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梅花》说课设计
《梅花》教案设计
《梅花》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梅花》;(2)理解《梅花》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3)学习梅花的形象,了解梅花的精神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梅花》的意境;(2)通过绘画、写作等手法,表达自己对梅花的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梅花》;(2)理解《梅花》的意境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梅花的精神寓意;(2)如何将梅花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意境;3. 实践法:通过绘画、写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梅花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梅花》的内容,了解梅花的精神寓意;2. 学生准备:预习《梅花》,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3. 教学资源:图片、音乐、绘画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梅花的形象;(2)播放梅花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 朗读诗歌:(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2)学生分组朗读,互相交流感悟。
3. 解析诗歌:(1)教师讲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意境;(2)学生讨论:梅花的精神寓意是什么?4. 实践环节:(1)绘画: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梅花,体会梅花的精神;5. 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梅花的精神寓意;(2)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和写作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七、作业布置:1. 背诵《梅花》;2. 观察身边的植物,选取一种进行绘画或写作,体会其精神寓意。
八、评价建议: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背诵《梅花》的情况,以及绘画和写作的质量,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小学语文《梅花》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梅花》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梅花》。
理解《梅花》的内容,把握梅花的精神内涵。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会通过诗句理解梅花的形象,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学会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梅花的傲骨凌霜,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珍惜美好生活,感恩大自然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课文《梅花》是一首描绘梅花傲骨凌霜、清雅脱俗的诗。
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梅花》。
难点:理解《梅花》的内容,把握梅花的精神内涵。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朗读、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诗句理解梅花的形象,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梅花的图片和相关的文学材料。
利用音频设备播放《梅花》的朗读录音,帮助学生正确发音和节奏感。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梅花的形象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梅花与其它花卉的不同之处。
4.2 讲解课文逐句讲解《梅花》的诗句,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理解梅花的形象。
4.3 朗读与背诵分组朗读《梅花》,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指导学生正确地背诵《梅花》,注意发音和节奏感。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梅花》的内容和梅花的精神内涵。
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梅花的短文。
5.2 评价通过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梅花》的掌握程度。
通过学生的短文写作,评价学生对梅花精神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文学作品欣赏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与梅花相关的古代诗词,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古人咏梅的情感。
《梅花》教学设计3篇
《梅花》教学设计3篇《梅花》教学设计3篇引导语: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梅花》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梅花》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赏梅品梅读梅颂梅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教学过程:一、谈话、赏梅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称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2、引导学生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三、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1、把你画出的词句读一读2、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1、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听听3、重点指导感情朗读①指名朗读,分句朗读②师范读③你认为应怎样读?应读出哪些词语?④指名再读读,评议⑤齐读4、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梅花魂。
①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
观看英雄人物图②你还能举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吗?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5、自由朗读这段话,谈谈自已的感受五、自由朗读全文1、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2、把文中体会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梅花》教案
《梅花》教案《梅花》教案(精选24篇)《梅花》教案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新词:训斥、玷污、郑重、眷恋、颇负盛名。
2.重点段:第2自然段、第13自然段。
(二)能力教学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学习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是本文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通过分析重点段第2和13自然段,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来解决。
(二)“前后照应、首尾连贯”是本文重点训练项目,主要通过勾画前后照应的句子,反复朗读来解决。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一)勾画重点句段,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新词,完成课后练习题。
(三)讨论分段,归纳段意、中心思想。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完成课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解决生字、新词,通读课文。
2.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3.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本文通过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地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三)目标完成过程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出示幻灯片(梅花图),教师指导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见过梅花吗?你能简要说说梅花的品格吗?(梅花,主要有红、白两种颜色,花分五瓣,香味很浓。
特别是它在万花凋零的初春时节开放,深受人们的喜爱。
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它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今天我们学习“梅花魂”这篇自读课文。
板书课题,说说“魂”是什么意思?(“魂”是指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
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2.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梅花》教学设计(精选20篇)
《梅花》教学设计《梅花》教学设计(精选20篇)《梅花》教学设计篇1活动设计背景:一天班上小朋友在问这季节有什么花啦?一个幼儿说有腊梅花而且很香很香,听到他们的话后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1、认识目标:认识梅花,让幼儿知道除了用手画腊梅,还可以用嘴吹完成画。
2、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画画的兴趣。
3、技能目标:能用嘴把墨水吹散并添上颜色。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练习幼儿肺活量,了解梅花的一些知识。
教学难点:能吹出很好的腊梅树枝并添上梅花。
活动准备白纸、墨水、颜料、眼镜、水、毛巾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
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一、开始环节:向幼儿提问这个季节有哪些花?然后拿一株梅花二、基本环节:老师示范吹画并上色;(1)出示示范画,告诉幼儿今天做一个游戏;(2)介绍图画纸、墨水、颜料、眼镜、毛巾、水;(3)老师示范完一份吹好并上完色的梅花;(4)让幼儿戴好眼镜开始吹画,并添上喜欢的颜色(如红色、黄色)老师在旁边指导;(5)让幼儿洗手擦手。
三、最后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四、结束环节:今天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玩得游戏,小朋友真棒,自己吹的梅花很好看。
五、延伸活动: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做几幅梅花。
教学反思通过上这节美术课,让幼儿了解梅花这种植物(红梅、腊梅)幼儿参与游戏兴趣很浓,许多孩子完成了两种颜色的梅花,自己贴在教室的展示墙上,有些要求带回家给家长。
在以后的美术活动中,我将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指导幼儿大胆表现,积极参与,让孩子们喜欢并爱上画画。
《梅花》教学设计篇2一、教学要求:1.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2.体会作者借对梅花凌寒独放品格的赞美来表白自己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
3.背诵并默写古诗。
二、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要求1;教学难点:要求2。
《梅花》教学设计精品
《梅花》教学设计精品教学设计:学习《梅花》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学习诗歌《梅花》的基本知识和背景。
2.培养学生对梅花的欣赏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诗歌的基本知识和背景。
2.培养学生对梅花的欣赏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梅花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将一些梅花图片展示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并简单介绍梅花的特点和美丽之处,激发学生对梅花的兴趣。
2.导读(通过引发学生对梅花的思考和想象)引导学生想象一下他们看到梅花会有什么感觉,在自由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梅花进行形容,列出学生的想法。
3.学习诗歌(课堂集体朗读《梅花》)示范朗读《梅花》诗歌,然后让学生集体跟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
5.组织课堂活动(诗歌欣赏和文学鉴赏)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诗歌,并进行欣赏和鉴赏,然后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点评和引导。
6.展示和评价作品(课堂展示和评价)将学生的诗歌创作进行展示,并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7.小结与拓展通过教师对课程的小结,总结学生在本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并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他优秀的诗歌作品和文学鉴赏。
四、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资源准备:1.梅花图片2.投影仪或黑板3.学生作品展示板六、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梅花研究,了解梅花的品种和栽培方法。
2.学生可以进行更多的诗歌创作,分享个人的想法和感受。
《梅花》全国小学语文说课一等奖
《梅花》全国小学语文说课一等奖梅花全国小学语文说课一等奖
简介
这篇文档介绍了一次关于梅花的全国小学语文说课比赛的获奖情况。
比赛背景
全国小学语文说课比赛是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优秀教学案例的交流和分享而举办的比赛。
本次比赛以梅花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对梅花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获奖内容
本次比赛中,参赛教师以《梅花》为核心教学内容,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梅花的产地、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基本知识,并通过梅花文学作品、梅花绘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授课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研究中来。
教学成果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对梅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培养了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总结
本次全国小学语文说课比赛中,参赛教师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梅花认知和欣赏能力。
这一教学案例获得了一等奖,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研究成果。
以上是对《梅花》全国小学语文说课一等奖的简要介绍,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梅花》教学设计3篇
《梅花》教学设计3篇《梅花》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的: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教学过程:一、谈话、赏梅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称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2、引导学生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三、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1、把你画出的词句读一读2、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1、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听听3、重点指导感情朗读①指名朗读,分句朗读②师范读③你认为应怎样读?应读出哪些词语?④指名再读读,评议⑤齐读4、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梅花魂。
①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
观看英雄人物图②你还能举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吗?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5、自由朗读这段话,谈谈自已的感受五、自由朗读全文1、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2、把文中体会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六、总结全文学习了本文,我们了解了梅花,了解了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我们应该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骨气,不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顶天立地,应该像外祖父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
《梅花》教学设计15篇
《梅花》教学设计《梅花》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梅花》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梅花》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教具准备】投影片、挂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挂图:这是一幅()?学生答。
板书:梅花2、喜欢梅花吗?你能说出描写梅花的诗句吗?3、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梅花的特点有()。
指名答。
4、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梅花情有独钟,多少文人、画家赞颂梅花。
今天,老师配合大家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
板书:魂5、齐读课题《梅花魂》。
二、探究本课学习思路1、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以同学们自学为主:投影出示:本课教学目标:1、自学为主,读懂课文,解决课后思考题。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用——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用~~~~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交流:哪些句子令你感动?为什么?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4、分小组讨论不理解的问题。
三、讨论讲解重点问题1、小组汇报: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未解决?2、小组互助合作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并重点讲解以下问题:⑴ 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投影出示)⑵ 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联系?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① 自由读开头、结尾。
② 指名说。
③ 齐读。
⑶ 课题中《梅花魂》的魂,在文中究竟指什么样的魂?① 投影出示13节。
② 自由读。
③ 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④ 祖父保存梅花图,是为了()?祖父爱梅花,就是()。
《梅花》教学设计
《梅花》教学设计梅花教学设计引言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本教学设计围绕梅花展开,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梅花的特点、文化意义,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梅花的外貌特点和生长环境。
2. 了解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3.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学活动活动一:观察梅花1. 学生前往校园内的梅花树下,观察梅花的外貌特点。
2. 学生用手触摸梅花花瓣,感受其质地和温度。
3. 学生用画笔或手机拍摄梅花的照片。
活动二:了解梅花的象征意义1. 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观看相关视频等方式,了解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对梅花象征意义的理解。
活动三:绘画梅花1. 学生在课堂上研究梅花的示范绘画,了解梅花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技巧。
2. 学生按照示范进行绘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活动四:设计梅花书签1. 学生利用纸张、彩笔等材料,设计制作梅花书签。
2. 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梅花书签,并互相交换。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观察梅花时的表现和记录,评估学生对梅花外貌特点的理解和观察能力。
2. 根据学生对梅花象征意义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梅花文化内涵的理解和领悟程度。
3. 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和梅花书签设计,观察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参观梅花展览,增加学生对梅花的深入了解。
2. 邀请专家或艺术家来学校进行梅花绘画或剪纸的示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进行梅花相关的创作,如写诗、写文章,展示学生的文学才华。
《梅花》教案设计
《梅花》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梅花的生长特点、品种以及文化内涵。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梅花的审美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梅花的基本知识介绍梅花的生长特点、品种、分布地区等。
2.2 梅花的欣赏方法讲解梅花的观赏角度、花期、色彩等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梅花的美。
2.3 梅花的文化内涵讲解梅花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坚韧、高洁、忠诚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梅花的基本知识、欣赏方法和文化内涵。
3.2 教学难点理解梅花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学会欣赏梅花的美。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实践、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4.2 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实物等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以梅花图片或诗词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5.2 讲解梅花的基本知识介绍梅花的生长特点、品种、分布地区等。
5.3 讲解梅花的欣赏方法讲解梅花的观赏角度、花期、色彩等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梅花的美。
5.4 讲解梅花的文化内涵讲解梅花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坚韧、高洁、忠诚等。
5.5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观察梅花或进行梅花绘画、摄影等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实践等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对梅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6.2 终结性评价以小组讨论、作文、绘画等形式,评估学生对梅花文化内涵的领悟和创造性表现。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梅花艺术欣赏介绍梅花绘画、诗歌、歌曲等艺术形式,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7.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梅花盛开的园林或基地,亲身体验梅花的美丽和坚韧。
第八章:教学资源8.1 网络资源收集与梅花相关的图片、视频、文章等网络资源,便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梅花教学设计
梅花教学设计《梅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品味、想象等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梅花的坚韧和高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感受梅花的坚韧和高洁。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品味、想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意境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朗读法:通过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品味法: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想象法:让学生通过想象诗歌中的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梅花的视频,让学生观察梅花的形态和颜色,感受梅花的美丽和坚韧。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梅花有什么特点吗?你们喜欢梅花吗?为什么?讲授新课 (1)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梅花》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诗歌风格简洁明快,富有哲理。
(2)讲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① 诗歌的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绘了梅花在墙角独自开放的情景,表现了梅花的坚韧和孤独。
② 诗歌的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通过描写梅花的香气,表现了梅花的高洁和与众不同。
(3)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4)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① 墙角数枝梅:“墙角”说明梅花生长的环境比较偏僻,“数枝梅”说明梅花的数量比较少,但是梅花却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独自开放,表现了梅花的坚韧和孤独。
② 凌寒独自开:“凌寒”说明梅花生长的环境非常寒冷,“独自开”说明梅花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独自开放,表现了梅花的坚韧和孤独。
③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诗人是通过梅花的香气来判断梅花不是雪的,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了解和喜爱。
《梅花》教学设计15篇
《梅花》教学设计15篇点字词进行指导:“分外”的“分”读fèn,“抹净”的“抹”读mā,“低头折节”的“折”读zhé。
“幽”的笔顺是竖、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竖折、竖。
“甚”的最后一笔是竖折。
“衰”字写的时候要与“哀”加以区别。
2、学生出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完课文,哪位同学来说说__主要讲了哪些事情?明确:一共写了五件小事,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临走送我墨梅图;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1、学生举手朗读1—2段,并说一说,这一部分讲了什么事情?外祖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明确:外祖父教“我”读诗,目的是使“我”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因为,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同时,借读这些诗词,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2、继续朗读第3段,并回答:这一段最后说“我又害怕又奇怪”作者奇怪什么呢?明确:我奇怪的是,一向慈祥,也不甚在意我摆弄古玩的外祖父,为什么会这么在意那副墨梅图。
3、第3段对外祖父有哪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呢?明确:对外祖父动作的细节描写──“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外祖父动作中可以看出,梅花,在他眼里,不仅仅是梅花,而且是祖国的象征,值得他用全身心去爱。
4、全班分成学习小组,研读剩下的部分,学生讨论分享自己感动的词句并分享。
明确:①“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
”临别送给亲人的礼物,外祖父选择了墨梅图,更可见梅花在他心中的分量,梅花上面有他无法割舍的情愫。
②“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这段话说了三层意思,开始他赞美的是梅花的精神,接着他赞美了中华民族出现的有梅花精神的人,最后他想说的是,一个中国人,要有梅花的秉性。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梅花》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梅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梅花》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五线谱歌曲。
这首歌曲以梅花的傲骨和坚韧为主题,歌词描绘了梅花在寒冬中依然开放的美丽景象,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抒情,富有诗意。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梅花的坚韧精神和美丽形象,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掌握了基本的音符、节奏和音准知识,能够识谱和简单的演奏。
然而,对于五线谱的阅读和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此外,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各有差异,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梅花》这首歌曲,并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培养学生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梅花的坚韧精神和美丽形象,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识谱和阅读能力,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的节奏和音符的识别。
2.歌曲中的一些特殊技巧,如呼吸、音量的控制等。
3.对梅花的精神和形象的深入理解和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识谱能力。
2.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音乐播放、图片展示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梅花的美丽和坚韧精神,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教授: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讲解五线谱的识谱方法,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注重呼吸和音量的控制。
3.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4.展示:学生分组展示演唱成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5.总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梅花的精神和形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的曲名《梅花》、五线谱的识谱方法、歌曲中的重点节奏和音符、梅花的精神和形象等内容,通过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堂内容。
《梅花》教学设计3篇
《梅花》教学设计1一、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新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教学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从而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
对于《梅花魂》这种感情真挚、深沉的课文,如何带领学生深入体会情感是教学的重点。
文中外祖父是一个身在异乡几十年的老华侨,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是小学生最难以理解的情感,因为这种深沉情感远离学生的生活,孩子们无法亲身体验。
特别是老人情到深处的无声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情感,这种情感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遥遥不可及。
(二)教材分析:编排意图: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并进行语言积累。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认识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及个性化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蕴涵的情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
(四)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难点是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a、导入:1.(师在黑板左上角画一枝梅花)同学们请看老师画的是什么?(板书:梅花)你了解梅花吗?(引导学生交流咏梅的古诗、古词、名句等)2.老师小结:梅花不仅为历代的文人志士所喜爱,也被一位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老人所钟爱。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老人,一起走进——梅花魂。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板书:魂,并指导书写)“魂”是什么意思?(生自由作答)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对“魂”会有更深的理解。
b、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初读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课文讲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尝试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
2.展示初读:谁想读一下你喜欢的段落?(相机解决如下问题:星岛——新加坡,唐山——海外人对中国的别称,多音字在文中的正确读法。
)3.课文讲了外祖父哪几件事?引导学生概括出:读诗落泪;爱惜墨梅;不能回国;赠墨梅图;送梅花巾。
第三册《梅花》说课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册《梅花》说课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小学语文第三册古诗——《梅花》说课设计吉祥小学谭玉梅人类迈入了新的世纪。
新的世纪是一个对人确立威严,尊重生命、尊重个性、个性自由、个体自律的世纪。
新的世纪对教育教学提出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合作精神”等要求,提出了人的“独立性、自主性、进展性”的要求。
语文教育要适应时代的进展,要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语文课程应依照学生身心进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情感体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乐趣。
[教学理念]本课教学试图表达以下几种教学理念:一、主体观。
把语文课当作学生学习、进展语言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制造性的发挥。
二、本体观。
坚持以人的进展为本,强调爱好、需要、适应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三、整体观。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全面进展,强调学生听、说、读、写、思、悟、议、画等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7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专门美。
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3、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个性得到进展,提高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表达能力。
教学环节:《梅花》是一首十分优美的状物的古诗,为宋朝闻名诗人王安石所作。
诗人以梅花不畏严寒、洁白如雪自喻,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尚品行的喜爱和颂扬。
一、赏画激趣,唤起乐趣教学一开始就由老师画出梅花的简笔画,又请大伙儿一起来观赏梅花图片。
课件相伴着轻柔的音乐展现各种梅花图,全班学生都深深地被吸引住了,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爱好。
二、读中自悟,体验情感语文课程标准在讲“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那个差不多理念时,讲了如此一句话:语文是实践性专门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要紧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实践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
在本课教学中,读得到了充分的落实。
《梅花》说课稿
《梅花》说课稿《梅花》说课稿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梅花》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梅花》说课稿1一、说教材:新《纲要》指出幼儿教育目标:“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中美的欣赏力。
”因此我们从孩子实际出发,听到孩子们谈论星期天去红梅公园看梅花,突然意识到现在正值梅花开放季节,由于梅花在我们生活中很少有见过,孩子们更缺乏了解,于是我根据课程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初步认识梅花,并能学习运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来表现梅花的特点,在创作的过程中既能体验其中的乐趣,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对美的欣赏能力。
二、说活动目标:我根据教材内容,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1、学会从观察中获得梅花的基本特征。
2、学习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美,体验吹画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预设为:学习吹画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手指点画、彩笔添画等辅助手段表现腊梅花的基本特征。
三、活动准备: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作了如下准备:黑颜料、红印泥、白纸、餐巾纸、范例、梅花的课件四、说教法学法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主要采用:观察法:通过播放梅花课件,直接让幼儿进行观察和学习。
发挥传统教育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幼儿对梅花有直观形象的认识。
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画让幼儿感受吹点画的有趣,达到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的目的。
另外将提问法、语言激励法、讨论法、贯穿在活动中的每个环节中,以辅助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为了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育活动,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教师出示梅花,引导幼儿观察梅花的基本特征。
教师:春天来了,梅花露出了美丽的笑脸。
你们看梅花漂亮吗?说一说你看到了那几种颜色的梅花?说一说梅花的基本特征?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一个新的本领,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来画梅花。
三年级《梅花》说课稿
三年级《梅花》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时我们要教的是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梅花》。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梅花这种美丽的花朵及其寓意。
通过研究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并培养对梅花的赏识和喜爱的情感。
二、说教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我们将采用以下教法:1. 听音乐:在课堂开始前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中,营造出轻松愉快的研究氛围。
2. 观看图片:展示梅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感受梅花的美丽,并带动学生的情感。
3. 听课文录音:播放课文的录音,让学生跟读,并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4. 分组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朗读课文,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5.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围绕梅花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和感受。
通过以上教法的运用,我们可以激发学生对梅花的兴趣,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梅花这一文化符号。
三、说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并能正确解读课文中梅花的寓意。
2. 能力目标:能够流畅朗读课文,并准确表达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和感受。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梅花的赏识和喜爱的情感,体会美的力量。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对梅花的观察和感受能力的培养。
2. 学生对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3. 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学生对梅花寓意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情感渗透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创设情境:播放音乐,展示梅花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听录音跟读: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培养他们的语感和朗读流利度。
3. 组织分组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朗读课文,相互帮助和鼓励。
《梅花》初中教案设计[全文5篇]
《梅花》初中教案设计[全文5篇]第一篇:《梅花》初中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拿出几枝盛开的腊梅,让学生进行观察,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观赏后的感受。
2、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朝大诗人王安石写的赞美梅花的诗——《梅花》。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1、回忆学习的步骤,进行自学。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2、学生进行自学。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梅墙数寒独遥暗(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墙:第五笔是“竖”遥:熟字“摇”去掉提手旁,换上走之底,就是“遥远”的“遥”。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字意数:几凌:冒着,顶着。
寒:严寒,(交待出这是冬季)。
遥:远。
为:因为。
(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墙角数枝梅:墙角边有几枝梅花。
凌寒独自开: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遥知不是雪:远远看过去知道那并不是雪,而是盛开的梅花。
为有暗香来:因为有淡淡的清香随风飘过来。
(7)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
(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8)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三册《梅花》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三册《梅花》教案小学语文第三册古诗《梅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7个生字。
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独特美。
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3、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提升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能准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独特美。
教学预备:1、每小组学生备齐画一幅梅花图的颜料和绘画工具。
2、教师预备相关梅花的资料、图片。
3、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知梅(欣赏图片激趣导入)1、画一枝梅花的粉笔画问:这是什么花?(生齐说:梅花!)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梅花好吗?欣赏各式各样的梅花。
播放课件:梅花观赏图(配乐)问:看完这些漂亮的图片,现在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生自由汇报。
揭题:梅花这么美,引得许多诗人为她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宋朝诗人王安石作的古诗《梅花》。
板书《梅花》,齐读课题。
老师范读诗文。
梅花多美呀!你们也想这么美美地读读课文吗?请大家试试。
二、初读诗句自学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完后圈出本课生字词读一读。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读音,讨论交流一下要注意的字音。
2、检查自读情况:老师想考考大家生字认读的情况,谁想试试。
(1)先看读课件中的字词,由学生当“小老师”带读。
读后评议(2)出示生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
强调“数”是多音字,在本课读去声。
3、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自由读)4、指名读,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音。
师生评议。
(读议读)5、全班齐读。
三、感悟诗意体会情感1、平常我们看到的花一般是在什么季节开?梅花呢?(示课件图和诗)2、描述:你们看,冬天,天气寒冷,许多花都凋谢了,只有梅花不怕冷,迎着寒风独自开放。
请你们在小组里再读一读古诗,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喜爱的诗句,说说为什么喜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册《梅花》说课设计
人类迈入了新的世纪。
新的世纪是一个对人确立尊严,尊重生命、尊重个性、个性自由、个体自律的世纪。
新的世纪对教育教学提出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合作精神”等要求,提出了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发展性”的要求。
语文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语文课程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情感体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试图体现以下几种教学理念:
一、主体观。
把语文课当作学生学习、发展语言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
二、本体观。
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兴趣、需要、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三、整体观。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全面发展,强调学生听、说、读、写、思、悟、议、画等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7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独特美。
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3、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提高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表达能力。
教学环节:
《梅花》是一首十分优美的状物的古诗,为宋朝著名诗人王安石所作。
诗人以梅花不畏严寒、洁白如雪自喻,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尚品格的喜爱和赞美。
一、赏画激趣,唤起情趣
教学一开始就由老师画出梅花的简笔画,又请大家一起来欣赏梅花图片。
课件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展示各种梅花图,全班学生都深深地被吸引住了,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读中自悟,体验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讲“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个基本理念时,讲了这样一句话: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实践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
在本课教学中,读得到了充分的落实。
在初读中,不同形式的读多达五次,使全体学生真正读通课文,为下一步读懂课文打下了基础。
在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后,让学生再次好好读课文,并让他们自己认为该怎么读就怎么读。
学生没有了束缚,朗读伴随着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个性化朗读得到了充分展现,每个学生读的表情、音调、情感都各有千秋。
如最后一行“为有暗香来”,我让他们在读这行时先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宛如在闻梅花的幽幽芳香,然后再来读诗句。
结合着想象,体验着诗意,再配上悠扬动听的音乐,学生
深情并茂的朗读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感受到了梅花的美丽,体会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
三、诵中升华,拓展体验
在指导背诵环节,我和学生一起合作背诵,示范背诵,带动全班同学背诵的积极性。
老师的参与更接近了学生,体现了教师不仅是学习的指导者,也是学习的参与者的教育新理念。
四、画中延伸,体验成功
低年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自己喜爱的东西总想把它画下来。
在实践环节,我让学生动手画画梅花,学生们看着自己的作品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那种自豪感和成功感的独特体验是不言而喻的。
五、课外知识的延伸
让学生回家和父母一起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搜集有关描写花的诗歌,准备开诗歌朗诵会,做到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的语言积累。
教学特点:
1、我针对二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加强朗读和发展思维,读中悟情。
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的培养,让学生多自读自悟,多与同学交流读书的方法,(多次进行小组学习交流、同桌交流等)多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生活积累来读懂课文,体验读书的快乐。
2、注重创设情境,引发情感体验。
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感丰富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引发情感冲动。
如这篇课文,写了
寒梅傲雪的美景,我采用了乐曲与幻灯,师解说相结合的方法把学生带入了梅花傲雪的场景中,配乐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使学生切身体验梅花的美,引发了学生想学的欲望。
3、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始终洋溢着师生双边活动的热烈气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学得主动,读书读得深入。
师生的思想交流、感情交流充满教学全过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合作得十分融洽。
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