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手册》
《社会工作实务》整合版笔记
第一讲社会工作实务一、理解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1、社会福利的含义社会福利是社会服务和机构的有组织的体制,帮助个体和群体获得满意的生活和健康水平、发展个人能力和提升福祉的个人和社会关系。
社会福利是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牵涉较大数量人群的福祉和利益,包括身体、教育、心理、情绪、信仰和经济需要。
社会福利经济上是大事情。
2、社会工作的定义国际社会工作者联盟(社会工作专业促进社会变迁、人的关系中的问题解决、人们解放和赋权以改善福祉。
社会工作使用人的行为和社会系统的理论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之处实施干预。
人权和社会公正原则是最基本的;帮助人们实现有效的心理社会功能水平、影响社会变迁以改善所有人的福祉的应用科学;王思斌:以利他主义为指导、运用科学理论助人自助的社会活动。
·二、理解社会工作实务1、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基础的基本要素社会工作基础包括:1)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伦理;2)多样性:理解人们经验、需要、信仰的差异和相似性,能够将评估方法、社会干预与特定人群对应;3)理解社会和经济公正:推动社会变迁和社会干预的技术;4)对受社会问题影响的风险人群的理解;5)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人生物-心理-社会发展的知识和理论、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系统(家庭、团体、组织、机构、社群)的知识;6)社会福利政策与服务:了解政策及其对社会工作的影响,如何根据社会和经济正义分析和影响政策的形成;7)社会工作实务;8)研究:包括量的、质的研究2、理解社会工作的传统方法:社会工作行业构造了不同的结构化的方式来描述和影响它的工作。
1)信仰的观念文化能力(找到正确处理不同于自己的文化的文化的方法的能力)2):根据服务受益人来分组:共同的地点,如邻里、小镇、农村地区、国家等;共同的关注、利益或认同。
在国际水平来解决影响人们福祉的社会问题。
在美国社会,个案工作是自然的起始点;团体、组织的社会工作比个案工作复杂。
文化因素会影响到案主结构的划分,在有些社会,家庭、社区是主要的参照点。
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第二版朱眉华评估章节
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第二版朱眉华评估章节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第二版朱眉华评估章节在社会工作领域,评估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框架,以全面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能力和资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评估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第二版中朱眉华编写的评估章节进行深入评估和探讨。
通过分析该章节的内容,我将从多个角度对社会工作评估进行全面评估,并结合自身经验和观点进行深入讨论。
一、对评估的定义和重要性进行阐述。
评估是社会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它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和数据,帮助社工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问题和资源。
评估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提供客观和全面的数据,为社工制定合适的干预计划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社工提供了机会去了解服务对象的内心世界和真实需求。
二、对评估过程中的方法和工具进行介绍和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和工具包括个案记录、面谈、观察和问卷调查等。
这些方法和工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社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并结合实际操作进行评估工作。
评估过程中还需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尊重其权利和隐私。
三、对评估结果的分析和应用进行讨论。
评估的结果是社工根据收集和分析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它对社工决策和干预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
社工应当学会对评估结果进行全面和客观的分析,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判断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据此制定合适的干预措施。
四、对评估过程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在评估过程中,社工需要面对一些伦理和道德问题,如如何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和权益、评估过程中的问卷调查是否真实等。
社工需要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评估过程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通过对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第二版朱眉华评估章节的全面评估,我对社会工作评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评估不仅仅是一个机械的工作过程,它包含着对服务对象的关心和尊重,以及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社会工作服务实务操作手册( 上)
•了解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基本程序 •熟悉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知识目标
素养目标
技能目标
•熟练掌握社会工作实务通用 过程的操作步骤 •熟练每个阶段的服务技巧
•充分感受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价值和意义 •培养开展社会工作的“服务流程”思维
思政目标
•认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 •认同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身份,具有较强的社会 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伦理意识
结案
任务:对服务成 效进行评估,包 括评估服务对象 的改变、目标的 实现、服务对象 满意度等;对服 务过程进行评估, 包括评估过程中 运用的理论、模 式、方法;进度 的把握和调整; 工作人员的表现; 对专业的反思等。
任务:确定合适的结案时机;回 顾服务过程,增强服务对象独立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巩固服 务对象及其所处环境已有的改善; 结束工作关系,妥善处理离别情 绪;填写《个案工作结案表》; 对需要转介的服务对象做好转介 安排。
流程二:收集信息
收集信息的基本方法 1.访谈法
2.标准化量表 3.走访社区
流程三:会谈商榷
资料准备
拟定面谈提纲
确定时间与地点
开展会谈
【原则】便于服务对象自由谈论自己的问题
会谈的 主要任务
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 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 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制定目的与目标
制定实施计划
撰写计划表
签订协议
重点工作任务: 1. 制定服务的目的与目标 2.选择介入的服务模式 3.制定具体的介入策略、行动步骤和进度安排
制定目标的步骤
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共同分析问题的影响因素 3.确认焦点问题 4.确定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 5.明确最终目标
社会工作实务手册朱眉华考研真题及答案
社会工作实务手册朱眉华考研真题及答案——才聪学习网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三、论述题四、案例分析题五、实务方案设计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基础第二章社会工作职业特质第三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第四章社会工作实务具体方法第五章社会工作实务常用模式第六章社会工作实务基本技能第七章社会工作实务主要领域第八章社会工作实务相关资源•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1社会工作价值观[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研]答:社会工作价值观(v al u e s)是指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
它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尊重受助者的权利和选择。
它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真正的服务过程,而不是社会工作者在行使手中的权力。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它借助于助人活动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工作区别开来。
任何社会工作的开展都是社会工作者在一定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说,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前提和操作指南。
它不仅规范了社会工作的目标和意义,也规范了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以及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和态度。
没有一定的价值体系的指导,社会工作也就不会存在,更不可能得到发展。
因此,价值对社会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预估[贵州大学2016年研;河北大学2016年研]答:预估是指收集与服务对象有关的详细数据、了解服务对象问题形成的过程,是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
预估就是收集数据和认定问题的过程,是把所有有关服务对象的数据组织起来并使其具有意义的专业实践活动。
预估的特点有:①持续性;②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③行动取向;④有可识别的步骤;⑤渗透了专业判断;⑥有局限。
预估的原则是:①个别化;②合作;③避免片面;④避免简单归因;⑤兼顾服务对象的弱点与长处。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复习笔记(第七章 社会工作实务主要领域)【圣才出品】
第七章社会工作实务主要领域社会工作实务领域是指根据服务对象的特征,或者根据服务的内容,对社会福利服务实践活动进行的专业分类。
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分类需要考虑两个因素:①以特定的社会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时,根据服务对象特征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和贫困者的救助社会工作等;②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服务对象时,根据与服务对象社会生活相关联的社会福利服务制度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司法矫治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
一、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1.儿童与青少年的特征及其行为(1)儿童与青少年的界定整个儿童时期可以划分为新生儿期(0~1个月)、婴儿期(1岁以下)、幼儿期(1~6岁)和学龄期(6~14岁)四个阶段。
在青少年阶段中,个体的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力等各方面都逐渐成熟,尤其性器官与性特征及其他生理器官的发育都非常迅速,并有明显的生理成熟现象,同时个体开始具有生育的能力。
青少年的起始年龄为14岁左右,终止年龄为25岁左右,这一年龄阶段的个体的身心发展、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动机需求、活动空间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2)儿童、青少年的特征①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及行为a.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儿童人格的发展在儿童期就已基本奠定了基础。
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将形成其特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b.由于儿童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儿童的生理和心理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新生儿期,新生儿离开母体开始建立个体生活,新生儿对外界的适应力较差,易患疾病,需要父母的细心呵护。
第二,婴儿期,婴儿生长发育特别快,在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中逐渐促进了语言、思维的发展、运动和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第三,幼儿期,大脑皮层发育更为完善,利用语言和简单文字进行学习的能力逐渐增强,智力发展较快,理解力加强。
儿童不仅能用语言表达思维和感情,而且能够做细微的手工和轻微劳动,表现出好问、好奇、好模仿的强烈求知欲。
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第二版朱眉华评估章节
在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第二版中,朱眉华评估章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内容。
1. 朱眉华评估章节的重要性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第二版中的朱眉华评估章节,是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必须要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帮助社会工作者全面地了解客户的情况,包括其家庭背景、个人需求、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朱眉华评估章节提供了系统化、科学化的评估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评估能力和水平非常有帮助。
2. 朱眉华评估章节的内容概述在朱眉华评估章节中,包括了评估的基本概念、评估的原则和目的、评估的过程和方法等内容。
其中,评估的基本概念部分介绍了评估的定义和意义,强调了评估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重要性;评估的原则和目的部分介绍了评估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评估的具体目的,帮助社会工作者明确评估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评估的过程和方法部分则系统地介绍了评估的具体过程和应用的方法,包括信息收集、分析、判断和反馈等环节,使社会工作者能够掌握科学、全面地进行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3. 朱眉华评估章节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朱眉华评估章节的内容非常丰富和系统化,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评估是社会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只有做好评估工作,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服务。
通过学习朱眉华评估章节的内容,社会工作者不仅可以提高评估的专业水平,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工作的实践要求,帮助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实现社会工作的使命和价值。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对朱眉华评估章节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该章节不仅介绍了评估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还系统地介绍了评估的具体过程和方法,使社会工作者能够全面、科学地进行评估工作。
我个人认为朱眉华评估章节的内容非常实用和有价值,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材和参考书。
2023社会工作实务教材
2023社会工作实务教材社会工作实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社会工作实践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023年的社会工作实务教材应当具备以下特点和内容需求。
一、理论知识的深入探讨社会工作实务教材应当对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包括社会工作的定义、目标、原则、伦理和职业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还应对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模式和方法进行系统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工作的本质和实践过程。
二、实践技能的培养与训练社会工作实务教材应当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和熟悉社会工作实践的各个环节和技能要求。
例如,社会工作的需求评估、制定计划、实施干预、评估效果等方面的技能培养。
同时,还应关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跨学科合作和跨专业沟通等技能的培养。
三、社会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社会工作实务教材应当重视对社会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的培养。
社会工作的核心任务是解决社会问题,因此学生需要学会对社会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制定合理的干预方案,并实施和评估这些方案的效果。
在教材中,应当注重对社会问题的分类和分析方法的介绍,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维度和角度来看待和解决社会问题。
四、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与创新社会工作实务教材还应当关注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与创新。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需要与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及时更新和引入新的理论、方法和技能。
教材应当介绍社会工作的最新发展动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工作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新的实践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跨文化和跨国际的视野拓展社会工作实务教材应当拓展学生的跨文化和跨国际的视野。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问题和社会工作实践往往具有跨文化和跨国际的特点。
教材中可以引入国际社会工作实践的案例和经验,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和实践模式。
同时,还应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跨国际合作能力,为他们将来在国际社会工作领域发展打下基础。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章节题库(社会工作实务相关资源)【圣才出品】
第八章社会工作实务相关资源一、名词解释1.志愿者志愿者是不以谋利为目的,志愿为他人和社会贡献时间、智力、体力、财产的人。
他们所从事的活动称为志愿服务活动。
2.社会政策(西南大学2011年研;南京理工2011年研)答:社会政策是指政府为影响人民生活福祉所采取的行动,包括:提供有关医疗健康、住宅、社会保障、就业、家庭等社会福利的措施。
社会政策在现代政治中之所以日益重要,是因为现代的社会问题愈来愈多,有的且愈来愈严重,如果没有社会政策,社会问题将得不到适当或合理的解决,个人与团体的安全和福利,也得不到合法的保障,社会将难以保持稳定。
所以,当代国家很少有不注重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对此,中国要引以为鉴。
3.单位单位是中国各种社会组织所普遍采取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是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基础,是中国城市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和社会调控形式,即基本的社会调控单位和资源分配单位。
4.社会救助(南京理工2011年研)答:社会救助又称为社会救济,是指社会成员因受自然灾害及其他社会、经济原因导致他们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由国家或社会按法定的标准而给予的物质帮助。
社会救助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经常性的社会救助工作。
主要是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以及城乡医疗救助等专项救助。
②紧急救助制度。
紧急救助主要是指发生自然灾害情况下的对灾民的紧急救助和应急救助行动。
也包括对灾民延续一段困难生活的救助和民房倒房重建与修复工作的救助。
③临时性的救助。
临时性救助主要是指对低收入人群的救助工作和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包括流浪儿童的救助。
④支持倡导开展社会互助活动。
通过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培育和发展公益性的民间组织,以及倡导开展群众之间经常性的互助互济活动,来达到社会互助,对困难群众起到帮扶作用。
5.社会化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
接案步骤:接案前的准备、面谈、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做接案会谈记录。
接案: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
服务对象的来源:主动救助者、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发展而来。
服务对象的类型:自愿型服务对象、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现有服务对象:主动救助和转介及外、展来的,并已使用或正接受社会工作者服务的对象。
潜在服务对象:尚未使用或接受社工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
接案的准备工作:服务对象资料准备、在资料准备有对象了解的基础上拟定初次面谈的提纲。
面谈提纲内容:介绍自己和自己的专长、简要说明本次会谈目的和内容及双方的角色责任、介绍机构的功能和服务、相关政策和工作过程、征求对会谈安排的意见和期望、询问是否有急需处理的事情。
面谈目的:了解服务对象最关心的事项是什么,以便达到助人目标。
面谈环境:原则是创造方便昨有利会谈进行的环境,场所空间尽量使其自由、舒适、简单、温馨、避免过多装饰;两人位置在90-130度角,距离1-1.5米间;严格遵守时间约定,关掉手机,通知相关人员勿扰。
面谈的主要任务: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澄清二者角色期望和义务、激励并促进其进入角色、促进和诱导其改变、达成初步协议、决定工作进程。
澄清:第一,其对自己的、对社工的期望,社工对其对自己的角色期望;第二,对比找出二者想法差异和距离;第三,协商一致。
决定的可能:终结服务、转介其他服务、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面谈技巧:主动介绍自己、沟通、倾听。
沟通:又称人际沟通,是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借助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互相交换观念、信息、态度、感受和情感等内容的动态过程。
治疗性沟通: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达到一个人对其他人进行帮助的目的。
治疗性沟通功能:提供支持、减轻焦虑、协助树立正确想法、促成问题解决行动。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一、接案1.接案的含义接案是指社会工作者和有可能成为案主的人开始沟通,并初步达成协议一起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接案作为正式助人过程的开始,对于社会工作者而言,是和案主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的重要阶段,也是成功地进行预估和介入的必要前提。
社会工作者和案主在此过程中能否通过有效的沟通,达成一起努力解决问题的初步共识,是这一过程的关键。
2.接案前的准备一般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在接案前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事务性准备和心理准备。
(1)事务性准备社会工作者在接案前的事务性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对案主相关信息的收集;②对于初次面谈时间、地点、环境方面的安排;③草拟面谈提纲。
(2)心理准备①心理准备的含义心理准备是指能否根据已有的信息,运用同理心来感受案主的处境和想法。
②心理准备的意义这是一种尝试性的假想,想像案主在会谈时可能会有的想法和感觉,但经过这样的设身处地地为案主而思考,工作者虽未能亲历案主的生活,也能加深对案主的理解,以便在真实的会谈中,更容易进入案主的世界。
③心理准备的内容心理准备除了同理心,还包括工作者对自身的思考和反省。
当面对某个案主时是否会有特别的感觉;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案主是否有类似之处;自己希望和案主产生怎样的互动;自己的性格、情绪、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可能对案主产生怎样的影响。
3.初次面谈(1)初次面谈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初次面谈意味着实质性接触的开始,对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次会面其实也像一场无形的“较量”,双方都通过第一印象来揣摩和掂量着对方。
面谈是社会工作者最基本的工具,也是一门艺术和一种技术。
(2)面谈的基本程序①自我介绍作为初次与案主见面,要热情地招呼案主,并主动介绍自己。
如果是案主家人同来的,也可以让他们坐定后——进行自我介绍。
其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对案主的称呼最好能征询案主本人的意见,一般用较为正式的称呼,这样更能让案主有被尊重的感觉;b.让案主感觉舒服,在进入正题前,工作者可以稍稍寒暄,以缓解案主紧张惶恐之情,给人以温和可亲近的感觉;c.需要留意案主的语言表达方式,运用他们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进行交谈,但应避免模仿他们的口音或说话习惯,这样他们可能会觉得受到严重的冒犯;d.社会工作者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无论是举手投足还是脸部表情都应向案主传递着尊重、接纳、关怀和专业的素质。
社会工作服务实务操作手册项目二 个案工作
加的影响,分析个人适应环境的具体过程。
中鼎社会工作事务所小王接到轩轩妈妈求助,其儿子8岁,就读小学三年 级,身体健康,与母亲、外祖母共同居住,其母亲与父亲已离婚。近一 年来轩轩学习成绩逐渐下降,自己又不能进行有效辅导,现在和儿子的 关系很不好。针对此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小马应该如何开展社会工作服 务呢?
以家庭为工作的焦点
关注家庭功能 失调的评估
改善家庭结构
强调家庭功能的 恢复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认为,个人的问题只是表象,家庭的问题才 是导致个人问题的真正原因,因此,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主张通过多元 化、多层次的家庭介入,解决家庭的问题,最终解决个人的问题。
任务情境:
石头,7岁,花城小学的一名学生,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谈,与班级相互 玩耍朋友较少,个性有点自私。由于父母工作繁忙,石头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对奶奶 非常依赖,爷爷性情温和,奶奶在家中地位较高,掌握家中的话语权。石头父母关系不 亲密,相互之间交流少,出现严重的亲子关系问题。所在小学的儿童督导员发现问题后, 与中鼎社会工作事务所取得联系,请问社会工作应该如何开展本次服务呢?
知识目标
•了解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特征 •熟悉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
思政目标
个案 工作
技能目标
•充分感受到个案工作方法的价值和意义
•以问题为导向,具备根据服务对象需求 开展个案工作的职业素养
素养目标
•熟练运用个案社会工作的常 用技巧和工作方法
•具备从接案到结案的个案管 理服务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
任务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就是围绕着危机展开的,由于服务对象处于危机之中,所以社会工作者必须 要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迅速了解问题、做出判断、安抚情绪、解决问题。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5-8章)【圣才出品】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5-8章)【圣才出品】第五章社会工作实务常用模式一、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概述1.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定义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相应地指的是在社会工作实务开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普遍性工作方法。
尽管社会工作面向的对象非常多样、并且非常复杂,但是,渗透其中的专业工作方法却具有一定的共同性,这就是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产生的基础与必然。
2.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特征一般来说,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本身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普适性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提炼使社会工作超越了感性摸索的主观局限,进一步走向专业化的普遍推广。
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尽管我们的服务对象可能是老人、青少年或儿童,他们各自面临的问题也大相径庭,但是,我们可以摆脱这些表面差异,采用统一的工作模式。
(2)中介性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是一座桥梁,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这决定了它的中介性特征。
这种中介性特征进一步导致了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双重特征,一方面具有强烈的理论特色,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
(3)专业性目前的大陆社会工作实践更多具有的是感性化、主观化、个体化特征,因为本土化专业服务模式的缺失,许多社工不得不简单照搬国外以及港台的社会工作模式,由此陷入了专业发展的误区。
(4)历史性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历史性特征,在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逐渐从个人化慈善性行为上升为制度化专业学科,中间经历了学科的阶段性发展。
(5)本土性社会工作的模式化追求中一直面临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冲突。
随着社会工作实践的深入,当今社会工作的发展逐渐在弥合这二者之间的差异,在追求理论统一性的同时,本土化的努力始终没有停止。
3.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意义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意义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专业化的象征社会工作之所以区别于日常化的经验型助人活动,上升为专业化的学科,工作模式的形成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
也正是因为多种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形成,社工在不同对象的服务过程中才能摆脱经验化和主观化的困扰,取得专业性的服务效果。
社会工作 通用实务手册
社会工作通用实务手册一、概述本手册旨在为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提供一套通用的实务操作指南。
通过掌握本手册中的各项技能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服务社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服务对象识别与分类1. 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了解服务对象的个人情况、家庭背景、社交网络等基本信息;2. 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和特点进行分类,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
三、评估与服务计划1. 对服务对象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2. 结合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综合性的服务计划,明确目标、方法和资源;3. 与服务对象共同协商,确认服务计划的可行性,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沟通与协调1. 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倾听服务对象的诉求;2. 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服务的连续性和有效性;3. 与其他社工、志愿者及家属保持密切lian系,共同推动服务进展。
五、干预与支持1. 提供生活技能培训、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帮助服务对象克服困难;2. 为有特殊需求的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社会融入指导等;3. 在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六、跟踪与反馈1. 对服务对象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其生活状况和服务需求变化;2. 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服务计划,确保持续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3. 将服务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归档,为改进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七、团队建设与管理1. 组建gao效协作的社工团队,提高整体服务水平;2. 培养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3.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
八、法律法规与伦理规范1. 学习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社会救助法》、《残疾人保障法》等;2. 遵循社会工作伦理规范,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3. 遇到涉及法律和伦理的问题时,及时向有关部门求助。
九、宣传与普及1. 向公众普及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增强大众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与理解;2. 利用媒体资源开展公益活动,提升社会工作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社会工作实务(3)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shí wù)通用过程第一节接案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héxīn)技巧1、接案前的准备(zhǔnbèi)(1)什么是接案。
(2)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láiyuán),类型。
(3)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面谈提纲。
2、面谈(miàn tán)主要掌握面谈的主要任务:(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2)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
(3)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
(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5)达成初步协议。
(6)决定工程进程。
面谈的技巧:1主动介绍自己2.沟通3.倾听3、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1)收集资料的内容和范围A:个人资料B:身体健康C: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D: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2)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A:询问B:咨询C:观察D:利用已有资料E:问卷调查4、做接案会谈记录二、接案应注意的事项(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3)决定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第二节预估一、预估的目的、任务。
目的:在于达到对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了解,并对之形成概念化的认识,从而建构一个计划去解决或消除问题。
任务(rèn wu):1.识别(shíbié)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chéngyīn)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shíbié)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二、预估的基本(jīběn)步骤:1.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
2.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做出预估摘要。
A: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
B:列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及先后次序。
C:决定介入的策略。
第三节计划一、服务计划的构成1.目的及目标。
社会工作实务(书上重点)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1-1 接案成功的接案是社工助人活动的前提。
一、接案的步骤与核心技巧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步骤包括: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决定是否接案、订阅初步协议。
(一)接案前的准备1.接案。
当服务对象遇到困难前来社工机构求助时,负责接待的社工所做的工作就是社工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即“接案”。
它是社工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工服务的过程,是社工与潜在服务对象通过沟通达成共同解决问题初步协议的整个过程的开始。
其目标是要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2.了解服务对象来源与类型。
⑴了解来源。
来源和类型是影响社工的角色,也影响社工与服务对象专业关系的建立,服务对象的来源有有三种:①主动求助者。
指一个人、一个家庭或团体带着超出其能力之外而不能解决的问题,主动来寻求帮助,他们比较了解社工机构相关服务信息,知道机构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服务,要通过“接案会谈”筛选机构的服务需要,提醒服务对象、筛选服务对象是接案工作的目的之一。
②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
由社区内的相关部门或邻居发现存在严重问题的个人、家庭或群体问题,而影响到了正常社会功能的发挥,从而要求社工介入帮助其解决问题。
这类服务对象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因此机构也存在筛选服务对象的问题,若不能提供满足需要的服务时,可以进行再“转介”。
③由社工通过外展工作而成为服务对象的。
是由社工主动接触并使其接受服务的人。
外展是向潜在服务对象推销机构服务的有效方法,体现了社工对社会的承诺,面对外展服务对象时,社工的重要工作和任务是消除其对机构社工的不信任感,并引导他们接受服务。
⑵认定类型。
根据服务对象的来源可将其按寻求服务时意愿分为:①自愿型服务对象。
指认识到需要协助而主动向社工求助的,以及其他人介绍而接触社会服务机构并愿意成为服务对象的人,他们求助动机强,社工较容易与其建立关系,机构服务与其需要比较吻合。
社会工作实习手册
目录第一章:引言 (2)第二章:实习目标 (2)第三章:实习方式 (2)机构参观 (3)课程实习 (3)毕业实习 (3)第四章:实习机构 (3)实习机构的选取原则 (3)实习机构的职责 (4)第五章:实习督导 (4)学校督导的职责 (4)机构督导的职责 (6)第六章:实习内容及考核 (6)参观机构 (6)课程实习 (7)毕业实习 (10)第八章:实习总结会 (12)第九章:附录 (13)附件 (13)记录指导 (16)第十章实习鉴定 (19)第一章:引言社会工作是专业化的助人服务工作,其实务性和操作性比较强。
社会工作的实践性取向,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特别注重专业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国际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标准要求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实践学时才能毕业,一般来说本科学生要有800学时的专业实践时间。
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根据我国国情,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实践时间不得低于600个小时。
第二章:实习目标社会工作实习的目标在于学生能从实际工作中,通过实际领域的接触,增进对当前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机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所扮演的角色等方面的了解,能够整合专业知识,强化社会服务技能。
实习目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专业知能的发展——协助学生掌握各种知识的结构和意义,将理论和实务结合起来。
二.专业自主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性、创造性的实务工作者三.专业自我的形成——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及行为的原因,以专业知识为引导,探索个人内在的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四.培养专业意识和专业价值观——协助学生分析和探索自己的行为,表现内在的感受和价值取向,体验社会工作价值观,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与思考,逐渐内化专业价值观与专业理想。
五.培养批判精神、促进专业成长——促使学生在社会发展变化中不断更新和完善理论、知识、技巧和价值观,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与批判中追求人格的成熟和完善。
第三章:实习方式社会工作实习方式分为以下三种:机构参观机构参观实习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各种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机构有初步的认识,并由此激发学生对社会工作的兴趣,并为课程实习、毕业实习作准备,在大一学年,大二上学期相关课程中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实务手册》,朱眉华、文军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第一部分历年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答题技巧】①分点作答,每道题答案至少3点以上(切忌答案从头到尾一大段);②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无需展开(分值较低,时间也不允许);③在尽可能全面作答的同时,力求答案的层次性(不能颠三倒四);④做到“眉清目秀”(卷面整洁、字迹清晰)。
*********************************************************************1.社会工作方法分为直接服务方法和间接服务方法,前者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请问后者包括哪些方法?它们各自的应用范围是什么?(2010年试题)【参考答案】包括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咨询、社会工作研究。
(P12)2.社会工作实务中,社会工作者如何利用教育、对质、倡导和整合资源等技巧影响案主?(2010年试题)【参考答案】(P203~205)3.社会工作实务相关资源有哪些?他们对社会工作实务开展有何帮助?(至少写4个)(2010年试题)【参考答案】社会工作实务相关资源有志愿者、家庭、学校、社区、单位、重要他人、社会组织、政府组织、社会政策等。
它们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可根据具体情况阐明,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整个第八章,P251~270)4.举例说明个案工作的优势和局限性。
(2011年试题)【参考答案】(P101)5.结合我国实际谈谈社会工作实务主要包括哪些领域?在这些领域中,社会工作者的核心工作内容分别是什么?(2011年试题)【参考答案】(P14~15)6.当你的一位异性案主对你产生了移情现象,将你视为他(她)唯一的朋友、唯一的倾诉对象、唯一可信赖的人时,你将如何处理?(2011年试题)【参考答案】(1)找案主沟通,让其正确认识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专业关系;(4分)(2)引导案主自立、自强,促进其潜力发挥,改变依赖人格和心理;(3分)(3)当以上方法均不能奏效时,应考虑将案主转介。
(3分)*********************************************************************2014年社会工作者考试全攻略每日一练历年真题模拟测试章节知识点二、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答题技巧】①分段合理,在此前提下,段落宁多勿少;②用不同层次的数字,如(1)、①表示答案的结构层次;③根据分值大小决定答案字数(较之于简单题,论述题答案字数应稍多);④每一要点最好先用一两句话、一两个词概括,然后再展开论述;⑤遵循“从重点到一般”的顺序,重要内容放在前面,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⑥注意审题,题干的部分内容可作答案的提示。
*********************************************************************1.请你谈谈在中国开展个案工作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2010年试题)【参考答案】考生围绕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管理体制、中国政治体制等方面阐述开展个案工作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只要逻辑清晰,理由充足都可酌情给分。
2.试以受虐儿童、逃学少年、未婚怀孕少女、下岗职工、癌症患者、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为例(请从以上群体中任选一类)论述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接案、预估、计划、实施、评估和结案)。
(2010年试题)【参考答案】考生只要利用接案、预估、计划、实施、评估和结案这几个步骤完整地阐述一项具体的社会服务就可酌情给分,具体的工作方法不限(个案、小组、社区工作均可),具体的工作领域不限(青少年、老人、家庭、妇女等均可)。
3.会谈是工作者与案主之间面对面讨论问题的过程,它是一种治疗性人际沟通,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联系实际,分析社会工作会谈与一般会谈的区别,以及社会工作会谈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事项。
(2011年试题)【参考答案】(1)社会工作会谈与一般会谈的根本不同在于会谈的目的性。
这种目的性具体体现在:会谈内容是为了完成目的而设计和选择的、会谈者必须承担起推进目标进展的责任、面谈者和被面谈者的非互惠关系、会谈是一个正式的过程。
社会工作会谈有较为正式的组织、清楚划定的角色分配,以及规划交流过程的标准等。
(6分)(2)会谈的具体阶段课划分为准备阶段、发展阶段和结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具体的内容及其相应的技巧(可以适当展开论述)。
(6分)4.“人本治疗模式强调以案主为中心,反对传统社会工作治疗中过于指导性、过于技术化的治疗,将治疗重点放在工作者和案主之间心灵与心灵的相互交流与感染。
”请谈谈你对这段论述的理解,并对人本治疗模式的贡献与局限进行评价。
(2011年试题)【参考答案】(1)贡献: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以案主为中心、超越技术治疗、注重专业态度等。
(6分)(2)局限:非科学性、治疗时间长、非技术化等。
(6分)*********************************************************************三、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答题技巧】①本题分值较重,应合理分配答题时间;②先看问题再看案例。
问题一般比较短,可以先看问题,这样在阅读时就能有较强的针对性,容易抓住重点,提高效率;③认真审题。
明确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原因,把握案主的心理、动机、行为、人际关系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影响等(在试卷上圈出案例的重要信息与内容);④案例分析题往往会问“有哪些”、“为什么”、“怎么办”或“如何介入”,对于以上问题一般不能一开始就摆措施、列办法,而应首先分析主要问题是什么,造成问题的原因有哪些,然后再针对分析结果设计具体的解决方法与手段;⑤四个案例一般会考察不同的群体(老人、儿童、青少年、妇女)和不同的性别(注意教材第七章中老人、儿童、青少年、妇女等群体的特征及其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方法);⑥注意试题的相关提示(降低难度)。
*********************************************************************1.小何,女,16岁。
父母一直外出打工,三年前小何来到父母所在城市读书。
由于家庭条件欠佳,加上难以适应城市生活,小何于一年前辍学,前往同城某酒吧工作。
这一时期,小何离开父母独自居住,接触到不少社会不良人士,与父母关系渐趋紧张。
半年前,小何因盗窃被刑事拘留,法院判决小何盗窃罪在社会执行,需要社会工作者对其进行辅导。
问题:(1)小何存在哪些需求?(2)在上述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确定怎样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为此需要制定怎样的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
(2010年试题)【参考答案】(1)小何的需求主要包括情感支持(缓解精神紧张、树立自信心、重新认识自我)、学习或工作机会(重新入学、掌握生存技能等)、家庭辅导(融洽与父母关系、增进父母与小何之间的相互理解)、社会网络(远离原有的不良朋友)。
(2)短期目标:①案主获得情感支持,恢复自信;②案主能够与家人和谐相处;③案主能够学习或者工作。
长期目标:①案主的家庭沟通模式得到改善;②协助案主发展自己的能力。
短期计划:①作为支持者,与案主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使案主能够将自己的想法感受讲出来;②作为中间人,协助案主家庭澄清相互之间的感受,缓解家庭冲突;③联系资源,协助案主家庭帮案主寻找工作。
长期计划:①作为教育者,帮助案主家长学习与子女的沟通技巧;②通过对案主自我认识的辅导,了解案主的兴趣,推荐学习资料,鼓励案主多学习。
考生答案只要符合案例要求即可酌情给分。
2.童童,男,9岁,小学三年级学生。
童童平时上下学都由父亲开车接送,一个月前,父亲因故晚到,童童遭绑架。
虽最终得救,但童童变得内向、胆小、怕见生人、常做恶梦,和周围人的交流急剧减少。
母亲因此和父亲大吵,两人关系日趋紧张。
父亲也因此陷入深深的自责中,精神压力大到影响日常工作。
父母试图通过谈心、游玩、购物等方式帮助童童走出阴影,效果不佳,父母对此束手无策,亟需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和帮助。
问题:(1)童童一家面临哪些问题?(2)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这一案例?(2010年试题)【参考答案】(1)童童一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帮助童童走出阴影,恢复自我,重新融入社会;帮助父母缓解关系,让二者在相互沟通的基础上,多理解少埋怨;帮助父亲走出自责,恢复自我效能感,让工作重新步入正轨。
(2)社会工作者可以在行为治疗模式下采取个案工作帮助童童走出阴影,也可将其转介给专业心理医生;工作者可以利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帮助父母增进理解,改善关系;工作者可以利用个案工作帮助父亲摆脱自责情绪,具体工作模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
考生答案只要论证充分均可酌情给分。
3.王某,女,68岁,丈夫多年前离世,未再婚,育有2个儿子。
儿子均已结婚生子,不和王某住一起,孙子和王某不亲近。
王某患有多种慢性病,退休后一直在家休养。
半年前,王某曾打算再组家庭,遭到儿子的反对和朋友的不解。
一个月前,王某脑血栓发作造成瘫痪,行动无法自理,儿子为其请来保姆,但保姆并不尽心。
躺在病床上,王某常常感到自己的无用,甚至起了自杀念头。
问题:(1)社会工作的增权视角强调挖掘或激发案主潜能,提升案主自我效能感,请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王某无用感形成的原因。
(2)如何利用个案工作方法解决王某的问题?(2010年试题)【参考答案】(1)王某无用感形成原因主要有:独居造成的孤独感、后代与自己的不亲密、身体的欠佳、再婚的被反对、同辈朋友的不理解、生病时儿子的缺位、保姆的不关心等。
这些都严重削弱了王某的潜能,让她产生强烈的无用感,这种无用感通过瘫痪的刺激得到进一步强化。
(2)采取增权视角,鼓励案主看到自己的优点,激发案主的潜能,帮助王某重新认识自我,恢复生活信心;同时,教育王某的儿子和孙子,转化其不正确的赡养理念,增进儿子和王某的相互理解,改善他们的关系。
考生能切中题意,按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即可酌情给分。
4.小东,男,16岁,高二学生,成绩不好,平时课业压力大。
三个月前,父母为其聘请了家教,选定了补习班,希望提高其成绩。
但是,小东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持续下降。
父母很失望,常常责怪小东不争气,小东的一最要好朋友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三天前的一次考试,小东及其好友又得了低分,他们在放学后选择了集体自杀,抢救后全部脱险。
学校和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向专业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造成集体自杀的原因有哪些?(2)社会工作者如何利用专业方法解决小东及其好友的问题?(2010年试题)【参考答案】(1)造成集体自杀的原因主要有:学习压力过大(学校和家长)、父母责骂带来的自卑和无能感、成绩差带来的自我否定、同辈群体交流带来的挫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