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调研报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调研报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目的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为更好的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准确把握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到省内几个市州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发现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几点建议汇报如下:一、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调研发现,我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个别地方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识不到位。
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点在供给侧,核心是结构性,关键是改革,途径是制度变革、结构优化与要素升级。
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地方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认识误差,没有准确把握政策实质。
以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三去一降一补”,一味强调本地能去哪些产能、去多少库存,而忽视了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的问题。
总的感觉是,上热下冷,唯上不唯实,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讲话应对讲话。
没有真正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更多的是放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以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产能分布家底不清比较突出。
产能过剩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不是单一的,既受体制、环境、资源等基础性、普遍性因素影响,又受具体行业自身发展特点的影响,复杂化程度高,化解难度大。
调研发现,不少地方对辖区内究竟每个产业有多少过剩及详细分布并不清楚,往往只能凭借市场交易和产能利用率做出大致判断。
同时,由于我省对产能尚未进行明确分类,导致化解政策与措施基本上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尚不具备清晰分类、精准施策的条件,导致政策的精准性大打折扣。
房市两极分化加剧,缺乏化解库存动力。
当前全省房地产市场呈现三个特征,一是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二是从超高速成长转变为中低速发展;三是市场分化加剧,形成工业地产、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三大存量房。
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实践研究
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实践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许多地方高校开始进行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实践研究。
本文就对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实践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
一、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 校企合作不足地方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关系,校企合作项目相对较少,实习和就业渠道不够畅通,给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带来了一定影响。
2. 课程设置滞后部分地方高校的课程设置滞后,与社会需求和发展不够贴合,导致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足。
3. 教学方法单一一些高校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师资力量薄弱一些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科研水平有待提升,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声誉。
二、改革实践方向与举措地方高校可以与当地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建双创基地和实验室,开展双向导师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地方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优化课程设置,增设新兴专业方向,提高教学质量。
地方高校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比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地方高校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升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
三、典型案例分析1. A大学:“双师型”课程建设A大学在改革实践中,提出了“双师型”课程建设的方案,引入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双双授课,从而使课程更加贴合企业需求,培养更具实战能力的学生。
2. B大学:“项目式”教学改革B大学尝试引入“项目式”教学,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 C大学:产学研协同创新C大学积极推行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实施效果及建议1. 实施效果通过上述改革举措的实施,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得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有所提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培育新动能难。
当前,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合理、装备水平落后、中低端产能过剩,特别是部分主导产业还停留在生产经营的初级阶段,缺乏精深加工项目,产品附加值偏低,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更多的企业主要是靠买服务、买技术,搞中低端生产、搞贴牌、来样加工等,有的甚至游离于维持经营边缘,根本无暇顾及科技研发。
(二)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降成本难。
当前,能源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等上升较快,土地、水、电、气等要素成本仍处于高位,企业盈利难度加大。
(三)产业结构不优,去产能难。
传统产业比重大、层次低,多处于产业链、价值链末端,科技含量低、经营方式简单粗放,而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新产业发展较慢,去产能的时间长、压力较大。
(四)人才引进难。
当前,受地域所限生活环境不佳、人才成长和发展空间小等因素制约,加之缺乏引才引智平台和相关政策扶持,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对于专业技术、电子商务、经营管理等高端人才,即便是企业花大价钱请来,由于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很难留住人才。
(五)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存在。
据调查,当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仍以不动产抵押担保为主,银行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但多数企业规模不大,土地厂房等固定资产少,多以流动资产为主,普遍缺乏可用于贷款的有效抵押资产,很难及时获得银行贷款。
对此,基层建议:一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扶持中小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是通过税费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五险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通过物流体制改革降低物流成本,给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使企业家轻装上阵,促进转型发展。
三是进一步推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政策落地见效,切实减轻企业融资成本。
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措施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失败)问题1.缺乏改革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改革措施过于片面,未能涵盖经济各个领域,导致改革效果有限。
–改革措施缺乏统一规划,各部门改革进展不平衡,无法形成整体推动力。
2.制度性障碍仍然存在–一些地方和企业对改革抵触心理较强,改革阻力大。
–一些与既得利益相关的行业和企业存在强大的利益团体,使得相关改革难以实施。
3.市场化程度不足–部分领域改革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一些垄断行业改革仍未得到有效推进,市场无法充分发展。
4.结构性矛盾仍未得到解决–供给侧改革未能有效解决经济结构失衡、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部分地区产业结构转型缓慢,传统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措施(失败)1.缺乏整体规划与协调–政府应制定全面的改革方案,明确改革目标与路径,确保各领域改革协同推进。
–政府部门间应加强沟通与协作,统筹推进改革措施,避免部门利益的碰撞。
2.强化改革宣传和教育–加大改革宣传力度,增强改革的公众认同度和参与度。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干部和企业家的改革意识和能力。
3.加强制度创新和法治建设–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打破垄断,促进公平竞争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市场秩序的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提高市场经济运行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4.注重结构性改革–制定相应政策,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的衔接,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结论供给侧改革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与失败的措施,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其重要性。
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改革举措的协同推进,才能推动供给侧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措施(一)
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措施(一)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问题一:结构性矛盾突出,产能过剩•副标题:产能过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副标题:产能过剩的原因分析•副标题:解决产能过剩的措施问题二:创新能力不足,技术进步滞后•副标题: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副标题: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副标题:提升创新能力的措施问题三:投资效率低下,资金过度使用在低效领域•副标题:低效领域投资的问题•副标题:投资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副标题:提高投资效率的措施问题四:金融体系不完善,融资难融资贵•副标题:融资困难的后果•副标题:金融体系不完善的原因分析•副标题:优化金融体系的措施问题五:劳动力市场不灵活,就业压力增加•副标题:就业压力的影响•副标题:劳动力市场不灵活的原因分析•副标题:灵活就业的措施问题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副标题:环境问题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副标题: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分析•副标题:改善环境污染的措施解决问题一:产能过剩1.加强产能盘点,清理过剩产能。
2.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
3.对过剩产能行业进行结构调整,引导企业转产。
4.减税降费,鼓励企业创新创造。
解决问题二:创新能力不足1.加强科技研发投入,提高科研人员待遇。
2.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创新创造。
3.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4.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竞争力。
解决问题三:投资效率低下1.加强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
2.制定完善的投资评估机制,提高投资决策科学性。
3.加强投资监管,防止资金浪费和腐败现象。
4.鼓励民间投资,拓宽投资渠道。
解决问题四:金融体系不完善1.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风险防控。
2.改革利率市场化机制,降低融资成本。
3.加强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
4.鼓励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满足地方发展需求。
解决问题五:劳动力市场不灵活1.改革职业教育体系,提升劳动力技能。
2.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提高就业效率。
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革情况综述
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革情况综述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地方本科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一流大学相比,地方本科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如实践基地不足、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健全、教学资源不充分等。
本文将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改革情况。
1. 实践基地不足地方本科院校通常位于城市边缘或农村地区,周边实践基地资源相对匮乏。
大多数院校依托一两个基地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导致实践机会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实践需求。
2. 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缺乏差异化和创新性。
缺乏多元化实践教学形式,使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3. 教学资源不足地方本科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实践教学资源缺乏。
缺乏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支持,使得学生在实践中无法获得最新的实践经验和知识。
4. 实践教学与就业对接不畅地方本科院校存在与用人单位对接不紧密的问题,实践教学内容和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存在较大鸿沟。
学生在实践中无法获取与就业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也制约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高。
二、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情况1. 加大对实践基地建设的投入地方本科院校纷纷加大对实践基地建设的投入,积极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扩大实践教学的覆盖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机会和经验。
2.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地方本科院校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如行业实习、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等,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4.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地方本科院校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及时反馈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不断调整实践教学内容,使之更加贴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三、结语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虽然仍然存在,但是随着各方面的不懈努力,相关改革措施的不断完善,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现状与发展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现状与发展地方本科高校是指由地方政府设立和管理的本科院校。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转型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转型背景供给侧改革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发展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地方本科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载体,其转型能力和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现状分析1.办学理念陈旧。
部分地方本科高校传统的教育教学思路和观念陈旧,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2.学科结构不合理。
地方本科高校的学科设置普遍比较单一,缺少专业对口的配套学科,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不完善。
3.师资力量薄弱。
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队伍大多由本校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缺乏博士研究生和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等高层次人才。
4.科研水平相对较低。
地方本科高校在科研能力方面相对薄弱,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不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升。
三、发展方向1.转变办学理念。
地方本科高校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
2.优化学科结构。
地方本科高校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加强跨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提升师资队伍。
地方本科高校应加大引进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和博士研究生的力度,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发展路径1.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地方本科高校可以与地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设企业实习基地,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地方本科高校可以与国内外优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进行师生交流和科研合作,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3.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地方本科高校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等硬件设施建设,提高学习和研究环境条件。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转型,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一些传统行业面对人才过剩情况,而一些新兴行业则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因此,高校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发展趋势,适当调整专业设置,注重培养市场所需要的复合型、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提高职业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质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有学术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实践与技能方面的支持。
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应加大对职业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重视力度,注重实践教学的培养力度,不仅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更要让学生在职场中快速适应并成为优秀的职业人才。
三、鼓励创新创业和自主创业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创新、创业和自主创业已成为大学生求职的一种重要选择。
高校应该注重创新教育,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机会。
同时,当局应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政策,打破创业难、创新难的局面。
四、鼓励跨行业、跨领域的发展与学习
当前,无人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不仅给传统行业带来了挑战,也为本科及往上学历的大学生打开了多元化就业的渠道。
因此,在学科建设和教育培养上应注重多元化发展,鼓励跨行业、跨领域的学习。
这样既可以加强个人的综合素质,又可以拓展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
总之,供给侧改革将大大提升学生就业市场就业质量,让学生了解市场的需求,从而提高就业能力,接受现实的挑战,未来的大学生就业时代已经到来,让我们共同为之努力!。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现状与发展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现状与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供给侧改革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地方本科高校在新常态下面临着转型的压力与挑战,如何应对和发展成为了地方本科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对于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高校在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相对薄弱,面临着高校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办学资源分散等问题。
供给侧改革为地方本科高校提供了转型的契机。
供给侧改革强调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而高等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也需要在供给侧改革中调整和优化自身。
转型发展的首要问题是提高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地方本科高校应该注重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加大招聘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地方本科高校还应该加强校企合作,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
地方本科高校还需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地方本科高校需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地方本科高校还应该加强科研能力的建设。
科研水平的提高不仅能够提升高校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也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创新发展。
地方本科高校应该加强科研机构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培养和引进科研人才,提高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
地方本科高校还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借鉴国外优质高校的办学经验,吸引国外优秀学者来华任教,推动地方本科高校的国际化发展。
地方本科高校还可以积极开展国际学生交流项目,吸引更多国际学生来华学习,提升高校的国际影响力。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需要通过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调整专业设置,加强科研能力的建设,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措施,实现转型发展。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现状与发展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现状与发展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亟需转型升级。
为了应对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中国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新概念和新思路。
供给侧改革旨在通过优化供给结构,增强供给实力,推动经济发展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地方本科高校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面临着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挑战。
地方本科高校具有培养本地劳动者和人才的使命,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长期发展中,地方本科高校存在着办学理念陈旧、专业设置滞后、教学资源不足、科研水平低下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的需求和要求。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发展。
地方本科高校需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
目前,高校毕业生数量远远超过就业市场的需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很难与就业市场需求匹配,这就需要地方本科高校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教学水平,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
地方本科高校需要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
当前,一些地方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滞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适应供给侧改革的需要,地方本科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增加就业性和创新性专业的开设,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创业型人才。
地方本科高校需要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与创新。
地方本科高校的教育与科研水平与国内一流高校相比存在差距,与先进的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紧密度也相对较低。
地方本科高校应该积极与产业界合作,共同进行科技创新,加强产学研结合,培养更多具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地方本科高校还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教学水平相对较低。
为了适应供给侧改革的需要,地方本科高校应该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
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本科高校还需要加强自身管理和治理能力。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现状与发展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现状与发展近年来,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的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中国的主要发展方向。
在这一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现状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地方本科高校正逐渐转变发展思路和目标。
过去,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目标主要关注规模扩大和人数增加,追求数量上的发展。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开始意识到只有提升质量才能真正取得发展。
地方本科高校开始逐渐调整发展思路,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转变以往功利性的追求,更加注重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地方本科高校正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办学条件。
供给侧改革要求地方本科高校提升硬件水平,提高办学条件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地方本科高校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和设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实验室和课程设置。
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地方本科高校的投入力度,增加了经费支持和政策扶持,提供有力的保障。
地方本科高校正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新模式。
供给侧改革要求地方本科高校与社会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为经济发展服务。
地方本科高校正积极开展与企业合作的活动,建立产教融合的新模式。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地方本科高校可以更加了解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第四,地方本科高校正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供给侧改革要求地方本科高校突破地域限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地方本科高校与国外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资源。
地方本科高校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提升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现状与发展主要包括转变发展思路和目标、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办学条件、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新模式以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地方本科高校通过这些转型举措,逐渐实现了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现状与发展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现状与发展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和挑战。
传统的招生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地方本科高校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办学水平,以适应经济和社会的需求。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地方本科高校逐渐转变为应用型大学。
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是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地方本科高校开始加大对应用型学科的培养力度。
它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加职业导向的课程设置,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实践机会。
通过这一转型,地方本科高校可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提供各类专业人才。
地方本科高校将注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传统的地方本科高校在学科设置和师资力量上可能存在不足,这给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需要加强学科建设,增加研究投入,招聘更多的高水平教师和研究人员,提高学科竞争力。
地方本科高校还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地方本科高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离不开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尤其是与企业的合作。
地方本科高校需要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产学研合作,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地方本科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四,地方本科高校积极拓宽招生渠道。
供给侧改革要求地方本科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地方本科高校不仅要招录更多的优质生源,还需要与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等进行深度合作,拓宽招生渠道。
可以通过在高中设立分校、合作培养项目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来地方本科高校就读。
在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方面,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需的费用可能超出学校的自身承受能力。
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考
目前 ,我 国 已经 建成 了世 界上 最 大 规模 的高 倾 向严 重 ,高 校 和企 业 、行 业对 于 应用 型 、复 合 型
等教育 体系 ,为 中 国现代 化建设 作 出了巨大贡 人才 培 养 的标 准 大 相径 庭 ,供 需结 构 性 矛盾 更 加
献 。据 统 计 ,截 至 2015年 ,全 国各 类 高 等教 育 在 突 出 ,导致 生产 服 务 一线 紧缺 的应 用 型 、复合 型 、
校 学 生 总规 模达 到 3647万 人 ,高 等教 育 毛入学 率 创 新 型人 才培 养 机制 尚未 完全 建 立 ,人 才培 养结
达 到 40%。全 国共有普通 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 构 和 质 量 还 不 能适 应 经 济 结构 调 整 和 产业 转 型
学 校 2852所 ,其 中 普 通 高 校 中本 科 院 校 达 1219 升级 的要求 ,高校 毕 业 生特 别 是地 方 本科 高 校 就
所 ,比 2014年增 加 17所 。 “但 是 ,随着 我 国经 济发 业难 和就 业质 量 低 的 问题 仍 比较 突 出 。 因此 ,推
展 进 入 新 常态 ,特别 是 国务 院在 2016年 5月颁 布 动 部 分 普 通 本科 高 校 向应 动 发展 战 略 纲要 》,提 出科 技 创新 是 适应 和引 领经 济 发 展新 常 态 、服 务创 新 驱动 发 展
2018聋
级技 工 、高素 质 劳动 者 ,等 。。
也 进 一 步表 明 ,高校 理 解 的地 方 经 济社 会 发展 所
2015年 4月 ,国 务 院 办 公 厅 印 发 《关 于 深 化 需 要 的人 才标 准 ,与企 业 行业 实 际 需要 的人 才标
高 等 学 校 创 新 创 业 教 育 改 革 的 实施 意 见 》(国 办 准是 有 差距 的 。而 要 破 解 人 才 培 养 与 经 济 社 会
地方本科院校“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地方本科院校“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王颖;熊季霞
【期刊名称】《黑龙江高教研究》
【年(卷),期】2018(000)001
【摘要】高等教育是为社会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的适用型应用型人才,那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促使高等教育变革.由于目前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培养方案与社会发展相脱节,这必然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目的是以供给的形式促进地方本科院校结构性改革.地方本科院校在此政策的引导下纷纷开始探索结构性改革,但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总页数】3页(P39-41)
【作者】王颖;熊季霞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后勤管理处,江苏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7
【相关文献】
1.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 周小燕
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 段宏广;王宝钧;陈志刚
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 王建聪
4.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 刘勇
5.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泉州师范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J], 仲伟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培育新动能难。
当前,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合理、装备水平落后、中低端产能过剩,特别是部分主导产业还停留在生产经营的初级阶段,缺乏精深加工项目,产品附加值偏低,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更多的企业主要是靠买服务、买技术,搞中低端生产、搞贴牌、来样加工等,有的甚至游离于维持经营边缘,根本无暇顾及科技研发。
(二)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降成本难。
当前,能源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等上升较快,土地、水、电、气等要素成本仍处于高位,企业盈利难度加大。
(三)产业结构不优,去产能难。
传统产业比重大、层次低,多处于产业链、价值链末端,科技含量低、经营方式简单粗放,而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新产业发展较慢,去产能的时间长、压力较大。
(四)人才引进难。
当前,受地域所限生活环境不佳、人才成长和发展空间小等因素制约,加之缺乏引才引智平台和相关政策扶持,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对于专业技术、电子商务、经营管理等高端人才,即便是企业花大价钱请来,由于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很难留住人才。
(五)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存在。
据调查,当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仍以不动产抵押担保为主,银行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但多数企业规模不大,土地厂房等固定资产少,多以流动资产为主,普遍缺乏可用于贷款的有效抵押资产,很难及时获得银行贷款。
对此,基层建议:一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扶持中小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是通过税费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五险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通过物流体制改革降低物流成本,给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使企业家轻装上阵,促进转型发展。
三是进一步推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政策落地见效,切实减轻企业融资成本。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现状与发展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现状与发展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和发展的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观察和分析。
首先,地方本科高校的经费来源不断增加,但学校的经费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
虽然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但仍有很多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此外,一些地方本科高校出现了管理不规范、经费使用不透明等问题,这大大限制了学校的发展。
因此,优化学校的经费管理体制和机制十分必要。
其次,地方本科高校在人才引进和科研能力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些地方本科高校进一步加强人才战略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措施,但仍有很多学校人才力量不足、科研能力薄弱,影响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的转化。
再次,地方本科高校的招生和质量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些地方本科高校仍存在着招生容易,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发展,而且也可能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地方本科高校的招生政策和加强质量管理。
最后,地方本科高校在与社会的联系方面也需要提高。
一些地方本科高校与企业和政府联系不够紧密,缺乏产学研一体化的机制,这限制了学校的转型和发展。
因此,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和机制,加强与企业和政府的联系,对于地方本科高校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总之,在当前的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和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通过进一步优化学校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人才引进和科研能力,完善招生政策和质量管理,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和机制,地方本科高校可以获得更快的发展,在教育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现状与发展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现状与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地方本科高校作为我国广大基层社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其转型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备受关注。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理念正在发生转变。
过去,一些地方本科高校追求规模扩张,导致办学质量不高。
现在,地方本科高校开始注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一些地方本科高校还开始与企业合作,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地方本科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在转型。
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注重理论学习。
而现在,地方本科高校开始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一些地方本科高校还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设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地方本科高校的师资队伍也在进行转型。
过去,一些地方本科高校缺乏优秀的教师队伍,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现在,地方本科高校开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一些地方本科高校还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
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环境也在转型。
过去,一些地方本科高校的硬件设施条件较差,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现在,地方本科高校开始改善校园环境,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就读。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地方本科高校的资金来源相对有限,导致转型发展的投入不足。
地方本科高校的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影响了其人才培养效果和就业竞争力。
地方本科高校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相对滞后,制约了其转型发展的速度和效果。
为了加快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政府应加大对地方本科高校的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地方本科高校也应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调整专业设置,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地方本科高校还应加强内部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只有这样,地方本科高校才能更好地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地方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现状与发展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现状与发展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学龄人口的减少,我国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减少,加上就业市场的变化,导致目前我国本科高校面临严峻的挑战。
地方本科高校更是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必须通过适应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在转型发展中摸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目前,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招生量逐年减少,从而导致教学资源浪费。
同时,社会对学位证书的需求也在逐渐地下降,许多毕业生没有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导致大量人才流失。
在这一大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增强学校的定位和特色。
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中应该提高与行业合作的频率,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强化行业对学生的培训和职业发展,以满足社会对于具有实际能力的大学生的需求。
此外,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高校,应该注重本地环境的资源和社会文化的特点,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以打造出有较强竞争力的本科高校。
第二,改善教学质量。
首先,应该加大师资力度,吸引更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促进教学体系的完善;其次,提高教育质量标准,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促进课程质量的提高。
通过不断完善教育体系来提升教育质量。
第三,整合校内资源,优化管理结构。
应该整合校内资源,进一步优化管理结构,减少重复建设和浪费,加强校企合作,持续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专业实用性,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第四,加强国际化建设。
应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宽办学思路,推进国际化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同时,加强智力引进和人才培养,吸引更多具有优秀学术成果和实际经验的国际化教师和高端人才,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竞争力。
总之,地方本科高校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需要加强转型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整合资源,优化管理结构,加强国际化建设,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有实力有特色的高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地方本科院校“ 供给侧改革” 意识弱
“ 供给侧改革” 的主体是地方本科院校, 但我国高校仍是 工部门, 是形成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 而且人们对知识技能 的接受能力快慢 , 往往也取决于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因此, 由政府推动发展, 所以, 在其转型中受到行政力量的主导是 国家 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 ( 2 0 1 0— 高校的 教学质 量如何, 不仅影响着这个人力资本的接受能力 必然的。《 的高低 , 还决定着这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 2 . “ 供给侧改革” 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可行性 2 0 2 0年) 》 指出: “ 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建立
1 . “ 供给侧改革” 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 供给侧改革” 就是从供给的角度出发对经济进行结构 济领域的改革手段完全套用在高等教育领域。经济领域改
性优化, 同时, 用改革的方式推进其结构调整, 其本质是一种 革是使得经济效益获得最大化 , 而教育作为一种公益性事
以“ 市场” 为导向的改革 ; 其核心是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市场 业 , 它的改革所要获得的是公益效应最大化, 主要专注于文
地 方本科 院校 “ 供 给侧 改革 ” 面 临的 问题 及对 策建议 盲目 跟风 ; 另一方面, 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因为评职称 用型大学转型既是在“ 经济新常态” 下的必然之路, 也是推动 需求,
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但 由于地方本科 院校 内部的 的需要, 他们往往不进行市场的调研而是根据 自己的兴趣搞
地 方本 科 院校 “ 供 给侧 改革"
面 临 的 问题 及 对 策 建 议
王 颖 , 熊季 霞2
( 南京 中医药大学 1 . 后勤管理处 ; 2 . 卫生经济管理学院 , 江苏 南京 2 1 0 0 2 3 )
摘要: 高等教 育是 为社会培养符合 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的适用型应 用型人 才 , 那 么, 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 , 必然会促使 高等 教 育变革。 由于 目前 大部分地 方本科 院校的培养方案与社会发展相脱 节 , 这 必然会 阻碍 社会经 济的发展 , 因此 , 国家提 出“ 供
机遇, 及时对市场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 、 研究 , 改革培养方 社会中, 地方本科院校进行“ 供给侧改革” 不仅有利于地方经 案, 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从而打破 以 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还有利于学校个改革和发展, 用人单位驱动为主的人才供需关系的尴尬局面, 并提高地方 从而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本科院校培养人才与劳动力市场的有效对接… 。“ 供给侧 二、 地 方本 科 院校 在 “ 供 给侧 改革 ” 中存 在 的 问 改革” 是以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的, 我国具有庞大 的人 口 基数 , 要想把广大的人力转化为人力资源, 就需要对 其进行投资, 而地方本科院校就是把人 I S l 变为人力资源的加
给侧 改革” , 目的是 以供给 的形式促进 地方本科 院校 结构性 改革 。地 方本 科 院校 在 此政 策的 引导 下纷纷 开始探 索结构 性改
革, 但 也 出现 了诸 多问 题 。
关键词 : 地方本科 院校 ; “ 供 给侧 改革” ; 转型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7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3— 2 6 1 4 ( 2 0 1 8 ) 0 1 — 0 0 3 9— 0 3
动态调整机制,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重点扩大应用型、 复合型
我国“ 供给侧改革” 强调提高供给的质量 , 促进产业结构 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 在中央总体规划的基础上, 各省市根 调整。虽然“ 供给侧改革” 主要针对的是经济领域的改革, 但 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 是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来操控和促进 , 而教育是以人为主体, 挖掘人的潜能, 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石, 先进的 在政府主动促进改革的同时, 地方本科院校则由于对改革的 认识不清晰等方面的原因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实际上, 向应
2 0 1 8年 第 1 期 总第 2 8 5期
黑 龙江高教研 究
He i l o n g j i a n g R e s e a r c h e s o n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No. 1, 2 01 8
S e r i a l No. 28 5
一
、
地 方本 科 院校 “ 供 给侧 改革 ” 的必 要 性 及 可
教育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地方本科院校在促进
行 性
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 的作用, 但需要认识到, 高 等教育的“ 供给侧改革” 与经济领域的“ 供给侧改革” 是有区
别的, 因此, 改革的实施者既不能将二者相混淆, 也不可将经
这可谓闭门造车, 做出来的东西对市场的适用度较低, 部分保守派, 他们的思想僵化、 妄 自尊大以及对改革 的误解 科研, 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技术的可能性较小 , 因此, 地方本科院 而认为没有必要改革。在一些地方本科院校 中存在学术高 地 于一切的校园文化, 他们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就是培养职业 校的教师在科研上没有起到引领企业发展的作用。此外 ,
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随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 化的传播与弘扬和各种栋梁之材的培养 , 这与我国经济发展
整, 市场对“ 学术型” 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减少, 反而对适用型
的方向相关 , 是短期政策不能随意改变的。因此 , 在遵循教
在当下的经济快速发展的 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 日 益增多。因此, 地方本科院校要抓住 育发展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前提下,
收 稿 日期 : 2 0 1 7—1 1— 0 4 作者简介 : 王 颖, 南京 中医药大学后勤管理处讲师 , 研究方 向: 高等 教育管 理、 高校行政 管理 ; 熊季 霞 , 南京 中医药大学 卫生经济 管理学 院教 授, 博士 , 硕士研究生导师 , 研究方 向: 医药经济 、 卫生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