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二年级下品生全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品生全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品生全册教案一、第一章:品德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品德的重要性,认识到品德是一个人的根本。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
教学内容:1. 品德的定义和重要性2. 尊重他人的表现3. 关爱他人的方式教学活动:1. 讨论品德的定义,让学生举例说明品德的重要性。
2. 通过故事或实例,讲解尊重他人的表现,如尊重老师的教导、关爱同学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他人,如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等。
二、第二章:遵守规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认识到规则是为了保护每个人的权益。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规则的作用和重要性2. 自觉遵守规则的表现3. 如何培养遵守规则的习惯教学活动:1. 讨论规则的作用和重要性,让学生举例说明。
2. 通过故事或实例,讲解自觉遵守规则的表现,如按时完成作业、排队等候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遵守规则的习惯,如制定计划、自我监督等。
三、第三章:诚实守信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基石。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1. 诚实守信的定义和重要性2. 诚实守信的表现3. 如何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教学活动:1. 讨论诚实守信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举例说明。
2. 通过故事或实例,讲解诚实守信的表现,如不作弊、不撒谎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如自我反省、勇于承担责任等。
四、第四章:勤奋努力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勤奋努力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2. 培养学生勤奋努力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勤奋努力的定义和重要性2. 勤奋努力的表现3. 如何培养勤奋努力的习惯教学活动:1. 讨论勤奋努力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举例说明。
2. 通过故事或实例,讲解勤奋努力的表现,如认真完成作业、不怕困难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勤奋努力的习惯,如制定目标、持之以恒等。
2020年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案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案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集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单元目标情感与态度 1.了解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知道家乡的名胜古迹及当地富饶的物产,初步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
感受家乡的变化,形成建设家乡的意识。
令行为与习惯 2.培养与人合作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及分工合作。
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查、了解自己生活地方的名胜古迹、丰富物产的相关资料,学会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做记录,形成一定的技能。
尝试制作简单的家乡小吃,形成初步的劳动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家乡的调查、家乡物产的再创造等活动,培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锻炼与人交往、交流及合作的能力。
初步掌握搜集材料、材料与表达的方法。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从各方面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本单元并没有直接出现“家乡”一词,而是用“我们生活的地方”作为单元的主题。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本单元安排了“好山好水好地方”“富饶的地方”“我们生活的地方变了样”三个主题。
从家乡的自然风光到人文景观,再到名胜古迹,展现了家乡的各种面貌;从家乡的特产到特色小吃,展现了家乡丰富的物产;从眼里看到的家乡变化到展望家乡的未来,展现了人们生活的变化。
这些内容都学生的生活,他们会从这些浅显的、熟悉的场景中了解并认识自己的家乡,形成对家乡的热爱。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不必强调“家乡”的概念,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人手,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标准中如下几个内容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8、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7、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8、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和应用。
9、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教学建议单元建议总课时:7 课时第l 个主题:3 课时第2 个主题:2 课时第3 个主题:2 课时单元包含的主题和活动我们生活的地方好山好水好地方富饶的地方我们生活的地方变了欢迎你来做客我看到的变化特色小吃味道好风光名胜故事多留住精彩 1 好山好水好地方教学目标 1、感受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024年鄂教版二年级下品生全册教案
教案一:《鄂教版二年级下品生全册》第一单元《爸爸是农民工》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本课时的重点单词和短语;理解课文内容,根据问题回答;初步掌握叙事文的阅读策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听说读写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农民工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时的重点单词和短语。
2.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3.学习方法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1.课文《爸爸是农民工》的课件、图片。
2.相关课文的单词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观看课文《爸爸是农民工》的课件,引导学生感受图片中的人物、场景等。
2.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辛苦劳动,尊重农民工的付出。
Step 2:听课文并回答问题1.听写师读课文,学生听读。
2.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爸爸是什么工人?(2)爸爸每天做什么工作?(3)爸爸从早到晚都在干什么?3.教师逐一发问,并帮助学生回答。
Step 3:课文讲解1.教师提问:“为什么叫农民工呢?”引导学生思考。
2.教师讲解“农民工”的定义:一方面是指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民;另一方面也指务工者。
3.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并理解其意思。
Step 4:课文朗读1.按照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2.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模仿语音语调。
Step 5:词汇学习1.教师出示相关单词卡片,学生齐读单词。
2.学生分组,背诵和拼写相关单词。
Step 6:小结课文内容1.学生将整个课文的内容进行回忆。
2.教师进行课文内容的小结。
Step 7:课后练习1.针对课文,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引导都围绕课文展开,通过相关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理解农民工的含义。
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进行知识的输入和输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020年鄂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精品版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1、好山好水好地方教学目标1、感受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感受家乡的美景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以及它们的故事。
教学准备师生课前共同调查自己生活的地方有哪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并搜集自己生活的地方的自然风光的照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主题:我们这里很美1、谈话导人:教师出示几张家乡自然风光的照片,请学生欣赏照片上的景色。
照片中拍摄的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瞧,这里有山、有水,多美呀!你的感受和我一样吗?也请你把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
2、学生分组,在小组内展示家乡自然风光的照片,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准备得比较典型的照片、图片。
3、指名几位学生上台展示、介绍自己搜集的照片。
教师就如何介绍,给学生提一些建议。
如:你这张照片是在哪里照的?都有谁啊?你那天都玩了些什么?你高兴吗?(师生、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评价。
)4、小结要点:我们生活的地方有许多美丽的自然风光。
第二课时活动主题:留住精彩教学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搜集照片时,一定要注意学生选择的是不是本地的风景,能否发现与说出照片中家乡的特点,介绍中是否表达出对家乡美景的欣赏与喜爱。
今教学拓展分组将搜集到的美景照片或图片进行汇总,以“瞧,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为题,办一份小报。
然后将各小组办好的报纸粘贴在墙上,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参观,还可以组织班级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活动。
教学准备师生课前共同搜集自己在家乡的美景中快乐玩耍的照片。
教学过程1、提问导人:阅读教科书第4一5页的照片和图片。
你是不是觉得照片和图片上的情景很熟悉呢?仔细观察孩子们脸上的表情,你发现了什么?2、引导学生观察,指名学生回答。
3、小结要点:孩子们畅游在美景中,体验着快乐。
4、游戏:快乐直通车。
(l)谈话过渡:你有和照片上的孩子们相似的快乐经历吗?能把你的快乐和大家分享吗?(2)学生分组,在小组内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在家乡的美景中快乐玩耍的照片,介绍照片中的景色在哪里,同小伙伴交流自己在那里的快乐经历。
鄂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1、好山好水好地方教学目标1、感受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感受家乡的美景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以及它们的故事。
教学准备师生课前共同调查自己生活的地方有哪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并搜集自己生活的地方的自然风光的照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主题:我们这里很美1、谈话导人:教师出示几张家乡自然风光的照片,请学生欣赏照片上的景色。
照片中拍摄的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瞧,这里有山、有水,多美呀!你的感受和我一样吗?也请你把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
2、学生分组,在小组内展示家乡自然风光的照片,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准备得比较典型的照片、图片。
3、指名几位学生上台展示、介绍自己搜集的照片。
教师就如何介绍,给学生提一些建议。
如:你这张照片是在哪里照的?都有谁啊?你那天都玩了些什么?你高兴吗?(师生、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评价。
)4、小结要点:我们生活的地方有许多美丽的自然风光。
第二课时活动主题:留住精彩教学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搜集照片时,一定要注意学生选择的是不是本地的风景,能否发现与说出照片中家乡的特点,介绍中是否表达出对家乡美景的欣赏与喜爱。
今教学拓展分组将搜集到的美景照片或图片进行汇总,以“瞧,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为题,办一份小报。
然后将各小组办好的报纸粘贴在墙上,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参观,还可以组织班级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活动。
教学准备师生课前共同搜集自己在家乡的美景中快乐玩耍的照片。
教学过程1、提问导人:阅读教科书第4一5页的照片和图片。
你是不是觉得照片和图片上的情景很熟悉呢?仔细观察孩子们脸上的表情,你发现了什么?2、引导学生观察,指名学生回答。
3、小结要点:孩子们畅游在美景中,体验着快乐。
4、游戏:快乐直通车。
(l)谈话过渡:你有和照片上的孩子们相似的快乐经历吗?能把你的快乐和大家分享吗?(2)学生分组,在小组内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在家乡的美景中快乐玩耍的照片,介绍照片中的景色在哪里,同小伙伴交流自己在那里的快乐经历。
二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好山好水好地方教案鄂教
《二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好山好水好地方教案鄂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好山好水好地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学会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美丽的自然景观》:学习我国的一些著名自然景观,如黄山、长江、黄河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历史。
2. 第五章《富饶的资源》: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以及它们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 第六章《绿色的家园》:学习环保知识,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环境的方法。
4. 第七章《和谐的生活》: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生活质量。
5. 第八章《地域文化》: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自然环境,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级品德与生活下册》2. 课件:教师自制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 实地考察场地:选择适合的实地考察地点,如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好山好水好地方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知识点:分别讲解第四章到第八章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景观、资源、环保知识、和谐生活和地域文化。
3. 实例分析:选取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
好山好水好地方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地形地貌的基本特点及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特征。
2.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中国地形图、歌曲《黄土高坡》录音带。
2.学生课前搜集反映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歌曲或文章。
活动过程
一、看图猜地名
1.教师出示各地的自然风光图片,如:雪域高原、沙漠戈壁、草原、水乡、沙滩等。
2.引导学生欣赏后回答问题。
(1)猜猜这些图片可能拍自祖国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2)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
(3)根据它的特点,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
如:椰林海韵……
3.学生汇报,教师小结评价。
4.教师:辽阔的平原土地肥沃,江南水乡河流交织、风景秀丽,请大家想想我们家乡的自然环境有哪些特点?
二、家乡的风景,家乡的美
1.学生交流展示能反映家乡自然环境的图片、文字资料,概括家乡的环境特点。
2.引导学生利用搜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制作“家乡自然环境名片”。
要求名片要反映
全部教案请下载压缩文件并解压缩:。
二年级下册品生全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品生全册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内容:1. 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和表现。
2. 分析不尊重他人的后果。
3. 举例说明如何尊重他人。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学到的尊重他人的表现。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3.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角色扮演经验,讨论尊重他人的感受。
第二章:诚实守信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内容:1. 讲解诚实守信的意义和表现。
2. 分析不诚实不守信的后果。
3. 举例说明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讲述一个关于诚实守信的故事,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3. 诚信游戏:设计一个诚信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第三章:团结合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内容:1. 讲解团结合作的意义和表现。
2. 分析不团结不合作的后果。
3. 举例说明如何团结合作。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学到的团结合作的表现。
2. 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合作任务,如共同制作一幅画。
3.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合作经验,讨论团结合作的感受。
第四章:负责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负责任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负责任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内容:1. 讲解负责任的意义和表现。
2. 分析不负责任的后果。
3. 举例说明如何做到负责任。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讲述一个关于负责任的故事,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如何做到负责任。
3. 责任游戏:设计一个责任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负责任的重要性。
第五章:自尊自信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尊自信的意义。
二年级品生教案(下)
二年级品生教案(下)第一章:学会感恩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学会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培养学生学会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1.2 教学内容讲解感恩的概念和重要性。
分享孝敬父母的故事,引导学生懂得感恩。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
1.3 教学活动观看关于孝敬父母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分享自己父母的付出,让学生更加理解父母的辛苦。
引导学生制定一个孝敬父母的计划,如帮助父母做家务等。
第二章:尊重他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够展现出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2.2 教学内容讲解尊重他人的概念和重要性。
分享尊重他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懂得尊重他人。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尊重他人的行为。
2.3 教学活动观看关于尊重他人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分享自己在尊重他人方面的经验,互相学习。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尊重他人。
第三章:诚实守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意义,学会诚实待人,信守承诺。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够保持诚实守信的态度。
3.2 教学内容讲解诚实守信的概念和重要性。
分享诚实守信的故事,引导学生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诚实守信的行为。
3.3 教学活动观看关于诚实守信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分享自己在诚实守信方面的经验,互相学习。
引导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展示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良好生活习惯的意义,学会自我管理。
4.2 教学内容讲解良好生活习惯的概念和重要性。
分享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和技巧。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4.3 教学活动学生分享自己在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方面的经验,互相学习。
引导学生制定一个自我管理计划,如规律作息、保持卫生等。
第五章:保护环境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学会爱护环境。
二年级品生教案(下)
二年级品生教案(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尊重他人的个性差异,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尊重他人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学校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如尊重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等。
3.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尊重他人的现象,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危害。
第二课时:热爱生活1. 导入: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快乐时光,引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 新课:讲解热爱生活的意义,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快乐。
3.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计划,并鼓励学生去实践。
第三课时:正确的价值观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让学生了解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正确的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如诚实、善良、勤奋等。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认为的正确价值观,并说明理由。
2. 新课:讲解良好品德素养的具体表现,如守纪律、尊敬师长、关爱同学等。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良好品德素养的具体场景。
第五课时:学会感恩1. 导入:让学生分享自己感恩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
2. 新课:讲解感恩的意义,如何在生活中表达感恩。
3.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写一封感恩信,表达对家人、老师、同学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和课后作业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合作与分享1. 导入:通过一个团队合作的小游戏,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合作与分享的意义,如何学会合作与分享。
3.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内容第七课时:遵守规则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学校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二年级下册品生教案
二年级下册品生教案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集体、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 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分辨是非、选择正确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尊重他人1. 学习礼貌用语,懂得尊重他人;2. 学会倾听,不打断别人的讲话;3. 学会赞美他人,不嘲笑别人的缺点。
第二单元:关心集体1. 了解集体的含义,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2.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3. 学会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模拟、游戏、讨论等互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以故事、案例等形式引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同理心;3. 设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发言、讨论、游戏等;2. 学生作业、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3. 学生日常行为的表现,如礼貌、尊重、合作等;4. 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五、教学课时第一单元:尊重他人(4课时)第二单元:关心集体(4课时)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图片、动画等;2. 教学故事书:用于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学生思考;3. 实践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4. 评价表格:用于记录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七、教学步骤第一单元:尊重他人1. 导入:通过情景模拟,引导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2. 新课:讲解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如礼貌用语、倾听、赞美等;3. 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尊重他人的经历;4. 实践: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尊重他人的行为;第二单元:关心集体1. 导入:通过故事,引导学生了解集体的含义和重要性;2. 新课:讲解关心集体的具体表现,如维护集体荣誉、合作完成任务等;3. 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关心集体的经历;4. 实践:设置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关心集体;八、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榜样示范,以自身的行为引导学生;2.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长;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表演,展示尊重他人、关心集体的行为;2. 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学校中的优秀表现;3. 组织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环保行动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鄂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研究并掌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小草觅亲本单元将围绕小草的故事展开,通过情节的引导,培养学生对于小草觅亲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如下:1. 研究课文《小草觅亲》的基本内容和情节2. 理解小草觅亲的意义和理念3. 进行角色扮演和朗读练,体会小草的心情和情感4. 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发表自己关于小草觅亲的感受和意见第二单元:绿野仙踪本单元将带领学生进入绿野仙踪的奇幻世界,培养他们对于奇幻故事的想象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如下:1. 研究课文《绿野仙踪》的基本内容和情节2. 理解绿野仙踪的主题和故事背后的寓意3. 进行角色扮演和朗读练,感受故事中的人物个性和情感4.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发表自己编写的奇幻故事第三单元:小猫找妈妈本单元将以小猫找妈妈的故事为主线,培养学生对于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如下:1. 研究课文《小猫找妈妈》的基本内容和情节2. 理解小猫找妈妈的主题和故事背后的意义3. 进行角色扮演和朗读练,体会小猫的心情和情感4. 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发表自己关于亲情的感受和理解教学方法- 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和背后的寓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朗读练法: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感- 创作写作法: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创作,并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学评估- 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回答问题情况- 学生在角色扮演和朗读时的表现和语感- 学生作品的创意和表达能力教学资源- 鄂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 角色扮演道具和素材- 阅读和写作参考书籍以上是《鄂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的基本内容和安排。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理解并表达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同时激发他们对于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和热爱。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富饶的地方教案鄂教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富饶地方的资源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我们的祖国很富饶1. 导入: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2. 学习我国的主要资源: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3. 分析我国资源的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4. 讨论: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富饶的国家?第2课时:珍惜和保护我们的家园1. 导入: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 学习保护环境的方法: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等。
3. 讨论:如何在我们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设置情景剧,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和实践品德教育。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实践环保行动的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2. 课件:图片、视频等。
3. 实践材料:垃圾分类桶、节水设备等。
六、教学内容第3课时:探索富饶地方的奥秘1. 导入:通过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源特色。
2. 学习地区资源分布:沿海地区的海洋资源、内陆地区的矿产资源等。
3. 分析地区经济发展:资源丰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优势。
4. 讨论:如何合理利用当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第4课时:富饶地方的生态文明建设1. 导入: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2. 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等。
4. 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七、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富饶地方的实际发展情况。
品生二年级(下)教案.doc
鄂教版二年级卜学期《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其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标将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情感与态度:了解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
知道家乡的名胜古迹及当地富饶的物产,初步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
感受家乡的变化,形成建设家乡的意识。
行为与习惯:培养与人合作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及分工合作。
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一足的方法调查、了解自己生活地方的名胜古迹、丰富物产的相关资料,学会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做记录,形成一足的技能。
尝试制作简单的家乡小吃,形成初步的劳动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家乡的调查、家乡物产的再创造等活动,培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锻炼与人交往、交流及合作的能力。
初步掌握搜集材料、整理材料与表达的方法。
第二单元爱护我们的家园情感与态度: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热爱大自然,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和生态意识。
行为与习惯: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中珍惜、节约自然资源的好习惯。
知识与习惯:初步了解地球上的资源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初步感知周围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身感受、调查、观察等活动,了解身边的环境状况,提高收集资料的能力,并学会初步的统计方法。
第三单元:我进步,我快乐情感与态度能看到自己和别人的成长、变化,并为之感到高兴。
2024年二年级品生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教案鄂教版
5.反思日志:要求学生撰写反思日志,记录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我们生活的地方》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3.加强对学生的情绪和行为管理,确保课堂纪律和互动的平衡。
4.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
课堂表现是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本节课中,学生的课堂表现总体良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同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也很积极,能够认真完成任务,并积极参与合作。然而,也有一小部分学生的课堂表现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励。
①社区公共设施
-图书馆:提供书籍、学习空间等
-公园: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
-医院:医疗服务、健康咨询等
②社区资源利用
-垃圾分类指南:图示不同垃圾的分类方法
-节约用水提示:图标展示节水的重要性
-公共交通路线图:展示不同线路的走向和站点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方法、策略和管理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基本的地理知识和生活常识,对自己生活的社区环境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学生还掌握了基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来表达自己对社区环境的认识。
二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好山好水好地方教案鄂教
教案:二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好山好水好地方》教案鄂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的好山好水好地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好山好水好地方。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分享美好事物的快乐。
2. 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分享的良好品德。
第一章:我们的祖国好山好水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地理情况,知道我国的山川河流。
2. 引导学生欣赏我国的山水之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我国的一些著名山水美景,如黄山、庐山、长江、黄河等。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了解的我国山水之美,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简单介绍我国的山水之美。
2. 学生能表达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第二章:保护我们的好山好水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活动:1. 视频观看:观看环境污染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好山好水,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2. 学生能提出具体的保护环境的措施。
第三章:分享我们的好山好水教学内容: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活动:1. 故事讲述:讲述一个分享美好事物的故事,如分享美景、分享环保知识等。
2.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与人分享我们的好山好水,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分享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我们的家乡好山好水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水之美,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一些著名山水美景,如家乡的河流、山川等。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了解的家乡山水之美,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二年级下册品生全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品生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人相处。
3.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品德的重要性第1课:品德是我们的人格第2课:品德是我们的尊严第二单元:团队合作第3课:团队合作的力量第4课:如何与人相处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品德的重要性,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与人相处的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品德的意义,团队合作的经验,以及与人相处的技巧。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品德的作用,团队合作的价值,以及与人相处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品德的理解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品德故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品德的重要性。
2. 团队合作游戏: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用于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品德和团队合作的作用。
六、教学计划:第1周:品德的重要性第2周:团队合作的力量第3周:如何与人相处第4周:品德的实践与应用第5周:团队合作的故事分享第6周:与人相处的技巧训练七、教学活动:1. 品德故事分享:让学生通过听故事,理解品德的重要性。
2. 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
3.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习与人相处的技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共同学习成长。
八、教学要点:1. 品德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品德是他们的人格和尊严的基础。
2. 团队合作的力量: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合作带来的力量和效果。
3. 与人相处的技巧: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和接纳他人。
4. 品德的实践与应用:让学生将品德原则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1 好山好水好地方2 富饶的地方3 我们生活的地方变了样第二单元爱护我们的家园4 我喜欢美好的环境5 节约水和电6 爱惜每一张纸第三单元我进步,我快乐7 我比以前做得好8 向别人学习9 和诚实交朋友10 每天进步一点点第四单元火热的夏天11 夏天到了12 清凉一夏13 开开心心过暑假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单元目标◆情感与态度了解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知道家乡的名胜古迹及当地富饶的物产,初步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
感受家乡的变化,形成建设家乡的意识。
◆行为与习惯培养与人合作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及分工合作。
◆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查、了解自己生活地方的名胜古迹、丰富物产的相关资料,学会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做记录,形成一定的技能。
尝试制作简单的家乡小吃,形成初步的劳动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家乡的调查、家乡物产的再创造等活动,培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锻炼与人交往、交流及合作的能力。
初步掌握搜集材料、整理材料与表达的方法。
◆设计思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从各方面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本单元并没有直接出现“家乡”一词,而是用“我们生活的地方”作为单元的主题。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本单元安排了“好山好水好地方”“富饶的地方”“我们生活的地方变了样”三个主题。
从家乡的自然风光到人文景观,再到名胜古迹,展现了家乡的各种面貌;从家乡的特产到特色小吃,展现了家乡丰富的物产;从眼里看到的家乡变化到展望家乡的未来,展现了人们生活的变化。
达些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他们会从这些浅显的、熟悉的场景中了解并认识自己的家乡,形成对家乡的热爱。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不必强调“家乡”的概念,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人手,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标准中如下几个内容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1.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1.好山好水好地方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知道家乡的名胜古迹,初步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
感受家乡的变化,形成家乡的意识。
2、培养与人合作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及分工合作。
3、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查、了解自己生活地方的名胜古迹的相关资料,学会用自已喜欢的形式做记录,形成一定的技能。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知道家乡的名胜古迹,初步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与人合作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及分工合作。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小朋友介绍家乡1.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武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全班交流:(1)学生选择一个景点,做简单的介绍。
(利用投影边介绍边展示)(2)介绍完后,把相关的图片贴在老师准备的地图上. (地理位置正确度不做要求,教师随后可做调整)(3)教师做相关的评价总结。
第二课时活动:看,我们多快乐!1.教师提问导入:阅读教科书第4-5页的照片和图片,你是不是觉得照片和图片上的情景很熟悉呢?2.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五幅图片。
3.说一说:仔细观察孩子们脸上的表情,你发现了什么?4.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指名学生回答。
5. 学生结合图片读儿歌,感受图中孩子们的快乐。
6.教师小结:家乡的美可以用很多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们生活在这里,感受着快乐。
第三课时活动:看看家乡的风光名胜1.教师谈话导入: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一起来看看。
2.教师播放自己搜集并制作的家乡风光短片,学生一起欣赏。
3.教师提问:说一说在家乡的风光片中,你看到了哪些名胜古迹?4.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名胜古迹。
5教师:同学们看得真仔细!除了刚才短片中介绍的以外,你还知道在我们家乡有哪些风光和名胜古迹?6.学生补充说一说自己生活中了解的其他的风光和名胜古迹。
7.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第6页。
8.教师小结:像课本中的凉亭、古树、小桥一样,我们家乡的风光和名胜古迹也记录了我们这里的历史,值得我们骄傲。
2.富饶的地方教学目标:1、知道当地的各种特产,了解当地丰富的资源,初步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与人合作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分工合作。
3、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查了解自己生活地方的丰富物产的相关资料,尝试制作简单的家乡小吃,形成初步的劳动技能。
教学重点:知道当地的各种特产,了解当地丰富的资源,初步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查了解自己生活地方的丰富物产的相关资料,尝试制作简单的家乡小吃,形成初步的劳动技能。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那里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二)讲授新课1.完成P9页教学(1)出示P9页插图: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从哪里看出来的?(椰树、椰子)。
(2)教师介绍椰树生长的环境,让学生了解椰子是海南的特产。
(3)海南除了有椰子,还有很多物产,有谁去过海南,你在海南都看到了些什么?带了些什么礼物回来了?展一展、看一看、尝一尝、说一说。
(4)播放“海南风光”的影碟,感受海南那美丽的风光。
2.了解我们的家乡湖北(1)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哪里?(湖北)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你们了解我们湖北有哪些特产,现在请你们都来说一说。
(2)指名学生说,教师适当进行补充。
(武汉热干面,豆皮,汤包,绢花….三峡苕酥,孝感麻糖,洪湖藕粉,咸宁桂花….)(3)课件播放《特色湖北》,让学生感受湖北不仅有美丽的风光,而且也有很多的物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4)小结重点:我们生活的地方,物产很丰富。
(三)扩展延伸在家长的帮助下,用家乡的特产制成一件小饰品。
第二课时活动一:逛逛“吉庆街”1.在我们湖北武汉,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特色小吃街,你们知道是哪里吗?(吉庆街)2.今天魏老师就把你们带到“吉庆街”,一起去感受一下那里热闹的场面。
在逛街的同时,你也一定要留意,这里都有哪些特色小吃。
课件播放《热闹好吃的吉庆街》,学生“逛完街”后,自由说出看到的特色小吃,看谁说得多,不能重复。
活动二 :“特色小吃”我知道1.课前老师让你们调查,除了刚才在“吉庆街”看到的特色小吃外,你还知道我们家乡的哪些小吃呢?2.学生介绍,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特色小吃图片。
(色香味美的豆皮,香喷喷的武昌鱼,蔡甸的臭干子,柏泉的干桂鱼,蔡林记热干面…..)活动三: 尝尝我的小手艺今天,我们也来办个“小吃一条街”,请你们拿出自己在家学做好的特色小吃,让我们大家都来品一品。
要求:说出你的制作方法,以及这种小吃有什么特色。
按要求评出最好吃、最地道、最有家乡风味的特色小吃。
活动四 :拓展在家中,和父母一起做一次汉味家庭餐,品一品家乡特色小吃。
3.我们生活的地方变了样教学目标:1.体验发现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变化,憧憬家乡的未来。
培养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热爱之情。
愿意为家乡变化出力。
2.通过观察,了解和自己体验、认识,从自己身边感受到变化。
3.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感知和情感。
教学重点:体验发现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变化,憧憬家乡的未来。
培养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热爱之情。
愿意为家乡变化出力。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了解和自己体验、认识,从自己身边感受到变化。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参与活动,寻找变化1.师:请同学们把你们课前了解到的变化,先在小组内展示,然后每一小组选一两个说得最棒的向全班同学介绍,好吗?2.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图片,小组交流。
3.小组代表全班交流。
(从城市变化、交通变化、环境变化、家庭变化和学校变化五个方面进行展示。
)4.从你们自己的调查、交流中,你们发现了什么?5.师:是啊,我们家乡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老师这里有一段咱们现在生活的录像,请大家欣赏。
(板书:现在)6.师:当你们看到自己生活在这样美的地方,心里有什么感受?7.师小结: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真的很美。
我想: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和我们有着一样的感受。
第二课时活动:用自己的方式,介绍我们生活的地方1.你们想怎样让别人了解这里的美,愿意到我们这里来玩?2.看书第14页,看看别的同学是怎么介绍、邀请客人的。
请一个孩子读一遍。
3.你们想怎么介绍。
生讨论交流。
4.小结:你们的想法太好了,请同学们设计一张邀请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我们生活的地方介绍给别人,让别人也见识我们这里的美,来我们这里做客。
5.学生活动。
学生用画、照片、一段话等方式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
(可以合作完成)6.全班交流。
7.小结:看了你们的画和照片,听了你们的介绍,一直都生活在这里的我,现在好想再出去看看,看看这里的美。
我想别人听了你们的介绍,没理由不被我们这里吸引的。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第二单元爱护我们的家园4.我喜欢美好的环境教学目标:1、感受环境的美好,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对大自然中的各种污染进行调查探究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进行日常分类,学习基础的废物利用的小方法,变废为宝。
教学难点:感受环境的美好,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对大自然中的各种污染进行调查探究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进行日常分类,学习基础的废物利用的小方法,变废为宝。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欣赏美好环境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咱们家乡漂亮的环境吗?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欣赏一组图片。
2.伴随优美的音乐,学生欣赏包括小区、广场、公园、湖北著名的名胜及湖泊的图片。
3.再赏图片,说感受。
重点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情。
如示范:小区的中央广场真漂亮啊!春天,树林里的空气都是香的呢!我仿佛可以听到公园里小鸟在唱歌!4.设想美好环境中的有趣活动: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你想做哪些有趣的活动?如示范:早上时,我喜欢在小区中央公园晨读。
傍晚时,我喜欢在喷泉广场和小伙伴一起玩滑轮。
小结:同学们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让我感受到,美好的环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的生活。
5.分享头脑创意:现在咱们欣赏到的这些优美环境,都是我们的父母祖辈给咱们创造的。
同学们,你们是未来祖国的建设者,那么在你心中,将来最美的生活环境又是怎样的?大胆想象一下吧!6.学生用七彩颜色画出心中最美的生活环境。
学生在小组进行分享后,教师在巡视的基础上,挑选最棒的作品进行班级分享。
第二课时活动:探究环境污染1. 指导交流方法:除了刚才老师介绍的例子,在我们身边,还有类似的现象吗?同学们可以结合平时上网看电视了解到的信息说,也可以结合平时生活的观察说,还可以根据在生活环境发现的问题说。
特别是咱们湖北是千湖之省,有没有其他的水污染呢?2. 分享交流。
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3.拓展延伸:其实,生活中的环境污染有多种。
按环境要素可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如酸雨)。
按人类活动可分:工业环境污染(如烟囱)、城市环境污染(如常见的装修污染)、农业环境污染(如化肥)、海洋污染(如石油泄漏)。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可分:化学污染(如农药)、生物污染(如水葫芦)、物理污染(如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如电池)、能源污染(如煤炭)。
4. 引发小组讨论:我们如何行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改变这些污染现象呢?5. 集体交流6.小结:小手牵起大手来,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进行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我们的生活环境肯定会有很大的改善。
7.课外实践调查:周围还有哪些污染环境的现象?观察后笔录下来。
5.节约水和电教学目标:1、唤起学生节水、节电的意识,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激发爱惜水电的情感。
2、培养自觉节约水电的意识,自觉实践节约水电的良好行为方法,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逐步增强环保意识。
3、了解我们周围水、电资源的现状,了解水电在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用途,了解水电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水电是宝贵的资源,学习节约用水电的方法。
教学重点:唤起学生节水、节电的意识,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激发爱惜水电的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我们周围水、电资源的现状,了解水电在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用途,了解水电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水电是宝贵的资源,学习节约用水电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认识水状,探究秘密1. 谜语激趣,引出话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看谁聪明,能猜得出:“一物不稀奇,人人不能离。
钢刀切不断,铁钩钩不起。
”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就像谜语中说的那样,水在我们生活中人人都离不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宝贵的水”?——板题“水”。
2. 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水?(教材图片,多媒体水的画面)3.除了刚才大家说到的这些液态的水以外,还有些什么样的水呢?固态的水(如冰),气态的水(如水蒸气),这些水构成了大自然中丰富的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