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
《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及点评初中语文教案
《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及点评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伟大的悲剧》的主题,掌握文章的基本情节,了解南极探险的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伟大的悲剧》,学生能够感受到探险家们对科学的热爱和牺牲精神,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伟大的悲剧》的主题分析,南极探险的历史背景。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探险家们的牺牲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南极探险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伟大的悲剧》,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深入剖析课文主题和探险家们的牺牲精神。
5.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精神力量,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课后作业:2. 学生选择一位南极探险家,了解其生平事迹,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与点评:2. 学生对课堂学习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南极探险的相关图片和视频,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2.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课文中的奥秘。
3. 小组合作: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4.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情节出发,换位思考探险家们的心理感受,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年级下册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一、教材分析本篇教材选自当代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作品,通过讲述人物悲剧遭遇,揭示了社会现实的黑暗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理解《伟大的悲剧》中人物的遭遇和悲剧结局。
3.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现实主义思想,感悟人物的悲惨命运。
4.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伟大的悲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悲剧遭遇。
2.把握鲁迅先生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3.通过文本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实主义文学的意义及作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整体阅读:让学生阅读本文,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及遭遇,带着问题阅读,抓住关键信息。
3.细读分析:分段深入,边读边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复杂句子和抽象意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5.拓展延伸:通过课外阅读和影视作品,加深学生对社会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解和把握,启发学生更多思考。
6.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思想内涵,巩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对文学的探索热情。
五、教学反思本课旨在通过学习《伟大的悲剧》,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关键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创新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深层次意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年级语文下册《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精选10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 篇1 《伟大的悲剧》是新课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的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为所热爱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
从内容上讲,本文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只好无奈但又十分坚毅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的故事。
教学结束本课时后,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课堂教学情况 1、教师的授课情况 导入方面: 在本课时里,我首先在《我心永恒》的背景音乐下,用三幅科学探索悲剧图片以及南极风光,简洁郑重的用语言解说,以此导入课堂学习,创设凝重、沉思的气氛,建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
这一点我认为作得比较成功,学生也在这种激发之下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潜能。
导学方面: 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有许多同学不理解,悲剧的故事为什么蕴含着伟大,是不是矛盾了?当时作为教师的我没有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说出他们想知道的,或者说让他们提出疑问在我的引导下逐步去解决。
解决问题时,我让学生抓住文章的文眼——悲剧和伟大,要求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心灵,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朗读、评议,在读与说中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我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从不同方面深入探究,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理解,通过自主学习,同学们认为课文悲剧的故事中蕴含着伟大不矛盾。
因为斯科特他们探险虽然牺牲了,虽然他们有死亡之悲、失败之悲、作证之悲、世人之悲,但这悲剧后面体现着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始终扮演着英雄的角色,在这悲中正展示他们“伟大”的魅力所在,所以这是一场“伟大的悲剧”,让学生知道这种精神将成为“永恒”,激励着后人前赴后继。
我认为这样指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了知识和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达标方面: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课时,我在这方面也较为注重,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课文主人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加以评价——他们认为是恶劣的环境让我们的英雄牺牲了,同时也关注了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生存是十分困难的一个事实,肯定了主人公为人类作出的贡献,知道了“不以成败论英雄”的生存价值观以及怎么样正确对待失败,并在阅读中体会到了一种精神的永恒,令人感到欣慰。
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
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伟大的悲剧》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伟大的悲剧》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探究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伟大的悲剧》。
(2)介绍课文作者和相关背景,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提高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探究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评价,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伟大的悲剧》。
2. 参考资料:相关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资料。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伟大的悲剧》语文教学反思(通用6篇)
《伟大的悲剧》语文教学反思(通用6篇)《伟大的悲剧》语文教学反思篇11、本堂课较好地落实了语文教学理论。
采用了对话阅读,师生互动。
采用的方式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如:“你最难忘的是哪个细节?”“你体会最深的细节?”“请你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讨论。
”“他的回答你满意吗?”因为把学生摆在第一位,尽管听课人很多,学生仍然敢说敢言。
如:“斯科特关心他的夫人,其精神使人佩服。
”“是什么促使他去关心他的夫人呢?”“爱情!”“那对祖国、民族又是什么情感呢?”“爱。
忠诚。
”这样我的归纳总结理性分析又是建立在学生的理解基础上的。
2、本堂课在设计上有较大开放性,提供给了学生自我学习的空间和机会,提供了平等协作的氛围,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引导方式做得较好。
在讨论“最后三人走向死亡”的段落,学生一连提出了六个问题,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有些问题我在备课时没有预设到。
例如:学生问“为什么这里用顿号,而不用逗号?”这个问题我当时措手不及。
其实这也是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向权威挑战。
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常常能迸发思想的火花,这种火花也正是我们所极力追求的。
3、本课堂中与作者对话,品味文章中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处理稍欠。
如:在讨论斯科特一行为阿蒙森作证这部分时,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作者“第一拥有一切,第二什么也不是”这句话。
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意图,那么后面的结论将更加水到渠成。
4、本课堂在生成教学中,教师准备可以更充沛。
如:学生提出了标点问题,这应该是一个极好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或批判看问题的好机会。
但因一方面平常在教学中标点知识储备不扎实,一方面我的惰性思维使我很少怀疑教科书,所以一个好问题没有当场给予好答复,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伟大的悲剧》语文教学反思篇2课文篇幅长,容量大,可感可学实在是很多,但是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精力有限,只能择其精要感受思悟。
由于没有布置课前的预习,所以在课堂上采用了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并将几个要素串联起来复述全文的方式来了解课文大意,再用一句话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悟。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21课《伟大的悲剧》优质教案
-写作特色分析:识别并理解课文中运用的写作特色,如象征、对比等,掌握其表达效果。
-思维品质培养: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批判性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核心价值观塑造:如何将课文中的悲剧精神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其内化为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举例:针对情感体验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景剧、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模拟人物角色,体验悲剧中的情感波动,从而加深对人物情感的理解。在分析写作特色时,教师可通过具体例句,让学生体会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如“他们的身影在风雪中显得那么渺小,但他们的精神却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这句话中,通过对比人物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精神上的伟大,突显悲剧精神。
4.强化语言表达:通过词语、句子、段落的分析,帮助学生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
5.塑造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让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伟大悲剧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6.提升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伟大的悲剧》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悲剧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
3
利用多媒体
利用多媒体工具,如投影仪和电子白板,展示相 关图片、视频和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 他们的学习兴趣。
优化教学方法
引入案例
引入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角色扮演
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通过表演来感受 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创新教学环节
尝试引入新的教学环节,如辩论、写作等,以培 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完善教学内容
补充背景知识
01
在讲解课文前,可以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课文的背景和情境。
强化重点和难点
02
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安排更多的讲解和讨论时间,确
保学生能够掌握关键知识点。
引入扩展阅读
03
推荐相关的扩展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主题和意
沟通不畅
在与学生沟通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我的讲解并不理解,这可能 是因为我在讲解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教学方法问题
教学方法单一
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这种方法虽然能够系统地传授知 识,但过于单一,缺乏灵活性,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缺乏有效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导致学生 的学习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悲壮情感, 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分析
01
02
03
重点
文章的主题、意义和写作 特点。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 悲壮情感和文章的主题。
关键点
文章的背景、作者的生平 和写作风格。
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生的悲剧和伟大,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
(3)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掌握。
3. 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2. 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的相关资料。
3.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解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讲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分析课文深层含义,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练习。
(2)让学生进行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练习。
5. 写作练习:6. 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六、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伟大的悲剧》,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收集有关作者的其他作品或生平和创作背景的资料,加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了解。
3.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点。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后续教学的质量。
八、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举例:分析桑地亚哥与马林之间的关系,探讨其悲剧命运的成因。
(2)人物形象分析:学生需深入剖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领会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
举例:探讨桑地亚哥在面临困境时的勇敢与坚韧,以及这一形象对学生的启示。
(3)文学手法欣赏:学生需了解并欣赏课文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朗读与理解,探讨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命运,分析课文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以及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审美情感。
1.课文朗读与理解: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引导他们理解课文基本情节,把握故事发展脉络。
举例:分析课文中“海浪像无数只手,要把他拖入深渊”的比喻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4)价值观教育: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勇敢、坚韧、诚实等。
举例:讨论桑地亚哥在面对困境时,如何展现出勇敢、坚韧的品质。
2.教学难点
(1)课文主题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课文的主题,需要教师引导和解释。
举例:解释课文中“伟大的悲剧”的含义,即人物在逆境中所展现出的美好品质。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伟大的悲剧》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课文中的悲剧主题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这可能是因为悲剧这个概念本身较为抽象,需要更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来支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以提高他们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观评记录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准确的把握人物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收获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重点:让学生准确的把握人物精神。
难点:收获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对南极有多少了解?冰雪覆盖的南极,一面向世人呈现着自己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又以酷寒凶险回绝了人类好奇的拜访。
1912年的南极记录了怎样的英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3.出示目标4.学生分享文章背景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留下来的一些底片、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想象力而写成的。
二、整体感知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课文了,请同学们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教师提示:在概述故事时,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要素。
示范:斯科特一行于1912 年1 月18 日继挪威人阿蒙森之后登上了南极极点。
返回的途中,他们拖着“赢弱”的身子,“蹒跚”行进在“皑皑白雪”上,经过70 多天的死命挣扎,当燃油与食物均已“告罄”时,终于被南极寒冷的暴风雪“吞噬”,演绎了一场人类探险史上伟大的悲剧。
教师提示:在叙述事件时,还可以巧妙的使用文中的重点词。
小结:这是一个暴风雪肆虐的夜晚,狂风夹带着冰雪从四面八方呼啸而来,此时的斯科特深知死亡之神已悄然盘旋在他们头顶。
三、重点研读(一)读悲剧1.浏览课文找日记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引用斯科特日记的句子。
板书悲剧(1)“再这样下去,是不行了。
”“上帝保佑呀!我们再也忍受不住这种劳累了。
”“我们的戏将要悲惨地结束。
”“惟愿上帝保佑我们吧!我们现在已很难期望人的帮助了。
(2)“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2.结合日记读文本问题探究:这样指的是怎样?人在什么时候才会乞求上帝?劳累是身体还是精神?板书失败探险这么伟大的事情怎么说是“戏”?悲惨的结束指的是什么?板书死亡很难期望人的帮助了,是一种什么心情?小结:尽管斯科特不是第一个到达南极的极点的胜利者,但他也绝不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教学分析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复杂的人物干系平昔吸引着读者和钻研者。
作为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它也成为许多中文教学课程的重要教材之一。
本文将从教学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伟大的悲剧》在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价值。
一、教材内容概述《伟大的悲剧》是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主人公理查德的一生。
理查德是一个具有政治野心和权力欲望的人,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不择手段地谋划和斗争。
然而,最终他在权力的漩涡中溃败,最终走向悲剧的结局。
作品通过理查德的一生,探讨了权力与道德、个人欲望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二、教学目标设定通过教学《伟大的悲剧》,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茨威格的思想和文学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2. 培养学生对历史、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思考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安排在教学《伟大的悲剧》时,可以按照以下内容安排进行:1. 介绍茨威格及其作品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 分析作品的主题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核心思想和故事情节;3. 讲解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干系;4. 分析作品中的意象和象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意义和内涵;5. 讨论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启迪,引导学生思考作品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选择在教学《伟大的悲剧》时,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作品的背景、主题和结构,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2. 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重要问题和话题,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3. 阅读分析法:指导学生阅读作品的原文,并分析作品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4. 作文写作法:引导学生根据作品内容写作评论或感想,培养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伟大的悲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2篇
《伟大的悲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2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伟大的悲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2篇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伟大的悲剧》教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5.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伟大的悲剧》教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伟大的悲剧》中的人物、事件、环境等基本内容,领悟课文主题。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探险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探险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困难时,能够勇敢、团结地克服。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伟大的悲剧》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探险家们的伟大精神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探险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分享讨论成果,学生们对探险精神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我认为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成功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在分析课文时,对人物心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运用引导式提问和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心理。
3.课文主题思想:探讨课文中表现出的勇气、团结、拼搏等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语言表达与写作技巧:学习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阅读与感悟: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培养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
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伟大的悲剧》。
(2)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悲剧事件及其背景。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悲剧产生的原因,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悲剧中的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尊重历史,珍惜和平,警惕悲剧的重演。
(3)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伟大的悲剧》。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从不同角度分析悲剧产生的原因。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2)悲剧事件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3)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悲剧事件及其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悲剧产生的原因,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2)引导学生关注悲剧事件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5. 创意写作:(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从不同角度审视悲剧,培养创新思维。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伟大的悲剧》。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其表达效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悲剧事件及其背景的把握程度。
3. 学生对课文中所涉及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
4. 学生创意写作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1一、关于复述问题复述是本文的一大任务,如何复述?按照实际情况,我教的班级学生的水平并不高,这一课的字数有四千多,复述起来恐怕没几个学生能完成,我对课文进行分解:把16段的课文分成四部分,每组负责复述四段,又降低要求,如果能复述一段就可以,觉得自己能力胜任两段,老师也支持,四段复述完,更是可以,如果能更多的,我们更欢迎。
通过这样“因材施教”,几个学生胆子大了起来,敢起来复述,在学生复述了一部分之后,我再和学生总结复述两个要点,复述要比概括来得具体一些,但描写部分不必过多的复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要素的抽取。
在总结的基础上,学生再复述,复述技巧掌握的效果好了一些。
二、原点教学问题这一篇课文比较长,对平常基本上没有阅读的这些学生来说,要知道情节是困难的,单靠复述是难以让较多的学生明白本文讲的是什么,因为学生听课不是很认真或者说是有时认真有时不认真,注意力断断续续。
我又设计了几个问题1、本文里你不理解的是什么?2、你喜欢本文里的某个人或者某些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说说理由。
3、你不喜欢本文里的某个人或者某些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说说理由。
通过这些问题,相信学生的课文的内容了解会进一步加深了,因为从学生上课的反应可以看出来。
同时我希望学生能结合自身的情况加深对人物的了解以致理解。
但从学生反应来看,大部分的学生虽然能讲一些,但是可能是因为这些遥远的影响只让他们从理性上认为斯科特他们是伟大的,然而和自己似乎还是没有关系,或者可能是这样的比较让学生看到自己人格卑小之处。
虽然学生也连续不断你的起来回答问题,但我感觉到,学生起来回答问题的动机比较复杂,不少的学生不是他们内心觉得需要表达。
初中语文(七下)《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共二篇)
初中语文(七下)《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一)《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节选的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象而写成的。
记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探险失败后,和他的队员在返回的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
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感情,说出自己的感受。
同时又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初一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对于文本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情感尤为丰富。
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会,在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感受能力。
成功之处:1、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实践新课程教学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欣赏课件、整体感知、细节品味、联系实际说观点等途径,运用朗读、讨论、交流等方法,逐渐感受这种精神,受到情感的熏陶。
2、本教案设计先安排学生快速默读,概括内容要点,自由评议动人细节,顺理成章地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安排学生研读重点段落,归结探险家们的精神品质,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品味疑难语句的含义。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又提高了语言的理解能力,实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此外,加深了学生对斯科特探险的现实意义的理解,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勇气与兴趣。
3、本教学设计运用的是板块式教学思路,着力训练了两项能力:一是浏览能力,课文较长,在扫清阅读障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快速浏览的方法,让学生浏览勾画,提取信息,整合信息,提高浏览的有效性,同时开展拓展阅读,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浏览能力;二是阅读品悟能力,通过默读、品读等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领悟人物崇高的精神品格,从阅读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同时用写作来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伟大的悲剧》教后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伟大的悲剧》教后反思
悲剧——伟大的悲剧——悲壮:斯科特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替自己的对手完成了一个证明。
他虽然失败了,但失败的过程中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诚实、勇敢。
这道理很简单,但要让学生的心灵与久远的事情所蕴涵的精神品质获得意义上的联结、共鸣,似乎是一个难点。
然而我抓住了学生与文本的契合点,那就是朗读。
朗读中体验、感悟文本的感情基调。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不断地朗读,能品味、体验到语言的魅力以及情感的细腻、含蓄。
朗读使学生感受到了那种悲壮的情感,形成了一种内心思想的共鸣。
朗读使语文教学回归到了语言学习的本位,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教学本课时应揣摩语言,培养语感,领会悲壮的内蕴。
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学生阅读的独特的个性体验,强调学生个体与文本的对话,使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构成心灵意义的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
而产生这个的基础是语言,语言是对话、碰撞的载体或场所,因而教导学生揣摩语言就是本堂课的重点。
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用同类词替代原来的词的方法,让学生辨析、理解、品味不同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产生的不同效果,让他们的情感、思维和文本的内蕴产生摩擦,形成交流、回旋,在反复回环的体验中习得语感,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适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伟大的悲剧课后反思(2篇)
伟大的悲剧课后反思通过教学和反思,我觉得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的确应该让学生多自主活动,一定要培养他们个人的活动意识;在扩大知识面方面,教师不应该仅仅限于书本,应该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服务,替学生着想,把“小语文”真正变为“大语文”,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学到最大限度的多的知识。
作为学生应该积极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指导,不要一味的老想着“拿来主义”,同时要多读一些健康有益的书,当然包括语文课本。
总之,我认为本课时我对教材处理较为合理、教学目的设置明确恰当,基本作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下让学生从中受到了一种永恒的精神教育,当然也有很多的遗憾和不足,期待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不断改进。
伟大的悲剧课后反思(2)伟大的悲剧是文学中一种独特的流派,它以表现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无奈和内心的痛苦为特点。
在欧洲文学史上,伟大的悲剧课后反思广泛存在于许多经典作品中,如《哈姆雷特》,《麦克白》和《奥赛罗》等。
这些作品通过描述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和内心斗争,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引发人们对自我和命运的思考。
本文主要从角色塑造、情节设计和主题阐述三个方面对伟大的悲剧进行反思。
首先,角色塑造在伟大的悲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主人公在伟大的悲剧中通常是一个有着不幸命运的人,他们身负重责,面对挑战和困境。
这些角色常常具有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使读者对他们的命运产生共鸣。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是一个内向且忧郁的青年,他面对父亲的死和母亲的再婚感到极度的痛苦和无奈。
他的人性冲突和内心挣扎使人们深思人类的存在和道德选择。
角色的塑造不仅体现了作家对人性的洞察力,也给读者提供了思考的材料。
其次,情节设计对伟大的悲剧的反思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节是悲剧中的核心部分,它通过描述主人公的遭遇和行动,展示了命运的无奈和人类的努力。
情节通常由起承转合四个部分组成,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悲剧得以展现出最大的震撼力和情感冲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传记《伟大的悲剧》,写的是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与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角逐南极点失败后,和他的队友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
作者叙述这个故事,是让人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从情感价值观目标来说,对于中学生有一定难度。
尤其这篇文章特别长,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所以教学上确实难度较大。
教师在授课中很好的处理了文本,长文短教。
并注重教学的整合。
我就这节课中突出的几个亮点做简要剖析。
一、导入方面
首先播放《泰坦尼克号沉船》《美挑战者号升空爆炸》《玉树地震》视频,以此导入课堂学习,创设凝重、沉思的气氛,建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
学生感受到在一场场悲剧面前,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显得如此渺小,但人类不断地抗争着、挑战着,学生也在这种激发之下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潜能。
这一点我认为做得比较成功。
二、导学方面
本文教学难点之一是对主题的理解,一定有许多同学不理解悲剧的故事为什么蕴含着伟大,是不是矛盾了?教师课前的导学很巧,“为什么作者茨威格没有为胜利者阿蒙森写传,却满怀深情的为失败者斯科特再现这悲情的一幕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这样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抓住文章的文眼——悲剧和伟大,要求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
者的心灵,理解虽为失败者,但他们身上的精神伟大。
我认为这样指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了知识和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三、长文短教
文本较长,教学用1课时,难度大,即使让学生进行预习,但是真正操作起来难度仍然很大。
过去每一篇课文,在整体感知环节,总是先让学生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复述内容。
只要让学生抓住“人物、事件”这两个基本的内容,也就知道了课文所讲的内容。
可是这篇课文长达八九页,学生如何能把握好课文的主要内容成了一个难点。
授课教师很好的进行了长文短教,采用快速默读的方式将文中的主要信息提炼出来,通过形象的路线图的方式,让学生直观、迅速的把握主要情节,这应该是本节课教学中的一大亮点。
内容理解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品味细节,以细节作为突破口,抓住文题“悲剧”“伟大”,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南极探险悲剧所折射出来的伟大的人类精神,再次很好的体现了长文短教的教学思路,。
四、注重教学的整合
通过“追随探险者——悲剧”“畅谈探险者——伟大”“感悟探险者——伟大的悲剧”“心中的英雄——精神永恒”“悲中大爱——伟大的英雄”的环节设计,逐层深入,步步升华,将感知、研读、探究、迁移、拓展、升华,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体现了一个完整的,流畅的教学流程。
五、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体现上,突出亮点
从让学生话说身边的英雄起,到教师出示感动中国人物,再到关注时事日本大地震,激发我们的民族精神,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很好的实现了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六、以生为本,进行“有效教学”
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过程贯穿整节课。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自主讨论并发言,学生有了许多出乎人意料的发言,说明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思想情感已经进入了课文情节,效果不错,很好地完成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课堂一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总体来说,本节课采用通过形象的路线图的方式,以细节作为突破口,既有了长文的整体感知,又有了细节突破,注重教学的有机整合,这样的教学我觉得降低了难度,学生学起来不会感到太困难。
在教学上确实有了很多的突破,很多亮点。
从课堂效果来说是非常不错的。
在长文该如何教方面,给了教师们一个很好的示范,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如该教师在课后做的反思中所说,平日教学中应更加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以上是我对该教师对本文处理方面的一点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立志于“有效教学”“生本课堂”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