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的意见
国经贸企改〔2001〕230号 Microsoft Word 文档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06年12月21日阅读次数:738 [ 字体:大中小] [打印] [ 关闭]国经贸企改〔2001〕230号(2001年3月13日)改革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是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推动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对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紧迫任务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一些国有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三项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内部改革不到位,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内部竞争机制、有效激励和约束的机制没有形成,严重影响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当前,要把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作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
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工作原则和要求是: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职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营造深化改革的舆论氛围;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改革的方案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增加透明度;从实际出发,勇于实践,积极探索适合企业特点的改革方式和办法,务求实效;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改革措施出台,要认真听取职工代表大会意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和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
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把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作为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备条件之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能够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的企业用人和分配制度。
尽快形成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
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建议
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建议一、引言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其中,三项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建议。
二、推进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是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关键作用。
以下是几个推进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建议:1.建立市场化用工机制国有企业应积极推进市场化用工机制,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企业,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水平。
同时,对于不合格的员工,企业应坚决予以淘汰,实现员工队伍的动态管理。
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人力资源的配置,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合理安排员工的岗位和职责,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和重复。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3.建立薪酬激励机制国有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薪酬激励机制,根据员工的岗位、绩效、能力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薪酬水平和奖励措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绩效考核和评价,确保员工薪酬与个人贡献相匹配。
三、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是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几个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建议:1.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国有企业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和权力,实现权责利的统一。
同时,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确保企业的规范运作和稳健发展。
2.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国有企业应积极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管理信息的共享和优化。
3.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国有企业应加强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核心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中的贯彻执行。
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浅议
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浅议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浅议一、引言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我国不断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对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进行浅议。
二、国有企业股权结构改革1、分拆重组:通过拆分国有企业的核心业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市场化经营。
分拆重组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力。
2、引入战略投资者:通过引入具有相关行业经验和资源的战略投资者,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3、实施员工持股:通过员工持股,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三、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革1、引入市场化机制:通过设立独立董事、改革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引入市场化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决策效率和透明度。
2、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激励约束机制,对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进行绩效考核和激励,促使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着想。
3、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程序,提高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
四、国有企业内部改革1、提高企业效益: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精简管理体制和降低成本,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强竞争力。
2、加强科研创新:鼓励国有企业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培育核心技术和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的改革,加强国有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
附件:1、分拆重组方案示例2、员工持股实施细则3、市场化机制引入措施法律名词及注释:1、国有企业:由国家出资设立并由国家控股的企业。
2、股权结构:指企业所有者对股份的分配情况。
3、战略投资者:具有相关行业经验和资源,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投资者。
4、独立董事:董事会成员中独立于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运营进行监督和决策。
5、监事会:由股东选举产生的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监督的机构。
国企三项制度改革指导意见
国企三项制度改革指导意见一、劳动制度改革劳动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建立市场化用工制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
具体措施包括:1.实行劳动合同制,建立完善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明确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2.完善内部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岗位管理制度,实行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市场化用工机制。
3.建立市场化用工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发布和交流,促进员工合理流动。
二、人事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另一重要内容,旨在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完善薪酬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和标准,实行全员绩效考核。
2.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体系,加大绩效工资的比重,实现员工薪酬与个人绩效和企业效益的挂钩。
3.建立健全人才选拔机制,推行竞争上岗和公开招聘制度,打破身份、资历等限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分配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之一,旨在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方式,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体系。
具体措施包括:1.完善薪酬体系,建立以岗位为基础、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制度,合理确定岗位薪酬水平。
2.实行差异化薪酬分配,加大对关键岗位、核心人才的薪酬激励力度,提高薪酬激励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建立健全员工福利体系,完善福利政策,提高员工福利待遇水平。
四、建立市场化用工制度市场化用工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趋势,旨在提高企业竞争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提高员工素质。
具体措施包括:1.推行全员竞争上岗制度,打破身份、资历等限制,实现员工的能进能出。
2.推行公开招聘制度,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企业,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3.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提高员工专业技能和素质,促进员工个人发展。
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经贸企改〔2001〕2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贸委(经委)、人事厅(局)、劳动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改革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是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推动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对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紧迫任务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一些国有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三项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内部改革不到位,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内部竞争机制、有效激励和约束的机制没有形成,严重影响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当前,要把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作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
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工作原则和要求是: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职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营造深化改革的舆论氛围;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改革的方案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增加透明度;从实际出发,勇于实践,积极探索适合企业特点的改革方式和办法,务求实效;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改革措施出台,要认真听取职工代表大会意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和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
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把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作为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备条件之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能够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的企业用人和分配制度。
尽快形成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
国有企业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国有企业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即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
通过深化这三项制度改革,可以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激发企业内部活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背景和意义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改革和发展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然而,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不健全、不合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既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
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改革可以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改革可以激发企业内部活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再次,改革可以促进国有企业与社会市场的接轨,增强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二、目标和原则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的原则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人本化的改革方向,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改革理念,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改革精神。
三、主要措施1. 深化劳动制度改革(1)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劳动执法和监督。
(2)建立企业内部劳动规则,明确员工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3)建立科学的劳动绩效评价体系,实行绩效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1)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规划,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国有企业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方案
国有企业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方案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国有企业在管理运营中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和对经济发展的稳定作用,深化国有企业的三项制度势在必行。
一、股权激励制度当前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
大股东往往以政府为主,其行政干预和利益诉求使企业难以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来运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当推行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制度。
首先,国有企业应引入市场化的股权结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和发展。
通过引入民间资本的投资,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水平,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机制也需要。
应鼓励企业员工购买和持有企业的股权,并通过股权分红机制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同时,为了防止激励机制被滥用,应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激励措施的公平和合理性。
最后,政府作为大股东应当通过合理的方式行使自己的监管权和投资权,避免过度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
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应更加注重事中事后的监管,以促进企业的自主性和市场化。
二、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国有企业存在着政企不分、权责不分的问题,导致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不断下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有企业应进行市场化,明确企业的权责边界,推行科学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
首先,国有企业应进行股份制,将其改变为以盈利为导向的企业。
企业的所有制结构,进行分股制,并通过资本市场的方式来实现企业的融资和发展。
其次,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和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体系。
完善企业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的风险防控和内控体系建设。
同时,加大对员工培训和学习的投入,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最后,国有企业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通过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合作,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国有企业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方案
国有企业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方案为了贯彻落实省国资委《关于深化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化,着力解决“落后的思想观念与激烈市场竞争不适应、僵化的管理模式与公司发展不适应”的突出矛盾,公司决定深化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机制,制定本方案。
一、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贯彻落实省国资委提质增效的战略部署为指引,深入领会省国资委全面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相关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以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员工队伍、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以严格落实“三定”改革方案为基础,以建立健全岗位、能力与绩效管理体系和员工培训开发体系为支撑,着力破除与市场经济体系严重不相适应的“官本位”、“铁饭碗”、“大锅饭”思想观念,构建以“三能”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市场化人事劳动分配机制,为企业提质增效提供坚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工作原则——坚持战略导向。
这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前提。
“三能”机制建设的方向必须与公司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战略目标高度一致,与公司经营理念和管理实践紧密结合,发挥好改革支撑战略、服务发展功能,确保改革的战略性、先进性、科学性。
——坚持市场导向。
这是深化改革的根本要求。
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健全市场化的用人、用工和分配机制,将市场化贯穿于“三能”机制建设的每个环节之中,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推行市场化运行机制来撬动组织效力、干部动力、队伍活力。
——坚持效率优先。
这是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
坚决破除“官本位”、“铁饭碗”、“大锅饭”等与市场经济严重不相融的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敢于直面当前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干部结构不合理、素质能力参差不齐、考评体系不够精准,用工总量大、结构性余缺突出、退出机制不健全,收入分配效益导向不鲜明、市场化程度不高、绩效管理科学性针对性不强等矛盾和问题,确保改革的针对性、有效性。
国有企业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国有企业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概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国有企业需要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
这三项制度分别是董事会制度、监事会制度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通过改革这三项制度,可以优化企业治理结构,提高决策效率和内部控制水平,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董事会制度改革1. 董事会职责明确化:明确董事会的职责包括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审议决策重大事项、监督企业经营管理等,确保董事会的决策与企业利益保持一致。
2. 董事选任程序改进:建立一套透明、公正的董事选任程序,从根源上解决董事会质量不高的问题。
候选董事应通过专业测评、面试等方式,确保其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管理经验。
3. 董事会议事规则优化:规范董事会的议事程序,确保议题的全面讨论和充分决策。
同时,加强董事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升董事会的团队效能。
三、监事会制度改革1. 监事选举程序改进:建立监事的选举制度,有效防止董事会对监事的操控,保障监事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公开透明的选举程序能够确保监事的产生符合公司治理的要求。
2. 监事会职权拓展:扩大监事会的审计和监督职权,确保监事会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监督。
监事会应定期听取管理层的工作报告,对企业运营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与监督。
3. 加强监事会与董事会的协作:建立监事会与董事会的有效沟通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和合作,确保监事会对董事会决策的监督力度。
四、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改革1. 职工代表大会选举程序改进:建立健全职工代表的选举制度,保障代表的代表性、公正性和专业性。
选举程序应公开透明,候选代表应具备一定的岗位资历和业务能力。
2. 加强职工代表大会与企业管理层的沟通:建立职工代表大会与企业管理层的沟通协商机制,聆听职工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内部各方利益的平衡。
3. 职工代表大会权力拓展:赋予职工代表大会更多的议事和决策权,特别是在涉及职工福利、工作环境和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决策上,职工代表大会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面推进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举措
全面推进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举措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精神和党中央的国有企业改革决策部署,我们必须全面推进公司的三项制度改革。
为此,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政治站位。
我们必须认识到,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是
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和打造世界一流的迫切需要。
因此,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信心,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国有企业改革部署,把三项制度改革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来抓紧抓实抓好,加快实现人均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和公司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2.把握好关键点和着力点。
三项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
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公司迫切需要破题的最大改革难题。
因此,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三项制度改革总体部署,牢牢把握关键点和着力点,敢于动真碰硬,勇于破题闯关,全面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取得实效。
具体来说,我们要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作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打破“大锅饭”,使该高的要高上去、该低的要降下来,使
公司薪酬在劳动力市场有竞争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市场化选拔干部力度,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统筹规划、大力培养使用年轻干部,同时调动各个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3.加强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组织保障。
为了确保三项制度改革能够顺利推进,我们必须加强组织保障。
具体来说,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干部员工的思想认识和工作积极性;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推进公司的三项制度改革,推动公司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和打造世界一流。
关于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思考和建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民生福祉的重要责任。
国有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包括效率低下、资产流失、员工福利不均等,这些问题亟待采取改革措施来加以解决。
近年来,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逐步展开,但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建议来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本文将结合现实情况,对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
国有企业要实行股权激励制度。
传统上,国有企业的员工薪酬往往是固定的,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创造力和责任心不强。
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潜力,国有企业应该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制度。
通过给予员工股权或股权期权的方式,让员工分享企业的成长和利润,让员工把企业当做自己的事业来经营,从而真正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国有企业要实行市场化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在过去长期以来受制于计划经济的体制,往往是按照政府指令来进行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缺少市场竞争机制。
这样一来,很难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新性,导致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
为了让国有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建立起市场化的激励机制,让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来灵活调整生产经营,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
国有企业要加强规范化管理。
国有企业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腐败问题,业务不规范、管理混乱等问题,导致企业效益不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有企业必须强化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权责,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约束,以确保企业运行的规范有序和效益最大化。
国有企业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而目前国有企业的人才队伍在结构组成和素质水平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国有企业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打造一支专业化、高效率的团队,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是当前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需要各级政府和企业管理者共同努力,采取有力措施来促进改革的顺利推进。
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浅议
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浅议摘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改革的要求,以人事、劳动和分配三者改革为突破口,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强化管理。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健全员工能进能出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收入能增能减机制。
真正形成管理者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分配公平合理的经营机制,充分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企业活力,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
以人事、劳动和分配三者改革为突破口,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
”——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深化国有企业内部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
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涉及用人管理、劳动关系、薪酬分配三项制度的改革,事关企业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是目前国有企业全面深化内部改革的关键。
一、目前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国企一直在探索三项制度改革。
1992年破“三铁”、1998-2000年在国企改革三年攻坚战中已经明确并开始全面改革国企三项制度。
1992年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2001年对全面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
同时与三项制度改革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步建立和完善。
但是后来因为一时的就业和维稳压力大,加上具体措施和执行上有偏差,改革逐渐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倒退。
政策性破产中越来越强调国企职工身份,并与实际经济利益挂钩。
非国有投资者兼并重组国企时除了要保证职工就业,还要通过“买断工龄”等方式转换国企职工身份。
国企职工劳动合同成了身份的象征,劳动用工市场契约功能退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的十年,国企改革以推进兼并重组和政策性破产为主要内容,实际是将重点放在部分国企结构调整和脱困上,真正的体制机制改革不多。
虽然绝大多数国企形式上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内部人事、劳动和分配三项制度,实际基本不管用,还是说得多做得少,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未完全建立起来。
国有企业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评估实施方案细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部署,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以下简称三项制度改革) ,加快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持续提升企业活力效率,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根据《中央企业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评估办法(试行)》,结合集团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的企业,是指按照管理口径,纳入集团公司直接管理的二级企业。
第三条三项制度改革评估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市场导向。
着力评估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推动企业构建灵便高效的市场化选人用人、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机制。
(二)突出重点难点。
聚焦管理人员下不来、员工出不去、薪酬差距拉不开等重点难点问题,推动企业锚定目标任务精准发力、攻坚突破。
(三)注分量化评估。
对所有评估指标进行数据量化和分档计分,在计分评级中进行分类对标,同时兼顾企业自身改善情况,客观核定评估结果。
(四)强化激励约束。
建立健全与三项制度改革评估结果相配套的奖惩措施,有效传导改革压力动力,倒逼企业压实主体责任。
第四条三项制度改革评估包括制度建设、机制运行、改革成效三个评估维度,每一个评估维度包括若干评估指标,并设置相应权重(详见附件)。
(一)制度建设。
主要衡量企业内部选人用人、劳动用工、收入分配相关制度体系的完备、规范情况。
评估指标包括制度建设及其落实情况等。
(二) 机制运行。
主要衡量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运行情况。
评估指标包括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经理层成员人数占比、管理人员退出比例、公开招聘比例、员工市场化退出率、收入差距倍数、浮动工资占比等。
(三)改革成效。
主要衡量企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水平等效益效率情况。
评估指标包括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人事费用率等。
第五条集团公司结合三项制度改革不同阶段的重点任务和目标要求等,对评估指标及其权重进行动态调整。
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四个建议
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四个建议导读:【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四个建议】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是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管控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企业如何正确推进改革,实现预期的目标和成效呢?以下是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四个建议,供大家参考。
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四个建议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国有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工作的重点。
三项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深化劳动制度改革,建立择优录用、能进能出的用工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管理人员竞争上岗、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收入能增能减、有效激励的分配制度。
上述可见,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是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管控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同时,也是企业良好发展的催化剂,是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效率,团结员工,实现企业和员工“双赢”的重要手段。
那么,企业如何正确推进改革,实现预期的目标和成效呢?以下是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四个建议,供大家参考。
1、推进改革要稳妥。
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为了最大限度地缩小实际完成的任务与改革预期结果之间的差距,一步一步取扎实推进才是根本。
企业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自我剖析,制定有效的阶段目标,并及时评估阶段效果,不能抑制苗头,鼓励苗头然而,一些企业在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实施过程中走得太快。
为了完成任务,他们片面追求速度,不合理地压缩所需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违反科学规律、缺乏实际效率的工作,但往往欲速则不达。
没有扎实的根基,又怎么能结出硕果?2、目标设定要明确。
不同的企业在制定三项制度改革的具体目标时,应着眼于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寻求适合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应对策略例如,对于新开办的企业,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和完善用人制度是主要的改革方向对于一些有几十年成就的老企业来说,劳动制度改革最基本的内容,“实现劳动合同签订全覆盖”,已经成为一个难题即使这一条款是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的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主要内容,短期内也难以完全解决特别是有临时工和劳务派遣人员的企业,积累了不规范的初始管理、业务范围和地理位置的影响、过度压缩人工成本等隐患,导致了这一矛盾的加剧。
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作者:李颖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1年第28期摘要:对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主要因素可以从以下三個角度进行分析。
一是为整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行业竞争规模;二是为企业发展中所存在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三是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整体管理体制所带来的约束。
而在创新时代的背景之下,我国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国企在进行相应的竞争过程中已经充分依照相关的国家法律及各类政策对三项制度进行了更加深化的改革,然而部分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会受到历史遗留问题以及诸如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现实约束,进而使整体三项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着改革不彻底、改革不到位等诸多现实问题,并且使国有企业的发展中面临人力资源局限性较大、干部培训机制难以建立以及人力资源激励相对缺失等诸多困难。
基于上述诸多问题,文章对国有企业深化三项改革制度的方式进行了详细探析,并且对整体改革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以此对我国国有企业财政制度改革工作提供有效的创新型思路。
关键词:国有企业;三项制度;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在进行三项改革过程中,劳动人事以及相应的分配制度是整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改革的工作基础,而基于上述三项制度,中央及地方均以专项文件的形式对改革工作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并且使相应的改革工作得到了较为突出的现实推进。
然而,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仍然有部分企业由于其自身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使相应的改革过程难以得到有效的推进。
就其国有企业而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身的外部改革所具有的滞后性相对明显,因此,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若需对三项制度进行改革,便需要充分的对企业的外部改革环境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并且从外部改革角度充分的带动企业内部进行更加深化的改革。
一、三项制度改革过程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三项制度从其本质而言是对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有效概括与指导的方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对自主经营与自负盈亏的原则予以有效的体现,并且相应的企业发展情况需要充分的对自身的经营情况以及整体市场的业务发展需求与环境变化进行综合性的研究,进而使自身的三项制度得以有效的优化与调整,而整体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为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有效的改制而来,因此,在改革过程中,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以及企业与员工之间所存在的诸多关系需要得到重新的界定,而此时,对企业进行由上而下的内部经营机制的改革有着积极重要的现实作用。
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国有企业应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方面。
要完善员工的招聘和选拔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强化员工的绩效管理,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
2. 推行市场化用工制度:国有企业应推行员工合同制,建立完善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同时,应加强用工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员工的入职、离职、调动等流程,确保用工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 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应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制度,将员工的薪酬与企业的业绩挂钩。
同时,应完善员工的福利制度,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4. 强化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国有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的晋升、薪酬等方面挂钩。
同时,应加强员工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完善员工奖惩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5. 推进企业内部改革:国有企业应推进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
同时,应加强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设,完善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体系,确保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总之,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市场化用工制度、薪酬制度改革、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以及企业内部改革等方面。
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可以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市属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市属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8.20•【字号】张政办发〔2020〕11号•【施行日期】2020.08.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人事争议正文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市属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张政办发〔2020〕11号市直及驻张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加快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市场化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机制,增强企业创新力、活力和竞争力,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8〕32号)、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央企业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国资发分配〔2016〕102号)和省国资委《关于印发〈关于深化省属监管企业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湘国资〔2017〕359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深化市属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改革目标。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企业功能定位相配套的市场化人事管理、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管理体系。
到2020年底,市属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制度基本形成,员工能进能出渠道基本畅通,收入能增能减机制基本实现,用工结构更加优化,人员配置更加高效,激励约束机制更加健全,收入分配秩序更加规范,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力、活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二)基本原则1.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
遵从市场经济规律、遵循企业发展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依法合规推进企业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市场化改革,立足问题导向,促进企业经营机制有效转变。
2.坚持突出效益优先。
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和完善要素分配体制机制的要求,实施全员绩效考核,科学评价不同岗位员工贡献,突出效益、维护公平,促进员工工资增减与企业效益相适应,充分调动和发挥核心骨干、一线员工等各方面的积极性。
新发展阶段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思考
新发展阶段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思考摘要:三项制度改革作为当前国有企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其推动前景和实施效果直接影响着我国企业的规划发展。
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新发展阶段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深化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劳动用工制度与内部分配制度,并提出新发展阶段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建议,以期为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深化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推动国有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关键词:新发展阶段;国企;三项制度改革深化国有企业运营发展中的三项制度改革,需要严格围绕人事管理、劳动用工、内部分配三项内容,确保国有企业发展紧跟新发展阶段,提升国有企业的国内外综合竞争能力与经济效益,促使国有企业能够积极接受和运用新技术、新政策、新制度,加强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思维的容纳程度以及开放程度,真正实现国有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1.新发展阶段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内容1.1深化改革人事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进行三项制度改革深化中的基础内容,这需要国有企业严格按照定岗定编的原则,减少沉冗部门以及名额编制,对管理级别进行有效压缩整合,从根本上优化国有企业组织的三定体系。
并且,国有企业还需要积极改变传统的直接任命制度,并将任命制度调整为竞争上岗制度,加强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此外,国有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并严格按照绩效考核评估结果,给予被考核人员对应的奖励及惩罚,进而达到激励和约束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目的。
1.2深化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我国现阶段部分国有企业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存在人员富余分流和人员不足引进两个矛盾极端,再加上受到传统劳动用工制度的限制和约束,直接造成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出现进退两难的现象,国有企业的日常经营发展也面临巨大阻碍。
而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关键,就在于人员招聘机制和人员退出机制的改革,并使国有企业能够面向经济市场,对劳动用工制度进行改革,逐渐规范劳动用工合同制度,优化劳动用工组织架构,解决劳动用工中存在的人员富余和不足问题,通过多渠道对富余人员进行分流安置,真正实现国有企业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双向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