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2013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期末复习题

合集下载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文侯与虞人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文侯与虞人期猎________②天雨 ________③公将焉之 ________④乃往,身自罢之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3)给这则短文拟写一个标题。

【答案】(1)约定;下雨;到、去、往;于是,就(2)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3)文候与虞人期猎【解析】【分析】(1)本题中的“雨”是名词用如动词,“下雨”的意思;“期”是古今异义词,“约定”的意思。

(2)在此题中,要注意“虽(虽然)、岂(怎么)、期(约定)”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3)在拟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的特点,要紧扣文本,要言简意赅。

本文叙写的主要事件是“文侯与虞人期猎”,可用此作为文章的题目。

故答案为:⑴约定;下雨;到、去、往;于是,就;⑵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⑶文候与虞人期猎。

【点评】⑴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

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⑶本题考查给文章取一个合适的标题。

在拟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的特点,要紧扣文本,要言简意赅。

本文叙写的主要事件是“文侯与虞人期猎”,可用此作为文章的题目。

【参考译文】魏文侯同管理苑囿的官约定了打猎的时间。

这天,魏文侯与百官饮酒非常的高兴,天下起雨来。

文侯要出去赴约,左右的侍臣说:"今天饮酒非常快乐,天又下雨了,您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说:"我与别人约好了打猎的时间,虽然现在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文侯停止了宴席,亲自前往。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第四单元一、语言积累运用及表达(27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4分)霎.时喑.哑狩.猎哀号.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葱茏预兆静谧惊慌失措B、海域畅谈劫掠海枯石烂C、轻盈鸟喙酷爱弱肉强食D、沉寂喧嚣纂夺昂首挺立3、下列划横线词语的解释没有结合语境的一项是()。

(3分)A、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尸骨)B、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

(充满,布满)C、1969年7月,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D、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作标志的牌子)4、有些事物很难描摹,打个比方,就容易讲清楚,而且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

仿照下面的示例造句。

(4分)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造句:⑴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⑵远处的霓虹灯亮了,……5、读下面一则材料,然后做题:(5分)日本一家四星级饭店,客房里除各种用品外,两张床上还各摆了一个叠得整整齐齐的浴衣,上有电脑打印的小纸条一张:尊敬的客人:这件衣服是供您洗浴后穿用的。

如果您想带上一个回去留作纪念,请到二楼购物中心去买,价格为2800日元。

谢谢!这个纸条一共告诉客人五条信息,其中最主要的信息是委婉地暗示给客人的,并没有在纸条中明说。

请你列出纸条中传递出的五条信息:⑴用途⑵要求⑶建议⑷地点⑸价格6、单元能力拓展(8分)(1)本单元学了很多四字词语,请将下面的词语巧妙地组成一段话,要写得优美流畅。

(100 字左右)(4分)日转星移千姿万态夜色苍茫遥遥在望(2)法布尔通过观察,有时称蝈蝈为“狂热的狩猎者”,有时称它为“夜晚的艺术家”你喜爱哪种昆虫呢?请你也为它取一两个富有特色的称呼,并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介绍它的特征。

(4分)昆虫名称:特色称呼:习性特征:二、文言文阅读(14分)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练习(A卷)一、积累与运用1.填空。

《天上的街市》选自,作者,原名。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缥缈()()笼罩()鲛人()3.对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皎洁:(月亮)明亮而洁白。

鲛人:神话传说中住在水底的怪人。

B.缥缈: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珍奇:稀有而珍贵的物品。

C.闲游:空闲时到外面随便地走走。

不甚:不很的意思。

D.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4.默写《静夜》。

二、阅读与感受阅读《天上的街市》,回答问题。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诗人为什么会从街灯联想到明星?2.第一节诗中,暗示出天上有“人”的一个词是。

3.在第二节诗中,用“/”标出朗读的节奏,用“·”标出朗读的重音。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4.第二节诗写想像中的街市,是从第一节的“”的联想自然引出的。

5.“你看,那浅浅的天河”一句中在“你看”后加上逗号的理由是什么?6.第四节诗的韵脚是。

7.诗人对牛郎织女这一民间传说进行了大胆的改编,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理想?8.全诗通过联想和想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综合与实践诗歌朗读最讲究停顿和重音。

平时我们讲的“抑扬顿挫”其实就是这个。

完成了上面题目的第3小题后,相信你对诗歌的停顿和重音已经有了一定的体会。

现在请你通过吟咏体味,再给下面两节诗歌用“/”标出停顿,用“·”标出重音。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四、体验与写作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叙了“我”童年时的一次“脱险”经历。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划线的词①太丘舍去________②尊君在不________③下车引之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一起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的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答案】(1)舍弃;通“否”;牵,拉(2)①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好正午(见面)。

②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3)C【解析】【分析】(1)①句意为: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

去:离开。

②句意为:你的父亲在吗?不:通“否”。

③句意为: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

引:拉。

(2)①句中的重点词有: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

句子翻译为: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好正午(见面)。

②句中的重点词有:日中,正午;信,信用。

句子翻译为: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3)A项,不是陈太丘不守信用,过了约定的时间,陈太丘才走的。

B项,陈元方并不是傲慢无礼,还是比较有礼貌的称呼他“君”。

D项,“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因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及答案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及答案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因往晓之________②终日在天中行止________③奈何忧其坏________④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2)与“杞人忧天”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_,意思相反的成语是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②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

(4)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怎样的评价?【答案】(1)告知,开导;行动,活动;为何,为什么;同“释”,解除、消除(2)庸人自扰;高枕无忧(乐天安命)(3)①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②你踩踏着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

(4)嘲讽了一些为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而担心的人。

评价:一些事情虽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我们要在灾难发生之前,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解析】【分析】(1)①句意为:就去开导他;晓:告知,开导。

②句意为:整天都在空气里活动。

行止:行动,活动;③句意为: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奈何:为何,为什么;④句意为: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也很高兴。

舍:同“释”,解除、消除。

(2)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

本文具有讽刺意义。

可以寻找词典的解释。

庸人自扰,其意思是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从这则寓言中得出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庸人自扰”。

完整word版,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题集

完整word版,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题集

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 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 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3)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5)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7)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8)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年与时驰,B.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 元方时年七岁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陈太丘与友期行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2)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4)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4.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 谢太傅“欣然、大笑乐”,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的轻松和谐。

B. 谢道韫文学才华出众,她以春季柳絮飘飞的暖景写出了白雪纷纷的冷景C. 友人由“怒”到“惭”,是因为他认识到自己的无信与无礼。

D. 陈太丘指责友人“日中不至”,可见他是办事讲诚信、正直不阿的人。

《论语》十二章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4. 子曰:溫故而知,可以为师矣。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及解析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及解析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球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选自《吕氏春秋》)【注】①遽(jù):迅速,急忙。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郑人有且置履者________②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________③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_______④不亦惑乎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②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你认为【甲】文段中“郑人”可笑的地方表现在哪里?(4)有人说,【乙】文段写的是“蠢人蠢事”,请简要概括这个“蠢人”所做的“蠢事”。

(5)读了【甲】【乙】两则寓言后,你得到的共同的启示是什么?【答案】(1)将要;测量;坠落;迷乱,糊涂(2)①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②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写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3)尺码是根据脚量出来的,自己亲自去买鞋居然还要先量尺码;买鞋时,尺码忘带,还要回去拿;别人反问问题的症结所在,他还执迷不悟。

(4)一个渡江的楚人不小心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船上刻下记号,船停后,便从记号处跳入水中寻找落水的剑。

(5)做事不可以拘泥、死板,要善于变通。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

且:将要。

②句意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

度:测量。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及答案(Word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及答案(Word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因往晓之________②终日在天中行止________③奈何忧其坏________④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2)与“杞人忧天”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_,意思相反的成语是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②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

(4)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怎样的评价?【答案】(1)告知,开导;行动,活动;为何,为什么;同“释”,解除、消除(2)庸人自扰;高枕无忧(乐天安命)(3)①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②你踩踏着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

(4)嘲讽了一些为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而担心的人。

评价:一些事情虽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我们要在灾难发生之前,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解析】【分析】(1)①句意为:就去开导他;晓:告知,开导。

②句意为:整天都在空气里活动。

行止:行动,活动;③句意为: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奈何:为何,为什么;④句意为: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也很高兴。

舍:同“释”,解除、消除。

(2)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

本文具有讽刺意义。

可以寻找词典的解释。

庸人自扰,其意思是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从这则寓言中得出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庸人自扰”。

201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文言文复习试卷(带答案)

201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文言文复习试卷(带答案)

201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文言文复习试卷(带答案)201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文言文巩固之答案卷《论语》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按时)(通“悦”,愉快)(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生气,发怒)(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3)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我)(每天)(泛指多次)(自我检查,反省)(替)(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知识)(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通“又”)(独立做事情)(迷惑,疑惑)(6)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能听得进不同意见)(越过,超过)(规矩,规范)(7)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有害)(9)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忍受)(1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吃饭)(指冷水)(胳膊)(11)于我如浮云(对,对于)(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代词,……的人)(喜欢,爱好)(以……为乐趣)(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方面,优点)(这里指学习)(改正)(1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河,河流)(流逝)(这,指河水)(舍弃)(15)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1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忠实,坚守)(仁德)《短文两篇》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俄而(不久,一会儿)2.雪骤(紧,急)3.撒盐空中差可拟(大致、差不多)(相比)4.公欣然(高兴的样子)5.未若柳絮(不如,比不上)6.因风起(凭借)7.期行(约定)8.期日中(正午时分)9.太丘舍去(离开)10.去后乃至(才)(到)11.尊君在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12.相委而去(丢下、舍弃)(离开)13.君与家君期日中(对人称自己的父亲)14.下车引之(拉)15.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虽有嘉肴》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杞人忧天《列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晚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赚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会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二处)。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3)在括号里补充说话者的神态、语气,并说说自己补充的理由。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①()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②():“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说读完这则寓言后明白的道理。

【答案】(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那人释然而非常开心,开导他的人也释然而开心。

(3)①有成竹;②半信半疑;理由:开导的人坚信自己的观点,“天”是由“气”构成的,处处都有“气”,完全不用担心天塌下来,他希望杞国人也可以停止忧虑。

杞国人接受了解释,但是还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提出疑惑为什么日月星宿在气中能够不坠落?依旧认为天会塌下来。

(4)寓言告诉我们不要为毫无根据的事情忧虑担心,完全是庸人自扰。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忧虑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比如考试前后的自我否定心理,认为自己不可以,没能力进而产生无端焦虑的消极心理。

实际上我们无需胡思乱想,要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没有砍是跨不过的;即使处境艰难,也要保持积极豁达的心态,相信前路的“柳暗花明”。

【解析】【分析】(1)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乙】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________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③悲守穷庐________④又相天子________(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

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4)【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增长;陋室;辅佐(2)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要立德、修身(3)①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②(如果)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又怎么来得及!(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解析】【分析】(1)①句意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却用浅陋来保持,这是聪明。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 期末复习测试提优卷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 期末复习测试提优卷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期末复习测试提优卷试题一、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1.文言文阅读。

【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安怜翁谢奕①作剡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③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

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④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⑤欲放去邪?”遂遣⑥之。

【注释】①谢奕:字无奕,谢安的长兄,谢道韫之父。

②剡(shàn):指剡县,在今天的浙江嵊州。

③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

④绔:裤子;纨绔:用细绢做的裤子。

⑤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弟弟。

⑥遣:打发。

(1)用“/”给文中画横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给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已】①停止,完毕;②副词,已经;③副词,太,过分;④语气词,用法同“矣”【容】①容纳;②宽容,容忍;③许可,允许;④容貌,仪容①而犹未已________ ②奕于是改容曰________(3)阅读两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补全下列对话。

小文:读了上面这两则短文,我发现两篇文章都抓住了人物的语言描写,甲文当谢太傅问“纷纷扬扬的雪像什么”时,兄女的回答是:“________。

”乙文童年时候的谢太傅看到兄长惩罚老翁时,劝兄长说“________。

”小涵:你说的没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往往最能展现人物的形象。

两篇短文里都有孩童的形象,我在甲文中感受到了童年时的谢道韫是________的一个人,乙文中我感受到童年的谢安是________的一个人。

(4)你赞同这两篇选文中成人对待儿童的态度吗?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回答下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孙叔敖痰,将死,戒其子日:“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

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

楚、越之问有囊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褫③。

可长有者。

其唯此也。

“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予,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孙权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注】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

②荆:楚国的剐称。

③截(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1)下列各句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淫慢不能励精鼓励B.险躁则不能治性陶冶性情C.孙叔敖疾生病D.王数封我矣多次(2)下列各组句中的“而”的意义或用法与“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A.博学而笃志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C.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家无井而出溉汲(3)下列对两文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是一封语言质朴的家书,表明作者望子成龙,愿其达官显贵;乙文让我们明白了:做人不可贪心不足。

B.甲文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论述,强调“静”,把失败归结为“躁”,“静”与“躁”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C.乙文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儿子“无受利地”,其子遵从父亲之意,请求王封给“名甚恶”的不利之地“寝之丘”,最终得以长久地拥有这片封地。

D.乙文“孙叔敖之知”表现在两个方面:楚王多次封赏他,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利地,而“请寝之丘”。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②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答案】(1)A(2)C(3)A(4)①年纪随同时光而急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两狼之并驱如故亦毙之B.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其一犬坐于前C. 狼不敢前吾日三省吾身D. 以刀劈狼首静以修身(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结尾一段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结尾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它又告诉“人”什么呢?【答案】(1)B(2)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3)议论。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幻想妥协,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解析】【分析】(1)A.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代词;B.隧: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意为“从隧道”/犬: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意为“像狗一样”;C.前: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意为“上前”/日:副词,每天;D.以:用/以:表示目的,相当于“来”。

故选B。

(2)此句中重点的词有: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多少”的意思;止,通“只”,意为“仅,只”。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即再狡猾的狼也会败给智慧的人,因此是议论的表达方式。

谈启示,首先要理解文章内容,然后联系实际来谈启示。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及答案一、《〈论语〉十二章》(一).理解填空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2、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4、在中学生夏令营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新课标第一网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2.对文中四个带“”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人”指三个人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C.“择”是选择之意. 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四.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①中:________ ②不:________③引:________ ④顾:________2.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_______”又“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5. 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诲女知之乎B.学而不思则罔C.路转溪头忽见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6.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敬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谦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则故事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五、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此书为西汉淮南王__________________编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出自于此.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⑴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⑵马无故亡而入胡()⑶其马将胡骏马而归()⑷此独以跛之故()3.翻译下面的句子:⑴此何遽不为福乎?⑵近塞之人,死者十九.4.本文是一则______(文体),其蕴含的道理是是:__________________六、古诗词阅读(一)、选择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C.枯藤/老树/昏鸦D.明月别/枝惊鹊(二)、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回答: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把下列相关的内容连在一起.篇名作者出处体裁《观沧海》白居易《全元散曲》元曲《如梦令》马致远《乐府诗集》古体诗《天净沙秋思》王湾《漱玉词》五律《钱塘湖春行》曹操《白氏长庆集》词《次北固山下》李清照《全唐诗》七律(四)、选出下面内容中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先写远景,后写近景,景中有情,描写了西湖早春的动人景色,又将作者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酣畅淋漓.B.《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虽通篇写景,但怀乡之情却贯穿始终.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六种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丽的秋景衬托着“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秋意的萧瑟和作者悲怆凄楚的心情.(五)、阅读.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________体________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________写景诗.2.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最后两句与诗的正文内容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诗以________字统领全篇,先写________景,然后写________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5.这是________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________诗,内容上属________之作.6.如果把依次每五字看做一句,诗中哪两句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10.诗题中的“人日”指的是哪月哪日?从诗文中找答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选出对“思发在花前”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是说自己在花丛前面萌生了回乡的想法.B.是说自己在花开以前就萌发了回乡的想法.C.是说自己思乡之情随春天到来而萌生了.D.是说自己回乡的心愿在春天里变得强烈起来了.12.从诗的内容看,作者人在何方?所思之处又在何方?简要说明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语文诗词名句背诵——检测练习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谈学习态度的:谈学习方法的:4.《论语》的“论”读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书.5.创建会议在舒城召开,舒城百姓喜迎各地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6.张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觉得其他同学的许多想法对自己很有启发,这使她对孔子所说的“”这句话体会更深了.7.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要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但发达国家有长处,也有短处,那么我们所持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用《〈论语〉十则》中的语句填写)8.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李老师引述《论语》十则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9.《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____________.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是是.10.《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1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次北固山下》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 ”.12.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15.《钱塘湖春行》中直接描写动物的两句诗是:.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1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了“莺歌燕舞”的初春景色的诗句是, .1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 .18.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的诗句是:19.《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20.《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21.《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含比喻)是:.22.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 ”作为内容就很合适.23..孟浩然《过故人庄》一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2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 的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25.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 .”(填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句)27.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有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28.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29.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 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30.友情,历来为人所珍重.”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则想象了与友人剪烛夜谈的情景“, .”31.《泊秦淮》一诗中,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的诗句是:.32.朱熹在《观书有感》表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33.晏殊《浣溪沙》中的“, .”的对偶句,被誉为“千古奇偶”. 附:资料积累:1、《论语》: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③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⑦创建会议在我县召开,舒城百姓喜迎各地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孟浩然的《过故人庄》:①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5杜牧的《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6、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7、曹操的《龟虽寿》:最能体现诗人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含比喻)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本文的成语:老骥伏枥.8、朱熹的《观书有感》: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本文的成语:源头活水.9、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0、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1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征的9个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施图,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12、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在《浣溪沙》中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1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1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新部编版【人教】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含答案)

新部编版【人教】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含答案)

部编版【人教】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含答案)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待君久不至,已去.意与日去.(《诫子书》)B.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C.元方入门不顾.顾.野有麦场(《狼》)D.友人惭,下车引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2.对于元方来说,“友人”缺少哪两种品格?他缺少的品格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二、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题目。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来①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①未:古代的一种农具。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宋国人为什么嘲笑这位耕田者?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白雪纷纷何.所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B.撒盐空中.差可拟终日在天中.行止(《杞人忧天》)C.未若.柳絮因风起若.屈伸呼吸(《杞人忧天》)D.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往晓之(《杞人忧天》)2.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王华还金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足,以①大醉,去,遗所提囊。

取视之,数十金也。

公⑦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

语文初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题含答案

语文初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题含答案

语文初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对比阅读(古文阅读)(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家中来营①者,多称尔②举止大方,余为少慰。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③,此君子也。

余服官④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⑤。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注释)①营:军营。

②尔:你。

③处约:处在困顿之中。

④服官:为官。

⑤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不要丢掉从我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一贯相传的家风。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②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②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3)阅读(甲)文,谈一谈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及感悟对后辈的谆谆告诫。

(乙)文中曾国藩认为年轻人要有所作为,应该做到哪些方面?2.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1)下面句中,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君与家君期日中/吾日三省吾身B.公大笑乐/好之者不如乐知者C.元方时年七岁/学而时习之D.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翻译句子。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咏雪》中“儿女”的含义与今天不同,这里的“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人。

B.谢太傅“欣然、大笑乐” ,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的轻松和谐。

C.陈太丘指责友人“日中不至”,可见他是办事讲诚信、正直不阿的人。

D.友人由“怒”到“惭”,是因为他认识到自己的无信与无礼。

【答案】(1)D(2)①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和侄儿侄女讲解谈论文章的义理。

②真不是人啊!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3)C【解析】【分析】(1)A项,太阳/每天;B项,通“悦”,高兴的样子/喜欢,爱好;C 项,当时/按时;D项,信用/信用。

故选D。

(2)①儿女:子侄辈。

句意: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和侄儿侄女讲解谈论文章的义理。

②非:不是;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而,是连接动词“委”和“去”,表承接的连词;委,丢下,舍弃。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资料(含答案)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资料(含答案)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资料《〈世语新说〉两则》基础知识训练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___________________行:___________________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___________________乃:___________________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____去:___________________D、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惭:_________引:_________顾:_________2、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等要素。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设想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⑴与友期约________⑵去后乃至________⑶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⑷俄而雪骤________7、《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世说新语》两则·检测题一、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3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期末复习
咏雪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傅.(fù)柳絮.(xù)差.可拟.(chā)(nǐ)
无奕.(yì)雪骤.(zhòu)道韫.(yùn)
2.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刘义庆编著的《世说新语》一文。

3.解释字词:
⑴内集(家庭聚会)⑵儿女(子侄辈)⑶俄而(不久,一会儿)⑷欣然(高兴地)
⑸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⑹未若(不如,比不上)⑺因风起(凭借)⑻即(是)
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们谈论诗文。

②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③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欢快、轻松、融洽的家庭气氛。

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C)
A.撒盐 / 空中差 / 可拟B白雪 / 纷纷何 / 所似C未若 / 柳絮 / 因风起 D左将军 / 王凝 / 之妻也
7.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8.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
答:补充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道韫的才气。

9.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答:(1)“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2)“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而且两者都是轻飘飘的,呈团状,这一点极相似。

10.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喻体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
词:鹅毛、鸭绒、扬花、梨花、花絮、飞花
句: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⑵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陈太丘与友期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②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③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④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给加点的字注音:与人期行(qī)尊君在不(fǒu)
12.解释加横线的字词。

⑴与友期行(约定)⑵太丘舍去(离开)⑶去后乃至(才)(4)待君久不至(您,对对方的尊称)⑸尊君在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⑹相委而去(丢下,舍弃)⑺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⑻下车引之(拉)⑼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1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①、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②、(家父)等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离开了。

③、(你)到正午还不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④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14.“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不守信用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言辞粗鲁、只会怪罪别人儿不会反省自己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元方入门不顾”。

1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不失礼:对这种无信无礼之人,不值得与他交谈,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也符合一个七岁小孩的心理。

(失礼:既然友人已经感到惭愧难当了,对父亲的朋友应当以礼相待。


16.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为人处事要讲信用,懂礼貌
17.你知道哪些有关诚信的的词语或名言?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请各举出两例)
词语: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名言:言必行,行必果金诚所至,金石为开
故事: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王冕四岁画画曹植七岁做诗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1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嘉肴.(yáo)自强.(qiǎng)兑.命(duì)学.学半(xiào)
19..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虽.有嘉肴即使②弗.食不③不知其旨.也甘美④不知其善.也好处,益处⑤能自强
..也自我勉励⑥虽有至.
道达到极点⑦教学相长.增长,促进⑧是故
..所以⑨教然后知困.不通,理解不了
20.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理解不透。

②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自己的知识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理解不通,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③故曰:教学相长。

所以说,教导和学习能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④《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21.本文节选自《学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共49篇《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教学相长。

2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本文主要论述了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道理。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用原文填空)
23.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用嘉肴比喻至道,运用了类比论证,是为了衬托至道的好处,也起到了引出论点的作用。

24.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5.“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