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村”故事:实践、反思与自我的他性

合集下载

关于实践出真知的名言

关于实践出真知的名言

关于实践出真知的名言1、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

——林希元(明)2、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中)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宋)4、只有实践能克服经验的错误。

——巴人(中)5、只有实际生活中可以学习,只有实际生活能教训人,只有实际生活能产生社会思想。

——瞿秋白(中)6、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朱熹(宋)7、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

——英。

托·富勒8、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

——萨迪(波斯)9、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子思10、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或补充理论。

——廖沫沙(中)11、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

——鲁迅(中)12、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毛泽东(中)13、一个人只有经过东倒西歪的、让自己像个笨蛋那样的阶段才能学会滑冰。

——萧伯纳(英)14、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决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

——歌德(德)15、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

——小塞涅卡16、一定是实践和实际的人生经验教给了他这么些高深的理论。

——莎士比亚(英)17、实践,是个伟大的揭发者,它暴露一切欺人和自欺。

——车尔尼雪夫斯基(俄)18、实践决定理论,真正的理论也有着领导行动的功用。

——邹韬奋(中)1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邓小平20、所有的理论法则都依赖于实践法则;如果只有一条实践法则,那么它们就都依赖这一条实践法则。

——费希特21、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陆游(宋)22、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

——颜元(清)23、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

——陶行知(中)24、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反思,教师进步的阶梯

反思,教师进步的阶梯

反思,教师进步的阶梯发表时间:2013-07-25T16:59:52.23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51期供稿作者:李伟娜[导读] 反思一旦成为了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么教师所获得的绝不仅仅是专业成长,而是整体生命高速度、高质量的成长。

李伟娜山东省栖霞市实验中学265300反思是人对自己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包括引起思维怀疑,寻找、搜索和探索的活动,求得解决疑难、处理困难的办法。

通过反思,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效地把握事物内在联系,形成新的判断,获得新的知识;才能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为创新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由此可见,作为教师,面对当前的教育形势,要想取得理想成绩,除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外,离不开经常性的反思。

从教学实践来看,我认为教学反思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课前反思——提高教学针对性这是一种前瞻性反思:教师在上课前认真思考本节课备课是否充分,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这样调整,教具、资料是否准备齐全,本节课必须实现的教育教学目标是什么。

这样做,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成为一种自觉的教学实践。

二、课中反思——确保教学有效性在授课的过程中,随着师生的互动,学生的提问或者是有独到见解的回答,必然与教师的备课或多或少地发生一些碰撞,对教师产生一些新的启迪。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反思:哪些观点更合理、更全面?学生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重难点的确立是否得当?自己还应补充哪些方面的知识、加强哪方面研究?教案还应做哪些修改?……通过反思,教师就可以从总体上把握全班学生的实际性重难点,即时调整教学,更好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益。

三、课后反思——完善教学、促进高效教学后撰写教学后记,系统地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全程,思考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得与失,不仅有助于完善本节课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教师教学反思的常态化,养成善于总结、及时反思的习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不断成熟。

陶行知教育故事范文(四篇)

陶行知教育故事范文(四篇)

陶行知教育故事范文对自己的孩子,陶行知同样严格要求。

他的二儿子晓光没有正规学历。

____年夏,晓光经人介绍去成都一家无线电修造厂工作。

厂方要看他的学历资格,他拿不出,就写信给育才学校副校长,请他寄一张晓庄学校的毕业证书来。

证明刚刚寄到,陶行知的急电也到了,严厉阻止用这张证明,并要晓光立即将证明寄回。

接着,又是一封快信,信中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主张……总之,‘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有丝毫的妥协。

你若记住这七个字,终生受用无穷。

‛以后,‚追求真理做真人‛七个字,便成了晓光的座右铭。

____年____月____日,陶行知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他的一生百折不挠地‚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他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

____为他写了挽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先生千古!‛宋庆龄的挽词是:‚万世师表‛。

周恩来的话代表了千千万万革命师生的心声:‚陶先生放心去吧,你已经对得起民族,对得起人民。

你的未了的事业会由朋友们,由你的后继者们坚持下去,开展下去的。

你放心去吧!‛陶行知教育故事范文(二)陶行知先生办的育才学校,招收了许多失去父母的孤儿,他以慈母般的胸怀,热情的关心爱护着孩子们。

与此同时,对于革命的后代,他也是义不容辞地收留下来,加以保护并给以精心的培育。

有一位越南革命者的女儿,名叫慕罗,圆圆的脸盘,一双机灵的眼睛,一副天生清亮的嗓子。

陶先生把她分到音乐组,对她说:‚你就学音乐吧!‛慕罗在音乐组接受革命思想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当她的祖国吹响了解放斗争的号角时,她对陶校长说:‚祖国需要我回去战斗!‛陶先生说:‚你回去吧,用你的声音,为祖国的解放歌唱。

你到育才学校,为的就是这一天!‛朝鲜革命者的几个孩子,因父母抗击日本侵略者,战斗在中国的土地上,他们也被长辈送到了育才学校。

陶校长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你们学社会科学吧,这是你们祖国最需要的。

‛____年,失踪的著名新闻记者萨空了,突然在北碚出现,他被剃光了头,在犯人的行列里,被人押解着做苦役。

陶行知的教育故事(2篇)

陶行知的教育故事(2篇)

陶行知的教育故事陶先生非常善于演讲,他的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谁听了都会被他深深吸引,为他演讲中强大的逻辑力量所折服。

在他一生无数次的演讲中,有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更是令人拍案叫绝,直到今天仍然令人回味无穷。

那是陶行知____年在武汉大学做的一次演讲。

那一天,大礼堂里挤得满满的,不仅全校师生都来听,连附近学校的师生和各界人士都闻讯赶来。

他们都知道,陶行知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都想来一睹他的风采,并听他说些什么。

会议开始后,有几位先生先后上台作了演讲。

轮到陶行知时,会场上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只见他不慌不忙地夹着一个皮包走上了讲台。

他戴着眼镜,穿着西服,未曾开口,先向全场扫视了一遍。

大家屏息凝神,都望着他,等他开口说话。

有的人还打开速记本,准备把陶行知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陶行知并没有讲话。

他从包里抓出一只活蹦乱跳的大公鸡。

公鸡喔喔地乱叫。

台下听众一个个目瞪口呆,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接着,陶行知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

他左手按住鸡的头,逼它吃米。

鸡直叫不吃。

陶行知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进去。

鸡挣扎着仍不肯吃。

接着,陶行知轻轻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

只见大公鸡抖了抖翅膀,伸头四处张望了一下,便从容地低下头吃起米来。

这时,陶行知说话了:“各位,你们都看到了吧。

你逼鸡吃米,或者把米硬塞到它的嘴里,它都不肯吃。

但是,如果你换一种方式,让它自由自在,它就会主动地自己去吃米”陶行知又向会场扫视了一圈,加重语气说:“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

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因硬灌给他们,他们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去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

但是,如果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效果一定会好得多!”陶行知讲完,把公鸡装进皮包,又向大家鞠了一躬,说:“我的话讲完了。

”便退下场去了。

听众们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

但只是过了一会儿,会场上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陶行知经典教育故事

陶行知经典教育故事

陶行知经典教育故事陶行知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提倡实践教育,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他的教育理念为后人所钦佩,他的故事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陶行知经典的教育故事。

一、山里的小学陶行知在自己的教育事业中,最让人传颂的要数他在山区创办了一所小学。

当时,这个山区没有教育资源,孩子们无法接受正规的教育。

于是,陶行知决定亲自去山区创办一所小学。

他找到了一个负责的村民,借用一间破旧的房子作为教室,然后通过广播和演讲的形式,向村民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并让他们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

起初,村民们并不理解陶行知的意图,觉得上学没什么用处,但陶行知坚持不懈地向他们解释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对于孩子们未来的影响。

渐渐地,村民们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

陶行知用尽各种方法,让孩子们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使他们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渴望。

不久,这所小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逐渐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和赞扬。

这个小小的山区小学,成为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个生动典范。

二、授人以渔陶行知在教育中一直倡导“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有一次,陶行知被请到一个中学做演讲。

演讲结束后,学生们向他提问:“老师,您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学好知识呢?”陶行知笑着说:“如果你们只是静静地坐着听我讲,那你们不会学到什么。

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你们需要积极思考、独立学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学习不是被动领取,而是主动探索。

”陶行知的话让学生们茅塞顿开。

他们意识到,学习不仅仅是听老师讲课,更应该通过思考、实践和交流来巩固知识,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从那以后,学校的学生们开始积极主动地学习,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用心去教陶行知非常重视教育的质量,他认为教育应该是用心去做的。

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孩子心中——北京市大兴区孙村学校大力推进

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孩子心中——北京市大兴区孙村学校大力推进

传承56EDUCATOR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谈道:“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北京市大兴区孙村学校给出了自己的精彩答案。

近年来,孙村学校从打造校园环境、构建课程体系、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以及丰富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等方面入手,让全体师生都能够真正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环境浸润,让传统文化教育灵动起来学校是教育、培养人才的特定的场所,学校环境的优劣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开发学生智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兴趣和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

学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将中华优秀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育人氛围。

为此,孙村学校努力构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的学校文化,让学生时时处处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孙村学校的环境建设愿景是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诗意美好的校园:春有桃红柳绿,夏有花繁叶茂,秋有枫红菊黄,冬有松青梅傲。

长廊、假山、凉亭、喷泉相映成趣,好比美丽的童话乐园。

校园专门开辟以“善思”“笃行”“向善”“有责”为主题的经典文化长廊,廊内展板展示的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程,传统文化中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经典代表,向学生讲述一个个感人的传统美德文 | 李可 杨俊飞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孩子心中——北京市大兴区孙村学校大力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故事。

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唐诗词歌赋;从魏晋先贤遗风到宋明文脉气韵;从民国大师风华到现代大国崛起……师生漫步校园,如同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处处都能感受到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

除此之外,学校还致力于让每个班级彰显团队文化。

学校将圣贤的智慧、经典的名著、璀璨的艺术和传统节日文化等与班级文化建设有机融合,营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见贤思齐,勇于比较(名师导写与例文)

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见贤思齐,勇于比较(名师导写与例文)

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见贤思齐,勇于比较(名师导写与例文)【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现代文阅读Il《阿舒》中老支书抒发的“人活在世界上,你不比也是在比” 的感慨。

对十七岁的阿舒很有启发。

这一感慨,又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道读写结合的极简材料的作文题。

该作文题关联的是本卷现代文阅读∏《阿舒》中的材料。

材料由文学类文本阅读《阿舒》中老支书的一句感慨引出关于“不比是比”的辨证思考(“不比” 是主观意愿,“比”是客观必然),提示这句感慨“对十七岁的阿舒很有启发”“又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二老支书的感慨包含两个短句“人活在世界上”和“你不比也是在比”。

前一句相当于状语,突出“活着”(人生、生活、生存)的大背景;后一句强调了“比” 的客观性,不论是否有主观上去“比”的意愿,你也会在“比”之中,成为“比” 的一部分,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学生在写作时应该基于对老支书这句感慨的理解认识,由此联想、思考,讨论“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比“比较”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有人因为“比较”而提升自我,有人因为“比较”而急功近利,甚至心理扭曲,也有人因为“比较”而自暴自弃,一蹶不振……如何面对“比较”,是我们青年学生应当思考的人生命题。

在生活的大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经历着不同的境遇,与他人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比较。

比较,或许是衡量自我价值的标尺,或许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但也可能成为我们内心焦虑的源头。

因此,如何正确看待比较,成为了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立意】正视比较,自我提高善与人比,见贤思齐勇于比较,善于比较以平常心,面对比较在比较中书写精彩人生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优秀范文】正视比较,提升自我现代文阅读Il《阿舒》中老支书感慨:“人活在世界上,你不比也是在比。

见贤思齐小故事

见贤思齐小故事

见贤思齐小故事在古代,有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贤者,他是村里人们心目中的智者。

每当村庄面临重大决策时,村民们都会前往请教他的意见。

有一天,村民们面临一个紧迫的问题:他们的田地急需修整,否则将无法种植足够的粮食来维持村庄的生活。

他们纷纷前往贤者的家中,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指导。

贤者听到这个问题后,思考了片刻,然后告诉村民们他有一个主意。

他建议村民们集中精力一起修整田地,而不是每个人单独修整自己的土地。

这样一来,每个人都会得到更多的帮助,田地也能更快地修整好。

村民们对贤者的建议持怀疑态度,有人担心自己的努力被别人占便宜,也有人担心自己会成为修整田地的最后一个人。

贤者看出了他们的担心,于是讲述了一个小故事。

故事中,有两个村庄,他们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一个村庄中的村民们都自私地只为自己修整土地,而另一个村庄中的村民们则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修整土地。

最终,第一个村庄中的村民们因为相互之间的竞争与争斗,土地修整得很慢,而第二个村庄中的村民们则因为团结配合修整得非常快。

结果,第一个村庄的村民们艰难地生存下来,而第二个村庄的村民们则生活得富足幸福。

听完故事后,村民们终于明白了贤者的意图。

他们纷纷表达了自己愿意团结合作的意愿,并动员其他村民一起修整田地。

村民们相互帮助,努力工作,最终修整好了田地,收获了丰盛的粮食,村庄的生活也因此得以继续。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团结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只有当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每个人都应该放下个人利益,以整体利益为重,这样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和幸福。

见贤思齐,意味着我们应该从贤者身上学到智慧和经验,以此激发我们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最终达到更好的目标。

关于陶行知的故事

关于陶行知的故事

关于陶行知的故事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改革家,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活动具有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个关于陶行知的故事,从中可以了解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

陶行知出生于安徽省一个贫困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乡村教师。

由于家境贫寒,陶行知从小就饱受贫困和挫折的折磨,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育的热爱。

他自幼聪明好学,曾在私塾就读,后来进入一所教会学校,受到西方教育的启发和影响。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形成,源于他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深刻反思。

他认为,中国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是教育与实践脱节、教育与生产脱节、教育与生活脱节。

因此,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旨在使教育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陶行知最为著名的教育实践活动之一是创办晓庄师范学校。

这所学校位于南京市郊区的一个小山村里,环境优美、风景秀丽。

在这里,陶行知贯彻了他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应该通过实践来学习和掌握知识。

他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劳动、参观、调查等,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晓庄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具有特色。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因此,他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在课程设置上,他强调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除了晓庄师范学校外,陶行知还创办了其他多所学校,如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

这些学校都贯彻了他的生活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生活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成为了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参考和借鉴。

同时,他的教育思想也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教育界和教育改革者。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的成功,离不开他坚定的信念和对教育的热爱。

他始终坚信教育的力量和作用,并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努力。

读《做简单的教育》有感--山东省莘县十八里铺镇联校王瑞忠

读《做简单的教育》有感--山东省莘县十八里铺镇联校王瑞忠

自觉尽力——读《做简单的教育》有感山东省莘县十八里铺镇联校王瑞忠“校长,请蹲下你的身子”,“学生,唤醒了我的环保意识”,“关爱只需一点点”,“把阳光洒给每一个孩子”……一个个平凡而又深情的故事,一幕幕鲜活动人的画面,一次次精神的呵护,一次次心灵的碰撞……读着《做简单的教育》,越发感觉教育的不简。

“简单的教育”是对教育工作的一种态度,一种淡然,一种境界,然教育的范围极广,内容极繁,可谓事事皆教育,处处见真情。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要长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善于思考的脑袋,内有感悟,心存关爱。

这样,才能体会到教育的美丽,才能享受到工作的幸福。

工作绝不是制度的约束,不是别人强压的,而是自觉的尽力的。

这也许是一种人生态度,按照梁漱溟先生说的三种人生态度——逐求、厌离、郑重,我觉得这应属于郑重的人生态度吧。

因为,自觉是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品质;尽力是一种态度,一种方法,一种能力。

能自觉尽力的去工作去生活,人生才有意义!怎样自觉的尽力的去工作去生活呢?说起来易,做起来难哪!这需要坚持,需要毅力。

从哪里着手,又从哪里开始呢?《做简单的教育》这本书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书的作者就是我们身边的人(莘县教育局业务局长孙石山),讲述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思考着我们的思考,感悟着我们的感悟,“大爱无痕”、“大音希声”、“大道至简”、“真水无香”……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也不要放过,一句话、一个动作、一则批语、一次批评、一次鼓励、一次关爱、一次信任、一次感动……教育存于时时刻刻,教育存于一瞬间。

善于抓住教育机会的人,才堪称真正的教育者。

如果只是机械的重复,为讲课而讲课,多做一点就内心委屈,停止了前进的脚步,重复的是劳动,拼的是体力,消耗的是知识、方法和经验。

时代在变,知识在变,学生的思维在变,教育观念也在变,如果我们不变,只是重复昨天,那么,“淘汰”就在眼前。

不要看轻自己的工作,即便是粗浅的事情,也要做到精微高深。

教育叙事:教师有错要敢于承认

教育叙事:教师有错要敢于承认

教育叙事
教师有错要敢于承认
孙伯镇刘庄小学辛显才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说:“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所谓高悬鞭策自警”。

在上周发生在班级的一件事,让我陷入了沉思,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特别是对待个别差生的行为,如何转变那种一惯有的思维定势来判断和处理问题?
那天下午课外活动,我向往常一样习惯性地来到教室里溜了一圈,看看学生的学习情况。

当我出现在教室门口时,看见马朝旭正在与一位女同学发生肢体冲突,眼看就要打成一团了,于是我马上冲了过去,像拎小鸡一样把马朝旭揪到黑板前面,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他:“你平时学习不认真,上课捣乱不遵守课堂纪律,现在还敢打架了!”他还想争辩什么,我很武断地打断他说:“还要狡辩?你总是班级的捣蛋鬼,不管什么事情总是有你的份,先到办公室里再说”。

后来,从与马朝旭的谈话中和其他同学的反映中得知了事情的真相:那一个女同学随便丢了一张废纸时,没有扔进垃圾箱,马朝旭让她捡起,那位女同学却说他多管闲事,并辱骂马朝旭,才有了前面我所看到的一幕。

我的心里受到很大的震动,这事确实不是马朝旭引起的,那位女同学应该负主要责任,马朝旭是在维护班级的卫生,那我怎么办呢?我陷入了沉思,在这群活泼可爱的学生心目中,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最后我决定在全班同学面
前向马朝旭道歉,并且表扬了他。

学生们用释怀的笑脸感动了我,他们帮我反思,促我进步。

我想:作为班主任也应该做一个有错就改的快乐的执行者,从学生言行中感悟自己的得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心去发现他们特别是行为偏差学生的点滴进步和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抓住有效的教育机会,教育他们不断地进步。

因为表扬和鼓励是学生进步的阶梯。

引导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引导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 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建立以校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教 学个案分析、研讨制度,引导教师对自己或 同事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和评价,提 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得以学生考试成 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
3、写作:日常性、叙事性
写教育书信
写教育教学手记
写教育教学随笔
反思之六:善待自己,呵护心灵
反思之七:关心自己,寻求支持
反思之八:感悟生命,热爱生活
(2)自我反思的过程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建立假设
验证假设
其本质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教师自我反思的进程:
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以下三个阶段: 教学前的反思:它具有前瞻性,使教师自觉实 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
(4)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
•建立促进教师自我反思的评课制度:发挥评 价的改进功能,使评课过程同时成为教师的 教学研究过程,避免形式化“评优”的倾向。 评课应有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 观念进行反思并有助于教师的教学重建。 •提供成功案例的开放性和执著性。
评优公开课如期举行,李老师讲的是这篇课文的第 二课时。他的教学设计是:重点分析课文中以对话、行 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课堂上李老师对这一表现 手法的分析非常细致、深入,真可称得上丝丝入扣。加 上他那富有感情变化的语言,对故事情节绘声绘色的喧 染,学生们都被吸引住了,个个凝神静听……李老师越 讲越兴奋,甚至忘记了时间。 正巧这天停电,电铃没响。尽管坐在前排听课的教 导主任向他暗示了几次该下课了,他也没有察觉,直到 一位物理老师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才猛想起来该看看 表,这时已经超过下课时间整整10分钟了。 ——2001年第4期《学科教育》

快乐叩击日记的大门

快乐叩击日记的大门

2013-07教学实践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4课是《日记两则》,它标志着从这篇课文开始,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将要一步步引导孩子走进日记的大门,从而开始最初的写作尝试。

然而,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孩子谈“文”色变,谈“日记”色变,怎样引导孩子轻松快乐地开启日记之门呢?在进行又一轮的日记教学之际,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上好第一堂日记启蒙课第一则日记上完了,我问孩子:“日记难吗?”有的孩子还是迷茫地望着我。

我知道,对有些孩子来说,这可能有点难。

我换了个话题:“你们会说话吗?”课堂活跃了,孩子纷纷举手:“老师,我会,我会……”“那谁来说点儿给大家听听呢?”“说点儿什么呢?”孩子又有点儿不知所措了。

“讲你的快乐,讲你的伤心,讲你难忘的事啊!”我一步步引导。

有的孩子就打开了话匣子:“老师,今天早上我去打乒乓球时,发现球台上有一层厚厚的霜,像雪一样。

马瑞非说是雪”“老师,今天早上我早饭没吃饱,有点儿饿了”……“对,你们说的就是日记。

日记就是把自己今天的烦恼、快乐、学习、游戏写在一本专门的小本上。

同学们你们会说话吗?”“会!”一片响亮地回答。

“那我们就可以写日记。

但是日记和我们平时的写话又有点儿不一样。

”这时我用电子白板显示了我们课本上的第一篇日记:“哪里不一样呢?”孩子观察着、思考着,然后再一次举起了手:“就是在第一行的开头多了‘6月1日星期三晴’”“那么这个小女孩是哪天写的日记呢?”“6月1日。

”“那天是星期几呢?”“星期三。

”“你们知道那天的天气情况吗?”“晴。

”这样的对话反复了几次,我想让孩子明白:写日记,第一行肯定是日期、星期、天气。

“同学们,如果今天晚上我们写日记,我们会在日记的第一行写什么呢?”思考了一会儿以后,有孩子举起了手:“11月27日星期二小雨”,对照着日记的格式,我又问了几遍,加深孩子对日记格式的理解。

这样我完成了第一节日记启蒙课,充分地调动了孩子写日记的热情,我期待着孩子能轻松快乐地走进日记之门。

陶行知的经典教育故事读后感范本(2篇)

陶行知的经典教育故事读后感范本(2篇)

陶行知的经典教育故事读后感范本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先生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把天地间折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一种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

有了这种能力,即使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他们照样能获取知识。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过去那种在学校里十几年所学到的知识毕业后受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不断地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二、'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

陶先生不仅热爱儿童,热爱青少年,而且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热爱祖国人民、热爱全人类。

'爱'是陶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

'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

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

作为教师,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无尽的爱为孩子们的世界添抹一簇缤纷。

1、播下爱的种子作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就能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为了教好每位学生,让每位家长放心,我认真完成家长拜托的任何事。

有时家长出门在外,托我多多关心他们的孩子,我就会在工作之余找那些孩子聊天,为他们分忧解愁,有时还辅导他们的学习,并定期与身在外地的孩子家长联系。

《孙村的路:后革命时代的人鬼神》读书笔记模板

《孙村的路:后革命时代的人鬼神》读书笔记模板

读书笔记
“只是越贴近孙村,就越是本能地拒绝把孙村当做学术对象的“他者”。
目录分析
一通婚圈: 社会变迁与 “通婚地域”
的伸缩
二姻亲:婚 姻及姻亲关 系的“例” 行与“例” 变
(一)孙村的乡土社会空间 (二)通婚情况及其对“常识”的修正 (三)婚姻的路为什么越走越近
(一)时代行古“例”——守护家庭及婚姻传统的核心价值 (二)“走仪”:合二姓之好 (三)“黑婚时代”及“后黑婚时代”的“例”变 (四)结语:从“其叶蓁蓁”到“其根深深”
一 “共时态 社区”:
“后革命时 代”的人鬼

二信则有, 不信则无: 女巫的灵力 范围与兴衰 周期
三祭神如神 在:元宵集 体仪式中的
人神关系
四稀薄的界 面:游移于 马、人以及 神明之间的 “均衡理性”
(一)从“帝制时代”到“后革命时代” (二)同为天涯沦落客 (三)“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 (四)阴阳共此时,人鬼情未了 (五)结语:共时态社区
(一)天人相隔两茫茫 (二)“我本女儿身” (三)神算不如人算 (四)各领神威两三年
(一)卜杯 (二)永进社的元宵日期 (三)接神 (四)“出郊跑境” (五)“跑埕”与“收心落马” (六)“议头” (七)分“丁饼” (八)余论:集体仪式中功利化的神人关系
(一)紧跟娱神的步伐:从“使马”到“看马” (二)千军万马来有踪:“出游”中的“马头”与“牵马人” (三)春风里,马蹄疾:元宵中的“牵马人”与“马市”、“户下” (四)马上不知马下情:“牵马人”与马、神明 (五)结语:作为母体的社会和文化
一 “合算”的“国 家”
二民间权威授权来源 的缺乏及其力量的弱
化(1949年之前)
三政治整合与神权复 兴(1949年至1985 年)

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感受“为人民服务”的快乐——为人民服务教案

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感受“为人民服务”的快乐——为人民服务教案

“老师,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为人民服务?”这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课程时常常会问的问题。

其实,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一种政治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观念,它代表着一种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对于引导学生感受“为人民服务”的快乐,我们需要运用一种特殊教学方法——以身作则。

1. 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让学生理解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口号,更是一种实践行为和价值观念。

通过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希望能够让学生深刻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服务精神,为社会做出贡献。

2. 教学内容2.1 了解为人民服务的意义我们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意义,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为人民服务的快乐。

2.2 引导学生践行为人民服务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采取一种以身作则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从听说到实践,从简单到复杂,从浅入深地逐渐领悟“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和重要性。

2.3 细分服务项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感知社会中的服务信息,需要把服务类别进行具体的细分,如敬老、扶贫、环境保护等,让学生将社区服务项目真正地融入到课堂中去。

3. 教学方法3.1 课堂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和讨论,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到“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和重要性。

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意识到,服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真正体会过服务带给他们的快乐,才能够更好地去理解服务的价值。

3.2 实践体验服务实践是为人民服务课程教学的重要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接触到社区服务项目,感受到“为人民服务”的快乐。

通过多次实践,让学生发现服务的价值、意义和内涵,培养学生拥有服务精神和意识。

3.3 观察和反思在实践之后,学生需要对服务活动进行反思,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服务能力和素质。

通过反思,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 教学步骤4.1 引入环节通过课件讲解引入“为人民服务”课程,给学生展示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案例,同时让学生听取一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资讯信息,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为人民服务的快乐。

陶行知教育故事有感范文

陶行知教育故事有感范文

陶行知教育故事有感范文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

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

”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

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

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

“‘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

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

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

”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

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先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

”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

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

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村”故事:实践、反思与自我的他性作者:谭同学来源:《财经》2016年第11期研究文化,既可是哲思,亦可作经验叙述。

若仅平铺直叙,对于熟悉此种文化的人而言,并不太难。

可若将二者结合起来,则又并非易事。

在一个生“我”、养“我”的地方,人的日常生活在不断实践着当地的文化,但正由此,反而可能会“熟视无睹”“日用不知”。

要以实证的方式,将经验上升到哲理讨论,进而又用理论透视经验,须得文化实践中的人。

俗话说,“人贵自知”。

可见,人要看清“自我”并非易事。

“自知”事关对“自我”的反思,而反思在实践中则又有赖于恰当的参照系。

近来阅得《孙村的路》一书(以下简称《路》)。

作为一项本文化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在经验叙述、理论论证和方法论三个层面上,《路》均给出了诸多值得深思和具有参照意义的洞察。

常识之外与情理之中较之于哲学思考,田野工作的乐趣和挑战皆在于,它会带来新的发现。

所不同者,只是“新”的内容有差异,可能是见到新事物,又或是体会到新道理。

但不管如何,这一切绝非事先就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

若不然,在田野工作中能发现的都是已经发现的,又何苦去做调查呢?而其挑战则在于,进入田野经验后,已有常识就须被检验,且可能被打破。

现代知识人进入乡村做田野调查,往往会碰到农家“过日子”的复杂性问题。

且不说不熟悉乡村生活的人如此,即使出生于本地的学者,也因“少小离家老大回”概莫能外。

《路》所呈现者,正是这种情况。

作者重回故里,所见者可谓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者如“乡音不改”,或乡俗即使不再依旧,也至少似曾相识。

可是,这些简单的事实一旦与作者在异乡生活或求知所得“常识”不一致时,就变成了亟待重新加以认识、解释的复杂问题。

例如,《路》要重新认识孙村,却发现在什么样的空间意义上来理解“孙村”,竟然也成了一个问题。

在行政边界之外,传统地理界定、“亲戚圈”等无形而有弹性的边界,实际上在孙村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意义。

若单纯以行政边界为准,事情是清楚而简单的,外嫁女当然不再属于孙村村民。

但生活的复杂性在于,在祭祀、经济交换(互助)及诸多其他重要活动中,她们仍活跃在孙村,是孙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若要完整地描述出孙村生活的全景,焉能将她们排除在“孙村”之外?借此,《路》首先以乡村生活的复杂性,暗示了研究乡村时修正“常识”的必要性。

因为生计方式逐步由传统的“糊口型”农业转向外出务工、投资,复又加上经济和面子竞争都很激烈,婚姻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当然也连带着父母),看作重新整合资源的途径之一。

他们“尽可能培育、利用、挖掘、建构姻亲的网络,期望小家庭‘根深叶茂’——发家致富”,而近距离婚姻可让姻亲网络更紧凑。

同理,有些儿子数量少或无子的家庭,更希望在近距离范围内建立起“鞭长可及”的姻亲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壮大自家在当地日常生活中的“势力”。

当然,这并不是说孙村年轻的一辈就彻底把婚姻当成了买卖,以利益最大化为标准。

事实上,向媒人打探对方的“品行”也是很重要的事情,毕竟这同样也是一个家庭能否和睦的重要条件。

媒人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青梅竹马者毕竟少。

大多数年轻人常年在外,只有春节时才回家,并没有在家乡细挑对象和自由谈恋爱的时间。

这就得依赖媒人提供信息和配对建议,以节省挑选、了解对象的时间。

至于“黑婚”,其初始原因则与逃避当地计划生育“土政策”有关。

该“土政策”规定,早婚者(男未满23岁、女未满21岁)罚款5000至1万元(此规定显然完全是违法的),未满间隔生育(第一胎为女孩,允许生第二胎,但须间隔四年)罚3000至5000元,超生一胎罚1万元。

为避免因受罚和连累其他亲人,大多数年轻人即采取了秘密通婚的形式。

以至于,有些新娘根本没有过婆家的门,只是与新郎相约在车站,随即一道出外从事小本生意,待生了男孩后才公开回婆家。

为了保密,同时媒人又必不可少,只好找关系特别近的亲戚充任媒人。

这进一步使得其寻找对象的范围缩小,以免牵涉过广而泄密。

“常识”可作参照,却常不够解释田野中经验的复杂性,并不只是当下的事情。

关于历史,情况也一样。

《路》在述及婚俗历史变迁时,曾有一段“乡老”的回忆:“毛泽东时代破迷信,唯独婚、丧这两项没人敢出头‘打限’(取缔),不然,那会激起民愤……时代是新时代,古‘例’还是照走。

”当然,变化也是有的,如多数婚礼放在农历十二月中下旬,持续三天而又不至于耽误农活。

甚至于,新的基层政权自一开始就不乏灵活地处理实践问题的例子。

如孙村所在的地区解放后,不少因娶媳妇分期支付聘金的人,不肯再付,原因是听说“解放”后婚姻自由、结婚不要钱。

而按当地习俗,男方中途停付聘金,对女方即是一种侮辱(类似于失身),女方家庭有权没收男方已付的那一部分作为名誉补偿。

由于此类纠纷太多,“农会根本就忙不过来,只好采取尽快息事宁人的办法,要求双方各让一步”,而并未完全取缔聘金。

国家政策、乡土习俗在乡村实践中的关系,比那些依据宏观政策乃至“革命”口号所得出的传统文化在此时期已被彻底中断的“常识性”结论,显然复杂得多。

较之于乡村历史实践的复杂性,后面这种笼统的结论毋宁说是一种想象。

而不幸的是,太多现代知识人已习惯了用这类简单逻辑野蛮地切割复杂的历史,以至于想象竟也成了“常识”。

乡村经济未来的路如何走,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仅靠“常识”未必能说清楚。

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先生即发现,在现代工业的冲击下,乡村经济正面临着生产要素,尤其是乡村金融和农家子弟知识分子外流的难题。

他主张用乡村工业的办法,以及用小城镇连接城市和乡村,带动乡村发展,来改善这种局面。

但很可惜,随着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常识”在中国普及,近30年来快速扩张的主要是大城市,与之相对的则是“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新世纪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条件虽稍有改善,但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乡村“空心化”的现象。

对于这一局面,“常识”告诉人们,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唯一大道,“世界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然而,《路》却向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番景象,谓之“大道朝天,小径依然”。

孙村作为打金这一“同乡同业”农民群体的中心,以本土社会网络支持家庭为单位的小本创业,而民间宗教活动又不断提升社区的共同体意识,为“离土离乡”的村民维系、扩张社会网络。

这使得他们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生产要素成本,将打金业的所有产业链条、生产环节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以非正规经济的灵活与低成本优势,不给任何大资本、大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机会”,而对同乡“自己人”,却恰恰不是“大鱼吃小鱼”的逻辑。

反过来,致富了的村民也无法逃离乡村,因为附着于故乡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区共同体意识才是其致富的法宝。

他们得回村庄盖房,参与公共活动和维持人情往来,从而在客观上形成了一个乡村“空心化”的反向运动。

渠清如许与源头活水不少乡村经验不符“常识”,却又在情理之中。

梳理清楚这些情理,既可以矫正“常识”,也是激发学术活力的源泉。

首先,在现代知识人最容易倨傲的“理性”与“迷信”关系中,可见一斑。

《路》中所载孙村也有一座神社——永进社,人民公社时期遭拆。

上世纪70年代末,一位目不识丁的中年女性宣称被永进社原供奉的神灵附体,要求村民修复永进社。

依照现代理性的解释,很难证实,或者说完全是“装神弄鬼”的事情。

但若作为田野工作者,其分析即到此为止的话,显然未必说得上真正弄清楚农民“过日子”的逻辑。

事实上,对于其他大多数村民而言,“神灵附体”之事本身是真是假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提议暗合了他们本已有或潜在的想法。

可当村民因利益所涉,不愿意迁就“神灵”时,这套说法就未必起作用了。

在永进社重建后要决定游神路线,而碰到村中公共道路、戏埕早已被部分村民侵占的问题时,仅有“神灵附体”的“旨意”,已无法让侵占者退出。

解决此问题的,还是村庄日常中的“机缘巧合”,以及村庄精英——“乡老”“循循善诱”。

某村民患癌症,医生无策,其妻金母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神明,但求神亦无效。

于是,金母怀疑是自家房屋侵占神灵戏埕所致,并以退出所占之地求之于永进社。

不久后,她宣称丈夫病情好转。

以理性的眼光看,金母不免有些“神神叨叨”。

可她除了能这样做,又还能在现世当中有什么更有效的办法呢?同理,乡村生活中的男男女女也一样没有更好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办法,消除人生中的不确定性。

于是,当“乡老”通过卜卦的方式,以神灵的名义要求侵占村道以及在村道旁设粪池的村民拆除建筑、移走粪池时,阻力就小了很多。

言及“理性”,不得不说,它在特定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

依《路》给出的“深描”,孙村及附近地区元宵节娱神仪式中所大量依赖的“牵马人”,及其与马、人、神之间的关系,正体现了“理性”与文化交错之后形成的复杂“均衡理性”。

饲养和驾驭马匹,在当地传统中属于地位低下的人,被称作“使马人”。

上世纪80年代,在当地逐步恢复的元宵娱神活动中,人们开始雇请马匹(得要人牵着,因此改称“牵马人”),作为神明的“坐骑”,跟随神明绕境巡游。

马匹数量多则意味着场面大,以至于动辄租用数百匹。

不少家庭较贫困者逐渐加入“牵马人”的行列。

在“马市”上,高大的白马价格相对较高,而“牵马人”亦需相对富裕,能买得起白马且能供应上等饲料。

在与租马人谈判的过程中,“牵马人”是“理性”的,会斤斤计较、讨价还价。

可是,“牵马人”又不是“理性”的。

选择进入这个利润并不是很高的行当,从总体上来说即不理性。

而且,他们并不只是将自己饲养的马看成一种生产工具。

相反,他们将马看作是与神相连的,而自己的职业也是服务于神明的。

如《路》曾提到“马市”上一位牵红马的“牵马人”。

若从纯粹经济理性考虑,毫无疑问他应处理掉红马,饲养一批白马。

但他却没有这么做,而原因是:“这红马善善,服服使,我家庭运气也顺顺,无端换走说不过去”。

由此,如《路》指出,“不管是把‘牵马人’看得太傻的低视,还是把‘牵马人’想象得太淡利的高看,都没有真正理解到‘牵马人’的生活世界。

”同样,如果不理解村民和“牵马人”的“迷信”,就无法理解“牵马人”的“均衡理性”,错失学术理论的生长点。

其次,在现代知识人最容易向往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中亦可见一斑。

上世纪末以来,诸多有着无限“民主”情怀的知识人开始接触到令其兴奋的理论框架,曰“国家与社会”。

这里的“社会”,是指与国家相对立的、具有高度自治权利的领域,也即“市民社会”。

在西欧,这本是现代性兴起后,资产阶级在城市当中伸张权利的结果。

有了“建构市民社会”的情怀,便有了按图索骥,生硬将中国经验塞进“国家与社会”框架的强大动力。

于是,出现了一些奇特的现象。

人们发现,在中国,不是现代性兴起之后而是之前,不是在城市而是在乡村,不是资产阶级伸张权利而是小农自保的行为,更加符合“市民社会”存在的标准。

在《路》关于孙村人修路的漫长历史叙述中,也不乏涉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但它以大量细致的材料分析向人们展示了,这里的“社会”并非与国家相对立意义上的“市民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