该名单的自身分类标准是从职官大小与类型来划分,入籍党人被分为文臣(又细分为宰臣执政官㊁待制以上官㊁余官)㊁武臣㊁内臣㊁为臣不忠曾任宰臣㊂若从政治思想与政治集团来看,这份名单主要分为三部分,以元祐旧臣为主体,还涉及若干新党士大夫和不为蔡京所容者㊂(一)党人惩贬类型除考虑官员类型㊁品级,同时考虑存亡情况㊁贬谪力度,应将可考的入籍党人分为两大类:77‘北京社会科学“㊀2022年第1期1.追贬已故党人党禁正式启动时不少党人已亡故,如司马光㊁文彦博㊁吕公著㊁吕大防㊁刘挚㊁范纯仁等人皆曾为宰执,还有苏轼㊁范祖禹㊁朱光庭等曾任待制以上官㊂由于他们在党禁爆发之前已离世,党禁对他们虽未产生实际影响,但对其子弟却有较大影响㊂2.贬锢在世党人党禁开始之后,仍然在世的党人成为打压的实际对象,党禁对其自身与子弟均造成了深远影响㊂主要有,曾任宰执的韩忠彦㊁曾布㊁苏辙等;曾任待制以上官的刘安世㊁王钦臣㊁曾肇等;余官类的黄庭坚㊁晁补之㊁张耒等;为臣不忠者,如章惇㊂其中,不乏被贬锢至死之党人㊂3.贬锢至死党人如曾布㊁李清臣等,皆卒于谪籍㊂且如范柔中㊁邓考甫等人受到的惩罚力度最大,当朝廷恢复谪者仕籍时,他们却未能包含在内㊂⑤总体而言,入籍党人面临的无非有追贬与实贬两种类型㊂无论身亡与否,一旦被列入党籍,都会对其家族发展产生实际影响㊂(二)同入党籍碑的党人家族统计要考察党人家族命运,首先要明白‘党籍碑“涉及了哪些主要家族㊂在309名党人中,大部分生平不详,其中‘宋史“有传者约三成多,他们的籍属相对容易知晓,无传者则多难以考实㊂明人倪元璐‘题元祐党碑“云: 此碑自靖国五年(应为崇宁五年,倪元璐误记)毁碎,遂稀传本㊂今获见之,犹钦宝箓矣 诸贤自涑水㊁眉山数十公外㊂凡二百余人史无传者,不赖此碑,何由知其姓名哉! [4]通过名单差异的考察,同入此碑的家族成员⑥见表1所示㊂北宋晚期的党争覆盖面大,影响深广,从表1可见,同入党籍碑的无一不是北宋中晚期政坛或文坛大族㊂如将上表中的党人从亲属关系角度予以重新列表,可得表2㊂表1㊁表2仅对同入‘党籍碑“中可考的党人家族进行了梳理,已涉所有党人十分之一比例,表1㊀同入‘党籍碑“的党人家族统计表籍贯家族姓名一姓名二姓名三姓名四陕州夏县司马氏司马光司马康莱州吕氏吕公著吕希哲吕希绩吕希纯苏州吴县范氏范纯仁范纯礼范纯粹范正平成都华阳范氏范百禄范祖禹相州安阳韩氏韩忠彦韩治建昌南丰曾氏曾布曾肇曾纡眉州眉山苏氏苏轼苏辙临江新喻孔氏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建州浦城吴氏吴安诗吴安持沧州无棣李氏李之纯李之仪洪州分宁余氏余卞余爽无考赵氏赵希夷赵希德南昌洪氏洪刍洪羽由此可窥斑知豹㊂从表2可见,同入党籍的以父子㊁兄弟㊁子侄㊁舅甥关系为主㊂二表共计30余人,分为12个家族㊂但党籍碑中,实际上还有不少党人可能是同族,如内臣王化臣与王化基,再如何大正与何大受㊁鲜于侁与鲜于绰㊁龚原与龚夬等,又如吴充两子吴安持㊁吴安诗同陷党籍,但入籍之吴安逊是否为吴充族人则难考㊂宋代恩荫制度极为发达,赵翼说: 荫子固朝廷惠下之典,然未有如宋代之滥者 由斯以观,一人入仕,则子孙亲族俱可得官㊂大者并可及于门客医士,可谓滥矣!(自注:俱见‘职官志“)㊂ [5]作为党人子弟,通过科考走上仕途的或不在少数,享受恩荫步入仕途的也很多㊂由此可以想象一人之政治浮沉往往会关系一族之兴衰㊂家族成员属于利益共同体,家族荣辱常系于一人或数人在党争中的表现㊂党人家族内部有父子㊁兄弟㊁子侄㊁舅甥关系,党人家族之间也有姻亲㊁子弟关系,不同家族组成的网络与党争产生关系,则形成了千丝万缕的繁杂关系网㊂家族中若有一人身陷党籍,往往牵连诸人㊂87‘元祐党籍碑“的面相与党人家族命运 崇宁党禁的家族视角解读表2㊀同入‘党籍碑“的党人亲属关系表姓名一关系姓名二关系姓名三关系姓名四关系司马光叔父司马康嗣子(侄)吕公著父吕希哲子吕希纯子吕希绩子范纯仁兄范纯礼弟范纯粹弟范正平子范百禄叔父范祖禹侄韩忠彦父韩治子曾布兄曾肇弟曾纡子苏轼兄苏辙弟孔文仲兄孔武仲弟孔平仲弟吴安诗兄吴安持弟李之纯兄李之仪从弟余卞兄余爽弟赵希夷从兄(弟)赵希德从弟(兄)黄庭坚舅洪刍㊁洪羽外甥㊀㊀四㊁综论入出党籍与党人家族的命运走向㊀㊀党人入籍之象征性事件是崇宁元年(1102)党籍碑事件的产生,最终党人全部出籍则在靖康元年(1126)除元祐学术党籍之禁㊂宋室南渡,经过靖康之变的党人家族都在亡国境遇下努力延续族群发展,此可视为朝亡政崩对家族的负面影响;此前党禁期间,党人家族也遭遇了集体性打压,此可视为政争对家族的负面影响㊂两宋之交,不少党人家族在先政争㊁后亡国的双重巨变之下寻找生存空间㊂(一)名列‘党籍碑“对党人家族的影响党禁发生之前就有打压党人家族的先例㊂如蔡卞㊁蔡京㊁章惇等罗织同文馆狱,禁锢刘挚㊁梁焘子孙于岭南㊂‘续资治通鉴长编“载: (元符元年五月)辛亥,诏: 刘挚㊁梁焘据文及甫㊁尚洙等所供语言,偶逐人皆亡,不及考验,明正典刑,挚㊁焘诸子并勒停,永不收叙,仍各于原指定处居住㊂ [6]从刘挚之子刘跂的自述中亦可窥见当时刘氏家族境遇,其‘谢昭雪表“云: 然而先臣诸孤,终以屏废,阖门百口,益复幽囚㊂御瘴疠者十丧,隶臣妾者三岁㊂无罪且至于如此,大戮亦何以复加? [7]刘氏家族的遭遇只能算是被打压个案,但背后牵涉的人数是 阖门百口 ,可见党争对个别家族的发展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㊂崇宁党禁 对党人家族的惩措为何?据南宋史家杨仲良与彭百川等人记载,党禁期间,朝廷时常有针对个体或群体的惩处措施㊂个人时常随群体惩措,甚或有一人一议之 待遇 ,例多不举㊂其中,崇宁年间的大规模惩措尤令人为之侧目,可大致整理如下⑦:崇宁元年(1102)五月,已故元祐诸臣皆相应追夺官职,在世元祐诸臣子孙不得与在京差遣㊂八月,诏令元祐诸臣子弟毋得官京师㊂九月,分元祐诸臣章疏姓名为正邪各三等㊂贬韩忠彦㊁曾布官,贬曾肇㊁丰稷㊁陈瓘等于远州㊂蔡97‘北京社会科学“㊀2022年第1期京籍文彦博㊁苏轼㊁秦观㊁张士良㊁王献可等五类人,等其罪状,谓之奸党,请御书刻石于端礼门(首次立党籍碑∙∙∙∙∙∙)㊂崇宁二年(1103)正月,任伯雨㊁陈瓘等台谏官被贬远州,并除名勒停㊂三月,诏令党人亲子弟毋得擅到阙下㊂黄庭坚遭除名勒停㊂夺陈瓘之甥李阶出身而赐安忱,黜免黄定等十八人㊂四月,诏毁吕公著㊁司马光等元祐诸臣景灵西宫绘像㊂诏焚毁 三苏 及 苏门四学士 文集,及范祖禹‘唐鉴“㊁范镇‘东斋记事“㊁刘攽‘诗话“㊁僧文莹‘湘山野录“等㊂追毁程颐出身以来文字,除名㊂追夺王珪赠谥㊂七月,诏令责降人子弟毋得任在京及府界差遣㊂八月,贬韩忠彦㊁安焘㊁范纯礼等㊂八月,谏官石豫㊁朱绂㊁余深等言张商英应入元祐党籍,张商英罢职㊂九月,诏令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及有服亲为婚姻,内已定未过礼者并改正㊂诏令以御书元祐党人姓名刊石端礼门,并下外路州军,于监司长吏厅立石(第二次立党籍碑∙∙∙∙∙∙∙)㊂十一月,继续诏令禁元祐学术政事㊂贬元祐党人若干为宫观㊁岳庙官㊂十二月,诏令臣僚姓名有与元祐党人同者改名㊂崇宁三年(1104)正月,诏令上书邪等人毋得至京师㊂二月,诏王珪㊁章惇别为一籍,如元祐党㊂四月,尚书省勘会党人子弟,令不得擅到阙下㊂六月,诏重定元祐党人计三百零九人,刻石朝堂,且颁之州县,令皆刻石(第三次∙∙∙立党籍碑∙∙∙∙)㊂七月,诏令应入籍人父,并不得任在京差遣㊂十一月,大赦贬谪官员,除元祐党人及特殊贬官外,未量移者与量移㊂崇宁四年(1105)五月,除党人父兄子弟之禁㊂七月,诏夺元祐诸臣吕大防等十九人所管坟寺㊂七月,诏令羁管㊁编管人适当放还乡里㊂八月,诏令放归乡里者不得犯流刑以上罪或擅出州界㊂九月,大赦天下,内徙元祐党人,但不得至四辅畿甸㊂十二月,除范柔中㊁邓考甫不放还乡里,其余编管㊁羁管人放还乡里㊂崇宁五年(1106)正月,以星变诏群臣直言朝政阙失㊂诏许党人复仕籍,毁朝堂与地方元祐党人碑及石本㊁名册㊂大赦天下,除党人一切之禁,量移贬官若干,叙复元祐党籍刘挚㊁苏轼㊁任伯雨等百余人㊂可见,立碑前夕的党争态势已然十分恶劣,立碑之后的处罚则更严苛㊂各种惩措针对的人数众多,鱼龙混杂,正如陈长方评价元祐党籍名单,乃 蚖龙同在肆,玉石共沉河 [8]㊂党禁期间最严厉的惩措在崇宁元年至三年,稍后则有宽党禁之势㊂以上可从宏观上略见党禁对党人家族的负面影响,下面再分别从仕途㊁学术㊁交游㊁婚姻论述入籍党人所受境遇㊂1.仕途之阻党禁对党人的重要影响首先体现在仕途受阻,可分别从入籍党人自身与相关人员来论㊂入籍党人中,京官丐外或被贬遐荒者,俯拾皆是㊂随举一例,‘宋史㊃常安民传“记载监察御史常安民曾论章惇㊁蔡京朋党之奸,后 蔡京用事,入党籍,流落二十年 ㊂[9]党禁期间如此者甚多㊂据上可知,朝廷多次申饬:党人子弟不得与在京差遣㊁毋得擅到阙下㊁毋得任在京及府界差遣等等㊂除了党人子弟,还有党人之父会被牵涉,如有应入籍人父并不得任在京差遣的规定㊂党人子弟被废黜多年或废锢终身者所在多有,还有少数党人子弟因党禁入仕较晚㊂如入籍党人郑雍之子郑安恭,‘秘阁修撰郑公墓志铭“(郑安恭墓志铭)云: 盖公,元祐大臣尚书右丞公之子也,自党籍之祸起,子孙禁锢,几不容于时,故公晚而得仕 党禁稍开,始得以右丞(指郑雍)遗泽授承务郎㊂ [10]入籍党人的直系子弟受锢自不待言,非直系08‘元祐党籍碑“的面相与党人家族命运 崇宁党禁的家族视角解读的同姓同族竟然也会被累及㊂如江西丰城黄氏与分宁黄氏同出一族,因分宁黄庭坚入籍,丰城黄彦平(字季岑,号次山)亦受牵连㊂危素‘黄次山传“谓: 黄次山,字季岑,直龙图阁庭坚之族子㊂宣和九年,试国学第一,时方申禁元祐(原作 佑 ,径改)党人,以庭坚在党籍,故降次山第四㊂历信阳州教授㊁池州司理参军,召为太学录台臣,犹以党人学术论罢,久之党禁解,复其官㊂ [11]因士大夫婚姻网络,或有同姓同族与妻舅家族皆被卷入者㊂袁桷‘延祐四明志㊃周师厚传“载:周师厚,字敦夫,鄞人 娶范氏文正公女,生子曰锷,字亷彦㊂元丰二年进士,初仕为桐城尉 后知南雄,以言边事忤时相,入党籍,即退休于家 弟铢,崇宁二年进士,兄弟皆隐,乡人慕之 锷娶胡氏尚书右丞宗愈之女,再娶王翰林学士觌之女㊂妹适陈忠肃公瓘㊂蔡京作党籍碑,妇翁㊁舅甥俱入籍,后以为盛事焉㊂[12]上述周师厚之子周锷,即‘党籍碑“中 余官 类的周锷㊂周锷本人㊁第一任岳父胡宗愈㊁第二任岳父王觌,以及妹夫陈瓘,数人皆入党籍,说明党禁牵连之广㊂2.学术之禁绍圣年间,朝廷就下令禁止 元祐学术 , 崇宁党禁 时, 元祐学术 依旧是在禁之列,并且变本加厉㊂目前学界已有不少关于禁元祐学术的论述⑧,主要集中在历史㊁文学与哲学层面的探讨㊂盖因苏轼㊁黄庭坚与苏门四学士㊁程颐等元祐党人在文学㊁哲学上的巨大成就,故而现今研究北宋中晚期文学㊁哲学时,多有对他们面临的学术之禁的探讨,不赘述㊂3.交游之碍党人外贬荒州恶地或任闲职,自然会影响交游㊂前述党人子弟不得在京任官或擅到京城的规定,就从根本上断绝了他们与京官的直接交游㊂还有令放归乡里者不得擅出州界㊁流人不可出郊等规定,亦是画地为牢㊂举例而言,如‘宋史㊃王庠传“载: 时严元祐党禁,庠自陈: 苏轼㊁苏辙㊁范纯仁为知己,吕陶㊁王吉尝荐举,黄庭坚㊁张舜民㊁王巩㊁任伯雨为交游,不可入举求仕,愿屏居田里㊂ [13]此可见因与元祐党人交游而碍仕途㊂还有畏惧与党人交游的情况存在,程颐去世,张绎曾作‘祭文“,今见此‘祭文“后,附录有尹焞之言,云: 尹子(尹焞)曰:先生之葬,洛人畏入党,无敢送者,故祭文惟张绎㊁范域㊁孟厚及焞四人㊂乙夜,有素衣白马至者,视之,邵溥也,乃附名焉㊂盖溥亦有所畏而薄暮出城,是以后㊂ [14]友人畏惧受党争牵连而不敢给程颐送葬,此时已是党籍碑被毁㊁除党人之禁以后,在毁碑之后尚且有人如此畏惧,何况在未毁碑时的政治高压态势之下?4.姻亲之废党禁时期,党人子孙的婚姻也受到影响㊂前述规定宗室不得与元祐党人子孙及有服亲为婚姻,已定未过礼者须改正㊂这说明当时有党人子孙的婚姻因此得以作废㊂孙觌‘宋故左承议郎权发遣和州军州事傅公墓志铭“(傅谅友墓志铭)云: 崇宁初,钩党之祸作,异时元臣故老之子若孙㊁门生故吏㊁婚姻之家,皆被禁锢㊂ [15]此皆见党禁牵连甚广㊂除了仕途㊁学术㊁交游㊁婚姻受到负面影响,朝廷甚至还规定臣僚姓名有与元祐党人同名者必须改名,更见党禁之恶劣㊂(二)南渡后党人子孙对党籍碑的运用靖康元年解除党禁,赵宋南渡,高宗为党人平反,朝廷依据党籍碑确定昭雪名单㊂如果说崇宁时期名列党籍碑是一种被动接受,那么南渡之后,党人子孙对党籍碑却有了主动运用㊂1.党人子孙据党籍碑以受推恩南渡初期,朝廷许党人子孙陈乞恩例,党人子孙多有沾溉㊂但或有滥竽充数者,当时就有人提出异议㊂张纲有‘论党籍之家推恩泛滥札子“18‘北京社会科学“㊀2022年第1期说: 臣考之党籍见于石刻者三百余人,前后推恩已多,而来者不止,递相援例,无有限极 臣以谓党籍之家固宜有以优恤之,但不可不为限制㊂ [16]除了张纲,当时还有张绚㊁范直方等人坚持要甄别党籍名录,以免鱼目混珠㊂如范直方‘乞甄别元祐党籍奏“(奏章名称据曾枣庄等编‘全宋文“所拟)云: 朝廷旌别淑慝,大开党禁,以风动天下㊂凡隶名石刻之人,皆蒙追录,此千载盛德之举也㊂然而其间贤否是非,未免混殽 以至今日,子孙又从而借口,侥觊恩典,幸门一启,流风靡靡,虽故家遗族,未免衒鬻希进,伤教败俗,莫此为甚㊂ [3]朝廷既然允许乞恩,不少党人子孙特蒙擢用,直至多年之后,仍有人据‘党籍碑“以谋恩典㊂周必大‘朝散大夫直显谟阁黄公石(黄石)墓志铭“(淳熙四年1177)载: 会蜀人苏森乞用元祐党籍恩补官,右相欲与之,公言: 绍兴六年虽许补官,寻以伪冒,故八月才令免解㊂既克前勅矣㊂ 右相滋不悦,公遂引去㊂ [17]这里的蜀人苏森,据周必大说是曾入党籍的苏辙的第四代孙,‘同诸司列荐陈自修苏森奏状“(绍熙三年1192)云: 又宣义郎通判潭州苏森,文定辙四世孙,开爽练达,恪守家法㊂ [18]如苏森者当非个案㊂魏了翁‘杨君(杨庆崇)墓志铭“(嘉定二年1209)谓: 君之王父元符末应诏上书,崇宁二年编入党籍㊂中兴之初,诏书数下,录元祐党人及元符上书姓名,既宠秩之,又禄其子孙㊂绍兴之元,天子祀明堂㊁肆眚,凡元符三等人,悉依元祐党人恩数,尤为著明,士多有沾丐者,蜀顾以远见遗㊂幸世载贤德,不爵而贵㊂ [19]此处墓主杨庆崇的 王父 杨恂,未见于309人版‘党籍碑“之列,可能是入元符上书邪等禁之列的党人,此亦在朝廷允许陈乞恩例之列㊂苏森㊁杨庆崇的事例,说明川蜀之地的党人子弟离朝廷较远,因而 以远见遗 ,所以部分党人子孙本着患不均的想法,递相援例,陆续乞恩㊂2.党人子孙记党籍碑事以扬祖德南渡后,党人得以昭雪,子孙不再讳言父祖辈曾入党籍,反而多有争先阐扬之事㊂他们记录党籍碑事件,暗喻政治褒贬态度,体现了党人子孙的舆论反攻㊂如‘党籍碑“中有与苏轼等人同列 曾任待制以上官 的马默,其孙马纯南渡后宦游不偶,避居永嘉,撰笔记‘陶朱新录“,末尾附录‘党籍碑“,碑文前后皆有按语㊂首以按语云 元祐党籍凡三著,仆家旧有‘元祐奸党碑“㊂建炎间,吕元直作相,取去最后者也,其间多是元符间臣僚㊂文曰 ,尾又云 此两浙常平司所立碑,时天下监司郡守皆立之,后星变,遂毁 ㊂[20]吕颐诰(字元直)在相位时,有司取走马纯家藏的党籍碑名录,说明当时部分党人家族有意保存此碑㊂又如曾纡与父曾布㊁叔曾肇同入‘党籍碑“,曾纡外孙王明清在‘挥麈录“亦不讳言外祖曾纡坐钩党之事,反以此为荣,兹不赘引㊂3.党人子孙重刻党籍碑以扬祖德党人子孙还重立党籍碑,如沈暐与梁律重刻此碑㊂沈暐利用家藏拓本重刻此碑,并自跋云:元祐党籍,蔡氏当国实为之㊂徽庙遄悟,乃诏党人出籍㊂高宗中兴,复加褒赠及录其子若孙㊂公道愈明,节义凛凛,所谓诎于一时而信于万世矣 余官第六十三人,乃暐之曾祖父也,后复官终提点杭州集真观,赠奉政大夫㊂暐幸托名节后,敬以家藏碑本镵诸玉融之真仙岩,以为臣子之劝云㊂[21]诎于一时而信于万世 ,显示出党人子孙群体艳羡自豪之意㊂需要提及的是,虽然南渡朝廷颁布推恩,但奖励措施却不及南渡前党禁的惩处力度大,兴党禁时处罚异常严厉,涉及人数众多,平反时,却奖不及惩㊂㊀㊀五㊁个案分析:以东莱吕氏㊁南丰曾氏㊁贡川陈氏为例㊀㊀之所以选择名列‘党籍碑“的东莱吕氏与南28。
崇德向善,敬事而信--《元祐党籍碑的刻工故事》解读
崇德向善,敬事而信--《元祐党籍碑的刻工故事》解读
《元祐党籍碑的刻工故事》是一篇关于《元祐党籍碑》的文章,其中提到了崇德向善和敬事而信的概念。
崇德向善是指对德行的尊敬和追求。
在《元祐党籍碑》中,这个概念被用来形容刻工为了保留历史记录而不顾自己的安危。
敬事而信是指对事物的尊敬和信任。
在《元祐党籍碑》中,这个概念被用来形容刻工为了保留历史记录而不顾自己的名誉。
在整篇文章中,这两个概念都被用来形容刻工为了保留历史记录而不顾自己的利益。
这表明,刻工是一个具有崇德向善和敬事而信的人,愿意为了保留历史记录而付出自己的努力。
元祐党籍碑名词解释
元祐党籍碑名词解释
元祐党籍碑,俗称元祐党人碑。
是宋朝新旧党争中旧党309人的名册,这309人被新党排斥,列名于碑,或囚或贬,子孙代代不许为官。
宋崇宁四年(1105年),宋徽宗赵佶听信宰相蔡京主张,将元祐年间反对王安石新法的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苏辙、苏轼等旧党309人,列为元祐奸党,立碑于端礼门,而后又下令在全国刻碑立石,以示后世,此碑叫作元祐党籍碑。
隔年,由于朝野反对,徽宗又下诏将元祐党籍碑摧毁。
九十三年之后,当年被列为元祐党人之一梁焘的曾孙梁律,根据家藏碑刻拓本重新刻制了一块碑,它是现存唯一的一块元祐党籍碑。
碑名“元祐党籍”字样为宋徽宗的“御笔”;碑序和党人姓名为蔡京所书,都是难得的书法佳品。
皇帝嗣位之五年,旌别淑慝,明信赏刑,黜元佑害政之臣,靡有佚罚。
乃命有司,夷考罪状,第其首恶与其附丽者以闻,得三百九人。
皇帝书而刊之石,置于文德殿门之东壁,永为万世臣子之戒。
又诏臣京书之,将以颁之天下。
臣窃惟陛下仁圣英武,遵制扬功,彰善瘅恶,以昭先烈。
臣敢不对扬休命,仰承陛下孝悌继述之志。
司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蔡京谨书。
谈广西的《元祐党籍》石刻
谈广西的《元祐党籍》石刻1. 引言1.1 介绍《元祐党籍》石刻《元祐党籍》石刻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元祐村,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见证。
这座石刻始建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共有长17米、高2米的两块条石,内容主要记载了当时元祐县境内的党员名单及其职务分布情况。
石刻采用隶书刻写,雕刻精美,内容详实,文字清晰可辨,对于研究宋代政治组织和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元祐党籍》石刻是广西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宋代党籍石刻,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还是研究宋代地方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
通过对这一石刻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的政治组织和官员任职情况,揭示出宋代政治体制的一些特点和变化。
该石刻的发现和研究,为我们展示了宋代地方政治组织的特点和变迁,对于了解和研究广西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保护和传承这一石刻,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背景和相关历史背景广西的《元祐党籍》石刻是一处珍贵的历史文物,它记录了宋代元祐年间(1086-1093年)的党籍情况。
这些石刻位于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岑山乡元祐村,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在宋代,党籍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政治组织形式,用于管理地方社会,保持政权的稳定。
《元祐党籍》石刻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政治组织结构和社会形态。
据研究人员介绍,这些石刻是由当地官吏委托雕刻而成,内容详实,包括了党员姓名、家族关系、职务聘任和职能分工等信息。
这些石刻的发现,为研究宋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些石刻的雕刻工艺精湛,文字清晰,让人感受到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
通过研究《元祐党籍》石刻,可以了解宋代政治组织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政治、社会和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对于广西地区的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这些石刻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保护这些石刻,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和传承历史文脉意义重大。
智慧树答案观石读史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观石读史”的对象是()。
答案:石刻和碑刻2.碑刻和石刻的基本属性为()。
答案:民间文献3.目前全国仅存的元祐党籍碑保存在何处?答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4.碑刻和石刻的基本解读方式包括()。
答案:非文本解读;文本解读5.当前为什么要加强观石读史?答案:改变学习方式的需要;历史教育创新的需要;提升文化竞争力的需要;传承民族优秀传统的需要第二章1.一般认为,中国石刻历史起源于()答案:史前时期2.北宋建筑学家李诫的经典之作的书名是()答案:营造法式3.我国东汉晚期一座著名的家族祠堂——武梁祠坐落于今天哪个市内()答案:济宁4.现存最早的汉代石阙是西汉居摄年间的()答案:《李业阙》5.当下加强石刻保护的方法包括哪几种()答案:加强立法保护;数据化保护方法;科学保护修复技术6.秦始皇巡游留下的刻石有()答案:泰山石刻;会稽石刻;峄山石刻;琅邪石刻第三章1.文本中也存在许多非文本因素,对吗?答案:对2.非文本解读比文本解读相对容易,因为不受文字的限制,这观点是否正确?答案:错3.寓意“喜上眉梢”的石刻,通常出现在下列哪些地方?答案:戏台;祠堂4.寓意“连中三元”的石刻,通常出现在下列哪些地方?答案:学堂;庙宇5.碑刻非文本解读的技巧主要有:答案:根据时代特征进行解读;结合民俗风情进行解读;综合各种材料进行解读;根据周围的环境进行解读第四章1.《岑氏宗亲世系》石刻族谱具有哪些价值?答案: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研究价值;历史价值2.新中国建立之后,字辈随之消失。
答案:错3.下列哪些是族谱的功能?答案:明辨世系;寻根留本;确定字辈4.我国古代设立谱局是专门()。
答案:民间修谱5.我国民间修谱是从明清时期开始兴起,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案:错6.根据记载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族谱分为()。
答案:坟谱;祠谱;民间族谱;皇室族谱第五章1.客家人能够利用多种方法来协调与周边族群的关系,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案:对2.客家是汉民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案:对3.灯田出租的收入一般会用于举办()。
冢中枯骨诗词
冢中枯骨诗词
1.《观元祐党籍碑》——刘克庄:
1.原文:岭外瘴魂多不返,冢中枯骨亦如刑。
稍宽末后因奎宿,
暂仆中间得彗星。
蚤日大程知反覆,莫年小范要调停。
书生
几点残碑泪,一吊诸贤地下灵。
2.注释:
1.“岭外”:指五岭以南地区。
2.“冢中枯骨”:犹言死人,用以讥讽志气卑下、没有作
为的人。
这里可能是借指在政治斗争中失势或已去世
的人。
3.“奎宿”:星宿名,古人认为奎宿主管文运等,这里可
能有相关的寓意。
4.“彗星”:在古代常被视为不祥之兆,此处可能暗示某
种不好的事件或变故。
3.译文:在五岭以南瘴气弥漫的地方,很多人一去不返,而那
些已逝去的人(或失势之人)也如同遭受刑罚一般。
后来情
况稍微宽松些是因为奎宿的影响(一种较为隐晦的说法),
中间曾有过像彗星出现般的变故(指不好的事件)。
早年大
程(可能指程颐等理学家)的学说就有反复争议,晚年小范
(可能指范仲淹等)想要进行调停。
书生对着残碑流下几滴
眼泪,以此来凭吊诸位贤人的在天之灵。
2.《戊辰谒伯祖惠阳使君坟三绝其一》——林希逸:
1.原文:谁道败墙荒草里,冢中枯骨昔金章。
一山双脉两翁藏,
最久凋零长一房。
2.注释:
1.“金章”:古代官员的金印或金鱼袋等象征身份地位的
物品,这里代指曾经的荣耀或高贵的身份。
3.译文:谁能想到在这破败的墙垣和荒草丛生的地方,坟墓中
的枯骨曾经是拥有高贵身份(佩戴金章)的人。
一座山中有两条山脉,两位先辈埋葬于此,其中一房人凋零得最为长久。
北宋蔡京《元祐党籍碑》
北宋蔡京《元祐党籍碑》蔡京《元祐党籍碑》《元祐党籍碑》为北宋刻⽯,亦称《元祐党⼈碑》、《元祐奸党碑》。
宋徽宗即位后,听蔡京之⾔,将哲宗元祐中任职、曾对王安⽯《新法》不满的⼤⾂数百⼈列为“元祐奸党”,并将其名单刻⽯,颁布全国。
这就是有名的《元祐党籍碑》。
共有三种:⼀,崇宁元年(1102)徽宗赵佶正书,刻于内府端礼门。
未⼏即毁。
⼆,崇宁⼆年(1103)蔡京书,勒令诸州据以刊⽯,次年亦奉诏毁。
三,崇宁三年(1104)刻于朝堂。
正书,⽆书⼈姓名,已毁。
碑⽂列司马光、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等309⼈为奸党,亦毁。
今传世者,惟⼴西壮族⾃治区有两刻⽯:⼀在桂林龙隐岩⽯壁间,为庆元四年(1198)戊午梁律刊,后有吉州饶祖芫跋,字较⼤,⽯已剥落,且被镌刻⼋分书已漫漶三分之⼀;另⼀,在融县真仙岩壁间,系嘉定四年(1211)沈 重刻,下有 跋。
沈 乃“党籍”中列名的沈千之曾孙,家藏有此碑旧拓。
《⾦⽯萃编》云:“赵佶、蔡京书法,皆为⼀代⾼⼿,以书法故,此碑⾃未可以⼈以事全废也。
”《元佑党籍碑》碑⽂:皇帝嗣位之五年,旌别淑慝,明信赏刑,黜元佑害政之⾂,靡有佚罚。
乃命有司,夷考罪状,第其⾸恶与其附丽者以闻,得三百九⼈。
皇帝书⽽刊之⽯,置于⽂德殿门之东壁,永为万世⾂⼦之戒。
⼜诏⾂京书之,将以颁之天下。
⾂窃惟陛下仁圣英武,遵制扬功,彰善瘅恶,以昭先烈。
⾂敢不对扬休命,仰承陛下孝悌继述之志。
司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蔡京谨书。
元佑奸党⽂⾂曾任宰⾂执政官司马光故⽂彦博故吕公著故吕⼤防故刘挚故范纯仁故韩忠彦故曾布梁焘故王岩叟故苏辙王存故郑雍故傅尧俞故赵瞻故韩维故孙固故范百禄故胡宗愈故李清⾂故刘奉世范纯礼安焘陆佃故黄履故张商英蒋之奇故曾任待制以上官苏轼故刘安世范祖禹故朱光庭故姚勔故赵君锡故马默故孔武仲故孔⽂仲故吴安持故钱勰故李之纯故孙觉故鲜于侁故赵彦若故赵卨故王钦⾂故孙升故李周故王汾故韩川故顾临故贾易吕希纯曾肇王觌范纯粹吕陶王古丰稷张舜民张问故杨畏邹浩陈次升谢⽂瓘岑象求故周⿍徐绩路衡昌故董敦逸故上官均叶涛故郭知章杨康国龚原朱绂叶祖洽朱师服余官秦观故黄庭坚晁补之张⽾吴安诗欧阳棐刘唐⽼王巩吕希哲杜纯故张保源孔平仲衡钧兖公适故冯百药周谊孙琮范柔中邓考甫王察赵峋封觉民故胡端修李杰李贲赵令畤郭执中⽯芳⾦极⾼公应安信之张集黄策吴安逊周永徽⾼渐张夙故鲜于绰吕谅卿王贯朱纮吴朋故梁安国王古苏迥檀固何⼤受王箴⿅敏求江公望曾纡⾼⼠育邓忠⾂故种师极韩治都贶秦希甫钱景祥周綍何⼤正吕彦祖梁宽沈千曹兴宗罗⿍⾂刘勃王拯黄安期陈师锡于肇黄迁莫佒正许尧辅杨朏胡良梅君俞寇宗颜张居李修逄纯熙⾼遵恪黄才曹盥侯顾道周遵道林肤葛辉故宋寿岳王公彦王交张溥许安修刘吉甫胡潜董祥扬瓌宝倪直孺蒋津王守邓允中梁俊民王阳张裕陆表民叶世英谢潜陈唐刘经国汤戫故司马康故宋保国故黄隐毕仲游常安民汪衍余爽郑侠常⽴程颐唐义问故余卞李格⾮陈瓘任伯⾬张庭坚马涓孙谔故陈郛朱光裔苏嘉龚夬王回故吕希绩故吴俦故欧阳中⽴故尹材故叶伸故李茂直吴处厚故李积中商倚故陈祜虞防李祉李深李之仪范正平曹盖杨綝苏昞葛茂宗刘谓柴衮洪⽻赵天佐李新扈充故张恕陈并洪刍周锷萧刓赵越滕友江洵⽅适许端卿李昭玘向紃陈察钟正甫⾼茂华杨彦璋廖正⼀李夷⾏彭醇梁⼠能武⾂张巽李备故王献可故胡⽥马谂王履故赵希夷任濬郭⼦旂钱盛赵希德王长民李永故王庭⾂吉师雄李愚吴休复故崔昌符潘滋⾼⼠权李嘉亮李珫刘延肇姚雄李基内⾂梁惟简故陈衍故张⼠良梁知新故李倬故谭扆窦钺赵约黄卿从冯说曾焘苏舜民杨偁 梁弼陈恂张茂则故张琳裴彦⾂李偁故阎守懃王绂李穆蔡克明王化基王道邓世昌郑居简张祜王化⾂为⾂不忠曾任宰⾂章敦王珪。
桂林石刻《元佑党籍》
作者: 陈乐素
出版物刊名: 学术研究
页码: 63-71页
主题词: 党人;桂林石刻;党籍碑;司马光;太皇太后;蔡京;岭南文化;积极作用;中原文化;徽宗
摘要: <正> 一九八二年我写过《流放岭南的元祜党人》一文,论述北宋绍圣、元符以及崇宁年间,先后被作为“元祐奸党”流放岭南的一些历史人物,他们历尽艰苦流离的情景,以及他们在贬所生活中传播了中原文化,对促进岭南文化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本文则继前作,路
述“元祐党籍”和几个《元祐党籍碑》的历史发展,桂林石刻《元祐党籍》的历史价值,并及与它互为补充的融水《元祐党籍碑》。
一、“元祐党人”之称元祐党这一党名,不是自称的,而是被强加的。
北宋元丰八年(1085)三月,神宗死后,哲宗继位,是年方十岁的孩子,由太皇太后高氏,他的祖母,垂帘同听政,实际。
崇德向善,敬事而信——《元祐党籍碑的刻工故事》解读
崇德向善,敬事而信——《元祐党籍碑》在很久很久以前,宋徽宗做皇帝的时候,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等人为重臣,他们权倾朝野、相互勾结、陷害忠良、欺压百姓。
老百姓每天小心翼翼地过日子,还是躲不了被飞驰的马车撞死,被重型牛车碾死,被马车车夫用杀猪刀捅死。
一向就爱多嘴的苏东坡看不下去了,写了点诗文发了点牢骚,就被全国各地地贬来贬去。
有时候他走得好好的就被官兵带走入狱了。
后来蔡京他们一合计,索性定个性吧,这样好追究。
于是,以苏东坡为首,连同司马光、文彦博、黄庭坚、秦观等三百零九人被列为奸党,他们的名字被刻在石头上颁布天下。
因为是在元佑年间,这块石头就叫做元祐党籍碑。
就在蔡京等人看着石碑露出满意的笑容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一道雷劈下来,把这块有着历史新征程意义的元祐党籍碑击中了。
宋徽宗听说后大惊,心想雷击石碑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于是赶紧下诏把石碑毁了。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宋江、方腊宣布造反。
不久金兵南下攻宋。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金太宗下诏废徽、钦二帝,贬为庶人,北宋灭亡。
这块石碑是那么地不吉利,它坏掉之后人们把它丢的远远的,怕它再被雷劈了再亡个国什么的。
听说现在元祐党籍
碑还剩下三块,散落在不同的地方,一块在广西桂林市东七星山瑶光峰下的龙隐岩,一块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真仙岩,一块在江苏吴江市七都镇的格林乡村公园。
元祐党籍碑的刻工故事读后感
元祐党籍碑的刻工故事读后感
北宋有这样一块碑:立碑的人希望碑上的人都被斩尽杀绝,永志耻辱。
而碑上人的后代却以碑上有自己祖宗的名字为荣,在原碑被毁后,还重新摹刻以为显荣。
在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正月,天空出现彗星,电闪雷鸣,一声霹雳将文德殿东墙上的元祐党人碑劈为两半。
宋徽宗大惧,他以为这是上天的震怒,于是在深夜时分偷偷命人将此碑彻底损毁。
宰相蔡京知道后,十分懊恼,却大言不惭地说道:“此碑可毁,但碑上的人名则当永志不忘!”
的确,这块石碑上所记的许多人被后世永志不忘,但却不是以蔡京这些群小之辈所希望的那种方式被永志不忘。
很多年以后,这碑上的人的后代都以自己的祖先的名字被刻在碑上而无比自豪,向人夸耀。
《元祐党籍碑》小考
作者: 文武
出版物刊名: 学术论坛
页码: 4-4页
主题词: 党籍碑;宋徽宗;司马光;史书记载;宋哲宗;矛盾斗争;统治集团;时元;碑刻;日食
摘要: <正> 在桂林的龙隐洞中,有一块南宋宁宗庆元年间刻立的《元祐党籍碑》。
这件碑刻,是当时的统治集团內部矛盾斗争的实录 杂谖颐茄芯苛私獾笔钡纳缁嶙纯龊屯持握吣诓康呐杀鸲氛?颇有裨益。
史书记载:“时元祐群臣眨窜死徙略尽,京犹未惬意,命等其罪状,首以司马光,目曰奸党。
刻石文德殿门,又自书为大碑,徧班郡国??元符末以日食求言,言者多及熙宁、绍圣之政,则又籍范柔中以下为邪等。
凡名在两籍者三百九人,皆锢其子孙,不得官京师及近句。
”(《宋史》卷四百七十二)这段记载说的是: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四年(公元一一○五年),蔡京为相时,将宋哲宗。
元祐党籍碑的立毁与版本源流———兼论元祐党籍名录的变更
人物王 安 石、 司 马 光 相 继 去 世ꎬ 党 争 并 未 停
专权的蔡京先后数次炮制出元祐党籍碑
[ 1]
广义概念ꎬ 涉及的党人身份冗杂ꎬ 其以元祐旧
[ 收稿日期] 2017-12-04
[ 作者简介] 罗昌繁 (1984- ) ꎬ 男ꎬ 湖北五峰人ꎬ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北宋党争视域下石刻文献的多元观照” (15CZW037)
午相差一天ꎮ 可能是先定党籍在六月丁巳ꎬ 诏
官ꎬ 显有名 德ꎬ 合 依 累 降 指 挥 推 恩 之 人ꎬ
令刻 石 在 翌 日 的 六 月 戊 午ꎬ 故 记 载 时 间 略 有
并余 人 各 项 开 具ꎬ 限 五 日 具 状 闻 奏ꎮ” 今
不同ꎮ
具下项 须 至 奏 闻 者:
« 宋史 徽 宗 本 纪» 载 首 次 立 碑 与 第 三 次
记录 第 二 次 立 碑 涉 及 的 人 数ꎮ 关 于 崇 宁 元 年
七人ꎮ”
记载有 异ꎬ 主 要 有 120 人、 119 人、 117 人 三
者ꎬ 共有二本ꎬ 一 本 计 九 十 八 人ꎬ 一 本 计
«宋 史 徽 宗 本 纪 »ꎬ 李 埴 « 皇 宋 十 朝 纲
人者系是崇宁初年所定ꎬ 多得其真ꎮ 其后
元祐党籍碑的立毁与版本源流———兼论元祐党籍名录的变更
推恩指挥ꎮ 所有今来臣寮上言许子孙陈乞
京共事ꎬ 因论事忤蔡京而被贬ꎮ 张纲亲身经历
恩例次数ꎬ 伏乞付三省措置施行ꎮ 谨录奏
过党 籍 碑 的 立 毁 过 程ꎬ 故 而 他 的 记 载 值 得 信
« 皇朝编年纲目备要»
、 吕中 « 大事记讲
添入党籍ꎬ 冗杂 泛 滥ꎬ 增 至 三 百 九 人ꎮ 看
元佑党籍碑的刻工故事 感想
元佑党籍碑的刻工故事感想宋朝的元祐党籍碑拓本,这一份“黑名单”,就是关于当时党争的很好直接史料,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一些很动人的小故事。
所谓元祐党籍碑,是蔡京对付司马光等人的。
他拟就了一批异己者的名单,称为奸党,诏书颁行天下,要各地依据这名单刊石立碑,以资惩戒。
被列入奸党名籍上的,除了司马光以外,还有苏东坡、黄山谷等人。
这些人被列为奸党,实在是莫须有的事。
尤其是苏黄的诗文书法,当时正为许多人所爱戴,他们的文名妇孺皆知,因此州县奉诏来刊刻这一份名单时,有些刻石的工匠见到苏东坡等人也被称为奸党,忿忿不平,拒绝参加刊刻工作,或是请求刻成之后不要刻上刻工的姓名,可说是有关元祐党籍碑的最动人的小故事。
宋人王明清《挥麈录》载:“元祐党祸时,九江有碑工李仲宁,刻字甚工,黄太史题其居曰琢玉坊。
崇宁初,诏郡国刊元祐党籍姓名,守使仲宁刊之。
仲宁曰,小人家贫窭,止因开雕苏内翰黄学士词翰,遂至饱暖,今日以奸人为名,诚不忍下手。
守义之曰,贤士大夫之所不及也。
馈以酒食,而从其请。
”又有一则,见《宣和遗事》卷上:蔡京除左丞相后,“诏书颁行天下,将元祐贤臣籍做奸党,立石刊刻姓名。
时诏旨至长安立石,有石匠姓安名民者覆官道,小匠不知朝廷刻石底意,但听得司马温公,海内皆称其正直忠贤,今却把做奸邪,小匠故不忍刻石。
官司怒,要行鞭挞,安民泣道,小匠刻则刻也,官司严切,不敢推辞,但告休镌安民二字于石上,怕得罪于后世。
官吏闻之惭愧。
”金古良的《无双谱》画传,有一幅安民的画像,郑振铎先生曾选入他所编辑的《中国版画史图录》中。
所画的是一个短衣中年男子,虽然事实上不过是想象的,但想到了他的这个故事,也令人对之有肃然之意。
像旁附有射唐氏所题的像赞,赞曰:安石工,停刀往复看碑中,姓名虽然不尽识,奈何并及司马公。
我公正直闻四海,稽首泣告长安宰,但求免留安民名,民虽下贱心自在,传之后世恐得罪。
这些树立各州县的党籍碑,后来在蔡京失败后,下令毁弃,甚少拓本流传,广西梧州还存有一块翻刻的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