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伤仲永》(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伤仲永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伤仲永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了解作者的生平,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并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重点、难点: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一、预习导读:1、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宇介甫,晚号半山。
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
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
2、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二、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圈点勾画。
注意句子的停顿。
2、注音:隶( ) 扳( ) 谒( ) 邑()矣( )泯( ) 称( ) 卒( ) 焉( ) 邪( )3、翻译,注意重点字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三、归纳积累。
1、词类活用:(1)邑人奇之 : 奇: (2)稍稍宾客其父:宾客:(3)父利其然也:利:(4)日.扳仲永2、重点词语词义:①世隶耕隶:②未尝识书具尝:③并自为其名为:④指物作诗立就就:⑤稍稍宾客其父稍稍:⑥或以钱币求之或:⑦环谒于邑人环谒:⑧之: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传一乡秀才观之:邑人奇之:或以钱币乞之: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闻:卒之为众人:于:①环谒于邑人:②于舅家见之:③贤于材人远矣:④受于人者不至:其①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④稍稍宾客其父。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伤仲永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05课《伤仲永》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作者及作品;掌握“扳”“谒”“泯”“称”等词的意义,辨识“之”“于”的不同用法。
二、学习重点:准确地朗读并初步理解课文。
三、学习难点:疏通文意,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以事说理的写法。
四、预学模块【自主学习】在历史上有不少名人著书立说,论述有关“神童”的问题,但对这个问题论述得比较全面的是王安石。
他根据实例,从反面论证:神童的智力虽然先天的基础很好,但如果得不到后天的教育和培养,神童们好的先天因素不仅无法发展,反而会消失。
为此,他特地写了一篇题为《伤仲永》的文章,对神童的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进行了分析、议论。
《伤仲永》是我国古代探讨神童问题的一篇重要文献。
1、文学常识:王安石,_______著名的_______家、_______家和_______家,字_______,晚号_______,“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收集在《____________》和《临川集拾遗》中。
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借一件事来阐明作者的观点。
2、给加点的字注音:邑.人()扳.()环谒.()泯.然()不能称.前时之闻()3、词语解释。
(1)解释通假字: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②贤于材.人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③未尝.识书具 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古今异义: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文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一词多义:①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宾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导学模块【合作探究】1、方仲永的才能的发展变化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2、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5课 《伤仲永》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
5 《伤仲永》课中导学案【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借事说理的写法。
3.理解文章大意,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一、初读课文,疏通文字(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二)学生自读课文。
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三)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言词汇,准确翻译全文。
(先由学生逐句解释词汇、翻译句子,然后由教师订正)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细读课文1-2段,概括方仲永才能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部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2.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第一层:第二层:三、整体感知,领会课文主旨1. 思考:这篇文章的叙事部分一气贯通而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
请认真阅读叙事部分后填空。
⑴从“_______________”到“ _________________”详写仲永才智极盛。
⑵从“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略写仲永才智枯竭。
⑶从“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略写仲永才智衰退的原因。
几个词的特殊用法。
(1)“即书.诗四句”书:(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
(5)“父利.其然也”利:。
3. 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述了什么道理?对作者的评论你有什么看法?4.“余闻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6.古代有不少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请写出成语、人物典故各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作业2.搜集有关通过勤奋刻苦成才的古今名人的例子,讲给大家听。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伤仲永》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伤仲永【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体会揣摩本文简洁、凝练的语言。
3、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重点聚焦】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从方仲永个人情况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
从道理上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受之于天’’而“卒之为众人矣”,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难点突破】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关系,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才观?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走进作者】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宇介甫,晚号半山。
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
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
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
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拓展链接】后天学习勤奋努力的名言名句①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爱迪生④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自主学习案】1.字音隶(lì) 扳(pā) 谒(yè) 邑(y ì)矣(yǐ)泯(mǐ) 称(chèn) 卒(zú) 焉(yān) 耶(yé)2.通假字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②.贤于材人远矣:“(材”通“才”,才能)③.未尝识书具(“尝”同“曾”,曾经)3.一词多义其:①其诗以养父母(他的,指方仲永的)②其文理皆可观者(代方仲永写的诗)③父利其然(这样)④其受之天(他)⑤如此其贤也(他的)之:①忽啼求之(代“书具”)②借旁近与之(代“仲永”)③传一乡秀才观之(代“仲永写的诗”)④余闻之也久(“方仲永很有才这件事”)⑤不能称前时之闻(结构助词“的”)⑥受之天(调节音节,无意义)于:①谒于邑人(引出对象)②于舅家见之(在)③贤于材人远矣(表示比较)④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介词,从)然:①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②.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为: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作为)②卒之为众人(动词,成为)自:①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②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闻:①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②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宾客:①稍稍宾客其父(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②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贤:①.贤于材人远矣:(胜过,名词作动词) ②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有才能)4.古今异义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自是”组合意为“从此”。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5《伤仲永》导学案新人教版
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5伤仲永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流畅地朗诵课文,掌握朗诵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2、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色,弄清资料与看法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看法。
3、注意本文详略适当的写法,推测精当的语言。
【预习自测】1、给以下句子中划线的字注音。
日扳 _____ 仲永环谒 _____于邑人不可以称 ____前时之闻泯 _____然大家矣2、解说下边句中加线的词。
世隶耕 _______何尝识书具______借旁近与之_____稍稍来宾其父 ______余闻之也久 ______从祖先还家_ ______卒之为大家 _______今夫不受之天 ______父异焉________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_____ _______称前生之闻________【合作研究】3、正确流畅朗诵课文。
朗诵时注意以下语句的停留。
①何尝 / 识书具,忽 / 啼求之。
②借旁近 / 与之,即 / 书诗四句,并/ 自为其名。
③其诗 / 以养父亲母亲、收族为意。
④自是 / 指物作诗 / 立就,其文理 / 皆有可观者。
⑤父 / 利其然也,日扳仲永/ 环谒于邑人。
⑥余闻之也 / 久【解难答疑】4、联合课下说明和工具书翻译课文,注意特别语言现象。
对文中的" 之 "" 于 " 进行归类。
之: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余闻之也久:下能称前时之闻:'于:环谒于邑人:于舅家见之: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②来宾其父:。
③利其然:④伤仲永:【拓展反应】5、翻译以下语句。
(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邑人奇之,稍稍来宾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反省】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教学设计、试题、试卷中小学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1、正确流畅背诵课文。
2、掌握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几个阶段并剖析原由。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5《伤仲永》(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5课《伤仲永》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如“隶、异、奇、利、扳、文理、稍稍、宾客、环谒、泯然”等,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
2.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3.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初晓课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教学重难点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爱迪生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些话语都讲的是一个道理,即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勤奋好学。
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未认识到这一点,自恃天才,结果沦为庸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课堂实录一、检查预习1.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学生齐声朗读。
注意句子停顿:(1)仲永/生五年(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5)传/一乡秀才/观之(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7)余闻之也/久(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3. 字词的读音。
隶(lì)扳(pān)谒(yè)泯(mǐn)称(chèn)卒(zú)4. 掌握下列词语(1)“养父母”养:赡养。
(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
(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
(4)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5)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6)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7)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5.特殊句式(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从扬州回家。
6.结合注解疏通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二、作者名片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伤仲永》导学案第一课时
《伤仲永》导学案第一课时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
学习重难点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
知识链接1.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宇介甫,晚号半山。
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
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
2.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预习达标1.读准下列字音音隶.( ) 扳.( ) 谒.( ) 邑.()矣.( ) 泯.( )称.( ) 卒.( ) 焉.( ) 耶.( )2.掌握词类活用:邑人奇.之奇:稍稍宾客..其父宾客:父利.其然也利:3.识记重点词语①世隶.耕隶:②未尝.识书具尝:③并自为其名.为:④指物作诗立就.就:⑤稍稍..宾客其父稍稍:⑥或.以钱币求之或:⑦环谒..于邑人环谒:⑧不能称.前时之闻称:⑨泯然..众人矣泯然:⑩受.之于天受:⑾贤.于材人远矣贤:⑿得.为众人而已耶得:4.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并指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与用法。
之:①忽啼求之:②借旁近与之:③余闻之也久:④不能称前时之闻:⑤卒之为众人:于:①环谒于邑人:②于舅家见之:③贤于材人远矣:④受于人者不至:其:①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④稍稍宾客其父:⑤父利其然也:合作探究1. 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节奏,略知文章大意。
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③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⑤余闻之也久2、在疏通文意及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个什么故事?3、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5、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作法又是怎样的?课堂练习1.解释加点的字。
七年级语文下册 5《伤仲永》导学案 新人教版
5、《伤仲永》【预习案】教学目标:(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二)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四)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一)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二)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预习提示一、作者及作品本文选自<某某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某某某某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
著有《王某某集》《王文公文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是一篇随笔。
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
是散文的一种。
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
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二、基础知识(一)、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二)句子停顿:1、仲永/生五年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5、传/一乡秀才/观之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7、余闻之也/久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三)词类活用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6、泯然众人矣(名词用作动词;变成普通人。
)7、父异焉(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异,感到惊异,对……感到诧异。
)(四)古今异义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
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慢慢地。
今义:稍微。
)复到舅家(古义:再,又。
今义:常用义为重复、往复)泯然众人矣(古义:普通人。
今义:常指大家、许多人。
)(五)理解几个词语1、“养父母”养:赡养。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伤仲永》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即使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所以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至关重要
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依据课下注释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自学指导
8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请大家带着本课的自学目标,结合导读单,再一次的走进文本,朗读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朗读收获,可以同伴或同桌之间小声交流一下感悟,并且注意提出自己的问题。
朗读要求:
第一遍朗读:齐读,并勾画文本中字词,
第二遍朗读:概括文章内容,明确文章叙述内容。
学导重点及方法
教学重点:流畅地读课文,能借助注释弄清文意,了解故事内容,领悟蕴涵道理。
重点分析:能够准确句读,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要求,把握课文内容是语文学习中的必备的一种能力。
教学难点: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伤仲永》
竞业园学校学导设计方案
某某
课题
课型
时间
陈世强
伤仲永
问题发现课
学导目标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准确掌握“隶”“尝”“之”“于”“其”等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力目标:能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依据课下注释,准确翻译句子,提高翻译古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从方仲永身上正确认识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成长中的我们应把握现在的美好时光,刻苦学习,早日成才。
(2) 父亲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 仲永 自己亦不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一个人是否能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伤仲永》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伤仲永》教师寄语: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爱迪生学习目标:1、熟读、朗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借事说理、详略得当的写法。
3、感悟文意,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天才,什么是天才?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打倒一百次仍站立着的人”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中国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些话语都讲的是一个道理,即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勤奋好学。
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未认识到这一点,自恃天才,结果沦为庸才,今天我们学习的方仲永就是其中一例。
看看王安石为何“伤”仲永呢?二、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把握文章1、初读课文,准确认读:隶(lì)扳(pān)谒(yè)泯(mǐn)称(chèn)卒(zú)2、复读课文,读清句字: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⑵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⑶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⑷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
⑸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三、熟读课文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质疑探究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用意何在?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5、“伤”的具体内涵有哪些?四、合作探究、探究主题6、仲永的故事是真的吗?7、本文为什么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8、作者为何只追究仲永父亲的责任而不写仲永自身的失职?五、迁移拓展9、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10、同学们感受了方仲永的故事。
此时,你有什么话要说呢?(三选一)⑴仲永啊,我想对你说⑵方父啊,我想对你说⑶(假如你是方仲永,你有什么话对大家说呢?)各位啊,我想对你们说六、当堂达标(一)、基础知识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5《伤仲永》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
5 伤仲永“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大科学家,有卓越成就的人尚且这么说,那么,我们呢?我们这一群正在求知的青少年呢?抛掉“我聪明,慢慢来”,“我不学也行”等说法吧,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学习环境,努力学习!“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1.掌握有关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注意朗读的节奏、感情、语气。
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阅读、翻译这篇文言文3.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4.使学生认识到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从而端正学习态度。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什么是人才?怎样才能成为人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古往今来,有许多激励人们成才的格言,例如“天才来自勤奋”、“聪明在于积累”等等。
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它从另一个角度告诫我们:人才决不是天生的。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隶(lì) 扳(pān) 谒(yè) 泯(mǐn) 称(chèn) 卒(zú)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某某某某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X。
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
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
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
著有《王某某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
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
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读准节奏: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1)仲永/生五年(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5)传/一乡秀才/观之(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7)余闻之也/久(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2.解释下面划线的实词。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伤仲永》(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伤仲永一、教学目标1. 2.过程与方法 1.2.体会本文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3.引导学生认识后天的教育对于成长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 2.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3.4.了解说理散文中的叙事技巧。
三、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课时教学内容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性格,体会文章主题;2.品味文章独特的语言; 一、导入 天才,什么是天才?怎样才能成为天才?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
”卡莱尔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地努力。
”反过来,一个天才,如果不勤奋学习,结果又会如何呢?且看王安石的《伤仲永》,见证方仲永这一天才的命运变化吧!二、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现存有《临川先生文集》《临川集拾遗》等。
三、朗读训练1.学生自读。
2.点学生朗读,提示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可用多媒体显示)隶(lì) 扳(p ān) 谒(yè)泯(mǐn) 称(chèn) 卒(zú)仲(zhònɡ) 邑(yì) 耶(yé)3.教师范读,并指导学生读清句子。
多媒体显示重点句子的停顿:(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5)余闻之/也久。
4.学生齐读。
四、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与用法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教师出示关于解释重点词语的题目,并将学生分成两组,开展对抗赛。
第一组答单数题,第二组答双数题。
多媒体显示:(1)解释加点的字。
(2)一词多义。
(3)词类活用。
学生答题,教师仲裁并明示正确答案。
明确:(1)①属于②曾经③题上④完成⑤渐渐⑥有的(人)⑦四处拜访⑧相当胜过(2)其:①他的②代方仲永写的诗③这样④他⑤他的之:①代书具②代仲永③代仲永写的诗④代方仲永很有才这件事⑤结构助词“的”于:①引出对象②在③表示比较④介词,从(3)①对……感到惊奇②把……当作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③认为……有利④对……感到惊异(诧异)五、口头翻译课文六、熟读课文六、板书设计。
【精品】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伤仲永》学案
第5课伤仲永(王安石)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理解文意。
2、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
二、预习导学完成《评价手册》P9-10之“自主梳理”1、2、3。
三、课堂研讨1. 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2.指出下列加点字词的词义或用法。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①父异.焉()②稍稍宾客..其父()③父利.其然也()④邑人奇.之()3. 翻译下列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四、当堂反馈完成《评价手册》P10之“合作交流”1-3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2、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
二、预习导学对文中的虚词进行归类,并指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与用法。
之:(1)忽啼求之:(2)借旁近与之:(3)余闻之也久:(4)不能称前时之闻:(5)卒之为众人:于:(1)环谒于邑人:(2)于舅家见之:(3)贤于材人远矣:(4)受于人者不至:其(1)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4)稍稍宾客其父。
(5)父利其然也:以: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②或以.钱币乞之()三、课堂研讨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3.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4.用原文填空。
①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5课《伤仲永》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作者及作品;掌握“扳”“谒”“泯”“称”等词的意义,辨识“之”“于”
的不同用法。
二、学习重点:准确地朗读并初步理解课文。
三、学习难点:疏通文意,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以事说理的写法。
四、预学模块【自主学习】
在历史上有不少名人著书立说,论述有关“神童”的问题,但对这个问题论述得比较全面的是王安石。
他根据实例,从反面论证:神童的智力虽然先天的基础很好,但如果得不到后天的教育和培养,神童们好的先天因素不仅无法发展,反而会消失。
为此,他特地写了一篇题为《伤仲永》的文章,对神童的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进行了分析、议论。
《伤仲永》是我国古代探讨神童问题的一篇重要文献。
1、文学常识:
王安石,_______著名的_______家、_______家和_______家,字_______,晚号______ _,“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收集在《____________》和《临川集拾遗》中。
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借一件事来阐明作者的观点。
2、给加点的字注音:
邑.人()扳.()环谒.()泯.然()不能称.前时之闻()
3、词语解释。
(1)解释通假字: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贤于材.人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未尝.识书具 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古今异义:
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文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一词多义:
①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宾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导学模块【合作探究】
1、方仲永的才能的发展变化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2、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6)余闻之也久。
3、用原文回答问题。
(1)幼年时的方仲永有哪些令人称奇的表现?
(2)作者认为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3)文中讲述的道理是什么?
4、从文章内容看怎样理解文题中的“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