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实验报告表
实验四预做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预做实验报告实验四数据通路的组成1实验目的和要求在JYS-4实验装置上模拟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过程, 打通“键盘”、“CPU”、“RAM”之间的数据通路, 掌握计算机的数据通路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 实验设备JYS-4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装置及导线若干。
3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原理2)该实验实际是前三个实验的综合, 就是把JYS-4实验装置上的INPUT DEVICE(输入设备—键盘)、SWITCH UNIT(开关单元—控制器)、SIGNAL UNIT(信号单元—时钟)、STATE UNIT(时序单元)、ALU UNIT(算术逻辑单元—运算器)、MAIN MEM(主存储器—内存)、ADDRESS UNIT(地址单元)、BUS UNIT(总线单元)、W/R UNIT(写/读单元)、OUTPUT DEVICE(输出设备)等单元电路连接起来, 构成一个最基本的计算机系统, 以模拟计算机的实际工作过程。
电路构成也是运算器实验和存储器实验电路的综合, 如实验指导书图4-1。
3)实验步骤①接线前的准备、实验电路的接线程序参见实验一和实验三。
②从输入单元电路输入四个八位二进制数据, 并存入存储器单元(四个数据及四个存放数据的内存单元地址由各组定义, 但要求不能与其它组定义的数据相同)。
③从内存单元取出两组八位二进制分别送入DR1和DR2, 并进行四种不同的算术运算, 并把不同的算术运算的结果保存在存储器单元里(四种不同的算术运算及其结果的存放地址由各组自行规定)。
④再从内存单元里取出剩下的两个原始数据分别送入DR1和DR2, 并进行四种不同的逻辑运算, 并把不同的逻辑运算结果存入存储器单元里(要求同3)。
⑤分别从存储器单元读出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结果, 并进行理论分析其正确性。
图4-1 JYS-4装置的数据通路组成原理数据通路实验数据记录表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数据通路实验数据记录表验证分析: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5注意事项实验中, LDDR1与CE、LDDR2与WE分别共用一个控制开关, 在上述两个实验分别做的时候, 这两个开关要么用于产生LDDR1和LDDR2(做运算器实验时)这两个控制信号, 要么用于产生CE和WE(做存储器实验时)这两个控制信号, 所以是不矛盾的。
实验四 搜索 实验报告
实验四搜索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掌握不同的搜索算法和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分析,提高对搜索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对搜索效率和效果的评估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语言为 Python,使用的开发工具为 PyCharm。
实验中所需的数据集和相关库函数均从网络上获取和下载。
三、实验原理1、线性搜索线性搜索是一种最简单的搜索算法,它从数据的开头开始,依次比较每个元素,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者遍历完整个数据集合。
2、二分搜索二分搜索则是基于有序数组的一种搜索算法。
它每次将数组从中间分割,比较目标值与中间元素的大小,然后在可能包含目标值的那一半数组中继续进行搜索。
3、广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是一种图搜索算法。
它从起始节点开始,逐层地访问相邻节点,先访问距离起始节点近的节点,再访问距离远的节点。
4、深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也是一种图搜索算法,但它沿着一条路径尽可能深地访问节点,直到无法继续,然后回溯并尝试其他路径。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线性搜索实验编写线性搜索函数,接受一个列表和目标值作为参数。
生成一个包含随机数的列表。
调用线性搜索函数,查找特定的目标值,并记录搜索所用的时间。
2、二分搜索实验先对列表进行排序。
编写二分搜索函数。
同样生成随机数列表,查找目标值并记录时间。
3、广度优先搜索实验构建一个简单的图结构。
编写广度优先搜索函数。
设定起始节点和目标节点,进行搜索并记录时间。
与广度优先搜索类似,构建图结构。
编写深度优先搜索函数。
进行搜索并记录时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线性搜索结果在不同规模的列表中,线性搜索的时间消耗随着列表长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对于较小规模的列表,线性搜索的效率尚可,但对于大规模列表,其搜索时间明显较长。
2、二分搜索结果二分搜索在有序列表中的搜索效率极高,其时间消耗增长速度远低于线性搜索。
即使对于大规模的有序列表,二分搜索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目标值。
3、广度优先搜索结果广度优先搜索能够有效地遍历图结构,并找到最短路径(如果存在)。
4的倍数特征实验报告单
4的倍数特征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4的倍数的特征,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归纳总结得出相关结论。
实验材料:1. 20张白纸2. 铅笔3. 计算器实验步骤:1. 将20张白纸按照一定的格式排列,比如每张纸上画三个小矩形。
2. 在第一个小矩形内随机写入一个个位数数字,数字可以重复出现。
3. 统计在四个小矩形内出现4的倍数的个数,并记录在每张纸上。
4. 将每张纸上记录的数据进行汇总并计算得出4的倍数出现的频率。
5.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经过统计和计算,在20张纸上统计到的4的倍数出现的个数为:12、8、9、13、11、7、10、15、12、9、8、14、10、12、11、9、13、8、11和12个,共计198个。
经过计算,20张纸上4的倍数出现的频率为:0.06、0.04、0.045、0.065、0.055、0.035、0.05、0.075、0.06、0.045、0.04、0.07、0.05、0.06、0.055、0.045、0.065、0.04、0.055和0.06。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出现4的倍数的频率在不同的样本中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来说,4的倍数出现的频率较稳定并且相对均衡。
2. 在20张纸样本中,4的倍数出现的个数大多在10个左右,少数在5个以下或15个以上。
3. 在20张纸样本中,4的倍数出现的频率在0.04~0.075之间,呈现出比较均衡的分布。
4. 在20张纸样本中,4的倍数与出现的位置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可言,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
结论:本次实验的结果表明,4的倍数具有较为稳定的出现频率,并且在样本中呈现较为均衡的分布,与出现的位置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可言。
植物扦插实验报告
植物扦插实验报告实验四园林植物扦插育苗试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园林植物插条育苗的原理、生产过程及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练习插穗采集、剪截、贮藏及扦插的方法,初步学会插穗选择、切制、扦插及插后管理的技术。
二、实验原理扦插育苗是利用园林植物器官的再生能力,能发不定根或芽的能力,经植物的根、茎、叶等为繁殖材料,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方法。
三、材料工具1、插穗:浙江蜡梅、金边胡颓子、金边枸骨、红叶石楠、大花六道木、地中海荚迷、珊瑚树等常绿树枝条,细果秤树、紫薇、月季等落叶树枝条。
2、生长调节剂(GGR生根粉,2,4-D,NAA、IAA等)、扦插基质、全光喷雾设备。
3、工具:修枝剪、手锯、墙纸刀、喷水壶、塑料薄膜、盆、钢卷尺、竹棒。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方法枝条扦插依据枝条的成熟度可分为硬枝扦插、嫩枝扦插。
(一)硬枝扦插,以银杏为例1、基质的准备硬枝扦插常用的基质有河沙、沙壤土、沙土等。
沙壤土、沙土生根率较低,多用于大面积春季扦插;河沙生根率高,材料极易获得,被广泛应用于扦插育苗。
2、插床的准备插床长 10—20米,宽1—1.2米,插床上铺一层厚度在 20厘米左右的细河沙,插前一周用 0.3%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每平方米用5—10千克药液,与 0.3%的甲醛液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喷药后用塑料薄膜封盖起来,两天后用清水漫灌冲洗 2—3次,即可扦插。
3、采集穗条秋末冬初落叶后采条,春季在扦插前一周或结合修剪时采条,要求枝条无病虫害、健壮、芽饱满。
一般选择 20年生以下的幼树上的 1—3年生枝条作穗条。
根据试验,1年生的实生枝条的生根率最高,可达 93%。
枝龄越大生根率越低,实生树枝条的生根率高于嫁接树枝条的生根率。
4、插条的处理将枝条剪成 15—20厘米长,含 3个以上饱满芽,剪好的插条上端为平口,下端为斜口。
注意芽的方向不要颠倒,每 50枝一捆,下端对齐,浸泡在100ppm的萘乙酸液中 1小时,下端浸入 5—7厘米。
秋冬季采的枝条,捆成捆进行沙藏越冬。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四DPSK和QPSK
WORD 格式可编辑
QPSK调制解调系统调制信号的波形:
结果分析,QPSK调制的过程中, 信号电平的大小有 2 /2. 从图像中可以看到, QPSK 调制信号幅度的浮动范围稍大于 BPSK,且均值与 BPSK是一样的,浮动中心都在 0 附近。
专业技术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QPSK调制解调系统中误差概率和信噪比( dB)的函数关系曲线图:
专业技术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结果分析: BPSK由, 于相位分别为 0 和 pi ,所以调制信号电平有 1 和-1 两种,平均 值为 0,调制信号波形图像显示信号的幅度大概在 0 附近浮动,与理论预期是相符 的。 BPSK调制解调系统 误差概率和信噪比( dB)的函数关系曲线图:
结果分析: 可以看到, 图中显示的误码率在信噪比为 -10dB 到 10dB 之间的函数关系 图,蓝色曲线为实际图像,红色曲线为理论图像,可以看到实际曲线和理论曲线吻 合得很好,误码率随信噪比的上升时单调下降的。
结果分析: 可以看到, 图中显示的误码率在信噪比为 -10dB 到 10dB 之间的函数关系 图,蓝色曲线为实际图像,红色曲线为理论图像,可以看到相同的信噪比下, QPSK 误码率的误差要比 BPSK要大,说明 BPSK的性能更优
专业技术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实验四 调制解调( BPSK,QPSK,信噪比)
一、实验目的 掌握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调制解调的仿真过程 掌握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误码率仿真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数字频带信号通常也称为数字调制信号,其信号频谱通常是带通型的,适合于在带 通型信道中传输。数字调制是将基带数字信号变换成适合带通型信道传输适应信道特性, 也可以采用频率调制、相位调制的方式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1. BPSK 调制解调原理
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四--实验报告表
RAM把第一个操作数存放在哪个寄存器上,通过哪组总线传送给CPU
:
数据存储器 DBΒιβλιοθήκη CPU把取到的第一个操作数存放在哪里
GR
步骤5 加法计算
CPU把两个加数放入哪里进行加法运算
ALU 计算器
当两个加数相加结束后,CPU把相加结果存放在哪里
加数一所在的通用寄存器中
00000034
RAM中加数一的编码与内存地址
00000000000011000036
步骤2 取指令
CPU使用哪根总线将PC中的内存地址送至RAM
AB
RAM将CPU传来的指令地址存储在哪里
地址储存器
MAR中存放的是什么具体的二进制编码是什么
指令编码0001110100110110
#
MAR中二进制编码对应的内存地址是什么该内存地址中存放了什么数据该数据放在哪个寄存器中
000A 指令编码 指令寄存器
PC被访问后其中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PC中的指令地址自动加一
因为这一指令执行完要执行下一次指令
RAM将MDR中的数据通过哪条总线传送给力CPU
DB
CPU将RAM传来的指令存放在哪里
指令寄存器 IR
IR中存放的指令二进制编码是什么
0001 110100 110110
¥
步骤3 指令译码
IR中的操作码和两个操作数的内存地址分别是什么(请分别用用六位二进制数和四位十六进制表示)
0000010001
操作数1:110100 0034
操作数2:110110 0036
译码在哪里进行并通过哪组总线把该操作传递给RAM
CU控制器 CB
步骤4 取数据
CPU通过哪组总线传送地址RAM将这个地址存放在哪里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表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表初中物理实验报告表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一系列物理实验的结果,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器材和材料1. 实验器材:电子天平、直尺、弹簧测力计、滑块、光箱、凸透镜等。
2. 实验材料:各种物体、各种光学元件等。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涉及的实验原理包括力的平衡、重力、弹簧的弹性、光的传播等。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记录1. 实验一:力的平衡步骤: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录下弹簧测力计示数。
结果记录:物体质量(kg)-弹簧测力计示数(N)2. 实验二:重力步骤:用电子天平分别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质量。
结果记录:物体质量(kg)3. 实验三:弹簧的弹性步骤:将弹簧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滑块挂在弹簧上,拉动滑块使弹簧伸长,记录下滑块位置与拉力的关系。
结果记录:滑块位置(cm)-拉力(N)4. 实验四:光的传播步骤:在光箱中放置凸透镜,调整光源和屏幕的位置,观察透镜的成像效果,并记录下透镜的焦距和物体位置的关系。
结果记录:透镜焦距(cm)-物体位置(cm)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 实验一:力的平衡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物体质量与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关系曲线。
根据曲线斜率,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2. 实验二:重力将实验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出不同物体的平均质量,并绘制出质量与重力的关系曲线。
3. 实验三:弹簧的弹性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滑块位置与拉力的关系曲线。
根据曲线斜率,计算出弹簧的弹性系数。
4. 实验四:光的传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透镜焦距与物体位置的关系曲线。
根据曲线斜率,计算出透镜的折射率。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实验数据,并进行了数据处理与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力的平衡实验中,物体质量与弹簧测力计示数呈线性关系,根据斜率可以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2. 重力实验中,质量与重力呈线性关系,通过统计数据可以计算出不同物体的平均质量。
实验四-ICMP数据报和IP数据报分片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四ICMP 协议和IP 数据报分片分析【实验目的】1. 理解 ICMP 协议报文类型和格式;2. 理解 ping 命令的工作原理;3. 理解 traceroute 的工作原理;4. 理解 IP 协议报文类型和格式。
【实验环境】与因特网连接的电脑,操作系统为Windows,安装有Wireshark、IE 等软件。
【实验内容】1. 使用 wireshark 抓包软件分析ICMP 协议报文的类型;2. 分析 ping 命令的工作原理;3. 分析 tracert 命令的工作原理;4. 使用 wireshark 抓包软件分析IP 协议报文以及报文分片。
【实验步骤】1. 分析ICMP 协议步骤1:在 PC1 运行 Wireshark,开始截获报文,为了只截获和实验内容有关的报文,将Wireshark 的 Captrue Filter 设置为“No Broadcast and no Multicast”;步骤2:在 PC1 以 baidu 为目标主机,在命令行窗口执行 Ping 命令,要求ping 通8 次;【答】:Ping 命令为:____ ping –n 8 baidu ____将命令行窗口进行截图:【答】:步骤3:停止截获报文,分析截获的结果,答复以下问题:〔1〕将抓包结果进行截图〔要求只显示 ping 的数据包〕:〔2〕截获的 ICMP 报文有几种类型?分别是:【答】:两种:8(Echo〔ping〕 request) 、 0(Echo (ping) reply )〔3〕分析截获的 ICMP 报文,按下表要求,将各字段信息填入表中,要求填写前4 个报文的信息。
〔4〕查看ping 请求信息,ICMP 的type是 ___Echo〔ping〕 request___。
和code是 __8__。
并截图。
〔5〕查看相应得ICMP 响应信息,ICMP 的type 是___Echo〔ping〕 reply___和code 是 __0__。
电子电路实验四 实验报告
实验四波形发生电路实验报告一、理论计算1.正弦振荡电路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为±12V。
分析图1电路的工作原理,根据图中的元件参数,计算符合振荡条件的Rw值以及振荡频率f0。
该正弦振荡电路采用RC串并联选频网络,选频网络的示意图如下: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足够低时,,超前,且当频率趋近于零时,相位超前趋近于+90°;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足够高时,,滞后,且当频率趋近于无穷大时,相位滞后趋近于-90°。
因此,当信号频率从零逐渐变化到无穷大时,的相位将从+90°逐渐变化到-90°,故必定存在一个频率f0,当f= f0时,与同相。
RC串并联选频网络的反馈系数整理可得令,则代入上式,得出当f=f0时,,由正弦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知,。
对于图1的正弦振荡电路,有将R3、R4代入上式,令之大于3,得Rw>10kΩ。
将R1=R2=16kΩ、C1=C2=0.01μF代入f0式,得f0=994.7Hz。
2.多谐振荡电路实验电路如图2所示。
深入分析图2所示电路的工作原理,画出Vo1、Vo2的波形,推导Vo1、Vo2波形的周期(频率)和幅度的计算公式。
再按图2中给出的元件参数计算Vo1、Vo2波形的周期(频率)、幅度,以备与实验实测值进行比较。
该电路为三角波发生电路,原理图如下:虚线左边为滞回电路,故Vo1为方波。
根据叠加原理,集成运放A1同相输入端的电位令,则阈值电压对于虚线右边的积分电路,其输入电压不是+U Z,就是-U Z,故积分电路的输出电压的波形为三角波。
设输出电压的初始值为-U T,终了值为+U T,则可解得T为矩形波、三角波共同的周期。
矩形波的幅度的理论值即为UZ,等于6V;将实验电路图中的各个参数代入各式,得UT=0.5*6=3V,故三角波的幅度理论值为3V,矩形波、三角波的周期 。
3.锯齿波发生电路锯齿波发生电路的原理图见仿真实验电路图。
设二极管导通时的等效电阻可忽略不计,当u o1=+U Z时,D3导通,D4截止,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uo随时间线性下降。
实验四Hash算法和密码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实验四Hash算法和密码应用同组实验者实验日期成绩练习一MD5算法实验目的1理解Hash函数的计算原理和特点,2理解MD5算法原理实验人数每组2人系统环境Windows网络环境交换网络结构实验工具密码工具实验类型验证型一、实验原理详见“信息安全实验平台”,“实验4”,“练习一”。
二、实验步骤本练习主机A、B为一组,C、D为一组,E、F为一组。
首先使用“快照X”恢复Windows 系统环境。
1.MD5生成文件摘要(1)本机进入“密码工具”|“加密解密”|“MD5哈希函数”|“生成摘要”页签,在明文框中编辑文本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击“生成摘要”按钮,生成文本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击“导出”按钮,将摘要导出到MD5共享文件夹(D:\Work\Encryption\MD5\)中,并通告同组主机获取摘要。
(2)单击“导入摘要”按钮,从同组主机的MD5共享文件夹中将摘要导入。
在文本框中输入同组主机编辑过的文本内容,单击“生成摘要”按钮,将新生成的摘要与导入的摘要进行比较,验证相同文本会产生相同的摘要。
(3)对同组主机编辑过的文本内容做很小的改动,再次生成摘要,与导入的摘要进行对比,验证MD5算法的抗修改性。
2.MD5算法本机进入“密码工具”|“加密解密”|“MD5哈希函数”|“演示”页签,在明文输入区输入文本(文本不能超过48个字符),单击“开始演示”,查看各模块数据及算法流程。
根据实验原理中对MD5算法的介绍,如果链接变量的值分别为(其中,M[1]=31323334):A: 2B480E7CB: DAEAB5EFC: 2E87BDD9D: 91D9BEE8请写出第2轮第1步的运算过程以及经过运算后的链接变量。
实验四 七段数码管显示实验报告
实验四七段数码管显示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数码管显示数字的原理。
二、实验内容1.静态显示:数码管为共阴极,通过BCD码译码驱动器CD4511驱动,其输入端A~D输入4位BCD码,位码输入低电平选中。
按图4-1连接好电路,将8255的A口PA0~PA3与七段数码管LED1的BCD码驱动输入端A1~D1相连,8255的A口PA4~PA7与七段数码管LED2的BCD码驱动输入端A2~D2相连,8255的B口PB0~PB3与七段数码管LED3的BCD码驱动输入端A3~D3相连,8255的B口PB4~PB7与七段数码管LED4的BCD码驱动输入端A4~D4相连,8255的C口PC0~PC3分别与七段数码管LED4~LED4的位驱动输入端DG1~DG4相连。
编程从键盘上每输入4个0~9数字,在七段数码管LED4~LED4上依次显示出来。
图4-12.动态显示:数码管为共阴极,段码采用相同驱动,输入端加高电平,选中的数码管对应段点亮,位码采用同相驱动,位码输入端低电平选中,按图4-2连接好电路,图中只画了2个数码管,实际是8个数码管,将8255的A口PA0~PA7分别与七段数码管的段码驱动输入端a~g相连(32TCI0模块上的J1连32LED8模块J2),8255的C口的PC0~PC7接七段数码管的段码驱动输入(32TCI0模块上的J3连32LED8模块J1),跳线器K1连2和3。
编程在8个数码管上显示“12345678”。
按任意键推出运行。
图4-2三、编程提示1.由于DVCC卡使用PCI总线,所以分配的IO地址每台微机可能都不用,编程时需要了解当前的微机使用那段IO地址并进行处理。
2.对实验内容1,七段数码管字型代码与输入的关系如下表:四、参考流程图1.实验内容一的参考流程图图4-3 2.实验内容二的参考流程图图4-4五、参考程序1.内容一的参考程序源程序清单如下:data segmentioport equ 0c400h-0280hio8255a equ ioport+288hio8255b equ ioport+289hio8255c equ ioport+28ahio8255k equ ioport+28bhled db 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6fhmesg1 db 0dh,0ah,'Input a num (0--9),other key is exit:',0dh,0ah,'$'bz db ?cz db 04h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tart: mov ax,datamov ds,axmov dx,io8255k ;使8255的A口为输出方式mov ax,80hout dx,alsss0: mov si,offset bzmov cx,04hsss1: mov dx,offset mesg1 ;显示提示信息mov ah,09hint 21hmov ah,01 ;从键盘接收字符int 21hcmp al,'0' ;是否小于0jl exit ;若是则退出cmp al,'9' ;是否大于9jg exit ;若是则退出sub al,30h ;将所得字符的ASCII码减30Hmov [si],al ;存入显示缓冲区inc si ;显示缓冲区指针加1dec cx ;判断输入满4个数字吗?jnz sss1 ;不满继续mov si,offset bz ;从显示缓冲区取第一个数字的BCD 码mov al,[si]and al,0fh ;屏蔽高四位暂存ALinc si ;显示缓冲区指针加1mov ah,[si] ;取第二个数字的BCD码到AHsal ah,4h ;右移4次到高四位add al,ah ;两个BCD码合并成一个字节mov bl,al ;暂存入BLinc simov al,[si] ;取第三个数字的BCD码and al,0fhinc simov ah,[si] ;取第四个数字的BCD码到AHsal ah,4hadd ah,almov al,ahmov dx,io8255a ;从8255的A口输出(后两个数字)out dx,almov al,blmov dx,io8255b ;从8255的B口输出(前两个数字)out dx,almov al,0f0hmov dx,io8255c ;从8255的C口输出位码out dx,almov dl,0ffhmov ah,06int 21hje sss0 ;有键按下则退出exit: mov ah,4ch ;返回int 21hcode endsend start2.内容二的参考程序源程序清单如下:data segmentioport equ 0C400h-0280hio8255c equ ioport+28ahio8255k equ ioport+28bhio8255a equ ioport+288hled db 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6fh ;段码buffer1 db 01h,02h,03h,04h,05h,06h,07h,08h ;存放要显示的十位和个位con db ? ;位码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 ds:datastart: mov ax,datamov ds,axmov dx,io8255k ;将8255设为A口C口输出mov al,80hout dx,alloop2: mov al,08h ;设置数码管位计数器初值到CON mov byte ptr con,almov si,offset buffer1 ;置显示缓冲器指针SImov ah,7fh ;置位码初值disp0: mov cx,0ffffhmov bl,ds:[si] ;取显示缓冲区显示值存BXmov bh,0hpush simov dx,io8255c ;位码从C口输出mov al,ahout dx,almov dx,io8255amov si,offset led ;置led数码表偏移地址为SIadd si,bx ;求出对应的led数码mov al,byte ptr [si]out dx,al ;段码从A口输出disp1: loop disp1 ;延时mov cx,0ffffhdisp2: loop disp2ror ah,01h ;位码右移1位pop siinc si ;显示缓冲区指针加1mov al,byte ptr condec almov byte ptr con,aljnz disp0 ;数码管位计数器减1为0吗?,不为0继续mov dx,io8255a ;为0,关数码管显示mov al,0out dx,almov dl,0ffhmov ah,06int 21hje loop2 ;有键按下则退出mov ah,4ch ;返回int 21hcode endsend start实验总结:通过这次试验,我了解到自定义数据类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方便设定,有很大的灵活性。
实验四 实验报告表
PC被访问后其中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PC中的指令地址自动如一 这一指令执行完要执行下一指令
RAM将MDR中的数据通过哪条总线传送给力CPU?
DB
CPU将RAM传来的指令存放在哪里?
指令寄存器
IR中存放的指令二进制编码是什么?
0001 110100 110110
AB 地址寄存器
RAM把第一个操作数存放在哪个寄存器上,通过哪组总线传送给CPU?
数据寄存器 DB
CPU把取到的第一个操作数存放在哪里?
GR
步骤5加法计算
CPU把两个加数放入哪里进行加法运算?
ALU计算器
当两个加数相加结束后,CPU把相加结果存放在哪里?
加数一所在的通用寄存器中
步骤3指令译码
IR中的操作码和两个操作数的内存地址分别是什么?(请分别用用六位二进制数和四位十六进制表示)
000001 0001
操作数1:110100 0034
操作数2:110110 0036
译码在哪里进行?并通过哪组总线把该操作传递给RAM?
CU控制器 CB
步骤4取数据
CPU通过哪组总线传送地址?RAM将这个地址存放在哪里?
RAM中加数一的编码与内存地址
0000000000001100 0036
步骤2取指令
CPU使用哪根总线将PC中的内存地址送至RAM?
AB
RAM将CPU传来的指令地址存储在哪里?
地址寄存器
MAR中存放的是什么?具体的二进制编码是什么?
指令编码 00011101 00110110
MAR中二进制编码对应的内存地址是什么?该内存地址中存放了什么数据?该数据放在哪个寄存器中?
环境检测实验报告
实验四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综合实验班级:环科07学号:200710702114姓名:童涛柱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根据布点采样原则,选择适宜方法进行布点,确定采样频率及采样时间,掌握测定空气中SO2、NOx、TSP、PM10的采样和检测方法。
2、根据三项污染物监测结果,计算空气污染指数(),描述空气质量状况。
3、掌握环境监测理论和实验细节,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验,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分工合作、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方法1.二氧化硫:盐酸副玫瑰苯胺法2.二氧化氮:盐酸萘乙胺比色法3.总悬浮物:重量法三、环境监测方案(一)监测资料收集了解昆工莲华校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区域的位置和功能,调查区域内居住的人口数量、分布状况(教学区、学生宿舍区、教职工宿舍区)、空气污染源情况:燃煤锅炉、其他生活燃气、汽车。
(二)监测因子SO2、NOx、TSP、PM10(三)采样布点布点状况见表。
(四)采样时间及频率1、2009年12月19日(1)、8:00~9:00 (2)、10:00~11:00 (3)、12:00~13:00(4)、14:00~15:00 (5)、15:30~16305个时段,每隔1小时采一个小时。
2、采样流量(六)、准备阶段a:样品准备1、称量滤膜:(1)每组5个×10=60个,第①、②、⑥组多5个×3=18个;(2)称量;(3)封装:PM10。
2、装吸收夜:(1)SO2吸收液KHgCl45ml;(2)NO x吸收液1+4吸收液5ml;(3)贴胶布,封好套管。
3、带好C r O3封氧化管。
b:仪器准备1、KC-6120型大气综合采样器2、TSP切割器3、PM10采样器切割器一套:第①、②、③组4、温度计5、镊子6、电源线(七)、采样工作1、采样方法(1)气态污染物:用大气采样器和液体吸收剂的浓缩采样法,用气泡吸收管进行样品的采集;(2)颗粒物:用采样器和切割器采样,用滤膜收集样品。
数电-实验四-数据选择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四数据选择器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中规模集成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2.学习用数据选择器构成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二、实验设备与器件1.+5V直流电源2.逻辑电平开关3.逻辑电平显示器4.74LS151三、实验原理数据选择器又叫“多路开关”。
数据选择器在地址码(或叫选择控制)电位的控制下,从几个数据输入中选择一个并将其送到一个公共的输出端。
数据选择器的功能类似一个多掷开关,如图7-1所示,图中有四路数据D0~D3,通过选择控制信号A1、A0(地址码)从四路数据中选中某一路数据送至输出端Q。
数据选择器为目前逻辑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的逻辑部件,它有2选1、4选1、8选1、16选1等类别。
数据选择器的电路结构一般由与或门阵列组成,也有用传输们开关和门电路混合而成的。
八选一数据选择器74LS15174LS151为互补输出的8选1数据选择器,引脚排列如图4-2,功能如表4-1。
选择控制端(地址端)为A2~A0,按二进制姨妈,从8个输入数据D0~D7中,选择一个需要的数据送到输出端A,⎺S为使能端,低电平有效。
1)使能端⎺S=1时,无论A2~A0状态如何,均无输出(Q=0,⎺Q=1),多路开关被禁止。
2)使能端S=0时,多路开关正常工作。
根据地址码A1、A2、A3的状态选择D0~D7中某一个通道的数据输送到输出端Q。
此处以A2A1A0=010为例,则选择D2数据到输出端,即Q=D2。
D2为0,⎺Q亮。
D2为1,Q亮。
使能端为1,D2为1,⎺Q亮。
使能端为1,D2变为0,⎺Q仍然亮。
74LS151功能测试结果表4-1输入输出⎺S A2 A1 A0 Q ⎺Q1 x x x 0 10 0 0 0 D0 ⎺D00 0 0 1 D1 ⎺D10 0 1 0 D2 ⎺D20 0 1 1 D3 ⎺D30 1 0 0 D4 ⎺D4实现逻辑函数F(AB)=A⎺B+⎺AB+A B 设计过程:逻辑表F(AB)=A⎺B+⎺AB+A B接线图逻辑功能验证A1 A0 Q 0 0 0/D0A1 A0 Q 0 1 1/D1A1 A0 Q 1 0 1/D2A1 A0 Q 1 1 1/D3。
译码器编码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四译码器、编码器及其应用实验人员:班号:学号: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2) 熟悉掌握集成译码器和编码器的应用;(3) 掌握集成译码器的扩展方法。
二、实验设备数字电路实验箱,74LS20,74LS138。
三、实验内容(1) 74LS138译码器逻辑功能的测试。
将74LS138输出接数字实验箱LED 管,地址输入接实验箱开关,使能端接固定电平(或GND)。
电路图如Figure 1所示:Figure 2时,任意拨动开关,观察LED显示状态,记录观察结果。
时,按二进制顺序拨动开关,观察LED显示状态,并与功能表对照,记录观察结果。
用Multisim进行仿真,电路如Figure 3所示。
将结果与上面实验结果对照。
Figure 4(2) 利用3-8译码器74LS138和与非门74LS20实现函数:四输入与非门74LS20的管脚图如下:对函数表达式进行化简:按Figure 5所示的电路连接。
并用Multisim进行仿真,将结果对比。
Figure 6(3) 用两片74LS138组成4-16线译码器。
因为要用两片3-8实现4-16译码器,输出端子数目刚好够用。
而输入端只有三个,故要另用使能端进行片选使两片138译码器进行分时工作。
而实验台上的小灯泡不够用,故只用一个灯泡,而用连接灯泡的导线测试,在各端子上移动即可。
在multisim中仿真电路连接如Figure 7所示(实验台上的电路没有接下面的两个8灯LED):Figure 8四、实验结果(1) 74LS138译码器逻辑功能的测试。
当输入时,应该是输出低电平,故应该第一个小灯亮。
实际用实验台测试时,LE0灯显示如Figure 9所示。
当输入时,应该是输出低电平,故理论上应该第二个小灯亮。
实际用实验台测试时,LE0灯显示如Figure 6所示。
Figure 10Figure 11G1 AB C1 1 1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1 1 0(2) 利用3-8译码器74LS138和与非门74LS20实现函数。
实验四键盘扫描及显示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四键盘扫描及显⽰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四键盘扫描及显⽰设计实验报告⼀、实验要求1. 复习⾏列矩阵式键盘的⼯作原理及编程⽅法。
2. 复习七段数码管的显⽰原理。
3. 复习单⽚机控制数码管显⽰的⽅法。
⼆、实验设备1.PC 机⼀台2.TD-NMC+教学实验系统三、实验⽬的1. 进⼀步熟悉单⽚机仿真实验软件 Keil C51 调试硬件的⽅法。
2. 了解⾏列矩阵式键盘扫描与数码管显⽰的基本原理。
3. 熟悉获取⾏列矩阵式键盘按键值的算法。
4. 掌握数码管显⽰的编码⽅法。
5. 掌握数码管动态显⽰的编程⽅法。
四、实验内容根据TD-NMC+实验平台的单元电路,构建⼀个硬件系统,并编写实验程序实现如下功能:1.扫描键盘输⼊,并将扫描结果送数码管显⽰。
2.键盘采⽤ 4×4 键盘,每个数码管显⽰值可为 0~F 共 16 个数。
实验具体内容如下:将键盘进⾏编号,记作 0~F,当按下其中⼀个按键时,将该按键对应的编号在⼀个数码管上显⽰出来,当再按下⼀个按键时,便将这个按键的编号在下⼀个数码管上显⽰出来,数码管上可以显⽰最近 4 次按下的按键编号。
五、实验单元电路及连线矩阵键盘及数码管显⽰单元图1 键盘及数码管单元电路实验连线图2实验连线图六、实验说明1. 由于机械触点的弹性作⽤,⼀个按键开关在闭合时不会马上稳定地接通,在断开时也不会⼀下⼦断开。
因⽽在闭合及断开的瞬间均伴随有⼀连串的抖动。
抖动时间的长短由按键的机械特性决定,⼀般为 5~10ms。
这是⼀个很重要的时间参数,在很多场合都要⽤到。
键抖动会引起⼀次按键被误读多次。
为了确保 CPU 对键的⼀次闭合仅做⼀次处理,必须去除键抖动。
在键闭合稳定时,读取键的状态,并且必须判别;在键释放稳定后,再作处理。
按键的抖动,可⽤硬件或软件两种⽅法消除。
2. 为了减少键盘与单⽚机接⼝时所占⽤ I/O 线的数⽬,在键数较多时,通常都将键盘排列成⾏列矩阵形式。
3. 从数码管显⽰⽅式看,数码管分为静态显⽰和动态显⽰两种⽅式。
(完整版)苏教版科学四上实验报告单
记录员:
时间年 月曰
实验名称
研究空气的性质
实验器材
水槽、塑料袋、烧杯、饮料瓶、气球、木棒、缝衣针、
注射器
实验步骤
1、用注射器抽气后射入水中,观察现象。
2、把两个气球充气后吊在小木棒上,使它们保持平衡。
3、用缝衣针扎破一个气球,观察木棒是不是还平衡。
4、把装满空气的塑料袋用手挤压。
实验结论
空气占据(),有一定的
4、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齐平,读出温度计此时 的示数。
5、测量三种温度的水的温度。
实验结论
温度计能测水的()。
班级
记录员:时间年 月曰
实验名称
研究热水在变冷过程中的变化
实验器材
铁架台、烧杯、水温计、计时器、水
实验步骤
1、将温度计悬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摄氏度的半杯热水,并调 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热水 中,但不要触碰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这时的温度, 并将读数填写到表格0分钟格内。从此时起,每隔两分 钟观察记录 次,持续观察10分钟。
注意事项:0分钟的温度应该是液柱在最高点的数值, 也就是液柱刚要回落时的温度;在测量的过程中,要保 持温度计与烧杯的位置不变,不能将温度计拿出烧杯读 数。
实验结论
热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
2、观察易拉罐外部有无白色的霜出现
3.造雾
准备半杯不冒热气的温水。把一块冰放在杯口,观祭出 现的现象。
实验结论
水蒸气升到咼空中遇冷就凝聚成水珠落下来,就成了
())空气中的水汽受地面或物体表面热量辐射的
影响而凝华成白色的晶体,叫()。水蒸气在空中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四-教科版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班级四年级时间
实验名称让小车动起来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活动知道小车为什么会动起来。
实验器材小车、绳子、回形针、垫圈。
实验过程 1.将绳子的两端分别系在小车和回形针上。
2.将回形针弯曲,以便在其上套上垫圈。
3.将小车放在长桌子的一端,分别取三根长度不同的绳子(绳长
如下表所示),拉直绳子后,逐渐在回形针上套垫圈,观察并记录小
车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根据小车运动情况完成下表。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1.小车由静止到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外力的作用。
2.使小车运动的外力是垫圈的重力。
垫圈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
向下的力,垫圈的重力让拉小车的绳子具有拉力,拉力使小车运动
起来。
3.当垫圈垂挂在空中,因受到向下的重力而对绳子产生拉力时,
垫圈对小车有拉力作用而垫圈在桌面或地面上,受到向下的重力但
对绳子不产生拉力时,垫圈对小车没有拉力作用。
4.拉小车的绳子的长度约等于桌子的高度比较合适。
科学实验报告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0A 加法指令的机器码 指令寄存器
PC被访问后其中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由00000000 00001010变为00000000 00001011
RAM将MDR中的数据通过哪条总线传送给力CPU?
DB
CPU将RAM传来的指令存放在哪?
指令编码
步骤3 指令译码
IR中的操作码和两个操作数的内存地址分别是什么?(请分别用用六位二进制数和四位十六进制表示)
110100 000A
110110 000A
译码在哪里进行?并通过哪组总线把该操作传递给RAM?
CU C
步骤4 取数据
GR
CPU通过哪组总线传送地址?RAM将这个地址存放在哪里?
AB 地址存储器
RAM把第一个操作数存放在哪个寄存器上,通过哪组总线传送给CPU?
数据存储器 DB
CPU把取到的第一个操作数存放在哪里?
GR
步骤5 加法计算
CPU把两个加数放入哪里进行加法运算?
ALU
当两个加数相加结束后,CPU把相加结果存放在哪里?
00010000 00000011 0034
RAM中加数一的编码与内存地址
00000000 00001100 0036
步骤2 取指令
CPU使用哪根总线将PC中的内存地址送至RAM?
AB
RAM将CPU传来的指令地址存储在哪里?
地址存储器
MAR中存放的是什么?具体的二进制编码是什么?
加法指令 00110110 00011101
实验
实验名称:
学号2015216880姓名肖泽宇班级:计算机实验时间:2015年月 日
实验报告表4-1一条指令执行过程记录表
步骤1 用户指定两个加数
加数1,加数2
4099 12
PC中存储的指令地址
00000000 00001010
RAM中对应指令地址中的指令编码
00110110 00011101
RAM中加数一的编码与内存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