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双学位复习13-14-1)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一、绪论思考题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与特征(一)内容1+2+4维度1=领导的事业2=人性的估计文化心理4=个体、群体、组织、领导1.给出你对人或物的一个个判断,如人是自私的2.自我思考:你的这个看法是如何得出?(重点)二、研究方法思考题1.为什么说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操作重点?主要通过自变量和因变量来反映,无论是实验法、观察法、调查问卷法还是其他方法,研究组织行为学都以两量的考查AHA12GAGGAGAGGAFFFFAFAF为重点。
2.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类型有哪些?(1)实验法(2)观察法a.非参与观察法b.参与观察(3)调查方法a.问卷调查法通过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根据人们的回答,对其态度与情况作一定数量方面的分析的方法。
b.问卷与量表的区别问卷是根据研究目的、基础而设计的一套题目,答案往往是质上的区别。
量表是经过标准化的问卷及其使用标准,设计出的答案选择,答案往往是量上的区别。
三、个体心理与管理思考题AHA12GAGGAGAGGAFFFFAFAF1.个体的心理构成要素有哪些?(1)动力系统:需要、动机(成就动机)、态度、价值观、信仰(2)心理过程:感知、记忆、思维(3)个性心理特征:人格、能力2.知觉如何应用在管理中?(可能会考)(1)绩效评估:较理性客观的过程,当然有距离(2)招聘面试:第一印象,可改变的面试结构(3)企业形象塑造:广告宣传、印象(4)员工行为塑造:人对自己或他人的预期,通常会在以后的行为结果中应验(希腊神话皮革马利翁)AHA12GAGGAGAGGAFFFFAFAF3.什么是态度?其结构是什么?和社会认知的倾向、情感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比如赞成或反对、喜欢和厌恶、肯定或否定等,这些倾向已经形成就比较稳定,比较持久地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向和方式。
4.(1)要认识员工态度在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复杂性态度影响认知与判断、行为效果、忍耐力、影响力(2)运用多种方法及时对员工态度调查(3)对员工加强教育,改善员工的态度5.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将其运用于管理中?价值观的内涵描述的是信念系统而非行为倾向。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
2.动机:是一种由目标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动力。
它包括以下三个既相互作用又相互独立的因素:需要、驱力和诱因。
动机主要有激发、导向、维持和调整等功能。
3.薪酬:是员工因向所在组织提供提供劳动或完成任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或酬谢。
它是劳动力价格的支付形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同时又是人力资本竞争的价格表现。
新酬按照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经济性新酬和非经济性新酬。
5.员工持股计划:是指企业内部员工以个人出资的方式,或贷款融资的方式,来持有本企业的一部分特殊股票,并委托员工持股会集中管理的一种产权组织形式。
6.工作设计:是指对工作完成的方式以及某种特定工作所要求完成的任务进行界定的过程,包括岗位轮换、岗位扩展、工作丰富化、弹性工作制等形式。
7.组织公民行为:是指员工自觉自愿地表现出来的、非直接或明显地、不被正式的报新系统所认可的、能够从整体上提高组织效能的个体行为。
8.工作投入:是指由于个体在心理上对目前工作的认同,因而引发的重视个人工资表现,并主动参与工作的行为。
9.社会知觉:是个体收集、整合和揭示关于他人信息的过程,人们的行为是以社会知觉而不是现实为基础的。
10.自我知觉:是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包括自我概念和自尊。
人们对自我的认识不一定准确。
尽管自尊高有一些优点,但自尊过高会造成自利性偏差,对组织造成不利影响。
11.归因:是人们解释自己和他人行为原因的过程。
对应推断理论认为,人们根据行为推测他人的特点;因果推断理论认为,人们根据推测的区别性、一致性和一贯性信息解释行为的原因。
12.知识管理:是指组织借助于一定的媒介或其他信息传递系统,对知识进行有效地识别、获取、储存、传播、开发和应用,以提高个人或组织创新价值的能力,从而提升组织绩效和核心竟争力的过程。
管理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有答案)
管理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有答案)《管理心理学》总复习题(库)一、填空题1、客观地对现实发生的管理心理现象进行记录、观察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2.梅奥是行为管理学派的代表学者。
3.请写出智商测验的公式IQ(智商)=MA(智力年龄)÷CA(实足年龄)×100。
4.心理学中的个性也可称为__人格__,是指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5、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6.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行为上趋向及其他人保持一致,这一现象称为从众。
7.人的典型的气质类型一般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8.成就需要(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麦克里兰。
9.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良好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因素的理论是社会人。
10、人的性格特征按机能划分一般可分为情绪特征、理智特征和意志特征。
11.当代提出的几种领导类型主要包括(领袖魅力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交换型领导)和诚型领导四种。
12.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
13.双因素理论所指的两类因素是(保健)因素及(激励)因素。
14.激励就是激起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动,使其施展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15.本领测验一般包括(智力测验)、(特殊本领测验)、(发明本领测验)三种。
16.人格测验一般包括(量表测验法)、(情境测验法)、(投射测验法)三种。
17.影响期望形成的主要条件包括(目标,目标价值(外在因素))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
18.四分图模型把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归为两个:一个是员工取向,一个是生产取向。
19.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架构一般分为个体、群体、组织及领导三个层次。
二、判断题1.企业或组织中的人-物干系主要是劳动心理学及工程心理学的对象,而人-人干系才是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对象。
(对)2.霍桑实验表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复杂人”。
2013-2014-1《管理心理学》复习题
2013-2014-1公共选修《管理心理学》复习题一、单向选择题1. 心理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 普通心理学B. 管理心理学C. 工程心理学D. 社会心理学2.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了他著名的行为公式B=f(P·E),其中P是()。
A. 行为B. 函数C. 环境D. 个人3. 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这是()。
A. “经济人”假设B. “复杂人”假设C. “社会人”假设D. “自我实现人”假设4. 在心理过程中,我们把人们对事物的具有好恶倾向的体验称之为()。
A. 理智B. 意志C. 情感D. 认识5. 在管理方格理论中,(9. 1)型管理方式又称为()。
A. 贫乏型管理B. 俱乐部型管理C. 任务型管理D. 中间道路型管理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
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组织心理D. 病理心理7. 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本来面目认识事物是管理心理学应坚持的()。
A. 联系性原则B. 发展性原则C. 客观性原则D. 具体性原则8. 谈话法和问卷法应属于()。
A. 观察法B. 测验法C. 调查法D. 实验法9. 需要按照起源可分为()。
A. 天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B.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C. 合理需要与不合理需要D. 生存需要与享受需要10.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
A. 物理因素、社会因素B. 环境因素、主体因素C. 保健因素、激励因素D. 内在因素、外在因素11. 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直接原因是()。
A. 需要B. 动机C. 兴趣D. 信念12. 以感情来维系成员之间关系的群体是()。
A. 正式群体B. 非正式群体C. 参照群体D. 实属群众13. 信息从接受者返回信息源的过程称为()。
A. 编码B. 传输C. 解码D. 反馈14. 下述公式中表述正确的是()。
A. 领导有效性=f(领导者、被领导者)B. 领导有效性=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C. 领导有效性=f(领导作风、成熟度、环境)D. 领导有效性=f(领导效率、被领导者成熟度)15. 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是()。
管理心理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考核重点(第1章)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及期规律。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3、组织心理: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三、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研究范围包括: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
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①管理心理学要运用普通心理学提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管理活动中具体化,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普通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知识都会在管理中发挥作用。
②普通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是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
2、管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①管理包括两部分内容:物和人。
②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是研究人与机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研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③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涉及到人的心理问题。
从工程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来看,必然涉及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管理心理学也需要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予以丰富和补充。
3、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群体中人们彼此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主要包括:1、个人心理活动对群体心理活动的影响2、群体心理活动对个人心理活动的影响3、个人与个人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4、群体与群体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些内容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化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在企事业管理中的运用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管理心理学复习大纲
管理心理学复习大纲一、填空题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组织心理。
2.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起点,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进行直接反应的过程。
3.知觉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整体反映,它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4.个体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的个体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企业取得更高的绩效。
5.需要是人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应,是个体的一种主观状态。
6.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7.一个群体的构成条件包括:明确的成员关系、一致的群体意识、共同的行动能力、持续的互动关系。
8.冲突是组织中一种常见的行为现象,根据对组织的不同作用将冲突分为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
9.团队精神的铸造会受到领导、共同的愿景、沟通和交流、激励机制、潜规则的影响。
10.组织文化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全员性原则、人本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独特原则、适应性原则。
11.组织变革的两种经典模式是激进式变革和渐进式变革。
P16212.人际关系的改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分别为优化组织风气、重视培训工作、制动合理政策、改善领导作用与及时调节帮助。
P18313.企业要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必须全面介入心理契约的EAR循环,EAR循环是指心理契约的建立、调整和实现的过程。
P19414.人员招聘的心理效应中的晕轮效应,是指应聘者在测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一突出的特点容易引起考官的注意,而其他素质的信息被忽视。
15.绩效评估可以分为效果主导型、品质主导型、行为主导型三种类型。
二、名词解释1.管理心理学答:管理心理学作为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用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生理学以及人类学等学科的管理,以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人的积极性为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2.沟通答: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自考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考试必背
管理心理学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所谓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现代管理学愈来愈认识到,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是管理的核心。
管理的定义模式——“人——人——工作”。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层过面:管理程中的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和组织心理(是指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也是管理心理学教科书的逻辑架构。
三、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
(区别: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管理心理学要运用普通心理学揭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管理活动中具体化。
联系:普通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是基础理论与具体运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
)2.管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
(区别:把人和机器当成一个人-机系统进行研究,使机器更好地适应人的心理生理特点,以便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机器的性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这是工程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把人与人当成一个人-人系统进行研究,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科学分析,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正确预测人的行为,充分调动的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这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
联系: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涉及到人的心理问题,二者关系极为密切。
《管理心理学》复习
《组织行为学》课程复习一、名词解释1.霍桑实验: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
(照明、福利、访谈、群体实验)2.Katz的管理技能理论:专业(技术)技能、人际(人员)技能、和概念技能。
高层管理者要具备很强的概念技能,基层管理者对专业技能要求更高.3.情绪智力: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的情感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和促进情绪、智力发展的能力。
4.损失规避(losssaversion):人们总是强烈倾向于规避损失:一定数额的损失所引起的心理感受,其强烈程度约相当于两倍数额的获益感受。
5.社会闲散(social loafing):由于责任的分散,导致群体绩效低于个人绩效的情况.6.映像整饰(impression management):是人在交往中有意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的过程.7.敏感性训练(sensitivity training):又称为T群体训练和交友群体训练。
其核心是通过无组织结构的小组互动来改变成员的行为。
它不直接告诉受训者所需学习的内容,而是让学员们自己在群体互动过程中去体会和总结。
8.心理契约:个人将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高的一种配合。
9.组织承诺:指员工对组织的一种责任和义务,源于对组织目标的认同,由此衍出一定的态度或行为倾向.10.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的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
11.沉没成本效应(sunkcost effect):人们在决定是否做某事时,不仅看这件事对自己有多少好处,还要看自己对这件事已投入多少。
12.社会促进(socialfacilitation):用于群体成员的存在,促进自我绩效的提高。
13.组织文化及其作用:是一个特定的组织在其应对外部适应性和内部一体化问题的过程中,发明、发现和发展起来的,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并用来教育形成长远正确认识、思考和感觉上述问题的基本假设。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理学》复习资料《管理⼼理学》复习资料⼀、绪论思考题管理⼼理学的内容与特征(⼀)内容1+2+4维度仁领导的事业2=⼈性的估计⽂化⼼理4=个体、群体、组织、领导1?给出你对⼈或物的⼀个个判断,如⼈是⾃私的2?⾃我思考:你的这个看法是如何得出?(重点)⼆、研究⽅法思考题1?为什么说⾃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管理⼼理学研究的操作重点?主要通过⾃变量和因变量来反映,⽆论是实验法、观察法、调查问卷法还是其他⽅法,研究组织⾏为学都以两量的考查为重点。
2?管理⼼理学研究⽅法的类型有哪些?(1)实验法(2)观察法a. ⾮参与观察法b. 参与观察(3 )调查⽅法a. 问卷调查法通过统⼀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根据⼈们的回答,对其态度与情况作⼀定数量⽅⾯的分析的⽅法。
b. 问卷与量表的区别问卷是根据研究⽬的、基础⽽设计的⼀套题⽬,答案往往是质上的区别。
量表是经过标准化的问卷及其使⽤标准,设计出的答案选择,答案往往是量上的区别。
三、个体⼼理与管理思考题1. 个体的⼼理构成要素有哪些?(1 )动⼒系统:需要、动机(成就动机)、态度、价值观、信仰(2 )⼼理过程:感知、记忆、思维(3)个性⼼理特征:⼈格、能⼒2. 知觉如何应⽤在管理中?(可能会考)(1 )绩效评估:较理性客观的过程,当然有距离(2)招聘⾯试:第⼀印象,可改变的⾯试结构(3)企业形象塑造:⼴告宣传、印象(4)员⼯⾏为塑造:⼈对⾃⼰或他⼈的预期,通常会在以后的⾏为结果中应验(希腊神话⽪⾰马利翁)3. 什么是态度?其结构是什么?态度⼈们在认识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情感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如赞成或反对、喜欢和厌恶、肯定或否定等,这些倾向已经形成就⽐较稳定,⽐较持久地影响着⼈们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影响着⼈们的⾏为⽅向和⽅式。
态度的结构:认知、情感、意图三因素4?如何将态度应⽤于管理中?(1 )要认识员⼯态度在管理中的作⽤及其复杂性态度影响认知与判断、⾏为效果、忍耐⼒、影响⼒(2)运⽤多种⽅法及时对员⼯态度调查(3 )对员⼯加强教育,改善员⼯的态度5?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将其运⽤于管理中?价值观的内涵描述的是信念系统⽽⾮⾏为倾向。
管理心理学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1. 管理心理学:研究组织中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门科学。
2.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1)研究个体心理2)群体心理3)领导心理4)组织心理3.研究管理心理学的意义1)推动管理现代化2)提高劳动生产效率3)加强思想工作4)有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强调人在现代化生产中的作用;强调研究人的动机和心理活动规律;强调研究企业管理中如何有效的调动人们劳动积极性的途径;强调研究领导行为的问题5)有利于管理理论体系的完善4.研究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5.研究管理心理学的重要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产品分析法;测验法;6.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即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7.个性的心理结构:主要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
个性倾向性是心理结构的动力部分,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
个性心理特征是心理结构的特点类型,包括能力、气质、性格、态度8.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1)生物因素: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影响;内分泌腺机能的影响身体外表的影响2)社会因素:家庭环境的影响;社会化过程的影响;主体活动因素的影响9.气质的含义:是指个人行为的全部动力特点的总和。
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它表现了一个人与生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自然特征,明显带有个人色彩,也称脾气。
10.气质的类型及其特征1)胆汁质型(、动作迅猛):兴奋>抑制性,积极开朗热情乐观外向善于交往,但易冲动性情暴躁,情绪波动比较大。
2)多血质:兴奋性≈抑制性,积极开朗热情乐观,灵活适应性强3)黏液质:兴奋性<抑制性,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内向不易激动,注意力稳定且不易转移,善于自制,不够灵活。
4)抑郁质:兴奋性<抑制性,内向羞怯,谨小慎微,情感感受比较深刻,稳定性11.气质与管理的关系:(1)气质无好坏之分,它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管理心理学概述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在组织和管理环境中的应用的学科,它涉及到领导力、团队管理、组织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对于在组织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1.领导力理论:管理心理学研究了领导者对团队的影响,包括韧性领导、情境领导和变革型领导等理论。
2.团队动态:了解团队形成的原因、发展阶段以及冲突处理方式对于有效管理团队至关重要。
3.情绪智力:管理心理学强调情绪智力对于领导力和工作绩效的重要性,包括情绪管理、情绪表达等方面的技巧。
第三部分:管理心理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1.绩效管理:管理心理学可以帮助组织设计出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
2.决策分析:通过管理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管理者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做出更为准确的决策。
3.团队建设:学习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可以帮助团队建设更加高效且和谐,提高团队绩效。
第四部分:管理心理学的未来发展
管理心理学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新理论和方法涌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管理环境。
结语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极具实践价值的学科,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学知识,提高组织的绩效和员
工的幸福感。
希望本文的内容可以帮助您在管理心理学的学习和复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管理心理学双学位
二、管理心理学的历史演变
管理科学的发展时期
人性假设
早期管理 (1900年以前)
科学管理(20世纪初-20年代)“经济 人”
人际关系时期(30-40年代) “社会 人”
人本主义(50-60年代) 人”
“自动
权变时期(70年代)
“复杂
科学管理时期
古典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 行政管理理论 层峰组织理论
感情的需要
复杂人假设 (超Y理论)
开放式组织理论 观点:P15
管理心理学对组织结构层面的关注
组织文化
战略管理理论----P15 20世纪80年代初,日裔美国管理学家威
廉•大内研究日本企业,并针对美日两国 的管理经验,出版了《 Z理论》一书。 Z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及其价值选择,是 由所处的文化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文化 就有什么样的人的行为------文化人
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1856-1915)
泰勒的一生在钢铁厂度过,先是在米德维 尔6年,后来是伯利恒。他做过几乎钢铁 厂所有的工种,他先后做过秘书、普通工 人,工具间保管员、助理工头、工头、技 术主管、研究总监、最后成为整个工厂的 工程师。在一段时间内,他的职位差不多 一个月就要换一次。
行政管理理论:
法约尔生平 (1841——1925 法约尔在大部分时间里则
都担任管理人员,其中 在总经 理的位置上30年,他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
开始而向下发展,理论适用于各种组织; 一般管理理论(高层管理)
组织理论之父 马克斯•韦伯
合理-合法权利 —权力论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官僚结构) 超凡魅力的领导者
人际关系时期
霍桑实验(20世纪20年代) “二阶段”
第一阶段:1924年11月-1927年4月, 第二阶段:1927年-1932年。 “四实验” ⑴照明实验 ⑵福利实验 ⑶群体实验 ⑷谈话实验
管理心理学复习课件.doc
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伦理学、生理学的基本理论来研究企业中的人或群体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人际关系以及人的积极性,借以解释、预测和激励企业中人的行为,以达到提高工效为目的的综合性科学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研究对象:是研究组织或事业管理中的个体、群体、组织和领导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主要是探索人的心理活动、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理解(1) 从管理的内涵上看群体性\目的性\共同性(2) 现代企业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①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②科学技术越发展,管理中人的因素越重要③人永远是而且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3) 企业成败的评价指标应该是职工的心理评价①方向感②信任感③成就感④温暖感⑤舒适感⑥实惠感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企业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中的具体心理活动的规律性(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管理领域中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它是和活动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互相联系的。
2、联系性原则:人的心理现象与外部环境的刺激、主体的状况和反应活动紧密地联系着。
3、发展性原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处在运动与发展之中,所以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也要贯彻发展性原则。
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作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方法优点:使用方便,所得材料真实缺点:只能消极等待有关现象的发生,难以对所获材料进行数量处理,难以确定某种行为现象的真正原因2、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主动地引起被试者的行为变化。
优点:研究者处于主动地位,可有计划引起某种行为现象发生;研究者可以控制一切无关变量,系统操纵作为自变量的变化条件;研究者可以使某种行为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发生,反复观察验证缺点:实验室的人为性及对心理现象的过分简化,因而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调查法:是通过搜集各种有头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心理学提纲(复习)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行为与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组织管理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
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科学性质一、管理心理学的两重性——既有自然科学性质,又有社会科学性质。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二、管理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科的关系主要的相关学科包括:普通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等。
任何企业都包括两个主要因素:人与物,三种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
劳动和工程心理学——研究人与物的关系(或称人—机系统)。
管理心理学学研究——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或称人一人系统)。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历史沿革第一节管理学的新发展一、前科学时期二、古典管理时代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为标志,管理理论研究走上了科学轨道,管理学从此产生。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理论分别是:法约尔的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韦伯的组织理论。
著名理论介绍:(一)管理理论——又称“计划管理”理论,侧重高层管理创始人: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法国,1841—1925) ,采矿工程师。
主要贡献:A、法约尔把管理者的工作划分为五种功能:1)计划2)组织3)指挥4)协调5)控制B、法约尔提出了14条管理的一般原则。
(二)科学管理——侧重基层管理创始人:弗雷德里克·泰勒(F.Taylor,美国,1856--1915),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
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出版,标志着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主要贡献:A、泰勒分析了造成生产效率低下现象的原因。
B、进行科学实验:泰勒的科学研究在伯利恒钢铁公司,从“时间一动作分析”开始。
C、在这一系列试验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管理的原则.(三)组织理论——侧重组织管理创始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德国,1864—1920),社会学家,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泰勒、法约尔、韦伯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
主要贡献:认为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为社会所接受的权力:传统权力、超凡权力、法定权力提出“官僚结构模式。
“官僚结构”:一种具有明晰的权威界定、正式的记录保持和标准化程序的有效组织。
任何具有官僚结构特征的组织都将是有效的。
官僚组织结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特征:(1)等级结构。
(2)劳动分工。
(3)选拔和提升的标尺。
(4)规则与文档。
(5)区分所有者与管理者。
小结:股份公司制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职业经理(19世纪早中期)。
这一时期产生了最早的管理理论。
泰勒等“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为标志,管理理论研究走上了科学轨道,管理学从此产生。
古典管理学派是组织理论的奠基者。
泰勒、法约尔、韦伯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
古典管理理论特点:把组织看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不考虑企业组织外部的环境、竞争、市场等状况。
组织管理的中心思想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已有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获取更大利润。
管理对象的侧重,只注意对物和对工作的管理,而忽视对人的管理。
管理目的的侧重,只强调工作高效率,而忽视对工人各种需求的满足。
人性假设的基础,把人看成是只有经济需求的经济人,而忽视人的社会心理需要。
三、行为科学时代工业心理学产生,为管理心理学奠定基础。
闵斯特伯格(德国) 《心理学与工业生产率》1912年出版, 首先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工业管理。
行为科学研究的先声性研究——“霍桑试验” 。
行为科学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正式形成。
行为科学是对员工在组织活动中的行为以及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的学科。
行为科学学派成为管理理论的主流学派,涉及多种学科,主要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生理学等等。
行为科学基本观点:生产不仅受物理因素、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受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
研究取向:重视人的因素,重视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小结:工业心理学的发展引发了行为科学的先驱——人际关系学说的诞生。
“霍桑实验”(管理科学发展的里程碑)证实,把人当做“社会人”来看待,才能创造出高效率。
心理学对于工业发展的重大贡献:通过实验证明,科学管理可以找到标准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人的思想和感情也会影响他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组织管理研究迈向重视人的因素,重视人的社会心理需要,重视企业组织内部人与人关系的改善等对提高工作效率影响的道路。
四、现代管理时代(一)开放的系统理论观点:每一个组织都是相互关联的各个子系统的整合结构系统,同时又是一个接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开放的系统。
代表人物:卡茨(Daniel Katz)和卡恩(Robert Kahn)。
组织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于一个完整、系列的过程:每一个组织都要从外界输入原材料、设备、人力资源、技术。
某些输入用于转化其他的输入。
转化的资源被输出到环境中。
输出用于转换新的输入,循环往复。
只要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循环还在进行,说明组织是有生命力的。
外部环境因素对管理工作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有时成为组织考虑的首要问题。
(二)企业文化理论观点: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性模式。
社会和组织中个人性格上不可避免具有文化标记。
个人虽然有选择和适应的能力,但社会和组织的个性大多是文化的产物。
文化对个人、群体、组织以及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行为影响作用极大,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离不开文化的影响。
有效的管理就应该对社会文化环境、国民性格等进行分析研究,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和领导方式。
代表人物:菲克特。
跨文化的研究的结论:组织中的行为的确因文化而改变。
文化是企业中人员态度与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
行为因文化不同表现出差异,但组织结构却越来越相似。
同样一个管理者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会有不同的行为特点。
文化差异管理能促进组织的有效性。
(三)学习型组织代表人物:彼得·圣吉(美国)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基本观点: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提高整体素质。
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使员工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营造一种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柔性且扁平,即符合人性又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企业组织适应新的知识经济环境,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以延长组织寿命的必然选择。
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特征: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梦想。
源于工个人的梦想但又高于个人的梦想,它是组织中所有员工共同的理想,能使不同个性的人聚集在一起,朝着组织共同的目标前进。
2、组织由多个群体组成。
群体是最基本的学习单位,组织所有目标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群体努力达到。
3、善于不断学习。
一是强调“终身学习”,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二是强调“全员学习”,即企业组织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心投入学习。
三是强调“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彻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
四是强调“团体学习”,即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组织智力)的开发。
4、扁平式结构。
组织结构扁平,中间相隔层次极少,企业内部才能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整体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群体,才能产生巨大的、持久的创造力。
5、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能使组织成员能边工作边学习并使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
6、员工家庭与事业的平衡。
学习型组织努力使员工丰富的家庭生活与充实的工作生活相得益彰。
7、领导者的新角色。
领导者是学习型组织中的设计师、仆人和教师。
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工业心理学产生代表人物:闵斯特伯格(德国),“工业心理学之父”。
最早进行心理技术学研究,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工业管理。
研究侧重:研究个体素质及心理特点,以便安排到最适合的工作岗位。
研究可以让工人发挥最大的潜能的心理条件,而获得最大的最令人满意的产量。
研究怎样的情绪能使工人工作产生最佳效果。
主要贡献:将心理学实验方法(心理测验)首次应用于人员选拔、职业指导和工作安排等方面。
《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最适合的人。
研究工作对人的要求,从而确认具备什么样心理特点的人最适合从事某种工作。
最适合的工作。
研究和设计适合人们工作的方法与环境,以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工作效率的最佳方法是学习和训练。
最理想的效果。
研究最合理的方法产生最令人满意的结果。
二、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理论代表人物:梅奥(美国,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先驱者)霍桑试验(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先驱性研究)试验结论(1):工作条件本身不能影响工作,只有工人亲身感受到并理解这种变化,这些条件才变得有意义。
产量提高真正原因在于让工人们在特定环境下试验,参与者认为这是管理当局对他们重视。
产量提高的另一原因是试验过程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人际关系特别融洽。
研究结果(2):大多案例说明不满意来源于个人复杂的感受和情绪。
原因涉及工作的恰当、工作条件是否良好、工资多少是公平的、监督人员明智的行为等。
个人感受情绪与过去生活经验、社会地位和在家庭、社会团体中的交往有关。
工人们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许多不满,无处发泄,访谈试验只是为工人们提供了一个发泄的机会。
不良情绪一旦发泄出来,人就会感到心情舒畅,士气就会提高,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产量。
试验结果(3):生产小组自发地形成了一些规范,大部分工人有意限制自己的产量。
单纯研究个人心理是不够的。
团体内要建立各种规范,以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霍桑试验表明:工人不是简单的“经济人”,不能单靠支付工资来调动积极性。
个人的态度对决定行为的重要性。
管理人员发挥作用对生产率的重要性。
完成组织目标和工人对小组或群体满意感的重要性。
非正式群体对完成组织目标的影响。
梅奥首次提出了“非正式群体”概念。
人际关系理论梅奥1933年出版《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1、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
社会心理因素是提高生产效率重要的因素,金钱刺激只是第二位的因素。
在企业中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比物质奖励更具有现实意义。
2、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
决定劳动生产率的诸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工人的满意度。
满意度越高,士气就越高,生产效率也就越高。
职工较高的满意度来源于个体需要的有效满足,物质需求的满足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还在于精神需求的满足。
3、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用以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对其成员的行为起着约束和控制作用,有自己的核心人物和领袖。
不仅重视正式组织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新型领导的必要性。
领导者不仅要担负起组织生产的任务,更要善于倾听群众的意见,尊重和依靠员工,让员工参与管理。
新型领导者还应能理解员工逻辑的和非逻辑的行为,融洽员工和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使员工愿意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