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生教案1和2
一年级上册品生教案
一年级上册品生教案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他们的生活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美好事物的习惯。
2. 第二课时:尊重他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3. 第三课时:关爱他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如何关爱他人。
4. 第四课时:合作分享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合作分享的意义。
5. 第五课时:文明礼貌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
三、教学方法2.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合作分享等品质。
3. 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和实践文明礼貌的行为。
四、教学评价2.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汇报等形式,评估学生在理解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合作分享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3. 设计相关题目,测试学生对文明礼貌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美好事物和品质的图片、案例等。
2. 教学视频:关于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合作分享等方面的生活场景。
3. 角色扮演道具:如帽子、围巾等,用于学生扮演不同角色。
4. 作业纸:用于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六、第六课时:感恩的心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懂得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感恩的意义,并付诸行动。
七、第七课时:诚实守信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践行。
八、第八课时:自律自省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律自省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自律自省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九、第九课时:勇于担当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担当的意义,并敢于承担责任。
十、第十课时:热爱祖国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上品生教案
二上品生教案教案标题:二年级上册《品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品生》这篇课文,学生能够理解并记忆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能够正确运用它们。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关注环境保护。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记忆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二年级上册《品生》课文。
2. 多媒体设备。
3. 单词卡片、图片等教具。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为什么环境保护对我们很重要?Step 2: 预习课文1. 让学生快速浏览《品生》这篇课文,了解大意。
2. 分组讨论,学生互相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疑惑。
Step 3: 阅读理解1.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阅读课文,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2. 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细节问题,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
Step 4: 词汇学习1. 教师出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单词卡片,并帮助学生正确读音和理解词义。
2. 进行词汇练习,例如:师生对话、小组活动等。
Step 5: 口语表达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对话情景,练习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师引导学生扩展对话内容,鼓励他们运用所学词汇和短语进行自由对话。
Step 6: 拓展活动1.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海报或宣传册,向其他同学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他们的设计和想法。
六、课堂作业:1. 完成课文的阅读理解题。
2. 设计一份小海报,表达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视频、分组讨论、词汇学习、口语表达和拓展活动等,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一年级上册品生教案
一年级上册品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的生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自己: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尊重他人: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不以貌取人,不嘲笑他人。
3. 关爱他人: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关心、帮助身边的人。
4. 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的生命力。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尊重、关爱、热爱生活等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认识。
4. 激励评价法:注重对学生的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趣味小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内容:按照教学目标,逐一讲解、引导学生学习各个方面的内容。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验所学内容。
4. 总结提升: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动力。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自我认知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自我提升的动力。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了解彼此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促进互相学习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二年级上册品生教案
二年级上册品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与人相处的良好品质。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我是独特的个体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学会接纳自己。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
2. 第二课:尊重他人,和谐相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懂得与人和谐相处。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尊重和和谐相处的原则。
3. 第三课: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4. 第四课:学会感恩,珍惜拥有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践行。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讲究卫生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合作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实际行为表现: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如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等,评估教学效果。
五、教学课时每课教学时间为40分钟,共200分钟。
六、第六课:勇于认错,诚实守信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勇于承认错误,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勇于承担责任和改正错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主动学习等。
八、第八课:锻炼身体,注重健康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注重身心健康。
一年级品生第一单元教案
一年级品生第一单元教案第一章:认识自己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如身高、眼睛、头发等。
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性格特点,如开朗、内向等。
探讨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喜欢运动、画画等。
1.3 教学活动:学生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外貌特点。
学生分享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肯定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
第二章:尊重他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
2.2 教学内容:讲解尊重他人的基本原则,如不嘲笑、不歧视他人。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言行,如倾听、不打断别人说话等。
讨论如何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和兴趣爱好。
2.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不同意见和兴趣爱好。
学生总结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发誓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第三章:遵守规则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和社会的规则,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讲解学校的基本规则,如按时到校、遵守课堂纪律等。
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规则,如遵守交通规则、排队等候等。
讨论遵守规则的意义和好处。
3.3 教学活动:学生列举学校和社会中的规则。
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遵守规则的心得体会。
学生承诺自觉遵守规则,做一个守纪律、讲文明的学生。
第四章:关爱他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关心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4.2 教学内容:讲解关爱他人的基本原则,如倾听、关心、帮助他人等。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如同学、老师、家人等。
讨论如何关爱他人,以及关爱他人的意义和好处。
4.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关爱他人的经历和感受。
学生总结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并发誓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第五章:感恩之心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培养学生培养感恩之心,学会表达感谢和感激。
二年级品生教案
二年级品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品德表现,如诚实、勤奋、尊重他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故事、情景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利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品德的认识1. 导入:通过讲解品德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品德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品德表现,如诚实、勤奋、尊重他人等。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自己身边的品德表现。
1. 导入:讲解生活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实践活动:学生制定自己的生活习惯计划,并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践。
第三课时:学会与人相处1. 导入:讲解与人相处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3. 实践活动: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模拟与人相处的场景。
第四课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1. 导入:讲解团队协作的意义。
2.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会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完成指定任务。
第五课时:诚实守信1. 导入:讲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品质。
3. 实践活动: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诚实守信的经历。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生活习惯实践、团队协作游戏等。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品生教材。
2. 教具:PPT、黑板、粉笔、情景表演道具等。
3. 参考资料:相关品德教育的文章、故事、视频等。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品德的认识。
二年级上册品生教案
二年级上册品生教案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4. 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品德的重要性学习品德的定义和作用讨论品德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2. 第二课时:尊重他人学习尊重他人的意义举例说明如何尊重他人3. 第三课时:关心集体学习集体的概念讨论如何为集体做出贡献4. 第四课时:热爱劳动学习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举例说明如何热爱劳动5. 第五课时:合作与分享学习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讨论如何与他人合作和分享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品德的重要性、尊重他人、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合作与分享的意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品德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意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课后实践:检查学生在家中的劳动实践情况,评价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和改进。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劳动工具:准备相应的劳动工具,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4. 评价表格:制定课后实践评价表格,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案例引入品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品德的含义:讲解品德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品德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 分析品德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品德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品德的理解和体会。
一年级下册品生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品生全册教案第一章:我与学校的日常生活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日常生活规则,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1.2 教学内容:学校的日常生活规则,如何与同学相处,尊重老师和同伴。
1.3 教学活动:讲解学校的日常生活规则,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与同学相处,尊重老师和同伴。
第二章:我学会了感恩2.1 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学会表达对父母、老师和同伴的感激之情。
2.2 教学内容:感恩的意义,如何表达对父母、老师和同伴的感激之情。
2.3 教学活动:通过故事讲解感恩的意义,让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对父母、老师和同伴的感激之情。
第三章:我懂得尊重他人3.1 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
3.2 教学内容:尊重他人的意义,如何尊重他人的不同。
3.3 教学活动:通过故事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
第四章:我关心身边的人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人,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4.2 教学内容:身边的人,如何关心和帮助他人。
4.3 教学活动:通过讲解身边的人,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关心和帮助他人。
第五章:我学会了保护自己5.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护自己,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2 教学内容:如何保护自己,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3 教学活动: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护自己,进行自我保护的练习。
第六章:我懂得遵守规则6.1 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各种规则。
6.2 教学内容:规则的重要性,如何遵守各种规则。
6.3 教学活动:通过讲解和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各种规则。
第七章:我有责任感7.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责任感的意义,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7.2 教学内容:责任感的意义,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
7.3 教学活动:通过讲解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责任感的意义,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二年级下册品生教案
二年级下册品生教案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集体、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 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分辨是非、选择正确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尊重他人1. 学习礼貌用语,懂得尊重他人;2. 学会倾听,不打断别人的讲话;3. 学会赞美他人,不嘲笑别人的缺点。
第二单元:关心集体1. 了解集体的含义,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2.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3. 学会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模拟、游戏、讨论等互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以故事、案例等形式引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同理心;3. 设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发言、讨论、游戏等;2. 学生作业、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3. 学生日常行为的表现,如礼貌、尊重、合作等;4. 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五、教学课时第一单元:尊重他人(4课时)第二单元:关心集体(4课时)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图片、动画等;2. 教学故事书:用于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学生思考;3. 实践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4. 评价表格:用于记录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七、教学步骤第一单元:尊重他人1. 导入:通过情景模拟,引导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2. 新课:讲解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如礼貌用语、倾听、赞美等;3. 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尊重他人的经历;4. 实践: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尊重他人的行为;第二单元:关心集体1. 导入:通过故事,引导学生了解集体的含义和重要性;2. 新课:讲解关心集体的具体表现,如维护集体荣誉、合作完成任务等;3. 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关心集体的经历;4. 实践:设置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关心集体;八、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榜样示范,以自身的行为引导学生;2.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长;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表演,展示尊重他人、关心集体的行为;2. 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学校中的优秀表现;3. 组织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环保行动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年级品与生教案下册
一年级品与生教案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体验生活中的美好情感。
(3)培养学生自信、自主、积极向上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的学校(1)课文:《我爱我的学校》(2)生字词:学校、教室、同学、老师等(3)知识点:了解学校的环境,认识学校中的场所和人物2. 第二单元:我的家庭(1)课文:《我爱我家》(2)生字词:家庭、父母、兄弟姐妹等(3)知识点:了解家庭结构,感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1)课文:《我的朋友》(2)生字词:朋友、友情、互助等(3)知识点:学会与朋友相处,体验友情的力量4. 第四单元:我的家乡(1)课文:《我美丽的家乡》(2)生字词:家乡、风景、特色等(3)知识点: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5. 第五单元:我的祖国(1)课文:《我亲爱的祖国》(2)生字词:祖国、国旗、国歌等(3)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了解祖国的伟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认识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时间1. 第一单元:2课时3. 第三单元:2课时4. 第四单元:2课时5. 第五单元:2课时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一年级上册品生教案
一年级上册品生教案一、教学目标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品生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他人、自律自强的品质,使学为有道德、有品质、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品德的重要性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品德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了解品德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2. 第二课时:基本礼仪教学内容:教授学生基本的礼仪知识,如问候、道歉、感谢等,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礼仪。
4. 第四课时:学习习惯的培养5. 第五课时:尊重与关爱教学内容: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关爱身边的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明确品生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品生要求,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举止,评价其对品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实践:了解学生在家庭、学校中的表现,评估品生教育的效果。
3. 定期测试:通过书面测试或口头提问,检验学生对品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上册品生教材》2. 教具:PPT、黑板、粉笔、图片等3. 辅助材料:相关故事书、视频、实践活动指导手册等六、第六课时:诚实守信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意义,认识到诚实守信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教学方法:通过讲述诚信故事、讨论诚信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诚信观念。
七、第七课时:自律自强教学内容:教授学生自律自强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只有自律自强,才能面对生活的挑战。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成功案例等方法,激发学生的自律自强意识。
八、第八课时:团队合作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在团队中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方法: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
九、第九课时:安全常识教学内容:教授学生基本的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溺水等,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二年级上册品生教案
二年级上册品生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通过故事、案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3. 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
教学活动:1. 讲故事:《小明的改变》。
2. 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表现出尊重他人?3. 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第二章:诚实守信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价值。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教学内容:1. 讲解诚实守信的意义和价值。
2. 通过故事、案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诚实守信的具体表现。
3. 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诚实守信的意识。
教学活动:1. 讲故事:《小红的诚实》。
2. 分组讨论:诚实守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 诚信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诚实守信的价值。
第三章:关爱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通过故事、案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具体表现。
3. 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关爱他人的习惯。
教学活动:1. 讲故事:《小华的关爱》。
2. 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3. 角色扮演:模拟关爱他人的场景。
第四章:勤奋努力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勤奋努力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勤奋努力的习惯。
教学内容:1. 讲解勤奋努力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通过故事、案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勤奋努力的具体表现。
3. 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勤奋努力的态度。
教学活动:1. 讲故事:《小亮的努力》。
2. 分组讨论:勤奋努力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3. 制定计划: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勤奋努力计划。
第五章:遵守规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遵守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通过故事、案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遵守规则的具体表现。
二年级下册品生全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品生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人相处。
3.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品德的重要性第1课:品德是我们的人格第2课:品德是我们的尊严第二单元:团队合作第3课:团队合作的力量第4课:如何与人相处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品德的重要性,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与人相处的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品德的意义,团队合作的经验,以及与人相处的技巧。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品德的作用,团队合作的价值,以及与人相处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品德的理解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品德故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品德的重要性。
2. 团队合作游戏: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用于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品德和团队合作的作用。
六、教学计划:第1周:品德的重要性第2周:团队合作的力量第3周:如何与人相处第4周:品德的实践与应用第5周:团队合作的故事分享第6周:与人相处的技巧训练七、教学活动:1. 品德故事分享:让学生通过听故事,理解品德的重要性。
2. 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
3.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习与人相处的技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共同学习成长。
八、教学要点:1. 品德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品德是他们的人格和尊严的基础。
2. 团队合作的力量: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合作带来的力量和效果。
3. 与人相处的技巧: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和接纳他人。
4. 品德的实践与应用:让学生将品德原则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年下学期品生教案
二年下学期品生教案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生命的品质,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增强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的生活规范第1课:基本生活规范第2课:日常礼仪第二单元:尊重他人第3课:尊重他人第4课:包容与谦让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理解并掌握生活规范和道德准则。
2. 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学会尊重他人,关爱生命。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发言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业的质量和提交的时间。
3. 学生课堂表现,包括纪律性和尊重他人的表现。
五、教学安排:第一单元:我们的生活规范第1课:基本生活规范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介绍基本的生活规范,如守时、守纪、守约等。
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第2课:日常礼仪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介绍日常礼仪,如问候、道歉、道谢等。
教学活动:讲解、角色扮演、小组讨论。
六、教学内容:第三单元:自我管理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个人反思。
第6课:时间管理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教授时间管理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活动:讲解、时间管理游戏、小组分享。
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关爱自然第7课:我们的地球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活动:讲解、环境问题讨论、小组行动计划。
第8课:保护环境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教授环保的基本知识,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
教学活动:讲解、环保活动分享、小组讨论。
八、教学内容:第五单元:健康生活第9课:身体健康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教授基本的身体健康知识,如饮食、运动等。
教学活动:讲解、健康小游戏、小组分享。
一下品生教案全册汇总
一、教案设计:教案主题:《一下品生教案全册汇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品德和行为规范。
3. 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4.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品德教育第1课:尊重他人第2课:诚实守信第3课:勤劳节俭第二单元:行为规范第4课:遵守纪律第5课:礼貌待人第三单元:生活自理第6课:个人卫生第7课:居家安全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品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规范,做到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心社会。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将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2. 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
2. 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和实践活动完成情况。
3. 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情况。
二、第一单元:品德教育第1课: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内容:1. 尊重他人的定义和意义。
2. 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重他人。
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
2. 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尊重他人的理解和认识。
2.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第2课:诚实守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内容:1. 诚实守信的定义和意义。
2. 诚实守信的具体表现。
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
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
2. 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诚实守信的理解和认识。
二年级下品生教案
二年级下品生教案一、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尊重他人课文:《礼貌待人》活动:学习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等。
2. 第二单元:关心集体课文:《我爱我们的班》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班级,关心集体利益,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3. 第三单元:热爱生活课文:《快乐的生活》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珍惜生活,乐观面对困难。
4. 第四单元:遵守纪律课文:《遵守规则》活动: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自觉排队、按时完成任务等。
5. 第五单元:讲文明、懂礼貌课文:《文明小公民》活动: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学会礼让、帮助他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尊重、关心、热爱、遵守和讲文明。
2.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3. 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估他们在尊重、关心、热爱、遵守和讲文明方面的进步。
2. 课堂参与度,包括发言、讨论、游戏等环节的表现。
3. 课后实践作业,如回家后向家人展示所学内容,观察他们的反馈。
五、教学时间1. 第一单元:2课时2. 第二单元:2课时3. 第三单元:2课时4. 第四单元:2课时5. 第五单元:2课时六、第六单元:学会合作课文:《一起搭积木》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积木搭建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第七单元:爱护环境课文:《小树苗的成长》活动: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学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八、第八单元:勇敢面对困难课文:《小乌龟翻山》活动: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退缩,勇敢挑战自我的精神,通过故事讨论和角色扮演来深化理解。
九、第九单元:感恩的心课文:《感谢有你》活动: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导,感谢朋友的陪伴。
十、第十单元:培养良好习惯课文:《每天进步一点点》六、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合作、爱护环境、勇敢面对困难等。
一下品生教案全册汇总
一下品生教案全册汇总第一章:认识自己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等特征。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学生通过自我描述、同伴评价等方式了解自己。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第二章:家庭关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家庭成员。
2.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
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感受家庭的温暖。
教师引导students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and respect their family members.第三章:友谊与尊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友谊的意义,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给予指导,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章:学校生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学校生活中的挑战。
4.2 教学内容:介绍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习、课外活动、人际关系等。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校的经历,学会适应学校生活。
教师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校生活中的问题。
第五章:遵守规则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5.2 教学内容:介绍社会规则的种类,如交通规则、校规、法律等。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师引导students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follow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 society.第六章:爱护环境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6.2 教学内容:介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如污染、浪费等。
一年级上册品生教案(二)
一年级上册品生教案(二)一年级上册品生教案(二)课题三新朋友新伙伴主题目标:1.2.3.教学重难点: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活动准备:1.2.教学过程:自学指导。
(一)、我们认识一下(请一名同学说出一个同学的名字,再请被叫到的同学说出一个同学的名字,以此类推。
)二、我们在一起1.2.3.4.5.6.二、后教,评议。
一、请你记住我1.特长,加深在同学们心中的印象。
2.3画一画:把自己最要好的一个朋友画下来。
4.5.、我们帮帮他16页图)让同学说说理由。
三、课后小结1那些能团结同学,互相友爱的好孩子,我们都喜欢。
希望你们都成为人人喜爱的好孩子,交到更多、更好的朋友。
2通过互,展示自己的才艺,使同学们更加熟识了、亲切了;知道了同学们应怎样和同学相处,成为人人喜爱的孩子,通过画自己的好朋友,使本课内容融入同学们的生活中。
课题四:平安回家(课本认知目标1、知道社会上有伤害儿童的坏人,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2、认识注意交通安全是一种自我保护,可以防止受到伤害。
3、学习有关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
4、了解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别人带来痛苦麻烦。
情感目标1、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2、感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愿意遵守交通规则。
行为目标1、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在马路上自觉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靠右边行走;横穿马路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教学重点: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学习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让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
教学难点: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使学生懂得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带来痛苦,给别人带来麻烦。
教学过程:一、自学指导1、教师播放:放学铃声。
2、谈话:放学铃声响了,你该做什么呢?3、学生讨论问题。
4、揭示课题:平安回家二、先学,看一看。
一年级下册品生1、2备课
1.我和爸爸妈妈教学目的:1 让学生明白力所能及地为爸爸妈妈或别人做点什么,既是懂事的表现,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2 爱父母,不惹父母生气;爱他人,能主动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怎样的行为是懂事的表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大家喜欢听歌吗?让我们一起听一首好听的歌曲《人人叫我好儿童》。
边听边想:(1)歌中小女孩做了什么事?(2)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师生小结:小女孩能体贴爸爸妈妈的辛苦,帮妈妈打水,帮爸爸捉虫,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我们愿意和她交朋友,做个好孩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懂事了》一课。
板书:我懂事了二明理导行过渡语:怎样做才是懂事的孩子呢?1 (想一想),学生自己带着问题看书,弄清为爸爸妈妈打扇就是懂事的表现。
2 体会我们的懂事会让爸爸妈妈感到高兴,引导学生仔细看课本,从书中找到答案。
3 爸爸妈妈的爱是无私的,吃饭时,把没有骨头的鱼肉夹进我们的碗中;下雨时,冒雨给我们送伞;天冷时,让我们把手伸进怀抱。
面对这样的爱我们要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呢?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在家中的表现,一起评评谁是懂事的孩子。
4(我是小法官),学生评一评怎样做才是懂事的孩子,进一步理解懂事的含义。
5 小结:在家,能关心体贴父母,就是懂事的表现。
我们懂事了,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好的报答。
6 课间休息7 在家中能做个好孩子,在外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一起看看书中的小朋友的表现。
引导学生回答:他们在做什么?他们这样做高兴吗?8 (说一说):我会怎样做?体会帮助他人的乐趣。
9 (画红花):分组讨论,给懂事的同学画红花。
10 说说自己或他人懂事的故事。
三总结全课上完课,我们知道能为爸爸妈妈或别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懂事的表现。
愿我们的小朋友在渐渐长高的同时,也越来越懂事。
在家里孝敬长辈,在外面帮助别人。
四板书设计我懂事了爸爸妈妈能为做点什么,我感到快乐教后记:2.我的小卧室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小卧室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单元目标情感与态度1.了解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知道家乡的名胜古迹及当地富饶的物产,初步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
感受家乡的变化,形成建设家乡的意识。
令行为与习惯2.培养与人合作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及分工合作。
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查、了解自己生活地方的名胜古迹、丰富物产的相关资料,学会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做记录,形成一定的技能。
尝试制作简单的家乡小吃,形成初步的劳动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家乡的调查、家乡物产的再创造等活动,培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锻炼与人交往、交流及合作的能力。
初步掌握搜集材料、整理材料与表达的方法。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从各方面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本单元并没有直接出现“家乡”一词,而是用“我们生活的地方”作为单元的主题。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本单元安排了“好山好水好地方”“富饶的地方”“我们生活的地方变了样”三个主题。
从家乡的自然风光到人文景观,再到名胜古迹,展现了家乡的各种面貌;从家乡的特产到特色小吃,展现了家乡丰富的物产;从眼里看到的家乡变化到展望家乡的未来,展现了人们生活的变化。
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他们会从这些浅显的、熟悉的场景中了解并认识自己的家乡,形成对家乡的热爱。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不必强调“家乡”的概念,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人手,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标准中如下几个内容标准:1.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2.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3.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4.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5.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6.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教学建议单元建议总课时:7 课时第l 个主题:3 课时第2 个主题:2 课时第3 个主题:2 课时1 好山好水好地方教学目标1、感受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感受家乡的美景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以及它们的故事。
教学准备师生课前共同调查自己生活的地方有哪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并搜集自己生活的地方的自然风光的照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主题:我们这里很美1、谈话导人:教师出示几张家乡自然风光的照片,请学生欣赏照片上的景色。
照片中拍摄的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瞧,这里有山、有水,多美呀!你的感受和我一样吗?也请你把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
2、学生分组,在小组内展示家乡自然风光的照片,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准备得比较典型的照片、图片。
3、指名几位学生上台展示、介绍自己搜集的照片。
教师就如何介绍,给学生提一些建议。
如:你这张照片是在哪里照的?都有谁啊?你那天都玩了些什么?你高兴吗?(师生、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评价。
)4、小结要点:我们生活的地方有许多美丽的自然风光。
第二课时活动主题:留住精彩教学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搜集照片时,一定要注意学生选择的是不是本地的风景,能否发现与说出照片中家乡的特点,介绍中是否表达出对家乡美景的欣赏与喜爱。
今教学拓展分组将搜集到的美景照片或图片进行汇总,以“瞧,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为题,办一份小报。
然后将各小组办好的报纸粘贴在墙上,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参观,还可以组织班级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活动。
教学准备师生课前共同搜集自己在家乡的美景中快乐玩耍的照片。
教学过程1、提问导人:阅读教科书第4 一5 页的照片和图片。
你是不是觉得照片和图片上的情景很熟悉呢?仔细观察孩子们脸上的表情,你发现了什么?2、引导学生观察,指名学生回答。
3、小结要点:孩子们畅游在美景中,体验着快乐。
4、游戏:快乐直通车。
( l )谈话过渡:你有和照片上的孩子们相似的快乐经历吗?能把你的快乐和大家分享吗?( 2 )学生分组,在小组内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在家乡的美景中快乐玩耍的照片,介绍照片中的景色在哪里,同小伙伴交流自己在那里的快乐经历。
( 3 )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说说自己的快乐经历。
5、请用绘画或文字的形式把你的欢乐瞬间记录下来,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也可以独立完成。
第三课时活动主题:风光名胜故事多教学要求在“快乐直通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向小伙伴或老师介绍自己的快乐经历,还要注意聆听其他同学的快乐经历。
教学拓展进行“我生活的地方精彩一刻”摄影作品展示交流活动,或组织学生组成摄影采风团进行拍照,整理照片在全班发表。
教学准备1、师生课前调查家乡有哪些名胜古迹以及它们的故事。
2、教师课前准备家乡风光片及古代黄鹤楼与现代黄鹤楼的对比图。
教学过程1、谈话导人: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一起来看看。
2、教师播放家乡风光片,学生一起欣赏。
3、教师提问:在风光片中你看到了哪些名胜古迹?指名学生回答。
4、小结要点: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黄鹤楼。
5、阅读教科书第7 页的照片及介绍,思考:为什么要起名叫黄鹤楼呢?6、说说黄鹤楼的传说。
( l )学生分组,在组内相互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黄鹤楼传说的资料。
教师要鼓励每位学生都积极发言。
( 2 )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讲述黄鹤楼的传说。
(教师引导学生对同伴的讲述做简单的评议。
)( 3 )教师出示古代黄鹤楼与现代黄鹤楼的对比图,引导学生了解黄鹤楼的演变。
( 4 )全班一起朗读教科书第7 页关于黄鹤楼的古诗。
7、小结要点:除黄鹤楼之外,我们生活的地方还有许多其他的具有悠久历史与优美传说的名胜古迹。
教学拓展制作家乡名胜古迹宣传手页:你最喜欢家乡的哪一处名胜古迹,用搜集到的图片或自己拍摄的照片,配以文字进行介绍,制作成宣传手页,与小伙伴进行交流。
1、学生搜集的资料是否是本地的名胜古迹。
2、在小组活动中,学生是否能表达自己对家乡名胜古迹的欣赏与热爱。
3、学生在介绍资料时是否积极踊跃。
教学效果:主要问题:改进建议:创新点:2 富饶的地方教学目标1、知道当地的各种特产,了解当地丰富的资源,尝试用当地的特产制作一些小饰品,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2、知道当地的特色小吃,尝试制作一种特色小吃,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主题:家乡的特产教学准备1、教师课前搜集当地的特产,用当地特产制作成各种小饰品,并用布袋子装好。
2、学生课前准备当地的特产以及制作小饰品所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1、游戏―猜猜看。
( l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布袋子:这个袋子里装了很多宝贝,大家猜猜看,里面装的是什么?( 2 )请学生上来摸一摸,猜一猜。
2、教师向学生展示袋子里的物品,边展示,边示范介绍。
3、大家知道我们这儿还有哪些特产?请学生自由介绍当地的特产,教师适当进行补充。
4、小结要点:我们生活的地方,物产很丰富。
5、教师出示用当地特产制作的各种装饰品,如:椰壳做的盒子、橘皮做的小橘灯、芦苇编的小动物等。
这些装饰品好看吗?这可是用我们这儿的特产做成的,你也来试试吧。
6、比一比,看谁做得好:学生动手用自己带来的特产制作小饰品,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7、评一评:将学生制作好的小饰品摆放在讲台上,全班学生一起来评议,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小饰品。
教学要求教师课前搜集的当地特产和用特产制作成的小饰品,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既要常见,又要有地方特色。
第二课时活动主题:特色小吃味道好教学准备1、师生课前共同调查当地的特色小吃及其做法。
2、学生分组,各组商量制作什么小吃并了解它的做法,准备制作材料。
3、教师了解学生的制作情况,帮助学生准备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1、教师导人:我们生活的地方不仅风光秀美,还有很多著名的特色小吃,很多人都慕名前来品尝。
2、教师提问:通过课前调查,你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小吃吗?3、游戏―开火车。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每次介绍一种家乡小吃,依次传递,不能重复,看哪个小组知道的家乡小吃最多。
4、教师提问:在这么多的特色小吃中,你最喜欢的小吃是什么?5、指名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特色小吃,学生相互交流。
6、学做特色小吃:今天我们也来办个“小吃一条街”。
( 1 )动手做一做:学生分组,各小组分别制作一种有家乡风味的特色小吃。
教师巡视,对学生有困难的地方给予帮助。
( 2 )评一评。
互相尝一尝,看看哪个小组做的特色小吃最好吃、最地道。
教学要求1、在学做特色小吃的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小组。
教师注意在操作、卫生等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与提示。
2、品尝小吃时,教师要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健康卫生意识。
教学拓展在家中,和父母一起建立一份“汉味家庭食谱”,还可以和家长一起做一次汉味家庭餐,品一品自己亲手制作的家乡特色小吃。
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熟悉家乡的特产与特色小吃。
2、学生能否利用家乡的特产创造性地制作小饰品。
3、学生是否会制作一两种具有家乡风味的特色小吃,是否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4、学生分组制作小吃时,是否表现积极,是否乐于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
3 我们生活的地方变了样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发展。
2、展望家乡的未来,提升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建设家乡、为家乡争光的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主题:我看到的变化教学准备师生课前共同调查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变化,搜集各种新旧照片进行对比。
教学过程1、教师导人:我们生活的地方,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你注意到这些变化了吗?2、说一说:阅读教科书第11 一12 页,说说书中小朋友生活的地方发生了哪些变化?指名学生回答,并请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3、提问过渡:我们生活的地方有变化吗,有哪些变化呢?4、小组活动:我了解的生活的地方的变化。
学生分组,在组内展示课前搜集的生活地方的新旧照片,通过新旧照片的对比,说说生活的地方发生了哪些变化。
5、各小组派代表,说说本组成员共同发现的变化。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将变化的内容写人或将学生提供的新旧照片贴在相应的框中(如下图)。
城市建设环境情况住房情况其他情况资料来源6、小结要点:我们用眼晴去观察,到处都有变化。
我们用心感受,我们生活的地方越来越好。
7、畅想未来:你希望我们生活的地方变成什么样子?画一画,写一写。
教学要求学生搜集的关于生活地方变化的资料可能比较散,教师要注意在活动中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归纳。
教学拓展将学生畅想生活地方的未来的作品收集起来,布置成一块展板《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未来蓝图》。
第二课时活动主题:欢迎你来做客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卡通木偶一个。
教学过程教师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丹丹(出示卡通木偶)。
丹丹来自很远的地方,对我们这里不熟悉。
谁能给她介绍一下我们生活的地方?2、学生分组,共同商议如何给丹丹介绍我们生活的地方。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做介绍,介绍时怎样突出家乡的特点与特色。
如:我们生活的地方有哪些风光名胜和动人传说?我们这里有哪些物产和特色小吃?我们生活的地方从过去到现在发生了哪些可喜的变化,未来又将是什么样子?3、展示活动:教师扮演“丹丹”的角色,各小组向“丹丹”介绍我们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