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合集下载

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学习教案

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学习教案

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婴幼儿发展与教育》教材第四章“婴幼儿动作发展”,具体内容包括: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概念、发展特点、促进方法以及相关实践操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定义、发展规律及其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评估和促进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婴幼儿动作训练的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婴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定义、发展规律及其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观察、评估和促进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动作发展教学视频、动作发展评估量表、教具模型等。

2. 学具:婴幼儿动作发展观察记录表、动作训练卡片、相关书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婴幼儿动作发展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概念、发展规律及重要性。

3. 实践操作(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观察、评估并记录同伴的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情况。

5. 动作训练方法介绍(10分钟):介绍促进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6. 实际操作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婴幼儿动作训练操作练习,教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定义2. 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3. 促进婴幼儿动作发展的方法4. 婴幼儿动作训练操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一名婴幼儿的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情况,并设计一份适合该婴幼儿的动作训练计划。

答案: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结合理论知识,设计适合的动作训练计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较好,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的指导。

促进0-3岁婴幼儿运动行为发展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策略和方法。

促进0-3岁婴幼儿运动行为发展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策略和方法。

促进0-3岁婴幼儿运动行为发展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策略和方法。

促进0-3岁婴幼儿运动行为发展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策略和方法如下:一、粗大动作1.俯卧:让宝宝趴着,并引导他们通过手臂和腿的力量来移动身体。

这有助于提高宝宝的颈部和上半身肌肉力量。

2.独坐:让宝宝坐在稳定的表面上,如地板上的垫子或椅子上,以锻炼他们的坐姿和平衡能力。

3.爬行:鼓励宝宝练习爬行,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协调性、平衡感和上半身肌肉力量。

4.站立和行走:当宝宝能够站立和行走时,让他们在稳定的表面上练习这些技能,以增强他们的腿部肌肉力量和平衡感。

5.上下楼梯:引导宝宝上下楼梯,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腿部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6.踢球和扔球:让宝宝踢球和扔球,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手臂和腿部肌肉力量以及协调性。

7.户外活动:让宝宝在户外活动,如跑步、跳跃、攀爬等,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全身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二、精细动作1.抓握:让宝宝抓握小玩具或物品,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手指和手部肌肉力量以及协调能力。

2.对指捏:让宝宝用手指捏取小物品,如豆子或葡萄干,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3.折纸和粘贴:让宝宝练习折纸和粘贴,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4.使剪刀:让宝宝使用剪刀来剪纸或其它柔软的材料,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5.涂鸦和写字:让宝宝涂鸦和练习写字,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手臂和手指肌肉力量以及协调性。

6.玩沙子:让宝宝玩沙子,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7.玩拼图:让宝宝玩拼图游戏,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以及空间感知能力。

在促进婴幼儿运动行为发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宝宝的年龄和能力进行训练,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2.在训练过程中保持安全和舒适的环境,避免危险物品和过度疲劳。

3.鼓励宝宝积极参与训练,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

4.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反应,避免过度训练和疲劳。

婴幼儿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训练

婴幼儿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训练

婴幼儿粗大动作的发展及训练方法•大动作•身体肌肉活动的行为。

•大动作涉及胳膊、腿、足部肌肉或全身的较大幅度的动作,例如翻身、坐立、爬行、走、跑、跳、钻、投、抛、攀等。

•一、为什么说大动作训练很重要•粗大动作发展是婴幼儿大脑成熟的一项重要指标。

•粗大动作训练可以促进大脑发育的协调性•粗大动作的发展有利于平衡感的建立,对宝宝自信心的培养和独立性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1•大动作的发育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周岁以内小儿大动作的发育可大致概括为:二抬、三翻、六会坐、七滚八爬九扶立、一周岁会走。

2•整个发展过程具有连续性。

3•从整体到分化。

初生婴儿的动作是全身性,笼统的,泛化的,进一步发展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

比如,新生儿的体态呈蛙状,四肢屈曲于身体两侧,有需要时,总是全身运动,不论是愤怒的哭,还是高兴的笑,也不论是想吃奶,还是想睡觉,总是四肢挥动。

4•从上部到下部。

初生婴儿早期首先发展的是与头部有关的动作,喜怒哀乐的面部表情,追声追人的转头,觅食活动等,其次是躯干部的扭动,上肢挥动,下肢踢蹬,最后才发展到脚部动作——走。

5•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首先出现头部、躯体、双臂、腿部的大肌肉动作,然后才是手的小肌肉动作能力的发展。

二、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特点与规律1)粗大动作发展的特点•0-6个月为原始反射支配时期,以移动运动为主(仰卧、侧卧、翻身、蠕行、抱坐、跌坐)•7-12个月为步行前时期,仍然以移动运动为主(独坐、爬行、花样爬、扶站、扶走等)•13-18个月为步行时期,以行走平衡发展为主,包括站立、独立走(向不同方向走、直线走、侧身走、倒退走)]攀登、掌握平衡等。

•19-36个月为基本运动技能时期,以技能运动为主,包括跑(追逐跑、降碍跑)、跳(原地向上跳、向前跳)、投掷(投远。

投向目标)、单脚站立、翻滚、走平衡木、抛物接物、玩运动器械(坐滑梯、荡秋千、蹬童年车)等。

(2)粗大动作发展的规律1)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统统的、散漫的,以后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2)从身体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婴儿最早的动作发生在头部,其次在躯干,最后是下肢。

婴幼儿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

婴幼儿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

婴幼儿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
婴幼儿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粗大动作(如翻身、爬行、站立、行走)的发展先于精细动作(如拿取、握持、掌握工具),一般从出生后的几个月开始。

2. 从头部控制到身体控制:婴幼儿刚出生时,只能通过头部的转动来控制自己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从而实现更复杂的动作。

3. 从整体运动到局部运动:刚开始时,婴幼儿的运动是整体协调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能够控制和协调局部的肌肉群,实现更精细的动作。

4. 视觉引导动作发展:视觉对于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至关重要。

他们首先通过眼睛追随物体的运动,然后逐渐能够将目光和手部动作协调起来,最终实现目标的准确握取。

5. 手眼协调的发展:婴幼儿初期可能会有手眼协调不准确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探索,手眼协调逐渐变得更加准确和稳定。

6. 经验和环境的影响:婴幼儿的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也会受到他们的经验和环境的影响。

提供适当的刺激和机会,例如在安全环境中提供足够的自由运动空间和适当的玩具,可以促进他们的发展。

总之,婴幼儿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探索,他们逐渐掌握和发展出更复杂的动作能力。

婴幼儿五大智能

婴幼儿五大智能

婴幼儿五大智能婴幼儿五大智能婴幼儿的智能主要表现为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等五个方面的能力。

1.大运动大运动主要指头颈部、躯干和四肢幅度较大的动作,比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独脚站、上下楼梯、四肢活动和姿势反应、躯体平衡等各种运动能力。

婴幼儿动作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早期动作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心理发展的水平,同时动作的发展可以促进整个心理的发展。

2.精细动作精细动作主要是指手的动作,以及随之而来的手眼配合能力。

比如抓握、摇动、耙弄、拇食指对捏、握笔乱画、搭积木、穿扣眼、模仿画竖道、折纸、用筷子、画人像等。

这些动作为书写、绘画和劳作的技巧和技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精细动作的发展和婴幼儿整个神经、心理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

从某个角度说,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行为成熟的程序,是从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逐步成熟开始的。

3.认识能力适应能力主要指婴幼儿对外界刺激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如对物体和环境的精细感觉,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运动器官的能力,对外界不同情景建立新的调节能力等等。

由此可见,适应能力是在视觉、听觉、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综合判断能力,通过它可直接观察出婴幼儿的智慧。

比如听声音有反应和找到声源,玩具失落后会找,积木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伸手拿远处的玩具,有意识的摇铃,积木对敲,从杯子中取出物或寻找盒内东西,盖瓶子盖,积木搭高和搭桥,能一页一页的翻书,知道主要的颜色和简单的数目,能理解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用拼板拼出圆形、方形、椭圆形和长方形,能指点出画的物体少画了什么等等。

4.语言能力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

比如,孩子彼此之间交谈,听音乐、歌曲,读故事、歌谣,写字、画图画等,这些听、说、读、写都是不同形式的语言活动,语言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促进孩子间的交往。

扩大知识面,而且可以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使自己的行动有一定的目的和方向,同时还可促进孩子认识能力的发展。

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学习教案

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学习教案

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发展与教育》教材第四章“婴幼儿动作发展”部分,具体内容为第一至第三节,重点探讨婴幼儿的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学习。

详细内容包括:1.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特点及训练方法。

2. 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特点及训练方法。

3. 通过实践案例探讨如何有效促进婴幼儿动作发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发展特点。

2. 掌握促进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的训练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及训练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区别及各自的发展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动作发展PPT、案例视频、训练器材。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婴幼儿动作发展的案例视频,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1)介绍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特点及训练方法。

(2)介绍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特点及训练方法。

(3)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3. 例题讲解:针对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训练方法,给出具体例题并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适合婴幼儿的大动作与精细动作训练方案。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特点粗糙、不协调、逐渐成熟2. 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特点精细、协调、逐渐完善3. 训练方法大动作:爬、走、跑、跳等精细动作:抓、捏、穿、插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身边的婴幼儿,设计一份针对其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训练方案。

2. 答案要点:(1)明确训练目标。

(2)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

(3)考虑训练时间和频率。

(4)注重个体差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国内外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研究动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及训练方法的掌握。

概述婴儿大动作,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

概述婴儿大动作,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

概述婴儿大动作、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世界卫生组织在《儿童成长发育手册》中提到,“从出生到5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也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婴幼儿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尤为重要。

了解这些发展规律不仅有助于家长更好地关注孩子的成长,也对教育者和医学专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大动作的发展规律大动作,是指婴儿运动系统的整体协调、动作力度和速度等活动。

在婴幼儿期,大动作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阶段,对于孩子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

1. 基础动作的建立(0~3个月)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婴儿主要通过伸展、蜷曲、翻身等基本动作,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大动作基础。

这一阶段的动作发展是孩子体验外部世界和自我身体的重要途径。

2. 扶物站立与自由站立(4~12个月)随着大脑和肌肉的发展,宝宝开始尝试扶物站立,然后逐渐学会自由站立。

这一阶段的大动作发展,是婴幼儿建立自身平衡感和运动能力的关键时期。

3. 爬行、行走与奔跑(12~24个月)进入这一阶段,孩子的大动作水平开始迅速提升。

他们逐渐掌握了爬行、行走甚至奔跑等动作技能,这也标志着孩子的运动系统开始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

4. 运动技能的完善(2~5岁)随着芳龄的增长,孩子的大动作技能不断完善。

他们能够熟练地进行跑跳、投掷等动作,也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完成更为复杂的动作任务。

二、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精细动作,是指婴幼儿手部和眼部协调的动作,包括抓握、转动、执置等细致的操作。

对于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来说,精细动作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1. 握抓动作的建立(0~6个月)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宝宝开始学会握抓动作,他们能够将手部伸向目标物,并试图用手掌抓取物品。

这一阶段的精细动作发展,是婴儿认知和运动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2. 抓取与转动(7~12个月)随着大脑的发育,宝宝开始学会使用拇指与其他手指协调抓取物品,并尝试进行转动、摇晃等动作。

这一阶段的精细动作发展,是孩子逐渐掌握使用手部进行精细操作的关键时期。

精细动作与大运动

精细动作与大运动

儿童精细运动和大运动该注意什么儿童的运动技能,主要分为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粗大运动包括头的控制、坐、翻身、爬、站、走、蹲、跑、跳等。

精细运动包括宝宝手部、脚部、口腔和舌部的细小动作,例如手部拇指和食指的捏合能力,这是一项很复杂的手眼协调动作,受大脑视神经中枢、手运动中枢联合支配。

运动技能的发育有一定的规律,通过各种动作的发育水平,可以检查出大脑的成熟程度。

若宝宝运动能力落后,原因有很多,大多与宫内发育不良及出生时的窒息缺氧有关,也有与养育环境和训练不足有关。

严重的运动发育落后就预示着宝宝的智力发育迟滞。

因此父母应了解儿童各个阶段运动技能的发育程度,重视培养和训练孩子的运动技能。

一、精细运动定义:精细运动技能一般指的手,手腕,手指,脚,脚趾,嘴唇,舌头的小的移动。

婴儿期:新生儿的手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紧攥着的。

如果他们打动手时,都是攥着拳头的,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达尔文反射动作。

一般两到三个月会消失。

这个年龄段的婴儿手部肌肉是完全放松的。

手眼协调能力:一般在两到四个月时,婴儿开始发展手眼协调的的能力。

此时的婴儿开始喜欢用手抓握物品,并试图把他们放到嘴里。

这是发展精细运动技能的关键时刻。

六个月时他们开始不只是用整只手掌抓握,开始用手指戳。

精细运动技能发展的关键点是在12个月左右,在此之前他们都是用手掌抓握,而此时他们开始用手指夹去抓握。

幼儿期:幼儿发展与日益成熟操纵物体的能力,包括使用他们的手指捻拨,牵线,推动杠杆,打开书页,用蜡笔来涂鸦等操作物体的能力。

学前教育期:面对学龄前儿童更复杂的任务,如处理餐具或绑鞋带,意味着这一时期的孩子要学会很多精细运动技能。

精细运动技能需要耐心,且这一年龄阶段的精细运动发展会有相当大的变化。

学龄期:到了5岁,孩子的精细运动技能已经超越了学龄前期。

这时候的孩子可以清楚的画出动物或者人物。

除了绘画,五岁的孩子也可以剪,粘贴。

他们可以扣纽扣和绑鞋带等生活技能。

学龄儿童6岁至12岁应掌握手和眼睛的协调能力。

全面提升婴幼儿五大能力

全面提升婴幼儿五大能力

全⾯提升婴幼⼉五⼤能⼒如果您关注早期教育,那么您⼀定不会对“五⼤能⼒”的说法感到陌⽣。

婴幼⼉智能发展的五⼤能⼒包括⼤运动能⼒、精细动作能⼒、认知能⼒、语⾔能⼒、社会⾏为能⼒。

⽽这五⼤能⼒的均衡发展可以说是婴幼⼉智能发展的基础,为他们⽇后智商、情商、体能⽅⾯的发展起着必要的基础作⽤。

⼤运动能⼒⼤运动是指全⾝⼤肌⾁的活动,包括头颈部、躯⼲和四肢的⾃主控制(如转头、抬头、翻⾝、坐、站),爬⾏、⾛等⾃主位移动作,以及跑、跳及其他技巧性动作技能(如弯曲、伸展、旋转、等⾮运动技巧,踢、投掷、击打等控制技巧),以及⾝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平衡性。

⼤运动不仅是婴幼⼉神经肌⾁系统发育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个体适应⽣存、实现⾃⾝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爸爸妈妈应该科学的为宝宝进⾏⼀些⼤运动的训练,因为3岁之前是宝宝运动发展的⼀个很关键的时期。

宝宝进⾏⼤运动训练可以带动他的整个运动神经系统的发育,并促进他的智⼒发育。

但是由于每⼀个宝宝的⾝体素质不⼀样,或者外界环境、先天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对宝宝进⾏⼤运动训练⼀定要因⼈⽽异。

爸爸妈妈不应操之过急,应该循序渐进的帮助宝宝进⾏锻炼⼤运动能⼒。

精细动作能⼒精细动作主要指⼿部⼩肌⾁的活动,是婴幼⼉主要凭借⼿以及⼿指等部位的⼩肌⾁或⼩肌⾁群的运动。

主要包括抓握动作,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握笔、绘画、书写和⽣活⾃理动作技能,还包括⼿的灵活性、⼿眼协调能⼒和双⼿协调能⼒。

⼿部精细动作顺利发展有利于早期脑结构和功能成熟,是个体其他能⼒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扩展了婴幼⼉获得信息的途径,丰富了婴幼⼉探索环境的形式,使婴幼⼉的探索⾏为更为主动和有效。

3岁前是宝宝精细动作能⼒以展极为迅速的时期。

良好的操作能⼒是⼀种基本的素质,是学习任何⼀种特殊技能的前提条件。

操作能⼒的⾼低,往往决定宝宝将来学习种技能的快慢、准确性与牢固程度以及能够到达的⽔平。

我们应根据其发展顺序和特点,创设丰富有益的环境,对婴幼⼉进⾏动⼿能⼒训练,有效促进其⼤脑的发展,智能、⾮智⼒⼼理素质、⾃我意识、语⾔能⼒等的发展。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训练婴儿运动发育规律1、由上至下:抬头- 翻身- 坐- 爬- 站- 走2、由近至远:肩- 臂- 肘- 腕- 手指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手舞足蹈- 视物伸臂- 伸手抓物4、正向动作先于反向动作:先抓后放;先站后坐;先走后退婴儿大运动训练的原则1、按照神经心理发育规律进行;2、从小儿的实际发育水平开始;3、坚持长期教育和训练;4、早教与保健相结合;5、以儿童为中心;贯彻积极参与的原则;6、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导作用;7、个别化的早教训练..3个月婴儿:俯卧抬头900目的:抬头训练;锻炼颈背部肌肉;扩大婴儿的视觉范围..方法:婴儿俯卧位;使婴儿的肘关节屈曲支撑上身;训练者用玩具或语言;鼓励婴儿抬头..如抬头不到900;训练者可轻轻拍击婴儿下巴;或轻托下巴;或在婴儿的胸部下面垫一个小枕;促使婴儿抬头..注意点:1、婴儿俯卧的姿势要正确;手不能后伸;也不要压在胸下面..2、如果婴儿头还不能抬起;甚至婴儿的下巴还不能离开床面;应怀疑存在发育落后;需作进一步检查..4个月婴儿:手支撑;能左右转头目的:锻炼婴儿颈、背和上肢部位的肌肉;是爬行、翻身运动的基础动作..方法:1、婴儿置俯卧位;训练者帮助其双手放在肩下方;手掌着地..在婴儿头的前上方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能用手支撑住身体;肘关节伸直;身体重心落在手上;头完全抬起900;并能向左、右方向看..2、可给些帮助1轻轻向上扶住婴儿两肩;2用双手分别扶住婴儿两手的肘关节部位;使其手臂伸直;逐渐减少帮助..3在婴儿胸部下面垫1个小枕或楔形板;促使婴儿用手支撑5个月婴儿:向前腹爬几步目的:爬行可以锻炼四肢肌肉;移动身体、扩大活动范围;对智能发展和手脚协调动作非常有利..方法:1、俯卧位;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向前爬行..2、婴儿俯卧位;训练者用手掌抵住婴儿的两足;玩具逗引;当婴儿向后蹬足时可使婴儿向前移行..3、婴儿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训练者和助手各扶住婴儿一侧的上臂和小腿;用玩具逗引;一人扶婴儿的右手向前;另一人扶婴儿的左腿向前移;使其学会手足协调地向前爬行..注意点:腹爬的前题是手支撑;还不能者可以先训练手支撑;然后再训练爬行..6个月:前倾坐目的:坐位时眼睛的视野比卧位时开阔双手的活动多;是运动发育的一个新阶段..方法:1、让婴儿坐在地上;双腿伸直;双手向前支撑;呈前倾坐姿势..用玩具吸引他坐稳..2、婴儿能前倾坐时;在其前方放玩具;训练者可固定婴儿的一手;协助婴儿抬起另一手去拿玩具;使婴儿能单手支撑前倾坐..3、在婴儿前方放一个皮球;让婴儿双手拿起皮球;逐步能直起后背坐稳..注意点:1、刚会坐的婴儿不能坐得过久;开始时可坐5~10分钟;逐步增加;一般每次不超过10~20分钟..2、坐位时下肢伸直;髋关节应屈曲900;头部控制要好..8个月:手膝爬行;能爬行钻过洞目的:手膝爬行能够更大地扩大婴儿的活动范围;也是训练婴儿空间、距离的概念和身体平衡功能的方法..方法:1、手膝爬位训练:婴儿俯卧位;保持手膝爬的姿势;玩具逗引爬行..可将小枕头垫在婴儿胸腹部;或用一条长毛巾从婴儿腹部下方绕过向上吊起婴儿的胸腹部帮助..2、三点支撑训练:在婴儿保持手膝爬位的姿势时;用玩具在前面逗引;鼓励婴儿伸出一只手取抓玩具;使身体保持在三点支撑两膝和一手支撑位置..3、帮助爬行:一位训练者站在婴儿右侧扶住婴儿的右前臂和右脚;另一位训练者扶住婴儿的左前臂和左脚;按照右手—左脚和左手—右脚前进的次序;帮助婴儿练习手膝爬行..逐步减少帮助;鼓励婴儿自己爬..4、让婴儿从圆筒隧道的一端爬进;在隧道的另一端放置玩具逗引;引导婴儿爬过隧道..训练者可以在隧道两侧的园孔中注意婴儿爬行的情况;并给以鼓励..注意点:1、保持正确的手膝爬姿势和手脚协调动作;及时纠正不正确的爬行姿势2、婴儿能爬行后父母要随时注意安全保护;特别要防止从床上跌落..10个月:从跪到站目的:是一种转变姿势的训练;促进婴儿运动功能发育;是站立和行走的基础训练..方法:1、先训练婴儿扶着栏杆从坐位转成跪位;待婴儿能够双手扶住横栏架双足跪稳后;鼓励婴儿一只脚踏向前成半跪位;训练者用玩具或食物逗引;使婴儿逐步放开手;能独立地单足跪;保持身体的平衡..2、婴儿一手或双手扶住横栏架;单足跪位;训练者用玩具或食物逗引婴儿由单足跪位站起来..3、训练者用玩具或食物鼓励婴儿从跪位自行站起来..注意点:婴儿由坐到双足跪;到单足跪;再到站立位;是运动发育的一个过程;在训练时可以分阶段进行;达到一个阶段再训练下一个阶段的内容;逐步地由坐位进步到站立位..1岁:独走目的:独走使婴儿活动范围扩大;对外界接触的内容更加丰富及精彩..方法:1、宝宝还未能放手自己走;可以让他推小车或在两个大人之间学走..2、婴儿靠墙站着;训练者蹲在婴儿前面1—2米距离;鼓励婴儿独走2-3步..注意点:1、不要利用学步车学走路..2、12~14个月学会独走都是正常的..1岁5-6个月:跑步;并能慢慢停下来目的:是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训练..方法:1、训练者在儿童面前慢慢地退后跑;引导儿童跟着向前跑和停..2、训练者用肥皂水吹泡泡;鼓励和引导儿童跑着去追肥皂泡..3、训练者可以用活动玩具引导儿童追赶;也可以利用光线下的影子叫儿童去追赶自己的影子..然后能够扶住物体停下来;直至能够自己减慢速度;不扶物慢慢地停下来..注意点:1、儿童头重脚轻;跑步时头向前伸;身体的重心在前面;跑步时容易跌倒;一旦摔跤摔痛了;就会害怕跑步;所以尽量做好保护;室内容易引起碰伤的物件要移开..轻轻的跌倒儿童是不会害怕的..2、儿童跑步要停下来比较困难;先要训练扶物停下;然后学会减慢速度;慢慢地自己停下来..开始训练时训练者可以扶住儿童的手给以帮助;逐步减少帮助;让儿童自己能够停下来..1岁7-8个月:双足跳目的:锻炼儿童的平衡能力和控制方向能力方法:1、训练者拉着儿童的双手与他对面站立;先示范双脚跳一次;然后与儿童一同跳..进一步让他自己单独双足跳..能够双足离地;跳起10厘米以上..2、训练者扶小儿双手或一只手在蹦床上双足跳;可以提高小儿学跳的兴趣..3、儿童能在第一级台阶由大人牵着双手跳下..4、在地上划两条线当作“小河”;鼓励儿童跳过“河”或跳过地上的一个小方格..注意点:在宝宝开始学跳时;尤其在跳高落地站立时;头部往往前倾;不易站稳..大人应在宝宝前方保护;避免摔倒..1岁9-10个月:过独木桥目的:控制身体平衡和空间感知觉训练方法:1、在地上划间距10cm的两条线;训练者与儿童一前一后;引导儿童在两线之间走;不能踩线..然后鼓励儿童独自在线中间走..2、用10cm宽的木板;两端垫上一块砖头;当作平衡木;让儿童在上面行走..开始时训练者可扶着儿童的一只手;进行保护;逐步让他单独在平衡木上走..反复练习;至行走自如..3、在离地10cm高的平衡木上行走;鼓励孩子展开双臂保持身体平衡..注意点:训练时注意安全保护..1岁11月-2岁:跳跃过障碍目的:对儿童进行平衡觉和空间距离觉的训练..方法:1、训练者在地上放上6~8个纸剪成的脚印;左右两排;相距10~15cm;让小孩踩着脚印走路..2、在地上平放6块砖或木块;每两块间距5~10cm;让宝宝练习在砖或木块上走;每步踏在一块砖上;家长要在旁保护;以防孩子磕碰在砖头上..3、在地上画上边长为15~20cm的多个方格;训练者与儿童玩跳方格游戏..4、在地上放一张16开的纸;鼓励儿童用双足跳或单足跳的方式跳过去..注意点:1、注意儿童跳跃时的安全保护..2、行走和跳跃要保持正确的姿势..2岁1-3个月:跳远目的:训练跳跃和弹跳能力以及平衡能力方法:1、训练者与小孩相对站立;拉着他的双手;鼓励孩子向前跳跃..2、在小孩面前的地上放一块20cm宽的泡沫板;鼓励他跳过去..注意点:1、训练中注意安全保护..2、开始时可以用单足跨越跳;然后训练双足跳远..2岁7-9个月:单足原地跳目的:身体平衡能力和空间、时间的概念以及协调能力训练..方法:1、让儿童双手握住家长或训练者的手;模仿训练者做单脚原地跳跃的活动..2、训练者和儿童一起握住一个呼啦圈;随着音乐的节奏用单脚跳..3、训练者喊口令:“一、二、三;跳”; 鼓励儿童用单脚原地跳4-5次..注意点:开始训练时儿童用单脚跳一次后;就会双脚落地;然后再单脚跳起;这是身体平衡能力还不好的缘故;训练者可以轻轻扶住儿童的一只手鼓励他连续地单足跳;反复地训练能够达到目的..2岁11个月-3岁:抛远3m目的:练习投掷动作和上肢动作的协调能力..方法:1、用布缝一个小袋;内装玉米粒或豆子..训练者示范投掷小袋;要求屈肘、手过肩用力向前抛出;要求能够把小袋抛过3m线..2、训练者与儿童“比赛”谁投掷得远;儿童投掷得远时有奖励..3、在3m远处放一个大筐或纸箱;训练者示范把小布袋投进筐中;请儿童模仿投掷..注意点:1、布袋不要过重;否则儿童投不远..2、投掷的姿势要正确;要求屈肘过肩抛投;能够抛出3m以上大运动训练实习:手支撑、腹爬、独立行走、跳过障碍精细动作的训练精细动作发育程序3~4个月——握持反射消失;胸前看手..4~6个月——拇指对4指抓玩具;玩具换手..7~8个月——桡侧抓物..9~10个月——拇食指钳夹小物体;扔玩具、撕纸12~15个月——翻书、用勺、乱画..18~24个月——搭积木2~3块;画线、脱袜子..2~3岁——用筷子进食;用杯子喝水..3~4岁——穿衣、扣纽扣;脱鞋穿鞋..2个月婴儿:摇响玩具目的:由无意识地弄响握在手中的玩具到有意识地摇响玩具;是建立了条件联系的表现..方法:婴儿仰卧位..在婴儿手中放一个能摇响的细柄玩具;在他四肢舞动时玩具发出响声;反复多次后;婴儿能动有玩具的手使之发响..注意点:条件联系需要经过多次反复训练才能建立;而且要固定训练方式;例如玩具的铃声、握玩具的方法等都不要改变..4个月婴儿:伸手抓玩具目的:眼手协调能力和手的运动功能的训练..方法:1、在桌上放几样不同的玩具;训练者抱着婴儿坐在桌子前;轻敲桌面引起婴儿注意;婴儿看到喜欢的玩具后会伸手去抓到玩具..2、婴儿睡在床上;在他面前出示一个玩具;摇动玩具引起他的注意;吸引婴儿伸手来抓..注意点:1、不要把玩具触碰婴儿的手掌或把玩具放在他的手掌中;那样出现的抓握还是原始的握持反射被诱发出来;而不是手的抓握功能的表现..2、给婴儿抓握的玩具要小而颜色鲜艳;使婴儿喜欢并能用小手握住..5个月婴儿:放下一物拿另一物目的:训练手的抓握和认知能力方法:1、给婴儿一块积木;然后再将另一个婴儿喜欢的玩具轻轻触碰婴儿的手背;使他将积木放下;这时当训练者把另一个玩具放到婴儿面前时;他就会放下一个去拿另一个玩具了..2、当婴儿拿着玩具时;训练者把彩色气球或食物给他;促使婴儿放下玩具去拿气球或食物..8个月婴儿:盒中取物目的:训练手的抓握能力和认识、分析能力方法:1、训练者与婴儿面对面坐着;在桌子上放一个透明方盒..训练者把一块积木或其他小玩具放进方盒中;摇动方盒引起他的注意;鼓励婴儿伸手进盒取出积木..2、将存有玩具的方盒放到婴儿面前;训练者对婴儿说:“把玩具拿出来”;同时用手指指着玩具;鼓励婴儿伸手进盒拿取玩具;或把方盒倒过来取到玩具..开始时可以给以帮助..注意点:积木或玩具的大小要适合婴儿握取;并且是婴儿喜欢的玩具..握取积木或玩具的握法要恰当;是用前三指或拇食指抓握..9个月婴儿:用拇指及食指指尖相向抓握小物体目的:训练可以使婴儿手的精细动作..方法:1、将小豆子放在桌子上;鼓励婴儿用拇、食指指尖相向捡物;如有困难;训练者可握住婴儿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只让婴儿用前两指捡物..2、将一些小食物如葡萄干、爆米花、虾条粒放在小盒子里;鼓励婴儿自己用拇、食指取物..注意点:要用拇、食指的指尖捡物;注意婴儿捡物的姿势;随时进行校正..11个月:搭2块积木目的:训练手的活动能力和控制、协调能力以及眼手协调能力..方法:训练者和婴儿面前各放2块积木;训练者拿一块积木放到另一块积木上面;并说:“把积木叠高”;鼓励婴儿模仿把积木叠高..积木的大小可根据训练情况而定;开始时可用大一些的积木;以后逐步改用边长2.5mm的小积木..注意点:1、积木的各面要平整;大小要易于婴儿抓握..2、对积木的颜色不论;开始训练时最好用一色的为好..3、积木与婴儿的位置要适当;使婴儿能伸手自如..1岁:插孔板5根目的: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和观察、分析能力及眼手的协调能力..方法:训练者先示范;鼓励婴儿模仿插棍..先给儿童一根园棍;插进一根后再给一根;要求能插进5根以上..注意点:1、握圆棍的动作要正确;一般用前三指或食指握棍;不能全掌握棍..2、插棍不要求分园棍的高低或颜色;也不要求按孔的顺序;只要能把园棍插进孔就行..1岁1-2个月:一页一页地翻书目的:训练食拇指的摄取能力和眼手协调能力以及孩子的理解和观察能力..方法:1、训练者与小儿一起看图书;边看边讲;可扶着宝宝的手翻书..2、把图书给小儿拿着;分清书的正和倒;把书拿正..然后对着书一页一页地讲故事;讲完一页后;让宝宝自己动手去翻书页..注意点:学会看书和翻书页;并不要求看懂书的内容;重点是学会看一页翻一页的动作..1岁3-4个月:将圆、方、三角形的形状块放到形状板中目的:训练儿童空间感知能力和手的精细动作及眼手协调功能..方法:1、训练者分别拿出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逐一让宝宝玩耍;让他熟悉各种图形..2、当儿童在玩弄时无意中将形块放入相应的孔里时;大人要称赞;训练者一块一块地把形块递给儿童;让他逐一尝试着放入;必要时给予指示帮助..3、把三形板和三块形块都放在桌子上;训练者指着形块说:“把它们都放进去”;让儿童一块一块地把形板放入孔内..儿童放进一块立即表扬一次..1岁5-6个月:拣瓶盖和小扣目的:训练儿童手指的抓握能力和分辨不同事物的能力方法:1、训练者把5个瓶盖和5个扣子混和;放在一个盘子里;先示范将扣子拣到桌子上..然后请儿童把扣子从盘子中拣出来..2、在一个盒子里放5-10个瓶盖和扣子;要儿童把扣子全部拣出来放在桌子上注意点:1、要求儿童拣的物品区别要明显;便于儿童分辨..2、拣的数量可以由少到多;一般从3~4个开始训练;逐步增加到10个..3、小物品要当心不能让儿童放到口中..1岁7-8个月:穿珠子目的:训练手的活动能力以及眼手协调功能;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计数能力..方法:1、训练者和儿童各拿一根塑料丝;训练者示范用塑料丝穿过大的套环;将套环挂在塑料丝上..让儿童模仿着做..2、将粗的塑料套管剪成一段一段的管子;穿过一个就数1;要求连续穿进3个..3、要求儿童用细的塑料丝穿进3个珠子..注意点:1、逐步增加难度..2、穿珠子的关键是要会把穿入的线头从珠子的另一端提起来;这需要很好的眼手协调能力..1岁9-10个月:瓶中装水目的:训练儿童的眼手协调能力和的精细动作以及手的技巧..方法:1、用一个沙盘装满沙子;放2只小碗;把沙子从一只碗里倒到另一只碗中..然后让他将沙子到进瓶里去..2、在水池或面盆中让儿童边玩水边学倒水;拿着瓶子将水倒进碗中;再让他用碗装满水;将水倒进瓶子里..注意点:在倒水技巧不太熟练时用沙子代替水;可以免些泼洒;但不能代替倒水的训练;不能因为害怕弄湿衣服而不让孩子玩水..2岁1-2个月:筷子夹枣目的:训练手的运动功能和眼、手的协调能力;学习使用筷子..方法:1、训练者把一双筷子给儿童;示范拿筷子的方法;开始时给以帮助..2、训练者与儿童一起用筷子把桌子上的大枣夹住;放到小碗内;一边用筷子夹枣;一边数数:“1个、2个、3个”..注意点:一开始就要儿童训练正确的拿筷子的姿势;不能一把抓或用握匙的方法拿筷子..2岁7-9个月:对折纸目的:训练儿童手的抓握能力和双手配合动作以及眼手协调能力..方法:1、在儿童面前放一张边长15cm的正方形纸或手帕;训练者先示范把纸对折后;然后请儿童自己折纸..2、可训练儿童向不同的方向折纸或2次、3次对折..注意点:纸的大小、质地要适当;开始训练可先示范和帮助 ..2岁10个月-3岁:用剪刀剪纸目的:训练训练双手协调及眼手协调能力..方法:训练者帮助儿童拿稳儿童安全剪刀;先学会打开与关合剪刀的动作;然后帮助他剪纸;能够用剪刀把纸剪开..逐渐让小孩自己剪纸..注意点:1、正确的持剪刀方法只有用正确的持法;才能正确使用剪刀..2、能用小剪刀能把纸剪开即可;剪纸的形状不论..实习1、伸手抓物2、一页一页翻书3、放入形板4、瓶中装水5、筷子夹枣。

五大领域,八大智能

五大领域,八大智能

婴儿智能发展的五大能区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语言能力、情绪和社会行为能力这五大方面。

这五大方面的均衡发展可以说是婴儿智能发展的基础,为婴儿日后智商、情商、体能方面的发展都是必要基础作用。

一、大运动能力大运动是婴儿一切运动发展的基础。

具体来说是指婴儿头颈、躯干、四肢的运动能力。

民间也有顺口溜来概括婴儿大运动的发展顺序:“三翻六坐七滚八爬”。

那我们把这个丰富起来,便于家长朋友们记忆:“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十站周走”,其中三个月的时候还有一个重要的能力抬头。

到孩子一岁半的时候可以实现跑,接下来出现跳。

生活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发现一旦会站会迈步的孩子就不再爬了,会跑的孩子基本上就不再走了。

这是孩子大运动发展的一个特点。

家长要对婴幼儿大运动的发展过程有一些规划,比如在7个月开始要着重培养婴儿爬行,这个通常会被家长忽略的掉的问题,认为婴儿会走了就行,或者只要会走可以不用会爬,爱子心切或者是隔代教养的家庭经常是爷爷奶奶是抱着孩子怕他累、不让爬、或者是因为家里空间小怕孩子磕磕碰碰,限制了孩子的爬行。

爬行对孩子的大运动能力的基础能力,只有爬行训练的好,孩子的肌肉力量强和协调性好,婴儿日后站立和走路是自然而言的事情,如果爬行不好,会造成婴儿日后运动技能差,比如上学后不爱上体育课,体育不及格等等。

孩子的感统失调,日后晕车,辨别方向的能力差等等。

接下来实现的就是婴儿的走路、跑、跳……二、精细动作能力:精细动作是指婴儿手和手指的运动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成语讲“心灵手巧”,其实只有手巧才能心灵,小宝贝的智慧都在手上,因为,只有手指灵活了,宝宝才会开发更多的脑细胞,宝宝的大脑才会更聪明。

尤其是大脑开发的规律是,右手开发左脑半球,左手开发右脑半球。

因此,我们建议宝宝要两手都会用,不要限制婴幼儿左手的发展。

有些老人还是很传统的认为左撇子上不了厅堂,其实不然,完全可以让宝贝用左手吃饭,左手拿东西等等,但是写字是要用右手的,因为中国字是有结构的。

发展幼儿的大肌肉运动与精细动作能力

发展幼儿的大肌肉运动与精细动作能力

发展幼儿的大肌肉运动与精细动作能力幼儿期是儿童身体发展的关键阶段之一,也是培养幼儿大肌肉运动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的重要时期。

大肌肉运动指的是幼儿通过运用大肌肉群进行的身体活动,如跑步、跳跃、投掷等;而精细动作则指的是幼儿使用手指、手腕等小肌肉群进行的精细操作,如握笔、剪纸、系鞋带等。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大肌肉运动与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

一、大肌肉运动的重要性大肌肉运动对幼儿的身体发展和整体协调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大肌肉运动,幼儿能够强化自身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提升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此外,大肌肉运动还能够促进幼儿的血液循环、呼吸功能以及消化系统的发育,有利于幼儿的全面成长和健康发展。

为了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大肌肉运动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提供适宜的运动环境和器材:为幼儿提供宽敞、安全的户外活动场所,搭配各种适宜的运动器材,如球类、跳绳等,以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促进大肌肉运动的发展。

2. 游戏化的活动设计:将大肌肉运动融入到游戏中,可以增强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例如,组织幼儿进行追逐游戏、接力赛跑等,既能锻炼大肌肉群,又能增强幼儿的合作和团队意识。

3. 多样化的运动方式:让幼儿接触不同种类的大肌肉运动,如游泳、健身操、瑜伽等,以丰富幼儿的运动体验。

多样化的运动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身体适应能力,还能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二、精细动作的重要性精细动作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它直接关系到幼儿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通过精细动作的训练,幼儿能够提高手眼协调能力、手指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以下是几种有效促进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方法:1. 提供合适的材料和工具:为幼儿准备适宜的绘画纸、彩色笔、剪刀、拼图等材料和工具,鼓励幼儿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手指和手腕的活动。

同时,要保证材料和工具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2. 练习指尖控制:鼓励幼儿进行握笔、涂鸦、书写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幼儿手指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培养幼儿的细致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婴幼儿在各个年龄段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育发展的过程

婴幼儿在各个年龄段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育发展的过程

婴幼儿在各个年龄段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育发展的过程婴幼儿期是孩子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通过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展,逐渐探索和了解周围环境。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在各个年龄段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育的过程。

1岁以下:大运动发展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婴儿的大运动主要是通过躯干的控制来实现。

他们能够平躺、抬头、翻身和坐起来。

约在四个月左右,婴儿会尝试蠕动和翻滚,这使得他们能够改变自己的位置。

六个月时,常常有婴儿坐下来,并能够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玩耍。

到了12个月时,婴儿可以自己爬行、站立和尝试行走,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大运动能力。

1至3岁:精细动作的初步发展在这个年龄段,婴幼儿开始发展精细动作。

他们会尝试使用双手一起进行操作,并逐渐控制手指的运动。

在1岁左右,婴儿能够拿起小的物体并尝试捏握。

两岁时,他们能够使用勺子吃饭,扔球和堆积物品。

到了三岁,婴幼儿能够使用剪刀、画画,以及更精细的手指动作,如穿珠子等。

精细动作的发展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手工活动和书写。

3至6岁: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运动和动作能力得到了更加精细的发展。

他们能够跳跃、奔跑和玩耍,并逐渐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动作,如踢球和接球。

同时,婴幼儿的精细动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他们能够从简单构建物开始进行零件拼装,使用剪刀剪纸,书写简单的字母和数字。

这个阶段是视觉-运动协调发展以及注意力和集中力的重要阶段。

6岁以上: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能力的提高在儿童进入学龄前的阶段,他们的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他们会开始学习和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并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各种手部技能,如写字、绘画、打字等。

这一阶段对于儿童全面发展非常重要,他们将通过更广泛的活动和锻炼来不断提高各项动作能力。

结论婴幼儿在各个年龄段会经历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育的过程。

从头控制到跳跃奔跑,从捏握小物体到书写和手工活动,婴幼儿的运动和动作能力逐渐发展并提高。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1、婴儿坐在床上或婴儿床上,训练者用手扶住婴儿的两侧,使其保持平衡。

2、训练者可在婴儿的背后放一个小枕头,支撑婴儿的背部,帮助婴儿坐稳。

3、可以使用玩具或食物逗引婴儿,让他们保持注意力,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注意点:婴儿坐位时需要保持平衡,训练者需要用手扶住婴儿的两侧,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让婴儿坐太久,以免对脊椎造成压力。

婴幼儿的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对于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在大运动训练中,婴儿的运动发育规律可以分为由上至下、由近至远、由泛化到集中、正向动作先于反向动作等四个方面。

在进行婴儿大运动训练时,需要遵循按照神经心理发育规律进行、从小儿的实际发育水平开始、坚持长期教育和训练、早教与保健相结合、以儿童为中心、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导作用、个别化的早教训练等七个原则。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婴儿,需要进行不同的训练。

对于3个月的婴儿,可以进行俯卧抬头90度的训练,以锻炼颈背部肌肉,扩大婴儿的视觉范围。

在进行训练时需要注意婴儿俯卧的姿势要正确,手不能后伸,也不要压在胸下面。

如果婴儿头还不能抬起,甚至婴儿的下巴还不能离开床面,需要作进一步检查。

4个月的婴儿可以进行手支撑,能左右转头的训练,以锻炼婴儿颈、背和上肢部位的肌肉,为爬行、翻身运动打下基础。

在进行训练时,可以给予一些帮助,如轻轻向上扶住婴儿两肩、用双手分别扶住婴儿两手的肘关节部位等,逐渐减少帮助。

如果婴儿还不能进行手支撑,需要进一步训练。

5个月的婴儿可以进行向前腹爬几步的训练,以锻炼四肢肌肉,移动身体、扩大活动范围,对智能发展和手脚协调动作非常有利。

在进行训练时,可以使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向前爬行,或者训练者和助手各扶住婴儿一侧的上臂和小腿,用玩具逗引,使其学会手足协调地向前爬行。

6个月的婴儿可以进行前倾坐的训练,以扩大视野和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在进行训练时,需要训练者用手扶住婴儿的两侧,使其保持平衡,也可以在婴儿的背后放一个小枕头,支撑婴儿的背部,帮助婴儿坐稳。

婴幼儿在各个年龄段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育发展的过程

婴幼儿在各个年龄段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育发展的过程

婴幼儿在各个年龄段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育发展的过程婴幼儿在各个年龄段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育发展的过程:起初,婴幼儿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里,他们的肌肉和骨骼还很脆弱,无法承受太大的力量。

这个阶段,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展主要以自主运动为主。

一开始,他们只能依靠头部的转向和颈部的抬举来探索周围的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能够自主地翻身、爬行和坐起来。

到了六个月左右的时候,婴幼儿开始进入了翻身、爬行和坐立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动作发展主要集中在大肌肉群的运动上。

他们可以抬起自己的上半身,并尝试用手撑起自己的身体。

同时,他们也可以尝试在床上或者地板上进行爬行。

通过爬行的练习,他们的手臂和腿部的力量得到了锻炼,并且开始逐渐掌握坐立的技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婴幼儿接近一岁的时候,他们的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他们可以尝试站立,并在家具或者其他支撑物的帮助下进行行走。

这个阶段的动作发展主要集中在腿部和平衡能力的提升上。

婴幼儿会尝试用手扶着家具或者支撑物保持平衡,并尝试用脚尖的方式进行行走。

随着婴幼儿以及接近两岁的时候,他们的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展进入了一个更加复杂的阶段。

他们可以自由地走动,并开始尝试一些更加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比如跳跃、奔跑和攀爬。

这个阶段的动作发展主要侧重于肌肉力量、协调性和空间感的培养。

同时,婴幼儿的神经系统也在这个阶段得到了更加全面和成熟的发展。

到了三岁左右,婴幼儿的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他们可以自由地奔跑、跳跃和攀爬,同时还可以进行更加细致的动作,比如握笔、叠纸、剪纸等。

这个阶段的动作发展主要侧重于手部和眼手协调能力的提升,为日后更加复杂的动作和技能奠定基础。

总的来说,婴幼儿在各个年龄段的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展过程中,他们的肌肉和骨骼逐渐增强,协调性和平衡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通过不断地自主运动和探索,他们逐渐掌握了翻身、爬行、坐立、行走等基本动作技能。

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规律

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规律

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规律
1. 手掌握力发展阶段:出生后的1-2个月,婴儿的手掌握力比
较弱,只能握住物体,但不能够松开。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的手掌握力逐渐增强,可以将手中的物体抓涵各种玩具。

2. 大运动协调阶段:3-6个月,婴儿开始有了坐立自如的能力,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手脚协调动作,例如抓物并放入嘴中。

3. 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协调阶段:6-9个月,婴儿开始进行更
复杂的运动。

他们可以轻松地坐下,趴下,爬行和站立。

同时,婴儿的手部协调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可以将小物体塞入口中。

4. 手指运动发展阶段:9-12个月,婴儿的手指能力得到了显
著的提高。

他们可以使用拇指和食指进行精细的操作,例如捏住小物体,放入小果子等。

5. 目光和手指运动协调阶段:12-18个月,婴儿学会了使用眼
睛和手指协调操作,例如玩拼图和搭积木。

6. 绕指运动发展阶段:18-24个月,婴儿开始绕弯曲的物体进
行操作,例如旋钮和开关。

总的来说,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训练和刺激。

家长可以通过给予婴儿适当的玩具并进行各种有益的互动来促进婴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

婴幼儿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育特点

婴幼儿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育特点

婴幼儿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育特点婴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关键时期,是儿童运动和精细动作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婴幼儿通过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展来探索周围的环境,建立身体意识和掌握运动技巧。

下面将详细介绍婴幼儿运动和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

婴幼儿的运动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大运动能力逐渐发展:婴幼儿出生后的几个月内,他们的大脑和神经系统逐渐发展,肌肉也开始逐渐增强。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开始学习抬头、翻身、坐立,然后逐渐发展到爬行、站立和行走等能力。

2.动作功能逐渐协调:婴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发展。

他们通过反复尝试和练习,不断提高肌肉控制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婴幼儿的动作越来越流畅,手眼协调能力也逐渐提高。

3.知觉和感觉发展:婴幼儿的知觉和感觉系统在这个阶段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他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系统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周围的环境。

这为他们的运动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4.动作探索与环境适应:婴幼儿通过运动和动作的探索来适应周围的环境。

他们不断尝试不同的动作和姿势,发现自己的身体能力和局限性。

通过这种探索,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技巧。

与运动能力相比,婴幼儿的精细动作(如用手抓握物品、控制手指动作等)发展相对较慢。

以下是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1.握持能力的发展:婴幼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他们的手部肌肉逐渐发展,能够握持物品。

起初,婴幼儿会用整个手掌抓握物品,然后逐渐发展出使用手指的细小握持能力。

2.对物品的探索:婴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还表现在对物品的探索上。

他们喜欢触摸、抓握和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这有助于他们发展手部协调能力和感知能力。

3.手眼协调能力的提高:婴幼儿在运动和精细动作中,手眼协调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时期,他们尝试通过触摸物品、抓握物品等动作来建立手眼协调能力。

4.手指灵活性的改善:随着婴幼儿的发育,手指的灵活性逐渐提高。

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

婴幼儿大动作与精细运动作

(三)、精细动作发展顺序
0~6个月 6~12个月 1~2岁 2~3岁
抓握 敲打 生活技能 拼图、折纸、 画画
(四)、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特征与训练
➢ 6—12 个月。
➢ 婴儿由五指的大把抓握逐渐过渡到拇指、食指熟 练配合,拇指和食指开始分化,双手可以同时抓 住物体。
➢ 13— 18 个月。应继续发展婴幼儿手部的精细动 作,侧重发展他们拇指、食指的灵活性。在育婴 师的指导下,婴幼儿可以把三四块积木摞起来, 能指认书上的小动物,指认自己的眼睛、鼻子、 耳朵等。
相反,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育就较迟。
பைடு நூலகம் 2、动作发展顺序
➢ 抬头 ➢坐 ➢爬 ➢ 站立和行走 ➢跳
(二)、大动作培养目标
➢ 学会抬头、翻身 ➢ 学会四肢协调爬行 ➢ 学会直立和行走 ➢ 学会跑 ➢ 学会跳跃 ➢ 学会攀登 ➢ 学会玩球类游戏
(三)、选择和设计大运动训练 的活动和游戏的原则
➢ 1、适应与发展原则 ➢ 2、循序渐进原则 ➢ 3、趣味性原则 ➢ 4、安全性原则 ➢ 5、全面性原则
二、精细动作练习
Ở 精细动作指的是手、眼睛、脸及嘴部肌肉的运动 能力。
Ở “心灵才能手巧”,手不仅是动作器官,更是智 慧的来源。婴幼儿只有多动手,大脑才能发育快 。精细动作中,眼部肌肉的发展有助于婴幼儿将 眼神集中,面部肌肉有助于婴幼儿的面部表情的 丰富,手部肌肉有助于婴幼儿灵活地用手进行各 种活动。
☺2—3 岁 把笔套拔下, 用积木构建象形物体,如桥、滑梯、树等;
手眼协调训练
★造型组合 ★串珠子 ★涂涂画画 ★学习折纸 ★学用筷子 ★学剪贴
训练准备:各种各样的纸,如广告纸,包装纸,
卫生纸
训练目的:训练婴儿手部的动作能力以提高宝宝

发展婴幼儿的大肌肉运动和精细动作能力

发展婴幼儿的大肌肉运动和精细动作能力

发展婴幼儿的大肌肉运动和精细动作能力婴幼儿期是人类生命中重要的发展阶段,他们的大肌肉运动和精细动作能力的培养对于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有效地促进和发展婴幼儿的大肌肉运动和精细动作能力。

一、婴幼儿期的大肌肉运动发展大肌肉运动主要指的是能够控制身体的主要肌肉群,如头部、颈部、手部和腿部肌肉的运动。

这些运动不仅帮助婴幼儿建立强壮的肌肉,还对他们后续的认知和感觉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1. 提供宽敞的活动空间为了促进婴幼儿的大肌肉运动发展,我们应为他们提供宽敞的活动空间。

在室内可以铺设柔软的地毯或垫子,并确保周围没有尖锐的物品,防止意外伤害。

同时,在户外的公园或花园里,婴幼儿可以更自由地挥动手脚。

2. 创造多样化的游戏和活动针对大肌肉运动的发展,我们可以设计各种多样化的游戏和活动。

例如,让婴幼儿跟着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或者引导他们追逐球、爬行等。

这些游戏和活动可以锻炼他们的协调性和肌肉控制能力。

3. 父母陪伴和互动婴幼儿在他们的大肌肉运动发展中,父母的陪伴和互动也是至关重要的。

父母可以和婴幼儿一起玩耍,并在游戏中鼓励他们运动。

通过与父母的互动,婴幼儿会感受到关爱和鼓励,进而积极参与运动。

二、婴幼儿期的精细动作发展精细动作主要指的是婴幼儿控制和协调手指和手腕的能力,如抓握、拍手和转动物体等。

这些动作对于婴幼儿认知和物体探索的发展至关重要。

1. 提供各种发展性玩具为了促进精细动作的发展,我们应提供各类发展性玩具,如拼图、积木和插针玩具等。

这些玩具不仅可以激发婴幼儿的好奇心,还可以锻炼他们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 进行手工艺活动手工艺活动是发展婴幼儿精细动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涂画、折纸和捏黏土等活动,婴幼儿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我们可以提供适合他们年龄的手工艺材料和工具,让他们自由地进行创作和探索。

3. 鼓励自助餐和穿衣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鼓励婴幼儿进行自助餐和穿衣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训练婴儿运动发育规律1、由上至下:抬头- 翻身- 坐- 爬- 站- 走2、由近至远:肩- 臂- 肘- 腕- 手指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手舞足蹈- 视物伸臂- 伸手抓物4、正向动作先于反向动作:先抓后放,先站后坐,先走后退婴儿大运动训练的原则1、按照神经心理发育规律进行;2、从小儿的实际发育水平开始;3、坚持长期教育和训练;4、早教与保健相结合;5、以儿童为中心,贯彻积极参与的原则;6、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导作用;7、个别化的早教训练。

3个月婴儿:俯卧抬头900目的:抬头训练,锻炼颈背部肌肉,扩大婴儿的视觉范围。

方法:婴儿俯卧位,使婴儿的肘关节屈曲支撑上身,训练者用玩具或语言,鼓励婴儿抬头。

如抬头不到900,训练者可轻轻拍击婴儿下巴,或轻托下巴,或在婴儿的胸部下面垫一个小枕,促使婴儿抬头。

注意点:1、婴儿俯卧的姿势要正确,手不能后伸,也不要压在胸下面。

2、如果婴儿头还不能抬起,甚至婴儿的下巴还不能离开床面,应怀疑存在发育落后,需作进一步检查。

4个月婴儿:手支撑,能左右转头目的:锻炼婴儿颈、背和上肢部位的肌肉,是爬行、翻身运动的基础动作。

方法:1、婴儿置俯卧位,训练者帮助其双手放在肩下方,手掌着地。

在婴儿头的前上方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能用手支撑住身体,肘关节伸直,身体重心落在手上,头完全抬起(900),并能向左、右方向看。

2、可给些帮助(1)轻轻向上扶住婴儿两肩,(2)用双手分别扶住婴儿两手的肘关节部位,使其手臂伸直,逐渐减少帮助。

(3)在婴儿胸部下面垫1个小枕或楔形板,促使婴儿用手支撑5个月婴儿:向前腹爬几步目的:爬行可以锻炼四肢肌肉,移动身体、扩大活动范围,对智能发展和手脚协调动作非常有利。

方法:1、俯卧位,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向前爬行。

2、婴儿俯卧位,训练者用手掌抵住婴儿的两足,玩具逗引,当婴儿向后蹬足时可使婴儿向前移行。

3、婴儿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训练者和助手各扶住婴儿一侧的上臂和小腿,用玩具逗引,一人扶婴儿的右手向前,另一人扶婴儿的左腿向前移,使其学会手足协调地向前爬行。

注意点:腹爬的前题是手支撑,还不能者可以先训练手支撑,然后再训练爬行。

6个月:前倾坐目的:坐位时眼睛的视野比卧位时开阔双手的活动多,是运动发育的一个新阶段。

方法:1、让婴儿坐在地上,双腿伸直,双手向前支撑,呈前倾坐姿势。

用玩具吸引他坐稳。

2、婴儿能前倾坐时,在其前方放玩具,训练者可固定婴儿的一手,协助婴儿抬起另一手去拿玩具,使婴儿能单手支撑前倾坐。

3、在婴儿前方放一个皮球,让婴儿双手拿起皮球,逐步能直起后背坐稳。

注意点:1、刚会坐的婴儿不能坐得过久,开始时可坐5~10分钟,逐步增加,一般每次不超过10~20分钟。

2、坐位时下肢伸直,髋关节应屈曲900,头部控制要好。

8个月:手膝爬行,能爬行钻过洞目的:手膝爬行能够更大地扩大婴儿的活动范围,也是训练婴儿空间、距离的概念和身体平衡功能的方法。

方法:1、手膝爬位训练:婴儿俯卧位,保持手膝爬的姿势,玩具逗引爬行。

可将小枕头垫在婴儿胸腹部,或用一条长毛巾从婴儿腹部下方绕过向上吊起婴儿的胸腹部帮助。

2、三点支撑训练:在婴儿保持手膝爬位的姿势时,用玩具在前面逗引,鼓励婴儿伸出一只手取抓玩具,使身体保持在三点支撑(两膝和一手支撑)位置。

3、帮助爬行:一位训练者站在婴儿右侧扶住婴儿的右前臂和右脚,另一位训练者扶住婴儿的左前臂和左脚,按照右手—左脚和左手—右脚前进的次序,帮助婴儿练习手膝爬行。

逐步减少帮助,鼓励婴儿自己爬。

4、让婴儿从圆筒隧道的一端爬进,在隧道的另一端放置玩具逗引,引导婴儿爬过隧道。

训练者可以在隧道两侧的园孔中注意婴儿爬行的情况,并给以鼓励。

注意点:1、保持正确的手膝爬姿势和手脚协调动作,及时纠正不正确的爬行姿势2、婴儿能爬行后父母要随时注意安全保护,特别要防止从床上跌落。

10个月:从跪到站目的:是一种转变姿势的训练,促进婴儿运动功能发育,是站立和行走的基础训练。

方法:1、先训练婴儿扶着栏杆从坐位转成跪位,待婴儿能够双手扶住横栏架双足跪稳后,鼓励婴儿一只脚踏向前成半跪位,训练者用玩具或食物逗引,使婴儿逐步放开手,能独立地单足跪,保持身体的平衡。

2、婴儿一手或双手扶住横栏架,单足跪位,训练者用玩具或食物逗引婴儿由单足跪位站起来。

3、训练者用玩具或食物鼓励婴儿从跪位自行站起来。

注意点:婴儿由坐到双足跪,到单足跪,再到站立位,是运动发育的一个过程,在训练时可以分阶段进行,达到一个阶段再训练下一个阶段的内容,逐步地由坐位进步到站立位。

1岁:独走目的:独走使婴儿活动范围扩大,对外界接触的内容更加丰富及精彩。

方法:1、宝宝还未能放手自己走,可以让他推小车或在两个大人之间学走。

2、婴儿靠墙站着,训练者蹲在婴儿前面1—2米距离,鼓励婴儿独走2-3步。

注意点:1、不要利用学步车学走路。

2、12~14个月学会独走都是正常的。

1岁5-6个月:跑步,并能慢慢停下来目的:是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训练。

方法:1、训练者在儿童面前慢慢地退后跑,引导儿童跟着向前跑和停。

2、训练者用肥皂水吹泡泡,鼓励和引导儿童跑着去追肥皂泡。

3、训练者可以用活动玩具引导儿童追赶,也可以利用光线下的影子叫儿童去追赶自己的影子。

然后能够扶住物体停下来,直至能够自己减慢速度,不扶物慢慢地停下来。

注意点:1、儿童头重脚轻,跑步时头向前伸,身体的重心在前面,跑步时容易跌倒,一旦摔跤摔痛了,就会害怕跑步,所以尽量做好保护,室内容易引起碰伤的物件要移开。

轻轻的跌倒儿童是不会害怕的。

2、儿童跑步要停下来比较困难,先要训练扶物停下,然后学会减慢速度,慢慢地自己停下来。

开始训练时训练者可以扶住儿童的手给以帮助,逐步减少帮助,让儿童自己能够停下来。

1岁7-8个月:双足跳目的:锻炼儿童的平衡能力和控制方向能力方法:1、训练者拉着儿童的双手与他对面站立,先示范双脚跳一次,然后与儿童一同跳。

进一步让他自己单独双足跳。

能够双足离地,跳起10厘米以上。

2、训练者扶小儿双手或一只手在蹦床上双足跳,可以提高小儿学跳的兴趣。

3、儿童能在第一级台阶由大人牵着双手跳下。

4、在地上划两条线当作“小河”,鼓励儿童跳过“河”或跳过地上的一个小方格。

注意点:在宝宝开始学跳时,尤其在跳高落地站立时,头部往往前倾,不易站稳。

大人应在宝宝前方保护,避免摔倒。

1岁9-10个月:过独木桥目的:控制身体平衡和空间感知觉训练方法:1、在地上划间距10cm的两条线,训练者与儿童一前一后,引导儿童在两线之间走,不能踩线。

然后鼓励儿童独自在线中间走。

2、用10cm宽的木板,两端垫上一块砖头,当作平衡木,让儿童在上面行走。

开始时训练者可扶着儿童的一只手,进行保护,逐步让他单独在平衡木上走。

反复练习,至行走自如。

3、在离地10cm高的平衡木上行走,鼓励孩子展开双臂保持身体平衡。

注意点:训练时注意安全保护。

1岁11月-2岁:跳跃过障碍目的:对儿童进行平衡觉和空间距离觉的训练。

方法:1、训练者在地上放上6~8个纸剪成的脚印,左右两排,相距10~15cm,让小孩踩着脚印走路。

2、在地上平放6块砖或木块,每两块间距5~10cm,让宝宝练习在砖或木块上走,每步踏在一块砖上,家长要在旁保护,以防孩子磕碰在砖头上。

3、在地上画上边长为15~20cm的多个方格,训练者与儿童玩跳方格游戏。

4、在地上放一张16开的纸,鼓励儿童用双足跳或单足跳的方式跳过去。

注意点:1、注意儿童跳跃时的安全保护。

2、行走和跳跃要保持正确的姿势。

2岁1-3个月:跳远目的:训练跳跃和弹跳能力以及平衡能力方法:1、训练者与小孩相对站立,拉着他的双手,鼓励孩子向前跳跃。

2、在小孩面前的地上放一块20cm宽的泡沫板,鼓励他跳过去。

注意点:1、训练中注意安全保护。

2、开始时可以用单足跨越跳,然后训练双足跳远。

2岁7-9个月:单足原地跳目的:身体平衡能力和空间、时间的概念以及协调能力训练。

方法:1、让儿童双手握住家长或训练者的手,模仿训练者做单脚原地跳跃的活动。

2、训练者和儿童一起握住一个呼啦圈,随着音乐的节奏用单脚跳。

3、训练者喊口令:“一、二、三,跳”,鼓励儿童用单脚原地跳4-5次。

注意点:开始训练时儿童用单脚跳一次后,就会双脚落地,然后再单脚跳起,这是身体平衡能力还不好的缘故,训练者可以轻轻扶住儿童的一只手鼓励他连续地单足跳,反复地训练能够达到目的。

2岁11个月-3岁:抛远3m目的:练习投掷动作和上肢动作的协调能力。

方法:1、用布缝一个小袋,内装玉米粒或豆子。

训练者示范投掷小袋,要求屈肘、手过肩用力向前抛出,要求能够把小袋抛过3m线。

2、训练者与儿童“比赛”谁投掷得远,儿童投掷得远时有奖励。

3、在3m远处放一个大筐或纸箱,训练者示范把小布袋投进筐中,请儿童模仿投掷。

注意点:1、布袋不要过重,否则儿童投不远。

2、投掷的姿势要正确,要求屈肘过肩抛投,能够抛出3m以上大运动训练实习:手支撑、腹爬、独立行走、跳过障碍精细动作的训练精细动作发育程序3~4个月——握持反射消失,胸前看手。

4~6个月——拇指对4指抓玩具,玩具换手。

7~8个月——桡侧抓物。

9~10个月——拇食指钳夹小物体,扔玩具、撕纸12~15个月——翻书、用勺、乱画。

18~24个月——搭积木2~3块,画线、脱袜子。

2~3岁——用筷子进食,用杯子喝水。

3~4岁——穿衣、扣纽扣,脱鞋穿鞋。

2个月婴儿:摇响玩具目的:由无意识地弄响握在手中的玩具到有意识地摇响玩具,是建立了条件联系的表现。

方法:婴儿仰卧位。

在婴儿手中放一个能摇响的细柄玩具,在他四肢舞动时玩具发出响声,反复多次后,婴儿能动有玩具的手使之发响。

注意点:条件联系需要经过多次反复训练才能建立,而且要固定训练方式,例如玩具的铃声、握玩具的方法等都不要改变。

4个月婴儿:伸手抓玩具目的:眼手协调能力和手的运动功能的训练。

方法:1、在桌上放几样不同的玩具,训练者抱着婴儿坐在桌子前,轻敲桌面引起婴儿注意,婴儿看到喜欢的玩具后会伸手去抓到玩具。

2、婴儿睡在床上,在他面前出示一个玩具,摇动玩具引起他的注意,吸引婴儿伸手来抓。

注意点:1、不要把玩具触碰婴儿的手掌或把玩具放在他的手掌中,那样出现的抓握还是原始的握持反射被诱发出来,而不是手的抓握功能的表现。

2、给婴儿抓握的玩具要小而颜色鲜艳,使婴儿喜欢并能用小手握住。

5个月婴儿:放下一物拿另一物目的:训练手的抓握和认知能力方法:1、给婴儿一块积木,然后再将另一个婴儿喜欢的玩具轻轻触碰婴儿的手背,使他将积木放下,这时当训练者把另一个玩具放到婴儿面前时,他就会放下一个去拿另一个玩具了。

2、当婴儿拿着玩具时,训练者把彩色气球或食物给他,促使婴儿放下玩具去拿气球或食物。

8个月婴儿:盒中取物目的:训练手的抓握能力和认识、分析能力方法:1、训练者与婴儿面对面坐着,在桌子上放一个透明方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