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

合集下载

浅谈高校图书馆网上文献传递服务

浅谈高校图书馆网上文献传递服务

VoI 4No 2 l2 . Fe r a y2 1 b u r 0 1
●高 校 管理 ●
浅 谈 高 校 图 书 馆 网 上 文 献 传 递 服 务
汪 琳 魏 云 ,
( 中师 范 大 学 图 书馆 , 汉 4 0 7 ) 华 武 3 0 9 摘 要 : 随பைடு நூலகம்着 网络 技 术 的发 展 , 网上 文 献传 递 已经 成 为 一 种 新 的文 献 服 务 手 段 。 高 校 图书 馆 开 展 网上
1 .文献 传 递 服 务 的 概 念
文献传递服务 是将 用户所 需的文献 资料 ( 或复制 品) 以有 效 的方 式 直接 或 间接 地 传 递 给用 户 的一 种 服 务 , 俗 通 地说 : 是指文献需求者直接或间接地向文献 收藏者索要 指 定文献 , 收藏者利用各种方式提供给需求者的过程 。其特 点是 图书馆为用户 提供本馆 以外 的文献 而开展 的一种信
1 .高校 图 书馆 开展 网上 文 献 传 递 服 务 的 必 要性
我 国开展文献传递服务 最有代表 性的是 中国高校人 文社会科学文献 中心 ( AS )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 障 C HL ,
收稿 日期 :O 1 1 1 2 l -0 - 2 作者简介 :. 1 汪琳 (9 3 , , 1 6 一) 女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 主要从事图书情报 的管理与研究工作 ;.魏云( 93 , , 2 1 6一)女 华中
文献 传 递 服 务仍 有其 现 实 必要 性 。各 高 校 图书馆 应提 高 认 识 , 改善 设 施 , 强 图书 馆 编 目管 理 , 加 努力 推进 网上
文献 传 递 服 务 。
关 键词 : 网上 文 献传 递 ; 献 传 递 服 务 ; 献 资 源 共 享 ; 息保 障体 系 文 文 信 中 图分 类 号 : G2 8 6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O —2 8 (0 1 0 - 0 6 - 0 5. O 7 17 2 1 ) 2 0 7 2

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

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

浅议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摘要】网络环境下,信息数量增加,用户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对我国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我国图书馆服务正在发生变革,本文就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网络环境;文献传递;图书馆服务中图分类号:g类文献标识码:a一、文献传递服务的产生和发展1.文献传递服务的概念文献传递是指材料提供者(多为图书馆)将用户所需的文献以有效的方式和一定的费用,在适当的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传递给用户的一种非返还式的文献提供服务,它具有快捷、高效、操作简便的特点。

现代意义的文献传递是从馆际互借发展而来,但又优于馆际互借的一种服务,目前已成为资源共享的一种途径。

在当今互联网普及的环境下,电子文献、网络文献迅速发展,满足了读者日益增长的文献需求,提高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图书馆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也缓解了自身经费、资源不足等问题。

2.文献传递服务产生和发展原因现代信息社会发展,导致文献信息数量激增,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也更多元化,传统图书馆服务已难以满足用户对多元化信息的要求。

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局限越来越明显:首先资源时效性不强,损坏或流失,资金补充不及时不到位;其次,保存占用空间太大,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使资源无法做到最有效利用;第三,传统文献信息资源检索使用不便利,效率较为低下,无法达到资源共享最大化;第四,收藏范围有限,专业性不强。

文献传递服务方式由此引入图书馆服务,这一方式符合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却又有别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是传统图书馆服务的一大变革,而现代信息技术也为推动文献传递服务的发展空间和延伸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各类书目索引数据库、网络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大量涌现,扩大可利用资源的来源,增强了用户和图书馆员查询文献信息的效率。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促进文献传递服务技术不断开辟新的服务领域。

实践证明,文献传递服务在馆藏资源建设、满足用户需求、提供高效和经济的信息服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从图书馆的边缘性服务发展成为主流信息服务。

图书馆文献传递与资源共享

图书馆文献传递与资源共享

图书馆文献传递与资源共享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图书馆作为知识的仓库和资源的集散地,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传统的图书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图书馆文献传递与资源共享成为了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传递方式、资源共享和挑战与机遇三个方面来探讨图书馆文献传递与资源共享的发展。

一、传递方式图书馆文献传递方式的改变是图书馆文献传递与资源共享发展的基础。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文献传递由传统的纸质载体向数字化、网络化的传递方式转变。

此外,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图书馆的发展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资源。

这些新的传递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二、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是图书馆文献传递与资源共享的核心内容。

图书馆作为知识的仓库,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源,而资源共享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用户能够共享这些资源。

目前,图书馆为了实现资源共享,采取了多种方式,例如:借阅、文献传递、合作购买、互联网资源共享等。

这些方式使得用户可以在自己的学术研究或者个人兴趣领域得到更多更广泛的资源支持。

三、挑战与机遇虽然图书馆文献传递与资源共享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版权问题是一个难题。

图书馆需要获得图书出版商的授权,才能将图书馆资源共享给用户。

其次,不同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也存在问题。

不同图书馆的资源差异大,如何实现资源共享需要解决许多技术与管理的问题。

另外,信息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和防止盗版成为了图书馆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这些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首先,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传递方式为图书馆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图书馆可以通过数字资源库、移动图书馆等方式,将图书馆的资源传递给更多的用户。

其次,合作与共享成为了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如图书馆间合作购买、与在线图书馆的合作等,都将为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提供更多可能性。

此外,技术的发展也为图书馆文献传递与资源共享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检索方面的应用等。

浅析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浅析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络手段传播文献知识信 息, 充分发挥 图书馆 的社 会职
能。 使服务水平 和服务效 率实现 质的 飞跃 , 承担 图书
馆 的社会职责 , 推动社会发展 。
1 网 络环 境 下读 者 服 务 的 变 化
1 1 服务 对 象的转 变。在 网络环境 下 , . 图书馆 是一
种 以电子计算 机和通 讯网络联 系起来 的图 书馆 的集 合体 , 每一个 图书 馆都是信 息网络 的一个 节点 , 任何
我封 闭有限 开放的传 统服务方 式 向多元 化全 方位 开 放的新型的服务方式 转变 , 网络环境下 的图书馆 将发
项 目及内容。针对 用户需求 提供信 息查 询和咨 询服 务, 对用户的网络咨询应 快速 反应及 时答 疑, 助指 帮
导用户利用网络资源。
挥更大的社 会效益。 12 服务 内容 的转变。传统图书馆读 者服务的内容 . 是 以文献为主要模式 的, 而网络环境下 的图书馆将极 大地丰富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内容 。随着海量联机数据
总 第 (0 ) ・ 8 ・ 17 期 6
计算机故障相关设备的使用与保管职责。 《 费用申请管理制度》 是对计算机硬件设备 ,
损 坏及耗 材 的采购建 立 的制度 。 《 加班 补助管 理制度 》 。
确, 对待工作的态度也会有根本的改变 , 处理计算
机 问题 也就 有积极 的动力 。 42 《 . 津贴 和补 贴 管理制 度》 是 管理人 员从 电子 , 阅览 室收入 中 的提 成制 度 。各 馆 可 根 据 自己馆 的 电子阅览 室收入 情况制 定出 管理人 员的提 成 办法 、 额 外开放 时 间提 成 办法 。关 键一 点 提 成 的 额度 要 把 握好 , 挫伤 管理人 员的积极 性 。可 以采取 灵 不要 活 的方 法 , 积争 取学 院 的 同意 , 电 子 阅览 室额 极 使 外 的开放收 入全 归图书馆 支配 , 并调 高管理 人 员额 外 开放提成 作为正 常低提成 的一 种补贴 , 本 质 上 从 体 现出对员 工 以人 为本 的管理理 念 。 其 实 , 励机 制 不仅 仅 为 以上两 项 , 包 括诸 激 还 如《 培训管理 制 度 》 《 假管 理 制度 》 《 习 管理 、休 、学 制 度 》 《 绩 考核 制 度》 , 于讨 论 的 着重 点 不 、业 等 限 同, 不作过 多 的叙 述 。所 有 激励 机 制 的 建 立 , 目的 只有 一个 . 障管理人 员利益 的前提 条件 下 才能 在保 使 图书馆 电子 阅览 室 的建设 管 理 朝 良性 发 展 的轨 道 上前 进 , 能 为学 生提 供 高效 、 济 实 惠 的 网络 才 经 信 息资源 服务 。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困境与应对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困境与应对
摘要 :传 统的文献传递工作在 网络环境 下面临着知识产 权风 险、文献获 取途径 或 来源的 变化 以及 用户对文 献需 求的变化等 多方面的挑战 。为更好地 实现 在 网络环境 下的功 能和 价值 ,图书馆 应 坚持 “ 以用 户为 中心 ” 的服务 理 念 ,采取措施应对相 关变化给 文献传递工作所 带来 的 困境 ,为用户提供 高质 量文献传 递服 务 ,以满足 用户 的
1 引言 ຫໍສະໝຸດ 于需求 方 ( 买方 ) 的地 位 , 因而遭 受 的不 利 影 响 或 程度更深 。如何 应对文献传 递服务 面临 的困境 , j
文献 传递 一 般 是 指 获 取 在 本 地 不 易 获 取 的文 献 资料 的过 程 或 服 务 活 动 … 。从 图 书馆 的 角 度 ,文 献
传递服务是图书馆 为尽量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 的需 求 ,将外 馆 文献 通 过 不 同形 式 与 途 径 传 递 给 本 馆 读 者的一项服务_ 。文献传递服务克服 了单个 图书馆 2 J 馆 藏文 献资 源 不 足 的 局 限 性 ,更 大 程 度 上 满 足 了用 户 ( 读者)对相关 文献资 源的获取 。网络 环境下 , 2 文 献传 递的 知识产 权 风险及 应 对 随着文献资料 的数字化及 其 电子 传递方式 的发展 , . 文献的传递 成本 大大降低 、传递效率大大提高 ,理 2 1 文 献 传 递 的 知 识 产 权 风 险 论 上 给文献 传 递 服 务 的发 展 带 来 了新 的 契 机 ,但 国 文献传 递 的 知识 产 权 风 险 主要 是 指 网络 环 境 下 内外 相关研 究 却 表 明 ,近 年 来 全 球 范 围 内 的文 献 传 图书馆在对文献资源通过 电子形式进行传递过程 中 递机构其文献传递量均呈 明显的下 降趋 势 ,绝大多 可能 构成 对著 作 权 人 权 利 的侵 犯 。 为保 障 网络 环 境 数服务于学术研究 的大型文献传递机构 的文献传递 下著 作权 人 的利 益 ,多数 国 家都 规 定 了作 者 对 其 作 量每年下降 1%以上 。造成 网络环境下文献传递 品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 ,文献传递 服务 常常导致 与 0 J 数量下降的因素 ,有学者 认为主要 有 :著作权 的大 作者这一权利的直接 冲突而构成侵权。例如 :根 据 宗交易 (i da)模式 、回溯期刊数字化 、电子书 2 0 年 1 b e1 g 08 月新修改 的 《 国著作 权法》 (3 ( ) 德 5 a 和图书的数字 化 、开放获取 出版 、文献 传递 中的著 节 ) :除非在例外情形下 ,电子文献传递将不再被允 作权及数字著作权 问题等¨ 。文献传递 服务在网络 许 ,只有以法定许可 的方式通过邮递或传真进行的 J 环境下遭遇的上述 困境对所有 国家都产生 了深刻影 文献传递才是合法 的。电子文献传递 的例外情形主 非商业 )使用的,当出版商不能为个 响,但相 比发达 国家 ,由于发展 中国家为用户所需 要针对个人 ( 求的文献资源 相对较少 ,在文献传递服务 中主要处 人用户提供所需 电子文献时 ,就可 以由图书馆通过

图书馆的文献传递与互助服务

图书馆的文献传递与互助服务

图书馆的文献传递与互助服务在数字化与信息时代的浪潮中,图书馆的作用与功能也在逐渐演变与扩展。

除了传统的借阅服务,图书馆还提供了文献传递与互助服务,使读者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文献传递与互助服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服务。

一、文献传递服务的重要性文献传递服务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文献资料获取与传递的服务机制。

尤其对于那些需要获取特定文献的学术研究人员来说,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图书馆的协助,研究人员可以借阅与阅读他们所需的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文献资源,为他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不仅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取所需的文献资源,而且还能够缩短文献传递的时间。

通过与其他图书馆的合作与共享,图书馆可以更快速地获取到他们所没有的资源,并将其传递给读者。

这种合作与共享的机制,不仅提高了文献传递的效率,还使得文献资源得以更加广泛地流通,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

二、互助服务的实施方式除了文献传递服务,图书馆还提供了互助服务,以满足读者在学习与研究中的需求。

这种互助服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施,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式:1.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助服务:图书馆可以为学生提供专门的教育资源与学习支持,如辅导材料、参考书籍、学习指导等。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图书馆的互助平台,向老师请教问题,获取解答与指导。

2. 读者之间的互助服务:图书馆可以搭建读者间的互助平台,使读者能够相互交流与分享学习资源与经验。

例如,可以建立一个论坛或者社交平台,让读者能够发布问题、回答问题、分享学习笔记等。

3. 图书馆员工的互助服务:图书馆员工可以通过提供专业咨询与指导,帮助读者解决使用图书馆资源的问题。

他们可以提供技术培训、图书馆导航、文献检索等方面的支持,提升读者的信息获取能力。

三、有效利用文献传递与互助服务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传递与互助服务,读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注册图书馆账户并了解服务:读者可以注册自己的图书馆账户,了解图书馆提供的各类服务与资源。

图书馆工作中的文献传递与服务

图书馆工作中的文献传递与服务

图书馆工作中的文献传递与服务图书馆是一个提供文献资源和知识服务的地方,它在传递文献和满足读者需求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现代社会,信息数量庞大且更新迅速,因此图书馆的文献传递与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工作中的文献传递与服务,以及如何有效提供满足读者需求的服务。

一、文献传递的意义与方法1.1 文献传递的意义文献作为知识的载体,通过传递可以促进人类思想与文化的发展。

图书馆作为信息的中心,承担着文献传递的重要任务。

文献传递不仅可以帮助读者获取最新的信息资料,还可以满足其知识需求,提升其综合素质。

1.2 文献传递的方法文献传递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1)图书馆馆藏资源: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图书、期刊、报纸等文献资源,读者可以通过馆内借阅、阅览等方式获取所需文献。

(2)数字化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不仅提供纸质文献,还提供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比如电子图书、数字期刊等,读者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找和检索。

(3)文献传递服务:图书馆提供文献传递的专业服务,如文献复制、文献传递、文献咨询等,以满足读者各类需求。

二、图书馆工作中的文献传递服务在图书馆工作中,文献传递服务是图书馆员工的核心工作之一。

图书馆员工通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读者提供准确、高效的文献服务,以满足读者学习、科研和娱乐的需求。

2.1 读者需求分析与参考咨询图书馆员工首先需要对读者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分析与了解。

通过与读者进行交流,理解他们需要的文献类型、文献来源和具体内容,以便更好地提供精准的文献传递服务。

同时,图书馆员工还可以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参考咨询,帮助读者选择适合的文献资源。

2.2 文献检索与资源分享图书馆员工在读者提出文献需求后,需要运用专业的检索技能,通过图书馆的资源平台进行文献检索。

图书馆员工可以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相关的文献资源,如期刊文章、学术论文、专著等,并将检索到的信息与读者分享。

2.3 文献复制与传递当读者在图书馆的资源平台未找到所需的文献时,图书馆员工可以提供文献复制与传递服务。

绑定读者证后,超星移动图书馆不仅可以文献传递,还有图书续借,公开课,有声读物,报

绑定读者证后,超星移动图书馆不仅可以文献传递,还有图书续借,公开课,有声读物,报

绑定读者证后,超星移动图书馆不仅
可以文献传递,还有图书续借,公开课,有声读物,报
当代文献转移及其应用
随着社会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文献传递被广泛应用于科研质量的提高,在跨
学科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超星移动图书馆的出现倍受学术界的重视。

超星移动图书馆绑定读者证,可以满足学人科研活动的各种需求,例如文献传递、图书续借、公开课以及有声读物等等。

文献传递作为数字化文献流通的一种形式,针对研究需求设计合理的渠道,为
学科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文献传递系统可以从同一个文献源,分开或联合收集到大量的信息,它具备相当灵活的管理功能,可以更快更有效的将图书信息以电子文档形式,传送出去。

超星移动图书馆的文献传递让图书资源更有效的分享,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时间及经验成本,提高了使用效率。

超星移动图书馆不仅拥有强大的文献传递能力,而且还拥有多项增值服务,如
公开课、有声读物、报等,可使用者充足且丰富的获取资讯。

公开课可以帮助大家全面有效地提升学术水平,有声读物用语音进行一对一跨学科深度综合知识教学和交流,而报类服务则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当前最新的社会新闻和时事动态。

由此可见,超星移动图书馆的出现,在当代文献传递及其应用上有重大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以更有效的方式将图书、期刊等等的资源共享,还能够为广大研究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服务。

可以说,这使得学术研究能更加自由,也更加有效率。

图书馆的文献传递与互通

图书馆的文献传递与互通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图书 馆实现大规模的资源存储和数据 共享,提高图书馆文献传递与互 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图书馆文献传递与互通的发展趋势
国际化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图书馆文献传递与互通将更加国际化,各国图书馆之间的合作 将更加紧密,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
个性化服务
未来图书馆文献传递与互通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服务,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兴趣,提供更加 精准和定制化的服务。
文献传递服务系统
文献传递服务系统
适用范围
通过建立文献传递服务系统,实现图书馆 之间的文献资源共享和传递。
适用于多个图书馆之间的文献资源共享和 传递。
优点
缺点
可以实现大规模文献传递,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
需要建立完善的系统和技术支持,同时需 要各图书馆之间的密切合作与协调。
03
图书馆文献传递与互通 的影响
03
提高服务质量
文献传递与互通有助于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用户快速获取文献的
需求。此外,图书馆还能通过与其他图书馆和学术机构的合作,提高自
身的学术影响力。
对用户的影响
方便获取资源
文献传递与互通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获取学术资源的方式,用户不再受地理位置的限 制,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文献。
提高研究效率
技术培训与支持
图书馆应为用户提供技术培训和支持,帮助用户更好 地利用文献传递服务。
技术标准与规范
图书馆应遵循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文献传递的 技术质量。
服务质量问题
服务质量监控
图书馆应对文献传递服务进行质量监控,确保服务质量符合用户 期望和要求。
服务流程优化
图书馆应不断优化文献传递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网络环境下文献传递服务的效率研究

网络环境下文献传递服务的效率研究
2 . 管理 人 员 的 素 质 4
的检 索 界 面 ,而且 获取 成 本低 , o g coa 就 G o l Sh l e r 是很 好 的案例 。文献传递 资源数 字化 是必然 趋势 。

33 文献 传 递 对 象 全 球 化 .
传统 的 图书馆服 务对 象 只限于 本地 区、本校 范 围。 网络 的兴起使 得 “ 墙 图书馆 ” “ 字 图书馆 ” 而 无 、数 成 为可能 , 打破 了用 户范 围 的局 限 , 突破 了时空 和地 域 的限制 .全 球 的任何用 户都 可 以享 受到 网络 上任 何一个 信 息机 构所 提供 的信息 服务 ,可 以从更 广 阔 的范围 内获 得信 息 。
2 1 年 2月 01
情 报探 索
第 2期 ( 1 0 ) 总 6期
网络环境下文献传递服务的效率研究
唐 维 褚 孝 强
沈 阳 1 0 3 ) 1 0 6 ( 宁大 学 图书馆 辽
高文献 传 递服 务 效 率 的对 策 。 关键词: 络 网 信 息 资 源 文 献传 递 效 率 摘 要 : 简要 阐明 了文献 传 递服 务 效 率 的 内涵 以及 影 响 因素 , 述 了 网络 环境 对 文 献传 递 效 率 的 影 响 , 出 了网 络 环境 下提 论 提
3 1 文 献 传 递 手 段 网络 化 .
计算 机 与现代 通信技 术 的发展 , 传统 手工 申请 、 提 交等 操作 已逐 渐被 网络操 作所取 代 ,实现 文献传 递 的网络 化 。图书馆 咨 询员 可 以 通过 网络 环境 , 如 E ma 、 S 、 Q 等 , 加工 处理好 的文献信 息以最 — iM NQ l 将 方 便 的方 式传递 给用户 [。 3 】
中 图分 类号 :2 2 G 5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浅议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浅议
文 献 和 信 息 。 可 见 , 在 网 络 环 境
3 读 者服务工作 的几点看法
供 定题 信息 服 务 ,根 据 其 课题 需 要 , 通 过对 信息 的收集 、筛 选和 整理 ,定
31 更新服务观念 树立创新 意识 .
期 或不 定期 地提供 给用 户 ,为读 者建
立 “ 个体 图书馆 ” 。还可 以提供 其他服
数 字 化 、 网络 化 发 展 的 要 求 ,一 方 不 适应 的服 务观 念 ,使服 务意 识 与不 介 绍本馆 网络 信息 资源 的情 况、读 者 面 ,要 加 快 局 域 网馆 藏 书 目数 据 库 断 变化 的市场需 求相适应 。
建 设 : 另 一 方 面 , 要 加 强 网 络 环 境 下 信 息 资 源 建 设 和 提 高 在 线 信 息 组 织 及 服 务 水 平 。 因 此 , 服 务 手 段 现
服务 的最 新动 态 ,通过 网络 发布本馆 的最新情况 、馆藏变 化和 即时通知等 。
32 改进服务方式 实现 多元化服务 .
在 图书馆 网 页上设 置信 息快 递滚动 专
网 络 环 境 下 图 书 馆 应 借 助 先 进 的 栏 ,使读 者及 时 了解最 新动 态、服 务
代 化 是读 者 服 务 工作 的新 趋 势 。
图 书馆 实行 网 络化 管理 后 ,读者 免费的检 索、下载等服 务。
.3 2 足 于 单 纯 的 学 术 研 究 信 息 ,在 内 容 上 服务 工作 彻底 打破 了传 统 的坐 等读者 3 . 为读者提供培训服务
将涉 及 全方 位的 综合 信息 ;在 形式上 上 门的被 动服 务 形式 ,利 用现 代化 的 随着 电子化程 度 的提 高 ,如果 读

图书馆的文献传递与互借服务

图书馆的文献传递与互借服务

图书馆的文献传递与互借服务作为知识和信息的聚集地,图书馆的存在在我们的学习和研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仅仅局限于本馆的馆藏资源,无法满足读者对于更多资料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图书馆开展了文献传递与互借服务,为读者提供更广泛的资源获取途径。

一、文献传递服务1. 远程获取文献通过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读者可以申请获取无法在本馆馆藏的图书或期刊文章。

一般而言,读者可以通过填写申请表格,并提供正确的文献信息,然后将申请提交给图书馆。

图书馆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文献检索,并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渠道向读者传递所需文献。

2. 文献传递方式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资源类型,图书馆采取不同的文献传递方式。

常见的文献传递方式包括电子邮件传递、传真、纸质邮寄等。

通常,对于电子资源,如电子书籍或电子期刊文章,图书馆会通过电子邮件将文献发送给读者;对于纸质资源,图书馆会选择传真或邮寄的方式将文献寄送给读者。

3. 文献传递时间和费用文献传递的时间和费用因图书馆和资源类型而异。

一般而言,文献传递的时间会根据文献来源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通常在提交申请后的几天或几周内完成。

至于费用,大部分的图书馆提供文献传递服务时都会收取一定的费用,这通常用于支付文献复制和传递的成本。

然而,对于部分图书馆来说,文献传递服务对于读者免费提供。

二、互借服务除了文献传递服务外,图书馆还提供互借服务来满足读者对于图书和资料的获取需求。

互借服务是指不同图书馆之间共享馆藏资源的一种合作模式,读者可以通过互借服务借阅其他图书馆的图书和资料。

1. 互借服务的流程互借服务一般通过图书馆间合作网络来实现。

读者选择需要借阅的图书或资料后,提供相关信息并提交互借申请,图书馆会根据申请向持有资源的图书馆发送请求。

一旦请求被接受,读者可以到本馆取阅借来的图书或资料。

2. 互借服务的范围和限制互借服务通常限定在合作图书馆范围内。

图书馆之间通过合作协议建立起互借关系,形成了资源共享的网络。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探索与思考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探索与思考

式 的培 训活 动 , 耐心 指导 和 帮助 用户 熟悉 和正 确使 用 系 统 , 更 多的 用户 了解 馆藏 资 源 范 围 , 分 利 用本 馆 现 使 充
有 资源 , 掌握数 据库 检 索技 巧 , 熟悉 文献 传 递服 务流 程 ,
8个用 户( 占总人数 的 7 8%) 约 才考虑 使 用馆 际互 在 的问题
31用户 意识 淡薄 .
虽 然馆 际互 借 已 为用 户 所认 识 和 了 解 ,但 文献 传 递 , 别是 网络 文献 传递 不论 是对 开展 这 项服 务 的图 书 特
书) 虽 然有些 图书馆采 用 变通办 法处 理 , , 但版 权 问题 一 直 困扰 馆 际互借 和文献 传 递服务 的开 展 。
馆 , 是作 为该 服务 接受 者 的读者 而 言 , 是新 生事 物 。 还 均 据 一项 针对武 汉大 学 、 中科 技 大学 、 中师范 大学 、 华 华 武 汉 理 工大 学 、 中南财 经 政 法 大学 、 中国地 质 大 学 等 9 所
大 学图 书馆进 行 的调查 表 明 : 用户遇 到 图书馆 不 能 满 当 足 文献 需 求时 , 大部 分 用 户( 7 有 6个 用 户 , 占总 人 数 约 的 7 4 5%) 择 使用 搜 索引 擎 , 7个 用 户 ( 占总 人 数 选 3 约 的 3 7%) 找其他 学校 的朋 友和 熟人 帮忙 。而只 有 62 会
库, 不能 正 确使 用 文 献传 递 相 关 软硬 件 工具 等 , 都会 严
月正 式 启 动馆 际 互借 与文 献 传递 服 务 系统 ( 称 CS 下 — D —L L lL系统 )上 海 高 校 开通 了 “ 海 高 校 图 书馆 网络 , 上
全 文期刊传 送 系统 ” 务 , 多信 息服 务机 构 , 超 星公 服 许 如 司 的读 秀 学术搜 索 、 方公 司 的万 方数 据知 识服 务 平 台 万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方向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方向
第2 1 0 4卷 1 3年 第 6月 2期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J u n e . 2 0 1 3
Vo 1 . 1 4 No. 2
网 络 环 境 下 图 书 馆 服 务 的 方 向
徐 慧珠 , 徐 保 芬 ( 烟台职业学院 , 山东 烟 台 2 6 4 6 7 0 )
入用户名和密码进 行身份 认证后 , 即 可 进 行 服 务 交 谈 。如 上
海交大 图书馆参考 咨询部 目前就是 采用聊 天工具 O I C Q为校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4— 0 3 作者简介 : 徐慧珠 ( 1 9 7 2一) , 女, 山东烟台人 , 助理馆员 。
2 75
网上咨询是 指图书馆通过网络向读者提供信 息参考 的一 种新型服务方式 。随着 因特 网技 术 的不断成 熟 , 图书 馆接受
咨询 问题 和传递解答结果 的方式从 面对 面的咨询 问答 扩展 到
网上的咨询服务 。目前 , 网上咨询服务 主要有三 种类型 : 电子
邮件咨 询 ( E —ma i l R e f e r e n c e ) 、 经 常 性 问题 解答 ( F r e q u e n t l y A s k Q u e s t i o n ) 和 即 时 交 互 式 的 网 上 咨 询 克 服 了 电 子 邮 件 咨 询

要: 网络 环 境 给 图 书 馆 带 来 了广 泛 而 深 刻 的 影 响 , 使 图 书 馆 的读 者 服 务 出现 了基 于 网络 的 各 种 新 的 服 务 方 向 : 个性化
定制服务 、 网上咨询参考服务、 文献传递 。
关键词 : 网络环境; 图 书馆 服 务 ; 方 向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的思考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的思考

3网络 , . 使信息服务领域 的竞争更加激烈。网络使图书馆之外
需求与图书馆馆藏这一图书馆领域的基本矛盾 , 更好地满足读者的 的其他机构, 如出版商 、 发行商 、 检索服务商 、 网络信息服务商等, 可 信息需求 , 馆与馆之间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的理念应运而生。 馆际互 以依靠 自身拥有的信息资源借助 于电子渠道 向读者 / 用户提供文 借成为这一理念的最早实现方式。实践证 明, 文献传递将各馆分散 献信息服务 , 加入到原文传递 的行列 , 出现 了一些 商业性文献传递
在资源建设方面, 形成文献信息资源的无限丰富与图书馆有 限馆藏 了文献传递 的工作效率 , 满足了读者对文献的适时需求 , 促进 了文 空间和购买能力之间的矛盾 , 而导致在信息服务方 面, 进 读者需求 献传递服务的迅速发展。
的广泛多样性与本馆馆藏资源供给的有限性的矛盾 。 为了解决读者
的文献资源整合为一个大 的文献资源库 ,为读者提供文献保障服 服务机构。 U Cvr c 、 如 n oe、 l 万方数据系统等。 Oe 他们本身拥有大量的 务, 产生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电子 文 献 数 据 库 , 同时 建立 了相 应 的 文献 传 递 运 作 规 程 , 用 户 提 为
2 . 文献传递服务 , 有效地提高了馆藏文献 的利用率 。文献传递 供原文信息。商业性文献传递服务机构的出现和存在 , 给图书馆文
服务 , 打破了图书馆问的界线 , 图书馆能够为更多 的读者提供文 献传递服务带来 了挑战和竞争 的压力 ,促使图书馆不断地比较 、 使 研
献信息服务 , 满足他们各种各样的文献信息需求 , 使馆藏利用率和 究 、 借鉴进而改进其服务, 推动文献传递服务向前发展。
式及非返还两种。返还式是将文献提供给使用者 , 使用者使用后须 高速公路 的建成 , 图书馆成为其中的一个节点。图书馆既可以通过

探究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文献的传递策略

探究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文献的传递策略

探究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文献的传递策略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化,我国网络通讯也在不断地飞速发展。

我国当前的图书馆已经基本上进入了自动化管理模式,电子文献传递作为当今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共享的一种新型模式,逐步成为了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各种类型的文献传递服务平台的构建,让文献传递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本文对我市图书馆电子文献传递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图书馆电子文献传递服务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标签:图书馆电子文献传递策略电子文献传递属于自动化传递范畴,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采用的服务手段,它基于数字化技术,把文献通过计算机网络、全文数据库系统以及电子文献传递系统等把文献传递给用户使用,来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

利用电子文献传递服务不仅可以缓解图书馆经费困难等尴尬局面,还有利于加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

一、电子文献传递服务的实现方式及意义1.实现方式由于当前我国图书馆广泛开展网络化建设,让大多数图书馆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图书馆内部资源网络。

如果进一步把因特网与HTML超文本信息链以及图、文、像、声为一体的多媒体等各项最新技术与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充分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子文献传递真正发展成为机器可读文献的网络传递。

电子文献传递服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实现方式:①人工辅助方式。

用户在获得文献线索后,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方式来通知图书馆,图书馆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把全文数据通过电子邮件方式等方式来发送给用户。

②自动化方式。

用户在网络上可以通过二次文献数据库获取得到检索结果后,直接选择相似的功能来向全文数据库系统发出订购信息,这个时候电子文献传递系统会自动对用户进行资格认证和结果检查以及电子付款,然后再把存储在全文数据库中的文献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给用户,这时用户收到电子邮件就可以通过解压来进行阅读全文。

③网络访问方式。

用户通过网络浏览器来进行获取文献线索,然后通过网络授权登记后就可以在网络上直接阅读或者下载全文数据来进行参考或者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wa d t i P ran o h lunc o t le a u e r f r er c i di t l ar an or r h m o t c e e ft e a h f h i r t r tanse s vi e t e n gi al i br i es d ds us es h ic s t e s e me。 ere t ch P fc i m eho d b anc h i r t r r nser 4 Re s. on. t d an al e oft e Ie a u e ta f f t Ke o ds Teri ra ; i at e tanser Res r ha e yW r r o iI Lt t er ur r f : ou c s r e
CLC Nu e G2 2 mb r 5
2 世纪, 1 由于科学技 术 的进 一步发 展 , 息资 信 源不断激增, 而我 国的 网络环境 也 不断趋 于 完 善。 图书馆作为信 息资源的主要提供 者, 信息资源 传 将 送到每一位用户手中, 最有 效的方式就 是实现 资源 共享 , 通过馆 际互借 、 文献 传递 、 网上 咨询 、 网上 阅 读等服务方式, 来相互利用各馆 文献 信息资 源。其
Ab ta t B s d o h e eo me ta d t e f n t n o h e vc t h me a d a r a t i p p rp t s r c a e n t e d v lP n n h u c i ft e s r ie a o n b o d,hs a e u o
献 传 递 服 务 。 区 域性 图 书 馆 网 络 具 有 区 域 范 围小 、
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共享的崭新模 式, 是 网络 环境 它 下馆 际互借服 务的 延伸和拓 展 。开 展文 献 传递 服 务, 达到文献资源的 共知 、 共建 、 共享 的 目的. 图 是 书馆 服务领域 的一大发展趋势 。
联 机检 索科 技文献, 系统还开通 了美 国< 科学) 杂志
1 背景
息服务的被动局面. 推动信息服务业的强动力。
3 方案实施
311 建立地方性和全 国性文献传递协作 网 ..
建立地方性 和 国家性 网络层次 协 作 网. 统 以“

规 划、 统一开发 , 中建库 、 中检索 , 集 集 分工建设 、
共建 共享” 原则, 过互 联 网向广大 用 户提供 文 为 通

i 2 建立地 区性和全 国性的信息资 源保障 体系 . 目前。 教育部 的“ 国高等教 育文 献保障 系统 ” 中
( A ) 中科院的文献保 障体系和文化部的“ C LS 、 L 中国
图书馆 信息 网络 ” C IE 都 已初 见成 效。特 别 ( LN T) 是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 中心成 立, 拓了一种 资源共 开 享的全 新模 式。20 00年 1 2月 , 中心 网络 服务 系统 正式开通 。互 联 网用户 可 利用 网络 服务 系统 免费
i i 文献传递服务起源 文献传递服务 起源 于西方 国家 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际 互借 服 务, 并且优于馆际互借 服务 。它是指把 用 户需 求 的 文献从文献 源中提 取出来 , 过一 定 的途 径。 邮 通 如
网络版的联 机阅览服务 。 国的用 户可通过 互联 网 全 随时免费查 阅和下 载 < 学) 科 杂志 发表 的论文 及其 相关 引史。它探索 了虚拟 资源 共享 运行 机制 和管 理。中心成 立后证 明这 一体 制 改革 是有 效 的。区 域性文献传递中心整合地区资源 。 并通过远程通讯网 络将大量信息线索 、 文献全文以及多媒体 图像 传送到 用户, 极大提高了用户对所需信息的可获得性。
维普资讯
重庆图情研究
20 年第 3 总第 7 06 期( 卷第 2 期 5
网络环境下 的图书馆: 献传 递服务
陈 素 梅
( 春市 图 书馆 , 春 ,301 长 长 102 )
摘 要 从国内外文献 传递服务发展状况 入手。 结合文献传递服务 的功效. 出数 字 图书馆开 展文献 提
寄复印件、 传递文本( 图像、 声音 ) E—m i 网上下 、 al 、
3 4
维普资讯
13 地 区图书馆网络发展迅速 . 以广东省 中山图 书馆为 龙 头, 功开发 出“ 成 广 东远程文献检索 、 传递系统” 这 个 系统 具有远程登 , 陆、 献检索 、 交索 取 咨询 单、 户管理 等 功能 。 文 提 用 该系统可以方便读者获取本地 区文献 , 并结合 网上 参考 咨询服务 系 统, 可使 基 层 中 - 户 2 t用 ; 4小 时免 费获取原文 , 大拓 展 了网上 信 息服务 , 资 源共 大 为 享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
中 , 献 传递 是 基 于 数 字 化 技 术 的 文 献 提 供 。 网 文 是
载 、 真 等 方 式 传 递 给 用 户 的 一 种 服 务 , 网 络 环 传 是
境 图书情 报机构 和 电子文 献 出版商 为满足 用户需 求 而采取的服务手段, 也是资源共 享的服务 手段之
‘— —
传 递 服 务 的 重 要性 , 讨 了文 献 传 递 的 方 案 实 施 、 善 措 施 、 献 传 递 方 式 和 结算 方 式 等 。 参 考文 献 4 探 完 文 。
关键词 区域性 文献 传递 资源共 享 中图分类号 G 5 22 文献标 识码 B
LbayLtrtr rnfrSri h ew r n i n n irr i aueT a s evc i teN t okE v o met e e en 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