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经营模式研究
村镇银行的盈利模式研究_以南充市仪陇惠民银行为例

东方企业文化·金融分析 2010年1月31村镇银行的盈利模式研究——以南充市仪陇惠民银行为例冯诗杰 张宝丹(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74)摘 要:本文根据中国农村金融的现状,比较村镇银行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区别,指出村镇银行的创新之处和目前的运营模式的绩效和不足,最后对村镇银行盈利模式的选择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 村镇银行 竞争优势 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0)01—0031—02一、引言: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及村镇银行的产生 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机构种类、资本限制等方面,大幅放宽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并决定在四川、内蒙古、吉林等六省(区)进行试点。
随着试点“村镇银行”,专营贷款业务的银行子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的相继开业,始于10年前的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探索终获实质性推进。
允许成立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的创新之举,是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充分性的具体行动。
解决农村“三农”问题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的一大重点,“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
然而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存在很大问题,现状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组织不完善,无法为农村提供较好的金融服务。
第二、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不仅无法向农村经济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还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渠道。
第三,由于货币管理当局对一切非正规金融持严厉管制的态度。
二、村镇银行的创新与绩效2006 年12 月22 日, 银监会出台了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 其中, 以“低门槛、严监管”方式在中西部、东北和海南省的县( 市) 及县( 市) 以下地区, 以及其他省( 区、市) 的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 统称“金融准入区”) , 允许各种组织和个人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通过投资、收购、新设方式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1

浅谈我国村镇银行实践效应及发展障碍摘要:所谓村镇银行就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
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
目前农村只有两种金融主体,一是信用社,二是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农村的金融市场还处于垄断状态,没有竞争,服务水平就无法提高,农民的贷款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
改革的出路,就是引进新的金融机构。
建立村镇银行是为了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更好的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但作为新生事物,研究发现村镇银行在建立及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新的问题,本文从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现阶段促进村镇银行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希望能在商业性金融如何发挥政策性支农作用这一本质问题上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引言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城乡经济结构二元化,在金融领域,则突出地表现为城乡金融的二元化,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匮乏对经济发展起到一种抑制作用,但农村金融发展是世界性的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理论界形成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等多种理论流派。
前者实质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思想,中者是市场驱动理论,后者则是对前二者的折衷。
其中“不完全竞争市场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贷款方对借款人的情况无法充分掌握,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培育出社会所需的金融市场,这一理论更适合我国国情,是我们发展农村金融的理论基础,有学者研究表明,要以农村金融需求为导向,从整体角度调整农村金融组织的区域布局,构建需求型为导向的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体系,发展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和社会公共投资机构,实现金融组织的多元化是促进农村金融深化的有效途径(何广文,2005)。
村镇银行的成立正是实现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村镇银行的成立对于农村金融的改革将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农村市场存在局限性以及村镇银行的自身缺陷,村镇银行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农村金融深化还需要实践证明,但作为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的一种进步是需要我们呵护和鼓励的,二、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基本现状2006年l2月20日,为解决部分农村地区“金融真空”和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1](以下简称《意见》),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门槛。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模式探索与政策建议

2 2
经济发 展 我 国村镇银 行发展 模 式探 索与政 策建议
行所代表的 国外成熟发展模式进行对 比分 析, 总 结我国村镇银行在现阶段发展 中存在 的不足 , 以 此就我国政府如何 帮助村镇银行实现健康有序发 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越少 , 资金约束越大; 贷款越少 , 银行绩效越低 , 开
设新网点的能力 越低 ( 邹力宏 、 姚滢 , 0 ) 村镇 2 8, 0
银行 经 营容 易 陷 于 一 种 恶 性 循 环 。此 外 , 业 范 营
险等相关研究为代表。概而言之 , 高负债经营、 资
围的限制还体现在业务上 , 同时 目前村镇银行还 未有加人人 民银 行大小额支付系统 , 无法签发 全 国汇票、 支票等基本结算产 品, 这在很大程度上减 少了村镇银 行 的盈利 空 间, 加剧 了经营风 险 ( 张
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 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在该意见的引导下 , 村镇银行作为农
村新 型金融 机构 的核心 主体 , 如雨后 春笋般 涌现 。截至 2 0 0 9年末 , 国共成立 村镇银 行 18家 , 我 4 根据银 监
会《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20 年—2 l 年总体工作安排》 2 1 年该数值将达 12 家 。 09 0 1 , 01 07
曼 ,0 9 。 2 0 )
产负债期限上 的不 匹配、 存贷款人的信息不对称 等特点很容易造成银行 的高不 良贷 款 , 响其盈 影
际运作 中, 镇银行 的发展 面 临诸 多 困境 。本 研 究从 制 约村 镇银 行 可持 续发 展 内外部 因素入 手 , 村 通过 三
村镇银行的经营方向

1、导论村镇银行是2006年以来在国家大力推动下快速兴起于农村金融领域的一种新型业态。
研究公司治理,完善公司治理,对推动村镇银行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 研究背景及目的1.1.1研究背景. 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中最大的短板,“无农不稳”成为共识。
而农村金融问题,既是三农问题最大的短板,也是金融问题最大的短板。
从2003年以来,中共中央连续多年发布1号文件,试图对三农问题从多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政策攻坚。
针对农村金融问题,2006年12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在这一政策指引下,村镇银行从局部试点到全国铺开,发展速度很快,充满了活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研究村镇银行这一新型农村金融业态,尤其是研究其最本质的公司治理层面,确保村镇银行又好又快发展,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历史课题。
1.1.2文献综述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伴随着农村改革与发展,农村金融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近年来,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为一支重要生力军。
就目前研究现状看,实践层面对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关注较多,但从深层次理论层面研究的文献资料较少,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的文献资料就更加难以搜寻了。
关于农村金融整体问题的研究,近年来有不少新成果。
陈雨露等(2010)的《中国农村金融论纲》一书,以一系列现场调研获得的实践材料为基础,强调从动态和发展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中国的农村金融问题。
作者深入分析了农户作为一般市场经济主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将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等相关主体的行为置于国家、社会、制度和文化的结构框架下来加以审视,进而对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陈雨露(2010)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五个核心问题》一文中,深入阐述了中国农户经济行为和金融需求问题、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机制和供求关系问题、金融机构发展问题、政府定位与介入路径问题、服务体系的未来布局问题。
村镇银行研究报告-村镇银行项目商业计划书(2024年)

前台业务部门
01
包括公司业务部、零售业务部等,负责开展各类银行业务,拓
展客户资源。
中台风险管理部门
02
包括风险管理部、合规部等,负责全面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工
作。
后台支持部门
03
包括财务部、人力资源部、信息技术部等,为前台和中台提供
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人才选拔、培养与激励机制设计
人才选拔
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多种 渠道选拔优秀人才,注重应聘者 的专业背景、工作经验和综合素 质。
02 村镇银行市场现状及趋势 分析
村镇银行发展历程及现状
村镇银行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推动,逐渐 发展壮大。
目前,村镇银行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支持农 村和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村镇银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外,还涉及到支付结 算、理财、保险等多元化金融服务。
线上线下渠道整合营销策略
01
线上营销
02
线下营销
利用互联网、移动设备等渠道,开展 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提供便 捷的金融服务;运用大数据、人工智 能等技术手段,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 化服务。
依托物理网点和自助设备,提供面对 面的金融服务和咨询;组织丰富多彩 的营销活动,如金融知识讲座、理财 产品推介会等,吸引客户参与。
客户需求变化及趋势预测
01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也在不断变化,从简单的存取款向理财、保险等多元化金融服务 转变。
02
同时,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如 便捷的支付结算服务、个性化的理财产品等。
03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村镇银行将更加 注重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以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 求。同时,村镇银行也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深耕农村市 场,为农村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金融服 务。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

确保民间小额贷款和投资担保 其三 , 审批 流程 繁琐 , 与 中小企业贷 社会 化 , 改变家族式 管理方式 , 吸收现代 民间融资, 款特点不匹配。按现代金融理论的解释, 企业 制 度 和 管 理制 度 的要 素 , 规 范 财 务 制 公司健康发展 , 使 该行业成 为中小企业融
再加上我国 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定位“ 三 行、 外汇业务等都无法办理; 其次, 吸储难。一 政策性保险还没有完全开展起来, 亿农民的庞大数量, 已覆盖的农户只是其 农” 、 服务农村中小型企业、 服务县域经济是村 方面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较短, 信誉积累相对 约 7
镇银行 的根本宗 旨。 但村镇银行 ‘ 自主经营, 薄弱;另一方面由于受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节 中较少部分,农业保险的发展依然任重而道
行 、农 业 银 行 等 国 有 商业 银 行 为主 体 , 张 着力采取 以下三个方面措施:
足 中小 企 业 合 理 的 资金 需 求 。
家 口市商业银 行 、 城郊信用联社 、 邮政储
第一 , 完善 财务管理机制 , 建立现代
第三 , 拓 宽融 资渠道 , 规 范民间融 资。
张家 口市 中小企业普遍 张家 口市应搭建金 融信 息平 台, 推动 中信 蓄等机构共 同发展的局面。然而 , 上述金 企业制度 。当前 , 民生银行等制度较为灵活 的中小银 融机 构大 多放贷对象单一, 紧 盯张家 口市 为家族式管理 , 同时存在财 务报 告的真实 银行 、 银行很难 找 行 入驻 , 扩大融 资规 模, 深 化金融服 务层 大型企业或 重点工程 ,依然在走 “ 傍 大 性与准确性水平较低等 问题 , 款” 、 “ 垒大户” 的传统发展模式, 在一定程 到 可 靠 的 依 据 对 企 业 的 经 营 情 况 进 行 评 次, 为中小企业切 实拓宽融资渠道。 同时,
村镇银行国内研究综述

村镇银行国内研究综述【摘要】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定位扎根县域、服务“三农”和相关小企业,逐渐在农村金融市场发挥作用。
我国对村镇银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村镇银行的制度绩效、市场定位、产品的功能与特点、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宏观管控及内部经营管理等方面。
【关键词】村镇银行制度绩效市场定位一、引言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及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农民、农业、农村对金融业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村镇银行,自诞生以来就受到市场极大的关注。
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定位扎根县域、服务“三农”和相关小企业,逐渐在农村金融市场发挥作用。
对于村镇银行,近年来理论和实物界均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取得丰硕成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集中前人研究的成果,讨论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解决提供参考。
二、设立村镇银行的必要性张笑尘(2007)从金融供给的角度指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供小于求,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供给结构单一并且有较强的垄断性,不能满足乡镇企业和农民对资金的需求。
刘寅?矗?2008)认为村镇银行加速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改革,促进农村非正式金融机构的发展逐渐正规化,注入新力量的发展农村金融组织。
王晓珍(2008)指出村镇银行的建立表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是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新渠道、有利于建设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模式,有利于农村金融的创新,是一种有效的衡量农村金融开放的思路,从而暗示了我国设立村镇银行的可行性。
王进(2008)指出,建立村镇银行对农村金融的积极作用是:农村金融市场更加多层次,更具有竞争力;能部分缓解农村地区资源流失,并能部分替代民间金融.三、村镇银行面临的问题1、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秦晓晴(2009)认为,村镇银行作为服务农村市场的新生金融力量,应定位为专注于业务价值,需求旺盛,而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相对忽视的中小企业和大农户,并没有提供各种的金融服务.朱海城(2010)建议应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管制和积极优化农村金融环境,明确市场定位,加快发展,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管理,控制风险,提高效率,建立“三农“贷款担保机制。
山东省村镇银行运行与经营模式研究

上村镇银行的实际注册资本却 比较高。 山东 省村 镇银 行 注册 资 本 超 过亿 元 的 有 5
家, 如龙 口国开 南 山村 镇 银 行 的注 册 资 本 为 2
亿元, 寿光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为 1 亿元人民币。
村 镇银行 的注册 资本 超过 50 00万 的有 五家 , 如 青 岛 即墨 北农 村镇 银 行 , 银 行 注 册 资本 50 该 00 万 元 , 岛 胶 南 海 汇 村 镇 银 行 的 注 册 资 本 为 青
分 析 主要有 以下 两个 方 面的原 因 , 首先 , 当前政 府 大搞新 农 村建设 的宏观 在 背景 下 , 发起 行通 过设 立村 镇银 行无 疑 能带来 发展 的机遇 。其 次 , 通过 设立 村镇 银行 可 以实 现跨 区经 营。作 为一 种 地 方性 银 行 业 金 融 机构 , 市 商业 城
企业为服务对象的转贷款 、 担保贷款业务。 那 ” 么村 镇银行 成为 了国开行所 依 托 的小 型商 业银 行之 一 , 同时也 拓 宽 了国家 开 发 银行 的机 构 网
络 。在 山东 由国家开 发银 行发起 设 立 的村 镇银
上来说他们会倾向于东部地区。实证分析也进 步证 明 了这 一 点 。
资本 不得 低于 10万元人 民币 。村镇 银行 注 册 0 资本 的最 低额 度充 分显 示 了政 府支 持 和鼓励 在
资本金。村镇银行较高的注册资本反映了其 目
标客 户 可能是 大 客户 。 目前 , 省 有 村 镇 银 行 2 全 9家 ( 开 业 l 已 6 家, 批复筹 建 l 3家 ) 根 据 中 国银 行 业 监 督 管 , 理委 员会 关 于调整 放 宽农 村地 区银行 业金融 机 构准 入政 策更 好 支持社 会 主义新 农村 建设 的若 干意 见 . 在县 ( ) 立 的 村镇 银行 , 注 册 资 市 设 其 本不 得低 于人 民币 30万元 。 目前 山东 省村 镇 0
村镇银行启动模式——基于河南省村镇银行调研

2012年第5期总第215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金融市场】村镇银行启动模式初探———基于河南省村镇银行调研张号栋(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郑州451150)[摘要]从河南省村镇银行现有的启动模式入手,分析村镇银行创建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化、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提出村镇银行启动模式必须具备的相应配套措施,对村镇银行新模式进行大胆探讨,从而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村镇银行;草根文化;银保合作;银企合作[中图分类号]F83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5-0055-02作者简介:张号栋,(1979-),男,郑州人,金融学硕士,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经贸系金融学教师;研究方向:区域金融与货币政策。
2008年6月16日,栾川民丰村镇银行成立,标志着河南省村镇银行业务正式启动。
截至2011年初,河南省在不断探索中已初步形成了省内外金融机构、省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和省内自然人出资相结合的村镇银行启动模式,有7家村镇银行先后挂牌营业。
一、村镇银行启动模式运转情况(一)普通模式。
即由属地商业银行发起,地方企业和自然人共同入股的启动模式。
该启动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完全具有地方特色,属于为“三农”量身定做的村镇银行。
栾川民丰村镇银行、郏县广天村镇银行、西平财富村镇银行、中牟郑银村镇银行均属于这一模式。
以省内第一家村镇银行———栾川民丰村镇银行为例,该村镇银行由洛阳市商业银行发起,河南天一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及22名自然人出资建立。
它的创建有利于盘活当地经济、开拓新的市场、增强业务辐射能力,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以小搏大的作用。
(二)引资模式。
即由省外商业银行发起,地方入股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启动模式。
根据河南省银监局的“招行引资”工作,借鉴江苏、安徽、山东、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的金融机构成功运作经验,力争做到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势互补。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汇报题目: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实状况, 问题及对策研究一、选题旳背景、意义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旳大计。
为增进农村经济发展 2023年3月首批村镇银行在国内6个首批试点省诞生。
截至今年6月底, 全国正式营业旳村镇银行到达214家。
村镇银行在我国得到了迅速旳发展。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同意, 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 在农村地区设置旳重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旳银行业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 拥有机制灵活、依托既有银行金融机构等优势, 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应局限性、竞争不充足旳局面起到了很大旳改善作用。
同步也有助于处理农民融资问题, 增长农民收入, 增进农村经济发展。
不过目前村镇银行得到迅速发展旳同步, 由于其自身经营成本高, 成立时间短,盈利空间小, 筹集资金困难, 风险控制难, 还面临同业竞争威胁等问题,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村镇银行所面临旳问题将严重阻碍其发展, 不利于改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 缓处理农村资金供需问题, 缩小城镇差距。
本文将着重其发展过程中所遇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并提出对应对策, 从而更好旳支持农村经济建设, 处理三农问题。
二、有关研究旳最新成果及动态(一)国外有关研究1.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 Hugh T .Patrick (1995) 提出具有代表性旳两种农村金融模式: 一是“需求先于供应”模式, 农村经济主体旳金融服务需求, 导致农村金融组织及有关金融服务供应。
二是“供应先于需求”模式, 强调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服务旳供应先于农村经济主体旳需求。
而这两种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旳不一样阶段适应, 两种模式之间存在一种最有次序问题。
此后旳学者从各个不一样旳角度研究了农村金融市场及金融供应和需求。
Mark Drabenstott 和 Larry Meeker ( 1997 )指出资本在农业经济中旳重要作用, 并提出美国农村资本市场存在旳缺陷, 并从扩大小区银行旳可贷资金、发展农村二级市场、开发农村股票资本市场等三方面提出怎样发展农村资本市场来提高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旳供应。
浅谈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谈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摘要】村镇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农村经济和金融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探讨了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三项对策建议:一是加强风险管理,规范经营行为;二是优化金融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加强人才培养,提升银行发展实力。
文章最后总结了现阶段村镇银行发展的情况,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并强调了对策建议的实施意义,指明了提升村镇银行发展水平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村镇银行提供可行的发展对策,推动其更好地为乡村经济发展和居民金融需求服务。
【关键词】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挑战、对策建议、总结、展望、实施意义、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村镇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农村和小微企业的主要金融机构。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金融改革不断深化,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和促进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村镇银行在服务农村经济和小微企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当前,一些村镇银行存在着资金成本高、风险管理不足、经营服务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需要深入分析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2 研究意义村镇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农村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村镇银行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其在金融市场中的定位和作用,有助于把握其发展趋势和特点,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对问题和挑战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揭示村镇银行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其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现如今,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不断壮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现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村镇银行在服务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服务基层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资金来源不足、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
问题探讨中,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村镇银行的管理体制、风险控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瓶颈和挑战。
在对策建议中,我们可以提出加强监管、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推动科技创新等建议来解决问题。
未来展望中,我们可以探讨村镇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总结和建议部分则可以强调加强村镇银行的监管,提高其服务水平和经营效率,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基层群众带来更多实际利益。
【关键词】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对策、现状分析、问题探讨、对策建议、未来展望、总结、建议。
1. 引言1.1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我国村镇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为服务当地居民和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我国村镇银行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势头良好。
目前,我国村镇银行的数量不断增加,业务范围逐渐扩大,服务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村镇银行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还积极开展信用卡、电子银行等创新服务,满足了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我国村镇银行建立了一套相对独立的管理体系,对于当地金融风险的管理和控制能力不断加强。
通过开展风险评估和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村镇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得到了提升。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需要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的发展。
1.2 问题及对策村镇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部分村镇银行管理混乱、风险管控不到位,导致出现了不良贷款率上升、资金链断裂等问题。
由于部分村镇银行规模较小、资源有限,使得其在服务能力、技术水平等方面受到限制,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由于村镇银行客户群体多为农村居民和小微企业主,存在较高的信用风险,这也给村镇银行经营带来一定困难。
关于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主要问题的分析和建议

关于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主要问题的分析和建议摘要:村镇银行作为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弥补农村金融空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今的村镇银行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地区分布不均、吸收存款难等,本文通过对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希望对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做出总结。
关键词:村镇银行;主发起银行制;金融创新;吸存能力国家对村镇银行的发展颇为重视,并希望以此推动农村地区更加繁荣,但在发展中却存在一些主要问题,通过对村镇银行发展背景的更加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解决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
下面先讲一讲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一、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的主要问题1.我国村镇银行数量不足、全国分布不均、贫困县网点少村镇银行成立数量低于国家计划,不能更好满足农村所需金融服务。
早在2009年银监会计划于2009~2011年三年中,在全国35个省计划单列城市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而截至2012年6月30日,全国共有1101家村镇银行,若提出部分村镇银行开立的支行数量,则仅有731家。
虽然说成就斐然,但是尚未实现2009年的计划目标,一些急需金融服务的贫困地区甚至没有建立起村镇银行,这些已成立的村镇银行还不能满足广大贫困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村镇银行的布局呈现部分相对集中的态势,东部发达地区较多,中西部落后地区较少。
而银监会在组建村镇银行初期,主要是为了满足中西部贫困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而如今的村镇银行格局却没有达到目的。
各省份中的国家级贫困县和村镇银行布局重叠度太低。
2012年国家公布的国家级贫困县有592个,其中中部贫困县有217个,西部地区的贫困县为375个,占国家级贫困县的绝大部分,而中部地区共有263家村镇银行,西部有村镇银行342家,看似数量较多,但与没有贫困县但村镇银行数达338家的东部相比,西部地区贫困县平均分布村镇银行较少,这必然导致当地所需的金融服务不能得到满足。
村镇银行经营模式研究

村镇银行经营模式研究一、村镇银行的经营模式特点1. 本土化特点村镇银行的客户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与当地农民、农村企业和居民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
村镇银行的经营模式具有鲜明的本土化特点,它们根据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来制定相应的业务经营策略,更加贴近当地的实际情况,更加符合当地客户的需求。
2. 专业化程度低相比于大型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的专业化程度要低一些。
由于其服务范围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客户群体相对单一,所能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对较为有限,往往会表现出对风险的容忍度低、对新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差等特点。
3. 风险控制能力有限受制于客户群体的特殊性,农村地区的村镇银行面临着较大的信贷风险。
客户群体主要以小微企业、农户和个体户为主,其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相对较差,风险控制成为了村镇银行经营中的一大难题。
1. 定制化金融服务针对村镇银行客户的特殊性,村镇银行需要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当地农民、农村企业和居民的需求。
村镇银行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产业和经济发展需求,推出针对性强的金融产品,如农村小额信贷、农村扶贫贷款等,为当地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2. 改善风险管理针对客户信用状况的不稳定性,村镇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
通过建立完善的信贷审查机制、加强客户征信管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等方法,提高对信贷风险的防控能力,保障村镇银行的良好运营。
3. 创新科技应用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村镇银行应积极拥抱新技术,推动金融科技在业务中的应用。
通过建立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服务平台,提高村镇银行的服务效率和便利性,拓宽客户获取渠道,提高客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
4. 拓展服务领域除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村镇银行还可以通过拓展服务领域,如发展理财业务、金融租赁等,丰富产品线,提高盈利能力。
三、村镇银行未来发展方向1. 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随着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村镇银行将承担更多的责任,需要更加深入地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农民增收服务,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
哈尔滨村镇银行的发展策略研究

哈尔滨村镇银行的发展策略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哈尔滨村镇银行的发展策略,通过分析其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深化金融服务、优化经营模式和加强风险管理等三项发展策略。
在对哈尔滨村镇银行的发展建议中,本文强调了加强与当地产业的深度合作、引入创新科技提升服务水平等措施。
展望未来,建议哈尔滨村镇银行要继续完善服务体系,加大技术投入,拓展服务领域,以适应金融市场的快速变化。
本文旨在为哈尔滨村镇银行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思路,希望能够帮助该银行实现稳步发展和长期可持续性。
【关键词】哈尔滨村镇银行、发展策略、金融服务、经营模式、风险管理、建议、未来发展、总结、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现状分析、发展问题1. 引言1.1 研究背景哈尔滨村镇银行是隶属于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系的银行,是为服务农村和小微企业而设立的金融机构。
随着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哈尔滨村镇银行在地方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方面的地位日益重要。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哈尔滨村镇银行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研究背景旨在探讨哈尔滨村镇银行在当前金融市场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所面临的困境和机遇。
通过对哈尔滨村镇银行的现状分析和发展问题的探讨,可以揭示该银行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制定合适的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研究哈尔滨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和解决方案,也可以为其他类似金融机构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全国农村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
对哈尔滨村镇银行的发展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和分析,可以为该银行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指导,推动其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升服务能力和竞争力,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1.2 研究意义哈尔滨村镇银行的发展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哈尔滨村镇银行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可以为该银行提供科学有效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建议,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当前金融市场的竞争环境,提高经营效益。
哈尔滨村镇银行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增长,因此研究其发展策略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村镇银行管理模式之探讨

村镇银行管理模式之探讨2010-07-23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网编辑小马摘要: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村镇银行的关头,各发起行(人)如何管理村镇银行,将是村镇银行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目前,国内关于村镇银行管理模式的研究并不充分,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管理模式截止到2010年7月19日,全国已开业的村镇银行达225家(另开立支行63家)。
随着《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关事宜的通知》的下发,村镇银行的发起设立掀起一个新高潮,建设银行、浦发银行等银行纷纷加大村镇银行的投资力度,同时,各发起行也就如何管理村镇银行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虑、尝试,并取得相应成效,为村镇银行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就村镇银行管理模式问题进行探讨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一、村镇银行管理的几种模式受各发起行性质、规模、管理体制及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等差异性影响,导致村镇银行管理体制存在多元化的特征,目前以及将来推行的村镇管理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村镇银行(农村金融)管理部式(以下简称:管理部式)村镇银行管理部式实际上类似于事业部制或半事业部制,采用此种模式的主要是外资行、城商行。
目前包商银行、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分别成立了农村金融部、村镇银行业务部。
以汇丰村镇银行为例,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内部设立了村镇银行业务部,对其所有的村镇银行负有管理职能,包括业务指导、产品开发、风险控制、资源调配等,相当于村镇银行的总部,并在村镇银行业务部内设相应管理部门。
(二)村镇银行控股(集团)公司式(以下简称:集团式)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大中型银行都(曾)有意采用该模式,希望通过该模式对村镇银行进行集团化管理。
采用此模式将有力于全面推动村镇银行的筹建,加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目前,该模式仍然没有真正落实到具体管理中。
(三)分支机构管理式(以下简称:分支式)部分银行因承担社会责任、跨区域发展等需要,以独资方式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域发起设立了村镇银行。
关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之探讨

管理弊病等 内容 , 借鉴参考孟加拉农村银行模式 , 出我国农村商业银 行的新型模 式设计建议 : 提 建立表村 商业银行 的行 政职能
和 兼 顾 市场 化 运 作 的 机 制 , 定 适 当的 农 业 贷 款 制 度 , 强 农 村 商 业银 行 的人 力 资 源 管理 , 防农 村 商 业银 行 的经 营风 险 。 制 加 预
【 关键词】 融资 信贷风险 小额信贷
2o 0 8年 受 金 融 危 机 影 响 . 国政 府 为 促 进 经 济 , 出 了 4万 亿 元 中 推 的经 济 刺 激 方 案 , 所 有 的 经 济 刺 激 计 划 中 , 府 对 农 村 地 区 经 济 扶 在 政 持 加 大 了 力 度 , 大 商业 银 行 纷 纷 扩 大 农 村 业 务 , 不 断 在 农 村 扩 大 各 并 各 自的 分 布 点 范 围 , 经 济 发 达 的地 区 建 立 小 型农 村 商 业 银 行 , 时 在 同 部 分 农 村 信 用 社 也 进 行 了 改 制 , 展 为 农 村 合 作 银 行 , 者 并存 , 同 发 三 共 服 务 于 三 农 。目前 农 村 金 融 市 场 已呈 现 出 邮政 储 蓄 、 策 性 金 融 、 业 政 商 性 金 融 、 村 合 作 金 融 、 型农 村 金 融 机 构 多 家 机构 百 花 齐 放 的局 面 。 农 新
一
户 , 化 客 户 群 体 , 成 合 理 客 户 布 局 , 动 农 发 行 业 务 持 续 健 康 发 优 形 推
展。
、
农 村 商 业 银 行 经 营 管 理 现 状
农 村 商 业 银 行 因 其 面 对 的 客 户 为 农 村 个 人 用 户 和 微 型 及 小 型 农 资 企 业 . 经 营 管 理 模 式 也 具 有 其 固 有 特 点 , 营 现状 主要 表 现 为 : 故 经 1 农 村 商 业 银 行 经 营 具有 区 域性 。 据 《 镇 银 行 管 理 暂 行 规 定 》 、 根 村 第 五 条 “ 镇 银 行 不 得 发 放 异 地贷 款 。” 三十 九 条 .村 镇 银 行 在 缴 足 村 第 “ 存 款 准 备 金 后 , 可 用 资 金 应 全 部 用 于 当地 农 村 经 济 建 设 。 村 镇 银 行 其 发 放 贷 款 应 首 先 充 分 满 足 县 域 内农 户 、农 业 和农 村 经济 发 展 的 需 要 。 确 已满 足 当地 农 村 资 金 需 求 的 。其 富 余 资 金 可 投 放 当地 其 他 产 业 、 购 买涉农债券或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 2 、农 村 商 业银 行 经 营 存 在 较 多 风 险 和 危 机 。其 中 融 资 和 资 金 问 题 、 利 困 难 、 贷 风 险 增 加 等 尤 其 突 出 。 国农 村 村 镇 商 业 银 行 一 直 盈 信 我 处 于 无 品 牌 。 信 力 缺 乏 的 状 态 , 农 村 老 百 姓 的 吸 引存 款 比较 困 难 。 公 对 农 村 银 行 的信 贷 项 目多 数 为 服 务 三 农 项 目 。 些 项 目通 常 以 小 农 经 济 这 为基 础 , 行 小 规 模 的 生 产 经 营 活 动 , 进 比较 分 散 和 低 效 , 此 农 村 贷 款 故 额度小 、 比较 零 散 , 行 成 本 较 高 , 利 周 期 比 较 长 , 至 于 发 生盈 利 运 盈 甚 困难 的现 象 . 村 商 业 银 行 的 经 营 带 有 明显 的政 策性 和 服 务 性 。我 国 农 村镇农村商业银行最低注册资本( 乡镇 ) lO 3 0万元 , 为 O一0 自身 承 受 风 险 的 能 力 也 比较 差 , 村 投 资 项 目的 不 确 定 性 、 货 信 用 制 度 不 完 善 农 借 和人 员 流 动 大 追 踪 还 款 困 难 . 成 坏 账 、 账 的 风 险 上 升 。 造 呆 3 农 村 商 业 银 行 高 管 人 员 管 理 弊 病 颇 多 。高管 人 员 一 般 为 本 地 方 、 员 工 对 本 地 风 俗 习惯 、 际 关 系 、 地 民风 非 常熟 悉 , 比较 浓 厚 的 乡 人 本 有 土感 情 .他 们 大 部 分 人 积 累 了 较 丰 富 的农 村 银 行 经 营 管 理 实 务 经 验 , 但 普 遍 理 论 水 平 不 足 。 历 水 平 低 、 理 理 论 掌 握 不 深 , 时 高 管 人 员 学 管 同 的管 理 权 和 经 营 权 比较 大 . 银 行 的经 营 将 产 生 重 大 影 响 。 农 村 商 业 对 银 行 的人 员 裙 带 风 盛 行 . 际 关 系 盘 根 错 节 , 理 难 度 增加 。 人 管
《村镇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800字

村镇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村镇银行的设立、覆盖面和可持续发展潜力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关于村镇银行的作用,马晓青、徐信艳(2010)发现,村镇银行可以有效地调节农村地区的资金供求。
王鹏飞、周立(2019)认为,“多县一行”有利于村镇银行更好地发挥商业作用,实现商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在公司治理方面,虞飞飞(2015)认为,村镇银行的公司治理存在很多问题,如发行主体定位不明确、股权稳定性差、发展战略偏离支农和小额支出的定位要求等。
他建议规范发行人持股比例,不断优化村镇银行股权结构,加强战略管理。
王曙光、王彬(2019)认为,主发行银行制度严重影响了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导致村镇银行股权结构失衡,主发行银行的控股特征过于突出。
村镇银行不仅难以获得自主发展的机会,而且民间资本的优势也将受到限制。
关于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任常青(2010)认为,市场的发展是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村镇银行应成为农业再融资的重要发行渠道。
王信(2014)从理论上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机制,认为主要发行银行的发展模式对农村银行有很大影响。
如果村镇银行不结合三农金融需求的特点和村镇银行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完全照搬主要发行银行,不仅会抑制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还会增加经营成本。
葛永波等(2015)通过对山东省村镇银行各种数据的调查分析,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一是人才是银行发展的关键;第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村镇银行绩效成反比。
根据近年来村镇银行的发展情况,冯凯(2021)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顶层系统设计的缺陷,目前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为帮助农业、农村和农民偏离原有市场的位置。
目前,农业、农村和农田的经营风险远高于大中型企业,在缺乏风险补偿机制的情况下,地方银行追求低风险企业贷款和个人抵押贷款的发展方向很强。
马志远(2021)对农村银行的主要银行进行了研究。
一家大中型商业银行不会在当地建立大量的银行。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模式分析

国家相关 的政令规定 ,乡镇银行在注册的时候要求 注册资金应 当在 百 万元 以上,统观 目前大多数乡镇银行 的资本注册 筹备金数额 , 我们 可以发现 能够达 到亿元 以上的数量稀少。对于金融机 构而言 ,这也 说明 了小规模 的乡镇银行在面对外在金融冲击或者储 户提取 较大数额现金 的 时候 , 将会 面临着 巨大的挑战 ,其抵抗风险的实力较 为薄弱 。很多储 户 为了 自 身 资金稳 固性考虑 ,往往选择规模较大 ,资金实 力较为雄厚 的商 业性银行 等金融机构 ,这样 ,不能够吸纳较多的资金 储备 ,最终形 成一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引言:
改革开放 以来 ,农村经济发展也迎来 了有利 的发 展机遇 ,多元化 的 经济发展渠道 出现在农村这块热土上 ,在国家相关政 策的扶植下 ,农村 经济显现喜人 的发展态势 ,在这样 的一种背景 之下 ,为了更好的辅助农 村经济发展 ,为基层成员提供更为便捷的融资渠道 ,乡镇银行应运而生。 二、走进村镇银行 ,探究发展症结 ( 一 ) 村 镇 银 行 内涵及 出现 背景 村镇银行是是植根于农村 区域 主要服 务 于 “ 三农 ” 的银行 金融 机 构 。我国的银行监督委员会根据相关的法规、法律的规范 ,汇聚 国内外 的相关金融机构 、企业经营运作责任人和国内有 一定承 担能力的 自 然人 的金融资金 ,进而设立 了村镇银行。 为了缓解农村经济 发展 进程 中的压 力 ,银监 会进 一步 调整 金融 策 略, 放宽金融政策 ,从而吸引 了更多 的投 资主体加 盟到农村 融资领 域 , 信贷机构 、信用合作组织 以及乡镇银行 等金融组织如雨后 春笋出现在各 个 乡镇 。近几年来 ,乡镇银行发展模式应时而动,不 断扬长避短 ,成为 了辅 助农村 经济发展 的有力助推器。
吉林省村镇银行发展模式研究

效地控制住风险。 首先 ,通过对 当地企业产业链的调查 和跟踪, 逐步建立起对各类客 户现金流状况 的认识, 使汇丰基于现金流的风险评估方法得以实施 ,而 不完全依赖 于担保或抵押— —这已成为汇丰为客户提供融资 的主要评
价手段 。
由于村镇银行的贷款对象是广大农民和村 镇民办企业 ,服务 “ 三 农 ”是村镇银行奉行 的根本 ,在一定程度上 ,承担了一定政策性业 务 的职能。但是 ,村镇银行 的本质又是基于商业化模式运行的。村镇 银 行 既然定位 为商业性金融机构 ,就不能完全要求其履行服务 “ 三农 ” 的社会 责任。村镇银行是独立 的企业法人 ,其发起人 的目标是实现利 润最大化 ,当其在 面对服务 对象是 弱势群体 的农 民、弱 质经济 的农 业和农 村时 ,商业性 和政策性 的矛盾将 E t 益增长 ,出现在争取最大化 盈利 的过程 中背离支持 “ 三农 ”的初衷 ,服务对象以盈利性 较高的城 市中小企业 贷款为主而非 以农户贷款为主 的局面 。因此 , 如 何做到既 让村镇 银行 实现商业 可持续发展 ,又保证其服务 “ 三农”的宗 旨 不 动 摇 ,就成为村镇银行 经营发展绕不开 的难题 ,银行盈利性质的农业 信 贷在 回收上面临着很 大的操作难度 。这种经营模式还易造成单户贷款 比例过大 ,一旦发生风险,将对村镇银行产生巨大 的威胁甚至破产。
2 . 1 吉 林 省村镇 银 行的 商业 可持 续发 展 与服务 “ 三农 ” 的两 难 ,导 致 极 易偏 离服 务 “ 三农 ” 的办行 目标
石。村镇银行经营的虽然是传统存贷款业务 , 但考虑到农村 客户普遍缺 乏透明的财务信息和信用记 录以及缺乏传统的抵押 品, 干 寸 镇银行必须对 传统 的商业银行产 品线进行改 良和发展, 才能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 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构村镇 的 资 源 变 现 为 自 身 的 金 融 优 势 这 是 一 个 难 题.而村镇银行的设立可以有效弥补农村金融服务业 与城市金融服 务 业 之 间 的 差 距,因 此 政 府 大 力 提 高 在 农村金 融 服 务、电 商、农 资 等 方 面 的 支 持 力 度.2006 年,国 家 就 开 始 出 台 了 关 于 农 村 银 行 新 政 策 措 施. 2007年3月,全国 第 一 家 农 村 银 行 的 成 立 正 式 拉 开 了 我国村镇银 行 发 展 的 序 幕.2007 年 新 成 立 19 家 村 镇 银行.村镇银行发展的首要 目 标 是“立 足 县 域,支 农 支 小”,主要服务对象是村镇企 业 家 的 资 金 贷 款 和 农 村 农 户的农资贷款.2007 年—2018 年 6 月 底,村 镇 银 行 发 展迅速,村镇 银 行 已 覆 盖 全 国 31 个 省 份 1300 多 个 县
用 意 识 和 文 明 风 气 ,为 促 进 乡 村 振 兴 发 挥 了 积 极 作 用 . 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政 作 用,通 过 干 部 走 村 入 户、
村镇银行经营模式研究
李 春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在过去十年中,我国村镇银行成长速度缓慢,由于农村环境的特殊性,它 在 其 经 营 模 式 上 面 临 一 定 的 问题.未来解决村镇银行无法真正融入农村金融环境、存贷比高运行、流动风险 大、经 营 观 念 落 后、抵 御 风 险 能 力 差等问题,据此,以村镇银行经营模式为切入视角,探讨了在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下 村 镇 银 行 的 发 展 概 况,并 分 析 出村镇银行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显露问题,最后提出 了 村 镇 银 行 在 特 殊 环 境 下 稳 定 健 康 成 长 所 必 须 应 采 取 的 对 策和建议.
域,县镇覆盖率近70%.从区域分布来看,村镇 银 行 在 进一步向中西 部 区 域 扩 展,有 效 解 决 了 农 村 银 行 整 体 发展不平 衡 整 体 的 问 题,且 发 展 质 量 良 好. 据 数 据 信 息 统 计,到 2017 年 底,中 西 部 地 区 村 镇 银 行 数 量 为 1018家,占比为65%.其他地区村镇银 行 数 量 为 549, 占比35%.它已成为扎根县域、支农支小的新 生 力 量, 在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健全 农 村 金 融 体 系、发 展 普 惠 金 融和支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村镇银行的发展中,我 们 也 发 现 了 中 西 部 地 区 村镇银行存在金融服务薄 弱,银 行 网 点 覆 盖 率 低,金 融 信息不匹配的 问 题,而 这 些 问 题 的 实 质 是 无 法 与 当 地 环境相融 合.当 地 村 镇 银 行 利 润 率 近 几 年 来 持 续 下 滑,村镇银行产品单一,由于 个 体 单 一、网 点 少、覆 盖 面 小,创新能力弱.此外,村镇 银 行 利 差 小,盈 利 不 强,风
关 键 词 :村 镇 银 行 ;经 营 模 式 ;发 展 概 况 ;存 在 问 题 中 图 分 类 号 :F23 文 献 标 识 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G3198.2019.15.049
1 村 镇 银 行 发 展 概 况 农村地区 具 有 广 阔 的 资 源,目 前 而 言 金 融 服 务 在
政府应以评定“文明信 用 户”“文 明 信 用 村”为 切 入 点,全面开展“文明信用工 程”建 设 活 动,明 确 信 用 激 励 和约束机制,对 被 授 予 “文 明 信 用 户 ”或 “文 明 信 用 村 ” 的农户和农村,给予一定 的 文 明 信 用 贷 款. 例 如,通 过 农村信用社等 涉 农 金 融 机 构,增 加 支 农 信 贷 资 金 的 投 入,对信用农户开通绿色通 道,在 贷 款 额 度、手 续、利 率 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提高 广 大 农 户 的 信 用 意 识,改 善 农村信用 环 境,优 化 农 村 产 业 结 构,促 进 农 村 经 济 发 展.“文明信用工程”活动将 有 形 资 产 担 保 转 为 文 明 信 用担保,解决 农 户 贷 款 难、担 保 难 的 问 题,增 强 农 村 信
表 2 涉 农 金 融 机 构 对 农 户 的 主 要 评 分 指 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户主基本情况 年龄、诚信口碑、家庭人口、健康状况、居住条件
信用的 授 信 情况
偿债能力 经营场所及稳定性、纳税一贯性、按约定还款情况
3.2 发 挥 征 信 机 构 在 乡 村 振 兴 中 的 双 向 作 用 征信机构在乡村振兴的工作中的作用是双向的:
对政府形成决策支撑,对 市 场 提 供 信 用 服 务. 一 方 面, 征信机构要基于自身积累的广泛的数据资源和大数据 研发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 开 展 包 括 信 用 平 台 搭 建、信 用信息整合、信用风险提示、产 业 发 展 监 测 与 评 价 等 工 作,对于乡村振 兴 决 策 中 信 用 领 域 的 相 关 决 策 提 供 定 量化的科学支撑;另一方面,征 信 机 构 要 利 用 在 金 融 机 构多年的服务 经 验 和 经 市 场 验 证 的 科 学 评 价 方 法,对 乡村振兴 中 的 经 营 主 体 和 农 民 农 户 所 涉 及 的 基 本 情 况、经营行为 和 个 体 信 息 进 行 积 累、整 合 和 评 价,为 金 融机构和三农信贷需求搭 建 桥 梁、降 低 风 险,促 进 农 村 普惠金融的发展.同时各征信机构要联合更多涉农金 融机构开展针 对 农 民 的 信 用 知 识 宣 讲 活 动,以 自 身 行 动支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3.3 开 展 “文 明 信 用 工 程 ”,助 力 乡 村 振 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