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数学试题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对函数31y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的图象过点(3,1)-B .y 值随着x 值增大而减小C .它的图象经过第二象限D .它的图象与y 轴交于负半轴 2.下列无理数中,在﹣1与2之间的是( )A .﹣3B .﹣2C .2D .5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C 在x 轴上,点C 的坐标为(1,0),2AC -=.将Rt ABC ∆先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变换后点A 的对应点坐标是( )A .(1,2)-B .(4,2)-C .(3,2)D .(2,2)4.已知直线y 1=kx+1(k <0)与直线y 2=mx (m >0)的交点坐标为(12,12m ),则不等式组mx ﹣2<kx+1<mx 的解集为( )A .x>12B .12<x<32C .x<32D .0<x<325.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522x y x y -=-⎧⎨+=-⎩的解为41x y =-⎧⎨=⎩,则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函数y =x +5与y =﹣12x ﹣1的图像的交点坐标为( ) A .(﹣4,1) B .(1,﹣4) C .(4,﹣1) D .(﹣1,4)6.一辆货车从甲地匀速驶往乙地用了2.7h ,到达后用了0.5h 卸货,随即匀速返回,已知货车返回的速度是它从甲地驶往乙地速度的1.5倍,货车离甲地的距离y (km )关于时间x (h )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a 等于( )A .4.7B .5.0C .5.4D .5.8 7.点(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2,3) B .(2,3) C .(-3,-2) D .(2,-3)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B .不带根号的数一定是有理数C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D .无理数一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9.我们知道,平面内不垂直的两条相交直线是轴对称图形,该图形对称轴条数为( )A .1B .2C .4D .无数 10.关于等腰三角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一个角为40°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两边上的中线一定相等C .两个等腰三角形中,若一腰以及该腰上的高对应相等,则这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D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距离相等二、填空题11.17.85精确到十分位是_____.12.如图,在正方形ABCD 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CDE ,连接,AE BE ,试确定AEB ∠的度数.13.如图①的长方形ABCD 中, E 在AD 上,沿BE 将A 点往右折成如图②所示,再作AF ⊥CD 于点F ,如图③所示,若AB =2,BC =3,∠BEA =60°,则图③中AF 的长度为_______.14.4的平方根是 .15.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0゜,则其顶角的度数为_____ .16.在一次函数(1)5y k x =-+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k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17.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 和2cm ,则它的周长为_____.18.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2和5,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4、()3,4,若直线y kx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20.如图,在△ABC 中,AB = AC ,∠BAC = 120º,AD ⊥BC ,则∠BAD = _____°.三、解答题21.甲、乙两车同时从A 地出发前往B 地,其中甲车选择有高架的路线,全程共50km ,乙车选择没有高架的路线,全程共44km .甲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比乙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每小时快20千米,乙车到达B 地花费的时间是甲车的1.2倍.问甲、乙两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22.小明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图中的折线表示小明行驶的路程()km s 与所用时间()h t 之间的函数关系.试根据函数图像解答下列问题:(1)小明在途中停留了____h ,小明在停留之前的速度为____km/h ;(2)求线段BC 的函数表达式;(3)小明出发1小时后,小华也从甲地沿相同路径匀速向乙地骑行,6t =h 时,两人同时到达乙地,求t 为何值时,两人在途中相遇.23.如图,反比例函数k y x=与一次函数y=x+b 的图象,都经过点A (1,2)(1)试确定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一次函数图象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24.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1,—5),且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B(2,a).(1)求a的值;(2)求一次函数y=kx+b的表达式;(3)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并求这两条直线与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2x+6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直线l2:y=kx+2(k>0)与坐标轴交于点C,D,直线l1,l2与相交于点E.(1)当k=2时,求两条直线与x轴围成的△BDE的面积;(2)点P(a,b)在直线l2:y=kx+2(k>0)上,且点P在第二象限.当四边形OBEC的面积为233时.①求k的值;②若m=a+b,求m的取值范围.四、压轴题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x的图象为直线1.(1)观察与探究已知点A 与A ',点B 与B '分别关于直线l 对称,其位置和坐标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标出()2,3C -关于线l 的对称点C '的位置,并写出C '的坐标______.(2)归纳与发现观察以上三组对称点的坐标,你会发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m n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P '的坐标为______.(3)运用与拓展已知两点()2,3E -、()1,4F --,试在直线l 上作出点Q ,使点Q 到E 、F 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并求出相应的最小值.27.(1)探索发现:如图1,已知Rt △ABC 中,∠ACB =90°,AC =BC ,直线l 过点C ,过点A 作AD ⊥l ,过点B 作BE ⊥l ,垂足分别为D 、E .求证:AD =CE ,CD =BE .(2)迁移应用:如图2,将一块等腰直角的三角板MON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三角板的一个锐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O 重合,另两个顶点均落在第一象限内,已知点M 的坐标为(1,3),求点N 的坐标.(3)拓展应用: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直线y =﹣3x+3与y 轴交于点P ,与x 轴交于点Q ,将直线PQ 绕P 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所得的直线交x 轴于点R .求点R 的坐标.28.如图,已知等腰△ABC 中,AB =AC ,∠A <90°,CD 是△ABC 的高,BE 是△ABC 的角平分线,CD 与 BE 交于点 P .当∠A 的大小变化时,△EPC 的形状也随之改变.(1)当∠A =44°时,求∠BPD 的度数;(2)设∠A =x °,∠EPC =y °,求变量 y 与 x 的关系式;(3)当△EPC 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A 的度数.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点(,)P a b 和点(,)Q a b ',给出如下定义:若1,(2),(2)b a b b a -≥⎧=<⎩'⎨当时当时,则称点Q 为点P 的限变点.例如:点(2,3)的限变点的坐标是(2,2),点(2,5)--的限变点的坐标是(2,5)-,点(1,3)的限变点的坐标是(1,3).(1)①点3,1)-的限变点的坐标是________;②如图1,在点(2,1)A -、(2,1)B 中有一个点是直线2y =上某一个点的限变点,这个点是________;(填“A ”或“B ”)(2)如图2,已知点(2,2)C --,点(2,2)D -,若点P 在射线OC 和OD 上,其限变点Q 的纵坐标b '的取值范围是b m '≥或b n '≤,其中m n >.令s m n =-,直接写出s 的值. (3)如图3,若点P 在线段EF 上,点(2,5)E --,点(,3)F k k -,其限变点Q 的纵坐标b '的取值范围是25b '-≤≤,直接写出k 的取值范围.3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经过点A 332)和B 3,0),且与y 轴交于点D ,直线OC 与AB 交于点C ,且点C 3.(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连接OA ,试判断△AOD 的形状;(3)动点P 从点C 出发沿线段CO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O 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同时动点Q 从点O 出发沿y 轴的正半轴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当点Q 到达点D 时,P ,Q 同时停止运动.设PQ 与OA 交于点M ,当t 为何值时,△OPM 为等腰三角形?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 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对每一项进行判断筛选即可.【详解】A 将x=3代入31y x =-得:3×3-1=8,A 选项错;B .一次函数k >0,y 值随着x 值增大而增大,B 选项错;C .一次函数k >0,y 值随着x 值增大而增大,当x=0时,y=-1,故此函数的图像经过一、三、四象限,C 选项错;D .当x=0时,y=-1,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 轴交于负半轴,D 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 2.C解析:C【解析】 试题分析:A 31,故错误;B 2<﹣1,故错误;C .﹣12<2,故正确;52,故错误;故选C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3.D解析:D【解析】【分析】先求出A点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所得到的的坐标A',再求出A'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坐标A'',A''即为变换后点A的对应点坐标.【详解】将Rt ABC∆先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坐标为A'(-1,2),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A'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加上3个单位长度,故变换后点A的对应点坐标是A''(2,2).【点睛】本题考察点的坐标的变换及平移.4.B解析:B【解析】【分析】由mx﹣2<(m﹣2)x+1,即可得到x<32;由(m﹣2)x+1<mx,即可得到x>12,进而得出不等式组mx﹣2<kx+1<mx的解集为12<x<32.【详解】把(12,12m)代入y1=kx+1,可得1 2m=12k+1,解得k=m﹣2,∴y1=(m﹣2)x+1,令y3=mx﹣2,则当y3<y1时,mx﹣2<(m﹣2)x+1,解得x<32;当kx+1<mx时,(m﹣2)x+1<mx,解得x>12,∴不等式组mx﹣2<kx+1<mx的解集为12<x<3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kx+b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5.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522x yx y-=-⎧⎨+=-⎩的解为41xy=-⎧⎨=⎩∴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函数y=x+5与y=﹣12x﹣1的图像的交点坐标为:(-4,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一般地,如果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唯一解,那么这个解就是方程组对应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6.B解析:B【解析】【分析】先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题意可得甲地到乙地的速度和从乙地到甲地的时间,再由货车返回的速度是它从甲地驶往乙地的速度的1.5倍,列出方程组求得从乙地到甲地的时间t,进而求得a的值.【详解】解:设甲乙两地的路程为s,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v,从乙地到甲地的时间为t,则2.71.5v svt s=⎧⎨=⎩解得,t=1.8∴a=3.2+1.8=5(小时),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的应用、方程组的应用,根据一次函数图像以及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列出方程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特点: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可得答案.【详解】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横坐标和纵坐标均满足互为相反数,∴点(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熟练掌握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判断各选项即可.【详解】A中,例如42=,是有理数,错误;B中,例如π,是无理数,错误;C中,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错误;D正确,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是无理数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无理数的定义,注意含有π和根号开不尽的数通常为无理数.9.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画出对称轴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平面内不垂直的两条相交直线是轴对称图形,该图形对称轴条数为2条.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正确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0.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判断即可.【详解】解:A:如果40︒的角是底角,则顶角等于100︒,故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此选项错误;B、当两条中线为两腰上的中线时,可知两条中线相等,当两条中线一条为腰上的中线,一条为底边上的中线时,则这两条中线不一定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条中线不一定相等,此选项错误;C、如图,△ABC和△ABD中,AB=AC=AD,CD∥AB,DG是△ABD 的AB边高,CH是是△ABC 的AB边高,则DG=CH,但△ABC和△ABD不全等;故此选项错误;D、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9.【解析】【分析】把百分位上的数字5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详解】17.85精确到十分位是17.9故答案为:17.9.【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精确到第几位”和“有几个有效解析:9.【解析】【分析】把百分位上的数字5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详解】17.85精确到十分位是17.9故答案为:17.9.【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精确到第几位”和“有几个有效数字”是精确度的两种常用的表示形式,它们实际意义是不一样的,前者可以体现出误差值绝对数的大小,而后者往往可以比较几个近似数中哪个相对更精确一些.12.【解析】【分析】由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E =150°,AD=DE ,得出∠DEA=15°,同理可求出∠CEB=15°,即可得出∠AEB 的度数.【详解】解:∵在正方形中,,,在解析:30AEB ∠=【解析】【分析】由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E =150°,AD=DE ,得出∠DEA=15°,同理可求出∠CEB=15°,即可得出∠AEB 的度数.【详解】解:∵在正方形ABCD 中,AD DC =,90ADC ∠=,在等边三角形CDE 中,CD DE =,60CDE DEC ∠=∠=,∴150ADE ADC CDE ∠=∠+∠= ,AD DE =,在等腰三角形ADE 中1801801501522ADE DEA ︒-∠︒-︒∠===︒, 同理得:15BEC ∠=,则60151530AEB DEC DEA BEC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3-【解析】【分析】作AH⊥BC 于H .证明四边形AFCH 是矩形,得出AF=CH ,在Rt△ABH 中,求得∠ABH=30°,则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BH=,可求出HC 的长度即为AF 的长度.【详解】解析:3-3【解析】【分析】作AH ⊥BC 于H .证明四边形AFCH 是矩形,得出AF=CH ,在Rt △ABH 中,求得∠ABH=30°,则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BH=3,可求出HC 的长度即为AF 的长度.【详解】解:如下图,作AH ⊥BC 于H .则∠AHC=90°,∵四边形形ABCD 为长方形,∴∠B=∠C=∠EAB=90°,∵AF ⊥CD ,∴∠AFC=90°,∴四边形AFCH 是矩形,,AF CH =∵∠BEA =60°, ∴∠EAB=30°,∴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AEH=90°-2∠EAB=30°,∵在Rt△ABH 中, AB=2,∴112AH AB ==, 根据勾股定理2222213BH AB AH -=-=∵BC=3, ∴33AF HC BC BH ==-=-故填:33【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折叠变化,勾股定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能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4.±2.【解析】试题分析:∵,∴4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考点:平方根.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2(2)4±=,∴4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考点:平方根.15.70°或40°【解析】【分析】分顶角是70°和底角是70°两种情况求解即可.【详解】当70°角为顶角,顶角度数即为70°;当70°为底角时,顶角=180°-2×70°=40°.答案为:解析:70°或40°【解析】【分析】分顶角是70°和底角是70°两种情况求解即可.【详解】当70°角为顶角,顶角度数即为70°;当70°为底角时,顶角=180°-2×70°=40°.答案为: 70°或4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做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16.【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一次函数中,随的增大而增大,∴,∴;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次解析:1k >【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一次函数(1)5y k x =-+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10k>;∴1k>.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解题.17.12cm.【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5cm和2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详解】解:①5cm为腰,2解析:12cm.【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5cm和2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详解】解:①5cm为腰,2cm为底,此时周长为12cm;②5cm为底,2cm为腰,则两边和小于第三边无法构成三角形,故舍去.所以其周长是12cm.故答案为12cm.【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解题的关键熟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构成条件. 18.【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腰长为2和腰长为5两种情况讨论,选择能构成三角形的求值即可.【详解】解:①腰长为2,底边长为5,2+2=4<5,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②腰长为5,解析:【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腰长为2和腰长为5两种情况讨论,选择能构成三角形的求值即可.【详解】解:①腰长为2,底边长为5,2+2=4<5,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②腰长为5,底边长为2,则周长=5+5+2=12.故其周长为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已知两边长求周长,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灵活的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19.【解析】【分析】由直线与线段AB 有公共点,可得出点B 在直线上或在直线右下方,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关于k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点A 、B 解析:443k ≤≤ 【解析】【分析】由直线y kx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可得出点B 在直线上或在直线右下方,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关于k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4、()3,4,∴令y=4时, 解得:4x k= , ∵直线y=kx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1≤4k≤3, 解得:443k ≤≤. 故答案为:443k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找出关于k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20.60°【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AD 平分∠BAC,由此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结论.【详解】如图,∵AB=AC,AD⊥BC,∴AD 平分∠BAC,∴∠BAD=∠BA解析:60°【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AD 平分∠BAC ,由此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结论.【详解】如图,∵AB=AC ,AD ⊥BC ,∴AD 平分∠BAC ,∴∠BAD=12∠BAC , ∵∠BAC=120°, ∴∠BAD=12×120°=60°, 故答案为:60°.【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三、解答题21.甲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75/km h ,乙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55/km h .【解析】【分析】设乙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x km/h ,则甲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x +20)km/h .根据“乙车到达B 地花费的时间是甲车的1.2倍”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设乙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x km/h ,则甲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x +20)km/h .根据题意,得:50441.220x x⨯=+ 解得:x =55.经检验,x =55是所列方程的解.当x =55时,x +20=75.答:甲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75km/h ,乙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55km/h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找出相等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1)2,10;(2)s=15t-40(45)t ≤≤;(3)t=3h 或t=6h.【解析】【分析】(1)由图象中的信息可知:小明从第2小时到第4小时行驶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途中停留了2h ;小明2小时内行驶的路程是20 km ,据此可以求出他的速度;(2)由图象可知:B(4,20),C(5,35),设线段BC 的函数表达式为s=kt+b,代入后得到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3)先求出从甲地到乙地的总路程,现求小华的速度,然后分三种情况讨论两人在途中相遇问题.当02t <≤时, 10t=10(t-1);当24t <<时, 20=10(t-1);当46t ≤≤时, 15t-40=10(t-1);逐一求解即可.【详解】解:(1)由图象可知:小明从第2小时到第4小时行驶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途中停留了2h ;由图象可知:小明2小时内行驶的路程是20 km ,所以他的速度是20210÷=(km/ h );故答案是:2;10.(2)设线段BC 的函数表达式为s=kt+b,由图象可知:B(4,20),C(5,35),∴420535k b k b +=⎧⎨+=⎩, ∴1540k b =⎧⎨=-⎩, ∴线段BC 的函数表达式为s=15t-40(45)t ≤≤;(3)在s=15t-40中,当t=6时,s=15×6-40=50,∴从甲地到乙地全程为50 km ,∴小华的速度=50(61)10÷-=(km/ h ),下面分三种情况讨论两人在途中相遇问题:当02t <≤时,两人在途中相遇,则10t=10(t-1),方程无解,不合题意,舍去;当24t <<时,两人在途中相遇,则20=10(t-1),解得t=3;当46t ≤≤时,两人在途中相遇,则15t-40=10(t-1),解得t=6;∴综上所述,当t=3h 或t=6h 时,两人在途中相遇.【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能够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解题关键是理解一些关键点的含义,并结合实际问题数量关系进行求解.23.(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yx=,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1,0)与(1,0).【解析】【分析】(1)将点A(1,2)分别代入kyx=与y=x+b中,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确定出反比例解析式和一次函数解析式.(2)对于一次函数解析式,令x=0,求出对应y的值,得到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确定出一次函数与y轴的交点坐标;令y=0,求出对应x的值,得到一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确定出一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详解】解:(1)∵反比例函数kyx=与一次函数y=x+b的图象,都经过点A(1,2),∴将x=1,y=2代入反比例解析式得:k=1×2=2,将x=1,y=2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得:b=2-1=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yx=,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对于一次函数y=x+1,令y=0,可得x=-1;令x=0,可得y=1.∴一次函数图象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为(-1,0)与(1,0).24.(1)a=1 (2)y=2x-3 (3)3【解析】【分析】(1)将点(2,a)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a的值;(2)将(-1,-5)和(2,1)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k和b的值,从而得出函数解析式;(3)根据描点法画出函数图象.【详解】解:(1)∵正比例函数y=12x的图象过点(2,a)∴ a=1(2)∵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两点(-1,-5)(2,1)∴5 21k bk b-+=-⎧⎨+=⎩解得23 kb=⎧⎨=-⎩∴y=2x-3(3)函数图像如图【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描点法画函数图象25.(1)△BDE 的面积=8;(2)①k =4;②﹣12<m <2. 【解析】【分析】(1)由直线l 1的解析式可得点A 、点B 的坐标,当k =2时,由直线l 2的解析式可得点C 、点D 坐标,联立直线l 1与直线l 2的解析式可得点E 坐标,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①连接OE .设E (n ,﹣2n +6),由S 四边形OBEC =S △EOC +S △EOB 可求得n 的值,求出点E 坐标,把点E 代入y =kx +2中求出k 值即可;②由直线y =4x +2的表达式可确定点D 坐标,根据点P (a ,b )在直线y =4x +2上,且点P 在第二象限可得42b a =+及a 的取值范围,由m =a +b 可确定m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1)∵直线l 1:y =﹣2x +6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当y =0时,得x =3,当x =0时,y =6;∴A (0,6)B (3,0);当k =2时,直线l 2:y =2x +2(k ≠0),∴C (0,2),D (﹣1,0) 解2622y x y x =-+⎧⎨=+⎩得14x y =⎧⎨=⎩, ∴E (1,4),4BD ∴=,点E 到x 轴的距离为4,∴△BDE 的面积=12×4×4=8. (2)①连接OE .设E (n ,﹣2n +6),∵S 四边形OBEC =S △EOC +S △EOB ,∴12×2×n +12×3×(﹣2n +6)=233, 解得n =23, ∴E (23,143), 把点E 代入y =kx +2中,143=23k +2, 解得k =4.②∵直线y =4x +2交x 轴于D , ∴D (﹣12,0), ∵P (a ,b )在第二象限,即在线段CD 上, ∴﹣12<a <0, ∵点P (a ,b )在直线y =kx +2上 ∴b =4a +2, ∴m =a +b =5a +2,15222a -<+< ∴﹣12<m <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涉及了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解析式,两条直线的交点及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灵活的将函数图像与解析式相结合是解题的关键.四、压轴题26.(1) (3,-2);(2) (n ,m );(3)图见解析, 点Q 到E 、F 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值为10【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和图形可以写出C '的坐标;(2)根据图形可以直接写出点P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的坐标;(3)作点E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E ',连接E 'F ,根据最短路径问题解答. 【详解】(1)如图,C '的坐标为(3,-2), 故答案为(3,-2);(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m n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P '的坐标为(n ,m ), 故答案为(n ,m );(3)点E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为E '(-3,2),连接E 'F 角直线l 于一点即为点Q ,此时点Q 到E 、F 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即为线段E 'F ,∵E 'F ()[]221(3)2(4)210=---+--=⎡⎤⎣⎦, ∴点Q 到E 、F 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值为210.【点睛】此题考查轴对称的知识,画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最短路径问题,勾股定理关键是找到点的对称点,由此解决问题.27.(1)见解析(2)(4,2)(3)(6,0)【解析】【分析】(1)先判断出∠ACB=∠ADC,再判断出∠CAD=∠BCE,进而判断出△ACD≌△CBE,即可得出结论;(2)先判断出MF=NG,OF=MG,进而得出MF=1,OF=3,即可求出FG=MF+MG=1+3=4,即可得出结论;(3)先求出OP=3,由y=0得x=1,进而得出Q(1,0),OQ=1,再判断出PQ=SQ,即可判断出OH=4,SH=0Q=1,进而求出直线PR的解析式,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证明:∵∠ACB=90°,AD⊥l∴∠ACB=∠ADC∵∠ACE=∠ADC+∠CAD,∠ACE=∠ACB+∠BCE∴∠CAD=∠BCE,∵∠ADC=∠CEB=90°,AC=BC∴△ACD≌△CBE,∴AD=CE,CD=BE,(2)解:如图2,过点M作MF⊥y轴,垂足为F,过点N作NG⊥MF,交FM的延长线于G,由已知得OM=ON,且∠OMN=90°∴由(1)得MF=NG,OF=MG,∵M(1,3)∴MF=1,OF=3∴MG=3,NG=1∴FG=MF+MG=1+3=4,∴OF﹣NG=3﹣1=2,∴点N的坐标为(4,2),(3)如图3,过点Q 作QS ⊥PQ ,交PR 于S ,过点S 作SH ⊥x 轴于H , 对于直线y =﹣3x+3,由x =0得y =3 ∴P (0,3), ∴OP =3 由y =0得x =1, ∴Q (1,0),OQ =1, ∵∠QPR =45° ∴∠PSQ =45°=∠QPS ∴PQ =SQ∴由(1)得SH =OQ ,QH =OP∴OH =OQ+QH =OQ+OP =3+1=4,SH =OQ =1 ∴S (4,1),设直线PR 为y =kx+b ,则341b k b =⎧⎨+=⎩ ,解得1k 2b 3⎧=-⎪⎨⎪=⎩∴直线PR 为y =﹣12x+3 由y =0得,x =6 ∴R (6,0). 【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28.(1)56°;(2)y=454x +;(3)36°或1807°. 【解析】 【分析】(1)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出等腰△ABC 的底角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BE 的度数,再根据高的定义得到∠BDC=90°,从而可得∠BPD ;(2)按照(1)中计算过程,即可得到∠A 与∠EPC 的关系,即可得到结果; (3)分①若EP=EC ,②若PC=PE ,③若CP=CE ,三种情况,利用∠ABC+∠BCD=90°,以及y=454x+解出x 即可. 【详解】解:(1)∵AB=AC ,∠A=44°,∴∠ABC=∠ACB=(180-44)÷2=68°, ∵CD ⊥AB , ∴∠BDC=90°, ∵BE 平分∠ABC , ∴∠ABE=∠CBE=34°, ∴∠BPD =90-34=56°; (2)∵∠A =x °,∴∠ABC=(180°-x°)÷2=(902x-)°, 由(1)可得:∠ABP=12∠ABC=(454x -)°,∠BDC=90°,∴∠EPC =y °=∠BPD=90°-(454x -)°=(454x+)°, 即y 与 x 的关系式为y=454x +; (3)①若EP=EC , 则∠ECP=∠EPC=y ,而∠ABC=∠ACB=902x-,∠ABC+∠BCD=90°, 则有:902x -+(902x --y )=90°,又y=454x+,∴902x -+902x --(454x+)=90°, 解得:x=36°; ②若PC=PE ,则∠PCE=∠PEC=(180-y )÷2=902y-,由①得:∠ABC+∠BCD=90°,∴902x -+[902x --(902y-)]=90,又y=454x +,解得:x=1807°; ③若CP=CE ,则∠EPC=∠PEC=y ,∠PCE=180-2y , 由①得:∠ABC+∠BCD=90°,∴902x -+902x --(180-2y )=90,又y=454x +, 解得:x=0,不符合,综上:当△EPC 是等腰三角形时,∠A 的度数为36°或1807°.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高与角平分线的定义,有一定难度,关键是找到角之间的等量关系. 29.(1)①);②B ;(2)3s =;(3)59k ≤≤.【解析】 【分析】(1)利用限变点的定义直接解答即可;(2)先利用逆推原理求出限变点(2,1)A -、(2,1)B 对应的原来点坐标,然后把原来点坐标代入到2y =,满足解析式的就是答案;(3)先OC OD ,的关系式,再求出点P 的限变点Q 满足的关系式,然后根据图象求出m n ,的值,从而求出s 即可;(4)先求出线段EF 的关系式,再求出点P 的限变点Q 所满足的关系式,根据图像求解即可. 【详解】 解:(1)①∵2a =,∴11b b ==-=',∴坐标为:),故答案为:);②∵对于限变点来说,横坐标保持不变,∴限变点(2,1)A -对应的原来点的坐标为:()2,1-或()21--,, 限变点(2,1)B 对应的原来点的坐标为:()2,2, ∵()2,2满足2y =, ∴这个点是B , 故答案为:B ;(2)∵点C 的坐标为(2,2)--, ∴OC 的关系式为:()0y x x =≤, ∵点D 的坐标为(2,2)-,∴OD 的关系式为:()0y x x =-≥,∴点P 满足的关系式为:()()00x x y x x ≤⎧⎪=⎨->⎪⎩,∴点P 的限变点Q 的纵坐标满足的关系式为:。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数学试题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1.已知实数,a b 满足2|2|(4)0a b -+-=,则以,a b 的值为两边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A .10B .8或10C .8D .以上都不对 2.若a 满足3a a =,则a 的值为( ) A .1B .0C .0或1D .0或1或1-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 B .|﹣3|=﹣3C .=±2D .=3 4.一次函数y =﹣2x+3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5.已知:△ABC ≌△DCB ,若BC=10cm ,AB=6cm ,AC=7cm ,则CD 为( )A .10cmB .7cmC .6cmD .6cm 或7cm 6.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A .227B .3πC .4-D .3277.如图,已知O 为ABC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且50A ∠=︒,则BOC ∠的度数为( )A .80︒B .100︒C .105︒D .120︒8.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5151+22=5B 51+51-=2 C .515122⨯=1 D .515122⨯=3﹣59.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93=± B 235=C ()233-=± D .(233-=10.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最适合普查(全面调查)的是( )A .对全国初中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B .对201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收视率的调查C .对一批飞机零部件的合格情况的调查D .对我市居民节水意识的调查二、填空题 11.已知点(,5)A m -和点(2,)B n 关于x 轴对称,则m n +的值为______.12.公元前3世纪,我国数学家赵爽曾用“弦图”证明了勾股定理.如图,“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且a <b )拼成的边长为c 的大正方形,如果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都是3,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3,那么b -a =____.13.计算222m m m+--的结果是___________ 14.当a =_______时,分式2123a a a +--的值为1. 15.已知某地的地面气温是20℃,如果每升高1000m 气温下降6℃,则气温t (℃)与高度h (m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16.如图①,四边形ABCD 中,//,90BC AD A ∠=︒,点P 从A 点出发,沿折线AB BC CD →→运动,到点D 时停止,已知PAD △的面积s 与点P 运动的路程x 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则点P 从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总路程为________.17.一次函数y =2x -4的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18.如图,在△ABC 中,AB =5,AC =13,BC 边上的中线AD =6,则△ABD 的面积是______.19.点P (3,-4)到 x 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20.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3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AOB =90°,OA =12cm ,OB =8cm ,一机器人在点B 处看见一个小球从点A 出发沿着AO 方向匀速滚向点O ,机器人立即从点B 出发,沿BC 方向匀速前进拦截小球,恰好在点C 处截住了小球.如果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并且它们的运动时间也相等.(1)请用直尺和圆规作出C 处的位置,不必叙述作图过程,保留作图痕迹;(2)求线段OC 的长.22.一辆慢车与一辆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两车在途中相遇后都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分别按原速一同驶往甲地后停车.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 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 千米,图中折线表示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请根据图象解决下列问题:(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千米;(2)求快车和慢车的速度;(3)求线段DE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ABC ADC ∠=∠=︒,点E 是AC 的中点.(1)求证:BED ∆是等腰三角形:(2)当BCD ∠= ° 时,BED ∆是等边三角形.24.已知一次函数y =(1﹣2m )x +m +1及坐标平面内一点P (2,0);(1)若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点P (2,0),求m 的值;(2)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①求m 的取值范围;②若点M (a ﹣1,y 1),N (a ,y 2),在该一次函数的图象上,则y 1 y 2(填“>”、”=”、”<”).25.(1)计算:0101)|32|4+(2)求x 的值:8(x +1)3=1四、压轴题26.如图,直线l1:y1=﹣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P(m,3)为直线l1上一点,另一直线l2:y2=12x+b过点P.(1)求点P坐标和b的值;(2)若点C是直线l2与x轴的交点,动点Q从点C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x轴正方向移动.设点Q的运动时间为t秒.①请写出当点Q在运动过程中,△APQ的面积S与t的函数关系式;②求出t为多少时,△APQ的面积小于3;③是否存在t的值,使△AP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7.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直线l过点C.(1)当AC=BC时,如图①,分别过点A、B作AD⊥l于点D,BE⊥l于点E.求证:△ACD≌△CBE.(2)当AC=8,BC=6时,如图②,点B与点F关于直线l对称,连接BF,CF,动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C边向终点C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F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F→C→B→C→F向终点F运动,点M、N到达相应的终点时停止运动,过点M作MD⊥l于点D,过点N作NE⊥l于点E,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CM=,当N在F→C路径上时,CN=.(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②直接写出当△MDC与△CEN全等时t的值.28.如图,已知△ABC中,AB=AC=10cm,BC=8cm,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s后,BP= cm,CQ= cm.(2)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s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3)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CQP 全等?(4)若点Q 以(3)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 出发,点P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 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 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 与点Q 第一次相遇?29.如图已知ABC 中,,8B C AB AC ∠=∠==厘米,6BC =厘来,点D 为AB 的中点.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1)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C 的长度; (2)若点,P Q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3)若点,P Q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CQP 全等?(4)若点Q 以(3)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 出发,点v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 同时出发,都顺时针沿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哪条边上相遇?30.如图,直线l 1的表达式为:y=-3x+3,且直线l 1与x 轴交于点D ,直线l 2经过点A ,B ,直线l 1,l 2交于点C .(1)求点D 的坐标;(2)求直线l 2的解析表达式;(3)求△ADC 的面积;(4)在直线l 2上存在异于点C 的另一点P ,使得△ADP 与△ADC 的面积相等,求点P 的坐标.【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 和b 的值,然后分两种情况求解即可.【详解】∵2|2|(4)0a b -+-=,∴a-2=0,b-4=0,∴a=2,b=4,当a 为腰时,2+2=4,不合题意,舍去;当b 为腰时,2+4>4,符合题意,∴周长=4+4+2=10.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运用;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 2.C解析:C【解析】【分析】只有0和1的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相等.【详解】 3a a =∴a 为0或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也考查了算术平方根.3.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绝对值的性质逐一计算可得结论.【详解】A.=2,此选项计算正确;B.|﹣3|=3,此选项计算错误;C.=2,此选项计算错误;D.不能进一步计算,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绝对值性质.4.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k=-2<0,∴一次函数经过二四象限;∵b=3>0,∴一次函数又经过第一象限,∴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故选C.5.C解析:C【解析】【分析】全等图形中的对应边相等.【详解】根据△ABC≌△DCB,所以AB=CD,所以CD=6,所以答案选择C项.【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了解全等图形中对应边相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B解析:B【解析】【分析】分别根据无理数、有理数的定义即可判定选择项.【详解】A.227是有理数,不符合题意;B.3π是无理数,符合题意;C.4-=-2,4-是有理数,不符合题意;D.327=3,327是有理数,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注意带根号的要开不尽方才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如π,2,0.8080080008…(每两个8之间依次多1个0)等形式.7.B解析:B【解析】【分析】延长AO交BC于D,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到AO=BO=CO,再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得到∠OAB=∠OBA,∠OAC=∠OCA,再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求得∠BOD=∠OAB+∠OBA,∠COD=∠OAC+∠OCA,从而不难求得∠BOC的度数.【详解】延长AO交BC于D.∵点O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AO=BO.同理:AO=CO.∴∠OAB=∠OBA,∠OAC=∠OCA.∵∠BOD=∠OAB+∠OBA,∠COD=∠OAC+∠OCA.∴∠BOD=2∠OAB,∠COD=2∠OAC.∴∠BOC=∠BOD+∠COD=2∠OAB+2∠OAC=2(∠OAB+∠OAC)=2∠BAC.∵∠A=50°.∴∠BOC=100°.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2)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对A 、B 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对C 进行判断;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对D 进行判断.【详解】解:A ==A 选项错误;B 212==,所以B 选项错误; C 1515114--==,所以C 选项正确;D 、151-=,所以D 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再合并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对A 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对B 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对C 、D 进行判断.【详解】解:A 3=,所以A 选项错误;B B 选项错误;C 3=,所以C 选项错误;D 、(23=,所以D 选项正确. 故选D.【点睛】 此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和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二次根式的加减,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C【分析】根据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解答即可.【详解】解:A .对全国初中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适合用抽样调查,不合题意;B .对201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收视率的调查,适合用抽样调查,不合题意;C .对一批飞机零部件的合格情况的调查,适合全面调查,符合题意;D .对我市居民节水意识的调查,适合用抽样调查,不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知识,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二、填空题11.7【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即横坐标相同,纵坐标相反,列式分别求出m ,n 即可解决.【详解】解:∵和点关于轴对称,∴m=2,-5+n=0,∴m=2,n=5,∴m+解析:7【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即横坐标相同,纵坐标相反,列式分别求出m ,n 即可解决.【详解】解:∵(,5)A m 和点(2,)B n 关于x 轴对称,∴m=2,-5+n=0,∴m=2,n=5,∴m+n=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特征,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要与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相区别.12.1【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小正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利用已知,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都是3,可以得出小正方形的面积,进而求出答案.【详解解析:1【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小正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利用已知c =,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都是3,可以得出小正方形的面积,进而求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c =,132ab =, ∴221()42b a ab c -+⨯=,213c =, ∴2()13431b a -=-⨯=,∴1b a -=±;∵a b <,即0b a ->,∴1b a -=;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完全平方公式、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3.-1.【解析】【分析】原式变形后,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分式加减法的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找出最简公分解析:-1.【解析】【分析】原式变形后,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222m m m +--=222 1.2222m m m m m m m ---==-=----- 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分式加减法的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找出最简公分母.14.-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出a 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1,即可得到解得 :根据中 得到舍弃所以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可化为一元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出a 即可.【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2123a a a +--=1, 即可得到 2123a a a +-=-解得 :3a =± 根据2123a a a +--中 30a -≠ 得到3a ≠a=-所以3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分式方程.15.t=﹣0.006h+2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到每升高1m气温下降0.006℃,由此写出关系式即可.【详解】∵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每升高1m气温下降0.006℃,∴气温解析:t=﹣0.006h+2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到每升高1m气温下降0.006℃,由此写出关系式即可.【详解】∵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每升高1m气温下降0.006℃,∴气温t(℃)与高度h(m)的函数关系式为t=﹣0.006h+20,故答案为:t=﹣0.006h+20.【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关系式,正确找出气温与高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6.11【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可以直接得到AB、BC和三角形ADB的面积,从而可以求得AD的长,作辅助线CE⊥AD,从而可得CD的长,进而求得点P从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总路程,本题得以解决.【解析:11【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可以直接得到AB、BC和三角形ADB的面积,从而可以求得AD的长,作辅助线CE⊥AD,从而可得CD的长,进而求得点P从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总路程,本题得以解决.解:作CE⊥AD于点E,如下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点P从A到B运动的路程是3,当点P与点B重合时,△PAD的面积是212,由B到C运动的路程为3,∴321 222 AD AB AD⨯⨯==解得,AD=7,又∵BC//AD,∠A=90°,CE⊥AD,∴∠B=90°,∠CEA=90°,∴四边形ABCE是矩形,∴AE=BC=3,∴DE=AD-AE=7-3=4,∴2222345,CD CE DE=+=+=∴点P从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总路程为: AB+BC+CD=3+3+5=11.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能从函数图象中找到准确的信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问题.17.(2,0)【解析】【分析】把y=0代入y=2x+4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把y=0代入y=2x-4得:0=2x-4,x=2,即一次函数y=2x-4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2,0)解析:(2,0)【解析】【分析】把y=0代入y=2x+4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把y=0代入y=2x-4得:0=2x-4,x=2,即一次函数y=2x-4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2,0).故答案是:(2,0).【点睛】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注意:一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的纵坐标是0.18.15【解析】【分析】延长AD到点E,使DE=AD=6,连接CE,可证明△ABD≌△CED,所以CE=AB,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CDE是直角三角形,即△ABD为直角三角形,进而可求出△A解析:15【解析】【分析】延长AD到点E,使DE=AD=6,连接CE,可证明△ABD≌△CED,所以CE=AB,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CDE是直角三角形,即△ABD为直角三角形,进而可求出△ABD的面积.【详解】解:延长AD到点E,使DE=AD=6,连接CE,∵AD是BC边上的中线,∴BD=CD,在△ABD和△CED中,BD CDADB EDCAD CE=⎧⎪∠=∠⎨⎪=⎩,∴△ABD≌△CED(SAS),∴CE=AB=5,∠BAD=∠E,∵AE=2AD=12,CE=5,AC=13,∴CE2+AE2=AC2,∴∠E=90°,∴∠BAD=90°,即△ABD为直角三角形,∴△ABD的面积=12AD•AB=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19.4【解析】试题解析:根据点与坐标系的关系知,点到x轴的距离为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故点P(3,﹣4)到x轴的距离是4.解析:4【解析】试题解析:根据点与坐标系的关系知,点到x轴的距离为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故点P(3,﹣4)到x轴的距离是4.20.75【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可得解.【详解】依题意知,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当顶角=30°时,两底角的和=180°-30°=150°.所以每个底角=75°.故答案解析:75【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可得解.【详解】依题意知,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当顶角=30°时,两底角的和=180°-30°=150°.所以每个底角=75°.故答案为75.考点:三角形内角和与等腰三角形性质.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已知角为顶角,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与三角形内角和性质计算即可.三、解答题21.(1)详见解析;(2)103cm.【解析】【分析】(1)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OA于点C,则点C即为所求;(2)设BC=xcm,根据题意用x表示出AC和OC,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解:(1)如图所示,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OA于点C,则点C即为所求;(2)由作图可得:BC=AC,设BC=xcm,则AC=xcm,OC=(12﹣x)cm,由勾股定理得,BC2=OB2+OC2,即x2=82+(12﹣x)2,解得x=263.∴OC=12﹣263=103答:线段OC的长是103cm.【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和基本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掌握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22.(1)560;(2)快车的速度是80km/h,慢车的速度是60km/h.(3)y=-60x+540(8≤x≤9).【解析】【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得出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2)根据题意得出慢车往返分别用了4小时,慢车行驶4小时的距离,快车3小时即可行驶完,进而求出快车速度以及利用两车速度之比得出慢车速度;(3)利用(2)所求得出D,E点坐标,进而得出函数解析式.【详解】(1)由题意可得出: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560千米;故答案为:560;(2)由题意可得出:慢车和快车经过4个小时后相遇,相遇后停留了1个小时,出发后两车之间的距离开始增大,快车到达甲地后两车之间的距离开始缩小,由图分析可知快车经过3个小时后到达甲地,此段路程慢车需要行驶4小时,因此慢车和快车的速度之比为3:4,∴设慢车速度为3xkm/h,快车速度为4xkm/h,∴(3x+4x)×4=560,x=20,∴快车的速度是80km/h,慢车的速度是60km/h.(3)由题意可得出:快车和慢车相遇地离甲地的距离为4×60=240km,当慢车行驶了7小时后,快车已到达甲地,此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240-3×60=60km,∴D(8,60),∵慢车往返各需4小时,∴E(9,0),设DE的解析式为:y=kx+b,∴90 860 k bk b+⎧⎨+⎩==,解得:60540kb-⎧⎨⎩==.∴线段DE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60x+540(8≤x≤9).【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一次函数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D,E 点坐标是解题关键.23.(1)证明见解析;(2)150.【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BE=12AC,DE=12AC,从而得到BE=DE.(2)利用等边对等角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12∠DEB=∠DAB,即可得出∠DAB=30°,然后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即可求得答案.试题解析:证明:(1)∵∠ABC=∠ADC=90°,点E是AC边的中点,∴BE=12AC,DE=12AC,∴BE=DE,∴△BED是等腰三角形;(2)∵AE=ED,∴∠DAE=∠EDA,∵AE=BE,∴∠EAB=∠EBA,∵∠DAE+∠EDA=∠DEC,∠EAB+∠EBA=∠BEC,∴∠DAB=12∠DEB,∵△BED是等边三角形,∴∠DEB=60°,∴∠BAD=30°,∴∠BCD=360°-90°-90°-30°=150°.24.(1)m的值是1;(2)①﹣1<m<12;②<【解析】【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y=(1﹣2m)x+m+1图象经过点P(2,0),可以求得m的值;(2)①一次函数y=(1﹣2m)x+m+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可以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从而可以求得m的取值范围;②根据一次函数y=(1﹣2m)x+m+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可以判断y1和y2的大小关系.【详解】(1)∵一次函数y=(1﹣2m)x+m+1图象经过点P(2,0),∴0=(1﹣2m)×2+m+1,解得,m=1,即m的值是1;(2)①∵一次函数y=(1﹣2m)x+m+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12010mm->⎧⎨+>⎩,解得,﹣1<m<12;②∵一次函数y=(1﹣2m)x+m+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1﹣2m>0,∴该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点M(a﹣1,y1),N(a,y2)在该一次函数的图象上,a﹣1<a,∴y1<y2,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即可解题.25.(1)12)x=﹣12.【解析】【分析】(1)首先计算0次幂、绝对值、开方,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2)根据立方根的含义和求法,求出x 的值是多少即可.【详解】(1) 01)|2|+=1+22=1(2)∵8(x +1)3=1,∴(x +1)3=18, ∴x +1=12, 解得:x =﹣12. 【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混合运算和开立方的方法解方程,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乘方、二次根式、绝对值等考点的运算.四、压轴题26.(1)b=72;(2)①△APQ 的面积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为S=﹣32t +272或S=32t ﹣272;②7<t <9或9<t <11,③存在,当t 的值为3或9+或9﹣或6时,△APQ 为等腰三角形.【解析】分析:(1)把P (m ,3)的坐标代入直线1l 的解析式即可求得P 的坐标,然后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b ;(2)根据直线2l 的解析式得出C 的坐标,①根据题意得出9AQ t =-,然后根据12P S AQ y =⋅即可求得APQ 的面积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②通过解不等式273322t -<或327 3.22t -<即可求得7<t <9或9<t <11.时,APQ 的面积小于3;③分三种情况:当PQ =PA 时,则()()()2222(71)032103,t -++-=++-当AQ =PA 时,则()()222(72)2103,t --=++-当PQ =AQ 时,则()222(71)03(72)t t -++-=--,即可求得.详解:解;(1)∵点P (m ,3)为直线l 1上一点,∴3=−m +2,解得m =−1,∴点P 的坐标为(−1,3),把点P 的坐标代入212y x b =+ 得,()1312b =⨯-+, 解得72b =; (2)∵72b =; ∴直线l 2的解析式为y =12x +72,∴C 点的坐标为(−7,0),①由直线11:2l y x =-+可知A (2,0),∴当Q 在A . C 之间时,AQ =2+7−t =9−t , ∴11273(9)32222S AQ yP t t =⋅=⨯-⨯=-; 当Q 在A 的右边时,AQ =t −9, ∴11327(9)32222S AQ yP t t ;=⋅=⨯-⨯=- 即△APQ 的面积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为27322S t =-或327.22S t =- ②∵S <3, ∴273322t -<或327 3.22t -< 解得7<t <9或9<t <11. ③存在;设Q (t −7,0),当PQ =PA 时,则()()()2222(71)032103,t -++-=++-∴22(6)3t -=,解得t =3或t =9(舍去), 当AQ =PA 时,则()()222(72)2103,t --=++-∴2(9)18,t -=解得9t =+9t =- 当PQ =AQ 时,则()222(71)03(72)t t -++-=--,∴22(6)9(9)t t -+=-, 解得t =6.故当t 的值为3或9+9-6时,△APQ 为等腰三角形.点睛: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27.(1)证明见解析;(2)①CM =8t -,CN =63t -;②t =3.5或5或6.5.【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DAC=∠ECB ,利用AAS 定理证明△ACD ≌△CBE ;(2)①由折叠的性质可得出答案;②动点N 沿F→C 路径运动,点N 沿C→B 路径运动,点N 沿B→C 路径运动,点N 沿C→F 路径运动四种情况,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列式计算.【详解】(1)∵AD ⊥直线l ,BE ⊥直线l ,∴∠DAC+∠ACD=90°,∵∠ACB=90°,∴∠BCE+∠ACD=90°,∴∠DAC=∠ECB ,在△ACD 和△CBE 中,ADC CEB DAC ECB CA CB ∠∠⎧⎪∠∠⎨⎪⎩===,∴△ACD ≌△CBE (AAS );(2)①由题意得,AM=t ,FN=3t ,则CM=8-t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CF=CB=6,∴CN=6-3t ;故答案为:8-t ;6-3t ;②由折叠的性质可知,∠BCE=∠FCE ,∵∠MCD+∠CMD=90°,∠MCD+∠BCE=90°,∴∠NCE=∠CMD ,∴当CM=CN 时,△MDC 与△CEN 全等,当点N 沿F→C 路径运动时,8-t=6-3t ,解得,t=-1(不合题意),当点N 沿C→B 路径运动时,CN=3t-6,则8-t=3t-6,解得,t=3.5,当点N 沿B→C 路径运动时,由题意得,8-t=18-3t ,解得,t=5,当点N 沿C→F 路径运动时,由题意得,8-t=3t-18,解得,t=6.5,综上所述,当t=3.5秒或5秒或6.5秒时,△MDC 与△CEN 全等.【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8.(1)BP=3cm ,CQ=3cm ;(2)全等,理由详见解析;(3)154;(4)经过803s 点P 与点Q 第一次相遇.【解析】(1)速度和时间相乘可得BP 、CQ 的长;(2)利用SAS 可证三角形全等;(3)三角形全等,则可得出BP=PC ,CQ=BD ,从而求出t 的值;(4)第一次相遇,即点Q 第一次追上点P ,即点Q 的运动的路程比点P 运动的路程多10+10=20cm 的长度.【详解】解:(1)BP=3×1=3㎝,CQ=3×1=3㎝(2)∵t=1s ,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BP=CQ=3×1=3cm ,∵AB=10cm ,点D 为AB 的中点,∴BD=5cm .又∵PC=BC ﹣BP ,BC=8cm ,∴PC=8﹣3=5cm ,∴PC=BD又∵AB=AC ,∴∠B=∠C ,在△BPD 和△CQP 中,PC BD B C BP CQ =⎧⎪∠=∠⎨⎪=⎩∴△BPD ≌△CQP(SAS)(3)∵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BP 与CQ 不是对应边,即BP≠CQ∴若△BPD ≌△CPQ ,且∠B=∠C ,则BP=PC=4cm ,CQ=BD=5cm ,∴点P ,点Q 运动的时间t=433BP =s , ∴154Q CQ V t ==cm/s ; (4)设经过x 秒后点P 与点Q 第一次相遇. 由题意,得154x=3x+2×10, 解得80x=3 ∴经过803s 点P 与点Q 第一次相遇.本题考查动点问题,解题关键还是全等的证明和利用,将动点问题视为定点问题来分析可简化思考过程.29.(1)6-2t ;(2)全等,理由见解析;(3)83;(4)经过24s 后,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BC 边上相遇【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BP ,由PC=BC-BP ,即可求得;(2)根据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分别求出两个三角形中,点运动轨迹的边长,由∠B=∠C ,利用SAS 判定BPD △和CQP 全等即可;(3)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探求边之间的关系,得出BP=PC ,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公式,求点P 的运动时间,然后求点Q 的运动速度即得;(4)求出点P 、Q 的路程,根据三角形ABC 的三边长度,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由题意知,BP=2t ,则PC=BC-BP=6-2t ,故答案为:6-2t ;(2)全等,理由如下:∵p Q V V =,t=1,∴BP=2=CQ ,∵AB=8cm ,点D 为AB 的中点,∴BD=4(cm ),又∵PC=BC-BP=6-2=4(cm ),在BPD △和CQP 中BD PC B C BP CQ =⎧⎪∠=∠⎨⎪=⎩∴BPD △≌CQP (SAS )故答案为:全等.(3)∵p Q V V ≠,∴BP CQ ≠,又∵BPD △≌CPQ ,∠B=∠C ,∴BP=PC=3cm ,CQ=BD=4cm ,∴点,P Q 运动时间322BP t ==(s ),∴48332Q CQ V t===(cm/s ), 故答案为:83;(4)设经过t 秒时,P 、Q 第一次相遇,∵2/p V cm s =,8/3Q V cm s =, ∴2t+8+8=83t ,解得:t=24此时点Q 走了824643⨯=(cm ),∵ABC 的周长为:8+8+6=22(cm ),∴6422220÷=,∴20-8-8=4(cm ),经过24s 后,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BC 边上相遇,故答案为:24s ,在 BC 边上相遇.【点睛】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动点的追及问题,熟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熟练掌握全等的判定依据和动点的运动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动点中追及问题的方向.30.(1)(1,0);(2)362y x -=;(3)92;(4)(6,3). 【解析】【分析】(1)由题意已知l 1的解析式,令y=0求出x 的值即可;(2)根据题意设l 2的解析式为y=kx+b ,并由题意联立方程组求出k ,b 的值;(3)由题意联立方程组,求出交点C 的坐标,继而即可求出S △ADC ;(4)由题意根据△ADP 与△ADC 底边都是AD ,面积相等所以高相等,△ADC 高就是点C 到AD 的距离进行分析计算.【详解】解:(1)由y=-3x+3,令y=0,得-3x+3=0,∴x=1,∴D (1,0);(2)设直线l 2的解析表达式为y=kx+b ,由图象知:x=4,y=0;x=3,y =32-,代入表达式y=kx+b ,∴40332k b k b +⎧⎪⎨+-⎪⎩==, ∴326k b ⎧⎪⎨⎪-⎩==,∴直线l 2的解析表达式为362y x -=; (3)由33362y x y x ⎪-+-⎧⎪⎨⎩==,解得23x y ⎧⎨⎩-==, ∴C (2,-3),∵AD=3, ∴331922ADC S =⨯⨯-=; (4)△ADP 与△ADC 底边都是AD ,面积相等所以高相等,△ADC 高就是点C 到直线AD 的距离,即C 纵坐标的绝对值=|-3|=3,则P 到AD 距离=3,∴P 纵坐标的绝对值=3,点P 不是点C ,∴点P 纵坐标是3,∵y=1.5x-6,y=3,∴1.5x-6=3,解得x=6,所以P (6,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等有关知识,熟练掌握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以及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次月考模拟考试(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次月考模拟考试(带答案)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2的绝对值是( )A .2B .12C .12-D .2-2.已知35a =+,35b =-,则代数式22a ab b -+的值是( )A .24B .±26C .26D .253.若x ,y 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下列分式的值保持不变的是( )A .2x x y +-B .22y xC .3223y xD .222()y x y - 4.已知a b 3132==,,则a b 3+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275.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是直线1x =.下列结论:①0abc <;②30a c +>;③()220a c b +-<;④()a b m am b +≤+(m 为实数).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菱形不具备的性质是( )A .四条边都相等B .对角线一定相等C .是轴对称图形D .是中心对称图形7.若a 72b 27a 和b 互为( )A .倒数B .相反数C .负倒数D .有理化因式8.小桐把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在一起,其中90E ∠=,90C ∠=,45A ∠=,30D ∠=,则12∠+∠等于( )A .150B .180C .210D .2709.如图,菱形ABCD 的周长为28,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E 为AD 的中点,则OE 的长等于( )A .2B .3.5C .7D .1410.如图,从边长为(4a )cm 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1a +)cm 的正方形(0a >),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则矩形的面积为( )A .22(25)a a cm +B .2(315)a cm +C .2(69)a cm +D .2(615)a cm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9的平方根是_________.2.不等式组34012412x x +≥⎧⎪⎨-≤⎪⎩的所有整数解的积为__________. 3.如果实数a ,b 满足a+b =6,ab =8,那么a 2+b 2=________.4.把两个同样大小的含45°角的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一个三角尺的锐角顶点与另一个的直角顶点重合于点A ,且另三个锐角顶点B ,C ,D 在同一直线上.若AB=2,则CD=________.5.如图,OP 平分∠MON ,PE ⊥OM 于点E ,PF ⊥ON 于点F ,OA =OB ,则图中有__________对全等三角形.6.如图,已知点E 在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以BE 为边向正方形ABCD 外部作正方形BEFG ,连接DF ,M 、N 分别是DC 、DF 的中点,连接MN.若AB=7,BE=5,则MN=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21133x x x x =+++.2.先化简,再求值:2443(1)11m m m m m -+÷----,其中22m =.3.已知方程组137x y a x y a-=+⎧⎨+=--⎩中x 为非正数,y 为负数. (1)求a 的取值范围;(2)在a 的取值范围中,当a 为何整数时,不等式221ax x a ++>的解集为1x <?4.如图,△ABC 与△DCB 中,AC 与BD 交于点E ,且∠A=∠D ,AB=DC(1)求证:△ABE≌DCE;(2)当∠AEB=50°,求∠EBC的度数.5.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点E在AD上,∠BCE=∠ACD=90°,∠BAC=∠D,BC=CE.(1)求证:AC=CD;(2)若AC=AE,求∠DEC的度数.6.某公司计划购买A,B两种型号的机器人搬运材料.已知A型机器人比B型机器人每小时多搬运30kg材料,且A型机器人搬运1000kg材料所用的时间与B型机器人搬运800kg材料所用的时间相同.(1)求A,B两种型号的机器人每小时分别搬运多少材料;(2)该公司计划采购A,B两种型号的机器人共20台,要求每小时搬运材料不得少于2800kg,则至少购进A型机器人多少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C3、D4、B5、C6、B7、D8、C9、B10、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2、03、20415、36、13 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32 x=-2、22mm-+1.3、(1)a的取值范围是﹣2<a≤3;(2)当a为﹣1时,不等式2ax+x>2a+1的解集为x<1.4、略(2)∠EBC=25°5、(1)略;(2)112.5°.6、(1)A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150千克材料,B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120千克材料;(2)至少购进A型机器人14台.。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位于第二象限,点A 的坐标是(﹣2,3),先把△ABC 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再作与△A 1B 1C 1关于x 轴对称的△A 2B 2C 2,则点A 的对应点A 2的坐标是( )A .(-3,2)B .(2,-3)C .(1,-2)D .(-1,2)2.如图所示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图中的字母表示三角形的边长,则1∠的度数为( )A .82°B .78°C .68°D .62°3.“漏壶”是一种这个古代计时器,在它内部盛一定量的水,不考虑水量变化对压力的影响,水从壶底小孔均匀漏出,壶内壁有刻度.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算时间,用t 表示漏水时间,y 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下列图象适合表示y 与x 的对应关系的是( )A .B .C .D .4.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过F 作//DE BC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若4BD =,7DE =,则线段EC 的长为( )A .3B .4C .3.5D .2 5.如图,△ABC 中,AB =AC ,AD 是∠BAC 的平分线.已知AB =5,AD =3,则BC 的长为( )A .5B .6C .8D .106.下列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23B .3C .9D .127.如图,在ABC ∆中,AB 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若76BEC ∠=,则ABC ∠=( )A .70B .71C .74D .76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2x +1)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2的平方根是3 B 16±4C .1的平方根是1D .4的算术平方根是210.在△ABC 中,∠ACB =90°,CD ⊥AB 于点D ,∠A =3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AC =2CDB .AD =2CDC .AD =3BD D .AB =2BC 二、填空题11.函数1y=x 2-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 12.已知y 与x 成正比例,当x=8时,y=﹣12,则y 与x 的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13.在311,2π,122-,0,0.454454445…,319中,无理数有______个. 14.计算112242⨯+=__________. 15.如图,△ABC 中,5BC =,AB 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BC 于点D 、E ,AC 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BC 于点F 、G ,则△AEG 周长为____.16.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4.则第三边长为________.17.点A (2,-3)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18.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100︒,则它的底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19.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与y mx n =+的图像交于点(2,1)P -,则由函数图像得不等式kx b mx n +≥+的解集为________.20.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3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正比例函数43y x =与一次函数7y x =-+的 图像交于点A .(1)求点A 的坐标;(2)在y 轴上确定点M ,使得△AOM 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3)如图,设x 轴上一点P (a ,0),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垂线位于点A 的右侧),分别交43y x =和7y x =-+的图像于点B 、C ,连接OC ,若BC =145OA ,求△ABC 的面积及点B 、点C 的坐标;(4)在(3)的条件下,设直线7y x =-+交x 轴于点D ,在直线BC 上确定点E ,使得△ADE 的周长最小,请直接写出点E 的坐标.2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90ABC∠=︒,过点B作BE CD⊥,垂足为点E,过点A作AF BE⊥,垂足为点F,且BE AF=.(1)求证:ABF BCE∆≅∆;(2)连接BD,且BD平分ABE∠交AF于点G.求证:BCD∆是等腰三角形.23.用函数方法研究动点到定点的距离问题.在研究一个动点P(x,0)到定点A(1,0)的距离S时,小明发现:S与x的函数关系为S=1,1,10,1,1,1,x xx xx x-<⎧⎪-==⎨⎪->⎩并画出图像如图:借助小明的研究经验,解决下列问题:(1)写出动点P(x,0)到定点B(-2,0)的距离S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当x取何值时,S取最小值?(2)设动点P(x,0)到两个定点M(1,0)、N(5,0)的距离和为y.①随着x增大,y怎样变化?②当x取何值时,y取最小值,y的最小值是多少?③当x<1时,证明y随着x增大而变化的规律.24.如图,M、N两个村庄落在落在两条相交公路AO、BO内部,这两条公路的交点是O,现在要建立一所中学C,要求它到两个村庄的距离相等,到两条公路的距离也相等.试利用尺规找出中学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5.如图(1)所示,在A,B两地间有一车站C,甲汽车从A地出发经C站匀速驶往B 地,乙汽车从B地出发经C站匀速驶往A地,两车速度相同.如图(2)是两辆汽车行驶时离C站的路程y(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1)填空:a=km,b=h,AB两地的距离为km;(2)求线段PM、MN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自变量取值范围不用写);(3)求行驶时间x满足什么条件时,甲、乙两车距离车站C的路程之和最小?四、压轴题26.如图,以直角三角形AOC的直角顶点O为原点,以OC,OA所在直线为轴和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A(0,a),C(b,0a6b80(1)a= ;b= ;直角三角形AOC的面积为.(2)已知坐标轴上有两动点P,Q同时出发,P点从C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匀速移动,Q点从O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匀速移动,点P到达O点整个运动随之结束.AC的中点D的坐标是(4,3),设运动时间为t秒.问: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ODP与△ODQ的面积相等?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若∠DOC=∠D CO,点G是第二象限中一点,并且y轴平分∠GOD.点E是线段OA上一动点,连接接CE交OD于点H,当点E在线段OA上运动的过程中,探究∠GOD,∠OHC,∠A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27.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直线l过点C.(1)当AC=BC时,如图①,分别过点A、B作AD⊥l于点D,BE⊥l于点E.求证:△ACD≌△CBE.(2)当AC=8,BC=6时,如图②,点B与点F关于直线l对称,连接BF,CF,动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C边向终点C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F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F→C→B→C→F向终点F运动,点M、N到达相应的终点时停止运动,过点M作MD⊥l于点D,过点N作NE⊥l于点E,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CM=,当N在F→C路径上时,CN=.(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②直接写出当△MDC与△CEN全等时t的值.28.已知三角形ABC中,∠ACB=90°,点D(0,-4),M(4,-4).(1)如图1,若点C与点O重合,A(-2,2)、B(4,4),求△ABC的面积;(2)如图2,AC经过坐标原点O,点C在第三象限且点C在直线DM与x轴之间,AB分别与x轴,直线DM交于点G,F,BC交DM于点E,若∠AOG=55°,求∠CEF的度数;(3)如图3,AC经过坐标原点O,点C在第三象限且点C在直线DM与x轴之间,N为AC上一点,AB分别与x轴,直线DM交于点G,F,BC交DM于点E,∠NEC+∠CEF=180°,求证∠NEF=2∠AOG.29.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解答.(模型建立)如图①,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CB=CA,直线ED经过点C,过A作AD⊥ED于点D,过B作BE⊥ED于点E.求证:△BEC≌△CDA.(模型应用)应用1: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中,∠ADC=90°,AD=6,CD=8,BC=10,AB2=200.求线段BD的长.应用2:如图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纸片△O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QO=QP,P(4,m),点Q始终在直线OP的上方.(1)折叠纸片,使得点P与点O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l过点Q且与线段OP交于点M,当m=2时,求Q点的坐标和直线l与x轴的交点坐标;(2)若无论m取何值,点Q总在某条确定的直线上,请直接写出这条直线的解析式.30.如图,直线l1的表达式为:y=-3x+3,且直线l1与x轴交于点D,直线l2经过点A,B,直线l1,l2交于点C.(1)求点D的坐标;(2)求直线l2的解析表达式;(3)求△ADC的面积;(4)在直线l2上存在异于点C的另一点P,使得△ADP与△ADC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首先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到△A1B1C1,进而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到△A2B2C2,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点A的对应点A2的坐标是:(2,﹣3).故选B.2.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1=∠2进而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是两个全等三角形,∴∠1=∠2=180°−40°−62°=78°.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正确得出对应角是解题关键.3.A解析:A【解析】【分析】由题意知x表示时间,y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然后根据x、y的初始位置及函数图象的性质来判断.【详解】由题意知:开始时,壶内盛一定量的水,所以y的初始位置应该大于0,可以排除B选项,由于漏壶漏水的速度不变,所以图中的函数应该是一次函数,可以排除C、D选项,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和函数与实际问题结合的应用.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4.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求证∠DBF=∠FBC,∠ECF=∠BCF,再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证出∠DFB=∠DBF,∠CFE=∠BCF,即BD=DF,FE=CE,然后利用等量代换即可求出线段CE的长.【详解】解:∵∠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DBF=∠FBC,∠ECF=∠BCF,∵DF//BC,交AB于点D,交AC于点E.∴∠DFB=∠DBF,∠CFE=∠BCF,∴BD=DF=4,FE=CE,∴CE=DE-DF=7-4=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平行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能够找到相等的量.5.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出∠ADB=90°,再根据勾股定理得出BD的长,即可得出BC 的长.【详解】在△ABC中,AB=AC,AD是∠BAC的平分线,∴AD⊥BC,BC=2BD.∴∠ADB=90°在Rt△A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4∴BC=2BD=2×4=8.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6.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BC ,故此选项错误;D =故选B .考点:最简二次根式.7.B解析:B【解析】【分析】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E=BE ,进而可得∠EAB=∠ABE ,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求出∠A 的度数,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求出∠ABC 的度数.【详解】∵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E=BE ,∴∠A=∠ABE ,∵76BEC ∠=,∠BEC=∠EAB+∠ABE ,∴∠A=76°÷2=38°,∵AB=AC ,∴∠C=∠ABC=(180°-38°)÷2=7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外角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三角形的外角定义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8.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20,2x+10,∴点P (-2,2x+1)在第二象限,故选B.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A、(﹣3)2的平方根是±3,故该项错误;B、164=,故该项错误;C、1的平方根是±1,故该项错误;D、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该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10.B解析:B【解析】【分析】在Rt△ABC中,由∠A的度数求出∠B的度数,在Rt△BCD中,可得出∠BCD度数为30°,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BC=2BD,由BD的长求出BC 的长,在Rt△ABC中,同理得到AB=2BC,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解:∵△ABC中,∠ACB=90°,∠A=30°,∴AB=2BC;∵CD⊥AB,∴AC=2CD,∴∠B=60°,又CD⊥AB,∴∠BCD=30°,在Rt△BCD中,∠BCD=30°,CD3,在Rt△ABC中,∠A=30°,AD3=3BD,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x-2≠0,解得x≠2;考点: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析:x2.【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x-2≠0,解得x≠2;考点: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2.y=-x【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y=kx,再把x=8时,y=-12代入函数,可求k,进而可得y与x的关系式.【详解】设y=kx,∵当x=8时,y=-12,∴-12=8k,解得k=解析:y=-3 2 x【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y=kx,再把x=8时,y=-12代入函数,可求k,进而可得y与x的关系式.【详解】设y=kx,∵当x=8时,y=-12,∴-12=8k,解得k=-32,∴所求函数解析式是y=-32 x;故答案为:y=-32 x.【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成正比例的关系的含义.13.3【解析】【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进行判断.【详解】解: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可知,,0.454454445…,为无理数,共3个.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无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进行判断.【详解】解: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可知,2 ,0.4544544453个.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14.【解析】【分析】先计算乘法,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详解】解:.【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熟悉二次根式的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解析:【解析】【分析】先计算乘法,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详解】1122426.【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熟悉二次根式的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5.【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E=BE,AG=GC,据此计算即可.【详解】解:∵ED,GF分别是AB,AC的垂直平分线,∴AE=BE,AG=GC,∴△AEG的周长为AE解析:【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E=BE,AG=GC,据此计算即可.【详解】解:∵ED,GF分别是AB,AC的垂直平分线,∴AE=BE,AG=GC,∴△AEG的周长为AE+AG+EG=BE+CG+EG=BC=5.故答案是: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性质是解题关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16.5或【解析】试题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但没有明确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分两种情况讨论:①长为3的边是直角边,长为4的边是斜边时:第三边的长为:;②长为3、4的边都是直角边时:第三边的解析:5【解析】试题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但没有明确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分两种情况讨论:①长为3的边是直角边,长为4=②长为3、45;∴或5.考点:1.勾股定理;2.分类思想的应用.17.(2,3)【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 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解答.【详解】解:点A(2,-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点睛解析:(2,3)【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 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详解】解:点A(2,-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1)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 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18.【解析】【分析】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00°,这个角是顶角或底角不能确定,故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详解】①当这个角是顶角时,底角=(180°﹣100°)÷2=40°;②当这个角是解析:40【解析】【分析】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00°,这个角是顶角或底角不能确定,故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详解】①当这个角是顶角时,底角=(180°﹣100°)÷2=40°;②当这个角是底角时,另一个底角为100°,因为100°+100°=200°,不符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所以舍去.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此类问题时往往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藏条件.19.【解析】【分析】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x2时,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都在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的上方,由此得到不等式kx+bmx+n的解集.【详解】∵当x2时,一次函数y=kx+b的x≥解析:2【解析】【分析】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x≥2时,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都在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的上方,由此得到不等式kx+b≥mx+n的解集.【详解】∵当x≥2时,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都在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的上方,∴不等式kx+b≥mx+n的解集为x≥2.故答案是:x≥2.【点睛】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ax+b 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20.75【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可得解.【详解】依题意知,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当顶角=30°时,两底角的和=180°-30°=150°.所以每个底角=75°.故答案解析:75【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可得解.【详解】依题意知,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当顶角=30°时,两底角的和=180°-30°=150°.所以每个底角=75°.故答案为75.考点:三角形内角和与等腰三角形性质.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已知角为顶角,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与三角形内角和性质计算即可.三、解答题21.(1)(3,4);(2)点M为(0,5)、(0,﹣5)、(0,8)、(0,258);(3)点B(9,12)、C(9,﹣2);(4)点E坐标为(9,1).【解析】试题分析:(1)联立方程组,求解.(2)分类讨论在y轴上确定点OM= OA,OM=AM,总共有4种可能性.(3)设点B(a,43a),C(a,﹣a+7),利用BC=145OA,求a值.过点A作AQ⊥BC,求得△ABC的面积及点B、点C的坐标.(4)利用对称求最小值.试题解析:解:(1)联立得:437y xy x⎧=⎪⎨⎪=-+⎩,解得:34xy=⎧⎨=⎩,则点A的坐标为(3,4).(2)根据勾股定理得:OA=2234+=5,如图1所示,分四种情况考虑:当OM1=OA=5时,M1(0,5);当OM2=OA=5时,M2(0,﹣5);当AM3=OA=5时,M3(0,8);当OM4=AM4时,M4(0,258),综上,点M为(0,5)、(0,﹣5)、(0,8)、(0,258);(3)设点B(a,43a),C(a,﹣a+7),∵BC=145OA=145×5=14,∴43a﹣(﹣a+7)=14,解得:a=9,过点A作AQ⊥BC,如图2所示,∴S△ABC=12BC•AQ=12×14×(9﹣3)=42,当a=9时,43a=43×9=12,﹣a+7=﹣9+7=﹣2,∴点B(9,12)、C(9,﹣2).(4)如图3所示,作出D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D′,连接AD′,与直线BC交于点E,连接DE,此时△ADE 周长最小,对于直线y=﹣x+7,令y=0,得到x=7,即D(7,0),由(3)得到直线BC为直线x=9,∴D′(11,0),设直线AD′解析式为y=kx+b,把A与D′坐标代入得:34 110k bk b+=⎧⎨+=⎩,解得:12112kb⎧=-⎪⎪⎨⎪=⎪⎩,∴直线AD′解析式为y=﹣12x+112,令x=9,得到y=1,则此时点E坐标为(9,1).点睛:1.平面上最短路径问题(1)归于“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凡属于求“变动的两线段之和的最小值”时,大都应用这一模型.(2)归于“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凡属于求“变动的两线段之差的最大值”时,大都应用这一模型.(3)平面图形中,直线同侧两点到直线上一点距离之和最短问题.2.平面直角坐标系下,两个一次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问题,可以看作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问题.3.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22.(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ASA证明ΔABF≌ΔBCE即可;(2)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余角的性质可得∠DBC=∠BDE,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得到BC=CD,从而得到结论.【详解】(1)∵BE⊥CD,AF⊥BE,∴∠BEC=∠AFB=90°,∴∠ABE+∠BAF=90°.∵∠ABC=90°,∴∠ABE+∠EBC=90°,∴∠BAF=∠EBC.在ΔABF 和ΔBCE 中,∵∠AFB =∠BEC ,AF =BE ,∠BAF =∠EBC ,∴ΔABF ≌ΔBCE .(2)∵∠ABC =90°,∴∠ABD +∠DBC =90°.∵∠BED =90°,∴∠DBE +∠BDE =90°.∵BD 分∠ABE ,∴∠ABD =∠DBE ,∴∠DBC =∠BDE ,∴BC =CD ,即ΔBCD 是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明ΔABF ≌ΔBCE .23.(1)S =2,2,20,2,2,2,x x x x x x --<-⎧⎪+==-⎨⎪+>-⎩,当x =-2时,S 的最小值为0;(2)①当x <1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当1≤x ≤5时,y 是一个固定的值;当x >5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②当1≤x ≤5时,y 取最小值,y 的最小值是4,③当x <1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解析】【分析】(1)根据x 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它们差的绝对值,以及绝对值的意义可直接写出结论; (2)根据x 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它们差的绝对值,得出PM 和PN 的距离,它们之和即为y.①分情况讨论,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可得y 的变化情况;②根据y 的变化情况可求;③当x <1时,62y x =-,根据函数的增减性可得.【详解】(1)S =2,2,20,2,2,2,x x x x x x --<-⎧⎪+==-⎨⎪+>-⎩;∵当x <2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当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2时,S 的最小值为0.(2)由题意得y =|1|x -+|5|x -,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可转化为y =62,14,1526,5x x x x x -<⎧⎪⎨⎪->⎩①当x <1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当1≤x ≤5时,y 是一个固定的值;当x >5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②当1≤x ≤5时,y 取最小值,y 的最小值是4.③当x <1时,62y x =-,∵-2<0∴当x <1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化简绝对值.掌握x 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能分段讨论化简绝对值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4.作图见解析.【解析】【分析】先连接MN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作出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DE ,再作出∠AOB 的平分线OF ,DE 与OF 相交于C 点,则点C 即为所求.【详解】点C 为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与∠AOB 的平分线的交点,则点C 到点M 、N 的距离相等,到AO 、BO 的距离也相等,作图如下:.【点睛】此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熟练地应用角平分线的作法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作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5.(1)120,2,420;(2)线段PM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 =﹣60x +300,线段MN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 =60x ﹣300;(3)行驶时间x 满足2≤x ≤5时,甲、乙两车距离车站C 的路程之和最小.【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和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a 、b 的值以及AB 两地之间的距离;(2)根据(1)中的结果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线段PM 、MN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根据题意,可以写出甲、乙两车距离车站C 的路程之和和s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答本题.【详解】(1)两车的速度为:300÷5=60km/h ,a =60×(7﹣5)=120,b =7﹣5=2,AB 两地的距离是:300+120=420.故答案为:120,2,420;(2)设线段PM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 =kx +b ,30050b k b =⎧⎨+=⎩,得60300k b =-⎧⎨=⎩, 即线段PM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 =﹣60x +300;设线段MN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 =mx +n ,507120m n m n +=⎧⎨+=⎩,得60300m n =⎧⎨=-⎩, 即线段MN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 =60x ﹣300;(3)设DE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cx +d ,12020d c d =⎧⎨+=⎩,得60120c d =-⎧⎨=⎩, 即DE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60x +120,设EF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ex +f ,207300e f c f +=⎧⎨+=⎩,得60120e f =⎧⎨=-⎩, 即EF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60x ﹣120,设甲、乙两车距离车站C 的路程之和为skm ,当0≤x ≤2时,s =(﹣60x +300)+(﹣60x +120)=﹣120x +420,则当x =2时,s 取得最小值,此时s =180,当2<x ≤5时,s =(﹣60x +300)+(60x ﹣120)=180,当5≤x ≤7时,s =(60x ﹣300)+(60x ﹣120)=120x ﹣420,则当x =5时,s 取得最小值,此时s =180,由上可得:行驶时间x 满足2≤x ≤5时,甲、乙两车距离车站C 的路程之和最小.【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四、压轴题26.(1)6;8;24;(2)存在 2.4t =时,使得△ODP 与△ODQ 的面积相等;(3)∠GOD+∠ACE=∠OHC ,见解析【解析】【分析】(1)利用非负性即可求出a ,b 即可得出结论,即可求出△ABC 的面积;(2)先表示出OQ ,OP ,利用那个面积相等,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3)先判断出∠OAC=∠AOD ,进而判断出OG ∥AC ,即可判断出∠FHC=∠ACE ,同理∠FHO=∠GOD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 解:(1)∵a 6b 80-+-=, ∴a-6=0,b-8=0,∴a=6,b=8,∴A (0,6),C (8,0);∴S △ABC=6×8÷2=24,故答案为(0,6),(8,0); 6;8;24(2) ∵114222ODQ D S OQ x t t ∆=⋅=⋅⋅= 11(82)312322ODP D S OP y t t ∆=⋅=⋅-⋅=- 由2123t t =-时, 2.4t =∴存在 2.4t =时,使得△ODP 与△ODQ 的面积相等(3) )∴2∠GOA+∠ACE=∠OHC ,理由如下:∵x 轴⊥y 轴,∴∠AOC=∠DOC+∠AOD=90°∴∠OAC+∠ACO=90°又∵∠DOC=∠DCO∴∠OAC=∠AOD∵y 轴平分∠GOD∴∠GOA=∠AOD∴∠GOA=∠OAC∴OG ∥AC ,如图,过点H 作HF ∥OG 交x 轴于F ,∴HF ∥AC∴∠FHC=∠ACE同理∠FHO=∠GOD ,∵OG ∥FH ,∴∠GOD=∠FHO ,∴∠GOD+∠ACE=∠FHO+∠FHC即∠GOD+∠ACE=∠OHC ,∴2∠GOA+∠ACE=∠OHC .∴∠GOD+∠ACE=∠OHC .【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性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本题的关键.27.(1)证明见解析;(2)①CM =8t -,CN =63t -;②t =3.5或5或6.5.【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DAC=∠ECB ,利用AAS 定理证明△ACD ≌△CBE ;(2)①由折叠的性质可得出答案;②动点N 沿F→C 路径运动,点N 沿C→B 路径运动,点N 沿B→C 路径运动,点N 沿C→F 路径运动四种情况,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列式计算.【详解】(1)∵AD ⊥直线l ,BE ⊥直线l ,∴∠DAC+∠ACD=90°,∵∠ACB=90°,∴∠BCE+∠ACD=90°,∴∠DAC=∠ECB ,在△ACD 和△CBE 中,ADC CEB DAC ECB CA CB ∠∠⎧⎪∠∠⎨⎪⎩===,∴△ACD ≌△CBE (AAS );(2)①由题意得,AM=t ,FN=3t ,则CM=8-t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CF=CB=6,∴CN=6-3t ;故答案为:8-t ;6-3t ;②由折叠的性质可知,∠BCE=∠FCE ,∵∠MCD+∠CMD=90°,∠MCD+∠BCE=90°,∴∠NCE=∠CMD ,∴当CM=CN 时,△MDC 与△CEN 全等,当点N 沿F→C 路径运动时,8-t=6-3t ,解得,t=-1(不合题意),当点N 沿C→B 路径运动时,CN=3t-6,则8-t=3t-6,解得,t=3.5,当点N 沿B→C 路径运动时,由题意得,8-t=18-3t ,解得,t=5,当点N 沿C→F 路径运动时,由题意得,8-t=3t-18,解得,t=6.5,综上所述,当t=3.5秒或5秒或6.5秒时,△MDC与△CEN全等.【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8.(1)8;(2)145°;(3)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作AD⊥ x轴于D,BE⊥x轴于E,由点A,B的坐标可得出AD=OD=2,BE=EO=4,DE=6,由面积公式可求出答案;(2)作CH∥x轴,如图2,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AOG=∠ACH,∠DEC=∠HCE,求出∠DEC+∠AOG=∠ACB=90°,可求出∠DEC=35°,则可得出答案;(3)证得∠NEC=∠HEC,则∠NEF=180°-∠NEH=180°-2∠HEC,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作AD⊥x轴于D,BE⊥x轴于E,如图1,∵A(﹣2,2)、B(4,4),∴AD=OD=2,BE=OE=4,DE=6,∴S△ABC=S梯形ABED﹣S△AOD﹣S△AOE=12×(2+4)×6﹣12×2×2﹣12×4×4=8;(2)作CH // x轴,如图2,∵D(0,﹣4),M(4,﹣4),∴DM // x轴,∴CH // OG // DM,∴∠AOG=∠ACH,∠DEC=∠HCE,∴∠DEC+∠AOG=∠ACB=90°,∴∠DEC=90°﹣55°=35°,∴∠CEF=180°﹣∠DEC=145°;(3)证明:由(2)得∠AOG+∠HEC=∠ACB=90°,而∠HEC+∠CEF=180°,∠NEC+∠CEF=180°,∴∠NEC=∠HEC,∴∠NEF=180°﹣∠NEH=180°﹣2∠HEC,∵∠HEC=90°﹣∠AOG,∴∠NEF=180°﹣2(90°﹣∠AOG)=2∠AOG.【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平行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9.模型建立:见解析;应用1:2:(1)Q(1,3),交点坐标为(52,0);(2)y=﹣x+4【解析】【分析】根据AAS证明△BEC≌△CDA,即可;应用1:连接AC,过点B作BH⊥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H,易证△ADC≌△CHB,结合勾股定理,即可求解;应用2:(1)过点P作PN⊥x轴于点N,过点Q作QK⊥y轴于点K,直线KQ和直线NP 相交于点H,易得:△OKQ≌△QHP,设H(4,y),列出方程,求出y的值,进而求出Q(1,3),再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得P(4,2),即可得到直线l的函数解析式,进而求出直线l与x轴的交点坐标;(2)设Q(x,y),由△OKQ≌△QHP,KQ=x,OK=HQ=y,可得:y=﹣x+4,进而即可得到结论.【详解】如图①,∵AD⊥ED,BE⊥ED,∠ACB=90°,∴∠ADC=∠BEC=90°,∴∠ACD+∠DAC=∠ACD+∠BCE=90°,∴∠DAC=∠BCE,∵AC=BC,∴△BEC≌△CDA(AAS);应用1:如图②,连接AC,过点B作BH⊥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H,∵∠ADC=90°,AD=6,CD=8,∴AC=10,∵BC=10,AB2=200,∴AC2+BC2=AB2,∴∠ACB=90°,∵∠ADC=∠BHC=∠ACB=90°,∴∠ACD=∠CBH,∵AC=BC=10,∴△ADC≌△CHB(AAS),∴CH=AD=6,BH=CD=8,∴DH=6+8=14,∵BH⊥DC,∴BD=22260BH DH+==265;应用2:(1)如图③,过点P作PN⊥x轴于点N,过点Q作QK⊥y轴于点K,直线KQ和直线NP相交于点H,由题意易:△OKQ≌△QHP(AAS),设H(4,y),那么KQ=PH=y﹣m=y﹣2,OK=QH=4﹣KQ=6﹣y,又∵OK=y,∴6﹣y=y,y=3,∴Q(1,3),∵折叠纸片,使得点P与点O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l过点Q且与线段OP交于点M,∴点M是OP的中点,∵P(4,2),∴M(2,1),设直线Q M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把Q(1,3),M(2,1),代入上式得:213k bk b+=⎧⎨+=⎩,解得:25kb=-⎧⎨=⎩∴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y=﹣2x+5,∴该直线l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52,0);(2)∵△OKQ≌△QHP,∴QK=PH,OK=HQ,设Q(x,y),∴KQ=x,OK=HQ=y,∴x+y=KQ+HQ=4,∴y=﹣x+4,∴无论m取何值,点Q总在某条确定的直线上,这条直线的解析式为:y=﹣x+4,故答案为:y=﹣x+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勾股定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一线三垂直”模型,待定系数法是解题的关键.30.(1)(1,0);(2)362y x -=;(3)92;(4)(6,3). 【解析】【分析】(1)由题意已知l 1的解析式,令y=0求出x 的值即可;(2)根据题意设l 2的解析式为y=kx+b ,并由题意联立方程组求出k ,b 的值;(3)由题意联立方程组,求出交点C 的坐标,继而即可求出S △ADC ;(4)由题意根据△ADP 与△ADC 底边都是AD ,面积相等所以高相等,△ADC 高就是点C 到AD 的距离进行分析计算.【详解】解:(1)由y=-3x+3,令y=0,得-3x+3=0,∴x=1,∴D (1,0);(2)设直线l 2的解析表达式为y=kx+b ,由图象知:x=4,y=0;x=3,y =32-,代入表达式y=kx+b , ∴40332k b k b +⎧⎪⎨+-⎪⎩==, ∴326k b ⎧⎪⎨⎪-⎩==, ∴直线l 2的解析表达式为362y x -=; (3)由33362y x y x ⎪-+-⎧⎪⎨⎩==,解得23x y ⎧⎨⎩-==, ∴C (2,-3),∵AD=3, ∴331922ADC S =⨯⨯-=; (4)△ADP 与△ADC 底边都是AD ,面积相等所以高相等,△ADC 高就是点C 到直线AD 的距离,即C 纵坐标的绝对值=|-3|=3,则P 到AD 距离=3,∴P 纵坐标的绝对值=3,点P 不是点C ,∴点P 纵坐标是3,∵y=1.5x-6,y=3,∴1.5x-6=3,解得x=6,。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数学试题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四组数,可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A .456cm cm cm 、、B .123cm cm cm 、、C .234cm cm cm 、、D .123cm cm cm 、、2.如图,∠AOB=60°,点P 是∠AOB 内的定点且OP=3,若点M 、N 分别是射线OA 、OB 上异于点O 的动点,则△PMN 周长的最小值是( )A .362B .332C .6D .33.如图,直线(0)y x b b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A 、B ,直线(0)y kx k =<与直线(0)y x b b =+>交于点C ,点C 在第二象限,过A 、B 两点分别作AD OC ⊥于D ,BE OC ⊥于E ,且8BE BO +=,4=AD ,则ED 的长为( )A .2B .32C .52D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0,3),B (5,3),C (5,0),点D 在线段OA 上,将△ABD 沿着直线BD 折叠,点A 的对应点为E ,当点E 在线段OC 上时,则AD 的长是( )A .1B .43C .53D .25.如图,若一次函数y =﹣2x +b 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A 的坐标为(0,3),则不等式﹣2x +b >0的解集为( )A .x >32B .x <32C .x >3D .x <36.对于函数y =2x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的图象过点(1,0)B .y 值随着x 值增大而减小C .它的图象经过第二象限D .当x >1时,y >0 7.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5cm 和2cm ,那么它的周长是( )A .7cmB .9cmC .9cm 或12cmD .12cm 8.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所示,在∠AOB 的两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即是∠AOB 的平分线画法中用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 )A .SSSB .SASC .ASAD .HL9.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最适合普查(全面调查)的是( )A .对全国初中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B .对201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收视率的调查C .对一批飞机零部件的合格情况的调查D .对我市居民节水意识的调查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2323B 2332C 64 2D .﹣3的倒数是﹣13二、填空题11.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0cm ,5cm ,则周长为__________cm .12.已知点(,5)A m -和点(2,)B n 关于x 轴对称,则m n +的值为______.13.已知点(,)P a b 在一次函数21y x =+的图象上,则21a b --=_____.14.如图,将边长为8cm 的正方形ABCD 折叠,使点D 落在BC 边的中点E 处,点A 落在F 处,折痕为MN .连接FN ,并求FN 的长__________.15.在ABC ∆中,13AC BC ==, 10AB =,则ABC ∆面积为_______. 16.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0゜,则其顶角的度数为_____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2,3)A -、(4,4)B ,点P 是x 轴上一点,且PA PB =,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__.18.若点P (2−a ,2a+5)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a 的值为____.19.如图,△ABC 中,AB =AC ,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边AB ,BC 于D ,E 点,且AC =EC ,则∠BAC =_____.20.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 和2cm ,则它的周长为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四边形ABCD 中,AC=5,AB=4,CD=12,AD=13,∠B=90°.(1)求BC 边的长;(2)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22.如图,在Rt ABC ∆中,90C ∠=︒,BD 是ABC ∆的一条角平分线.点O 、E 、F 分别在BD 、BC 、AC 上,且四边形OECF 是正方形.(1)求证:点O 在BAC ∠的平分线上;(2)若5AC =,12BC =,且正方形OECF 的面积为4,求ABO ∆的面积.23.如图,一次函数1y x b =+的图像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点B ,函数1y x b =+,与243y x =-的图像交于第二象限的点C ,且点C 横坐标为3-. (1)求b 的值;(2)当120y y <<时,直接写出x 的取值范围;(3)在直线243y x =-上有一动点P ,过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1y x b =+于点Q ,当145PQ OC =时,求点P 的坐标.24.已知,如图,//AB CD ,E 是AB 的中点,CE DE =,求证:AC BD =.25.如图,四边形ABCD 中,∠B =90°,AB =4,BC =3,CD =13,AD =12,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四、压轴题26.问题背景:(1)如图1,已知△ABC 中,∠BAC =90°,AB =AC ,直线m 经过点A ,BD ⊥直线m ,CE ⊥直线m ,垂足分别为点D 、E .求证:DE =BD +CE .拓展延伸:(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 中,AB =AC ,D 、A 、E 三点都在直线m 上,并且有∠BDA =∠AEC =∠BAC .请写出DE 、BD 、CE 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实际应用:(3)如图,在△ACB中,∠ACB=90°,AC=BC,点C的坐标为(-2,0),点A的坐标为(-6,3),请直接写出B点的坐标.27.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直线l过点C.(1)当AC=BC时,如图①,分别过点A、B作AD⊥l于点D,BE⊥l于点E.求证:△ACD≌△CBE.(2)当AC=8,BC=6时,如图②,点B与点F关于直线l对称,连接BF,CF,动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C边向终点C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F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F→C→B→C→F向终点F运动,点M、N到达相应的终点时停止运动,过点M作MD⊥l于点D,过点N作NE⊥l于点E,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CM=,当N在F→C路径上时,CN=.(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②直接写出当△MDC与△CEN全等时t的值.28.(阅读材科)小明同学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两个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具有公共的项角的顶点,并把它们的底角顶点连接起来则形成一组全等的三角形,小明把具有这个规律的图形称为“手拉手”图形.如图1,在“手拉手”图形中,小明发现若∠BAC=∠DAE,AB=AC,AD=AE,则△ABD≌△ACE.(材料理解)(1)在图1中证明小明的发现.(深入探究)(2)如图2,△ABC和△AED是等边三角形,连接BD,EC交于点O,连接AO,下列结论:①BD=EC;②∠BOC=60°;③∠AOE=60°;④EO=CO,其中正确的有.(将所有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延伸应用)(3)如图3,AB=BC,∠ABC=∠BDC=60°,试探究∠A与∠C的数量关系.29.如图1,在等边△ABC 中,E 、D 两点分别在边AB 、BC 上,BE =CD ,AD 、CE 相交于点F .(1)求∠AFE 的度数;(2)过点A 作AH ⊥CE 于H ,求证:2FH +FD =CE ;(3)如图2,延长CE 至点P ,连接BP ,∠BPC =30°,且CF =29CP ,求PF AF的值. (提示:可以过点A 作∠KAF =60°,AK 交PC 于点K ,连接KB )30.在《经典几何图形的研究与变式》一课中,庞老师出示了一个问题:“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落在三条等距的平行线1l ,2l ,3l 上,90BAC ∠=︒,且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1,求AB 的长度”.在研究这道题的解法和变式的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想法:(1)小明说:我只需要过B 、C 向1l 作垂线,就能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求出AB 的长. (2)小林说:“我们可以改变ABC 的形状.如图2,AB AC =,120BAC ∠=︒,且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1,求AB 的长.”(3)小谢说:“我们除了改变ABC 的形状,还能改变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如图3,等边三角形ABC 三个顶点分别落在三条平行线1l ,2l ,3l 上,且1l 与2l 之间的距离为1,2l 与3l 之间的距离为2,求AB 的长、”请你根据3位同学的提示,分别求出三种情况下AB 的长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四个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52+42≠62,∴此组数据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12+22≠32,∴此组数据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22+32≠42,∴此组数据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12+2)2=3)2,∴此组数据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2.D解析:D【解析】分析:作P点分别关于OA、OB的对称点C、D,连接CD分别交OA、OB于M、N,如图,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得MP=MC,NP=ND,3∠BOP=∠BOD,∠AOP=∠AOC,所以∠COD=2∠AOB=120°,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判断此时△PMN周长最小,作OH⊥CD于H,则CH=DH,然后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计算出CD即可.详解:作P点分别关于OA、OB的对称点C、D,连接CD分别交OA、OB于M、N,如图,则MP=MC,NP=ND,OP=OD=OC=3,∠BOP=∠BOD,∠AOP=∠AOC,∴PN+PM+MN=ND+MN+MC=DC,∠COD=∠BOP+∠BOD+∠AOP+∠AOC=2∠AOB=120°,∴此时△PMN周长最小,作OH⊥CD于H,则CH=DH,∵∠OCH=30°,∴OH=12OC=32,CH=3OH=3 2 ,∴CD=2CH=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会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路径最短问题.3.D解析:D【解析】【分析】图中直线y=x+b与x轴负半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可以根据两点的坐标得出OA=OB,由此可证明△AOD≌△OBE,证出OC=AD,BE=OD,在Rt△OBE中,运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E的长,再根据线段的差可求出DE的长.【详解】直线y=x+b(b>0)与x轴的交点坐标A为(-b,0)与y轴的交点坐标B为(0,-b),所以,OA=OB,又∵AD⊥OC,BE⊥OC,∴∠ADO=∠BEO=90°,∵∠DOA+∠DAO=90°,∠DOA+∠DOB=90°,∴∠DAO=∠DOB ,在△DAO 和△BOE 中,DAO BOE ADO BEO OA OB ∠=∠⎧⎪∠=∠⎨⎪=⎩∴△DAO ≌EOB ,∴OD=BE.AD=OE ,∵AD=4,∴OE=4,∵BE+BO=8,∴B0=8-BE ,在Rt △OBE 中,222BO BE OE =+,∴222(8)BE BE OE -=+解得,BE=3,∴OD=3,∴ED=OE-OD=4-3=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D=BE 是解题的关键. 4.C解析:C【解析】【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EC 的长,进而可得出OE 的长,在Rt △DOE 中,由DE=AD 及勾股定理可求出AD 的长.【详解】解:根据各点坐标可得AB=OC=BE=5,AO=BC=3,设AD=x ,则DE=x ,DO=3-x∴=4,∴OE=1,在Rt △DOE 中,DO 2+OE 2=DE 2,解得x=53, ∴AD=53,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找准直角三角形,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即可解答.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点A的坐标找出b值,令一次函数解析式中y=0求出x值,从而找出点B的坐标,观察函数图象,找出在x轴上方的函数图象,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交y轴于点A(0,3),∴b=3,令y=﹣2x+3中y=0,则﹣2x+3=0,解得:x=32,∴点B(32,0).观察函数图象,发现:当x<32时,一次函数图象在x轴上方,∴不等式﹣2x+b>0的解集为x<3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找出交点B的坐标.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解不等式是关键.6.D解析:D【解析】画函数的图象,选项A,点(1,0)代入函数,01,错误.由图可知,B,C错误,D,正确. 选D.7.D解析:D【解析】【分析】因为题中没有说明已知两边哪个是底,哪个是腰,所以要分情况进行讨论.【详解】解:当三边是2cm,2cm,5cm时,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当三角形的三边是5cm,5cm,2cm时,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此时周长是5+5+2=12cm.故选:D.【点睛】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类题注意分情况讨论,还要看是否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8.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可解决问题.【详解】由题意:OM=ON,CM=CN,OC=OC,∴△COM≌△CON(SSS),∴∠COM=∠CON,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判定的应用,熟练掌握,即可解题.9.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解答即可.【详解】解:A.对全国初中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适合用抽样调查,不合题意;B.对201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收视率的调查,适合用抽样调查,不合题意;C.对一批飞机零部件的合格情况的调查,适合全面调查,符合题意;D.对我市居民节水意识的调查,适合用抽样调查,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知识,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10.A解析:A【解析】【分析】分别根据实数绝对值的意义、相反数的定义、立方根的定义和倒数的定义逐项解答即可.【详解】解:A,故A选项不正确,所以本选项符合题意;B,正确,所以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82,正确,所以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3的倒数是﹣13,正确,所以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绝对值、相反数、立方根和倒数的定义,属于基础知识题型,熟练掌握实数的基本知识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1.【解析】【分析】此题有两种可能:10厘米的边长做腰或5厘米的边长做腰进行分类讨论,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从而求解.【详解】解:①以10cm为腰时,三角形周长为10+10+5=25cm;②以5解析:25cm【解析】【分析】此题有两种可能:10厘米的边长做腰或5厘米的边长做腰进行分类讨论,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从而求解.【详解】解:①以10cm 为腰时,三角形周长为10+10+5=25cm ;②以5cm 为腰,因为5+5=10,不符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此情况不成立;故答案为:25cm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2.7【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即横坐标相同,纵坐标相反,列式分别求出m ,n 即可解决.【详解】解:∵和点关于轴对称,∴m=2,-5+n=0,∴m=2,n=5,∴m+解析:7【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即横坐标相同,纵坐标相反,列式分别求出m ,n 即可解决.【详解】解:∵(,5)A m 和点(2,)B n 关于x 轴对称,∴m=2,-5+n=0,∴m=2,n=5,∴m+n=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特征,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要与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相区别.13.【解析】【分析】根据点在函数图像上,即将点代入函数解析式,能够使解析式成立,将本题中P 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变形即可解决.【详解】解:将代入函数解析式得:b=2a+1,将此式变形即可得到: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点在函数图像上,即将点代入函数解析式,能够使解析式成立,将本题中P 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变形即可解决.【详解】解:将(,)P a b 代入函数解析式得:b=2a+1,将此式变形即可得到:210a b -+=,两边同时减去2,得:21a b --=-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通过函数上点的坐标,求相关代数式的值,解决本题的关键要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明白函数上的点都能使函数解析式成立.14.【解析】【分析】设,则,由翻折的性质可知,在Rt △ENC 中,由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求出DN ,连接AN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FN=AN ,然后在Rt △ADN 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N 的长即可.【详解】解析:89【解析】【分析】设NC x =,则8DN x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8EN DN x ==-,在Rt △ENC 中,由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求出DN ,连接AN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FN=AN ,然后在Rt △ADN 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N 的长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AN ,设NC x =,则8DN x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8EN DN x ==-,在Rt ENC 中,有222EN EC NC =+,()22284x x -=+,解得:3x =,即5DN cm .在Rt 三角形ADN 中, 22228589AN AD ND ,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89FNAN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勾股定理,利用勾股定理的到关于x 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5.6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判断为等腰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边的高,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如图作出AB 边上的高CD∵AC=BC=13, AB=10,∴△ABC 是等腰三角形,解析:6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判断ABC ∆为等腰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边的高,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如图作出AB 边上的高CD∵AC=BC=13, AB=10,∴△ABC 是等腰三角形,∴AD=BD=5,根据勾股定理 CD 2=AC 2-AD 2,22135-,12ABC SCD AB =⋅=112102⨯⨯=60, 故答案为:60.【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勾股定理,关键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利用勾股定理求出三角形的高.16.70°或40°【解析】【分析】分顶角是70°和底角是70°两种情况求解即可.【详解】当70°角为顶角,顶角度数即为70°;当70°为底角时,顶角=180°-2×70°=40°.答案为:解析:70°或40°【解析】【分析】分顶角是70°和底角是70°两种情况求解即可.【详解】当70°角为顶角,顶角度数即为70°;当70°为底角时,顶角=180°-2×70°=40°.答案为: 70°或4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做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17.(,0)【解析】【分析】画图,设点的坐标是(x,0),因为PA=OB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2+PC2=BD2+PD2.【详解】已知如图所示;设点的坐标是(x,0),因为PA=OB根据勾解析:(1912,0) 【解析】【分析】画图,设点P 的坐标是(x,0),因为PA=OB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 2+PC 2=BD 2+PD 2.【详解】已知如图所示;设点P的坐标是(x,0),因为PA=OB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2+PC2=BD2+PD2所以32+(x+2)2=42+(4-x)2解得1912 x所以点P的坐标是(1912,0)故答案为:(1912,0)【点睛】考核知识点:勾股定理.数形结合,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是关键.18.a=-1或a=-7.【解析】【分析】由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出|2-a|=|2a+5|,求出a的值即可.【详解】解:∵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2-a|=|2a+5|,∴2-解析:a=-1或a=-7.【解析】【分析】由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出|2-a|=|2a+5|,求出a的值即可.【详解】解:∵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2-a|=|2a+5|,∴2-a=2a+5,2-a=-(2a+5)∴a=-1或a=-7.故答案是:a=-1或a=-7.【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与坐标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得出|2-a|=|2a+5|,注意不要漏解.19.108°【解析】【分析】连接AE,多次利用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得到相等的角,然后在三角形ABC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得∠C的度数,从而求得答案.【详解】连接AE,如图所示:∵AB解析:108°【解析】【分析】连接AE,多次利用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得到相等的角,然后在三角形ABC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得∠C的度数,从而求得答案.【详解】连接AE,如图所示:∵AB=AC,∴∠B=∠C,∵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边AB,BC于D,E点,∴AE=BE,∴∠B=∠BAE,∵AC=EC,∴∠EAC=∠AEC,设∠B=x°,则∠EAC=∠AEC=2x°,则∠BAC=3x°,在△AEC中,x+2x+2x=180,解得:x=36,∴∠BAC=3x°=108°,故答案为:10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构建方程.20.12cm.【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5cm和2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详解】解:①5cm为腰,2解析:12cm.【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5cm和2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详解】解:①5cm为腰,2cm为底,此时周长为12cm;②5cm为底,2cm为腰,则两边和小于第三边无法构成三角形,故舍去.所以其周长是12cm.故答案为12cm.【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解题的关键熟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构成条件.三、解答题21.(1)3;(2)36.【解析】【分析】(1)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度;(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CD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ABC 和△ACD的面积和,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1)∵∠ABC=90°,AC=5,AB=4∴3=,(2)在△ACD中,AC2+CD2= 52+122=169AD2 =132=169,∴AC2+CD2= AD2,∴△ACD是直角三角形,∴∠ACD=90°;由图形可知:S四边形ABCD=S△ABC+S△ACD= 12AB•BC+12AC•CD,=12×3×4+ 12×5×12, =36.【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能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CD 的形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1)证明见解析;(2)13.【解析】【分析】(1)过点O 作OM ⊥AB ,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OE=OF ,OE ⊥BC ,OF ⊥AC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可得OM=OG ,所以OM=OF ,于是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可得点O 在∠BAC 的平分线上;(2)由勾股定理得AB 的长,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可求OE 的长,于是可得OM 的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求.【详解】解:(1)证明:过点O 作OM ⊥AB ,∵四边形OECF 是正方形,∴OE=OF ,∠OEC=∠OFC =90°,∴OE ⊥BC ,OF ⊥AC,∵BD 是∠ABC 的一条角平分线,OM ⊥AB,∴OE=OM ,∴OF=OM ,∴点O 在∠BAC 的平分线上;(2)∵5AC =,12BC =,90C ∠=︒,∴在Rt △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222251213AB AC BC +=+=, ∵正方形OECF 的面积为4,∴OM=OE=2,∴1113213.22ABO S AB OM ∆=⋅⋅=⨯⨯= 【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记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3.(1)7b =(2)73x -<<-(3)点P 坐标为(3,4)-或(9,12)-【解析】【分析】(1)将点C 横坐标代入243y x =-求得点C 的纵坐标为4,再把(-3,4)代入1y x b =+求出b 即可;(2)求出点A 坐标,结合点C 坐标即可判断出当120y y <<时, x 的取值范围; (3)设P (a,-43a ),可求出Q (473a --,43a -),即可得PQ=773a +,再求出OC=5,根据145PQ OC =求出a 的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把3x =-代入243y x =-,得4y =.∴C (-3,4)把点(3,4)C -代入1y x b =+,得7b =.(2)∵b=7∴y=x+7,当y=0时,x=-7,x=-3时,y=4,∴当120y y <<时,73x -<<-.(3)点P 为直线43y x =-上一动点,∴设点P 坐标为4(,)3a a -.//PQ x ∵轴,∴把43y a =-代入7y x =+,得473x a =--.∴点Q 坐标为447,33a a ⎛⎫--- ⎪⎝⎭,477733PQ a a a ∴=++=+ 又点C 坐标为()3,4-,5OC ∴==14145PQ OC ∴==77143a ∴+= 解之,得3a =或9a =-.∴点P 坐标为(3,4)-或(9,12)-.【点睛】理解点在直线上则它的坐标满足直线的解析式.学会用坐标表示线段的长.24.见解析【解析】【分析】由CE=DE 易得∠ECD=∠EDC ,结合AB ∥CD 易得∠AEC=∠BED ,由此再结合AE=BE ,CE=DE 即可证得△AEC ≌△BED ,由此即可得到AC=BD.【详解】∵CE DE =,∴ECD EDC ∠=∠,∵//AB CD ,∴AEC ECD ∠=∠,BED EDC ∠=∠,∴AEC BED ∠=∠,又∵E 是AB 的中点,∴AE BE =,在AEC 和BED 中,AE BE AEC BED CE DE =⎧⎪∠=∠⎨⎪=⎩,∴AEC ≌BED .∴AC BD =.【点睛】熟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36【解析】【分析】连接AC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出△CAD 是直角三角形,分别求出△ABC 和△CAD 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连接AC ,如图所示:在△ABC 中,∵∠B =90°,AB =4,BC =3, ∴2222AC AB BC 435=++=,1143622ABC S AB BC =⋅=⨯⨯=, 在△ACD 中,∵AD =12,AC =5,CD =13,∴AD 2+AC 2=CD 2,∴△ACD 是直角三角形, ∴115123022ACD S AC AD =⋅=⨯⨯=. ∴四边形ABCD 的面积=S △ABC +S △ACD =6+30=3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运用,解题关键是将四边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来解.四、压轴题26.(1)证明见解析;(2)DE =BD +CE ;(3)B(1,4)【解析】【分析】(1)证明△ABD ≌△CA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BD ,AD=CE ,结合图形解答即可;(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角的定义证明∠ABD=∠CAE ,证明△ABD ≌△CA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BD ,AD=CE ,结合图形解答即可;(3)根据△AEC ≌△CFB ,得到CF=AE=3,BF=CE=OE-OC=4,根据坐标与图形性质解答.【详解】(1)证明:∵BD ⊥直线m ,CE ⊥直线m ,∴∠ADB =∠CEA =90°∵∠BAC =90°∴∠BAD +∠CAE =90°∵∠BAD +∠ABD =90°∴∠CAE =∠ABD∵在△ADB和△CEA中ABD CAEADB CEAAB CA∠=∠⎧⎪∠=∠⎨⎪=⎩∴△ADB≌△CEA(AAS)∴AE=BD,AD=CE∴DE=AE+AD=BD+CE即:DE=BD+CE(2)解:数量关系:DE=BD+CE理由如下:在△ABD中,∠ABD=180°-∠ADB-∠BAD,∵∠CAE=180°-∠BAC-∠BAD,∠BDA=∠AEC,∴∠ABD=∠CAE,在△ABD和△CAE中,ABD CAEBDA AECAB CA∠∠⎧⎪∠∠⎨⎪⎩===∴△ABD≌△CAE(AAS)∴AE=BD,AD=CE,∴DE=AD+AE=BD+CE;(3)解:如图,作AE⊥x轴于E,BF⊥x轴于F,由(1)可知,△AEC≌△CFB,∴CF=AE=3,BF=CE=OE-OC=4,∴OF=CF-OC=1,∴点B的坐标为B(1,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7.(1)证明见解析;(2)①CM=8t-,CN=63t-;②t=3.5或5或6.5.【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DAC=∠ECB,利用AAS定理证明△ACD≌△CBE;(2)①由折叠的性质可得出答案;②动点N 沿F→C 路径运动,点N 沿C→B 路径运动,点N 沿B→C 路径运动,点N 沿C→F 路径运动四种情况,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列式计算.【详解】(1)∵AD ⊥直线l ,BE ⊥直线l ,∴∠DAC+∠ACD=90°,∵∠ACB=90°,∴∠BCE+∠ACD=90°,∴∠DAC=∠ECB ,在△ACD 和△CBE 中,ADC CEB DAC ECB CA CB ∠∠⎧⎪∠∠⎨⎪⎩===,∴△ACD ≌△CBE (AAS );(2)①由题意得,AM=t ,FN=3t ,则CM=8-t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CF=CB=6,∴CN=6-3t ;故答案为:8-t ;6-3t ;②由折叠的性质可知,∠BCE=∠FCE ,∵∠MCD+∠CMD=90°,∠MCD+∠BCE=90°,∴∠NCE=∠CMD ,∴当CM=CN 时,△MDC 与△CEN 全等,当点N 沿F→C 路径运动时,8-t=6-3t ,解得,t=-1(不合题意),当点N 沿C→B 路径运动时,CN=3t-6,则8-t=3t-6,解得,t=3.5,当点N 沿B→C 路径运动时,由题意得,8-t=18-3t ,解得,t=5,当点N 沿C→F 路径运动时,由题意得,8-t=3t-18,解得,t=6.5,综上所述,当t=3.5秒或5秒或6.5秒时,△MDC 与△CEN 全等.【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8.(1)证明见解析;(2)①②③;(3)∠A +∠C =180°.【解析】【分析】(1)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出∠BAD=∠CAE ,即可得出结论;(2)同(1)的方法判断出△ABD≌△ACE,得出BD=CE,再利用对顶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判断出∠BOC=60°,再判断出△BCF≌△ACO,得出∠AOC=120°,进而得出∠AOE=60°,再判断出BF<CF,进而判断出∠OBC>30°,即可得出结论;(3)先判断出△BDP是等边三角形,得出BD=BP,∠DBP=60°,进而判断出△ABD≌△CBP (SAS),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证明:∵∠BAC=∠DAE,∴∠BAC+∠CAD=∠DAE+∠CAD,∴∠BAD=∠CAE,在△ABD和△ACE中,AB ACBAD CAEAD AE⎧⎪∠∠⎨⎪⎩===,∴△ABD≌△ACE;(2)如图2,∵△ABC和△ADE是等边三角形,∴AB=AC,AD=AE,∠BAC=∠DAE=60°,∴∠BAD=∠CAE,在△ABD和△ACE中,AB ACBAD CAEAD AE⎧⎪∠∠⎨⎪⎩===,∴△ABD≌△ACE,∴BD=CE,①正确,∠ADB=∠AEC,记AD与CE的交点为G,∵∠AGE=∠DGO,∴180°-∠ADB-∠DGO=180°-∠AEC-∠AGE,∴∠DOE=∠DAE=60°,∴∠BOC=60°,②正确,在OB上取一点F,使OF=OC,∴△OCF是等边三角形,∴CF=OC,∠OFC=∠OCF=60°=∠ACB,∴∠BCF=∠ACO,∵AB=AC,∴△BCF≌△ACO(SAS),∴∠AOC=∠BFC=180°-∠OFC=120°,∴∠AOE=180°-∠AOC=60°,③正确,连接AF,要使OC=OE,则有OC=12 CE,∵BD=CE,∴CF=OF=12 BD,∴OF=BF+OD,∴BF<CF,∴∠OBC>∠BCF,∵∠OBC+∠BCF=∠OFC=60°,∴∠OBC>30°,而没办法判断∠OBC大于30度,所以,④不一定正确,即:正确的有①②③,故答案为①②③;(3)如图3,延长DC至P,使DP=DB,∵∠BDC=60°,∴△BDP是等边三角形,∴BD=BP,∠DBP=60°,∵∠BAC=60°=∠DBP,∴∠ABD=∠CBP,∵AB=CB,∴△ABD≌△CBP(SAS),∴∠BCP=∠A,∵∠BCD+∠BCP=180°,∴∠A+∠BCD=180°.【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综合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构造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9.(1)∠AFE =60°;(2)见解析;(3)75【解析】【分析】(1)通过证明BCE CAD≌得到对应角相等,等量代换推导出60AFE∠=︒;(2)由(1)得到60AFE∠=︒,CE AD=则在Rt AHF△中利用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等量代换可得;(3)通过在PF上取一点K使得KF=AF,作辅助线证明ABK和ACF全等,利用对应边相等,等量代换得到比值.(通过将ACF顺时针旋转60°也是一种思路.)【详解】(1)解:如图1中.∵ABC为等边三角形,∴AC=BC,∠BAC=∠ABC=∠ACB=60°,在BCE和CAD中,60BE CDCBE ACDBC CA=⎧⎪∠=∠=︒⎨⎪=⎩,∴BCE CAD≌(SAS),∴∠BCE=∠DAC,∵∠BCE+∠ACE=60°,∴∠DAC+∠ACE=60°,∴∠AFE=60°.(2)证明:如图1中,∵AH⊥EC,∴∠AHF=90°,在Rt△AFH中,∵∠AFH=60°,∴∠FAH=30°,∴AF=2FH,∵EBC DCA≌,∴EC=AD,∵AD=AF+DF=2FH+DF,∴2FH +DF=EC.(3)解:在PF上取一点K使得KF=AF,连接AK、BK,∵∠AFK =60°,AF=KF,∴△AFK为等边三角形,∴∠KAF=60°,∴∠KAB=∠FAC,在ABK和ACF中,AB ACKAB ACFAK AF=⎧⎪∠=∠⎨⎪=⎩,∴ABK ACF≌(SAS),BK CF=∴∠AKB=∠AFC=120°,∴∠BKE=120°﹣60°=60°,∵∠BPC=30°,∴∠PBK=30°,∴29BK CF PK CP===,∴79PF CP CF CP=-=,∵45()99AF KF CP CF PK CP CP CP==-+=-=∴779559CPPFAF CP== .【点睛】掌握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通过一定等量代换为本题的关键.30.(1)5;(2)221;(3)221 【解析】【分析】 (1)分别过点B ,C 向l 1作垂线,交l 1于M ,N 两点,证明△ABM ≌△CAN ,得到AM=CN ,AN=BM ,即可得出AB ;(2)分别过点B ,C 向l 1作垂线,交l 1于点P ,Q 两点,在l 1上取M ,N 使∠AMB=∠CNA=120°,证明△AMB ≌△CAN ,得到CN=AM ,再通过△PBM 和△QCN 算出PM 和NQ 的值,得到AP ,最后在△APB 中,利用勾股定理算出AB 的长;(3)在l 3上找M 和N ,使得∠BNC=∠AMC=60°,过B 作l 3的垂线,交l 3于点P ,过A 作l 3的垂线,交l 3于点Q ,证明△BCN ≌△CAM ,得到CN=AM ,在△BPN 和△AQM 中利用勾股定理算出NP 和AM ,从而得到PC ,结合BP 算出BC 的长,即为AB.【详解】解:(1)如图,分别过点B ,C 向l 1作垂线,交l 1于M ,N 两点,由题意可得:∠BAC=90°,∵∠NAC+∠MAB=90°,∠NAC+∠NCA=90°,∴∠MAB=∠NCA ,在△ABM 和△CAN 中,===AMB CNA MAB NCA AB AC ∠∠⎧⎪∠∠⎨⎪⎩,∴△ABM ≌△CAN (AAS ),∴AM=CN=2,AN=BM=1,∴AB=22251=+;(2)分别过点B ,C 向l 1作垂线,交l 1于P ,Q 两点,在l 1上取M ,N 使∠AMB=∠CNA=120°,∵∠BAC=120°,∴∠MAB+∠NAC=60°,∵∠ABM+∠MAB=60°,∴∠ABM=∠NAC ,在△AMB 和△CNA 中,===AMB CNA ABM NAC AB AC∠∠⎧⎪∠∠⎨⎪⎩,∴△AMB ≌△CNA (AAS ),∴CN=AM ,∵∠AMB=∠ANC=120°,∴∠PMB=∠QNC=60°,∴PM=12BM ,NQ=12NC , ∵PB=1,CQ=2,设PM=a ,NQ=b , ∴2221=4a a +,2222=4b b +,解得:3=a ,23=b , ∴CN=AM=222323⎛⎫+ ⎪ ⎪⎝⎭=433, ∴AB=22AP BP +=()22AM PM BP ++=221;(3)如图,在l 3上找M 和N ,使得∠BNC=∠AMC=60°,过B 作l 3的垂线,交于点P ,过A 作l 3的垂线,交于点Q ,∵△ABC 是等边三角形,∴BC=AC ,∠ACB=60°,∴∠BCN+∠ACM=120°,∵∠BCN+∠NBC=120°,∴∠NBC=∠ACM ,在△BCN 和△CAM 中,BNC CMA NBC MAC BC AC ∠=∠⎧⎪∠=∠⎨⎪=⎩,∴△BCN ≌△CAM (AAS ),∴CN=AM ,BN=CM ,。
河北省唐山市友谊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值范围,熟练根据解的属性,增根的意义建立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
x
x
2
4
m 2
x
,
去分母,得 x 4 x 2 m ,
解得 x 8 m . 3
∵分式方程
x
x
2
4
m 2
x
的解为正数,且方程的增根为
x
2
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结合结果比原计划提前一周完成任务,即可得出关于 x 的分式方
程,此题得解.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
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一周后以原来速度的1.4 倍修建,原计划一周修建隧道 x 米,
∴第一周修建了
x
1280 米隧道,一周后每周修建隧道1.4x 米.依题意得:
0
,
∴ 8 m >0 ,且 m 2 , 3
解得 m> 8 ,且 m 2 ,
故选 C. ab
11. 2a
【分析】直接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 3a a+b = a+b .
6a2
2a
a+b 故答案为: .
2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分式的约分找到分子分母的公因式是关键,是
答案与解析 1.B 【分析】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据此逐一判定即可得答案. 【详解】解:A、2x (x+3)=2x2+6x,是整式乘法,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B、x2-y2=(x+y) (x-y),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x2+2xy+y2+1=(x+y)2+1,等式的右边不是积的形式,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合题 意; D、24xy2=3x•8y2,等式左边不是多项式,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 2.D 【分析】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定义,分母整式中含有字母是分式的重要特征.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附答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共30分)1.计算下列四个式子,其运算结果最小的是()A.(﹣)2B.(﹣3)2C.﹣32D.(﹣3)02.在等腰△ABC中,∠A=50°,则∠B的度数不可能是()A.50°B.60°C.65°D.80°3.小王想做一个三角形的框架,他有两根长度分别为7cm和8cm的细木条,需要将其中一根木条分为两段,如果不考虑损耗和接头部分,那么可以分为两截的木条是()A.7cm的木条B.8cm的木条C.两根都可以D.两根都不行4.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CB=CD,∠ABD=12°,则∠BAD的度数为()A.10°B.15°C.18°D.20°5.如图,已知∠O,点P为其内一定点,分别在∠O的两边上找点A、B,使△P AB周长最小的是()A.B.C.D.6.已知a=355,b=444,c=533,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b>c>a B.a>c>b C.b>a>c D.a<b<c7.若x2﹣kx+49是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A.±9B.+14C.±14D.﹣148.如图为三条两两相交的公路,某石化公司拟建立一个加油站,计划使得该加油站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加油站的可选位置有()A.1个B.2个C.3个D.4个9.如图,在△ABC中,∠B=∠C,E、D、F分别是AB、BC、AC上的点,且BE=CD,BD=CF,若∠A=104°,则∠EDF的度数为()A.24°B.32°C.38°D.52°10.如图,锐角三角形ABC中,O为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I为三个角的平分线的交点,若∠BOC的度为x,∠BIC的度数为y,则x、y之间的数量关系是()A.x+y=90°B.x﹣2y=90°C.x+180°=2y D.4y﹣x=360°二、填空题(共15分)11.若a﹣b=5,则a2﹣b2﹣10b的值是.12.若(a﹣2)0=1,则a需要满足的条件是.13.若(mx2﹣3x)(x2﹣x﹣1)的乘积中不含x3项,则m的值是.14.如图,在Rt△ABC中,∠A=90°,∠ACB=30°,BD平分∠ABC,交AC于点D,CD=4,则点D到BC的距离是.15.如图,△ABC和△ABE关于直线AB对称,△ABC和△ADC关于直线AC对称,CD与AE交于点F,若∠ABC=30°,∠ACB=15°,则∠CFE的度数为.三、解答题(满分75分)16.(1)计算:[a(a2b2﹣ab)﹣b(a2﹣a3b)]÷3a2b;(2)运用平方差公式解方程:(x+3)2﹣(x﹣3)2=36.17.我国古代数学的许多发现都曾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杨辉三角”就是一例.它给出了(a+b)n(n为正整数)的展开式(按a的次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系数规律.例如(如图),在三角形中第三行的三个数1,2,1,恰好对应(a+b)2=a2+2ab+b2展开式中的系数.(1)根据上面的规律,写出(a+b)4的展开式;(2)利用上面的规律计算:25﹣5×24+10×23﹣10×22+5×2﹣1.18.甲、乙两人共同计算一道整式乘法题:(3x+a)(4x+b).甲由于把第一个多项式中的“+a”看成了“﹣a”,得到的结果为12x2﹣5x﹣2;乙由于漏抄了第二个多项式中x的系数,得到的结果为3x2+5x+2.(1)求正确的a、b的值;(2)计算这道乘法题的正确结果.19.如图1、图2和图3,A、B两点在直线l同侧,且点A、B所在直线与l不平行,在直线l上画出符合要求的点P(不写作法与理由,保留作图痕迹).(1)P A﹣PB为最大值,在图1中的直线l上画出点P1的位置;(2)P A=PB,在图2中的直线l上画出点P2的位置;(3)P A+PB为最小值,在图3中的直线l上画出点P3的位置.20.如图,AD,BC相交于点E,AD=BC,∠A=∠B=90°.(1)求证:△ACD≌△BDC;(2)若∠BCD=22°,求∠BDE的度数.21.求证:有两条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1),B(4,2),C(1,4).(1)请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直接写出△ABC的面积为;(3)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ABC的平分线BD,保留作图痕迹.23.如图,小明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沿着对角线AC对折,点B与点E为对应点,EC交AD 于点F.(1)图中共有对全等三角形;(2)若∠EAF为34°,求∠ACB的度数;(3)若长方形纸片的周长为18cm,猜想△DCF的周长,并证明你的结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分)1.解:(﹣)2=,(﹣3)2=9,﹣32=﹣9,(﹣3)0=1,∵﹣9<<1<9,∴运算结果最小的是﹣32.故选:C.2.解:当∠A为顶角时,则∠B==65°;当∠B为顶角时,则∠B=180°﹣2∠A=80°;当∠A、∠B为底角时,则∠B=∠A=50°;∴∠B的度数不可能为60°,故选:B.3.解: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应把8cm的木条截成两段,如将8cm的线段分成3cm和5cm或4cm和4cm,所截成的两段线段之和大于7,所以,可以,而7cm的线段无论如何分,分成的两段线段之和都小于8,所以,不可以.故选:B.4.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而∠ABD=12°,∴∠DBC=60°+12°=72°.∵CB=CD,∴∠BCD=180°﹣72°﹣72°=36°,∴∠DCA=60°﹣36°=24°,∵CD=CB=CA,∴∠DAC=×(180°﹣24°)=78°,∴∠BAD=78°﹣60°=18°.故选:C.5.解:分别作点P关于∠O的两边的对称点P1,P2,连接P1P2交∠O的两边于A,B,连接P A,PB,此时△P AB的周长最小.故选:D.6.解:∵a=355=(35)11,b=444=(44)11,c=533=(53)11,35=243,44=256,53=125,∴b>a>c,故选:C.7.解:∵x2﹣kx+49=x2﹣kx+72,x2﹣kx+49是完全平方式,∴﹣kx=±2•x•7,解得k=±14.故选:C.8.解:在三角形内部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同一点,三外角平分线有三交点,除去深水湖泊那里的交点,共有三个,故选:C.9.解:∵AB=AC,∠A=104°,∴∠B=∠C=38°,在△BDE和△CFD中,,∴△BDE≌△CFD(SAS),∴∠BED=∠CDF,∠BDE=∠CFD,∴∠BED+∠BDE=∠CDF+∠CFD,∵∠BED+∠B=∠CDE=∠EDF+∠CDF,∴∠B=∠EDF=38°,故选:C.10.解:∵O为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点O为△ABC的外心,∴x=2∠A,∵I为三个角的平分线的交点,∴点I是△ABC的内心,∴y=90°+A,∴y=90°+x,∴4y﹣x=360°,故选:D.二、填空题(共15分)11.解:∵a﹣b=5,即a=b+5,∴a2﹣b2﹣10b+1=(b+5)2﹣(b+5)2+25=25.故答案为:25.12.解:若(a﹣2)0=1,则a需要满足的条件是:a≠2.故答案为:a≠2.13.解:原式=mx4﹣(m+3)x3+(3﹣m)x2+3x由题意可知:m+3=0,∴m=﹣3,故答案为:﹣3.14.解:∵Rt△ABC中,∠ACB=30°,∴∠ABC=60°,∵BD平分∠ABC,∴∠ABD=∠DBC=30°,∴∠DBC=∠ACB,∴BD=CD=4,在Rt△ABD中,∵∠ABD=30°,∴AD=BD=×4=2,过点D作DE⊥BC于点E,则DE=AD=2,故答案为:2.15.解:∵△ABC和△ABE关于直线AB对称,△ABC和△ADC关于直线AC对称,∴∠DCA=∠ACB=15°,∠BAC=∠BAE,∵∠ABC=30°,∴∠BAC=180°﹣15°﹣30°=135°,∴∠EAC=360°﹣135°﹣135°=90°,∴∠CFE=∠ACD+∠EAC=90°+15°=105°,故答案为:105°.三、解答题(满分75分)16.解:(1)原式=[a3b2﹣a2b﹣a2b+a3b2]÷3a2b=(2a3b2﹣2a2b)÷3a2b=ab﹣;(2)(x+3)2﹣(x﹣3)2=36.(x+3+x﹣3)(x+3﹣x+3)=36,∴12x=36,解得x=3.17.解:(1)根据上面的规律可知:(a+b)4=a4+4a3b+6a2b+4ab2+b4;(2)结合(1)可知:(a+b)n的展开式共有(n+1)项,系数和为2n.∵(a+b)5=a5+5a4b+10a3b2+10a2b3+5ab4+b5,∴25﹣5×24+10×23﹣10×22+5×2﹣1=(2﹣1)5=15=1.18.解:(1)∵(3x﹣a)•(4x+b)=12x2+3bx﹣4ax﹣ab=12x2+(3b﹣4a)x﹣ab,∴3b﹣4a=﹣5①,∵(3x+a)•(x+b)=3x2+3bx+ax+ab,∴3b+a=5②,由①和②组成方程组:,解得:;(2)(3x+2)•(4x+1)=12x2+11x+2.19.解:(1)如图1中,点P1即为所求作.(2)如图2中,点P2即为所求作.(3)如图3中,点P3即为所求作.20.证明:(1)∵∠A=∠B=90°,在Rt△ACD与Rt△BDC中,,∴Rt△ACD≌Rt△BDC(HL),(2)∵Rt△ACD≌Rt△BDC,∴∠ADC=∠BCD=22°,∴∠BDC=90°﹣∠BCD=90°﹣22°=68°,∴∠BDE=∠BDC﹣∠ADC=68°﹣22°=46°.21.已知: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BC=EF,AN是BC上的中线,DM是EF 上的中线,且AN=DM,求证:△ABC≌△DEF.证明:∵BC=EF,AN是BC上的中线,DM是EF上的中线,∴BN=EM,在△ABN和△DEM中,,∴△ABN≌△DEM(SSS),∴∠B=∠E,在△ABC和△DEF中,,∴△ABC≌△DEF(SAS).22.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由题可得,AB=BC==,∠ABC=90°,∴△ABC的面积为AB×BC=×()2=;故答案为:;(3)如图所示,BD即为所求.23.解:(1)∵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BC≌△CDA,∴∠DAC=∠ACB,∵△AEC是由△ABC沿着AC折叠得到的,∴△ABC≌△AEC,∠ECA=∠BCA,AE=AB,∴∠F AC=∠ACF,∴AF=CF,又∵AB=CD,∴AE=CD,∴Rt△AEF≌Rt△CDF(HL),∵△ABC≌△CDA,△ABC≌△AEC,∴△CDA≌△AEC,∴图中有4对全等三角形:△ABC≌△CDA,△ABC≌△AEC,△CDA≌△AEC,△AEF ≌△CDF.故答案为:4;(2)∵长方形的纸片沿着对角线AC对折,∴∠ACB=∠ACE,∠B=∠AEF=90°,∵∠EAF=34°,∴∠AFE=90°﹣∠EAF=56°,∵∠F AC=∠FCA,∴∠ACF=∠AFE=28°,∴∠ACB=28°;(3)△DCF的周长为9cm.证明:∵长方形纸片的周长为18cm,∴AD+DC=18=9(cm),∵AF=CF,∴△DCF的周长=DF+CF+DC=AF+DF+DC=AD+DC=9(cm).。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数学试题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数学试题一、选择题1.摩托车开始行驶时,油箱中有油4升,如果每小时耗油0.5升,那么油箱中余油量y (升)与它工作时间t (时)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2.下列图书馆的馆徽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3.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A .227B .3πC .4-D 3274.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48.0110⨯,精确到( ) A .万位 B .百位 C .百分位 D .个位 5.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1,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21B .22或27C .27D .21或276.施工队要铺设1000米的管道,因在中考期间需停工2天,每天要比原计划多施工30米才能按时完成任务.设原计划每天施工x 米,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1000100030x x -+=2 B .1000100030x x -+=2 C .1000100030x x --=2 D .1000100030x x--=2 7.一辆货车从甲地匀速驶往乙地用了2.7h ,到达后用了0.5h 卸货,随即匀速返回,已知货车返回的速度是它从甲地驶往乙地速度的1.5倍,货车离甲地的距离y (km )关于时间x (h )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a 等于( )A .4.7B .5.0C .5.4D .5.8 8.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4,5,6B .1.5,2,2.5C .2,3,4D .1,2, 39.如图,已知AB AD =,下列条件中,不能作为判定ABC ≌ADC 条件的是A .BC DC =B .BAC DAC ∠=∠ C .90BD ︒∠=∠= D .ACB ACD ∠=∠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3,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 .(﹣3,﹣2)B .(﹣2,﹣3)C .(3,2)D .(3,﹣2)二、填空题11.“徐宿淮盐”铁路是一条连接徐州与盐城的高速铁路,全长约为316000米.将数据316000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万位,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在第四象限内,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2,到y 轴的距离是3,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13.若函数4y kx =-的图象平行于直线2y x =-,则函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 14.如图,已知直线3y x b =+与2y ax =-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则关于x 的不等式32x b ax +>-的解集为______.15.16_______.16.已知一次函数1y kx b =+与2y mx n =+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0,kx y b mx y n -+=⎧⎨-+=⎩的解是______.17.如图,在△ABC 中,PH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H =3,△ABP 的周长为11,则△ABC 的周长为_____.18.甲、乙二人做某种机械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4个,甲做60个所用的时间比乙做4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乙每小时所做零件的个数为_____.19.函数y =-3x +2的图像上存在一点P ,点P 到x 轴的距离等于3,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20.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 和2cm ,则它的周长为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在4×3正方形网格中,阴影部分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图形,请你用四种方法分别在如图方格内再填涂2个小正方形,使这7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22.已知25a =+,25b =-,求下列式子的值: (1)22a b ab +; (2)223a ab b -+23.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20,BC =15,CD =7,AD =24,∠B =90°.(1)判断∠D是否是直角,并说明理由.(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4.如图,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开往乙地,线段OA表示货车离开甲地的距离y (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折线BCD表示轿车离开甲地的距离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地相距km,轿车比货车晚出发h;(2)求线段CD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3)货车出发多长时间两车相遇?此时两车距离甲地多远?25.某校组织全校2000名学生进行了环保知识竞赛,为了解成绩的分布情况,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得分取整数,满分为100分),并绘制了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不完整):分组频数频率50.5~60.5200.0560.5~70.548△70.5~80.5△0.2080.5~90.51040.2690.5~100.5148△合计△1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1)补全频数分布表;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学校将对成绩在 90.5 ~ 100.5 分之间的学生进行奖励,请你估算出全校获奖学生的人数 .四、压轴题26.在ABC 中,AB AC =,D 是直线BC 上一点(不与点B 、C 重合),以AD 为一边在AD 的右侧作ADE ,AD AE =,DAE BAC ∠=∠,连接CE .(1)如图,当 D 在线段BC 上时,求证:BD CE =.(2)如图,若点D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BCE α∠=,BAC β∠=.则α、β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理由.(3)如图,当点D 在线段BC 上,90BAC ∠=︒,4BC =,求DCES 最大值.27.某校七年级数学兴趣小组对“三角形内角或外角平分线的夹角与第三个内角的数量关系”进行了探究.(1)如图1,在△ABC 中,∠ABC 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P ,∠A =64°,则∠BPC = ;(2)如图2,△ABC 的内角∠ACB 的平分线与△ABC 的外角∠ABD 的平分线交于点E .其中∠A =α,求∠BEC .(用α表示∠BEC );(3)如图3,∠CBM 、∠BCN 为△ABC 的外角,∠CBM 、∠BCN 的平分线交于点Q ,请你写出∠BQC 与∠A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4)如图4,△ABC 外角∠CBM 、∠BCN 的平分线交于点Q ,∠A=64°,∠CBQ ,∠BCQ 的平分线交于点P ,则∠BPC= ゜,延长BC 至点E ,∠ECQ 的平分线与BP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R ,则∠R= ゜.28.如图1,矩形OACB 的顶点A 、B 分别在x 轴与y 轴上,且点()6,10C ,点()0,2D ,点P 为矩形AC 、CB 两边上的一个点.(1)当点P 与C 重合时,求直线DP 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②,当P 在BC 边上,将矩形沿着OP 折叠,点B 对应点B '恰落在AC 边上,求此时点P 的坐标.(3)是否存P 在使BD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9.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意两点A (a ,b ),B (c ,d ),若点T (x ,y )满足x =3+a c ,y =3+b d,那么称点T 是点A 和B 的融合点.例如:M (﹣1,8),N (4,﹣2),则点T (1,2)是点M 和N 的融合点.如图,已知点D (3,0),点E 是直线y =x +2上任意一点,点T (x ,y )是点D 和E 的融合点.(1)若点E 的纵坐标是6,则点T 的坐标为 ; (2)求点T (x ,y )的纵坐标y 与横坐标x 的函数关系式:(3)若直线ET 交x 轴于点H ,当△DTH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点E 的坐标.30.如图,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AD∥BC,AB⊥AD,且AB=AD+BC,E是DC的中点,连结BE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G.(1)求证:DG=BC;(2)F是AB边上的动点,当F点在什么位置时,FD∥BG;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连结AE交FD于H,FH与HD长度关系如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由题意根据剩余油量等于油箱中的原有的油量减去用去的油量,列出y、x的关系式,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选择答案即可.【详解】解:∵油箱中有油4升,每小时耗油0.5升,∴y=4-0.5x,∵4-0.5x≥0,∴x≤8,∴x的取值范围是0≤x≤8,所以,函数图象为: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比较简单,难点在于根据实际意义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详解】解:A 、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 、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 、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 、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它沿这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不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3.B解析:B 【解析】 【分析】分别根据无理数、有理数的定义即可判定选择项. 【详解】A.227是有理数,不符合题意; B.3π是无理数,符合题意;C.=-2,是有理数,不符合题意;是有理数,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注意带根号的要开不尽方才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如π,0.8080080008…(每两个8之间依次多1个0)等形式.4.B解析:B 【解析】 【分析】由于48.0110⨯=80100,观察数字1所在的数位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解:∵48.0110⨯=80100,数字1在百位上,∴ 近似数48.0110⨯精确到百位, 故选 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C 【解析】 【分析】分两种情况分析:当腰取5,则底边为11;当腰取11,则底边为5;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 【详解】当腰取5,则底边为11,但5+5<11,不符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所以这种情况不存在; 当腰取11,则底边为5,则三角形的周长=11+11+5=27. 故选C . 【点睛】考核知识点:等腰三角形定义.理解等腰三角形定义和三角形三边关系是关键.6.A解析:A 【解析】分析:设原计划每天施工x 米,则实际每天施工(x+30)米,根据:原计划所用时间﹣实际所用时间=2,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设原计划每天施工x 米,则实际每天施工(x+30)米,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1000100030x x -+=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7.B解析:B 【解析】 【分析】先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题意可得甲地到乙地的速度和从乙地到甲地的时间,再由货车返回的速度是它从甲地驶往乙地的速度的1.5倍,列出方程组求得从乙地到甲地的时间t ,进而求得a 的值. 【详解】解:设甲乙两地的路程为s ,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v ,从乙地到甲地的时间为t ,则 2.71.5v svt s =⎧⎨=⎩解得,t=1.8∴a=3.2+1.8=5(小时),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的应用、方程组的应用,根据一次函数图像以及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列出方程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A、42+52=41≠6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1.52+22=6.25=2.52,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C、22+32=13≠4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222133+=≠,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9.D解析:D【解析】【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SAS、ASA、AAS、HL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AB=AD,BC=DC,再加上公共边AC=AC可利用SSS判定△ABC≌△ADC,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AB=AD,∠BAC=∠DAC再加上公共边AC=AC可利用SAS判定△ABC≌△ADC,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AB=AD,∠B=∠D=90°再加上公共边AC=AC可利用HL判定△ABC≌△ADC,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AB=AD,∠ACB=∠ACD再加上公共边AC=AC不能判定△ABC≌△ADC,故此选项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10.C解析:C【解析】直接利用关于y轴对称则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点M(﹣3,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属于基础题目,易于掌握.二、填空题11.【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解析:53.210【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详解】316000≈320000=3.2×105.故答案为:3.2×105.【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是解题的关键.12.(3,﹣2).【解析】【分析】根据点到x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是横坐标的绝对值,可得答案.【详解】设P(x,y),∵点P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3,∴,∵点P解析:(3,﹣2).【分析】根据点到x 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 轴的距离是横坐标的绝对值,可得答案.【详解】设P(x ,y),∵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2,到y 轴的距离为3, ∴32x y ==,, ∵点P 在第四象限内,即:00x y ><,∴点P 的坐标为(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掌握“点到x 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 轴的距离是横坐标的绝对值”,是解题的关键.13.y=-2x-4【解析】【分析】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平行,则一次项系数一定相同,则解析式即可求得.【详解】解:∵函数y=kx-4的图象平行于直线y=-2x ,∴k=-2,函数的表达式为y=-2解析:y=-2x-4【解析】【分析】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平行,则一次项系数一定相同,则解析式即可求得.【详解】解:∵函数y=kx-4的图象平行于直线y=-2x ,∴k=-2,函数的表达式为y=-2x-4.故答案为:y=-2x-4.【点睛】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平行的问题,一次函数平行系数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4.x >−2【解析】【分析】直线y =3x +b 与y =ax −2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求不等式3x +b >ax −2的解集,就是看函数在什么范围内y =3x +b 的图象在函数y =ax −2的图象上方.【详解】解析:x >−2【分析】直线y=3x+b与y=ax−2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求不等式3x+b>ax−2的解集,就是看函数在什么范围内y=3x+b的图象在函数y=ax−2的图象上方.【详解】解:从图象得到,当x>−2时,y=3x+b的图象在y=ax−2的图象上方,∴不等式3x+b>ax−2的解集为:x>−2.故答案为x>−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关系及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仔细观察图形,注意几个关键点(交点、原点等),做到数形结合.15.4【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去解即可.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个非负数的正的平方根,即为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由此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原式==4.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主解析:4【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去解即可.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个非负数的正的平方根,即为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由此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原式.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易与平方根的概念混淆而导致错误.16.【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一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交点的坐标为∴方程组的解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解析:12x y =-⎧⎨=⎩【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一次函数1y kx b =+和一次函数2y mx n =+的图象交点的坐标为()1,2,-∴方程组00kx y b mx y n -+=⎧⎨-+=⎩的解是:12x y =-⎧⎨=⎩. 故答案为: 12x y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解析式与图象的关系,满足解析式的点就在函数的图象上,在函数的图象上的点,就一定满足函数解析式.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7.17【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是的垂直平分线,,,的周长为11,,的周长,故答案为:17.【点睛】本题考解析:17【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PA PC =,26AC AH ==,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PH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PA PC ∴=,26AC AH ==,ABP ∆的周长为11, 11AB BP PA AB BP BC AB BC ∴++=++=+=,ABC ∆∴的周长17AB BC AC =++=,故答案为:17.【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8.8【解析】【分析】【详解】解:设乙每小时做x 个,则甲每小时做(x+4)个,甲做60个所用的时间为,乙做40个所用的时间为,列方程为:=,解得:x=8,经检验:x=8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解析:8【解析】【分析】【详解】解:设乙每小时做x 个,则甲每小时做(x+4)个,甲做60个所用的时间为604x +,乙做40个所用的时间为40x , 列方程为:604x +=40x, 解得:x=8,经检验:x=8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所以乙每小时做8个,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列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解答时甲做6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与乙做9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相等建立方程是关键.19.或【分析】根据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求出点P的纵坐标,然后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x的值,即可得解.【详解】解:∵点P到x轴的距离等于3,∴点P的纵坐标的绝对值为3,解析:1,33⎛⎫⎪⎝⎭或533⎛⎫⎪⎝⎭,【解析】【分析】根据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求出点P的纵坐标,然后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x的值,即可得解.【详解】解:∵点P到x轴的距离等于3,∴点P的纵坐标的绝对值为3,∴点P的纵坐标为3或﹣3,当y=3时,﹣3x+2=3,解得,x=﹣13;当y=﹣3时,﹣3x+2=﹣3,解得x=53;∴点P的坐标为(﹣13,3)或(53,﹣3).故答案为(﹣13,3)或(53,﹣3).【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是本题的关键,注意分类讨论.20.12cm.【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5cm和2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详解】解:①5cm为腰,2解析:12cm.【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5cm 和2cm ,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详解】解:①5cm 为腰,2cm 为底,此时周长为12cm ;②5cm 为底,2cm 为腰,则两边和小于第三边无法构成三角形,故舍去.所以其周长是12cm .故答案为12cm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解题的关键熟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构成条件.三、解答题21.详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图形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的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关键是要熟悉轴对称的性质,利用轴对称的作图方法来作图,通过变换对称轴来得到不同的图案.22.(1)-4;(2)21【解析】【分析】(1)根据a ,b 的值求出a+b ,ab 的值,再根据a 2+b 2=(a+b )2-2ab ,代入计算即可; (2)根据(1)得出的a+b ,ab 的值,再根据代入计算即可.【详解】(1)∵25a =+25b =∴4a b +=,222525251ab, ∴22=144ab aa b a b b (2)由(1)得4a b +=,1ab =-,∴223a ab b -+2225a ab b ab25a b ab245121【点睛】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用到的知识点是二次根式的性质、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关键是对要求的式子进行化简.23.(1)∠D是直角.理由见解析;(2)234.【解析】【分析】(1)连接AC,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得∠D=90°即可;(2)根据△ACD和△ACB的面积之和等于四边形ABCD的面积,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D是直角.理由如下:连接AC.∵AB=20,BC=15,∠B=90°,∴由勾股定理得AC2=202+152=625.又∵CD=7,AD=24,∴CD2+AD2=625,∴AC2=CD2+AD2,∴∠D=90°.(2)四边形ABCD的面积=12AD•DC+12AB•BC=12×24×7+12×20×15=234.【点睛】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综合运用,解决问题时需要区别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通过作辅助线,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是关键.24.(1)300;1.2(2)y=110x﹣195(3)3.9;234千米【解析】【分析】(1)由图象可求解;(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3)求出OA解析式,联立方程组,可求解.【详解】解:(1)由图象可得:甲、乙两地相距300km,轿车比货车晚出发1.2小时;故答案为:300;1.2;(2)设线段CD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由题意可得:300=4.580 2.5k bk b+⎧⎨=+⎩解得:110195 kb=⎧⎨=-⎩∴线段CD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110x﹣195;(3)设OA解析式为:y=mx,由题意可得:300=5m,∴m=60,∴OA解析式为:y=60x,∴60110195 y xy x=⎧⎨=-⎩∴3.9234 xy=⎧⎨=⎩答:货车出发3.9小时两车相遇,此时两车距离甲地234千米.【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理解图象,是本题的关键.25.(1)见解析;(2)见解析;(3)740人【解析】【分析】(1)先根据第1组的频数和频率求出抽查学生的总人数,再利用频数、频率及样本总数之间的关系分别求得每一个小组的频数与频率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1)中频数分布表可得70.5~80.5的频数,据此补全图形即可;(3)用总人数乘以90.5~100.5小组内的频率即可得到获奖人数.【详解】解:(1)抽取的学生总数为20÷0.05=400,则60.5~70.5的频率为48÷400=0.12,70.5~80.5的频数为400×0.2=80,90.5~100.5的频率为148÷400=0.37,补全频数分布表如下:90.5~100.51480.37合计4001(3)2000×0.37=740(人),答:估算出全校获奖学生的人数约为740人.【点睛】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根据第1组的数据求出被抽查的学生数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突破口.四、压轴题26.(1)见解析;(2)αβ=,理由见解析;(3)2【解析】【分析】(1)证明()ABD ACE SAS≅△△,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D CE=;(2)同(1)先证明()ABD ACE SAS≅△△,得到∠ACE=∠ABD,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外角和定理用不同的方法表示∠ACE,得到α和β关系式;(3)同(1)先证明()ABD ACE SAS≅△△,得到ABCADCES S∆=四边形,那么DCE ADEADCES S S∆∆=-四边形,当AD BC⊥时,ADES∆最小,即DCES∆最大.【详解】解:(1)∵BAC DAE∠=∠,∴BAC DAC DAE DAC∠-∠=∠-∠,∴BAD CAE∠=∠,在ABD△和ACE△中,AB ACBAD CAEAD AE=⎧⎪∠=∠⎨⎪=⎩,∴()ABD ACE SAS ≅△△,∴BD CE =;(2)同(1)的方法得()ABD ACE SAS ≅△△,∴∠ACE=∠ABD ,∠BCE=α,∴∠ACE=∠ ACB+∠BCE=∠ACB+α,在ABC 中,∵AB= AC ,∠BAC=β,∴∠ACB=∠ABC =12(180°-β)= 90°-12β, ∴∠ABD= 180°-∠ABC= 90°+12β, ∴∠ACE=∠ACB +α= 90°-12β+α, ∵∠ACE=∠ABD = 90°+12β, ∴90°-12β+α= 90°+12β, ∴α = β;(3)如图,过A 做AH BC ⊥于点H ,∵AB AC =,90BAC ∠=︒,∴45ABC ∠=︒,122BH AH BC ===, 同(1)的方法得,()ABD ACE SAS ≅△△,AEC ABD S S ∆∆∴=,AEC ADC ABD ADC S S S S ∆∆∆∆+=+,即142ABC ADCE S S BC AH ∆==⋅=四边形, ∴DCE ADE ADCE S S S ∆∆=-四边形,当ADE S ∆最小时,DCE S ∆最大,∴当AD BC ⊥2AD =,时最小,2122ADE S AD ∆==, 422DCE S ∆∴=-=最大.【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第一问中的那组全等三角形,后面的问题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证明的. 27.(1) 122°;(2)12BEC α∠=;(3)01902BQC A ;(4)119,29 ; 【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角平分线的定义;(2)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用A ∠与1∠表示出2∠,再利用E ∠与1∠表示出2∠,于是得到结论;(3)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EBC ∠与ECB ∠,然后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整理即可得解;(4)根据(1),(3)的结论可以得出∠BPC 的度数;根据(2)的结论可以得到∠R 的度数.【详解】解:(1)BP 、CP 分别平分ABC ∠和ACB ∠,12PBC ABC ∴∠=∠,12PCB ACB ∠=∠, 180()BPC PBC PCB ∴∠=︒-∠+∠11180()22ABC ACB =︒-∠+∠, 1180()2ABC ACB =︒-∠+∠, 1(180180)2A =︒-︒-∠, 1180902A =-︒+︒∠, 9032122,故答案为:122︒;(2)如图2示,CE 和BE 分别是ACB ∠和ABD ∠的角平分线,112ACB ∴∠=∠,122ABD ∠=∠, 又ABD ∠是ABC ∆的一外角,ABD A ACB ∴∠=∠+∠, 112()122A ABC A ∴∠=∠+∠=∠+∠, 2∠是BEC ∆的一外角,112111222BEC A A α∴∠=∠-∠=∠+∠-∠=∠=; (3)1()2QBC A ACB ∠=∠+∠,1()2QCB A ABC ∠=∠+∠, 180BQC QBC QCB ∠=︒-∠-∠,11180()()22A ACB A ABC =︒-∠+∠-∠+∠, 11180()22A A ABC ACB =︒-∠-∠+∠+∠, 结论1902BQC A ∠=︒-∠. (4)由(3)可知,119090645822BQCA , 再根据(1),可得180()BPCPBC PCB 1118022QBC QCB 1180902Q 118090582119;由(2)可得:11582922R Q ;故答案为:119,29.【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与内角和定理,熟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题的关键.28.(1)y=43x+2;(2)(103,10);(3)存在, P 坐标为(6,6)或(6,7+2)或(6,7).【解析】【分析】(1)设直线DP解析式为y=kx+b,将D与C坐标代入求出k与b的值,即可确定出解析式;(2)当点B的对应点B′恰好落在AC边上时,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求出此时P坐标;(3)存在,分别以BD,DP,BP为底边三种情况考虑,利用勾股定理及图形与坐标性质求出P坐标即可.【详解】解:(1)∵C(6,10),D(0,2),设此时直线DP解析式为y=kx+b,把D(0,2),C(6,10)分别代入,得2610bk b=⎧⎨+=⎩,解得432kb⎧=⎪⎨⎪=⎩则此时直线DP解析式为y=43x+2;(2)设P(m,10),则PB=PB′=m,如图2,∵OB′=OB=10,OA=6,∴AB′=22OB OA'-=8,∴B′C=10-8=2,∵PC=6-m,∴m2=22+(6-m)2,解得m=103则此时点P的坐标是(103,10);(3)存在,理由为:若△BDP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考虑:如图3,①当BD=BP1=OB-OD=10-2=8,在Rt△BCP1中,BP1=8,BC=6,根据勾股定理得:CP1228627-=∴AP 1P 1(6,);②当BP 2=DP 2时,此时P 2(6,6);③当DB=DP 3=8时,在Rt △DEP 3中,DE=6,根据勾股定理得:P3∴AP 3=AE+EP 3,即P 3(6,+2),综上,满足题意的P 坐标为(6,6)或(6,+2)或(6,).【点睛】此题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题的关键.29.(1)(73,2);(2)y =x ﹣13;(3)E 的坐标为(32,72)或(6,8) 【解析】【分析】(1)把点E 的纵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求出横坐标,得到点E 的坐标,根据融合点的定义求求解即可;(2)设点E 的坐标为(a ,a+2),根据融合点的定义用a 表示出x 、y ,整理得到答案;(3)分∠THD=90°、∠TDH=90°、∠DTH=90°三种情况,根据融合点的定义解答.【详解】解:(1)∵点E 是直线y =x +2上一点,点E 的纵坐标是6,∴x +2=6,解得,x =4,∴点E 的坐标是(4,6),∵点T (x ,y )是点D 和E 的融合点,∴x =343+=73,y =063+=2, ∴点T 的坐标为(73,2), 故答案为:(73,2); (2)设点E 的坐标为(a ,a +2),∵点T (x ,y )是点D 和E 的融合点,∴x =33a +,y =023a ++, 解得,a =3x ﹣3,a =3y ﹣2,∴3x ﹣3=3y ﹣2,整理得,y =x ﹣13;(3)设点E的坐标为(a,a+2),则点T的坐标为(33a+,23a+),当∠THD=90°时,点E与点T的横坐标相同,∴33a+=a,解得,a=32,此时点E的坐标为(32,72),当∠TDH=90°时,点T与点D的横坐标相同,∴33a+=3,解得,a=6,此时点E的坐标为(6,8),当∠DTH=90°时,该情况不存在,综上所述,当△DTH为直角三角形时,点E的坐标为(32,72)或(6,8)【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融合点的定义,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30.(1)见解析;(2)当F运动到AF=AD时,FD∥BG,理由见解析;(3)FH=HD,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证明△DEG≌△CEB(AAS)即可解决问题.(2)想办法证明∠AFD=∠ABG=45°可得结论.(3)结论:FH=HD.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证明:∵AD∥BC,∴∠DGE=∠CBE,∠GDE=∠BCE,∵E是DC的中点,即DE=CE,∴△DEG≌△CEB(AAS),∴DG=BC;(2)解:当F运动到AF=AD时,FD∥BG.理由:由(1)知DG=BC,∵AB=AD+BC,AF=AD,∴BF=BC=DG,∴AB=AG,∵∠BAG=90°,∴∠AFD=∠ABG=45°,∴FD∥BG,故答案为:F运动到AF=AD时,FD∥BG;(3)解:结论:FH=HD.理由:由(1)知GE=BE,又由(2)知△AB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E⊥BG,∵FD∥BG,∴AE⊥FD,∵△AF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FH=HD,故答案为:FH=H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点 P 在长方形 OABC 的边 OA 上,连接 BP ,过点 P 作 BP 的垂线,交射线 OC 于 点 Q ,在点 P 从点 A 出发沿 AO 方向运动到点 O 的过程中,设 AP=x ,OQ=y ,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B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C .随 x 的增大,y 先增大后减小D .随 x 的增大,y 先减小后增大2.以下关于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B .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也互补C .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是 2 倍D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是120,那么它是十边形.3.下列四组数,可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4cm 、5cm 、6cm 2cm 、3cm 、4cm B .1cm 、2cm 、3cm A . C . D .1cm 、2cm 、3cm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A .(﹣3) 的平方根是 3B . 16 2C .1 的平方根是 1D .4 的算术平方根是 25.在下列黑体大写英文字母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6.已知:如图,在△AOB 中,∠AOB =90°,AO =3cm ,BO =4cm ,将△AOB 绕顶点 O ,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 OB 处,此时线段 OB 与 AB 的交点 D 恰好为 AB 的中点,则线段 1 1 1 B D 的长度为( )11 A . cm23 D . cm2B .1cmC .2cm7.下列电视台的台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8.为了解我区八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教育局抽查了1000 名学生的身高进行了统计分析 所抽查的 1000 名学生的身高是这个问题的( ) A .总体B .个体C .样本D .样本容量C 90 ,AC 4 3 cm ,点 D 、E 分别在 AC 、BC 9.如图,在 AB C 中, cm , BC ' A C ,则 AC长度的最小值 上,现将 D C E 沿 DE 翻折,使点 C 落在点C 处,连接( )A .不存在B .等于 1cmC .等于 2 cmD .等于 2.5 cm2x 510.若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是()352552 5A .x >﹣B .x >﹣ 且 x ≠0C .x ≥﹣D .x ≥﹣ 且 x ≠02 2二、填空题11.如图,在正方形 AB C D 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C D E ,连接 AE , BE,试确定AEB的度数.12.公元前 3 世纪,我国数学家赵爽曾用“弦图”证明了勾股定理.如图,“弦图”是由四个全 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a 、b 且 a <b )拼成的边长为 c 的大正方形,如果每个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都是 3,大正方形的边长是 13 ,那么 b -a =____.13.如图,在Rt△AB C中,B90A30,,DE垂直平分斜边A C,交AB于1,则AC的长是__________.,E是垂足,连接C D,若B D D14.已知一次函数y k x1的图像经过点P(1,0),则________.ky x m与直线y 2x4的交点在轴上,则my15.若直线_______.16.函数y=x+1与y=ax+b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使y、y的值都大于0的x的取值范2211围是______.17.已知一次函数y=mx-3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x,0),且2≤x≤3,则m的取00值范围是________.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1,3),点B的坐标为(2,-1),点C在同一坐标平面中,且△ABC是以AB为底的等腰三角形,若点C的坐标是(x,y),则x、y之间的关系为y=______(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19.在△ABC中,AB=AC=5,BC=6,若点P在边AB上移动,则CP的最小值是_____.20.一次函数 y =2x -4 的图像与 x 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三、解答题21.目前“微信”、“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初二数学小组在 m 校内对“你最认可的四大新生事物”进行了调查,随机调查了 人(每名学生必选一种且只 能从这四种中选择一种)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m n (1)根据图中信息求出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请你帮助他们将这两个统计图补全;(3)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请估算全校 2000 名学生种,大约有多少人最认可“微信”这一 新生事物?22.如图,在四边形 AB C D 中,ABC 90,过点 作 B BE C D ,垂足为点 ,过点EA 作 AF ⊥BE,垂足为点 ,且 BE AF .F ABF BCE (1)求证: ; (2)连接 B D ,且 B D 平分ABE交 AF 于点G .求证:BCD 是等腰三角形. 23.如图,四边形 ABCD 中,AB=20,BC=15,CD=7,AD=24,∠B=90°.(1)判断∠D 是否是直角,并说明理由. (2)求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yx b 1y 的图像与 轴 轴分别交于点 、点 ,函数 yx b,24.如图,一次函数 x A B 14 x 3与 y的图像交于第二象限的点C ,且点C 横坐标为3. 2(1)求b 的值;0 y y (2)当 时,直接写出 x 的取值范围; 1 24x yx b1(3)在直线 y上有一动点 ,过点 作 x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 于点Q ,P P 3 214OC 当 P Q 时,求点 的坐标.P5 25.如图,有一个长方形花园,对角线 AC 是一条小路,现要在 AD 边上找一个位置建报亭 H ,使报亭 H 到小路两端点 A 、C 的距离相等.(1)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图中找出报亭 H 的位置(不写作法,但需保留作图痕迹,交 代作图结果)(2)如果 AD =80m ,CD =40m ,求报亭 H 到小路端点 A 的距离.四、压轴题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若 P ,Q 为某个矩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且该矩形的边均 与某条坐标轴垂直,则称该矩形为点 P ,Q 的“相关矩形”.图 1 为点 P ,Q 的“相关矩 形”的示意图.已知点 A 的坐标为(1,2). (1)如图 2,点 B 的坐标为(b ,0).①若 b =﹣2,则点 A ,B 的“相关矩形”的面积是 ②若点 A ,B 的“相关矩形”的面积是 8,则 b 的值为; .(2)如图3,点C在直线y=﹣1上,若点A,C的“相关矩形”是正方形,求直线AC的表达式;(3)如图4,等边△DEF的边DE在x轴上,顶点F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D的坐标为(1,0).点M的坐标为(m,2),若在△DEF的边上存在一点N,使得点M,N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请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27.已知三角形ABC中,∠ACB=90°,点D(0,-4),M(4,-4).(1)如图1,若点C与点O重合,A(-2,2)、B(4,4),求△ABC的面积;(2)如图2,AC经过坐标原点O,点C在第三象限且点C在直线DM与x轴之间,AB分别与x轴,直线DM交于点G,F,BC交DM于点E,若∠AOG=55°,求∠CEF的度数;(3)如图3,AC经过坐标原点O,点C在第三象限且点C在直线DM与x轴之间,N为AC上一点,AB分别与x轴,直线DM交于点G,F,BC交DM于点E,∠NEC+∠CEF=180°,求证∠NEF=2∠AOG.28.问题情景:数学课上,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题目,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 是BC的中点,且满足∠ADE=60°,DE交等边三角形外角平分线于点E.试探究AD与DE 的数量关系.操作发现:(1)小明同学过点D作DF∥AC交AB于F,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论证就可以解决问题,请您按照小明同学的方法确定AD与DE的数量关系,并进行证明.类比探究:(2)如图2,当点D是线段BC上任意一点(除B、C外),其他条件不变,试猜想AD与D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拓展应用:(3)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且满足CD=BC,在图3中补全图形,直接判断△ADE的形状(不要求证明).29.如图,A,B是直线y=x+4与坐标轴的交点,直线y=-2x+b过点B,与x轴交于点C.(1)求A,B,C三点的坐标;(2)点D是折线A—B—C上一动点.①当点D是AB的中点时,在x轴上找一点E,使ED+EB的和最小,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点E 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和证明),并求E点的坐标.②是否存在点D,使△ACD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D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0.在《经典几何图形的研究与变式》一课中,庞老师出示了一个问题:“如图1,等腰BAC 90,且每两l l l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落在三条等距的平行线,,上,123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1,求AB的长度”.在研究这道题的解法和变式的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想法:l(1)小明说:我只需要过B、C向作垂线,就能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求出AB的长.1AC BAC 120,,且每(2)小林说:“我们可以改变AB C的形状.如图2,AB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1,求AB的长.”(3)小谢说:“我们除了改变AB C的形状,还能改变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如图3,等边l l l1l l1l l2三角形ABC三个顶点分别落在三条平行线,,上,且与之间的距离为1,与2323之间的距离为2,求AB的长、”请你根据3位同学的提示,分别求出三种情况下AB的长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连接B Q,由矩形的性质,设B C=A O=a,A B=O C=b,利用勾股定理得到PBP Q22BQ2,然后得到y与x的关系式,判断关系式,即可得到答案.解,如图,连接 B Q ,由题意可知,△OP Q ,△QP B ,△A BP 是直角三角形, 在矩形 A B C O 中,设 B C=A O =a ,A B=O C=b ,则 a x C Q , b y,O P= 由勾股定理,得:P Q y (a x ) , PB x b( ), B Qa b y ,2 2 2 2 2 2 22 2 PB BQ2,∵ P Q 22(a x) x b a (b y) ∴ y 2 2 2 2 2 2 , x ax 整理得:by , 21 a a2 (x ) ∴ y , 2 b2 4b 10 ∵ ,b a a 2y 时, 有最大值 ∴当 x ;2 4b∴随 x 的增大,y 先增大后减小; 故选择:C.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找到y 与 x 的关系式,从 而得到答案.2.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定理,逐一判断排除即可得解. 【详解】A.四边形的内角和为 360°,外角和也为 360°,A 选项正确;B.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为 360°可知,一组对角互补,则另一组对角也互补,B 选项正确;C.六边形的内角和为(62)180 720,外角和为 360°,C 选项正确;(n 2)180120 6 10,D 选项错误.D.假设是 n 边形,解得n n【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定理,熟练掌握计算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四个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A 、∵5 +4 ≠6 ,∴此组数据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2 2 2B 、1+2 ≠3 ,∴此组数据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2 2 2 C 、∵2 +3≠4 ,∴此组数据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2 2 2 3 ) ,∴此组数据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 2 D 、∵1 +( ) =( 2 2 2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 a +b =c ,那么这2 2 2 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4.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答即可. 【详解】16=4,故该项错误;C 、1 的平方根是 A 、(﹣3) 的平方根是±3,故该项错误;B 、 2 ±1,故该项错误;D 、4 的算术平方根是 2,故该项正确.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 义.5.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个大写字母判断即可得解. 【详解】A .“E ”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 .“M ”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 .“N ”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 .“H ”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 合.6.D解析:D【解析】【分析】先在直角△AOB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AB =5cm ,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1的一半得出 OD = AB =2.5cm .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 OB =OB =4cm ,那么 B D =OB 21 1 1 ﹣OD =1.5cm .【详解】∵在△AOB 中,∠AOB =90°,AO =3cm ,BO =4cm ,∴AB = =5cm ,O A 2 O B 2 ∵点 D 为 AB 的中点,1 ∴OD = AB =2.5cm . 2∵将△AOB 绕顶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 OB 处, 1 1∴OB =OB =4cm , 1∴B D =OB ﹣OD =1.5cm . 1 1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图形旋转的性质,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 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A【解析】【详解】B,C,D 不是轴对称图形,A 是轴对称图形.故选 A.8.C解析:C【解析】【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 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根据概念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了解我区八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抽查了1000名学生的身高进行统计分析.所抽查的1000名学生的身高是这个问题的样本,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带单位.9.C解析:C【解析】【分析】当C′落在A B上,点B与E重合时,A C'长度的值最小,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 B=5cm,由折叠的性质知,BC′=B C=3c m,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解:当C′落在A B上,点B与E重合时,A C'长度的值最小,∵∠C=90°,A C=4c m,B C=3c m,∴A B=5c m,由折叠的性质知,BC′=B C=3c m,∴A C′=A B-BC′=2c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确定x的取值范围.【详解】5解:由题意得,2x+5≥0,解得x≥﹣,2故选:C.【点睛】a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对于二次根式,当被开方数a时有意义,正确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解析】【分析】由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 D E =150°,A D=D E,得出∠DE A=15°,同理可求出∠CE B=15°,即可得出∠AE B 的度数.【详解】解:∵在正方形中,,,在解析:AEB30【解析】【分析】由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E =150°,AD=DE,得出∠DEA=15°,同理可求出∠CEB=15°,即可得出∠AEB 的度数.【详解】DC解:∵在正方形A B C D中,A D,AD C90,在等边三角形C D E中,C D D E ,C D E DE C60,∴ADE AD C CDE150A D D E,,A D E在等腰三角形中180ADE180150DEA152 2,同理得:BEC15,则AEB DEC DEA BE C60151530.【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1【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小正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利用已知,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都是3,可以得出小正方形的面积,进而求出答案.【详解解析:1【解析】观察图形可知,小正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 4 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利用已知 c 13 ,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 13,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都是 3,可以得出小正方形的 面积,进而求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1 3 ∵c 13 , ab , 21 (b a ) 4 ab c ∴ ∴2 2 ,c 2 13 , 2(b a )2 13 43 1, ∴b∵ a ∴b a 1; b ,即b a 0 ,a 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完全平方公式、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利用数形结合的 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3.【解析】解:,,∴.又∵垂直平分,∴,.∵,∴,∴,,.由勾股定理可得.故答 案为.解析: 2 3【解析】B 90 30 , A ACB 60.又∵ 解: ,∴ 垂直平分 D E C D A D 2 A C ,∴ C D AD ,AC D A 30 DCB .∵ 1,∴,∴ B D 1 2 3 .故答案为2 3 A 30 . A B 3 , , B C A C .由勾股定理可得 A C 2 14.1【解析】【分析】直接把点P (-1,0)代入一次函数y=kx+1,求出k 的值即可.【详解】∵ 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经过点P (-1,0),∴ 0=-k+1,解得k=1.故答案为1.【解析:1【分析】直接把点 P (-1,0)代入一次函数 y=kx+1,求出 k 的值即可.【详解】∵一次函数 y=kx+1 的图象经过点 P (-1,0),∴0=-k+1,解得 k=1.故答案为 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一次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 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4【解析】【分析】先求出直线与 y 轴的交点坐标为(0,4),然后根据两直线相交的问题,把 (0,4)代入即可求出 m 的值.【详解】解:当 x=0 时,=4,则直线与 y 轴的交点坐标为(0,4),把(解析:4【解析】【分析】 2x 4 先求出直线 与 y 轴的交点坐标为(0,4),然后根据两直线相交的问题,把 y (0,4)代入 y【详解】x m 即可求出 m 的值.解:当 x=0 时, =4,则直线 x m 得 m=4,y 2x 4 y 2x 4与 y 轴的交点坐标为(0,4), 把(0,4)代入 y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的问题: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就是由这两条直线相对应 的一次函数表达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若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关系,那么他们的 自变量系数相同,即 k 值相同. 16.−1<x<2.【解析】【分析】根据 x 轴上方的图象的 y 值大于 0 进行解答.【详解】如图所示,x>−1 时,y>0,当 x<2 时,y>0,∴使 y 、y 的值都大于 0 的 x 的取值范围是:−1<x<2.解析: 1<x<2.【解析】【分析】根据 x 轴上方的图象的 y 值大于 0 进行解答.【详解】如图所示,x>−1 时,y >0,1 当 x<2 时,y >0,2 ∴使 y 、y 的值都大于 0 的 x 的取值范围是:−1<x<2.2 1 故答案为:−1<x<2.【点睛】此题考查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解题关键在于x 轴上方的图象的 y 值大于 0 17.1≤m≤【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求得x0,结合已知2≤x0≤3,即可求得m 的取值范围.【详解】当时,,∴ ,当时,,,当时,,,m 的取值范围为:1≤m≤故答案为:1≤m≤【点睛】3 解析:1≤m≤ 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求得 x ,结合已知 2≤x ≤3,即可求得 m 的取值范围. 00 【详解】3x 当 ∴ 当 0时, ,y m 3 , x 0m 3 3时, 3 m , 1, mx 033 2 x 2 2 m ,当 时, , 0 m 3 m 的取值范围为:1≤m≤ 23 故答案为:1≤m≤ 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以及不等式的求法,根据与x 轴的交点横坐标的范围 求得 m 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18.【解析】【分析】设的中点为,过作的垂直平分线,通过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根 据可以得到直线的值,再求出中点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即可.【详解】解:设的中点为,过作的1 4 5 8解析: x 【解析】【分析】设 AB 的中点为 D ,过 D 作 AB 的垂直平分线 EF ,通过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 AB 的函数 AB EF 表达式,根据 EF 可以得到直线 的 值,再求出 AB 中点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 k 出直线 EF 的函数表达式即可.【详解】解:设 AB 的中点为 D ,过 D 作 AB 的垂直平分线 EF∵A(1,3),B(2,-1)设直线 的解析式为 AB y k x b ,把点 A 和 B 代入得: 1 1b 32k b 1解得: k 4 k 1 b 7 14x 7∴ y 31 1 2 ∵D 为 AB 中点,即 D( , ) 2 23 ∴D( ,1) 2y k x b 设直线 EF 的解析式为 2 2AB∵ EF k k 11 2∴ 1 ∴ k 2 4y k x b ∴把点 D 和 k 代入 可得: 2 2 21 3 1 b 42 25 ∴b 82 1 5 8x ∴ y 4 1 5 x 上 ∴点 C(x ,y)在直线 y 4 81 故答案为 x 4 5 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中垂线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根 据题意作出中垂线,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9.8【解析】【分析】作 BC 边上的高 AF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求 BF =3,利用勾股定理 求得 AF 的长,利用面积相等即可求得 AB 边上的高 CP 的长.【详解】解:如图,作 AF⊥BC 于点 F ,作解析:8【解析】【分析】作 BC 边上的高 AF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求 BF =3,利用勾股定理求得 AF 的 长,利用面积相等即可求得 AB 边上的高 CP 的长.【详解】解:如图,作AF⊥BC于点F,作CP⊥AB于点P,根据题意得此时CP的值最小;解:作BC边上的高AF,∵AB=AC=5,BC=6,∴BF=CF=3,∴由勾股定理得:AF=4,1111∴S△ABC=AB•PC=BC•AF=×5CP=×6×42222得:CP=4.8故答案为4.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勾股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 20.(2,0)【解析】【分析】把y=0代入y=2x+4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把y=0代入y=2x-4得:0=2x-4,x=2,即一次函数y=2x-4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2,0)解析:(2,0)【解析】【分析】把y=0代入y=2x+4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把y=0代入y=2x-4得:0=2x-4,x=2,即一次函数y=2x-4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2,0).故答案是:(2,0).【点睛】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注意:一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的纵坐标是0.三、解答题21.(1)100,35;(2)详见解析;(3)800人.【解析】【分析】(1)由共享单车的人数以及其所占百分比可求得总人数m,用支付宝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其百分比n的值;(2)总人数乘以网购的百分比可求得网购人数,用微信人数除以总人数求得其百分比,由此即可补全两个图形;(3)总人数乘以样本中微信人数所占百分比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抽查的总人数m=10÷10%=100,35支付宝的人数所占百分比n%=100100%=35%,所以n=35,故答案为:100,35;(2)网购人数为:100×15%=15人,40微信对应的百分比为:100100%40%,补全图形如图所示:(3)估算全校2000名学生种,最认可“微信”这一新生事物的人数为:2000×40%=800人.【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信息相关问题,读懂统计图,从中找到必要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2.(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ASA证明ΔABF≌ΔBCE即可;(2)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余角的性质可得∠DBC=∠BDE,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得到BC=CD,从而得到结论.【详解】(1)∵BE⊥CD,AF⊥BE,∴∠BEC=∠AFB=90°, ∴∠ABE+∠BAF=90°. ∵∠ABC=90°, ∴∠ABE+∠EBC=90°, ∴∠BAF=∠EBC . 在 ΔABF 和 ΔBCE 中,∵∠AFB=∠BEC ,AF=BE ,∠BAF=∠EBC , ∴ΔABF ≌ΔBCE . (2)∵∠ABC=90°, ∴∠ABD+∠DBC=90°. ∵∠BED=90°, ∴∠DBE+∠BDE=90°. ∵BD 分∠ABE , ∴∠ABD=∠DBE , ∴∠DBC=∠BDE , ∴BC=CD ,即 ΔBCD 是等腰三角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明 ΔABF ≌ΔBCE .23.(1)∠D 是直角.理由见解析;(2)234. 【解析】 【分析】(1)连接 AC ,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 AC 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得∠D=90°即 可;(2)根据△ACD 和△ACB 的面积之和等于四边形 ABCD 的面积,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D 是直角.理由如下: 连接 AC .∵AB=20,BC=15,∠B=90°,∴由勾股定理得 AC =20 +15 =625.2 又∵CD=7,AD=24, ∴CD +AD =625, 2 2 2 2 ∴AC =CD +AD , 2 2 2 ∴∠D=90°.1 1 1 1(2)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AD•DC+ AB•BC= ×24×7+ ×20×15=234.2 2 2 2【点睛】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综合运用,解决问题时需要区别勾股定理及其逆 定理.通过作辅助线,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是关键.7 7 x 3 (3,4) (9,12) (3)点 坐标为 或24.(1)b 【解析】(2) P【分析】4xy x b1(1)将点 横坐标代入 y 求得点 C 的纵坐标为 4,再把(-3,4)代入C 32求出 b 即可;0 y y (2)求出点 A 坐标,结合点 C 坐标即可判断出当 时, x 的取值范围; 1 2 4 3 4 47 3 a 7a , 7 a a (3)设 P (a,- ),可求出 Q ( ),即可得 PQ= ,再求出 3 314OC OC=5,根据 P Q 求出 a 的值即可得出结论.5【详解】43(1)把 x 代入 y x , 324 得 y .∴C (-3,4) 把点C(3,4)代入 yx b 1,7 得b . (2)∵b=7 ∴y=x+7,当 y=0 时,x=-7,x=-3 时,y=4, 0 yy 7 3.∴当 时,x 124x (3) 点 为直线 y 上一动点,P 3 4( , ) 设点 坐标为 a a. P 3∵P Q / /x 轴,44把 y y x7 4 ,得 a .7a 代入x 3 3 4a 7,a 点Q 坐标为 , 334 7P Q a a 7 a 73 3 (3,4 ) 又 点 坐标为 C, OC 3 4 52 2 14PQ OC 1457a 7 14 33 a 9或 .解之,得a (3,4) (9,12) 或 .点 坐标为 P 【点睛】理解点在直线上则它的坐标满足直线的解析式.学会用坐标表示线段的长. 25.(1)详见解析;(2)报亭到小路端点 A 的距离 50m . 【解析】 【分析】(1)作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 AD 与点 H ,进而得出答案; (2)利用勾股定理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即可. 【详解】(1)如图所示:H 点即为所求;(2)根据作图可知: H H ,A = C设 AH =xm ,则 DH =(80﹣x )m ,HC =xm , 在 Rt △DHC 中,D H 2 C D 2 HC 2 ,(80﹣x)40 x2 ,∴ 2 2 解得:x =50,答:报亭到小路端点 A 的距离 50m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应用设计与作图以及勾股定理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作法等知识,得 出 H H ,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是解题关键.A = C四、压轴题26.(1)①6;②5 或﹣3;(2)直线 AC 的表达式为:y =﹣x+3 或 y =x+1;(3)m 的 取值范围为﹣3≤m ≤﹣2+ 3 或 2﹣ 3 ≤m ≤3. 【解析】 【分析】(1)①由矩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果; ②由矩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果;(2)过点 A (1,2)作直线 y =﹣1 的垂线,垂足为点 G ,则 AG =3 求出正方形 AGCH 的 边长为 3,分两种情况求出直线 AC 的表达式即可;1(3)由题意得出点 M 在直线 y =2 上,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题意得出OD =OE = DE =23 OD= 3 ,分两种情况:1,EF =DF =DE =2,得出 OF = ①当点 N 在边 EF 上时,若点 N 与 E 重合,点 M ,N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则点 M 的 坐标为(﹣3,2)或(1,2);若点 N 与 F 重合,点 M ,N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则 3 3或 2﹣点 M 的坐标为(﹣2+ ,2);得出 m 的取值范围为﹣3≤m ≤﹣2+ 3 ≤m ≤1;②当点 N 在边 DF 上时,若点 N 与 D 重合,点 M ,N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则点 M 的坐标为(3,2)或(﹣1,2);若点 N 与 F 重合,点 M ,N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 3 3≤m ≤3 或 2﹣则点 M 的坐标为(2﹣ ,2);得出 m 的取值范围为 2﹣ 3 ≤m ≤1;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1)①∵b =﹣2,∴点 B 的坐标为(﹣2,0),如图 2﹣1 所示: ∵点 A 的坐标为(1,2),∴由矩形的性质可得:点 A ,B 的“相关矩形”的面积=(1+2)×2=6, 故答案为:6; ②如图 2﹣2 所示:由矩形的性质可得:点 A ,B 的“相关矩形”的面积=|b ﹣1|×2=8, ∴|b ﹣1|=4, ∴b =5 或 b =﹣3, 故答案为:5 或﹣3;(2)过点 A (1,2)作直线 y =﹣1 的垂线,垂足为点 G ,则 AG =3, ∵点 C 在直线 y =﹣1 上,点 A ,C 的“相关矩形”AGCH 是正方形, ∴正方形 AGCH 的边长为 3,当点 C 在直线 x =1 右侧时,如图 3﹣1 所示: CG =3,则 C (4,﹣1),设直线 AC 的表达式为:y =kx+a ,2 k a则,, 1 4k ak 1解得;a 3∴直线 AC 的表达式为:y =﹣x+3;当点 C 在直线 x =1 左侧时,如图 3﹣2 所示: CG =3,则 C (﹣2,﹣1),设直线 AC 的表达式为:y =k ′x+b ,2 kb则,1 2k bk 1 解得:, b 1∴直线 AC 的表达式为:y =x+1,综上所述,直线 AC 的表达式为:y =﹣x+3 或 y =x+1; (3)∵点 M 的坐标为(m ,2), ∴点 M 在直线 y =2 上,∵△DEF 是等边三角形,顶点 F 在 y 轴的正半轴上,点 D 的坐标为(1,0), 1∴OD =OE = DE =1,EF =DF =DE =2,2 3 OD= 3 ,∴OF =分两种情况:如图 4 所示:①当点 N 在边 EF 上时,若点 N 与 E 重合,点 M ,N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 则点 M 的坐标为(﹣3,2)或(1,2);若点 N 与 F 重合,点 M ,N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 3 3 则点 M 的坐标为(﹣2+ ,2)或(2﹣ ,2);3 3 m 1≤ ≤ ;∴m 的取值范围为﹣3≤m ≤﹣2+ 或 2﹣ ②当点 N 在边 DF 上时,若点 N 与 D 重合,点 M ,N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 则点 M 的坐标为(3,2)或(﹣1,2);若点 N 与 F 重合,点 M ,N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 3 22+ 3 2 , );则点 M 的坐标为(2﹣ , )或(﹣ 3 m 3 2+ 3 1 m ∴m 的取值范围为 2﹣ ≤ ≤ 或﹣ ≤ ≤﹣ ; 3 或 2﹣≤ ≤ .3 m 3综上所述,m 的取值范围为﹣3≤m ≤﹣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图形与坐标综合,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正方形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及新定义的应用.27.(1)8;(2)145°;(3)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作AD x 轴于D,BE⊥x 轴于E,由点A,B 的坐标可得出AD=OD=2,BE=EO=4,DE=6,由面积公式可求出答案;(2)作CH∥x 轴,如图2,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AOG=∠ACH,∠DEC=∠HCE,求出∠DEC+∠AOG=∠ACB=90°,可求出∠DEC=35°,则可得出答案;(3)证得∠NEC=∠HEC,则∠NEF=180°-∠NEH=180°-2∠HEC,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作AD x 轴于D,BE x 轴于E,如图1,∵A(﹣2,2)、B(4,4),∴AD=OD=2,BE=OE=4,DE=6,111∴S△ABC=S 梯形ABED﹣S△AOD﹣S△AOE=×(2+4)×6﹣×2×2﹣×4×4=8;222(2)作CH // x 轴,如图2,∵D(0,﹣4),M(4,﹣4),∴DM // x 轴,∴CH // OG // DM,∴∠AOG=∠ACH,∠DEC=∠HCE,∴∠DEC+∠AOG=∠ACB=90°,∴∠DEC=90°﹣55°=35°,∴∠CEF=180°﹣∠DEC=145°;(3)证明:由(2)得∠AOG+∠HEC=∠ACB=90°,而∠HEC+∠CEF=180°,∠NEC+∠CEF=180°,∴∠NEC=∠HEC,∴∠NEF=180°﹣∠NEH=180°﹣2∠HEC,∵∠HEC=90°﹣∠AOG,∴∠NEF=180°﹣2(90°﹣∠AOG)=2∠AOG.【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 定理,熟练掌握平行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8.(1)AD =DE ,见解析;(2)AD =DE ,见解析;(3)见解析,△ADE 是等边三角 形, 【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DF ≌ED C (2)根据题意,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FD ≌DCE(3)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即可.【详解】即可得解; 即可得解;(1)如下图,数量关系:AD =DE.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 =BC ,B =BAC =BCA =60∵DF ∥AC BF D =BAC ∴ ∴ ,∠BDF =∠BCAB =BF D =B D F =60是等边三角形,AFD =120∴BDF ∴DF =BD∵点 D 是 BC 的中点 ∴BD =CD ∴DF =CD∵CE 是等边ABC 的外角平分线DCE =120=AF D∴ ∵ABC是等边三角形,点 D 是 BC 的中点∴AD ⊥BC AD C =90 ∴ ∵ ∴ 在 BDF =ADE =60ADF =ED C =30 EDC ADF 与 中A F D =EC D=C DDFADF =ED CADF ≌ED C(ASA)∴∴AD=DE;(2)结论:AD=DE.证明:如下图,过点D作DF∥AC,交AB于F ∵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 ,B =BAC =BCA=60∵DF∥ACBF D =BAC ,BDF =BC AB =BF D =B D F=60∴∴是等边三角形,AFD=120∴BDF∴BF=BD∴AF=DC∵CE 是等边ABC的外角平分线DCE=120=AF D∴ABD∵∠ADC是的外角AD C =B +FA D=60+FA D∴∵AD C =ADE +C DE=60+C D E ∴∠FAD=∠CDEDCE在AFD与中A F D =DCE=C DAFFAD =ED CAFD ≌DCE(ASA)∴∴AD=DE;(3)如下图,A D E是等边三角形.。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数学试题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直线(0)y x b b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A 、B ,直线(0)y kx k =<与直线(0)y x b b =+>交于点C ,点C 在第二象限,过A 、B 两点分别作AD OC ⊥于D ,BE OC ⊥于E ,且8BE BO +=,4=AD ,则ED 的长为( )A .2B .32C .52D .12.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度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原点为圆心,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 ,则点A 表示的数为( )A .12+B .21-C .2D .323.一次函数y=-5x+3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 )A .一、二、三B .二、三、四C .一、二、四D .一、三、四4.如图,在ABC ∆中,90C ∠=︒,2AC =,点D 在BC 上,5AD =,ADC 2B ∠=∠,则BC的长为( )A 51B 51C 31D 31 5.如图,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象过点(0,2),则不等式20kx b +->的解集是( )A .0x >B .0x <C .2x <D .2x >6.如图,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20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 )A .()2020,1B .()2020,0C .()2020,2D .()2019,0 7.已知一次函数y=kx+b ,函数值y 随自变置x 的增大而减小,且kb <0,则函数y=kx+b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8.下列电视台的台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9.估算x 5 )A .0<x <1B .1<x <2C .2<x <3D .3<x <410.4,﹣3.14,227,2π3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二、填空题11.1﹣π的相反数是_____.12.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下列条件:①∠A =∠B ﹣∠C ;②a 2=(b +c )(b ﹣c );③∠A :∠B :∠C =3:4:5;④a :b :c =5:12:13.其中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_____(填序号).13.如图,点P 是BAC ∠的平分线AD 上一点,PE AC ⊥于点E ,若3PE =,则点P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14.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铺,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铺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__________步路(假设2步为1米),却踩伤了花草.15.若关于x 的多项式322ax bx +-的一个因式是231+-x x ,则+a b 的值为__________. 16.如图,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a ,化简:a 244a a +-+=_____.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1A ,()1,1B -,()1,2C --,()1,2D -.把一条长为2020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 处,并按A B C D A -----…的规律紧绕在四边形ABCD 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18.在△ABC 中,已知AB =15,AC =11,则BC 边上的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19.化简20,0)3b a b a>≥结果是_______ . 20.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OABC ,点A ,C 分别在y 轴,x 轴的正半轴上,OA=6,OC =3.∠DOE =45°,OD ,OE 分别交BC ,AB 于点D ,E ,且CD =2,则点E 坐标为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是88⨯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在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使点A 坐标为()2,3-,点B 坐标为()41-,.(1)试在图中画出这个直角坐标系;(2)标出点()1,1C ,连接AB 、AC ,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111A B C ∆.22.已知:如图,点B ,D 在线段AE 上,AD=BE ,AC ∥EF ,∠C=∠H.求证:BC=DH.23.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象经过点(3,1)A 和点(0,2)B -.(1)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此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C ,求BOC ∆的面积.24.建立模型:如图1,已知△ABC ,AC =BC ,∠C =90°,顶点C 在直线l 上.(1)操作:过点A 作AD ⊥l 于点D ,过点B 作BE ⊥l 于点E .求证:△CAD ≌△BCE .(2)模型应用:①如图2,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33y x =+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B ,将直线l 绕着点A 顺时针旋转45°得到直线m .求直线m 的函数表达式.②如图3,在直角坐标系中,点B (4,3),作BA ⊥y 轴于点A ,作BC ⊥x 轴于点C ,P 是直线BC 上的一个动点,点Q (a ,5a ﹣2)位于第一象限内.问点A 、P 、Q 能否构成以点Q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能,请求出此时a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5.我们知道,假分数可以化为整数与真分数的和的形式.例如:31122=+.在分式中,对于只含有一个字母的分式,当分子的次数大于或等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称之为“假分式”;当分子的次数小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称之为“真分式”.例如:像11x x +-,22x x -,…这样的分式是假分式;像42x - ,221x x +,…这样的分式是真分式.类似的,假分式也可以化为整式与真分式的和的形式. 例如:112122111111()x x x x x x x x +-+-==+=+-----’ 2244(2)(2)4422222x x x x x x x x x -++-+===++----.(1)将分式12xx-+化为整式与真分式的和的形式;(2)如果分式2211xx--的值为整数,求x的整数值.四、压轴题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34x+m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B、A.其中B点坐标为(12,0),直线y=38x与直线AB相交于点C.(1)求点A的坐标.(2)求△BOC的面积.(3)点D为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过点D作y轴的平行线DE,DE与直线OC交于点E (点D与点E不重合).设点D的横坐标为t,线段DE长度为d.①求d与t的函数解析式(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②当动点D在线段AC上运动时,以DE为边在DE的左侧作正方形DEPQ,若以点H(12,t)、G(1,t)为端点的线段与正方形DEPQ的边只有一个交点时,请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4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过点B的另一条直线交x轴正半轴于点C,且OC=3.图1 图2(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2)如图1,若M 为线段BC 上一点,且满足S △AMB =S △AOB ,请求出点M 的坐标;(3)如图2,设点F 为线段AB 中点,点G 为y 轴上一动点,连接FG ,以FG 为边向FG 右侧作正方形FGQP ,在G 点的运动过程中,当顶点Q 落在直线BC 上时,求点G 的坐标;28.在等边△ABC 的顶点A 、C 处各有一只蜗牛,它们同时出发,分别以每分钟1米的速度由A 向B 和由C 向A 爬行,其中一只蜗牛爬到终点时,另一只也停止运动,经过t 分钟后,它们分别爬行到D 、E 处,请问:(1)如图1,在爬行过程中,CD 和BE 始终相等吗,请证明?(2)如果将原题中的“由A 向B 和由C 向A 爬行”,改为“沿着AB 和CA 的延长线爬行”,EB 与CD 交于点Q ,其他条件不变,蜗牛爬行过程中∠CQE 的大小保持不变,请利用图2说明:∠CQE =60°;(3)如果将原题中“由C 向A 爬行”改为“沿着BC 的延长线爬行,连接DE 交AC 于F ”,其他条件不变,如图3,则爬行过程中,证明:DF =EF29.在Rt ABC 中,90ACB ∠=︒,30A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于点E .(1)如图1,连接EC ,求证:EBC 是等边三角形;(2)如图2,点M 是线段CD 上的一点(不与点,C D 重合),以BM 为一边,在BM 下方作60BMG ∠=︒,MG 交DE 延长线于点G .求证:AD DG MD =+;(3)如图3,点N 是线段AD 上的点,以BN 为一边,在BN 的下方作60BNG ∠=︒,NG 交DE 延长线于点G .直接写出ND ,DG 与AD 数量之间的关系.30.定义:若两个三角形,有两边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但不是全等三角形,我们就称这两个三角形为偏差三角形.(1)如图1,已知A (3,2),B (4,0),请在x 轴上找一个C ,使得△OAB 与△OAC 是偏差三角形.你找到的C 点的坐标是______,直接写出∠OBA 和∠OCA 的数量关系______.(2)如图2,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D+∠B=180°,问△ABC 与△ACD 是偏差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3)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AB=DC ,AC 与BD 交于点P ,BD+AC=9,∠BAC+∠BDC=180°,其中∠BDC <90°,且点C 到直线BD 的距离是3,求△ABC 与△BCD 的面积之和.【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图中直线y=x+b 与x 轴负半轴,y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可以根据两点的坐标得出OA=OB ,由此可证明△AOD ≌△OBE ,证出OC=AD ,BE=OD ,在Rt △OBE 中,运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E 的长,再根据线段的差可求出DE 的长.直线y=x+b(b >0)与x 轴的交点坐标A 为(-b ,0)与y 轴的交点坐标B 为(0,-b ), 所以,OA=OB ,又∵AD ⊥OC ,BE ⊥OC ,∴∠ADO=∠BEO=90°,∵∠DOA+∠DAO=90°,∠DOA+∠DOB=90°,∴∠DAO=∠DOB ,在△DAO 和△BOE 中,DAO BOE ADO BEO OA OB ∠=∠⎧⎪∠=∠⎨⎪=⎩∴△DAO ≌EOB ,∴OD=BE.AD=OE ,∵AD=4,∴OE=4,∵BE+BO=8,∴B0=8-BE ,在Rt △OBE 中,222BO BE OE =+,∴222(8)BE BE OE -=+解得,BE=3,∴OD=3,∴ED=OE-OD=4-3=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D=BE 是解题的关键. 2.C解析:C【解析】【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正方形对角线的长,然后根据实数与数轴的关系解答即可.【详解】,∴点A.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实数与数轴,主要是数轴上无理数的作法,需熟练掌握.3.C解析:C试题分析:直线y=﹣5x+3与y 轴交于点(0,3),因为k=-5,所以直线自左向右呈下降趋势,所以直线过第一、二、四象限.故选C .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ADC 2B ∠=∠,可得∠B=∠DAB ,即BD AD ==Rt △ADC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DC=1,则1.【详解】解:∵∠ADC 为三角形ABD 外角∴∠ADC=∠B+∠DAB∵ADC 2B ∠=∠∴∠B=∠DAB∴BD AD ==在Rt △ADC 中,由勾股定理得:DC 1===∴1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等角对等边,关键抓住ADC 2B ∠=∠这个特殊条件.5.A解析:A【解析】【分析】由图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为(0,2),且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由此得出当x >0时,y >2,进而可得解.【详解】根据图示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为(0,2),且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即当x >0时函数值y 的范围是y >2;因而当不等式kx+b-2>0时,x 的取值范围是x >0.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在解题时,认真体会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B【解析】【分析】观察可得点P 的变化规律,“()()()()44 1 4243 4, 041, 1 42, 0 43, 2n n n n P n P n P n P n ++++++,,, (n 为自然数)”,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观察, ()()()()()()0123450,01,12,0,3,2,4,0,5,1....P P P P P P ,,,, 发现规律:()()()()44 1 4243 4, 041, 1 42, 0 43, 2n n n n P n P n P n P n ++++++,,, (n 为自然数) .∵20204505=⨯∴2020P 点的坐标为()2020,0.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的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找出规律“()()()()44 1 4243 4, 041, 1 42, 0 43, 2n n n n P n P n P n P n ++++++,,, (n 为自然数)”,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点P 的变化罗列出部分点的坐标,再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规律是关键.7.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到k <0,而kb <0,则b >0,所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是方.解:∵一次函数y=kx+b ,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k <0,∴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kb <0,∴b >0,∴图象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上方,∴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选A .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8.A解析:A【解析】【详解】B,C,D 不是轴对称图形,A 是轴对称图形.9.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23,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无理数的估值,熟练掌握,即可解题.10.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找出无理数的个数.【详解】无理数有2π2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无理数的定义,注意带根号的要开不尽方才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二、填空题11.π﹣1.【解析】【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π的相反数是.故答案为:π﹣1.【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意义,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解析:π﹣1.【解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π的相反数是()11ππ=﹣﹣﹣. 故答案为:π﹣1.【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意义,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12.①②④【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A=∠B﹣∠C,∴∠A+∠C=∠B,∵∠A+∠C+∠B=180°,∴∠B=90°,∴△A解析:①②④【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A =∠B ﹣∠C ,∴∠A +∠C =∠B ,∵∠A +∠C +∠B =180°,∴∠B =90°,∴△ABC 是直角三角形,故①符合题意;∵a 2=(b +c )(b ﹣c )∴a 2+c 2=b 2,∴△ABC 是直角三角形,故②符合题意;∵∠A :∠B :∠C =3:4:5,∠A +∠B +∠C =180°,∴∠A =45°,∠B =60°,∠C =75°,∴△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故③不符合题意;∵a :b :c =5:12:13,∴a 2+b 2=c 2,∴△ABC 是直角三角形,故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①②④.此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勾股定理逆定理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运用.13.3【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倒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判断即可.【详解】解:∵点是的平分线上一点,且,∴P 点到AB 上的距离也是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倒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判断即可.【详解】解:∵点P 是BAC ∠的平分线AD 上一点,且PE AC ⊥,∴P 点到AB 上的距离也是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的理解题意,能够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14.8【解析】【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与直角边进行比较即可求得结果.【详解】解:由题意得,斜边长AB===10米,则少走(6+8-10)×2=8步路,故答案为8.【点睛】本解析:8【解析】【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与直角边进行比较即可求得结果.【详解】解:由题意得,斜边长米,则少走(6+8-10)×2=8步路,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即可完成.15.26【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令,进而整理得到a ,b 的值即可得解.【详解】根据题意,令整理得:∴,解得:,∴,故答案为:2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整式的解析:26【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令3222()(31)ax bx ax k x x +-=++-,进而整理得到a ,b 的值即可得解.【详解】根据题意,令3222()(31)ax bx ax k x x +-=++-整理得:3232(3)(3)2ax k a x k a x k ax bx +++--=+- ∴3302k a b k a k +=⎧⎪-=⎨⎪=⎩,解得:6202a b k =⎧⎪=⎨⎪=⎩,∴26a b +=,故答案为:2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整式的乘法运算方法及技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6.【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结合数轴得出a 的取值范围进而化简即可.【详解】由数轴可得:0<a <2,则a+=a+=a+(2﹣a )=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析:【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结合数轴得出a 的取值范围进而化简即可.【详解】由数轴可得:0<a <2,则(2﹣a )=2.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得出a 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17.【解析】【分析】根据各个点的坐标,分别求出AB 、BC 、CD 和DA 的长,即可求出细线绕一圈的长度,然后用2020除以细线绕一圈的长度即可判断.【详解】解:∵,,,∴AB=2,BC=3,CD解析:()1,1【解析】【分析】根据各个点的坐标,分别求出AB 、BC 、CD 和DA 的长,即可求出细线绕一圈的长度,然后用2020除以细线绕一圈的长度即可判断.【详解】解:∵()1,1A ,()1,1B -,()1,2C --,()1,2D -∴AB=2,BC=3,CD=2,DA=3∴细线绕一圈所需:AB+BC+CD+DA=10个单位长度2020÷10=202(圈),即细线正好绕了202圈故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正好为点A ,它的坐标为()1,1故答案为:()1,1.【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探索点的坐标规律题,掌握把坐标转化为线段的长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8.2<AD<13【解析】【分析】延长AD至E,使得DE=AD,连接CE,然后根据“边角边”证明△ABD和△ECD 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B=CE,然后利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解析:2<AD<13【解析】【分析】延长AD至E,使得DE=AD,连接CE,然后根据“边角边”证明△ABD和△ECD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B=CE,然后利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求出AE的取值范围,从而得解.【详解】解:如图,延长AD至E,使得DE=AD,连接CE,∵AD是△ABC的中线,∴BD=CD,在△ABD和△ECD中,∵AD=DE,∠ADB=∠EDC,BD=CD∴△ABD≌△ECD(SAS),∴AB=CE,∵AB=15,∴CE=15,∵AC=11,∴在△ACE中,15-11=4,15+11=26,∴4<AE<26,∴2<AD<13;故答案为:2<AD<13.【点睛】本题既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也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将中线AD延长得AD=DE,构造全等三角形,然后利用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解决问题.19.【解析】【分析】首先将被开方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3a,然后再依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详解】解:原式=,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熟练掌握相关知解析:3a【解析】【分析】首先将被开方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3a,然后再依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详解】解:原式=故答案为:3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0.(,6)【解析】【分析】如图,过点E作EF⊥OE交OD延长线于点F,过点F作FG⊥AB交AB延长线于点G,作FH⊥BC于H,由“AAS”可证△AEO≌△GEF,可得AE=GF,EG=AO=6,解析:(65,6)【解析】【分析】如图,过点E作EF⊥OE交OD延长线于点F,过点F作FG⊥AB交AB延长线于点G,作FH⊥BC于H,由“AAS”可证△AEO≌△GEF,可得AE=GF,EG=AO=6,通过证明△ODC∽△FDH,可得HF HDOC CD=,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过点E作EF⊥OE交OD延长线于点F,过点F作FG⊥AB交AB延长线于点G,作FH⊥BC于H,∵∠EOF=45°,EF⊥EO,∴∠EOF=∠EFO=45°,∴OE=EF,∵∠AOE+∠AEO=90°,∠AEO+∠GEF=90°,∴∠GEF=∠AOE,且∠OAE=∠G=90°,OE=EF,∴△AEO≌△GEF(AAS)∴AE=GF,EG=AO=6,∴BG=EG﹣BE=6﹣(3﹣AE)=3+AE,∵FH⊥BC,∠G=∠CBG=90°,∴四边形BGFH是矩形,∴BH=GF=AE,BG=HF=3+AE,HF∥BG∥OC,∴HD=BD﹣BH=4﹣AE,∵HF∥OC,∴△ODC∽△FDH,∴HF HD OC CD=,∴3432AE AE +-=∴AE=65,∴点E(65,6)故答案为:(65,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利用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判定矩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解题关键是利用其性质构建方程.三、解答题21.(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点A的坐标可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2)先作出点C,再分别作出点A、B、C关于y轴的对称点,顺次连接即可得.【详解】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知轴对称变换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利用AAS证明△ABC≌△EDH,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详解】∵AD=BE,∴AD-BD=BE-BD,即AB=DE.∵AC∥EH,∴∠A=∠E,在△ABC和△EDH中C HA EAB DE∠=∠⎧⎪∠=∠⎨⎪=⎩,∴△ABC≌△EDH(AAS),∴BC=DH.【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送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3.(1)2y x=-;(2)2.【解析】【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将A、B两点的坐标代入求出k、b的值即可解决;(2)根据求出C点坐标,由B、C两点的坐标即可求出△BOC的面积.【详解】解:(1)将(3,1)A 和点(0,2)B -代入(0)y kx b k =+≠,得:312k b b +=⎧⎨=-⎩解得:21b k =-⎧⎨=⎩故一次函数解析式为:2y x =-.(2)令y=0得:0=x-2,x=2,所以C 点坐标为(2,0),OC=2所以三角形OBC 的面积=22222OC O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利用点的坐标求三角形面积,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24.(1)详见解析;(2)132y x =+;(3)32a =或14a =. 【解析】【分析】(1)根据AAS 即可证明△DAC ≌△ECB ;(2)过点B 作BC ⊥BA ,交直线l 2于点C ,过点C 作CD ⊥x 轴于点D .根据33y x =+得到AO =3,OB =1,根据△DCB ≌△OBA 可得点C 的坐标为(-4,1),再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3)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分别作图即可求解.【详解】(1)∵∠ACB =90°,∴∠ACD +∠BCE =90°∵AD ⊥l ,BE ⊥l ,∴∠ADC =∠CEB =90°,∴∠ACD +∠DAC =90° ,∴∠DAC =∠ECB∵在△DAC 和△ECB 中,∠ADC =∠CEB ,∠DAC =∠ECB ,AC =CB∴△DAC ≌△ECB (AAS )(2)过点B 作BC ⊥BA ,交直线l 2于点C ,过点C 作CD ⊥x 轴于点D .由直线l :33y x =+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B ,可求点A 坐标为(0,3),点B 坐标为(-1,0),∴AO =3,OB =1.由△DCB ≌△OBA 可得,DC =OB =1,DB =OA =3,∴点C 的坐标为(-4,1)设直线m的解析式为:y =kx +b ,把(0,3),(-4,1)代入,求得132y x =+ .(3)如图3,由△AEQ ≌△QFP 可得AE =QF ,3-(5a -2)=4-a , 求得14a = . 如备用图,由△AEQ ≌△QFP 可得AE =QF ,(5a -2)-3=4-a ,求得32a =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待定系数法、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等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需要考虑的多种情况,解题时注意分类思想的运用.25.(1)312x ;(2)2或0 【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把分式12x x -+化为整式与真分式的和形式即可; (2)根据题中所给出的例子把原式化为整式与真分式的和形式,再根据分式的值为整数即可得出x 的值.【详解】(1)12x x -+()232x x +-=+ 2322x x x +=-++ 312x =-+ . (2)2211x x --22211x x -+=- ()()21111x x x +-+=-()1211x x =++-. ∵分式的值为整数,且x 为整数,∴11x -=±,∴x =2或0.【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四、压轴题26.(1)点A 坐标为(0,9);(2)△BOC 的面积=18;(3)①当t <8时,d =﹣98t+9,当t >8时,d =98t ﹣9;②12≤t≤1或7617≤t≤8017. 【解析】【分析】(1)将点B 坐标代入解析式可求直线AB 解析式,即可求点A 坐标;(2)联立方程组可求点C 坐标,即可求解;(3)由题意列出不等式组,可求解.【详解】解:(1)∵直线y =﹣34x+m 与y 轴交于点B (12,0), ∴0=﹣34×12+m , ∴m =9,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34x+9, 当x =0时,y =9,∴点A 坐标为(0,9); (2)由题意可得:38394y x y x ⎧=⎪⎪⎨⎪=+⎪⎩, 解得:83x y =⎧⎨=⎩, ∴点C (8,3),∴△BOC 的面积=12×12×3=18; (3)①如图,∵点D的横坐标为t,∴点D(t,﹣34t+9),点E(t,38t),当t<8时,d=﹣34t+9﹣38t=﹣98t+9,当t>8时,d=38t+34t﹣9=98t﹣9;②∵以点H(12,t)、G(1,t)为端点的线段与正方形DEPQ的边只有一个交点,∴12≤t≤1或919829918t tt t⎧-+≤-⎪⎪⎨⎪-+≥-⎪⎩,∴12≤t≤1或7617≤t≤8017.【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不等式组的应用,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27.(1)443y x=-+;(2)612(,)55M;(3)23(0,)7G或(0,-1)G【解析】【分析】(1)求出点B,C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2)结合图形,由S△AMB=S△AOB 分析出直线OM平行于直线AB,再利用两直线相交建立方程组求得交点M的坐标;(3)分两种情形:①当n>2时,如图2-1中,点Q落在BC上时,过G作直线平行于x 轴,过点F,Q作该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求出Q(n-2,n-1).②当n<2时,如图2-2中,同法可得Q(2-n,n+1),代入直线BC的解析式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直线y=2x+4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A(-2,0),B(0,4),,又∵OC=3,∴C(3,0),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将B、C的坐标代入得:304k bb+=⎧⎨=⎩,解得:434kb⎧=-⎪⎨⎪=⎩,∴直线BC的解析式为443y x=-+;(2)连接OM,∵S△AMB=S△AOB,∴直线OM平行于直线AB,故设直线OM解析式为:2y x=,将直线OM的解析式与直线BC的解析式联立得方程组2443y xy x=⎧⎪⎨=-+⎪⎩,解得:65125xy⎧=⎪⎪⎨⎪=⎪⎩故点612(,)55M;(3)∵FA=FB,A(-2,0),B(0,4),∴F(-1,2),设G(0,n),①当n>2时,如图2-1中,点Q落在BC上时,过G作直线平行于x轴,过点F,Q作该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四边形FGQP 是正方形,易证△FMG ≌△GNQ ,∴MG=NQ=1,FM=GN=n-2,∴Q (n-2,n-1),∵点Q 在直线443y x =-+上, ∴41(2)43n n -=--+, ∴23=7n , ∴23(0,)7G . ②当n <2时,如图2-2中,同法可得Q (2-n ,n+1),∵点Q 在直线443y x =-+上, ∴4+1(2)43n n =--+, ∴n=-1,∴(0,-1)G .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G 坐标为23(0,)7G 或(0,-1)G 【点睛】 本题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三角形的面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28.(1)相等,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证明△ACD≌△CBE,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得CD=BE;(2)先证明△BCD≌△ABE,得到∠BCD=∠ABE,求出∠DQB=∠BCQ+∠CBQ=∠ABE+∠CBQ=180°-∠ABC,∠CQE=180°-∠DQB,即可解答;(3)如图3,过点D作DG∥BC交AC于点G,根据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可以证得AD=DG=CE;进而证明△DGF和△ECF全等,最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详解】(1)解:CD和BE始终相等,理由如下:如图1,AB=BC=CA,两只蜗牛速度相同,且同时出发,∴CE=AD,∠A=∠BCE=60°在△ACD与△CBE中,AC=CB,∠A=∠BCE,AD=CE∴△ACD≌△CBE(SAS),∴CD=BE,即CD和BE始终相等;(2)证明:根据题意得:CE=AD,∵AB=AC,∴AE=BD,∴△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BAC=∠ACB=60°,∵∠EAB+∠ABC=180°,∠DBC+∠ABC=180°,∴∠EAB=∠DBC,在△BCD和△ABE中,BC=AB,∠DBC=∠EAB,BD=AE∴△BCD≌△ABE(SAS),∴∠BCD=∠ABE∴∠DQB=∠BCQ+∠CBQ=∠ABE+∠CBQ=180°-∠ABC=180°-60°=120°,∴∠CQE=180°-∠DQB=60°,即CQE=60°;(3)解:爬行过程中,DF始终等于EF是正确的,理由如下:如图,过点D作DG∥BC交AC于点G,∴∠ADG=∠B=∠AGD=60°,∠GDF=∠E,∴△ADG为等边三角形,∴AD=DG=CE,在△DGF和△ECF中,∠GFD=∠CFE,∠GDF=∠E,DG=EC∴△DGF≌△EDF(AAS),∴DF=EF.【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题弄懂题中所给的信息,再根据所提供的思路寻找证明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9.(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结论:AD DG ND =-,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60ABC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D ED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可得BC BE =,最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证;(2)如图(见解析),延长ED 使得DF MD =,连接MF ,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得出MDF ∆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角的和差得出,,F MDB MF MD FMG DMB ∠=∠=∠=∠,然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等量代换即可得证;(3)如图(见解析),参照题(2),先证HDN ∆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角的和差得出,,H NDG NH ND HNB DNG ∠=∠=∠=∠,然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等量代换即可得证.【详解】(1)3,090A ACB ∠=︒∠=︒9060ABC A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CD ED ∴=在BCD ∆和BED ∆中,CD ED BD BD =⎧⎨=⎩()BCD BED HL ∴∆≅∆BC BE ∴=EBC ∴∆是等边三角形;(2)如图,延长ED 使得DF MD =,连接MF3,090A ACB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60,ADE BDE AD BD ∴∠=∠=︒=60,18060MDF ADE MDB ADE BDE ∴∠=∠=︒∠=︒-∠-∠=︒MDF ∴∆是等边三角形,60MF DM F DMF∴=∠=∠=︒60BMG∠=︒DMF DM B MGG DM G∴∠+∠=+∠∠,即FMG DMB∠=∠在FMG∆和DMB∆中,60F MDBMF MDFMG DMB∠=∠=︒⎧⎪=⎨⎪∠=∠⎩()FMG DMB ASA∴∆≅∆GF BD∴=,即DF DG BD+=AD DF DG MD DG∴=+=+即AD DG MD=+;(3)结论:AD DG ND=-,证明过程如下:如图,延长BD使得DH ND=,连接NH由(2)可知,60,18060,ADE HDN ADE BDE AD BD∠=︒∠=︒-∠-∠=︒= HDN∴∆是等边三角形,60NH ND H HND∴=∠=∠=︒60BNG∠=︒HND BND BNDBNG∠+∠=+∠∴∠,即NHNB D G∠=∠在HNB∆和DNG∆中,60H NDGNH NDHNB DNG∠=∠=︒⎧⎪=⎨⎪∠=∠⎩()HNB DNG ASA∴∆≅∆HB DG∴=,即DH BD DG+=ND AD DG∴+=即AD DG ND=-.【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等知识点,较难的是题(2)和(3),通过作辅助线,构造一个等边三角形是解题关键.30.(1)(2,0),∠OBA+∠OCA=180°;(2)△ABC与△ACD是偏差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27 2【解析】【分析】(1)根据偏差三角形的定义,即可得到C的坐标,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2)在AD上取一点H,使得AH=AB,易证△CAH≌△CAB,进而可得∠D=∠CHD,根据偏差三角形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3)延长CA至点E,使AE=BD,连接BE,由SAS可证∆BDC≅∆EAB,得EA=BD,点B到直线EA的距离是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1)∵当AC=AB时,△OAB与△OAC是偏差三角形,A(3,2),B(4,0),∴点C的坐标为(2,0),如图1,∵AC=AB,∴∠ACB=∠ABC,∵∠OCA+∠ACB=180°,∴∠OBA+∠OCA=180°,故答案为:(2,0),∠OBA+∠OCA=180°;(2)△ABC与△ACD是偏差三角形,理由如下:如图2中,在AD上取一点H,使得AH=AB.∵AC平分∠BAD,∴∠CAH=∠CAB,又∵ AC=AC,∴△CAH≌△CAB(SAS),∴CH=CB,∠B=∠AHC,∵∠B+∠D=180°,∠AHC+∠CHD=180°,∴∠D=∠CHD,∴CH=CD,∴CB=CD,∵△ACD和△ABC中,AC=AC,∠CAD=∠CAB,BC=CD,△ADC与△ABC不全等,∴△ABC与△ACD是偏差三角形;(3)如图3中,延长CA至点E,使AE=BD,连接BE,∵∠BAC+∠BDC=180°,∠BAC+∠BAE=180°,∴∠BDC=∠BAE,又∵AB=CD,∴∆BDC≅∆EAB(SAS),∴EA=BD,∵点C到直线BD的距离是3,∴点B到直线EA的距离是3,∴S△ABC+S△BCD=S△ABC+S△EAB= S△BCE=12∙(AC+EA)×3 =12∙(AC+BD)×3 =12×9×3=27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数学试题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数学试题一、选择题1.某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交于正半轴,则这个函数表达式可能是( ) A .2y x =B .1y x =+C .1y x =--D .1y x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A .()23-, B .()23, C .()23--,D .()23-,3.在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kx =与12y x k =-的图像大数是( ) A . B .C .D .4.64的立方根是( ) A .4 B .±4 C .8 D .±8 5.已知a >0,b <0,那么点P(a ,b)在(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6.下列四个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7.若分式12x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A .1B .2-C .1-D .28.如图,已知AB AD =,下列条件中,不能作为判定ABC ≌ADC 条件的是A .BC DC =B .BAC DAC ∠=∠ C .90BD ︒∠=∠= D .ACB ACD ∠=∠ 9.到ABC ∆的三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 ∆的是( )A .三条中线的交点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 .三条高线的交点D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10.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32B .24x yC .y xD .24+x y二、填空题11.某种型号汽车每行驶100km 耗油10L ,其油箱容量为40L .为了有效延长汽车使用寿命,厂家建议每次加油时邮箱内剩余油量不低于油箱容量的18,按此建议,一辆加满油的该型号汽车最多行驶的路程是_____km .12.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6,8,那么斜边上的中线长是____.13.矩形ABCD 中,其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0,0)、(5,0)、(5,3),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______.14.已知一次函数()12y k x =-+,若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 15.一次函数1y kx b =+与2y x a =+的图象如图,则()0kx b x a +-+>的解集是__.16.若x ,y 都是实数,且338y x x =-+-+,则3x y +的立方根是______.17.如图,点E ,F 在AC 上,AD=BC ,DF=BE ,要使△ADF ≌△CBE ,还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添加一个即可)18.比较大小:5-_______6-.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4、()3,4,若直线y kx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20.如图,在ABC ∆中,AC AD BD ==,28B ∠=,则CAD ∠的度数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 (1)240x -=; (2)3216x =-22.某商场计划购进A 、B 两种新型节能台灯共100盏,这两种台灯的进价、售价如表所示:类型 价格 进价/(元/盏) 售价/(元/盏) A 型 30 45 B 型5070(1)若商场预计进货款为3500元,则这两种台灯各购进多少盏?(2)若商场规定B 型台灯的进货数量不超过A 型台灯进货数量的4倍,应怎样进货才能使商场在销售完这批台灯时获利最多?此时利润为多少元?23.如图1,已知直线y=2x+2与y 轴、x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以B 为直角顶点在第二象限作等腰Rt △ABC .(1)求点C 的坐标,并求出直线AC 的关系式.(2)如图2,直线CB 交y 轴于E ,在直线CB 上取一点D ,连接AD ,若AD=AC ,求证:BE=DE .(3)如图3,在(1)的条件下,直线AC 交x 轴于M ,P (52-,k )是线段BC 上一点,在线段BM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BPN的面积等于△BCM面积的14?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4.已知:如图,点A是线段CB上一点,△ABD、△ACE都是等边三角形,AD与BE相交于点G,AE与CD相交于点F.求证:△AGF是等边三角形.25.学校与图书馆在同一条笔直道路上,甲从学校去图书馆,乙从图书馆回学校,甲、乙两人都匀速步行且同时出发,乙先到达目的地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根据图象信息,当t=分钟时甲乙两人相遇,甲的速度为米/分钟;(2)求出线段AB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3)甲、乙两人何时相距400米?四、压轴题26.阅读并填空: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B AC=,D是边AC延长线上的一点,E在边AB上且联接DE交BC于O,如果OE OD,那么CD BE=,为什么?解:过点E作EF AC交BC于F所以ACB EF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 OEF∠=∠(________)在OCD与OFE△中()________COD FOEOD OED OEF⎧∠=∠⎪=⎨⎪∠=∠⎩所以OCD OFE△≌△,(________)所以CD FE=(________)因为AB AC=(已知)所以ACB B=∠∠(________)所以EFB B∠=∠(等量代换)所以BE FE=(________)所以CD BE=27.如图,直线l1:y1=﹣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P(m,3)为直线l1上一点,另一直线l2:y2=12x+b过点P.(1)求点P坐标和b的值;(2)若点C是直线l2与x轴的交点,动点Q从点C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x轴正方向移动.设点Q的运动时间为t秒.①请写出当点Q在运动过程中,△APQ的面积S与t的函数关系式;②求出t为多少时,△APQ的面积小于3;③是否存在t的值,使△AP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8.在Rt ABC中,ACB=∠90°,30A∠=︒,点D是AB的中点,连结CD.(1)如图①,BC 与BD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请写出理由;(2)如图②,若P 是线段CB 上一动点(点P 不与点B 、C 重合),连结DP ,将线段DP 绕点D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F ,连结BF ,请猜想BF ,BP ,BD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点P 是线段CB 延长线上一动点,按照(2)中的作法,请在图③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BF ,BP ,BD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29.如图,直线l 1的表达式为:y=-3x+3,且直线l 1与x 轴交于点D ,直线l 2经过点A ,B ,直线l 1,l 2交于点C . (1)求点D 的坐标; (2)求直线l 2的解析表达式; (3)求△ADC 的面积;(4)在直线l 2上存在异于点C 的另一点P ,使得△ADP 与△ADC 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30.在△ABC 中,∠BAC =45°,CD ⊥AB ,垂足为点D ,M 为线段DB 上一动点(不包括端点),点N 在直线AC 左上方且∠NCM =135°,CN =CM ,如图①. (1)求证:∠ACN =∠AMC ;(2)记△ANC 得面积为5,记△ABC 得面积为5.求证:12S AC S AB; (3)延长线段AB 到点P ,使BP =BM ,如图②.探究线段AC 与线段DB 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对于满足条件的任意点M ,AN =CP 始终成立?(写出探究过程)【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分别求出每个函数与x轴的交点,即可得出结论.【详解】A.y=2x与x轴的交点为(0,0),故本选项错误;B.y=x+1与x轴的交点为(-1,0),故本选项错误;C.y=-x-1与x轴的交点为(-1,0),故本选项错误;D.y=x-1与x轴的交点为(1,0),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掌握求一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与原坐标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P(2,-3)关于x轴对称,∴对称点与点P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对称点的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坐标与图形的变换,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与原坐标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与原坐标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掌握轴对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四个选项图像可以判断y kx = 过原点且k <0,12y x k =- ,-k >0 即可判断. 【详解】解:A .y kx = 与12y x k =-图像增减相反,得到k <0,所以12y x k =- 与y 轴交点大于0 故错误; B .y kx = 与12y x k =-图像增减相反,得到k <0,所以12y x k =- 与y 轴交点大于0 故正确; C .y kx = 与12y x k =-图像增减相反,12y x k =-为递增一次函数且不过原点,故错误; D .y kx =过原点,而图中两条直线都不过原点,故错误. 故选 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熟记k >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 <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常数项为0,函数过原点.4.A解析:A 【解析】试题分析:∵43=64,∴64的立方根是4, 故选A 考点:立方根.5.D解析: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 >0,b <0和第四象限内的坐标符号特点可确定p 在第四象限. ∵a >0,b <0,∴点P (a ,b )在第四象限, 故选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6.B解析:B 【解析】直接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分别解答得出答案.【详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7.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0,分子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题意得,1-x=0且x+2≠0,解得x=1且x≠-2,所以x=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8.D解析:D【解析】【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SAS、ASA、AAS、HL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AB=AD,BC=DC,再加上公共边AC=AC可利用SSS判定△ABC≌△ADC,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AB=AD,∠BAC=∠DAC再加上公共边AC=AC可利用SAS判定△ABC≌△ADC,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AB=AD,∠B=∠D=90°再加上公共边AC=AC可利用HL判定△ABC≌△ADC,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AB=AD,∠ACB=∠ACD再加上公共边AC=AC不能判定△ABC≌△ADC,故此选项合题意;故选:D.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详解】∵到△ABC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这个点在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上,即这点是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准确理解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D【解析】【分析】最简二次根式即被开方数不含分母且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由此判断即可.【详解】解:AB2CD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熟练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解析】【分析】设行驶xkm,由油箱内剩余油量不低于油箱容量的,列出不等式,即可求解.【详解】设该型号汽车行驶的路程是xkm,∵油箱内剩余油量不低于油箱容量的,∴﹣x+40≥40×,解解析:【解析】【分析】设行驶xkm,由油箱内剩余油量不低于油箱容量的18,列出不等式,即可求解.【详解】设该型号汽车行驶的路程是xkm,∵油箱内剩余油量不低于油箱容量的18,∴﹣10100x+40≥40×18,解得:x≤350,答:该辆汽车最多行驶的路程是350km,故答案为:35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找出不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12.【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6,8,∴由勾股定理得,斜边=10. ∴斜边上的中线长=×10=5.考点:1.勾股定理;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解析:【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6,8,∴由勾股定理得,斜边=10.∴斜边上的中线长=12×10=5.考点:1.勾股定理;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13.(0,3)【解析】【分析】画图分析,由矩形的性质求得第四点的坐标,再解答.【详解】如图,根据图形易知第四点的坐标是(0,3).故填:(0,3).【点睛】用到的知识点为:矩形的邻边垂直解析:(0,3)【解析】【分析】画图分析,由矩形的性质求得第四点的坐标,再解答.【详解】如图,根据图形易知第四点的坐标是(0,3).故填:(0,3).【点睛】用到的知识点为:矩形的邻边垂直,对边平行.本题画出图后可很快求解.14.k<1.【解析】【分析】一次函数y=kx+b,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据此列不等式解答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y=(k-1)x+2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k-1<0,解得k解析:k<1.【解析】【分析】一次函数y=kx+b,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据此列不等式解答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y=(k-1)x+2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k-1<0,解得k<1,故答案是:k<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一次函数y=kx+b,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15.【解析】【分析】不等式kx+b-(x+a )>0的解集是一次函数y1=kx+b 在y2=x+a 的图象上方的部分对应的x 的取值范围,据此即可解答.【详解】解:不等式的解集是.故答案为:.【点解析:1x <-【解析】【分析】不等式kx+b-(x+a )>0的解集是一次函数y 1=kx+b 在y 2=x+a 的图象上方的部分对应的x 的取值范围,据此即可解答.【详解】解:不等式()0kx b x a +-+>的解集是1x <-.故答案为:1x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kx+b 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 在x 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16.3【解析】【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求出x 的值,然后求出y 的值,代入代数式求解,再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解答.【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3≥0且3-x≥0,解得x≥3且x≤3,所以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求出x 的值,然后求出y 的值,代入代数式求解,再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解答.【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3≥0且3-x ≥0,解得x ≥3且x ≤3,所以x=3,y=8,x+3y=3+3×8=27,∴x+3y的立方根为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立方根的定义,根据x的取值范围求出x的值是解题的关键.17.∠D=∠B【解析】【分析】要判定△ADF≌△CBE,已经有AD=BC,DF=BE,还缺少第三组对应边相等或这两边组成的夹角相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求解即可.【详解】∵AD=BC, D解析:∠D=∠B【解析】【分析】要判定△ADF≌△CBE,已经有AD=BC,DF=BE,还缺少第三组对应边相等或这两边组成的夹角相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求解即可.【详解】∵AD=BC, DF=BE,∴只要添加∠D=∠B,根据“SAS”即可证明△ADF≌△CBE.故答案为∠D=∠B.【点睛】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是解答的关键,应该多加练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有:边边边(SSS)、边角边(SAS)、角边角(ASA)、角角边(AAS).18.>【解析】【分析】先把两个数分别平方,再根据两个负数的比较方法比较即可.【详解】解:∵,∵5<6∴.【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两个负数的比较方法:两个解析:>【解析】【分析】先把两个数分别平方,再根据两个负数的比较方法比较即可.【详解】解:∵2(5=,2(6=∵5<6 ∴>【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两个负数的比较方法: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19.【解析】【分析】由直线与线段AB 有公共点,可得出点B 在直线上或在直线右下方,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关于k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点A 、B 解析:443k ≤≤ 【解析】【分析】由直线y kx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可得出点B 在直线上或在直线右下方,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关于k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4、()3,4,∴令y=4时, 解得:4x k= , ∵直线y=kx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1≤4k≤3, 解得:443k ≤≤. 故答案为:443k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找出关于k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20.68°【解析】【分析】由在△ABC 中,AC=AD=BD ,∠B=28°,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ADC 的度数,接着求得∠C 的度数,可得结论.【详解】解:∵AD=BD,∴∠BAD=∠解析:68°【解析】【分析】由在△ABC 中,AC=AD=BD ,∠B=28°,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ADC 的度数,接着求得∠C 的度数,可得结论.【详解】解:∵AD=BD ,∴∠BAD=∠B=28°,∴∠ADC=∠B+∠BAD=28°+28°=56°,∵AD=AC ,∴∠C=∠ADC=56°,∴∠CAD=180°-∠ADC-∠C=180°-56°-56°=68°,故答案为:68°.【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三、解答题21.(1)2x =-或2x =;(2)2x =-【解析】【分析】(1)根据平方根的性质解方程即可;(2)根据立方根的性质解方程即可.【详解】解:(1)240x -=24x =解得:2x =-或2x =(2)3216x =-38x=-解得:2x=-【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含平方和立方的方程,掌握平方根的性质和立方根的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2.(1)75盏;25盏(2)购进A型台灯20盏,B型台灯80盏;1900元【解析】【分析】(1)设商场应购进A型台灯x盏,表示出B型台灯为(100﹣x)盏,然后根据进货款=A 型台灯的进货款+B型台灯的进货款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设商场销售完这批台灯可获利y元,根据获利等于两种台灯的获利总和列式整理,再求出x的取值范围,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求出获利的最大值.【详解】解:(1)设购进A型台灯x盏,则购进B型台灯(100﹣x)盏,由题意可得:30x+50(100﹣x)=3500∴x=75∴100﹣x=25答:购进A型台灯75盏,购进B型台灯25盏;(2)设商场销售完这批台灯可获利y元,y=15x+20(100﹣x)=﹣5x+2000又∵100﹣x≤4x,∴x≥20∵k=﹣5<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20时,y取得最大值,最大值是1900.答:购进A型台灯20盏,购进B型台灯80盏时获利最多,此时利润为190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主要利用了一次函数的增减性,(2)题中理清题目数量关系并列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23.(1)C(﹣3,1),直线AC:y=13x+2;(2)证明见解析;(3)N(﹣83,0).【解析】【分析】(1)作CQ⊥x轴,垂足为Q,根据条件证明△ABO≌△BCQ,从而求出CQ=OB=1,可得C(﹣3,1),用待定系数法可求直线AC的解析式y=13x+2;(2)作CH⊥x轴于H,DF⊥x轴于F,DG⊥y轴于G,证明△BCH≌△BDF,△BOE≌△DGE,可得BE=DE;(3)先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从而确定点P的坐标,假设存在点N使直线PN平分△BCM的面积,然后可求出BN的长,比较BM,BN的大小,判断点N是否在线段BM上即可.【详解】解:(1)如图1,作CQ⊥x轴,垂足为Q,∴∠OBA+∠OAB=90°,∠OBA+∠QBC=90°,∴∠OAB=∠QBC,又∵AB=BC,∠AOB=∠Q=90°,∴△ABO≌△BCQ,∵BQ=AO=2,OQ=BQ+BO=3,CQ=OB=1,∴C(﹣3,1),由A(0,2),C(﹣3,1)可知,直线AC:y=13x+2;(2)如图2,作CH⊥x轴于H,DF⊥x轴于F,DG⊥y轴于G,∵AC=AD,AB⊥CB,∵BC=BD,∴△BCH≌△BDF,∴BF=BH=2,∴OF=OB=1,∵DG=OB,∴△BOE≌△DGE,∴BE=DE;(3)如图3,直线BC:y=﹣12x﹣12,P(52,k)是线段BC上一点,∴P(﹣52,34),由y=13x+2知M(﹣6,0),∴BM=5,则S△BCM=52.假设存在点N使直线PN平分△BCM的面积,则12BN·31=42×52,∴BN=103,ON=133,∴BN<BM,∴点N在线段BM上,∴N(﹣133,0).考点: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24.见解析【解析】【分析】由等边三角形可得AD=AB,AE=AC,∠BAE=∠DAC=120°,再由两边夹一角即可判定△BAE≌△DAC,可得∠1=∠2,进而可得出△BAG≌△DAF,AG=AF,则可得△AGF是等边三角形.【详解】证明:∵△ABD,△ACE都是等边三角形,∴AD=AB,AE=AC,∴∠DAE=∠BAD=∠CAE=60°∴∠BAE=∠DAC=120°,在△BAE和△DAC中AD=AB,∠BAE=∠DAC,AE=AC,∴△BAE≌△DAC.∴∠1=∠2在△BAG和△DAF中∠1=∠2,AB=AD,∠BAD=∠DAE,∴△BAG≌△DAF,∴AG=AF,又∠DAE=60°,∴△AGF是等边三角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5.(1)24,40;(2)y=40t(40≤t≤60);(3)出发20分钟或28分钟后,甲、乙两人何时相距400米【解析】【分析】(1)根据图象信息,当t=24分钟时甲乙两人相遇,甲60分钟行驶2400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得甲的速度;(2)由t=24分钟时甲乙两人相遇,可得甲、乙两人的速度和为2400÷24=100米/分钟,减去甲的速度得出乙的速度,再求出乙从图书馆回学校的时间即A点的横坐标,用A点的横坐标乘以甲的速度得出A点的纵坐标,再将A、B两点的坐标代入,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线段AB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3)分相遇前后两种情况列方程解答即可.【详解】解:(1)根据图象信息,当t=24分钟时甲乙两人相遇,甲的速度为2400÷60=40(米/分钟).故答案为24,40;(2)∵甲从学校去图书馆,乙从图书馆回学校,甲、乙两人都匀速步行且同时出发,t=24分钟时甲乙两人相遇,∴甲、乙两人的速度和为2400÷24=100米/分钟,∴乙的速度为100﹣40=60(米/分钟).乙从图书馆回学校的时间为2400÷60=40分钟,40×40=1600,∴A点的坐标为(40,1600).设线段AB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为y=kt+b,∵A(40,1600),B(60,2400),∴401600602400k bk b+=⎧⎨+=⎩,解得k40b0=⎧⎨=⎩,∴线段AB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为y=40t(40≤t≤60);(3)设出发t分钟后两人相距400米,根据题意得(40+60)t=2400﹣400或(40+60)t=2400+400,解得t=20或t=28,答:出发20分钟或28分钟后,甲、乙两人何时相距400米.【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的解析式,属于中考常考题型.读懂题目信息,从图象中获取有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四、压轴题26.见解析【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角的关系,然后证明OCD OFE△≌△,写出证明过程和依据即可.【详解】解:过点E作//EF AC交BC于F,∴ACB EF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 O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OCD与OFE△中()()()COD FOEOD OED OEF⎧∠=∠⎪=⎨⎪∠=∠⎩对顶角相等已知已证,∴OCD OFE△≌△,(ASA)∴CD F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AB AC=(已知)∴ACB B=∠∠(等边对等角)∴EFB B∠=∠(等量代换)∴BE FE=(等角对等边)∴CD BE=;【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由平行线的性质正确找到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从而进行证明.27.(1)b=72;(2)①△APQ的面积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S=﹣32t+272或S=32t﹣272;②7<t<9或9<t<11,③存在,当t的值为3或9+2或9﹣2或6时,△APQ为等腰三角形.【解析】分析:(1)把P(m,3)的坐标代入直线1l的解析式即可求得P的坐标,然后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b;(2)根据直线2l的解析式得出C的坐标,①根据题意得出9AQ t=-,然后根据12PS AQ y=⋅即可求得APQ的面积S与t的函数关系式;②通过解不等式273322t-<或3273.22t-<即可求得7<t<9或9<t<11.时,APQ的面积小于3;③分三种情况:当PQ=PA时,则()()()2222(71)032103,t-++-=++-当AQ=PA时,则()()222(72)2103,t --=++-当PQ =AQ 时,则()222(71)03(72)t t -++-=--,即可求得.详解:解;(1)∵点P (m ,3)为直线l 1上一点,∴3=−m +2,解得m =−1,∴点P 的坐标为(−1,3),把点P 的坐标代入212y x b =+ 得,()1312b =⨯-+, 解得72b =; (2)∵72b =; ∴直线l 2的解析式为y =12x +72,∴C 点的坐标为(−7,0),①由直线11:2l y x =-+可知A (2,0),∴当Q 在A . C 之间时,AQ =2+7−t =9−t , ∴11273(9)32222S AQ yP t t =⋅=⨯-⨯=-; 当Q 在A 的右边时,AQ =t −9, ∴11327(9)32222S AQ yP t t ;=⋅=⨯-⨯=- 即△APQ 的面积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为27322S t =-或327.22S t =- ②∵S <3, ∴273322t -<或327 3.22t -< 解得7<t <9或9<t <11. ③存在;设Q (t −7,0),当PQ =PA 时,则()()()2222(71)032103,t -++-=++-∴22(6)3t -=,解得t =3或t =9(舍去), 当AQ =PA 时,则()()222(72)2103,t --=++-∴2(9)18,t -=解得9t =+9t =- 当PQ =AQ 时,则()222(71)03(72)t t -++-=--,∴22(6)9(9)t t -+=-, 解得t =6.故当t 的值为3或9+9-6时,△APQ 为等腰三角形.点睛: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28.(1)BC BD =,理由见解析;(2)BF BP BD +=,证明见解析;(3)BF BP BD +=.【解析】【分析】(1)利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12BC AB =,即可得出结论; (2)同(1)的方法得出BC BD =进而得出BCD ∆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利用旋转全等模型易证DCP DBF ∆≅∆,得出CP BF =即可解答;(3)同(2)的方法得出结论.【详解】解:(1)90ACB ∠=︒,30A ∠=︒,60CBA ∴∠=︒,12BC AB =, 点D 是AB 的中点,BC BD ∴=,故答案为:BC BD =;(2)BF BP BD +=,理由:90ACB ∠=︒,30A ∠=︒,60CBA ∴∠=︒,12BC AB =, 点D 是AB 的中点,BC BD ∴=,DBC ∴∆是等边三角形,60CDB ∴∠=︒,DC DB =,线段DP 绕点D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F ,60PDF ∴∠=︒,DP DF =,CDB PDB PDF PDB ∴∠-∠=∠-∠,CDP BDF ∴∠=∠,在DCP ∆和DBF ∆中, DC DB CDP BDF DP DF =⎧⎪∠=∠⎨⎪=⎩,DCP DBF ∴∆≅∆,CP BF ∴=,CP BP BC +=,BF BP BC ∴+=,BC BD =,BF BP BD ∴+=;(3)如图③,BF BD BP=+,理由:90ACB∠=︒,30A∠=︒,60CBA∴∠=︒,12BC AB=,点D是AB的中点,BC BD∴=,DBC∴∆是等边三角形,60CDB∴∠=︒,DC DB=,线段DP绕点D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F,60PDF∴∠=︒,DP DF=,CDB PDB PDF PDB∴∠+∠=∠+∠,CDP BDF∴∠=∠,在DCP∆和DBF∆中,DC DBCDP BDFDP DF=⎧⎪∠=∠⎨⎪=⎩,DCP DBF∴∆≅∆,CP BF∴=,CP BC BP=+,BF BC BP∴=+,BC BD=,BF BD BP∴=+.【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的性质,解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DCP DBF∆≅∆,是一道中等难度的中考常考题.29.(1)(1,0);(2)362y x-=;(3)92;(4)(6,3).【解析】【分析】(1)由题意已知l1的解析式,令y=0求出x的值即可;(2)根据题意设l2的解析式为y=kx+b,并由题意联立方程组求出k,b的值;(3)由题意联立方程组,求出交点C 的坐标,继而即可求出S △ADC ;(4)由题意根据△ADP 与△ADC 底边都是AD ,面积相等所以高相等,△ADC 高就是点C 到AD 的距离进行分析计算.【详解】解:(1)由y=-3x+3,令y=0,得-3x+3=0,∴x=1,∴D (1,0);(2)设直线l 2的解析表达式为y=kx+b ,由图象知:x=4,y=0;x=3,y =32-,代入表达式y=kx+b , ∴40332k b k b +⎧⎪⎨+-⎪⎩==, ∴326k b ⎧⎪⎨⎪-⎩==, ∴直线l 2的解析表达式为362y x -=; (3)由33362y x y x ⎪-+-⎧⎪⎨⎩==,解得23x y ⎧⎨⎩-==, ∴C (2,-3),∵AD=3, ∴331922ADC S =⨯⨯-=; (4)△ADP 与△ADC 底边都是AD ,面积相等所以高相等,△ADC 高就是点C 到直线AD 的距离,即C 纵坐标的绝对值=|-3|=3,则P 到AD 距离=3,∴P 纵坐标的绝对值=3,点P 不是点C ,∴点P 纵坐标是3,∵y=1.5x-6,y=3,∴1.5x-6=3,解得x=6,所以P (6,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等有关知识,熟练掌握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以及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30.(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当AC =2BD 时,对于满足条件的任意点N ,AN =CP 始终成立,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ACN=∠AMC=135°-∠ACM ;(2)过点N 作NE ⊥AC 于E ,由“AAS ”可证△NEC ≌△CDM ,可得NE=CD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解;(3)过点N 作NE ⊥AC 于E ,由“SAS ”可证△NEA ≌△CDP ,可得AN=CP .【详解】(1)∵∠BAC=45°,∴∠AMC=180°﹣45°﹣∠ACM=135°﹣∠ACM .∵∠NCM=135°,∴∠ACN=135°﹣∠ACM ,∴∠ACN=∠AMC ;(2)过点N 作NE ⊥AC 于E ,∵∠CEN=∠CDM=90°,∠ACN=∠AMC ,CM=CN ,∴△NEC ≌△CDM (AAS ),∴NE=CD ,CE=DM ;∵S 112=AC•NE ,S 212=AB•CD , ∴12S AC S AB=; (3)当AC=2BD 时,对于满足条件的任意点N ,AN=CP 始终成立,理由如下:过点N 作NE ⊥AC 于E ,由(2)可得NE=CD ,CE=DM .∵AC=2BD ,BP=BM ,CE=DM ,∴AC ﹣CE=BD+BD ﹣DM ,∴AE=BD+BP=DP .∵NE=CD ,∠NEA=∠CDP=90°,AE=DP ,∴△NEA ≌△CDP (SAS ),∴AN=PC.【点睛】本题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等知识,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数学试题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数学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直线(0)y x b b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A 、B ,直线(0)y kx k =<与直线(0)y x b b =+>交于点C ,点C 在第二象限,过A 、B 两点分别作AD OC ⊥于D ,BE OC ⊥于E ,且8BE BO +=,4=AD ,则ED 的长为( )A .2B .32C .52D .12.下列志愿者标识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若a 3a a =a 的值为( )A .1B .0C .0或1D .0或1或1- 4.下列无理数中,在﹣1与2之间的是( )A .3B .2C 2D 55.当12(1)a -+与13(2)a --的值相等时,则( )A .5a =-B .6a =-C .7a =-D .8a =-6.关于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提出如下命题:命题1: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条边不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不等,大边所对的角较大;命题2: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不等,大角所对的边较大;命题3: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边所对的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命题4: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 以上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B .2C .3D .47.如图,直线(0)y x b b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A 、B ,直线(0)y kx k =<与直线(0)y x b b =+>交于点C ,点C 在第二象限,过A 、B 两点分别作AD OC ⊥于D ,BE OC ⊥于E ,且8BE BO +=,4=AD ,则ED 的长为( )A .2B .32C .52D .18.在△ABC 中,∠ACB =90°,CD ⊥AB 于点D ,∠A =3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AC =2CDB .AD =2CDC .AD =3BDD .AB =2BC9.下列分式中,x 取任意实数总有意义的是( )A .21x x+B .221(2)x x -+C .211xx -+ D .2x x + 10.如图,在R △ABC 中,∠ACB =90°,AC =6,BC =8,E 为AC 上一点,且AE =85,AD 平分∠BAC 交BC 于D .若P 是AD 上的动点,则PC +PE 的最小值等于( )A .185B .245C .4D .265二、填空题11.如图,在数轴上,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为0、2,BC ⊥AB 于点B ,且BC=1,连接AC ,在AC 上截取CD=BC ,以A 为圆心,AD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AB 于点E ,则点E 表示的实数是_____.12.已知点A (x 1,y 1)、B (x 2,y 2 )是函数y =﹣2x +1图象上的两个点,若x 1<x 2,则y 1﹣y 2_____0(填“>”、“<”或“=”).13.将一次函数34y x =-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相应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 14.如图,直线483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和B ,M 是OB 上的一点,若将ABM ∆沿AM 折叠,点B 恰好落在x 轴上的点B ′处,则直线AM 的解析式为_____.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1)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的坐标为______.16.如图,在△PAB 中,PA=PB ,D 、E 、F 分别是边PA ,PB ,AB 上的点,且AD=BF ,BE=AF ,若∠DFE=40°,则∠P=____°.17.将一次函数2y x =-的图象平移,使其经过点(2,3),则所得直线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次函数y =k 1x +b 1与y =k 2x +b 2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y的方程组1122y k x b y k x b -=⎧⎨-=⎩的解是________.19.如图,已知点M (-1,0),点N (5m ,3m +2)是直线AB :4y x =-+右侧一点,且满足∠OBM=∠ABN ,则点N 的坐标是_____.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0A ,()0,4B ,作BOC ,使BOC 与ABO 全等,则点C 坐标为____.(点C 不与点A 重合)三、解答题21.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请同学思考如下问题:如图1,我们把一个四边形ABCD 的四边中点E ,F ,G ,H 依次连接起来得到的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吗. 小敏在思考问题时,有如下思路:连接AC .结合小敏的思路作答:(1)若只改变图1中四边形ABCD 的形状(如图2),则四边形EFGH 还是平行四边形吗?说明理由,参考小敏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一下问题;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若连接AC ,BD .①当AC 与BD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EFGH 是菱形,写出结论并证明; ②当AC 与BD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EFGH 是矩形,直接写出结论.22.小明用30元买水笔,小红用45元买圆珠笔,已知每支圆珠笔比水笔贵2元,那么小明和小红能买到相同数量的笔吗?23.用函数方法研究动点到定点的距离问题.在研究一个动点P (x ,0)到定点A (1,0)的距离S 时,小明发现:S 与x 的函数关系为S =1,1,10,1,1,1,x x x x x x -<⎧⎪-==⎨⎪->⎩并画出图像如图:借助小明的研究经验,解决下列问题:(1)写出动点P(x,0)到定点B(-2,0)的距离S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当x取何值时,S取最小值?(2)设动点P(x,0)到两个定点M(1,0)、N(5,0)的距离和为y.①随着x增大,y怎样变化?②当x取何值时,y取最小值,y的最小值是多少?③当x<1时,证明y随着x增大而变化的规律.24.人教版教材指出:等边三角形是三边都相等的特殊的等腰三角形.请证明:有一个角是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5.在长方形纸片ABCD中,点E是边CD上的一点,将△AED沿AE所在的直线折叠,使点D落在点F处.(1)如图1,若点F落在对角线AC上,且∠BAC=54°,则∠DAE的度数为 °.(2)如图2,若点F落在边BC上,且AB=6,AD=10,求CE的长.(3)如图3,若点E是CD的中点,AF的沿长线交BC于点G,且AB=6,AD=10,求CG 的长.四、压轴题26.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90°,点M是AC的中点,延长BM至点D,使DM=BM,连接AD.(1)如图①,求证:DAM≌BCM;(2)已知点N是BC的中点,连接AN.①如图②,求证:ACN≌BCM;②如图③,延长NA至点E,使AE=NA,连接,求证:BD⊥DE.27.如图1,直线MN与直线AB、CD分别交于点E、F,∠1与∠2互补.(1)试判断直线AB 与直线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BEF 与∠EFD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 ,EP 与CD 交于点G ,点H 是MN 上一点,且GH ⊥EG ,求证:PF ∥GH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PH ,K 是GH 上一点使∠PHK =∠HPK ,作PQ 平分∠EPK ,求∠HPQ 的度数.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在坐标轴上,其中()0,A a 、(),0B b 满足|21|280a b a b --++-=.(1)求A 、B 两点的坐标;(2)将线段AB 平移到CD ,点A 的对应点为()2,C t -,如图1所示,若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9,求点D 的坐标;(3)平移线段AB 到CD ,若点C 、D 也在坐标轴上,如图2所示.P 为线段AB 上的一动点(不与A 、B 重合),连接OP 、PE 平分OPB ∠,2BCE ECD ∠=∠.求证:3()BCD CEP OPE ∠=∠-∠.2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334y x =-+分别交,x y 轴于A B ,两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0)D t 是线段OA 上一动点(不与A 点重合),射线//BF x 轴,延长DC交BF 于点E . (1)求证:AD BE =;(2)连接BD ,记BDE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3)是否存在t 的值,使得BDE 是以B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0.如图已知ABC 中,,8B C AB AC ∠=∠==厘米,6BC =厘来,点D 为AB 的中点.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 (1)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C 的长度;(2)若点,P Q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3)若点,P Q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CQP 全等?(4)若点Q 以(3)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 出发,点v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 同时出发,都顺时针沿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哪条边上相遇?【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图中直线y=x+b 与x 轴负半轴,y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可以根据两点的坐标得出OA=OB ,由此可证明△AOD ≌△OBE ,证出OC=AD ,BE=OD ,在Rt △OBE 中,运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E 的长,再根据线段的差可求出DE 的长. 【详解】直线y=x+b(b >0)与x 轴的交点坐标A 为(-b ,0)与y 轴的交点坐标B 为(0,-b ), 所以,OA=OB , 又∵AD ⊥OC ,BE ⊥OC , ∴∠ADO=∠BEO=90°,∵∠DOA+∠DAO=90°,∠DOA+∠DOB=90°, ∴∠DAO=∠DOB , 在△DAO 和△BOE 中,DAO BOE ADO BEO OA OB ∠=∠⎧⎪∠=∠⎨⎪=⎩∴△DAO ≌EOB , ∴OD=BE.AD=OE , ∵AD=4, ∴OE=4, ∵BE+BO=8, ∴B0=8-BE ,在Rt △OBE 中,222BO BE OE =+, ∴222(8)BE BE OE -=+ 解得,BE=3, ∴OD=3, ∴ED=OE-OD=4-3=1.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D=BE 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详解】解:A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 B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 C 、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项正确; D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3.C解析:C 【解析】 【分析】只有0和1的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相等. 【详解】=∴a 为0或1.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也考查了算术平方根.4.C解析:C 【解析】试题分析:A 1,故错误;B <﹣1,故错误;C .﹣1<2,故正确;2,故错误;故选C .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5.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等式,由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将分式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依题意,112(1)3(2)a a --+=-,即3(1)2(2)a a +=-,解得7a =-,经检验7a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及分式方程的解,熟练掌握相关运算知识及运算能力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D解析:D 【解析】根据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逐一分析即可得解. 【详解】假设它们所对的边相等,则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边对等角”知它们所对的角也相等,这就与题设两个角不等相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故原结论成立,同时根据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可知命题1,2正确;因为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所以当最大边所对角是锐角时,可知另外两个角也为锐角,则命题3正确;因为直角三角形中,直角所对的边时斜边,而另外两个角为锐角,所以直角所对斜边最大,所以命题4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D解析:D 【解析】 【分析】图中直线y=x+b 与x 轴负半轴,y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可以根据两点的坐标得出OA=OB ,由此可证明△AOD ≌△OBE ,证出OC=AD ,BE=OD ,在Rt △OBE 中,运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E 的长,再根据线段的差可求出DE 的长. 【详解】直线y=x+b(b >0)与x 轴的交点坐标A 为(-b ,0)与y 轴的交点坐标B 为(0,-b ), 所以,OA=OB , 又∵AD ⊥OC ,BE ⊥OC , ∴∠ADO=∠BEO=90°,∵∠DOA+∠DAO=90°,∠DOA+∠DOB=90°, ∴∠DAO=∠DOB , 在△DAO 和△BOE 中,DAO BOE ADO BEO OA OB ∠=∠⎧⎪∠=∠⎨⎪=⎩∴△DAO ≌EOB , ∴OD=BE.AD=OE , ∵AD=4, ∴OE=4, ∵BE+BO=8, ∴B0=8-BE ,在Rt △OBE 中,222BO BE OE =+, ∴222(8)BE BE OE -=+解得,BE=3,∴OD=3,∴ED=OE-OD=4-3=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D=BE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B【解析】【分析】在Rt△ABC中,由∠A的度数求出∠B的度数,在Rt△BCD中,可得出∠BCD度数为30°,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BC=2BD,由BD的长求出BC 的长,在Rt△ABC中,同理得到AB=2BC,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解:∵△ABC中,∠ACB=90°,∠A=30°,∴AB=2BC;∵CD⊥AB,∴AC=2CD,∴∠B=60°,又CD⊥AB,∴∠BCD=30°,在Rt△BCD中,∠BCD=30°,CD3,在Rt△ABC中,∠A=30°,AD3=3BD,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9.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即可判断.【详解】A.x=0时,x2=0,A选项不符合题意;B.x=﹣2时,分母为0,B选项不符合题意;C.x取任意实数总有意义,C选项符号题意;D.x=﹣2时,分母为0.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即可解题.10.D解析:D【解析】【分析】如图,作点E关于AD的对称点E′,连接CE′交AD于P′,连接EP′,此时EP′+CP′的值最小,作CH⊥AB于H.求出CE′即可.【详解】如图,作点E关于AD的对称点E′,连接CE′交AD于P′,连接EP′,此时EP′+CP′的值最小,作CH⊥AB于H.∵∠ACB=90°,AC=6,BC=8,∴AB22AC BC+2268+,∴CH=AC BCAB⋅=245,∴AH22AC CH-=222465⎛⎫- ⎪⎝⎭185,∴AE=AE′=85,∴E′H=AH-AE′=2,∴P′C+P′E=CP′+P′E′=CE22CH E H'+222425⎛⎫+⎪⎝⎭=265,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利用对称性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解题关键是做好辅助线,转换等量关系.二、填空题11.【解析】∵∠ABC=90°,AB=2,BC=1,∴AC= = ,∵CD=CB=1,∴AD=AC-CD= -1,∴AE= -1,∴点E 表示的实数是 -1.【解析】∵∠ABC=90°,AB=2,BC=1,∴,∵CD=CB=1,∴ -1,∴,∴点E12.>.【解析】【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再根据x1<x2,即可得出结论.【详解】∵一次函数y =﹣2x+1中,k =﹣2<0,∴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点A (x1,y解析:>.【解析】【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再根据x 1<x 2,即可得出结论.【详解】∵一次函数y =﹣2x +1中,k =﹣2<0,∴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点A (x 1,y 1)、B (x 2,y 2 )是函数y =﹣2x +1图象上的两个点,且x 1<x 2,∴y 1>y 2.∴y 1﹣y 2>0,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13.【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像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常数项,左加右减自变量,变形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可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像平移,解决本解析:31y x =-【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像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常数项,左加右减自变量,变形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34y x =-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可得:34331y x x =-+=-. 故答案为:31y x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像平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函数图像的平移规律,要与点的坐标平移区别开.14.【解析】【分析】由题意,可求得点A 与B 的坐标,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B 的值,又由折叠的性质,可求得与的长,BM=,然后设MO=x ,由在Rt △中,,即可得方程,继而求得M 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 解析:132y x =-+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求得点A 与B 的坐标,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B 的值,又由折叠的性质,可求得'AB 与'OB 的长,BM='B M ,然后设MO=x ,由在Rt △'OMB 中,222OM OB B M ''+=,即可得方程,继而求得M 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答案.【详解】令y=0得:x=6,令x=0得y=8,∴点A 的坐标为:(6,0),点B 坐标为:(0,8),∵∠AOB=90°,∴10=,由折叠的性质,得:AB='AB =10,∴OB '=AB '-OA=10-6=4,设MO=x ,则MB=MB '=8-x ,在Rt △OMB '中,222OM OB B M '+=,即2224(8)x x +=-,解得:x=3,∴M(0,3),设直线AM 的解析式为y=km+b ,代入A(6,0),M(0,3)得: 603k b b +=⎧⎨=⎩解得:123 kb⎧=-⎪⎨⎪=⎩∴直线AM的解析式为:132y x=-+【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待定系数法,勾股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能够由折叠得到相等的角和边,能够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直角三角形中未知的边.15.(-1,-3)【解析】【分析】让点A的横坐标减4,纵坐标减2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坐标.【详解】点A(2,1)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点的横坐标为2−3=−1;纵坐标解析:(-1,-3)【解析】【分析】让点A的横坐标减4,纵坐标减2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坐标.【详解】点A(2,1)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点的横坐标为2−3=−1;纵坐标为1−4=−3;即新点的坐标为(-1,-3),故填:(-1,-3).【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平移变换,关键是要懂得左右平移只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平移只改变点的纵坐标,上加下减.16.100【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证明△ADF≌△BFE,得到∠ADF=∠BFE,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出∠A=∠DFE=4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详解析:100【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证明△ADF≌△BFE,得到∠ADF=∠BFE,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出∠A=∠DFE=4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详解】解:∵PA=PB ,∴∠A=∠B ,在△ADF 和△BFE 中,AD BF A B AF BE =⎧⎪∠=∠⎨⎪=⎩,∴△ADF ≌△BFE (SAS ),∴∠ADF=∠BFE ,∵∠DFB=∠DFE+∠EFB=∠A+∠ADF ,∴∠A=∠DFE=40°,∴∠P=180°-∠A -∠B=100°;故答案为:10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等边对等角、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解析】试题分析:解:设y=x+b ,∴3=2+b,解得:b=1.∴函数解析式为:y=x+1.故答案为y=x+1.考点:一次函数点评:本题要注意利用一次函数的特点,求出未知数的值从而求得其解析:1y x =+【解析】试题分析:解:设y=x+b ,∴3=2+b ,解得:b=1.∴函数解析式为:y=x+1.故答案为y=x+1.考点:一次函数点评:本题要注意利用一次函数的特点,求出未知数的值从而求得其解析式,求直线平移后的解析式时要注意平移时k 的值不变.18..【解析】【分析】利用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求解.【详解】∵一次函数y =k1x+b1与y =k2x+b2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2,1),∴关于x ,y 的方程组的解是.解析:21x y =⎧⎨=⎩. 【解析】【分析】利用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求解.【详解】∵一次函数y =k 1x +b 1与y =k 2x +b 2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2,1),∴关于x ,y 的方程组1122y k x b y k x b -=⎧⎨-=⎩的解是21x y =⎧⎨=⎩. 故答案为21x y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19.【解析】【分析】在x 轴上取一点P (1,0),连接BP ,作PQ⊥PB 交直线BN 于Q ,作QR⊥x 轴于R ,构造全等三角形△OBP≌△RPQ(AAS );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求得Q ( 解析:5,33⎛⎫ ⎪⎝⎭【解析】【分析】在x 轴上取一点P (1,0),连接BP ,作PQ ⊥PB 交直线BN 于Q ,作QR ⊥x 轴于R ,构造全等三角形△OBP ≌△RPQ (AAS );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求得Q (5,1),易得直线BQ 的解析式,所以将点N 代入该解析式来求m 的值即可.【详解】解:在x 轴上取一点P (1,0),连接BP ,作PQ ⊥PB 交直线BN 于Q ,作QR ⊥x 轴于R ,∴∠BOP=∠BPQ=∠PRQ=90°,∴∠BPO=∠PQR ,∵OA=OB=4,∴∠OBA=∠OAB=45°,∵M (-1,0),∴OP=OM=1,∴BP=BM ,∴∠OBP=∠OBM=∠ABN ,∴∠PBQ=∠OBA=45°,∴PB=PQ,∴△OBP≌△RPQ(AAS),∴RQ=OP=1,PR=OB=4,∴OR=5,∴Q(5,1),∴直线BN的解析式为y=−35x+4,将N(5m,3m+2)代入y=−35x+4,得3m+2=﹣35×5m+4解得 m=13,∴N5,33⎛⎫ ⎪⎝⎭.故答案为:5,3 3⎛⎫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需要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关系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等知识点,难度较大.20.或或【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结合已知的点画出图形,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OB=4,OA=2∵△BOC≌△ABO∴OB=OB=4,OA=OC=2解析:()2,4或()2,0-或()2,4-【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结合已知的点画出图形,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2,0A ,()0,4B∴OB=4,OA=2∵△BOC≌△ABO∴OB=OB=4,OA=OC=2∴123C (2,0),C (2,4),C (2,4)-- 故答案为:()2,4或()2,0-或()2,4-【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注意要分多种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21.(1)是平行四边形;(2)①AC=BD ;证明见解析;②AC ⊥BD .【解析】【分析】(1)如图2,连接AC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及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2)①由(1)知,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且FG=12BD ,HG=12AC ,于是得到当AC=BD 时,FG=HG ,即可得到结论;②若四边形EFGH 是矩形,则∠HGF =90°,即GH ⊥GF ,又GH ∥AC ,GF ∥BD ,则AC ⊥BD .【详解】解::(1)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如下:如图2,连接AC ,∵E是AB的中点,F是BC的中点,∴EF∥AC,EF=12AC,同理HG∥AC,HG=12AC,综上可得:EF∥HG,EF=HG,故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2)①AC=BD.理由如下:由(1)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且FG=12BD,HG=12AC,∴当AC=BD时,FG=HG,∴平行四边形EFGH是菱形;②当AC⊥BD时,四边形EFGH为矩形.理由如下:同(1)得: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AC⊥BD,GH∥AC,∴GH⊥BD,∵GF∥BD,∴GH⊥GF,∴∠HGF=90°,∴四边形EFGH为矩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点四边形,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22.小明和小红不能买到相同数量的笔【解析】【分析】首先设每支水笔x元,则每支圆珠笔(x+2)元,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30元买水笔的数量=用45元买圆珠笔的数量,求出每支水笔的价钱,再算出购买的水笔的数量,数量是整数就可以,不是整数就不合题意.【详解】设每支水笔x元,则每支圆珠笔(2)x+元.假设能买到相同数量的笔,则30452 x x=+.解这个方程,得4x=.经检验,4x =是原方程的解.但是,3047.5÷=,7.5不是整数,不符合题意,答:小明和小红不能买到相同数量的笔.【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23.(1)S =2,2,20,2,2,2,x x x x x x --<-⎧⎪+==-⎨⎪+>-⎩,当x =-2时,S 的最小值为0;(2)①当x <1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当1≤x ≤5时,y 是一个固定的值;当x >5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②当1≤x ≤5时,y 取最小值,y 的最小值是4,③当x <1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解析】【分析】(1)根据x 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它们差的绝对值,以及绝对值的意义可直接写出结论; (2)根据x 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它们差的绝对值,得出PM 和PN 的距离,它们之和即为y.①分情况讨论,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可得y 的变化情况;②根据y 的变化情况可求;③当x <1时,62y x =-,根据函数的增减性可得.【详解】(1)S =2,2,20,2,2,2,x x x x x x --<-⎧⎪+==-⎨⎪+>-⎩;∵当x <2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当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2时,S 的最小值为0.(2)由题意得y =|1|x -+|5|x -,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可转化为y =62,14,1526,5x x x x x -<⎧⎪⎨⎪->⎩①当x <1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当1≤x ≤5时,y 是一个固定的值;当x >5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②当1≤x ≤5时,y 取最小值,y 的最小值是4.③当x <1时,62y x =-,∵-2<0∴当x <1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化简绝对值.掌握x 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能分段讨论化简绝对值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4.详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给出已知和求证,加以证明即可得解.【详解】已知:如下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A =60°,证明:ABC ∆是等边三角形.证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AB=AC∴∠B=∠C∵∠A =60°∴∠B=∠C=18060602︒-︒=︒ ∴ABC ∆是等边三角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证明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5.(1)18;(2)CE 的长为83;(3)CG 的长为910. 【解析】【分析】(1)由矩形的性质可知∠BAD =90°,易知∠DAC 的度数,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AE =12∠DAC ,计算可得∠DAE 的度数. (2)由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及对边相等的性质及折叠后图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可得BF 长,由CF =BC ﹣BF 可求出CF 长,设CE =x ,则EF =ED =6﹣x ,在Rt △CEF 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 值即可;(3)连接EG ,由中点及折叠的性质利用HL 定理可证Rt △CEG ≌△FEG ,结合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可设CG =FG =y ,可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出AG 、BG ,在Rt △ABG 中,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1)∵四边形ABCD 是矩形,∴∠BAD =90°,∵∠BAC =54°,∴∠DAC =90°﹣54°=36°,由折叠的性质得:∠DAE =∠FAE ,∴∠DAE =12∠DAC =18°;故答案为:18; (2)∵四边形ABCD 是矩形,∴∠B =∠C =90°,BC =AD =10,CD =AB =6,由折叠的性质得:AF =AD =10,EF =ED ,∴BF =22AF AB -=22106-=8,∴CF =BC ﹣BF =10﹣8=2,设CE =x ,则EF =ED =6﹣x ,在Rt △CEF 中,由勾股定理得:22+x 2=(6﹣x )2,解得:x =83,即CE 的长为83; (3)连接EG ,如图3所示:∵点E 是CD 的中点,∴DE =CE ,由折叠的性质得:AF =AD =10,∠AFE =∠D =90°,FE =DE ,∴∠EFG =90°=∠C ,在Rt △CEG 和△FEG 中,EG EG CE FE =⎧⎨=⎩, ∴Rt △CEG ≌△FEG (HL ),∴CG =FG ,设CG =FG =y ,则AG =AF +FG =10+y ,BG =BC ﹣CG =10﹣y ,在Rt △ABG 中,由勾股定理得:62+(10﹣y )2=(10+y )2,解得:y =910, 即CG 的长为910.【点睛】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的折叠问题,涉及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灵活利用矩形与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四、压轴题26.(1)见解析;(2)①见解析;②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点M是AC中点知AM=CM,结合∠AMD=∠CMB和DM=BM即可得证;(2)①由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及AC=BC可得CM=CN,结合∠C=∠C和BC=AC 即可得证;②取AD中点F,连接EF,先证△EAF≌△ANC得∠NAC=∠AEF,∠C=∠AFE=90°,据此知∠AFE=∠DFE=90°,再证△AFE≌△DFE得∠EAD=∠EDA=∠ANC,从而由∠EDB=∠EDA+∠ADB=∠EAD+∠NAC=180°-∠DAM即可得证.【详解】解:(1)∵点M是AC中点,∴AM=CM,在△DAM和△BCM中,∵AM CMAMD CMBDM BM=⎧⎪∠=∠⎨⎪=⎩,∴△DAM≌△BCM(SAS);(2)①∵点M是AC中点,点N是BC中点,∴CM=12AC,CN=12BC,∵△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CM=CN,在△BCM和△ACN中,∵CM CNC C BC AC=⎧⎪∠=∠⎨⎪=⎩,∴△BCM≌△ACN(SAS);②证明:取AD中点F,连接EF,则AD=2AF ,∵△BCM ≌△ACN ,∴AN=BM ,∠CBM=∠CAN ,∵△DAM ≌△BCM ,∴∠CBM=∠ADM ,AD=BC=2CN ,∴AF=CN ,∴∠DAC=∠C=90°,∠ADM=∠CBM=∠NAC ,由(1)知,△DAM ≌△BCM ,∴∠DBC=∠ADB ,∴AD ∥BC ,∴∠EAF=∠ANC ,在△EAF 和△ANC 中,AE AN EAF ANC AF NC =⎧⎪∠=∠⎨⎪=⎩,∴△EAF ≌△ANC (SAS ),∴∠NAC=∠AEF ,∠C=∠AFE=90°,∴∠AFE=∠DFE=90°,∵F 为AD 中点,∴AF=DF ,在△AFE 和△DFE 中,AF DF AFE DFE EF EF =⎧⎪∠=∠⎨⎪=⎩,∴△AFE ≌△DFE (SAS ),∴∠EAD=∠EDA=∠ANC ,∴∠EDB=∠EDA+∠ADB=∠EAD+∠NAC=180°-∠DAM=180°-90°=90°,∴BD ⊥DE .【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点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27.(1)AB ∥CD ,理由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45°.【解析】【分析】(1)利用对顶角相等、等量代换可以推知同旁内角∠AEF 、∠CFE 互补,所以易证AB ∥CD ;(2)利用(1)中平行线的性质推知∠BEF+∠EFD=180°;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得∠EPF=90°,即EG ⊥PF ,故结合已知条件GH ⊥EG ,易证PF ∥GH ; (3)利用三角形外角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90902KPG PKG HPK ︒︒∠=-∠=-∠;然后由邻补角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推知1452QPK EPK HPK ︒∠=∠=+∠;最后根据图形中的角与角间的和差关系求得∠HPQ =45°.【详解】(1)AB ∥CD ,理由如下:∵∠1与∠2互补,∴∠1+∠2=180°,又∵∠1=∠AEF ,∠2=∠CFE ,∴∠AEF +∠CFE =180°,∴AB ∥CD ;(2)由(1)知,AB ∥CD ,∴∠BEF +∠EFD =180°.又∵∠BEF 与∠EFD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 , ∴1()902FEP EFP BEF EFD ︒∠+∠=∠+∠= ∴∠EPF =90°,即EG ⊥PF .∵GH ⊥EG ,∴PF ∥GH ;(3)∵∠PHK =∠HPK ,∴∠PKG =2∠HPK .又∵GH ⊥EG ,∴∠KPG =90°﹣∠PKG =90°﹣2∠HPK ,∴∠EPK =180°﹣∠KPG =90°+2∠HPK .∵PQ 平分∠EPK , ∴1452QPK EPK HPK ︒∠=∠=+∠, ∴∠HPQ =∠QPK ﹣∠HPK =45°.答:∠HPQ 的度数为4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过程中,注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运用.28.(1)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2,()3,0;(2)点D 的坐标是141,3⎛⎫-⎪⎝⎭;(3)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 (2)过点B 作y 轴的平行线分别与过点A ,C 作x 轴的平行线交于点N ,点M ,过点C 作y 轴的平行线与过点A 作x 轴的平行线交于点T ,根据三角形ABC 的面积=长方形CMNT 的面积-(三角形ANB 的面积+三角形ATC 的面积+三角形CMB 的面积)列出方程,求解得出点C 的坐标,由平移的规律可得点D 的坐标;(3)过点E 作//EF CD ,交y 轴于点F ,过点O 作//OG AB ,交PE 于点G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与已知条件得出3BCD CEF ∠=∠,同样可证OGP OPE ∠=∠,由平移的性质与平行公理的推论可得FEP OGP ∠=∠,最后根据CEP CEF FEP ∠=∠+∠,通过等量代换进行证明.【详解】解:(1)210a b --=,又∵|21|0a b --≥0, |21|0a b ∴--=0=,即210280a b a b --=⎧⎨+-=⎩, 解方程组2128a b a b -=⎧⎨+=⎩得23a b =⎧⎨=⎩, 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2,()3,0;(2)如图,过点B 作y 轴的平行线分别与过点A ,C 作x 轴的平行线交于点N ,点M ,过点C 作y 轴的平行线与过点A 作x 轴的平行线交于点T ,∴三角形ABC 的面积=长方形CMNT 的面积-(三角形ANB 的面积+三角形ATC 的面积+三角形CMB 的面积),根据题意得,11195(2||)232(2||)5||222t t t ⎡⎤=⨯+-⨯⨯+⨯⨯++⨯⨯⎢⎥⎣⎦, 化简,得3||42t =, 解得,83t =±, 依题意得,0t <, 83t ∴=-,即点C 的坐标为82,3⎛⎫-- ⎪⎝⎭, ∴依题意可知,点C 的坐标是由点A 的坐标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4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从而可知,点D的坐标是由点B的坐标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4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D的坐标是14 1,3⎛⎫-⎪⎝⎭;(3)证明:过点E作//EF CD,交y轴于点F,如图所示,则ECD CEF∠=∠,2BCE ECD∠=∠,33BCD ECD CEF∴∠=∠=∠,过点O作//OG AB,交PE于点G,如图所示,则OGP BPE∠=∠,PE平分OPB∠,OPE BPE∴∠=∠,OGP OPE∴∠=∠,由平移得//CD AB,//OG FE∴,FEP OGP∴∠=∠,FEP OPE∴∠=∠,CEP CEF FEP∠=∠+∠,CEP CEF OPE∴∠=∠+∠,CEF CEP OPE∴∠=∠-∠,3()BCD CEP OPE∴∠=∠-∠.【点睛】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非负数的性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平行线的性质,平移的性质,。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数学试题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ABC ≌△ADE ,∠B=20°,∠E=110°,则∠EAD 的度数为( )A .80°B .70°C .50°D .130°2.把分式22xy x y -中的x 、y 的值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分式的值… ( ) A .不变B .扩大到原来的2倍C .扩大到原来的4倍D .缩小到原来的123.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 沿x 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20次,点A 依次落在点1A 、2A 、3A 、4A …2020A 的位置上,则点2020A 的坐标为( )A .2019,0()B .2019,1()C .2020,0()D .2020,1()4.若2149x kx ++是完全平方式,则实数k 的值为( ) A .43 B .13 C .43± D .13± 5.能表示一次函数y =mx +n 与正比例函数y =mnx (m ,n 是常数且m ≠0)的图象的是( )A .B .C .D .6.甲、乙两车从A 地出发,匀速驶向B 地.甲车以80km/h 的速度行驶1h 后,乙车才沿相同路线行驶.乙车先到达B 地并停留1h 后,再以原速按原路返回,直至与甲车相遇.在此过程中,两车之间的距离y (km )与乙车行驶时间x (h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①乙车的速度是120km/h ;②m =160;③点H 的坐标是(7,80);④n =7.5.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7.如图,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象过点(0,2),则不等式20kx b +->的解集是( )A .0x >B .0x <C .2x <D .2x >8.一辆货车早晨7∶00出发,从甲地驶往乙地送货.如图是货车行驶路程y (km )与行驶时间x (h )的完整的函数图像(其中点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研究图像得到了以下结论:①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100 km ;②前半个小时,货车的平均速度是40 km/h ;③8∶00时,货车已行驶的路程是60 km ;④最后40 km 货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100 km/h ;⑤货车到达乙地的时间是8∶24,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⑤C .①③④D .①③④⑤9.小明体重为 48.96 kg ,这个数精确到十分位的近似值为( )A .48 kgB .48.9 kgC .49 kgD .49.0 kg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3,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 .(﹣3,﹣2)B .(﹣2,﹣3)C .(3,2)D .(3,﹣2)二、填空题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5,6P 作PA x ⊥轴,垂足为点A ,则PA 的长为______________.12.函数1y=x 2-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 13.已知点P (a ,b )在一次函数y=x +1的图象上,则b ﹣a=_____.14.如图,将边长为8cm 的正方形ABCD 折叠,使点D 落在BC 边的中点E 处,点A 落在F 处,折痕为MN .连接FN ,并求FN 的长__________.15.点(2,1)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P'的坐标是__________.16.如图,点P 为∠AOB 内任一点,E ,F 分别为点P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若∠AOB =30°,则∠E +∠F =_____°.17.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0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__________.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2x 与y=kx+b 的图象交于点P (m ,2),则不等式kx+b >﹣2x 的解集为_____.19.点()11,12A 与点()11,12B -关于_________对称.(填“x 轴”或“y 轴”) 20.如图,等腰△ABC 中,AB=AC ,∠DBC=15°,AB 的垂直平分线MN 交AC 于点D ,则∠A 的度数是 .三、解答题21.春节前小明花1200元从市场购进批发价分别为每箱30元与50元的A 、B 两种水果进行销售,分别以每箱35元与60元的价格出售,设购进A 水果x 箱,B 水果y 箱.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2)若要求购进A 水果的数量不少于B 水果的数量,则应该如何分配购进A 、B 水果的数量并全部售出才能获得最大利润,此时最大利润是多少?22.分别画出满足下列条件的点:(尺规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作图痕迹请加粗加黑!)(1)在边BC 上找一点P ,使P 到AB 和AC 的距离相等;(2)在射线AP 上找一点Q ,使QA QC =.23.已知A 、B 两地之间有一条270千米的公路,甲、乙两车同时出发,甲车以每小时60千米/时的速度沿此公路从A 地匀速开往B 地,乙车从B 地沿此公路匀速开往A 地,两车分别到达目的地后停止甲、乙两车相距的路程y (千米)与甲车的行驶时间x (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乙年的速度为______千米/时,a =_____,b =______.(2)求甲、乙两车相遇后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4.已知:如图,,12AB DC =∠=∠,求证 :EBC ECB ∠=∠.25.如图①,在A 、B 两地之间有汽车站C ,客车由A 地驶往C 站,货车由B 地驶往A 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图②是客车、货车离 C 站的路程1y 、2y (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像.(1)客车的速度是 km/h ;(2)求货车由 B 地行驶至 A 地所用的时间;(3)求点E 的坐标,并解释点 E 的实际意义.四、压轴题26.如图,已知A(3,0),B(0,-1),连接AB ,过B 点作AB 的垂线段BC ,使BA=BC ,连接AC(1)如图1,求C 点坐标;(2)如图2,若P 点从A 点出发沿x 轴向左平移,连接BP ,作等腰直角BPQ ,连接CQ ,当点P 在线段OA 上,求证:PA=CQ ;(3)在(2)的条件下若C 、P ,Q 三点共线,直接写出此时∠APB 的度数及P 点坐标27.如图,已知四边形ABCO 是矩形,点A ,C 分别在y 轴,x 轴上,4AB =,3BC =.(1)求直线AC 的解析式;(2)作直线AC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交y 轴于点D ,求直线CD 的解析式.并结合(1)的结论猜想并直接写出直线y kx b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的解析式;(3)若点P 是直线CD 上的一个动点,试探究点P 在运动过程中,||PA PB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请求出||PA PB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28.(阅读材科)小明同学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两个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具有公共的项角的顶点,并把它们的底角顶点连接起来则形成一组全等的三角形,小明把具有这个规律的图形称为“手拉手”图形.如图1,在“手拉手”图形中,小明发现若∠BAC =∠DAE ,AB =AC ,AD =AE ,则△ABD ≌△ACE .(材料理解)(1)在图1中证明小明的发现.(深入探究)(2)如图2,△ABC 和△AED 是等边三角形,连接BD ,EC 交于点O ,连接AO ,下列结论:①BD =EC ;②∠BOC =60°;③∠AOE =60°;④EO =CO ,其中正确的有 .(将所有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延伸应用)(3)如图3,AB =BC ,∠ABC =∠BDC =60°,试探究∠A 与∠C 的数量关系.2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2x +6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过点B 的直线交x 轴于点C ,且AB =BC .(1)求直线BC的解析式;(2)点P为线段AB上一点,点Q为线段BC延长线上一点,且AP=CQ,设点Q横坐标为m,求点P的坐标(用含m的式子表示,不要求写出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点M在y轴负半轴上,且MP=MQ,若∠BQM=45°,求直线PQ 的解析式.30.在△ABC中,∠BAC=45°,CD⊥AB,垂足为点D,M为线段DB上一动点(不包括端点),点N在直线AC左上方且∠NCM=135°,CN=CM,如图①.(1)求证:∠ACN=∠AMC;(2)记△ANC得面积为5,记△ABC得面积为5.求证:12S ACS AB;(3)延长线段AB到点P,使BP=BM,如图②.探究线段AC与线段DB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对于满足条件的任意点M,AN=CP始终成立?(写出探究过程)【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全等的性质知∠D=∠B=20°,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求出∠EAD.【详解】∵△ABC ≌△ADE ,∠B=20°,∠E=110°,∴∠D=∠B=20°,∴∠EAD=180°-20°-110°=50°,故选C.【点睛】本题是对三角形全等知识的考查,熟练掌握全等知识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A解析:A【解析】 把分式22xy x y -中的x 、y 的值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可得222222224(2)(2)44x y xy xy x y x y x y ⋅==---,由此可得分式的值不变,故选A. 3.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别求出1A 、2A 、3A 、4A …横坐标,再总结出规律即可得出.【详解】解:根据规律1A (0,1)、2A (2,1)、3A (3,0)、4A (3,0),5A (4,1)、6A (6,1)、7A (7,0)、8A (7,0) …每4个一个循环,可以判断2020A 在505次循环后与4A 一致,即与2019A 相等,坐标应该是(2019,0)故选 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通过图形观察规律的能力,并根据规律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4.C解析:C【解析】【分析】本题是已知平方项求乘积项,根据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可得出k 的值.【详解】由完全平方式的形式(a±b )2=a 2±2ab+b 2可得: kx=±2•2x•13, 解得k=±43. 故选:C【点睛】本题关键是有平方项求乘积项,掌握完全平方式的形式(a±b)2=a2±2ab+b2是关键.5.C解析:C【解析】【分析】对于各选项:先通过一次函数的性质确定m、n的符合,从而得到mn的符合,然后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对正比例函数图象进行判断,从而可确定该选项是否正确.【详解】A、由一次函数图象得m>0,n>0,所以mn>0,则正比例函数图象过第一、三象限,所以A选项错误;B、由一次函数图象得m>0,n<0,所以mn<0,则正比例函数图象过第二、四象限,所以B选项错误;C、由一次函数图象得m<0,n>0,所以mn<0,则正比例函数图象过第二、四象限,所以C选项正确;D、由一次函数图象得m<0,n>0,所以mn<0,则正比例函数图象过第二、四象限,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图象:正比例函数y=kx经过原点,当k>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当k<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也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6.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乙追上甲的时间求出乙的速度可判断①,根据乙由相遇点到达B点所用时间可确定m 的值,即可判断②,根据乙休息1h甲所行驶的路程可判断③,由乙返回时,甲乙相距80km,可求出两车相遇的时间即可判断④.【详解】由图象可知,乙出发时,甲乙相距80km,2小时后,乙车追上甲.则说明乙每小时比甲快40km,则乙的速度为120km/h.①正确;由图象第2﹣6小时,乙由相遇点到达B,用时4小时,每小时比甲快40km,则此时甲乙距离4×40=160km,则m=160,②正确;当乙在B休息1h时,甲前进80km,则H点坐标为(7,80),③正确;乙返回时,甲乙相距80km,到两车相遇用时80÷(120+80)=0.4小时,则n=6+1+0.4=7.4,④错误.所以正确的有①②③,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通过分段函数图像解决问题,根据题意明确图像中的信息是解题关键.7.A解析:A【解析】【分析】由图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为(0,2),且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由此得出当x >0时,y >2,进而可得解.【详解】根据图示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为(0,2),且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即当x >0时函数值y 的范围是y >2;因而当不等式kx+b-2>0时,x 的取值范围是x >0.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在解题时,认真体会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折线图,把货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分为三段,再根据图象的时间和路程进行计算判断.【详解】①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100 km ,①正确;②前半个小时,货车的平均速度是:400.580?km/h ÷=,②错误;③8∶00时,货车已行驶了一个小时,路程是60 km ,③正确;④最后40 km 货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就是求BC 段的速度,时间为1.3-1=0.3小时,路程为90-60=30km ,平均速度是300.3100?km /h ÷=,④正确;⑤货车走完BD 段所用时间为:401000.4÷=小时,即0.46024⨯=分钟∴货车走完全程所花时间为:1小时24分钟,∴货车到达乙地的时间是8∶24,⑤正确;综上:①③④⑤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能够正确理解函数图象的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并能通过图象得到自变量和函数值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9.D解析:D【解析】【分析】把百分位上的数字6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解:48.96≈49.0(精确到十分位).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精确到哪位,就是对它后边的一位进行四舍五入.10.C解析: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关于y轴对称则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点M(﹣3,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属于基础题目,易于掌握.二、填空题11.【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出PA就是P到x轴的距离,即可得出结论.【详解】∵PA⊥x轴,∴PA=|6|=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x轴的距离.掌握点到坐标轴的距离是解解析:6【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出PA就是P到x轴的距离,即可得出结论.【详解】∵PA⊥x轴,∴PA=|6|=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x轴的距离.掌握点到坐标轴的距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x-2≠0,解得x≠2;考点: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析:x 2≠.【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x-2≠0,解得x≠2;考点: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3.1【解析】∵点P (a ,b )在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上,∴b=a+1,∴b-a=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把点P (a ,b )代入一次函数解析:1【解析】∵点P (a ,b )在一次函数y=x +1的图象上,∴b=a+1,∴b -a=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把点P (a ,b )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14.【解析】【分析】设,则,由翻折的性质可知,在Rt△ENC 中,由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求出DN ,连接AN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FN=AN ,然后在Rt△ADN 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N 的长即可.【详解】【解析】【分析】设NC x =,则8DN x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8EN DN x ==-,在Rt △ENC 中,由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求出DN ,连接AN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FN=AN ,然后在Rt △ADN 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N 的长即可.解:如图所示,连接AN ,设NC x =,则8DNx ,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8EN DN x ==-,在Rt ENC 中, 有222EN EC NC =+,()22284x x -=+,解得:3x =,即5DN cm .在Rt 三角形ADN 中, 22228589AN AD ND ,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89FNAN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勾股定理,利用勾股定理的到关于x 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5.(2,-1)【解析】【分析】关于轴对称的点坐标(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相反数)【详解】点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1)故答案为:(2,-1)【点睛】考核知识点:用坐标表示轴对称.解析:(2,-1)【解析】【分析】关于x 轴对称的点坐标(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相反数)【详解】点(2,1)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P'的坐标是(2,-1)故答案为:(2,-1)【点睛】考核知识点: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理解: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是: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16.150【解析】【分析】连接OP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到,再利用四边形的内角和是计算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连接OP ,E ,F 分别为点P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故答案为:1解析:150【解析】【分析】连接OP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到60EOF ∠=︒,,,E EPO F FPO ∠=∠∠=∠再利用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计算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连接OP ,E ,F 分别为点P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EOA POA POB FOB ∴∠=∠∠=∠30EOA FOB POA POB ∴∠+∠=∠+∠=︒60EOF ∴∠=︒,,E EPO F FPO ∴∠=∠∠=∠360E EPO F FPO EOF ∴∠+∠+∠+∠+∠=︒2()300E F ∴∠+∠=︒150E F ∴∠+∠=︒故答案为:150.【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四边形的内角和性质,证得60EOF ∠=︒,,,E EPO F FPO ∠=∠∠=∠解本题的关键.17.40°【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详解】解:∵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80°-100°)=40°故答案为:40°.【点睛解析:40°【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详解】解:∵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00︒ ∴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2(180°-100°)=40° 故答案为:40°.【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掌握等边对等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8.x >﹣1【解析】【分析】先利用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确定P 点坐标,然后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x >﹣1时,直线y=﹣2x 都在直线y=kx+b 的下方,于是可得到不等式kx+b >﹣2x 的解集.【详解】当解析:x >﹣1【解析】【分析】先利用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确定P点坐标,然后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x>﹣1时,直线y=﹣2x都在直线y=kx+b的下方,于是可得到不等式kx+b>﹣2x的解集.【详解】当y=2时,﹣2x=2,x=﹣1,由图象得:不等式kx+b>﹣2x的解集为:x>﹣1,故答案为x>﹣1.【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kx+b的值大于(或小于)﹣2x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2x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19.轴【解析】【分析】两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那么过这两点的直线平行于x轴,两点到y轴的距离均为11,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两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点A(11解析:y轴【解析】【分析】两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那么过这两点的直线平行于x轴,两点到y轴的距离均为11,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两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点A(11,12)与点B(-11,12)关于y轴对称,故答案为:y轴.【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熟知“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的两点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的两点关于y轴对称”是解题的关键.20.50°.【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D=BD,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ABD,然后表示出∠ABC,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可得∠C=∠ABC ,然后根据三解析:50°.【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D=BD ,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ABD ,然后表示出∠ABC ,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可得∠C=∠ABC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MN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AD="BD." ∴∠A=∠ABD.∵∠DBC=15°,∴∠ABC=∠A+15°.∵AB=AC ,∴∠C=∠ABC=∠A+15°.∴∠A+∠A+15°+∠A+15°=180°,解得∠A=50°.故答案为50°.三、解答题21.(1)3245y =-+;(2)应购进A 水果15箱、B 水果15箱能够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为225元【解析】【分析】 (1)根据A 水果总价+B 水果总价=1200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对方程进行整理变形即可得出结论;(2)设利润为W 元,找出利润W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由购进A 水果的数量不得少于B 水果的数量找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出x 的取值范围,再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最值问题.【详解】(1)∵30501200x y∴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为:3245y =-+. (2)设获得的利润为w 元,根据题意得510w x y , ∴240w x =-+∵A 水果的数量不得少于B 水果的数量,∴x y ≥,解得15x ≥.∵10-<,∴w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15x =时,w 最大225=,此时120315155y -⨯==. 即应购进A 水果15箱、B 水果15箱能够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为225元.【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或得出函数关系式或由不等关系得出不等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故做角A的角平分线交BC于点P,P点即为所求.(2)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故作出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交射线AP与点Q,Q点即为所求.【详解】作法:1.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角BAC两边于点M,N.2.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12MN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3.作射线AD,交BC与点P,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2)作法:1.以线段的AC两个端点为圆心,以大于AC一半长度为半径分别在线段两边画相交弧;2得出相交弧的两个交点F、E;3用直尺连接这两个交点,所画得的直线与射线AP交与点Q,如图所示,点Q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根据角平分线和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即可解决问题,能够熟练掌握二者的作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3.(1)75;3.6;4.5;(2)当2 3.6x<≤时,135270y x=-;当3.6 4.5x<≤时,60y x=.【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可知两车2小时候相遇,根据路程和为270千米即可求出乙车的速度,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确定a、b的值;(2)根据图像可知相遇后图像分为两段,将相遇后点的坐标和分段处以及到达B地后的坐标分别表示出来,然后运用待定系数法解决即可;【详解】解:(1)乙车的速度为:(270-60×2)÷2=75(千米/时);a=270÷75=3.6,b=270÷60=4.5故答案为:75;3.6;4.5;(2)60×3.6=216(千米),如图,可得(2,0)M,(3.6,216)N,(4.5,270)Q.设当2 3.6x<≤时的解析式为11y k x b=+,1111203.6216k bk b+=⎧⎨+=⎩,解得11135270kb=⎧⎨=-⎩∴当2 3.6x<≤时,135270y x=-,设当3.6 4.5x<≤时的解析式为22y k x b=+,则22223.62164.5270k bk b+=⎧⎨+=⎩,解得2260kb=⎧⎨=⎩,当3.6 4.5x<≤时,60y x=.【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段函数实际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读懂函数图像,从函数图像中找到相关的量,能够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24.见解析【解析】【分析】利用“角角边”证明△ABE 和△DCE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E=CE ,然后利用等边对等角证明即可.【详解】证明:在△ABE 和△DCE 中,12AEB DEC AB DC ∠=∠⎧⎪∠=∠⎨⎪=⎩,∴△ABE ≌△DCE (AAS ),∴BE=CE ,∴∠EBC=∠EC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5.(1)60;(2)14h ;(3)点E 代表的实际意义是在行驶143h 时,客车和货车相遇,相遇时两车离C 站的距离为80km .【解析】【分析】(1)由图象可知客车6小时行驶的路程是360km ,从而可以求得客车的速度;(2)由图象可以得到货车行驶的总的路程,前2h 行驶的路程是60km ,从而可以起求得货车由B 地行驶至A 地所用的时间;(3)根据图象利用待定系数法分别求得EF 和DP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然后联立方程组即可求得点E 的坐标,根据题意可以得到点E 代表的实际意义.【详解】解:(1)由图象可得,客车的速度是:360÷6=60(km/h ),故答案为:60;(2)由图象可得,货车由B 地到A 地的所用的时间是:(60+360)÷(60÷2)=14(h ),即货车由B 地到A 地的所用的时间是14h ;(3)设客车由A 到C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 , 则36060b k b =⎧⎨+=⎩,得60360k b =-⎧⎨=⎩, 即客车由A 到C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60x+360;根据(2)知点P 的坐标为(14,360),设货车由C 到A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mx+n , 则2014360m n m n +=⎧⎨+=⎩,得3060m n =⎧⎨=-⎩, 即货车由C 到A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30x-60;∴603603060y x y x =-+⎧⎨=-⎩,得14380x y ⎧=⎪⎨⎪=⎩, ∴点E 的坐标为(143,80), 故点E 代表的实际意义是在行驶143h 时,客车和货车相遇,相遇时两车离C 站的距离为80km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然后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四、压轴题26.(1)(1,-4);(2)证明见解析;(3)()135,1,0APB P ︒∠= 【解析】【分析】(1)作CH ⊥y 轴于H ,证明△ABO ≌△BCH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H=OA=3,CH=OB=1,求出OH ,得到C 点坐标;(2)证明△PBA ≌△QB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PA=CQ ;(3)根据C 、P ,Q 三点共线,得到∠BQC=135°,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PA=∠BQC=135°,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P ,得到P 点坐标.【详解】解:(1)作CH ⊥y 轴于H ,则∠BCH+∠CBH=90°,因为AB BC ⊥,所以.∠ABO+∠CBH=90°,所以∠ABO=∠BCH ,在△ABO 和△BCH 中,ABO BCH AOB BHC AB BC ∠=∠⎧⎪∠=∠⎨⎪=⎩ABO BCH ∴∆≅∆:BH=OA=3,CH=OB=1,:OH=OB+BH=4,所以C 点的坐标为(1,-4);(2)因为∠PBQ=∠ABC=90°,,PBQ ABQ ABC ABQ PBA QBC ∴∠-=∠-∠∴∠=∠在△PBA 和△QBC 中,BP BQ PBA QBC BA BC =⎧⎪∠=∠⎨⎪=⎩PBA QBC ∴∆≅∆:.PA=CQ ;(3) ()135,1,0APB P ︒∠= BP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BQP=45°,当C 、P ,Q 三点共线时,∠BQC=135°,由(2)可知,PBA QBC ∴∆≅∆;所以∠BPA=∠BQC=135°,所以∠OPB=45°,所以.OP=OB=1,所以P 点坐标为(1,0)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7.(1)y =34-x +3;(2)y =34x -3,y =-kx -b ;(3)存在,4,(8,3) 【解析】【分析】(1)利用4AB =,3BC =,找出A 、C 两点的坐标,设直线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C 的解析式;(2)由直线AC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为CD 可知点D 的坐标,设直线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CD 的解析式,对比AC 的解析式进而写出直线y kx b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的解析式;(3)先判断||PA PB -存在最大值,在P 、A 、B 三点不共线时,P 点在运动过程中,与A 、B 两点组成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得出结论在P 、A 、B 三点共线时,此时||PA PB -最大,y p = y A =3,求出P 点的纵坐标,最后根据点P 在直线CD 上,将P 点的纵坐标代入直线方程可得横坐标,从而求出P 点坐标.【详解】解:(1)在矩形ABCD 中,OC =AB =4,OA =BC =3,故A (0,3),C (4,0),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kx +b (k ≠0,k 、b 为常数),点A 、C 在直线AC 上,把A 、C 两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可得:340b k b =⎧⎨+=⎩解得:343k b ⎧=-⎪⎨⎪=⎩, 所以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34-x +3. (2)由直线AC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为CD 可知:点D 的坐标为:(0,-3),设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mx +n (m ≠0,m 、n 为常数),点C 、D 在直线CD 上,把C 、D 两点的坐标带入解析式可得:-340n m n =⎧⎨+=⎩解得:343m n ⎧=⎪⎨⎪=-⎩, 所以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34x -3, 故猜想直线y kx b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的解析式为:y =-kx -b .(3)点P 在运动过程中,||PA PB -存在最大值,由题意可知:如图,延长AB 与直线CD 交点即为点P ,此时||PA PB -最大,其他位置均有||PA PB -<AB (P 点在运动过程中,与A 、B 两点组成任意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此时,||PA PB -= AB =4,y p = y A =3,点P 在直线CD 上,将P 点的纵坐标代入直线方程可得:34x -3=3, x =8,故P 点坐标为(8,3),||PA PB -的最大值为x p -x B =8-4=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解析式及类比推理能力,掌握任意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28.(1)证明见解析;(2)①②③;(3)∠A +∠C =180°.【解析】【分析】(1)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出∠BAD=∠CAE,即可得出结论;(2)同(1)的方法判断出△ABD≌△ACE,得出BD=CE,再利用对顶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判断出∠BOC=60°,再判断出△BCF≌△ACO,得出∠AOC=120°,进而得出∠AOE=60°,再判断出BF<CF,进而判断出∠OBC>30°,即可得出结论;(3)先判断出△BDP是等边三角形,得出BD=BP,∠DBP=60°,进而判断出△ABD≌△CBP (SAS),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证明:∵∠BAC=∠DAE,∴∠BAC+∠CAD=∠DAE+∠CAD,∴∠BAD=∠CAE,在△ABD和△ACE中,AB ACBAD CAEAD AE⎧⎪∠∠⎨⎪⎩===,∴△ABD≌△ACE;(2)如图2,∵△ABC和△ADE是等边三角形,∴AB=AC,AD=AE,∠BAC=∠DAE=60°,∴∠BAD=∠CAE,在△ABD和△ACE中,AB ACBAD CAEAD AE⎧⎪∠∠⎨⎪⎩===,∴△ABD≌△ACE,∴BD=CE,①正确,∠ADB=∠AEC,记AD与CE的交点为G,∵∠AGE=∠DGO,∴180°-∠ADB-∠DGO=180°-∠AEC-∠AGE,∴∠DOE=∠DAE=60°,∴∠BOC=60°,②正确,在OB上取一点F,使OF=OC,∴△OCF是等边三角形,∴CF=OC,∠OFC=∠OCF=60°=∠ACB,∴∠BCF=∠ACO,∵AB=AC,∴△BCF≌△ACO(SAS),∴∠AOC=∠BFC=180°-∠OFC=120°,∴∠AOE=180°-∠AOC=60°,③正确,连接AF,要使OC=OE,则有OC=12 CE,∵BD=CE,∴CF=OF=12 BD,∴OF=BF+OD,∴BF<CF,∴∠OBC>∠BCF,∵∠OBC+∠BCF=∠OFC=60°,∴∠OBC>30°,而没办法判断∠OBC大于30度,所以,④不一定正确,即:正确的有①②③,故答案为①②③;(3)如图3,延长DC至P,使DP=DB,∵∠BDC=60°,∴△BDP是等边三角形,∴BD=BP,∠DBP=60°,∵∠BAC=60°=∠DBP,∴∠ABD=∠CBP,∵AB=CB,∴△ABD≌△CBP(SAS),∴∠BCP=∠A,∵∠BCD+∠BCP=180°,∴∠A+∠BCD=180°.【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综合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构造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9.(1)y=﹣2x+6;(2)点P(m﹣6,2m﹣6);(3)y=﹣x+3 2【解析】【分析】(1)先求出点A,点B坐标,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点C坐标,由待定系数法可求直线BC的解析式;(2)证明△PGA≌△QHC(AAS),则PG=HQ=2m﹣6,故点P的纵坐标为:2m﹣6,而点P在直线AB上,即可求解;(3)由“SSS”可证△APM≌△CQM,△ABM≌△CBM,可得∠PAM=∠MCQ,∠BQM=∠APM=45°,∠BAM=∠BCM,由“AAS”可证△APE≌△MAO,可得AE=OM,PE=AO=3,可求m的值,进而可得点P,点Q的坐标,即可求直线PQ的解析式.【详解】(1)∵直线y=2x+6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点B(0,6),点A(﹣3,0),∴AO=3,BO=6,∵AB=BC,BO⊥AC,∴AO=CO=3,∴点C(3,0),设直线BC解析式为:y=kx+b,则036k bb=+⎧⎨=⎩,解得:26kb=-⎧⎨=⎩,∴直线BC解析式为:y=﹣2x+6;(2)如图1,过点P作PG⊥AC于点G,过点Q作HQ⊥AC于点H,∵点Q横坐标为m,∴点Q(m,﹣2m+6),∵AB=CB,∴∠BAC=∠BCA=∠HCQ,又∵∠PGA=∠QHC=90°,AP=CQ,∴△PGA≌△QHC(AAS),∴PG=HQ=2m﹣6,∴点P的纵坐标为:2m﹣6,∵直线AB的表达式为:y=2x+6,。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数学试题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数学试题一、选择题1.在3π-,3127-,7,227-,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2x +1)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已知a >0,b <0,那么点P(a ,b)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下列四组线段a 、b 、c ,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a =,5b =,6c = B .3a =,4b =,5c = C .2a =,3b =,4c =D .1a =,2b =,3c =5.已知点(,21)P a a -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 的值为( ) A .1-B .0C .1D .26.对于函数y =2x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的图象过点(1,0) B .y 值随着x 值增大而减小 C .它的图象经过第二象限 D .当x >1时,y >0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a 2﹣a=a B .a 2•a 3=a 6 C .a 9÷a 3=a 3 D .(a 3)2=a 6 8.下列一次函数中,y 随x 增大而增大的是( )A .y=﹣3xB .y=x ﹣2C .y=﹣2x+3D .y=3﹣x9.下列以a 、b 、c 为边的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 =4,b =5,c =6B .a =5,b =6,c =8C .a =12,b =13,c =5D .a =1,b =1,c =310.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12B .0.5C .5 D .12二、填空题11.如图,在ABC ∆中,90ACB ∠=︒,点D 为AB 中点,若4AB =,则CD =_______________.1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0cm ,5cm ,则周长为__________cm .13.已知113-=a b ,则分式232a ab b a ab b+-=--__________. 14.点(2,1)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P'的坐标是__________.15.若171a +=,则352020a a -+=__________. 16.如果点P 在第二象限内,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 的坐标为______.17.若直线y x m =+与直线24y x =-+的交点在y 轴上,则m =_______.18.已知一次函数y =mx -3的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x 0,0),且2≤x 0≤3,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9.小明体重约为62.36千克,如果精确到0.1千克,其结果为____千克.20.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 (3,0)、B (4,1)到一次函数y =kx +4(k ≠0)图象的距离相等,则k 的值为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矩形ABCD 中,AB =12,BC =8,过对角线BD 中点O 的直线分别交AB ,CD 边于点E ,F .(1)求证: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 (2)当四边形BEDF 是菱形时,求EF 的长.22.某天早上爸爸骑车从家送小明去上学.途中小明发现忘带作业本,于是他立即下车,下车后的小明匀速步行继续赶往学校,同时爸爸加快骑车速度,按原路匀速返回家中取作业本(拿作业本的时间忽略不计),紧接着以返回时的速度追赶小明.最后两人同时达到学校. 如图是小明离家的距离()ym 与所用时间()min x 的函数图像.请结合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家与学校距离为______m ,小明步行的速度为______/min m ; (2)求线段AB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3)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爸爸离家的距离()ym 与所用时间()min x 的关系的图像.(标注..相关数据....) 23.已知一次函数y =kx +3的图象经过点(1,4).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关于x 的不等式kx +3≤6的解集.24.(1)计算:203(12)125(39)(45)(45);π--+---+⨯- (2)求x 的值:23(3)27.x +=25.如图,点D 是△ABC 内部的一点,BD=CD ,过点D 作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且BE=CF .求证:AB=AC .四、压轴题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34x+m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B 、A .其中B 点坐标为(12,0),直线y =38x 与直线AB 相交于点C .(1)求点A 的坐标. (2)求△BOC 的面积.(3)点D 为直线AB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D 作y 轴的平行线DE ,DE 与直线OC 交于点E (点D 与点E 不重合).设点D 的横坐标为t ,线段DE 长度为d . ①求d 与t 的函数解析式(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②当动点D 在线段AC 上运动时,以DE 为边在DE 的左侧作正方形DEPQ ,若以点H (12,t )、G (1,t )为端点的线段与正方形DEPQ 的边只有一个交点时,请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27.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的坐标(3,2)-,过A 点作AB x ⊥轴,垂足为点B ,过点(2,0)C 作直线l x ⊥轴,点P 从点B 出发在x 轴上沿着轴的正方向运动.(1)当点P 运动到点O 处,过点P 作AP 的垂线交直线l 于点D ,证明AP DP =,并求此时点D 的坐标;(2)点Q 是直线l 上的动点,问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P C Q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ABP ∆全等,若存在求点P 的坐标以及此时对应的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8.(阅读材科)小明同学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两个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如果具有公共的项角的顶点,并把它们的底角顶点连接起来则形成一组全等的三角形,小明把具有这个规律的图形称为“手拉手”图形.如图1,在“手拉手”图形中,小明发现若∠BAC =∠DAE ,AB =AC ,AD =AE ,则△ABD ≌△ACE . (材料理解)(1)在图1中证明小明的发现.(深入探究)(2)如图2,△ABC 和△AED 是等边三角形,连接BD ,EC 交于点O ,连接AO ,下列结论:①BD =EC ;②∠BOC =60°;③∠AOE =60°;④EO =CO ,其中正确的有 .(将所有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延伸应用)(3)如图3,AB =BC ,∠ABC =∠BDC =60°,试探究∠A 与∠C 的数量关系.29.已知在△ABC 中,AB =AC ,射线BM 、BN 在∠ABC内部,分别交线段AC 于点G 、H . (1)如图1,若∠ABC =60°,∠MBN =30°,作AE ⊥BN 于点D ,分别交BC 、BM 于点E 、F .①求证:∠1=∠2;②如图2,若BF =2AF ,连接CF ,求证:BF ⊥CF ;(2)如图3,点E 为BC 上一点,AE 交BM 于点F ,连接CF ,若∠BFE =∠BAC =2∠CFE ,求ABF ACFS S的值.30.直角三角形ABC 中,90ACB ∠=︒,直线l 过点C .(1)当AC BC =时,如图1,分别过点A 和B 作AD ⊥直线l 于点D ,BE ⊥直线l 于点E ,ACD 与CBE △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2)当8AC cm =,6BC cm =时,如图2,点B 与点F 关于直线l 对称,连接BF CF 、,点M 是AC 上一点,点N 是CF 上一点,分别过点M N 、作MD ⊥直线l 于点D ,NE ⊥直线l 于点E ,点M 从A 点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沿A C →路径运动,终点为C ,点N 从点F 出发,以每秒3cm 的速度沿F C B C F →→→→路径运动,终点为F ,点,M N 同时开始运动,各自达到相应的终点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CM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t 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 解:3π-,7是无理数,3127-=1-3 ,227-可以化成分数,不是无理数.故选 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熟记带根号的开不尽方的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是无理数.2.B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20,2x +10,∴点P (-2,2x +1)在第二象限,故选B.3.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0,b<0和第四象限内的坐标符号特点可确定p在第四象限.∵a>0,b<0,∴点P(a,b)在第四象限,故选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4.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依次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即可得答案.【详解】解:A.因为42+52≠62,所以不能围成直角三角形,此选项错误;B.因为32+42=52,所以能围成直角三角形,此选项正确;C. 因为22+32≠42,所以不能围成直角三角形,此选项错误;D. 因为12+2≠32,所以不能围成直角三角形,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能依据这一定理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5.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点P(a,2a-1)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a=2a-1,解得a=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熟记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是解题的关键.6.D解析:D【解析】,错误.画函数的图象,选项A,点(1,0)代入函数,01由图可知,B,C错误,D,正确. 选D.7.D解析:D【解析】【详解】A、a2-a,不能合并,故A错误;B、a2•a3=a5,故B错误;C、a9÷a3=a6,故C错误;D、(a3)2=a6,故D正确,故选D.8.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A、∵一次函数y=﹣3x中,k=﹣3<0,∴此函数中y随x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错误;B、∵正比例函数y=x﹣2中,k=1>0,∴此函数中y随x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正确;C、∵正比例函数y=﹣2x+3中,k=﹣2<0,∴此函数中y随x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错误;D、正比例函数y=3﹣x中,k=﹣1<0,∴此函数中y随x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即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函数从左到右上升;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函数从左到右下降.9.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符合a2+b2=c2即可.【详解】解:A、因为42+52=41≠62,所以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B、因为52+62≠82,所以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C、因为122+52=132,所以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D、因为12+12≠)2,所以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10.C解析:C【解析】,被开方数含分母,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错误;2C.,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正确;2D.故选C.二、填空题11.【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CD.【详解】∵D是AB的中点,∴CDAB=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是运用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CD.【详解】∵D是AB的中点,∴CD12AB=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是运用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12.【解析】【分析】此题有两种可能:10厘米的边长做腰或5厘米的边长做腰进行分类讨论,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从而求解.【详解】解:①以10cm为腰时,三角形周长为10+10+5=25cm;②以5解析:25cm【解析】【分析】此题有两种可能:10厘米的边长做腰或5厘米的边长做腰进行分类讨论,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从而求解.【详解】解:①以10cm为腰时,三角形周长为10+10+5=25cm;②以5cm为腰,因为5+5=10,不符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此情况不成立;故答案为:25cm.【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3.【解析】【分析】首先把两边同时乘以,可得,进而可得,然后再利用代入法求值即可.【详解】解:∵,∴ ,∴,∴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化简求值,关键是掌握代入求值时, 解析:34【解析】【分析】 首先把113-=a b两边同时乘以ab ,可得3b a ab -= ,进而可得3a b ab -=-,然后再利用代入法求值即可.【详解】 解:∵113-=a b, ∴3b a ab -= ,∴3a b ab -=-, ∴2323263334a b ab a ab b ab ab a ab b a b ab ab ab 故答案为:34【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化简求值,关键是掌握代入求值时,有直接代入法,整体代入法等常用方法.14.(2,-1)【解析】【分析】关于轴对称的点坐标(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相反数)【详解】点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1)故答案为:(2,-1)【点睛】考核知识点:用坐标表示轴对称.解析:(2,-1)【解析】【分析】关于x 轴对称的点坐标(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相反数)【详解】点(2,1)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P'的坐标是(2,-1)故答案为:(2,-1)【点睛】考核知识点: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理解: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是: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15.2024【解析】【分析】,代入a 值,根据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4+2020=2024故答案为:2024【点睛】考核知识点:二次根式运算.掌握运算法则,运用乘法公解析:2024【解析】【分析】352020a a -+=()252020a a -+,代入a 值,根据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352020a a -+=()2211520205202022a a ⎡⎤⎛⎫⎢⎥-+=⨯-+ ⎪ ⎪⎢⎥⎝⎭⎣⎦=52020⎤+⎥⎣⎦=2020 =4+2020=2024故答案为:2024【点睛】 考核知识点:二次根式运算.掌握运算法则,运用乘法公式是关键.16.【解析】试题分析:由点P 在第二象限内,可知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又因为点P 到x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可知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4,所以点P 的坐标为(-3,4).考点:象限内点的坐标解析:()3,4-【解析】试题分析:由点P 在第二象限内,可知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又因为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可知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4,所以点P 的坐标为(-3,4). 考点: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17.4【解析】【分析】先求出直线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4),然后根据两直线相交的问题,把(0,4)代入即可求出m 的值.【详解】解:当x=0时,=4,则直线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4),把(解析:4【解析】【分析】先求出直线24y x =-+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4),然后根据两直线相交的问题,把(0,4)代入y x m =+即可求出m 的值.【详解】解:当x=0时,24y x =-+=4,则直线24y x =-+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4), 把(0,4)代入y x m =+得m=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的问题: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就是由这两条直线相对应的一次函数表达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若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关系,那么他们的自变量系数相同,即k 值相同.18.1≤m≤【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求得x0,结合已知2≤x0≤3,即可求得m 的取值范围.【详解】当时,,∴,当时,,,当时,,,m 的取值范围为:1≤m≤故答案为:1≤m≤【点睛】解析:1≤m ≤32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求得x 0,结合已知2≤x 0≤3,即可求得m 的取值范围.【详解】当0y =时,3x m =, ∴03x m=, 当03x =时,33m=,1m =, 当02x =时,32m =,32m =, m 的取值范围为:1≤m ≤32 故答案为:1≤m ≤32【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以及不等式的求法,根据与x 轴的交点横坐标的范围求得m 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19.4.【解析】【分析】把百分位上的数字6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详解】62.36千克精确到0.1千克为62.4千克.故答案为:62.4.【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解析:4.【解析】【分析】把百分位上的数字6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详解】62.36千克精确到0.1千克为62.4千克.故答案为:62.4.【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20.k =±1.【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y=kx+4(k≠0)图象一定过点(0,4),点A(3,0)、B(4,1)到一次函数y=kx+4(k≠0)图象的距离相等,可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解答,即,①当 解析:k =±1.【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y =kx +4(k ≠0)图象一定过点(0,4),点A (3,0)、B (4,1)到一次函数y =kx +4(k ≠0)图象的距离相等,可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解答,即,①当直线y =kx +4(k ≠0)与直线AB 平行时,②当直线y =kx +4(k ≠0)与直线AB 不平行时分别进行解答即可.【详解】一次函数y =kx +4(k ≠0)图象一定过(0,4)点,①当直线y =kx +4(k ≠0)与直线AB 平行时,如图1,设直线AB 的关系式为y =kx +b ,把A (3,0),B (4,1)代入得,3041k b k b +=⎧⎨+=⎩,解得,k =1,b =﹣3, ∴一次函数y =kx +4(k ≠0)中的k =1;②当直线y =kx +4(k ≠0)与直线AB 不平行时,如图2,根据题意,直线y =kx +4(k ≠0)垂直平分线段AB ,此时一定经过点C ,∴点C 的坐标为(4,0),代入得,4k +4=0,解得,k =﹣1,因此,k =1或k =﹣1.故答案为:k =±1.【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两条平行直线的k 值相等和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见解析;(2813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ABCD 的性质,判定△BOE ≌△DOF (ASA ),得出四边形BEDF 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进而得出结论;(2)在Rt △ADE 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DE ,由勾股定理求出BD ,得出OD ,再由勾股定理求出EO ,即可得出EF 的长.【详解】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矩形,O 是BD 的中点,∴∠A=90°,AD=BC=4,AB ∥DC ,OB=OD ,∴∠OBE=∠ODF ,在△BOE 和△DOF 中, ,,,OBE ODF OB OD BOE DOF ∠∠⎧⎪⎨⎪∠∠⎩=== ∴△BOE ≌△DOF (ASA ),∴EO=FO ,∴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2)∵四边形BEDF 为菱形,∴BE=DE DB ⊥EF ,又∵AB=12,BC=8,设BE=DE=x ,则AE=12-x ,在Rt △ADE 中,82+(12-x )2=x 2,∴x =263.又BD =∴DO =12BD =∴OE .∴EF=2OE=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的关键.22.(1)2500,100;(2)100500y x =+;(3)见解析【解析】【分析】(1)看图得到小明家与学校距离为2500米,小明步行路程为(2500-1000)米,步行时间为(20-5)分,从而求出小明的步行速度;(2)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3)由题意分析,爸爸在点(5,1000)处返回家中,再至爸爸到达学校共用时15分,行驶2500+1000=3500米,所以可以求出此时爸爸的速度为3500700153=米/分,然后求出爸爸返回家中时间为70030100037÷=分,所以爸爸于开始出发后的3065577+=分到达家中,从而画出爸爸离家的距离()ym 与所用时间()min x 的关系的图像.【详解】 解:(1)有图可知:小明家与学校距离为2500米,小明步行路程为(2500-1000)米,步行时间为(20-5)分 ∴小明的步行速度为25001000100205-=-米/分 故答案为:2500;100 (2)设AB 的表达式为y kx b =+,将A 、B 分别代入AB 的表达式得到51000202500k b k b +=⎧⎨+=⎩,解得100500k b =⎧⎨=⎩. ∴表达式100500y x =+.(3)由题意,爸爸在点(5,1000)处返回家中,∵最后两人同时达到学校所以爸爸从开始返回家中至到达学校共用时15分,行驶2500+1000=3500米,所以此时爸爸的速度为3500700153=米/分,爸爸返回家中时间为70030100037÷=分, 所以爸爸于开始出发后的3065577+=分到达家中 即函数图像过点(657,0)(20,2500) 如图:【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理清图中每个关键点的实际含义,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3.(1)y =x +3;(2)x ≤3.【解析】试题分析:()1把14x y ==,代入3y kx =+, 求出k 的值是多少,即可求出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首先把()1中求出的k 的值代入36kx +≤,然后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求出关于x 的不等式36kx +≤,的解集即可.试题解析:(1)∵一次函数y =kx +3的图象经过点(1,4),∴ 4=k +3,∴ k =1,∴ 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 =x +3.(2)∵ k =1,∴ x +3≤6,∴ x ≤3,即关于x 的不等式kx +3≤6的解集是:x ≤3.24.(1)422--2)120,6x x ==-【解析】【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混合的运算、立方根、以及零指数幂的法则计算即可(2)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即可【详解】解:(1)原式=32251165422-+--+=--;(2)23(3)27.x +=2(3)9.x +=3 3.x +=±120,6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5.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欲证明AB =AC ,只要证明∠ABC =∠ACB 即可,根据“HL ”证明Rt △BDE ≌Rt △CDF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EBD =∠FCD ,再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DBC =∠DCB ,从而可证∠ABC =∠ACB .【详解】∵DE ⊥AB ,DF ⊥AC ,∴∠BED=∠CFD=90°.在Rt △BDE 和Rt △CDF 中,∴Rt △BDE ≌Rt △CDF (HL ),∴∠EBD=∠FCD ,∵BD=CD ,∴∠DBC=∠DCB ,∴∠DBC+∠EBD=∠DCB+∠FCD ,即∠ABC=∠ACB ,∴AB=AC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四、压轴题26.(1)点A 坐标为(0,9);(2)△BOC 的面积=18;(3)①当t <8时,d =﹣98t+9,当t >8时,d =98t ﹣9;②12≤t≤1或7617≤t≤8017. 【解析】【分析】(1)将点B 坐标代入解析式可求直线AB 解析式,即可求点A 坐标;(2)联立方程组可求点C坐标,即可求解;(3)由题意列出不等式组,可求解.【详解】解:(1)∵直线y=﹣34x+m与y轴交于点B(12,0),∴0=﹣34×12+m,∴m=9,∴直线AB的解析式为:y=﹣34x+9,当x=0时,y=9,∴点A坐标为(0,9);(2)由题意可得:38394y xy x⎧=⎪⎪⎨⎪=+⎪⎩,解得:83 xy=⎧⎨=⎩,∴点C(8,3),∴△BOC的面积=12×12×3=18;(3)①如图,∵点D的横坐标为t,∴点D(t,﹣34t+9),点E(t,38t),当t<8时,d=﹣34t+9﹣38t=﹣98t+9,当t>8时,d=38t+34t﹣9=98t﹣9;②∵以点H (12,t )、G (1,t )为端点的线段与正方形DEPQ 的边只有一个交点, ∴12≤t≤1或919829918t t t t ⎧-+≤-⎪⎪⎨⎪-+≥-⎪⎩, ∴12≤t≤1或7617≤t≤8017. 【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不等式组的应用,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27.(1)证明见解析;(2,3)D ;(2)存在,(0,0)P ,(2,3)Q 或(0,0)P ,(2,3)Q -或(4,0)P ,(2,7)Q 或(4,0)P ,(2,7)Q -或1(,0)2P -,(2,2)Q -或1(,0)2P -,(2,2)Q -.【解析】【分析】(1)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 证得△ABP ≌△PCD ,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证得AP =DP ,DC =PB =3,易得点D 的坐标;(2)设P (a ,0),Q (2,b ).需要分类讨论:①AB =PC ,BP =CQ ;②AB =CQ ,BP =PC .结合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a 、b 的值,得解.【详解】(1)AP PD ⊥90APB DPC ∴∠+∠=AB x ⊥轴90A APB ∴∠+∠=A DPC ∴∠=∠在ABP ∆和PCD ∆中A DPC AB PCABP PCD ∠=∠⎧⎪=⎨⎪∠=∠⎩()ABP PCD ASA ∴∆≅∆AP DP ∴=,3DC PB ==(2,3)D ∴(2)设(,0)P a ,(2,)Q b①AB PC =,BP CQ =223a a b ⎧-=⎪⎨+=⎪⎩,解得03a b =⎧⎨=±⎩或47a b =⎧⎨=±⎩ (0,0)P ∴,(2,3)Q 或(0,0)P ,(2,3)Q -或(4,0)P ,(2,7)Q 或(4,0)P ,(2,7)Q - ②AB CQ =,BP PC =,322a a b +=-⎧⎨=⎩,解得122a b ⎧=⎪⎨⎪=±⎩ 1(,0)2P ∴-,(2,2)Q -或1(,0)2P -,(2,2)Q - 综上:(0,0)P ,(2,3)Q 或(0,0)P ,(2,3)Q -或(4,0)P ,(2,7)Q 或(4,0)P ,(2,7)Q -或1(,0)2P -,(2,2)Q -或1(,0)2P -,(2,2)Q - 【点睛】 考查了三角形综合题.涉及到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一元一次绝对值方程组的解法等知识点.解答(2)题时,由于没有指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角),所以需要分类讨论,以防漏解.28.(1)证明见解析;(2)①②③;(3)∠A +∠C =180°.【解析】【分析】(1)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出∠BAD=∠CAE ,即可得出结论;(2)同(1)的方法判断出△ABD ≌△ACE ,得出BD=CE ,再利用对顶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判断出∠BOC=60°,再判断出△BCF ≌△ACO ,得出∠AOC=120°,进而得出∠AOE=60°,再判断出BF <CF ,进而判断出∠OBC >30°,即可得出结论;(3)先判断出△BDP 是等边三角形,得出BD=BP ,∠DBP=60°,进而判断出△ABD ≌△CBP (SAS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证明:∵∠BAC=∠DAE ,∴∠BAC+∠CAD=∠DAE+∠CAD ,∴∠BAD=∠CAE ,在△ABD 和△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 , ∴△ABD ≌△ACE ;(2)如图2,∵△ABC 和△ADE 是等边三角形,∴AB=AC ,AD=AE ,∠BAC=∠DAE=60°,∴∠BAD=∠CAE ,在△ABD 和△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 , ∴△ABD ≌△ACE ,∴BD=CE ,①正确,∠ADB=∠AEC ,记AD 与CE 的交点为G ,∵∠AGE=∠DGO ,∴180°-∠ADB-∠DGO=180°-∠AEC-∠AGE ,∴∠DOE=∠DAE=60°,∴∠BOC=60°,②正确,在OB 上取一点F ,使OF=OC ,∴△OCF 是等边三角形,∴CF=OC ,∠OFC=∠OCF=60°=∠ACB ,∴∠BCF=∠ACO ,∵AB=AC ,∴△BCF ≌△ACO (SAS ),∴∠AOC=∠BFC=180°-∠OFC=120°,∴∠AOE=180°-∠AOC=60°,③正确,连接AF ,要使OC=OE ,则有OC=12CE , ∵BD=CE , ∴CF=OF=12BD , ∴OF=BF+OD ,∴BF <CF , ∴∠OBC >∠BCF ,∵∠OBC+∠BCF=∠OFC=60°,∴∠OBC>30°,而没办法判断∠OBC大于30度,所以,④不一定正确,即:正确的有①②③,故答案为①②③;(3)如图3,延长DC至P,使DP=DB,∵∠BDC=60°,∴△BDP是等边三角形,∴BD=BP,∠DBP=60°,∵∠BAC=60°=∠DBP,∴∠ABD=∠CBP,∵AB=CB,∴△ABD≌△CBP(SAS),∴∠BCP=∠A,∵∠BCD+∠BCP=180°,∴∠A+∠BCD=180°.【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综合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构造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9.(1)①见解析;②见解析;(2)2【解析】【分析】(1)①只要证明∠2+∠BAF=∠1+∠BAF=60°即可解决问题;②只要证明△BFC≌△ADB,即可推出∠BFC=∠ADB=90°;(2)在BF上截取BK=AF,连接AK.只要证明△ABK≌CAF,可得S△ABK=S△AFC,再证明AF=FK=BK,可得S△ABK=S△AFK,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①证明:如图1中,∵AB=AC,∠ABC=60°∴△ABC是等边三角形,∴∠BAC=60°,∵AD⊥BN,∴∠ADB=90°,∵∠MBN=30°,∠BFD=60°=∠1+∠BAF=∠2+∠BAF,∴∠1=∠2②证明:如图2中,在Rt△BFD中,∵∠FBD=30°,∴BF=2DF,∵BF=2AF,∴BF=AD,∵∠BAE=∠FBC,AB=BC,∴△BFC≌△ADB,∴∠BFC=∠ADB=90°,∴BF⊥CF(2)在BF上截取BK=AF,连接AK.∵∠BFE=∠2+∠BAF,∠CFE=∠4+∠1,∴∠CFB =∠2+∠4+∠BAC ,∵∠BFE =∠BAC =2∠EFC ,∴∠1+∠4=∠2+∠4∴∠1=∠2,∵AB =AC ,∴△ABK ≌CAF ,∴∠3=∠4,S △ABK =S △AFC ,∵∠1+∠3=∠2+∠3=∠CFE =∠AKB ,∠BAC =2∠CEF ,∴∠KAF =∠1+∠3=∠AKF ,∴AF =FK =BK ,∴S △ABK =S △AFK , ∴ABF AFCS 2S ∆∆=.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30度角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30.(1)全等,理由见解析;(2)t=3.5秒或5秒【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DAC=∠ECB ,利用AAS 定理证明△ACD ≌△CBE ;(2)分点F 沿C→B 路径运动和点F 沿B→C 路径运动两种情况,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列出算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ACD 与△CBE 全等.理由如下:∵AD ⊥直线l ,∴∠DAC+∠ACD=90°,∵∠ACB=90°,∴∠BCE+∠ACD=90°,∴∠DAC=∠ECB ,在△ACD 和△CBE 中,ADC CEB DAC ECB CA CB ∠=∠⎧⎪∠=∠⎨⎪=⎩,∴△ACD ≌△CBE (AAS );(2)由题意得,AM=t ,FN=3t ,则CM=8-t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CF=CB=6,∴CN=6-3t ,点N 在BC 上时,△CM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当点N沿C→B路径运动时,由题意得,8-t=3t-6,解得,t=3.5,当点N沿B→C路径运动时,由题意得,8-t=18-3t,解得,t=5,综上所述,当t=3.5秒或5秒时,△C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数学试题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数学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 ∆中,31C ∠=︒,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如果DE 垂直平分BC ,那么A ∠的度数为( )A .31︒B .62︒C .87︒D .9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A .()23-,B .()23,C .()23--,D .()23-, 3.如图,在ABC ∆中,90C ∠=︒,2AC =,点D 在BC 上,5AD =,ADC 2B ∠=∠,则BC 的长为( )A 51B 51C 31D 31 4.已知a >0,b <0,那么点P(a ,b)在(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5.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x =-与34y x =-的图像交于点P ,则点P 的坐标为( )A .(1,1)-B .(1,1)-C .(2,2)-D .(2,2)- 6.若分式12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A .1 B .2- C .1- D .27.下列各式中,属于分式的是( )A .x ﹣1B .2mC .3bD .34(x+y ) 8.若3n +3n +3n =19,则n =( ) A .﹣3 B .﹣2 C .﹣1 D .09.小明体重为 48.96 kg ,这个数精确到十分位的近似值为( )A .48 kgB .48.9 kgC .49 kgD .49.0 kg10.某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为1.96cm ,用四舍五人法将1.96精确到0.1的近似值为( )A.2 B.1.9 C.2.0 D.1.90二、填空题11.已知直线l1:y=x+a与直线l2:y=2x+b交于点P(m,4),则代数式a﹣12b的值为___.12.如图,△ABC的顶点都在正方形网格格点上,点A的坐标为(-1,4).将△ABC沿y 轴翻折到第一象限,则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_____.1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D=4,连接BD,BD⊥CD,∠ADB=∠C.若P是BC边上一动点,则DP长的最小值为.14.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0゜,则其顶角的度数为_____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直线y=-2x+3沿y轴向上平移两个单位后,得到的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3)和(3,0),点C是y 轴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C、BC,则△ABC周长的最小值是_____.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1,3),点B的坐标为(2,-1),点C在同一坐标平面中,且△ABC是以AB为底的等腰三角形,若点C的坐标是(x,y),则x、y之间的关系为y=______(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18.比较大小:5-_______6-.19.如图,△ABC 中,BD 平分∠ABC ,交AC 于D ,DE ⊥AB 于点E ,△ABC 的面积是42cm 2,AB =10cm ,BC =14cm ,则DE =_____cm .20.函数y 1=x+1与y 2=ax+b 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使y 1、y 2的值都大于0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如图,点E 在ABC ∆的边AC 上,且AEB ABC ∠=∠.(1)求证:ABE C ∠=∠;(2)若BAE ∠的平分线AF 交BE 于点F ,FD BC 交AC 于点D ,设8AB =,10AC =,求DC 的长.22.如图,在4×3正方形网格中,阴影部分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图形,请你用四种方法分别在如图方格内再填涂2个小正方形,使这7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23.23(3)812--+-24.在等边△ABC 的两边AB 、AC 所在直线上分别有两点M 、N ,D 为△ABC 外一点,且∠MDN=60°,∠BDC=120°,BD=DC .探究:当M 、N 分别在直线AB 、AC 上移动时,BM 、NC 、MN 之间的数量关系及△AMN 的周长x 与等边△ABC 的周长y 的关系.(1)如图1,当点M 、N 边AB 、AC 上,且DM=DN 时,BM 、NC 、MN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此时x y= ; (2)如图2,点M 、N 在边AB 、AC 上,且当DM≠DN 时,猜想( I )问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当M 、N 分别在边AB 、CA 的延长线上时,探索BM 、NC 、MN 之间的数量关系如何?并给出证明.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4,0)、B (0,3).(1)求AB 的长为____.(2)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ABP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四、压轴题26.如图1.在△ABC 中,∠ACB =90°,AC =BC =10,直线DE 经过点C ,过点A ,B 分别作AD ⊥DE ,BE ⊥DE ,垂足分别为点D 和E ,AD =8,BE =6.(1)①求证:△ADC ≌△CEB ;②求DE 的长;(2)如图2,点M 以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从点C 出发沿着边CA 运动,到终点A ,点N以8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从点B 出发沿着线BC —CA 运动,到终点A .M ,N 两点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 秒(t >0),当点N 到达终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过点M 作PM ⊥DE 于点P ,过点N 作QN ⊥DE 于点Q ;①当点N 在线段CA 上时,用含有t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CN 的长度;②当t 为何值时,点M 与点N 重合;③当△PCM 与△QCN 全等时,则t = .27.如图,以直角△AOC 的直角顶点O 为原点,以OC ,OA 所在直线为x 轴和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A (0,a ),C (b ,0)满足280a b b -++-=.(1)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2)已知坐标轴上有两动点P ,Q 同时出发,P 点从C 点出发沿x 轴负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移动,Q 点从O 点出发沿y 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移动,点P 到达O 点整个运动随之结束.AC 的中点D 的坐标是(4,3),设运动时间为t 秒.问:是否存在这样的t ,使得△ODP 与△ODQ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若∠DOC=∠DCO ,点G 是第二象限中一点,并且y 轴平分∠GOD .点E 是线段OA 上一动点,连接接CE 交OD 于点H ,当点E 在线段OA 上运动的过程中,探究∠GOA ,∠OHC ,∠AC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以直接使用).28.(1)填空①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①所示的方式折叠,EM ,FM 为折痕,折叠后的C 点落在1B M 或1B M 的延长线上,那么EMF ∠的度数是________;②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②所示的方式折叠,B 点与M 点重合,EM ,FM 为折痕,折叠后的C 点落在1A M 或1A M 的延长线上,那么EMF ∠的度数是_______. (2)解答:①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③所示的方式折叠,EM ,FM 为折痕,折叠后的C 点落在1B M 或1B M 的延长线上左侧,且80EMF ∠=︒,求11C MB ∠的度数; ②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④所示的方式折叠,B 点与M 点重合,EM ,FM 为折痕,折叠后的C 点落在1A M 或1A M 的延长线右侧,且60EMF ∠=︒,求11C MA ∠的度数.(3)探究:把一张四边形的纸片按如图⑤所示的方式折叠,EB ,FB 为折痕,设ABC α∠=︒,EBF β∠=︒,11A BC γ∠=︒,求α,β,γ之间的数量关系.29.如图1中的三种情况所示,对于平面内的点M ,点N ,点P ,如果将线段PM 绕点P 顺时针旋转90°能得到线段PN ,就称点N 是点M 关于点P 的“正矩点”.(1)在如图2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3,1),(1,3),(1,3)S P Q ---,(2,4)M -.①在点P ,点Q 中,___________是点S 关于原点O 的“正矩点”;②在S ,P ,Q ,M 这四点中选择合适的三点,使得这三点满足:点_________是点___________关于点___________的“正矩点”,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3(0)y kx k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点A 关于点B 的“正矩点”记为点C ,坐标为(,)C C C x y .①当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且OA 小于3时,求点C 的横坐标C x 的值;②若点C 的纵坐标C y 满足12C y -<≤,直接写出相应的k 的取值范围.3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经过点A (32,32)和B (23,0),且与y 轴交于点D ,直线OC 与AB 交于点C ,且点C 的横坐标为3.(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连接OA ,试判断△AOD 的形状;(3)动点P 从点C 出发沿线段CO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O 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同时动点Q 从点O 出发沿y 轴的正半轴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当点Q 到达点D 时,P ,Q 同时停止运动.设PQ 与OA 交于点M ,当t 为何值时,△OPM 为等腰三角形?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 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以得到∠C=∠ABC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BC 的度数,最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即可解决.【详解】∵DE 垂直平分BC ,DB DC ∴=,31C DBC ︒∴∠=∠=,∵BD 平分ABC ∠,262ABC DBC ︒∴∠=∠=,180A ABC C ︒∴∠+∠+∠=,180180623187A ABC C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者性质,正确理清各角之间的关系.2.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与原坐标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P (2,-3)关于x 轴对称,∴对称点与点P 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对称点的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坐标与图形的变换,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与原坐标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与原坐标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掌握轴对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ADC 2B ∠=∠,可得∠B=∠DAB ,即BD AD ==Rt △ADC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DC=1,则1.【详解】解:∵∠ADC 为三角形ABD 外角∴∠ADC=∠B+∠DAB∵ADC 2B ∠=∠∴∠B=∠DAB∴BD AD ==在Rt △ADC中,由勾股定理得:DC 1===∴1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等角对等边,关键抓住ADC 2B ∠=∠这个特殊条件.4.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 >0,b <0和第四象限内的坐标符号特点可确定p 在第四象限. ∵a >0,b <0,∴点P (a ,b )在第四象限,故选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5.B解析:B【解析】【分析】联立两直线解析式,解方程组即可.【详解】联立34y x y x -⎧⎨-⎩==, 解得11x y ⎧⎨-⎩==, 所以,点P 的坐标为(1,-1).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的交点问题,通常利用联立两直线解析式解方程组求交点坐标,需要熟练掌握.6.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0,分子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题意得,1-x=0且x+2≠0,解得x=1且x≠-2,所以x=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7.B解析:B【解析】【分析】利用分式的定义判断即可.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字母,分子分母均为整式.【详解】 解:2m是分式,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定义,熟练掌握分式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8.A解析:A【解析】【分析】直接利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结合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将原式变形得出答案.【详解】 解:13339n n n ++=, 1233n +-∴=,则12n +=-,解得:3n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9.D解析:D【解析】【分析】把百分位上的数字6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详解】解:48.96≈49.0(精确到十分位).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精确到哪位,就是对它后边的一位进行四舍五入.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四舍五入法可以将1.96精确到0.1,本题得以解决.【详解】1.96≈2.0(精确到0.1),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近似值,熟练掌握,即可解题.二、填空题11.【解析】【分析】将点P代入y=x+a和y=2x+b中,再进行适当变形可得代数式a﹣b的值. 【详解】解:把点P(m,4)分别代入y=x+a和y=2x+b得:4=m+a①,4=2m+b,∴2解析:【解析】【分析】将点P代入y=x+a和y=2x+b中,再进行适当变形可得代数式a﹣12b的值.【详解】解:把点P(m,4)分别代入y=x+a和y=2x+b得:4=m+a①,4=2m+b,∴2=m+12b②,∴①﹣②得,a﹣12b=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图像上的点适合该函数的解析式,熟练掌握函数图像上的点与函数解析式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2.(3,1)【解析】【分析】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 【详解】由题意得点C(-3,1)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3,1).考点: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点睛解析:(3,1)【解析】【分析】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详解】由题意得点C(-3,1)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3,1).考点: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即可完成. 13.4【解析】如图,过点D作DE⊥BC于点E,当DP=DE时,DP最小,∵BD⊥DC,∠A=90°,∴∠DEB=∠DEC=90°=∠A,∠BDC=90°,∴∠C+∠CDE=90°,∠CDE+解析:4【解析】如图,过点D作DE⊥BC于点E,当DP=DE时,DP最小,∵BD⊥DC,∠A=90°,∴∠DEB=∠DEC=90°=∠A,∠BDC=90°,∴∠C+∠CDE=90°,∠CDE+∠BDE=90°,∴∠BDE=∠C,又∵∠ADB=∠C,∴∠ADB=∠BDE,∴在△ABD和△EBD中A DEBADB BDEBD BD∠=∠⎧⎪∠=∠⎨⎪=⎩,∴DE=AD=4,即DP的最小值为4.14.70°或40°【解析】【分析】分顶角是70°和底角是70°两种情况求解即可.【详解】当70°角为顶角,顶角度数即为70°;当70°为底角时,顶角=180°-2×70°=40°.答案为:解析:70°或40°【解析】【分析】分顶角是70°和底角是70°两种情况求解即可.【详解】当70°角为顶角,顶角度数即为70°;当70°为底角时,顶角=180°-2×70°=40°.答案为: 70°或4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做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15.y=-2x+5.【解析】【分析】根据平移法则上加下减可得出平移后的解析式.【详解】解:由题意得: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2x+3+2=-2x+5.故答案为y=-2x+5.【点睛】本题解析:y=-2x+5.【解析】【分析】根据平移法则上加下减可得出平移后的解析式.解:由题意得: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2x+3+2=-2x+5.故答案为y=-2x+5.【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形的平移变换和函数解析式之间的关系,解题关键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左移加,右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16.【解析】【分析】作AD⊥OB于D,则∠ADB=90°,OD=1,AD=3,OB=3,得出BD=2,由勾股定理求出AB即可;由题意得出AC+BC最小,作A关于y轴的对称点,连接交y 轴于点C,点C解析:513+【解析】【分析】作AD⊥OB于D,则∠ADB=90°,OD=1,AD=3,OB=3,得出BD=2,由勾股定理求出AB即可;由题意得出AC+BC最小,作A关于y轴的对称点A',连接A B'交y轴于点'⊥轴于E,由勾股定理求出A B',即可得出结C,点C即为使AC+BC最小的点,作A E x果.【详解】解:作AD⊥OB于D,如图所示:则∠ADB=90°,OD=1,AD=3,OB=3,∴BD=3﹣1=2,∴AB222+3=13要使△ABC的周长最小,AB一定,则AC+BC最小,作A关于y轴的对称点A',连接A B'交y轴于点C,点C即为使AC+BC最小的点,'⊥轴于E,作A E x由对称的性质得:AC=A C',则AC+BC=A B',A E'=3,OE=1,由勾股定理得:A B '=22345+=,∴△ABC 的周长的最小值为13+5.故答案为:13+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最短路径问题,关键是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找到对称点,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即可.17.【解析】【分析】设的中点为,过作的垂直平分线,通过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根据可以得到直线的值,再求出中点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函数表达式即可.【详解】解:设的中点为,过作的解析:1548x + 【解析】【分析】设AB 的中点为D ,过D 作AB 的垂直平分线EF ,通过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 的函数表达式,根据EF AB ⊥可以得到直线EF 的k 值,再求出AB 中点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EF 的函数表达式即可.【详解】解:设AB 的中点为D ,过D 作AB 的垂直平分线EF∵A(1,3),B(2,-1)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11y k x b =+,把点A 和B 代入得:321k b k b +=⎧⎨+=-⎩解得:1147k b =-⎧⎨=⎩ ∴47y x =-+∵D 为AB 中点,即D (122+,312-) ∴D (32,1) 设直线EF 的解析式为22y k x b =+∵EF AB ⊥∴121k k =- ∴ 214k = ∴把点D 和2k 代入22y k x b =+可得:213142b =⨯+ ∴258b =∴1548y x =+ ∴点C(x ,y )在直线1548y x =+上 故答案为1548x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中垂线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根据题意作出中垂线,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8.>【解析】【分析】先把两个数分别平方,再根据两个负数的比较方法比较即可.【详解】解:∵,∵5<6∴.【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两个负数的比较方法:两个解析:>【解析】【分析】先把两个数分别平方,再根据两个负数的比较方法比较即可. 【详解】 解:∵2(5)5-=,2(6)6-=∵5<6 ∴56->-.【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两个负数的比较方法: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19.【解析】【分析】作DF ⊥BC 于F ,如图,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E=DF ,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10×DE+×14×DF=42,则5DE+7DE=42,从而可求出DE 的长.【详解】作D解析:72【解析】【分析】作DF ⊥BC 于F ,如图,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E =DF ,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12×10×DE +12×14×DF =42,则5DE +7DE =42,从而可求出DE 的长. 【详解】作DF ⊥BC 于F ,如图所示:∵BD 平分∠ABC ,DE ⊥AB ,DF ⊥BC ,∴DE =DF ,∵S △ADB +S △BCD =S △ABC ,∴12×10×DE +12×14×DF =42, ∴5DE +7DE =42, ∴DE =72(cm ). 故答案为7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构建方程,即可解题. 20.−1<x<2.【解析】【分析】根据x 轴上方的图象的y 值大于0进行解答.【详解】如图所示,x>−1时,y>0,当x<2时,y>0,∴使y 、y 的值都大于0的x 的取值范围是:−1<x<2.解析:−1<x<2.【解析】【分析】根据x 轴上方的图象的y 值大于0进行解答.【详解】如图所示,x>−1时,y 1>0,当x<2时,y 2>0,∴使y 1、y 2的值都大于0的x 的取值范围是:−1<x<2.故答案为:−1<x<2.【点睛】此题考查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解题关键在于x 轴上方的图象的y 值大于0三、解答题21.(1)详见解析;(2)2.【解析】【分析】(1)在三角形ABE 与三角形ABC 中,由一对公共角相等,以及已知角相等,利用内角和定理即可得证;(2)由FD 与BC 平行,得到一对同位角相等,再由第一问的结论等量代换得到一对角相等,根据AF 为角平分线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AF=AF ,利用ASA 得到三角形ABE 与三角形ADF 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AB=AD ,由AC-AD 求出DC 的长即可.【详解】(1)证明:在ABE ∆中,180ABE BAE AEB ∠=-∠-∠︒,在ABC ∆中,180C BAC ABC ∠=︒-∠-∠,∵AEB ABC ∠=∠,BAE BAC ∠=∠,∴ABE C ∠=∠;(2)解:∵FD BC ,∴ADF C =∠∠,又ABE C ∠=∠,∴ABE ADF ∠=∠,∵AF 平分BAE ∠,∴BAF DAF ∠=∠,在ABE ∆和ADF ∆中,ABE ADF AF AFBAF DAF ∠=∠⎧⎪=⎨⎪∠=∠⎩,∴()ABE ADF ASA ∆∆≌, ∴AB AD =,∵8AB =,10AC =,∴1082DC AC AD =-=-=. 【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2.详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图形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的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关键是要熟悉轴对称的性质,利用轴对称的作图方法来作图,通过变换对称轴来得到不同的图案.232【解析】【分析】首先根据二次根式、立方根、绝对值的性质将各项化简,最后再进行加减运算即可.【详解】23(3)812-3221=-+,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4.(1)BM+NC=MN ;23x y =;(2)成立:BM+NC=MN ;(3)BM+MN=NC.证明见解析. 【解析】【分析】(1)由DM=DN,∠MDN=60°,可证得△MDN是等边三角形,又由△ABC是等边三角形,CD=BD,易证得Rt△BDM≌Rt△CDN,然后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BM、NC、MN之间的数量关系 BM+NC=MN,此时2 =3xy;(2)在CN的延长线上截取CM1=BM,连接DM1.可证△DBM≌△DCM1,即可得DM=DM1,易证得∠CDN=∠MDN=60°,则可证得△MDN≌△M1DN,然后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结论仍然成立;(3)首先在CN上截取CM1=BM,连接DM1,可证△DBM≌△DCM1,即可得DM=DM1,然后证得∠CDN=∠MDN=60°,易证得△MDN≌△M1DN,则可得NC-BM=MN.【详解】解:(1)如图1,BM、NC、MN之间的数量关系 BM+NC=MN.此时2 =3 xy.理由:∵DM=DN,∠MDN=60°,∴△MDN是等边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A=60°,∵BD=CD,∠BDC=120°,∴∠DBC=∠DCB=30°,∴∠MBD=∠NCD=90°,∵DM=DN,BD=CD,∴Rt△BDM≌Rt△CDN,∴∠BDM=∠CDN=30°,BM=CN,∴DM=2BM,DN=2CN,∴MN=2BM=2CN=BM+CN;∴AM=AN,∴△AMN是等边三角形,∵AB=AM+BM,∴AM:AB=2:3,∴2 =3xy;(2)猜想:结论仍然成立.证明:在NC的延长线上截取CM1=BM,连接DM1.∵∠MBD=∠M1CD=90°,BD=CD,∴△DBM≌△DCM1,∴DM=DM1,∠MBD=∠M1CD,M1C=BM,∵∠MDN=60°,∠BDC=120°,∴∠M1DN=∠MDN=60°,∴△MDN≌△M1DN,∴MN=M1N=M1C+NC=BM+NC,∴△AMN的周长为:AM+MN+AN=AM+BM+CN+AN=AB+AC,∴2 =3xy;(3)证明:在CN上截取CM1=BM,连接DM1.可证△DBM≌△DCM1,∴DM=DM1,可证∠M1DN=∠MDN=60°,∴△MDN≌△M1DN,∴MN=M1N,∴NC-BM=MN.【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此题综合性很强,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与辅助线的作法.25.(1)5;(2)(0,8),(0,-3),(0,-2),70,6⎛⎫-⎪⎝⎭,(9,0),(-1,0),(-4,0),7,08⎛⎫⎪⎝⎭;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A、B两点坐标得出OA、OB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AB的长(2)分三种情况,AB=AP,AB=BP,AP=BP,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和两点之间距离公式,求出点P坐标.【详解】解:(1) ∵A (4,0)、B (0,3). ∴OA=3,OB=4,22435AB ∴=+=(2)当点P 在y 轴上时当AB=BP 时, 此时OP=3+5=8或OP=5-3=2, ∴P 点坐标为(0,8)或(0,-2); 当AB=AP 时,此时OP=BO=3, ∴P 点坐标为;(0,-3); 当AP=BP 时,设P(0,x),∴2224(3)x x +=-7:6x =-;∴P 点坐标为70,6⎛⎫- ⎪⎝⎭当点P 在x 轴上时当AB=AP 时, 此时OP=4+5=9或OP=5-4=1, ∴P 点坐标为(9,0)或(-1,0); 当AB=BP 时,此时OP=AO=4, ∴P 点坐标为(-4,0); 当AP=BP 时,设P(x ,0),∴2223(4)x x +=-:78x =;∴P 点坐标为7,08⎛⎫⎪⎝⎭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为:(0,8),(0,-3),(0,-2),70,6⎛⎫- ⎪⎝⎭,(9,0),(-1,0),(-4,0),7,0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性质、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和勾股定理,学生只要掌握这些知识点,解决此问题就会变得轻而易举,需要注意的是,在解题过程中不要出现漏解现象.四、压轴题26.(1)①证明见解析;②DE=14;(2)①8t-10;②t=2;③t=10,2 11【解析】【分析】(1)①先证明∠DAC=∠ECB,由AAS即可得出△ADC≌△CEB;②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CE=8,CD=BE=6,即可得出DE=CD+CE=14;(2)①当点N在线段CA上时,根据CN=CN−BC即可得出答案;②点M与点N重合时,CM=CN,即3t=8t−10,解得t=2即可;③分两种情况:当点N在线段BC上时,△PCM≌△QNC,则CM=CN,得3t=10−8t,解得t=1011;当点N在线段CA上时,△PCM≌△QCN,则3t=8t−10,解得t=2;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①证明:∵AD⊥DE,BE⊥DE,∴∠ADC=∠CEB=90°,∵∠ACB=90°,∴∠DAC+∠DCA=∠DCA+∠BCE=90°,∴∠DAC=∠ECB,在△ADC和△CEB中ADC CEBDAC ECB AC CB∠∠∠∠⎧⎪⎨⎪⎩===,∴△ADC≌△CEB(AAS);②由①得:△ADC≌△CEB,∴AD=CE=8,CD=BE=6,∴DE=CD+CE=6+8=14;(2)解:①当点N在线段CA上时,如图3所示:CN=CN−BC=8t−10;②点M与点N重合时,CM=CN,即3t=8t−10,解得:t=2,∴当t为2秒时,点M与点N重合;③分两种情况:当点N在线段BC上时,△PCM≌△QNC,∴CM=CN,∴3t=10−8t,解得:t=10 11;当点N在线段CA上时,△PCM≌△QCN,点M与N重合,CM=CN,则3t=8t−10,解得:t=2;综上所述,当△PCM与△QCN全等时,则t等于1011s或2s,故答案为:1011s或2s.【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目,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7.(1)(0,6),(8,0);(2)存在t=2.4时,使得△ODP与△ODQ的面积相等;(3)2∠GOA+∠ACE=∠OHC,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绝对值的非负性即可求解;(2)根据运动速度得到OQ=t,OP=8-2t,根据△ODP与△ODQ的面积相等列方程求解即可;(3)由∠AOC=90°,y轴平分∠GOD证得OG∥AC,过点H作HF∥OG交x轴于F,得到∠FHC=∠ACE,∠FHO=∠GOD,从而∠GOD+∠ACE=∠FHO+∠FHC,即可证得2∠GOA+∠ACE=∠OHC.【详解】(180b-=,∴a-b+2=0,b-8=0,∴a=6,b=8,∴A(0,6),C(8,0);故答案为:(0,6),(8,0);(2)由(1)知,A(0,6),C(8,0),∴OA=6,OB=8,由运动知,OQ=t,PC=2t,∴OP=8-2t , ∵D (4,3), ∴114222ODQ D S OQ x t t =⨯=⨯=△, 1182312322ODP D S OP y t t =⨯=-⨯=-△(),∵△ODP 与△ODQ 的面积相等, ∴2t=12-3t , ∴t=2.4,∴存在t=2.4时,使得△ODP 与△ODQ 的面积相等; (3)2∠GOA+∠ACE=∠OHC ,理由如下: ∵x 轴⊥y 轴,∴∠AOC=∠DOC+∠AOD=90°, ∴∠OAC+∠ACO=90°. 又∵∠DOC=∠DCO , ∴∠OAC=∠AOD. ∵x 轴平分∠GOD , ∴∠GOA=∠AOD. ∴∠GOA=∠OAC. ∴OG ∥AC ,如图,过点H 作HF ∥OG 交x 轴于F , ∴HF ∥AC , ∴∠FHC=∠ACE. ∵OG ∥FH , ∴∠GOD=∠FHO ,∴∠GOD+∠ACE=∠FHO+∠FHC , 即∠GOD+∠ACE=∠OHC , ∴2∠GOA+∠ACE=∠OHC .【点睛】此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绝对值的非负性,坐标系中的动点问题,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定理,是一道较为综合的题型.28.90︒,45︒;20︒,30︒;2a γβ+=,2a γβ-=. 【解析】 【分析】(1)①如图①知1112EMC BMC ∠=∠,1112C MF C MC ∠=∠得 ()1112EMF BMC C MC ∠=∠+∠可求出解. ②由图②知111111,22EBA ABC C BF C BC ∠=∠∠=∠得()1112EBF ABC C BC ∠=∠+∠可求出解.(2)①由图③折叠知11,CMF FMC BME EMB ∠=∠∠=∠,可推出11()BMC EMF EMF C MB ∠-∠-∠=∠,即可求出解.②由图④中折叠知11,CMF C MF ABE A BE ∠=∠∠=∠,可推出()112906090A MC ︒︒︒-+∠=,即可求出解.(3)如图⑤-1、⑤-2中分别由折叠可知,a ββγ-=-、a ββγ-=+,即可求得2a γβ+=、2a γβ-=.【详解】解:(1)①如图①中,1112EMC BMC ∠=∠,1112C MF C MC ∠=∠,()1111111800229EMF EMC C MF BMC C MC ︒︒∴∠=∠+∠=∠⨯=+∠=, 故答案为90︒. ②如图②中,111111,22EBA ABC C BF C BC ∠=∠∠=∠,()111111904522EBF EBC C BF ABC C BC ︒︒∴∠=∠+∠=∠+∠=⨯=, 故答案为45︒.(2)①如图③中由折叠可知,11,CMF FMC BME EMB ∠=∠∠=∠, 1111C MF EMB EMF C MB ∠+∠-∠=∠, 11CMF BME EMF C MB ∴∠+∠-∠=∠, 11()BMC EMF EMF C MB ∴∠-∠-∠=∠, 111808020C MB ︒︒︒∴-=∠=;②如图④中根据折叠可知,11,CMF C MF ABE A BE ∠=∠∠=∠, 112290CMF ABE A MC ︒∠+∠+∠=, 112()90CMF ABE A MC ︒∴∠+∠+∠=,()1129090EMF AMC ︒︒∴-∠+∠=,()112906090AMC ︒︒︒∴-+∠=,1130A MC ︒∴∠=;(3)如图⑤-1中,由折叠可知,a ββγ-=-,2a γβ∴+=;如图⑤-2中,由折叠可知,a ββγ-=+,2a γβ∴-=.【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换中折叠属全等变换,图形的角度及边长不变及一些角度的计算问题,突出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本题是代数、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典型题目.29.(1)①点P ;②见解析;(2)①点C 的横坐标C x 的值为-3;②334k -≤<- 【解析】 【分析】(1)①在点P ,点Q 中,点OS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能得到线段OP ,故S 关于点O 的“正矩点”为点P ;②利用新定义得点S 是点P 关于点M 的“正矩点”(答案不唯一); (2)①利用新定义结合题意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利用新定义的性质证明△BCF ≌△AOB ,则FC=OB 求得点C 的横坐标;②用含k 的代数式表示点C 纵坐标,代入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解:(1)①在点P ,点Q 中,点OS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能得到线段OP ,故S 关于点O 的“正矩点”为点P , 故答案为点P ;②因为MP 绕M 点顺时针旋转90︒得MS ,所以点S 是点P 关于点M 的“正矩点”,同理还可以得点Q 是点P 关于点S 的“正矩点”.(任写一种情况就可以)(2)①符合题意的图形如图1所示,作CE ⊥x 轴于点E ,CF ⊥y 轴于点F ,可得 ∠BFC=∠AOB=90°.∵直线3(0)y kx k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点B 的坐标为3(0,3),(,0)B A k-在x 轴的正半轴上, ∵点A 关于点B 的“正矩点”为点(,)C C C x y , ∴∠ABC=90°,BC=BA , ∴∠1+∠2=90°, ∵∠AOB=90°, ∴∠2+∠3=90°, ∴∠1=∠3. ∴△BFC ≌△AOB , ∴3FC OB ==, 可得OE =3.∵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且3OA <,0C x ∴<,∴点C 的横坐标C x 的值为-3. ②因为△BFC ≌△AOB ,3(,0)A k-,A 在x 轴正半轴上, 所以BF =OA ,所以OF =OB-OF =33k+点3(3,3)C k-+,如图2, -1<C y ≤2, 即:-1<33k+≤2, 则334k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三角形全等、解不等式,新定义等,此类新定义题目,通常按照题设的顺序,逐次求解. 30.(1)y =﹣33x +2;(2)△AOD 为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t =23或33.【解析】【分析】(1)将点A 、B 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y =kx +b ,即可求解;(2)由点A 、O 、D 的坐标得:AD 2=1,AO 2=3,DO 2=4,故DO 2=OA 2+AD 2,即可求解; (3)点C,1),∠DBO =30°,则∠ODA =60°,则∠DOA =30°,故点C1),则∠AOC =30°,∠DOC =60°,OQ =CP =t ,则OP =2﹣t .①当OP =OM 时,OQ =QH +OH(2﹣t )+12(2﹣t )=t ,即可求解;②当MO =MP 时,∠OQP =90°,故OQ =12O P ,即可求解;③当PO =PM 时,故这种情况不存在. 【详解】解:(1)将点A 、B 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y =kx +b 得:320b b ⎧+⎪⎨⎪=+⎩,解得:=32k b ⎧⎪⎨⎪=⎩,故直线AB 的表达式为:y+2; (2)直线AB 的表达式为:y=﹣3x +2,则点D (0,2), 由点A 、O 、D 的坐标得:AD 2=1,AO 2=3,DO 2=4, 故DO 2=OA 2+AD 2, 故△AOD 为直角三角形; (3)直线AB 的表达式为:y+2,故点C,1),则OC =2, 则直线AB 的倾斜角为30°,即∠DBO =30°,则∠ODA =60°,则∠DOA =30° 故点C1),则OC =2,则点C 是AB 的中点,故∠COB =∠DBO =30°,则∠AOC =30°,∠DOC =60°, OQ =CP =t ,则OP =OC ﹣PC =2﹣t , ①当OP =OM 时,如图1,则∠OMP=∠MPO=12(180°﹣∠AOC)=75°,故∠OQP=45°,过点P作PH⊥y轴于点H,则OH=12OP=12(2﹣t),由勾股定理得:PH=3(2﹣t)=QH,OQ=QH+OH=32(2﹣t)+12(2﹣t)=t,解得:t=23;②当MO=MP时,如图2,则∠MPO=∠MOP=30°,而∠QOP=60°,∴∠OQP=90°,故OQ=12OP,即t=12(2﹣t),解得:t=23;③当PO=PM时,则∠OMP=∠MOP=30°,而∠MOQ=30°,故这种情况不存在;综上,t=23.【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次函数解析式、勾股定理、含30°的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还利用了方程和分类讨论的思想,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综合运用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模拟数学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模拟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数轴上的点P 表示的数可能是( )A .3B .21+C .71-D .51+ 2.变量x 、y 有如下的关系,其中y 是x 的函数的是( ) A .28y x = B .||y x = C .1y x = D .412x y = 3.若1(2,)A y ,2(3,)B y 是一次函数31y x =-+的图象上的两个点,则1y 与2y 的大小关系是( ) A .12y y < B .12y y = C .12y y > D .不能确定4.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作三角形,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1,2,5B .3,4,5C .3,6,9D .23,7,615.如图,CD 是Rt△ABC 斜边AB 上的高,将△BC D 沿CD 折叠,点B 恰好落在AB 的中点E 处,则∠A 等于( )A .25°B .30°C .45°D .60°6.3329a b a b a b a(a >0,b >0)的结果是( ) A 53ab B 23ab C 179ab D 89ab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P 到原点的距离是( ) A .1B 3C .2D 58.变量x 与y 之间的关系是y =2x+1,当y =5时,自变量x 的值是( )A .13B .5C .2D .3.5 9.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32B 24x yC y xD 24+x y 10.如图,在△ABC 中,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E ,交BC 于点D ,△ABD 的周长为16cm ,AC 为5cm ,则△ABC 的周长为( )A .24cmB .21cmC .20cm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1.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下列条件:①∠A =∠B ﹣∠C ;②a 2=(b +c )(b ﹣c );③∠A :∠B :∠C =3:4:5;④a :b :c =5:12:13.其中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_____(填序号).12.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的度数为40°,则底角为_____________.13.如图,长方形OABC 中,8OA =,6AB =,点D 在边BC 上,且3CD DB =,点E 是边OA 上一点,连接DE ,将四边形ABDE 沿DE 折叠,若点A 的对称点'A 恰好落在边OC 上,则OE 的长为____.14.在一次函数(1)5y k x =-+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k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15.已知一次函数1y kx =+的图像经过点(1,0)P -,则k =________.16.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5,6AB BC ==,将长方形ABCD 沿BE 折叠,点A 落在'A 处,若'EA 的延长线恰好过点C ,则AE 的长为__________.17.若点(3,)P m -与(,6)Q n 关于x 轴对称,则m n +=__________.18.如图,在△ABC 中,AB = AC ,∠BAC = 120º,AD ⊥BC ,则∠BAD = _____°.19.已知A (x 1,y 1)、B (x 2,y 2)是一次函数y =(2﹣m )x +3图象上两点,且(x 1﹣x 2)(y 1﹣y 2)<0,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20.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折叠,使得点A 、点C 都与点B 重合,折痕分别为DE 、FG ,此时测得∠EBG =36°,则∠ABC =_____°.三、解答题21.甲、乙两地间的直线公路长为400千米.一辆轿车和一辆货车分别沿该公路从甲、乙两地以各自的速度匀速相向而行,货车比轿车早出发1小时,途中轿车出现了故障,停下维修,货车仍继续行驶.1小时后轿车故障被排除,此时接到通知,轿车立刻掉头按原路原速返回甲地(接到通知及掉头时间不计).最后两车同时到达甲地,已知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距离y (千米)与轿车所用的时间x (小时)的关系如图所示,请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货车的速度是_______千米/小时;轿车的速度是_______千米/小时;t 值为_______. (2)求轿车距其出发地的距离y (千米)与所用时间x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请直接写出货车出发多长时间两车相距90千米.22.如图,在ABC ∆中,90C ∠=︒,边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AB 于点,D E . (1)求证:E 为AB 的中点;(2)若60,3A CD ∠==°,求BE 的长.23.小江利用计算器计算15×15,25×25,…,95×95,有如下发现:15×15=225=1×2×100+25,25×25=625=2×3×100+2535×35=1225=3×4×100+25,小江观察后猜测:如果用字母a 代表一个正整数,则有如下规律:(a×10+5)2=a (a+1)×100+25.但这样的猜测是需要证明之后才能保证它的正确性.请给出证明.24.解方程 3(1)8x -=-25.已知甲,乙两名自行车骑手均从P 地出发,骑车前往距P 地60千米的Q 地,当乙骑手出发了1.5小时,此时甲,乙两名骑手相距6千米,因甲骑手接到紧急任务,故甲到达Q地后立即又原路返回P地甲,乙两名骑手距P地的路程y(千米)与时间x(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折线O﹣A﹣B﹣C﹣D(实线)表示甲,折线O﹣E﹣F﹣G(虚线)表示乙)(1)甲骑手在路上停留小时,甲从Q地返回P地时的骑车速度为千米/时;(2)求乙从P地到Q地骑车过程中(即线段EF)距P地的路程y(千米)与时间x(时)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在乙骑手出发后,且在甲,乙两人相遇前,求时间x(时)的值为多少时,甲,乙两骑手相距8千米.四、压轴题26.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90°,点M是AC的中点,延长BM至点D,使DM=BM,连接AD.(1)如图①,求证:DAM≌BCM;(2)已知点N是BC的中点,连接AN.①如图②,求证:ACN≌BCM;②如图③,延长NA至点E,使AE=NA,连接,求证:BD⊥DE.27.如图,在△ABC中,AB=AC=18cm,BC=10cm,AD=2BD.(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2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2s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28.(1)在等边三角形ABC中,①如图①,D,E分别是边AC,AB上的点且AE=CD,BD与EC交于点F,则∠BFE的度数是度;②如图②,D,E分别是边AC,BA延长线上的点且AE=CD,BD与EC的延长线交于点F,此时∠BFE的度数是度;(2)如图③,在△ABC中,AC=BC,∠ACB是锐角,点O是AC边的垂直平分线与BC的交点,点D,E分别在AC,OA的延长线上,AE=CD,BD与EC的延长线交于点F,若∠ACB=α,求∠BFE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29.如图,A点的坐标为(0,3),B点的坐标为(﹣3,0),D为x轴上的一个动点且不与B,O重合,将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线段AE,使得AE⊥AD,且AE=AD,连接BE交y轴于点M.(1)如图,当点D在线段OB的延长线上时,①若D点的坐标为(﹣5,0),求点E的坐标.②求证:M为BE的中点.③探究:若在点D运动的过程中,OMBD的值是否是定值?如果是,请求出这个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2)请直接写出三条线段AO,DO,AM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说明理由).3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P,Q为某个矩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且该矩形的边均与某条坐标轴垂直,则称该矩形为点P,Q的“相关矩形”.图1为点P,Q的“相关矩形”的示意图.已知点A的坐标为(1,2).(1)如图2,点B的坐标为(b,0).①若b=﹣2,则点A,B的“相关矩形”的面积是;②若点A,B的“相关矩形”的面积是8,则b的值为.(2)如图3,点C在直线y=﹣1上,若点A,C的“相关矩形”是正方形,求直线AC的表达式;(3)如图4,等边△DEF的边DE在x轴上,顶点F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D的坐标为(1,0).点M的坐标为(m,2),若在△DEF的边上存在一点N,使得点M,N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请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先换算出每项的值,全部保留三位小数,然后观察数轴上P 点的位置,逐项判断即可开.【详解】≈1.732≈1.414 2.236≈2.646,所以A 项≈1.732,B 项≈2.414,C 项≈1.646,D 项≈3.236观察数轴上P 点的位置,B 项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掌握实数与数轴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估算出每个二次根式的值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即可确定有几个函数.【详解】A. 28y x =,y 不是x 的函数,故错误;B. ||y x =,y 不是x 的函数,故错误;C. 1y x =,y 是x 的函数,故正确; D. 412x y =,y 不是x 的函数,故错误; 故选C.【点睛】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y ,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 是x 的函数,x 叫自变量.3.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此一次函数系数k <0,y 随x 增大而减小,然后观察A 、B 两点的坐标,据此判断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1y =+的系数k <0,y 随x 增大而减小,又∵两点的横坐标2<3,∴12y y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本题题意,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增减性.4.C解析:C【解析】【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详解】解:A 、∵12+222,故A 选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B 、∵32+42=52,故B 选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C 、∵32+62≠92,故C 选项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D 、∵72+()22,故D 选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5.B解析:B【解析】【分析】先根据图形折叠的性质得出BC=CE ,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出CE=AE ,进而可判断出△BEC 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补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BC 沿CD 折叠B 与E 重合,∴BC=CE ,∵E 为AB 中点,△ABC 是直角三角形,∴CE=BE=AE ,∴△BEC 是等边三角形.∴∠B=60°,∴∠A=3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折叠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6.A解析:A【解析】【分析】23a b a a b a ⨯⨯即可求解.【详解】解:∵a >0,b >0,23a b a a b a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能够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将所求式子进行正确的化简是解题的关键.7.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1)点P(x ,y)到x 轴的距离等于|y|; (2)点P(x ,y)到y 轴的距离等于|x|;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详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P =故选:D【点睛】考核知识点:勾股定理.理解点的坐标意义是关键.8.C解析:C【解析】【分析】直接把y =5代入y =2x+1,解方程即可.【详解】解:当y =5时,5=2x+1,解得:x =2,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值,关键是掌握已知函数解析式,给出函数值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就是解方程.9.D解析:D【解析】【分析】最简二次根式即被开方数不含分母且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由此判断即可.【详解】解:AB2CD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熟练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B【解析】【分析】由垂直平分线可得AD=DC,进而将求△ABC的周长转换成△ABD的周长再加上AC的长度即可.【详解】∵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D=DC,∵△ABD的周长=AB+BD+AD=16,∴△ABC的周长为AB+BC+AC=AB+BD+AD+AC=16+5=21.故选:B.【点睛】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由垂直平分线得AD=DC,进而将求△ABC的周长转换成△ABD的周长再加上AC的长度.二、填空题11.①②④【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A=∠B﹣∠C,∴∠A+∠C=∠B,∵∠A+∠C+∠B=180°,∴∠B=90°,∴△A解析:①②④【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A=∠B﹣∠C,∴∠A+∠C=∠B,∵∠A+∠C+∠B=180°,∴∠B=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①符合题意;∵a2=(b+c)(b﹣c)∴a2+c2=b2,∴△ABC是直角三角形,故②符合题意;∵∠A:∠B:∠C=3:4:5,∠A+∠B+∠C=180°,∴∠A=45°,∠B=60°,∠C=75°,∴△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故③不符合题意;∵a:b:c=5:12:13,∴a2+b2=c2,∴△ABC是直角三角形,故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①②④.【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勾股定理逆定理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运用.12.40°或70°【解析】解:当4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底角的度数=(180°-40°)÷2=70°;当4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时,其底角为40°,故它的底角的度数是70°或40°.故解析:40°或70°【解析】解:当4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底角的度数=(180°-40°)÷2=70°;当4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时,其底角为40°,故它的底角的度数是70°或40°. 故答案为:40°或7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由于不明确40°的角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还是顶角,所以要采用分类讨论的思想.13.【解析】【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BC=OA=8,OC=AB=6,∠C=∠B=∠O=90°,求得CD=6,BD=2,根据折叠可知A′D=AD,A′E=AE,可证明Rt△A′CD≌Rt△DBA, 解析:【解析】【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BC=OA=8,OC=AB=6,∠C=∠B=∠O=90°,求得CD=6,BD=2,根据折叠可知A′D=AD ,A′E=AE ,可证明Rt △A′CD ≌Rt △DBA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BD=2,A′O=4,然后在Rt △A ′OE 中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四边形OABC 是矩形,∴BC=OA=8,OC=AB=6,∠C=∠B=∠O=90°,∵CD=3DB ,∴CD=6,BD=2,∴CD=AB ,∵将四边形ABDE 沿DE 折叠,若点A 的对称点A′恰好落在边OC 上,∴A′D=AD ,A′E=AE ,在Rt △A′CD 与Rt △DBA 中,CD AB A D AD '=⎧⎨=⎩, ∴Rt △A′CD ≌Rt △DBA (HL ),∴A′C=BD=2,∴A′O=4,∵A′O 2+OE 2=A′E 2,∴42+OE 2=(8-OE )2,∴OE=3,故答案是:3.【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一次函数中,随的增大而增大,∴,∴;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次解析:1k >【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一次函数(1)5y k x =-+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10k ->,∴1k >;故答案为:1k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解题.15.1【解析】【分析】直接把点P (-1,0)代入一次函数y=kx+1,求出k 的值即可.【详解】∵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经过点P (-1,0),∴0=-k+1,解得k=1.故答案为1.【解析:1【解析】【分析】直接把点P (-1,0)代入一次函数y=kx+1,求出k 的值即可.【详解】∵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经过点P (-1,0),∴0=-k+1,解得k=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一次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解析】【分析】结合长方形与折叠的性质在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的长,设设,可知,中,由勾股定理得方程,求出x 值即可.【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长方形由折叠的性质可得在中,根据勾股解析:6【解析】【分析】结合长方形与折叠的性质在在'Rt BAC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 的长,设设AE x =,可知',6,A E x DE x CE x ==-=+Rt CDE △中,由勾股定理得方程222(6)5(x x -+=+,求出x 值即可.【详解】 解:四边形ABCD 是长方形90,5,6A D AB CD AD BC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5,90A E AE A B AB EA B A ︒===∠=∠=在'Rt BA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C ==设AE x =,则',6,A E x DE x CE x ==-=+在Rt CDE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22DE CD CE +=即222(6)5(x x -+=+可得2236122511x x x -++=++12)50x ∴=6)6x ∴====-=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灵活利用折叠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求线段长是解题的关键. 17.-9【解析】【分析】先根据关于轴对称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求出m 和n 的值,然后代入m+n 计算即可.【详解】∵点与关于轴对称,∴m=-6,n=-3,∴m+n=-6-3=-解析:-9【解析】【分析】先根据关于x 轴对称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求出m 和n 的值,然后代入m+n 计算即可.【详解】∵点(3,)P m -与(,6)Q n 关于x 轴对称,∴m=-6,n=-3,∴m+n=-6-3=-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平面内的轴对称变换,关于x 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 轴对称的两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18.60°【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AD 平分∠BAC ,由此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结论.【详解】如图,∵AB=AC ,AD ⊥BC ,∴AD 平分∠BAC ,∴∠BAD=∠BA解析:60°【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AD 平分∠BAC ,由此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结论.【详解】如图,∵AB=AC ,AD ⊥BC ,∴AD 平分∠BAC ,∴∠BAD=12∠BAC , ∵∠BAC=120°,∴∠BAD=12×120°=60°, 故答案为:60°.【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19.m >2.【解析】【分析】根据(x1﹣x2)(y1﹣y2)<0,得出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再根据2﹣m <0,求出其取值范围即可.【详解】(x1﹣x2)(y1﹣y2)<0,即:或,也就是,y解析:m >2.【解析】【分析】根据(x 1﹣x 2)(y 1﹣y 2)<0,得出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再根据2﹣m <0,求出其取值范围即可.【详解】(x 1﹣x 2)(y 1﹣y 2)<0,即:121200x x y y >⎧⎨<⎩﹣﹣或121200x x y y <⎧⎨>⎩﹣﹣, 也就是,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因此,2﹣m <0,解得:m >2,故答案为:m >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以及适当的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0.【解析】【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BE=∠A,∠CBG=∠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A+∠C=180°﹣∠ABC,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把一张三角形纸片折叠,使点A 、点解析:【解析】【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BE =∠A ,∠CBG =∠C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A +∠C =180°﹣∠ABC ,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把一张三角形纸片折叠,使点A 、点C 都与点B 重合,∴∠ABE =∠A ,∠CBG =∠C ,∵∠A +∠C =180°﹣∠ABC ,∵∠ABC =∠ABE +∠CBG +∠EBG ,∴∠ABC =∠A +∠C +36°=180°﹣∠ABC +36°,∴∠ABC =108°,故答案为:10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与图形折叠的性质,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列出关于∠ABC 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50;80;3(2)()()()8003240348056047x x y x x x ⎧≤≤⎪=≤≤⎨⎪-+≤≤⎩(3)货车出发3小时或5小时后两车相距90千米【解析】【分析】(1)观察图象即可解决问题;(2)分别求出得A 、B 、C 的坐标,运用待定系数法解得即可;(3)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即可.【详解】解:(1)车的速度是50千米/小时;轿车的速度是:()4007280÷-=千米/小时;240803t =÷=.故答案为:50;80;3;(2)由题意可知:()3,240A ,()4,240B ,()7,0C ,设直线OA 的解析式为()110y k x k =≠,∴()8003y x x =≤≤,当34x ≤≤时,240y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20y k x b k =+≠,把()4,240B ,()7,0C 代入得:22424070k b k b +=⎧⎨+=⎩,解得280560k b =-⎧⎨=⎩, ∴80560y =-+,∴()()()8003240348056047x x y x x x ⎧≤≤⎪=≤≤⎨⎪-+≤≤⎩; (3)设货车出发x 小时后两车相距90千米,根据题意得:()5080140090x x +-=-或()5080240090x x +-=+,解得3x =或5.答:货车出发3小时或5小时后两车相距90千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图象的信息来解答问题,关键在于函数的解析式的解答,这是这类题的一个难度,必须分段研究.22.(1)详见解析;(2)23.【解析】【分析】(1)连接CE ,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C=EA ,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C=EB ,进而即可得解;(2)根据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解.【详解】(1)如下图,连接EC ,∵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EA =EC∴A ECA ∠=∠∵90C ∠=︒∴9090A B ECA ECB ∠+∠=︒∠+∠=︒,∴B ECB ∠=∠∴EC=EB∴EB=EA∴E 为AB 的中点;(2)∵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CD =∴=AD CD =∵60A ∠=︒∴AE =∵BE=AE∴BE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三角形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3.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将左边展开,再将前两项分解因式即可得证.【详解】解:左边2(105)a =+210010025a a =++(1)10025a a =+⨯+=右边, 2(105)(1)10025a a 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和因式分解的能力.24.x=-1【解析】【分析】把(x-1)看作一个整体,利用立方根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解:∵(x-1)3=-8,∴x-1=-2,∴x=-1.【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立方根的定义求未知数的值,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5.(1)1小时,30千米/时;(2)y=24x﹣24(1≤x≤3.5);(3)x=17 3 27【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结合图象解答即可;(2)求出乙的速度,再利用待定系数法解答即可;(3)根据(2)的结论列方程解答即可.【详解】(1)由图象可知,甲骑手在路上停留1小时,甲从Q地返回P地时的骑车速度为:60÷(6﹣4)=30(千米/时),故答案为:1;30.(2)甲从P地到Q地的速度为20(千米/时),所以乙的速度为:(6+1.5×20)÷1.5=24(千米/时),60÷24=2.5(小时),设乙从P地到Q地骑车过程中(即线段EF)距P地的路程y(千米)与时间x(时)的函数关系式为y=24x+b,则24+b=0,解得b=﹣24.∴乙从P地到Q地骑车过程中(即线段EF)距P地的路程y(千米)与时间x(时)的函数关系式为y=24x﹣24(1≤x≤3.5).(3)根据题意得,30(x﹣4)+(24x﹣24)=60﹣8,解得x=17327.答:乙两人相遇前,当时间x=17327时,甲,乙两骑手相距8千米.【点睛】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即可解题.四、压轴题26.(1)见解析;(2)①见解析;②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点M是AC中点知AM=CM,结合∠AMD=∠CMB和DM=BM即可得证;(2)①由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及AC=BC可得CM=CN,结合∠C=∠C和BC=AC 即可得证;②取AD中点F,连接EF,先证△EAF≌△ANC得∠NAC=∠AEF,∠C=∠AFE=90°,据此知∠AFE=∠DFE=90°,再证△AFE≌△DFE得∠EAD=∠EDA=∠ANC,从而由∠EDB=∠EDA+∠ADB=∠EAD+∠NAC=180°-∠DAM即可得证.【详解】解:(1)∵点M是AC中点,∴AM=CM,在△DAM和△BCM中,∵AM CMAMD CMBDM BM=⎧⎪∠=∠⎨⎪=⎩,∴△DAM≌△BCM(SAS);(2)①∵点M是AC中点,点N是BC中点,∴CM=12AC,CN=12BC,∵△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CM=CN,在△BCM和△ACN中,∵CM CNC CBC AC=⎧⎪∠=∠⎨⎪=⎩,∴△BCM≌△ACN(SAS);②证明:取AD中点F,连接EF,则AD=2AF,∵△BCM≌△ACN,∴AN=BM,∠CBM=∠CAN,∵△DAM≌△BCM,∴∠CBM=∠ADM,AD=BC=2CN,∴AF=CN,∴∠DAC=∠C=90°,∠ADM=∠CBM=∠NAC,由(1)知,△DAM≌△BCM,∴∠DBC=∠ADB,∴AD∥BC,∴∠EAF=∠ANC,在△EAF和△ANC中,AE AN EAF ANC AF NC =⎧⎪∠=∠⎨⎪=⎩,∴△EAF ≌△ANC (SAS ),∴∠NAC=∠AEF ,∠C=∠AFE=90°,∴∠AFE=∠DFE=90°,∵F 为AD 中点,∴AF=DF ,在△AFE 和△DFE 中,AF DF AFE DFE EF EF =⎧⎪∠=∠⎨⎪=⎩,∴△AFE ≌△DFE (SAS ),∴∠EAD=∠EDA=∠ANC ,∴∠EDB=∠EDA+∠ADB=∠EAD+∠NAC=180°-∠DAM=180°-90°=90°,∴BD ⊥DE .【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点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27.(1)①△BPD 与△CQP 全等,理由见解析;②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125cm /s 时,能够使△BPD 与△CQP 全等;(2)经过90s 点P 与点Q 第一次相遇在线段AB 上相遇.【解析】【分析】(1)①由“SAS”可证△BPD ≌△CQP ;②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P=PC=12BC=5cm ,BD=CQ=6cm ,可求解; (2)设经过x 秒,点P 与点Q 第一次相遇,列出方程可求解.【详解】 解:(1)①△BPD 与△CQP 全等,理由如下:∵AB =AC =18cm ,AD =2BD ,∴AD =12cm ,BD =6cm ,∠B =∠C ,∵经过2s 后,BP =4cm ,CQ =4cm ,∴BP =CQ ,CP =6cm =BD ,在△BPD 和△CQP 中,BD CP B C BP CQ =⎧⎪∠=∠⎨⎪=⎩,∴△BPD≌△CQP(SAS),②∵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BP≠CQ,∵△BPD与△CQP全等,∠B=∠C,∴BP=PC=12BC=5cm,BD=CQ=6cm,∴t=52,∴点Q的运动速度=612552=cm/s,∴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125cm/s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2)设经过x秒,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由题意可得:125x﹣2x=36,解得:x=90,点P沿△ABC跑一圈需要181810232++=(s)∴90﹣23×3=21(s),∴经过90s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在线段AB上相遇.【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本题的关键.28.(1)①60°;②60°;(2)∠BFE =α.【解析】【分析】(1)①先证明△ACE≌△CBD得到∠ACE=∠CBD,再由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可得∠BFE=∠CBD+∠BCF;②先证明△ACE≌△CBD得∠ACE=∠CBD=∠DCF,再由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可得∠BFE=∠D+∠DCF=∠D+∠CBD=∠BCA;(2)证明△AEC≌△CDB得到∠E=∠D,则∠BFE=∠D+∠DCF=∠E+∠ECA=∠OAC=α.【详解】(1)如图①中,∵△ABC是等边三角形,∴AC=CB,∠A=∠BCD=60°,∵AE=CD,∴△ACE≌△CBD,∴∠ACE=∠CBD,∴∠BFE=∠CBD+∠BCF=∠ACE+∠BCF=∠BCA=60°.故答案为60.(2)如图②中,∵△ABC是等边三角形,∴AC=CB,∠A=∠BCD=60°,∴∠CAE=∠BCD=′120°∵AE=CD,∴△ACE≌△CBD,∴∠ACE=∠CBD=∠DCF,∴∠BFE=∠D+∠DCF=∠D+∠CBD=∠BCA=60°.故答案为60.(3)如图③中,∵点O是AC边的垂直平分线与BC的交点,∴OC=OA,∴∠EAC=∠DCB=α,∵AC=BC,AE=CD,∴△AEC≌△CDB,∴∠E=∠D,∴∠BFE=∠D+∠DCF=∠E+∠ECA=∠OAC=α.【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三角形全等以及三角形外角和定理.29.(1)①E(3,﹣2)②见解析;③12OMBD,理由见解析;(2)OD+OA=2AM或OA﹣OD=2AM【解析】【分析】(1)①过点E作EH⊥y轴于H.证明△DOA≌△AHE(AAS)可得结论.②证明△BOM≌△EHM(AAS)可得结论.③是定值,证明△BOM≌△EHM可得结论.(2)根据点D在点B左侧和右侧分类讨论,分别画出对应的图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即可分别求出结论.【详解】解:(1)①过点E作EH⊥y轴于H.∵A(0,3),B(﹣3,0),D(﹣5,0),∴OA=OB=3,OD=5,∵∠AOD=∠AHE=∠DAE=90°,∴∠DAO+∠EAH=90°,∠EAH+∠AEH=90°,∴∠DAO=∠AEH,∴△DOA≌△AHE(AAS),∴AH=OD=5,EH=OA=3,∴OH=AH﹣OA=2,∴E(3,﹣2).②∵EH⊥y轴,∴∠EHO=∠BOH=90°,∵∠BMO=∠EMH,OB=EH=3,∴△BOM≌△EHM(AAS),∴BM=EM.③结论:OMBD=12.理由:∵△DOA≌△AHE,∴OD=AH,∵OA=OB,∴BD=OH,∵△BOM≌△EHM,∴OM=MH,∴OM=12OH=12BD.(2)结论:OA+OD=2AM或OA﹣OD=2AM.理由:当点D在点B左侧时,∵△BOM≌△EHM,△DOA≌△AHE∴OM=MH,OD=AH∴OH=2OM,OD-OB=AH-OA∴BD=OH∴BD=2OM,∴OD﹣OA=2(AM﹣AO),∴OD+OA=2AM.当点D在点B右侧时,过点E作EH⊥y轴于点H∵∠AOD=∠AHE=∠DAE=90°,∴∠DAO+∠EAH=90°,∠EAH+∠AEH=90°,∴∠DAO=∠AEH,∵AD=AE∴△DOA≌△AHE(AAS),∴EH=AO=3=OB,OD=AH∴∠EHO=∠BOH=90°,∵∠BMO=∠EMH,OB=EH=3,∴△BOM≌△EHM(AAS),∴OM=MH∴OA+OD= OA+AH=OH=OM+MH=2MH=2(AM+AH)=2(AM+OD)整理可得OA﹣OD=2AM.综上:OA+OD=2AM或OA﹣OD=2AM.【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旋转的性质和平面直角坐标系,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旋转的性质和点的坐标与线段长度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0.(1)①6;②5或﹣3;(2)直线AC的表达式为:y=﹣x+3或y=x+1;(3)m的取值范围为﹣3≤m≤﹣或2m≤3.【解析】【分析】(1)①由矩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果;②由矩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果;(2)过点A(1,2)作直线y=﹣1的垂线,垂足为点G,则AG=3求出正方形AGCH的边长为3,分两种情况求出直线AC的表达式即可;(3)由题意得出点M在直线y=2上,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题意得出OD=OE=12DE=1,EF=DF=DE=2,得出OF OD①当点N在边EF上时,若点N与E重合,点M,N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则点M的坐标为(﹣3,2)或(1,2);若点N与F重合,点M,N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则点M的坐标为(﹣2);得出m的取值范围为﹣3≤m≤﹣或2﹣≤m≤1;②当点N在边DF上时,若点N与D重合,点M,N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则点M 的坐标为(3,2)或(﹣1,2);若点N与F重合,点M,N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则点M的坐标为(22);得出m的取值范围为2≤m≤3或2﹣≤m≤1;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①∵b=﹣2,∴点B的坐标为(﹣2,0),如图2﹣1所示:∵点A的坐标为(1,2),∴由矩形的性质可得:点A,B的“相关矩形”的面积=(1+2)×2=6,故答案为:6;②如图2﹣2所示:由矩形的性质可得:点A,B的“相关矩形”的面积=|b﹣1|×2=8,∴|b﹣1|=4,∴b=5或b=﹣3,故答案为:5或﹣3;(2)过点A(1,2)作直线y=﹣1的垂线,垂足为点G,则AG=3,∵点C在直线y=﹣1上,点A,C的“相关矩形”AGCH是正方形,∴正方形AGCH的边长为3,当点C在直线x=1右侧时,如图3﹣1所示:CG=3,则C(4,﹣1),设直线AC的表达式为:y=kx+a,则214k ak a=+⎧⎨-=+⎩,解得;13ka=-⎧⎨=⎩,∴直线AC的表达式为:y=﹣x+3;当点C在直线x=1左侧时,如图3﹣2所示:CG=3,则C(﹣2,﹣1),设直线AC的表达式为:y=k′x+b,则212k bk b=+⎧⎨-=-+''⎩,解得:k1 b1=⎧⎨='⎩,∴直线AC的表达式为:y=x+1,综上所述,直线AC的表达式为:y=﹣x+3或y=x+1;(3)∵点M的坐标为(m,2),∴点M在直线y=2上,∵△DEF是等边三角形,顶点F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D的坐标为(1,0),∴OD=OE=12DE=1,EF=DF=DE=2,∴OF OD分两种情况:如图4所示:①当点N在边EF上时,若点N与E重合,点M,N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则点M的坐标为(﹣3,2)或(1,2);若点N与F重合,点M,N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则点M的坐标为(﹣2)或(2,2);∴m的取值范围为﹣3≤m≤﹣2m≤1;②当点N在边DF上时,若点N与D重合,点M,N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则点M的坐标为(3,2)或(﹣1,2);若点N与F重合,点M,N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则点M的坐标为(22)或(﹣,2);∴m的取值范围为2m≤3或﹣1≤m≤﹣综上所述,m的取值范围为﹣3≤m≤﹣2m≤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图形与坐标综合,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正方形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及新定义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已知点(,21)P a a -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 的值为( )A .1-B .0C .1D .22.下列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23B .3C .9D .123.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大于12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E ,F ,连接AE ,BE ,作直线EF 交AB 于点M ,连接CM ,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AM =BMB .AE =BEC .EF ⊥ABD .AB =2CM 4.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 :b :c =3:4:5B .∠A :∠B :∠C =3:4:5 C .∠A +∠B =∠CD .a :b :c =1:2:35.已知a >0,b <0,那么点P(a ,b)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6.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的红光的波长约为5810cm -⨯,近似数5810-⨯精确到( )A .0.001cmB .0.0001cmC .0.00001cmD .0.000001cm 7.如图,函数 y 1=﹣2x 与 y 2=ax +3 的图象相交于点 A (m ,2),则关于 x 的不等式﹣2x >ax +3 的解集是( )A .x >2B .x <2C .x >﹣1D .x <﹣1 8.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4,5,6B .1.5,2,2.5C .2,3,4D .12, 3 9.下列各式中,属于分式的是( )A.x﹣1 B.2mC.3bD.34(x+y)10.如图:若△ABE≌△ACD,且AB=6,AE=2,则EC的长为()A.2 B.3 C.4 D.6二、填空题11.如图,点A的坐标为(-2,0),点B在直线y x上运动,当线段AB最短时,点B 的坐标是__________.12.如图,一艘轮船由海平面上的A地出发向南偏西45º的方向行驶50海里到达B地,再由B地向北偏西15º的方向行驶50海里到达C地,则A、C两地相距____海里.13.公元前3世纪,我国数学家赵爽曾用“弦图”证明了勾股定理.如图,“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且a<b)拼成的边长为c的大正方形,如果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都是3,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3,那么b-a=____.14.如图,等边△OAB的边长为2,以它的顶点O为原点,OB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若直线y=x+b与△OAB的边界总有两个公共点,则实数b的范围是____.15.如图,函数3y x =-和4y ax =+的图像相交于点A (m ,3),则不等式34x ax ->+的解集为____.16.化简:|32|-=__________.17.如图是某足球队全年比赛情况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该队全年胜了_______场.18.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 沿对角线AC 折叠,AD 的对应线段AD ′与边BC 交于点E .已知BE =3,EC =5,则AB =___.19.在第二象限内的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1,到y 轴的距离是4,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_.20.如图,在△ABC 中,AB =6,AC =5,BC =9,∠BAC 的角平分线AP 交BC 于点P ,则CP 的长为_____.三、解答题21.解方程:21142x x x x --=-+ 2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ABC ∠=︒,过点B 作BE CD ⊥,垂足为点E ,过点A 作AF BE ⊥,垂足为点F ,且BE AF =.(1)求证:ABF BCE ∆≅∆;(2)连接BD ,且BD 平分ABE ∠交AF 于点G .求证:BCD ∆是等腰三角形.23.已知A 、B 两地之间有一条270千米的公路,甲、乙两车同时出发,甲车以每小时60千米/时的速度沿此公路从A 地匀速开往B 地,乙车从B 地沿此公路匀速开往A 地,两车分别到达目的地后停止甲、乙两车相距的路程y (千米)与甲车的行驶时间x (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乙年的速度为______千米/时,a =_____,b =______.(2)求甲、乙两车相遇后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4.小明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图中的折线表示小明行驶的路程()km s 与所用时间()h t 之间的函数关系.试根据函数图像解答下列问题:(1)小明在途中停留了____h ,小明在停留之前的速度为____km/h ;(2)求线段BC 的函数表达式;(3)小明出发1小时后,小华也从甲地沿相同路径匀速向乙地骑行,6t =h 时,两人同时到达乙地,求t 为何值时,两人在途中相遇.25.已知△ABC .(1)在图①中用直尺和圆规作出B 的平分线和BC 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点D 、E 分别是边BC 和AB 上的点,且CD BE =,连接OD OE 、求证:OD OE =;(3)如图②,在(1)的条件下,点E 、F 分别是AB 、BC 边上的点,且△BEF 的周长等于BC 边的长,试探究ABC ∠与EOF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四、压轴题26.如图,直线2y x m =-+交x 轴于点A ,直线122y x =+交x 轴于点B ,并且这两条直线相交于y 轴上一点C ,CD 平分ACB ∠交x 轴于点D .(1)求ABC 的面积.(2)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点E 是直线BC 上一点,CDE △是直角三角形,求点E 的坐标.27.如图,已知等腰△ABC 中,AB =AC ,∠A <90°,CD 是△ABC 的高,BE 是△ABC 的角平分线,CD 与 BE 交于点 P .当∠A 的大小变化时,△EPC 的形状也随之改变.(1)当∠A=44°时,求∠BPD 的度数;(2)设∠A=x°,∠EPC=y°,求变量y 与x 的关系式;(3)当△EPC 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A 的度数.28.在等边△ABC的顶点A、C处各有一只蜗牛,它们同时出发,分别以每分钟1米的速度由A向B和由C向A爬行,其中一只蜗牛爬到终点时,另一只也停止运动,经过t分钟后,它们分别爬行到D、E处,请问:(1)如图1,在爬行过程中,CD和BE始终相等吗,请证明?(2)如果将原题中的“由A向B和由C向A爬行”,改为“沿着AB和CA的延长线爬行”,EB与CD交于点Q,其他条件不变,蜗牛爬行过程中∠CQE的大小保持不变,请利用图2说明:∠CQE=60°;(3)如果将原题中“由C向A爬行”改为“沿着BC的延长线爬行,连接DE交AC于F”,其他条件不变,如图3,则爬行过程中,证明:DF=EF29.如图1中的三种情况所示,对于平面内的点M,点N,点P,如果将线段PM绕点P 顺时针旋转90°能得到线段PN,就称点N是点M关于点P的“正矩点”.(1)在如图2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3,1),(1,3),(1,3)S P Q ---,(2,4)M -.①在点P ,点Q 中,___________是点S 关于原点O 的“正矩点”;②在S ,P ,Q ,M 这四点中选择合适的三点,使得这三点满足:点_________是点___________关于点___________的“正矩点”,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3(0)y kx k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点A 关于点B 的“正矩点”记为点C ,坐标为(,)C C C x y .①当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且OA 小于3时,求点C 的横坐标C x 的值;②若点C 的纵坐标C y 满足12C y -<≤,直接写出相应的k 的取值范围.30.问题情景:数学课上,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题目,如图1,△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是BC 的中点,且满足∠ADE =60°,DE 交等边三角形外角平分线于点E .试探究AD 与DE 的数量关系.操作发现:(1)小明同学过点D 作DF ∥AC 交AB 于F ,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论证就可以解决问题,请您按照小明同学的方法确定AD 与DE 的数量关系,并进行证明.类比探究:(2)如图2,当点D 是线段BC 上任意一点(除B 、C 外),其他条件不变,试猜想AD 与D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拓展应用:(3)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且满足CD=BC,在图3中补全图形,直接判断△ADE的形状(不要求证明).【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点P(a,2a-1)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a=2a-1,解得a=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熟记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故此选项错误;3BC,故此选项错误;D=故选B.考点:最简二次根式.3.D解析:D【解析】【分析】由作图可知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据此对各项进行分析可得答案.【详解】解:由作图可知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M=BM,AE=BE,EF⊥AB,即选项A,B,C均正确,CM是AB边上的中线,AB=2CM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也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4.B解析:B【解析】【分析】A、根据比值结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B、根据角的比值求出各角的度数,便可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即可计算出∠C的值;D、根据比值结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详解】A、因为a:b:c=3:4:5,所以设a=3x,b=4x,c=5x,则(3x)2+(4x)2=(5x)2,故为直角三角形,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因为∠A:∠B:∠C=3:4:5,所以设∠A=3x,则∠B=4x,∠C=5x,故3x+4x+5x=180°,解得x=15°,3x=15×3=45°,4x=15×4=60°,5x=15×5=75°,故此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故B选项符合题意;C、因为∠A+∠B=∠C,∠A+∠B+∠C=180°,则∠C=90°,故为直角三角形,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因为a:b:c=1:2,所以设a=x,b=2x,x,则x2+x)2=(2x)2,故为直角三角形,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结合解方程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 >0,b <0和第四象限内的坐标符号特点可确定p 在第四象限. ∵a >0,b <0,∴点P (a ,b )在第四象限,故选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6.C解析:C【解析】【分析】把数还原后,再看首数8的最后一位数字8所在的位数是十万分位,即精确到十万分位.【详解】∵5810-⨯=0.00008,∴近似数5810-⨯是精确到十万分位,即0.00001.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正确还原数据是解题关键.7.D解析:D【解析】因为函数12y x =-与23y ax =+的图象相交于点A (m ,2),把点A 代入12y x =-可求出1m =-,所以点A (-1,2),然后把点A 代入23y ax =+解得1a =, 不等式23x ax ->+, 可化为23x x ->+,解不等式可得:1x <-,故选D.8.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 A 、42+52=41≠6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 、1.52+22=6.25=2.52,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C、22+32=13≠4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222133+=≠,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9.B解析:B【解析】【分析】利用分式的定义判断即可.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字母,分子分母均为整式.【详解】解:2m是分式,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定义,熟练掌握分式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解答即可.【详解】解:∵△ABE≌△ACF,∴AC=AB=6,∴EC=AC﹣AE=6-2=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记性质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解析】【分析】过A作AC⊥直线y=x于C,过C作CD⊥OA于D,当B和C重合时,线段AB最短,推出AC=OC,求出AC、OC长,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CD,推出CD=OD,即可求出B的坐标.解析:(1,1)--【解析】【分析】过A作AC⊥直线y=x于C,过C作CD⊥OA于D,当B和C重合时,线段AB最短,推出AC=OC,求出AC、OC长,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CD,推出CD=OD,即可求出B的坐标.【详解】解:过A作AC⊥直线y=x于C,过C作CD⊥OA于D,当B和C重合时,线段AB最短,∵直线y=x,∴∠AOC=45°,∴∠OAC=45°=∠AOC,∴AC=OC,由勾股定理得:2AC2=OA2=4,∴2,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AC×OC=OA×CD,22=2CD,∴CD=1,∴OD=CD=1,∴B(-1,-1).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涉及到垂线段最短,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的应用,关键是得出当B和C重合时,线段AB最短,题目比较典型,主要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12.50【解析】【分析】由已知可得△ABC是等边三角形,从而不难求得AC的距离.【详解】解:∵点B在点A的南偏西45°方向上,点C在点B的北偏西15°方向上,∴∠ABC=45°+15°=60解析:50【解析】【分析】由已知可得△ABC是等边三角形,从而不难求得AC的距离.【详解】解:∵点B 在点A 的南偏西45°方向上,点C 在点B 的北偏西15°方向上,∴∠ABC=45°+15°=60°∵AB=BC=50,∴△ABC 是等边三角形,∴AC=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中的方向角问题,能够证明△ABC 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3.1【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小正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利用已知,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都是3,可以得出小正方形的面积,进而求出答案.【详解解析:1【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小正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利用已知c =,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都是3,可以得出小正方形的面积,进而求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c =,132ab =, ∴221()42b a ab c -+⨯=,213c =, ∴2()13431b a -=-⨯=,∴1b a -=±;∵a b <,即0b a ->,∴1b a -=;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完全平方公式、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4.【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点A 坐标为(1,),点B 坐标为(2,0),由直线与△OAB 的边界总有两个公共点,有截距b 在线段CD 之间,然后分别求出点C 坐标和点D 坐标,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解析:231b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点A 坐标为(1,3),点B 坐标为(2,0),由直线y x b =+与△OAB 的边界总有两个公共点,有截距b 在线段CD 之间,然后分别求出点C 坐标和点D 坐标,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过点A 作AE ⊥x 轴,.∵△ABC 是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为2, ∴OB=OA=2,OE=1,∴22213AE -=∴点A 为(13B 为(2,0);当直线y x b =+经过点A (13ABC 边界只有一个交点,则13b +=31b =,∴点D 的坐标为(31);当直线y x b =+经过点B (2,0)时,与△ABC 边界只有一个交点,则20b +=,解得:2b =-,∴点C 的坐标为(0,2-);∴直线y x b =+与△OAB 的边界总有两个公共点时,截距b 在线段CD 之间,∴实数b 的范围是:231b -<<; 故答案为:231b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图形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掌握直线与等边三角形有一个交点是临界点,注意分类讨论.15.x <-1.【解析】【分析】由图象可知,在点A 的左侧,函数的图像在的图像的上方,即,所以求出点A 的坐标后结合图象即可写出不等式的解集.【详解】解:∵和的图像相交于点A (m ,3),∴∴∴解析:x <-1.【解析】【分析】由图象可知,在点A 的左侧,函数3y x =-的图像在4y ax =+的图像的上方,即34x ax ->+,所以求出点A 的坐标后结合图象即可写出不等式34x ax ->+的解集.【详解】解:∵3y x =-和4y ax =+的图像相交于点A (m ,3),∴33m =-∴1m =-∴交点坐标为A (-1,3),由图象可知,在点A 的左侧,函数3y x =-的图像在4y ax =+的图像的上方,即34x ax ->+∴不等式34x ax ->+的解集为x <-1.故答案是:x <-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用图象法解不等式的关键是找到y 相等时的分界点,观察分界点左右图象的变化趋势,即可求出不等式的解集,重点要掌握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16.【解析】【分析】先判断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再根据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原式,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正确判断实数的大小解析:2【解析】【分析】先判断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再根据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进而得出答案.【详解】<,2=-∴原式2)=-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正确判断实数的大小是解题关键.17.22【解析】【分析】【详解】解:用平的场次除以所占的百分比求出全年比赛场次:10÷25%=40(场),∴胜场:40×(1﹣20%﹣25%)=40×55%=22(场).故答案为:22.【解析:22【解析】【分析】【详解】解:用平的场次除以所占的百分比求出全年比赛场次:10÷25%=40(场),∴胜场:40×(1﹣20%﹣25%)=40×55%=22(场).故答案为:22.【点睛】本题考查1.条形统计图;2.扇形统计图;3.频数、频率和总量的关系.18.4【解析】【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可以得出△AEC是等腰三角形,EC=EA=4,在直角三角形ABE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出AB.【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B解析:4【解析】【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可以得出△AEC是等腰三角形,EC=EA=4,在直角三角形ABE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出AB.【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BC=AD,∠A=∠B=∠C=∠D=90°,由折叠得:AD=AD′,CD=CD′,∠DAC=∠D′AC,∵∠DAC=∠BCA,∴∠D′AC=∠BCA,∴EA=EC=5,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AB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矩形的性质以及矩形的折叠问题,根据矩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可以得出△AEC是等腰三角形是解此题的关键.19.(-4,1).【解析】【分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以及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解答.【详解】∵第二象限的点P到x轴的距离是1,到y轴的距离是4,解析:(-4,1).【解析】【分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以及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解答.【详解】∵第二象限的点P到x轴的距离是1,到y轴的距离是4,∴点P的横坐标是-4,纵坐标是1,∴点P的坐标为(-4,1).故答案为:(-4,1).【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解题关键在于熟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20..【解析】【分析】作PM⊥AB于M,PN⊥AC于N,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PM=PN,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出,从而得到,即可求得CP的值.【详解】作PM⊥AB于M,PN⊥AC于N,∵AP是解析:45 11.【解析】【分析】作PM⊥AB于M,PN⊥AC于N,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PM=PN,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出162152APBAPCAB PMS ABS ACAC PN⋅===⋅,从而得到162152APBAPCPB hS PBS PCPC h⋅===⋅,即可求得CP的值.【详解】作PM⊥AB于M,PN⊥AC于N,∵AP是∠BAC的角平分线,∴PM=PN,∴162152APBAPCAB PMS ABS ACAC PN⋅===⋅,设A到BC距离为h,则162152APBAPCPB hS PBS PCPC h⋅===⋅,∵PB+PC=BC=9,∴CP=9×511=4511,故答案为:45 1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面积法,推出AB AC PB PC=,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21.3x =【解析】【分析】将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详解】21142x x x x --=-+,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2)(2)x x +-,得2(1)(2)4x x x x ---=-,解这个方程,得3x =.验证:当3x =时,(2)(2)0x x +-≠ ∴原方程的解为:3x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22.(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ASA 证明ΔABF ≌ΔBCE 即可;(2)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余角的性质可得∠DBC =∠BDE ,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得到BC =CD ,从而得到结论.【详解】(1)∵BE ⊥CD ,AF ⊥BE ,∴∠BEC =∠AFB =90°,∴∠ABE +∠BAF =90°.∵∠ABC =90°,∴∠ABE +∠EBC =90°,∴∠BAF =∠EBC .在ΔABF 和ΔBCE 中,∵∠AFB =∠BEC ,AF =BE ,∠BAF =∠EBC ,∴ΔABF ≌ΔBCE .(2)∵∠ABC =90°,∴∠ABD +∠DBC =90°.∵∠BED =90°,∴∠DBE +∠BDE =90°.∵BD 分∠ABE ,∴∠ABD =∠DBE ,∴∠DBC =∠BDE ,∴BC =CD ,即ΔBCD 是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明ΔABF ≌ΔBCE .23.(1)75;3.6;4.5;(2) 当2 3.6x <≤时,135270y x =-;当3.6 4.5x <≤时,60y x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可知两车2小时候相遇,根据路程和为270千米即可求出乙车的速度,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确定a 、b 的值;(2)根据图像可知相遇后图像分为两段,将相遇后点的坐标和分段处以及到达B 地后的坐标分别表示出来,然后运用待定系数法解决即可;【详解】解:(1)乙车的速度为:(270-60×2)÷2=75(千米/时);a =270÷75=3.6,b=270÷60=4.5故答案为:75;3.6;4.5;(2)60×3.6=216(千米),如图,可得(2,0)M ,(3.6,216)N ,(4.5,270)Q .设当2 3.6x <≤时的解析式为11y k x b =+,1111203.6216k b k b +=⎧⎨+=⎩, 解得11135270k b =⎧⎨=-⎩ ∴当2 3.6x <≤时,135270y x =-,设当3.6 4.5x <≤时的解析式为22y k x b =+,则22223.62164.5270k b k b +=⎧⎨+=⎩, 解得22600k b =⎧⎨=⎩, 当3.6 4.5x <≤时,60y x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段函数实际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读懂函数图像,从函数图像中找到相关的量,能够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24.(1)2,10;(2)s=15t-40(45)t ≤≤;(3)t=3h 或t=6h.【解析】【分析】(1)由图象中的信息可知:小明从第2小时到第4小时行驶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途中停留了2h ;小明2小时内行驶的路程是20 km ,据此可以求出他的速度;(2)由图象可知:B(4,20),C(5,35),设线段BC 的函数表达式为s=kt+b,代入后得到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3)先求出从甲地到乙地的总路程,现求小华的速度,然后分三种情况讨论两人在途中相遇问题.当02t <≤时, 10t=10(t-1);当24t <<时, 20=10(t-1);当46t ≤≤时, 15t-40=10(t-1);逐一求解即可.【详解】解:(1)由图象可知:小明从第2小时到第4小时行驶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途中停留了2h ;由图象可知:小明2小时内行驶的路程是20 km ,所以他的速度是20210÷=(km/ h );故答案是:2;10.(2)设线段BC 的函数表达式为s=kt+b,由图象可知:B(4,20),C(5,35),∴420535k b k b +=⎧⎨+=⎩, ∴1540k b =⎧⎨=-⎩,∴线段BC 的函数表达式为s=15t-40(45)t ≤≤;(3)在s=15t-40中,当t=6时,s=15×6-40=50,∴从甲地到乙地全程为50 km ,∴小华的速度=50(61)10÷-=(km/ h ),下面分三种情况讨论两人在途中相遇问题:当02t <≤时,两人在途中相遇,则10t=10(t-1),方程无解,不合题意,舍去;当24t <<时,两人在途中相遇,则20=10(t-1),解得t=3;当46t ≤≤时,两人在途中相遇,则15t-40=10(t-1),解得t=6;∴综上所述,当t=3h 或t=6h 时,两人在途中相遇.【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能够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解题关键是理解一些关键点的含义,并结合实际问题数量关系进行求解.25.(1)见解析;(2)见解析;(3)ABC ∠与EOF ∠的数量关系是2180ABC EOF ∠+∠=,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利用基本作图作∠ABC 的平分线;利用基本作图作BC 的垂直平分线,即可完成; (2)如图,设B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G ,作OH ⊥AB 于H ,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OH=OG ,BH=BG ,继而证明EH =DG ,然后可证明OEH ODG ∆≅∆,于是可得到OE=OD ;(3)作OH ⊥AB 于H ,OG ⊥CB 于G ,在CB 上取CD=BE ,利用(2)得到 CD=BE ,OEH ODG ∆≅∆,OE=OD ,EOH DOG ∠=∠,180ABC HOG ∠+∠=,可证明EOD HOG ∠=∠,故有180ABC EOD ∠+∠=,由△BEF 的周长=BC 可得到DF=EF,于是可证明OEF OGF ∆≅∆,所以有EOF DOF ∠=∠,然后可得到ABC ∠与EOF ∠的数量关系.【详解】解:(1)如图,就是所要求作的图形;(2)如图,设B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G ,作OH ⊥AB 于H ,∵BO 平分∠ABC ,OH ⊥AB ,OG 垂直平分BC ,∴OH=OG ,CG=BG ,∵OB=OB,∴OBH OBG ∆≅∆,∴BH=BG ,∵BE=CD ,∴EH=BH-BE=BG-CD=CG-CD=DG ,在OEH ∆和ODG ∆中,90OH OG OHE OGD EH DG =⎧⎪∠=∠=⎨⎪=⎩, ∴OEH ODG ∆≅∆,∴OE=OD .(3)ABC ∠与EOF ∠的数量关系是2180ABC EOF ∠+∠=,理由如下;如图 ,作OH ⊥AB 于H ,OG ⊥CB 于G ,在CB 上取CD=BE ,由(2)可知,因为 CD=BE ,所以OEH ODG ∆≅∆且OE=OD ,∴EOH DOG ∠=∠,180ABC HOG ∠+∠=,∴EOD EOG DOG EOG EOH HOG ∠=∠+∠=∠+∠=∠,∴180ABC EOD ∠+∠=,∵△BEF 的周长=BE+BF+EF=CD+BF+EF=BC∴DF=EF,在△OEF 和△OGF 中,OE OD EF FD OF OF =⎧⎪=⎨⎪=⎩,∴OEF OGF ∆≅∆,∴EOF DOF ∠=∠,∴2EOD EOF ∠=∠,∴2180ABC EOF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还考查了基本作图.熟练掌握相关性质作出辅助线是解题关键,属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较强的解题能力.四、压轴题26.(1)5;(2)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44,33E ⎛⎫-⎪⎝⎭或82,33E ⎛⎫- ⎪⎝⎭ 【解析】【分析】(1)先求出直线122y x =+与x 轴的交点B 的坐标和与y 轴的交点C 的坐标,把点C 代入直线2y x m =-+,求出m 的值,再求它与x 轴的交点A 的坐标,ABC 的面积用AB 乘OC 除以2得到;(2)用勾股定理求出BC 的平方,AC 的平方,再根据AB 的平方,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BC 是直角三角形;(3)先根据角平分线求出D 的坐标,再去分两种情况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对应的边长,从而得到点E 的坐标.【详解】解:(1)令0x =,则10222y =⨯+=, ∴()0,2C ,令0y =,则1202x +=,解得4x =-, ∴()4,0B -,将()0,2C 代入2y x m =-+,得2m =,∴22y x =-+,令0y =,则220x -+=,解得1x =,∴1,0A ,∴5AB =,2OC =, ∴152ABC S AB OC =⋅=△; (2)根据勾股定理,222224220BC BO OC =+=+=,22222125AC AO OC =+=+=,且22525AB ==,∴222AB BC AC =+,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3)∵CD 平分ACB ∠, ∴12AD AC BD BC ==, ∴1533AD AB ==, ∴23OD AD OA =-=, ∴2,03D ⎛⎫- ⎪⎝⎭①如图,CED ∠是直角,过点E 作EN x ⊥轴于点N ,过点C 作CM EN ⊥于点M , 由(2)知,90ACB ∠=︒,∵CD 平分ACB ∠,∴45ECD ∠=︒,∴C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E DE =,∵90NED MEC ∠+∠=︒,90NED NDE ∠+∠=︒,∴MEC NDE ∠=∠,在DNE △和EMC △中,NDE MEC DNE EMC DE EC ∠=∠⎧⎪∠=∠⎨⎪=⎩,∴()DNE EMC AAS ≅,设DN EM x ==,EN CM y ==,根据图象列式:DO DN CM EN EM CO +=⎧⎨+=⎩,即232x y x y ⎧+=⎪⎨⎪+=⎩,解得2343x y ⎧=⎪⎪⎨⎪=⎪⎩, ∴43EN CM ==, ∴44,33E ⎛⎫- ⎪⎝⎭;②如图,CDE ∠是直角,过点E 作EG x ⊥轴于点G ,同理C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可以证得()CDO DEG AAS ≅,∴2DG CO ==,23EG DO ==, ∴28233GO GD DO =+=+=, ∴82,33E ⎛⎫- ⎪⎝⎭,综上:44,33E ⎛⎫-⎪⎝⎭,82,33E ⎛⎫- ⎪⎝⎭. 【点睛】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解,与坐标轴交点的求解,图象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的求解,还涉及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等几何知识,需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去求解.27.(1)56°;(2)y=454x +;(3)36°或1807°. 【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出等腰△ABC 的底角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BE 的度数,再根据高的定义得到∠BDC=90°,从而可得∠BPD ;(2)按照(1)中计算过程,即可得到∠A 与∠EPC 的关系,即可得到结果;(3)分①若EP=EC ,②若PC=PE ,③若CP=CE ,三种情况,利用∠ABC+∠BCD=90°,以及y=454x +解出x 即可. 【详解】 解:(1)∵AB=AC ,∠A=44°,∴∠ABC=∠ACB=(180-44)÷2=68°,∵CD ⊥AB ,∴∠BDC=90°,∵BE 平分∠ABC ,∴∠ABE=∠CBE=34°,∴∠BPD =90-34=56°;(2)∵∠A =x °,∴∠ABC=(180°-x°)÷2=(902x -)°, 由(1)可得:∠ABP=12∠ABC=(454x -)°,∠BDC=90°, ∴∠EPC =y °=∠BPD=90°-(454x -)°=(454x +)°, 即y 与 x 的关系式为y=454x +; (3)①若EP=EC ,则∠ECP=∠EPC=y , 而∠ABC=∠ACB=902x -,∠ABC+∠BCD=90°, 则有:902x -+(902x --y )=90°,又y=454x +, ∴902x -+902x --(454x +)=90°, 解得:x=36°;②若PC=PE ,则∠PCE=∠PEC=(180-y )÷2=902y -, 由①得:∠ABC+∠BCD=90°, ∴902x -+[902x --(902y -)]=90,又y=454x +, 解得:x=1807°; ③若CP=CE , 则∠EPC=∠PEC=y ,∠PCE=180-2y ,由①得:∠ABC+∠BCD=90°, ∴902x -+902x --(180-2y )=90,又y=454x +, 解得:x=0,不符合, 综上:当△EPC 是等腰三角形时,∠A 的度数为36°或1807°.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高与角平分线的定义,有一定难度,关键是找到角之间的等量关系.28.(1)相等,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证明△ACD ≌△CBE ,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得CD=BE ;(2)先证明△BCD ≌△ABE ,得到∠BCD=∠ABE ,求出∠DQB=∠BCQ+∠CBQ=∠ABE+∠CBQ=180°-∠ABC ,∠CQE=180°-∠DQB ,即可解答; (3)如图3,过点D 作DG ∥BC 交AC 于点G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可以证得AD=DG=CE ;进而证明△DGF 和△ECF 全等,最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详解】(1)解:CD 和BE 始终相等,理由如下:如图1,AB=BC=CA ,两只蜗牛速度相同,且同时出发,∴CE=AD ,∠A=∠BCE=60°在△ACD 与△CBE 中,AC=CB ,∠A=∠BCE ,AD=CE∴△ACD ≌△CBE (SAS ),∴CD=BE ,即CD 和BE 始终相等;(2)证明:根据题意得:CE=AD ,∵AB=AC ,∴AE=BD ,∴△ABC 是等边三角形,∴AB=BC ,∠BAC=∠ACB=60°,∵∠EAB+∠ABC=180°,∠DBC+∠ABC=180°,∴∠EAB=∠DBC ,在△BCD 和△ABE 中,BC=AB ,∠DBC=∠EAB ,BD=AE∴△BCD ≌△ABE (SAS ),∴∠BCD=∠ABE∴∠DQB=∠BCQ+∠CBQ=∠ABE+∠CBQ=180°-∠ABC=180°-60°=120°,∴∠CQE=180°-∠DQB=60°,即CQE=60°;(3)解:爬行过程中,DF 始终等于EF 是正确的,理由如下:如图,过点D 作DG ∥BC 交AC 于点G ,∴∠ADG=∠B=∠AGD=60°,∠GDF=∠E ,∴△ADG 为等边三角形,∴AD=DG=CE ,在△DGF 和△ECF 中,∠GFD=∠CFE ,∠GDF=∠E ,DG=EC∴△DGF ≌△EDF (AAS ),∴DF=EF.【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题弄懂题中所给的信息,再根据所提供的思路寻找证明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9.(1)①点P ;②见解析;(2)①点C 的横坐标C x 的值为-3;②334k -≤<-【解析】【分析】(1)①在点P ,点Q 中,点OS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能得到线段OP ,故S 关于点O 的“正矩点”为点P ;②利用新定义得点S 是点P 关于点M 的“正矩点”(答案不唯一);(2)①利用新定义结合题意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利用新定义的性质证明△BCF ≌△AOB ,则FC=OB 求得点C 的横坐标;②用含k 的代数式表示点C 纵坐标,代入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解:(1)①在点P ,点Q 中,点OS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能得到线段OP ,故S 关于点O 的“正矩点”为点P ,故答案为点P ;②因为MP 绕M 点顺时针旋转90︒得MS ,所以点S 是点P 关于点M 的“正矩点”,同理还可以得点Q 是点P 关于点S 的“正矩点”.(任写一种情况就可以)(2)①符合题意的图形如图1所示,作CE ⊥x 轴于点E ,CF ⊥y 轴于点F ,可得 ∠BFC=∠AOB=90°.∵直线3(0)y kx k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点B 的坐标为3(0,3),(,0)B A k-在x 轴的正半轴上, ∵点A 关于点B 的“正矩点”为点(,)C C C x y ,∴∠ABC=90°,BC=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