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海燕》教案

合集下载

《海燕》高尔基-原文及教案

《海燕》高尔基-原文及教案

《海燕》高尔基-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海燕》全文;(2)能够分析高尔基的写作手法及表达技巧;(3)能够解读文本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3)学会通过课文学习,提炼人生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信仰;(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海燕》的主题思想;(2)分析高尔基的写作手法及表达技巧;(3)感悟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层含义的解读;(2)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高尔基的生平和作品;(2)激发学生对《海燕》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2)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3)学生跟读,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主题思想;(2)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4. 写作手法讲解:(1)教师讲解高尔基的写作手法及表达技巧;(2)学生举例分析,加深理解;(3)教师布置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写作手法。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交流心得;四、作业布置:1. 背诵课文;2. 写一篇关于《海燕》的读后感;3. 课后阅读高尔基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写作风格。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海燕》这篇佳作。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将《海燕》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如《海鸥》、《海浪》等;(2)学生分析不同作品间的异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海燕》高尔基原文及教案

《海燕》高尔基原文及教案

《海燕》高尔基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海燕》,使学生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加深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通过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海燕》的阅读与理解。

2. 高尔基生平及创作背景的介绍。

3. 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及在《海燕》中的体现。

三、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课文《海燕》的主题思想和深刻内涵。

2. 分析高尔基通过《海燕》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历史背景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3.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介绍高尔基生平及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现实主义文学。

2. 第二课时:阅读课文《海燕》,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文学魅力,体会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3. 第三课时:分析课文,讨论《海燕》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写作手法,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4. 第四课时: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海燕》的深刻内涵,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 第五课时: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分组讨论的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通过课后作文或读后感,评估学生对《海燕》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的理解程度。

3. 通过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认知,评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的认识。

七、课后作业1. 阅读高尔基的其他作品,如《童年》、《在人间》等,对比《海燕》的写作风格和主题思想。

2. 写一篇关于《海燕》的读后感,不少于500字,内容包括对作品的欣赏、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个人的感悟。

八、教学资源1. 高尔基的生平介绍资料。

2. 现实主义文学的相关理论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课件。

4. 课文《海燕》的文本。

《海燕》高尔基原文及教案

《海燕》高尔基原文及教案

《海燕》高尔基-原文及教案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高尔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掌握《海燕》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

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高尔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分析《海燕》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探讨《海燕》的主题思想和文学价值。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批评。

第二章:作者简介2.1 高尔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高尔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背景。

分析高尔基的创作动机和文学成就。

2.2 高尔基的其他作品介绍高尔基的其他重要作品,如《母亲》、《海市蜃楼》等。

分析这些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第三章:故事情节分析3.1 《海燕》的故事情节概述概括《海燕》的主要情节和事件。

分析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3.2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分析主人公海燕的形象特点和性格特征。

探讨其他重要人物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第四章:主题思想探讨4.1 《海燕》的主题思想概述探讨《海燕》所表达的主要思想和价值观。

分析作品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批判和反思。

4.2 作品与现代社会的联系探讨《海燕》与现代社会的相关性和启示。

分析作品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第五章:文学鉴赏与批评5.1 文学鉴赏方法介绍介绍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来欣赏《海燕》。

5.2 文学批评与评价鼓励学生提出对《海燕》的个人看法和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文学批评和讨论。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预习《海燕》原文,对作品有初步了解。

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图片、视频等。

6.2 课堂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海燕》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扮演作品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问题解答: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第七章:教学评价7.1 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参与情况。

《海燕》优秀教案(精选7篇)

《海燕》优秀教案(精选7篇)

《海燕》优秀教案(精选7篇)《海燕》优秀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燕》优秀教案(精选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海燕》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和品味作品形象及其深刻内涵。

2、体会、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多种手法。

3、体验和培养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1、赏析海燕形象,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

2、在反复诵读中,揣摩作品的语言和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疏通文意,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课文。

2、搜集高尔基的有关资料。

3、教师准备录音带,录音机,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悟,赏析海燕形象。

教学步骤:一、导入美文。

介绍《海燕》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它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高尔基所写的一首散文诗。

它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

自问世以来,它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

它的读者,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年龄、性别、种族。

它属于过去、属于未来、属于全世界。

它是美的典范之作。

二、整体感悟。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或者播放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听读时不看书,凝神细听。

2、学生交流听后感受,谈自己在听读时候的所感所想。

3、学生再进一步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和讨论:这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散文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

以时间为序,文章着重刻画了几个场面?在不同的场面中海燕都有些什么样的表现?讨论明确:(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幅场景画面以及相关文字)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画面: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

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

暴风雨即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海燕》高尔基教学设计(通用5篇)

《海燕》高尔基教学设计(通用5篇)

《海燕》高尔基教学设计(通用5篇)《海燕》高尔基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正确概括海燕的形象特点。

2、能结合时代背景探究作品的象征意义,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3、能学习__的写法,托物寓意。

【教学重点】感受海燕形象,体味作品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一、师生互动,短信导入1、师生互说新年最快乐的事。

教师托物寓意,短信祝语:在新的一年里,愿你是无言的大山,愿你是潺潺的溪流,愿你是峭崖上的青松,……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寓意:祝愿大家做一个象大山一样沉稳踏实的人,做一个象溪流一样快乐活泼的人,做一个象青松一样顽强执着的人。

2、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初读──读准读顺1、教师启发朗读。

明确朗读要求:读准确,读流利。

2、学生自由诵读。

3、教师巡回指导。

三、选读──感受形象1、感受海燕活动的环境气氛:⑴请你读出描写海燕所处自然环境(即海面景象)句子,在朗读中感受海燕活动的环境气氛。

要求:快速筛选信息,准确、流利。

(对上一环节是否读准读顺的检测)⑵学生筛选语句并朗读。

⑶讨论交流,学生朗读所筛选句子。

⑷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所感受到的海面景象?2、初步感受海燕形象:⑴身处这样险恶的环境,海燕的表现又是怎样的?请找出描写海燕的画面,通过朗读概括说说海燕的形象。

⑵教师出示示例,学生听朗读录音,感悟通过读出重音、停顿从而读出海燕勇敢、自信、乐观的形象。

⑶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另两幅画面,朗读并感受。

⑷班内交流。

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齐读、推荐读等形式)朗读,学生互评。

⑸学生以“我读出了这是_____的海燕”说说自己感受到的海燕形象。

3、深入体会海燕精神的可贵:⑴比较风平浪静中的海燕图和暴风雨来临前的海燕图,你更欣赏哪一种情景中的海燕形象?为什么?⑵讨论交流,体会越是在险恶的环境中,越能突出海燕勇敢无畏、乐观、坚定的品格。

⑶请你以“海燕,我想对你说”的形式,表达你的内心感受。

高尔基《海燕》的教案

高尔基《海燕》的教案

高尔基《海燕》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尔基及其作品《海燕》的相关背景知识。

2. 通过分析《海燕》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认识。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通过讨论和写作,激发学生对生活、理想的思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高尔基生平及其创作《海燕》的背景。

2. 作品梗概:概括作品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3. 艺术特色分析:现实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及其在《海燕》中的体现。

4. 人物形象解析: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海燕、母亲等,探讨其性格特点和命运。

5. 主题探讨:作品对生活、理想的反映和启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高尔基及其作品《海燕》的相关背景知识;作品的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探讨。

2. 教学难点:现实主义文学的手法在《海燕》中的具体体现;对作品主题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高尔基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分析作品艺术特色和人物形象。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关系。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高尔基及其作品《海燕》的背景,阅读作品梗概。

2. 第二课时: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解读人物形象。

3. 第三课时:讨论作品的主题思想,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高尔基及其作品《海燕》的背景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作品艺术特色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

3. 学生对作品主题思想的探讨和思考。

七、教学资源1. 高尔基《海燕》原文。

2. 高尔基生平介绍资料。

3. 现实主义文学相关理论资料。

4. 参考读物:其他高尔基作品或其他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八、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阅读作品时,注意细节描写,感受人物情感。

2.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入思考作品中的生活哲理。

3.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扩大阅读面,提高文学素养。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海燕》高尔基原文及教案

《海燕》高尔基原文及教案

《海燕》高尔基-原文及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海燕》是俄国著名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创作的一篇散文诗,发表于1901年。

作品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只勇敢、智慧、坚定的海燕,它勇敢地挑战暴风雨,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象征。

通过学习本课程,让学生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感受海燕的艺术形象,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3)分析海燕的艺术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1.2.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海燕勇敢、智慧、坚定的精神品质;(2)领会作品所传达的无产阶级革命信念;(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

第二章:作者及背景介绍2.1 作者简介马克西姆·高尔基(18-1936),俄国著名作家、评论家、戏剧家、诗人。

生于贫苦家庭,幼年丧父,被迫独自谋生。

后来加入革命运动,投身文学创作,成为俄国文学的重要代表。

作品主题广泛,既有对贫苦人民的关爱,也有对上层社会的批判。

2.2 创作背景《海燕》创作于1901年,正值俄国革命前夕。

作品通过对海燕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期望和信念。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产阶级斗争日益激烈,海燕的形象成为革命者勇敢面对困境、坚定信念的象征。

第三章:课文朗读与解析3.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海燕的形象和作品的语言魅力。

在朗读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韵律、节奏和情感变化。

3.2 课文解析3.2.1 海燕的形象分析(1)外形特点:课文描绘了海燕的外形特征,如“黑色的羽毛”、“透明的翅膀”等,引导学生通过这些细节描绘出海燕的形象。

(2)精神品质:海燕勇敢、智慧、坚定,面对暴风雨毫不畏惧,引导学生分析海燕的精神品质,并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榜样。

九年级语文下册《海燕》教案精选范文三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海燕》教案精选范文三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海燕》教案精选范文三篇历史是时代的见证,真理的火炬,记忆的生命,生活的老师和古人的使者。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九年级语文下册《海燕》教案精选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九年级语文下册《海燕》教案精选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苍茫、胆怯、翡翠、精灵、蜿蜒”等词语。

2、体会课文的深刻含意,把握“海燕”的象征内涵。

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领会文章的诗情、诗理和诗味,品味本文激情洋溢、音韵铿锵的特点。

2、体会象征、比喻、拟人、反复等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结合实际,运用发散思维,使学生把握“海燕”的精神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领会作品的诗情、画意和理趣。

2、品析含意丰富的语句,理解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在文中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1、诵读法;2、提问法;3、练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自学生字;认真预习,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搜集高尔基的有关资料;复习《雷电颂》中有关象征手法的知识。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温室里长不出擎天大树,暴雨里才显出雄鹰的羽翼。

是啊,生活中有和煦的爱的阳光,但更多的是狂风暴雨,惊涛骇浪的考验,而生活的暴风雨,只能将我们摔打得更结实、更睿智、更坚强。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海燕在狂风暴雨中翱翔,那便是一种挑战的姿态。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海燕》一文,去领略海燕的风采。

二、检查预习。

1、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①让学生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与同学作交流。

②教师补充,总结。

2、检查字词的学习情况。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FLASH朗读。

要求:学生不要看书,看屏幕,仔细聆听,发挥想象,静心感受。

思考:用一句话概括你听到了什么内容?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海燕》高尔基原文及教案

《海燕》高尔基原文及教案

《海燕》高尔基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海燕》全文;(2)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掌握文中使用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运用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进行创作实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2)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3. 背诵课文,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运用的象征手法的理解;2. 课文中较难理解的句子和词语的解释;3. 创作实践中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3. 采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4.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高尔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海燕》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讲解和解答。

5. 创作实践: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进行创作实践。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并进行相关的文学鉴赏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以及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海燕》教案设计

《海燕》教案设计

《海燕》教案设计人教版《海燕》教案设计《海燕》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其深刻的内涵。

2、理解象征,对比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3、品味文章的语言。

4、感受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设计思想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悟作品的内涵及海燕形象。

2、创设自主学习探究情境,让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1、象征手法的理解。

2、作品的内涵及海燕形象的典型性。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自主预习:1、搜索高尔基的有关资料。

2、读文自主扫清文字障碍。

一、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下要求大家搜索了关于高尔基的一些资料,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散文诗《海燕》。

二、介绍作者,了解背景生交流材料后,师归结(投影)。

1、介绍作者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希柯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第一个伟大代表。

二十世纪初,他的著名作品有《海燕之歌》《底层》《敌人》《母亲》等。

还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高尔基以《海燕》(1901)迎接了二十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

这首革命颂歌是他参加彼得堡x威x行后写成的。

他用象征和寓意的艺术手法,热情歌颂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

海风呼啸,阴云笼罩,波涛迎着轰鸣的雷声向上冲击。

2、写作背景这首散文诗写于1901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前夜,当时人民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也加强对人民革命运动的镇压,当时身在彼得堡的高尔基,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沙皇政府镇压行为的残暴为了热情地歌颂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及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海燕》。

三、感情朗读,初步感知1、播放配乐朗读,生听读。

2、生自由朗读模仿,体会情感。

3、指生朗读,生生评价,师适时指导。

4、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完后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四、自读分析,感受形象1、请给文章加一个副标题,应该怎样加?(勇敢的斗士,革命的先驱,胜利的预言家,无畏的革命者等)2、作者通过几幅画面来展现海燕的形象的?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五、本课小结,课下思考本文通过暴风雨来临的三幅画面,塑造了一个勇敢,高敖,自信,顽强的海燕形象,这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给人以力量。

《海燕》高尔基原文及教案

《海燕》高尔基原文及教案

《海燕》高尔基-原文及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目标理解并掌握高尔基的《海燕》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1.2 教学内容简介高尔基及其作品《海燕》。

分析《海燕》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探讨《海燕》的主题思想和文学价值。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第二章: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2.1 高尔基简介介绍高尔基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

强调高尔基在俄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2 《海燕》作品背景分析《海燕》创作的背景和历史语境。

探讨高尔基创作《海燕》的动机和目的。

第三章:故事情节概括3.1 故事梗概简述《海燕》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事件。

强调故事的起承转合和人物关系的发展。

3.2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探讨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

第四章:主题思想探讨4.1 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探讨《海燕》中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分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冲突。

4.2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分析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

探讨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和价值观。

第五章:教学活动设计5.1 课堂讨论设计课堂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2 小组合作活动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共同探讨作品中的某个问题或主题。

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综合分析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六章:文学手法分析6.1 描述与叙述分析《海燕》中的描述和叙述手法。

探讨作者如何通过描述和叙述来表现人物和场景。

6.2 对话与内心独白分析《海燕》中的对话和内心独白。

探讨对话和内心独白对于展现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

第七章:作品中的象征意义7.1 象征手法的识别引导学生识别《海燕》中的象征手法。

《海燕》高尔基原文及教案

《海燕》高尔基原文及教案

《海燕》高尔基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海燕》全文;(2)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欣赏《海燕》的文学特色和艺术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3)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海、对自然的热爱;(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3)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海燕》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 分析《海燕》的文学特色和艺术魅力;3.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语句;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3. 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高尔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标记生僻词汇和语句;(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僻词汇和语句的问题;(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3)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僻词汇和语句;(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3)解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5. 欣赏与感悟:(1)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文学特色和艺术魅力;(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3)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6. 课堂小结:(2)强调重点知识;(3)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海燕》全文;2. 分析并欣赏《海燕》的文学特色和艺术魅力;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海燕》的感悟文章。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高尔基《海燕》的教案

高尔基《海燕》的教案

高尔基《海燕》的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了解高尔基及其作品《海燕》的背景信息。

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环境描写。

1.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高尔基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分析《海燕》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探讨其对主题的作用。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高尔基的图片和生平介绍。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自然环境描写的看法。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自然环境描写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文本分析(第一部分)2.1 教学目标分析《海燕》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探讨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和冲突。

2.2 教学内容分析《海燕》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讨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作品中的冲突。

2.3 教学方法分组阅读,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关系和冲突的理解。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人物形象和情节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文本分析(第二部分)3.1 教学目标分析《海燕》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对现实社会的启示。

3.2 教学内容分析《海燕》中的主题,探讨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命运的关注。

讨论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如海燕的象征意义。

3.3 教学方法使用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社会,探讨作品对现实的意义和启示。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主题和象征意义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创意写作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海燕》中的元素创作自己的故事。

4.2 教学内容分析《海燕》中的情节和人物,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进行创作。

指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3 教学方法提供创意写作的指导,帮助学生构思故事情节和人物。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4.4 教学评估评估学生的写作内容和表达能力,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

第五章:课程总结5.1 教学目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海燕》的理解。

是高尔基《海燕》一文教案(精选

是高尔基《海燕》一文教案(精选

是高尔基《海燕》一文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十五章第二节。

详细内容为对《海燕》这篇课文进行深入解读,分析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和激情的赞美,展现了海燕勇敢、顽强、乐观的精神品质,以及这种精神品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启示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散文诗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动比喻、形象描绘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 感受海燕精神,培养勇敢、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分析海燕的精神品质,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乐观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海燕在暴风雨中翱翔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海燕勇敢精神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诵读课文: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3. 讲解课文:对课文进行逐句解析,分析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比喻句为例,讲解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句子仿写。

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海燕的精神品质,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海燕》2. 教学内容:课文解析、修辞手法、海燕精神3. 重点句式:暴风雨中的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划破夜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海燕”为题,写一篇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深入解析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了海燕的勇敢精神,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高尔基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写作风格和人生经历,提高文学素养。

同时,关注社会新闻,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勇敢人物,进行课堂分享。

xx高尔基海燕教案

xx高尔基海燕教案

高尔基《海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能够分析并欣赏《海燕》的文学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海、对生命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及其文学特色。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高尔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结合课文,学习生字词,解释难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层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文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5. 课堂小结:(2)强调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和文学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作者对大海、对生命的热爱。

在下一节课中,将继续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

2.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的心得体会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度和思考能力。

是高尔基《海燕》一文教案(精选2024)

是高尔基《海燕》一文教案(精选2024)

是高尔基《海燕》一文教案(精选202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海燕》。

本文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创作的一篇散文诗,通过描绘海燕在暴风雨来临前勇敢地迎接挑战的形象,表现了勇敢面对困难、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鸥、份、倘若”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海燕的勇敢形象。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海燕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海燕在暴风雨中勇敢飞翔的情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海燕图片。

3. 生字词卡片。

4. 朗读录音。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展示海燕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海燕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不懂的地方可以借助工具书或与同桌交流。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课文的感悟,讨论海燕的勇敢形象。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海燕在暴风雨中勇敢飞翔的意义,体会作者对海燕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 朗读训练: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教师进行指导。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有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海燕2. 勇敢3. 暴风雨4. 迎接挑战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海燕在暴风雨中勇敢飞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海燕的勇敢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勇敢地去迎接,而不是逃避。

2. 以“我眼中的海燕”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海燕》,让学生感受到了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高尔基《海燕》的教案

高尔基《海燕》的教案

高尔基《海燕》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和文学地位;(2)分析《海燕》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3)把握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海燕》与其他作品的关联;(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信仰;(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3)激发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培养批判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高尔基的生平和文学地位;(2)分析《海燕》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3)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2)分析作品的思想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高尔基的生平和文学地位;(2)引导学生关注《海燕》的文学价值。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2)学生自主探究,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互动。

4. 课堂讲解:(1)解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2)分析作品的思想内涵;(3)讲解艺术特色,如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

5. 实践拓展:(1)让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写一篇读后感;(2)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感受作品的韵律美。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学习笔记;3. 推荐一篇高尔基的其他作品,简要介绍其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读后感质量:评价学生的读后感,了解其对作品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理解。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其参与度;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3. 对比分析:将《海燕》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高尔基的创作特点;4.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高尔基海燕优秀教案

高尔基海燕优秀教案

高尔基海燕优秀教案高尔基海燕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海燕》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文学知识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及主题,并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高尔基的兴趣和热爱,并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小说的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2. 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2. 运用文学分析方法探究小说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高尔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作家和作品的兴趣。

步骤二:讲解文本(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海燕》的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并解读小说中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步骤三: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并进行短暂的展示和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表达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步骤四:课堂展示(10分钟)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来进行课堂展示。

代表可以选择演讲、朗读或其他方式来展示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

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和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步骤五:写作任务(15分钟)学生个人完成一篇读后感或评论,表达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观点。

可以自由选取故事中的某个情节、人物或主题进行分析和评论。

步骤六:分享交流(10分钟)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并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

教师提供指导和意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思考。

步骤七:反思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生对《海燕》的理解和体会,并鼓励学生对作品有更多的思考和探究。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作文,并写一篇《海燕》的影评,通过分析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思考。

六、板书设计:高尔基《海燕》- 生平和创作背景- 情节和人物形象- 主题和中心思想七、教学资源:1. 《海燕》文本2. 电子板书或黑板3. 学生写作纸或笔记本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讲解、讨论和写作等,引导学生对《海燕》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燕》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弄清文章深刻内涵,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
2、理解象征、对比、拟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3、品味文章语言。

4、感受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弄清文章深刻内涵,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
2、理解象征、对比、拟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3、品味文章语言。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弄清文章深刻内涵,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导入:
它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高尔基所写的一首散文诗。

它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

自问世以来,它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

它的读者,超
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年龄、性别、种族。

它属于过去、属于未来、属于全世界。

它是美的典范之作。

二、走进作者
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生在木工家庭,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曾流浪俄国各地,经历丰富。

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作品多半是描写沙皇统治下的人民的痛苦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905年和列宁会面,思想上受了很大影响,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是“一本很及时的好书”。

高尔基的小说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有《底层》等,除此以外,作者还写了许多政论、特写、回忆、文学论文等,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很大。

解题。

这是一首散文诗,散文诗是一种文学的体裁,它是富有诗意的散文。

作为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者高尔基,为什么在1901年3月要写这样的散文诗呢?指定学生读注①。

注释告诉我们,高尔基写这首诗是在一九0五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

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

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海燕》这篇散文诗。

作者以海燕为题,一是醒目,可以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二是可以躲过沙皇检查机关的耳目。

三、品读文章,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
2、有感情自读课文
3、朗读点评和指导
《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

文笔粗犷,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朗读时候要注意体会,朗读语速不可太快,虽感情起伏而定,要有激情。

四、感受形象,体味情感
1、这是一只海燕。

2、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来表现这只海燕的?
把海燕的活动放置海面上暴风雨来临的典型环境中,以此来烘托海燕的性格。

海面上自然景象的变化愈来愈险恶,而海燕的战斗情绪愈来愈高涨。

当暴风雨在酝酿之中时,海燕早已按捺不住对暴风雨的渴望和欢乐,热切地迎接新生;当暴风雨逼近,海燕在风吼雷鸣中飞舞着,欢笑着,号叫着;当暴风雨即将爆发时,海燕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

海燕是矫健勇猛、心情欢快、斗志昂扬、无所畏惧形象。

暴风雨来临三幅图景:来临、逼近、到来
3、引导学生揣摩具体描写和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赏析海燕具体形象。

点拨①、抓住描写海燕的关键语句,理解其性格特点;
②、抓住其他海鸟的描写,理解他对海燕性格的烘托作用。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1、思考:高尔基仅仅在描写海燕吗?
2、背诵课文
3、同步测试(课堂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象征、对比、拟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2、品味文章语言。

一、检查背诵
二、深入探讨海燕形象,理解文章内涵
②、联系写作背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这是怎样的一个年代?
本文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

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作者以海燕为题,一是醒目,可以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二是可以躲过沙皇检查机关的耳目 .
③、注意象征手法运用的特点,把握形象内涵;
作者在文中赞美的是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战士,鞭挞的是“海鸥“海鸭”“企鹅”等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乌云”“狂风”等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三、品味关键语句
1、请你从文章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你的看法。

(准确指认修辞方法;反复体味,深入分析;要从表情达意的效果及营造意境角度进行分析。


①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比喻和拟人。

“黑色的闪电”准确传神地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海燕藐视一切反动势力的精神风貌。

②风紧紧抱着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拟人。

连用“抱”“甩”“摔”几个动词,还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

③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比喻、拟人和反复。

“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四、联系社会生活
1、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的考验。

结合自己实际,想一想,《海燕》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有益的启示?
(把握形象,展开联想、想象,然后作出有条理的分析。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地发表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面对“暴风雨”,海燕不是畏惧,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

它勇猛坚强,乐观自信,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心搏击“暴风雨”。

它是“胜利的预言家”。

那么当我们有了“暴风雨”考验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像海燕那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充满自信,坚强勇猛地和困难作斗争,这样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五、课堂练习
1、品味到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
2、《海燕》一文中写道:“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你生活中也有“海鸭”这样的人吗?如果有,你准备怎样去劝说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呢?
3、破折号的作用
A、表示后面是解释说明部分;
B、表示语意的转折或跃进;
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两个破折号之间是解释说明部分;
E、表示强调;
F、表示后面是引文
1、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
2、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
3、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
4、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