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农村大发展
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总体思路
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总体思路曾业松中央党校研究员前言同志们大家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是在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之际,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总结了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全面评价了农村改革发展对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历史贡献,深刻分析了我国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具体部署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并就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三中全会决定描绘了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勾画了新一轮改革的路线图,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
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同志们,三中全会决定共六个部分,分三大板块。
第一、第二部分是第一大板块,阐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
第三、第四、第五三部分是第二大板块,从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等方面部署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第六部分是第三大板块,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论述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今天我着重围绕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总体思路从四个方面谈谈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一)推进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下面我说第一个问题,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我想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至少有三个,首先这是推进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全会决定指出波澜壮阔的30年农村改革实践极大解放和发展的农村生产力,极大的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使我们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
两的极大高度概括了农村改革30年的重大成就,农村改革30年的成就是翻天覆地的,也是举世瞩目的。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内蒙古农业 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J v a o n M∞ oilf h A r u uA U c gi l r v ct (o d S e c d c ) S d d neE i n d
20 08年第 1期( 1 第 O卷
转, 必然走 七 业规模 经营之路 。世界 各 国的经验 , 农 都是通 过各 种
社会发展的思路出发 , 目 由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收归国有, 应将 前
由国家拥有并依法行使列l地 的所有权 。农民则向国家租佃土地, 土 依法缴租纳税, 形成国家所有、 民经营的制度。国家以法律的形 农 式明确界定农民土地承包权的物权陛贡, 使农户真正享有占有、 使 胃、 收益和处分四权统・的承包经营权。 实行国有永佃制, 对我们解决“ 三农” 问题, 实现城乡社会经济 统筹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充分合理 的利用, 又便于国家对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 可以利用地租调节土 地的流转, 促进土地向种 田能手集中, 有利于土地规模化经营与产
方式, 使土} I ! 硫动 , 集中到 数农业经营者手中, 实施农业规模化、 现代化经营和运作。
二、 推动农村经营体制改革
L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相结合
农业产 匕 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在我国, 公司+ 以“ 农户” 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把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 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 使农户找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联合与
的。十六大 报告 明确 指出 , 有条件 的地 方可按照 依法 、 自愿、 的 有偿
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 责极不 清是造成土地问题的直接原因。 农民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种不完整的严权, 从统筹城乡经济
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十七大报告再 次强调, 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 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土地产权明确的前提下, 促进土地使用权流
农村改革的成就与意义
农村改革的成就与意义农村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举措之一,它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社会的进步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农村改革的成就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农村改革的成就1. 农村经济发展成就显著。
农村改革初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向农村工商业转型升级,农村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
同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也为农村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来源。
2. 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农村改革带来了农村农民的生活变化。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逐渐增加,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农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提升,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步完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此外,农村改革还推动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为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社会保障。
3. 农村社会进步取得重要成就。
农村改革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农村教育水平得到提高,农村学校的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教育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农民子女的受教育机会大大增加。
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也得到改善,农村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农民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有效保障。
此外,农村社会治安也得到了有效维护,农村社会秩序逐步稳定。
二、农村改革的意义1.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改革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通过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得到了完善,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民的创业和就业机会增加,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村的繁荣,也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
2.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农村改革为农民的生活水平提供了保障。
农民的收入逐渐增加,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满足。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为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社会保障,农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压力得到了缓解。
3. 推动农村社会进步。
农村改革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学习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两篇)
关于学习2015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近日印发,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2年聚焦“三农”问题,显示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持续而高度的重视。
今年的一号文件,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主题,延续2014年改革元年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路并进一步加强,指明了新常态下农村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对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的农村板块进行了全面部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迈出坚实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一年来,我国农村工作展现出向好的新局面。
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有望实现“十一连快”,农村改革步伐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延续良好势头,为中国经济的稳中求进和升级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常态下的中国农村经济出现新机遇,也面临着新挑战。
当前,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我国农业生产成本逐年上升,比较效益呈下降趋势,农产品内外价差倒挂,水、土等资源约束趋紧,农业生态不容乐观。
要适应新常态,亟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过去粗放式经营转向集约、高效、环保的生产方式。
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问题倒逼改革,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要切实补好农业现代化这块“短板”,推动其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良性协同发展。
要激发和鼓励农民在产业融合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的首创精神,允许“探索、探索、再探索”。
要注重“物的新农村”,更要注重“人的新农村”,着力培育社会有保障、文化有传承、生态有保护的新时代乡土文明。
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是否真正实现小康社会,不能仅仅看经济发展指标,更要看老乡的感受。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要因地制宜做好厕所下水道管网建设和农村污水处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考点背景透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农民很苦,农村很穷,农业很危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实现社会和谐,加快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党中央提出了以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切入点的宏伟任务,这也是目前的一个理论热点问题。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005年、2006年党的重要会议、文件必大书特书的内容,这也是今年考研政治命题的热门考点。
希望考生对此严加关注。
相关材料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一五”规划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的提出)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提出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前重点抓的工作是: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三、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深化农村改革助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
深化农村改革助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近年来,我国以深化农村改革为核心,着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深化农村改革不仅带来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也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多机遇和希望。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深化农村改革如何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巩固和提升。
首先,深化农村改革促进了贫困地区的产业升级。
农村改革通过破除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方面,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农村特色产业不断涌现。
新兴的农业产业链和服务业链带动了农民增收。
另一方面,农村改革加强了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提供了融资支持,提升了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
贫困户可以通过贷款创办小微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进一步增加收入来源。
其次,深化农村改革优化了贫困地区的公共服务。
农村改革明确了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责任,加大了对教育、卫生、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
在教育领域,农村学校获得更多资金支持,教师待遇得到提升,学校设施得到改善,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了更好的接受教育的条件。
在卫生领域,农村医疗机构进行了全面改革,提高了医疗水平,推动了医疗资源的下沉,让贫困地区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在养老领域,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得到完善,为农民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靠的养老保障。
种种改革措施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提升了贫困人口的生活品质。
最后,深化农村改革拓宽了贫困地区的发展渠道。
传统的农业收入已经不能满足贫困地区居民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扩大非农就业来增加收入。
农村改革鼓励农民从事农村外出务工、创业等活动,并提供了相关政策支持和培训服务。
此外,农村改革引导了农民参与新型经营主体建设,鼓励农户以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形式组织,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经营。
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农村旅游等产业,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为贫困人口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综上所述,深化农村改革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巩固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推进农村改革的措施建议
加快推进农村改革的措施建议
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1.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2.建立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完善承包地收回和抵押担保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业承包地退出机制。
3.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权-XZ fc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1.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2.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3.推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三、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1.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2.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
3.培育新兴农业产业,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
四、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素质
1.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2.鼓励农民创新创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3.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
大,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五、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1.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完善农业补贴政策。
2.加强农业保险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风险保障能力。
3.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六、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2.19•【字号】内党发[2014]7号•【施行日期】2014.02.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内党发〔2014〕7号2014年2月19日)201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牧区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九届十次全委会议、全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把农牧业现代化作为主攻方向,把富裕农牧民作为核心任务,把农村牧区繁荣稳定作为重要目标,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前提,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现代农牧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精神,结合自治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抓好粮食安全和农畜产品供给1.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14年,全区农作物总播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550亿斤左右。
大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实施好节水增粮工程、百亿斤粮食增产工程、旱作农业等农业重点项目,加大对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
精选学习贯彻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范文汇编
精选学习贯彻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范文汇编回望2014,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农民和农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斐然,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展望2015,如何在连年丰产增收后不断巩固农业农村持续向好的局面,是必须主动应对、着力破解的难题。
刚刚发布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农业农村的新发展,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这就是,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新”要求,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
进一步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
只要粮食生产能力稳住了、上去了,我们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始终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首先要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统筹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力保耕地不减少、力争地力有提高。
还要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水利骨干工程,做好节水优先大文章,解决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
最终要靠科技,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并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
市场需求是“导航仪”,资源禀赋是“定位器”。
要更好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更好地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有限的农业资源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
开辟优化农业结构新途径,要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对重点保什么、放什么,保多少、放多少,进行系统谋划,做到心中有数。
乡村振兴如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如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涵盖了农业产业的升级、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等多个方面。
而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举措。
首先,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过去,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往往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效益低下。
如今,通过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多元化的产业模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
比如,一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水果种植、中药材种植等,形成了品牌效应,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带动了相关加工业的发展。
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融合销售,让优质的农产品能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当前,农村人才外流现象较为严重,缺乏有知识、有技能、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因此,要通过各种政策吸引人才返乡创业,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另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科技人员等投身乡村建设,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农村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
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乡村文艺演出、传统技艺展示等,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既能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过去,由于过度追求经济发展,一些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如今,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南宁市委员会,南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字号】南发[2014]15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南发〔2014〕15号)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意见》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奋力提升首府南宁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首位度,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全面学习贯彻中央、自治区文件精神,确保思想认识到位(一)深刻领会中央、自治区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文件精神实质。
2014年,中央、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文件,提出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目标。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意义,科学把握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改革方向,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狠抓落实,着力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二)明确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展农村生产力,坚决破除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为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和南宁首位度提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三)准确把握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方向。
《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印发等
第 4 页2018/01 工作指导 总第283期 时政资讯Political information 《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印发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
《通知》强调,推进党务公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大举措。
《条例》的制定出台,为做好党务公开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标志着党务公开工作全面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
《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党务公开基本原则,把党务公开放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中谋划和推进,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要求贯彻到党务公开全过程和各方面。
要认真抓好《条例》的学习培训,使广大党员干部全面准确掌握《条例》的基本精神、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
要加强对党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由党委领导同志负责、办公厅(室)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党务公开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指出,做好2018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会议指出,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8项重点工作: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五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六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七是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八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举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乡村振兴农村改革成果报告
乡村振兴农村改革成果报告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乡村振兴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报告将从不同方面探讨农村改革带来的成果。
一、乡村旅游的繁荣乡村振兴计划从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入手,通过挖掘乡村独特的文化、自然资源等优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览。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庄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乡村旅游的繁荣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
通过科技的应用和农业生产模式的改进,农民们收获的农作物数量和品质都有了显著提高。
同时,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让农民的劳作负担减轻,提高了劳动效率。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不仅实现了农业增产,而且促进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民的增收。
三、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农村改革的深化也带来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明显提升。
随着农产品的升值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
农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市场需求,使得农民有了更多的选择。
此外,随着农村道路、卫生设施和教育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提升。
四、农村环保意识的增强乡村振兴计划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农村环保。
通过推广生态农业和农村垃圾分类等措施,农村环保意识得到了增强。
农民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对于农业生产和自身健康的重要性,主动参与到农村环保行动中。
农村环保不仅使得农民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还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城乡融合发展的加强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通过优化城乡经济、人口和资源要素的配置,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同时农村也得到了来自城市的技术、资金和市场的支持。
城乡融合发展的加强不仅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互动,也推动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六、农村居民权益的保障农村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居民的权益保障机制。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
•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 深化改革开放。 •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 要求 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重大原则:
• 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 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 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 • 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 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 • 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 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 • 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 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 • • • • • • • • •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 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 社会建设全面展开。 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 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 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 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3、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4、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5、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纪念农村改革30年(下)——新起点:深化农村改革要有大作为和新突破
一
体化试验 ,三市和有 关部门要积极
上指 出 ,经过 3 年 的改 革 ,可以说 , 0
革。~是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 转制度 推进 ,务求实效。淮北 、淮 南市 也有
好 改 的、容易 改的都 已改 了,剩下的 改革 ,不改变流转 土地农 业用途 ,尊 试点 的条1 毕,有关部 门要加强引导和
抟 道哎 翳波枝醛 构 深
磷 擞确建觅满 力 。镪 波 宰 突
剥 祷 镟
侮鼢髓酗 t ”
濑孰 迟农 殴泳 l镟 j
人穗 拭 毽 l
深化农村改革要有大作为和新突破
中共安徽 省委 常委 、副省长 赵树丛
今 年 是 中 国 改 革 开放 3 0周 年 , 们 必须 积极 面 对而不 回避 ,抓 紧突 破而 深层次发展。三是推进基层农技推广
都 是难啃 的 “ 硬骨头 ” ,改革越滞后 , 重农 民意愿 ,积极探 索流转 方式 ,建 支持。其他市也要从 实际出发 ,努力
一
体化新格局 。各地 、各有关部门要 充分发挥 民生工程在新农村建设和城 五是推进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农村水 乡统筹 中的重要作用 ,探索 “ 以钱养 电工 程设施产 权制度改革 推进非经
把深 化农村 改革 作为 一件大 事来抓 ,
坚 持 以改 革 促 进 科 学 发 展 ,用 改 革 的 事 ”和 “ 府 购 买 ” 等 农 村 公 益 服 务 营 性 农村 水 利 工 程 管 理 体 制 改 蕈 。 六 政
进 一 步 弘 扬 敢 闯 敢 试 、 敢 为 人 新 成 果 。发 展 农 村 经 济 ,增 加 农 民收 化 十 分 重 视 。 经 省 委 、 省 政 府 批 准 ,
农村改革开放的内容和意义
农村改革开放的内容和意义农村改革开放是中国在改革开放政策下对农村经济、社会和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它包括了以下内容和具有重要意义:1.农业生产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开放的核心是农业生产体制改革。
通过取消农业集体化经营,引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使农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2.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农村改革开放还引入了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确保农民有土地经营权,并鼓励农民流转土地,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这一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土地基础。
3.农村社会经济改革:农村改革开放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农村企业和农村合作社等新型经济组织的兴起给农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就业选择。
同时,改革开放也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改革开放注重改善和发展农村基础设施。
投资用于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的条件,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5.农业科技进步:农村改革开放鼓励农业科技的应用和创新,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引进先进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6.农村治理体系改革:农村改革开放也涉及农村治理体系的改革。
通过推进村庄自治、村民自治和农民权益保护,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
农村改革开放的意义在于,它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通过给予农民更多的自主权和创业机会,农村改革开放鼓励了农民参与市场经济,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它也改变了农村的面貌,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减少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此外,农村改革开放提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为中国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汇编
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汇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各地区各部门纷纷开展了一系列有益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改革举措。
通过对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的汇编,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带来的巨大成效和决心改革的坚定信心。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2023年,广东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
广东省政府依托本地的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势,推动国有企业的战略重组和转型升级。
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源,推动了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和市场化经营,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这一举措促进了广东省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
二、深化农村改革2023年,浙江省在农村改革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为了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浙江省政府通过创新机制,实施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和流转。
这一举措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增收渠道和发展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同时,浙江省还推进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农村经济的活力。
三、深化教育改革2023年,北京市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北京市政府加大了对教育投入,并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
通过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的政策,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与此同时,北京市还推进了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和中小学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提高了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教育质量。
这些改革举措为北京市培养了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四、深化医改2023年,上海市在医疗卫生领域深化改革取得了重要突破。
上海市政府加大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能力。
通过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和完善医保支付机制,上海市推动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医疗服务的公平性。
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提高了居民的就医体验和健康水平,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五、深化环境保护改革2023年,山东省在环境保护改革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三农宣讲领导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三农”宣讲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朋友的内生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振兴和农民富裕。
在此,我代表宣讲团,向长期以来辛勤耕耘在农业生产一线的农民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近年来我国“三农”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农民朋友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当前,我国“三农”工作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我国农业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高度,具备了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农民增收致富的压力依然存在。
为此,我们要深刻认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我们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动力,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我们要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保障农民财产权益,让农民在改革中共享发展成果。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我们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我们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五、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我们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农民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最后,预祝本次“三农”宣讲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乡村全面振兴要点
乡村全面振兴要点乡村全面振兴是指以农业农村为重点,通过改革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下面是乡村全面振兴的要点:一、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1.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产品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标准化水平,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促进乡村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农村道路、供水、电力、通信等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优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4.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1.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农民需求,培育特色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商等,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2.培育农民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发挥其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作用,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3.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开展农民职业培训,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
4.建立健全农民收入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农民收入保障机制,如农业保险、农民养老保险等,提供农民的安全网和福利保障。
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1.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2.加强农村垃圾处理:推行分类垃圾处理制度,加强农村垃圾处理能力,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3.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灌溉和排水条件,改善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1.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级治理能力。
2.推进乡村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制定乡村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土地管理和利用监管。