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案管理研究所课程与基本素养核心能力对照表 - 开南大学专案管理

合集下载

南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南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南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一、专业介绍南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以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较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

通过专业学习,学生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成为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南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较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实用技能,较高的人文素养,商业运作能力和管理技能,掌握规范的现代化企业文化和现代化管理方法,形成较强的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中英文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管理领域的需要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三、核心课程南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学、社会保障、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绩效管理、培训开发与管理等。

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完善的管理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环节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南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

学生将进行社会实习,实践课程,毕业实习等,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五、学科建设南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完善,拥有一支专业化、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师队伍。

学院还建有完善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设施。

六、就业前景南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单位主要有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具体包括人力资源部门、劳动保障部门、企业管理部门等。

毕业生也可以从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业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工作以及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七、总结南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的结合,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为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南开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规定(2020)

南开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规定(2020)

南开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规定为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正确执行学校教学管理的各项相关规定,保证学校教学事务中成绩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建设良好、规范的研究生成绩管理工作流程,制定本规定。

一、研究生课程的选课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按所在学科专业的培养要求和培养方案,制定个人的培养计划,并按照培养计划,在学校规定的选课时间选课。

研究生完成课程的各教学环节,且考核合格,方能取得相应课程的学分。

对未正式选课的课程,研究生不得参加考试,不能取得学分。

办理退补选的研究生应填写《南开大学研究生退补选申请表》(附件1)。

二、课程考核、成绩记载与试卷保留1.研究生必须参加所选课程和实践等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考核。

考核无论及格或通过与否,成绩一律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选课后未有效退课,不参加课程学习和考核,成绩以实际情况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2.根据研究生培养方案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要进行考核。

考核方式包括开卷考试、闭卷考试、文献综述试和考查等。

各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应遵照培养方案及课程简介的规定,其中院级必修课一般为闭卷考试,社会调查、教学实践、专题研讨课及实验课,可以采用考查方式。

3.研究生考试试卷由学院保留,试卷保留时间应为学生毕业、肄业或结业满3年。

4.任课教师在课程考核结束后应及时批改考卷和评定成绩,成绩评定时应当实事求是和公正合理。

考试课程的成绩评定可采取百分形式打分和描述性打分。

百分形式打分60分为合格并取得该门课程学分。

描述性打分标准为:①通过形式:分为“通过”和“不通过”。

“通过”表示考评合格并取得该门课程学分,反之,则为不合格。

②等级形式:分为“A”,“B”,“C”,“D”四个等级。

“A”表示成绩在85分以上,“B”表示成绩在75分到85分之间,“C”表示成绩在60分到75分之间。

“A”“B”“C”为合格并取得该门课程学分,“D”表示成绩在60分以下,即不及格。

5.研究生考试不及格者,允许重修。

管理研究方法论(南开大学,王迎军教授)Part 8-1

管理研究方法论(南开大学,王迎军教授)Part 8-1

22
科学的两个标准
• 逻辑与观察是科学的支柱,科学的认识必须兼有 言之成理与符合观察这两个标准。
–逻辑:符合人们共同遵循的逻辑推理准则,从一些道理 推论出另外一些道理。
• 例:非逻辑推理,赌徒谬误
–观察:可被经验,复验;强调经验客观性的准则,知识 是来自人们的经验:强调科学知识应基于经验上可观察 的假设之上,没有不证自明(self-evidence)的事。
–例:当我们把优质资源定义为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 的资源,然后在论证优质资源能够提高企业收益时,就 步入了‚套套‛之中。
8
例:现代企业制度与绩效的关系
• 有人对一些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对比, 得出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绩 效的结论。 • 隐含的逻辑错误:
–化约论错误,上市公司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是两 个概念,后者包括前者,不能‚以偏盖全‛; –虚假关系,上市前的资产重组未考虑在内; –没能对影响机理给出有深度的说明。
19
自然科学家对后现代科学哲学观的批判
• 1987年10月15日,《自然》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科学哪儿错了?‛ 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两位英国物理学家西奥查里斯 (T.Theocharis)和皮莫波罗斯(M.Psimopoulos)严厉谴责了那 些批评科学能获得客观知识这一传统信念的怀疑论哲学家,指控他们 给科学带来了‚深重而又广泛的灾难‛。文章还特别登出了四位‚真 理的背叛者‛和‚科学的敌人‛的照片,他们是:卡尔•波普尔、伊 姆莱•拉卡托斯、托马斯•库恩和保罗•费耶阿本德。 • 1994 年,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另外两位物理学家 格罗斯(P.R.Gross)和勒维特(N.Levitt)的合著,名为《高级 迷信:学术左派及其与科学的争吵》。该书称,目前学术界盛行着一 种对自然科学的普遍敌视,这种敌视主要是由‚后现代左派‛ 的煽 动造成的。 摘自赵万里的博士论文《建构论与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

南开大学商学院

南开大学商学院

南开大学商学院南开大学商学院(Business School of NanKai University)成立于1929年,是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级社科创新基地的实体化学院,是中国大陆最为优秀的商学院之一。

[1]2005年学院复名为南开大学商学院。

目前全院教职工206人。

专职教师119人,其中教授47人(博士生导师45人)、副教授(包括副研究员)50人、讲师22人。

在2012年的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南开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排名全国第六,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排名全国第六。

学院现为AACSB、AMBA、AAPBS 等国际著名的商学院协会和组织的会员。

2013年10月11日,南开大学商学院通过AMBA(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国际认证。

2016年5月25日,南开大学商学院通过AACSB(国际商学院协会)的现场认证,并于2016年8月收到AACSB 认证机构的官方确认函,至此南开大学商学院正式成为通过认证的会员。

现任院长为白长虹。

南开大学商学院是拥有企业管理国家重点学科、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企业文化研究中心国家社科创新基地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实体化学院。

南开大学商学院目前全院教职工164人。

专职教师116人,其中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25人)、副教授55人、讲师23人。

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在校人数达到四千八百多人。

在南开大学图书馆300余万册图书的基础上,学院图书资料中心共有中外文图书15万余册,期刊700多种。

有35个多媒体教室、11个专业实验室,近5千平米。

历史沿革南开大学在1919年建校之时就以“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雄图大略,设立了文、理、商、矿四个学科。

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南开的商科迅速发展起来,并且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1929年成立南开大学商学院。

20世纪50年代,因院系调整,南开的经济管理学科受到冲击。

管理能力评估表(10项能力,等级区分)

管理能力评估表(10项能力,等级区分)

领导管理能 力
控制管理技 能
培养下属能力 沟通协调能力 人际关系能力 指导与监控能力 绩效管理能力
认识到为企业培养储备干部的重要性;遇到培训的机会,愿意让员工去尝试,会 为员工的未来作一些考虑,但是生涯规划较少;会在自己工作的基础上,帮助他 人;愿意给下属学习与实践机会。 有着培养他人的强烈意愿和倾向,鼓励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关注员工的潜质与 可塑性,注重分类别培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帮助他们成长。 认为培养储备干部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任务,对于企业内部培训热情不高。从未 给现有的员工制定相应的职业生涯;很少给予下属学习与实践机会。 将“为企业的明天培养接班人”视为自己必须做好的本职工作;支持员工培训, 落实“三高人才”等职业生涯管理方案;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帮助,使他人做 的更好;给下属提供学习和实践机会,并鼓励他们不要害怕错误。 企业内部的桥梁,有着卓越的协调能力,能与上下级作好沟通,并妥善处理好之 间的关系,促进其相互理解,获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了解沟通的作用,与工作中的各方都有比较好的关系;遇到问题与冲突时
愿意体谅与理解别人,能及时回复一部分信息;略懂得聆听的艺术,愿意以制度 方式明确沟通职责。 与工作中的各方保持密切联系与良好关系;能够体谅和理解他人,愿意就具体情 况做出调整与妥协;愿意就对方疑问做出及时的回应,确保信息的准确表达;倾 向于以制度的形式明确沟通职责;懂得倾听的艺术。 平时不注重沟通,遇到冲突与矛盾以强权或回避来解决;习惯自我为中心的思维 模式;缺少全方位思考,缺少协调与沟通。 待人友好真诚,能真心的对待每一位朋友,获得周围人的信赖;在工作中,处处 为他人考虑,人们都愿意与他交往并保持良好的关系。 待人比较真诚、大方,能获得周围大部分的支持与信赖;为人处世懂得变通,在 工作中考虑他人的感受,诚信守言,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能够给人一种真诚的影响印象,并获得周围的人的支持与信赖;在工作中,能够 估计他人的感受,懂得适当的照顾他人情绪;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能够恰 当的表达和倾听,待人主动热情;对于不同性格的人,能够区别对待,采取不同 的人际应对策略。 待人不够真诚,无法获得大部分人的信赖;为人处世比较刻板,不懂得变通,与 人交流不够技巧,社会适应性比较差。 能够让下属明确的知道自己的任务和时限,以周密计划确保任务完成;跟踪下属 工作进展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在某项业务结束后,督促相关人员做好经验总结, 并以某种形式分享出去。 对下属的业务支持不够,导致工作困难重重;对下属的工作没有较好的督导以及 给予相应的指导,导致下属没有成长;项目结束,很少做总结分享经验。 有较好的业务能力,能对下属提供业务支持;能够较好地对下属工作进行督导并 给予一定的指导;懂得事后总结,提倡经验风向。 积极的对于下属的工作提供指导与支持,促使其能力得到提升;对于下属的各项 工作进行跟踪监控,要求其及时反馈,并根据相应的情况做出对策;能有效地做 出总结,并将经验分享,建立学习型组织。 对业绩比较关注,努力提高自己的业绩;能为下属制定可衡量的、具有挑战性的 工作目标,并加以督导;强调业绩的重要性。 对业绩漠不关心,固步自封,不愿意积极进取,对下属的评价根据自己的喜好而 不是业务好坏。 具有不甘于人后,勇往直前,不断创造佳绩的决心和勇气;督促下属就工作进展 及时反馈;明确确定任务的完成时间和标准;经常强调工作表现在绩效考核中的 重要性。 以业绩为衡量结果的标准,工作重心始终在提高绩效、实现目标与产出结果上; 经常性的主动寻找影响绩效的问题和机会,寻找改进绩效的办法。

管理学概论教学大纲32学时

管理学概论教学大纲32学时

《管理学概论》教学大纲执笔人:陈克巧审核人: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管理学概论(Management Theory)教学对象:工程类各专业课程编码:课程类别:必修(选修)课。

总学时:32学时;授课30时(其中案例讨论6课时),考查2学时。

总学分:2个学分选用教材:管理学概论郭朝阳等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先行课程:二、教学目的和任务《管理学概论》工程类专业一门必修课,目的是使工科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以培养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知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管理基本理论,了解一定的管理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基本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部分绪论第一章概论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管理的概念、性质、职能、熟悉管理的基本问题,了解管理环境,旨在对管理有个概括认识,为今后各章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第一节管理管理的必要性、管理的定义、管理的职能、管理活动与业务活动的区别、管理的二重性理论第二节管理者“经理革命”——职业管理者的出现、管理者的类型、管理者的能力要求、.管理者的角色、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的管理者第三节管理学学科体系、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本章重点:管理的概念、特征,管理的性质和职能,管理者的类型、职能、角色、技能,个体的假设第二章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熟悉各个阶段的主要管理思想,进而加深对管理学的理解,为掌握管理的一般规律奠定理论基础。

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勒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韦伯的官僚集权组织、古典管理时代小结第二节人际关系学说时代霍桑试验、人际关系学说的要点、行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际关系时的小结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时代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管理过程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方法、管理科学权变法本章重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韦伯的组织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霍桑试验的结论,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理论,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权变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

基于项目学习的国际物流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项目学习的国际物流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项目学习的国际物流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作者:范璐来源:《大学教育》2024年第14期[摘要]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高等教育的焦点。

项目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真实情境的多学科交融学习方式,文章以国际物流课程为例,通过专题项目重构、高质量核心驱动问题设置、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半过程性考核指标设计,将专题项目转化为基于项目的学习,并结合互联网技术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线上教学实质等效、线下面授提质增效的双重目标,助力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升。

[关键词]项目学习;混合式教学;国际物流课程;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4-0068-05国际物流是国际商务、国际贸易、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专业的基础课程。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一带一路”倡议催生“畅通、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共建“一带一路”将为我国国际物流打开新的发展机遇之窗。

国际物流作为国际贸易的实践环节,长期以来形成的市场特征与市场规则与国内物流差异较大,并独具特色,国际物流需要培养学生多学科融合的能力。

国际物流是一门多学科融合、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手段的传统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因此,本课程建设遵循项目学习的教学理念,将课程学习内容以项目的形式进行重构,基于国际物流的真实情境设计高质量的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围绕具体问题展开研究和探讨,在实施环节通过深度认知加工最终解决问题并形成项目报告。

以具体项目的形式开展国际物流课程教学活动,可以把教与学整合起来,建立学科之间的关联,促使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能局限在自己的学科的视角里,不断拓宽眼界、拓宽思维,并通过身份转变,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1]。

本课程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适应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满足学生碎片化学习的需求,丰富学生的學习资源。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2.具有较深的现代教育理论或教育管理的基础理论;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学教育管理时间中存在的问题;善于总结教育教学一2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制基本学制为2.5-3年。

可提前到2年或延期至4年毕业。

三、培养方式根据教育硕士的生源特点,实行脱产、半脱产(只限于长春市)、寒暑假集中学习三种培养方式。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一)公共课(18学分)1.学位课(12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60学时3学分基础外国语课90学时3学分教育学原理60学时3学分教育心理学60学时3学分2.非学位课(6学分)现代教育技术60学时3学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60学时3学分(二)专业课(不少于16学分)1.专业基础课(12学分)教育管理学60学时 3 学分教育统计与测量60学时 3 学分基础教育改革研究60学时 3 学分管理心理学60学时 3 学分2.专业方向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教育法学40学时 2 学分教育评价40学时 2 学分教育经济学40学时 2 学分德育理论与实践40学时 2 学分青少年心理学40学时 2 学分(三)必修环节(2学分)1.开题报告20学时 1 学分2.文献阅读20学时 1 学分五、考核要求学院统一要求所有专业基础课都要有教学大纲、主要教材和参考书。

所有课程可根据课程内容由任课教师确定考核方式。

六、学位论文教育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1.论文选题教育硕士论文选题应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改革与管理现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开题报告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实行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各学院根据专业实际具体确定开题报告时间,但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应少于半年。

高职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职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职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与对策研究作者:陈菲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2年第10期[摘要]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完善人格、拓展思维、陶冶情操等方面的重要任务。

但当前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加深了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隔膜。

为了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应结合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改革之路,如挑选优秀传统文化文本、发掘传统文本背后的故事、通俗化阐释传统观念及在历史与现实对照中凸显传统文化的价值等,以此来推动高职语文教学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传统文化;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10-0020-04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旨在培养懂技术、能操作和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学生经过几年的专业训练后将获得特定岗位所需技能和知识,是一种典型化的职业应用教育模式。

高职教育的重心在于培养适应工作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职业养成特点极为鲜明。

为了满足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需要通过一些公共课和必修课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社会文化素养,以便适应岗位工作需要。

而在高职教育所有的课程中,语文又是基础中的基础,因为它承担着培养具有现代观念、职业能力、应用知识的重要使命。

“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来说,大学语文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毋庸讳言,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加上一些错误的诱导,这就造成高职高专学生更不能主动学习专业以外的知识,尤其是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

而语言文学——包括外国语言文学——又是一切知识的基础。

”[1]一、高职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完善人格、拓展思维、陶冶情操等方面的重要任务,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构成了这门课程的核心基石。

南方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管理规定

南方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管理规定

南方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管理规定(2016年6月22日第六次研究生院工作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第一章总则课程学习是我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培养、成长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

重视课程学习,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完善课程管理,更好地发挥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课程建设第一条开课单位(包括培养单位、公共基础课部、语言中心等)须重视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

课程建设坚持以培养目标为准绳,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力培养为重点,以科研道德建设为保障。

硕、博阶段课程纵向贯通、衔接。

打破学科间壁垒,不同学科之间课程可开放、互选,也可根据需要合作开设课程;鼓励一级学科开设交叉领域课程。

第二条开课单位应提供丰富、优质的课程资源以及灵活科学设计的课程类型,增加研究方法类、科研道德类、研讨类和实践类等课程。

增加开设短而精的课程和模块化课程。

探索将在线开放等形式的课程纳入课程体系。

第三条研究生课程教学应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教学内容应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加强方法论学习和训练,教学方式应体现研究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任课教师进行团队授课,促进研究生、教师之间良性互动,提升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四条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应在政治思想、品德作风等方面为人师表,具有知名大学博士学位,且学术成果斐然。

部分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可聘请行业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含副高)的高级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专家讲授。

聘任校外教职或专业人员参与我校研究生课程教学,相关开课单位应提供拟聘校外教师简历和教学经历,报相关负责人审批同意,并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五条为保证教学效果,同一任课教师在同一学期内所担任的研究生课程一般不应超过2门。

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程大纲规定的教学时数等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课程性质,任课教师可采取讲授、研讨、实地调查、实验等多种教学形式,可以安排部分自学内容进行灵活教学。

中国高校应急管理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中国高校应急管理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中国高校应急管理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作者:林永兴曹宇吴雅文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21年第08期摘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我国高校必须把加强应急管理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国家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队伍、科研成果等重要支撑。

简要梳理回顾我国高校开展应急管理教育的历程和现状,指出我国应急管理教育存在学科归属不明晰、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科学研究未成体系、学科建设机制不够有效等方面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搭建良好的学术科研平台、积极探索政府与高校联合共建模式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应急管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当今,中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都潜藏着容易诱发危机的不稳定因素,如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社会秩序造成很大的冲击,对国家应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政之要,在于得人。

提高国家应急管理整体水平,关键在培养一大批应急管理人才。

高校是开展应急管理教育、培养应急管理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加强应急管理研究、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的关键平台,加强高校应急管理教育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我国高校应急管理教育发展历程应急管理作为管理活动的一种形式或一个环节,广泛地嵌入在各项事业的发展之中,无论是军事行动、工业生产还是社会管理,都离不开对突发事件和突发情况的应对与处置。

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时间,我国应急管理教育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第一,自然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从根本上触动了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结构,突发事件的种类和发生频率不断增加。

这些突发事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安全事件,包括自然灾害等;另一类是社会冲突与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等新型紧急状态,如贵州瓮安事件等。

[1]原有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应对。

这一阶段,与救灾、安全管理等相关的学科一直在相关专业院校有所分布,但相对零散,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南开大学商学院

南开大学商学院

南开大学商学院南开大学商学院(Business School of NanKai University)于1929年在天津市南开区创建,旧称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是南开大学最大院系,是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级社科创新基地的实体化学院,是中国大陆最为优秀的商学院之一。

伴随着改革开放,南开大学于1980年在国内率先恢复重建商科教育。

在老一辈的努力下,南开的商科教育在教育理念、学科重建、国际化、教材建设等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20世纪90年代商学院成立后,传承创新,在特色学科领域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等方面进一步走在了改革创新的前列。

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广大校友的关心和帮助下,全体师生依靠改革创新,发挥团队精神,把握住了时代赋予的机会,实现了快速发展。

[1]中文名称南开大学商学院旧称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主要院系财务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系等外文名称Business School of NanKaiUniversity现任校长张玉利创办时间1929年类别公立大学目录∙1学院简介 ∙2历史沿革 ∙3科学研究 ∙4办学条件 ∙5特色专业 ∙6学校领导 ∙7对外交流 ∙ 8学校名人1学院简介 南开大学商学院南开大学商学院是拥有企业管理国家重点学科、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企业文化研究中心国家社科创新基地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实体化学院。

经历八十六年的风雨沧桑,沐浴二十五年的改革开放春风,南开大学商学院在改革中求发展,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经济主战场的高速路上驶入快车道,成为一个学科优势突出,专业设置合理,师资力量雄厚,管理运作良好,综校址 中国天津南开区白堤路 学校类型 商科 学校主页 / 主管部门 南开大学合实力居于全国前列的商学院。

是南开大学最有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学院之一。

2004年商学院被评为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集体。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表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表

(博士研究生)
专业:区域经济学
研究方向:
1. 房地产经济
2、城市与区域经济学
3、区域产业分析4城市经济与管理
5、物流规划与政策
6、区域物流规划
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表
注:带“*”课程为本专业必选课。

博士生总学分不少于20学分。

(博士研究生)
专业:产业经济学
研究方向:
1、
2、
3、
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表
注:带“*”课程为本专业必选课。

博士生总学分不少于20学分。

(硕士研究生)
专业:区域经济学
研究方向:
1. 区域经济
2. 城市经济与管理
3.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
4. 区域产业分析
5、房地产经济
6、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政策
7、空间经济
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表
注:带“*”课程为本专业必选课。

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培养方案

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Educational Objectives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应用和服务区域经济的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严格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的应用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教学、项目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培养标准与毕业要求Educational Requirements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和开发方面的应用型创新性工程技术人才。

一、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如下的素质基础在知识方面,熟练掌握英语,并具有较丰富的计算机及信息科学、方法论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在自然科学方面,具有较好的数学、物理学科的知识,具备坚实的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基础知识,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在专业知识方面,除了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开发领域的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开发实践(工程)知识;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的基本知识。

在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写作与表达能力、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初步科技开发与科学研究能力、跟踪掌握该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在素质方面,秉承“诚毅”校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诚信守法,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恪守并践行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勤奋敬业的科学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本专业的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和工程基础,系统地掌握计算机领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网络与通信的理论与技术基础,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南开大学管理学(张玉利)

南开大学管理学(张玉利)

第一章1.对于管理的概念,为什么不存在唯一的定义?你对管理是怎样理解的?答:1.人们在不同领域从事的管理实践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管理对象不同、内外部环境不同、分析问题角度不同,导致管理实践的差异,而管理实践的差异进一步导致人们对管理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管理范畴的宽泛以及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产生的创新,是人们难以用十分精练的语言概括管理工作的全部内涵。

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认为:“管理就是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划和保持一个能使他们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

”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 Simon)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是通过别人并与别人一起工作,协调集体活动以便取得1+1>2的效果。

管理工作表现为由计划、组织、协调、领导、控制、等工作组成的不断循环的过程。

管理是变革与创新,是促使组织在动荡环境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工具。

2.对管理的众多解释之间并不矛盾。

透过不同的解释,可以发现管理工作的诸多基本点,如管理的目的性、管理职能的重要性、管理工作与一般作业活动的区别等。

基于这样的基本点,本书突出强调管理职能,并把管理解释为: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已有的、可利用的资源。

凭借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工作,通过别人并与别人一起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也就是说,可以将管理理解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以便正确地做正确地事情的一门学问。

2.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待补充)答:管理工作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构成,这些活动可被归类为四大主要的管理职能中,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1)计划:计划的任务主要是制订目标及目标实施途径(即计划方案)。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管理活动从计划工作开始。

具体来说,计划工作(1)描述组织未来的发展目标,如利润增长目标、市场份额目标、社会责任目标等;(2)有效利用组织的资源实现组织的发展目标;(3)决定为实现目标所要采取的行动。

闽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规定

闽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规定

闽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研究生教学工作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

研究生处为全校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管理机构,负责全校研究生教学的宏观管理、公共课程教学管理,以及各类研究生教学的检查、监督和质量监控工作。

二级培养单位作为研究生教学的实体单位,负责本单位研究生教学工作。

第二章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第三条学校重视发挥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建立完善培养单位课程体系改进、优化机制,规范课程设置审查,加强教学质量评价。

增强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前沿性,通过提供高质量课程强化对研究生的科学方法训练和对学术素养的培养。

构建符合专业学位特点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探索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

研究生课程设置要区分学术研究型和专业应用型等多样化人才培养需求,整体培养与英才培养同步进行,使各门课程在加深研究生基础理论和拓宽学科知识面及相关能力培养等方面,既有所侧重又相互补充。

对跨学科或者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应当设置2门补修基础课程。

第四条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

学位课程为必修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专业课。

学位课程的任课教师一般应为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人员或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讲师。

学位公共课按照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和学校的教学要求设置。

学位专业课设置应当达到进一步夯实研究生理论基础,使研究生系统掌握本专业知识、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最新发展动向的目的。

非学位课程包括选修课和补修课。

各专业学位课程可以同时作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设置应当进一步拓宽专业理论基础、扩大专业知识面,加强个性化和能力培养。

补修课是面向跨学科或者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开设的必选课程。

第五条学位公共课由研究生处与大学外语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及其他相关二级培养单位开设。

人力资源负责素质矩阵图

人力资源负责素质矩阵图
项目中层人力资源负责人
素质矩阵图
模型项目 素质描述 团队领导 战略规划 计划执行 决策能力 培养指导 影响能力 组织协调 创新能力
核心能力 分析式思维 归纳思维 信息收集 学习领悟 沟通能力 人际交往 自控能力 自信心 成本意识 客户导向 成就动机 关注细节 积极主动 坚持不懈
职业素养 灵活性 诚信正直 敬业精神 全局观念 团队合作 责任心
权重
★★★ ★★ ★★★★★ ★★★ ★★★★ ★★★ ★★★★★
★★★★
★★★ ★★★
★★★★ ★★★★ ★★★★
专业知识 、能力
专业能力
★★★★
权重:最高5星,胜任级最高5星胜任级 3 2 4 3 源自 3 4自我评级 上级实际评级
4
4 4
4 4 4 4
培训课程

能力指标库

能力指标库

能力指标库目录1.01领导能力 (2)1.02战略规划 (2)2.01计划执行 (3)2.02决策能力 (4)2.03培养指导 (5)2.04影响能力 (6)2.05组织协调 (6)3.01成本意识 (7)3.02客户导向 (8)3.03专业性 (8)4.01创新能力 (9)4.02分析判断 (10)4.03归纳思维 (10)4.04信息收集 (11)4.05学习领悟 (12)5.01成就动机 (12)5.02沟通能力 (13)5.03关注细节 (14)5.04积极主动 (14)5.05坚持不懈 (15)5.06灵活性 (16)5.07人际交往 (16)5.08自控能力 (17)5.09自信心 (18)6.01诚信正直 (19)6.02敬业精神 (19)6.03全局观念 (20)6.04团队合作 (21)6.05责任心 (22)6.06组织承诺 (22)1.01领导能力定义:通过授权、激励等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团队成员优势,促进团队合作,解决人员冲突,带领团队成员完成工作目标。

关键点:激发团队成员的动力,营造良好团队氛围。

行为分级:一级:告知团队-主动向团队成员传达某项决定的内容或工作任务的要求,清晰地表明工作的原则和权限范围,明确要完成的目标。

-以正式的渠道公告授权内容,向团队成员解释其中的过程或原因,确保他们了解必要的信息,帮助他们获得配合和减少冲突。

二级:维护群体-确保团队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并为团队成员的工作开展争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

-保护自己领导的团队及其声誉,采取各类实质性的举措让团队成员感受到自己对团队利益的重视。

三级:做好表率-通过以身作则,向团队成员示范自己所期望的行为,使他们接受自己为团队设定的使命和目标,以及做出的安排和决定等,确保集体的任务能够完成。

-在必要的时候与下属同甘共苦,赢得下属的信赖。

四级:激发士气-针对不同的情况,灵活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激发下属的热情。

-善于描绘激动人心的使命和目标,使下属充满热情和希望。

CBE教育理念

CBE教育理念

CBE/DCUMA教育理念的理解和思考自2000年化学纤维专业申报河南省第一批省级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以来,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最新的国内外教育理念和高职高专教改精神。

最终采取CBE/DCUMA教育理念来对化学纤维专业进行较为彻底的教学改革.一、“职业分析"的产生与衍变职业资格比较法是职业分析的方法之一.职业分析是众多职教课程模式强调的课程开发基础环节,不但有很多方法,而且其产生和衍变也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欧洲开始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的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的《大教学论》中就有职业分析的雏形,他强调“顺应自然”,仔细观察生产过程,发现其中的秩序(即技术、机制)。

他认为自然界是有秩序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发展和教育也要受到这种秩序的支配,指出“教导的一切秩序应当从自然去借来"。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Pestalozzi)于19世纪初,强调了课程开发前的教学分析,他认为人格的形成是以头、心、手的和谐发展为基础,并将其逐级分解。

例如,把“头”分解为数、形、语,把“形”又分解为测量术、划线术、书写术.用现代语言对“头、心、手”的理解,则为智力、情操和技术。

20世纪初,美国学者博比特(F。

Bobbitt)于1918年出版的《课程》,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标志课程作为专门领域的诞生,把工业科学管理的原则用于课程领域.他强调为了使课程科学化,必须使目标具体化,“因为科学的时代要求精确性和具体性”.他倡导“活动分析法",即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分析,发现社会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并以此做为课程的基础。

但真正把职业分析用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应首推美国的艾伦(Charles A。

Allen)博士,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出版的专著《教师、人与工作》中,建立了职业分析运用于课程开发的理论。

他使用“工作分析”(Job Analysis)来表述,并将其分四步的分析定义为“一种对工作的科学研究与叙述以显示其内容及围绕工作之因素”.艾伦的工作分析,是对单位技能工作(Unit-Skill Job)即工作之内的操作(Operations)的分析,内涵较窄,适用于短期培训的课程开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20%
30%
15%
20%
15%
40%
30%
30%

創新研發專案管理
3
20%
30%
15%
20%
15%
40%
30%
30%

專案品質稽核與管理
3
20%
30%
%
20%
15%
40%
30%
30%

專案價值管理
3
20%
30%
15%
20%
15%
40%
30%
30%

專案績效評估
3
20%
15%
25%
15%
25%
30%
專案管理研究所課程與基本素養/核心能力對照表
年級
必選修
課程名稱
學分數
基本素養
核心能力
邏輯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
創新專案管理與整合能力
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能力
系統工程與決策分析能力
專業倫理道德與社會責任
專案管理能力
專業技術能力
經營管理能力


專案管理學
3
20%
20%
20%
20%
20%
100%


系統工程學
3
3
30%
20%
15%
20%
15%
40%
40%
20%

多目標決策理論與應用
3
30%
20%
15%
20%
15%
30%
40%
30%

問題解決之多評準決策
3
30%
20%
15%
20%
15%
30%
40%
30%

專案管理特論
3
20%
20%
15%
30%
15%
40%
30%
30%

全球運籌專案管理
3
20%
20%
15%
30%
15%
25%
15%
25%
30%
30%
40%

專案價值管理
3
20%
15%
25%
15%
25%
30%
30%
40%
15%
40%
30%
30%

供應鏈專案管理
3
20%
20%
15%
30%
15%
40%
30%
30%

物流系統工程與管理
3
20%
20%
15%
30%
15%
40%
30%
30%

六標準差專案管理
3
20%
30%
15%
20%
15%
40%
30%
30%

限制理論專案管理
3
20%
30%
15%
20%
15%
40%
30%
30%

專案管理資訊系統
20%
20%
15%
30%
15%
100%


研究方法
3
50%
50%
100%


專案風險管理
3
30%
30%
10%
20%
10%
40%
30%
30%


專案經濟學
3
30%
30%
10%
20%
10%
50%
50%


專案管理專題研討(一)
3
20%
20%
20%
20%
20%
40%
40%
20%


專案品質管理
3
20%
20%
15%
25%
20%
40%
30%
30%


專案倫理道德
1
100%
50%
50%


專案管理專題研討(二)
3
20%
20%
20%
20%
20%
40%
40%
20%

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3
30%
20%
15%
20%
15%
40%
30%
30%

決策計量分析與管理
3
30%
20%
15%
20%
15%
20%
40%
40%

專案管理系統動力學
30%
40%

創新專案管理
3
15%
30%
20%
15%
20%
30%
30%
40%

策略性專案管理
3
20%
15%
25%
15%
25%
30%
30%
40%

資訊運籌專案管理
3
20%
15%
25%
15%
25%
30%
30%
40%

創業投資專案管理
3
20%
15%
25%
15%
25%
30%
30%
40%

專案人力資源管理
3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