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矩形、正方形(1)》教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矩形的判定》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矩形的判定》教案一. 教材分析《矩形的判定》是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平面几何”的一个学习单元。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材中,矩形的判定被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因为它不仅是学习平面几何的基础,也是后面学习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等,并对这些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
同时,学生也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几何运算,如加减、乘除等。
但是,学生对矩形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直观的层面,对其定义和性质可能不够清晰。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提高学生的几何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矩形的判定方法的掌握。
2.如何将矩形的判定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和发现来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
2.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动画和图形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提高自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矩形的判定方法的动画和图形。
3.分组合作的学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如判断一个窗户是否为矩形,引导学生思考矩形的判定方法。
2.呈现(10分钟)使用多媒体展示矩形的判定方法的动画和图形,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运用矩形的判定方法。
4.巩固(10分钟)对学生的操练结果进行讲解和点评,帮助学生巩固矩形的判定方法。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矩形的判定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矩形的房间。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矩形的判定方法。
数学:4.4矩形、正方形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八年级上)1
矩形、正方形一、填空题1.矩形的面积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2.已知矩形ABCD 中,S 矩形ABCD =24 cm 2,若BC =6 cm ,则对角线AC 的长是________ cm.3.已知矩形ABCD ,若它的宽扩大2倍,则它的面积等于原面积的________;若宽不变长缩小41倍,那么新矩形的面积等于原矩形面积的________;若宽扩大2倍且长缩小41,那么新矩形的面积等于原矩形面积的________.4.已知:如图1,正方形ABCD 中,CM =CD ,MN ⊥AC ,连结CN ,则∠DCN =_____=____∠B ,∠MND =_______=_______∠B.图1 图25.已知矩形ABCD 中,如图2,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AE ⊥BD 于E ,若∠DAE ∶∠BAE =3∶1,则∠EAC =________.6.在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上的点,且kHDAH GCDG FCBF EBAE ====(k >0)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下面问题:如图3,连结BD ,∵HD AH EB AE =,∴EH ∥BD ∵GCDG FCBF =,∴FG ∥BD∴FG ∥EH(1)连结AC ,则EF 与GH 是否一定平行, 图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k =________时,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3)在(2)的情形下,对角线AC 与BD 只须满足________条件时,EFGH 为矩形. (4)在(2)的情形下,对角线AC 与BD 只须满足________条件时,EFGH 为菱形. 二、选择题1.已知E 是矩形ABCD 的边BC 的中点,那么S △AED =________S 矩形ABCD ( )A.21 B.41 C.51 D.61 2.如图矩形ABCD 中,若AB =4,BC =9,E 、F 分别为BC ,DA 上的31点,则S四边形AECF等于( )A.12B.24C.36D.483.如图5,周长为68的矩形ABCD 被分成7个全等的矩形,则矩形ABCD 的面积为( ) A.98 B.196 C.280 D.284图54.正方形的面积是31,则其对角线长是________.5.在四边形ABCD 中,给出下列论断:①AB ∥DC ;②AD =BC ;③∠A =∠C ,以其中两个作为题设,另外一个作为结论,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写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如图,△ABC 中,点O 是AC 边上一个动点,过点O 作直线MN ∥BC ,设MN 交∠BCA 的平分线于E ,交∠BCA 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1)求证:EO =FO(2)当点O 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 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word教案 (公开课)2022年北师大版 (11)
1.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在八年级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本学期也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本节前两课时,学生学习了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本课时在前面学习的根底上进行矩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在前面相关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大量的证明活动,特别是平行四边形的相关证明推理,学生已经逐渐体会到了证明的必要性和证明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作用,同时,在前面的相关活动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归纳、概括及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大量的活动经验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思想,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了在解题中合理运用方法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课本基于目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对本课内容提出了具体的学习任务:进一步开展推理论证能力,运用综合法证明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和作用,体会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
对于本节课的知识,教科书提出的学习任务,重点集中在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上,因为本节课的知识,对学生来说从认知角度上缺乏挑战性,大局部学生都已经能够熟练运用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应该把目标上升一个层次,从关注学生是否能证明这些定理提高到关注学生如何找到解题思路,从关注学生是否能顺利证明提高到关注学生是否合理严密的使用数学语言严格证明,从关注学生合作解题提高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完成证明的过程。
能力培养不仅是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近期目标,更是为今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打下根底的远景目标,能力的培养也必然带动学生情感态度目标的达成。
同时,在教学中,还必须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为此,本节课我们要到达的具体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①知识目标:能够运用综合法和严密的数学语言证明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以及其他相关结论;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②能力目标: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开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培养学生找到解题思路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以及计算与证明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独立完成证明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是严谨的科学,增强学生对待科学的严谨治学态度,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矩形的判定》教案1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矩形的判定》教案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矩形的判定》是学生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矩形进行研究的。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又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本节课通过探究矩形的判定,让学生理解矩形的性质,并能运用性质判定一个图形是否为矩形。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
但是,对于矩形的性质和判定,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探究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图形的判定,还停留在直观的认识阶段,需要通过推理和证明来提高判断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矩形的性质,并能运用性质判定一个图形是否为矩形。
2.提高学生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矩形的性质及其运用。
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证明。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推理、证明等活动,自主学习矩形的性质和判定。
六. 教学准备1.矩形的图片和实例。
2.几何画图工具。
3.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矩形图片,如教室窗户、电视屏幕等,引导学生观察矩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矩形的性质,如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矩形的对角相等,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这些性质来判定一个图形是否为矩形。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练,每组选取一个图形,运用矩形的性质进行判断。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判断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矩形判定的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矩形,还有哪些四边形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等也具有类似的性质。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强调矩形性质和判定的重要性。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菱形, 矩形、正方形 案
第 1 页 共 4 页矩形. 菱形, 正方形练习四边形的演变图基本知识点 一、矩形1、矩形的概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性质(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4)矩形是轴对称图形 3、矩形的判定(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4、矩形的面积: S 矩形=长×宽=ab 1、填空题(1)如图4-41,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①图中有_____个等腰三角形,有_____个直角三角形;②若∠CAB =30°,则两条对角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分别为______.图4—41(2)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12和5,则斜边中线长是_____.(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组内错角的平分线相交所成的四边形是_____. (4)矩形的两条对角线所夹的锐角为60°,一条对角线与短边的和为15,则对角线长是_____,短边的长是_____.(5)菱形的面积为24 cm 2,一条对角线的长为6 cm ,则另一条对角线长为_____cm ,边长为_____cm ,高为_____cm.(6)如图4-42,菱形ABCD 中,DE ⊥AB 于E ,∠ABC =3∠A ,且DE =5 cm ,则AB=_____.(7)在矩形ABCD 中,E 为AD 边上一点,且BE 平分∠ABC ,BE =BC ,则∠CED =_____度.3.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四边形AECF 是菱形,若AB =2 cm ,BC =4 cm ,求四边形AECF 的面积.4.如图,已知O 是矩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DE ∥AC ,CE ∥B D.求证:OE ⊥D C.5.如图,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E ⊥BD 于E .(1)若BE =41BD ,OF ⊥BC 于F ,又OF =2 cm ,求BD 的长; (2)若∠DAE ∶∠BAE =3∶1,求∠CAE 的度数.正方形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四边形DDCBABCDCBDCBA CBDA A6.已知:如图,从菱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分别向各边引垂线,垂足分别是E、F、G、H. 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7.如图,在矩形ABCD中,F是BC边上一点,AF的延长线交DC的延长线于G,DE⊥AG于E,且DE=DC,根据上述条件,请在图中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二、菱形1、菱形的概念: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2、菱形的性质(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2)菱形的四条边相等(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4)菱形是轴对称图形3、菱形的判定(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4、菱形的面积:S菱形=底边长×高=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范例讲评1.已知菱形的周长为20cm,一条对角线长为5cm,求菱形各个角的度数2.已知菱形的一边与两条对角线构成的两角之比为5:4,求菱形的各内角的度数.3.已知,如图所示,菱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一点,∠D=∠EAF=∠AEF=60°.∠BAE=18°,求∠CEF的度数.4.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AC=16cm,BD=12cm,求菱形的高.5.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2 cm,∠BAD=120°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试求出菱形对角线的长和面积.例7 如图14-2-1,四边形ABCD中,AB=AD,CB=CD,但AD≠CD,我们称这样的四边形为“半菱形”.小明说“‘半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他的说法正确吗?请你判断并证明你的结论.【分析】“半菱形”是一类“特殊”的四边形,其面积计算无现成的公式可套用.但我们想到的是四边形往往通过转化成三角形来研究,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同学们相当熟悉的,这样问题就归结为证明两对角线互相垂直,结合已知条件问题也就顺利得到解决.【解】他的说法正确.证明如下ACBDCOAOBDCOBDAOBDSSS BCDABDABCD⋅=+=⋅+⋅=+=∆∆21)(212121四边形图14-2-1 图14-2-1第 2 页共4 页第 3 页 共 4 页D C BA EF P 练习1、菱形ABCD 的周长为20cm ,∠A :∠ABC =1:2,则BD= cm.2、已知菱形的一条对角线的长为12cm ,面积是30cm 2,则这个菱形的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 cm.3、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则它的边长为 .4、菱形的对角线长为24和10,则菱形的边长为 ,周长为 .5、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4和7,则菱形的面积为 .6、菱形的两邻角之比为1:2,边长为2,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7、已知菱形两邻角的比是1:2,周长为40cm ,则较短对角线的长是 . 8、已知菱形的面积等于80cm 2,高等于8cm ,则菱形的周长为 .9、菱形ABCD ,若∠A:∠B =2:1,∠CAD 的平分线AE 和边CD 之间的关系是( ) A .相等 B .互相垂直且不平分 C .互相平分且不垂直 D .垂直且平分 10、已知菱形ABCD 的周长为40cm ,3BD=4AC ,则菱形的面积为( )A .96cm 2B .94cm 2C .92cm 2D .90cm211、已知菱形的周长为40cm ,两对角线的长度之比为3:4,则两对角线的长分别为( ) A .6cm ,8cm B .3cm ,4cm C .12cm ,16cmD .24cm ,32cm12、已知菱形的一条对角线与边长相等,则菱形的邻角度数分别为 ( ) A. 45°,135° B. 60°,120° C. 90°,90° D. 30°,150°13、在菱形ABCD 中,AE ⊥BC 于点E ,AF ⊥CD 于点F ,且E 、F 分别为BC 、CD 的中点,(如图)则∠EAF 等于( ) A .75° B .60° C .45° D .30°14、菱形的边长是2 cm ,一条对角线的长是23 cm ,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是( ) A .4cm B .3cmC .2cmD .23cm三、正方形1、正方形的概念: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矩形、菱形、正方形》 复习课教学设计
《矩形、菱形、正方形》复习课教学设计霞浦八中许凤花一、复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的内容。
四边形和三角形一样,是基本的平面图形,也是空间立体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灵活的掌握及运用四边形的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特殊平行四边形概念、性质与判定是学好本章的关键,也是为学好整个平面几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是本章的教学重点.本章节的难点是平行四边形和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因为它们的概念之间重叠交错,容易混淆.学生往往搞不清楚它们的共性、特性及其从属关系,应用时常犯多用或少用条件的错误.教学时不仅要讲清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特殊性质,尤其要强调它们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和共同性质.也就是在讲清每个概念特征的同时,要强调它们的从属关系.所以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是抓好概念教学,弄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而要弄清楚这些关系,最好是用图示的办法.本节课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组基础练习与综合运用的训练,掌握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及区别,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学习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理解推理与论证的基本过程,建构严谨的思维模式,树立科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在本章内容中,较多地应用转化与化归的思想,以及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九年级的面临即将中考的学生,学生通过八年级新课的学习已经对特殊的四边形性质和判定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了对几何图形推理与计算的能力,中考的要求需要对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关键。
同时在前一节课经过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复习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复习巩固,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可以采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复习菱形、矩形和正方形,开始学生对这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可能比较混乱,经常“张冠李戴”,所以教学中要重视这些几何图形性质和判定的灵活使用,同时加强概念的理解以及提高几何图形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矩形的性质》教案x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矩形的性质》教案x一. 教材分析《矩形的性质》是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17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矩形的性质,包括矩形的对角相等、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同时,通过探究矩形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矩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和运用矩形的性质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深入理解矩形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矩形的性质,能运用矩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矩形的性质。
2.难点:矩形的性质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操作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矩形的相关图片和实例。
2.准备矩形的性质的PPT课件。
3.准备矩形的性质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矩形实例,如门窗、电视屏幕等,引导学生关注矩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你们对这些矩形有什么了解?矩形有哪些性质?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矩形的性质。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总结出矩形的性质。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确保学生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实践,利用准备好的矩形纸片,验证矩形的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有关矩形性质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矩形的性质。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有关矩形性质的综合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寻找解题策略。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上册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
龙文个性化辅导讲义(2011 ~ 2012 学年第1学期)任教科目:数学授课题目:菱形、矩形、正方形年级:八年级任课教师:杜九玲龙文师资培训部编制主任签名: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龙文个性化辅导教案授课教师杜九玲授课对象虞嘉雯授课时间2011-10-29授课题目菱形、矩形、正方形课型综合使用教具教学目标掌握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性质。
菱形、矩形、正方形的判别方法。
菱形、矩形、正方形在平行四边形中的特殊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菱形、矩形、正方形的判别方法。
菱形、矩形、正方形在平行四边形中的特殊性。
参考教材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别一、基础知识回顾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来表示。
2.平行四边形性质:(1)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2)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3)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
二、重点、难点(一)菱形1、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菱形的性质:因为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除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外,还有平行四边形所没有的特殊性质:①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②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③菱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的判别方法: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注意:菱形的判别方法的题设条件是平行四边形还是任意四边形.)4、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这两条对称轴是菱形的对角线,所以两条对称轴互相垂直.。
【例】如图,在Rt△ABC中,∠BAC=90°,AD⊥BC于D,BE平分∠ABC交AD于F,交AC于E,若EG⊥BC于G,连结FG.求证:四边形AFGE是菱形.分析:要判别四边形AFGE是菱形,要先证它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寻找邻边相等的条件,而要证明它是平行四边形,要找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
(二)矩形1、矩形.的定义: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案(精选20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案(精选2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能辨认和区别出这两种图形。
2.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分类统计思想。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和名称,并能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鼓掌欢迎!(出示动画“认识图形”)二、讲授新课1、初步认识长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1)师: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图形国是什么形状的?”谁来回答?(2)教师出示国旗图,问:国旗的面是什么形状的?举起数学课本、练习本问:数学课本、练习本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再拿出一张长方形彩纸,先横着放,问:这张彩纸是什么形状的,竖着放、斜着放呢?(3)学生举例小结: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管大,还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用这样一个图形表示,(教师画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板书长方形)(4)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再数一数桌上的长方形纸有几条边,用彩笔逐一勾出四条边.(5)师用一定长来量长方形的四条边,学生认真观察后,问:长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吗?哪两条边一样长?哪两条边不一样长?小结:长方形四条边不一样长,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6)学生折纸,看看是不是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7)反馈练习:请说出几号图形是长方形2、初步认识正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1)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谁来回答?(2)教师拿出一块手绢,问:这块手绢是什么形状的?再举起地板砖、正方形电光纸,问这些东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斜着放呢?(3)学生举例小结: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论大或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画成这样一个图形“□”(画正方形),这是什么形?(板书正方形)(4)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边一样长吗?先量一量,再折折桌上的正方形纸比一比。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矩形的判定》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矩形的判定》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矩形的判定》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材中,通过引入矩形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探索矩形的判定方法,并通过大量的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熟练掌握矩形的判定技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矩形的判定,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索,才能逐步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矩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矩形的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矩形的判定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2.难点: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矩形的判定,学生可能会出现困惑。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矩形的判定方法。
2.使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矩形的定义和性质。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矩形图形,让学生感受矩形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矩形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学习矩形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3.探索矩形的判定方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总结出矩形的判定方法。
4.练习: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矩形的判定方法进行解答。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矩形的判定方法的重要性和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1.板书矩形的定义和性质。
2.板书矩形的判定方法。
3.板书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矩形的判定方法进行解答。
八. 说教学评价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了解学生对矩形的判定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2.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矩形的判定方法的掌握情况。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4.4.2《矩形、正方形》教案
§4.4.2 矩形、正方形(二)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方形的定义.2.正方形的性质.3.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4.正方形的判别条件.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探索正方形有关性质和判别条件的过程.在简单的操作活动和说理过程中,发展学生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主动探究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2.探索并掌握正方形的有关性质,正方形的判别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正方形有关知识的学习,感受正方形的图形美和语言美.2.理解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辩证观点.教学重点正方形的定义.教学难点正方形的性质的应用.教学方法探索、归纳法.教具准备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木框、白纸、剪刀.投影片八张:第一张:(记作§4.4.2 A);第二张:(记作§4.4.2 B);第三张:性质(记作§4.4.2 C);第四张:例2(记作§4.4.2 D);第五张:做一做(记作§4.4.2 E);第六张:议一议(记作§4.4.2 F);第七张:四者关系(记作§4.4.2 G);第八张:判别条件(记作§4.4.2 H).学生用具:白纸、剪刀.教学过程Ⅰ.巧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师]在小学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这些特殊的四边形中,我们已经研究了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别条件,而正方形还没有研究过,根据小学学过的正方形的知识,你能说出它有哪些性质吗?[生]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师]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正方形(square)Ⅱ.讲授新课[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正方形的全过程.(演示)由于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先把平行四边形木框的一个角变为直角,再移动一条短边,截成有一组邻边相等,此时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一个正方形.这个变化过程,可用如下图表示(出示投影片§4.4.2 A)由此可知:正方形是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即: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木框还可以这样变化:先移动一条短边,截成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再把一个角变成直角,此时的平行四边形也变成了正方形.你能从这个变化过程中给正方形下定义吗?[生]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是一个角为直角的菱形,所以可以说: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叫做正方形.[师]很好,由此可知: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即是邻边相等的矩形,也是特殊的菱形,即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接下来我们讨论正方形的性质,它有哪些性质呢?同学们讨论、总结.[生甲]因为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所以它的性质是它们的综合,不仅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也有矩形和菱形的特殊性质,即: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一切性质.[生乙]正方形的性质:边:对边平行、四边相等角: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师]同学们总结得全面、准确、正方形的性质同样可以边、角、对角线这三个方面来总结(出示投影片§4.4.2 C)(乙同学总结的性质)大家想一想: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是,它有几条对称轴?[生]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四条对称轴,即:两条对角线,两组对边的中垂线.[师]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例题,以熟悉理解正方形的性质(出示投影片§4.4.2 D)[例1]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求∠AOB、∠OAB的度数.分析:本题是正方形的性质的直接应用.正方形的性质很多,要恰当运用,本题主要用到正方形的对角线的性质,即正方形的轴对称性.解:正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一定互相垂直,所以∠AOB=90°.正方形ABCD是矩形,又是菱形,所以:∠BAD=90°且对角线AC平分∠BAD,因此:∠OAB=45°.[师]本题还有其他解法吗?[生甲]因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所以∠BAD=90°,AB=AD,OB=OD,所以△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又因为OB=OD,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上的高,顶角的角平分线重合,所以∠AOB=90°,∠OAB=45°.[生乙]因为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角线是它的对称轴,所以把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对折,则△ABC与△ADC重合.∠BAC与∠DAC重合,因为∠BAD是直角,所以∠OAB=45°,把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对折后,再沿对角线BD对折,则这时∠AOB、∠BOC、∠DOC、∠AOD重合,而这四个角的和为360°,所以这四个角都等于90°,即∠AOB=90°.[师生共析]由上述可知: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对角线与边的夹角是45°;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它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可演示),然后剪下一个角,打开,怎样剪才能剪出一个正方形?(剪刀线与折痕成多少度的角?)(学生动手折叠,想,剪切)[生]只要保证剪口线与折痕成45°角即可.因为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它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把折痕当作对角线,这时只需剪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打开即是正方形.[师]很好,同学们应用折叠、剪切,得到一个正方形,说明大家基本掌握了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又是菱形,那么它们四者之间有何关系呢?大家来议一议(出示投影片正方形、矩形、菱形及平行四边形四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生甲]正方形、矩形、菱形都是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生乙]平行四边形有一个内角为直角时,这时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当平行四边形的相邻的边相等时,这时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矩形的一组邻边相等时,此时的矩形是正方形,菱形的一个内角为直角时,此时的菱形是正方形.[生丙]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时,此时的矩形是正方形,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时,此时的菱形是正方形.[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正方形、矩形、菱形都是平行四边形,但它们都是有特殊性质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不仅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且是邻边相等的特殊矩形,也是有一个角为直角的特殊菱形.它乙同学,丙同学总结的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出示投影片§4.4.2 H)由这个图你能知道什么?[生]由这个图可以知道:什么样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师]很好,此图给出了正方形的判别条件,即怎样判定一个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师生共析]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判定这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然后再判定这个矩形是菱形;或者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这个菱形是矩形.由于判定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方法各异,所给出的条件不一样,所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正方形的具体条件也相应可作变化,在应用时要仔细辨别后才可以作出判断.[师]下面大家来做练习以巩固本节所学内容. Ⅲ.课堂练习(一)课本P 97随堂练习1.边长为2 cm 的正方形,对角线的长是多少?解: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 cm ,对角线AC 把它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在Rt △ABC 中,AB 2+BC 2=AC2AC =2282222==+因此:边长为2 cm 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22 cm. 2.如图中,有多少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答:以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为直角顶点,共有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以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也有四个,因而共有八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二)试一试1.如何设计花坛?在一块正方形的花坛上,欲修建两条直的小路,使得两条直的小路将花坛平均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不考虑道路的宽度),你有几种方法?(至少说出三种)(图形如P99的图)解:过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任意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即可将正方形分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四部分.下面是其中的三种分法.(三)看课本P96~P97,然后小结.Ⅳ.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探讨了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别条件.现在来总结一下: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可比较如下:(出示小黑板)(小结性质时,师生共同完成,凡是图形所具有的性质,在表中相应的空格中填上“√”,没有的性质不要填写)由表中可知:矩形、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又具有各自的特殊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因此矩形和菱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又是特殊的矩形,特殊的菱形.正方形的判别条件:(出示投影片§4.4.2 H)Ⅴ.课后作业(一)课本P99习题4.7 1、2、3.(二)课本P98“读一读”.(三)1.预习内容:P100~P1012.预习提纲:(1)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2)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Ⅵ.活动与探究 如图,正方形ABCD 被两条与边平行的线段EF 、GH 分割成四个矩形,P 是EF 与GH 的交点,若矩形PFCH 的面积恰是矩形AGPE 的面积的2倍,试确定∠HAF 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过程:让学生探讨、归纳,使其懂得:对于正方形问题,常将某个三角形绕正方形的顶点旋转90°,将分散的条件集中,使问题朝着有利问题解决的方向转化.因为与正方形有关的角有45°、90°,所以本题可猜想∠HAF =45°,要证这一结论,可将△ADH 旋转到△ABM 的位置,使∠HAM =90°,若证∠HAF =∠FAM ,则结论成立.结果:证明:连接FH ,延长CB 到M ,使BM =DH ,连接AM . 则△ADH ≌△ABM ,∴AM =AH 设AG =a ,BG =b ,AE =x ,ED =y由①得:a -x =y -b两边平方,得:a 2-2ax +x 2=y 2-2by +b 2把②代入,得:a 2-2ax +x 2=y 2-4ax +b 2则(a +x )2=b 2+y 2a +x =22yb =FH∴FM =FH又∵AF =AF ,∴MAF ≌△HAF ∴∠HAF =∠MAF又∵∠HAF +∠MAF =∠HAF +∠BAF +∠DAH =90° ∴∠HAF =45° 板书设计§4.4.2 矩形、正方形(二)一、正方形的定义 四、课堂练习 二、正方形的性质 例1(性质的应用) 五、课时小结三、正方形的判别条件 六、课后作业。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矩形的判定》教案3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矩形的判定》教案3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矩形的判定》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矩形的判定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形和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究矩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矩形的判定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和探究,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矩形的判定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矩形的判定方法的掌握。
2.矩形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矩形的判定方法。
2.实践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加深对矩形性质的理解。
3.讨论法: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形和例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展示和分析。
2.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标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一些实际的矩形图形,如教室的窗户、电视屏幕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出矩形的定义和性质。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图形和例子,引导学生探究矩形的判定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矩形的性质,如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矩形的对角相等等,从而让学生理解矩形的判定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图形,判断它是否为矩形,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然后,每组将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大家共同判断是否正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有关的图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为矩形,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1 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精品教学课件
把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通过剪、拼,设法 得到一个大正方形
1 1
1 1
探究新知
方 法 一1 1源自究新知方法a
二
思考: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a满足什么条件?
a2=2
探究新知
a a2=2
探究二:
1.a可能是整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2.a可能是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请你在方格纸上按照如下要求设计直角三角形.(所作三 角形的各个顶点均在格点上) (1)使它的一边为有理数,另两边边长不是有理数; (2)使它的三边边长都是有理数.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解:(1)如图1所示. (2)如图2所示.
图1
图2
课堂检测
拓广探索题
在下列4×4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请在 每一个图中分别画出一条线段,且它们的长度均表示不等的非 有理数.
①因为22=4,32=9,4<5<9,所以b不可能是整数.
②没有两个相同的分数相乘得5,故b不可能是分数. ③因为没有一个整数或分数的平方为5,所以b不是有理数.
探究新知
归纳总结
用生命换来的新数
像上面讨论的数a,b都不是有理数,而是另一类数—无理数.
早在公元前,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即“宇宙 间的一切现象都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但是这个学派中的一个叫希 伯索斯的成员却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不能用整数或整数之 比来表示,这个发现动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据说为此希伯索斯 被投进了大海,他为真理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真理是不可战胜的, 后来古希腊人终于正视了希伯索斯的发现.也就是a2=2中的a不是有理数.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四章第四节《4.4.1矩形 正方形》
α
(1) 随着 ∠α 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2) 当 ∠α 是锐角时,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当 ∠α 是钝角时呢? (3) 当 ∠α 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此时两条对角线 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这时两条对角线的长度相等.
议 一 议
1.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 如果 不是,简述你的理由. 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你能用 矩形的有关性质解释这个结论吗? A D A D O
3.判断题
(1).矩形是平行四边形( ) (2).矩形的两条对角线将矩形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 等腰三角形( )
议一议
1.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 如果不是,简述你的理由.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
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你能用 矩形的有关性质解释这个结论吗?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
作业:
1. P99习题4.6第1、2、3题. 2. 预习内容: P99---P100 预习提纲: (1).正方形的定义; (2).正方形的性质; (3).正方形的判别.
轻轻的,
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地点击鼠标,
活
动
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 相对的两个顶点上,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改变平行四边 形的形状. α α
二. 填空:
矩形的一组邻边长分别是3cm和4cm,则它的对角 线长是 5 cm.
生活中的数学
给你一根足够长的绳子,你能检查教 室的门窗或你的桌子是不是矩形吗?你 怎样检查?解释其中的道理。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内容方面: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课教案学校:思源学校备课人:李河清班级:八(11)(12)2012年9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在我们班上,两极分化问题很是严重,对优等生来说他们能够理解知识形成技能具备一定的数学能力,而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够掌握成绩不容乐观。
为使学生学好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作为教师,我将实行因材施教策略。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学期数学内容包括第一章《勾股定理》、第二章《实数》,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第五章《位置的确定》,第六章《一次函数》,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八章《数据的代表》。
第一章《勾股定理》的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的探索和应用。
第二章《实数》主要内容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概念和运算。
本章的内容虽然不多,但在初中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主要内容是生活中一些简单几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的主要内容是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几种特殊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
第五章《位置的确定》主要讲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确定,会找出一些点的坐标。
第六章《一次函数》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函数的概念,以及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达式,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要求学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一些实际的问题。
第八章《数据的代表》主要讲述平均数和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平均数和能找出中位数及众数。
三、教学目标要求上半学期完成第一章到第四章第四节,下半学期完成第四章第五节到本册教材结束。
掌握平方根与立方根、实数、平面坐标系、一次函数、勾股定理、四边形性质等知识并形成相应数学技能。
八年级数学上册 4.4.1 矩形、正方形(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轻松尝试+拓展延伸+当堂检测)导学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4.4.1 矩形、正方形(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轻松尝试+拓展延伸+当堂检测)导学案北师大版4、4、1矩形、正方形(1)备课组长审核签名教研组长审核签名学习目标:1、知道矩形的定义和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能说出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和矩形的的对角线相等的性质;能推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重点)2、通过图形的变化,来经历观察、思考、合作、探究等数学活动;体会化归、建模、归纳等数学思想。
(难点)3、在自主探究中学到方法,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
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感知)1、仔细阅读课本112页的内容,并动手实践,回答下列问题:(1)有一个角是_____ 的__________叫矩形。
(2)矩形的性质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___(3)通过如图4-12的操作可知:随∠α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发生着变化,当∠α是________时,平行四边形变为矩形,此时对角线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也就是当对角线_________时,平行四边形变矩形。
总结矩形的判别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自学例1,明确每步的依据。
并思考:△ABC是一个直角三角形,AO就可以叫做_________。
则可得直角三角形的一条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理解)三、轻松尝试(运用)1、下列性质中,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A 、对边相等B、对角相等C、对角线相等D、对边平行2、在矩形ABCD中,∠AOD=130,则∠ACB=__ _。
3、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长是8cm,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60,则矩形的周长为______。
4.4 矩形、正方形 课件 1(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3.矩形的判定方法:
(1)有一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1)判断△AOB的形状。
2)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O
学科网,zxxk.fenghuangxueyi
B
C
2、在锐角三角形ABC中,CD、BE分别是AB、AC 边上的高,M是BC的中点,
A
N是DE的中点,试判断MN
与DE的位置关系。
B
N
D
E
M
C
矩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矩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李师傅做铝合金窗框分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1)先截取两对符合规格的铝合金窗料,使 AB=CD,EF=GH A C E G B D F H
(2)摆放成如图所示的四边形,则这时窗框的形 状是____________ 平行四边 形,数学原理是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C E G B D F H
(3)将直角尺靠紧窗框的一个角(如图所示),调整 窗框的边框,当直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窗框无缝 隙时,说明窗框合格,这时窗框是_____ 矩 形,数学 有一个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C E G B D F H
D C
∠A= ∠B= ∠C=90 。
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A B
O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1、如图: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 D
(1)对角互补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矩形的性质与判定(1)》导学案(北师大版)
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导学稿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矩形的定义以及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通过探究能找出矩形的性质,并能发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
二、学习过程:1、回顾旧知:1、是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边:角:对角线:2、观察课本P11页上面三个图形,里面都含有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你能找出他们的共同特征吗?矩形定义:叫做矩形。
告诉同伴,你在生活中见到了哪些矩形的例子?3、思考:(1)、既然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它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2)、矩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如果是,那么对称轴有条? (3)、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它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拿出矩形纸片观察)猜想: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矩形的对角线请尝试证明你的猜想: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90°对角线AC与DB相交于点O。
求证:(1)∠ABC=∠BCD=∠CDA=∠DAB=90°(2) AC=BD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4、归纳总结:告诉同伴矩形都有哪些性质?(从边、角、对角线三方面思考)5、练习:矩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相等B.对边相等C.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互相平分6、建构新知,发展问题问题:(1)矩形的两条对角线可以把矩形分成个直角三角形?(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O是直角三角形ABC中一条怎样的特殊线段?它与AC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说出你得到的结论。
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请尝试证明:练习:1、已知△ABC是Rt△,∠ABC=90°,BD是斜边AC上的中线.(1)若BD=3 cm,则AC=_____cm;(2)若∠C=30°,AB=5㎝,则AC=_____ cm,BD=_____ cm.2、如图,在矩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D=120°,AB=2.5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
总课时:12课时
第6课时:4、4矩形、正方形(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矩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别条件.
2.提高对矩形的性质和判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矩形的性质和判别条件的过程,在直观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说理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主观探索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加深对矩形的的认识,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矩形的性质和常用判别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是矩形的性质和常用判别方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像框;用四根木条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具.
学生用具:皮筋,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框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巧设情境问题,引入课题(3分钟,学生观察思考)
给出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请学生观察当它的一个内角由锐角变为钝角的过程中,会形成怎样的特殊图形情况.(进行演示,如图)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矩形。
(当然这一过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演示)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35分钟,学生小组探究,全班交流)
主要环节:
(1)根据演示过程,请学生尝试给矩形下定义。
(2)寻找生活中的矩形。
(3)探索矩形的性质。
(4)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矩形性质的理解。
(5)矩形的判定。
(6)从对称的角度再认识矩形。
1.矩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图形,小学甚至更早学生就已经接触到。
但是当时对于矩形的理解和认识是停留在表象层面的,即提到矩形,学生往往联想到的是具体的图形和形象,不能离开
实物去研究图形。
随着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这里采取的动画的方式,请学生给矩形下定义,就是要让学生在直观从把握矩形的本质特征,从而将对矩形的理解上升到形式化的高度。
2.对矩形性质的探索,采用了类比的方式,在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基础上加强条件。
在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了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通过将性质“反过来”的方法(逆命题),得到矩形的判定条件。
第(3)-(6)的主要过程:
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来做一做:
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像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1)随着∠α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2)当∠α是锐角时,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当∠α是钝角时呢?
(3)当∠α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此时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进行活动,探索矩形的性质)
当∠α是锐角或钝角时,两条对角线是不相等的.
当∠α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为矩形,这时两条对角线的长度相等.
归纳矩形的性质:(引导学生归纳,并体会矩形的“对称美”.)
1.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4.矩形是轴对称图形.
[例1]如图在矩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60°,AB=4 cm.
(1)判定△AOB的形状;
(2)求对角线的长。
分析:要判定△AOB的形状,由于∠AOB=60°,所以可考虑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由矩形的性质知:O A=OB.即△AOB是全等三角形.由“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得出结论.
要求对角线的长可直接应用矩形的性质.
解:(1)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 C与BD互相平分且相等,于是OA=OB.
又∠AOB=60°,可知△AOB是等边三角形.
(2)OA=AB=4cm,DB=CA=2OA=8cm.
因此:对角线的长为8cm.
提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怎样的四边形?为什么?与同伴交流.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如图,在 ABCD中,AB=CD,BD=AC,BC=BC ∴△ABC≌△DCB(SSS)
∴∠ABC=∠DCB.
在ABCD中,AB∥CD,
∴∠ABC+∠DCB=180°
∴2∠ABC=180°,即∠ABC=90°
∴ABCD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采用逆命题的方式得到矩形的一个判定方法,进一步总结矩形的两个判别方法: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议一议:(展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解决.)
①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如果不是,简述你的理
由.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你能用矩形的有关性质解释
这结论吗?(进一步得到一个关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
第三环节新课小结:(2分钟,师生共同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环节课后作业习题4、6
A组(优等生):1
B组(中等生):1
C组(后三分之一生):1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