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结构探讨

合集下载

浅析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体系

浅析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体系

浅析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体系[摘要] 社会责任会计产生20多年来,西方一些会计学者对其理论体系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

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的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

为了加深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解,本文从建立体系的角度对社会责任会计进行了分析。

[关健词]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对策社会责任会计是在传统的会计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分支学科,它是探讨如何创建和谐社会,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社会公众的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的决策提供特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其直接目的是通过计算和记录企业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真实地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向政府及公众提供企业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它最终的目的是讲求社会整体效益,实现社会净贡献最大化。

因此社会责任会计是从宏观经济视角,是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对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进行计量、确认和报告的,而并不是局限在某个企业本身的范围内。

1999年11月在一些跨国大公司(包括壳牌国际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等50多家公司)高级代表的合作下,由利昂·h·沙利文起草了一套针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原则,要求“对社会负责的公司,无论大小,都可以作为目标来调整内部政策和惯例以符合参照标准”。

这些原则、协定和准则的颁布,迫使参加签约的企业密切关注本公司业绩,履行社会责任,并且就义务的实施情况发表年度报告。

我国加入wto后,企业自然也应遵守国际法规,逐步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监督。

一、推广应用社会责任会计的可行性分析1.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推广应用社会责任会计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应当是公平的,也就是说,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应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同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之所以效益较低,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即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过多。

应该让企业卸下过多的理应由政府和社会承担的责任,使国有企业轻装前进,该由社会办的事应还给社会。

关于会计理论的哲学思考

关于会计理论的哲学思考

关于会计理论的哲学思考会计理论是关于财务信息的记录、分析和报告的学科领域,它在企业管理、金融、税务等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会计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中,哲学思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会计理论的哲学思考,包括会计目的论、伦理学和社会责任、科学性与主观性以及价值观的影响等方面。

首先,会计目的论是会计理论中的重要哲学问题之一、会计的目的是什么?传统上,会计的目的被认为是记录、分类和报告财务信息,以提供给企业所有者、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然而,随着会计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会计目的已经不再仅限于此。

一些学者主张将会计目标扩展到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认为会计应该为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伦理学和社会责任在会计理论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会计师在处理财务信息时必须遵守伦理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如客观性、诚实、保密性等。

此外,会计师应该对社会和公众负有责任,在公司治理、反腐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伦理学的思考使得会计不仅仅是一种关于数字的技巧,而是一项需要高度职业道德的工作。

第三,在会计理论中,科学性和主观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

会计作为一门学科,应该追求科学性,即建立客观准确的财务信息报告体系。

然而,在实践中,会计的主观性也是不可避免的。

会计记录和估计的过程中,会计师会受到主观偏见、个人判断和利益冲突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在科学性和主观性之间取得平衡,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最后,会计理论的发展也受到价值观的影响。

会计并不是一项中立的技术,而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理论和实践受到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例如,西方国家的会计理论注重市场经济和利益相关方的信息需求,而一些亚洲国家的会计理论则强调家族企业和社会责任。

这些不同的价值观对会计的目标、原则和规则产生了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会计理论的哲学思考涉及会计的目的论、伦理学和社会责任、科学性与主观性以及价值观的影响等方面。

循环经济模式下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框架构想

循环经济模式下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框架构想
Ke r s:cr ua c n my o ilr s o sb l y a c u t g h o eia rme y wo d i lre o o ;s a p n ii t c o ni ;te rt l fa c c e i n c
循环经 济是 实现人类社 会可持续 发 展的重要 途 径, 推行社会 责任会 计对促进 企业履 行社 p s lt , t at l nsadgnr a uao r cp n Oo . coni ,uha jcv , t a si e n e t n eea c cl i pi il adS n n o i o u e n g e me r l l tn n e
任会计体 系理论框架的基本问题 , 步探讨 了该模式下社会 责任会计的基本概念、 初 目标 、 假设 、 构成要素 与一般 核算原则等问题 。
关键词 : 循环经济模 式; 社会责任会计 ; 理论框架 中图分类号 : 7 . F2 3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2—7 1 (0 9 0 0 5 0 17 3 2 20 )3— 3 5— 4
张 倩, 孙 乐
( 山东经济学院 会计 学院, 山东 济南 ,5 04 20 1 )

要: 循环经济是 一种新型的可持 续发展 经济 。企业是社会 的企业 , 履行社会责任与其走循环经 济道路 密切
相 关, 可持续发展 相结合进行社会责任会计 的研究 , 与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围绕循环经 济模 式下社会 责
提高全 民族 的社 会 效益 。 此 定义 立 足 于微 观角 度 , ” 强 调应将 企业履 行社 会 责 任对 财 务 的影 响 , 通过 一 套会 计制 度予 以衡量 , 理及披 露 。 处
1 基于循 环经济模 式 下的社 会责任 会计 的

浅谈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

浅谈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

浅谈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摘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企业面对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会如何选择。

本文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基础理论的探讨,分析了我国目前责任会计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并对其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基础;社会责任;发展一个企业,盈利是其根本目的,但是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不可能做到完全的独立,离不开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支持,因此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在今天如此强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目标难免会和社会目标产生碰撞或冲突。

通过社会责任会计体系政府可以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反映和监督。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以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即以企业在处理社会关系时应为和不应为的责任为中心开展的会计活动。

它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会计结合起来,运用会计学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反映和控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来衡量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从而指导和控制企业在与社会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开展活动,实现企业和社会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责任会计的对象,即企业对社会各方面应尽的义务。

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企业环境保护、社会道德以及公共利益等方面。

二、我国推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必要性第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与此同时,类似于“三鹿奶粉”“瘦肉精”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一系列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豆腐渣工程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无疑这也是对我国经济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所带来的。

为了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加强我国宏观调控的力度,使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

政府只有对企业人力资源、环境保护的信息的全面掌握,才能进行有效调控,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竞争策略,对于要想挤入世界市场的我国企业来说,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国际接轨。

会计社会责任有关问题的探讨

会计社会责任有关问题的探讨

综合 以上两种 目标 , 社会责任会计的 目标可以概括如下: 1确认和计 () 量会计主体在一定时间内的社会净贡献,2 帮助决定企业的经济运行是否 () 直 接 影响相 关 的 资源 , 与共 同的 社会 准 则 全面 一致 , ) 适当 的 方法 , 是否 (以 3 尽可能多地为社会各部门提供有关企业的 目标、 政策和计划以及对社会的义 务 和贡献 等 方面 的信 息 。 也有一部分学者从传统会计 目标的拓展 出发来 阐述这一 问题 。 他们认 为: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 福利经济学派新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念逐 渐取 代古 典经济 学家 的企 业社 会责 任观 念 , 传统 的会 计计 量和 报告 目标 显得 过于 狭窄 , 不 能反 映各 社会 团体 的利益 , 其他 有 关方 面提 供 有 用的 会 它并 为 计信息 , 由此提出“ 社会责任会计的 目标是计量和报告企业各项社会责任 的履行情况, 使会计可以为各有关社会集团同时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从而 扩 大 传统 的会 计职 能 。
2社会 与公 众 问题越 来 越突 出 .
量单位不能仅 限于 货币, 还应包括劳动量、 实物量等其它计量 单位 , 因为有 些损害和影响是无法用货币单位计量的, 有的甚至需要复合单位才能计量; 二是对环境 的影响应该量化 , 有的学者 已经提 出“ 环境价值假设 本人也 , 赞 同这一观点 , 原因是 : 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 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 产 品才具有价值, 环境资源 只有使用价值 , 没有交换 形成价值 和价格 , 于是 企业只承认那些能以货币计量、 能用价格确认和交换的东西 , 即仅对直接消 耗的生产要素付费, 而没有将对环境 的消耗 、 破坏纳入传统 的会计核算范围 中。 但要进行社会责任会计核算 , 首先必须承认环境 资源是有价值的。 也就 是 说 , 会责 任 会计 不 适 用于 劳 动 价值 理 论 , 社 但适 用 于 边 际价 值理 论 。

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和内涵

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和内涵

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和内涵【文章摘要】“社会责任会计”一词最早产生于1968年,它是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维斯(David・F・Linowes)在美国《会计杂志》上发表的《社会经济会计》(Social Economic Accounting)一文中提出的,文中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初步概念,随着以后各国的深入研究,世界各国对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不尽相同,在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可谓各有千秋。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基础;内涵1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理论基础“社会责任会计”一词最早产生于1968年,它是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维斯(David・F・Linowes)在美国《会计杂志》上发表的《社会经济会计》(Social Economic Accounting)一文中提出的,文中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初步概念,从此以后社会责任会计开始了广泛地研究。

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研究是从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开始的,19世纪早期已经开始对其基本概念进行研究。

1819年,法国古典经济学家西斯蒙蒂首次提出了“社会成本”概念。

英国经济学家皮古提出了“外部效应”。

马歇尔提出了“外部经济”概念。

(一)相关理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有广泛的思想理论基础。

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派从不同角度对社会责任的观念。

社会责任会计的服务对象是面向各个社会集团的而不是面向股东。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对社会造成的影而应承担的义务。

1.1新福利思想。

福利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家根据福利观点,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社会评价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旧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皮古(A.C.Pigou),他以完全竞争作为前提,在马歇尔(A.Marshall)等人的一般均衡经济理论和边沁(J.Bentham)的功利主义哲学基础之上,对福利概念及其政策应用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其中对收入均等化理论、边际效用价值论、最大社会福利原则等理论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建立起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社会责任会计主体及其结构分析

社会责任会计主体及其结构分析
也 必 须 公 认 为 真 、 须 证 明 。既 然 是 方 法 , 是 一 种 方 式 和 无 就
主体 和会计 的本源 涵义 已然 明确 , 么 , 计主 体 的涵 那 会 义是什 么?“ 会计 主体 ” 会 计” 的“ 和“ 主体 ” 各应 当取哪 种涵 义?根据语 义的不同 , 组合如表 l 。
明确了会计的行为本质 、 服务对象 、 内容 范围和 目的及方法 , 省 略了的主语暂且 理解为会计人员 。 会计这 种“ 管理活动 ” 或者说 , , 会计 作为一 种 主观能 动 性 的社会实践 活动 , 基本 组成 要素必 然包 括实 践者 、 其 实践 结合图 1和图 2, 很显然 , 会计 的 5基本 问题 和基 本要 素围绕会 计数据的加 工与 处理 这个 中心相互 联 系、 合 、 配 支
计 主 体 , 体 结 构 分 为 内设 性 和 外 设 性 两种 方 式 。 主
[ 键词] 社会责任 ; 会计主体 ; 结构 分析 关 [ 中图分 类号 ] F 3 [ 2 5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7 6 3—05 (0 10 0 5 0 7 5 2 l )3— 0 1— 4
表 1 会 计 和 主 体 的 语 义组 合
路径 , 假设 的 主体 因此 必须 明确界 定 、 歧义 ; 然是方 法 , 无 虽
化 为图 1 所示模式 。
存在较 大的争议 。社会 责任会 计的发展 , 对会计 主体也提 出 了新 的迫切要求 。因此 , 明确社会责任会计主体是必要 的。

谁是会计主体 ( ) 一 会计活动 的基本问题和模式
会计作为一 门 国际上通 用 的 “ 商业 语 言 ” 专 业 定义 是 , “ 会计是 以货 币为主要计量 单位 , 采用 一系列 专 门的方法 和 程序 , 对经济 交 易或 事项 进行 连 续 、 统 、 系 综合 的 核算 和 监 督, 提供经济信息 , 参与预 测决 策 的一 种管 理活动 。 该定 义 ”

刍论社会责任会计准则

刍论社会责任会计准则
生是历史的必然 , 社会责任会计准则的产生是有其现 实基 础存在 的。 二、 传统会计准则和社 会责任 会计准则的 比较
( ) 计准则 定义及性 质 会计准则 对会 计主体 的会计 核算和报告具有 强制 约束力 , 一 会 是会计理论 的具体化 和会计 实践 的总 结, 是进行会计 核算工作 的规范 , 是制定各种会计制度的主要依据 , 其对整个会计工作具有指 导作用 。关于会计准则的性质 , 目前没 有统一结论 , 大致有 以下观点 : 一是运 用科斯定理 , 将会计 准则视为一种产权制度 , 即将会计信息视为一种资源。 科斯认为 , 对个人权 利 的无 限制 的制度实际上是无权利的制度 。 根据会计 准则制度供求理论 , 会计 准则的经济原则和安全原则决定了会计 准则作 为一项 正式约束 , 是人们有 意义创造 出来 的制度安排。 二是运用信息经济学来研究会计 准则 , 同科斯定理一样 , 信息经济学揭示 的信息不对 称 问题为研究会计准则的性质提供了新 的视角 。 三是运用制度 变迁 理论来看会计准则 , 会计 准则可 以看作是制度的变迁。四是会计 准则是一种技术性的规范手段。 五是会计准则是具有经济后果 的。 六是从政治程序论的角度 出发 , 认为会计准则 的制定成为一种政 治程序 , 利益相关者会利用政治手段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 。 各 以上观点都有其合理 的一面 , 但也存在缺 陷, 即都从某一个角度看 待 问题 , 免导致 片面结论 。 难 会计 准则是会计管制 的结果 , 在无会计管制 的条件下 , 一般认为公 司 自愿生产的信息不 能满足投资者 的 需要 , 因为信息 不对称 的存在 , 司与投资者之 间的博弈可能会导致选择上 的 “ 公 囚徒 困境”。因此 , 公司与投 资者需要选择共 同的代 理者——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来根据双方利益制定会计信息生产的准则。 会计信息生产可以简化为公 司、 投资者与会计 准则制定机构 的三方博弈 , 准则的制定表现 出博弈和利益协调的特 征。泽弗 曾指 出: 会计 理论被援用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支持准 则制定者或政治家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宋海燕摘要:本文阐述了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并且与社会责任会计在国内外的使用情况相结合,着重对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经济业务核算进行详细探讨,在有效的结合实务与理论的情况下,将相关社会责任会计的可行性模式提了出来。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实务研究社会责任会计是在传统企业微观会计核算模式上发展起来,通过计量和报告企业间的社会成本与效益,以提高社会整体效益为目的的新型企业会计核算。

社会责任会计发展较晚,在研究中主要是以概念性的讨论为主,所以,必须要与社会责任会计相关理论相结合,致力于社会责任会计特有的计量方法的完善,全方位的开展社会责任会计的实务研究,并且有针对性的为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框架1.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和假设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体现需要考虑会计主体的社会职能,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将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划分为具体目标和基本目标,具体目标是将责任信息提供给社会,基本目标是致力于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

通过计量社会主体在一定时间内的社会贡献值,为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相关的资源,运用恰当的方式,实现企业的社会化责任目标。

社会责任会计的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多种计量单位并用的假设、生产社会性假设、可持续发展假设。

在各种社会责任会计主体假设的不断发展当中,不仅使传统会计向社会责任会计的主体、经营方式的转变得以实现,实现了企业分期方式、计量方式、生产方式等内容的转换。

2.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指导会计实务规范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社会责任会计核算。

在社会性、真实性、充分揭示性、政策性、一致性原则的基础上,开展会计工作的前提。

其中,社会性原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落实两者结合的优势,则应该在企业实际的经济运作中运用两者的优势。

企业应该通过分析自身的基本特征,有效的延伸自身的领域,将其潜在效能全面发挥。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越来越自身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旨在研究如何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纳入财务报告,以提高企业透明度,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及实务两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核心内容。

它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除了追求经济利益外,还应承担对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及环境等各方面的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需要通过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等手段,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

社会利益相关者是指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各种利益群体,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供应商、政府机构等。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强调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利益,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主张企业在传统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增加反映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

例如,企业可以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环保投入、员工福利、公益捐赠等情况,以便利益相关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社会责任会计实务要求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情况、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管理等方面,以确保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符合相关法规和道德标准。

政府机构应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监管,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推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还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或社会组织等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需要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可能出现的与道德标准相违背的行为或决策。

为了避免道德风险,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道德风险防范机制,包括制定明确的道德规范、加强内部监管等措施。

本部分将通过实际案例,探讨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以某大型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在社会责任会计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制定社会责任战略,明确企业对于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例如,企业对股东承诺提高经营效益,对员工承诺提供安全、公平的工作环境等。

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会计理论与务实

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会计理论与务实
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与披露
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和披露制度,提高企业社会责 任信息披露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社会责任投资与绩效评估
研究社会责任投资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开展社会责任投 资提供理论支持。
社会责任视角下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
制定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规和制度,强化对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和约束。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加强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将成为社会责任会计发展的重要趋势。
基于社会责任的会计务实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01
提升企业形象和声誉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对外披露相关信 息,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增强消费者和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和 好感度。
02
环境成本控制
环境成本控制是企业实现 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之一 ,包括减少废弃物排放、 节约能源等。
资源成本控制
资源成本控制是企业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 一,包括节约用水、用地 、用材等。
社会责任视角下的税务筹划
合理避税
01
在符合税法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降低企业的
税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会计理论 与务实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会计理论 • 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会计务实 • 社会责任视角下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 社会责任视角下会计务实的前景展望 •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01
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会计理论
社会责任与会计理论概述
社会责任的内涵
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积极履行对社 会、环境和员工的责任,包括遵守法律法规、保障员工权 益、保护环境等。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及思考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及思考

作者: 王艺琳
作者机构: 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出版物刊名: 商业经济
页码: 31-33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4期
主题词: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框架;构建
摘要:社会责任会计是配合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会计核算方法,提供社会责任信息,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提高。

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框架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我国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方面还比较落后,存在着披露内容不全面、披露形式不规范且缺乏法律保障的问题。

我国应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建立和健全与社会责任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研究并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宋海燕摘要:本文阐述了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并且与社会责任会计在国内外的使用情况相结合,着重对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经济业务核算进行详细探讨,在有效的结合实务与理论的情况下,将相关社会责任会计的可行性模式提了出来。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实务研究社会责任会计是在传统企业微观会计核算模式上发展起来,通过计量和报告企业间的社会成本与效益,以提高社会整体效益为目的的新型企业会计核算。

社会责任会计发展较晚,在研究中主要是以概念性的讨论为主,所以,必须要与社会责任会计相关理论相结合,致力于社会责任会计特有的计量方法的完善,全方位的开展社会责任会计的实务研究,并且有针对性的为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框架1.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和假设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体现需要考虑会计主体的社会职能,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将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划分为具体目标和基本目标,具体目标是将责任信息提供给社会,基本目标是致力于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

通过计量社会主体在一定时间内的社会贡献值,为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相关的资源,运用恰当的方式,实现企业的社会化责任目标。

社会责任会计的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多种计量单位并用的假设、生产社会性假设、可持续发展假设。

在各种社会责任会计主体假设的不断发展当中,不仅使传统会计向社会责任会计的主体、经营方式的转变得以实现,实现了企业分期方式、计量方式、生产方式等内容的转换。

2.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指导会计实务规范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社会责任会计核算。

在社会性、真实性、充分揭示性、政策性、一致性原则的基础上,开展会计工作的前提。

其中,社会性原则在社会责任会计中处于首要地位,反映企业活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真实性原则反映的是企业活动的本来面目,使会计数值能够将事物本质反映出来;充分揭示性原则要求企业将社会责任履行的情况报告给信息使用者;社会责任会计是处理企业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媒介,因此在进行核算是要体现国家的方针政策;一致性原则不仅包含企业之间数据审核的一致,同时包括审计期间会计处理程序的方法与选择一致。

社会责任会计文献综述

社会责任会计文献综述

社会责任会计文献综述社会责任会计文献综述摘要:在查阅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责任会计文献的基础上,对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主体等基本问题出发,对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综述,如必要性与可行性,理论框架的建立等。

最后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评价。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综述1.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和主体1.1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社会责任会计首创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美国,之后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由于其产生较晚,因此国内外理论界对其涵义的争论较大。

1968年,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维斯发表了《社会经济会计》一文,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初步概念,揭开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序幕,1973年,在其发表的《会计职业与社会进步》一文中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对公共部门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我国会计学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也进行了研究,但起步较晚。

在陈今池主编的《国外财务会计文选》中提到,“社会责任会计是指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的计量和报告。

社会责任会计的主要目的是向社会公众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让社会公众了解企业对社会做出了多少贡献。

”1.2社会责任会计的主体对于社会责任会计的主体,有人认为既包括政府又包括企业,有人则认为仅包括企业而不包括政府。

张蓉认为,一方面,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显得越来越重要。

基于对“企业短期效益与社会长远利益的矛盾如何认识和处理”、“谁来考核、监督、分析企业完成社会责任情况”、“政府对社会长远利益所负有的责任如何考核分析”等问题的探索,产生了社会责任会计理论。

可见,社会责任会计产生于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又由于企业必须站在自身的角度去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责任会计的主体是政府和企业。

另一方面,社会责任会计的主要目的是对政府和企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结果进行分析和披露。

由于社会责任的复杂性,企业本身是不能完成全面衡量分析其行为的社会后果的。

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框架研究

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框架研究

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框架研究摘要社会责任会计主要以企业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重点,并以会计的原理和方法来计量和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文章通过对社会责任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内容、核算和计量原则、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概念框架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和采购力度的加大。

社会责任运动在我国悄然兴起,特别是在当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新的阶段,党中央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得到了政府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社会责任会计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企业从微观利益目标向宏观利益目标的转移。

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都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

1968年David FLinones率先提出社会责任会计概念,揭开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序幕。

他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意味着会计在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随后,Ahmed Belkaoui将社会责任会计定义为:测定和报告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对一般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是防止和处理这些消极因素并加以恢复和补偿的有关事宜。

番田嘉一郎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作社会责任并以它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

随着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层层深入。

在吸取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我国会计学者发展和补充了一些新观点。

田昆儒将会计学有效地运用于解决企业与社会形成的社会责任中,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阳秋林在田昆儒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社会责任会计具体化。

他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采用多种计量属性和手段。

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履行情况的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以便向相关利害关系人提供有用的社会责任信息,其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社会效益。

从这些研究成果看。

社会责任会计主要以企业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重点,强调企业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兼顾社会效益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并以会计的原理和方法来计量和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社会责任会计与社会责任报告研究

社会责任会计与社会责任报告研究

社会责任会计与社会责任报告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其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社会责任会计是一种反映企业与其社会责任相关的经济活动的会计方法,而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向各利益相关者公开企业创造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将针对社会责任会计与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研究,探讨其概念、意义、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及意义社会责任会计是指在企业会计原有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套类似财务报表的会计体系,反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社会与环境负责任的经济活动。

其核心是通过量化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数据,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透明化和可比性,为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

社会责任会计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社会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信誉度。

同时,透明披露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有助于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增加股东的信任度,促进长期投资。

此外,社会责任会计也有助于企业与政府、员工、消费者等各利益相关者更好地沟通与合作,推动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发展。

二、社会责任报告的概念及意义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向各利益相关者公开企业创造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的一种方式。

它包含了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的目标、政策、措施和成果等方面的信息。

企业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向外界展示企业对社会与环境的贡献,主动回应社会的期待,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社会责任报告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互信关系,提供信息供利益相关者评估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并对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企业长远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社会责任报告对于企业内部而言,也是一种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检视和改进的机会,通过报告的编制过程,企业能够不断完善其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提高社会责任履行的效率与效果。

三、社会责任会计与社会责任报告的研究现状目前,社会责任会计与社会责任报告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理论框架不完善:社会责任会计与社会责任报告的理论框架尚不成熟,缺乏统一的定义和量化指标体系,导致各企业之间的社会责任信息无法进行有效比较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结构探讨
当今企业的社会责任概念已经不是古典经济学家所称的仅仅是“有效地使用资源并使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要保持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之间的均衡。

我国也需要构建社会责任会计来体现和谐社会对企业的要求。

目前,在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刚刚起步,在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框架的构建方面还有待完善。

笔者从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结构入手,就目标、假设、原则、要素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会责任会计的内涵
对于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起源于美国,而且随着各国研究的兴起,对于社会责任会计的称谓有所不同。

美国将这种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称为社会会计,是一种微观社会会计,衡量企业活动的社会影响。

还有一些美国学者使用的概念有社会审计等。

西欧的许多国家和日本把这种企业社会会计称为“社会责任会计”,我国沿用的也是这种称谓。

美国学者David F.Linowes首次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概念。

他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日本的《新版会计学大辞典》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作社会责任并以它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

阎达五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站在社会的角度利用会计核算形式衡量企业中有关社会性质的经济活动,揭示测定社会影响,指导经济资源的最佳分配,是一种微观社会会计。

从目前我国的研究状况来看,多数学者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作社会责任,并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它对企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加以计量和报告,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二、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构建
会计目标是会计系统运行的最终目的,它决定着会计活动的方向。

由于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刚刚起步,对于会计目标的理解还没有达成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许多学者都赞同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社会效益,起着主导作用,处于支配地位。

这种观点与会计目标产生的缘由相违背,也是值得商榷的。

在此笔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会计目标被明确提出是在信息论和系统论被普遍接受后出现的。

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AAA)专门发表了《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

“说明书”最早权威性地使用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并将会计定义为一个信息系统。

基于此提出了会计目标。

“说明书”中提出了会计应当为下列目的提供信息:(1)对有限资源的利用所做出的决策,包括辨认决定性的决策领域,并确定目标与方向;(2)有限地管理和控制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3)记录与报告资源的受托责任;(4)促进会计主体的社会职能并控制此种资源。

由上述表述我们可以看出,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提供信息,且这些信息有助于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最终提高社会职能。

在接受会计信息论和系统论的前提下,我们应该认识到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

在此之后才会涉及到会计的其他具体目标或者整体目标。

社会责任会计是社会责任与传统会计的一种有机结合,它的目标是符合传统会计的基本目标的。

因此,笔者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提供有用的社会责任信息,在此基础上,帮助企业提高社会效益。

三、社会责任会计的假设
传统会计理论结构中所包含的会计假设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它规定企业应当对本身发生的交易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

而这些假设的内涵在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下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认识。

(一)会计主体假设。

社会责任会计是站在社会角度来衡量企业经济活动的社会影响,但是它属于微观社会会计。

它是以各个经济组织(企业)为主体的核算,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反映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二)持续经营假设。

一般假设企业的经营活动会无限期地进行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破产。

这个假设同样适合社会责任会计。

企业只有持续经营才能够合理承担社会责任并对其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三)会计分期假设。

企业应当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从而结算盈亏,编制会计报告,及时提供有关企业各方面的信息。

因此将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时期,及时反映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是合理之举,也是必需的。

(四)多重计量假设。

由于社会责任会计反映和核算的内容很特殊,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形式多种多样,有些是量化的,有些则根本无法计量。

因此,我们应该假设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是以货币计量为主,其他如劳动量、实物量等
计量手段为辅,这样就能综合反映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

四、社会责任会计的原则
会计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是用来约束会计实务的。

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所包含的会计原则包括以下方面: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清晰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

社会责任会计也要以上述原则为指导。

(一)社会性原则。

社会责任会计是计量、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对社会所产生的效益和成本,所以衡量企业的业绩以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两者的协调和融合为其最佳标准。

(二)政策性原则。

社会责任会计体现了企业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处理,社会成本与社会效益的确认受到国家政策和法律的约束。

因此,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要体现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要求。

(三)充分揭示原则。

即要求企业将一切有关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报告给信息使用者,力求全面,不要隐瞒企业某些对社会不利的信息。

(四)一致性原则。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企业对会计处理程序、方法所做出的特定会计选择,在
前后会计期间保持一致;其二是企业之间,对社会责任的内容、计量的形式、报告的要素应保持一致。

五、社会责任会计的要素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要构建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就要合理确定会计要素的内容。

(一)社会资产。

它是指企业由于承担社会责任而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是为了实现社会目标而投入的资源或者已经获得的成果。

在这方面有学者提出将自然资源纳入到社会资产中,以进行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种设想是好的,但是却不符合对资产基本的定义,也对确认、计量和记录提出了挑战,是值得深入
研究的。

(二)社会负债。

它是指由于企业在过去经济活动中承担社会责任成本而产生的,能以货币计量,最终需要企业以资产或者劳务去偿付的债务。

它具体包括应付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付环境治污费、应交职工社会保障金等等。

(三)社会成本。

企业的社会成本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它应该包括:(1)社会物耗成本,即国家对社会的物耗补贴;(2)社会人工成本,即企业使用社会培养的人才所支付的费用;(3)土地使用成本;(4)资源损耗成本;(5)环境治污成本;(6)其他社会成本。

(四)社会效益。

它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社会造成的正面影响或贡献。

具体包括:(1)产品的社会效益,指产品质量对社会的影响;(2)生态环境效益,即改善生态环境,利用“三废”为企业创造的社会价值;(3)社会就业效益,即企业为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4)社会教育效益;(5)其他社会效益。

由于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和实践都很不完善,因此需要政府、企业的重视和学者的深入研究,在合理构建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将国外先进经验与我国国情和企业特点相结合,积极开展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