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老师答疑摘录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老师答疑摘录一

问:我散乱的严重,痛的厉害。
答:只管持咒,别管入定不入定。这就包括了别管散乱不散乱,散乱就是不入定嘛。别理会这些,你只管持咒,就这么简单的事。如果追求入定,特别厌恶散乱,反而会弄的很难受。本来很简单,只管持咒,就这么简单的事,结果弄得挺不好办。一有“入定、散乱”这些思想干扰,弄得心里很难受。没必要这么难受。坐着就轻松自然持咒。没别的事啊,怎么这么多事啊!搞那么多概念,在坐上打妄想,持咒也受影响,没必要啊!不要管妄想,不去消灭它,只管持你的咒。你想得那么多,本来很直接的事被弄得那么复杂。本来很简单,都给不必要思维搞复杂了。

问:在坐上,在妄念即将出现的瞬间,念头还没展开,(也就是类似于网上压缩文件虽没打开,但知题目,)就明白是那方面的妄念。于此同时,无需持咒,无需去断。在这警觉的同时,妄念即灭。我理解这就是观照。对吗?
答:坐上不要研究这个了,只管持咒,不管妄念,不去明白它了。观照是说坐下,坐上根本不考虑观照的事。坐上只管持咒,不管观照的事。非常简单,坐上只管持咒。坐下只管去截断你那没用的东西(妄念),起个假名叫观照,也不像你说的这么复杂,就是坐下也不像你说的这么复杂。那些思维没用,截断它就是观照。用什么方法截断都可以,都很简单,都是人为的搞复杂了。其实,坐上坐下都很简单,一条直路直通解脱道。一搞复杂反而走的慢了,或者当面错过。因为你弄太复杂了,很容易当面错过。


问:昨天打坐,象一座山突然崩了,身心世界顿时都没有了。可惜我当时没有没有认着,错过了开悟的机会。

答:说到“认着”,咱们听听佛是怎么说的。《楞严经》说:“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 再看《金刚经》怎么说,《金刚经》说:“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上面这些是佛说的。老人也是这么讲啊,老人对没有见性的人非常强调“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灵知之性”,你一肯肯定,那就是当人的佛性。但老人说到最后是说归无所得,对于执著于此的,老人大声呵斥:“有什么灵知不灵知的!”
古禅师也是这么说话啊:“认着便瞎!”
像这类对话:我认的这个对不对?老人说:对。这类对话你要是在老人的开示里能找到,我刚才说的全错。老人的开示有这样的吗?
老人是鼓励不肯见性的人去大胆地无障碍地离开有相,体

认无相。但是无相能关得住吗?还用再开吗?能赶得走吗?还用再留吗?这就是一转身的事,在这儿若不能转身,还不如干脆利索地直接以净土为归。

你若这么说:“我听不懂这些,你就直接跟我说吧,是见性就说是,不是见性就说不是”。 这我还没法说“是”,也没法说“不是”。我们说明心见性,说开悟,都不会那么说话,都不会说你开悟了,或者说你没开悟。不仅不能说开悟了,连你不开悟这话都不能说,说了也一样是犯忌讳的。
如果你接受不了上述这些,那真不如直接以净土为归,以一千座为基础,以这一千座的真实密力垫底,靠一句佛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说就谁都能听懂了,这样最好。咱们不说智慧是不是能达到,只说心态,什么样的心态直接以净土为归最好呢?上面的说法,不知道你是不是越听越糊涂,如果越听越糊涂,那就应该直接以净土为归。你如果说,不不不,我不是越听越糊涂,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那另作别论。


问:齐老师,是不是越到要紧处,外境就干扰越大?
答:你别担心什么了,没有什么外境!我们现在担心的事情太多,好像有个什么力量能障碍你解脱。实际真正能障碍你解脱的是你自己啊!
你很可能误解了佛经上讲的“入魔”。你看《楞严经》在讲五十阴魔的时候,每一个入魔前面都有那么一句话:“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你不做圣解怎么会入魔呢?魔没法拉着你入魔啊!除非你自己要去,因为你说你证圣了嘛,开悟了见性了,别人没有开悟见性,你自己很伟大。这就有入魔的危险!这就大我慢心起,它就得便了啊!
你大我慢心不起,它不得便!它没有可能拉着谁入魔!没有外力能让你入魔的,都在你自己心。心外无法!


问:四点到十点咒念的清晰、流畅,但感觉妄念起的快而迅速,防不胜防,如何应对,要盯得更紧点吗?
答:不要管妄念!你理会的事情太多,一理会就念不快了,跟老人所说的10到12遍就有差距了,念不够10遍了。
更不用去防它!它妄念它的,你持你的咒。你只管轻松、明快、自然、流畅的念咒。妄念随它便,它有没有也不关什么紧,不管那么多!



问:座上妄念基本不起,可是为什么没有入定的感觉啊?就要这样一直保持下去吗?
答:入定的感觉?咱不要感觉了,也不要入定了,也别在乎妄念了。你管的事太多了,这样怎么能入定?
问:老师我知道了。我想的太多,头上安头了。
答:对!你想的太多就不好入定。至于心里自己起来的那些妄念,你不要理会它,只当不是你的,那是别人的妄念。别人

的妄念我不管它,我只管持咒,就这一个事,自然就入定了

问:十二点到十六点的后期40分钟出现无论如何咒语也念不清晰的现象,是不是精力不够呢,我就试着停咒观念头。
答:不,不,不,坐上只管听咒,不停咒观念头。
问:这时候倒也没有妄念生起。以前座中也有这种现象,很是困惑。
答:“也没有妄念生起”——那就是放下咒语安然入定,观什么念头啊!
你座上事太多,坐上只干一件事就是持咒!别的啥也不管。你那些“观照”之类的,那是座下的事,那不是座上的事。并且持咒也是轻松的,轻松、明快、自然、流畅!像行云流水一般是这样的。

问:可是念不清晰,该如何办?
答:刚才就说你多事,是多管了两件事,一个是管妄念,再一个是管咒语念的清不清晰。老人是说念咒要“字字分明”,可老人还说了“10到12遍”呢!当你认为很清晰的时候够10到12遍吗?
问:最多10遍。
答:累不累?
问:是,有点累。
答:有点累是为什么?因为你盯它啊!我们说念清晰、字字分明,是不糊涂。你可好,反而弄得念不快了,反而弄的很累了。
这“字字分明”和“10到12遍”都是老人说的,老人自己说话肯定不会自相矛盾。那为什么你这样呢?是你误解了老人所说的“清晰”和“字字分明”,过于执着这些了!
你听过老人灌顶录音吗?老人灌顶录音中:吽吽吽吽!你听着像是一个“吽”挨着一个“吽”,其实那一个“吽”就是一个大光明咒,就那么快啊!那没有不清晰,也没有字字不分明。可为什么你觉得那么快呢?念熟了它就是字字分明的啊!
我念的大光明咒没有老人快,但大概你也要认为是不分明了。想听听吗?你看看这个念法算不算不清晰。我自己没有认为不清晰,非常轻松。你要不要听?
问:听听啊!
答:(老师亲念大光明咒)不清晰吗?我觉得很清晰,还很轻松,像行云流水一般。就像心中心咒(老师亲念心中心咒)我是念出来的,实际这是要听的,非常轻松地听着,非常自然流畅,行云流水一般。
你是太较真儿了,一较真儿就不快不了。老人教你念咒的时候当然是慢的,那怕你听不清楚啊!坐上要求10到12遍,这个速度是要快的,但是又要轻松。持咒结印都要轻松自然。

问:老人念咒快,我一直认为是老人的心力强。
答:不是“心力”的事,是你不知道放松!你在那较真儿,在那拿捏,还要快,又怕不分明。不能那样念的!是放松的,一放松自然快!

问:我需要放松,除咒语外,一切不理,心念耳闻。
答:是的!听不见的时候,才动动嘴唇帮助帮助!根本就不注意嘴动不

动!是盯着咒语听见它,听出来了,嘴唇就忘了。身体都没了,嘴唇动不动谁知道啊?要领就是“听”出来的,不是“念”出来的。
你口念耳朵能听到吗?还是心听见啊!所以念、听、闻是一回事!只有咒语没有别的了!“这个是念的,那个是听的”?这都没分别,是一回事!。



问:真性本自具足,只要妄念消尽,就会朗然现前,这时能够认识它即可。我想真性现前是一种体验或说是经验,不一定非要爆炸,对吗老师?
答:是的!元音老人当年讲到过这个问题,老人说:爆炸,那是来的猛,如果来的比较缓的话也可能就像一个帘子,挂着的帘子一拉那个线,“哗”掉下来了!还可能像一个瓷瓶,“啪啦”一下碎了!还有可能是“噢…” (师学老人当时的表情)原来如此啊!老人就是这个表情 。
这都行,都不是一定要如同爆炸无物,不一定都是那样的。这在禅宗里说是:“□+力”(字库无此字,音:hou)的一声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或者是“□+力”的一声像木桶掉了底,桶底脱落!这不一定都是要爆炸,就是一下子明白了。这都是一样的。
问:明白了。是因人而异吧?
答:因人而异。还有的人,他的气脉效应所致,一上坐就爆炸,一上坐“啪”一下,再什么又“啪”一下,这都不管用。他不认真性,就认那个爆炸相,那不管用!


问:老师,座上只管持咒,功夫到了自然明心见性,是吗?
答:哎呀!坐上只管持咒,不打这妄想了啊!什么功夫?你这是打“功夫”的妄想,打“自然明心见性”的妄想。
见性不可预求!入定也不可预求!有追求入定、追求见性的思想,就难以见性、难以入定。别去追求了,那都不是追求来的。告诉你,突然明白“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就差这一“明白”!


问:谢谢老师,今天收获很大。
答:阿弥陀佛!这不是要理论上的收获,是要做的。我们现在就要这么做,在千座内都要这么做。千座以后另作别论,因为人与人都不同。千座内都是要这样的。
问:我有个想法,如果千座内没有明心见性,我是会终身打座的。
答:没有用的。你打多少座了?我指的是没有隔日不修,连续的,有一千座了没有?
问:以前断过,重新启修后没有断,持续了四百多座了。
答:不能断,断了要重新启修。从断过之后算,修了还不够一半,还有一两年吧,继续打一两年座再说吧。
心中心法是克期取证的法,不是修一辈子的,三代祖师虽然都远超千座,但都没有打一辈子座。为什么不打一辈子座?因为已经没有多大力度了,再打后边就没有多大力度了。为什么

没多大力度?因为你一直不肯见性啊!不肯见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肯“不执着见性”,这和“不肯见性”是一码事。


问:有时感觉见性很容易,有时又感觉很难呀!
答:为什么难呢?因为你不肯,不肯见性!为什么容易呢?根本就没有离开过你,当然容易。
人活着没离开过,死了也没离开过,咋样轮回它都没离开过,轮回到哪一道也都没离开过,从来都没离开过!但是你不肯,所以很难。

问:百物不思,但了了分明,可以这样认取佛性吗?
答:那我问你,有“认取”的余地吗?还下得嘴吗?还抓得住吗?
这样说吧,没有余地“认取”,也没有余地不“认取”,假名“认取”,这就叫真“认取”!还有个东西抓住,是着相啊!
比如《金刚经》说到:如是灭度无数无量无边众生,接着就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是真实语!说到: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所得,紧接着就说:燃灯佛与我授记。说到:我若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所得,紧接着就说:燃灯佛就不与我授记。都是这么说的,你这可好,非要从有相的角度,那可能吗?那不是佛法啦!


问:有点感觉,但不深刻。
答:是你这感觉找错了方向了。哪个方向错了?错到有相上了。总想从有相上找个无相。什么是无相?无相就是实相啊。什么是实相?“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这才对!不是这样,会是佛法吗?
我们现在要见性,就要接触佛法的根本意义,佛法的“根本意”可不是佛法的“方便说”。佛法的“方便说”可以在相上大做文章,要是佛法的“根本意”,那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相都是虚妄的!


问:齐老师,座上的各种境界是必经的过程吗?
答:什么境界都不是必经过程,人与人不同,境界各有不同。
问:我从修法以来从没有任何的境界,只在念往生广咒的一次定境中看到很多莲花。
答:有的人不那么认为,他说那是打坐昏沉了,昏沉的时候做梦看见莲花了。怎么判断是入定还是昏沉?我们是用手印判断,手印不倒不散就是入定了。定中可能会有境界。

问:我没有境界,是修的不如法,火侯不到,是这样吗?
答:你这是着相,着“没有境界”的相。有境界都不着,何况没有呢。
问:但是还是应该有境界的,是吧?我是想通过这个判断一下自己的火侯。
答:你又讲尺度,这不是更着相了?着的还很重!境界会是一个尺?量一量自己的火候?不能拿那个当尺,人与人都不同的!

问:修法以来,也感觉到了诸多利益,我以前天生能睡,得8、9个小时才能休息过来,白天脑子也经常不清醒,修法半

年后一下变成睡6个小时就够了,脑子一整天都特清醒,遇事也多少有些定力了。齐老师,这是不是只算得到心中心法的些微边末利益?
答:修心中心法睡眠可能会改变,但是随着年龄逐渐增大,睡眠也会逐渐减少。别把这些当成个事了,心中心法的利益不在你的身体上!
刚才你拿境界当尺度,现在又拿生活上的所起的变化当尺度。你是为什么修心中心法的呢?
问:是为了明心见性,了生死,开智慧成佛,度众生。
答:身体健康就是明心见性?有什么样的境界了就是明心见性?什么是明心见性呢?发心明心见性的心密弟子,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共识,就是元音老人在《略论明心见性》里说的“五条”,老人在每一条下面也解释了很多。老人的著作不能不看啊。

问:座上修法是不是必须经常能入定很长时间,达到这样的火候,才有可能打开本来?
答:你又把打开本来跟入定联系上了,你总是找一个有相的标准,然后再说无相的结果,风马牛不相及。不是一码事!为什么要从有相上去讨一个究竟呢?这种想法会是你自己的吗?
问:是我自己想的。
答:不能自己想。三代祖师的大量开示都在,这些问题祖师都说到过。

问:从修法以来,我从没有过咒脱掉安然入定的感觉。所以这次打七我想我火侯离明心见性还有距离,这样想对吗?
答:我不同意你的想法,你这是打妄想。打了两个妄想,第一个妄想叫“入定”,第二个妄想叫“见性”。只管座上持咒吧!

问:有时候似乎是睡着了,但印又没散,等发现时又急忙持咒。
答:发现时就是出定了。一旦起念出定,就马上持咒。

问:老师,请问入定后腿就感觉不到痛了吗?
答:当然。如果腿又痛了,那是出定了。
有的人对入定想的太高,他实际是入定了,但觉得这好像不能算入定。高推定境。入定是一种心态,妄想打不动了,咒语也念不动了,就放下咒语安然入定。这是打坐人的本分,不应该有高低的想法。

问:这几天没有觉了。
答:打七的时候睡眠减少,这也是正常现象,还有的很能睡也是正常现象。

问:有一座修法完毕,稍躺了一下,感觉自己飞起来了,这个也应该不去执着,是吧?
答:假如你去执着,能有什么结果?毫无意义嘛!
像这类感觉很普遍,别担心什么了。

问:我发心今生一定要解脱,再不能这样流浪下去了。
答:这句话我给你加两个字,今生一定要“勘破”解脱!


问:种子翻腾是什么感觉?
答:这要解释起来就很费劲,打个比方吧,就像更年期一样,无端烦恼,无端的烦燥。并不是所有的翻腾都这样,但大概如此。

问:

《佛心经》里每个手印的功能说完后,佛都说莫不净用。老师,这个“不净用”是指什么说的?
答:就是不应该做的事。比如说要去害人了,这是“不净用”。为了满足贪心,想去干什么了,这都是“不净用”。用于贪嗔痴慢,那种心就是“不净用”。

问:好像在无咒状态待了一些时间,觉得不知道了,看一下表没多少时间。只要没有咒,应立即提起咒吗?
答:手印不倒不散,妄想也打不动了,咒语也念不动了,可以放下咒语安然入定。如果你不怕累,要对抗入定,你就念吧。那可真没办法了!

问:我今天第二座时咒提不起来了,空了,明明了了,定在那里,四十多分钟。这种情况,定下去就行了吧?
答:在定里由得着你定不定下去吗?如果能由得着你,那就是出定了。出定了就提起咒语。

问:老师,入不入定跟打开本来关系不大,是吗?
答:打开本来跟这些全都没有关系!
打个比方,比如在梦里,做些事情就能弄醒这个梦,梦醒了以后呢,这些事情都不可得,都不曾有。但要是不在梦里做这些事,不是不会醒吗?这就是我们修行为了开悟,真的明白了,就知道跟这些都没关系。


问:打坐中好像从昏沉或睡眠中醒来,之前不知道了。渐渐的有咒了,很细微,再后来持咒就要有唇舌的帮助。
答:是出定了。
问:有时好像安住在里头,也可以有咒也可以没有。
答:定中有时候是可以有咒的。
问:有时候一要提起咒就有点懒,还得唇或舌帮助一下
答:那就放下咒语安然入定。

问:打坐中间经行两个小时,应如何观照?
答:打七期间没有要求观照。
“观照”是说在平常工作生活中要警觉,不能跟着妄念跑。打七是个清净环境,下了座,心里空荡荡的,本来就在观照状态了,就无须再提个“观照”了。

问:我观照不大好,就在客厅绕两个小时的佛号,可以吗
答:你要是一直有这个习惯, 那“见性”、“开悟”这些词就不考虑了,千座完成之后专门以净土为归吧。像你这种习惯如果始终不能打破,那就加强这个习惯吧。


问:我打七最大的毛病就是念着念着脑子就不动了,咒就念不清了,可我还有感觉,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心力功夫不够强,还得多练,想一鼓作气这个冬天多精进一下。
答:精进?什么是精进啊?提起咒语抵死不入定也行,只要你不嫌累。经云:“起念欲精进,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这样才是真精进啊!
入定有感觉也没什么奇怪。比如修四禅八定,入什么样的禅定有什么样的感觉,到初禅就有十八种感觉,动、痒、涩、滑、冷、热、轻、重,这是八触,还

有十功德,十八种呢。
脑子不动了,咒也念不动了,可以放下咒语,安然入定啊!


问:佛法处理世法应是圆融的,可我学佛很长时间也没做到,很苦恼。
答:看来你是在让佛法为你的世间法服务,打打坐,修修法,世间法就更圆融了,世间利益就更能够争取到了。这是学佛吗?
世间不是个大苦海,不应该出离,因为“佛法在世间”嘛,离开就不对。这都是哪跟哪啊,弄颠倒啦!这是初发心的问题,立场的问题。
初发心应该是以出离心为基础,不是为了在这个世界上过好,而是要离开这个苦海,在世间也是为了带领大众离开。

问:现在还是妄念很多,没有静下来过。
答:你让妄念少,它偏不少。还不如不要它少,只当妄念是别人的,跟你没关系。你只管持你的咒吧。
问:已经打了三个七啦,还是这样。
答:就是打多少个七,妄念也只当是别人的,也是不管它。你以为打七就应该妄念少么?你只管持你的咒吧,别起这妄念了。


问:座下观照怎么办?
答:当下截断这个“怎么办”,这就是观照。坐下做,是减法,减掉这个“跟妄想跑”,别做成加法。
问:座下不是必须看住念头或提个咒?
答:那不是成加法了嘛。很简单的事,别弄的复杂了!


问:老师,我快结七了,这几天打坐很烦,心里不安。
答:你讲的心里烦躁,心里不安,感同身受,能够感受到你的心态。我当年也有这种心态,也没指望给元音老人汇报汇报,聊一聊就能去掉,我不指望那样。不可能去掉的。你也没有指望吧?也就是诉说诉说而已吧?
我不可能替你解决,就是释迦牟尼佛也不可能替你怎么样,都不可能。修行,纯粹是个人的事,别人替不了。它不像世间福报,世间福报可以回向七分之一,《地藏经》里说过。解脱道不能回向,个人就是个人的。张三吃饭,李四不能饱,这是解脱道。世间法可以,张三吃饭能给李四七分之一。
问;前几天在坐上看见菩萨,但心里也不是很高兴。
答:你现在这种心情,不仅是看见菩萨,看见什么都不会高兴的。刚才说了,我感同身受,但我不指望跟老人汇报汇报就能解决问题啊,跟老人都不聊这类事,跟老人聊的都是见地上的事。
什么一点小事都说说,就是知道也顾不过来啊!这些小事不用说啦!有时候根本见方面有问题了,那可能要用一些语言强调着说说,其他的事就算啦。


问:现在感觉没烦恼了,经常想笑,心情舒畅。
答:那也不会永远,还会变,总不能一直欢喜。这种舒畅都是反差、对比,以后都会消失。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入鲍鱼之肆,久闻不知其臭。就是

说,时间久了就没这些感觉了。
但要遇到那种反差,可能又能感觉出来了。遇到以前透不过的事,这时候也没感觉轻安,什么都没感觉到,就是感觉跟以前不一样,哟!怎么不一样啊!以前那么大事,现在为什么像没事一样?这样才又感觉出来。现在你感觉很舒畅,那是刚开始,还在对比着。
问:从今天开始只想当下的事,想多了太累。现在感觉过的很轻松。
答:其实啊,轻松也不可执。一旦打妄想的习惯有所消退,想多了自然觉得累。
问:我现在只想今天的事。
答:感觉很轻松,想别的都没意义,这还是在反差中。等感觉都消失掉了,这才能比较稳。


问:这次我感觉很有收获,三个七跟两个七就是不一样,现在腿不疼了。
答:腿不疼那就不能打七啦。舒舒服服的打坐,我们就主张不打七了,不让你那么舒服。所以打七不能超过四个七。

问:千座是从两轮六印开始算?还是这两轮不算入千座?
答:两轮是不算的。四印二印这样修,算一千座。打七也算在千座内。你打了多少座?
问:不算前两轮快九百座了。
答:你这快完成了嘛,这一打七差不多够了。但是还要再打一段时间,多打打,打的放心了,觉得坐上坐下一样了。打坐不打坐,事上都透得过,到那时候打坐就没什么用了,就不一定要打坐了。假如事上透不过,打打坐还会好一些,那就还打坐。
打坐的一般规律是千坐内最有力度,越往后越小。这是大致的规律,人与人不同,并不是绝对的。有的人过了十来年,打坐的力度还不小,那他就继续打坐。
你现在快千座了,千座一满,关键问题不在打坐上了,关键问题在于“抵死不肯改变立场”。改变什么立场啊?着相!不容易啊,多年来的习气啊!在别处我用过另外的语言,我说:哎呀!你是说啥都不肯“见性”,抵死不肯“开悟”。不肯,就是不肯不着相。不肯不着“开悟”相,不肯不着“见性”相。还要“见性”,还要“开悟”,那就是不想开悟。

问:千坐之后还想继续打坐。
答:也行啊。不过以后你就会觉得这个力度越来越小,你实践了就会知道。最有力度的就是这一千座,最有力量了!所以祖师说“千座”,这不是凭空说的,他有实际修持的经验。

问:平时座下观照还念心中心咒语吗?
答:你现在已经快千座的人了还有这问题,我觉得不应该啊!心密的咒语不是那样持的啊。
座下的时候有人他不喊“断”、“停”,他不这样截断妄念,他用持咒,这也可以。但是把持咒当成功课,可能是你周围那样的人多。我们根本就没要求把持咒当成功课,就没这回事。不是当“功课”而

是“工具”!在座下妄念来了,一持咒就不跟妄念跑了,利用持咒截断妄念,那是观照,不是持咒。

问:在座上像梦中看到谁了,是做梦还是什么?
答:假如你的手印散了,那就是睡着做梦了。假如你的手印不散,有像类似的现象,那是定中的境界。入定有的时候是起境界的,比如定中咒语不断,那就是定中的境界。一般的规律就是一昏沉、一睡着,手印就散掉了。
问:手印没散,就是手腕有时分开了。
答:那是昏沉啦。手印快要变形,是要开始昏沉了,没有彻底昏沉下去,也是已经开始昏沉了。为什么呢?先变形然后散掉。知道手印分开就赶快把手印合上,提起咒语。

问:老师,我想问一下在修行中怎么才能做到定慧等持。
答:你的意思是:打坐是修“定”,你在考虑多打坐还是少打坐,是吗?
问,我就是这么想的。
答:那我问你,打坐不是修“慧”吗?你一上坐怎么祈祷的啊?愿此生速速入定成佛吗?
问:不是。愿此生速开智慧成佛!
答:对啊!那不是开智慧吗?
其实“定”和“慧”不是俩,是一个。原本就等持,用不着你去做什么。如果一定要说这个是“定”,那个是“慧”,也能说一些“定相”和“慧解”——定和慧的表象都能说出来。但这些都是有相的,要在这上面掌握个平衡很可能做不到。

问:老师,我前几天在座上感觉像做梦一样,胸前有好多小虫子从皮肤往外钻,但是身体没有任何疼的感觉,我就把它们从身体里拿出来,又怕咬到别人我就给它们踩死了,还念的听闻解脱咒超度它们。等我发现座上念的是听闻解脱咒,赶紧又念心中心咒。感觉像睡着了做梦一样,但手印没散,这是座上打妄想了吧?
答: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为什么说是善境界呢,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断烦恼、除垢障的表象。但要是粘着在这:“你看,我的垢障除了吧,让我给抓出来了吧,都把它们超度了吧,我把我的垢障都超度成清净心了吧”。如果这样想,就有可能受群邪了。别那么想,本不是坏事。

问:我觉得就像是座上打的一个妄想,没有做圣解。
答:这就是一种现象,不属于什么妄想不妄想。作圣解才是妄想!

问:我一直认为入定了没有境界。
答:你认为的这种定,要在这上找“等持”,哪能找得到啊!这种定不说“等持”这类话,这种定说“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这就是有出有入的定。“定慧等持”不是这种有出有入的定,不出不入的大定才能说“等持”,它本身就是等持!

——摘录自齐老师网络主七开示(2012-2013)1——19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