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
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的研究
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的研究村镇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担着服务农村和小微企业的重要职责,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村镇银行也面临着许多发展现状问题,如风险管控能力不足、经营效益不高、服务品质不佳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对村镇银行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1. 风险管控能力不足由于多数村镇银行起步较晚,管理经验不足,内部风险难以有效控制,导致风险管控能力不足。
尤其是在信贷业务中,存在不良贷款率高、催收效率低、风险扩散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效益和声誉。
2. 经营效益不高村镇银行在利润方面表现不佳,主要原因是业务量小、盈利能力弱、成本控制不力。
尤其在逐利性业务上,如信贷利差较低、资金利用效率低,导致经营效益不高。
3. 服务品质不佳一些村镇银行在服务品质上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业务流程不规范、办事效率低、客户体验差。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村镇银行的形象和竞争力。
二、建议村镇银行需要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健全内部控制机制,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加强对信贷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提高不良贷款的防范和处置能力。
要加强对员工的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对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村镇银行应结合实际情况,发展适合自身的业务,拓宽盈利渠道,提高盈利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信贷业务、投资理财业务、中间业务等,提升经营效益和盈利水平。
要加强成本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支出,增加利润空间。
村镇银行要加强客户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增强客户满意度,树立良好的服务品牌形象。
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升服务质量,还可以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员工服务水平和素质。
三、结语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银行自身的发展和生存,更直接关系到农村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
村镇银行需要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品质,增强竞争力,真正做到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探析
、
村 镇 银 行 发 展 进 程
20 06年 1 2月 2 0日 , 解 决 部 分 农 村 地 区 金 融 真 空 和 农 村 金 为 融 服 务 不 足 问题 , 监 会 出 台 了《 于 调 整 放 宽 农 村 地 区银 行 业 金 银 关 融 机 构 准 入 政 策 , 好 支 持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的若 干 意 见 》 更 ,调
我 国 大 多 数 乡 镇 企 业 没 有 真 正 建 立 比较 正规 健 全 的 财 务 会 计
制 度 , 信 息 不 对 称 的 情 况 下 , 村 金 融 机 构 为 保 障 自身 安 全 , 在 农 只 能 要 求 农 户 和 乡 镇 企 业 提 供 足 值 的抵 押 品 , 求 得 实 质 性 的风 险 以 保 障 。但 是 , 农 户 及 乡镇 企 业 经 营 特 点 看 , 往 缺 少 足 值 的不 动 从 往 产 作 为抵 押 品 , 致 农 户 和 乡 镇 企 业 融 资 的 困 难 。 导 4 盈 利 需 求 与服 务 三 农 的 定 位 有 所 偏 差 、 现 阶 段 我 国农 业 以种 植 业 和养 殖 业 为 主 , 到 自然 资 源 、 候 受 气 及 市场等因素的多重制 约 , 有较大 的不 确定性 , 营风险 大 、 具 经 收 益 低 。村 镇 银 行 投 资 回报 周 期 较 长 、 利 较 低 , 纯 依 靠 三 农 贷 款 盈 单 难 以维 持 其 健 康 发 展 。为 降 低 风 险 , 现 利 润 最 大 化 , 镇 银 行 不 实 村 得 不 将 放 贷 目标 转 向 城 市 企 业 盈 利 较 高 的客 户 和 当 地 经 济 的龙 头 企 业 , 就 产 生 了 村 镇 银 行 真 正 运 营 方 向 与 当 初 设 立 时 的 宗 旨相 这
浅析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建国60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迅速,20世纪后半叶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但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发展度仍然相对滞后,农业仍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一)财政农业支出总量不足从1990年以来,我国的财政农业支出不断增长,财政农业支出占整个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一直维持在5%以上,农业支出也占整个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也一直维持接近10%。
(二)财政农业支出结构不尽合理1.用于建设性的支出比重不高。
政府农业财政支出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用于政府农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转费用,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林水气部门的事业费是用于财政农业支出的主体,所占比重大体维持在70%水平上下。
财政在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救济在促进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区别在:一是就农民增收的问题,促进科技发展可以提高农业产量,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而农村救济只是缓解农民生活困难的应急措施。
二是从两种资金的受益范围来说,只要农业科技进步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所有的农民都可以受益;而救济只是针对农村贫困和失去劳动能力的居民的一种补贴,受益范围很有限。
三是从作用的结果来看,科技的进步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促进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而救济就不具备这一功效。
2.基础性战略投资不足。
近几年,政府支农投人中,每年用于粮、棉、油、糖等等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补贴在500~700亿元之间,占政府农业支持总量的30%以上。
由于财力有限,一些关系农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或者没有财政立项支持,或者缺乏足够的投人保障,致使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三)中央和地方职责划分不清1. 地方投入积极性不高。
近几年来,中央财政对“三农”投入增加的速度远远高于地方,地方过分依赖中央,甚至造成了地方财政投入“三农”的挤出效应,不利于充分调动地方投入的积极性以及财政农业支出资金效益的有效发挥。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一、选题的背景、意义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计。
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007年3月首批村镇银行在国内6个首批试点省诞生。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正式营业的村镇银行达到214家。
村镇银行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拥有机制灵活、依托现有银行金融机构等优势,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局面起到了很大的改善作用。
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农民融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但是当前村镇银行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其本身经营成本高,成立时间短,盈利空间小,筹集资金困难,风险控制难,还面临同业竞争威胁等问题,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村镇银行所面临的问题将严重阻碍其发展,不利于改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缓解决农村资金供需问题,缩小城乡差距。
本文将着重其发展过程中所遇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更好的支持农村经济建设,解决三农问题。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一)国外相关研究1.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Hugh T .Patrick (1995)提出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农村金融模式:一是“需求先于供给”模式,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导致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金融服务供给。
二是“供给先于需求”模式,强调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
而这两种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适应,两种模式之间存在一个最有顺序问题。
此后的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农村金融市场及金融供给和需求。
Mark Drabenstott和Larry Meeker(1997)指出资本在农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美国农村资本市场存在的缺陷,并从扩大社区银行的可贷资金、发展农村二级市场、开发农村股票资本市场等三方面提出如何发展农村资本市场来提高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我国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渠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村镇银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论述。
首先,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迅速,从数量和规模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共有村镇银行1825家,资产规模超过了6.83万亿元。
村镇银行作为特色金融机构,在满足农村居民和农村经济的金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村镇银行也积极探索创新,推出了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了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
然而,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村镇银行的定位模糊,定位不清导致业务范围和服务水平不一致,影响了村镇银行的竞争力。
其次,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薄弱,由于资金规模较小、业务范围有限,往往面临信贷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挑战。
此外,村镇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较少,缺乏创新的金融科技应用,无法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村镇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首先,应加强村镇银行的定位和差异化发展。
通过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确保村镇银行在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平上保持一致,提高竞争力。
其次,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应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管,确保村镇银行运营的稳定和安全。
再次,加强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创新。
村镇银行应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加大对电子银行、移动支付等新兴金融业务的投入,提升金融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化水平。
综上所述,我国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发展现状较为积极,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通过增强村镇银行定位和差异化发展、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以及推动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创新,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村镇银行的健康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力度,制定有利于村镇银行发展的政策和举措,提升村镇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推动我国农村金融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村镇银行作为乡村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在现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村镇银行在服务乡村经济、吸纳存款、拓展信贷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规模小、风险高、盈利能力低等问题。
面临问题包括运营成本高、风险管控不足、信用体系不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提出加大监管力度、加强风险管理、完善信用体系、推动村镇金融创新等对策建议。
展望未来,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村镇银行有望在更加健康盈利、规范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乡村振兴和金融服务的普惠性贡献力量。
【关键词】关键词: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对策、未来发展、金融服务、农村经济、金融改革、金融风险、政策支持、普惠金融。
1. 引言1.1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我国村镇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备受关注。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村镇银行在服务农村经济、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村镇银行的现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规模小、资金成本高、风险控制能力相对较弱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发展,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监管机制、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等。
只有通过持续努力,我国村镇银行才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服务,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2. 正文2.1 我国村镇银行的现状分析我国村镇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数量增长迅速。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和推动,我国村镇银行的数量在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超过2000家村镇银行,几乎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
二、业务范围逐步扩大。
随着村镇银行的规模和实力不断增强,其业务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除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外,村镇银行还开始涉足理财、证券、基金销售等领域,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
浅析村镇银行稳健发展的现状及策略
《浅析村镇银行稳健发展的现状及策略》2023-10-27•引言•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分析•村镇银行稳健发展的策略探讨目录•村镇银行稳健发展的政策建议•结论与展望01引言村镇银行是指为农村和城市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它们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背景与意义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具有积极的作用。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监管政策的调整,村镇银行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资本不足、管理不善、风险控制不力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村镇银行的稳健发展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通过对村镇银行稳健发展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这有助于推动村镇银行的健康发展,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发挥其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作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村镇银行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村镇银行的稳健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其中,文献综述主要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评价,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案例分析主要是对一些代表性较强的村镇银行进行实地调查,深入了解其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村镇银行客户和员工进行调查,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和反馈。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基于相关统计数据、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等数据来源进行分析和研究。
其中,统计数据主要是来自于相关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的公开报告和数据;调查问卷主要是针对村镇银行客户和员工进行设计和发放,以获取更全面和真实的信息;实地访谈主要是对一些代表性较强的村镇银行进行实地调查,深入了解其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研究背景、意义和方法;第二部分是村镇银行稳健发展的现状分析,包括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等;第三部分是村镇银行稳健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包括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等;第四部分是村镇银行稳健发展的策略探讨,包括加强内部管理、优化业务结构、加强风险控制等;第五部分是结论和建议,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村镇银行实践效应及发展障碍摘要:所谓村镇银行就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旳银行机构。
区别于银行旳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
目前农村只有两种金融主体,一是信用社,二是只存不贷旳邮政储蓄,农村旳金融市场还处在垄断状态,没有竞争,服务水平就无法提高,农民旳贷款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
改革旳出路,就是引进新旳金融机构。
建立村镇银行是为了处理我国既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竞争不充足、金融供应局限性、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克制”问题,更好旳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但作为新生事物,研究发现村镇银行在建立及发展中还存在某些新旳问题,本文从村镇银行存在旳问题入手,提出现阶段增进村镇银行发展旳一系列措施,但愿能在商业性金融怎样发挥政策性支农作用这一本责问题上提出某些有益旳提议。
一、引言中国经济最大旳问题是城镇经济构造二元化,在金融领域,则突出地体现为城镇金融旳二元化,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旳匮乏对经济发展起到一种克制作用,但农村金融发展是世界性旳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理论界形成了“农业信贷补助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等多种理论流派。
前者实质是一种政府主导旳思想,中者是市场驱动理论,后者则是对前两者旳折衷。
其中“不完全竞争市场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旳金融市场是一种不完全竞争旳市场,贷款方对借款人旳状况无法充足掌握,完全依托市场机制无法培育出社会所需旳金融市场,这一理论更适合我国国情,是我们发展农村金融旳理论基础,有学者研究表明,要以农村金融需求为导向,从整体角度调整农村金融组织旳区域布局,构建需求型为导向旳农村金融组织构造体系,发展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和社会公共投资机构,实现金融组织旳多元化是增进农村金融深化旳有效途径(何广文,2023)。
村镇银行旳成立正是实现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旳一种有效途径,村镇银行旳成立对于农村金融旳改革将会起到一定旳推进作用,但由于农村市场存在局限性以及村镇银行旳自身缺陷,村镇银行能在多大程度上增进农村金融深化还需要实践证明,但作为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旳一种进步是需要我们呵护和鼓励旳,二、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基本现实状况2023年l2月20日,为处理部分农村地区“金融真空”和农村金融服务局限性等问题,银监会出台《有关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旳若干意见》[1](如下简称《意见》),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门槛。
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的研究
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的研究村镇银行是指在农村地区和小城镇设立的专门为农村和小城镇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
在中国的银行体系中,村镇银行在基层金融服务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村镇银行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村镇银行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分析1. 业务主体狭窄大部分村镇银行的主要业务为存款业务和小额贷款业务,对于个人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较为单一,缺乏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这也导致了村镇银行的盈利能力较低,发展受到了制约。
2. 风险管控不足由于村镇银行服务对象多为农村居民和小微企业,这些客户信用状况参差不齐,风险较高。
而村镇银行在风险管控方面相对薄弱,往往容易出现不良贷款率较高的情况,影响了其稳健经营。
3. 技术水平落后大部分村镇银行在技术应用上相对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这也导致了村镇银行的服务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4. 人才短缺村镇银行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的短板,缺乏高素质的管理和业务人才。
这不仅影响了银行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也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议1. 多元化业务拓展村镇银行应当加大对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力度,如个人信贷、家庭理财、小微企业贷款、保险等。
可以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开展信用卡业务、电子支付业务等,从而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2.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村镇银行应当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的管理。
加强对客户信用情况的评估和监控,提高贷款违约率的预警能力,降低不良贷款率。
3. 提升技术应用水平村镇银行应当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实现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
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系统,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提升客户体验。
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村镇银行应当加大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重视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管理和业务人才。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村镇银行作为服务于农村和小微企业的重要金融机构,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
一、现状
目前我国的村镇银行数量已经超过1600家,资产总额超过10万亿元,成为服务民营经济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
同时,村镇银行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服务模式,推出了一系列普惠金融产品,为农民和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二、存在问题
1. 地域分布不均衡
目前我国的村镇银行数量和规模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村镇银行数量相对较少,服务能力和水平也较为落后。
2. 风险管控不足
部分村镇银行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存在资产质量下降、风险管控不足等问题,导致不良贷款率较高,甚至出现过度依赖政策性扶持的情况。
3. 缺乏创新能力
部分村镇银行在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方面缺乏创新能力,无法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三、对策
1. 加强地区平衡发展
应采取措施加强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村镇银行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金融服务覆盖面广泛。
2. 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应加强对村镇银行的监管和风险控制力度,完善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等机制,避免资产质量下降和风险积累。
3. 推动金融创新
应加强对村镇银行的创新能力培养和支持,鼓励村镇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我国村镇银行正在迅速发展和壮大,应在加强地区平衡发展、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和推动金融创新等方面加以完善,为服务农村和小微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我国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发挥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满足农民金融需求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支持。
首先,我国村镇银行的数量不断增加,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有超过1000家村镇银行,并且分布在全国范围内。
这些银行不仅提供传统的储蓄、贷款等基本金融服务,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金融创新业务,如农村小额信贷、农民金融教育等,满足了广大农民的金融需求。
其次,我国村镇银行的机构体系日趋完善。
“三会一直”制度的推行,使得村镇银行规范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奖罚委员会的运作,实现了对村镇银行经营管理的全方位监督;同时,加强了风险防控,提高了村镇银行的服务质量。
再次,我国村镇银行的资本实力不断增强。
随着多个村镇银行上市,村镇银行的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增加了对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通过吸纳社会资本和外资等方式,我国村镇银行的资本金不断增加,提高了自身的发展能力。
最后,我国村镇银行的金融科技应用不断深入。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村镇银行开始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推出了一系列线上金融服务,如移动支付、云贷款等,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金融操作,提高了服务效率。
尽管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部分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风险隐患存在;其次,一些村镇银行在经营中对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债务的信贷风险把控不够,存在不良贷款风险;此外,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存贷款,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还较为狭窄。
综上所述,我国村镇银行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未来,应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扩大资金来源渠道,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发挥村镇银行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现如今,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不断壮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现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村镇银行在服务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服务基层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资金来源不足、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
问题探讨中,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村镇银行的管理体制、风险控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瓶颈和挑战。
在对策建议中,我们可以提出加强监管、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推动科技创新等建议来解决问题。
未来展望中,我们可以探讨村镇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总结和建议部分则可以强调加强村镇银行的监管,提高其服务水平和经营效率,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基层群众带来更多实际利益。
【关键词】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对策、现状分析、问题探讨、对策建议、未来展望、总结、建议。
1. 引言1.1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我国村镇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为服务当地居民和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我国村镇银行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势头良好。
目前,我国村镇银行的数量不断增加,业务范围逐渐扩大,服务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村镇银行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还积极开展信用卡、电子银行等创新服务,满足了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我国村镇银行建立了一套相对独立的管理体系,对于当地金融风险的管理和控制能力不断加强。
通过开展风险评估和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村镇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得到了提升。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需要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的发展。
1.2 问题及对策村镇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部分村镇银行管理混乱、风险管控不到位,导致出现了不良贷款率上升、资金链断裂等问题。
由于部分村镇银行规模较小、资源有限,使得其在服务能力、技术水平等方面受到限制,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由于村镇银行客户群体多为农村居民和小微企业主,存在较高的信用风险,这也给村镇银行经营带来一定困难。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村镇银行始于2006年,2006年l2月20日,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门槛。
从已经成立的村镇银行来看,大多将其总部设在各试点地区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周边的金融和经济环境理想,商贸较为发达。
因此其并未完全符合在金融服务空白地区布局的经营思路,村镇银行最终呈现“冠名村镇,身处县城”的格局。
部分村镇银行没有专注“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小额农贷业务,而是将目光转至贷款金额比较大的小企业主及出口企业上,偏离了设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政策初衷。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村镇银行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资料显示,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于2007年首先从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等六省(区)开始试点。
2007-2009年,大中型银行设立村镇银行的积极性不高,村镇银行发展较慢,截至2009年末,全国仅有148家村镇银行开业,增长速度相较2008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为促进大型银行村镇银行的投资,银监会2009年12月召集5大行和12家股份制行开会,探索创新管理框架,取得一定效果,随后村镇银行又开始在全国各地开花。
截至2011年,国内已组建成立726家。
尽管如此,由于多方面原因,近两年村镇银行设立速度依然没能够达到预期,尤其2012年新增村镇银行数量仅为150家,总共数量达到876家(其中开业800家,筹建76家)。
据最新统计,截至2013年8月26日,村镇银行数量为908家,新增32家。
2013年10月13日,随着马鞍山农商银行发起的甘肃永登新华村镇银行正式挂牌成立,我国村镇银行数量达到了1000家。
图表1:2007-2013年村镇银行数量及增长情况(单位:家)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4年村镇银行市场分析现状
村镇银行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村镇银行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挥金融服务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当前村镇银行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机遇。
2. 村镇银行的发展历程村镇银行起源于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初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多层次、多功能、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截至目前,中国共有近2000家村镇银行,分布在各个省份的农村地区。
3. 村镇银行市场规模分析村镇银行市场在中国金融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最新的数据,村镇银行存款总额超过10万亿元,贷款总额超过8万亿元。
村镇银行的资金规模逐年扩大,业务规模也在不断增长。
4. 村镇银行市场竞争格局目前,村镇银行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相对规模较小,但由于其紧密的与农村经济联系,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此外,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开始涉足村镇银行市场。
5. 村镇银行面临的挑战尽管村镇银行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地域分布广泛,部分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监管困难较大。
其次,由于人才短缺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村镇银行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另外,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村镇银行在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能力方面还有差距。
6. 村镇银行市场发展的机遇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村镇银行市场面临着许多发展机遇。
首先,农村金融需求巨大,村镇银行有望通过提供更多金融服务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其次,村镇银行可以借鉴大型商业银行的经验,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另外,随着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的兴起,村镇银行有机会与新兴产业进行深度合作,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7. 结论村镇银行市场作为中国金融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面对当前的挑战,村镇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同时提升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
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的研究
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村镇银行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服务农民群众的重要作用。
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不断完善,村镇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目前我国村镇银行面临着诸多发展问题,如经营规模相对较小、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风险控制能力不足等。
加强对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对于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对村镇银行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建议,为我国村镇银行的长期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村镇银行作为服务于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在近年来发展迅速。
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村镇银行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研究旨在对村镇银行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研究目的包括:一是深入了解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分析其经营情况和发展趋势;二是识别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探讨其成因及影响;三是探讨影响村镇银行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最终旨在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服务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2. 正文2.1 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分析村镇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中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以为农村和小城镇提供金融服务为主要职能。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村镇银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目前,全国共有数百家村镇银行,服务覆盖面逐渐扩大。
村镇银行的资产规模在不断扩大。
随着金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村镇银行加大了对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的信贷支持力度,吸引了大量客户,资产规模得到了显著增长。
村镇银行在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针对农村和小城镇居民的金融需求,村镇银行推出了一系列适合当地特点的金融产品,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村镇银行在信息化建设和风险管理方面也有所提升。
通过引进先进的科技手段,村镇银行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加强了对风险的监控,提升了整体运营水平。
浅析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浅析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建议浅析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建议银监会于2006年底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后,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2011年3月末已成立了400家。
本文论述了村镇银行的成立背景、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希望对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村镇银行概述(一)村镇银行的概念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村镇银行的成立背景长期以来,金融服务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改善农村金融状况迫在眉睫。
2006 年12月22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用以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调整和降低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促进农村金融的多元化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之一被认可,为后期迅速发展埋下伏笔。
2007年1月22日,中国银监会又印发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村镇银行真正制度化,《办法》对村镇银行的机构设置,股权股东资格,公司治理,经营管理以及监督检查都做了相应规定,将村镇银行的实施做到有法可依,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村镇银行不负众望,在近几年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总之,我国村镇银行是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伴随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试点而产生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的村镇银行是带着政策的光环诞生的,是政策的产物。
二、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作用(一)发展现状据统计,截至2011年一季度末,全国共组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552家,其中开业448家,筹建104家。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3、4 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同打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由于村镇银行个体小、资金实力弱、网点少,在当地的社会名气较低,普通百姓对这类新兴的金融机构比较陌生,往往被当作“个人开的银行”,规模又远不及其他机构,这样的新面孔较难建立起足够的信誉。监管部门应逐步完善结算环境,对村镇银行出台优惠政策,使之尽快加入支付系统、银联系统、个人征信等系统,帮助其完善银行功能,可以为广大农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服务。
同时,监管部门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条件、人文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以及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在经济发达地区,可设立多种所有制的村镇银行,采取市场化方式促进民间资本投资参股,促进规模型村镇银行的发育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可设立小型化的村镇银行。
3、2 村镇银行应明确服务对象,坚持走“尤努斯”模式
村镇银行作为一种微型金融,起源于尤努斯乡村银行模式,类似于国外的社区银行。尤努斯模式在孟加拉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的主要业务是为穷人发放小额信贷,帮助穷人脱贫。我国的村镇银行是由金融机构做为主发起人,人员构成也多由发起人指派,这种诞生的模式必定会将发起银行的经营模式带人村镇银行。目前国内已经成立的90多家村镇银行中,大多数存在着“放大不放小、放富不放贫”的问题,偏离了办行初衷。这种经营模式还易造成单户贷款比例过大,一旦发生风险,将对村镇银行产生巨大的威胁甚至破产。因此,我国的村镇银行必须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服务对象必须是“三农”、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并在此基础上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才能巩固村镇银行的客户群体,千万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放弃了农村这个广阔的市场,同时也可以将村镇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区别开来。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提高自身实力
部分村镇银行成立之初,即面临着吸储困难、放贷无门的境地,当年甚至第2年将面临亏损。尽管如此,我国村镇银行应坚持自身的市场定位,致力于为广大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成立初期,董事会应制定三年的发展规划,将工作重点放在拓展客户上,宣传自身的服务,培养忠实的客户群体。其次,应积极为农户和小企业量体裁农,设计具有自身特色的业务品种,不能简单延续以前大银行的传统做法,而是要改造自己的工作流程,调整自己的经营机制,在客户信息的搜集、贷款风险的甄别、抵押担保品的设计、客户沟通方式等细节方面,要进行切实的“转型”。最后,必须建立并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在贷款流程和日常管理中严格控制,降低经营风险,只有这样,村镇银行才不会陷入坏账泥沼,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村镇银行作为服务农村金融需求的重要机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村镇银行存在着规模偏小、业务结构单一、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制约了其健康发展。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大村镇银行资本金规模,拓宽业务范围,多元化资金来源,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未来,村镇银行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业务布局,注重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村镇银行在服务农村经济、支持农民增收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期待着村镇银行在未来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
【关键词】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对策、规模、业务结构、资金来源、资本金、业务范围、多元化、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始于1993年,那时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为了解决农村金融难题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政府部门开始探索设立村镇银行这一新型金融机构。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村镇银行得到了迅速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农村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村镇银行作为服务于“三农”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它们不仅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还支持农村企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村镇银行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我国村镇银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对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对于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的发展,满足农村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2 问题意义村镇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村镇银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规模偏小、业务结构单一、资金来源单一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村镇银行自身的发展,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村镇银行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村镇银行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建立村镇银行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进而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村镇银行在组建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瓶颈,尤其是欠发达的落后地区,组建难度大,发展缓慢,亟须从源头上加以调整和解决。
一、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首批选择四川、吉林等六省区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
1月,银监会出台《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加快了村镇银行试点工作。
10月,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
到末,全国已有148家村镇银行开业,发放贷款50多亿元,其中支持农户和农民的贷款达60%以上。
今年“两会”期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家,凡是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
村镇银行发展呈现出美好的愿景。
湖南省自开展村镇银行试点以来,已组建村镇银行5家,较好地发挥了服务“三农”的作用。
湘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来积极争取村镇银行试点,得到了银监部门的批准。
但在组建过程中遭遇中梗阻,目前还是一片空白。
二、发展村镇银行的瓶颈(一)政策失灵:自下而上,本末倒置。
按照银监会规定,村镇银行只能实行发起方式设立,且至少应有1家以上境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
规定要求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
根据这一规定,需要试点县市政府从最基层的县域开始向上逐级寻找主发起人。
当前我国银行业实行一级法人制度,分支行对机构的设置缺乏审批权限。
由于村镇银行的设置处于试点阶段,既没有规定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义务,也没有相应的数量规定,更没有自上而下的特别指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赵冬青 王树贤 [摘要]本文采用描述统计和二元Log it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了目前我国村镇银行的发起人、注册地址以及注册资本等方面的特点。
研究发现:(1)发起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除了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以外,还有实现跨区经营等多重目标;(2)村镇银行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主要选择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区)设立;(3)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额的大小与当地规模以上企业的个数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以上特点与政府允许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初衷有所偏离。
本文还提出了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 发起人 选址 注册资本[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70(2010)—07—0077(05) [作者]赵冬青 副教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市 100084王树贤 硕士研究生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市 100084 2004以来连续六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建立服务“三农”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
到目前为止,随着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在县域农村的纷纷设立,我国已经初步形成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互助性金融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
截止到2009年4月底,银监会批准设立了96家村镇银行(包括12家村镇银行支行),注册资本从200万到2.5亿不等。
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分别只有11家和7家。
近两年半的时间已经过去,村镇银行目前的整体现状如何?在实际定位上,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方面,特别是在填补贫困农村地区金融空白方面,究竟发挥了多少作用?从目前针对部分村镇银行生存状态的调查来看,可持续性是普遍关注的问题。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否因为追求可持续而背离政策的初衷,偏离服务农村低端客户的轨道?或者因为覆盖了低端客户而无法实现可持续性?两者如何权衡?从目前的情况看,部分村镇银行的目标客户与当地农信社重叠,并未填补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白”。
为回答这些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研究村镇银行的贷款分布和盈利状况,但大多数村镇银行视这些信息为商业机密,无法获得或需要以很高的成本才能获得相关数据。
本文利用公开信息,即村镇银行发起人信息、注册地址以及注册资本这三个方面来间接地分析村镇银行现状和实际的目标定位,试图回答以上这两个问题。
一、村镇银行发起人村镇银行的发起人包括主发起人和其他出资人。
我们对96家村镇银行的发起人情况进行了分析。
1.主发起人96家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城市商业银行及城市信用社对设立村镇银行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将近半数的村镇银行都是由它们作为主发起人设立的。
理论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在政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设立村镇银行的确可能带来发展的机遇。
第二,实现跨区经营。
作为一种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的范围被限定在了所在地城市。
城市商业银行的境遇虽然要好一些,但是在2009年4月30日银监会下发《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以下简称为《调整意见》)之前,申请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各项指标必须达到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中等以上水平。
在骆驼评级(CAM EL)的基本框架下,达到资本、资产、管理、盈利以及流动性五个方面设置的指标时,才可能跨区设立分支行,而且还要分为省内和省外两种情况,对其审批实行分级准入标准。
可见城市商业银行想跨区经营并非易事,尤其是在2006年年底之前。
因此,城市商业银行通过设立村镇银行可以间接实现跨区经营,同时还能享受其他省(市)地方政府对村镇银行的政策优惠。
表1 村镇银行主发起人情况 统计指标 发起人村镇银行数目百分比(%)国有商业银行4 4.17政策性银行6 6.25股份制商业银行3 3.13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4445.83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1919.79农村商业银行1414.58外资银行6 6.25合计96100.00 来源:通过公开资料以每一家村镇银行为单位搜集、对比、整理而成。
44家城市商业银行及城市信用社发起人,有29家选择在本地市所辖县(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其余的15家(即34%)是在注册省(市)之外,离开本省(市)而到外省(市)设立村镇银行,说明出于上述第二个原因的可能性非常大。
为进一步验证这一点,还可以考察《调整意见》出台之后,城市商业银行及城市信用社是否还对做村镇银行主发起人有比较高的积极性。
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主要原因也是规避地域限制、实现跨区经营。
19家由它们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中,只有5家在本县、市设立的,而其余的14家或者是到省内其他县、市,或者到外省的县、市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由农村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14家村镇银行当中只有2家是由当地农村商业银行发起的,其余由外省、市的农村商业银行发起,这说明农村商业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主要动因仍是实现跨区经营,这与城市商业银行相似,所不同的是它们具有在农村地区经营的经验。
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国家开发银行发起设立了6家村镇银行,并且作为第二大股东的其他出资人发起设立了1家村镇银行。
早在第一家村镇银行设立之前的2007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
到2008年2月,国开行的定位从最初的“政策性银行”最终定为“商业银行”。
那么国家开发银行积极发起成立村镇银行并基本采取绝对控股的方式,其实就是其加速商业化转型的举措之一。
另一方面,银监会《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的通知规定:“政策性银行因受机构网络限制,可依托中小商业银行和担保机构,开展以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转贷款、担保贷款业务。
”那么村镇银行成为了国开行所依托的小型商业银行之一,也为国家开发银行拓宽了机构网络。
外资银行积极设立村镇银行。
6家外资银行全资设立的村镇银行当中,5家由汇丰银行设立。
鉴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外资银行也未必有信心一定会做得很好,实现盈利,外资银行进入农村市场,更多担负的是公共关系的责任,即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另1家渣打银行发起的村镇银行,在2008年11月正式开业5个月之内没有发出一笔贷款,却一直在吸收存款。
从侧面反映出渣打抢占市场、吸收较小额度存款的意图。
只有为数不多的村镇银行是由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发起设立的。
这与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撤离农村市场的大趋势有关。
其中农业银行发起设立了2家村镇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也分别发起设立了村镇银行。
2.其他出资人96家村镇银行的其他出资人情况如表2所示。
绝大部分村镇银行都有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入股。
在这些企业法人当中,既有本地企业又有外地企业。
通过入股村镇银行的形式,本地企业既可以提升社会形象,又可以多元化业务。
外地企业入股村镇银行,可以加强与当地企业之间的联系沟通,方便以后的合作;可以掌握更多当地发展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为自己在适当的时候在当地设立分公司做铺垫。
表2 其他出资人情况 统计指标出资人村镇银行数目(家)百分比(%)金融机构企业法人1518.99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7189.87自然人4860.76全资(无其他出资人)99.38 来源:通过公开资料以每一家村镇银行为单位搜集、对比、整理而成。
60.76%有其他出资人的村镇银行有自然人股东。
我国资金实力雄厚且想要向农民发放贷款的人并不缺乏,却没有更多地参与到村镇银行当中。
原因在于出资份额与管理资格挂钩,一旦自然人成为出资人之后,真正在管理上的发言权非常少,最终导致自然人参股村镇银行的比率比本应该达到的值小。
可以考虑适当调高自然人的出资比例。
从出资人的情况看,村镇银行确实吸引了大量民间非金融资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金融市场中资金不足的困难。
二、村镇银行选址1.影响村镇银行选址的因素首先,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在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下设立的。
根据《意见》的规定,村镇银行的设立范围是我国“中西部、东北和海南省的县(市)及县(市)以下地区,以及其他省(区、市)的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
首批试点选择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6省(区)的农村地区开展。
2007年10月对设立的12家村镇银行进行全面评估之后,认为结果比较令人满意进一步扩大了试点范围。
其次,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金融需求状况是影响村镇银行选址的重要因素。
各省政府需要先根据各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金融供给需求水平确定可以设立村镇银行的县(区)。
然后主发起人对可选县(区)进行调查研究并决定是否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调查研究主要是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金融需求因素。
最终银监局审批的时候,虽然主要是考察村镇银行的发起人、组织结构、管理人员等内容,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金融需求也是一个考虑因素。
2.实证检验理论上村镇银行应该在综合考虑了上述因素之后确定注册地,下面进行实证检验。
模型的被解释变量“是否设立村镇银行”是离散数据,所以本文采用离散选择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具体采用二元选择模型(binary choice m odel)进行分析。
我们假定,当发起人i在(J+1)个可选县(区)当中选择第j个县(区)设立村镇银行,那么其效用 模型如下:U ij-X ij + ij并且应该有P(Uij>U ik)k=0,1,2…,J k ≠j其中,解释变量包括所有影响选择的因素,既包括发起人、政府以及监管机构的偏好,也包括各个县(区)所具有的属性。
本文将解释变量分为政策大方向因素、局部试点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金融供给需求因素。
ij为零期望的随机干扰项。
被解释变量“是否设立村镇银行”,若设立村镇银行则Y=1,没有设立村镇银行则Y=0。
在96家村镇银行当中有5家的设立地区在《中国县区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县或者县级市(区)没有相关统计资料,原因在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县(区),所以在模型中被解释变量有91个观测值。
解释变量由于代表政策、经济水平以及金融供给需求因素的变量比较多,经济含义都比较明显,所以在模型设立之初把所有相关的变量都纳入进来。
解释变量如3所示。
我们对全国2076个县(区)的数据进行logit分析,但由于部分变量有残缺数据现象,系统做出剔除后总观测数为1997。
先采用前向选择方法对显著的解释变量进行挑选,采用最大似然法估计变量系数,但是由于挑选出的5个变量之间相关系数比较高,导致“第一产业增加值”的系数不显著,因此对其提取主成分。
表3显示了选用主成分法之后的变量系数以及显著水平。
从表中很容易看出,截距项以及三个主J ames Lattin,J.Dou glas Carroll,and Paul E.Green(2002)指出Logit模型最基本的假设在进行选择时,人们会选择能够带来的效用最大的备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